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媒体调查报告8篇

时间:2023-02-22 15:30:11

媒体调查报告

媒体调查报告篇1

摘 要:本研究通过网络与现实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网络媒体中的教育舆情现状作总体上的把握,探究其舆情分布、变化和功能发挥作用的规律,期望给现实的教育决策和网络教育舆情管理提供论据和帮助。

关键词:教育;舆情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问题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持续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①。舆论反映着人心所向,对人们的行动、政府决策和社会局势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舆情与舆论密切相关,但有多了“情”的两重含义,一是指情绪,突出表现为个体对事件的主观态度,突出舆论所包含的情绪化特征;二是情况、情形,是对一个阶段、一定空间里的舆论情况的总体把握。对舆情的理解有三个层面:一是舆论主体具有情绪化、情感参与的特征;二是舆论本体常常体现出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倾向性;三是对舆论状况要做动态的总体性把握,体现出对舆情的总体概貌描述和整体关照。“教育舆情”则是对舆情内容的限定,是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公众针对教育话题、教育问题所表现出的情绪、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包含了静态的舆情描述、动态的舆情变化和总体上的对舆情的判定和把握。

截至201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②。互联网是当下公民参与的重要途径,作为当今社会反映民意的窗口和容纳舆情的空间,已成为舆情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策源地,是媒体中的“集大成者”和舆论最大的“集散地”,且具有强大的媒体整合功能。其反映的教育舆情的广度和深度使得它成为研究教育舆情问题不可或缺也不可逾越的媒介载体。网络舆情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是解决当前教育问题、教育决策和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依据。

为了更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教育舆情的现状,研究者同时展开网上调查和网下调查并进行比较。于2010年11月1日—11月20日在郑州市区和新密市农村地区,采用便利抽样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其中郑州市区170份,新密市农村地区3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同时,2010年11月1日—11月7日在河南省比较有影响力的大河网发起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115份调查问卷,其中112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8%。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本次调查数据。

一、我国教育舆情现状分析

此次调查主要从五个方面设计问卷,(一)教育舆情主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居住地、学历、职业等。(二)教育舆情发源渠道,如获取教育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渠道、网络使用时间、网站类别偏好。(三)教育舆情的客体,教育话题种类及分布情况等。(四)网络教育舆情的特征。从网络表达意见的频率、采取途径、表达意见的目的和对网络意见的可信度评价等四个方面来考察。(五)现代教育现状以及公众满意度。

梳理调查问卷所得的信息,总结归纳出一些结论:

1.网络教育舆情的主体分布并不合理。网络教育舆情的主体偏向城镇地区,文化程度较高,年龄阶段集中在20岁—29岁之间,主体分布不合理首先体现在青少年主体的缺失,特别是在读的中小学生;其次是农村成员的参与比例远远低于人口比例,处于话语弱势。

2.网络教育舆情的客体偏重于微观层面或涉及公平正义的话题。网络教育舆情关注的人群聚焦于学生,话题聚焦于“大学生素质与就业、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分配、中小学课业负担/择校、教师素质及队伍建设、贫困或农民工子女教育、手机和网络对青少年影响、校园风气/校园丑闻、学前教育、高考状元/高考改革”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微观层面的问题或者涉及公平正义的具体话题。公众并不太关注“教育产业化、民办教育、继续教育、国外先进地区教育经验、教育行政化和功利化、职业教育、教育政策”等比较宏观的话题。

3.网络教育舆情具有自己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一,公众主要通过学校知晓教育信息,但利用这一渠道表达意见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倾向于选择媒体和人际关系表达意见。其二,网民上网习惯“就近原则”,网络环境下更依赖于网络获得教育信息,且发表意见的积极性很高,有八成网民通过网络表达意见。其三,跟帖评论是网民表达意见的主要方式,有三成网民会主动发起话题。其四,教育舆情最为集中的地方并不是教育类网站和官方网站,而是主流搜索引擎、全国性商业门户网站、社区网站,论坛引发网络舆论的力量有所减弱,全国性主流网站对教育舆情具有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

4.网民对我国教育现状的总体评价不高。网民发表意见大多主观上是为了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期望教育问题得以解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网络教育舆情也存在娱乐化倾向比较明显、具有非理性、情绪化因素等问题,网络教育舆情总体上对教育现状的满意度低于现实舆论,有不少批评性话语。

5.网络教育舆情具有较高可信性。虽然网络教育舆情整体满意度低于现实舆情,但从公众关心教育话题的种类、公众认为现行教育突出问题的种类、对网络意见的信任程度、对教育总体满意度和对焦点教育问题的态度等五方面来考量,网络教育舆情和现实公众舆论的趋势相一致,能反映出公众的真实意见,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可以作为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网络教育舆情具有较高的功用价值

网络教育舆情虽然有非理性、情绪化因素存在,但并不能因此否定网络舆情的合理性和价值。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主体具有绝对的多数优势、参与的广泛性和深入性,是真正的“舆人之论”和“民”意。并根据以上调查结论显示,网络教育舆情和现实公众舆论的趋势相一致,能反映出公众的真实意见,具有较强的可信性,对教育决策有一定功用价值。

首先,网络教育舆情的功用主要体现在决策参考上。教育决策是一项复杂工程,由于历史积淀、经济掣肘、影响深远、后果严重等原因,教育决策不得不表现得相当谨慎,科学准确的舆情分析十分必要。网络教育舆情在决策的不同阶段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决策前的选题依据,可以反映教育问题所在,群众对教育问题的态度,以及一项教育问题所牵涉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以反映决策执行和评估状况,以及群众的满意度,为决策后政策修订和调整的参考依据。

其次,网络教育舆情的功用还体现在,教育决策者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群众对某一教育问题提出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三、建议和对策

如上文所述,我们根据教育舆情对教育决策的功用价值此提出以下对策:

①全面客观看待网络教育舆情。不视网络教育舆情为“洪水猛兽”;群策群力,相信网民智慧。②注重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③密切关注与公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涉及公平正义的话题。制定微观教育政策时,重点监测和了解网络教育舆情,并对不满情绪和消极舆论进行及时疏导;制定宏观教育政策时,应该更多听取专家学者、社会阅历丰富的公众、见解独到的公众等的意见。④把握好传统媒体和主流网络舆论领地。⑤开展实地调查充分了解弱势群体中存在的教育问题。⑥提出一套重点分明的网络教育舆情监测系统。

四、结语

网络舆情与现实舆情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对两者要区别对待,合理使用。单一的网络教育舆情也因此不能作为教育决策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唯一依据。网络舆情需要与其它方式的调查结果相互配合和印证。但在公共决策的前期和后期,网络舆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决策议题发现和问题发现的重要途径,但决策过程中的方案设计制定却要避免情绪化、非理性的东西,更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前瞻性,需要注入更多的专业因素。

注释: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M].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②《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CNNIC于 2011年7月19日。

参考文献

[1] 程栋:《实用网络新闻学》,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 刘虹:《网络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广西大学硕士论文。

[3] 赵梦芳:《新闻媒体的网络发展》,《网络时代》。

媒体调查报告篇2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高中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较高水平,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由上述数据可知,当前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已相当普及。西藏特殊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造成了西藏教育环境的特殊性,那么,新媒体在西藏高校在校生中普及度如何、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成了笔者关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西藏大学发放调查问卷,以此了解西藏高校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真实情况,也为后期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采取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2份,其中有效问卷384份,有效率为96%。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调查对象中,男性数量(202人)略多于女性(182人)。从被调查者的民族情况来看,汉族学生为213人,占总数的55.5%,藏族学生为161人,占总数的41.9%。从被调查者的学历分布来看,在被调查者中,本科生为318人,占总人数的82.8%,硕士研究生为66人,占总人数的17.2%。

二、新媒体使用状况

媒体按出现的时间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种,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杂志等,新媒体如电脑、手机等。调查结果显示,手机的普及率为100%,电脑(包括笔记本、超级本、上网本)的普及率接近100%,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学生(22.4%)由于更新换代等原因,同时拥有并使用两部手机。另外,通过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手机和电脑已经成为西藏大学在校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西藏大学校园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

在新媒体的使用时间这项调查中,每天使用新媒体时间“少于1小时”的仅有49人,占12.8%,“1-2小时”的有52人,而使用新媒体时间在“2-4小时”及“多于4小时”的分别为177人、106人。由此可见,有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新媒体时间多于2小时,这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甚至在4小时以上。

三、对新媒体的依赖性

如今新媒体成为西藏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影响力可想而知。调查显示,仅有15名(4.0%)学生“在最近一个月内曾超过一天时间没有主动接触手机或互联网等新媒体”。而78.6%的学生“通常会随身携带手机”,75.3%的学生会“时不时查看手机以检查有没有短信、微信等消息”,27.3%的学生“睡觉不关机”,另外,“有睡前玩手机习惯”的学生比例甚至高达92.7%。如果一天不使用互联网或手机,有145人(37.8%)觉得“极度空虚”,另有175人(45.6%)会“焦虑惶恐”,由此可见,多数学生与新媒体已经近乎“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在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依赖。

四、对新媒体使用的认知

对手机上网的态度,大部分学生(333人)赞成手机上网可以便捷的获取信息;在现实中与他人交往的方面,有74.1%的学生认为新媒体有利于与他人交往;另外,69.5%的调查者认为手机上网是非常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西藏大学生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渠道,而传统的纸面媒体呈现出退出了西藏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对于新生的网络事物不仅具有较强的接纳、学习以及使用的能力,而且对互联网和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认可通过来学习、交流、扩展自己的知识,认为新兴的网络使用方式、网络社交方式对其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在大学生日常的社交和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媒体调查报告篇3

【关键词】中职 多媒体 英语教学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011-03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软硬环境,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它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文字、图像、声音相互结合,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为了了解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当前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真实情况,英语课题组教师进行调查分析,摸索出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新模式,从而达到在多媒体环境下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一、调查的对象

调查对象分为两个部分:广西交通运输学校的英语教师和2013、2014级学生。涉及的专业包括汽修、酒店、财会、物流、计算机、电子等6个代表性的专业。英语老师共发放了10份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学生共发放了550份调查问卷,收回528份有效问卷。

二、调查的方法

针对老师和学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同时也采用实地观察了解的方式。

(一)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老师参考其他研究者的问卷,设计了本课题的问卷表,包括教师的问卷和学生的问卷两部分。教师问卷包括:(1)教师的多媒体水平和技能;(2)教师对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态度;(3)多媒体设备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学生问卷包括:(1)所在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2)学生对多媒体设备的态度;(3)学生对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评价;(4)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了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与教师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情况,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事实依据。问卷用中文写成,主要采用选择题的题型,要求学生以匿名方式,承诺数据正确用途,确保问卷的客观性和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二)师生访谈法

本课题准备了五个问题,分别与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谈话,收集到了他们对多媒体教学的看法和意见,是问卷调查的有力补充。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教师的调查情况分析

1.教师的自我评价。在对英语教师的调查问卷中,认为自己计算机操作水平在中等(含)以上的超过50%,单就计算机操作技术来说,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完全没有问题,只有2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计算机操作技术方面较差。当涉及具体某项多媒体技术时,如从网络搜索资源后制作课件时,30%的教师自评水平为较差,说明我们今后应重视这个问题,应采取多渠道解决这个难题,如在组内多开展培训活动,多探讨课件制作的心得体会。

2.对英语教师计算机技术获取渠道的分析。通过调查发现,超过80%的英语教师计算机技术都是通过自学和实践获取的,而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发展,教师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在老师中开展提高计算机技能和课件制作水平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英语教师多媒体技术的水平。

3.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评价。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灌输的弊端,它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作用,已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尽管多媒体教学也有某些弊端,但大部分教师还是给予正面的评价,认为多媒体教学给我们带来的优势远远大于劣势。

4.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经过汇总发现,大部分英语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还是持肯定的态度,超过60%的教师认为,自从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后,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但是,有部分教师提出,虽然多媒体设备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生动活泼的课件也吸引了学生,但还是有部分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还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可见,多媒体教学只是一个手段,我们还应该以现代外语教学法来指导教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外语交流的技能和知识。

5.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依赖程度。有将近68%的英语老师在整整一堂课上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上依靠多媒体的时间过长,这个问题值得注意。如何分配时间,合理使用多媒体,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对学生的调查情况分析

1.多媒体设备与学习兴趣的关系。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设备能增强上课的兴趣,这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比较吻合。根据教育心理学,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应合理地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和语言文化环境,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更自主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2.学生对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看法。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并不是一味要求全程多媒体教学,反而是更倾向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因此,英语教师既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去刺激、鼓励和指导学生,同时结合讲授法、情境法、启发法、角色扮演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逐步开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

3.学生对多媒体设备的评价。有30%的学生对学校多媒体设备比较满意,认为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但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设备需要改进,认为学校多媒体设备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没及时对多媒体设备进行保养、检测和维修;不能定期更新电脑上的软件;学校管理部门分工较混乱,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不知最终由哪个部门负责。

4.学生对老师制作的课件的评价。有30%左右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的课件清晰,有45%的学生认为课件质量一般,有20%的学生抱怨说课件不够清晰,例如字体太小、颜色太刺眼、背景太暗,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对课件的字体大小、文本颜色和背景色要协调统一,尽量做到清晰美观。

5.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肯定了多媒体教学,认为多媒体教学有帮助作用。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有些课件华而不实,图片文字和授课内容不吻合,上课时觉得很有趣,但下课后很快忘记。为此,我们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来制作课件,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听说读写,才能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标。

6.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学生认为,当多媒体出现故障时,大部分老师还是坚守岗位,改用黑板或其他教具,坚持上完课。但问卷调查中也可以看出,有小部分教师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就显得慌张,无心教学,于是草草应付式教学甚至停课。

(三)师生座谈会的结果分析

1.在对多媒体教学表示认同的基础上,部分学生也提出了宝贵建议:(1)多媒体教学进度相比传统教学太快,有些学生跟不上;多媒体教室光线太暗,容易使同学犯困。(2)希望任课教师进一步优化课件,突出教学重点,多增加动感画面和教学视频,提高课件清晰度。(3)因多媒体教室环境的不同造成视听效果的差异,建议改善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环境。(4)建议学校成立专门机构,经常对多媒体设备进行检修,重点检查电脑主机、投影仪,还应该定期更新软件。

2.教师肯定了多媒体作用外,也提出一些想法:(1)多媒体教学应采取典型引导,示范教学。要在课件质量上下工夫,在备课上抓水平。多媒体课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希望学校定期在教师中开展电脑技能培训活动或竞赛,借此提高老师课件制作水平。(2)在授课中,教师不应全程使用多媒体,应多在学生中间走动,与学生开展各种互动,以提高后排学生的注意力。(3)建议学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购买已发行的高质量课件。(4)提倡英语教师应该资源共享,互帮互学,共同研究学法和教法。(5)建议学校对多媒体设备定期检查,对旧设备及时更新或升级。

四、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确实给英语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有利于新时代英语教学的优化。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1.逢课必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促使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营造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很多英语老师一提到上课,尤其是研究课或公开课,觉得非用多媒体课件不可。教师在课堂上过分依赖多媒体,表现在有部分教师的板书水平呈下降趋势,有的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照本宣科,语言能力也有所下降。长期这样下去,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一旦设备故障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

2.英语教师变成放映员。英语教师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性的耳濡目染的影响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规范的板书和标准的语音语调,将会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总是用多媒体书写而不是自己板书,用多媒体软件播放录音而不是自己范读,教师就如同放映员,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忽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操练。

3.过分追求声像效果。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目的是优化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效果。但有个别英语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利用一切所利用的媒体,一味追求表面新颖、花哨、动感等效果,也不管是否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吻合,最后虽然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忽略教学内容,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质量。

4.多媒体信息量过大,学生跟不上。多媒体教学具有强大的直观显示功能,使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减少了,同时课堂信息量增大。老师用课件上课,呈现速度快,停留时间短暂,部分学生对老师所教内容,不仅跟不上,还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导致接受能力下降,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课件信息过大,课件演示过快,学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实质上也就成为了一种借助于高科技的“满堂灌”。

(二)改进措施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也提出了改进措施:

1.培养英语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英语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英语教学法,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了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建议学校采取相应的制度,例如组织英语教师外出听示范课,参加校内多媒体课件评比,展示教师多媒体教学成果,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2.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多媒体设备是学校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开展多媒体教学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学校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必须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包括保障电脑、大荧屏和多媒体教室能正常使用,配备好适合课程特点的多种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3.多媒体教学注意师生互动,避免高科技的“满堂灌”。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总站在电脑面前,而应时不时走到学生中去。老师授课时眼睛应注视学生,做到用心与学生交流。如果教师常面带微笑,多给学生讲鼓励的话如“Well done!”“Good job!”,给学生信心,学生就会发现自己内心深藏的无限潜力。老师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把关键的部分例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口语训练、角色扮演等内容留在课堂上跟学生互动,真正实现师生互动。

4.老师应共享优秀课件。要想做好一个课件,特别是优秀的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每位教师都各自为政地制作课件,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对整个学校来说则是重复劳动。因此,所有英语教师要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对于课件制作者来说,自己的课件被众多人使用,更体现了课件的价值。另外,应积极与其他兄弟学校加强联系,以达到相关专业的资源共享。

总之,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得到多数师生的认可,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是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中职生认知发展规律,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才能把多媒体技术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最优组合,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春玲,贾国庆.从学生角度看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效益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1)

[2]康立新.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英语教师问卷分析报告[J].Crazy English teachers,2010(12)

[3]刘昕.多媒体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9(6)

[4]沈霞.多媒体技术在新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媒体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网络文明 网络文明志愿者 阳光跟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46-02

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下,志愿者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地发展成熟。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是一项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向并轨的跨世纪事业。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志愿服务,也逐渐成为青年网民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公益理念,实现了志愿服务虚拟网络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网络文明志愿者”这个新兴词汇的出现,正是“新媒体时代”志愿者群体网络化的一种具象代表。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此次抽取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为样本,共回收500份调查问卷,在挑选出无效问卷后,得到441份有效问卷。

(二)调研问卷

此次调查以新媒体时代网络文明状况及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服务现状为基准,问卷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调查大学生对网络文明状况的满意程度;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对网络志愿活动的认知;第四部分为网络参与及环境维护。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关于上网情况

1.电子信息技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

经调查,在上网方式方面:有9388%的人选择用手机上网,6939%选择用笔记本上网,1973%选择用平板电脑上网,1156%选择用台式电脑上网,没有人选择“不上网”这一选项。这说明,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对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兼具传统通讯功能(电话、短信等)和各种拓展功能的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飞速发展,让手机上网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相较于传统上网方式,手机上网更加轻巧便捷,也更易操作。

2智能手机带来更加便捷的上网选择

在上网频率方面,每天的上网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人占总数的4422%,占比最大。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或者以下的只占总数的748%。这说明,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智能手机在被人们当作一种上网工具的同时,其被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新时代“低头族”说的就是这种沉迷于手机的群体。网络环境也已经成为当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必须关注到这一领域的问题。

3网络化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形成

在调查主要借助网络做什么比较多时,有8503%的人选择微博、微信、QQ等社交活动,6803%选择打游戏、看电影电视剧等娱乐活动,6054%选择查资料、写论文等学习任务,6054%选择浏览新闻和时政大事。可以看到,通过网络进行社交活动、浏览各类新闻、网站的所占比例较大,并且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巨大,网络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学习生活需要,这也催生了人们网络化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形成。

(二)关于网络文明状况

1.网络文明状况令人担忧

调查结果显示,有5442%的人认为当今网络环境较不文明,3741%的人认为当今网络环境较为文明,而认为十分文明的只有一个人,占比为068%。这说明,在广大网民心中,对于网络环境文明状况的基本认知,一半以上的人都认为网络文明状况较差。这就给网络环境的净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2.比较严重的网络问题

在网络问题方面,我们总结了最常出现的几类网络问题,主要是道德绑架、语言暴力、色情广告、盲目跟风、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最为严重的网络问题是道德绑架和网络谣言,都占总比例的7891%,其次是语言暴力和网络诈骗,分别占7551%和7483%,接下来是盲目跟风占比6871%和色情广告占比5578%。总的来说,依照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所列举的这几类网络问题都是较为严重的网络问题,是亟须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3.网络环境的优化成为公众期待

基于对网络问题出现状况的思考,在“是否需要优化当下的网络环境”的调查中,有7823%的人认为当前网络环境应该优化,有1905%的人认为需要稍加优化。就是因为网络环境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网络环境的优化是刻不容缓的。

(三)关于网络志愿服务认知

1大多数人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根据调查,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有5578%的人参加过志愿服詹⒈硎竞芾钟诓渭樱1837%的人表示虽然没有参加过但也很乐于参加。参加过或者没参加过但不想参加的人占比分别为1156%和1429%。在行动上,参加过志愿服务的人占总人数的6734%,在态度上,仍然想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占总比的7415%。说明对于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仍然很受重视,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支持志愿服务活动并且愿意在这上面投入时间和精力的。

2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社会认同感不强

在对网络文明志愿者的认知调查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对这个概念非常了解的人只占总数的272%,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占比最多,有449%,而完全没听说过的也占总数的2449%。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团中央有相关的文件,推广网络文明志愿者的发展模式,以促进这一群体的发展和发挥作用,但就目前来讲,大家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还不够,了解程度较低,说明其服务效能还是没有发挥出来。

3.网络文明志愿服盏湫突疃――“阳光跟帖”活动的宣传缺失

“阳光跟帖”行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发起,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倡导广大网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理性评论、文明跟帖,壮大跟帖评论正能量,改善跟帖评论环境,形成人人争做“中国好网民”的良好评论氛围。根据调查结果,表示没听说过这个活动的人占总数的5306%,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占2857%,表示一般了解或者非常了解的只占总数的1565%和272%。对于从属于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的成员或者对网络志愿服务有所涉猎的人可能会去专门了解一下,但对于一般大学生来讲,知道这种概念可能也不会专门去研究,生活中没有类似的群体活动宣传,也很难做到对其了解。

(四)关于网络参与及环境维护的问题

1.智能时代推动媒体平民化趋势日益明显

根据调查,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只有2109%的人表示从不发表评论。这表明在人们浏览微博等互动软件或者新闻客户端时普遍会发表意见。这是媒体平民化的一种表现:从纸媒到网络媒体,人们接触新闻媒体的机会增多,各种新闻媒体进行互动的可能性也增大了。这也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必然现象,从博客到微博,从PC客户端到手机应用软件,新闻的实效性和便捷性显而易见,在智能手机和无线区域网络覆盖面逐步增大、各种第三方软件开发的进程不断深入中,人们随时可以浏览新闻,发表看法,表达观点。

2网络言论煽动性、引导性特征显著

在关于网络是否具有引导性和煽动性的调查中,认为极少有和没有的分别只占被调查总数的68%和34%。也就是说,在被调查的大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网络是具有引导性和煽动性的。在网络时代,网络身份虚拟化、匿名身份等似乎给网民披上了一层“保护膜”,网络言论自由也成为网民想说就说、不吐不快的最大动因。不少人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时事政治、国家大事的意见和看法,当然,也有一些人会以网络自由为屏障,一些具有消极因素的内容,给网民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3.大学生网民对待网络问题的普遍态度或做法

根据调查,当被调查大学生看到对网络环境建设有不好影响的虚假、诈骗信息或者网络语言攻击等内容时,有6735%的人选择不理睬,2585%的人选择举报,只有204%和476%选择与之争执或者其他,这可以得出,大多数大学生网民是可以理性、谨慎地对待网络问题的。在遇见网络问题时,置之不理可谓是一个选择最多的策略,另外一个更加直接的方法就是举报,一般情况下,社交媒体软件或者新闻评论互动区都设有举报按钮,选择相应分类,如“垃圾营销、有害信息、色情、不实信息、违法信息、人身攻击、抄袭”等分类,就可以对其进行举报,这也为网络环境的净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4.网络环境维护需要多主体参与

在关于网络环境维护的主体选择上,有7619%的人选择社会主流媒体,有6803%的人选择了国家政府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器层面的角色,有5442%选择网络文明志愿者等优化网络环境的群体。这说明,在新媒体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网络环境的优化需要各个社会群体、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在大众认知中,社会主流媒体对网络环境的影响最大,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网民能够实时接收到最新的信息,而信息则是通过社会媒体进行传播,因此社会主流媒体对于网络环境的维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国家机器使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强立法建设、完善政策制度等,也是网络环境维护的重要主体。另外,就是本文中所述的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也是网络净化的重要力量。

5.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服务有待优化

根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服务状况的评价,有4422%认为服务一般好,2109%认为群体服务不好,只有748%的人认为其服务非常好。这说明,在大众认知中,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的服务并不尽如人意,不仅是宣传力度不够,在意识上也没有认识到这一志愿群体存在的意义。而且在实践行动上,由于没有完备的发展计划和规程,也没有确定的发展模式佐以借鉴,大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群体的服务仍有待优化,而这一群体也应该不断完善发展,为维护好网络环境出力。

三、结语

媒体调查报告篇5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组委会对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及媒体人物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参加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的350余名学员和20余名旁听生,他们分别来自全国29个省市、130所高校,学科背景包括传播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数字经济学、机动工程、统计学、力学、法学、生物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多种学科。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获有效问卷333份。

大学生最喜爱的报纸——《中国青年报》等位列前三

关于“最喜爱的报纸排行(可多选,不超过3项)”,《南方周末》以70.7%的支持率高居榜首;《中国青年报》位居第二,占比25.7%;《环球时报》和《南方都市报》携手荣登第三名,均得到15.7%的支持率;《参考消息》《人民日报》《China Daily》《新京报》《新民晚报》《大河报》《体坛周报》紧随其后,排名第四至第十位。其中《南方周末》2012、2013年均排名第一位,《人民日报》由2012年的第九名上升到2013年的第五名。

大学生最喜爱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

关于“最喜爱的杂志排行(可多选,不超过3项)”,杂志排行与报纸差异明显,报纸中《南方周末》占比遥遥领先,而杂志出现各家均分的形势,虽然《三联生活周刊》荣登冠军榜,但得票率(35.5%)仅比位居第二的《南方人物周刊》(34.5%)多出1%,而位居第三、第四的《看天下》《中国国家地理》分获29.4%和25.2%的支持率。

《三联生活周刊》2012、2013年均为榜单之首,《南方人物周刊》由2012年的第五名跃升到2013年的第二名,《三联生活周刊》最受女生喜爱,而男生最喜欢的是《看天下》和《中国国家地理》。

大学生最喜爱的网络媒体——新浪

关于“最喜爱的网络媒体(可多选,不超过3项)”,新浪以52.6%的票选率位居第一,百度(45.8%)、凤凰网(34.8%)分别排在第二名、第三名。此外,社交类网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容小觑,社交类网站如豆瓣网、人人网分居第四、第六位。视频类网站,优酷土豆网、爱奇艺博得了部分学生的喜爱,排名为第五至第八。

从性别差异来看,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新浪、凤凰网,女生比男生更喜欢使用百度;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硕、博士相较于本科生更喜欢新浪、凤凰网,本科生比硕博研究生更喜欢用百度;从专业上来看,传媒相关专业的学生较非传媒专业学生更青睐新浪和凤凰网,百度是非传媒业学生的最爱。

大学生最喜爱的移动社交类应用——微信

关于“最喜爱的移动社交类应用(可多选,不超过3项)”,微信以75.0%的占比位居第一,手机QQ位居第二(67.2%),排名第三的是手机新浪微博(54.8%),人人位居第四(34.3%),飞信仅有16%的支持率,位居第五。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喜欢微信的硕、博士生比本科生略多,而喜欢人人和飞信的本科生比硕、博士生更多;从学生的专业来看,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最喜爱的是微信,而非传媒类专业学生最喜欢手机QQ;对人人和飞信的喜爱程度,非传媒专业的学生也明显高于传媒类专业的学生,这反映出传媒专业学生更易于快速接受、应用新兴媒介工具。

大学生最喜爱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

关于“最喜爱的微博平台(可多选,不超过3项)”,有98.4%的大学生选择了新浪微博,其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微博,腾讯微博居于第二位,但占比仅为11.9%,其他微博被选率较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连续两年分别位居第一、二名。

大学生最喜爱的广播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关于“最喜爱的广播媒体(可多选,不超过3项)”,有29.6%的大学生对广播媒体不太了解,有11.3%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类的广播媒体,这也体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面临着巨大危机,大学生对广播的使用率明显下降,近三成的学生选择了“不太了解”这一选项。除去这部分样本,学生喜爱的广播媒体主要集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占比49.4%,高于排名第二、三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0.4%)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0.1%),其余广播电台得票率低且分散。

大学生最喜爱的电视媒体——湖南卫视

关于“最喜欢的电视媒体排行(可多选,不超过3项)”,湖南卫视以48.5%的被选率位居第一;其次是凤凰卫视,占比40.5%;中央电视台、江苏卫视各占36.0%、26.5%,分别位居第三、第四。浙江卫视、东方卫视、TVB、旅游卫视、星空卫视、北京卫视名列第五位至第十位。

湖南卫视由2012年的排名第二上升到2013年的第一名,凤凰卫视由2012年的第一名降至2013年的第二名,中央电视台和江苏卫视2012、2013年均分别稳居第三位、第四位,其余卫视两年间排名变化不大。湖南卫视获得来自女生的票选要明显多于男生。中央电视台是男生群体和本科群体最受欢迎的电视台。

大学生最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新闻1+1》《铿锵三人行》

关于“最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可多选,不超过3项)”,《新闻1+1》和《铿锵三人行》以29.1%的占比并列第一,《新闻调查》和《看见》紧随其后,分居二、三位。《朝闻天下》《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海峡两岸》《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第一时间》依次进入榜单前10名。

女生较男生更喜欢《新闻调查》节目,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喜好集中于榜单排名较靠前的节目;而非传媒类专业学生喜好相对分散,各个节目的支持率差距较少,《焦点访谈》最受其欢迎。

大学生最喜爱的综艺娱乐类节目——《快乐大本营》

关于“最喜爱的综艺娱乐类节目排行(可多选,不超过3项)”,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以37.5%的支持率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好声音》,占比36.0%;《天天向上》排名第三,占比26.8%;《康熙来了》《壹周立波秀》《非常静距离》分居第四、第九、第十位,《我是歌手》《百变大咖秀》《鲁豫有约》《年代秀》《中国梦之声》是排名前十的新晋节目。

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男生比女生更偏爱《中国好声音》,该节目是男生最喜欢收看的娱乐节目,同时也是本科生最爱的娱乐节目。

大学生最喜爱的教育类电视节目——《探索·发现》

关于“最喜爱的教育类电视节目(可多选,不超过3项)”,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探索·发现》以40.1%的支持率高居榜首;排名第二的是《百家讲坛》,占比32.7%;《一站到底》位居第三位,占比22.3%。

从节目排名情况来看,中央电视台的教育类电视节目更受喜爱。男生较女生更喜欢《探索·发现》,女生较男生更喜欢《一站到底》,本科生和非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更钟爱《百家讲坛》。

大学生最喜欢的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非诚勿扰》

关于“最喜欢的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可多选,不超过3项)”,《非诚勿扰》以40.6%的占比位居榜首;其次是《职来职往》,占比30.5%;《美丽俏佳人》《鉴宝》《星尚》《百里挑一》《音乐流行榜》位居第三至第七位。值得一提的是,《美丽俏佳人》主要凭女生的得票占据第四位。

大学生最喜爱的新闻主播——白岩松

关于“最喜爱的新闻主播(可多选,不超过3项)”,白岩松以62.0%的支持率高居榜首,柴静以40.5%的占比位居第二,欧阳夏丹获得了20.9%的支持率,排名第三。芮成钢、张泉灵、曾子墨、敬一丹、吴小莉、郎永淳、许戈辉分别排名第四至第十名。榜单前十名中,有7位新闻主播来自央视,其余3位来自凤凰卫视,女性主播占据榜单前十名的大半江山。

白岩松连续两年成为最受欢迎的新闻主播。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白岩松、芮成钢,女生比男生更喜欢柴静、欧阳夏丹。

大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何炅

媒体调查报告篇6

调查地点: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

调查内容:关于大学生对媒体和媒体人看法的调查

调查对象:来自全国29个省市、xx0所高校,学科背景包括传播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数字与经济学、地面机动工程、统计学、力学、法学、生物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多种专业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媒介环境正在迅速重构,当代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探索者,其媒介的使用习惯、选择偏好和价值倾向均与媒介未来的探索和实践紧密相连。为此,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组委会对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及媒体人物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参加20xx年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的350余名学员和20余名旁听生,他们分别来自全国29个省市、xx0所高校,学科背景包括传播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数字与经济学、地面机动工程、统计学、力学、法学、生物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多种学科。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获有效问卷333份。

大学生最喜爱的报纸:《南方周末》

关于“最喜爱的报纸排行(可多选,不超过3项)”,20xx年《南方周末》以x0.x%的支持率高居榜首,《》位居第二,占比25.x%,《环球时报》和《南方都市报》携手荣登第三名,均得到15.x%的支持率。《参考消息》《人民日报》《china daily》《新京报》《新民晚报》《大河报》紧随其后,排名第四至第十位。其中《南方周末》XX、20xx年均排名第一位,《人民日报》由XX年的第九名上升到20xx年的第六名。

大学生最喜爱的杂志:《三联生活周刊》

关于“最喜爱的杂志排行(可多选,不超过3项)”,杂志排行与报纸差异明显,报纸中《南方周末》占比遥遥领先,而杂志出现各家均分的形势,虽然《三联生活周刊》荣登冠军榜,但得票率(35.5%)仅比位居第二的《南方人物周刊》(34.5%)多出1%,而位居第三、第四的《看天下》《中国国家地理》分获29.4%和25.2%的支持率。

《三联生活周刊》XX、20xx年均为榜单之首,《南方人物周刊》由XX年的第五名跃升到20xx年的第二名,《三联生活周刊》最受女生喜爱,而男生最喜欢的是《看天下》和《中国国家地理》。

大学生最喜爱的网络媒体:新浪

在“最喜爱的网络媒体(可多选,不超过3项)”一题中,新浪以52.6%的票选率位居第一,百度(45.8%)、凤凰网(34.8%)分别排在第二名、第三名。此外,社交类网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容小觑,社交类网站如豆瓣网、人人网分居第四、第六位。视频类网站,优酷土豆网、爱奇艺博得了部分学生的喜爱,排名为第五、第八。

从性别差异来看,男生比女生更喜欢新浪、凤凰,女生比男生更喜欢使用百度,从受教育程度来看,硕、博士相较于本科生更喜欢新浪、凤凰网,本科生比硕博研究生更喜欢用百度,从专业上来看,传媒相关专业的学生较非传媒专业学生更青睐新浪和凤凰网,百度是非传媒业学生的最爱。

大学生最喜爱的移动社交类应用:微信

关于“最喜爱的移动社交类应用(可多选,不超过3项)”,微信以x5.0%的占比位居第一,手机qq位居第二(6x.2%),排名第三的是手机新浪微博(54.8%),人人位居第四(34.3%),飞信仅有16%的支持率,位居第五。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喜欢微信的硕、博士生比本科生略多,而喜欢人人和飞信的本科生比硕、博士生更多。从学生的专业来看,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最喜爱的是微信,而非传媒类专业学生最喜欢手机qq,对人人和飞信的喜爱程度,非传媒专业的学生也明显高于传媒类专业的学生,这反映出传媒专业学生更易于快速接受、应用新兴媒介工具。

大学生最喜爱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

关于“最喜爱的微博平台(可多选,不超过3项)”,有98.4%的大学生选择了新浪微博,其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微博,腾讯微博居于第二位,但占比仅为11.9%,其他微博被选率较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连续两年分别位居第一、二名。

大学生最喜爱的广播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在“最喜爱的广播媒体(可多选,不超过3项)”一题中,20xx年,最受喜爱的广播媒体调查中,有29.6%的大学生对广播媒体不太了解,有11.3%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类的广播媒体,这也体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面临着巨大危机,大学生对广播的使用率明显下降,近三成的学生选择了“不太了解”这一选项。除去这部分样本,学生对广播媒体的喜爱主要集中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占比49.4%,高于排名第二、三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10.4%)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0.1%),其余广播电台得票率低且分散。

大学生最喜爱的电视媒体:湖南卫视

关于“最喜欢的电视媒体排行(可多选,不超过3项)”一题,湖南卫视以48.5%的被选择率位居第一;其次是凤凰卫视,占比40.5%;央视、江苏卫视各占36.0%、26.5%,分别位居第三、第四。浙江卫视、东方卫视、tvb、旅游卫视、星空卫视、北京卫视名列第五位至第十位。

湖南卫视由XX年的排名第二上升到20xx年的第一名,凤凰卫视由XX年的第一名降至20xx年的第二名,中央电视台和江苏卫视XX、20xx年均分别稳居第三位、第四位,其余卫视两年间排名变化不大。湖南卫视获得来自女生的票选要明显多于男生。中央电视台是男生群体和本科群体最受的电视台。

大学生最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新闻1+1》《铿锵三人行》

“最喜爱的新闻类电视节目(可多选,不超过3项)”一题中,20xx年,《新闻1+1》和《铿锵三人行》以29.1%的占比并列第一,《新闻调查》和《看见》紧随其后,分居二、三位。《朝闻天下》、《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海峡两岸》、《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第一时间》依次进入榜单前10名。

媒体调查报告篇7

先前两次的教育模式质变都极大程度地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从1999年第一所远程学院的成立至今,可以看到的第三次教育模式质变的步履是多么迅速,我们有理由相信其独特的科学魅力,将使未来的教育事业走向更高的层次。

论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方便快捷是人们的普遍反映。几年前,我们骑着自行车走几公里的路程去上学,有时候还睡意朦胧,于是就想假如能在家里上课该多好。几年以后,这种足不出户的教育形式成为现实而不是梦。我们是不幸的一代,曾几十年如一日乏味地坐在教室里,看着老师们在讲台上唱着独角戏;我们又是幸运的一代,当学历和文凭在一夜之间成为社会成员的能力标准时,我们熟悉了网络多媒体,甚至熟悉了远程教育。同时,方便快捷的受教方式使网络多媒体教学迅速普及、蔓延。

网络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诞生,意味着教师独角戏时代的结束。网络多媒体可以将文本、知识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使对象立体化,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解读。这种超越平面甚至可以跨越时空的解读方式,使认知、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爱好和效率。虽然在过去的十年间,多媒体相继扫荡了影视界、出版业、办公室等领域,在教育界的革命却迟迟不肯暴发,老师们仍然偏爱他们用惯了的粉笔与黑板,与计算机世界几乎“绝缘”,但是计算机还是进入了学生的生活,他们在这一方面已远远地青出于蓝。一旦网络多媒体开始席卷教育界,学生们将比教师更快地进入角色。为什么呢?因为当多媒体在教育领域还受到“冷遇”的同时,计算机及其孪生兄弟游戏机一起,在儿童乃至成人的游戏王国中大受欢迎,多媒体产生的立体感和趣味性是粉笔加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网络多媒体教学使知识间的联结由线性结构转为网状,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若需要一些资料或询问不理解的问题,只好在图书馆里抱起厚厚的一叠书本或者求助于教师。可以想象传统阅读检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理解教师的知识不是无限的,但是网络多媒体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整地给出所需要检索的全部内容。而且计算机绝对是一个“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它有无限广袤的知识和“百问不烦”的耐心。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是阅读方式的变革,也是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工具是课本,学生必须强记所有的知识,在头脑里融会贯通,形成链接。而多媒体教育的工具是计算机网络,是超文本,每一级概念每一个知识点都在超文本中存在下一级链接,无疑,网络多媒体已代替学生完成了知识整理的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便是信息化教育。反过来说,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教育就一定要走向信息化。但是没有一次改革可以一帆风顺,也没有一种代替旧事物的新兴事物是完美无暇,网络多媒体教学也毫不例外地存在一定弊端。

网络多媒体教学取消了传统教育中的情感媒介,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在网络教育方式下,电脑成为学生的专业教师,与机器交往的时间大大超过了与人交往的时间,师生之间原本存在的关怀、互助、倾诉、理解等种种情感可能淡化甚至消失。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更多地是作为治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将使他们重新审阅教育的基本准则,思考未来信息社会教师职业的一系列新特点。网络多媒体教学将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创造力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之中,从而不仅克服弊端,而且可以比从前做的更好。

媒体调查报告篇8

论文摘要:本文调查了我院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多媒体光盘辅助《学校体育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媒体光盘对辅助《学校体育学》的教学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良好的素质。本文还对多媒体光盘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具体运行程序进行了探讨。

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现代化水平,我们研制了与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学校体育学》相关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并把这套教学光盘应用到我院的教学实践之中,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

1应用多媒体光盘辅助《教材教法》教学的实施程序

本教学方法的应用是通过现场和模拟演示,以直观、形象的教学片段、个案,剖析学校体育教材教法的各种示例,突出重点、难点,加深对课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间题的能力。采取以下程序;1)教师根据所授的教材、教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索,使学生产生探求感和学习兴趣。(2)观看光盘演示的专题内容,包括概要说明,人工控制进程(可反复观看某一片段相对独立的内容),交互改变参数(以静止、慢进、快进等状态演示)。(3 )教师因势利导,针对普遍存在的间题,进一步进行理论诱导,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对教学要素有理性的认识。(4)教师在传授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正确运用教学模式的能力。

以“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为例,教师首先可以提问,教“篮球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顺序如何进行?作示范时教师是否持球?持球投篮时,球没有投中篮筐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可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讨论。同学也可试着练习。教师根据同学们的问题启发学生,“如果持球投篮,球没有进,那么同学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于球进没进,而不会注意正确的动作要领”然后,观看教学光盘里面示范教师的教法,教师根据同学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解答,使同学们在直观体验的基础上,加深了理性的认识。可见,教师提间一学生思考、尝试一观看光盘一理论诱导一正确的方法。是以先进科学的教学技术、正确理论促进体育理论教学新的程序。应用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或简化。

2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访问、开座谈会、发调查表等方法,调查了我院学生、教师等有关人员,具体的方法和过程如下:

1)访问专家。访间了学校体育学专家曲宗湖教授等4人。

2)开座谈会。召集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教师和部分学生,征求意见,了解教学光盘辅助《学校体育学》教学存在的间题。

3)发出调查表。根据以上座谈、访问的结果,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制定了《现代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光盘)辅助《中学教材教法》调查表,将表发放给我院学习教材教法课的学生共53份,97级体育教育专业30人,97级运动训练专业23人,其中有效问卷50份,将有效回答表50份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制定调查表,研究此种教学方法对我院实习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

4)教学观察。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的集中程度。

3结果分析

1)现在采用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95%的学生认为,现采用的教学方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认为现在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利于学生开发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种参与意识,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而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也有少数(3%)学生认为,现采用的方法太麻烦。

2)有91%的学生认为,采用光盘辅助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教材教法,传统教材教法在理论上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正确运用教法,但是学生在实践中,往往不知如何恰当运用。故此,经常导致实践上的失误和错误。

3)有85%的学生认为,因为年龄的区别,他们现在学院里所学的技术动作方法,同中小学里面所教授的技术动作方法是有区别的。运用光盘教学,更好学习到比较适合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方法。

4)教学观察显示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学习情绪普遍比较高涨。

5)通过统计与分析,我们在表1中可以看到,我院实习学生对于《教材教法》课程是比较喜欢的,它对学生的教育实习意义是比较大的,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指导学生的具体教学,特别是使学生了解中学体育教材的知识系统、教学体系、教法的应用。

6)通过统计与分析,了解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材教法》的教学效果,学生比较满意,对于教学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利于学校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促进了学校教改的实验与研究。

7)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意义在于指导实践,体育课有其特有的规律,特别是体育理论v的教学,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指导,并要求学生能够教好体育实践课。通过统计与分析我们了解到,运用多媒体辅助中学《教材教法》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8)可见,通过对学校体育学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效益。

4结论与建议

1)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多媒体光盘辅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素质具有很大的作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