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感恩教师论文8篇

时间:2022-05-29 20:33:22

感恩教师论文

感恩教师论文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大学生;感恩教育;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4-0073-04

感恩是道德主体对“他爱”行为的道德认知, 是道德主体推己及人、积极互动的道德回馈,是将感激之情付诸行动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人类所共有的博爱之德的表现,感恩的本质是一种爱的表达。[1]当前,社会生活中感恩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很多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和行动,感恩缺失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痛苦,这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学会感恩,成为引领社会文明建设的力量,是时代对大学教育的历史呼唤[2]。大学生感恩的缺失引发了人们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再思考。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理论方法,对教育对象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也是一种自爱与他爱相结合的生命教育。[1]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对指导大学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为寻找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合理定位和最佳实施途径与方法,提供一个新思路,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有效价值,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效果。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

对传统学习理论的突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不断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一个突破[3]。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建立在“刺激―反应”这一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这种学习理论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强调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则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教育的对象和目标;通过“传递――接受”和“逻辑――认知”、背诵记忆、书面练习和考试等方式来实现知识的认知,由此造成了学校教育的封闭性、灌输性、主客二分性,脱离生活,缺乏情景性、体验性和生命活力,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以往学习理论的最大弊端在于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对所面临现实的解释和假设。它在具体的环境中也在不断地改变,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主体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主体与外部的互动而自我产生的,并不是从外部直接灌输给学生的。个体会从以往经验出发,对学习对象加以理解和意义建构,通过不同的主体“个体化”的心理活动,建构出不同的知识。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是一个自我生成过程。建构主义强调体验式学习,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学生才能对所学对象进行意义建构,才能有效地内化所学的知识。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协作、对话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并体现互动和交流,以达到学习者之间思维成果的共享,促进对新信息意义的全面建构。建构主义理论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硬把教育者的思想灌输给被教育者。

二、建构主义对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

的方法论价值

1. 改变一味“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学习理论的最大区别是:传统学习理论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是所谓的“授业”“解惑”者,学生则被当做施教对象,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刺激”技巧[4]。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因而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当前感恩教育实效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仍然袭用传统的学习理论,传统感恩教育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背离了教育的本质精神,采用一味“灌输”的办法,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创新精神。

2.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反对那种我讲你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希望把学习置于逼真的、人性化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以往的经验知识和现实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切身的体验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这种真实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易于把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5]。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直观的教育,通过采用一些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的教学形式以增进学生的体验。课堂教育只侧重解决感恩教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而要实现感恩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积累和行为实践。高校感恩教育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实践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实践而无体验,或实践没有与体验相结合,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大学生要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感恩观念、态度和对感恩实践客体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为感恩实践而实践,为感恩活动而活动。

3. 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协作和会话,有助于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建构主义理论将目光投射于双方间的交互活动,关注双方间的交互关系。深刻认识感恩双方间的交互关系,也就深刻认识了感恩教育活动过程的本质;准确把握感恩双方间的交互关系,也就准确把握了感恩教育的活动过程。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感恩教育本质中不仅仅包含教育目的,还包含着由施教行为和受教行为相互联系而构成的各种各样的感恩教育活动形式以及这些活动形式所具有的各种功能。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

感恩教育的路径

1. 建构多元互动的新型感恩育人模式。首先,倡导师生间的感恩互动。教师以学习成员身份参与感恩教学,师与生相互建立感恩互动关系。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师生互动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人格感染的社会互动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无从谈起。其次,倡导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生生感恩互动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具体情境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感恩形式、性质、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和谐感恩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有效的感恩课堂互动;丰富多彩的第二感恩课堂互动和拓展感恩时空教育的微观互动。开展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教学,能够点击学生的兴奋点,吸引学生参与到感恩教学活动中来。它体现了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不同感恩观点和意见,允许学生进行感恩自由讨论和争鸣,鼓励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让学生在感恩课堂上的交互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启迪、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实践证明,生生之间的感恩互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能够吸引这些特殊的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丰富多彩的感恩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感恩学习角色,达到在差异中求同一的感恩教学目的。再次,倡导学校感恩教育和社会感恩教育之间的互动。社会感恩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感恩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为使大学生能健康地成长,实现感恩教育的目标,我们有必要加强社会感恩教育和学校感恩教育的互动。为了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保证二者综合教育的合力作用,加强和改善社会感恩教育和学校感恩教育,加强学校感恩教育与社会感恩教育的互补,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2. 通过“协商”与“会话”,促进大学生对感恩知识的掌握和感恩人格的发展。“协商”与“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认知主体实现意义构建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指的是个人对意义自我构建过程;“相互协商”是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对知识结构意义构建的过程。这两种形式的协商对于感恩教育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自我协商”感恩教育,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相互协商”感恩教育,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大学生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感恩,引导大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建立平等互爱、互尊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公平互惠、团结协作的基本社交礼仪和良好人际关系。

3. 在实践活动中强化情感体验。实践活动是感恩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课堂教育只侧重解决感恩教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授,而要实现感恩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大学生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心体验、情感积累和行为实践。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感恩文化活动相结合来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感恩教育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注意的是,感恩实践并不是万能的,只有感恩实践而无感恩体验,或感恩实践没有与正确的感恩体验相结合,都不能起到良好的感恩教育效果。也就是说,学生要通过感恩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感恩观念、态度和对感恩实践客体的正确的认识,而不是为感恩实践而实践,为感恩活动而活动。

4. 强化过程评价、量化评价,以评价导行、促行。感恩评价过程也是感恩教育过程,并且是感恩道德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直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更多依靠的是考试,注重的是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认知水平、感恩分析理解能力、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考查与测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应该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感恩形成性评价和多元化的终结性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感恩素养,必须将感恩质性评价与感恩量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感恩素养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强化评价指标与评价活动的引导与促进功能。必须把感恩素养量化为若干可以考核的指标,并以此来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评价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起到导向作用。

结论

建构主义强调感恩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感恩知识网络的过程,反对一味将感恩教学过程放在课堂上的传统做法,希望把感恩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人性化的感恩情境中,从而使大学生在感恩学习的过程中将以往的感恩经验和现实的感恩情景联系起来,通过自身的感恩体验真正了解感恩的内涵;提倡感恩协作与感恩对话的学习方式,强调大学生的感恩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感恩互动之中,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对话、讨论等感恩活动进行建构,尤为强调师生、生生间的感恩协作、感恩交流的交互作用。使用建构主义感恩教育方法论的目的在于转变传统感恩教育观念,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感恩教学新理念。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实施过程中,大学生不再是感恩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是感恩信息的加工主体,是感恩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感恩教育中应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从感恩知识传递者到感恩建构合作者的角色转变。

参考文献

[1]金妍妍, 李建华. 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反思与建构[J]. 现代大学教育,2010(4):91-92.

[2]屈家安,郭胜利,刘菲. 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综述[J]. 教书育人,2009(7):100.

[3]李雅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师角色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9(16):116.

感恩教师论文篇2

感恩教育应是我们幼儿教育关注的一部分。本文幼儿感恩教育进行了以下五方面的研究: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包括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研究。研究最后指出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

幼儿感恩 感恩意识 感恩行为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感谢生活,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对感恩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对幼儿感恩的研究则更晚。感恩作为幼儿亲社会行为之一,对幼儿的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幼儿感恩的内涵

《说文》曰:“恩,惠也。从心,因口。”《现代汉语词典》说:“恩惠:给予他人好处。”“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概言之,感恩是指个体对自然、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因素的积极认知和感激之情,并提供相应回报的行为。它既是一种积极认知,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更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行为。

幼儿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将感恩教育内容与幼儿进行对话,使幼儿拥有感恩的意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感恩行为的对话活动。

二、研究幼儿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其内容

(一)研究的意义

感恩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及帮助他人等良好的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的发展,为幼儿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内容

我国现有的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家长是否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培养方式,以及幼儿在家庭中表现出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另一方面是关于幼儿园对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从幼儿园角度对幼儿感恩教育进行研究主要是从感恩的四个环节进行解读:识恩、知恩、报恩、施恩。以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从自然、社会和他人三个角度来探讨了幼儿感恩的培养。

三、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

在对幼儿感恩的现状进行调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研究者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1]在幼儿园中幼儿表现出的感恩相对家庭有所提高,但是仅表现为对熟悉的教师打招呼等礼貌行为。在人际关系上,78.35%的幼儿认为帮助自己的人很少[2],在接受帮助后有部分幼儿知道说“谢谢”,其中女童说谢谢的比例略高于男童。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幼儿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态。

(二)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杜文婷(2009)探讨了幼儿感恩教育缺失家庭方面的原因是:家庭教育襁褓式理念、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和网络的冲击等。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幼儿最先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地方,父母对幼儿的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汇成人生长河,家庭本是幼儿最早感受到爱,也应是最早懂得感恩的地方,然而父母的家庭本位的价值观所形成的思维习惯植入到家庭成员的语言和行为中,悄悄地“潜入”到幼儿的头脑里,而形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爱而凝固成父母事事包办,孩子遇事言听计从,毫无感恩之心最终形成唯我独尊的冷漠态度。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并没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长辈对幼儿的溺爱,父母忽略对幼儿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认为对孩子的付出天经地义无需感恩。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接触最频繁,关系最亲密的对象,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是感恩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是唯有树立父母正确的儿童观,父母通过与幼儿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2.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强调的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私立幼儿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幼儿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智力的学习课程,在传授知识时以“问题――答案”逻辑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在“奖励――惩罚”强化模式下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各种各样隐形规则。幼儿园竭尽全力开发各种各样智育课程,而德育课程却以理想的观念来引导幼儿,却不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这种停留在口头说教的感恩教育方式与幼儿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从而使幼儿园的感恩教育犹如小鸟虽从天空飞过,却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3.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日益富足,使幼儿从小就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而从未接触过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中也初见端倪。因此,社会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共同发扬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三)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长的言传身教。

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如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等活动。同时,父母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2.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在幼儿心中,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向他人感恩,对幼儿为班集体做出的工作也应该表示感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丰富多样的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感恩类的幼儿图画故事书和儿歌是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采用移情训练法可以使幼儿与文本中的人物更好的产生共鸣,真正理解人物的感恩情感。教师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同时还应时时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生成的课程,运用教育智慧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3.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在正确引导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同时,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是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家园合作可使家长和教师很好的交流幼儿德育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可使家长和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幼儿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四、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冷点

(一)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

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事实描述阶段,其实验研究相对还很薄弱,所以其理论相对较少,起步也较晚。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是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等在2001年提出,他们详细论述了感恩的亲社会本性,提出感恩具有三种特殊的亲社会功能或道德功能,即道德计量功能、道德激发功能及道德强化功能。[3]费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于1998年提出了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即时思维行动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感恩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离散的积极情绪。[4]张晶(2010)提出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和游戏理论。综上,笔者发现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均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引进而来,幼儿感恩教育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

陈志琼(2004)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5]赵晓芳(2006)提出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二是情感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其中情感层次连接认知和实践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如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一样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和相应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把幼儿感恩教育看成是一种通过教育措施是可以达到社会对幼儿期望的最高水平,对幼儿感恩的培养并不会受到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五、结论

幼儿感恩这一理念自古就有,然而将其作为一种培养理念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却是近几年的事。幼儿感恩教育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研究现状是从幼儿感恩的表现状况进行的描述分析,并未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研究的理论基础均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推理分析,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并未对幼儿感恩年龄的发展阶段进行任何研究,使用的发展理论和中小学及成人感恩发展阶段一致。研究方法单一,多是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其设计方式多基于定量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月芬.学前幼儿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9(5).

[2] 周素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

[3] 王定升.感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感恩教师论文篇3

1.感恩品质各因子总体情况

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为五点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感恩品质水平更高,为了考查学院学生感恩品质的整体情况,本调研选取各因子间均值进行了对比,从各因子均值分布情况来看,学生感恩品质总体情况良好,各因子的均值都在3以上。其中,均值最大的因子是感恩父母,最小的是亏欠感。就感恩品质的内容而言,相比之下,表现较弱的依次为报恩、记恩、施恩、亏欠感四个因子。而在感恩对象上,对于父母的感恩程度明显高于对老师的感恩。从各因子均值来看,医学生感恩品质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从各因子均值的分布情况可看出,识恩的均值要高于报恩、记恩、施恩的均值。这说明,学生可以感知到他人给予的恩惠,但在报恩、记恩、施恩等外在的行为与其其因在的感知并没有形成一致,还存在“重体验、轻行动”的情况。

2.感恩品质在年级上的差异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报恩、感恩父母、珍惜感、施恩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我们发现,在四个因子上的得分,低年级与高年级之间存在较大差别,高年级明显高于低年级。首先,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学生的交际范围及交往深度都在不断增长,他们可能会接受更多的他人给予的恩惠,对于他人的恩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也更深刻。这也包括对来自父母的恩惠的感知与理解,随着成长,高年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感恩体验。此外,高年级学生离毕业、就业等关键时刻越近,心理压力也越大,会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珍惜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恩惠。其次,高年级学生比新生更多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在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会得到感恩实践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这也是高年级学生在报恩、施恩两个因子上得分较高的原因之一。

二、医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各高校广泛开展感恩教育,对增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高校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感恩教育的实施较为滞后:

首先,在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感恩教育的课程设置内容单一。对感恩教育还常常只是停留在理论认识的层面,不能从浅到深对道德进行认识,没有明确的针对性,没有根据学生各种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没有结合时代特征对课程本身进行完善。其次,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丰富。感恩教育较多的还是采用老师说教的方法来进行。有些学校尝试了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比如组织观看感恩影片,结合医生的光辉事迹的讨论等,但还没有系统的课程设置,能够发挥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

2.感恩教育的师资素质参差不齐:

在医学院校,负责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师资队伍有几种类型,一是德育课老师,二是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三是其他专业任课老师,还有就是辅导员。在这样一种复杂的构成之中,教师的素质和学历各有差别。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方式方法简单,能结合各种学科跨专业并综合运用的教师,则更为缺少。因所受教育层次的不同,教师在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部分辅导员和学生工作干部,感恩意识本来就不强,更达不到感恩教育的标准和要求。目前,在医学院中,既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同时有感恩意识,又能很好的将专业知识和道德感化结合起来的教师并不多,这对于感恩教育来说是一个较大的缺憾。

3.感恩教育制度和评估体系不足:

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自知和自觉,是行为主体的自愿选择,但任何道德规范又离不开他律。医学生学习的他律性必须运用制度规范来强化,建立完整、合理的考核评估制度,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医学行为,医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尽快奏效。但一般医学院校的感恩教育缺乏常态化、制度化,同时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标准,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行为不能被很好的记录和评估,感恩教育和感恩的实施就成为一种空谈。有些医学生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实际很难做到言行合一;有些学生本来有比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但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就有可能动摇原有的感恩责任意识,甚至放弃对他人的感恩。

4.感恩教育对象的伦理思想准备不足:

根据调查,很多医学生学医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因为父母看到目前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高,收入可观等,而本人并不理解学医的艰苦性,也没有做好为社会奉献个人利益的思想准备。90后的医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即使有较好的学习动机,但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学生希望尽快独立,但是对父母却有很强的依赖性,导致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不能尽快的实施,还有不少学生的人际交往也有待提高。在社会拜金主义盛行的环境下,部分学生将金钱利益看成是奋斗的主要目标,激进功利的思想在医学生当中也有一定的市场。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即使努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的标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成绩,以至道德培育、素质教育有时仅仅是一句口号。

三、加强医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等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医学人才、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使命。面对21世纪的需要,世界各国的共识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医生,才能称得上合格的医学人才。高等医学院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是医学类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

1.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感恩教育实效:

要推进学校感恩教育的科学化,首先就应该改变过去固有的教育模式,注重教育与学生的个体作用相结合,注重拓展学生的个人思维,从而帮助自己感恩责任意识的培养。除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外,要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网络、QQ、微信微博讨论会等方式,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方式上,要优化医德教育手段与方法。感恩责任教育应重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身教“动”人。教学中应坚持以正确的医德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医德品格及思想理论塑造人,以优秀的医药卫生“先模”人物鼓舞人。采取课堂讲授、视像教学、案例分析、讲座演讲、专题讨论或辩论、带问题进行的社区医院实践及社会医学服务等双向或多向式综合型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知行统一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性。

2.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医患关系课程: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首先应该注重实习前教育。在校期间,医学生接受了感恩教育并掌握了医德理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淡忘,因此可以通过实习之前的再教育,让医学生重温医德和伦理知识,从而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其次,要在实践中强化医患沟通技巧。如通过模拟预演,使学生对医学的实践工作有更加深切的情感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此外还要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医患关系课程,将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学分。在志愿活动中得到服务对象反馈的这种感情,可以促使医学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社会实践也为学生提供了传授知识、传播科学、传播文化,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医学生们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进行了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感恩实践。

3.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师资素质:

在感恩教育中,教师的力量是非常关键的。“友善的态度,善于理解和尊重学生,仁慈和宽容……”一个好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感恩教育的实施效果,要让医学生学做“真人”,首先教师自己应该是一个“真人”。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师资素质,加强医学人文课程的实践研究,对感恩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专职教师队伍是感恩教育师资中最基础的部分,加强德育专职师资的建设,是整个感恩教育师资中的基础环节。学校应采取切实措施,做好人文教育队伍的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关心、爱护并帮助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加强管理,形成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素质精良的人文德育专兼职教师队伍。

4.规范评估体系,保证教育教学水平:

高校重视感恩教育,就要把感恩责任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具体化,建立起一套考核医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学校对感恩教育的评估既要关注结果,又要关注方法,更要重视过程;既要强调终结性评估,又要强调诊断性评估,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估;既要突出评估指标的多样化,又要突出评估方法的多样化,更要重视评估主体的多样化。做到管理有人抓、研究有人搞、具体工作有人做。要分层次、分类型、多形式地开展渐进性、阶梯式的教育师资培训。要对全体干部教师开展全员通识培训,帮助广大干部教师了解感恩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教育目标,能够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此外,感恩研究还需要有效的研究工具,一份综合考虑认知成份、情感成份和行为成份,具有良好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信度的感恩特质量表至关重要。

5.注重春风化雨,促进学生自觉实践:

感恩教师论文篇4

关键词: 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 感恩素材

现在一些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究其原因是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助长他们的自私心理和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是“小皇帝”、“小公主”,眼中只有他们自己,只知道“自己该怎样”,从不知道“该自己怎样”,只知道“他要什么”,从不知道“要他什么”。宁波大学教授陶志琼博士说:“感恩教育是教师运用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感恩教育对学生实施知恩、感恩和报恩的人文教育。”因此,一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渗透感恩教育,别让孩子不懂感谢、不会感激、不懂感恩,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尝试,仅供大家参考。

一、深挖教材感恩素材

翻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很容易发现编者早就注意到了感恩这个问题,字里行间渗透着感恩思想,教材中的感恩文章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总体说来可分为五类:社会之恩、祖国之恩、自然之恩、父母之恩、亲朋好友之恩等,这些充满人性光芒的文章,深深触及学生的灵魂。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采取这样的做法:1.深挖社会之恩。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我们不但要把他们培养成个性十足的人,更要把他们培养成爱社会、爱人民、有博怀的人,如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社会感恩教育。2.深挖祖国之恩。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如学习《参观人民大会堂》、《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祖国感恩教育。3.深挖自然之恩。祖国山河壮丽、风景优美,学习《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自然之恩教育。4.深挖父母之恩。父母恩情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因此,学习过程中,我总是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父母之恩,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父母之恩教育。5.深挖亲朋好友之恩。在学习《我的战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课时,我对学生进行亲朋好友感恩教育。

二、做一名感恩的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性格、人格、道德修养、态度言行、学问知识都对学生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学生面前,我们应该说话算数、以身作则,想让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自己首先做一名感恩的教师。为此,我采取这样的做法: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期望落空,付出没有回报,成绩得不到认可,甚至还被冤挨批评等问题,出现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从不气馁,而是努力调整心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看待问题,心里就想开了,心胸也就豁达了,再干工作就会心情舒畅、信息十足。就能妥善对待、处理好这些事情,工作顺利、心情舒畅。2.用感恩之心对待学生。如果你会感恩,幸福就是满满的,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有很多不如意,如果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对待这些,对待学生,就会发现学生是那样可爱,反之,总是指责、埋怨、敌视、不满,就不会体验到生活的幸福。因此,平时工作中,我总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面带笑容出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力量和信心。这样,自己开心,学生也会高兴,感恩工作、感恩学生,每天都开出一朵感恩之花,芬芳着学生,也芬芳着自己。

三、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孩子的心田是奇异的,只要给他们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会真诚感谢对人对己都是有利的。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并不是大恩大德才算报恩,给父母捶捶后背、揉揉肩,给老师拿回作业都是报恩的表现。因此,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采取这样的做法:1.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说:“没有比父母心中蕴藏的情感更神圣,父母的心是贴心的朋友、是仁慈的法官,它的火焰照向我们的心灵深处。”所以,平时教学中,我常常教育学生回家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教育学生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生气,等等。2.教育学生立志报国。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教学中,我常教育学生“为中华崛起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让他们明白热爱祖国、报效国家是感恩祖国的表现。

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美好未来,语文教师应借助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并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今后工作中,我将继续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让感恩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光志金.新形势下感恩教育的思考.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7(14).

感恩教师论文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恩教育;方法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感恩”一词在有些人看来已过时了。随着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相应的“小公主”、“小皇帝”也越来越多,长辈对他们有求必应,可谓溺爱,社会、学校对其关怀备至,造成当前不少中学生“以我为中心”的习气。他们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怎样”,不知“要我怎样”。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成为目前一个热点话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也成为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中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感恩意识却要从小树立。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手段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教师、亲戚、朋友的关怀与帮助,常怀感恩之心,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3.初中生成长的需要

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中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及意识的养成往往影响着中学生的一生。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语文教学的感恩思想中内省地自我发展,让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感恩”到“我要感恩”,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这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感恩教育的定义及其意义

1.感恩教育的定义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知恩”于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情能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就是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能够懂得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知具体化,行为化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主要通过联系实际,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找回学生内心人性的东西,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主要应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从所教的课文内容入手,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教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潜移默化,让学生懂得感恩,从而爱父母、爱教师、爱同伴、爱身边人、爱自然、爱社会,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优秀品德。

2.感恩教育的理论价值

感恩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感”是感知、感受,也就是知恩的阶段,是报恩和施恩的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将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理论,扎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基础之上,联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必将又反过来深化和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有关理论。

3.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

(1)对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感恩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

(2)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通过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感激的区域,告诉学生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哺育,感谢自然的恩赐,感谢社会的关爱,感谢别人的鞭策……只有这样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学生才能“心会跟爱一起走”,并以爱心来回报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3)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道德和法纪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运用可运用的方法,使用所能使用的手段,把感恩教育溶于语文教学的实际当中,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家庭、社会、教师、亲戚朋友的关怀与帮助,时常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同时通过唤醒学生的知耻心和感恩心,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三、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及过程

1.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

(1)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关各种感恩话题的课文和话题作文,逐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教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

(3)在语文教学中,向中学生渗透感恩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感恩,通过何种方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何感谢教师的培育之恩,怎样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

2.本校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过程

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期间,需要一步一步地来做。在研究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营造感恩教育的语文教学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感恩教育,并想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感恩教育气氛和校园环境建设;需要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使语文教学真正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良好效果。

①在我们精致和谐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氛围。校报专门开辟了“感恩专栏”,刊登了全校学生的优秀的以感恩为话题的文章,教师的读后感、家长来信等等,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使全校的学生沐浴在浓厚的感恩气息中。

②在教室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设有“身边处处有恩情”、“感恩温馨语”等栏目。使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感恩气息,为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

③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感恩名言诗句;在每天的升旗仪式上和学校校园午间新闻中,《感恩的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感恩歌曲被反复传唱。这些自然和谐的举措,呼唤着中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挖掘语文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

(2)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多个语文教师的参与,逐步探索出了几种对农村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几种方式,例如,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所教课文的主题引申法,在中学六年级语文《散步》的这篇课文中,蕴含了“敬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结合自己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农村的实际情况,教育中学生不但要孝敬爷爷奶奶,而且要理解我们的父母,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是爱的连接点,他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学生要理解他们的苦衷。在课文《纸船》的教学中,结合孩子对母亲的那种深深的爱这一主题,语文教师要教育中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课文《金色花》中,教育中学生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②在作文课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创设几篇感恩作文,特别是在话题作文中,让中学生多写一些与感恩话题有关的作文,让学生明白,感恩素材的作文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抓住读者的心,使中学生用心去寻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恩素材,不放过生活中任何一个感恩细节,从而潜移默化地起到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

(3)利用影视媒体的感恩熏陶

利用优秀媒体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当前中学生绝大多数人喜欢看电视剧,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加以引导,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观看一部以感恩为主题的电视剧,让中学生写出观后感,在班级里交流一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教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等等。

3.研究后的反思

由于人力和物力有限,加上我们几个语文教师的能力水平有限,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同时,中学生和家庭的参与度不够,今后在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

感恩教师论文篇6

一、中学实施感恩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常怀感恩之心,懂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恩不报非君子”“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古训,以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至今仍然广为传诵。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传入我国后,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冲击。因此,在多元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荡的今天,感恩精神更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

2.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感恩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所在。中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的感恩教育,使他们懂得国家、社会、学校、父母的培养之情,促使他们在感恩的同时,自觉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德育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德育的好坏,对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及其未来的工作生活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学应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懂得珍惜生活,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二、政治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

1.重视课堂教育,开启学生感恩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第一,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应该及时激发学生对感恩的兴趣与思考。唤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向他们提出引人思考的社会问题,讲述有趣的小故事,演示内容新颖、引人关注的视频材料等。第二,课堂教学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有关事例,把握其内在联系,深刻体会内涵,产生共鸣。

2.以节日为契机,鼓励学生参与感恩实践活动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国家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深刻内涵和意义,这都可以成为政治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契机。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从节日的由来、节日的意义等方面让学生去领悟,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政治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方法

1.案例教学法

选择典型、恰当的案例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至关重要。虽然教材中的案例有限,但是教师可以在生活中积累各种素材,为以后的教学所用。如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有代表性的新闻,听到一件动人的故事就要及时记录,尤其是那些发生在学生身边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积累大量的优秀案例是实施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搜集案例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阅读书刊进行搜集,有针对性地收看电视专题节目(如“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等。

2.情境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一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例如,在进行“心怀感恩体验亲情”时,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可选用多媒体播放《感恩的心》的MV,通过音乐、画面、动作三位一体,打开学生的心窗,让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与厚重,从而产生感恩父母之情。二是利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例如,在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几位学生表演《老虎打官司》的小品,通过老虎控诉人类任意捕杀动物、破坏环境,导致生态失衡,最终将自掘坟墓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以前伤害动物、破坏环境的行为是不对的,从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实现了感恩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目的。

3.讨论教学法

感恩教师论文篇7

关键词:中学生;感恩教育;思想品德

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各级学校的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有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

(一)感恩社会的关爱

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继续利用"学雷锋活动, “青年志愿者活动”,“劳技基地活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二)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三)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在思品课的课外课中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四)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感恩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感恩”的榜样

教师不仅要挖掘教材中的感恩教育因素,还要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以身作则。对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而须从周围的环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

(二)感恩教育要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中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要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感恩教育的氛围。

第一,要充分发掘教材中感恩教育内容。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如《思想政治》教材中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孝敬父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内容,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感恩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

第二,要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把感恩情境――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包括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

第三,要践行于生活实践。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如,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对父母说声“您好”、“您辛苦了”,给父母洗脚,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

此外,再利用班会、课外活动等平台,进一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1.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召开主题班会,并请本校的老师,领导观摩,把“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的内容和意义在班级集中展示。

2.切实组织开展每周讲两个感恩故事,一个月看一部感恩影片,一学期吟二十首感恩诗歌,唱几首感恩歌,推介十篇感恩美文,讲十句感恩之言的活动。推介学生撰写的感恩美文供大家欣赏。

3.开展“老师颂”“演讲比赛”诵名句,承传统“读书活动”学榜样,正气节“读书讲故事活动”定标准,辨是非“主题班会”论世情,说美丑“知耻感恩辩论会”知善恶,积善行“知耻感恩实践活动”记进步,谈收获“知耻心与感恩心培养评价活动,”进一步将感恩教育引向深入。

4.利用思想品德课的延伸,要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共同做好感恩教育.通过共同观察学生在感恩方面的变化,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的感恩行为是本质上的,做追求真、善、美的高素质学生。

5.在以活动的基础上在班级上搞一个“认识身边的真、善、美”的大型辨论会,进一步认清生活中的事,巩固感恩教育成果。

人,离不开群体,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师长,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和平与快乐。只有不忘父母之恩、人民之恩、祖国之恩,才能弘扬中华民族“孝廉”之美德。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让感恩教育成为学生重要的必修课。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感恩教育的思考》叶华茂著.

感恩教师论文篇8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高校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44-01

一、感恩教育的相关概念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学会感恩,不要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感恩教育必然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别,同教育的定义一样,感恩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教育首先是一种认知教育,即要将外在的感恩观念等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将这一观念转化为自身迸发的感恩情感直至上升为感恩信念,从而使学生产生感恩行为。感恩教育也是一种品德教育,感恩本身就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感恩教育的目标很显然就是要使学生因感恩信念产生感恩道德行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教育,相对智力培养教育而言,感恩教育是情商教育。以情感动人,以情感化人,不断的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感恩意识,使学生智商和情商同步和谐发展。

二、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东西方各种文化、价值观的涌入使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高校感恩教育现状,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十分重要。

1.感恩教育课下执行力较差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生感恩教育也随之得到了深入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大多还只停留在课本,灌输给学生认知和情感意识,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指导实践缺依然是空白。感恩教育目前只停留在概念、内涵的分析,而实际的案例分析,针对当今大学生感恩理念的定位确寥寥无几。

2.过多重视基础科技知识培养而忽视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校现在大多还是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各个专业科技知识的培养上面,对于思政教育,德育教育都放在了教育的次要位置,有感恩教育课程设置的高校也多把这样的课程放在了选修的位置,没有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就是在开班会时候提一提,不出问题就忽视感恩课程的重要性。这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现象,使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的缺失成为隐患,我国的感恩文化、感恩传统在大学生身上慢慢消失。

3.我国高校感恩教育方式陈旧,专职教师考核制度欠缺

感恩教育从实效性方面来看感恩教育应该是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深入沟通。当前高校的感恩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不强,感恩教育讲授教师多以思政、品德老师为主,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感恩教育,“上来就讲,照本宣科”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束多以让学生写论文为主,学生在课上根本就与教师没有任何交流和互动,教师感受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学生也体会不到教师教授的内容,大学生始终处于“被上课,被讲授”的状态,感恩教育因此大打折扣。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本身在高校就不受重视,感恩教育更可想而知。个别设置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也是以为主,究竟教师对感恩内涵的理解深度,不同层次学生对感恩教育的理解,是否能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这些都放在了考核之外。这让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形同虚设,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三、高校感恩教育对策分析

1.大学生自身加强对感恩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大学生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一个人只有世界观和价值观达成一致,才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这种思想指导行动。大学生自身加强对感恩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止停留在学习的表面,要深入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阅读各种经典著作,如《论语》、《弟子规》等,并作读书笔记。在学习之余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感恩团体活动,如下乡帮扶、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感恩的品质才能真正从课本中升华,直观的面对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大学自身爱国、爱校、积极奉献社会的热情。

2.提高高校感恩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高校德育教师的感恩言行实际上就是大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尤其是感恩教育专职教师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素质,更会在大学生心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射。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明确自身在感恩教育中的位置,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大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教师的任务更多是在课下,要将课堂搬到课下,和大学生成为朋友,多关心、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是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感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完善高校感恩教育机制、转变高校感恩教育方式

高校要建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学生社团活动,真正将大学生抽象的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为。建立高校感恩教育评估体制,高校感恩教育应有相对的反馈教育效果,定期回访家长,回访社团,针对评价高的教师、学生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于忘恩负义,利己行为予以批评和打击,并将这种评价计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中,激发和规范大学生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