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基础医学8篇

时间:2022-03-25 12:28:34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Pre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Edition)

主管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西省太原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7249

国内刊号:14-1252/R

邮发代号:22-28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基础医学篇2

英文名称:Basic & Clinical Medicine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6325

国内刊号:11-2652/R

邮发代号:82-358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基础医学篇3

考试、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某门课程学完以后的掌握情况,他所获得的知识与其他学科无关,学校的学籍管理人员仅把某门课考试成绩作为一个依据,用来决定学生是否升级、毕业、获得学位和评优。对于学生本身考试仅仅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学分,最终获得毕业文凭及学位证书,而不关心知识掌握情况,更没有考虑到这门学科在整个医学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根据当前考试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1考试方式、方法比较单一许多高等医学院校,考试方法存在一些非定向形式。表现在,一是多闭卷少开卷;二是多理论考试、少实践考核;三是多笔试少答辩;四是多一卷定成绩、少考试综合评价;五是试卷单一,侧重教材,多考核知识的记忆、少评定能力的培养,缺乏科学性,限制创新能力的发展[1]。

1.2考试内容与其他学科无关传统的考试内容只限于学科教材,考试内容以客观题为主,多数是选择题,答案统一。而学科间的联系、病例分析、基础与临床结合的主观分析题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达不到新形势下的培养要求。有的学科划定考试范围,试题过于容易、题量较少,试题质量不高,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

1.3考后试卷分析不够部分学校或教研室,考后不进行试卷分析,进行分析的也仅是任课教师对任课班级成绩做个简单的图表分析,查看一下学生成绩优秀率或及格率,很少分析本试卷中各章节知识点学生掌握情况以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加强的内容。学生在考试后仅知道自己的分数,缺乏试卷信息的反馈。

1.4考试管理不健全,未能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考试管理制度是考试、考核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考试工作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考试质量,营造良好考风、考纪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有的高校对有关课程考试管理随意性比较大,虽制定了一些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一些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和实施。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方式多数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教研室、院系、学校职能部门很少过问,很少执行“考教分离”和“考改分离”。

1.5考试题型标准化较多有的学科考试题型一成不变,即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试题占比例较多,而综合性分析、案例分析、实验分析等应用试题占比例较少。有的试题竟出现年年考、届届考,很少改动,使师生形成固定思维。更有的教师考前划定重点,命题无科学性,无法评价学生实际水平,使考试导向作用难以发挥,阻碍了教学目标和考核目标的实现。

1.6考试评价重视分数化学校对学生学业上的考核评价仍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造成学生以取得高分、保证毕业为唯一目标。考试获高分是学生最大愿望,死记硬背获高分有之,找教师改分的有之,唯60分万岁大有人在,出现“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现象,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2基础医学考试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多数的医学院校在考试目的、考试方式方法、题型、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照此下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有可能反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的进行,甚至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身心健康。在我院基础医学课教学和部分临床医学教学课程中,多采用旧的传统考试方法,表现在考试考核方式单一,以闭卷、书面考试的多,只注重记忆理解,忽视综合分析,各门课考自己的课程,根本与其他课程无关,难以做到基础与临床结合。闭卷考试成绩在总评中占比例较高(70%以上),有的把期终考试作为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达100%,出现一卷定终身,完全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导致学生重知识记忆轻能力培养,同样造成不少学生考试不及格,部分学生出现考前焦虑症或考前心理负担过重,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能力的发挥。学生以学为主,考试是主体,为了了解学生对考试方式、方法和评价单一性,我们曾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6.9%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运用的考试方式和评分不够合理,83.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考试改革,89.6%的学生表示欢迎形式多元化、灵活、科学的考试方式,对于高年级课程应有基础和临床结合的思考题,以突出医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

3国内外医学院校考试状况

在国外,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中的医学院校,在20世纪中后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4],主要着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并实行对教学全程的考核,体现考试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学生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而且考试多为开放性试题,许多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由学生自由发挥。在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考试实施了改革。例如,开展了课程设计报告、论文、实验操作、口试、答辩、闭卷或开卷考试、成果演示和在线测试等[2]。这些多样化的考核,给学生学习运用知识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改革与实践

2012年,我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进行考试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程一开始,就宣讲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的重要性,并同时与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心合作,以教研室主任为核心,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考试改革中。通过教研室讨论,制定考试方案,树立统一思想,并把考试改革实施公示给学生,使学生做好思想准备,并上报学校考试中心备案。

4.1考试改革我们在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生生理学课程中进行,制定《临床医学本科生理学考试考核办法》,从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两方面的各个环节进行,开展互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修改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大纲的情况确定考试范围,对旧的考试模式进行改革,改革闭卷考试定成绩的局面,制定了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并运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课程考核中,新的考试成绩组成有:一是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30%-40%,包括课堂测验(占平时成绩60%,进行3次)、学习小组讨论(占平时成绩30%,进行3次)、小组成员互评(占平时成绩10%,是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最终决策、掌握程度、贡献大小)。二是自主命题知识竞赛,占期评成绩10%-15%,分为教研室命题竞赛和小组命题竞赛、先笔试通过一定分数的学生才能参加竞赛,这部分学生可获得另外加分,由教研室老师组织实施。三是期末考试,占期评50%-60%,以闭卷方式进行(实验课成绩并入机能学,不记入期评成绩)。

4.2实施后的效果我们这种改革改变了传统考试评价,教学特点:①理论课与实验课不同步,课程知识只安排理论课。实验课(机能学实验课程)教学推迟到下一学期。②开展以5-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并在理论课教学中安排3次的个人课堂测试,开展以临床疾病案例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③学习期末开展自主命题知识竞赛活动,并把知识竞赛成绩与期评成绩挂钩。④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试改革,把以往规定时间、地点只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延伸至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不间断的评价,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是教学改革所在。命题基本情况:①题型多样,有选择题A型题、B型题、C型题、X型题、案例分析题(A3)、简答题和应用分析题7种。其中案例分析为首次出题,客观题占75分,主观题占25分。本次命题与以往不同,命题难度与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接近,理解与应用题目占绝大多数,且有少数题目超纲;②没有填空题和名词解释,增加了临床案例分析组选择题(即A3题);③命题考试着重是考查学生对生理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④客观题全部为选择题,占75分,每题1.5分,分值比以往高。试卷分析:试题难度在0.4-0.8之间占70.3%,0.9以上为7.14%,0.3以下为20.37%,说明本试卷有点偏难;区分度0.4以上占7.4%,0.3-0.39占22.22%,0.2-0.29占35.19%,0.19以下高达33.33%,说明本试卷区分度不算好,以后命题时应注意,争取区分度在0.4以上。全卷α系数为0.76,说明试卷命题重复测量的可靠性不错。

5考试后成绩分析

基础医学篇4

科研思维和精神是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然而学生明显在科研态度方面不重视,实验的严谨性方面意识不够,实验操作过程随意,对实验结果和分析不在意,此外对实验室规则、有害物质处理等方面也不了解不重视。与高中时期的独立性和竞争性学习环境不同,大学生无论在理论课程、实验操作还是社团活动等,都应当注重团队配合意识,复杂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实验和科研领域尤其需要重视团队意识。学生的团队意识缺乏,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面对不理解的理论问题或复杂的实验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团队力量解决。

2教学改革内容和方向

长期以来,医学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基础化学与临床医学并无直接联系,无法投入足够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好。因此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应当努力挖掘两者之间的联系,教学内容应当更多地倾向于临床医学教学,让学生明确,基础化学对基础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意义[3]。同时在实验教学方面,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科研思维培养和良好实验习惯的形成,此外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也应当进行大幅度改革,以适应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2.1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

从教学内容看,应侧重对与医学联系紧密且易于理解的内容重点讲解,如渗透压、胶体、电解质、缓冲液等,而适当删减原子结构、共价键与分子间力、化学反应热等理论性较强而与基础和临床医学关系相对并不密切的章节[3]。形式可以多样化,课堂讨论式、研讨式[4]、比喻和对比式教学法[5]、PBL教学法[6]等都可以应用。设定一些与医学相关的讨论题目或问题,如肾性水肿和渗透压关系、溶液酸碱度与机体酸中毒和碱中毒关系、配位化合物与抗癌药物的关系、水溶液与医药学应用的关系、自由基与疾病关系等,让学生查找资料和小组讨论,即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明确基础化学知识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意义,又能让学生提前接触到临床疾病的症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等;也可以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并制作PPT,与大家进行讨论,可以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扩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甚至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撰写综述、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4]。转变基础化学教学目的,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化学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应用于临床理论和实践,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医学实践,熟悉讲授式以外的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2.2实验教学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通常只作为理论课程的辅助内容,学生和老师都不十分重视,但实验教学对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非常重要[1]。实验教学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和强化理论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7],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以及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因此可在实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设定新颖的与临床和实际应用相关的实验题目或实验场景,让学生自己查找实验方法和步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验证性实验给学生带来的惰性思维。在重视实验教学基础上,辅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如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8]。

2.3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要求,评价体系应当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定。终结性评定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结束后的考试,对学生包括理论知识掌握在内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定,作为今后个人评价的参考。而形成性评价包括平时测验、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通常不计入终结性评定,而只是用于督促学生学习及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另外也可以依据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终结性评价前进行自我评估,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和目的性。目前认为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非常重要,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当引入。对于实验评价,应当反映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素质,如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结果分析能力、团队意识、实验操作规范程度、科研创新意识等,因此可在课前采用预习报告形式对学生的实验理解程度、实验操作过程熟悉程度、注意事项了解程度等进行评价[9],也可以在操作考试的基础上,引入笔试、口试等评价方式[10]。上述实验评价,可以作为终结性评定,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作为形成性评价,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督促学生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应当重视考试成绩的分析和反馈,分析结果应当以适当方式反馈给学生,或用于改进自身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3结束语

基础医学篇5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课程整合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医学教育创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其中课程整合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医学院校正在着力建设的一种课程模式。我院于2018 年初在借鉴国内外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改革经验基础上,深刻分析我院在开展器官系统课程整合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中开展基于章节内容基础与临床纵向微整合的改革方式。经过近2 年的实践探索,提升了医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了医学基础师资教育教学整合能力的发展。

1 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整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 .1 基础医学师资整合能力薄弱医学整合课程

要求教师具备基础和临床等多学科知识结构、综合性医学思维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1 ]。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医学基础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已经习惯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单学科教学模式,对临床学科知识的学习积累极其匮乏,同时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由医学基础教师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临床整合课程显然不具备可行性。其次,近年大量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加入医学基础师资队伍。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由非医学背景教师从事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不符合医学教育规律[2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对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仅仅依靠基础医学师资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基础与临床整合课程教学。

1 .2 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师整合团队可行性欠缺

跨学科的整合教师团队是实施整合式教学的关键。已经有多所医学院通过整合基础与临床师资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式教学,目前该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暴露出相应的问题。首先,跨学科、跨院系导致整合性师资团队在管理和沟通协调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其次,由基础临床教师共同交叉授课,在系统知识的衔接上存在明显的割裂,学生很难适应;再者,基于器官系统模式的纵向整合课程体系的构建耗时长,需要大量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工作,临床教师本身日常医疗和科研任务重,难以保障持续的热情和精力;最后,器官系统的整合模式产生了器官系统之间的壁垒,有悖于整合的初衷。总体而言,目前基于器官系统的课程整合更多体现为“教师拼盘”和“拼盘式课程”,重“组合”轻“整合”,导致课程设计整体性欠佳,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3 ]。所以通过基础与临床的师资整合以期实现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整合还需要更为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2 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纵向微整合模式实践

医学整合课程教学起源于20 世纪中叶的北美医学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欧美及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培养中的主要课程教学模式[4 ]。近年来,全国各医学院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政策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课程整合,主要包括基础课程或临床课程内部的横向整合和基于器官系统的基础临床纵向整合,该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有研究表明最适合一所学校的整合方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师的经验和观点、学校组织结构和课程总体目标等[5 ]。我校为省属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招生人数较多,医学基础师资相对充足,临床教师日常医疗任务非常繁重,为此我院提出了在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中开展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课程纵向微整合模式,即在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等课程中选取与临床结合非常紧密的具有代表性章节内容作为整合的切入点。为了切实落实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整合,我院采取了如下策略推进整合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1 拟定开展基础临床微整合的课程章节内容

结合临床实际确定整合内容是开展基础与临床微整合的关键。为此需要基础与临床教师共同参与,根据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临床疾病特征及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章节内容开展纵向微整合。如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中选取的氨基酸代谢与肝性脑病、医学免疫学课程中选取的超敏反应与荨麻疹等。

2 .2 开展基础与临床教师集体备课

各个医学基础课程教研室针对开展整合教学的章节内容与对应的临床科室对接,确定开展整合授课合作的双方教师,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共同商讨授课模式。集体备课是教研室教师合作并规范教学的一种经典备课方式。该模式通过交流探讨不仅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优化,同时也能集思广益、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从而促进教师共同提高[6 ]。开展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参与的集体备课可以达成四个目的:一是基于临床实际,挖掘临床对基础医学知识的需求,为相应医学基础章节的内容进行重塑;二是打破拼接式的基础临床整合模式,构建基础与临床的有机融合;三是发展基础与临床教师换位思维,挖掘相互的教学痛点,为对方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是在集体交流探讨中互学互长,增强基础和临床教师的医学综合教学素养。比如通过基础与临床教师的商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选择了将肝脏生物化学章节中的氨的代谢与传染科的肝性脑病进行微整合。通过集体备课明确了以肝性脑病这种临床常见病为切入点,围绕肝性脑病临床实际问题对氨的代谢进行梳理并有机融入教学,实现氨的代谢基础理论与肝性脑病临床案例的整合。该教学方式让氨的代谢基础内容不再孤立枯燥,凸显了基础知识在医学问题中的代入感和基础医学知识的温度。由于认识到氨代谢的基础知识在临床运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达到了基础与临床的有机整合,也实现了以临床问题带动基础医学专业知识学习的效果。

2 .3 临床教师直接参与整合课堂教学或提供临床

教学视频材料根据不同整合内容的具体特点和临床教师工作现实,我院在整合授课中采用了临床教师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或提供录制的临床视频资料参与整合教学。我院首推临床教师直接进入课堂与基础教师共同合作完成整合教学。该形式能够实现基础与临床相对无缝的融合式教学,凸显整合式教学的本色。临床教师融入讲授医学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不仅促进了基础理论融入临床实际,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7 ]。我院局部解剖学课程在腹部解剖章节的教学中,邀请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外科医生通过急性阑尾手术治疗案例给学生在实验课开展了示范性解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腹部解剖与外科学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成功手术的过程应是没有错误动作与多余动作的解剖过程,使得枯燥的解剖学课程变得生动形象,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其次,在临床医生不能走进课堂时,临床医生根据整合内容提前录制好相关教学视频,在上课时播放给同学,也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临床教师参与基础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是一项有意义且可行的教学改革[8 ]。该微整合模式教学已在我院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等课程中相继开展,得到了师生广泛认可。根据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院提出了适合我院特色的整合模式及基于章节内容的基础与临床纵向微整合模式改革,并积极用于实践。该模式主要以基础与临床教师合作为支撑,践行基础医学知识有机融入临床的理念,以点带面,逐步突破,遵循了循序渐进原则,凸显以章节知识点整合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同时该模式充分考虑到我校学生体量较大、临床教师工作压力大,而该方式占用临床教师时间较少,临床教师参与积极性高,切实达成了临床师资和基础师资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该模式由于临床教师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明显改正了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无用论的错误认识,提高了基础医学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再者,该模式实现了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早期培养,体现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教育全过程,提升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丽微,辛程远,蔡建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6 ,45(26):3732 -3733 .

[2 ]汤军,杨芳,代荣阳.基础医学师资医学背景塑造模式的初步探索[J].四川生理学杂志,2020 ,4:481 -484 .

[3 ]赵丽微,辛程远.蔡建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6 ,45(26):3732 -3733 .

[4 ]孙鹏,黄继东,柏杨,等.整合课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历程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 ,(5):62 -63 .

[5 ]HARDENRM.Theintegrationladder:atoolforcurriculumplan-ningandevaluation[J].MedEduc,2000 ,34(7):551 -557 .

[6 ]陈容平,许宁宁,杨锐,等.基于课程整合的集体备课和技能实践的探讨[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 ,25(3):355 -357 .

基础医学篇6

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的基础,是为学生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服务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医学知识体系中的两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医学又被分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等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大大增加。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过度的分开甚至将基础医学课程割裂开来是不科学的;过细的课程分割、过分的强调某门课程,不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基础医学课程中部分教材内容存在大量多次重复的现象,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反映有些内容感觉上是听了五、六遍,但都未讲明白,建议相同的知识由某一学科的教师专门讲授,把知识讲明讲透,避免多而不精、不深的弊病,不要做无意义的重复[3]。浙江大学医学院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六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一门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教学的“基础医学整合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导论和基础医学各论1-4)”,教材的总字数由430.9万字下降到285.5万字,课时由405学时降为320学时。这样做避免或减少了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节省了师、生的精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值得借鉴[4]。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医学院的解剖学科和妇产科学改变传统上前基础后临床医学教育的教育模式,打破基础与临床的界限,将二者有机结合,创建了“临床解剖学和妇女健康(ClinicalAnatomyandWomen’sHealth)”课程[5]。目前我校将医学院基础医学部原来按课程的十几个教研室整合为五个学科群,加强了课程间的交流,我们以人体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进行了有机整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提高了效率,效果良好。同时,也在加强课程内的改革,如生化课程将原来相关联的但分散的数个实验整合为一个生化大实验,对学生建立整体的思路有明显的帮助。

2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基础医学教育

医学院校的医学基础课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培养医学生。这和综合大学中的一些类似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的教学目的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基础医学不能脱离临床实践,而应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学科中要有既懂基础医学又懂临床医学的教师,美国一些学校40%以上医学基础课的教授是在职的临床医生。我国大多数医学基础课的教师毕业于医学院但不是在职的医生,这种状况在教学思路和实际教学及科研中限制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联系和结合[6]。医学课程来源临床实践,医学基础课程是为临床服务的,体现在两个方面:是后续的临床课程的基础知识;也是将来临床工作的依据。但我们常常注意了前者、忘了后者,忘了或很少向学生介绍基础医学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局部解剖学(Regionalanatomy)是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阐述人体器官的解剖关系,局部解剖的熟悉程度决定一个外科医生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只有掌握局部解剖才能使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得心应手,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减少并发症,使手术获得较好的效果。外科手术学(Operativesurgery)是专门研究手术的技巧、方法、条件的科学,是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医科大学将上述两门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局部解剖学与手术学”课程[7]。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解剖学教研室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设了“临床局部解剖学PBL专题(包括胸前壁、腋窝局解与乳腺癌手术,胸腔纵隔局解与冠心病,腹股沟区局解与腹股沟疝,结肠上区局解与肝移植,盆腔局解与直肠癌,四肢局解与骨关节损伤,腮腺区局解与颌面外科,颅脑的断层解剖与颅脑CT/MRI,颈部局解与甲状腺手术,心血管系统与心血管疾病)”[8]。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邀请临床大夫讲解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一些章节,将临床的最新成果和临床经验带进基础医学课堂,不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9]。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临床解剖学和妇女的健康”课程中,学生解剖尸体、参与了教学和关于妇科解剖与妇女保健的临床相关会议,该课程强化了基础和临床的结合,培养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基础学科概念和技能[5]。在部分局部解剖的教学中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给学生授课并示范性解剖,当学生感受到局部解剖与临床实际应用(尤其是外科手术)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明白“成功手术的过程应是没有错误动作与多余动作的解剖过程”时,他们的学习目的进一步明确了,枯燥的解剖学课程变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要我学”真正变成了“我要学”[10]。

3合适开展PBL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首创了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研究性教学法,该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等过程,提高了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实质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科学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11]。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基础的研究性教学,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医学的相关课程中采取适当的研究性教学,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的策划、指导、促进、评价和鼓励下,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小组内学生的充分交流与沟通,小组成员的协作与团队的集体智慧,解决学习过程中一个个问题,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既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又实现了基础医学各学科间以及基础与临床学科间知识的交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PBL教学法为代表的研究性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将PBL教学法引入我国,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课程都开始尝试应用PBL教学法[12]。但我国的医学教育是在高中毕业后进行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学后的精英教育有许多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不完善,其医学知识几乎为零,这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阶段开展PBL教学的困难。我们有计划的组织了相关教师在不同层次(课程组/学科群/基础医学部/基础与临床间)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讨,并在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开始了研究性教学的尝试与探索。我们的体会是,结合我校的实际,可以在基础医学的有关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PBL教学。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

按理说,有精湛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就可以做一个合格医生了。但一个成功的医生还应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向人们传达健康知识,还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美国哈佛医学院(HarvardMedicalSchool)的“病人、医生”课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医学院“病人、医生和社会”课程都强调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这是因为医学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在医学实践中,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是密切结合、难以割裂的;同时,学习期间的情境如与今后运用知识的情境相同,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13]。医生的工作基础就是和患者沟通合作,医生手中的手术刀和处方只是工具,而与患者的成功沟通并赢得患者的配合,是一个成功医生最重要的技能。除了专业知识,医学生还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交际和合作能力,美国的医生除了看病、手术,还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向社会各界的人们传达健康知识,同时也赢得了人们对医生职业的尊敬[14]。

基础医学篇7

    一、了解学生特点和中医学习现状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基础,而这正是这部分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更加困难。比如在讲五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二、明确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二是思维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接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接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三是内容容易混淆。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行,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比如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别,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另一种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1.提问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脏腑学说与西医参比教学法

    教师在中医学基础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结构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触类旁通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比如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

基础医学篇8

    一、了解学生特点和中医学习现状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基础,而这正是这部分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更加困难。比如在讲五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二、明确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二是思维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接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接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三是内容容易混淆。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行,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比如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别,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另一种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1.提问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脏腑学说与西医参比教学法

    教师在中医学基础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结构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触类旁通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比如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