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画图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2-05-20 13:02:20

画图实训总结

画图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建筑装饰;室内设计;设计思维表达;手绘

根据中国商情报网资料显示我国建筑装饰业以每年15%以上速度发展,到2013年,其年总产值接近24170亿元。巨大经济规模使装修市场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端工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社会对室内设计师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虽然社会在建筑装饰设计人才培养上也有较大进步。但现状巨大的市场却缺乏高级设计师。

相关概念

室内设计师的职业能力与后期职业能力

高等院校毕业生成为室内设计师职业生涯一般经过毕业实习绘图员,也就是帮助设计师画图的学徒,再成长为能独立设计的设计员,再到能独立面对客户交流接单。最后到指导他人进行设计构思表达修改的设计总监。其中成为接单设计师和设计总监手绘表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能力。

手绘表现图主要分为三类:手绘效果图、快速手绘表现草图、设计分析草图。

研究意义

1.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对多数企业建筑装饰设计员就业情况调查总结后,发现室内装饰行业就业门槛低,很多公司招个绘图员能操作cad买几本设计书就开始吹嘘自己是专业设计公司,靠嘴巴忽悠客户。这样的做法只能毁坏市场,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净化市场迫在眉睫。

2.尽快满足企业对高端设计师需求并找到改革高校室内设计手绘教学模式的方法。

2011-2013三年,利用对实习生走访活动,作者对浙江省东阳市广奥装饰有限公司、博宇装饰有限公司,台州经济开发区设计事务所等设计公司调研,共下发的360份问卷调查收回336份,其中对从业设计师年龄、学历、收入、岗位、手绘能力学习途径、手绘能力在室内设计职业中重要性和实用性方面进行调研,以下是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总结:

经过调研发现由于设计师手绘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导致大量装饰设计员上岗后手绘能力无用武之地,或者根本不知如何使用手绘设计能力。面对客户只能通过价格竞争、或者用专业电脑效果图公司制作的数字表现图像等手段吸引客户,并不能真正直观的表达和分析自己的创意创新及理念。目前多数设计院校对手绘能力培养重点还是放在造型,光影,质感,写实的内容上,还在以八九十年代社会需求来要求现在的学生,当时社会电脑数字绘图还没有完全兴起,所以手绘设计以写实路线为主。而今,很多学校教学仍然采用十几年前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教学手段,没有和社会企业实际需求接轨,导致学艺无用的问题产生。

另外装饰设计师岗位由于其能力上的差距同时造成了收入上的巨大差距,设计助理也就是普通绘图员岗位多数收入不到千元。走访实习生调研活动也对设计师年龄层次也进行了调研,能适用手绘设计的设计师平均年龄较大,说明手绘设计能力需要年龄时间积累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被逐渐发现提高的。所以在教学中存在如何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手绘教学效率的问题。

装饰设计师后期职业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关系到设计师个人本身物质条件提升,也关系到相关培养院校的声誉,部分装饰设计员设计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带动行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

本文从研究职业岗位能力入手多角度分析研究室内设计师必备的后期职业能力的构建与培养。本研究内容也为各高校培养装饰设计人才提供一定借鉴。

国内外设计师手绘表达能力研究

国内手绘设计技术发展:

从纵向上来看手绘的发展历史,在原始社会以羊大为美,羊长得大,长得肥就是最美好的事物。当时的原始人绘画、文字等内容都是围绕致用性为主。猎人们捕猎后利用闲暇时间总结狩猎经验,传授狩猎技能时利用手绘记录下狩猎过程和场景。最初的手绘是从致用性开始的。

历史发展到封建社会时期,手绘有了更多的内涵,不单是以致用为主,致用性也包含了设计功能,还兼具了培养审美,提升艺术情操的作用。王树良提到古代中国士大夫阶层都是以文人为主,都有一个基本能力就是书画。他们研究绘画,有娴熟的绘画功底,将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构图等技巧和绘画美学方法因借于园林居室造景艺术上,道法自然,因人而设,精在体宜,因地制宜,天人合一。另外古代工匠有园艺工匠、砖雕工匠、画工、木雕工、这些工种学艺都是以绘画入门,必须学习工笔白描画。这些绘画训练无疑提升了这个匠人们的艺术水准。这两种不同阶层的人合作建造的中国古典园林和环境景观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传世经典建筑及园林景观设计如:安徽宏村、苏州华林园。

除了艺术上的追求,手绘的设计作用也已经初具雏形,从北宋王安石执政时期,为挽救统治阶级的危机,由将作监编修了《营造法式》第一版,这是中国最早的建筑师手册。如:铺作斗拱手工制图 造蜀柱义手托脚之制。

随着历史发展,当今社会手绘具备更多更丰富的内涵,是应用于各个行业手工绘制图案的技术手法,设计类手绘。

王澎是国内唯一获得过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设计师。从王澎设计师手绘设计稿可以看出,王澎设计师的手绘功底非常扎实,散点透视抓得很准,设计稿主要是分析建筑造型和空间组织形式及功能等内容。王澎通过对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理解使用手绘技法分析 “切片式”的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构思,从而创作出经典获奖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手绘技术对高端设计师设计构思的作用。

郑孝东是广州星艺装饰公司的设计师,后来曾担任庐山手绘训练营和绘世界培训学校的教师。在国内室内设计界已经颇具名气,其手绘风格由于有真正的实践经历,所以偏向于实用。绘制技术及效果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内容是空间划分,材料结构使用及工艺节点说明。缺点是不具备环境和心理分析功能。

另外国内还有大多数专门的画家式手绘效果图“设计师”。这些设计师没有实际的经典设计作品流传,但有不少绘画作品成为各大院校师生临摹学习技法的经典作品。

国外室内设计师职业后期设计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国外在手绘设计从横向上比较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国家水平相对较高。西方国家因为其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在学术和技术方面相对国内都有优势。西方高校课程也是把手绘设计列为必修课程,强调创意创新设计用途。并且手绘课程与设计课程结合授课不课割裂。以设计表达训练手绘技法。刘滨宜对十所美国建筑景观大学课程设置进行总结,设计与表达并不分开而是一个整体。

国际建筑设计怪才“扎哈哈迪德”流动的艺术,通过观察扎哈哈迪德手稿,我们可以看其手绘就是在提炼曲线元素而绘制的。其他手绘设计稿主要用来分析建筑形态和功能等设计内容。

被誉为清水混凝土大师的安藤忠雄,在安藤忠雄注重表现空间环境,以及建筑造型、空间分隔、外部环境、立面结构、设计元素提炼、分析计算等内容。其设计的上海保利大剧院模型上甚至也出现其手绘分析计算的内容。可以看出手绘在真正的设计过程中无处不在,无处不用。

日本的伊东丰雄的设计过程同样也是从草图设计开始,其设计草图到施工图到模型的设计流程,手绘功底极其扎实。

从日本设计师长谷川矩祥著作可以看到手绘工具已经采用绘图板结合手绘的电脑手绘技术,既有传统手绘的记录表达优点,又兼具电脑辅助设计易修改保存的优点,缺点是投资大携带不便.

钱强提到日本室内设计士职业资格考试是日本国家正规职业资格考试,其中室内设计进行画就是室内设计手绘草图。是日本设计师资格考试的必考项目。

美国等国家教育重视想象力培养,想象力被看作社会进步的根本,任何东西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力。大到飞机、坦克、小到手表、手机、鼠标这些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都是想像力的结晶。在设计师手中想象力的表达介质就是手绘,手绘技艺娴熟可以做到所想即所得,心手合一。

现代室内设计手绘设计功能及内容的发展

现代手绘设计作用也经历了一个演变期和电脑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后80-90年代中期电脑速度还很慢,在绘图上功能还不够强大,电脑表现图还不能超过手绘表现图,那个时期手绘表现图追求的是一种写实,细腻逼真的表现效果。有很多设计师画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精心描摹一张表现作品。

随着电脑技术发展目前电脑效果图已经完全超越了手绘表现图所能表现的效果了,花时间也差不多甚至更快。所以用手绘和计算机效果图比效果那肯定是有差距的。所以导致很多设计师认为电脑效果图要完全取代手绘效果图的作用,把手绘表现看得一无是处,九十年代末期到现在手绘表现都在经历一个低潮。那就是因为很多设计师都忽略了手绘表达在培养设计师艺术人文修养中的作用。也忽略了手绘在设计在现场记录与快速表达,造型创意,设计功能分析,设计环境分析,设计元素分析等方面的作用,使手绘学习和手绘使用人为的割裂开。其实手绘在捕捉设计灵感,绘制设计方案草图表达设计思维,分析建筑形态提炼设计元素,建筑功能分析,建筑空间设计,建筑形态设计,辅助计算,辅助沟通表达。又不可替代作用即使在电脑信息时代,手绘这种原始表达方式也永远不可能被淘汰,它具有电脑设计不可取代的先天优势。手绘是高端设计师不可或缺的设计武器。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载体,掌握好手绘技术可以使设计水平获得极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对照国内外设计师手绘作品发现,目前国内在手绘技法教学基本与国际接轨。在绘画和设计水平上也较接近。但是国外教学强调表现画实用性的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并不一味追求快,而是更重视表达的准确性和所想即所得。

西方国家设计师作品多用于设计,国内手绘作品多用于教学,国外设计师作品偏重于设计内容表现及设计过程分析。国内手绘作品多数是用于表现写实与艺术。

手绘技术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时展和企业实际需求认识到手绘设计教学所需解决问题。

1.手绘表现图的三大基础能力培养

(1)构图:手绘表现图中,透视和比例和构图构成了表现图的形。

绘表现图的构图形式主要有:全景构图、远景构图、中景构图、近景构图和局部特写构图。从形式美角度分为:黄金比例构图,水平式,垂直式 散点式等

(2)透视:必须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三点透视、散点透视等多种透视的基本原理,然而针对室内设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相对常见。符合普通人常见观察视角。

(3)比例:比例指的是画作中的物体大小、长宽高之间的数量关系。

抓比例的关键就是应该做到数据在心中。

手绘技术教学重点在于让学员掌握如何画好物体的形、比例、透视、抓准透视和比例构图表现图就成功了一半。

2.“赏算忆”学习模式对室内设计表现图的水平的促进作用

室内手绘表现图是以功能性为主的绘画作品。这类作品不像一些纯艺术作品,无法罗列评定好坏的标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一类绘画作品是可以找到绘画规律和评定标准的。

有经验的画家都应该知道在绘制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时要从多个方面思考再入手。例如画家在作画时首先考虑绘画对象的形,所谓形准就是所画对象的,透视,比例,构图和轮廓结构。形准了才能开始勾线。线条轮廓有了虚实和空间感,并且尽量做到干练干脆这样才会好看,再开始上色,色彩同时要兼顾笔触美感、空间体积质感光感色彩搭配等绘画因素。当然画面如果兼具比德,畅神,自然那就更具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了。

评判透视、比例、构图、结构、空间、线条、光与色彩等经验的获得是如何来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个途径就是使用传统绘画训练方法,不断的临摹训练。在大量临摹训练中慢慢体悟画中精神并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另外就是通过勤看。勤思考。从他人作品中总结绘画规律。

另一个途径就是欣赏与鉴定,只是看画看一千张而不去绘画是绝对画不出一张好的作品,因为看的人并没有真正思考和懂得这些画好在哪里。但是如果在看画的同时培养学员不断的从形式美法则的各个要素去进行分析总结.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导学员分析作品的各个评判要素,形成一种一幅画教师点评学生自评的风气后,那么学员很快就会掌握一幅作品好坏的评判方法。并且将自然的在作画过程中注意到自己绘画中不符合评判标准的地方。

也就是说这时候设计员的欣赏水平高低能够一定程度左右画面效果好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员对画面分析思考总结能力也就是鉴赏力。通俗解释就是必须首先做到眼比手高,再逐渐的发展到心手合一的境界。

解决鉴赏能力问题后再开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传统量化训练提高的效果,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员专研思考能力。

3.研究默写、记忆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科学快速地学习掌握各种表现技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训练方法上采取了“三段式”的教学方法,即第一阶段临摹优秀的表现图,做到逼真临摹,第二阶段进行照片临摹或写生,体会真实的空间物象塑造,第三阶段重新回头默写表现图,强调记忆训练,忆即可积累设计素材,又能锻炼现场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设计师脑子里的素材多少决定了设计师现场表现和设计表达能力的高低,强化默写考试及设计表达能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记忆能力的培养。

4.研究如何培养学员想象力创新能力,设计分析表达能力。主要是结合工程案例进行设计分析结合口头表达分析。结合手绘设计内容的发展设计更适合当代学生的设计训练案例,以培养设计灵感想象力和手绘技法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

从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赏算忆训”教学模式。

5.另外室内设计师手绘技能需要做到“三多”:就是多看、多想、多练。

多看:“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多练:徒手勾画、记录、速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多想:在欣赏佳作时养成用脑习惯,观察时多比较、多思考、多总结,使自己眼心手同步训练,这样才能达到心手合一。

三多教学法属于量化训练方式,设计出适合短期教育教学模式的赏、算、忆、分析、表述教学模式。赏、算、忆与传统三多模式配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6.在项目训练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创新出快速透视制图组合技法

主要应用真高线测量进深法、距点法、量点法、对角线测距法、以及视平线测高法,地面投影方体生成法等多种快速测算方法组合成快速绘制室内空间表现透视图技法。

快速测量计算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比例和透视。从而快速表现室内空间。以下列举几个创新技法。

对角线测距法:

此方法首先利用方体法把室内空间地面分解成诺干正方形,再利用正方形对角线将地面上的正方形等分,从而快速将室内空间图纸网格化。再利用网格抓准比例和透视关系。

如上图所示正方形对角线交点a做水平直线将正方形等分。利用这个原理在透视制图中可以快速判断绘制室内空间的进深。从而快速抓准制图比例。此技法有利于绘画基础较弱的人快速掌握抓形方法。此方法适用于一点透视及两点透视制图。

视平线测高法:

此方法利用视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地面垂线均等距的原理。利用先根据真高线设定好的视平线来测量室内空间所绘制物体的高度。结合距点法、对角线测距法可以完美的测量室内空间手绘图空间的长宽高纵深的比例关系和透视关系。同样此方法适用于一点及两点透视制图。

视平线测高大大提高了徒手手绘制图的准确率。使大量的量化训练得到减低。

地面投影生成家具造型法

如下图所示使用距点法、量点法、对角线测距法、视平线测高法等方法绘制好室内空间网格图后可以根据网格分布家具大小及位置。绘制出家具地面投影。大部分家具都可以被看作为基本型是方体。先根据方形投影生成立方体,这样比较容易控制好透视找到灭点。再根据立方体基本型逐步细化绘制出家具具体造型(如图所示)

以上几种方法系统结合可以明显提高绘画水平,减少训练时间。

7.根据工作需要创新每种技艺的训练方法

室内设计师的速写训练非常重要,速写可以是一种训练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室内表现速写中线条以直线为主。一张建筑表现室内手绘表现图中的线条80%以上是直线。所以在培养设计师后期职业能力时,要注意直线的训练。这里主要创新出几种教学方法,两点连线、蜘蛛线、网格线等训练法。

两点连线法

大家都知道两点连接成一条直线段,通过连接距离是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等距离的两个点。进行直线感觉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量化训练。好处是简单高效。被训者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进行非常大量的训练。训练成效周期短。一定时间内就可以绘制出干脆有力的直线段。满足设计师绘制直线的基本功要求。

蜘蛛线法

蜘蛛线法主要是针对设计师绘制室内手绘表现图时需要表现各种方向的线条。训练设计师在各个方向上拉直线的手感。

网格线法

网格线法主要是对设计师绘制水平线垂线和对角线进行训练,并且能有效训练设计师控制线条长短的能力。

通过以上两点连线法和蜘蛛线法、网格线法几种直线训练法,使设计师能够快速灵活掌握直线绘制能力。为绘制室内空间表现图打下坚实基础。

七、小结

目前在通过对手绘对设计师后期职业能力影响深化研究过程中,对手绘课程设计理念上有更新,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工作实践为主线,以工作过程(项目)为导向,用任务进行驱动,使学生能力更符合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钱强.日本室内设计士资格的考试 [J].室内设计与装修,1994,(2)

[2]日.长谷川矩祥.效果图表现技法系列[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8

[3]刘旭.图解室内设计思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7

画图实训总结篇2

田颖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助教

【作者简介】

动画电影《恶童》场景设计 动画场景教学是围绕动画场景制作需求展开的专门课程教学,是每位动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传统动画场景训练课题的设计较为固定,一般从基础造型训练开始,首先练习场景线稿勾勒,之后安排线稿上色进行色彩设计的训练,最后进行主题场景创作。传统动画场景课题训练将线稿勾勒与色彩设计分开进行,学习目标明确,有助于教学活动的细化展开,同时遵循从简单基础训练到复杂主题创作的教学进度推进,方便学生领会与掌握。随着动画产业发展为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艺术的教学过程也应当强调“创意”,枯燥乏味的训练并不能调动年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其学习动力。因此,上述传统的动画场景训练课题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动画作品场景创作与学习的要求,急需顺应时代需求进行调整。笔者结合高校一线教学经验,提出三个较为新颖的训练课题,以期对传统动画场景训练课题进行有效的改革探索实践。

一、盆景设计

盆景设计课题主要针对动画场景的布局展开训练,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出发,把所要设计的场景想象为一个缩小版的盆景,根据一定的主题设计出场景的全貌,在A4纸上以手绘的形式画出场景鸟瞰图,完成后选择场景的局部,绘制至少五种不同景别的场景效果图。如何设计出主题鲜明,具有卡通趣味的场景是本课题的重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容易入手且能够激发学生创作欲的主题供学生选择,如林中树屋、带仙气的房子、奇幻森林等,亦可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自由创作。课题的难点则是如何根据设计完成的鸟瞰图,进行不同景别的场景效果图制作,这就要求学生有足够的三维空间思维能力,能根据较为单一的视角结构绘制出不同视角的效果,同时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美感,在进行后半段不同景别效果图的设计时可以根据需要对之前的鸟瞰图进行细节上的丰富及必要的改动。在本课题推进的过程中,配合讲解构成场景的各种元素的绘制方法及不同景别下动画场景绘制技巧等知识点。

另外,本课题的训练可适当结合二维与三维的制图方法。场景鸟瞰图可利用手绘或二维平面绘图软件制作完成,之后利用三维软件对场景进行简单的模型建造,于是在进行景别选取时,可以为不同角度的场景提供透视效果的提示,有助于场景效果图绘制的准确性。当然,也可以利用雕塑缩小模型的方式替代三维软件建模,同样能够为多角度的效果图绘制提供方便。需要指出的是,利用三维的方式制作场景模型为取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看似是偷懒的学习方法,但笔者认为,这不但不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反而能够让其对三维空间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为在利用三维软件或雕塑的方式建造模型时,需要学生对其所设计的场景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构思,从而加深学生对该场景不同角度透视的理解,并且,结合多样的形式进行场景设计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动画角色制造雕塑模型在如今动画制作过程中早已不是新鲜事,即使是三维软件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动画工作室为角色、道具制作雕塑模型,方便其他动画制作者掌握角色、设计动作。因此对于动画初学者的高校学生而言,在学习场景时制作场景参考模型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色彩与风格

课题二强调动画场景效果图的色彩与风格方面的训练。针对二至三个场景线稿,要求学生依照这些线稿至少绘制出四种不同风格的场景效果图,并体现出一定的情感氛围,必要时可对所提供的线稿进行修改。四种风格场景效果图力求风格迥异、主题突出,表达出以下几种情感状态:热情奔放、孤单寂寞、浪漫温馨、紧张不安、阴郁伤感等。“如果能够为一部动画片绘制出成功的背景,会极大地提高观众的观赏体验,而且和音乐一样,可以为影片创作一种情感深度并提高整部作品的戏剧效果。”[1]因此,该课题旨在锻炼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开发其动画美术设计风格绘制领域,避免同质化的动画场景造型设计,并通过色彩和图形的组合使场景传达出一定的情感。伴随课题的展开,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大量风格鲜明的场景设计图赏析,并较为深入地剖析场景图的氛围营造、情感传达、色彩、光影与风格设计。此外,在场景绘制方式上应当倡导多种方法的结合,如手绘结合电脑位图制作或电脑矢量图形制作等,鼓励学生根据主题创作出新颖的场景艺术风格。

·影视教育朱珠田颖颖:动画场景教学的训练课题设计三、综合训练之“我的一天”

课题三考察学生对场景设计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掌握情况,属于教师命题式综合训练,一般安排在教学进度的后期进行。学生以“我的一天”为主题,首先以文字的形式设计一段简单的动画情节并绘制分镜头画面10张,挑选其中5张完成具有一定精致度、风格独特而统一的场景效果图绘制。动画场景的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具有卡通风格的风景写生或风景创作,不应与环艺设计绘图的教学相混淆,不应偏离动画场景是为动画角色服务的场景创作主导思想。动画场景的教学也不能忽视“动因素”,“动画场景是发展的、变化的、多维的动态图像,而不是静态的、不变的、平面的固定画面。”[2]因此,课题三的训练讲求结合动画剧情的“动态”连续图像设计,不再是单纯的风景绘制,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其所设想的主人翁的需要和剧情的发展,去规划动画镜头中场景的变化与布局,完成场景效果图的绘制。“我的一天”中的“我”可以是学生自己,或是其他人类、动物等正常生物,也可以是怪物、怪兽等想象出的异类物种,甚至包括机器机械等没有生命的物体。总之,对于“我”的范围非常宽泛,这在教师布置命题时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参考和提示。“一天”则强调“动因素”,不仅要求在画面中体现出随着时间而改变的情感和空间的变化,而且要体现出场景在清晨、午后等的光影、色彩变化。该综合练习的绘图方法应当采取手绘与电脑绘图相结合,注重软件绘图的掌握能力,画面效果具有一定美感,风格独特创新。

以上三个课题是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及多本经典场景教材、相关论文的研读总结得出,课题间具有衔接关系,从易至难、循序渐进,能够覆盖课程的知识点,并达到实践技能点的训练要求。由于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和教师指导方法存在差异,同一课题的学习效果在不同课堂、不同学生间会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题进行一定调整,并选择适合的引导手段。动画艺术的学习需要日积月累,如若在课题训练的同时配合大量日常速写训练,对学生掌握动画场景表现技法和从事场景创作有促进作用。总而言之,从笔者按照上述课题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些课题的设计能够有效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作态度,完成符合动画场景设计规范的作品,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进行专业的动画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画图实训总结篇3

关 键 词:速写教学 自信心 观察力 造型规律

速写作为美术基础教学的主要训练手段,历来十分受到重视。它既是学生入门的学问,也是设计师观察、记录和表现艺术构思的主要手段,有设计速写、有草图、设计手稿,还有画家的画稿和素材形式。速写重点训练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表现技能。这些技能包括:比例、角度、透视、轮廓、结构、质感、光影、空间等内容。速写是一种观察方法。它训练学生从什么角度,怎样去认识事物及其审美属性。速写赋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感性引发,决定他们怎样去观察和体会自然,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审美观和方法论。

但学生很难一下子就理解速写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总是把速写仅仅当成一种绘画的方法和手段,所以在写生时,好像摆在面前的物件就是提供抄写的对象一样,一旦遇到没有表现过的对象就不知怎么办了。尤其是到户外画建筑风景速写时,就不知从哪里下手,速写水平提高很慢,收获甚少。

在长期速写教学中,笔者针对建筑学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特点,重点开展建筑风景速写教学,从研究造型艺术的规律出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对建筑风景速写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改变学生对自然景观空间形态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造型观念。二是注重教学规律,引导学生从最基础的东西抓起,逐步训练学生速写表达能力。

一、改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都愿意学习并掌握速写造型技能,但常常因为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要想获得很好的训练效果,应注意避免盲目学习,注意客观地看待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初学速写时,经常会过高地要求自己。希望自己画的形体很准确,线条很流畅……当画面效果不理想时,又容易失去继续作画的信心,或者因害怕画不好,一开始便没有信心。要知道速写虽然很快捷,但是并不简单。一幅速写作品能表达出景物的形体结构丰富特征,其中包括对形体关系的把握,对画面构图和线条等技法的灵活运用。同时,还能传达出时代气息与一定的艺术境界。

学生的速写作业,因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而会显得有些“难看”和“幼稚”,其实这些“难看”的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财富,其中包括了许多有价值的训练内容,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逐渐认识理解造型艺术规律,掌握绘画方法,积累艺术修养,使自己的速写作业慢慢地变得“不难看”。

速写是概括的艺术,是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描绘物象本质的造型特征。一幅能生动表达物象特征的速写作品,即使在比例和透视结构等方面不够准确,但仍然能够被承认和欣赏,在对速写作品的评价上是很宽容的。许多时候,那些“不准确”的地方还会给作品增添几分生动、自然的感觉。毕竟是徒手的短期作画,想处处做到准确无误,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学生常常忽视认识和区分速写技能的不同风格,往往会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使自己无所适从。应该在一段时间内,用心学习和掌握一种速写方式去有效地表达物象,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速写的表现类型大致可分为:1.用线描方式来表达形体结构和空间层次的画法;2.用排线、排点、黑块组成明暗色调来表达形体空间与光影的画法;3.用线描与明暗色调相结合来表达形体空间与光影的画法。三种画法的表现力各有所长。其中,线描画法技巧相对单纯,既能概括简洁地表达物象整体的空间关系,又能细致地表达物象的形体特征,是许多教师向学生推荐的入门画法。一旦掌握了此画法,以此为基础转而学习其他画法,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线条描绘手段很丰富,最基本的有:1.用线条描绘物体转折边缘(也称内形和外形);2.用线条的相互穿插、遮挡表现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3.用线条的疏密对比表现物体之间的层次感(在画面中形成黑、白、灰等许多不同的层次对比关系)。掌握了这三种基本手段以后,就可学习更多的表现技巧,如:虚、实线的运用,粗、细线条的运用,线条的松紧处理,运笔速度快和慢的变化……

不管选定了哪一种画法学习速写,一定要坚持一段时间,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画一批“难看”的作业,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用很长时间,就会取得明显的成效。要知道: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速写都是绘画艺术中最方便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能。

二、推行建筑风景速写教学训练的阶段学习法

学习建筑风景速写技能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

1.单体描绘训练:单个物体以石膏几何模型、方凳、花草、衣物等生活用品为训练对象。但初学者往往贪心,不愿意在这个阶段多花时间,结果影响到后面的训练。单体描绘训练应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客观地用心观察物象,二是掌握应用线条表达物象,三是怎样把握物象的特征。

速写是视觉艺术,因此画速写首要任务是观察。学生往往不习惯使用自己眼睛去看,甚至有将对象符号化的倾向。因此要训练学生真正地用心观察自然,运用直觉的、图像化的、空间化的、具体化的、综合化的模式去观察自然,“神与物游”和“有我之境,以我察物”都是要我们用艺术的直觉去感受和描绘自然。

在现实生活中,线条是不存在的,线条是用来表达生活中相对细长形象的抽象方式,如:用线来描绘物象结构转折处(边、角等),以达到表达形象的形态、体积、空间等等,能理解这一点就会懂得在何处下笔速写了。

对物体形象特征的研究,应该从形状开始,研究它们的形状特点(包括在不同角度的变化),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由这些形状形成的立体会显示更丰富的形态特征。如:立方体由六个方向的正方形组成,从不同的角度,它的形状显示出很丰富的变化;球体则在任何角度都应保持圆形的单一特征等等。

研究物象的特征,还需要运用比例以及透视知识进行观察和分析。抓住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去归纳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物体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如运用球形、圆锥去分析理解树木的体积,运用圆柱体分析并表现树干。但要注意,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假如我们不去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写生,不去分析各种树木的不同细部特征,不去学习丰富的表现技巧,就会将所有树木画得像“棉花球”和“胖辣椒”。例如去写生一束,必须把握每一个花瓣、花茎、叶子和整个形体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观察所有这些细部的形状及线条之间的变化关系。

2.组合形体描绘训练: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显示出更为丰富的立体空间效果。进行组合形体描绘训练既能加强对单体物象的认识描绘,又开始研究与表达组合形体造型的丰富性,为下一步的场景构图描绘训练打下基础。从单体到组合形体,这一步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视觉习惯往往只注意单个的物体,不太注意物体之间的关系,所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学习整体观察和表现组合物体的方法。

3.场景描绘训练:更多的物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场景。这是我们必须开始学习的一个更重要的构图环节。把构图和细部描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

可以把构图理解为画面的结构处理。也就是把丰富的物象在画面上进行合理的布置。这个阶段除了要多画,还应多研究构图的规律,训练自己的构图感觉,积累构图技巧。构图的规律就是形式美的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旋律、变化、统一等形式美的法则都会体现在构图中,所以构图的学习不但帮助我们作画,还能提高艺术修养。具体的构图训练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①画小构图:建筑风景构图大致可分为远景、中景和近景模式。中景构图容易完整表达景物,应重点安排训练。可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即:天、地和所有竖立的物体。围绕主题处理这三大块面之间的大小分布和形态,使整个画面具有整体感又富于变化。制作一个取景框学习构图也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②了解构图形式:常见的构图形式有水平式构图、垂直式构图、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v形构图等。③训练作画步骤:以铅笔线条作大的布局,然后以钢笔线条从局部着手,最好从最前面的物体下笔先画,然后向后面的物体层层描绘。这样画容易处理线条的穿插、遮挡关系,使空间的秩序得到把握。在这个阶段,坚持用铅笔起稿,可通过反复调整大的形体关系的训练,养成经营画面布局的习惯。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去描绘丰富的局部形态。

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教学中提到的最多话题,其实这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共同问题。《文心雕龙·总术篇》结尾概括了四句话,即:“先务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首先要掌握整体,也就是大的趋势和根本要点,察其究竟,抓住主要的东西,统帅全局。乘一总万,就是以一当十,以一当万吧。对象的细节很多,十分繁复,但是表现对象决不可一对一,而一定要举要点而表现繁复。

画图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国画;笔墨;图式

国画文化底蕴丰富,其图式的表现新颖独特,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化的精神追求。国画要求形神结合,通过笔墨的运用将意象转化为图形,以展示出画者的内心感受。在国画教学中要注重图式构成的研究,以提升国画的教学水平。

一、国画教学中的图式构成

1.图式构成中的点、线、面

国画中的点多种多样,有圆点、横点、斜点、散点、直点等等,都包含着不同的韵味。国画里的点法非常多,从外部形态上来讲,有胡椒点、夹叶点、破墨点等等。从色彩上进行分类则有焦墨、浓墨、淡墨等点法。在中国画的构成中,点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点在国画的构成画面中能够烘托主题,掌握节奏的韵律。国画的运笔用墨上对于点的运用技法体现得非常清晰,其大小、浓淡、干湿、疏密能够传达出的意蕴也各有千秋。

国画中对于线的造型则体现着国画的语言,能够展现出笔墨之美,在绘画中从来就离不开线的运用。作为国画最最简洁、凝练的艺术语言,线的形状非常丰富。国画中不同类型的线其所要展现的艺术原理也各不相同。国画是以线的造型为基础的,线最能够体现出形象的复杂结构以及形象的外部特征。在毛笔下,线还能根据画作者的想法展现出不同的物体质感以及不同的肌理效果。国画是通过线的刚、柔、曲、直以及线条的变化张力来体现出所要表达的物体质感,还能够通过线条的穿插、重叠展示出画面的空间感。

国画中的面是点与线的扩大,是线的轨迹所移动形成的,占有大量的空间。它不像点和线那样灵巧,但是面能够通过透视重叠的方法来体现出较强的空间感。国画中可以有两种方式来体现面:其中一种是先用线勾勒出所画物体的轮廓,再在其中间涂出相应的面来。另外一种则是直接将点或者线的形体使其扩大,特别是将线的形态尽可能地扩充。用毛笔所勾画出来的线有粗有细,形成的面也不尽相同。国画中非常重视面在构成物象中的重要性,如在表现石头的技法中就有石分三面这样的说法。看不同形状的面就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圆形的面饱满,方形的面规矩,三角形的面均衡。

2.图式构成中的笔墨

国画中笔墨是画作中的重要创作方式,包括笔墨的特征、形态、方法和效果等等。从总体上来说,国画的笔墨讲究的是疏密有致,节奏感强,也讲究的是黑白构成和符号化,这些都体现着装饰法则的魅力。国画中有着丰富的符号语言,在不断的发展中也有着一些改变。在竹叶法的笔墨展现中个字形、介字形、分字形、重人字形都有着强烈的符号特征。对于描摹树叶的笔墨技法如针叶、点叶、夹叶,描摹树枝的笔墨技法如井字、女字等结构,这些都是所产生共识的国画符号语言。这些都是源自于对大自然的形象写照,国画中的青绿山水在唐朝就已经是国画山水的主流,延伸到清朝,则演变为用金线钩皴,改称为金碧山水。国画的笔墨用其特有的不模仿西画色彩的冷暖变化,树立了其独特的欣赏理念,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就早已经具备简洁明了的装饰效果。

二、图式构成在国画教学中的应用

1.图式构成中点、线、面的训练

图式构成中对于学生点、线、面进行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图式构成的感受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构图能力。在教学中,图式的构成基础在于平面构成。平面构成主要是研究在二维的平面中点、线、面其各自的性质,表现形式以及这三者相互结合的形式规律。图式构成在形式心理、形式美法则方面,将其中具象的形体抽象为点、线、面、几何这样的形式。在图式构成中讲解平面构成中的点,可以根据点的理论如点的性质,点在画面中的力象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感受点在图式构成中处于不同的位置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还有不同的力场,在学生作画时对点与点的组合关系进行训练,将点同重骨格、发射骨格、渐变骨格、变异骨格等相互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这样能够产生多种的构图样式。对于线的训练,可以讲解直线、曲线、折线、斜线等所表达的不同的心理状态,练习线与线的组合关系,同样地将其融合到不同的骨格当中,也能够产生不同的构图样式。对于面的训练,也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面、不规则的面、虚的面、实的面等都能够形成具有各自状态的心理效应,在训练中将这些面同各种骨格进行组合,也会有许多种构图的形式产生。在图式构成教学中,让学生将点、线、面三者进行不同的结合,再运用骨格来进行组合,还可以运用主次、疏密、虚实、层次等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感知这些图式相互结合,可以产生更多的构图形式。

2.图式构成中笔墨的训练

在国画的图式构成中,针对笔墨的训练也是重要的训练内容。教学中,笔墨下的墨色的无限交融,干、湿、浓、淡、清,这些墨色则将国画的图式构成了一幅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让学生能够在笔墨的变化中感受到国画图式构成的特点,也能感受到国画作画的无穷乐趣。图式构成中笔墨的运用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美的熏陶,国画图式结构的启迪,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是一种重要的中国画技法训练。在国画教学中,用笔墨训练来引导学生在运用中以意象思维和图式写意造型为主,在学习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技法的起承转合,在基础技法上进行适当地创新,从而来指导学生对于技法的正确应用。由此,在中国画图式构成这一特定的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的意象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笔墨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写意的图式构成,由此指导学生的笔墨技法,实现真正地驾驭技法,这才会让中国画的教学目标得以准确地达到。

三、总结

国画图式构成教学中需要强调笔墨的学习和训练,图式构成的规律就是笔墨发展的规律。在国画教学中加强训练来提升对国画笔墨的认识和把握,将描、染、皱、点擦等笔法和泼、积、破、缩等墨法结合起来,在用笔中包含墨法,同时在用墨的过程中包含着笔法,从而促进国画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崔清楠.浅析静态情景绘画的画面构成―毕业创作随感[D].北京服装学院,2015

画图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隐性知识;教育观念;教师;培训方法

一、对教育观念性质的认识

首先,教育观念的主观性。由于教师已有教育观念、面对的教育实际问题以及其认知结构、思维方式、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对接受教育观念具有选择性,带有认识主体的主观色彩。它决定了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是基于教师个人的已有观念,重在帮助教师以自己的言行为对象,增强教师自我发现的意识和敏感性,使内隐的观念清晰化,并加以分析、批判和提升、更新。任何寄希望于通过“专家的外铄”和“理论的灌输”就能完成教师观念转变的做法注定都要失败的。其次,教育观念的内隐性。教师的教育观念大多来自于感性经验,存在于教师的心灵深处,不易察觉。这种心理层面的教育观念不但对教育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着理论层面教育观念和制度层面教育观念的有效落实”。①因此,教师观念转变的首要任务是揭示教师的隐性观念,促其自醒和反思。再次,教育观念的实践性。人们认为观念总是在指导行为。事实上,行为不只是教师观念的外化和反映,它也有助于观念的理解、内化和升华,正如教育家杜威所主张的,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能力的提升必须在对具体问题的主动探究过程中实现,外部的环境和引导是必要的,但不是主要的。也就是说更深层的观念转变是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教师经常会“用所从事的操作去界说观念的性质和用这些操作所产生的后果去检验这些观念的有效性”②。教师培训中的教师观念转变必须以参训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核心展开,使教师在其实践中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得以显现和探讨,并产生学员间和教师与学员间的相互作用,使观念的转变基于实践,具有实践的需求性。最后,教育观念的情感性。人对变化的天然防御为教师观念的转变设置了情感障碍。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和熟悉的活动范围与经验,一旦逾越,则可能会遇上麻烦、困难、危险和挑战。这种天然的防御机制使得教育观念的转变困难重重。当教师的根本信念受到挑战时,不管这种挑战来自何方,在情感和认识上都被看作是对自我的攻击,教师最初的反应一般都是维护和固守自己的信念体系。因此,教师培训中的观念转变必须为教师提供安全的心理氛围,以削弱强使观念对教师个人观念造成的威胁和由此引起的对立情绪,使他们在自由的课程氛围中醒悟、发现、反思和改进。

二、教师培训中转变观念的教学方法

(一)自传:教师成长史分析法

鉴于教师观念的个人性、隐蔽性、情景性和文化性等特征与个人成长史分析方法特点的吻合,我们在培训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自传的方法。随着“质的研究”方法的日渐兴起,教师个人成长史分析方法的思想和做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学者们应用于教育研究过程之中,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教师个人成长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情境中,教师对自己在生活与教育中所发生事件和经历的描述和刻画,是教师本人在“教育的生活世界”中体验和感悟。因为它是描述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因而它是真实的、具有情境性的,它折射着教师的教育情感、教育态度和教育价值观,是“教师在构建自己对教育理解的一扇窗户”。

自传操作程序:布置教师撰写教育自传,叙述自己从教以来的主要教育故事(事件)和感悟;对自传进行分析,总结自己的教育特点和教育观念;在培训班级分享教育自传,交流对教育故事(事件)的体验和认识;

一步反思自我,在教育自传中提炼自己的教育信条,形成独特的教育理解。

(二)对话与比喻:教师互动法

教师观念的内隐性使其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指出隐性知识实现互动的方法是“集体互动型”的。德国学者科若赫认为显现和运用隐性知识的方法是“安排知识对话”。可见,让参训教师互动是揭示教师观念的基本方法,只有民主、平等、对话的课堂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

另外,我们在培训教学的实践中也发现,有时因为施训教师与参训教师以及参训教师间不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地形成良好的沟通学习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比喻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学员间以及学员与课程间的防备和对抗心理,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思考力量,形成新的认识和体验,强化改变的信念和决心。它也是实现教师互动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容易使参训教师间互相敞开心扉,真诚地面对问题和探讨问题。

对话操作程序:使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参训教师自由地提出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具体教育问题,并由书记员加以记录;整理、分析和归纳这些具体问题,并把它提升为研讨专题;按照形成的研讨专题项目,让参训教师选择专题,形成研讨工作小组,查阅资料,准备对话活动;举行参训教师专题研讨活动,分享各小组专题研讨学习成果,施训教师进行理论引导和实践分析;撰写小组学习心得,提出教育教学问题改进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与效果检验,做出自我反思与总结。

比喻操作程序:根据参训教师的角色性质以及设定的培训目标,就培训的某些重要内容让参训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出形象的比喻,比如把教学可以比喻为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把班主任可以比喻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等?分享参训教师的比喻,共同探讨比喻的适合性,并说明原因;要求参训教师重新对自己的比喻加以思考,撰写出关于对被比喻客体新的理解和感悟。

(三)言语行为分析:专家明示法

我国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介绍了借助专家帮助促使隐性观念显性化的途径,如无意识心理测量方法和行为分析方法等。如果说前边的“对话与比喻”是一种归纳法的话,那么这里的“行为分析法”则更像是一种演绎法。

言语行为分析法最早主要应用在通信、传媒等领域,后来也应用于临床与心理工作中。这里笔者把这种方法借隐性知识理论的指导迁移到教师教育中,其基本出发点是:直接可以观测、记录的言语和行为于特定的情境中反映了复杂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在理论指导下对言语交流单元和行为动作单元的分析,可以提供各种心理状态和观念的量化指标。这种情境由统一的开放式课堂来形成和呈现,教师的个人经历或认作最重要的经验经由言语的折射和行为的表现体现的非常充分,我们在培训中发现,用这样的方法来按照一定的主题分析教师的行为和观念时是十分方便的,其结果可比较可靠地用专家的言语加以表达和解释,使教师对自己的言语本身和行为动作的意义形成新的认识和体验。

操作程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资料收集,并由观察员现场记录有关情况,比如课堂教学过程的视频等;施训教师、参训教师一起重新观看视频,并由开课教师就某些关键行为进行说明;学生情况调查,了解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的感受和收获;由施训教师或者教学专家就视频中的行为问题与参训教师进行交流,揭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理念,促使教师发现真正的自己,从而为行为的改进和理念的更新提供动力和信心。

(四)图解教育:自我探索法

“在心理学的世界中,人们尝试用各种工具来了解人类。图画就是一种了解人内心的工具。”首先,图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把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不知不觉地投射在图画中。图画作为一种投射技术,它的优势之一就是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其次,图画天然的就是表达自我的有效工具,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人们在画图画时,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一些联想、记忆的某些片断,我们不会具体去探究那是什么,但会把这些情绪、体验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在图画中,这时图画就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所以,图画的象征性使其成为距离潜意识更近的一种工具。最后,图画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表现能力更强;图画的过程,是思维再加工的过程。要求人们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立体的东西平面化,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无形的东西有形化。借助图画,人们把自己思考的东西又一次深化,再解释画本身时,解释工作就成了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联结。因此,倾听作画者自己对图画的解读非常重要,作画者自己解读的过程,就是他探索自我内心观念的过程。

图解操作程序:培训教师要求参训教师就某一教育或者教学主题用图画的形式加以表达,比如把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用一幅画来呈现,或者把课堂管理的情况用一幅画加以呈现等;请作画者就自己的图画做出解释,说明图画中的一些构成要素的含义是什么,整个图画的场景意义是什么等?请参训教师间互相交流这些图画,并试着互相解释和探讨;培训者指导图画的意义,与参训教师一起分析图画的场景和细节的象征意义,促使教师自省和感悟。

总之,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子系统都承担着自身的任务,不能互相代替,缺一不可。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教师观念转变的外部因素,要遵循教师观念的固有性质和转变机制,依据教师观念在其心理层面的存在形态及其内隐性,不断探索基于教师个人观念基础上的培训教学方法,要以教师观念的实践性和情感性特质为出发点,构建消除教师情感障碍和观念对立情绪,以教师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核心,揭示隐藏其中的教师隐性教育观念、促进教师自我发现和领悟的培训教学方法,为教师观念的转变提供现实需求和内在动力。使科学的教育观念在与陈旧观念的斗争中不断升华、更新和巩固。

注释:

画图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图画书 幼儿 口语表达

图画书,英文名称“Picture Book”,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主要或全部用图画讲故事的图书。图画书被全世界公认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无论是哪个故事都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目前,国内许多小学、幼儿园都开设有图画书阅读课,通过图画书阅读可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图画书阅读可以给幼儿提供丰富的词语储备,图文共生的状态有助于幼儿理解词语的含义

图画书的文字部分简洁精练,重复率高,难易程度易于幼儿接受,“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在家长的朗读过程中幼儿熟知词语的读音,感受语言的节奏,再配以细腻生动的画面感知意境,图画部分往往饱含故事发展的各种细节,是幼儿阅读的首要关注点,在幼儿认真地观察思考中,听读音和理解词义完成对接。文图共生的状态,听与看相交融的学习方式利于幼儿完成对词语的学习,丰富词汇储备。比如,有本图画书叫《一园青菜成了精》,“成精”这个词语就是图书要重点表达的,成人可以在阅读之初提醒幼儿加以关注,通过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青菜们都飞了出来,分为两大阵营工夫了得打成一团,幼儿会自己总结,成精就是青菜们能说话了,青菜们神通广大,即使不是十分准确,基本含义幼儿借助画面已经理解到位。

二、图画书阅读可以丰富幼儿的口语表达句式,并且通过成人不同语气语调的朗读,加深幼儿对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低幼图画书噼里啪啦系列《你好》通过河马、小猪、小老鼠等动物之间的故事引导幼儿掌握礼貌用语;约翰・柏林罕的《你喜欢……》不仅可以用来学习句式,还有助于打开幼儿丰富的想象之门。小学低年级必读图画书《逃家小兔》可以训练幼儿“如果……就……”句式,“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全书基本都是这个句式的反复。《小恩的秘密花园》可以传递很好的日记知识,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图画书是听赏的艺术,成人朗读的情感易于幼儿感知,从而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故事节奏相匹配的抑扬顿挫、与故事主人公保持一致的喜怒哀乐是成人阅读的重要法则。成人悲痛地读到“大灰狼痛苦地死去了”,幼儿在表演时几次倒地,挣扎起身,又倒地,成人不解其意,幼儿解释他在表演“痛苦”。可见幼儿在思考文字符号时也会经历情感的审美判断,成人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幼儿进入深层阅读,和角色对话,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

三、图画书阅读可以训练幼儿口语表达的完整性和条理性

从大的结构来说,图画书一般都是闭合的圆形结构。比如,《一园青菜成了精》,开头是平静的菜园子,后来是两派青菜争大王的闹剧,最后又是平静的菜园,通过成人的讲述和幼儿的复述,培养幼儿口语表达的完整性。封底延伸活动一池动物成了精,就可以让幼儿仿照这个结构进行创编。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反复多次易于掌握。

从小的方面来说,图画书用图画讲故事,幼儿在观察画面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就锻炼了思维和表达的逻辑性。松居直说:“老练的、深知孩子们眼力的画家,常常在图画书中搞出各种各样的“小花招”。他们时常不经意地画些有某种含义的东西,这些细节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与故事密切相关,成人往往更关注文字,而忽视图画讲出的故事,幼儿则不然,他们对细节非常感兴趣,并且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形成一个符合认知的故事。比如,《我爸爸》一书中有这样一页“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大灰狼都不怕!”,在画面远处一棵树的后面躲着三只小猪和小红帽,这个细节是对爸爸高大形象的映衬,幼儿结合自己的认识能够谈出画面为什么这样处理,因为所以关系的建立就锻炼了幼儿语言的逻辑性。这一点提醒成人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多关注画面,关注画面本身形成的故事,它可能和文字部分形成的故事不同,两者往往互为补充,画面部分涵盖的故事往往依靠幼儿独立完成。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媒介,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虽然图画书阅读可以提升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成人还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注重给幼儿创造宽松的语言表达环境

亲子共读可以很好激发幼儿交流的欲望,成人要让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能说。在图画书阅读中故事的复述和创编应该是口语训练的重点,复述过程中成人可以抓住关键情节,有意识地设计问题。还以《一园青菜成了精》为例,在复述中,成人可以拿出青菜双方斗争的那一页画面设置问题引导幼儿讲述,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分了两派?两派分别都有谁?哪些青菜开始较量,最后结果如何?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基本把故事梳理一遍。创编部分成人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观点,聆听幼儿通过幻想创编的故事,只要不破坏生活常识成人不要轻易否定幼儿的观点。通过幼儿的自主阅读和分享阅读,创造幼儿表达交流的机会,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

(二)注重方法的运用

首先,要注意反复阅读和反复训练。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总是读某几本书,甚至一本书读很多遍,重复是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成人要注意尊重幼儿的学习兴趣点。同样在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时要注意引导幼儿对词汇和句式反复使用,有意识的学习才能对无意识的输出进行修正,才能提高口语表达的精准性。其次,注意听和看结合,文字和画面结合。幼儿擅长读图,成人擅长读文字,图画书阅读适合成人幼儿一起阅读,松居直认为图画书应该是成人读给幼儿听,在听和看的联系中有助于幼儿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成人要注意指导幼儿读图能力的提高,图画书的图画隐藏有很多有意义的细节,这些细节实际推进故事的发展,通过观察细节可以形成对前后情节的关连,提高幼儿思考和表达的逻辑性。

(三)注重资源的整合

自主阅读、分享阅读、亲子阅读是图画书阅读训练的有效形式,他们可以涵盖家园互动、成人与幼儿以及幼儿与幼儿间的阅读;另外现在相应的幼儿影视文化资料很多,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观也可以促进幼儿思考表达。阅读环境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卧室,还可以在美丽的大自然,日常的点滴生活,贴近真实的生活更能激发幼儿的感知力和表达力。

图画书阅读是促进幼儿口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它为幼儿提供有效的词汇和句式,还能帮助幼儿体验丰富的情感,成人在图画书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人要给幼儿创造宽松的语言表达环境,提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相信通过扎实有效的图画书阅读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会得到良好发展。

作者简介:

画图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组织教学;因材施教;选景构图合理;内容表现准确

写生在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中重要的训练课程之一。在写生训练中风景写生是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了解自然、发现生活之美,并对其再创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现行的美术高考专业考试中,大多只考静物或人物,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升入高等院校之前没有接触过风景写生。而目前高职院校中美术专业学生的个人水平差距又非常大,因此,在职业类院校的美术设计教学的基础课程中风景写生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而且又具有相当难度的一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出来以下几个问题并几点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的、有效组织教学

在历次风景写生教学中,总有不少学生对于风景写生的目的不甚了解。学生们长时间处于城市、校园的生活,对于校园之外、城市之外的风景及生活感到新鲜好奇,很容易忘记自己的真正目的――写生。因此在写生期间经常出现不能很好的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及训练目的去练习并很好的完成作业的情况。有的学生专注于游玩而忘记了练习,有的学生羞于自身水平不高,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动手作画,课程结束时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拍几张照片之后对着照片随便画画,更有甚者,临摹他人的写生作品,这样的做法都没有达到写生的目的,更无法提及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情况,作为教师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向学生讲明开设风景写生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意识到风景写生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的帮助。其次,在训练中严格要求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扎扎实实进行写生训练。最后,指导教师要注意组织教学,教师直接作画最能影响学生。学生可以在观摩教师作画的过程中学习绘画技巧。每天安排固定时间进行集中评讲、讲授风景写生技法,能使写生更加生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选景合理、构图新颖

在学生们适应了周围环境之后,我们就要进行写生训练了。景色的优美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作画者的心情。风景写生课一般都会选择景色优美的景点。而习惯了室内静物写生的学生突然面对五光十色的大自然,面对万千变化的景物时,总会显得茫然,不知该如何下笔。

在风景写生时,应先注意观察并解决眼睛所看到的景物与画面中的景物的关系。怎样构图,怎样取景就成了首要的问题。学生们在写生过程中,看到名山大川之后,总是想把所看到的景物表现全部表现出来,但是画者得精力有限往往不可能表现的面面俱到、淋漓尽致,反而总是出现画面空洞,主题不明的情况。

写生,其实并不是完全的照搬自然景物,应该是将我们视野范围内的景物调整、取舍使其构成符合形式美法则的构图,可以将主题景物夸张、完善,减弱或缩小次要的景物。在画面中对景物进行删减或增加也是为了画面构图更加合理,景物对比更加鲜明。

我们写生过程中每次面对的景物不同或者我们选择写生的角度不同,这样也就要求我们作画时的构图也不相同。

在平时作画过程中,作画者往往是通过构图,明暗关系和色彩的冷暖关系来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表面上看,构图只是解决物体在画面中的远近关系、主次位置,但是在表达作品思想意境是却起到了至关总要的作用。像19世纪法国绘画中著名的巴比松七星之一的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画面中右侧的一棵大树占画面五分之三的面积,对面一棵小枯树,两株树木并列而立,近处的草丛和远处的湖岸,又形成了两条平行线,独特而均衡的构图形成宁静安详的意境,在形体造型上,粗大的树干舒展着婀娜的臂膀,茂密的树冠蜿蜒着伸向天空,远处的湖泊和草丛被弱化处理,朦朦胧胧笼罩在薄雾之中,就像梦境中一样。经过两百多年的时间证明,柯罗这幅著名的风景画总是能让人心情平静产生欢乐而美好的回忆,这与画做所展现出的意境之美不无关系。作画者在描绘所看到的风景之前要在头脑中构思出一个优美的构图形式,否则,再美妙的意境也无法顺利表达出来,而观赏者更加无从领会风景的精妙之处。

三、注重光影变化、准确表现写生内容

在自然景物的写生中,总是受不同时空的影响,因为所处季节的不同,观察角度得到不同,以及天气情况的变化,所以,我们在风景写生中,可以运用素描、速写、色彩等形式进行写生创作。

在实际写生教学中我们发现通过早期的静物写生训练,学生们已经非常习惯室内光线的作画习惯和光影变化,进入到自然之中,面对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风景景象时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光影变化关系,不知道如何处理色彩之间的变化关系。为了更好的完成作品更加充分的表现作品中的意境,不管用何种绘画表现形式,除了合理的构图都还需要光影、色彩以及内容上的相互融洽的配合。

1.针对这些情况,就要要求学生在处理好构图关系之后,要对明暗关系和色彩关系做好安排,有目的的进行取舍。在做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处理景物前后之间的色彩冷暖、明暗虚实之间的关系,如果是进行色彩写生还要特别注意色彩冷暖色调的面积比例,强调出画面的冷暖主题。自然中的景物,形体多样色彩多变,受光的影响特别大,例如,每当霞光来临的时候,所有的景物都笼罩在一层红色的色彩当中,但是,每当朝阳来临的时候景物也是笼罩在一层红色当中,通过仔细地观察和比较我们会发现虽然同是红色,晚霞和朝阳中的红色各有不同,而在中午,因为光照最强,所以景物的亮部会呈现出暖色调子,景物的暗部自然会因为对比而呈现出灰冷色调。在色彩写生中灰色调子的运用最为广泛,特别是远处的景色用灰色调子进行描绘,更能表现出景物的深远。还以《孟特芳丹的回忆》为例,柯罗运用银灰色调子表现了远处的天空、湖水、晨雾,用淡淡的紫灰色表现了远处的树林和倒影,使这些景物都被蒙上了一层轻纱,除此之外,在近处树木、草丛包括人物衣服的暗部处理方法上舍弃了当时常用的沥青色,转而使用透明轻薄的紫灰色,通过色彩又再一次向观赏者展示了画家所看的美丽景色以及如梦似幻的意境,这给我们在学习风景写生中做了很好的示范。

2.写生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绘画方式来进行表现,因此在写生教学中应给学生安排多样的表现形式训练。在色彩写生中在风景写生中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笔触、颜料和调和剂的用量比例表现景物的结构形体,而在素描、速写风景写生中也一样要注意运用笔触描绘景物体面的转折关系以及不同质感的表现。

我们进行写生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自然学习,学习色彩、学习物体结构,因此要注意对写生对象的准确表现。

[《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者:卡米耶.柯罗(法)]

四、因材施教、注重个别辅导

在风景写生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每个学生的绘画习惯核对风景的感受能力以及表现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些跟学生的审美修养及绘画天赋有关,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写生中的表现。另外,自然景物之间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处景物,也会因为季节的转换而产生不同的变化。

在风景写生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要敢于提炼色彩概括形体特征,要敢于尝试新的色彩语言,形成自己的绘画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观摩教师作画,听从于教师的指导,这样就很容易受到指导教师绘画风格的影响,这对学生自身的绘画个性发展容易形成阻碍。因此,在写生训练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试验、探索、创新,这对职业艺术设计类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风景写生作为一门课程,有其完整性,写生结束后一般会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观摩学习的机会,同时,风景写生训练也是一个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一个良好时机。

总之,在风景写生训练教学中做到目的明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学习,共同探索、创新、总结才能将大自然呈现在每个学生的画作中,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电脑艺术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00)

参考文献

[1] 宋彬.室外写生.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2] 宫六朝.水粉风景教学问答.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

画图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形式语言;教学模式;审美价值标准

基础素描是美术院校绘画专业的主干课程,通常被作为绘画的专业基础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该课程通常按照石膏、静物、着衣人物、人体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训练学生对形体、比例、特征、透视的理解及表现能力,掌握构图、体积、空间、线条、块面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可以把形体画得很扎实,但却往往缺乏根据视觉对象,把个人的审美感受融汇进画面进而再创造的能力,教学偏重于对再现对象的技术培训而忽视了表现个人的绘画语言及内心的感受,在此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也没有做相应的引导,造成基础素描教学沦为单纯的技术培训。

基础素描教学不单单以再现视觉对象为目的,还包含着训练学生对视觉对象的观察、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能力,同时还要结合个人审美经验,最终将这些综合起来,表现在画面中。在此过程中往往需要我们主观地对画面的构图、造型进行营造,规划点、线、面、形、体等画面元素的相互关系,以传达一定的画面意境和精神内涵,其教学的核心及侧重点其实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思维和表现能力。那么,在当代基础素描教学中,如何兼顾技术性训练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形式语言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加以探讨、研究,笔者总结这些年的教学经验和一些个人体会,对基础素描教学中形式语言训练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总结如下:

一、 根据学生的审美偏好对其进行形式语言及表现技法训练

形式语言没有简单的好坏之分,因为评判标准出自于你自己当下的审美价值标准,每个人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人喜好饱满的构图,有些则喜好大面积的留空,因为没有永恒、绝对的评判标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作品形式语言的高下,因此对于艺术来讲,是没有绝对且永恒的恰当形式的。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当下的审美价值判断应是艺术教学的前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找符合其个人审美价值的绘画形式语言,哪怕这种形式语言与教师的审美标准相左,否则,按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训练的学生,最终呈现的往往是千人一面的画面形式语言,这就有悖于艺术的创造性述求。

借鉴前人成果是学习的有效方法,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画家对画面形式语言的理解及表现方式是不同的,例如:印象派画家德加,他的构图总是把人物集中于画面上方的一角或边缘,而把大片的画面留给空旷的地板和舞台,甚至还舍弃画面的“完整性”,在他的画面中随处可见不完整的身体和道具。这样的构图方式在美国画家珀尔斯坦的作品中也有体现,他作画的方法是从一个人体画起,然后继续往下画,直到空间画满为止,从不去修改前面所画的比例,画到什么样就成什么样,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在人体姿态的安排上,他不取传统人体画中舒展优美的姿势,而让模特儿在别扭的姿势中或坐或躺。他对构图的取舍也很特别,常常会截头去脚,全不管形象的完整。在描绘上他强调人体的骨骼起伏,经脉血管,这样一处理,他笔下的人体是粗壮的,丑陋的。这些特点加在一起,形成了珀尔斯坦作品与传统具象绘画的巨大反差,其绘画观念具有抽象表现主义的理念。这样的画面形式语言处理方式不同于我们传统教学中所推崇的所谓协调、唯美的绘画语言,对学生的艺术思维有一定的启发性。

通过广泛地学习、借鉴,综合各流派,各个画家的艺术风格,就会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中产生不同的作用,学生个体的艺术感悟及绘画语言将逐步显现,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面貌,摆脱千人一面的教学结果。

二、培养学生设计画面的能力

构图及构成关系是画面形式语言的主要表现元素,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缺乏对画面的设计意识,只是随意地把对象照搬到画布上。绘画是艺术的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在画面上根据个人的主观意图对画面进行设计,以表现出画面独有的形式意味,涉及到:形式构成、构图、空间、表现手法等诸多问题。形式蕴藏于自然和生活之中,需要我们去发掘,当学生在画一幅习作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才能使画面富有形式韵味,引导学生透过视觉表象去探索形式规律,寻找美的构成法则。

笔者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认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构图训练”是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一组散乱放置的物体或某个场景,根据学生自己的创作需求自由选择道具,利用道具在自然空间中形成的大小、方圆、粗细、高低等关系加以组合,再从画面本身的结构形式上加以分析,使画面建立起明确的节奏秩序与结构关系。这样的构图训练可以根据一组视觉对象尝试不同的构图及构成关系,训练学生设计画面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去体味不同的构图所带来的不同形式语言意味。

此外,对学生进行画面构成元素的分解练习也能加强学生设计画面的能力,康定斯基说:“对艺术要素的分析,是通向作品内部活动的桥梁”。这句话告诉我们绘画创作不单单仅讲求感觉,更需要对画面的构成元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对一些名作的画面构成元素进行分解练习,分析这些被抽取出来的形式元素对于画面的构成、节奏和视觉感受的作用和意义,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对画面形式语言的理性分析能力,做到真正的消化与吸收,继而使学生在实际的绘画实践中能灵活地运用绘画理论、构图规律及个人审美价值取向去完成画面。

三、利用速写来训练形式语言

速写对画面形式语言训练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的速写往往仅仅是作为素描教学的补充,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速写并非仅仅是快速、粗略地记录对象,或仅仅是为创作收集素材,它有其独立、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点在前辈画家身上有充分体现。席勒一生画了大量的人体速写,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能看到画家对画面构成、形体、线条的反复推敲与尝试,最终形成了那些具有其独特个人风格的绘画语言,其创作也是按照这种速写中探索到的形式语言延续下去的,这说明了速写对于绘画形式语言训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速写表现的对象具有相对灵活性,要求作者注意力集中,根据自己的感受用尽可能简练、概括的手法加以取舍,能培养我们对视觉对象敏锐的观察力和概括能力。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间及相对较短的时间里去营造画面,这就迫使我们更为关注画面整体构图和造型的形式感,而不得不忽略一些局部的细枝末节。在速写中,除开考虑基本的形体、动态以外,还要考虑画面的构成、空间关系,只是涉及的这些关系没有长期作业那样面面俱到而已。在速写中我们可以更多的表露个人情感,也可以尝试更多的画面形式语言可能性,这些都是速写的优势。

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素描教学不能停留在那种单纯的对物写生的教学模式之中,而应强化对学生形式语言思维及表现能力的培养,现当代艺术观念及技术对于传统绘画产生了颠覆性变革,造型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其造型语言的革新与创造是其根本诉求,也是艺术教学的难点所在。除开技术传授,教师更重要的是教授一种开放的艺术思维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素描是视觉艺术的基础,是学生步入艺术创作的第一步,在绘画学习的开始阶段就有意识地加强形式语言的训练,使学生建立起形式语言创造的观念与意识,结合构图、构成、速写等训练一起进行,对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林.《美术形态学》.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2]潘云丽.浅析席勒作品的艺术风格.《文教资料》.2011年5月下旬

第一作者:

聂磊明(1978- ),男,四川省邛崃市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红河学院美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油画创作与民间美术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