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传统武术论文8篇

时间:2022-08-06 04:58:03

传统武术论文

传统武术论文篇1

1.1文献资料法

认真研读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武术文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论著十余部;通过CNKI网查阅有关武术教学模式、武术文化等文献资料120余篇,并对以上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

1.2访谈法

走访享有丰富经验的从事武术课教学、传统文化教学研究的教授、学者共计8人,就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咨询和访谈,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1.3实验法

1.3.1实验对象

以泰山学院2011级240名学生的武术选项课教学为实验对象,其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人数各为120人。

1.3.2实验周期

第一阶段从2012年9月到2013年1月,第二阶段从2013年3月到2013年7月,实验为期32周。

1.3.3实验方法

(1)实验形式:对照班学生使用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采用弘扬传统文化的武术教学模式;(2)干预时间: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武术课干预时间上都是两个学期32周,每周两节武术课,时间为90分钟;(3)实验结束后一周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以获取实验数据。

1.3.4实验器材

武术教学场地、武术教学器械、武术服装、多媒体器材、国旗、武术配乐等。

1.4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共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40份,回收率100%。其中实验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100%;对照班有效问卷114份,有效率为95%。

1.5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来观察教学实验效果的差异。

2研究结果

2.1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构建

2.1.1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依据

中华武术不仅是一种教育资源,也是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作为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勇敢、坚韧、威武不屈、宽容、礼让的品质,还可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范围之内。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弘扬中华文化。党的十进一步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时展的要求为高校武术教学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2.1.2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

2.1.2.1指导思想

构建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要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紧紧围绕《全国高校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从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入手,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坚持把武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理念,通过教育渗透和切身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途径,为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奠定基础。

2.1.2.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武术的基本技击方法;理解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等内容;了解习练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2)技能目标:通过武术教学,使学生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和基本的攻防技法;初步掌握攻防格斗技术,提高武术基本运动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1.2.3操作程序

(1)课程内容

根据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时间安排,设计武术课教学内容主要以踢、打、摔、拿等基本技法、攻防动作、组合动作以及武术理论等为教学内容。每一学期设置理论课4个学时,技术实践课28学时。第一学期的理论课主要讲解武术概论、武德与武术礼仪、民族精神等内容;技术实践课以武术基本功、基本步法、手法、腿法、腰法、肩法以及攻防动作、组合动作等为主要内容。第二学期理论课主要讲授武术与传统文化、武术技击方法、武术欣赏等内容。技术课主要是在复习巩固第一学期学习的技术动作基础上,再学习基本摔法、擒拿与解脱和太极功法等内容,并逐步过渡到双人攻防对抗、多人攻防对抗性练习,最后再辅之以器械基本技法的介绍。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2)授课方式

武术课教学主要采用集体授课、分组练习和小组讨论等组织形式。首先,武术教学要从武术礼节入手,如授课前行“抱拳礼”,持器械时行“持器械礼”,递接器械时行“器械递接礼”,在教学顺序上不仅先教礼节后教技术,而且要将礼节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体现于武术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生自觉感受到中国武术“重德崇礼”的文化特点。其次,在武术一招一式的动作教学过程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例如,在练习武术技式“大鹏展翅”、“金鸡独立”、“白鹤亮翅”等动作时,指出这种融自然物为一体的拳术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形象体现;在传授长拳技法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时,强调练习武术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兼修”形神统一观;在讲授太极拳贯穿的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等技术动作时,指出传统武术所蕴含的“阴阳相合”的辩证统一思想;在讲解太极、八卦、形意等拳种强调的“内外三合”、“上下相随”、“节节贯穿”等动作特点时,指出它们所蕴含的“和谐”的文化特色等,让学生通过表层的技术动作体会到深层次的武术文化内涵。最后,通过组织“练打结合”、“分组对抗”、“武术游戏”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实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理论课上,结合武术的形成与发展、拳理与技法的讲解,进一步阐述传统武术与中国哲学、传统医学、养生学、美学、军事、宗教的相互渗透及影响,使学生更加全面了解武术,认识到继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现实意义。

(3)课程评价

在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既要根据学生独立完成攻防技术(或组合动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对动作规格、劲力、节奏、意识的掌握程度给予评定,同时,还要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进步幅度、情意表现等方面给予评定。新模式将两项考核得分所占比例分别为50%。

2.1.2.4实现条件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文化、教育发达地区之一,亦是武术大省,武术文化底蕴丰厚,传承历史悠久。由问卷调查可知,有66.7%的武术教师都是专业教师,有82%的领导表现为非常支持或支持武术教学模式改革。在学生方面,有18%的学生非常喜欢武术,有36%的学生喜欢武术。在学习武术的目的方面,有26%的学生想通过武术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都为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1.2.5教学评价

该模式采用教师教学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和武德表现;学生对武术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合作精神与情意表现等。在评价中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同时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成绩评定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与不合格五个等级。每个等级再按上,中,下三个等级进行细化。这种方式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程度,又便于得分换算,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武术文化的目的。

2.2实施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学生对实施武术新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针对新教学模式,我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三个方面做了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内容上,实验班满意度为65.5%,一般为26%,对照班的满意度为31%,一般为44.6%。在教学方法上,实验班满意度为68%,一般为26.2%,对照班的满意度为25%,一般为38.3%。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表现差异显著。只有在考核形式上,实验班的满意度为61%与对照班57%的满意度略有接近。在各项不满意类别中,对照班比实验班均表现出较高的百分比。由此可知,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是乐意接受的,在实施课程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2.2对学生掌握武术动作技能水平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武术课技能成绩“优秀”占20%,“良好”占49.2%,中等占25%,“合格”占5.8%,没有不及格的学生;对照班武术技能成绩“优秀”占19%,“良好”占41.4%,“中等”占30.9%,“合格”占8.7%,没有不及格的学生。由此可知,实验班和对照班优秀成绩所占的比例相当,但良好成绩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班。

2.2.3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认知情况

实验班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认知水平优于对照班,并且差异显著。说明在该模式下进行武术教学,符合大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武术文化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使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

2.2.4新教学模式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实验班有87.5%的学生认为有帮助,7.5%的学生回答不清楚,5%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而对照班52%的学生认为有帮助,33%的学生回答不清楚,15%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通过上课时观察也发现,实验班学生学习更加刻苦认真,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越来越浓厚,班级凝聚力大大提升。

2.2.5新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继续学习武术文化的情况

为了解该教学模式实施结束后,学生继续学习武术文化的情况,我们提出问题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有22%的学生选择会主动继续学习,58%的学生选择若有机会还会进一步学习,20%的学生选择了兴趣不大。而对照班只有10%的学生选择会主动继续学习,26%的学生选择若有机会还会进一步学习,64%的学生选择了兴趣不大。在今后是否会以武术为手段进行身体锻炼时,实验班32.5%的学生选择了“是”,而对照班仅有10.5%的学生选择了“是”。由此可以看出,实验班在进一步学习武术文化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上明显优于对照班。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原则,既遵循了武术运动规律,又体现了武术的文化特色。

2)实施该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武术兴趣。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评价上,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3)采用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度以及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优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4.采用该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大学生继续学习武术文化的能力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等方面优于传统武术教学模式。

3.2建议

1)由于“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涉及武术基本技法、攻防对抗以及传统文化等多项学习内容,因此,各项内容在教学时间上的具体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需进一步探讨。

2)目前,还没有适用于针对弘扬传统文化的高校武术教材,给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编写一套适用于普通高校的武术教材,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

3)在当前武术师资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竞技武术教育模式中培育、成长起来的,存在武术技能水平高、文化水平低的现象。因此,要想把武术教学由单纯的技能练习引入到“文化的传承”上来,加强武术教师的传统文化修为刻不容缓。

传统武术论文篇2

1.1拳种流派———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象征

“核心象征是指一个社会因其文化独特性表现于某种象征物或意象———通过它可以把握一种文化的基本内容。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应区别于一般的文化空间,它具有集中体现价值的符号,并被成员所认知,是共同体的集体意识的基础。”拳种流派无疑是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核心象征。通过它不仅能够清晰的窥探武术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而且可以系统地把握传统武术文化的基本内容,历史地唤醒传统武术文化的集体意识,方便地凸显传统武术文化的特有属性。传统武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融合了地域文化色彩,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武术流派,并以不同流派的特定拳种作为传播载体,流传社会,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民族化的生活方式”。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分枝发叉,不仅构成了系统认识传统武术的文化脉络,同时也延续了传统武术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生成,体现的不仅仅是外在技术风格的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文化演绎和精神充盈。就具体的传统武术的流派而言,无论是体现不同地域特征的“南拳北腿,东枪西棍”,还是体现技术特色的形意拳、八卦掌、螳螂拳、梅花拳,抑或是有着文化差异的以佛教为文化支撑的少林派、以道家为文化支撑的武当派、以道佛兼容为文化支撑的峨眉派等,都以拳种流派的方式传承发展。尽管这些武术拳种流派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无论是哪一个拳种流派,都不能遮蔽共有的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文化哲理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就具体的武术门派的拳种而言,如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迅猛简捷的少林拳、舒展大方的长拳等,可能因创拳者个人的修养使然而具有鲜明的套路风格,但都不能脱离共有的修心养性、延年益寿的文化追求和以拳会友、以和为贵的文化心态。可以说,传统武术的拳种流派在体现武术技术多样性的同时,也承载着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精神,并在其传承的过程中,因历史记忆而形成自己的传说故事;因集体记忆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因共同践行而形成自己的行为范式,成为传统武术文化延续、传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1.2武术精神———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

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内在精神的写照和中华文明创造的积淀。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因博大精深而闻名于世,更因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而惊艳于世。中华传统文化在其经历的漫长历史岁月中,核心价值如同一根永不间断的红线,一直维系着文化体系的稳定性和内在精神的一贯性,不仅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同于他国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下中国人观察现实、指导未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与一般的从属关系。传统武术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以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为内核,使之具有传统文化的一般性,同时也凝练出武术精神为其核心价值,使之具有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从而构成不同传统文化门类识别的文化标识。尽管传统武术的拳种林林总总、风格各异,但内敛的武术精神是一致的;尽管传统武术的门派纷争不断、各执一端,但弘扬武术精神的目标追求是相同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传统武术从天人相应、道法自然的生态观中汲取的武术和谐精神,完全不同于西方体育所追求的“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式的对身体的无度开发,这对于竞技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理念,无疑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传统武术自觉担当起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倡导侠义、爱国的民族精神。习武之人反对追名逐利、见利忘义的工具理性,处处体现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这对于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积极意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武术精神践行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自律和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反对争强斗狠、倚强凌弱的竞争意识,倡导对人格的磨练和自我道德的提升。正是由于传统武术远离你来我往、争强好胜的打斗,超越了好勇斗狠、搏杀格斗的实用,才由功利性的技击术提升到传统文化的层次。因而有人由此认为传统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在个人的发展中,武术精神把刚健有为融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追求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追求,反对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生命消耗。总之,武术精神作为核心价值,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的民族精神,从而使传统武术具有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不毁的生命力,同时也使传统武术具有代代相传、饱经沧桑而不绝的传承力。

1.3习武之人———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主体

人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传承者。从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的认识与被认识、实践与被实践的关系,不难判断人是一切文化的主体。因此,在大文化环境中分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主体必然是由人来承担,并通过人自觉、积极的行为,体现各自文化空间特有的核心象征,表达各自文化空间特有的核心价值。文化空间的主体,可分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传承主体主要指文化的传承者,保护主体指肩负并且从事保护工作的部门和个人”。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共同主导着文化空间的成长过程。传统武术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核心主体是生命不息、习武不止的习武之人。从传统武术文化的贮存和掌握上讲,它的存在不仅有赖于习武之人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也有赖于习武之人掌握的叙事行为和符号解码。传统武术文化属性属于无形的、动态的文化范畴。正是习武之人不离不弃、持之以恒的坚守,保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命力;也正是习武之人闻鸡起舞、躬亲实践的坚持,保持了传统武术文化的鲜活力。从传统武术文化的承载和表现来讲,它的存在有赖于习武之人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的特征,主要体现为具象的身体符号,而不是抽象的文字符号,因此,从符号学的视角,传统武术文化是以习武之人为载体的活体文化,是通过习武之人的演练来展现的动态文化。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递和继承来讲,它的存在有赖习武之人师徒相继的传承机制和口手相授的传承方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传统武术文化得以代代相传并不断发展,不仅在于习武之人具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还在于习武之人具有一种文化自觉的守望和文化创新的冲动。传统武术文化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结束了自生自灭的生存状态,不仅受到法律的强制性保护,也获得国家的政策性支持。相对文化空间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习武之人主要承担文化的传承,属于传承主体;政府更多承担文化的保护,属于保护主体。但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和依赖政府的保护作用,而忽略或轻视了习武之人作为传承主体的核心地位。因为习武之人是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既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活的宝库,又是传统武术文化薪火相传的“执炬人”。可以说,没有习武之人的自觉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就失去了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自身活力,甚至失去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据,最终会因文化水土的流失和文化环境的破坏,而导致文化空间的解体或破碎。所以,传统武术文化唯有在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共同呵护下,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提升维持文化空间的张力,充实支撑文化空间的活力,尽快走出被竞技武术边缘化的困境,积极融入当下的体育文化建设。

2当代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存在方式的意义解读

2.1传统武术扎根民众,是一种生活化的艺术,具有吐故纳新的文化生命力

传统武术源于生活,扎根民众,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又高于日常生活的生活化艺术。“生活艺术化的深层内涵,不在于悦人耳目的声色之美,而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因此,传统武术不仅超越了看家护院的实用性,也跨越了攻防格斗的技击性,在注重身体行为美的追求中,更加关注人们意志品质的提升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始终坚持以“德”为先,以“忠”为首的主线,注重品格,强调修养,把伦理道德作为自身文化空间的内在规定性,使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唯美的、形式化的身体艺术,更是一种有传统文化积淀的、有助于为人处世的生活艺术。迈克尔•欧文•琼斯认为,“大部分民间艺术属于普通的日常生活体验,只要有日常生活,就有民间艺术”。传统武术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营养”,也伴随着日常生活的绵延推进具有了吐故纳新的生命力。因此,传统武术并非“古董”仅仅存在于过去特定的历史阶段,而是作为鲜活的生活艺术存在于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在当代的文化空间中,我们必须根据当下的生活环境、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使传统武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从而更好地保持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日常性和民间性。在当代文化空间中解读传统武术,必须结合日常生活对传统有新的文化认识。日常生活虽然相对平稳、波澜不惊,但平稳的表象下具有不可遏制的涌动。这决定了传统武术的传统,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并非具有一成不变的固化性。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生活在丰富,传统武术也在吐故纳新中承前启后、延续发展。从历史的角度,传统武术的传统可归结为一个既定的静态体系,是历史发展积累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对过去一切文化记忆与文化经验的累积、总结与表达。从发展的辩证角度,把传统武术的传统可视为一个待建的动态体系,它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与超越,更是一个族群核心精神价值的凝聚与具体体现,形成于过去、存在于现在、传递到将来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具有与当下社会环境相适应、与当下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求存变化和求新发展。传统武术不仅源自百姓生活,流传于民间市井,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中,逐渐凝练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累与表达,并相对现代体育文化而言,因独特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内容,逐渐构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空间。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最典型的案例是太极拳的演变。太极拳产生于“忙时耕田,闲时造拳”的田园生活。它不仅体现了普通百姓强身健体、怡然自得的生存需要,更反映了普通百姓修心养性、享受生活的文化需要。太极拳一经产生,便迅速在有共同生活经历的民众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因生活境遇的差异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产生了太极拳的多种表现形式,即陈氏、杨氏、武氏、吴氏、孙氏等,从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演绎为直抒胸臆、表达情感的生活艺术。因此,传统武术因为文化共享的大众性和文化认同的平民性,使其不能远离生活和脱离社会,在一个完全封闭、自律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发展。在当代文化空间中,一定要把握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大趋势,抓住文化大繁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机遇,使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积极地回归社会以获得存在的基础;积极地回归大众以获得传承主体;积极地回归生活以获得艺术活力。

2.2传统武术存在的群落化特征,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认同

文化空间不是与外在隔绝的、封闭的空间,而是在文化生态的大环境中,对具有相对独立存在价值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通过提供特定的背景衬托、必要的条件支撑、必须的场域作用而凸显的空间范式。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看,“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并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它通常被称作群落。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层上建立起一个文化层。两个层次之间交互作用、交互影响,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影响人类一般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也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并发展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因此,对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认识,按文化生态学的观点,要重视以群落为基点的发展特征。如对传统文化中的陶瓷文化、戏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鲜明的群落化特征。同样,在当代文化空间中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也应从社会层与文化层的交互作用与共生关系中,把握其存在的群落化特征,从而为文化记忆提供参照,为文化归属提供依据,为文化寻根提供方向。不可否认,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其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遭受到严重的挤压。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通俗、流行文化,在时尚、娱乐、消费观念的引领下,迅速成为受人青睐、甘愿追随的大众文化。这对于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它不仅使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日益退缩,更为严重的是,它会造成人们已经习惯于以“他者”的眼光,审视传统并归结为“旧的、过时的老东西”,认为传统文化不够潮流、不合时宜、不上档次。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在当代的文化空间中,对流行的现代大众文化的认同和亲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陌生和疏离。对于传统武术而言,这一现象更为典型和突出。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尤其是跆拳道、柔道、瑜伽、搏击项目的引进和扩张,使传统武术的核心象征明显退化,核心价值逐渐失落,核心主体严重萎缩,出现了岌岌可危的生存危机和文化空间破碎的环境危机。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吉尔•利波维茨基层说:“我们曾拥有的是尚未完成的现代性,现在到来的是已臻极致的现代性”。在“尚未完成的现代性”时期,我们常常表现为有失偏颇,要么舍己从人、“全盘西化”,要么食古不化、固守传统,使传统与现代处于割裂甚至对立的状态;而进入“已臻极致的现代性”时期,我们摆脱了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地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仅走出了追求文化认同整体性的误区和文化发展同质性的偏执,更在文化生态的理念下,倡导文化存在的多元性、多样性,追求文化发展的个体性、异质性。尤其自21世纪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了对文化空间本土性、草根性的溯源,使人们对文化原生态的群落特征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传统文化的群落化趋势,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强化人们的文化认同。对传统武术而言,文化认同的群落化与多元化让我们看到了多种文化形态繁荣共生的前景,也由此看到了传统武术在现代文化空间中发展的可能性。在民间的文化空间中,以地域文化特色为主的武术群落逐渐复苏,如河南的登封和温县、河北的沧州、山东的菏泽、广东的佛山、湖北的黄梅、广西的桂平等武术之乡不断崛起,彰显着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顽强生命力。各个地域武术群落化发展特征,一方面赋予了在当代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存在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找回了特定文化群体对传统武术的集体记忆和乡土情结,有利于提升人们对传统武术认同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都市的文化空间中,传统武术传播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现象,既有坚持内容与形式都“原汁原味”的“坚守者”,如以拳种命名的武术俱乐部;也有坚持传统的表现形式并结合当下需求改变教学内容的“改良者”,如高档会所的太极拳研习班;还有为适应都市化传播需求对形式与内容都进行大胆革新的“创新者”,如大型晚会中的武术功法表演以及高校开设的传统武术课程等。他们都以群落化的方式,存在于当下的都市文化空间中,并通过文化认同将文化空间中的个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想像的共同体”。这不仅为传统武术的当代在场提供了“证据”,也为传统武术的都市化传承提供了契机。

2.3“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是当下的文化自觉,保证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随着文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尊重文化差异、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世界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积极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各个民族抵御文化整体性、彰显文化个性的重要方式。文化空间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力保护,不仅确立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下存在的文化空间,也保证了该文化空间的得以传承、延续的活体性。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相对封闭的农耕文明境遇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结合,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并以群落为单元,持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自成一派的技术风格。然而在现代文化空间中,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挤压,竞技武术的强势,传统武术生存的文化空间被不断挤压,致使一些门派拳种成为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2006年、2008年、2010年公布的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第一批没有“传统体育”的目录,但在“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6个传统武术拳种;第二批有了专门的“传统体育”分类,并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14个传统武术拳种;第三批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门类下列有7个传统武术拳种。对传统武术门派拳种的“非遗”保护,不仅反映出国家对传统武术这一文化空间的高度重视,也体现着人们对传统体育生态维系的热切期待。把传统武术列入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立足于文化空间对其展开“原生态”的全方位保护。因为,引入文化空间的概念,就是要强调“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基于这种保护理念,一方面,要重视保护传统武术在传统体育乃至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生态关系,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传统武术在文化空间中的核心象征、核心价值、核心主体,从而使传统武术在当代文化空间中的传承和延续,能按其固有的生存环境、传承方式、文化理念进行,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结构与文化逻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从国家层面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避免了因外来文化的强势所造成的文化替代,也避免了因社会的突然变迁而引发的文化断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传统武术,由于明确了传承者和被传承者,使传统武术的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能够按照原生态的模式不断延续,保证了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3结语

传统武术论文篇3

本次论文报告会共收到来自海内外的论文100多篇,经过评委的初次评选,人选89篇。这些文章质量较高,大部分来自于武术界的精英,文章研究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涉及传统武术文化、武术理论、武术发展策略等,从木兰拳到太极拳、从武术的文化层面到技术层面、从武术的组织到管理、从武术的宣传到市场的开发,全面探讨和研究了传统武术的整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具体的阐述了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差异。另外,这些文章也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武术的浓厚感情。他们为传统武术的挖掘、整理、改造及推广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可操作性方案。

1.关于武术的发展问题:许多学者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应该得到决策者的重视和支持,加强理论研究;开发经济资源,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制定较客观、合理的传统武术竞赛规则,以比赛促发展等。刘树军博士从环境、社会、经济、人口、资源、自身各种因素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地论述,他强调不但要重视传统武术今天的发展,还要重视传统武术未来的发展。山东师范大学的张莉女士提出的传统武术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研究受到学者专家们的好评,一致认为观点新颖,发展思路、措施清晰。

国外的几位学者也针对武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日本爱知大学的张成忠先生认为当今武术的发展只注重难度的提高,忽略了武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他认为当今武术的形象应该是质朴的、自然的;当今武术的走向应该是继承和延续的。日本的另一位学者陈西平先生也详尽的论述了中国传统武术在世界推广的问题,提出传统武术要向着文化、健身、防身等方面来发展,从时代的需要、不同年龄层次的需要进行推广,还要进行武术人才的培养,在普及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关于武术文化方面:中国学者乔凤杰从哲学思维的角度论述了武术的“道”与“术”,他认为武术最根本的是“道”,“道”是超验的、形而上的东西,而“术”只是武术的表现形式,是外显之术,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其实是与经验思维和科学思维相对应的。

3.关于少林武术的继承和发展问题:著名的少林武术传人释永文大师针对继承和发展少林武术,更好的保留少林拳种,提出了为老拳师录像和对各派拳种进行筛选和确认的宝贵意见,获得众学者的共鸣。

传统武术论文篇4

1传统武术文化生命的观念形态

如果就中华文化发展的表现看,她无疑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具有其特有的根源性。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的话来说,中华民族是最具原初性的民族。正是因为她是一个原初的民族,所以才能够独特地从根源上运用其心灵,这种运用心灵的特质,正是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生命”。而武术恰恰就是这种文化生命活的标本和存在体。

武术与西方体育文化在产生的原初就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精神形态,在思想源泉上就有深刻的差异性,中华文化首先在于把握“生命”,而希腊文化则首先把握“自然”。《尚书?大禹谟》言曰:“正德利用厚生。”这是古代中国文化生命里最为根本的一个观念形态,这一形态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是首先向生命之处用心。正德、利用、厚生这三个方面本质上就是在修己与安民两方面。“生命”是最为复杂的东西,甚至难以用属性和本质这类哲学范畴对其进行解析,因而当今武术本质的研究仍旧是一个难题,这是传统武术自身所蕴藏之生命本体所决定的。正是因为生命的复杂性,才有人说:“征服世界易,征服自己难。”,明代武术家戚继光也说:“去外寇易,去心寇难。”武术的本质力量就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类似尼采所提出的“超人精神”,即“不断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因而有学者在西美尔生命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习武者内在的非理性生命冲动才是武术本质性的灵魂〔2〕这一命题。这种关于生命的冲动是最深刻、最根源的智慧发动之处,实际上表现在武术文化的生命当中。

正德和修己是对待自己的生命,利用厚生或安民则是对待他人的生命。所谓“对待”意指如何来调护我们的生命、安顿人民的生命。所以中国文化特质里之保命全形、注重生命、把握生命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解剖或者解释,乃是一个道德形上学的把握。因而正德、利用、厚生这一组观念形态是属于道德本体的一个范畴形态。传统武术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时正是采取了中华文化特有的生命观,是“以德服人”、“以德感人”和“以德化人”,这才有了太极拳 “化动四两拨千金”这种让敌人倒伏却不致命的高级技击术和少林武术禅武“恕”的宗教精神;在对待自我生命方面,武术中的养生之术则更为高妙,有《易筋经》、《五禽戏》和《八段锦》这种养生功法和混元桩、三体式等桩法,太极拳本身就是一种高级养生功,具有导气、养神、通经活络的综合作用;另外在武术的习练过程中,对练武的时辰、环境、方位、衣着等都非常讲究,所以有“闻鸡起舞”、“早不朝东,晚不朝西”、“拳后一身汗,避风如避箭”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的武谚,还有四戒、五损、十忌、十八伤、廿六宜等非常具体的摄生法则。

实质上,武术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生命观并非仅是人的自然“生命”,自然之生命是属于形而下的,而是在中华文化里蕴藏的那种精神性生命,即心灵世界和价值世界。道德从本质上就从属于心灵世界和价值世界。而正德即是道德的,利用和厚生是道德形上学的实践,这就开启了后来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学,其中正德是内圣之事,律己要严,要时常反观诛己;利用和厚生是外王之事,对待他人要宽。也即是说“生命”观在武术的文化内核中是一个观念形态,属于道德形而上学的观念形态,在经过儒家的理论化改造后就形成了“仁智合一”的道德文化系统。

2传统武术与儒家的仁智合一

从根本上讲,仁智合一的道德文化系统,始终被“仁”给笼罩着,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系统是一个“仁”的文化系统,甚至可以说“仁智合一”当中却是没有智的,因为智存在于具体的道德措施当中,在利用和厚生中表现,在道德实践的形上学笼罩下为实用的表现。武术之具体形态正是这种实用的表现,韩非有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春秋战国时期侠文化的出现使古典道德实践成为物化和肢体化的语言,这种语言成为表达侠的生命价值观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汲暗、郭解、剧孟等诸游侠像王侯将相一样被单独列传,或贬或颂间无不渗透出狭义行为中透出的道德精神。

“仁”在儒家思想中作为人的类本质而被呈现,从解释学角度看,“仁”并不具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定义系统,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把仁看作“全德”的代名词〔3〕,也即是说仁包含了德的诸多内涵,如“杀身成仁”、“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必有勇”、“忠孝谓之仁”、“知之方为仁”等,因此从仁的不同含义中看出,仁实际是形而上者,而智、礼、信义、忠孝是形而下者,谓之实践仁于社会之中,仁的笼罩地位在此时是不言而喻的。之所以把“智”而非义作为仁的第一实践体,是由于智是第一心的,换而言之,智是最靠近本心的。智者知也,通明万物,方达吾心,能直接通达人心的第一实践就是“智”,那么它理所当然的成为厚生的统领者。知后方能有礼,知礼方能有信,只有名觉父母之心才能懂得孝悌,因而智是德在实践层面上的第一属性。

武术的魅力就在于它“柔弱胜刚强”的技击艺术,《太极拳论》有言道:“……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查‘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4〕因而对武术而言,智是被放在首位的,武术修炼的高级阶段必须由智来承担,很多精要之法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必须通过个人的亲自体悟才可触及,其必然经历一段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期间智力因素占有极大比重,善思考者、有灵犀者、坚持不懈者往往能成就一番武学事业,而浮躁不定者、愚笨木讷者和半途而废者则成就有限或者一事无成。从另一角度看,习武本身是个人修炼的过程,是不断提升个人道德境界的历程,那么是否也可以把武术定义为境界形上学的实践体呢?自古习武者皆修心智,而心智正是武礼、武品、武义之根本,因而在实践层面上说“仁智合一”竟不如说是“智为唯一”。

仁的观念形态在根本上是为了安顿我们的生命而形成的,虽然看起来广大无边,无法予以进行概念性框定,但却有一个中心要领,就是通过孟子的“仁义内在”而确定善的标准。仁义本是由于如何安顿和调护我们的形而下的自然生命而显出的一个道德生命、理性生命,即是说:生命不徒有其自然之表,不仅仅是清一色的肉体生命,其间包含了一个异质性的理性生命,由心灵所表现的理性生命。以此推论,仁义必是内在的东西,因而性善必然性的成立,放在武术的层面,我们即可以说武术绝不是徒有其表的暴力美学或是套路艺术,他本身涌动着的是“仁义内在”的生命意志,是在明澈之后的理性心和超验心。这个理性心和超验心的浮现,靠的就是在修炼过程中以智寻仁、以修寻心的求索行为,把外在的一起悬置和虚无化,从而达到彻底消除传统武术人自身存在的一切方法意识和思想观念,彻底放松身心,从而使此心得以彰显〔5〕。这一过程正还原了传统武术真正的文化特质所在。

3 传统武术彰显的道德主体性

若以儒家仁义必内在为毋需证明的先决条件,那么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则必然成立,便可以由恻隐之心见仁,修恶之心见义,由辞让之心见礼,由是非之心见智。仁、义、礼、智四心就是心之德,亦即由心见性也。这一个心性我固有之,非由外而发我,因而是先天内生的。那么这个心性就是道德的心性,我们又称之为道德理性。这是定然的如此的,无任何先决条件的,用康德的话说就是“先天综合的统觉”,即“我思”必伴随我所有之一切之表象〔6〕。那么这个心性一旦显露,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主体性”(Moral Subjectivity)完全壁立千仞般地树立起来,上面通天,下面通人,此才为天人合一之道的真正内涵。

本文开宗明义地讲过,武术承载了中华文化本体的特质,真正的武术大师往往把徒弟的道德修养作为培养的第一要务,因而武术练的是体魄,修的却是真心,这也是为什么本来应当是纯粹技击运动的武术却在后来演变出了桩功这一具有强烈异质性的修炼方式。不同的套路运动形式是不同的修炼法门,不同的习武经验则是通往本心的不同路径,可以武修禅,可以气修身,所谓外练筋骨皮,而内练一口气,练筋骨皮与练气两者都是修炼的必由之路,直到习武者可以真正悬置自己的外在肉体、尽己之性时方显本真。那么尽己之性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即是天人合一之道,亦即上面通天,下面通人。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中庸》有“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等综合统摄而成,而无论心、性、伦皆是理性生命,道德生命之所发。儒家与西方后现代哲学家走的是完全相反的一条道路,一个着手建立人的道德理性和主体性,一个则竭力消弭人的道德主体性,一个悬置了人的肉体兽性,一个悬置了人的精神理性,其中孰优孰劣相信读者自有判断。

通过习武这样一个由外化到内化的习练过程,达到一种主体显现的状态,那么这个过程便是树立理性人道德主体性的过程,无论从中华文化的心性一面还是从礼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的尽理性精神”而形成的文化系统实在是饱满之极,牟宗三先生称其为“圆盈的形态”〔7〕,那么武术之圆盈形态的表现则是完满的道德人格。因而我们往往发现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武林至尊的地位总是给予少林,这不是因为少林武术多么的所向披靡,而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大德辈出,他们的武术修为正体现出那种类似圆盈的形态,该形态恰恰彰显出了习武者的道德主体性,虽然小说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成分,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武术的精神实质所在。

4结语

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生命的观念形态、儒家仁智合一的实践形式和对中华文化的道德主体性彰显的逐步剖析,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践行了中国道德形而上学的哲学理想,深刻展现了中华文化道德本体的特质,并认为只有真正了解了武术所特有的这种文化形态,才可以从根源上寻到武术之真,从而为建立一个属于武术自己的学科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震,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9.

〔2〕吴福友,付文生,席饼嗣.从生命哲学探讨武术的本质与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5):60-63.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M〕三联书店.2008.9:89.

〔4〕太极拳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8:710.

〔5〕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9.

传统武术论文篇5

关键词:民国 武侠文学 武术精神

引言

民国的武侠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以民间群众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为背景和舞台,以群众文学为基础渗透出传统文学的底蕴,继承了传统中国文学的写作风格,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发展。在二十到四十年代,武侠文学发展到繁盛时期,武侠文学的创作者数量骤增,市面上流转的武侠文学类刊物有上百部,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推崇。

一、民国武侠文学的审美理想

民国时代的武侠文学是我国古代通俗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武侠文学起源于西汉时期,在我国文学领域中历史深厚、读者广泛,其中蕴藏着的审美理想主要包括了对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担忧、对美好正义、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类品德思想的分析探讨。首先是忧虑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审美思想。民国时期,时代变换,社会动荡,群众对生活和国家充满失望和不满,但又在消极抵抗中隐藏着对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殷切期盼,因此该时期武侠文学常常歌颂“以武术救国”的观念和思想,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并在此过程中完成对性格和品德的磨练,从而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武侠文学中常常以民族英雄为主人公设定形象,他们武技精湛、品德高尚,敢于牺牲和舍弃个人利益,献身于振兴民族和拯救国家的事业之中。民国时期的武侠文学作品常常抨击腐败的官场现象,向滥用权力和金钱的人做出反抗,对弱小的人给予同情,并称赞和歌颂善良、勤劳、品德高尚的人。民国武侠文学用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主义故事为生活艰辛困苦的民众提供精神娱乐和安慰,并鼓励人民继续怀抱希望努力为生活奋斗,为群众提供了寄托情感和希望的精神乐园,因而在民间受到广泛喜爱。其次是追求美好正义和幸福生活的审美理想。民国时期武侠文学中的主人公多为正义代表,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多为赢得或者维护个人和个人所代表团体的荣誉、正义而展开的,情节跌宕起伏、经历曲折坎坷而富有传奇色彩。武侠文学的创作者为展现故事的新奇和精彩,常对故事中的武侠场面、武术技术和使用兵器等精心设计创作,关注故事主人公的理想和目标,为其安排饱满的经历和独特的能力,武侠文学的主人公常有过人本领和杰出品质,能够克服艰难困苦的境遇,最终实现对正义的维护或者得到幸福结局。最后是分析探讨人类品德思想的审美理想。民国武侠文学中常常提出对坚强、忠诚、正义、爱国精神等品格的称赞和反思,在文学作品中加入创作者的个人思考和理想追求,涵盖哲学和艺术,连接现实和理想,丰富了武侠文学的层次和思想内涵。民国武侠文学中的主人公多为江湖儿女,富有侠义和豪情,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但是也常常在性格上具有矛盾的一面,当个人情感和社会制度、规范产生冲突时,当传统封建理念对个人理想的实现产生阻碍时,主人公处于纠结和矛盾的情绪中,表达了情感和利益的冲突,个人和社会的冲突,新思想和传统礼教的冲突等,引起读者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二、传统武术精神与武侠文学中的尚武

民国武侠文学中的尚武精神与我国传统武术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我国传统武术精神里包含了宽容、坚持勇敢、勤奋努力、品德修炼、兼容并蓄、见贤思齐、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并且都能够在民国时期的武侠文学中找到体现和对应。宽容意味着对人和事物的接纳,对不同意见和思想的包容,对敌对态度和行为的原谅和容忍,以善良、仁爱关照、体谅他人,无论在传统武术精神还是在武侠文学中,学习武术都代表着学习去拥有宽厚和善的性格。武术的学习过程是艰辛困苦的,武侠文学中的主人公都要历经严格的武术学习,通过对身体疼痛的坚持忍耐锻炼心智、培养坚毅的品格,能在困境和逆境中保持冷静乐观和自信勇敢。武侠文学和传统武术中都重视通过武术技能的修炼培养自身人格并提高道德水平,利用学习的武术本领保护弱小、扶持正义,多为社会和百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武侠文学中包含了传统武术精神的兼容并蓄,主人公多强识博闻,身兼各门派武术所长,将拳术、功法、兵器等融会贯通、结合使用,在武术学习上保持开放和兼收的精神,借鉴不同武术竞技功法、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武术项目优势,并稍加转化为己所用。武术文学中推崇的武学至高境界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习武者通过对自然规律和变化的领悟,提高和改进自身的武术能力,并探寻能融入自然环境中的方法,与自然达到协调、统一,使个体人类超越自身,达到精神层面的升华。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我国的传统武术精神中有集中体现,同时也影响并反映于民国时期的武侠文学作品中,武侠文学歌颂正义和光明,对抗腐朽政权和邪恶势力,呼唤群众维护民族和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武侠文学中的尚武精神理念处处皆是,处于当时民族和国家存亡的忧患之中,群众既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状况的不满和愤怒,也对未来充满不安情绪,希望通过武术运动的强大兴盛为国家命运带来变革,因此武侠文学的创作者抒发侠义情怀,对抗不公正制度和规则,批评不合理的、丑恶的社会现象,传扬宽容、坚持勇敢、勤奋努力、高尚品德和爱国主义等美好精神品质,通过武侠文学将我国传统的武术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三、民国武侠文学与武术发展的互动

首先是民国武侠文学与武术发展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关系。民国时期的武侠文学对于国内武术文化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该时期的当权者在外交上软弱无能,对国内百姓却制定苛刻的制度和刑罚,因此该时期武侠文学常常歌颂“以武术救国”的观念和思想,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武术强身健体,完成对性格和品德的磨练,从而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强盛。武术文学的发展提高了武术文化的地位,把民间百姓从普通武术学习者或者表演者的身份转换到救国救民的侠客和英雄身份,鼓励群众开展武术活动,通过书籍或者拜师学习武术知识和武术技法,练习和参加武术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机能,而且可以磨练心智和精神,对于品格的养成也具有积极作用。武侠文学作品给予习武者肯定和正面评价,在篇章之中介绍武术知识和武学理论,让读者对武术运动和武术文化产生兴趣,通过武侠文学传扬武术文化,而武术文化的发展又间接带动了民国武侠文学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其次是民国武侠文学培养出众多杰出武术人士。民国时期的武侠文学发展成熟,其中介绍的武术门派广泛并各具特色,多以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为基础,以现实武术种类为创作原型,以历史人物为武侠文学主人公设计形象,对少林拳法、太极拳和剑术、刀法等都有涉及并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民国武侠文学的积极推动下,群众和民间的武术学习热情得到鼓励和激发,武术学习者或为强身健体,或为磨练性情品德,或为个人爱好兴趣,或为保卫国家,在以“武术救国”的武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出众多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为推动社会改革进步和拯救国家民族于危亡之中有所贡献。杰出武术人士是武术运动中的代表,具有象征和号召意义,他们的言行和榜样作用是普通群众学习、效仿的对象。通过个人精神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去寻找挽救国家的途径,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强精神,对抗社会中的非正义和强权势力。而武术人物的榜样作用又由武侠文学得到传播和介绍,在更多群众中产生积极作用。

最后是武侠文学拥簇者和武术运动热潮的产生。民国时期的武侠文学热潮唤起了普通群众对武术运动的喜爱,产生了众多的武侠文学拥簇者。一方面是武侠文学中对于英雄人物的形象塑造具有号召力,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和故事情节发展往往出人意料,给读者提供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武侠文学中对于武术知识、武术技能、比武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细致入微,文笔气势磅礴,把武侠文学读者引入别开生面的武术场景之中。在武侠文学受到追捧的同时,国内武术运动的热潮也随之兴起。武术学习者都对武侠文学中的武术技能和武侠境界充满向往,或者希望在武术技能上达到一定水准,或者希望拥有武侠文学中的“侠义”精神,或者希望能通过练习武术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尽管存在少数青少年对武侠过度痴迷,耽误学习或者工作的情况,但大部分武侠文学爱好者都能在武侠文学积极作用的影响下,通过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在性格和品德上有所进步和成长。

结语

民国时期的武侠文学产生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社会背景下,反映出群众对正义和幸福的追求,是与传统武术精神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的关系,对武术运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语

参考文献

[1]严家炎著.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河西.张大春:用武侠书写民国秘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28).

[3]赖桠楠.大武侠精神于当代的传承――由近现代知识人以文“绘”武得到的启示[J].安徽体育科技,2012(03).

传统武术论文篇6

【关键词】中国武术,儒家,道家,佛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武术正走向世界,武术界不少人对此既喜又忧。喜的是中华武术的新局面,预示武术将有世界性的更大振兴,忧的是国外武术爱好者学武术,是否能真正学到其精华?这股“热”能否持久并进一步高涨?这里的“忧”是指不少外国人刚穿上色彩鲜艳的中式对襟密排扣“武侠服”学武时,确实兴致冲冲,但时间一长,虽也有部分人学的非常努力,却也有些人为自己的动作缺乏中国武术的特色与神韵而感信心不足。作为古老民族文化遗产一部分的中国武术是沉浸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气息中,允吸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乳汁而产生与成长的。这种文化广延在武术中的血缘关系,不仅欧美人士一时难以理解,就是我们对武术乃至体育界本身,也并非人人都十分明确。在向世界展示与推出我们特有的武术的今天,有必要重新进行探索。本文试图就此做一粗浅的论析。

二、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是封闭的、滞郁的、深沉的中华文化板块上独特的文化客体。

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两千余年实在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中渡过的。我们生存的这一“中央大国”,不仅疆域辽阔,且资源丰富,足够全民族的自给自足。因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文明历史带。直至西方的军舰火炮与西方文明,呼啸着跨越辽阔的太平洋,来敲我们大门的二十世纪初,我们还在上演五期屡变而人与人本质关系不变、专制制度不变、落后生产力不变的“普天下莫非皇土”的封建故剧。这一漫长、封建、沉郁的文化历史,保证了我们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熟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及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而大盛于中国的佛教释家。这三家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主要代表,它们的学说体系,两千余年主宰与影响着这一文化版块上的各个方面。作为文化一个客体分支的武术,虽不直接受文化主体发展的指挥,却同样始终承受着三家文化的锻打,受着民族性格与道德观念的制约。从宏观上推查武术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可以清晰看到它通体上下所受的三家文化的深深烙印。

近年来,体育界对儒、道、佛三家的“体育思想”争论颇烈。有说三家轻武,反对体育;又说三家均重武术、体育。见仁见智,确实各有千秋。本文无力也无能参加这一争论。着重要谈的是三家文化对武术的影响。

1、儒家“武备”之说对动态型技击武术其推动作用

被中国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以“在家为孝,入国为忠”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一再强调的“礼”,则是维持这一标准的秩序规范。但这套标准与秩序远非君王一言即定,仍要靠拳头、刀枪作为后盾。武术的本源正是于争权夺利的兵事中产生。所以孔圣人也只好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不教民战,是为弃之”,把“武备”与“教民习战”定位维护封建秩序的必要手段。他还告诫他的弟子们,要在社会吃得开,必须有“藏武仲之知,公倬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因而他众多弟子们即包括各种文武人才,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见当时“武”绝非一般。当时的春秋、战国正是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的大动荡、大变革时代,战争连绵,征伐不已,诸侯各国无兵无“武备”就不能生存,民间普遍习武,并已出现“剑士”等一类“武术家”。孔子正是总结了诸家之大成,集而作为维持“仁、义、礼”等这一统治秩序之所需。显然当时的“武”主要是军事中的技击技巧,属于形体动态型的“外功”,因为这种“武备”对统治者有利,以后的各朝各代就把孔圣人的“武备”列入“讲武之礼”、“军礼”的范畴,对中国技击技巧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决定作用。

2、道家学说开拓静态武术之源

与儒家齐名的另一文化大家道家,主要哲学主张崇奉宇宙本体自然规律,万事要“依乎天理”“顺道”(自然规律)而回归自然。这一学说在中国有更远的渊源。早在西周初期的《洪范》与《周易》中,已有较明确的“法天”“法道”说。到春秋战国的老子、庄周等人时,形成深奥的道家洪流,有一整套信仰“道”、遵循“道”、效法“道”的学说,其中庄周为突出代表。他一意追寻宇宙本体,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去求取精神的绝对自由,追求万事“动而以天行”。他攻击儒家礼教是万恶之源,大呼“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似乎毁灭了封建文明,回归“同与禽兽居,族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的远古混鳎才是“至德之世”。

显然,这位被社会大变革害苦了的没落贵族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已不知所措。但他哲学中颇多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光彩以及他阐述自己观点时用的大量素材,有意无意地又违反了他反对封建武备的愿意,又为武术――养生――返归自然劈出另一跷经。如“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恢而无为,动而以天行”,以追求精神解脱的“入境”,却给后世开辟了以“神静”养生的先河。进一步较系统地阐明了“虚静以忘”的静态与路径循行的静态练功法。

传统武术论文篇7

关键词:武术文化空间

多样性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15―05

当前世界文化通过多样性的传播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其广泛和普遍的传播,无论是四大文明古国还是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址,都能呈现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纵观世界文化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世界的主流文化还是世界边缘文化的传播过程,都可以充分显示出世界各族人民文化强有力的生命力和传播能力。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人民相互交流、传承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对于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好像是生物多样性对维护自身生态系统完善一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人类从原始社会逐渐进步,并走进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资本市场中,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商业利益的不断增强,致使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民族的多样性带来了相对巨大的冲击力,因此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自身繁衍生息的顽强活力,并且不断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当中文化正在遭受着无声无息的侵蚀。由于这个现象的出现,世界多个国家和各种组织联合在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达成共识,并通过了相应的文件宣称:存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冲突和矛盾,各种不能宽容想象,全球商业化的过度发展,各国家地区的城市化高速进展和全世界多数民族的民间文化逐渐衰退等诸多原因,世界的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着不断消失的险境,同时也强调了传承和发展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世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功效,增强了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凝聚力,并能够有效地推进世界各族人民的发展。

1 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挖掘现状

人类强调发展,同样重视传统。没有发展,社会将停滞不前。丢掉传统,发展将失去根基。在对传统武术挖掘整理的过程当中,走访了传统武术开展较好的河南和河北等农村乡镇,看到了百年的遗迹和古董般的文献资料,体会到了千百年来一代代武术前辈,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在当前极度商业化利益的社会中,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武术和套路在当前一代代人的手中不断消失,有些传统武术沦为舞蹈,或者变成中国式的自由体操、异化为自由搏击,更有甚至转嫁成了一些“江湖高手”的神功,传统武术不断的被侵蚀,丧失自身传承和发展的根基。与此同时,人们也在反思传统武术的现状,探讨传统武术发展的走向。本文着眼于寻求传统武术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拟从传统武术的魅力、对“传统武术”含义的再认识、传统武术的时代特色与武术传统的发展趋势三个标题着笔,展开讨论。

人类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当中,武术的实用技击术的起源出现在早期,而后在后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当中形成了武术的诸多门派。由于中国古代历代封建君主都在民间实行了严格的“禁武”政策,因此在我国现存的史书和文献当中,有关武术的文献和著作并不多,同样由于战争中毁坏和遗失的也很多,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现存武术文献并不多。我国民间传统武术在明清朝代的时候逐渐发展并稳步走向了成熟,武术在当时受到了古代各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使得武术不断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武术融合了各种动物的生活猎食的动作,而后演变出各种武术动作。

1.1武术“文化空间”的诠释

每一种物质文化遗产都尤其特定的“文化空间”,武术也并不例外。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集中展示武术文化活动和武术文化形式的场所,或者在某一特定时间段举行武术文化活动的时间。武术的文化空间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空间性武术文化空间,另一种是时间性武术文化空间。空间性武术文化空间主要是指能够集中展示武术文化活动的空间场所,一般有乡镇村落、民间庙会、学校社区、广场公园等地,时间性武术文化空间是指能够集中展示武术文化活动的比赛、武术文化节、博览会等特定的节日。我国国务院办公厅《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三条把文化空间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如此导向性条例为文化空间研究提供了理论准备。

1.2保护主体职能模糊,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失重

现代武术文化空间的生存遇到了瓶颈,在人类生产和发展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武术与国家历史环境因素息息相关,相互依存发展。传统武术的文化空间与人类社会、自然资源有着密切的关联。武术文化活动根本不可能完全脱离自身的文化空间而单独存在,必须联合特定的自然环境来完成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也在不断地增强。所以,今天我们讨论武术的生存危机,在一定的程度上是相比较西方体育快速发展而言。纵观近代西方体育史,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竞技体育,不论是从运动形式、产业形态还是文化理念上,都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并为世界各个民族所接受、所推崇。这种由体育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体育文化全球化趋势,是我们所无法抵制和避免的,在这种西方体育受到普遍认同的全球化环境下,我国的民族武术何去何从,必然会成为困扰国人的严峻话题。

中国历史中长期重文轻武的价值理念,形成了中国武术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也同样导致武术各门各派相对保守独立,长期处在狭义的师徒传承当中。所以,在我国古代社会里,武术的传承方式较为保守和原始,从而导致得到武术真传的人又不一定有文化知识,并把武术的一切宝贵文献得以记录传承,这种传统直到近代仍然没能得到根本的改变。所以,武术的传播方式极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世代传承。以武术文字的记载为例,就是一个零散、动荡、不稳定的历史。具体而言,在中国古代武术文献的记载方面,大致经历了先秦和明清两个黄金发展期、秦汉至宋元期间的低迷期,以及近代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动荡期。纵观全局,仅仅是一个断断续续的过程。

1.3传统武术面临内容单一化传承的状态

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种族主义、文化歧视和压迫的势力逐渐抬头,多种文化帝国主义强势发展,对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产生了极其不良的负面影响。不仅殃及世界非物质文化的多样性活态存活,而且对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当今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丛林法则影响着世界非物质文化及其世界体育文化的格局当中,也同样影响着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被尘封多年的文化习俗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一些民间活动不断被复活。全国性传统节日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等,各地的庙会、街会、书会等,以及中国各族少数民族参加的民族节日庆典,成为追认族群信仰、文化认同的民族盛节,也成为集中反映和再现民族武术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理应成为传承中华武术文化的场所。然而,原有各种场域中所展现的传统武术活动,为农贸交易活动所替代,游走于四乡的习武术者杂耍者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不难察觉,当前举行的诸如太极拳年会、传统武术文化节和武术大师邀请赛等所展示出来的传统武术文化踪影,都往往是现代体育竞赛的复制品,其传统武术文化性的功能呈现出日益淡化的趋势。

1.4传承武术的文化空间的裂痕

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是民间所认可的,民间武术家普遍认为传统武术进入正轨的学校教育会逐渐丧失掉原滋原味的传统武术文化。中国城市化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不断推进,民间传统的小作坊下的言传身教的师徒传承方式已经渐行渐远,正在被强势文化和商业化逐渐吞噬。原有的空间性武术文化空间正在逐渐消失。因此,把维系武术原生态的传承方式勉强维持似乎是一种复古的表现。学校和民间组织都承担着传承中华传统武术的历史使命。现代学校教育是以培养科技人才为主要目的,非主流教育则是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主流教育与非主流教育相比有较多优势,体现在具有较高知识结构的人群,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环境,有利于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跆拳道和空手道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本土化的现代化转型,并成功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完成了文化传播的扩张。这种由本土化演变成为主流文化的转变对我们有较多的参考价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单单依靠开展各种武术比赛、文化节的方式,当前这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武术自身发展的要求。文化成长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凝聚体。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之所以走向濒危,与其多元化的传承、传播场域休戚相关。因此,未来传统武术的传承必须拓宽传承渠道,充分发挥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环境的传承作用,尤其是在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加强传统武术传承教育,是保护性继承、弘扬传统武术的必由之路。

1.5传统武术技击性的流失

很多似乎天然合理的事情其实细想起来未必是天经地义,只是在一段历史时间中逐渐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罢了,追根究底的话,它并不见得是在坚不可摧的基础上。在冷兵器时代,武力与战争也许是人们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残酷的现实要求人们必须重视武技,武术的技击作用比武术的其他作用更具有现实意义,它能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技击作为武术的一个重要功能,在没有受到外界的冲击,或者那些冲击没有使得这一功能的文化根基受到动摇的时候,拥有自身不可动摇的合理性,很少人去怀疑什么。当武术难以用技击解决现实问题时,对自身的合理性也就可能产生了怀疑,功能中心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现代商业冲击下的佛教寺院,除了人们的信仰外,真的还藏有我们所神往的惊世骇俗的武功吗?现任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曾这样描述20世纪80年代的少林寺:“一片破败,一共就十几个和尚,9个是老人,靠28亩地过日子。虽然现在少林武术仍然名冠中外,释永信却对如今的少林武术深感焦虑,他认为,少林武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是生活在该文化空间或习得文化表现形式的人……”,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少林寺高僧大多身怀绝技而逝,拳谱秘诀和禅武合一的精翻也逐渐消亡。很显然,他意识到了盛名之下少林武术所潜伏着的严重危机,他优虑的“习得文化表现形式的人”指的是深领少林武术文化的大师级人物,并非是对少林武术感兴趣的一般习练者,少林拳种的姜缩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更重要的是文化血脉、民族精神。

2 国内外环境是传统武术发展地位的决定因素

2.1全民健身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一切事物存在的基础都要有自身的空间。空间的范围影响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当前,中国竞技武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较快,而传统武术依然在民间有较强的影响力,在民间有较强的生命力,是老少皆宜的一项传统体育健身项目之一,因此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指明了传承和发展的方向。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群众性体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国务院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一项重大的社会主义体育健身纲要性文件,同样也是我国当前大众体育运动发展方向的指南。传统体育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发展机遇来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传统体育可以在全民健身中不断发展和生存,还可以充分利用全民健身的开展来不断完善本身。

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给予传统武术良好的发展空间,然而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近些年来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开展的较好。传统武术的健康发展之路在于不能和竞技武术相对抗,这种对抗势必对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产生不利,可能陷传统武术发展到困境的地步,因此传统武术应该实施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共同发展的道路和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方针政策,中华传统武术应该与竞技武术和谐共处,相互带动共同发展,最近竞技武术发展较好,每年都组织了种类繁多的各种比赛,通过各种竞技武术比赛提高了竞技武术的影响力。

国际竞技武术项目有很多开展比较好,日本的空手道在二战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每年都组织全美空手道比赛。

韩国的跆拳道近几年发展迅速,在本国快速完成规范化之后,迅速向世界广泛传播,得到了世界各族人民的普遍欢迎,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之后跆拳道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在中国2000年之后各大中小城市跆拳道道馆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在跆拳道习练者的人群当中,青少年居多,学习腿法和品势技术动作,考级进段的习练者有很多。相比之下武术传播较慢,没有成功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因此争取武术进入奥运会比赛项目成为武术工作者迫切达成的主要目标。

2.2西方体育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中国文化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中一条就是她具有博大的胸怀、宽厚的包性。有不少学者称中华文化为“融合”文化,即有很多民族想通过文化融合来改变汉民族的文化,结果却都被汉族的文化给同化了。中国的佛教禅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原本于我国的南北朝时期由印度传来,可现在禅宗文化在印度早已失传,在我国却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鸦片战争后,伴随着政治和经济的侵略,西方开始对中国进行多方位的文化侵略。西方体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具体方式,具有自身特有的优点,它也是经过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才在中国开展起来的。现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体育课和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基本上都是西方体育的内容。

当下“地球村现象”的日渐突显,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的相互交融渗透,对我国的传统武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上一些健身操、街舞、迪斯科等西方体育项目特别受人欢迎,韩国的贻拳道也受宠有加,相比之下,中华武术却显得相对冷清,国宝胜不过外来货的活生生现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表面看这是一个兴趣爱好的体育现象,而它的深层则是一个民族文化问题。特别是年轻一代,很大程度上接受了西方体育的审美和价值判断标准。面对传统武术,他们并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和那么深切的情感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武术在西方体育为主导的体育全球化时代要走向世界,必然要经过科学的设计。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力增强国学文化的魅力武术的奥妙与深邃已经在世人心中占有重要位置。成千上万的洋子弟远涉重洋来中国习武,世界上“孔子学院”接二连三的建立,说明了什么?弘扬中华武术,是中华儿女的愿望,当代世界,有哪一个民族不希望自己的文化张扬于世,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呢?

3 传统武术的文化空间发展对策

3.1深化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中国传统武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竞技武术实质上已经和传统武术相脱离,同时传统武术在民间传播遇到了无人可传的尴尬境地。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研究是传统武术良好发展的内在动力。

国家体育总局委员会早在1982年就开始正式整理传统武术理论资料,至今已整理了大量传统武术理论资料。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武术拳种和流派众多,给传统武术的整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当前我们应该继续努力整理和挖掘传统武术文献资料,做好民间武术资料的整理工作。正确对待武术的挖掘整理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更好发现和研究传统武术文化遗产。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整理和挖掘使得传统武术理论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传统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建立武术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让武术文化惠及到最大范围

武术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文化意识和想象力贮存了大量民族信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本民族、部级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人类整个演变历史的武术。至今仍然具有西方体育无法比拟替代的职能和价值。随着经济势力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的复兴,中国将在国际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越来越大的政治文化话语权。同样在展示各民族体育英姿的奥林匹克大舞台也急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体育符号介入。而武术则是再好不过的急先锋,然而,当下它却成为最为珍贵趋于濒危的文化遗产。因此,培育国民拳种忧患意识,是确保传统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实践当中,应加强居民参与公共武术文化活动的保证机制理论研究。最大程度地研发让广大居民受益的传统武术公共服务保障制度筹划建立省、市县、区、乡、村、社区配套的服务管理机制。建立传统武术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传统武术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可由体育和文化部门协调负责,下设传统武术政策法规系统、传统武术物质保障系统传统、武术信息咨询系统、传统武术宣传激励系统、传统武术组织管理系统、传统武术服务供给系统和传统武术活动竞赛系统。通过传统武术政策法规系统,可以使武术传承传播进入法制化,使武术工作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通过传统武术物质保障系统,可以充分梳理普查和调动武术初始性再生性资源。确保武术文化遗产传承和传播活动的开展,通过传统武术信息咨询系统,可以定期举行切实可行的武术文化建设,力求惠及到最大范围。通过传统武术宣传激励系统,可以提高国民传统文化意识,加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群众的武术参与热情得到极大地发挥。通过传统武术组织管理系统,可以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多样,不同层次的武术文化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参与武术文化活动的权利。通过传统武术服务供给系统,可以使传统武术的传承、传播、挖掘、整理和研究等活动面面俱到,人人参与、人人惠益。通过传统武术活动竞赛系统,可以有效地举办展示性的武术博览会竞赛等活动,为境内武术文化活动的开展和走进奥林匹克大家园做准备。

3.3积极努力促进传统武术融入学校体育

学校教育可以分为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八个阶段。对应的学校教育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体育课程,幼儿园、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群体是最适合从事传统武术学习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学生柔韧性较好,力量相对较弱,耐力水平较低等特点,应该通过组织比赛和观看视频的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习武情操,可以通过武术基本功和武术操的练习使学生亲身体会传统武术的魅力所在,同时通过武术学习可以培养出学生特长,丰富校园业余文化。

大中专研究生阶段的学生群体可以组织武术协会,使得更广泛的学生群体能够参加到传统武术的学习当中来,加强传统武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传统武术在校园更好更快的传播。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学校传统武术比赛的形式推广传统武术,学生也可以积极参加各省市组织的传统武术赛事,增加传统武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政府应该大力推广武术研究生教育,武术研究生不仅理论好,更要精通传统武术技术,加强武术研究生教育有利于传统武术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对传统武术推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4加大宣传和推广传统武术文化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哲理和底蕴,记载着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具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就是典型的传统养生功法。功法当中蕴含着阴阳哲学、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等哲学思想,其动作刚柔并济、阴阳互换、虚实变换,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养生功法。它有别于西方的竞技体育,西方的竞技体育强调的是增强身体素质,而中国传统武术具有内外兼修的独特功效,既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功效,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应该加强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宣传,加大面向世界各地的推广力度,借鉴柔道、空手道和跆拳道的成功推广经验,切实把中国传统武术推向世界。

4 结语

传统武术论文篇8

论文摘要: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刹析。

1中国传统武术与道家思想的发展渊源

1.1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1.2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人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2.1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中华武术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而武术理论中的“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正是从“道”的思想中领悟而来。“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思想指的是武术的动作是从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一定的路线演变成千万个技术动作,而千万个技术动作又通过长期演练最后达到形成一种形神合一。这种形神合一就是武术训练阶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观点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宇宙生成论,即“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演化出了天地万物;同时又是本体论,即“道”是世界天地万物的总根据。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拳术理论也是如此,武术种类虽然千变万化,而它们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将中国武学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顶峰。所谓武学最高境界实质也就是摆脱武术招式的束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无招胜有招”。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和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就是说道生养万物,哺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成长了万物却无意做主宰。万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预。从形式上看,道是无为的,自然而然的,这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

2.2气论与武术的关系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家学派虽然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给道一个合适的命名。道家为了表述本体观,用“气”字来代表万物的根本,来体现“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气”是庄子对老子“道”的具体化。庄子认为,构成宇宙的本体是阴阳之气,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聚合,而万物的灭亡,则是阴阳之气的离散。“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被看作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的本体与精华所在。气与养生更为密切,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庄子本人也非常注重养生,他的养生基本方法是,“合斋”与“坐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武术养生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武术养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人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都是武术内气炼法。

   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音神为修炼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气、吐纳、服气等养生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气功”,是道家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种养生方法。道家气功特别是内丹功被广泛融于武术体能和技能锻炼中。道家气功同武术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变革和跃进。

2.3天人合一论与武术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谓“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违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严格遵守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武术练功十分重视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方法,来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只有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道家强调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应该要遵从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武术主张从大自然的生物与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武术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创造出新的武术动作。如大鹏展翅、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神龙摆尾等拳术术语。又如五形拳是根据虎、蛇、猴等五种动物的攻防动作创出的。形意拳更是依据道家“五行”之说立论,用“五行”与“五拳”相配,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劈、崩、钻、炮、横”五拳。习武要与社会和谐相处,要先立德后学武。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所主张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在武术中则表现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武术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习武与比武中点到为止,避免致人于死地;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以门派规矩约束人的行为,维持武术内部的和谐平衡。武术将人体视为心与身是统一,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锻炼。内外兼修、和谐发展,绝不是为了培养争勇斗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