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咏雪教案8篇

时间:2022-05-03 00:48:04

咏雪教案

咏雪教案篇1

《卜算子·咏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释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解题。

2.介绍写作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熟读课文,思考: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三、自学课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记号,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简单地作一下批注。)

1.个人自学。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待第二课时解决。)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读一读陆游的《咏梅》词。

3.自主探究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懂字词及重点句的含义,体会梅花的品格。

2.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词中描绘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下来。

教学过程:

-、导入

齐读这首词。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目标。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适时点拨。(重点体会梅花的品格。)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句意: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开着。赞颂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句意:当山花漫山遍野盛开之时,梅花在百花丛中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从中感受作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和谦逊的品格以及宽广的革命胸怀。)

5.激发想像,画一画。

(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的景象画下来。)

6.背诵这首词。

(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总结、拓展

1.师生小结

的《咏梅》一词,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进而赞颂了梅花坚强、乐观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2.读写结合。

结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把它改写成一段话。

附:板书设计

卜算子

咏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教案点评:

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朗读,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在了解梅花特点,体会梅花品格的基础上,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后鼓励学生读主席的其他诗词,背一背陆游的咏梅词,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探究活动

咏雪教案篇2

(1)文化的传承需要靠父母的言传。第一则《咏雪》,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暗含赞赏谢道韫才气之意。

文章开头交代咏雪的背景只用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别看这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谢氏家族是全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谢太傅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他们在进行的是一次家庭文化教育。召集人兼主持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可见主人非常重视家庭文化教育。他善于利用家庭教育时机,连“寒雪日”也不放过。自己亲自上阵担任主讲传授文化,教育子女。“子不教,父之过。”谢安认真地履行了自己作为长辈教育子女的职责,担当了传承文化的重任。这在当时士人盛行奢靡娱乐之风的东晋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下面接着写主要事件――咏梅,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飞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这里主讲人联系实际,就地取材,就雪发问。从讲解诗文到应用诗文,足见其教育方式的灵活,讲究学以致用。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我们可以看出,前一个答案只是形似,而后一个答案则神形兼备。答案可因人而异,有劣有优。但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其实主讲人的“大笑乐”并不在于答案本身,而在于对家庭教育的效果十分满意,在于从儿女的回答中看到了儿女的健康成长,看到了儿女的进步,看到了家庭文化教育的希望。从文末暗含赞赏谢道韫之意的语句,可以看出,谢道韫的成才正是在这浓郁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熏陶之下的结果。

这则故事体现出来的激励勤学好学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励志勉学”“诗礼传家”,是中国家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要求,它不但在知识分子家庭中,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家庭中,“识书知礼”也是人们追求的一个高尚目标。一个具有勤奋好学风气的家庭,将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对知识的追求上,使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在勤奋好学中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人格也得到完善和高尚。

咏雪教案篇3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教学设计 诗意

文学作品,是通过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的反映,来影响人的心灵世界,改变读者的精神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的文学作品的教学,就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抚慰灵魂。

笔者日前看到了两个教学设计,是关于这两篇课文的,看后,忧心忡忡。当鲜活的文字和其间的意蕴被忽略后,文学作品也就无法给学生精神的享受过程,其“诗意地熏陶”也失去了机会。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从文本提供的这个“间接的世界”中去获取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学会“诗意地生活”当是文学作品教学中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现将两节课的教学简案展示如下:

《金色花》教学简案

一、导入

1.播放关于母爱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2.从泰戈尔的国籍、成就方面介绍作者。

二、释题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1.这篇散文诗写了哪些事?

2.孩子为母亲做了哪些事?

四、细读文章,感悟情怀

1.文中的这个孩子的特点是什么?

2.这个孩子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

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五、拓展训练

1.用“假如……我要……”的句式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给妈妈写一张卡片,说出你最想给妈妈说的话。

六、小结全文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简案

一、导入新课

1.介绍中国古代聪颖的少年。

2.陈元方及《世说新语》。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正音、划分节奏。

2.分小组疏通文意。

3.讲解重点词句:“内集”“儿女”“俄而”“因”“未若”“即”“撒盐空中差可拟”

三、学生复述故事

四、品味语言

1.争鸣:两个咏雪的比喻句,哪一个更新颖、准确?请说说你的理解。

2.“公大笑乐”,这里笑什么?乐什么?

3.以“雪像……”写一句话。

五、以冰心的小诗“纸船”小结全文

《金色花》的教学设计,以“母爱”为重点,以孩子为母亲做的事为突出重点的方式,整个设计,其意图是要学生“学会感恩”,故在拓展部分安排了“假如……我要……”的说话活动,并以给母亲设计卡片作为“感恩”教育的手段。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作为教学设计者,首先应研究课文的文体特征,因为不同的文体,往往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散文诗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主观情绪抒发和美的幻想和想象,但内容上则保留了富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描写。这种文体特征,决定了《金色花》是以细节描写为特定意象来抒感,因其诗歌的特质,情感的抒发必定是含蓄蕴藉,富有诗意的。《金色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意象“金色花”,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有具体完整的情境:在宁静圣洁的气氛里,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与母亲亲昵地做着游戏。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情境描写,写的都是日常的事物――金色花、庭院、树下、花影、牛棚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拿灯去牛棚、讲故事等。这些日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所形成的生活序列是很有特色的,它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里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之所以说神性的日常生活,这是因为作者给母亲的生活又特设了一个宗教生活场景――她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去牛棚。印度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罗摩衍那》在印度被看作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的圣典,牛在印度,被当作神灵受到崇拜。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发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这种爱润泽而空灵,神秘、恬淡而悠远。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快乐、自由,无时无刻不在母亲身边,就像一个爱的精灵,始终活跃在母亲的周围,让自己的芬芳环绕着母亲。母亲沉静、安详而又美丽、慈爱,即使对孩子调皮的责骂“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也有百般的疼爱。在这个家庭里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交流自然、和谐,虽然这种生活本身浸透了宗教气息,但是这又何妨?因为这种充满诗意和神性的爱,让这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中成员的生命变得富足,这正是现代文明的发展中,感情逐渐物化,信仰日益迷失的今天的人们最需要的,所以我们需要引领我们的学生去享受这种精神生活,让学生的心灵诗意地栖居。

《金色花》的教学设计中,缺失的正是这种诗意。要使学生有诗意,教师先要有诗意。

设计者因为对散文诗本质的理解不到位,忽视了泰戈尔对“爱”的诗化表达形式,致使整个设计“实”有余而“虚”不足,缺少对学生想象力的激发。设计没有关注到文本中关于孩子和母亲的神圣的生活序列,而是将其简单化为叙事的散文,试图从文本所叙述的事情中,分析人物性格,进而达到对主旨的理解。这样的设计因缺少想象的空间,不能唤醒学生心灵的记忆,不能给学生诗意与浪漫,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融入文本中诗意的家庭生活,享受这种美好的感情,让自己的心灵得以“诗意地栖居”。

再来看看《世说新语•咏雪》的设计。设计者以语言的品味为重点,旨在训练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领悟、理解、运用。全然忽视了《世说新语•咏雪》之“境”――乱世中一个家庭的温暖。

咏雪教案篇4

新时代推广新理论,这些年来创新一词可谓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创新……近年来,国家也在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很多新理论、新观点、新教法应运而生。在改革新风潮的带动下,我们的教学模式也似乎凡是与“新”字沾边的,都被一律叫好;反之,与传统教学相关联的几乎一律不卖座。重点就体现在评课上,很多老师在听完课后的评课中,不管教学的效果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如何,首先就很形式地认为:只要是不使用电教平台,而仍采用“粉笔+黑板”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来授课的,就是“教学手法落后”;只要是老师在课堂中多精讲几句的,就是授课不符合所谓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新理念……总之,一切以“新”为标准,凡“新”即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这里已经不敌所谓的“新”理论。教学的实际成效与课堂对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培养的实质内涵都被形式主义所替代了。

语文的教学手法和教学方式本都很讲究灵活适用、讲究随“文”应变,每篇文章教法可能都不同,所谓“文无定法”,其实“教”也是无定式的。因此,套公式似的教法是完全行不通的,并不是所有课型都不适宜“粉笔+黑板”教学方式,有时候电教平台的使用也并不比传统教学方法优越,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已;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比如在低年级的古文教学中,这样的教学方法就一般不可行。

而且,为了追求与迎合所谓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教法,教师在授课和讲练习时,也总想方设法去培养学生的所谓多发性思维、辨证主义思维等,务求让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想法越多越好,思维越新越好,答案越多样化越好。曾听过一节示范课,教授的课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文言文《五柳先生传》,课堂的前半节进行得很顺利,学生配合得也不错。快下课时,主讲老师抛出了一道讨论题:“假如五柳先生生活在现在,你认为他会怎样?”学生们稍一思考即踊跃举手。第一个同学说:“他会成为一个大文豪”。第二个同学说:“他会成为一个富翁,因为他会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第三个同学说:“他会酒精中毒,因为现在的假酒、劣酒太多”。第四个同学说:“他会醉驾被捕”。第五个同学则说:“他会彻底改变脾性,去做一个贪官。”……学生们越说越兴奋,课堂气氛很活跃,主讲老师也对学生报以满意的微笑,于是这一节课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听完课后,我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这个问题虽然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却几乎颠覆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格调,错误引导了学生的思维、情感与分析方向,学生们越往下讨论,就越偏离文章的主题。我们清高、自洁的五柳先生似乎变成了一个酗酒、无能、逃避责任的软弱知识分子。陶渊明身上那种身处乱世却不能改变世俗污浊的无奈,转而选择独善其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被误解了,那种安贫乐道、忘怀得失、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豁达洒脱被丑化了,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气节被嘲笑了。文章含义被篡改了,教育和学习的原意岂不是被颠覆了吗?那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本意还在吗?

又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古文《咏雪》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道习题:“文中关于雪的比喻,是兄子的回答好,还是兄女的答案好?”许多参考书都会给出两种答案:一是认为兄子的回答好,理由是:“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的,在风中往往上扬,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二是认为兄女的答案好,理由是:“‘柳絮’一喻生动地写出了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而‘撒盐空中’只有物象而无意蕴,因此有所不及。”从表面上看,这样判断答题的方式似乎确实体现了现在教改中对中学生学习的“民主”与“开放”思维的倡导和鼓励。但是我们都知道,“兄女”谢道韫是中国古代公认的才女,而她作为一名才女被千古传诵的最突出事例,恰恰就是文中所提到的她以“柳絮”喻雪这个典故,而且这个典故流传千古,成为后世传颂的一段佳话,以至后来的文人形容女子有文才时都以“咏絮才”喻之。也就是说,《咏雪》这篇文章在《世说新语》中本就是为了表现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而作的,这是无论原书作者,还是后来历代的学者们都一致赞同的观点。那现在我们又何必只为了标榜我们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而撇开事实见解去硬造出两个答案来呢?也有人认为兄子的回答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把雪比做盐,在某种程度上说还是比较形似的。那么还有学生把飘扬的雪比做“头皮屑”,把挂在树梢的冰条比作“流鼻涕”呢!这不是更“形似”吗?答案岂不更好?但我相信这种答案恐怕不一定有人欣赏吧,因为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咏雪教案篇5

在我中学时期,就从音乐老师那里听说了黄自“四大弟子”中有一位名叫“刘雪庵”,还唱过他的几首歌(《飘零的落花》《红豆词》等)。抗战胜利后不久,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从重庆迁来苏州,其音乐系许多学生(如沈礼煌、林伟、郭学宽、熊英、李华瑛等)先后参加了我们组织的“苏州艺声歌咏团”。一度林伟还担任了我们歌咏团的指挥。就是因为同这些社教学院学生的关系,才知道他们音乐系的一些教授,如刘雪庵、应尚能、洪达琦、张隽伟等。1947年春,我们歌咏团星期天下午进行排练时,一位满头灰白的老教授也来听我们的排练,排练结束,经介绍才知道他就是刘雪庵教授。他不仅与我们见了面,还讲了许多鼓励的话。当时,我们歌咏团除了每周排练合唱外,还不定期举办“外国古典音乐唱片欣赏会”。后来我作为歌咏团的副团长曾专程到他家拜访,目的是想请他给我们的唱片欣赏活动作讲解。非常巧的是刘雪庵先生的家距我家很近,就在公园路与干将坊交界的一条河边,从我家几分钟就可以走到他家。我去时他正与家人在堂屋吃晚饭。堂屋一边是他的工作室,另一边是他家的卧室。他们家的伙食非常素淡,他吃完后还抓了一把自制的盐煮黄豆,怡然自得地一面吃豆一面与我谈话。我没有想到这位闻名大学教授生活如此清苦。他听了我提出的要求后,非常亲切地表示同意,还对我们这个以学生和教师为主的业余歌咏团表示了热情的关怀,并对我想报考社教学院音乐系表示欢迎和关切。当时,我们歌咏团所有的活动都是义务自愿参加的,歌咏团的一切开支(如练唱用的油印歌片、音乐欣赏会的油印节目单等)都是靠团员每月交纳很低的团费来维持。因此,刘雪庵根据我家所藏的唱片进行了曲目选择、编制乐曲的简要说明,并亲自来现场讲解,这一切工作也都完全是义务的。后来他大概先后给我们讲了3―4次,我们也没有想到要给他雇个车,来去都是他自己步行。

在这期间,我多次放学后就到他家去串门,他那亲切和蔼的谈吐和朴实无华的生活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次我好奇地问他在堂屋里挂着的一张照片是谁?他就告诉我是的空军司令周至柔,是他参与“空军学校校歌”征歌评上奖后周送给他的,他还说因此有机会坐了空军的飞机上天转了一圈。他叙述这些事情时显得很平常,既无受宠若惊的神态,也没有表现出很尴尬。从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因为与这些高官的个别接触就与政府有什么特殊的关系,更丝毫看不出他当时的地位、生活与一般的穷教授有什么不同。他只是依靠自己的薪金来维持他一家的清苦生活,但又不失一个艺术家、一位学者的气度。

1956年冬我与他又有过直接见面的机会。那时我们都作为文化部在武汉中南音专办的“著名音乐史教授哥德斯密特专家班”的学员,他是北京师大音乐系的代表,我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代表,我们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刘雪庵教授是我们班里最年长的、惟一的教授级的学员,他的年龄比那位专家还大,而我还只是刚毕业不久的青年助教。当时他已是满头白发了,戴了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穿着仍然非常朴素。他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在课堂讨论中发言很积极,并且能够大胆、直率地提出一些与专家观点不同的个人见解,从中显示了他那耿直爽朗的性格和四川人那种幽默善辩的谈吐。可是,在1957年的“反右”后,听说他被当作音乐界的头号“”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和一系列不公正的对待。由于他以往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位思想靠近进步学生、为人朴实谦逊的老教授,一下被说成是主义的“”,使我感到很不理解。

1958年,我的工作发生了改变,由主要从事西洋音乐史的教学转为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和教学,由此我开始对刘雪庵先生的生平简历和艺术成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认为,从刘雪庵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初进入上海国立音专后,他在政治上就是一位非常有正义感和爱国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首先体现在他热情参加音专师生于“九一八事变”后的一系列自发的爱国活动(如跟随黄自上街进行抗日的宣传和募捐,积极参与音专师生自发创作的爱国歌曲的活动,后来他还担当了这些爱国歌曲的编辑出版等)。另外,当日本指挥家近卫秀(他是当时日本首相的弟弟)到音专访问与全体师生见面时,正是刘雪庵当场站起来即席发表了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痛斥。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武装侵华战争时刻,是刘雪庵自发团结江定仙、陈田鹤、谭小麟等音专师生组织了“中国作曲者协会”,并将他创作《航空学校校歌》所获得的五千元奖金全部投入创办以组织、发表抗战歌曲为主的音乐刊物《战歌》。这些活动的地点就设在他的住所,经费由他筹措,刊物主编也由他来担任。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刘雪庵不得不离开上海到武汉、重庆,《战歌》这个刊物也随着他迁往内地。前后坚持了两年多,出刊了17期。没有得到政府的一分钱支持、没有政府当局的授命,完全凭个人自发的抗日精神来创办这样一个抗日的音乐刊物,这种爱国的精神,在当时中国专业音乐界也是相当可贵的。

作为一个作曲家,刘雪庵的爱国题材的群众歌曲占其全部创作的主要地位,先后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的就有《战歌》《长城谣》《保卫大上海》《流亡三部曲》的二、三部(即《流亡》和《上前线》)、《出征歌》《游击队歌》《孤军守土歌》《伤兵慰劳歌》《孤岛天堂》《保家乡主题歌》《中华儿女》《捷报》(为台儿庄大捷而定)、《民族至上》《军民联欢》,以及《巾帼英雄》等几十首。这些歌曲的词作者囊括了当时不少文艺界的进步名人,如郭沫若、老舍、孙师毅、田汉、光未然、蔡楚生等。其数量之多、社会影响之大,应该说是当时国统区专业音乐界中少有的。听说在“反右”中批判刘雪庵的根据之一是抓住了他曾写过的《航空学校校歌》,后来又写了一些响应宣传口径的歌曲(如《民族至上》《精神总动员》等),把他看作为音乐界政治路线上紧跟反动派的主要代表。另外,原来颇受欢迎的独唱歌曲《巾帼英雄》,由于词作者桂永清后来曾是的海军司令,也受牵连而长期被封存不提。

为什么1957年会在刘雪庵那样的旧知识分子身上发生上述令人费解的情况?我认为首先是许多人对旧中国大部分知识分子处于以国民统治为代表的历史环境缺乏全面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经过1946年统治势力重新挑起以为目的的国内战争后,人们对的认识也因此比较偏于其的一面,而对在抗战初期(主要从1937年至1940年)确实一度出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就弃而不顾了。同样,对内抗战初期确有一些将领,尤其是大多数战士、在政府工作的人员是爱国的,他们为抗战也流了血,甚至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也不敢提了。另一方面,1927年以为代表的反动派挑起高潮、大量屠杀革命人民的罪行,也牵连到解放后有关方面把这些一时认不清国共斗争实质、具有一定“正统观念”的中间派知识分子有意无意地推向了反动派一边,甚至认为过去不少抱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人士统统都是附属于反动派的追随者,至少是客观上帮助反动派统治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我觉得刘雪庵当时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正统观念,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斗争面前具有爱国主义感的知识分子。其实他在政治上与萧友梅、赵元任、刘天华、黄自、应尚能、马思聪等音乐家,以及其他许多文艺家、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各方面的正派人士,基本是相似的。在解放前直到公开爆发“解放战争”以前,大多数处于中间状态的知识分子中,真正能够认清国共斗争实质的人还是极少数。连抗战初期许多奔赴延安和解放区的革命青年,其最初的动机也主要是出于要抗日。包括许多离家奔赴“大后方”的知识分子和青年,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这一点,在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共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活动中,才逐渐得到澄清,逐步扭转了曾经长期留给人们的片面的认识。因此,像刘雪庵这样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当时的思想和行动的主流都是爱国,至于他写过一些出于正统观念的歌曲,无论其数量及影响都只是他的受时代局限的支流问题。

另外,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发展的人们的历史、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个别人的政治立场和行动表现,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有的人开始还可说是革命的,后来就随着历史的发展向反动的方向变了。如变成了20世纪中国反人民的总代表,成了卖国投敌的大汉奸,甚至像曾作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著名的抗日将领的,后来居然会发展到叛党、叛国的结局。而反过来,像李济深、傅作义、张治中、卫立煌等一批的高级将领,尽管他们在的领导下也打过红军、屠杀过革命人士,但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后,他们逐渐靠近了进步思潮、改变了过去的立场,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的建设立了新功。在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过程中类似的例子也是不少的。刘雪庵在抗日战争以后,特别是解放战争爆发后是怎样变的呢?是随着过去曾有过的正统观念和与周至柔、桂永清等高级将领愈益靠近了?还是随着他的爱国抗日的革命觉悟愈益靠近了革命人民?我认为根据许多当时人的回忆和我个人的所见,他不是更靠近了反动势力,而是逐渐靠近了革命人民、投入了进步运动。在匡惠的硕士论文中所提到的刘雪庵在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工作期间的种种政治表现,特别是现在还保留在南京第二档案馆中蒋经国给教育部转社教学院院长的一封密信,就非常说明问题。蒋经国当时是国防部保密局掌握实权的大头目,由他出面亲笔写信点名要监视当时苏州一些进步教授(其中就点了刘雪庵的名)及苏州的一些进步文化社团(其中也点了我们当时“艺声歌咏团”的名),应该说是一个从反面作出的有力明证。从刘雪庵在1957年以前的一贯政治表现及工作表现上看,也应该说他是积极靠近党的,是进步的派成员之一。这一切都说明了将刘雪庵1957年出于善意对音乐界党的工作的批评上纲为向党恶意攻击是缺乏历史根据的,而1979年对他被扣“”的问题给予“改正”是有根据的。

作为一位艺术家,刘雪庵是被称为“黄自四大弟子”的前辈作曲家,他的成就的集中体现也应以他的创作为主来衡量。根据中国的国情,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真正能专职从事音乐创作的人极少,绝大多数是挂职在音乐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同时又从事一定的创作活动。如萧友梅、黄自,以及陈田鹤、刘雪庵等黄自的四大弟子等几乎都是这种情况。因此,他们实际从事音乐创作的时间和精力受很大的限制,创作的数量、特别是体裁的选择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当时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几乎多数中国作曲家的创作只能以声乐作品及小型器乐创作为主。刘雪庵(包括黄自、陈田鹤、贺绿汀、江定仙、谭小麟等)的创作都是如此。首先,从中国作曲家所创作的爱国歌曲(多采用群众歌曲的形式)来讲,当时写得最多的是刘雪庵和贺绿汀两位,他们这些作品的社会影响也较大。当然,他们的影响与聂耳、冼星海等所写的同类作品又不一样。刘雪庵等人的作品所影响的面,主要限于一般的知识分子,而聂耳、冼星海则扩大到中下层城市群众。应该说,这两类作品都适应了当时的客观需要,彼此的区别也不是本质性的。如聂耳的作品后来曾为许多学院的歌唱家所喜爱,而刘雪庵等人的作品也逐渐为广大城市群众所欢迎。

其次,刘雪庵等“四大弟子”受黄自的影响都创作了一定数量的、以古代诗词或现代诗词谱写的艺术歌曲。尽管刘雪庵的这类作品,其数量和质量不如陈田鹤那么突出,但与贺绿汀、江定仙也是差不多的。如刘雪庵的《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词)、《枫桥夜泊》(唐・张继词)、《追寻》(许建吾词)、《巾帼英雄》(桂永清词)等就是。当时,刘雪庵、贺绿汀、江定仙三位还涉足电影、话剧插曲的创作,其中以刘雪庵和贺绿汀写得较多,影响也较大。不可否认刘雪庵的这类作品的质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多数是好的(如《思故乡》《飘零的落花》《新婚的甜蜜》《满园春色》《孤岛天堂》《中华儿女》《惜颂》《红豆词》等),也有比较平庸的(如《弹性女子》《何日君再来》《早行乐》等)。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能对刘雪庵的要求过于苛刻,轻易地将他提高到“反无产阶级”的高度去对待,则更是不恰当的。

除了声乐创作外,刘雪庵在1934年俄裔钢琴家齐尔品教授向国立音专提出“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影响下,创作了中国第一部钢琴套曲《中国组曲》。只是他的这部作品不属于那次征集的范围,其影响不像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那样大。但刘雪庵这部钢琴作品曾得到齐尔品的高度赞赏,并由齐氏亲自通过演奏及付梓出版,向世界进行推荐。较之得奖的几部作品,刘雪庵的这部作品不仅篇幅大,而且在借鉴中国民间音乐方面具有更突出的创新意义。他注意到了中国戏曲音乐语言的独特和丰富,并大胆地将这些更具中国特色的音调转化成钢琴语言,这在当时是具有首创的意义的。因此,这部钢琴曲在解放前多次被列为中国钢琴家的演奏曲目。40年代,他在重庆又从中国传统琵琶名曲《平沙落雁》中取得灵感,创作了钢琴曲《南来雁》(1956年以《飞雁》为名作为定稿正式发表)。从中国古代器乐名曲中获取灵感进行钢琴曲的创作,在中国主要是70年代后期经过王建中、储望华、刘庄、郭志鸿、殷承宗等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最早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的是40年代的刘雪庵和江文也,而且应该说刘雪庵的艺术成就在这一点上超过了江文也。

咏雪教案篇6

一、“契机”创新

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等,都可以触动同学们的思绪,成为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突然会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突然会闪耀着光彩,几个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特殊的联系。写父亲的文章可谓多矣,朱自清却写出了与众不同的《背影》,这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了他写作的契机。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我国当代作家何大霖曾打了一个比方:“好像有一堆

柴在那里冒烟,就是烧不起来。”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拨弄”、引导,为学生作文提供契机。

二、“逆转”创新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曲折才能生姿。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愿“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一件小事》中,“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后来在人力车夫的实际行动教育下,终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解剖,起初觉得有些迂的车夫成了“我”须仰视才且“时时记起”的人物。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巧设文章“转折点”。

三、“求异”创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学史上有许多求异创新的成功范例。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一样的咏梅,两者迥然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处境偏僻,心情寂寞,饱受风吹雨打,极度消极孤苦,然而互相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赏;而笔下的梅花,不怕狂风暴雨飞雪,敢于傲雪开放,并且昂然向上,向百花报春,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平时可以从一些成语或俗语入手进行训练。如“班门弄斧”与“弄斧到班门”(前者讽刺在行家面前卖弄,后者提倡能手竞争),“毛遂自荐”与“自遂自退”(前者指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后者提倡能上能下,反对终身制);再如“物极必反”与“物极未必反”,“欲速则不达”与“不速则不达”,“大器晚成”与“大器未必晚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与“各人自扫门前雪,也管他人瓦上霜”等。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辩证求异正反说理的能力。

四、“巧合”创新

咏雪教案篇7

田园诗: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备考攻略】

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就内容而言,有对农村自然景物与田园生活图景的描绘;有对农忙欢歌及多彩乡村生活的描写;有对农民劳动艰辛、生活惨痛的反映和对官府剥削、赋税苛重的深刻揭露;也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以及旅途情景的叙述等。

田园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既要感知作者的身世,做到知人论世,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又要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例:(2008年上海春考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步入衡山

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涣,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①闲身信马蹄。

[注]①散诞:逍遥自在。

(1)诗人推断“应有人家”的依据是________。

(2)对颈联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乌云如墨、小雨如丝的山景。

B.在描绘雨中山景的同时,也对尾联的情感表达起了衬托作用。

C.通过对乌云、小雨的动态描写,写出了衡山气候的变化无常。

D.四周乌云似瘴,小雨连绵,山道泥泞,作者顿感游兴索然。

(3)分析尾联所含的寓意。

[参考答案](1)听到小溪那边的鸡鸣之声,推断似有人家。(2)B(3分);A(1分)。值得注意的是:答B给3分;答A给1分。因为B项由景到情全面概括了颈联在律诗中的作用,而A 项只赏析到景物这一层,没能深入体会景中之情。(3)对官场喧嚣(城市生活的喧嚣)、排场的厌倦;对自然山水(闲适生活)的追求。

题画诗:画者得于心,诗者会以意

【备考攻略】

题画诗,广义地说是指一切题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有抒写怀抱、持赠他人和艺术评论等,往往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这种题画诗的创作,是诗人参透了画家之画的神韵情思,从而与画家共鸣,诗画融通,于是以诗应之,其素材其情思,均与画同,使鉴赏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题画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写活写动,写得画中之物跳出画外。诗是对画的提炼和概括,也更赋予了题画者自己特有的观感和情思。

(2)题画诗多采用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借对画中的某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自己的感情,延伸画意,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景致与情怀相互融通,达到和谐统一。

(3)了解题画诗在创造意境方面有三大特点,一是寄寓主观情思,二是展开艺术联想,三是借题发挥、抨击时弊。

例:(2006年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年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参考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2)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在作者心中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

咏史诗:古今多少

兴亡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备考攻略】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

咏史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了解解读程序:披史入文,披文入情。了解作者的简历、史实、创作诗篇时的有关背景,要读好注解,这是读懂咏史诗的一把钥匙。

(2)在鉴赏时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领悟诗人真正的写作意图和感情。

(3)了解咏史诗常见的情感抒发模式:借古喻今,揭示今不如昔;崇敬古人,要效法古人;怀古伤今,揭露社会现实;反思历史,警示后人。

(4)熟悉鉴赏中常用语:思想内容方面,如哀叹国运、忧国忧民、昔盛今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缅怀先贤……表现手法方面,如借古讽今、用典(正用和反用、明用和暗用)、衬托(正衬、反衬)、对比、寓情于景、欲扬先抑……语言特点方面,如含蓄隽永、生动形象、雄浑深沉……

例:(200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 衣 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 月 圆

(金)吴 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席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________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________之感。

(2)请简要赏析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1)燕子兴亡 (2)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咏物诗:花鸟草虫

皆有品,仔细体察物关情

【备考攻略】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他们或咏物寄兴,或咏物怡情,留下了一首首精美的咏物诗篇。

咏物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察物态。描摹物态是咏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赏析咏物诗可以从体察物态开始,要抓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或所处环境。

(2)品味寄托。要由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分析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联系诗人的情趣爱好、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明辨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格。从描写角度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4)了解一些常见事物的寓意:月,思乡;莲,高洁;柳,送别;花,美好;松,坚韧不拔;梅,孤高,不入流俗;菊,品格坚强,气质清高;梧桐,凄凉悲伤;芳草,离恨;杜鹃,哀怨、思归等等。

(5)了解鉴赏常用语:如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生动传神、贬词褒用、形神兼备、烘云托月、蒙含蓄……

例:(2006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

[参考答案]“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送别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备考攻略】

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何情。

(2)领会诗词中所蕴含的典故的含义,懂得诗人怎样化用前人诗文。

(3)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是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细小情节,抓住了细节,才能以小见大,透视全篇。

(4)品味语言。如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以“丝”谐“思”等。

(5)了解诗中常用的意象:班马,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长(短)亭、南浦、柳岸、西楼,表示送别地或悠悠愁绪;烟波、浮云、秋蓬,比喻离别后漂泊无依;落花,伤春之意;落叶,秋愁之感;杨柳、劳歌、阳关、渭城,送别之曲;夕阳、落日,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老年。

(6)了解鉴赏中常用语: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烘托对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例:(200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参考答案](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边塞诗:醉卧沙场

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备考攻略】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由于每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国力或盛或衰,导致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如盛唐之时的边塞诗则普遍带有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烈无比,如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而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如“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边塞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应有所了解。如李颀的《古从军行》,此诗写当时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对当时帝王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了解诗歌时代背景,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取得感情上的共鸣。

(2)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感情。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人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因此,鉴赏时要注意区别。

(3)分析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边塞诗的艺术风格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能准确地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的不同诗人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所表现出来的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

(4)了解边塞诗常用意象:金鼓旌旗、烽火羽书、边关戍楼、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投笔表示弃文从武,长城表示守边的将士,楼兰表示边境之敌,吴钩表示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例:(200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 关①

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羁旅诗:此夜曲中

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备考攻略】

有些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他们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这类诗,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

羁旅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鉴赏时要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展开想象和联想,在脑海中复活诗歌意境。

(2)熟悉羁旅诗常见意象: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耐,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3)了解羁旅诗常见主题:①文人失意。②漂泊哀伤。③思念亲人。④生活潦倒。⑤互勉互慰。⑥孤傲不群。⑦珍爱友谊。

(4)体会诗人是如何把羁旅之情与所见所闻的一些事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探寻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例:(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咏雪教案篇8

关键词:李清照;咏梅词:菊花;桂花;审美意蕴

李清照现存约60余首词中,专事咏物的词约14首。其中涉及花物品类的主要有梅花约7首、桂花约2首、菊花1首、牡丹1首、银杏1首、梧桐1首、芭蕉1首。词中涉及花卉意象的约22首,大抵也在梅花、菊花(黄花)、海棠、桂花、梨花、荷花、梧桐、桃李、杨柳之间。它们都是作者独特的审美观照和情感体验的外显。是易安词艺术品格的重要标志。

李清照多梅花词。陈祖美先生指出:李清照的“《漱玉集》中比重最大的是咏梅词,假如把它们依次联章,简直可以构成一部堪与两宋之间的三、四代皇室的兴衰史相始终的作者的心灵史”。梅品即是人品。作者咏梅赏梅、爱梅怜梅,即是自咏自赏、自爱自怜的情感的外化。而且都能写得形神高远,物我合一,浑然一体,意境深广,远非一般咏梅词可比。

还在早年的一首《渔家傲》词中,她就曾盛赞“此花不与群花比”:

雪里己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词吟咏傲立霜雪的寒梅,表现出词人赏梅、爱梅的芳心。词中“香脸半开娇旖旎”、“造化可能偏有意”、“此花不与群花比”,正是作者少女时期处境优裕、孤高自赏、超群拨俗品格和形象的真实写照。

对于盛开的梅花。李清照则用“柳眼梅腮”(《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柳梢梅萼”(《临江仙·并序》)来状写,显出早春风光的艳冶灿烂。即使面对“残枝”、“残蕊”(《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她也仍然充满信心。象《满庭芳》写“残梅”: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红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作者既赞梅花的“韵胜”,同时又为梅花的“难堪雨藉,不耐风揉”的命运担忧。而恰在这时,又传来“梅花落”那凄婉的笛声,更凭添了作者几许浓愁。但紧接着,作者又用“莫恨”、“须信道”这样果决的语气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结句的“难言处”三字,似乎再次向读者暗示了自己不幸的身世。但作者仍然充满了自信,说“疏影尚风流”,这里写梅花。更是写自己。全词一波三折,音调低沉谐婉,确实达到了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体现了李清照词的基本艺术特色。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李清照晚年的创作。可见她对梅花的态度一向是欣赏的。

李清照更有一首《清平乐》,竟概括了自己一生赏梅的经历: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19岁婚后,与丈夫赵明诚感情笃深,几乎朝夕相处,歌咏唱酬,文字校斟,抽书斗茶。颇得唱随之乐。首二句的“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即是作者对自己早年赏梅生活的追忆。第三、四句:“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则是作者中年以后的赏梅形象。这时丈夫赵明诚时或有外任。清照便不免时常独居,或者还可能如有学者考断的那样,明诚或有蓄妾之举。因而这一时期,清照的生活也并非后人想象的那样美满和谐,所以她才会“赢得满衣清泪”。下阕:“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无疑是李清照晚年的自我写照。南渡以后历经种种磨难,李清照已经由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女、雍容华贵的少妇变成一个“萧萧两鬓生华”的老妇人了。她这时候是觉得“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的(《菩萨蛮》),又哪来的闲情观赏梅花呢?

其实,李清照还盛赞菊花。如《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醵。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这首词用典极繁,在易安词中是不多见的。词的开篇即因菊花纤细而用“揉损琼肌”来写。然后进一步用四个历史人物作类比反衬:贵妃醉脸、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一气铺排众多典故来说明白菊既不似杨妃之富贵丰腴,更不似孙寿之妖娆作态。其香幽远,不似韩寿之香异味袭人;其色莹白,不似徐娘之白。傅粉争妍,乃是屈子所餐,陶潜所采。下片续写,用一“渐”字表示时间推移,秋阑菊悴。“雪清玉瘦”呼应“揉损琼肌”。紧扣白菊在风雨中挣扎自立从开到谢的神态。这里不说人对残菊的依恋,反说菊愁凝泪洒,依依惜别。又用汉皋解飒、纨扇题诗两个典故说明得而复失、爱而遭弃的失落、捐弃的悲哀。怅惘之情,融入朗月清风、浓烟暗雨之中,又通过这既清朗、又迷离的境界具象化。同时,还暗示了菊既不同流俗,就只能在此清幽高洁而又迷漾暗淡之境中任芳姿憔悴。

李清照词中经常将菊花称为黄花,《礼记,月令》:“鞠有黄花。”鞠本作菊,黄花被看作是菊花的别称,但李清照好用“黄花”而不用“菊花”,大概还看到了“黄”字的衰飒之气。如《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及《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把为伊憔悴的人与经霜不凋的菊花比,实质是要表达看谁更“瘦劲”之意。

但相比之下,李清照还更赞桂花,《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词盛赞桂花体性的温雅柔和、情疏品高,称它令梅花生妒,菊花含羞。“自是花中第一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显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美品味。

同样的写法还见于后期所作的《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这首词也是以梅花和丁香的粗俗来反衬桂花的高雅。从侧面赞美了桂花平和淡泊。不与群芳争艳的“风度精神”。表现了作者喜爱“鲜明”的审美观。

李清照通常运用这种对比手法来突显她所珍视的花物的风韵英姿,如《瑞鹧鸪·双银杏》: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词中直接以“风韵雍容”、“玉骨冰肌”刻画银杏。并将柑橘和银杏作比。指出柑橘只配作下酒的水果,而银杏则高贵无比,显露了词人对银杏的溢美之情。

“词贵有寄托。”综观李清照的花木词。其实都是作者内心感受情致的意象契合。用王国维的话说。此花“皆着我之色彩”。李清照不多的词中涉及花木之词如此集中,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她生活圈子的狭窄和审美视界的精致。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