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浮力教案8篇

时间:2022-02-20 01:51:44

浮力教案

浮力教案篇1

(二)教学要求

1.知道利用浮力使物体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的原理。

2.知道轮船、气球、气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三)教具:铁块、木块、废牙膏皮、玻璃水槽、水、自制潜水艇模型(12-11小实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厘米3,它在水面上的体积是25厘米3。求:它受到的浮力多大?它的质量多大?木块的密度是多大?(出示小黑板,并画有图12-5示意图)

要求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算。由一名学生板演。演算完毕,教师讲评。

2.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下沉,F浮<G物;上浮,F浮>G物;悬浮,F浮=G物。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是:F浮=G物。

追问并演示:实心铁块在水中下沉,木块在水中上浮,试比较铁和木块与水密度的关系。

教师启发学生答出:

铁块浸没在水中下沉,

F浮<G物,

G排水<G铁,

ρ水·g·V排<ρ铁·g·V铁。

铁块浸没水中,V排=V铁,实心铁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铁块下沉。

同理可得出,ρ木<ρ水,木块浸没于水中,木块重比它排开的同体积的水重小,木块在水里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重,所以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浮在水面上。

二、进行新课

1.新课引入

提问:实心铁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下沉。可否让密度比水大的铁块在水中上浮或漂浮在水面?

启发学生回答:轮船是钢板焊成的,采用空心的办法,使物体的密度小于水,它就可以浮在水面。

演示:把卷紧的牙膏皮放入水中,放手后可观察到它下沉。空心的牙膏皮能漂浮在水面上。

小结并板书:

“三、浮力的利用

1.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问:用树干挖空制成的独木舟的好处是什么?看课本图12-9。

答:减小重力,可以多装货物,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

2.轮船

①问: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

学生答出:采用了把它做成空心的办法,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使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②介绍轮船的大小用排水量表示。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

以上两问题、边讲边板书。

板书:

“2.轮船:

①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空心的轮船,使它排开更多的水而浮在水面上。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的水的质量。单位是吨。”

③计算课本P12-8轮船一段中的问题。

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教师讲评。

④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大小有无改变?它的排水量是否改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因为它是漂浮状态,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船重,因此受到的浮力大小不改变。它的排水量也是不变的。追问: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是浮起一些还是沉下一些?

答:轮船将浮起一些。轮船从河水驶入海水里,它受到的浮力不变,即排开的河水重和海水重相同。但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因此,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它排开河水的体积,所以轮船将浮起一些。

3.潜水艇:

问:采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潜水艇下潜、悬浮在水中或浮出水面?

演示:潜水艇小实验,简介装置,进行演示。

看课本图12-13,图12-14。重点观察潜水艇的水舱及水舱中水的多少对潜水艇浮沉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下潜”:向潜水艇水舱中充水,潜水艇逐渐加重,潜水艇重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逐渐潜入水中。

“悬浮”:当水舱中充满水时,潜水艇重等于浮力,潜水艇可以悬浮在水中。

“浮出水面”:用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潜水艇变轻,潜水艇重小于它受到的浮力,从而浮出水面。

板书:3.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4.气球和气艇:

看课本图12-15,图12-16,并阅读课文。

问:节日气球、热气球、飞艇,其体内充的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还是小?它为什么能够升空?

答:节日气球或携带气象仪器的高空探测气球里充的是氢气或氦气;热气球充的是被燃烧器烧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飞艇中充的是氢气或氦气。这些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由于气球或飞艇的总重小于气囊排开的空气重,即重力小于浮力,气球和飞艇就能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高度,由于越高空气密度越小,它受到的浮力变小,浮力等于重力时,它就不再上升,停留在这个高度。请你想一想,如果这是个载人的带吊篮的气球,为了使乘客返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

板书:4.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氦、热空气)。

浮力教案篇2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

5.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

3.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

4.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

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演示实验

1.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学生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

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学生实验:

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

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方向)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讨论:

1.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的浮力?

(1)先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

(2)物体浸入水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3)求浮力

2.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有各种意见)

演示实验:

图1

(1)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

问:如果我往里面注水,乒乓球会浮起吗?(会。因为要受到水的浮力)

(2)往塑料瓶里面注水。现象:乒乓球被水压在瓶底,同时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

(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为什么呢?)

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3)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注意观察乒乓球下面积满水时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乒乓球下积满水时乒乓球会上浮。)

(4)将水倒回烧杯,分析原因。

第一次乒乓球只受到水给它向下的压力。

第二次乒乓球下积满了水,即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而且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上浮说明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压力产生的原因。>

图2

我们举特例来分析: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和面积相等,并且对应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

问:水给它们的压强是否相等?(相等)

问:水给它们的压力是否相等?(让学生讨论)(压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

分析:(p=ρghp=F/SS一定,F=p•S)但是,上下两表面处的深度不同,下表面处的深度更深,压强更大,而上下两表面的表面积相同,据p=F/SF=P•S,所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大。即>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板书:原因:>

而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这就是浮力。

板书:实质:=-,方向竖直向上。

总结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那么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在水中上浮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板书:三、物体的浮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图3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水)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1)当=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悬浮)

(2)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上升)(上浮)

(3)当

板书:

问: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为什么?(另外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

问: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我们就说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三、总结扩展

(一)本书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

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以及如何用实验法测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我们要理解、记忆,并且借助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思考:上浮的物体(),上浮至漂浮在液面上()

浮力教案篇3

1.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

5.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

3.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

4.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

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演示实验

1.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学生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

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学生实验:

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

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方向)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讨论:

1.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的浮力?

(1)先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

(2)物体浸入水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3)求浮力

2.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有各种意见)

演示实验:

图1

(1)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

问:如果我往里面注水,乒乓球会浮起吗?(会。因为要受到水的浮力)

(2)往塑料瓶里面注水。现象:乒乓球被水压在瓶底,同时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

(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为什么呢?)

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3)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注意观察乒乓球下面积满水时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乒乓球下积满水时乒乓球会上浮。)

(4)将水倒回烧杯,分析原因。

第一次乒乓球只受到水给它向下的压力。

第二次乒乓球下积满了水,即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而且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上浮说明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压力产生的原因。>

图2

我们举特例来分析: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和面积相等,并且对应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

问:水给它们的压强是否相等?(相等)

问:水给它们的压力是否相等?(让学生讨论)(压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

分析:(p=ρghp=F/SS一定,F=p•S)但是,上下两表面处的深度不同,下表面处的深度更深,压强更大,而上下两表面的表面积相同,据p=F/SF=P•S,所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大。即>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板书:原因:>

而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这就是浮力。

板书:实质:=-,方向竖直向上。

总结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那么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在水中上浮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板书:三、物体的浮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图3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水)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1)当=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悬浮)

(2)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上升)(上浮)

(3)当

板书:

问: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为什么?(另外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

问: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我们就说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三、总结扩展

(一)本书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

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以及如何用实验法测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我们要理解、记忆,并且借助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思考:上浮的物体(),上浮至漂浮在液面上()

浮力教案篇4

一、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负责听,在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将知识一五一十地教授给学生,学生太过于依赖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思考能力是不利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学的需要,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存在形式化的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相关浮力知识的实验,而且在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已经在物理课堂中得到普及.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是将重点都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对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此一来,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时并不深刻,而且与最初的实验目的并不相符,就造成了形式化的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于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中,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二、初中物理浮力知识教学策略

物理是学生步入初中阶段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对物理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理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困?y.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1.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浮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对浮力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在其中融入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知识.初中生对物理是新接触的,所以不适合较难的情境创设.例如,在讲“浮力的性质和概念”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三个小球,一个木球、两个铁球,其中一个铁球和木球的体积相同,而另一个铁球则是和木球的质量相同.然后准备一盆水,将三个小球放进去.根据出现的现象向学生提问,学生的答案自然是各不相同的,这个时候再将浮力的性质和概念解释给学生,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探究方案的设计.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浮力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引导学生根据方案的提示进行探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周边与浮力有关的现象设计一个探究方案,根据所看见的现象探究其本质.比如,在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都有哪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将相应的实验器材发放下去,引导学生思考都有哪些因素影响浮力的大小,然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自己最初的猜想正确与否.如此一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浮力教案篇5

案例: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大小的测定,请同学们思考怎样测小石块的浮力?

生:用弹簧秤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测出弹簧秤的示数F液内,两次读数之差就是它的浮力大小, [板书:F浮=G-F液内]

师:可是如果是人在水里游泳,你能不能用弹簧秤去测他受到的浮力大小呢?

生众:不能。

师:看来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不是都能用弹簧秤去测量的。要知道他们的浮力大小必须先研究和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 (探究问题由教师提出)

师:大家可以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和所见所闻,猜想一下,浮力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并参与讨论)

教师总结归纳讨论结果: 浮力大小可能和{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浸入液体的深度} 有关。(讨论的结果不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

师:既然浮力大小可能和上述因素有关,那么是和其中的一个因素有关呢,还是和其中几个因素有关,或是和它们都有关系?怎样来验证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检验。

师: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浮力大小可能和上述因素都有关系,但是我们研究浮力大小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使其保持不变,以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例如在研究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必须将相同体积的同种金属块,分别浸没在浓盐水和水中的同样深度处,即保持物体密度不变,物体体积不变,浸入液体深度不变,这样才能得出浮力大小和液体密度的正确关系。 (“控制变量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手段,应让学生在讨论实验方案和实验中总结出来)

师:下面请各小组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来进行研究,各小组比一比,看哪组实验设计最合理。(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和并进行实验,看着热热闹闹。应让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实验)

师:请同学们来报告你们的实验探究结果。

生:只有物体密度或浸入液体深度不一样时,测得浮力大小相等,说明浮力大小与它们无关;而当其它条件都一样,只有液体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体积不一样时,测得浮力大小不等。

师:下面我们用表格来记录我们的实验

(教师把设计好的表格发给各组)

教师总结结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密度无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且F浮∝ρ液,跟物体浸入液体的物体的体积有关。

由案例引发的思考

这堂探究课似乎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等,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得出了结论。而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动了手,亲自经历了操作的过程。但是,如果根据对科学探究目标实质的理解,这个教学案例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科学探究过程依然被直接灌输给学生,教师依然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记录表格、得出结论 ,这些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过程都由教师取而代之了,学生仅仅掌握了观察和操作的技术,缺乏对研究过程的思考。

2.设计实验方案是探究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猜想各组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交流再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然而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只是让各组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来进行研究,致使实验的目的学生不明确,实验的针对性不强。

3.教师的权威性在有意无意中被加强了。在案例中老师强调让学生用“控制变量法”来实验,讲清了什么是“控制变量法”,给学生指出实验中如何做,降低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动脑的机会。

4.从案例中看到学生探究的不够深入,科学探究只是流于形式,老师没能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没有有效地渗透了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课堂上没有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的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结合案例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科学探究”的误区。

科学探究的误区:

误区一: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深刻理解“探究”的意义,认为只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就是探究,却脱离于学生的动脑。这种探究只流于形式,仅仅为动手而动手。在这种课堂上,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往往被当作纯粹的知识教给学生。一般是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前,教师就已经详细地告诉学生实验的理论依据、基本要求、整套的实验方法、所使用的各种实验仪器乃至最终的实验结果。然后,学生只要按照事先被告知的实验步骤做实验、记录观测结果、验证书本知识。这种动手的探究学习无疑使学生充当起了“操作工人”的角色,没有或很少有思考的过程。

浮力教案篇6

现以人教版八下配套教参,对课文里“动手动脑学物理”题的相关参考答案简述如下浅见,用以跟同行交流,并期望得到各位师长指教(因受篇幅所限,题的内容请参看课文)。

例 1、p52.5题:教参答案:器材:烧杯、水、细线、弹簧测力计、橡皮泥。步骤:(1)用细线拴上橡皮泥,悬挂在(注:此处一定要补写“经过观察和校零的”)弹簧测力计下,使橡皮泥缓慢地完全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2)改变橡皮泥的形状,重复上述步骤,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比较F1和F2的大小,若相等,说明与形状有关;反之,则说明无关。

我们认为:该题正确答案为: F1和F2的大小若相等,说明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跟固体的形状无关;反之则有关。

例2、p56.2题:教参答案:(1)甲;(2)铝块;(3)铝块。我们给出的答案是:

(1)浸没时V排一定,ρ水>ρ油,根据F浮=G排=ρ液V排g,甲受的浮力大;

(2)G=mg、m=G/g,可知m物相等;当ρ铜>ρ铝,由V =m/ρ可知:V铝>V铜;浸没时V排=V物;,根据(1)F浮=G排=ρ液V排g,铝块受的浮力大;

(3)G=mg,m=G/g,得m铜=m铝,浸没时V排=V物;、根据(1)F浮=G排=ρ液V排g,

F铝浮/ F铜浮=(ρ油V铝排g)/(ρ水V铜排g)=〔ρ油(m铝/ρ铝)〕/〔ρ水(m铜/ρ铜)〕=(ρ油ρ铜)/(ρ水ρ铝)=……>1,故知:F铝浮>F铜浮、即铝块所受的浮力大。注:不能只推导出V铝>

V铜;,马上就断定“F铝浮>F铜浮”。

(4)问:同样重的铝块和铜块,铝块浸没在煤油中,铜块浸没在水中,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提示:G相等,m铝=m铜;ρ=m/V、G=mg、F浮=G排=ρ液V排g,F铝浮/ F铜浮=

(ρ油V铝排g)/(ρ水V铜排g)=〔ρ油(m铝/ρ铝)〕/〔ρ水(m铜/ρ铜)〕=(ρ油ρ铜)/(ρ水ρ铝)=……>1,故知:铝块所受浮力大。

例3、p56.5题:教参答案:1.05×103 kg/m3。我们认为:

(1)实验室里的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值为0.1N或0.05N,是不能读出“4.74N和4.11N”测量值的!实测表明该方案没有多大实用价值;(2)作为一道计算题可以解答(略)。

例4、p60.2题:教参答案:丙图杯子中液体密度大。因为同一密度计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所受的浮力是相同的,都等于密度计所受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体积小的丙图杯子液体密度大。我们认为:

变题:如图所示:乙丙两个相同的杯子,内装等深异种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漂浮1根相同的自制密度计(以下简称“木棍”)。试问:你能说出关于这个两杯子之间,有哪些相等和不相等的物理量值吗?

(1)有4个相等的物理量值是:①依据漂浮条件可知,木棍在两个杯子里受到的浮力相等、等于棍重;②依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木棍下表面在两个杯子里受到向上的压力相等、等于棍重;③由②和压强公式可知,木棍下表面在两个杯子里受到向上的压强相等;④由③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可知:木棍下表面在两个杯子里的a和b的等深处的各个点,向任何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有8个不相等的物理量值、均为丙>乙是:①由图中可见:木棍排开的液体体积不相等;②由①和密度公式等可知:两杯液体的密度不相等;③由②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的质量不相等;④由③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重不相等;⑤由②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相等;⑥由⑤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⑦由④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对桌面的压力不相等;⑧由⑦和“己知”条件可知:两杯液体对桌面的压强不相等;至此,既挖掘了原题的内涵、又拓展了原题的外延。

例5、p60.3题:教参答案:物体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而木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它不能悬浮在水中,最终会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160 cm3。我们认为:

(1)ρ=m MV,G=m g,F浮=G-F示=G排=ρ液V排g,V固=V排,GM(gρ固)=(G-

F示)M(ρ液g)。可知:ρ=m MV,G木=m木g=ρ木V木g=……;G排水=m排水g=ρ水V排水g=……>G木,木块最终会漂浮在水面上。

(2)讲物体的浮沉条件时要强调:悬浮时F浮=G和漂浮时F浮'=G,系指同一个物体浸在不同种液体里;或不同的物体浸在同一种液体里呈现的力学现象。物重和形状均一定的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里,不能既悬浮又漂浮,在不下沉的条件下只能呈现其中一种。

(3)物体的浮沉条件:我们一直认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指决定物体浸在液体里处于什么运动状态的条件!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能从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来论述!由于初中只讲物质的密度、不研究物体的密度,而密度又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G、m和V等均无关,故“不能用密度来阐述物体的浮沉条件”!现时我们在教学中,只能按教科书里的说法来答题,否则学生将会失分的!

例6、p60.4题:教参答案:因为完全浸没时固体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注:怎么知道的?或者说这个固体的密度大于盐水的密度。注:怎么知道的?容器底部对固体的支持力为0.48 N。我们认为:

(1)G=mg、ρ=m/V、V排=V物,F浮=G排=ρ液V排g=……≈1.29N(g取10N/kg时≈1.32N)

×103kg/m3>ρ盐水,故下沉。

浮力教案篇7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二力平衡”;“浮力”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是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基本观念。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

[案例一]“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

问题1:同学们请看,在讲台上,有这样一套装置。教师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并在线的两端施加拉力,请问现在卡片处于 状态,受哪些力的作用?

问题2:这两个力F1和F2满足什么条件时,卡片能继续保持平衡呢?大胆提出你的猜想?

问题3:想不想知道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在实验中应运用什么方法,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4:在探究力的大小这一因素时,你准备如何使卡片所受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大小不等呢?

问题5:在实验中如何卡片所受两个拉力的方向相反但又不在同一直线上呢?

问题6:那是不是力的方向一定要相反才能使卡片保持平衡呢?力的方向相同呢,能平衡吗?实验中如何让力的方向相同呢?

问题7:两个力要想平衡是否一定要在同一物体上,若力的作用点不在同一物体上呢?在这个实验装置中,若要使这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又该怎么办呢?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自然地揭开一个个谜团。

对于问题情景中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己去发现、解探究。

【案例二】 “浮力”的探究式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从实际生活现象引入新课

让学生把乒乓球投入水中,鼓励学生描述他看到乒乓球的情景:再让学生想象轮船停在水面上,热气球停在空气中的画面,鼓励他们说一说所见到的轮船、热气球的情景。然后,教师简洁地指出:我们在描述乒乓球、轮船、热气球的情景中都用了“浮”字。接着鼓励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乒乓球、轮船、热气球在受到向下的重力作用时为什么还会“浮”;抓住学生回答中的“受到向上托的力”引导他们为自己“发现的力”取一个名字——“浮力”,使新课引入既简单自然,又能给学生带来自己发现的喜悦。

2.突破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思维难点,并发现测小石块受的浮力的一种方法(F浮=G-F)

提出问题:将小石块放入水中,下沉,问:“下沉的小石块受到浮力作用吗?浮力方向也向上吗?”

探究方案:给你一杯水,一只弹簧秤,一块小石块。放手让学生讨论,自主探究:

(1)先称出小石块在空气中的重为G;(2)再将小石块浸入水中,读出此时弹簧秤对它的拉力F;(3)最后比较G与F的大小。

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归纳: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还发现了测浮力的一种方法F浮=G-F,了不起。这既鼓励了学生自主、积极探究,也为进一步的学习探究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3.突破浸入深度、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物体体积、浸入体积相近因素干扰产生的思维障碍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方案:在设计探究方案时应引导学生对有争议的猜想因素展开思考,例如:物体密度——液体密度,物体体积——浸入体积,浸入深度——浸入体积等.让学生充分合作交流讨论后,再确定如下探究方案:

第一步:用弹簧秤分别提起相同体积的铁块、铝块,分别称重后再依次浸没在水中,测出二者所受的浮力;

第二步:用弹簧秤提起一金属块,逐渐增加金属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观察、比较浮力的大小;

学生通过第二步探究,很容易认为浮力大小与浸入深度有关,学生这一思维障碍的突破非常必要,这需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思考探究中,改变了几个因素?(浸入体积与浸入深度)再由学生交流合作和讨论出补充的探究方案;

第三步:浸没后,改变浸入的深度,观察弹簧秤示数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发现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教案篇8

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对待“新生问题”应坦然、从容、理智.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与收获.

一、有胆跳出

预设对于课堂固然重要但不能限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我认为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不是教案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我们要激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这种研究、探索正好可以生成新的知识.

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教材并没有涉及回声的知识,但在各种教辅用书里都出现了关于回声的练习题,所以我提到了回声的知识,本想提完即可,一略而过,学生了解就行.没想到刚提完回声是怎么形成的,意外就发生了……学生用一连串的问题表现出他们对回声的浓厚兴趣,同时也用这一连串的问题打破了我的预设.不少学生嘀嘀咕咕:教室里有墙壁这些障碍物,但为什么听不到回声呢?(表现出对回声形成原因的质疑)我解释:是因为人耳把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区分不开啊!学生眼睛一亮,又有学生问:怎样才能不混在一起呢?(我一想,如果继续回答学生的疑问,那将离教案越来越远了,所以我非常急于结束这个话题.)我故意用“一略而过”的口吻说: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要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区分开!听完这个解释,他们小组之间讨论开了:要离障碍物多远才能让回声比原声晚0.1s呢?作为教师,面对他们的兴趣和质疑,情绪不得不受到激发,我决定:不按照我的预设内容讲下去了!马上,我临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计算离障碍物至少多远才能将回声与原声区分开?于是提出了一个更加诱发学生思考能力的问题:你能用这个知识测两地的距离吗?你能用这个知识测声速吗?课本上并没有这段知识内容的文字描述,学生通过讨论把这两个问题全都解决了.虽然预案设计没有完成,但聆听着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我得到了预案之外的喜悦,学生得到了预案之外的收获.

二、有谋调整

非预设生成是指在教师预想之外而又有意义的学习生成.所以,教师要对课堂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问题的价值及时调整授课方案.

例如,在讲“浮力”时,教材重点是计算浮力大小的两种方法,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示数差法.课本上的“橡皮泥小船”实验是为了引导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排水体积排有关而设计的.我在备课时是这样安排的:先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之后提出:你猜测一下,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然而当做完“橡皮泥”实验时学生对“浮力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而是一致对“橡皮泥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橡皮泥在水中是下沉的,而实验中为什么就浮在水面上了呢?解释这个问题需用下一节“物体浮沉条件”的知识.所以,对学生的这个疑惑完全可以用“下一节再探讨”的方式处理,从而继续我的预案,但如果置学生的疑问于不顾,那么学生心中的这个疑问必定会对下面的学习过程产生一种干涉.转念一想,下一节内容里的“物体的浮沉条件”很易理解,即使没有这节课的基础也可以明白,只需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即可.所以,我就及时调整了授课方案,来了一个“乾坤大挪移”:引导学生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入手分析物体上浮、下沉的原因,进而得出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当学生明白了这一问题时,我就提出:把橡皮泥做成船状的就能浮在水面上,证明船状的比实心的受到的浮力大还是小?做成船状时,橡皮泥的哪方面发生了变化?质量、体积还是密度?然后结合“造船”比赛引导学生对浮力的大小决定因素进行猜想.学生此时基本上都想到了可能是体积的原因.

三、有备无患

现在的课堂,我们很多时候需要让学生交流事例或观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资源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造就生成之美.

四、有效证实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