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渴望春天教案8篇

时间:2022-07-08 20:08:28

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教案篇1

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标准》的首要基本理念。与传统的音乐教学体系相比,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淡化了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过程,强调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是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过程之中。但是,在当前音乐教学的改革热潮中,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即使采用了新的形式和新的方法,由于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实施音乐审美教学的过程中是“放而牵之,动而圈之”,不知不觉地显现出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为目标,过分强调知识系统,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课题组教师认为,构建“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最好的途径。因为新型教学模式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显现教师组织教学的技能和方法,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桥梁。经研究,课题组选定以音乐审美活动为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期对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二、研究方法

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案例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所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对收集的有关信息和数据,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形成实验结果,以验证假设,对实验结果可以猜测,不能臆想。

采用“实例” “模式” “实例”的方式建模。应用这个公式,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就可构建一个教学模式。

三、建模过程

首先明确建模目的:以音乐审美理念为指导,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构建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体现教师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将知识和技能传授渗透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之中。

其次找出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建模。本实验以音乐新课程七年级第六单元《春之声》为教学建模的内容,以初一六个班级的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建模理论的学习,打破常规教学的结构,构建新的教学过程。

依据建模目标,通过对实验课案例理论上的分析和多次反复实验,概括出“聆听、表现、创造”审美活动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

对这一模式的简要表述:

激励引导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的兴趣,做好积极学习新课的心理准备的教学环节。此环节是实现“主动感受”的必要条件。通常采取“激励”教学方式,主要运用设疑激励、表演激励、对比激励、情景激励等教学方法。

主动感受是学生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通过聆听、选择表达美感方式(写作、图谱记录等、)挖掘审美因素、明白审美道理,形成美感的教学环节。主动感受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常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引趣、设疑、辨析、使学生愉悦、释疑、探究发现美,从音乐审美的实践活动中消除学生学习的疑惑和情感障碍,并常用聆听、复听、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点悟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个性表现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真实感受的教学环节。主要是针对两个问题,一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图谱、文字等)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二是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如:说、唱、表演、分工合作表演等)将真实感受表现出来。

合作审美是通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发现美的教学环节。让每位学生都能发挥比单独学习时更大的作用,个体在合作的环境中比在单独学习环境中能够产生的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常用分组交换心得、对比学习、合唱、齐唱、齐声诵读歌词等方法。

创造展示是学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创的音乐情景,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创作短曲并展示创作作品的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展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常用图谱创作、创作表演、合作表演、作曲、作词等方法。

发展评价是以建立学生的自信为基础,以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为目的,采用激励、反馈、调整的方法,进行多方面发掘潜能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潜能和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在课堂上常用老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观察、作品展示等;课后常采用面谈、问卷调查和综合态度测评等方法。

渗透音乐知识是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过程之中。它不是一个教学环节,而是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过程中。

要说明的是,作为“聆听、表现、创造”教学模式有它一定的实用范围,它主要解决审美活动教学中,学生的“聆听、表现、创造”活动与主体精神、兴趣培养、个性发展、传授知识等的关系问题。音乐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如欣赏、舞蹈等,仍需要其他教学模式来解决。即使是相同的问题不同的教学对象,这种模式也要根据具体条件做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教学要求。

四、“聆听、表现、创造”教学模式实验的初步效果

“聆听、表现、创造”审美活动教学模式作为素质教育型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使音乐课的审美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我曾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渴望春天》和《春晓》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渴望春天》有较大的兴趣,对《春晓》的教学兴趣一般,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其中有16位学生不喜欢,17位学生很不喜欢。但从教学参考资料中查阅得知,教材实验班级的学生对这首歌曲很感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对收集资料的研究认为:资料是真实的,测量的数据是可靠的,问题出在教学设计的理念上,是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还是老师教学限制学生的思维?为此研究了案例的导语。

案例一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是春天。能否用词语或诗句描绘一下春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从大家描述的词语和诗句中,可以说春天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歌曲又是怎样表达春天的呢?欣赏《渴望春天》……

案例二导语:请欣赏一幅画,画表现什么意境?学生很快能回答出画上的内容。能否用一首合适的诗来描述画面上的意境,学生几乎异口同声说出《春晓》。诗与音乐结合有怎样的感受呢?请欣赏无伴奏合唱《春晓》……

这两个导语实际上已将《渴望春天》和《春晓》限制在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和春晓的画中,而学生对春天的理解并非这样,他们是由自己亲身经历春天过程的表象,与当前的音乐想像产生共鸣来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导语将他们限制后,使学生审美亲身经历某种过程的表象与音乐产生不协调,挫伤了他们审美的积极性,有这样多的学生不喜欢《春晓》就不足为怪了。

在另外三个班,我们将“诗画引导”改为“激励引导”的教学方法,完全让学生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聆听音乐,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三、四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帮一个忙。”学生一下兴趣就来了,他们一般很乐意帮助老师。“老师因是成年人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这里有两首歌,请发挥你们的想像,听一听它们表现的是什么?”播放《渴望春天》、《春晓》……

下面是学生对《渴望春天》感受的两个典型资料。

・感觉很神往,感到生命的活跃。脑子里闪现出很多画面,想到童年玩耍的情景,蓝天、白云、绿油油的草原……;

・好像一种诞生的音乐,各种奇怪的声音都出现,好像那世界开始是消失的,然后那种声音好像有着重生的感觉,这种声音有点像古老的音乐。

从学生所写的音乐感受中不难发现,学生对音乐的想像很开阔,不是一个统一的模式,在阅读他们的感受时,看到了一个个惊喜。今后我们教改的任务不是当救世主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是放开他们的手脚,给他们发展的机会,尽可能地使学生展现这种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学生的才能才是最好的教育。

渴望春天教案篇2

前程似锦!祝全校师生员工新年万事胜意,祝商务职校欣欣向荣。阖家欢乐!

万象更新。这辞旧迎新之际,新年伊始。代表校党总支部、校行政班子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等各个岗位的全体教职工和朝气蓬勃、茁壮成长的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福。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也是取得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的一年。公元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华民族经历重大灾难难忘的一年。

银冬用自豪和反思讲述了改革开放 年中国人民的巨大成就和百折不挠。寒冬末过,难忘 春天用漫天飞雪、夏天用地动山摇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巨大灾难面前显示的大智大爱;秋天用金色的和风给我送来了八方的友人和怀疑者的目光。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一定会把金融海啸对我国的影响降到最低。坚信,党中央带领我取得一个个胜利,也能带领我克服一个个困难。

首批评为 市重点专业,校的综合档案室正向广东省特级档案室的等级目标前进,难忘 商务职校也度过了硕果累累的一年。校的建筑装饰》专业通过评审。校的同学和老师屡屡在全国和省市的各级比赛中获奖。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向前发展。可以欣慰地说,XX年确确实实是发展之年、收获之年!值此新春到来之际,代表学校领导对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公元 年正向我走来。

渴望春天教案篇3

万象更新。这辞旧迎新之际,新年伊始。代表校党总支部、校行政班子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等各个岗位的全体教职工和朝气蓬勃、茁壮成长的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福。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也是取得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的一年。公元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华民族经历重大灾难难忘的一年。

银冬用自豪和反思讲述了改革开放年中国人民的巨大成就和百折不挠。寒冬末过,难忘春天用漫天飞雪、夏天用地动山摇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巨大灾难面前显示的大智大爱;秋天用金色的和风给我送来了八方的友人和怀疑者的目光。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一定会把金融海啸对我国的影响降到最低。坚信,党中央带领我取得一个个胜利,也能带领我克服一个个困难。

首批评为市重点专业,校的综合档案室正向广东省特级档案室的等级目标前进,难忘商务职校也度过了硕果累累的一年。校的建筑装饰》专业通过评审。校的同学和老师屡屡在全国和省市的各级比赛中获奖。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向前发展。可以欣慰地说,2011年确确实实是发展之年、收获之年!值此新春到来之际,代表学校领导对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公元年正向我走来。

渴望春天教案篇4

1.⑴遭遇;尴尬。 ⑵“曾”改为“增”; “带”改为“待”。⑶至少迎来80个旅游团。

2.D

3.⑴蜡炬成灰泪始干。⑵ 黑云压城城欲摧。⑶舍生而取义者也。⑷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⑻示例①长风破两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示例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

4.示例:⑴《风景这边独好》⑵活动形式示例:①收集资料;②参观实地;③汇编成册

5.这是划船比赛项目的会标,设计者巧妙地将两个划船人的正在进行比赛的姿态设计成一个“比”字,既形象地表明了体育项目的内容,又突出“比赛”的意思。(意思对即可)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40分)

(一)6.水浒传 施耐庵 7.第一次因为李逵饶了他性命;第二次因为李逵不仅没杀他而给了他钱!磕头谢谢他。 8.他放走了李鬼是因为李鬼也是一个孝子,这样更体现了李逵的孝子形象,为以后的故事发展做铺垫。

(二)9.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10.示例

思想内容:诗句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著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感佩不已。

表现手法: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落红”喻指诗人自己,“花”喻指国家、人民。诗人虽辞官回家,但仍心系国家人民,即使是辞官离京,也要像落红一样,化作春泥,护花(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拟人运用:现在人们常用“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赞扬老一辈在事业上鞠躬尽瘁的精神,以及他们对培养和爱护青年人耗尽心血的高尚情怀。

(三)11.详写①“我”掏钱买农妇的草莓②朋友策划活动救助人

略写①“我”不与搬运工讨价还价②“我”给失学儿童寄学费

12.答题要点:卖菜男子与农妇生活穷苦,为生计奔波,“我”同情他们的境遇,很想接济他们,但我不是这个世界的富人,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因而隐隐不安。

13.答题要点:①月光虽然晒不了谷,却能够晾晒人的灵魂。②温柔的月光虽不如阳光热烈,但也能给需要的人以爱和体恤。

14.(1)答案示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请伸出你我的双手,让更多受助者走出贫困。(语意符合“月光晒谷”的主题即可)

(2)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洁明了,要有感染力。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四)

15.D

16.B

17.A

18.(1)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

译文: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颜师古)就不再担任原职了。”

(2)今日也,受吊不受贺。

译文: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

(3)非勋非旧,滥登宠荣。

译文:我既不是功臣,又不是皇帝的老朋友,却无故得到了很多的恩宠。

第三部分 交流与表达(50分)

19.【写作导引】

1.“梦想”可解释为“妄想”或“渴望”。从“妄想”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切入。梦想就是奋斗目标,有梦想才有动力,为之努力,为之拼搏,才能圆梦。如写议论文,则可从“梦想与现实”或“梦想与行动”这些论题展开论证;如写散文则可以从虚拟的角度,针对现实,谈自己美好的愿望;如写记叙文,则可以编拟故事来反映梦想与现实的差异,以警醒人们寻找到最佳契合点。

渴望春天教案篇5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得到了神的旨意:“你们一路上要多拾一些鹅卵石。如果这样做,明天晚上,你们将会非常快乐,但也会有很多遗憾。”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能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第二天还是在路上拾了一些鹅卵石。夜幕降临时,牧民们又开始安营扎寨,他们忽然发现,白天放在马褡子里的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拾更多的鹅卵石。

有意外的课堂中有很多这样的“鹅卵石”,有的让人惊喜,有的让人沮丧,有的让人烦恼,有的让人欣慰。一些有心的老师早已在悄悄地捡起来,细细地打磨它。确实,这几年来,每次当我撰写教学故事时,我也会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从这些意外的故事中能得到什么?这里,我向大家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一、有意外的课堂是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

课堂中的意外,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预设之外的枝节。在传统的课堂中或者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只要老师不说错话,写错字,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学生会提出异议或发表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老师出现了错误,学生也不敢大胆指出。当学生有不懂的问题,也经常要老师下指令:有不懂的请举手。在这种模式下,这一节课就显得特别的顺利,老师也特别的省心。但这样的课堂在现在看来无异于一个工厂,几十台机器操纵在一人的手里。而那些频频有意外出现的班级,虽然做教师的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是她所花费的这些力气会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民主的课堂。因为,在课堂中,学生有讲真话的机会,有发表不同看法的地位,有存在自我的舞台。在这里,教师是每一位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和合作伙伴。尤其是音乐课,常常在很开放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很多时候让学生想象和思考,没有固定的答案,很多活动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舞台,那么,也就会有更多的意外出现。作为音乐老师,面对意外时,一定要给学生营造民主的氛围,提供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课堂中,让孩子感受到公平,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而这是一个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乃至一生的成长历程中最为重要的。

二、有意外的课堂让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堂中出现意外,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具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可能也有权利对教师、对伙伴或对学习内容等提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在这些意外出现的同时,反映出了孩子的需要。

1.求知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是指学生渴求、探索新知识的需要。在我们上课的时候,常常会有许多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课思路,问一些突然想到的问题,那是因为学生在老师引领下思维有所发散,或者产生联想,更有好奇心在里面。比如有一次,我在三年级一个班上音乐课,当时我们欣赏一个小提琴协奏曲《春》,听完一遍后,有一位女孩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小提琴协奏曲里会有钢琴的声音啊?”根据教参的目标定位,什么是协奏曲根本不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但既然学生注意到了,并且想知道原因,我就趁这个机会给全体学生作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又让学生听了一个钢琴独奏曲,让他们了解“独奏”与“协奏”的不同之处。这一堂课,学生学到了想学的东西,教师教了没准备教的东西,比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地上完课更让我们有成就感,教学相长这句名言在有意外的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渴望成功的需要

课堂中的意外,有很多是这样的:学生或者是大声地说话以引起老师注意,或发表怪异的言论以博得同学的关注,对有的问题明明不是很有把握也大胆地回答等等。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有表现自我、渴求成功的需要。在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的一个班里,如果有人问他们,谁比你更不行,他们都会指着一个老实的男孩说: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同学眼里比谁都不行的男孩子,给我制造了一个不小的意外。那次我们要为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伴奏,我拿出沙球和碰铃,开始介绍:沙球,它的外形以及发出的“沙沙”声,让人想到海边的椰子树……这时一个男孩迫不及待地问:“那、那个铃铛呢?”我一看,是这个“傻小子”,就故意为难他:“你说呢?”他嘿嘿笑着,搔着头皮不说话,这时,许多学生举手了:“像风吹过的声音”“像海浪涌到岸边的声音”……原来孩子们的想象比老师一个人的介绍更为丰富。于是我让“傻小子”演奏碰铃作为奖励,谁知,他一板一眼地从头到尾合着音乐的速度和节拍,完整地为歌曲伴奏,竟没有一丝差错!我惊呆了,原来他那么急切地想了解是因为他喜欢这个乐器,而且,在节奏方面他表现出了很好的天赋!他制造意外的勇气终于为他带来了成功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为之对他刮目相看,同时也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真的该好好了解我们的学生了!

3.审美的需要

美,是人人都渴望和追求的,美,能激发人们做出惊人之举。我这里说的审美,不仅仅是外表上的,还包括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美。现在的学生,他们的审美目光、审美领域远不是当年的我们可以相比的。有一次,在三年级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曲时,我让小朋友说说,春天谁在举行音乐会?大家都说小河啊、小草、小花等,有一位孩子突然举手说:“老师,我看把‘春雨唱歌’改成‘玫瑰唱歌’好了。”当时我想,挺好的,春天的玫瑰在唱歌,多美啊。谁知她后面作了解释:“那个庞龙不是在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吗’?”当时教室里一片哄笑,我也晕了!这个学生给我造成的意外,反映出了孩子的审美需要,现在社会、媒体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爱情成了孩子过早面对的主题。面对这样的意外,我们如何满足她的审美需要呢?如何引导她去审美呢?我们不妨把问题先抛给学生:庞龙唱的玫瑰和春天的玫瑰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出:庞龙唱的玫瑰代表美丽的爱情,而春天的玫瑰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喜爱的一道风景,改歌词要切合歌曲的需要。

三、有意外的课堂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我们关注课堂的细节,通过撰写教学故事、教学案例来记录其中的得得失失,而我更关注的是,在这些意外出现的时候,我们所表现出来的不足。每当上课时遇到意外,我们能应对吗?应对得很好吗?我曾看到过一句话:一个语文教师没有底蕴是很可怕的。其实作为音乐教师没有底蕴同样也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都应从意外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扩大学习领域,提高自己的素养。

渴望春天教案篇6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得到了神的旨意:“你们一路上要多拾一些鹅卵石。如果这样做,明天晚上,你们将会非常快乐,但也会有很多遗憾。”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能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第二天还是在路上拾了一些鹅卵石。夜幕降临时,牧民们又开始安营扎寨,他们忽然发现,白天放在马褡子里的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很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拾更多的鹅卵石。 

有意外的课堂中有很多这样的“鹅卵石”,有的让人惊喜,有的让人沮丧,有的让人烦恼,有的让人欣慰。一些有心的老师早已在悄悄地捡起来,细细地打磨它。确实,这几年来,每次当我撰写教学故事时,我也会陷入深深的思考:我们从这些意外的故事中能得到什么?这里,我向大家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一、有意外的课堂是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 

课堂中的意外,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师预设之外的枝节。在传统的课堂中或者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只要老师不说错话,写错字,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学生会提出异议或发表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老师出现了错误,学生也不敢大胆指出。当学生有不懂的问题,也经常要老师下指令:有不懂的请举手。在这种模式下,这一节课就显得特别的顺利,老师也特别的省心。但这样的课堂在现在看来无异于一个工厂,几十台机器操纵在一人的手里。而那些频频有意外出现的班级,虽然做教师的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往往是她所花费的这些力气会营造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民主的课堂。因为,在课堂中,学生有讲真话的机会,有发表不同看法的地位,有存在自我的舞台。在这里,教师是每一位学生最好的学习伙伴和合作伙伴。尤其是音乐课,常常在很开放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很多时候让学生想象和思考,没有固定的答案,很多活动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它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舞台,那么,也就会有更多的意外出现。作为音乐老师,面对意外时,一定要给学生营造民主的氛围,提供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课堂中,让孩子感受到公平,感受到被关注、被尊重,而这是一个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乃至一生的成长历程中最为重要的。 

二、有意外的课堂让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堂中出现意外,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具有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可能也有权利对教师、对伙伴或对学习内容等提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看法。实际上,在这些意外出现的同时,反映出了孩子的需要。 

1.求知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是指学生渴求、探索新知识的需要。在我们上课的时候,常常会有许多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课思路,问一些突然想到的问题,那是因为学生在老师引领下思维有所发散,或者产生联想,更有好奇心在里面。比如有一次,我在三年级一个班上音乐课,当时我们欣赏一个小提琴协奏曲《春》,听完一遍后,有一位女孩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小提琴协奏曲里会有钢琴的声音啊?”根据教参的目标定位,什么是协奏曲根本不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但既然学生注意到了,并且想知道原因,我就趁这个机会给全体学生作了简单的介绍,同时,又让学生听了一个钢琴独奏曲,让他们了解“独奏”与“协奏”的不同之处。这一堂课,学生学到了想学的东西,教师教了没准备教的东西,比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地上完课更让我们有成就感,教学相长这句名言在有意外的课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渴望成功的需要 

课堂中的意外,有很多是这样的:学生或者是大声地说话以引起老师注意,或发表怪异的言论以博得同学的关注,对有的问题明明不是很有把握也大胆地回答等等。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有表现自我、渴求成功的需要。在我所任教的五年级的一个班里,如果有人问他们,谁比你更不行,他们都会指着一个老实的男孩说: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同学眼里比谁都不行的男孩子,给我制造了一个不小的意外。那次我们要为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伴奏,我拿出沙球和碰铃,开始介绍:沙球,它的外形以及发出的“沙沙”声,让人想到海边的椰子树……这时一个男孩迫不及待地问:“那、那个铃铛呢?”我一看,是这个“傻小子”,就故意为难他:“你说呢?”他嘿嘿笑着,搔着头皮不说话,这时,许多学生举手了:“像风吹过的声音”“像海浪涌到岸边的声音”……原来孩子们的想象比老师一个人的介绍更为丰富。于是我让“傻小子”演奏碰铃作为奖励,谁知,他一板一眼地从头到尾合着音乐的速度和节拍,完整地为歌曲伴奏,竟没有一丝差错!我惊呆了,原来他那么急切地想了解是因为他喜欢这个乐器,而且,在节奏方面他表现出了很好的天赋!他制造意外的勇气终于为他带来了成功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为之对他刮目相看,同时也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我们真的该好好了解我们的学生了! 

3.审美的需要 

美,是人人都渴望和追求的,美,能激发人们做出惊人之举。我这里说的审美,不仅仅是外表上的,还包括一种内在的精神上的美。现在的学生,他们的审美目光、审美领域远不是当年的我们可以相比的。有一次,在三年级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曲时,我让小朋友说说,春天谁在举行音乐会?大家都说小河啊、小草、小花等,有一位孩子突然举手说:“老师,我看把‘春雨唱歌’改成‘玫瑰唱歌’好了。”当时我想,挺好的,春天的玫瑰在唱歌,多美啊。谁知她后面作了解释:“那个庞龙不是在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吗’?”当时教室里一片哄笑,我也晕了!这个学生给我造成的意外,反映出了孩子的审美需要,现在社会、媒体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爱情成了孩子过早面对的主题。面对这样的意外,我们如何满足她的审美需要呢?如何引导她去审美呢?我们不妨把问题先抛给学生:庞龙唱的玫瑰和春天的玫瑰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学生讨论,老师总结出:庞龙唱的玫瑰代表美丽的爱情,而春天的玫瑰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喜爱的一道风景,改歌词要切合歌曲的需要。 

三、有意外的课堂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渴望春天教案篇7

审视我们周围,不难发现,只顾忙着“伐木”,不知“磨斧子”的大有人在:每天,忙着落实、安排、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忙读教参写教案,忙上课批作业,忙测试辅导,忙处理学生的纠纷,忙下载材料应付检查……。总之,从早忙到晚,从春花烂漫忙到白雪皑皑,从青春年少忙到两鬓斑白,说起工作感受,就两个字:忙,累。追踪一天甚至一生的教育生活,很少或没有时间读书。即使看书,也是教科书和专业学科的参考资料。长此以往,思想的灵动、创造的激情、情感的丰盈、教育的快乐和幸福从何而来? 如果一个教师的心灵世界不能不断丰富、不断创生,又用什么去影响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呢?

为改变教育教学“高消耗,低产出“的现状,提高工作效率,“磨刀”刻不容缓,而读书就是磨砺的最好方式。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由此可见,读书不是为应付明天教学,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读书不是为装点门面,而在于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读书应成为精神生命的呼吸!读经典,读学术着作,读文学作品,读教育论着,读杂谈,日积月累,会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美妙触动,达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左右逢源,张敛自如,妙语连珠,旁征博引,会使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迸发活力。

渴望春天教案篇8

一阵寒暄我们就开始回味起当年那快乐的一幕幕。整个下午我的心被温暖和幸福充溢得阳光灿烂。我不禁一阵感叹,原来为人师者的幸福竟然可以这样简单。时光仿佛一下子穿越到十多年前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教育是爱

德国教育家巴特尔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觉得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无论是淘气还是“温顺”,他们都各有各的闪光点,都是那样的纯洁和可爱。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与赏识,以体验自己的价值。面对孩子们的渴望,我总是尽量满足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我发现有时你的一句表扬,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深情的拥抱,要比严厉的批评还有效。我喜欢他们因为我的表扬而露出的那种快乐、自信和骄傲。我喜欢他们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因为我的鼓励而闪动着光芒和希望。我愿意用我的爱去点燃孩子们那懵懂的世界。一次,一位叫张阳的小女孩仰起小脸跟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你的语文课了。”我摸着她的头说:“为什么啊?”她笑眯眯地说:“因为我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就摸我的鼻梁,然后说太棒了。”孩子的渴望竟然可以这样简单,只需要教师一次随意的举动,就可以热爱上一门课程。他们那幼小的心田,也需要爱的滋养和润泽。

爱,有时也需要一些深入的关注。小石头是我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名如其人,最近他竟疯狂地喜欢上了石头。一下课就满操场的捡石头,把衣服上的口袋装得满满的。我被他那种痴迷感染了,饶有兴致地跟他聊起来。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这个小家伙竟然是在搞艺术创作呢!晚上回家就在纸板上凭自己的想象用小石头拼各种图案。多么难得的兴趣、多么奇妙的创意,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索性在班级的一角专门为他设立一个小石头展区,给孩子的那种创新和兴趣充分的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

――教育是唤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是的,老师需要敲开孩子感知世界的大门,让他们懵懂的心灵渴望萌发和成长。

记得有一天,一位同学的奶奶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专门来感谢我。她说自己的孙子最近进步得特别快,写作业不用家人操心,还能帮妈妈做家务。有一次,一边洗脸一边笑出声了,说:“奶奶,我想当班长。”听完这番话,我的心为之一震。这个小男孩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注意力也不集中。总批评也不一定就能解决好问题,我就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及时的表扬。想不到竟表扬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来――想做班长。孩子心里面的那个小宇宙一定燃烧着熊熊的小火苗,才能表现出这样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有一次,我的一位事业有成的学生,深情地跟我提起当年因为我的表扬给他带来的巨大变化。事情很简单,就是学生在算草本上做练习题的时候,他的字迹特别工整、干净,每次总结作业的时候我都要表扬他几句。没想到,他默默地把这一次次的表扬深深地记在心中,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说到这,他竟然潸然泪下。想不到,我真的想不到教师不经意间的赏识和激励竟然在他稚嫩的心田生根、发芽……让他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勤奋和自信。这种激励伴随他读完大学直至走上工作岗位,也许会伴随他一生。每每想起这件事我都会感慨万千,教育是如此神圣却又如此简单,如此微妙却又如此震撼。如此润物无声却又如此撼人心弦。

――教育是召唤

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喜欢把校园生活变成绚丽多彩的世界,我们在这个世界里尽情地感受和体验生活的美好:我愿意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和他们一起去山坡踏青,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带来的鹅黄嫩绿,感受春风轻拂下的温暖;我愿意在白雪飘飘的季节和他们在操场上飞奔,时而仰望天空和漫天的雪花一同飞舞,时而兵分两路扬起雪球一阵狂打;我喜欢在阅读课的时候,伴着悠扬的钢琴曲和他们一起静静地读书,在曼妙的旋律和淡淡的书香中草长莺飞……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