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8篇

时间:2022-04-17 17:44:40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篇1

记:03架原型机与01架有什么改变?

翔:“猎鹰”03架将试飞的还是基本科目,但它和2006年3月首飞的01架状态有很大不同。01架装的是捷克的DV-2X涡轮风扇发动机(02架是静力试验机――编者注),而03架配装的是2台乌克兰伊夫琴科一进步设计局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代号AI-222,全加力推力约42千牛(设计值),属于中等推力发动机,这和雅克一130的动力相同。03架上装的发动机目前不带加力,加力型在乌克兰也刚刚进行台架试验。“猎鹰”目前还处在研制阶段,我觉得在这个阶段,配装现在这种发动机就够用了。当然,在04架、05架首飞的时候,肯定会配装带加力的发动机。

记:为什么选了这型发动机?

闻:这种4吨级的涡扇发动机国内没有,只能选择AI-222。它的尺寸和01架的捷克发动机差不多,机体不用做大调整。而且安装这种成熟的发动机可以使飞机达到一种使用状态,也就是说03架试飞成功之后,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可以投入部队使用了,也就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先进喷气教练机”A-JT概念。日后等加力发动机完善之后,再将加力状态的飞机加入到非加力状态的飞机中队中,而安装加力发动机的飞机应该是“战斗机用领先教练机”LIFT状态。每个中队都由AJT和L117T联合组成,这样可满足不同训练需求。

记:发动机日后能否保证供应?

翔:乌克兰同意给我们许可生产,当然具体合同怎么签还不明朗。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在乌克兰建一条生产线,而乌克兰则把发动机生产线带到中国来。不管怎样,这型发动机乌克兰、俄罗斯都能生产,考虑目前的几方关系,不用担心发动机的战时供应问题。

除了发动机,03架主要针对01架在飞行试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以及部队的信息反馈,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局部更改。从外观上给人最显著的印象是,03架加工工艺强了很多,而0I架的表面还显得有些粗糙。01架试飞的主要目的是对设计进行摸底,排除一切颠覆性因素,所以它对工艺没有太高要求。这几年国内的数字化加工水平提高很快,比较一下01架和03架,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01、03架摆放在一起,你摸一摸、看一看感觉就不一样,03架显得精致很多。

记:飞机表面光滑程度对军用飞机有哪些实质意义?

翔:最主要的是,表面光滑对于减小空气阻力、提高飞机性能意义重大。

闻:飞机在飞行时的空气阻力一般分为三种:摩擦阻力、粘性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在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还有个激波阻力。表面光滑度主要影响摩擦阻力,而摩擦阻力的大小与附面层类型有关。层流附面层产生的阻力大大小于紊流附面层,飞机表面越光滑,就越容易获得层流附面层,延缓层流向紊流的转捩。因此,提高飞机表面光滑度可以有效减小摩擦阻力,在跨、超音速时还可以减小激波阻力。

翔:以前航展上,观众看到国产飞机的粗糙表面觉得寒心。现在03架的工艺一定会让你眼前一亮,飞行员也会感到很舒服,进而产生飞行信心。所以加工工艺对军用装备来说并不是摆设。

记:03架以后的原型机还会有哪些改动?

闻:有人觉得“猎鹰”的垂尾太大了,希望砍掉点垂尾,增加个腹鳍,这个主意挺有意思。垂尾和腹鳍都是为了增加飞机的方向安定性,尤其是在大迎角下、腹鳍可以弥补垂尾因机身遮蔽而失去的舵效。但“猎鹰”的机身相对较短。力臂长度有限,砍垂尾加腹鳍的方案效果未必好。更重要的是,加了腹鳍后将减小飞机着陆时的擦尾角,对于舰上起落会带来不利影响。是否考虑将单个的大垂尾改成一对V字尾,这样既保证了方向安定性,又能改善隐身性能。

记:“猎鹰”与“山鹰”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翔:从本质上说,“猎鹰”是具有三代机特征的飞机,而“山鹰”是在二代机基础上的改型,两者存在着一个“代沟”。具体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先进的设计思想、三代机的外形、玻璃化座舱、综合化航电、全数字化控制系统、涡轮风扇发动机,以及10000飞行小时的机体寿命。

闻:飞机空气动力学是这样划分速度范围的:M数小于0.4为低速,0.4到临界M数为亚音速,临界M数到1.4M为跨音速,1.4到5为超音速,M数大于5为高超音速。跨音速阶段很麻烦,为什么呢7在这个阶段,随着局部激波的出现和发展,飞机焦点要急剧后移,歼7飞机的焦点后移量是20%平均弦长。也就是说,飞机的静安定度急剧增加,进而使飞机操纵性变得很差,甚至失去操纵余量。因此,二代机在跨音速范围是几乎没有机动能力的。三代机为克服这个问题,采用放宽静稳定度的办法,即在跨音速之前,把飞机设计成静不安定或中立安定-的,靠电传操纵系统的控制增稳来保持飞机稳定。“猎鹰”也是这样做的,因而具有三代机特征,而采用液压操纵系统的“山鹰”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山鹰”既然不具备三代机的重要特征,又怎能更好地促进飞行员由二代机向三代机实现技能迁移呢?

记:这就是说飞行学员从“猎鹰”向目标机过渡时要比其它教练机容易很多。

闻:是的。“猎鹰”不仅在放宽静稳定度方面,在飞行性能、座舱环境、驾驶感受、机载配备等方面,也都与苏-27、苏-30、歼-10等目标机非常-接近,所以,飞行员通过在“猎鹰”上的训练,就可以基本实现技能迁移、心理适应和知识衔接,到了目标机上再飞个20到30小时就够了。要换成其它教练机,很多训练内容都要到目标机上重来,这岂不是事倍功半?

翔:“猎鹰”的另一重要优势是单位时间训练成本很低。比如,苏-2TUB及苏-30的1小时训1练费用为4~5万美元,而“猎鹰”要低很多,初步估算两者相差一个数量级。

记:这是如何算出来的?

翔:是这样算的,“猎鹰”的机体设计寿命是10000小时,日历寿命30年。而苏27的机体设计寿命是3000小时。1架“猎鹰”的使用寿命是1架苏27的三倍多,而造价仅相当于苏30的三分之一。这样,两者之间每单位时间的训练成本就差了10倍。

闻:战斗机是用来打仗的,如果用来“蹲起落”(飞行员对飞机起降的俗称),实在太不划算了。飞机寿命除了用

飞行小时和日历寿命计算外,还有起落次数限制。一般起落次数是飞行小时的3倍,比如苏27的起落寿命为9000次。如果用战斗机来“蹲起落”,飞行小时还未到,起落次数就先够了,飞机一样要报废。可惜呀,这样的事例不是没有发生过。 翔:用苏-27UB、苏-30来进行基础训练是非常大的浪费。俄罗斯为什么决定购买大量的雅克130,就是觉得用-苏-27系列训练成本太高。要知道,俄罗斯的飞行小时数还只有中国的一半,这就更能体会出“猎鹰”的价值。顺便说一句,南昌出的K-8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好的中级教练机之一,它比英国的“鹰”档次稍低,但非常便宜,而且基本功能都在。我想,“猎鹰”也会有K-8这样的前景,

闻:“猎鹰”对中国飞行员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飞行员的培养、训练过程复杂而漫长。制约空军战斗力的最大瓶颈不一定是装备的水平,也不一定是装备的数量,而是飞行员队伍的规模以及飞行员的质量。装备问题再大,在战时动员体制下也容易解决,而培养一名能够胜任三代机作战的飞行员,却至少要有4年以上的时间。

美国现役飞行员总员额(陆海空军都算上)在50000名以上,民间后备飞行人才起码达二三十万。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6000多人,目半数以上能够胜任三代机飞行,后备飞行员储备达10万左右,,而我国由于通用航空发展的滞后,民间后备飞行员储备基本为零。如果以军事斗争准备的眼光看问题,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早出、快出、出好飞行员,对于中国空军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这也是提升国家战争潜力需要。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发展高性能通用教练机是飞行员队伍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记:军机飞行员除了飞行技术,对其它素质要求也很高,美国这二三十万民间飞行员的素质级别是否足够使其转为军机飞行员?

翔:我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初,加拿大航空公司的一个飞行员驾波音-767在地面加油时,地勤人员给弄错了,结果油没加够,这个飞行员也没注意。当他飞到半路,突然看到油表压力为零,飞机一下子失去动力,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滑翔机。这时候飞机上还有众多的乘客。一般的飞行员到这时可能手足无措,但这个飞行员非常镇定。他记起了小时候开私人飞机曾经在附近一个机场降落过,结果硬是找到了这个机场,并顶着很大的侧风成功迫降。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国家如果能对民间开放天空,民间通用航空领域培养出来的飞行员素质也是很高的,他们的驾驶意识、飞行感觉及适应能力,甚至比职业科班培训出来的不差。

闻:有了民间的飞行人才基础,战时转为飞行员要容易很多。就算是其它方面不能满足军事飞行的要求,或者这些人中有些不愿意转为军机飞行员,但有二三十万的基数,即便只有1%能转型,也能增加几千名飞行员,训练个一年半载就能打仗了。

记:下面谈谈“猎鹰”向攻击机改型的前景。

闻:空军是什么?空军是一把“剑”,是一种进攻力量。杜黑说,“空军是长于进攻的军种”,“用100架飞机进攻比用500架飞机防御的效果要好得多”。美国、英国等空军强国无一不把“进攻”作为空军的第一要务,以色列始终坚持“以进攻为核心”建设空军。中国空军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忽略进攻性装备建设,进攻能力严重不足。我们曾过分强调空中格斗的作用,而进攻性作战只有朝鲜战争中的“轰炸大和岛”和50年代的“解放一江山岛”两次,建国后的4次自卫反击战(珍宝岛、对印、对越、西沙),没有一次动用空军实施进攻作战。从世界空军的未来发展看,更加强调进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加强进攻性力量建设是我们空军完成战略转型的关键,也是战争准备的当务之急。

翔:目前,世界空军强国,如美国、俄罗斯、英国等,其进攻性装备的比例都高于防御性装备(纯歼击机),而中国空军还是以歼击机作为主体装备,不符合空军“长于进攻”的本性。俄罗斯已经将雅克-130作为“空中进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未来战争中将其作为战役、战术突击力量来使用。我军几十年来一直深受苏/我思想的影响,俄军对待雅克-130的态度,必然影响到我军对待“猎鹰”的态度。

闻:我们未来可能面临的几场局部战争,是不是“高科技”战争需要打个问号,但“进攻性”是确信无疑的。大量装备“猎鹰”,是改善火力配系、提高进攻能力的捷径,应该符合军方的需求心理。至于载弹量问题、航程问题,在精确武器、空中加油系统日益完善的今天,已经不是个大问题。

记:雅克130的能力是否胜任战役战术突击力量?在战役战术突击中,传统的苏-25、A10等攻击机和高级教练机在对地攻击上如何定位?

闻:空军的战役、战术突击作用是二战中德国人率先倡导的,其实质是利用飞机的速度优势和火力优势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实施空中支援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支援,即后来说的近距空中支援,二是空中遮断,也就是摧毁或压制距己方地面部队较远的目标,以阻止或妨碍敌人的运动。在二战中,“斯图卡”和伊尔-2担负的就是战役、战术突击任务,雅克130也将在未来局部战争中担负这样的任务。

翔:苏25、A-10这些传统攻击机,甚至还有AH-64、米24等武装直升机,都是针对“冷战”时期大规模坦克集群而设计的。现在你想打坦克群的机会不多了,多是些分散小目标,苏25和A-10就很不适应。A-10还急流勇进,成功完成了从打坦克到打小目标的转型。苏25就差强人意,虽然在车臣表现不错,但暴露出很多问题。而像雅克-130、“猎鹰”这种水平的攻击机,比苏-25等更容易支持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其机动性、航程等又比武装直升机有优势,所以在未来战争中用于支援地面作战是非常合适的。

闻:有人说即便是“猎鹰”改成攻击机,它与苏-30、歼轰-7相比,突击能力也差很多,他们怀疑轻型攻击机的作用。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打仗并不是只打一两件“杀手锏”,战争是整个系统对抗的过程,有个武器优化、火力优化、人员优化的问题,在财力、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种优化尤为重要。如果“猎鹰”具有很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在平时作为教练机使用,在战时,航校等训练部队的飞行学员、教员力量就能参战,否则这部分人在战时是用不上的,这是个人员优化问题。如果用几架苏-30带三十架“猎鹰”就可-以形成一个突击集群,其火力效果不比一个团的苏-30差,而费用却低不少,这是个装备优化问题。

翔:还可以谈谈“猎鹰”的

战场生存力问题。“猎鹰”的低空飞行性能好,操纵灵活,应该以超低空突防为主。在这个空间威胁大的是小高炮、单兵防空导弹等武器。小高炮等的“弹幕杀伤”是最大的威胁,而单兵导弹则不可惧。美国“毒刺”的捕获视场角只有4°左右,最大跟踪角速度22°/秒,如果飞机以100米高度、大于300千米/小时速度突防,单兵导弹根本打不着它。

记:下面谈谈“猎鹰”改成舰载教练机的可能性,

闻:训练舰载机飞行员是很急迫的问题。固然,用苏一33UB训练飞行员非常好,它-是并列双座,教练和学员有相同的视野,但最大的缺点是成本太高。连美国这样财大气粗的国家都用“鹰”等低档机训练舰载机飞行员,我们怎么舍得用价值两三亿的苏-33UB来训练飞行员呢?一定要有一种相对廉价的舰载教练机。

目前可供选择的机型也就是“山鹰”和“猎鹰”了,但无论是从技术状态、还是从技术水平考虑,“猎鹰”都比“山鹰”更合适。

“猎鹰”是双发,更适合于上舰。“猎鹰”的着舰速度可以很容易控制在240千米/小时之下,而“山鹰”要达到这个指标还要做些工作。“猎鹰”采用全电传操纵,更加容易同舰上助航系统交联,也更利行员操纵。总之,“猎鹰”的技术状态更便于促进飞行员向目标机过渡。

翔:美军的舰载机训练体系和空军机型完全不同。舰载机一开始训练就强调“摔落”,而空军飞机都是“飘落”的。在“摔落”过程中飞机将从“第一速度范围”转换到“第二速度范围”,飞机在“第二速度范围”操纵规律比较复杂,必须通过驾驶杆和油门杆的协调操纵才能精确控制下滑轨迹,电传操纵系统更容易胜任这样的操纵。突出的是发动机问题。上世纪50年代的一种机型,美国的T-2°“橡树”舰载教练机,本应在2000年前被T-45“苍鹰”教练机替换,但到了现在还在用,就因为T-45是单发,而T-2是双发双发的好处是一发停车后,飞行员还能将就着飞回航母附近再跳伞,起码被救援看见,而单发就没这个可能。“猎鹰”的双发对舰载机来讲非常有优势。

苏-25也有舰载教练型,共13架,乌克兰6架,俄罗斯7架。它的机翼也有改成折叠的,但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不能满足训练需要。而且苏-25本来就存在问题,它的后座教员视野极差,在飞机有仰角时基本看不见前面。而“猎鹰”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记:谈一下“猎鹰”能否改成无人攻击机。

闻:时下研制无人攻击机已经成为一种时髦,赶不上这个点,有可能将导致体系建设的全面被动。发展无人攻击机无非两种途径,一是全新研制,二是用有人飞机改装。但是依照我们现有的财力和能力,有没有必要重新研制一种全新的无人作战平台,会不会像F-35那样,在“猎鹰”基础,上衍生出一个无人作战平台?这个可能性与可操作性都是很大的,首先,“猎鹰”的电传操纵体制为改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次,“猎鹰”的性能包线跟攻击无人机的设计主流并不矛盾:第三,“猎鹰”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系统上都留下足够的改进余地: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若以“猎鹰”为基础发展无人攻击机,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而设计一种全新攻击平台没有个10年、8年是不可能的。

记:无人机在设计上不考虑人的因素,可能会比有人飞机简单许多,全新研制未必会费时太长,另一点是“猎鹰”当作无人平台其很多技术设计标准可能存在被浪费的问题。

翔:无人机不考虑乘员因素,在与人有关的系统方面确实比有人机简单很多。但在其它方面,比如气动、结构、动力等一点也不比有人机简单,而在传感器、数据链、控制等方面甚至比有人机更复杂。从研制过程来说,没有省下多少环节,全心研制无人机,在研制周期上没有优势。在价格上也没优势可言,“全球鹰”的单机造价就达到4000多万美元,比1架苏-27要贵。

闻:用有人机改无人机肯定要进行妥协设计,在性能、技术上做出些牺牲难以避免,但牺牲不会太大,无人机在飞行品质上的要求比有人机更低,浪费或牺牲主要体现在与飞行品质有关的方面。

翔:“猎鹰”基本性能与国外的几种在研无人攻击机很接近,至于能否朝这个方向发展,会受很多因素影响。一般来说,搞无人机的同志对这样的思路并不积极,而搞有人机的同志正面反应要多一些。

记:那么,会不会将“猎鹰”改为辅助作战飞机?

闻:现代作战讲究的是系统对抗。缺乏系统支持,再好的作战平台也难以充分发挥效能。我军的辅助作战飞机比较缺乏,比如随队干扰机、电磁压制飞机、通信中继机、目标引导机等等,尤其是电子战飞机的缺乏,有可能使我们在未来战争中遇到麻烦。如果用苏-27这样的平台去改装,成-本太高,将“猎鹰”改装成为辅助作战飞机是符合逻辑的。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篇2

案例一

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时,在充分感知了破水罐的自卑和内疚后,教师随即出示挑水工第二次说的话: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是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为了让学生感悟挑水工的聪明,教师问道:“你觉得挑水工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觉得挑水工是个助人为乐的人。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帮助了破水罐,让破水罐能够继续挑水。

师无语。

生继续:我觉得挑水工是位善良的人,因为他没有看不起破水罐,而是用破水罐继续挑水。

师:是的,这的确是一位善良的挑水工。

生:这是一位助人为乐的挑水工。

生:这是一位聪明的挑水工。

案例二

教学苏教版第三册《小鹰学飞》时,在充分感知了小鹰的努力和鹰妈妈话中含义后,教师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为了让学生感悟小鹰的努力与执着,教师问道:“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一只怎样的小鹰?”

生:我仿佛看到一只努力向上飞的小鹰,在拼命地拍打着自己的翅膀。

师:从你的回答中,老师看出你读书也很努力。

生:我仿佛看到一只执着的小鹰,虽然它已经飞得很累了,但仍然没有放弃。

生:我仿佛看到一只张开双翅努力向上飞的小鹰,它非常听妈妈的话,在努力学习飞行。

生:我看到一只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最后终翔在高高的蓝天上的小鹰。

生:我仿佛看到一只满头大汗的小鹰,在拼命地拍打着自己弱小的翅膀。它很累,很想休息一会儿。可是想起妈妈的话,它又鼓起劲往上飞了。

师:是啊,这真是一只努力的小鹰,一只执着的小鹰,一只勤奋的小鹰。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不停往上飞呢?

生:因为妈妈告诉它飞得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

生:因为还有鹰比它飞得更高更远。

生:因为小鹰知道了学习本领是没有尽头的,要想飞得更高,只有更努力地学习飞行。

【反思】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一子下错,满盘皆输”。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也往往有着惊人的联动效应。因此,有效的语文课堂应从有效的提问开始。

一、紧扣情境,适时提问

教师的提问必须紧扣文本,忌讳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如果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问的时机尚未成熟,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

在《一路花香》教学中,教师旨在以破水罐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让学生领悟“世间万物有其存在的价值”。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破水罐的内心世界,沉浸在破水罐的自卑和对挑水工深深的愧疚中。当学生还没从这种情绪中缓过神来,教师紧接着就出示以上这段话,立即问道:“挑水工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问题的出示显然与学生的情绪和之前的理解是相冲突的,所以学生答不出来也是理所当然。再则这个问题问域过宽,学生回答的时候不能明确把握主旨,不能领会教师的提问意图,因此,答案虽多样,却不能答到要点。

二、指向学生,变直为曲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而学生作为接受者,只能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尽可能地少讲一些,通过精炼的提问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对语文本身的兴趣。

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到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小鹰学飞》教学中,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一只怎样的小鹰?”这个问题就化抽象为形象,化简单为生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情感经验体验作品,力求对文本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将文本中直白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栩栩如生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果将问题改成“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鹰?”教师的提问就显得直白,语言苍白无力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干瘪的词语,学生回答也就不会精彩纷呈。

三、立足发展,以评促问

崔峦先生曾提出:语文教师的崇高职责就是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使他们热爱语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和学生的回答进行巧妙的即时评价,并在评价中及时提问。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篇3

对于自主学习的实质问题,中西方学者近年来做了一些理论探讨。其中,笔者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庞维国对自主学习的定义。他主张从学习的维度和过程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

从学习的维度定义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各个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我们认为,如果学生能够自我驱动学习动机,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调节学习策略,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并能对学习的结果作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

从学习的过程定义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界定自主学习。我们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就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并在活动中能对学习方法、学习进展作出监控、反馈和调节,在活动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

根据自主学习的定义,我们把自主学习的特征概括为几个方面: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差异性。

二、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借鉴了一位湖北高级小学数学教师向春林的教学经验,结合了本班学生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大胆尝试。

1.精心分层,启动“雄鹰计划”。为了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没有简单的用优、中、差来分层,我在我们班实行的是“雄鹰计划”。刚开始我把每一位学生都定位于小鹰,要想成为老鹰与雄鹰,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经过一段时间,我把一些符合要求的学生分别提升为老鹰和雄鹰, “雄鹰计划”初具雏形,并宣布这是一个荣誉称号,是靠你的智慧与努力去争取的,得到后并不是终生制的,对不符合的将被降级,从而形成了一个可进可退的竞争机制,实践中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2.制定目标,让雄心先起飞。学习目标的分层设定非常重要,其目的是要同时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我让学生明白了目标的重要性后,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老鹰还是雄鹰。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小鹰、老鹰、雄鹰的标准:

(1)学习方面:小鹰:会做基础题;老鹰:会做基础题并理解;雄鹰:会做题、理解并会讲思路。

(2)发言和提问方面:小鹰:一节课能举一、二次手;老鹰:一节课能举三、五次手;雄鹰:一节课能举五次以上的手。

(3)成功方面:小鹰:能及格;老鹰:良好;雄鹰:优秀。

雄鹰计划就是由雄鹰带领老鹰、小鹰,一起成长的过程,所以为了学习的需要还应分成四人小组。搭配类型通常是:一名雄鹰、一名小鹰,加两名老鹰。先确定雄鹰组长,再优先让小鹰申请喜欢加入哪一小组,以感情为主线,使每只鹰找到合适的小组,从而组成一个和谐的团队。

3.因材施教,雄鹰起飞。

(1)让雄鹰“吃得好”。经过课前的预习,这部分的学生基本上能掌握知识的要点,在课堂教学中,我则给他们更大的自由度,创造学习空间。我允许他们做课堂练习中较难的题目,如拓展题、延伸题,甚至我有时把第二课时的课堂练习提前给他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节省了这类学生的学习时间,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

(2)让老鹰“吃得饱”。由于给了一部分雄鹰很大自由空间,这时课堂知识的传授主要针对老鹰和小鹰,老鹰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能更多的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优越感强了,举手的积极性也比以前高了,他们中的“出挑者” 也能在时间多余的情况下尝试雄鹰的延伸题,跳一跳,能摘到更多的“苹果”。

(3)让小鹰“吃得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有困难,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现在进行分组以后,我的教学有针对性,上课时,能更多更集中地关注和辅导他们。在雄鹰和老鹰均能着手解题,唯有小鹰无从下手时,我便分别深入小鹰中间,再深入浅出地进行一番探讨,使他们也能解答这道题,所以分组分层教学对于小鹰的辅导有很大的益处,能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同时让他们也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4)分层作业,各有所得。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对于小鹰,设计一些基本的、与课堂例题相近的题目,促使知识的内化,以达到第一层次教学目标的落实。对老鹰,设计一些稍有变化的、比教学内容稍有发展的题目,检查老鹰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雄鹰,设计综合性练习,检查雄鹰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布置课后作业同样要有层次性,一般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作题只要求雄鹰或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学习氛围; 自学能力; 教学情境;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B-0030-01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进行分析和思考,使他们通过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构建趣味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小学语文优质课堂的构建。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走下讲台,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的探究,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也处于活跃状态,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效率不断提高,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提高他们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促进他们语文分析能力的有效提高。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再依靠教师的灌输死记硬背语文知识,而是充分发挥探索精神,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分析、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文字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深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深入分析,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重点段落。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顺利解决问题。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积极性

(一) 采用语言描述进行情境创设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可以采用语言描述的方式,如教学《小鹰学飞》时,教师用语言给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在山谷中,有一只小鹰和一只老鹰,小鹰想要学飞,于是它向老鹰学习飞行的技术,小鹰很努力地进行飞行练习,小鹰最后认为自己学会飞了吗?在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情境中,学生仿佛跟随小鹰一起飞行,深刻了解了小鹰在飞行时的心理变化,认识到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二)结合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在多媒体情境中,学生能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学习,能让他们产生身历其境的感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大禹治水》时,由于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距很远,学生通过阅读很难理解课文。运用多媒体播放大禹治水时的动画场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对课文的分析中,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重点段落设计问题,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问题提出来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分析和思考提出独特的看法,促进他们语文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获得优化,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四、设计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参与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还要进行课外拓展,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能激发他们参与积极性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大赛,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学生能从读过的书籍中选择好的故事,并流利地讲出来,在获得自豪感的同时,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大赛,让学生充分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素材进行创作,写出优秀的作文;还可以举办语文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进行充分展示,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在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给予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并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参与,促进小学语文优质教学课堂的构建。

总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把学生放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给他们创设活跃、开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实现新课改下的优质教学。

参考文献:

[1]袁新P.“开放性”语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 语文阅读;互动;感悟

一、读中理解,感悟语言

有的文章是介绍风景名胜的,语言优美,处处洋溢着感情。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描述了南沙群岛物产丰富,景色优美,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我在教学第2、3小节时采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这种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明晰道理,感受语言之美。教学片段设计:(1)小朋友,你们觉得南沙群岛怎么样?读读写物产丰富以及景色优美的句子,自己练读,你认为哪句美就读哪句。(2)同桌分别读一读。(3)(放录像)我们一起徜徉在南沙群岛,这时候你想说什么?(4)老师也来读读,大家闭眼想象南沙群岛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和美丽的景色。(5)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6)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南沙群岛,再结合课文向家人介绍南沙群岛(可选自己喜欢的景色或物产等),可用课文语言,也可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表达。

二、创设情境,积累语言

教材中有很多文本语言凝练,要想学进去,必须让学生入情入境。《让我们荡起双桨》就是典型的一例。如在第1小节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播放这一段歌曲,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渐入情境,然后运用多媒体出示一群少先队员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抓住“荡”“推”“倒映”“环绕”“轻轻”“飘荡”等词语,让学生对少年儿童泛舟北海的具体画面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正是通过这些词语把水清、人欢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鼓励他们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说话。这样,学生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的体验,语言也慢慢积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创设情境,为学生配上音,指导学生练读,直至熟读成诵。学生直观地感受北海秀丽的风光,把文本的语言转换成个体语言贮存在自己的语言库中。

三、诱导发问,学习语言

提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是2011版课标提倡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一种形式。如:学习《赶海》一课,诱导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向“大海”提问,学生提出:

“大海大海,我们小朋友和你做游戏,你乐不乐?”

“大海大海,轮船从你身上滑过,你痛不痛?”

一位教师这样教学《小鹰学飞》。在指导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小鹰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的录像:小鹰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教师引导学生对“小鹰”提问,学生竞相提出:

“小鹰小鹰,你飞得这么高,开心吗?”

“小鹰小鹰,你妈妈是否疼爱你,怎么忍心让你飞这么高?”

学生凭着对课文的感悟,结合生活经验,提出了许多富有童趣、体现美好心愿的问题,大大拓展了思维,丰富了文本的内涵。

四、填空补白,发展语言

写文章时,作者往往为了构思的需要和表现的艺术,在文章中留有一些空白让读者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意味隽永的空白,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拓展和延伸。

如:教学《小露珠》一课,小露珠看到这么多的花草树木在自己的滋润下变得那么俊俏、那么精神,该多高兴啊!它欢快地爬着、滚着、笑着,把美丽带给了我们大家,它多么像一个快乐的小天使!猜猜看,此时小露珠心里是怎样想的?大家又多么希望把这快乐的小天使永远留住啊!植物们是怎么留小露珠的?你又是怎样留小露珠的?

再如:《荷花》第4节最后两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文本意境非常优美,给人以无穷的遐想。“除了蜻蜓和小鱼,还有很多的好朋友也来问候‘我’,你们看到了吗?”教师一句轻轻的点拨,学生想象的翅膀就翩翩飞翔,语言的溪流也潺潺流淌。不仅填补了文本的空白,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五、注重朗读,运用语言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朗读是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感的重要途径。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篇6

1.教学中师要转换角色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过: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教师的问题。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要真正把创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从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换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换为学生研究的参与者,同时着重指导创新思路、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教会学生会学。如:教学《小橘灯》时,以“我”与小姑娘第一次见面的内容为例,指导如何圈点批注,理解小姑娘的形象,再自由选择“我”与小姑娘第二次见面的内容,进行理解阅读,学生对小姑娘这一形象的理解评析比以往教师的讲解分析要丰富得多,对本文的学习也比用传统的教法轻松得多。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点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民主、平等、协商的态度参与学生的创新和自由交谈、讨论问题,创造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问题的质量可直接影响创新动机的激发。好的问题,有一定深度,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①爱因斯坦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教学《月光曲》中,贝多芬弹完一曲,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先生没有回答。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思考“没有回答”的多种原因,设想多种可能,都有可能性和合理性,这样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发展思维;②好奇心发展成求知欲,激励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在情境中适时凸现矛盾,激发求知欲。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让学生读通第一段提出:老奶奶既然焦急,为什么又有耐心呢?生涌现出寻找答案的欲望,从而激发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能力;③大胆探索和挑战是创造性人才的特性,他们不会满足于已有的认识和现成的结论,教学时引发冲突能诱发好胜心,激发挑战的勇气。如:教学《赤壁之战》时,让其互动讨论:这场战役有可能其他结局吗?如果你是曹操的谋士,会在什么时候怎样提醒曹操注意,使得历史有可能改写?提出具有探索性的新问题,引导通过思考讨论来探求答案,逐步养成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精神,不断强化创新动机,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善于质疑的学生,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扩展,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其实就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如:教学《穷人》时,鼓励质疑:桑娜抱孩子回家后那段,为什么用那么多省略号?为什么把西蒙和孩子睡觉的样子写得那么详细?作者为什么不让西蒙孩子多些桑娜孩子少些,不是更显出穷人品质高尚吗?根据不同内容、性质的问题,引导采用不同方法解决,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达到高潮,则开放型问题情境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创新思维。

3.利用互动式教学,寻找渗透教学机制

互动式教学有:①师生一对一或一对多;②学生个体和群体,小组之间的各种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人参与的“互动”,作为互动节点中的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传递者,织组者,生成者;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处于多变之中,需要对师生多元互动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判断、选择、利用和重组,使课堂教学向纵深推进,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

如:教学“小鹰学飞”时,师创设鹰妈妈带着一群小鹰学飞互动对话的情景,鹰妈妈在前面一边领飞,一边深情地呼唤:小鹰,小鹰,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鹰一边跟着妈妈学飞,一边高兴地回答:妈妈,我正飞到大树的上面,我已经会飞啦!鹰妈妈摇了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又跟着妈妈飞,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它又高兴得喊了起来:我真的会飞啦!鹰妈妈又摇了头说:飞得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妈妈拼命向上飞。鹰妈妈又深情地呼唤:小鹰,小鹰,你飞到了哪里?小鹰说:妈妈,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小了,白云在身边飘过;小鹰急躁地喘着气说:妈妈!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鹰妈妈向头顶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小鹰抬头一看,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在鹰妈妈的指引下,小鹰在蓝蓝的苍穹中,飞呀,飞……点评;整个互动、对话,充满着师生、学生情感与心灵的碰撞,在课堂情景,生活体验的内心碰撞中,学生向小鹰学飞的内在需求得到激发,也在碰撞中逐步感悟到:小鹰学飞是无止境的,我们对生活的本领,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是没有穷尽的!学习永远不能画句号;师就是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与文本的作者心与心进行碰撞,激发互动对话欲望和激情,使学生心灵与肉体得到交融,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4.教学中挖掘美,进行美感教育

美感教育重在教学中,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想象,处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教师通过美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富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去体现美、挖掘美,产生美的感受,提高学习兴趣。美感教育可通过图画、音乐、戏剧等直观展现或教师语言描述来寻找书中的美。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准备音乐《爱的奉献》和《二泉映月》。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中为之朗诵一首诗,优美的音乐和语言,让其心中充满感动,并激起学习兴趣,当大家还在乐声中回想时,进入课题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学生眼中充满同情,让其在《二泉映月》忧伤的乐声中用喜欢方式朗读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对课文意境和内容有充分的理解。点评: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心中还充满对小女孩的同情,在日记中写下《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身边》,爱心得到发挥,情感得到陶冶,也达到美感教育的目的。

5.在朗读中培养感受语言的音乐美

低年级教材中,诗歌、童话等体裁的课文有着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回环的音韵、错落的节奏,是培养儿童语感的材料。师要留意发现其中的音乐性,还要善于引导通过朗读来感受、欣赏、认识语言的音乐美。如:教学《小小的船》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这四句短短的韵文,写得优美动听、富有情趣。在教学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画面:幽蓝的夜空中,闪烁着一颗颗星星,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提着小灯坐在月亮上欣赏着美丽的夜色。那美妙的画面很快把学生带入情境,再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朗读。同时思考:①划出轻声词:月儿、船儿,指导学生读出轻声。②划分出音步,读出顿挫舒缓的节奏;③确定朗读的重音。这样强弱的重音,加上顿挫舒缓的音步,节奏更加鲜明,形成了独特的音乐美,极具感染力。朗读时加之配上轻柔的音乐,反复吟诵,陶醉于诗的优美旋律,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点评: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美。久而久之,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6.教学中如何进行虚词教学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篇7

1 目标激励,使学生明确前进的方向

目标激励的作用非常重要,就象大海中航行的船,有了目标,船会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迅速的到达彼岸。如果没有目标,船就会随波逐流,不知飘向何方,甚至会触到暗礁。班集体目标就是集体成员前进的方向,要想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就要让每个学生明确目标。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为学习加油。对高考的期盼,对大学的向往,对父母的承诺都是激励他们的落脚点。我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我为什么而学习的?我想在范水中学学到什么?成人还是成才?事实上三力(内驱力、意志力、注意力)中的内驱力就是一种目标激励。

我主要通过以下4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1 回忆自己刚进入范中时的理想与豪言壮语,回忆自己过去学习中最热爱、最勤奋攻读的知识内容,从中找回失去的梦想,让理想之帆重新升起,让奋斗之舟重新启航。

1.2 标语激励。为了进一步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激情,笔者选用了下面几个标语“一天一点一滴一以贯之,一年一分一秒一鸣惊人”、“厉兵秣马迎高考,众志成城创辉煌”、“十年磨剑,立志登绝顶;百日竞渡,破浪展雄风”、“谢恩师我满怀信心,为父母我无怨无悔”给学生从学习方法指导、加强时间观念、学习激情鼓动、学习责任心四个方面进行了的渲染,同时将它们作为班级每天的宣誓言,从而达到的一定的教育效果。感恩教育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才有他们的努力身影。

1.3 优秀大学的介绍,同学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通过网络了解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的一些情况。比如风景如画的大学图片,大学的专业情况介绍,学生的就业前景简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取理想的大学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也是我们上高中的目标。

1.4 一些故事的激励。比如老鹰和小鸡故事。我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会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教育:

一只小鹰在鹰妈妈出外觅食时不慎掉了出来,刚巧被鸡妈妈看到,便捡回去和一群小鸡放在一起喂养。随着时光流逝,小鹰一天天长大了,也习惯了鸡的生活,并且鸡们也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同类,它也像其他它同类一样出外往后刨着寻食,从来没试过要飞向高空。

一天,在小鹰出外觅食时,忽然碰到鹰妈妈,鹰妈妈见到小鹰惊喜极了,对它说:“小鹰,你怎么在这里,随我一起去飞向高空吧!”小鹰说:“我不是小鹰,我是小鸡呀,我可不会飞,天那么高,怎么飞得上去呀?”

鹰妈妈对小鹰有些生气,但她还是大声地鼓励它说:“小鹰,你不是小鸡,你是一只搏击蓝天的雄鹰呀!不信!咱们到悬崖边,我教你高飞。”

于是,小鹰将信将疑地随鹰妈妈来到悬崖边,紧张得浑身发抖。鹰妈妈耐心地说:“孩子,不要怕。你看我怎么飞,学我的样,用力,用力。”小鹰战战兢兢,在鹰妈妈的带动下终于……

从中我都会教育学生:

(1)假如你是一只鹰,那么迟早你都要高飞,你不是不会飞,而是没有高飞的机会。假如机会来临的时候,你也一样会飞上蓝天的。

(2)人生就是这样,一次机会往往就改变了人的一生!

(3)环境会改变人,平庸的环境、习惯会使人变平庸。

(4)人是需要鼓励的,我们平庸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很少受到别人和自我激励,没有梦想。假如你想成为一只鹰,那么你就需要得到激励,不管来自亲朋好友,还是来自自己。这样假如机会来临的时候,你也一样会飞上蓝天的。

这个故事,讲给我们一些想学习但缺乏动力的学生听后效果非常好!很多的多学生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激励有了效果。班上的高杰、刁咸丰就是从这个故事开始变化的,最终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都被大学录取。

2 榜样激励,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楷模

榜样是无声的语言,往往无声的语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说服力。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具体、生动的形象作为榜样,更容易激励学生。我有时给学生讲当代保尔张海迪的故事,雷锋的故事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同时我也树立学生中的典型人物做为榜样,使学生更有真实感、亲切感,更容易受到激励:学习标兵、勤奋标兵、内务标兵、好问质疑积极分子,在高三(4)班我树立了我们自己身边很多值得我们同学学习的榜样。作为班主任的我,更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天早来晚走,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谈心,默默无闻地为学生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学生也被这一切的一切所感动,从中也受到激励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每天早晨6:00之前都能看到我在校园内和学生一起晨读、早锻炼;为了住宿生的休息,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是10:30以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休息;双休日从未真正休息过,有时候太忙,一个月都顾不上去跟7岁正上一年级的儿子沟通一次;卫生大扫除时,我亲自带头,平时地面上的纸屑、胶带纸、粉笔头我把它们拣到废纸篓内,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能自觉维护班级内外的卫生,这样无形中就做了学生们的榜样。

3 制定学习计划,明确自己的行为计划

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每一个想把学习搞上去的学生,要拿出的第一个实际行动,就是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当你订完学习计划后,心里有了底,会感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学习计划是我们是通向未来目标的桥梁。好的学习计划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功。每天都按计划地学习,成功就会如约而至。因此,第一,必须将远大的理想与现在的学习计划联系起来,让现在的学习活动成为实现自己远大志向的一个过程成一个部分。第二,计划必须科学可行,切忌好高骛远,超越能力与现实的实际。否则,屡战屡败,最终受伤害和打击的将是自己的自信心。第三,计划一旦订立就必须忠实执行,不能随便改变,导致计划流于形式,最终没有任何效果。

3.1 学习的全过程不仅要有目标,有动力,还要有计划。

1.按计划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是成功者最普遍最重要的学习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90%的学生来说,学习好坏,智力因素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其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很多优秀学生总结的经验中都认为成功的秘诀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都按计划度过,如①每天的学习任务都量化,预习几页书,复习几页书,看多少课外书;②每天都定时学习,雷打不动;③学习时专心致志。

2.按计划学习有助于减轻考试焦虑,提高心理素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产生考试焦虑(如心慌、胸闷甚至流虚汗、记忆、回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大脑空白等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准备不足,就是没有学习计划或只有学习计划但没有按计划学习的结果。“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是违反心理学规律的错误观念。心理学研究证明:“临时抱佛脚,越抱越蹩脚”。

3.2 如何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1.检查个人的志向水平与目标远近,以此作为制订计划的依据;

2.保证睡眠与休息时间以提供必要的精力,决不拼体力;

3.使学习计划与学校的课程表与老师的教学进度接轨;

4.学习计划的重点在课程表以外的零碎而自由的时间;

5.建立明确的时间表:起床?洗刷?晨练或晨读?午休?晚自习?上床前?睡觉?……

6.每天的任务要明确,尽可能具体化:记多少单词?做几条数学习题?……

7.从现在开始,告别过去;从现在开始,坚持下去。“不怕慢,只怕站。”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鹰》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日本儿童创作歌曲。歌曲为大调式、带再现的二段体。作者以简洁的手法(起伏的旋律,同一节奏型的重复,不同声部的交替演唱,简朴、方整、形象鲜明的歌词),塑造了雄鹰飞翔的形象,词曲非常吻合,准确地表达了歌曲的情绪。

依照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歌曲教学分三个部分来完成,即:整体感知――分段学唱――完整表现。其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音乐中,每个音符因其高低、长短、强弱(师微笑着边说边手势表示)的不同而使其音乐变得生动活泼、美妙动听。下面,请大家听听,老师敲奏的这两个音有什么不同?(老师用亲切、自然的教态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出问题直奔主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 认识力度记号

(1) 认识力度记号 f p

老师取出一面小鼓,用鼓棰夸张地敲出一重一轻两个音。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生回答略)

老师边讲边板书:f 强 p 弱

(2) 认识力度记号 mf mp

老师用鼓棰渐次敲出 f mf mp p 四个音

师:中间两个音有什么特点?(生回答略)

老师边讲边板书:mf 中强mp中弱

(3) 师手势引导学生练习拍奏“p mp mf f ”四种力度的音。

(4) 认识力度记号

师:请大家再听听,老师将要敲奏的这段节奏,声音有什么变化?又该怎样表示呢?

师在小鼓上敲奏一连串马蹄节奏,表现群马由远到近,由近及远的声音效果。(生回答略)

师:嗯,你们听得非常仔细。那么这些声音该怎样表示呢?还能用f p mf mp 来表示吗?(师略做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显然,是不能的。在音乐里,这些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声音我们用两个非常形象的符号来表示,它们是 渐强 渐弱(师边讲边板书)。

3 歌曲教学

3.1 整体感知

(1) 观察鹰的飞翔路线,尝试用音乐语言来表现雄鹰的形象。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展示鹰翱翔蓝天的动画,时而高飞,时而低飞,时而由远及近,时而由近及远),仔细观察,你想说点什么?(生回答略)

师:看来大家有丰富的课外知识,非常好。请联系前面刚学习的力度记号想一想,画面上的鹰如果用歌声来展示它的飞翔姿态,你觉得应该怎样唱更好?可以试着模唱一句。(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善思、探究的学习习惯和意识。)

(生回答略)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首新歌――日本儿童歌曲《鹰》,然后再谈谈自己的感受,怎么样?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歌曲用什么速度演唱的?你能听出歌曲中的力度变化吗?

(2) 聆听范唱。

师:听了歌曲《鹰》,你的感受如何?(生回答略)

师: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分别谈了自己的感受,其中,共同的感受是:歌曲用中速演唱,旋律听起来舒展而优美,声音时而强,时而弱,时而渐强,时而渐弱,仿佛雄鹰在蓝天自由翱翔。

师板书: 中速 舒展 优美。

师:不过,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歌曲前后两部分的演唱方式是不相同的,你们听出来了吗?请大家再一次聆听歌曲,歌曲前后两部分在演唱方式上到底有什么不同呢?(生回答略)

师:对。前面部分听起来像是一个人在唱,而后面部分听起来像是两个人在唱。像这种听起来像两个人演唱的演唱方式,我们称它为合唱。它要求我们演唱时一定要讲究协作、配合,绝对不能只顾自己,这样的声音听起来才是美的、和谐的、悦耳的。

3.2 分段学唱。

师出示歌曲二声部(课件),引导学生学唱。

⑴引导学生模唱一声部旋律,注意休止符的停顿及力度记号的正确处理。

⑵引导学生模唱二声部旋律,与一声部比较着学习。

⑶分组练唱一、二声部旋律,老师用手势提示(右手、左手分别指挥一、二声部,在右肩和左肩上、下方两拍一下,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模仿雄鹰展翅飞翔,从第七小节开始,右手臂自上而下飞翔,左手臂自下而上飞翔。意图:①有节奏的飞翔,提示学生唱歌保持良好的节奏;②手臂方向运动,提示学生旋律的走向,歌唱时应注意音准;③飞翔幅度大小,提示学生歌曲力度的变化;④右臂和左臂交替律动,提示学生两个声部旋律的不同步。)

⑷师将学生分成两组按要求演唱此处,学生自我评价,老师点评。

3.3 完整表现

(1) 师播放范唱带,让学生完整聆听,再次感受歌曲的整体形象。

(2) 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鹰》。

4 回顾新知,小结本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日本歌曲《鹰》,体验到的不仅仅是歌曲的美,还感受到了雄鹰搏击长空、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知道了用适当的力度表现去演唱歌曲比不用力度记号演唱要好听得多。同时,我们还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感谢大家的配合!愿我们永远合作愉快!

5 教学反思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