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说茶语文教案8篇

时间:2022-09-19 03:16:12

说茶语文教案

说茶语文教案篇1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育;交流;影响力

作为外语学科的大学英语教育,在提升其教学质量的目标驱动下,需要突出对信息交互必要性的理解。通过对信息交互必要性的理解,促使我们明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现实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功利主义色彩,这种功利主义色彩主要从大学英语教学所遵循的教学目的来呈现出来,如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过级率、增强大学生的考研英语实力。在这样的教学目的影响下,整个教学生态呈现出封闭性特点,具体反映在:重视词汇、阅读、写作训练,并借助单向度的听说训练模式来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事实证明,这将不利于大学生将英语应用于工作与生活之中,那么也就无法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能力需求。基于此,本文将从茶文化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入手来展开主题讨论。

1茶文化交流的功能定位

在有效发挥茶文化交流影响力之前,需要对茶文化交流的功能进行认识和定位。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1.1建立文化共性的功能

主体在进行信息交流时需要拥有共同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信息交互中产生共鸣,进而驱动主体之间不断去强化交流的意愿。不难发现,在这一方面茶文化具有天然的优势。我国作为传统的茶叶出产国,在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中也积淀起了大量的茶文化,其中包括显性和隐性等两个部分;并在长期的农耕文化环境熏陶下,茶文化逐渐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形成了具有国民特性的心理文化素质。这就决定了,茶文化具有文化共性的功能,这将帮助大学生自主完成茶文化的交流活动。

1.2搭建交互平台的功能

茶文化所具有的文化共性,构成了大学生进行茶文化交流的现实基础。但这里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实施这种交流活动。以大学英语教学为视点,或许有同行会指出应在课堂教学中来实施。若是这样,仍将促使英语教学陷入到封闭循环的泥淖之中。因此,借助品茗和茶道文化,便能为大学生进行交流搭建起良好的平台。不难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品茗是一件十分休闲、愉悦的事件,而这也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大学生的内心体验。

1.3形成延伸教育的功能

延伸教育在这里主要指向,将茶文化交流从常规英语教学中拓展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语言类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出发,将英语应用能力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将能为大学生建构起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延伸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而茶文化所固有的生活性,便能承担起这样的功能。

2定位驱动下的影响力分析

在以上三个方面的功能定位驱动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影响力分析:

2.1形成趋同心理素质的影响力

相似的文化心理对于个体融入群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信息交互时也不会出现排斥现象。这样一来,将能使大学生在围绕着茶文化进行交流时,能够更好的与其他成员形成良好的互动。再者,由于国人与英语国家民众的思维习惯不同,以及对特定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这就使得传统那种基于国外视角下的信息交流难以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共鸣,从而就直接弱化了他们在掌握英语应用能力上的绩效。由此,茶文化提供了基于趋同心理素质下的影响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2.2形成英语开放教学的影响力

打破现有的英语教学封闭型色彩,才能拓展英语信息交流的容量,也才能减少“哑巴英语”对教学的干扰。那么如何来理解这种影响力呢。第一,以品茗为载体的茶文化信息交流,本身就因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束缚而具有开放性。第二,茶文化所含有的思想文化元素,又为形成英语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可见,无论是在茶文化的形式表现,还是在茶文化的内容显现等多个方面,都将助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2.3形成英语生活教学的影响力

本文所指代的大学英语属于公共英语范畴,那么大学生在学习中必然需要将其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之中。前面已经提到,在“互联网+”时代下跨境电商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大学生无论是基于跨境电商的创业活动,还是利用这一电商平台进行消费,都需要拥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

3茶文化交流影响力的应用问题思考

这里就需要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将茶文化交流的影响力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来。为此,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3.1课程内容的导入方面

显而易见,将茶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属于课程创新范畴。那么在确保课程创新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就需要解决课程的导入问题。或者说,茶文化交流应主要针对英语教学的那个和那些版块,以及如何自然的引出茶文化交流方式。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受困于“哑巴英语”的制约,所以在课程创新中应突出破解这一短板。因此,在听说教学中可以着力发挥茶文化交流的影响力。

3.2课程教学的实施方面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方面,需要着手解决茶文化交流与课堂教学环境之间的不相容问题。前面已经指出,课堂环境无法支撑起品茗所需要的氛围和物质载体。但若是满足品茗文化的需求,那么也就必然会打破现有课堂教学的内在平衡。因此,将茶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不能单一依靠英语教学来完成,而需要获得专业教学资源的支撑。

3.3文化交流的指向方面

“茶文化交流的指向”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以怎样的文化信息,来与英语听说训练进行对接。首先,听说训练需要在循序渐进中来完成,再者还需要控制它的难度进而来适应大学生的能力结构。因此,茶文化交流的指向问题,则需要通过集体备课来解决。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思考为下文实施方案的构建提供了思路,但在突出课程创新的可操作性上,还需要充分依靠一线教师和多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4实施方案

根据上文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理清课程创新的价值取向

笔者面对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创新工作时,存有这样的看法:即课程创新的目的应在于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为了完成创新任务而不顾所在学校教学资源的承载能力。诸如不少高校在英语教学中所开展的分层教学而言,其从逻辑上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实践中却因对学生的分层缺乏科学依据,以及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分层教学模式层还有待商榷,所以就导致了这种创新的形式大于实质。茶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应是形成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

4.2开辟英语听说训练新图景

在本文开篇之处就已提出,需要改观现有的听说训练图景,毕竟以国外元素为主线的听说训练,只能是邯郸学步的效果。而将听说训练与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和生活能力训练相融合,则需要开辟出英语听说训练的新图景。具体的做法包括:第一,重视茶文化与大学生生活经验的匹配,使之在茶文化交流中能形成知识共性。第二,茶文化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将能促使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并建立起一种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4.3多部门联动下的课程实施

将茶文化交流与大学英语相结合,应超越课堂教学的束缚。因此,这里可以充分挖掘专业实训教学的平台功能。那么这也就需要一点,那就是建立起多部门联动下的课程实施模式。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可以在物流实训范畴内建立起品茗项目,并严格设计项目的实施方式和主题内容。茶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必然需要在进行茶文化交流时使用英语。因此,教师还需要在实训实施前引导学生完成课前准备工作。

4.4完备茶文化信息提炼梳理

用英语来进行茶文化交流,除了需要学生完成课前准备工作外,还需要教师有目的的进行茶文化信息提炼和梳理。为了与大学生现有的英语一般能力结构相匹配,茶文化信息可以从“茶文化与内心感受”、“中外茶文化异同”等环节来进行提炼。因此,关于这一点还需要依赖集体备课来实现。

5展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青年教师在这一方面的主体作用。为此,以下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分析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当前不少青年教师较为重视英语教学的应试需要,而未能关注“教学相长”的重要性。另外,由于英语教学难以在短时间内获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者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也逐渐定型,所有这些也弱化了青年教师不断挖掘自身教学潜质的意愿。第二,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意识。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结合从青年教师身边的案例入手,来告诉他们自觉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性。由于青年教师一般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因此可从今后的职称评定、学术水平提升等视角进行阐述。这这里需要注意,应抛弃传统的说教形式。最后,建立多部门的协同作业模式十分关键,所以在开展英语教学创新时,教务部门应协调各部门对教学资源的使用问题。另外,在实施课程创新时还应充分承认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成分。

6小结

本文认为,为了改观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需要重视茶文化交流对英语教育的正面影响。为了更好的获得这一影响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理清课程创新的价值取向、开辟英语听说训练新图景、多部门联动下的课程实施、完备茶文化信息提炼梳理。

参考文献

[1]周冬梅.大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之反思性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2):56-57.

[2]申丽娟.大学英语反思性教学中的教师必备素质[J].云梦学刊,2008(1):12-15.

[3]王妍.反思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3):26-27.

[4]徐琪.文化与交际能力培养———刍议大学英语教学之转向[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5-56.

说茶语文教案篇2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学;应用价值

茶文化的传播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英语,可以说英语在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不是独立的,不同国家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自然是与其文化相辅相成的,因而想要学好英语必须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1]。茶文化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在传入西方国家之后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不管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对茶文化都存在一定的认同感,那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凭借这种认同感来对茶文化进行渗透,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英语知识的学习。

1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现状

语言在的本质上还是属于文化的范畴,可以说是文化的一种符号体现。我国英语语言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语法与句法教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对文化进行渗透才能将文化元素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我国的英语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英语教育甚至与文化教育完全背离,在具体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对文化知识的渗透[2]。文化渗透的教学模式对英语知识的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讲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只有在对文化透彻了解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茶文化虽然起源于中国,但是在传入西方国家之后也受到西方人民的青睐,从某种层面来讲这是一种文化认同感,英语教师可以借助这种文化认同感来对学生开展英语知识的教学,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了解。

2东西方国家茶文化的差异分析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茶文化仅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而已。上文已经明确的阐述了语言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因而在学习英语之前需要对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3]。在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之后,学生对英语语言环境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虽然东西方国家都有茶文化,但是不同的国家茶文化也是不同的,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茶文化的差别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窥探中国文化与西方国家文化的不同,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对的英语知识的教学。中国人与英国人都热衷于茶饮,在饮茶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茶文化。下面就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别进行具体的分析:

2.1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茶文化流行于唐朝,宋朝可谓是达到一定的顶峰。在唐宋期间人们一直将茶作为最主要的饮品。在唐朝之前,茶是奢侈品,只有达官显贵才能饮到,自唐朝之后,茶逐渐地普遍化,甚至普通的百姓都能品尝到茶的芳香。我国的茶文化也是伴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地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系统,关于茶的诗词歌赋也是大放光彩,形成了我国最为珍贵的茶文化。

2.2西方茶文化简介

茶在没有传入到西方之前对于西方民众而言是充满神秘感的,中国的茶文化首先在英国得到了传播,在1700年左右只有英国皇家才能品尝到茶,自此之后,英国商人开始将中国的茶引进本国,导致英国的茶叶价格暴跌,民众也能够喝得起茶了,中国茶文化在英国获得很大的发展,直至今天依旧有品茶的风俗,茶叶的销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英国民众饮茶风尚的形成,英国也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与喜欢喝绿茶的中国相比,英国更加热衷于红茶,以往中国销售到英国的基本上都是红茶,但是近些年随着两国文化的融合发展,绿茶的销量逐渐的提升。

2.3饮茶习惯的差异

就饮茶习惯而言,东西方国家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对中国与英国进行比较分析。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文学家的生活情趣,品茶就是单纯地享受茶叶的芳香,但是英国民众与中国民众在饮茶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别,英国人喜欢喝红茶,喝茶还有一定的时间段,比如上午茶与下午茶等。英国人喝茶喜欢在红茶中加入奶或者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4]。

3茶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3.1注重茶文化经典的讲授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茶文化的渗透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心灵的熏陶,如何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茶文化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经据典,比如注重对茶文化经典的讲授。这样学生不仅对茶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对文学著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注重茶文化经典的讲授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渠道。很多的英文名著中都涉及到茶文化,作者在对文章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字里行间彰显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以及随性的生活态度,比如《傲慢与偏见》中就对茶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入,在描写的过程中读者仿佛置身于古老的茶园中,一边品茗一边与文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陶冶[5]。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这类文学著作介绍与教授,同时还可以定期的开展阅读交流会,在阅读交流会上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知识,从而在文学名著中提高英语的认知能力。

3.2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认知观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要避免纯理论性的教学,可以结合实践进行。上文已经说明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茶文化的差异进行引入,进而来对英语语法进行教学。在教授茶文化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有关于茶的英语名词,比如“Softdrinks”以及“Blacktea”等,教师在传授这些英文单词时,可以对红茶的历史进行适当的介绍,进而在的不同文化认知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6]。

4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语言环境毕竟与母语环境不同,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对英语知识产生一定的距离感。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将文化知识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比如茶文化的渗透就是英语教学成功的案例。通过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感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进而提升英语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莉吴海燕.浅析反思性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付本静,姜培培.Dictogloss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6,21:29-30.

[3]武莹,郝雯婧.茶文化在艺术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艺术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文化背景探索[J].福建茶叶,2016,04:266-267.

[4]蔡青,张惠.合作学习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高级英语》课文文化背景介绍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2:67-71.

说茶语文教案篇3

由于历史背景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不同,中西方茶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中西茶文化比较对于培养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大学应该充分利用中西茶文化中差异元素,对中西茶文化进行全方位对比,以多元文化充实英语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当代大学生西方文化适应能力,养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比较;大学英语

在当前茶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这不仅引起了当代社会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视,更对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但是当前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境中以中国思维理解、判断西方茶文化现象,出现很多文化误解和矛盾。鉴于此,如何以中西茶文化对比充实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如何以茶文化对比为基点,吸引英语学习者跨文化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中西茶文化内涵比较

1.1中西方茶文化物质内涵对比

物质文化是异质文化进行比较最直观、最客观的外在形式,而在中西茶文化的物质形态方面,中西方在茶叶选择、茶具选择等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茶叶选择的差异。中国作为典型茶叶出产国,茶叶种类繁多,无论是红茶、绿茶还是白茶、黑茶、黄茶都深受我国社会青睐,尤其绿茶更是在我国茶文化中以其自然、未发酵的特点,自古以来受到一致好评和推崇。然而西方很多国家,例如英国受制于海洋气候,无法产茶,在茶叶选择上更青睐发酵性、易储藏的红茶。其次,茶具选择的差异。我国茶文化在茶具上受到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崇尚自然淳朴,以瓷器为主。同时无论茶壶、茶托、茶盅、还是水方等辅茶具都讲究“雅趣”二字。而西方茶文化中茶具多以西方宫廷贵族元素为特点,尽显奢华和高贵。无论茶杯、茶碟还是糖罐或点心盘都凸显物质品味及贵族气质。

1.2中西方茶文化行为内涵对比

中西方在茶叶饮用中饮茶习惯、礼仪等方面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首先,饮茶习惯的差异。中国茶文化受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的影响,重视饮茶中对茶叶自然味道的保持,注重茶味的单纯,提倡“清饮”的饮用方式。而西方茶叶消费者崇尚口感与个性,在茶叶饮用中掺杂各种材料,如:牛奶、糖等,推崇“混饮”的多重生理感受。其次,饮茶时间差异。我国茶文化中没有饮茶时间的固定要求,而西方茶叶消费者根据其生活习惯形成了“早茶、午茶、下午茶”的社交和饮用习惯。除此之外,中西方在饮茶上存在很多行为差异,但是都讲究饮茶的礼仪,只是因为社交礼仪的不同认识,在礼仪表现上两者略有不同。

1.3中西方茶文化精神内涵对比

茶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数千年发展,已经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融于其中,可以说茶文化在我国已经升华为更高的价值观层面的思想内容。其中儒家、道家哲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天人合一、中庸、自然”观念让茶饮超越了物质层面,让饮茶者在茶俗及茶事中获得更高的精神领悟或道德感受。相比之下,西方茶文化因时间较短,与西方传统价值观及哲学思想发展不同步,导致在精神层面上西方茶文化更倾向于物质文化方向,茶被视作解决消费者生理需求的物质象征。西方文化中,茶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色彩,茶、茶具、茶俗成为代表财富和修养的重要内容,茶饮活动也更多被赋予社交意蕴。

1.4中西方茶文化语言应用对比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而中西方茶文化在语言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方面,语言含义不同。我国茶文化中语言多立足茶俗及茶相关活动,含义质朴简单,指向性较强。而西方茶文化中语言的含义被极大的拓展,多具有隐喻性和暗示性社会含义。例如,英国茶语中出现了大量“隐喻、转义”的词汇,将茶的词性和词摆脱了中国茶文化的底蕴,形成了个性化语言结构。例如“Blacktea”(红茶)与中国茶文化中的“黑茶”完全不同。另一方面,西方茶文化中语言交际范围较窄。据统计,西方常用茶语如“teaparty、teafight”等仅有不到200个,与我国茶文化中茶语言的词汇数量难以同日而语。

2中西茶文化比较对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影响

对中西茶文化内涵进行比较,正确理解中西茶文化差异,能为当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重要的视角或教学资源,可以极大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文化性,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1培养大学生西方文化思维

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可以让大学生在英语课程中形成对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思维,尤其在跨文化交际方面让学生能以西方思维审视西方人群的行为选择,进而在语言应用中注重自身语言习惯的规范和实用性。例如通过中英茶文化对比,学生可以认识到英语的印欧语系本质,在历史文化、社会文化方面与我国汉语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茶文化的引导下,大学生可以西方文化视角和内涵理解西方茶俗、礼仪及其他行为,形成英语思维和英语行为习惯。

2.2丰富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内容

通过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比较,学生和英语教师都能充实西方文化认知,例如可以对中西方茶叶历史、饮茶习惯、饮茶风俗中涉及的物质文化、语言文化元素形成直观认识。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对中西茶文化的比较,丰富了跨文化教材的教学内容,让课堂跨文化案例更加形象具体,有助于学习形成对西方文化的辩证性认识。大学生可以在中西方茶文化元素的冲突和矛盾中,正确认识、理解英语国家文化选择,将英语语言内容与文化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对文化现象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

2.3创新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方法

茶文化蕴含丰富的趣味性文化元素,能以形象、生动、具体的案例吸引大学生对文化实践及语言学习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茶文化比较让大学跨文化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书本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现代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文化体验、参与激发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语言的感受和判断积极性。同时这种文化比较解决了纯文化灌输的枯燥性弊端,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解放。同时中西茶文化中很多文化元素相较传统书本知识,更容易和多媒体、互动教学、任务式教学模式结合,提高大学生英语跨文化兴趣及实践能力。

3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与茶文化比较的接轨

大学英语要想将中西茶文化对比纳入日常跨文化教学,就必须从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出发,开发茶文化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校本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现大学英语与中西茶文化的接轨,提高跨文化教学的质量。

3.1开发中西茶文化跨文化校本教材

当前,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应该将茶文化、茶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以中西茶文化为基础的校本跨文化交际教材。首先,学校应组织跨文化专家、茶文化专家、英语教师共同编写相关教材,教材的茶文化比较内容既要符合跨文化理论,又要满足英语学习和实际交际需求。其次,校本教材不仅要介绍中西方茶叶文化的理论知识,更要组织丰富对比性元素全方位展示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最后,校本教材必须立足真实的、实用的文化语境,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与学生日常英语应用形成呼应。如茶叶名称英、汉区别对比、茶叶饮用习惯对比,应该予以重视。

3.2构建茶文化主题的英语跨文化教学活动

中西茶文化差异性元素为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中西茶文化对比选取代表性内容,进行案例教学、任务式教学、情景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例如: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中西茶文化中“Darktea”的含义区别,采取案例教学,让学生分组讨论“黑茶”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进而归纳中西茶文化在语言、历史文化、社会认知心理上的差异,培养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对比能力。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茶文化设置情景,例如“西方茶饮礼仪”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异域文化体验中,将英语语言、西方礼仪和茶俗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文化体验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3形成茶文化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大学跨文化课程应该充分利用中西方茶文化中丰富的比较资源,以将其与多媒体结合在一起,直观生动的吸引学生在英语环境内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感性认知和娱乐性,为培养跨文化意识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根据西方“早茶、午茶、下午茶”过程中不同茶、茶点、茶室的图片、视频,甚至电影让学生在直观的音像世界中感受茶的魅力及西方文化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制作中西茶文化对比的PPT动画情景展示,让学生了解茶词汇、茶饮礼仪及用具的差别,了解特定茶叶词语意义及文化特殊性。例如通过“taketeawithsomebody”一词的PPT情景展示,学生直观了解到其真正含义表述“与某人发生冲突”。可以说,视频、图片、PPT可以让中西方茶文化生动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英语氛围下了解西方文化的特定内涵。

4结语

中西茶文化在物质、行为、精神、语言层面的差异,为我国大学英语开展跨文化教学提供了丰富有益的文化元素,对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识高度,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将中西茶文化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结合,让茶文化比较真正融于跨文化教学体系中,培养大学生英语跨文化的应用能力。

作者:肖少华 王立宾 单位: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福建茶叶,2016(2):255-256.

说茶语文教案篇4

柳咏梅老师跟我在中华语文网上多有交流,是未曾谋面的老朋友。我从事教研工作以来,总有青年语文教师问“如何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之类的问题。柳咏梅的成长个案恰好可以回答这类问题。这里以茶壶、茶叶、茶水为喻,剖析一下柳咏梅的成长。“如何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如同“如何从茶壶里倒出好茶水”。

姑且把教师比喻成一把紫砂壶,壶的质地千差万别,是否可成“器”,很值得思量。

柳咏梅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大学期间如饥似渴地学习,为将来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做准备,这些与柳咏梅有共同梦想的人也能够做到。但成为中学语文教师之后,仍然把自己定位成一位勤奋的语文学习者并刻苦学习,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柳咏梅就是其中的一个,很值得青年教师借鉴。

若把教师的专业知识比喻成茶叶,茶叶尤其是绿茶是有保鲜期的,只有茶叶及时更换,才能保持壶里的茶叶是新鲜的。柳咏梅毕业的学校算不上名校(这里绝无瞧不起的意味),可她能被中学名校录用,正说明她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以及在留校之后的工作、学习让她做到了壶里总是不断更换新鲜的优质茶叶;值得圈点的是她到了中学工作之后,越发注重教学相长,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不断“生产”新鲜优质的茶叶以满足“茶客”的需求。

柳咏梅不是应届毕业生,而是从高校调入者,没有被指派一位师傅,这使得她的模仿教学阶段客观上被缩短,不得不进入独立教学阶段。她审时度势地选择磨砺自己,修炼内功:抛开教参自己备课,个性化地研究文本解读,找到治学的路径,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作为教师,模仿教学阶段越短,进入独立教学阶段就早,其专业发展往往也越好。

就柳咏梅抛开教参这一点来看,其具体的价值在于,独立解读文本比参照教参有效、高效。这是“一次性”备课,认真研究文本属于从文本的核心走向,解读具有某种个体性、原创性,其新的文本意义的获得很快就内化为自己新的积淀。而大多数青年教师则是从教参或其他参考书走进文本,这是“反复性”备课,以为从走进核心更快捷而实际上是欲速则不达,别人的观点再好,对你也只是二手材料,往往在网上一搜,无关信息、干扰信息、错误信息杂糅在一起,分辨既很辛苦又浪费了宝贵的自主解读的时间,长期这样“主体不在场”的解读,其教学必然是用别人的话说别人的事儿,很难成为教学中的优秀者。

我十分认可这一点,要想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首先做一名优秀的语文学习者,就像柳咏梅老师这样。

但并不是在好的茶壶里放上好的茶叶,就一定能倒出好茶水,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等都制约着茶水的质量。“点菜”式的“送课”从一个侧面看出柳咏梅很重视“水的温度”和“冲泡时间”。之前需要了解人家学校的学生状况、教学进度,备课成本很高,但这正是充分考虑了“水的温度”“冲泡时间”,这是尊重学生、尊重教学规律的体现,也是她不断趋近优秀语文教师标准的标志。

说茶语文教案篇5

关键词:本土化;思辨能力;教育硕士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茶文化

茶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它包含的意义十分丰富,主要涵盖茶的生产、制作等方面,以及由茶而衍生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笔者所提及的茶文化是专指茶的精神财富这一方面,主要是研究茶在应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现象。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时期,我国的茶文化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不仅汇集了我国大量优秀的思想和哲学理念,还传承了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最终形成了具有极高价值和思想教育意义的茶文化。[3]中国的茶文化不光是属于茶的文化,它与很多领域都有融会贯通的地方,这对充实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全球化这一大背景下,英语教学是不可能实现一体化的,反而更能促进本土化的发展,使得英语教学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性。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将茶文化这一本土文化融入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和英语知识技能训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而且还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生动。

(二)思辨能力

一百多年前,西方国家就开始对批判性思维进行研究。在教育学术领域,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约翰杜威最先提出了批判性思维。实际上,他提出的“反思思维”是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总结出来的,它的实质内涵与批判性思维非常相似。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模型和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深入理解批判性思维。因为知识不可能偶然获得,只有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才能称为有价值的知识。“思辨能力”这个概念也就诞生了。批判性思维在教育系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主题。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发起了批判性思维运动,并很快影响整个北美和欧洲。80年代,它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许多大学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视为一项重要的使命。1945年,哈佛委员会将“思考有效和批判性思维”作为其目标之一。彼得法乔恩开展了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并就批评性思维的定义、技能、性格、指导和评估达成了许多协议。他将思辨能力分为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后来,美国的教育政策委员会指出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贯穿于所有教育目的。批判性思维也被认为是高等教育为21世纪挑战做好准备的重要学习成果之一。自上个世纪初以来,随着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发展,它才被引入中国。以此为契机,我国教育学术界围绕“思辨能力”展开深入研究。综合国内外专家对“思辨能力”的阐述与分析,本文所讨论的“思辨能力”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A.学生的主观能动性B.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C.正确、标准地提出重要问题的能力D.针对提出的问题,具有概括、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E.对别人提出的观点和想法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心态F.能够正面、高效地与人沟通的能力

二、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分析

2013年3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它指出,教师应重视对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开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还强调,课程应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并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那么,要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教育硕士的思辨能力,就应当了解当前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现状。

(一)对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不足

在中国知网(CNKI)上,输入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结果显示,2004-2018年共有1884篇论文。这表明国内学者很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然而,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教育仍然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学校考试主要侧重于让学生追求标准答案而不是探索问题。社会上还没有形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氛围。关于对茶文化氛围很浓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思辨能力的调查很少。原因如下: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和北部,师生缺乏批判性思维意识;二是大部分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课堂上,教师着重介绍背景内容、教授单词、解释语法、完成练习等,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水平来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次,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思辨水平,改变他们思考和学习英语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被知识所控制。

(三)学生缺乏思辨意识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应该被动地接受这些文本信息,而应该主动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它要求学生识别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区分意见和事实、做出预测、得出结论和提出自己的观点。然而,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英文文章时缺乏思辨意识,他们经常只关注单词、句子、语法,进而推断文本之间的隐含意义,并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来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仍然处于文字阅读和解释性阅读的水平,在英语阅读方面缺乏思辨意识。

(四)教师对思辨能力的训练不够

教师希望学生在阅读理解部分取得好成绩,所以教师经常让学生阅读大量文章,并教授学生阅读不同种类的文章的方法。例如,教师通常会教学生如何分析新的单词、句子、隐含意义,并根据信息找出答案,以获得更好的成绩。然而,教师很少教导学生如何识别作者的意图、理清事实、做出预测,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或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一教法会导致学生的思辨能力偏低,教师应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思辨能力是学生综合技能的体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想得到提高,社会、学校、教师层面都要引起重视,持之以恒地长期紧密联系起来。

三、基于茶文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一)师生互议教学内容

英语的学习不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学习一种文化。由于英语教师的思想多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有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理解不是很透彻。然而,中国茶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将茶文化引入英语课堂,是实现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通常情况下学生是很愿意主动地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文章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的。针对学生搜集的学习资料,教师需严把关,注意资料的难易程度。通过搜集学习资料,一方面,锻炼学生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分享与沟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学习资料这一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将茶文化引入说法、语法、词汇、阅读教学

学生搜集的学习资料,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师也要格外重视。学习茶文化,同时学习的也是语言,那么就离不开听说读写以及词汇教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茶文化引入听说读写以及词汇教学,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些茶文化专业层面的深度交流,语法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需透过茶文化的表象来研究茶文化其内在的规律,不仅是多掌握几个单词那么简单,而是要达到能够自由思维和品味的程度。通过对茶文化的广泛了解,最终达到一定高度的思辨能力。(三)茶文化与演讲学生有着较强的表现欲望,不论时间长短,都会珍惜每一次演讲的机会。由于内容是与茶文化有关的,学生都会很用心地去搜集资料,通过分析、整理、讨论、呈现等方式,将PPT分享给同学们。这一过程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

说茶语文教案篇6

关键词:英国茶文化;英语教学;方法研究;文化教育

随着当前整个教育体系不断成熟,如今英语教学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教学方案、系统化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实现了全面、有效提升。结合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状况,不难看出,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教学元素,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理想效果。因此,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应该英国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其能够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具体衔接。

1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具体内涵分析

英国茶文化从出现,到形成,实际上都是世界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英国茶文化的具体内涵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在丰富英语教学元素的同时,优化教学体系。

1.1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分析

英国最早的茶叶进口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皇室成员对茶叶的喜爱让这一贸易逐渐扩大起来,到了17世纪,茶叶已经从皇室走向平民百姓的家中,成为了全民饮品,“下午茶”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英国茶文化仪式颇为隆重,与中国人饮茶习惯清淡为主不同,英国人更喜爱在茶中添加牛奶、方糖等,浓厚的口感是其最突出的特色,到了近现代,文化交流让英国下午茶走向世界舞台,受到其他各国人民的欢迎。在世界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形成了极具传承价值的传统茶文化。而该文化实际上是融入世界各国优异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体系内涵。随着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日益全面,如今应用茶文化内涵,就极为必要。随着全球文化交往一体化不断加快,如今茶与茶文化成为世界化元素。因此,中西方之间都形成了该文化体系。

1.2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对比认知

中国茶文化追求的是天地人合一的境界,主要内涵为清高淡雅,与此不同,英国茶要佐以各式各样的点心,而且并不讲究茶叶的冲泡方法;中国人更喜欢喝绿茶,品其先苦后甘的韵味,而英国人则更喜欢红茶,是因为它和牛奶搭配起来更为合适;在器皿的选择上,中国茶文化用的是瓷器,而英国则更多的是银制用品,这种种差异也正是两种文化各自的魅力所在。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随着中国古代商贸的逐渐发达,茶叶随之传向西方国家,并深受喜爱,其中英国茶文化的发展成为其中的代表,同时文化的交流也在英语教学方法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拟从中国茶文化与英国茶文化这一大背景出发,浅析两者在精神文化上的不同,并以此拓宽英语教学方法研究的思路,通过科学的方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不断创新,以期跟上时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2当前英语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活动状况及具体趋势进行分析和探究,可以看到学生学习技能的培养和塑造是目前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根本和基础,学习技能为导向、综合素质为根本,其能够从根本上做好英语专业教学工作。

2.1英语教学方法研究的现状分析

英语教学方法研究目前更多重视的是对学生单词、语法的教育,游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是目前教师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英语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大批专业英语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教师在备课中尽心竭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十分高昂,但是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对英语教学做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英语教学的局限性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茶文化理念内涵,并且将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容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在完善教学元素的基础上,实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通过对当前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突出问题在于文化元素的缺失,尤其是英语作为文化色彩极其浓厚的学科,完善文化元素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其必然能够充分有效满足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需要。当然,通过丰富文化元素,从而提升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完善度,实现教学培养与学生学习之间的无缝对接。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也是英语教学活动创新突破的重要要求。

2.2目前英语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分析

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思路过于狭隘,不能从学生学习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学生虽然尽心学习,但是无论是英语技能还是知识积累提高的幅度依然不明显,教师备课时不能及时更新方法,对文化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输出几乎为零,在课堂提问过程中的问题都没有建设性,浪费掉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课外任务设计方面,老师也不能合理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只是简单追求氛围,这些缺陷的存在对英语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通过对当前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由于整个教学体系内,未能完整融入实践元素,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该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英语教学活动的补充与完善。此外,现阶段英语专业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基础素质和兴趣状况的有效培养,因此,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方案,还是教学目标设置,都未能与学生学习实际相结合,影响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想效果。

3融入英国茶文化的英语教学方法创新机制

结合英国茶文化的英语教学是能够突破目前教学局限性的最佳方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学生既学习到英国文化的魅力,又感悟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掌握更多的优秀知识。茶文化理念作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在中西方文化机制中都有应用,而中西方茶文化体系形成过程中,其充分融入了本土文化元素。而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通过融入茶文化元素,从而沉淀教学内容,同时优化教学元素,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基础上,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3.1通过英国茶文化的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英国茶文化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英国文化和茶文化,因此两者结合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茶文化的融入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添加相关知识,配合课下有关茶文化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英国下午茶,并用英文标记相关物品,学习品茶礼仪中的礼貌用语,这种学习方式让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都可以变得简单起来,学生也可以积累相关文化素养。

3.2两种茶文化进行对比教育

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兴趣点,通过两种茶文化之间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从两种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礼仪、茶叶品种、精神层面以及器具的选择等方面来进行对比性教学,并以不同点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引出教学内容。这种方法既可以扩充学生的单词库,又可以从不同层面上理解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观念,实现教育中的健康发展。社会实践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内容,完善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要求。随着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活动不断成熟,补充实践元素,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已经成为从人才需求背景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应用中,对比了解中西方茶文化体系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别,其必然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体系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两种茶文化的差异性相互碰撞,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共鸣,让英语学习变得灵活起来。

3.3充分利用有关茶文化的文学作品

在英文文学作品中,有大量有关茶文化的描写,包括诗歌、散文等等,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让学生在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同时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并且可以举办相关诗歌的朗诵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生动的演绎和情景再现,认识到英国茶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随着时展不断成熟,如今英语教学创新突破极为必要,尤其是其需要着重突破目前简单的教育方式,通过尝试与文化体系相结合,从而实现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创新完善。融入茶文化内涵,所设置与应用的英语专业教学,不仅创新完善了该教学体系,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满足英语教学体系发展的具体要求。融入茶文化理念内容,是从学生培养需要角度出发所设置的课程内容,无论是该课程对学生成长的具体影响,还是通过参与该课程,对学生各项能力、素质的培养,实际上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4结语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语种,无论是该语言体系的影响力,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具体理念,都是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自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确定以后,英语在许多国家都形成了极其主要的影响力,可以说,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英语学习也就成为了当前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创新发展这一客观形势,在英语专业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应用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建萍.以英国茶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方法研究[J].福建茶叶,2014(6):152-155.

[2]张光陆.中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109-112.

[3]肖绍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5):132-136.

[4]李宇明.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服务型英语学习研究———基于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9):226-229.

说茶语文教案篇7

关键词:茶文化;传承;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我国汉语言和中华文化的学科。在我国高校教学体系中,最初汉语言文学仅存在于本专业学科内容,后来,随着其文学影响力越来越大,汉语言文学随之被安排在各个专业必修科目中,甚至于连专科也不例外。汉语言文学在各个专业中的广泛渗透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学趣味性和感染力是分不开的。而我国传统茶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在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上与汉语言文学有许多共鸣,因此可以给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一定的建议。汉语言文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点对象,因此传统茶文化传承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结合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大的帮助。另外一方面,茶文化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文化思维,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提高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层次,促进了教学创新。总的说来,传统茶文化传承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结合是在文化融合现象越来越密集的当今时代下最富有创新和最互利的举措。

1茶文化内容及其传承的意义

1.1茶文化内容

茶文化最初是由饮茶之风所带起来的文化活动,由于茶叶本身具有清心静脾、提神醒脑的功效,因此,非常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且在唐朝时被频繁写入诗词中,以彰显文人的气节与品性。文人对茶的推崇奠定了茶文化的文化属性,为以后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茶文化思想与我国的宗教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的结合被称之为茶禅文化。文学同宗教都为茶文化注入了深厚的思想内涵,让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特别和极具魅力的文化之一,同时也让茶文化彰显出专属于中华文化的文明礼仪和精神价值。现如今,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已经非常贴近,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的重要媒介,比如在节日的问候中茶叶是非常好的礼物,在饭局上,茶是促进交流的绝佳饮品。在学术上,茶文化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被称为“茶学”。目前我国高校茶学的内容主要分为茶学科和茶文化两大部分,其中茶学科包括茶叶种植和烹制,而茶文化主要是茶叶发展历史及其在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应用。茶文化精神是整个茶文化的核心,在每个不同的时代下都有不同的表现。目前的茶文化精神更加强调对人秉性的推崇,主张人在生活中能够更加重视自己内心的需求,不必因周围的杂事而乱了本心,对他人持有宽容、仁爱之心,以此促进生活的和谐与进步。

1.2茶文化传承的意义

茶文化代表的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因此茶文化传承也就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弘扬和壮大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而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关系着这个国家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是否光彩与骄傲。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没有民族文化的国家是缺少根基与信仰的,很难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我国拥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但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发和时代进步,很多西洋文化受到年轻一代的热烈追捧,我国自有的文化却正在成为冷门,这使得民族文化传承变得岌岌可危。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最特别的一个分支,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精神灵魂,又与其他外来文化有许多共鸣之处,因此,茶文化传承既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进程,又能够很好地吸收外国文化的精髓,从而弥补自身文化的不足。

2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现状

2.1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在汉语言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学的视角学到我国历史内容,而这些历史内容也反过来也促进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思维境界上升了一个高度。同其他学科相比,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教学内容渗透了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体现出对人类情感、价值、尊严和人格的探索。初高中语文教师教授的是以字、词、句、段为主线的相关文学知识,而汉语言文学教师不同,他们教授的是以人文情怀为核心的文化内容。通常情况下,汉语言文学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分析历史背景,还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对人文现象做出分析和想象,从而让学生具有人文素养,这也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培养第二大特点在于其十分注重学生对于文字处理能力的培养,能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学生掌握更能适应社会变化的文字处理能力,以后在进入到社会工作环境中能够将文字处理能力作为自己特长从而赢得领导的赏识。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为旨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帮助学生抵制了低俗的生活习惯,让学生以一种高雅、文艺的姿态去面对每天的学习与生活。

2.2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现状

就目前高考志愿填报数据上看,汉语言文学这门专业并不太受到学生的喜爱,且很多就读此专业的学生是因服从调剂而被分配的结果。很多学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等同于出高中的语文,认为此专业在社会上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不利于以后自身的发展。这些都属于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偏见,而因为这些偏见的存在使得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变得十分被动。同其他专业相比,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繁琐,且理论课程占据绝大多数,让学生有上高中语文课的感觉,容易滋生学生对本专业厌烦的心理。如果以上这些情况无法及时改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计划将会很难实现预期目标,最终会阻碍整体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培养机制,也不利于我国高校教学事业的进步。

3传统茶文化传承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结合策略

3.1利用茶文化教学增加户外学习的机会

汉语言文学教学由于理论教学占据绝大多数,导致教学授课几乎都是在课堂上完成,使得教学缺乏趣味性。高校可以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增加茶文化教学科目,为学生提供亲近大自然、考察实地茶文化的机会。汉语言文学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学,因此,在其教学中增设茶文化科目不仅是高校承担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责任的表现,而且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元素,是教学的创新,也容易增加学生对汉语言教学的好感度。高校可以集体组织学生对茶园进行观光,欣赏茶艺表演,让学生对我国茶文化形成一定的认识和感悟。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角度对于一天的茶文化活动作出总结,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文化鉴赏,让学生劳逸结合,既能收获到快乐又能同时学习到茶文化知识,最后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能力。

说茶语文教案篇8

随着当前整个教学体系不断成熟,如今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思路更为完善。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理念,还是相关教学元素都实现了实质性创新与发展。相对于传统教学活动而言,当前整个中学英语教学已经实现了实质性提升。本文拟从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结合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通过融入茶文化培养的必要性认知,从而探究融入茶文化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茶文化培养;必要性;价值理念;学习理解

中学阶段作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阶段,开展中学教学活动,其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形成全面认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具体教学理念形成成熟了解和广泛认知。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完善的茶文化知识,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学生的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将茶文化融入到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其必然能够实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

1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其忽视了中学英语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从而使得中学英语教学,缺少教学的特色。当前整个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素材和教学设施也较为匮乏。同时,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未能与整个体育教学培养相结合,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事实上,中学英语教学只是整个教学体系当中的一部分,当然,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通过有效开展教育活动,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提供基础和条件。但是,目前整个中学英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更多只是从单一中学英语项目的特色来考虑,未能将其他活动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未能认识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未能将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其中,从而限制了中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特色。因此,目前整个中学英语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当然,中学英语教学内容也是以多元化为主。其在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认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有效融入文化特色和内涵,从而实现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但是目前更多英语教学活动中,忽略了英语教学与文化内涵的切入,整个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元素较为匮乏。无论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是融入主动性,都与教学实际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如此,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完善的教学理念和系统化的教学思路。尤其是很多学生和老师片面认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在于学生知识和语法的学习,未能认识到实际上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核心实际上是文化知识教育,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中学英语教学效果,就需要将文化知识融入其中。但是当前多数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只是从其教学要求切入,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价值作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具体学习和理解效果。随着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价值作用日益提升,如今创新教学内涵已经极为必要。

2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分析

对于整个中学教学活动来说,英语学科是其中重要的学科体系之一,通过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其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英语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尤其是其文化内涵的综合培养。当前,英语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通过有效认知学生学习上的差别和不同,从而实现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全面认知。事实上,当前在很多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并不高,其问题的根本在于,多数老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忽略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和不同,从而使得学生未能准确寻找到自己合理的课堂定位,从而使得整个课堂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张力。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必要创新与实质性融入,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素材,还是教学方法,都未能得到系统化有效改变,从而使得学生认为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缺乏应有的新意,因此,无论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差。此外,当前在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教学课堂理念教育较为片面。目前英语老师在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时,其使用的都是老师主导、学生参与的课堂模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事实上,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施学生主导、探索,老师引导的教学模式,才能够实现整体教学效果。不仅如此,当前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系统化和综合性理念,多数英语教育活动工作只是从统一的教学模式入手,忽略了英语教学背后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特色。从当前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特点来看,只有学生理解了其背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特色。当前多数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理念,以及对英语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缺乏完善、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实际上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要实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就必须通过设置教学目标以及配合完善的教学考评方式。从而实现整个课堂的创新性与特色性。目前,多数老师在对英语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更多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当然,这也与英语教学方式,存在较大关系。目前多数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目标更多在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数量以及熟练度,而不是对英语本身的理解,这就使得中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将教学的重点和精力放在了课堂知识书本的教学上,未能将必要的课外读物融入其中,从而限制了整个中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茶文化培养的必要性认知

传统茶文化体系所带来的具体影响,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重要的是精神理念上的引导和驱动影响,从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来看,其中丰富的精神价值更是对人们的行为和心态有着重要作用及影响,因此想要全面认知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就必须从全面视角来对其进行看待。尤其是要认识到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通过完善融入精神元素及特点,从而实现理想的茶文化传承与应用。茶文化培养是从文化内涵视角对学生进行提升,也是弥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知识面相对薄弱问题的重要要求。通过学生了解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和知识,从而对传统文化形成有效认知,更为重要的是茶文化的有效融入,能够使得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差异。通过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从而使得学生了解到各个文化体系下的具体差别。实际上,当前在整个世界上,不仅我国具有茶文化体系,而英国也具备茶文化知识,因此如果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将中西方茶文化知识的具体内涵融入其中,其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体系的认知差异。从而使得学生对英语知识形成全面了解。将茶文化培养融入到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内,其实际上是对整个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从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内涵和特征来看,英语教学不能从学科本身来开展,必须从整体视角来予以切入,因此选择茶文化要素融入其中,实际上也是完善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关键。当然,通过具体融入文化要素,也能够让学生对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全面完善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和全面提升。当前在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其能完善和丰富学生的学习元素,提升学生的具体理念,从而优化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效果。

4融入茶文化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具体思路

随着当前教育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如今多媒体技术和移动智能技术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有效应用。不仅是教学资源的完善性,事实上,当前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其也需要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有效丰富教学元素,从而实现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融入茶文化,开展中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其需要做到:首先,要将茶文化的具体理念融入到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课堂定位中,也就是说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设置中,不仅要充分注重教学元素的适当融入,同时也要对教学内涵进行丰富和创新,从而使得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能够实现相应创新与发展。其次,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应用茶文化的作用和价值,结合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对比和差异,从而引导学生对语言体系的差异性形成全面认知。事实上,融入中西方茶文化内涵,不仅是对整个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差异性的应有了解。最后,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茶文化理念融入,就需要注重对整个教学课堂进行改造和创新,相对于传统英语教学活动而言,在当前英语教学活动时,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文化的差异特性进行有效认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理想的英语教学效果。对于英语教学活动来说,其不仅是教学理念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案的创新与完善。

5结语

尽管当前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也实现了系统化的发展与创新,但是客观上讲,其与理想教学效果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当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和意义日益突出,现阶段只有将文化素养培养与知识教育相结合,才能够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理想效果。事实上,对于英语教学来说,中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才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关键,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就主要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入手。

作者:马志香 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吴秀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2):102-105.

[2]冯百跃.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3):131-133.

[3]胡博.论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5(3):203-205.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