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8篇

时间:2022-05-14 15:58:28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篇1

二、活动目的:促进网络文化建设,推动主流文化进入互联网,弘扬宏伟壮观的主旋律,在大学生中挖掘优秀文学作品及写作人才,同时丰富并满足校园文化需要。并通过此活动,进一步扩大现在网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活动对象:湖北省所有高校学生

四、组织机构:

活动主办方:湖北长江崇文数字媒体有限公司(现在网) 长江文艺出版社

湖北大学校新闻中心·湖大在线 新榕文化

活动协办方:湖北所有高校文学社及其他社团

五、评审委员会:(部分名单)

大赛评委:

主任:

周百义 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

评委:

方方 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二月河 著名作家

熊召政 著名作家

鲍鹏山 著名作家

郭敬明 著名作家、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

刘学明 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

黎波长 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

金丽红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

安波舜 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总编辑

解玺璋 著名评论家

胡平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樊星 著名评论家、武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李鲁平 著名评论家、《芳草》杂志社副主编

程绍武 《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助理

刘益善 《长江文艺》杂志社主编

选拔赛评委:

柯少爷 大赛校园选拔赛总策划,作家,图书策划编辑,

儒帅哲师 北大中文论坛版主

廿一行 小说家、文学评论家

六、活动流程

(1.)成立项目小组

在湖北大学成立“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校园赛项目小组,主要包括湖北大学海路文学社,湖北大学校新闻中心·湖大在线全体编辑,湖北大学记者团,湖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湖北大学社团联合会。制定出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工作分配计划和工作日程表。

(2)筹备学生评委选拔赛

·项目小组与其他高校取得联系,通知大赛学生评委选拔赛事宜,成立各高校学生评委选拔赛小组;

·收集各高校的当地详细宣传方案和其他情况并信息汇总;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汇总统计所需的宣传用品的具体数目,并汇总所需费用上交项目小组,小组报大赛组委会论证;

·组委会发放所需要的材料经费,小组开始预制宣传材料并及时发放到各高校

(3)学生评委选拔赛

·各高校在本校广播台播放关于学生评委选拔赛的通知;在各高校网站论坛上关于学生评委选拔赛的宣传贴;在校报上发表关于学生评委选拔赛的文章;各高校根据自己本校的实际情况张贴海报和横幅。

·上述工作全部完毕后各高校文学社开始收取学生的自荐材料;并在中午设点宣传兼收集材料。

·各高校选拔小组整理所有收集到材料,认证审核申报材料,并从中选取百分之四十的材料上报到承办方。

·大赛校园赛项目小组汇总所有申报材料,并从中选取百分之四十的材料上交给现在网供大赛组委会商讨决定。

·确定大学生评委人员名单,并公布在大赛活动官方网站上。

(4)大赛宣传:邀请著名作家郭敬明来汉签售,为大赛助长人气。

1)大赛组委会联系郭敬明经纪人,确定签售日期。

2)大赛组委会联系协调崇文书城从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批书

3)在各高校散发一定数量的宣传单(不用很多),在广播台播出相关消息。

4)与当地公安部门协商备案,确保此次活动的合法性。

5)组委会与书城协商,在每本书中插入大赛的宣传单。

6)签售开始,工作人员确保每位购书者活动一份大赛宣传单。

7)郭敬明做一些总结性的话,鼓励大家参赛。

8)签售圆满完成。湖大在线负责撰写新闻稿在各大媒体。

·邀请北大中文论坛工作人员来汉签售,巡回演讲,为大赛助长人气。

{方案基本同上}

(5)大赛正式组稿

·各高校学生注册现在网会员开始投稿。

七、参赛作品要求及方式

(1)参赛作品体裁要求为小说,长篇、中篇、短篇均可。内容必须积极健康向上,无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所有中文原创作品不论作者地域均可参赛。

(2)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组委会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组委会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

(3)参赛作品必须提供真实有效的作者资料,包括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此信息将作为作品著作权归属及活动奖励的依据。因资料不准确、不完整引起的责任由作者自负。

(4)参赛作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作品简、繁体专有出版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由承办方。对于大赛入围作品,组委会有权在媒体上展示、展播,或用于公益性活动。

(5)严禁剽窃、抄袭。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6)严禁一稿多投。在此次大赛结束前,参赛作品不可未经主办方同意独自或结集在纸质媒体上发表或出版,不可在大赛指定网站以外的其他网络媒体上发表二分之一以上的内容,也不可参加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学大赛或类似征文活动。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组委会保留追究其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权利。参赛方式:参赛作品通过“现在网”在线投稿,投稿网址:(作者在注册及投稿时,必须仔细阅读并接受网站提供的“投稿须知”及“版权声明”。作品参赛还须承诺遵守本次大赛“参赛作品要求”。网站任何时间均接收作者投稿,但参加大赛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投稿。作者可以一次全部上传作品,也可分期连载。)

八、参赛方式

(1)投稿方式: 作品参赛通过“现在网”在线投稿,投稿网址:“

(2)注意事项:

作者在注册及投稿时,必须仔细阅读并接受网站提供的“投稿须知”及“版权声明”。作品参赛还须承诺遵守本次大赛“参赛作品要求”并选择作品参赛。

作者可以一次全部上传作品,也可分期连载。大赛期间,参赛者的公开阅读章节不得少于网站规定比例,其余内容上传后可选择后台内部阅读或vip阅读,网站负责保护参赛者版权。进入初评阶段前,参赛者必须向网站上传作品全文,并向“现在网”邮寄书面授权协议(协议文本及通讯方式在“现在网”读书频道下载)。

(1)现在网工作人员开始指导大学生评委团开展工作,对第一期稿件开始审读。

(2)各高校广播台每两周报道一次大赛近况和本校的获奖情况,并且鼓励大家上现在网投票。

(3)同上期间各高校参赛选手可以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拉票。

(4)组委会每7天汇总一次大赛近况,并评选出每周前十名;

(5)每月做一次大汇总,评选出月度前二十名。

(6)第五步的工作循环执行到大赛结束。

九、评审规则

评审细则以网站公布为准,基本规则如下:

(一)评选

(1)网络人气指数排行。人气指数根据作品手机短信投票数、作品总点击数、作品总评论数、作品关键字百度收录页面数等技术指标,按不同权重进行计算。网络人气指数从大赛启动即开始计数。凡参赛作品有恶意点击或回复作弊等问题,网站后台将对该参赛作品所有虚假计数进行技术复位,并严肃处理。

(2)专家评审团评选。

(3)大学生评审团筛选。大学生评选团根据相应规则进行评审。

(7)大赛结束

·组委会在官方网站上大赛结束的通告,并关闭大赛的投稿入口。

·对所有月度前二十名的作品进行汇总,交由终审评委团评审。

·终审评委团在线匿名投票评审,选出一等奖2名,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所有获奖选手可在总决赛中再角逐百万大奖。

·组委会将大赛优秀作品推荐给合作杂志社发表,稿费归作者所有。

·对有写作潜力的作者推荐给合作杂志社做签约;

·风格适合现在网的做现在网的签约作者,或开设专栏

·主办大赛闭幕式颁奖典礼,授优秀作者荣誉证书。邀请文坛知名人士到场。电视台及报纸合作媒体作报道。

·组委会公布大赛结果。包括报纸和网络

·长江文艺数字媒体有限公司对适合出版的作品策划包装

(8)优秀图书出版

1)选题策划

2)选题申报

3)新闻出版署审批书号通过

4)封面设计、内容校对、排版、制片。

5)印刷、封装、上市

6)赠送省、市图书馆各高校图书馆收藏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篇2

我校2015年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在全体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在暑假顺利展开,取得了积极成果,现即将进入到最后的总结评比阶段。为了做好今年的这项重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生要取得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学分和成绩的,每人必须根据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要求,提交以下材料:

(1)符合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打印稿一份(个人社会实践报告文科学生3000字以上、理工科学生2000字以上;团队社会实践报告6000字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论文)格式和要求分为团队版和个人版,应严格按照模板执行(见附件1、2),团队版由团队负责人将成员姓名、班级、学号、分工及完成社会实践任务等情况填写清楚;

(2)参加团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除提交一份团队总社会实践报告(论文)外,每个队员还须提交一份不少于800字实践心得体会,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

(3)社会实践日志等佐证材料。

2.9月30日前,学生应将以上材料以班级为单位由学习委员按学号排序后,并附班级学生名单一份,交到各学院学工办审核;校、院实践队成员可直接由负责人汇总所需材料后提交所在学院学工办;学工办审核汇总后,应及时将评审材料和学生名单转交至指导老师处批改。

3.指导教师在评定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论文)成绩(尤其是团队)过程中,应积极征求各学院学工办的意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分为A(优秀)、B(良好)、C(中等)、D(及格)、E(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等级的比例一般不应超过40%,不及格的也应严格控制,掌握好标准。

4.10月31日前,各指导老师应将批改完成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绩登分造册后录入学校成绩管理系统,并将学生成绩登记表交到教务办;同时,要按照2%比例从今年学生所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论文)中推选出优秀作品,在认真指导学生修改后,将电子稿发到__邮箱。

5.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论文)成绩审定表可到校园网或__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站、法政学院网站通知公告栏中下载。

6.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招标项目结题工作的有关注意事项如下:

(1)结题截止时间:2015年9月30日。

(2)结题要求:

①认真填写《__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招标项目结题鉴定审批书》(见附件3)。

②结题时须提交注明:“百校联百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成果、__师范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招标项目成果字样的总结册和调查报告(不少于8000字),调查报告格式和要求参照附件4。

③各个学院学工办应对审批书及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签署意见。

(3)审批程序和办法

①在9月30日前,项目负责人应将《__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招标项目鉴定结题审批书》、总结册和调查报告各一式2份送交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办(26幢教学楼二楼西头,联系电话:82298619),同时须将调查报告及审批书电子稿(注明招标项目名称和负责人姓名)发送至信箱。

②10月31日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专家组根据相关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鉴定,并举行结题答辩会,通知另发。

③评审成绩为优秀的项目,作为重点项目结题;合格的项目,作为一般项目结题;不合格的项目,则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根据评审专家的整改意见进行进一步完善、修改,15日内重新提交结题成果和结题审批书进行再审,如获通过则作为一般项目结题,如仍未通过的,则予以撤项。

④获得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在10日内报销所立项目的额定经费,报销票据及规格要求参照学校财务处相关规定执行;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篇3

选调到领袖身边

现为江西省九江县城建局离休干部的饶和生,老家在湖北省广济县(现为武穴市)梅川镇饶为市湾。1949年5月,家乡解放了,正在长江边当码头搬运工的饶和生,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1955年年初的一天,这位已是湖北省黄冈地区公安大队某排排长的他,在武汉学习时,突然被通知调到中央警卫团第一中队。从那时起,他成为随身警卫员。无论主席在中南海或出巡在外,他们警卫人员都紧跟不离地做好警卫工作。1958年6月,饶和生的胞弟因公逝世,父亲年迈多病要人照顾,组织上才安排他转业,参加江西地方建设。

“当时为什么选调你呀?”听到来访者好奇的提问,饶和生告诉我们说,进京不久,听警卫团首长介绍,一个多月前,提出,在全国每一个省和广西自治区的每一个专区,以及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武汉5个大城市,各选调1名军队干部到中央警卫团第一中队(第一中队主要是担负主席安全)。饶老还说自己在黄冈公安大队时,身体蛮好,工作也很认真,还有个特长会游泳。有一回在武汉出差时,跳入冰冷的长江,将1名落水者救起,事后上级领导通报嘉奖我。这些可能是选调到主席身边的原因吧!

交给的一项重要工作

饶和生他们这批警卫战士选调进入中央警卫团不久,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警卫局局长的汪东兴向作了汇报。听完汇报说:“我要和同志们见见面,讲讲话。”于是在1955年5月14日下午3时半,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汪东兴、张耀祠、杨德中等几位领导陪同,在中南海颐年堂前院,接见了第一中队全体警卫战士。他老人家首先用和蔼的语气向大家问好,战士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又用通俗的话语讲了党的历史,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和要注意的工作方法。并说:“你们做警卫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我在这里再加你们一个工作,就是调查工作,回到自己家乡农村搞调查。搞调查不要摆架子,更不能说我是的警卫员,是派我来的。回去后要尊重父母,尊重老百姓。”尔后,就调查研究还特意写了《出差守则》,《守则》内容是:1.保密――不要说这里的情况。2.态度――不要摆架子。3.宣传――解释建设工业和实行社会主义好处。4.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当。5.调查――生产、征购、合作社、生活、对工作人员的意见。在《守则》结尾,签上自己的名字。从那时起,警卫战士便把农村调查当成一项重要工作。

遵照的指示和中央警卫团的安排,饶和生自1955年5月21日至31日,回到了自己家乡――湖北省广济县第二区彭古乡饶为市湾,开始了为期10天的调查。他在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同时,通过参加群众会,走访亲友、邻居,与区乡干部交谈等途径,了解了第一手材料。回到北京后,就当地粮食生产、农民吃粮、卖粮情况,农村干部工作作风以及农民对农业合作社态度等方面写出了调查汇报材料。

难忘的调查汇报

这年7月20日上午早餐过后,在中南海丰泽园边一片树荫下,第一中队警卫战士们整整齐齐坐在小矮凳上,听指导员上政治课。忽然中队长韩庆余跑来通知饶和生、高碧岑、奉孝同、何玉秋、管楚良等人,说要听湖南、湖北籍同志探家调查汇报。下午3时,韩中队长带领他们5人来到居住的菊香书屋前,卫士长李银桥招呼他们在凉棚里坐下,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北房门“嘎吱”一声响,穿着白布衬衫、浅灰色长裤的来了。韩中队长和5名警卫战士起立,向他举手敬礼,主席逐个握手后问:“你们谁是湖南的?谁是湖北的?”韩庆余一一作了介绍。主席风趣地说:“湖南的是我老乡,湖北的也是我半个老乡。”警卫战士听到以“老乡”相称的浓浓湘音,倍感亲切,领袖和战士的距离瞬间缩短了,紧张的心情也松驰下来。“坐吧!坐吧!坐下来谈。”主席边说边摆手,大家同他一起坐在藤桌周围。他询问了这几个人的一些情况后,话题一转:“有什么情况,你们谈谈吧!”警卫战士互相看着,心中好像有许多话,但不知从何说起。这时看到坐在身边的饶和生手里拿着调查材料,便微笑地说:“你的材料能给我看看吗?”“我写得不好。”饶和生把材料递给主席时脸上有点红。

看到饶和生调查报告里反映农村食品“供不应求”4个字时说:“你有点文化嘛!”随即关切地问:“农民口粮够不够吃?”饶和生稍加考虑后回答:“现在农民口粮定量一年只有300多斤稻谷,不大够吃。”“你说定量多少才够吃?”主席用商量口气提出问题。饶和生想了想回答:“最少四五百斤。”“你说得对,你能替农民说话。”主席点了点头,表扬了饶和生。

在调查材料中,饶和生还写到农民对一些基层干部有意见:“农民说‘大’好,下面‘小’不好(指个别工作人员不执行党的政策)。”看到这句话,沉思片刻,用铅笔在下面划了道粗杠,脸上略显忧虑,他说:“‘小’也有好的,‘大’也犯过错误。”听到这话,大家面面相觑地体会其深刻的含义。看完饶和生的调查材料,说:“你敢讲真话,好!下次到蕲春去看看,多调查几个地方。”接着他老人家继续听其他几位战士的汇报,仍不时地批改,提出问题和商讨解决的办法。

3个多小时匆匆过去,听完警卫战士探家调查汇报,总结说:“从你们几个人中了解了6000万人口(指当时湖南、湖北两省人口)的一些情况,你们见到了农民,我见到了你们,也间接地见到了农民。”

饶和生向来访者讲完向汇报经过后,拿出保存了半个多世纪他写的调查汇报材料原件。我们目睹了当时像细心的教员一样,对这份千余字的调查材料进行批阅,划杠杠和纠正错字、漏字、标点符号共20多处,还有几处作了批注。在材料封面,在饶和生名字后面补写“(共产党员)24岁”。左下角还写了“一九五五年五月二十一日至三十一日调查”。这些字至今仍十分清晰。

慈父般的关爱

简短的总结刚讲完,卫士长李银桥前来报告:“饭准备好了,是不是先吃饭?”站起来说:“那好,今天我请你们吃个便饭。”藤桌子上铺块白布当餐桌,桌上摆放3个荤菜、3个素菜和一盘西红柿鸡蛋汤。主食有米饭和馒头,主席只食用了青菜,豆豉、苦瓜炒青椒,以及1碗大米掺小米蒸的米饭。他三下两下把饭吃完了,碗里和桌上看不到剩下或掉下的一个饭粒。警卫战士和主席共餐,不免有些拘谨,只顾低头吃饭,很少夹菜,主席似乎看透了战士们的心思,像慈父一样轮流往战士碗里夹菜,还笑嘻嘻地说:“你们年轻人要多吃点,把这些菜都消灭光。”

吃完饭后,又和我们拉起一些家常,当他得知管楚良还没找到老婆时,低头一笑说:“那么多好姑娘还找不到,是你要求太高了吧,不要急,慢慢来。”天色近黄昏,主席的秘书在凉棚外等候多时。这时起身说:“今天就谈到这里吧!”警卫战士们依依不舍地向他告辞。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篇4

递交入党申请书

l、本人正式提出入党申请;入党动机;对党的性质、纲领、指南、路线、宗旨、作风、

申请书的      纪律以及党员权利义务等认识;

主要内容               *本人履历(包括思想认识过程、对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和问题的看法等),  

2、简历      本人对党组织教育、 考察和考验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

*家庭及其社会关系的基本情况。

党支部派人与其谈话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考察,经党支部委员会讨论认为合格者;

确定为积极分子 (报学院党委备案)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联系人,并开始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培养考察: 党组织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于理论、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使他们明确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明确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联系人:党组织要指定两名正式党员做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采取吸收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定期培训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认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凡我校教职工、学生入党必须经过党校培训。

一年后,可列为发展对象  (组织部备案)

1、政审: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主要内容   *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

*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政审方式: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

2、上党校:             *召开座谈会,题目:《关于***同志加入党组织的群众意见》;

3、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有关人员推荐(如班主任、任课教师等);

*团支部推荐:对“28岁以下者”须填写《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

将申请人材料报学院党委预审(副处、副高报组织部预审);

申请者填写《入党志愿书》;

召开党支部大会:(可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到会者须达到正式党员的4/5;讨论两个以上时需逐个表决;

1、会试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党员人数;

2、申请者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宣读《入党志愿书》;

3、支委会代表汇报审查意见;

4、入党介绍人介绍申请人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

5、全体党员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充分的讨论(也可分组讨论);

6、大会表决: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1/2(因故不能到会的正式党员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应统计在票数内),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

7、做出决议并宣读通过;

8、申请者表态;

9、做好支部大会记录:《关于***同志入党的党支部大会》。

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写明党支部共有人数,正式党员人数,到会人数。表决结果;

上报学院党委审批  审查入党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符合入党条件(副处、副高报组织部审批)。

名单公示一周  接受群众监督。

党委委员、组织员分别与申请人谈话  其内容为:

1、学院党委对《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2、进一步了解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党员义务、权利的情况及觉悟的程度,看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

3、有针对性地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4、肯定成绩、提出希望;

5、将谈话的情况和对申请人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向学院党委汇报。

学院党委审批  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申请人符合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的,可批准其为预备党员。审批的意见和表决结果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审批两人以上时须逐个表决。

报组织部备案  经组织部审查后,加盖“党委授权,党总支审批”印章,并填写和发放《入党通知书》。

党支部大会上宣布对发展党员批复情况。并将其编入党支部。

对党支部的决议,党总支,组织部在三个月内要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不超过六个月

组织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准备

1、确定宣誓时间、地点;

2、会场布置,挂党旗;

3、确定监誓人:

4、确定会议主持人和讲话人。

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1、奏(唱)《国际歌》;

2、致开会词;

3、宣誓(宣誓人.监誓人面向党旗,一般举右手握拳,监誓人领宣)、

4、参加入党宣誓党员代表讲话;

5、自由发言(可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党员和积极分子均可发言);

6、上级党委代表讲话:

7、学院党委负责同志讲话。

二,发展党员的必备材料

1、入党申请书;

2、自传;

3、思想汇报

4、《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注意时间的逻辑顺序.填写的内容与方式;

5、《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

6、党校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

7、学生成绩表复印件  (二年级下学期发展的党员须过四级英语);

8、党内外群众意见: 明确时间、地点、主持人、记录人、参加者,如实记录申请者的优缺点;

9、政审函调材料:父、母必备;

10、综合材料:政治思想、业务表现、成绩、问题和不足;

11、发展党员登记表。

*各支部在每年的11月底将次年发展党员计划名单报学院党委和组织部。

*毕业生毕业前三个月不予发展。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转正

预备党员教育考察

1、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2、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

3、注意观察和掌握预备党员执行党的决议和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情况;

4、预备党员除和党员一样考核外,每季度向支部作一次口头汇报,半年写一次书面汇报;

一年要写工作、思想、学习的小结;

5、党支部每季度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评议,每半年对其进行一次鉴定;填写《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

党员提出转正申请  支委会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及时开会讨论该同志是否按期转正;

召开党支部大会

1、会议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党员人数;  

2、预备党员宣读申请转正报告,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思想、学习情况;

3.支委会代表汇报对预备党员转正的意见;

4、大会讨论评议;

5、大会表决,做出决议;

6、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表态;

7、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

报学院党委审批 学院党委通过审查了解、开会集体讨论是否批准预备党员转正。    

报组织部备案  填写《预备党员转正通知书》。

通知预备党员党龄从何时算起。

党支部派人谈话,提出要求。

向党支部党员大会宣布学院党委对预备党员转正的的批复。

四、预备党员转正材料

1,接受为预备党员时的全部材料;

2、转正申请报告;

3、《预备党员考察写实表》;

4、思想汇报:半年思想汇报,一年来的学习或工作总结;

5、党内外群众意见;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篇5

递交入党申请书

l、本人正式提出入党申请;入党动机;对党的性质、纲领、指南、路线、宗旨、作风、

申请书的纪律以及党员权利义务等认识;

主要内容*本人履历(包括思想认识过程、对国内外一些重大事件和问题的看法等),

2、简历本人对党组织教育、考察和考验的态度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

*家庭及其社会关系的基本情况。

党支部派人与其谈话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考察,经党支部委员会讨论认为合格者;

确定为积极分子(报学院党委备案)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联系人,并开始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培养考察:党组织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于理论、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使他们明确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明确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联系人:党组织要指定两名正式党员做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采取吸收他们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定期培训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并认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凡我校教职工、学生入党必须经过党校培训。

一年后,可列为发展对象(组织部备案)

1、政审: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

主要内容*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

*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政审方式: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

2、上党校:*召开座谈会,题目:《关于***同志加入党组织的群众意见》;

3、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有关人员推荐(如班主任、任课教师等);

*团支部推荐:对“28岁以下者”须填写《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

将申请人材料报学院党委预审(副处、副高报组织部预审);

申请者填写《入党志愿书》;

召开党支部大会:(可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到会者须达到正式党员的4/5;讨论两个以上时需逐个表决;

1、会试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党员人数;

2、申请者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宣读《入党志愿书》;

3、支委会代表汇报审查意见;

4、入党介绍人介绍申请人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

5、全体党员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充分的讨论(也可分组讨论);

6、大会表决: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预备党员没有表决权),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1/2(因故不能到会的正式党员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应统计在票数内),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

7、做出决议并宣读通过;

8、申请者表态;

9、做好支部大会记录:《关于***同志入党的党支部大会》。

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写明党支部共有人数,正式党员人数,到会人数。表决结果;

上报学院党委审批审查入党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符合入党条件(副处、副高报组织部审批)。

名单公示一周接受群众监督。

党委委员、组织员分别与申请人谈话其内容为:

1、学院党委对《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2、进一步了解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党员义务、权利的情况及觉悟的程度,看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

3、有针对性地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4、肯定成绩、提出希望;

5、将谈话的情况和对申请人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向学院党委汇报。

学院党委审批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申请人符合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的,可批准其为预备党员。审批的意见和表决结果要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审批两人以上时须逐个表决。

报组织部备案经组织部审查后,加盖“党委授权,党总支审批”印章,并填写和发放《入党通知书》。

党支部大会上宣布对发展党员批复情况。并将其编入党支部。

对党支部的决议,党总支,组织部在三个月内要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不超过六个月

组织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准备

1、确定宣誓时间、地点;

2、会场布置,挂党旗;

3、确定监誓人:

4、确定会议主持人和讲话人。

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1、奏(唱)《国际歌》;

2、致开会词;

3、宣誓(宣誓人.监誓人面向党旗,一般举右手握拳,监誓人领宣)、

4、参加入党宣誓党员代表讲话;

5、自由发言(可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党员和积极分子均可发言);

6、上级党委代表讲话:

7、学院党委负责同志讲话。

二,发展党员的必备材料

1、入党申请书;

2、自传;

3、思想汇报

4、《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注意时间的逻辑顺序.填写的内容与方式;

5、《优秀团员入党推荐表》;

6、党校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

7、学生成绩表复印件(二年级下学期发展的党员须过四级英语);

8、党内外群众意见:明确时间、地点、主持人、记录人、参加者,如实记录申请者的优缺点;

9、政审函调材料:父、母必备;

10、综合材料:政治思想、业务表现、成绩、问题和不足;

11、发展党员登记表。

*各支部在每年的11月底将次年发展党员计划名单报学院党委和组织部。

*毕业生毕业前三个月不予发展。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转正

预备党员教育考察

1、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2、分配一定的工作任务;

3、注意观察和掌握预备党员执行党的决议和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情况;

4、预备党员除和党员一样考核外,每季度向支部作一次口头汇报,半年写一次书面汇报;

一年要写工作、思想、学习的小结;

5、党支部每季度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评议,每半年对其进行一次鉴定;填写《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

党员提出转正申请支委会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及时开会讨论该同志是否按期转正;

召开党支部大会

1、会议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党员人数;

2、预备党员宣读申请转正报告,汇报一年来的工作、思想、学习情况;

3.支委会代表汇报对预备党员转正的意见;

4、大会讨论评议;

5、大会表决,做出决议;

6、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表态;

7、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

报学院党委审批学院党委通过审查了解、开会集体讨论是否批准预备党员转正。

报组织部备案填写《预备党员转正通知书》。

通知预备党员党龄从何时算起。

党支部派人谈话,提出要求。

向党支部党员大会宣布学院党委对预备党员转正的的批复。

四、预备党员转正材料

1,接受为预备党员时的全部材料;

2、转正申请报告;

3、《预备党员考察写实表》;

4、思想汇报:半年思想汇报,一年来的学习或工作总结;

5、党内外群众意见;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篇6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现将2008年导游员年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导游员年审培训费用

(一)交费时间:2009年5月11日—2009年5月15日。

(二)交费地点:洛阳市旅游培训中心(九都西路旅游大厦四楼)。

(三)培训时间:首次培训于2008年12月25日—26日在洛阳白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俱乐部(银河宾馆西侧)。

(四)费用:培训考核费用120元、资料费110元。

二、导游员年审工作

(一)年审时间:2009年5月18日—2009年5月24日

(二)年审范围:全市持IC卡导游员

(三)年审程序

1、专职导游员

专职导游员指受旅行社正式聘用,和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经劳动部门鉴定),旅行社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的正式聘用的专职导游人员。

旅行社专职导游员按以下要求进行初审和交验材料:

(1)旅行社与导游员签订的经劳动部门鉴定的有效《劳动合同》,旅行社为其办理的社会保险“三金”证明材料。

(2)导游员填写《注册导游员年审报告书》,要求按规定如实填写接待工作登记表(专职导游员每年最少完成自带团五个、15天工作量)。

(3)IC卡导游证。

旅行社负责所属专职导游员的初审工作。

2、社会导游员

社会导游员指已取得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但未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人事隶属关系的、在市导游服务中心登记注册的非专职导游员。

社会导游员按以下要求进行初审和交验材料:

(1)与市导游服务中心签订的《社会导游人员管理服务协议书》。

(2)导游员填写《注册导游员年审报告书》。

(3)《洛阳市社会导游人员服务质量意见反馈本》(社会导游员每年最少完成自带团三个、10天以上接待工作量)。

(4)IC卡导游证。

市导游服务中心负责办理社会导游员的初审工作。

(四)年审考核等级。根据每名导游员的考评、考核结果,给予通过年审、暂缓通过年审和不予通过年审三种结论。

不予通过年审的导游员不得从事导游工作;暂缓通过年审的导游员经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工作要求

(一)、2008年导游员年审工作采取先培训、再收费、后年审的形式。

(二)导游员是旅游产业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游员的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各旅行社要充分重视导游员年审考核工作,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切实按要求安排好导游员年审的各项工作,旅行社要及时将此通知传达到每个专职导游员。旅行社完成初审工作后,将本社专职导游员的年审材料汇总审核并填写汇总表,报市导游服务中心。由旅游局集中审核和年审刷卡,不单独受理旅行社专职导游个人的年审刷卡。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篇7

1926年“三一八”之后的3月底,带领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迁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旁边的旧俄兵营内,继续领导北方的革命斗争。考虑到在的白色恐怖下,这里相对安全一些。根据《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军警不得随意进入东交民巷使馆区,更不准携带武器入内的。

可是,从迁入东交民巷,为破坏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逮捕,进行了一系列阴谋活动。一是派遣特务监视行动。派特务伪装人力车夫,天天在兵营门口窥视。对从兵营出来的人跟踪盯梢,直至逮捕拷问,负责交通的阎振山和到市内买菜的工友张全印,就是这样被捕的。二是派暗探打入内部。为弄清兵营内部的详情,利用兵营内招用工友之机,派遣了4名暗探打入兵营。这4名暗探在旧俄兵营中“经过三月,所有党中一举一动,俱已调查明晰,并经绘图报告。”(1927年5月1日北京《晨报》第二版)三是收买叛徒。沈维翰讲,他当时任北洋反动政府的京师警察厅司法科长,它们以“多方劝导”,使曾在身边工作、因散发传单被捕的李渤海变节。李渤海“将隐匿在东交民巷俄国大使馆之情报及其他共党分子名单供出”,“并引导警察厅人员携带消防队设法将李等捕获。”(《访问搜查俄使馆法官沈维翰先生》,载《传记文学》第32卷第6期)

此时,已将奉军改称安国军,要其总部派人先找当时任公使团团长的荷兰公使欧登科,接着与英、法等国公使交涉,得到签订《辛丑条约》八国公使默许安国军可以进入东交民巷,搜捕等人。有了帝国主义的支持,安国军和“京师警察厅”三百多名军队、警察、宪兵、侦探,全副武装,身佩红线作为标记,于1927年4月6日上午11时半进入东交民巷,头目在荷兰使馆内坐镇指挥。首先把住各个路口,随后进入苏联大使馆及旧俄兵营内进行搜捕。于是,和夫人赵纫兰、子女一起被抓走,同时被捕的共有六十余人,有共产党员,也有左派人士。当时被称为“党案”。(关于奉系军阀勾结帝国主义者搜捕的情况,见《国闻周报》4卷15期《俄使馆党案始末》。亦见《东方杂志》24卷12号《时事日志》,1927年4月7日北平《晨报》报道:搜查苏联使馆已获荷兰公使等谅解。)

既然定为“党案”,就应履行司法程序,迫于强大舆论的压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营救,不敢举行公开审判,决定走个形式,由安国军司令部、京畿卫戍司令部、京师高等审判庭和京师警察厅组成“会审”,4月28日上午11时开始,“会审”没超过70分钟,就宣判等二十人处以死刑。秘密地用六辆汽车拉到西交民巷的看守所。“当日看守所马路断绝交通,警戒极严”,“两旁均有宪兵警戒。”用极其野蛮的“三绞法”杀害了为国为民的革命者。首登绞刑架者为,神色不变,从容就义。(1927年4月29日北京《晨报》第二版)

面对中国人民的痛加谴责,苏联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必须对党案有一个交代。连英国报纸上也发消息说,“应迅速发表党案文件,过迟则恐引起俄人误会。”英国人觉得这种军警进入外国使馆抓捕的行为实在太过分了,竟然还得到了外国使团的同意。对此,表示:“党案文件尚在清理中”,“俟检出文件翻译完竣”,一定有个完满的交代。这就是《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由来。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编选经过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是1927年4月6日北京军警搜查驻京的苏俄大使馆后得到的文件,搜查到这些文件时,有的已经烧毁,所以《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有些文件是残缺不全的。“俄馆案中之证据文件,堆满两屋,清检不易。其俄文部分,更需逐一翻译,尤费手续,迭经警厅公布,多只目录清单。”而其所公布的重点,主要是“军事秘密之侦探”和“苏俄在华所用经费”两项。

《世界日报》在关于抓捕及审讯过程,先后发出的报道上百条,涉及到党案文件目录和编印《苏联阴谋文件汇编》一事的报道就有:

1927年4月16日的“当局对党案仍未决定办法 警厅仍在积极整理搜获文件中”;17日的“昨日公布之检查党案文卷事由目录单 共24卷”;18日的“警厅公布之党案证据汉文部分文件 共计38件”;19日的“警厅公布之党案文件 汉文部分续之四”;21日的“党案重要文件日内检查完毕 其余文件拟设一编译委员会清理”;22日起连续刊出的“警厅公布党案文件:北京苏联大使馆会计处致广东军事顾问加伦函”;“警厅公布党案证据文件 汉文部分续之六”;“警厅公布之党案文件 汉文部分续之七”;28日,还刊出专门邀请“各外使参观党案文件 昨日下午偕赴警厅”。

1927年5月以后,因为等20人已被绞杀,社会舆论哗然,更是加大了文件公布的数量,5月1日:“警厅续布党案文件:照译1927年1月30日军事会议案笔录”;11日:“警厅续布之党案文件:照译一九二七年一月三十军事会议案笔录”;10日:“警厅续布之党案文件:照译苏俄利用冯玉祥计划文报告”;“警厅续布党案文件:照译1927年3月13日军事会议案笔录”;“警厅公布党案文件:北京苏联大使馆会计处致广东军事顾问加伦函(按此件足以证明加伦鲍罗庭等确系苏联政府所派”;“警厅公布党案文件:国民第三军训练工作之计划及训练团之人员(续)”等等,一直到1925年12月25日还在刊出“警厅续布党案文件:莫斯科致俄使馆武随员指令”。依据报刊上登载的文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对所谓的党案文件发表谈话:“依官方所发表观之 足证多为普通消息报告”(1925年5月8日《世界日报》)

1927年11月24日,《世界日报》刊出:“党案文件 出资两万元印书”。1928年3月3日刊出:“党案文件业已出版 张学良等并有序文”;3月19日刊出“党案文件刊印成书 将编送中外各机关”。

1927年4月中旬,把张国忱召来整理党案文件。为什么要让张国忱来编译这些资料呢?张国忱,原是清朝东三省政权1911年时选送给中东路商务学校的生员,从小在俄国人家寄住,所授课程全是俄文课本,学制长达10年,不但要求学好俄语,就连生活习惯和世界观也要学帝俄那一套。张国忱毕业后曾担任白俄头目霍尔瓦特的家庭教师,与“反赤”一派亲密无间,被视为‘自己家的孩子’。1925年,张国忱成为奉天方面中俄会议成员,自称“从奉苏协定到一系列的中苏交涉,()都对我委以重任。”由张国忱等编译资料,以便向全世界宣传等确实是“赤祸”(张国忱:《父子当权时对苏关系和中东铁路内幕》,载《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之二)。

张国忱到北京后,先成立起“搜查苏联阴谋文件编译会”,分二个组,每组各五人,张任第一组组长。两组人员日夜加班翻译,却没能发现有组织暴动的计划和苏联准备出兵的重要材料,大失所望。却天天来催问,“搞出来什么没有?”张国忱无奈,只好在夜晚陪吸鸦片烟时,对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哪能很快搞完。总是要几个月时间才行。最后在1928年的3月初,印出了四本《苏联阴谋文件汇编》。给送去的,则是特制的线装本,用黄缎子做书面,书套也是黄缎子的。一看,很是高兴(《烈士被捕被害经过》.cn)。

后来,张国忱回东北任东三省交涉总署交际处长。1928年9月,张学良准备让张国忱接手张焕相的哈尔滨行政长官职务。杨宇霆知道后说:“不行,青年人当长官还行!”不等张国忱到哈尔滨,杨宇霆就急忙发表张景惠为哈尔滨行政长官,张国忱只好到哈尔滨市当了教育厅长。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流传情况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印制的版本有两种: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京师警察厅编译会编,普通精装,十六开本,共四册。1928年编印。书前有六篇序言,首篇为张学良所写。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线装本,张国忱等编译,(两函11册),1928年出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线装本第1册。)

此外还有一种英文版: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英文版,上海英国别发书庄(1870年英商别发洋行创办别发书庄,经理施露)。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所编选的内容,确实大多是主持北京执行部工作的文件,应该说有价值的文献并不多,依据长女星华的回忆可以得知:

“在那些日子里,父亲格外忙,他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早晨不知道几时又离开了房间,有时候他也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一些书籍和文件。我们住的那座院落后面,有一个僻静的小院子,父亲和他的同志们在那里生起一个小火炉,一叠叠的文件被父亲扔进熊熊的炉火中。我常常蹲在旁边呆呆地看着。那些书籍和纸片扔进炉子后,立刻冒起一股浓烟,随后‘忽’地一下烧着了,它们变成一些深灰色、浅灰色的蝴蝶飞了出来,在空中不住地飘舞盘旋。父亲的脸上显得十分严肃。我问父亲:‘爹!为什么把它们烧掉呢?怪可惜的。’父亲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待了一会儿才说:‘不要它们了,就把它们烧掉。你小孩子家,不要管这些事。’”“当时共产党同在组织上的界限十分清楚,两个机关走一个大门,相隔不远,但人员要严守纪律,彼此不能往来。早在工友阎振山被捕前,父亲就把我党的文件、名单都烧掉了,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李星华:《回忆父亲》)

可见,真正重要的文件早已销毁了。当我们要引用这其中的文件时是应该十分慎重的,在有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和《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这样的权威文件选辑之后,理所当然地不会再过于看重它。再者,《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它也不能算是一部公开出版的书籍,而是在特定目的要求下编选的阴谋文证、绞杀等革命烈士的罪证,对这样一部书怎么可以用来作为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史的信史资料?

这部书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但也只是能读到此书的知名人士,就连当时的总理和外长顾维钧也只是回忆:“1927年4月6日,我任总理和外交总长时,中国宪兵袭击了苏俄使馆并没收了大量秘密文件。袭击的命令是大帅下的,由安国军宪兵在总司令部外事处的指挥下执行的。”而没有对《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说上一句言语。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关系到汪、蒋关系的资料,曾受到有关人士的关注。

邹鲁《回顾录》中有:“后来,张学良在北京搜检苏联大使馆的时候,在文件中发现一个鲍罗廷的报告,其中有‘汪兆铭有野心,无宗旨,可利用。’共产党因此利用汪以除异己,来扩展势力,而汪则借共产党以满足自己的野心。毋怪汪、鲍胶漆相投了。”

陈立夫《成败之鉴》中有:“那时俄国方面也不愿和蒋先生的关系恶化,后来在北平苏俄大使馆的文件中,发现当时俄顾问受莫斯科的责备,称他们轻举妄动。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北伐成功对俄国只有好处,虽然我们革命是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社会主义,相当接近,对反对帝国主义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当时可以互相获益。”

仅凭这几句话,还无法确切地证实邹鲁、陈立夫真的读过《苏联阴谋文证汇编》。

陈公博读过《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读的是英文版。他在《苦笑录》中有:“恰好那时在上海的英国别发书庄出版了一本英文书,那是在北京围抄俄国大使馆,没收许多共产党的秘密文件,翻译成英文发刊,作为反对国民革命军的一种宣传。里头对于三月二十日之变以前的阴谋,一点也没有记载,独至在三月二十日之后,俄国顾问团在东山开秘密会议时,那讨论和决议倒清清楚楚的有记录。当时黄埔军校的俄国顾问斯板诺夫在会议上报告三月二十的经过,说事变之前,一点也不知,但他的意见以为为求国民革命完成起见,俄国仍应利用。就是俄国使馆给莫斯科的报告,也有同样的献议。为了这事,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蒋先生。第一,说明我在武汉当时已面质过汪先生,汪先生极力否认此事,而且证以当日汪、蒋相依为命的情形,汪虽至愚,也不至出此。第二,说明别发书庄有这些俄国秘件,如果汪先生和俄国顾问有谋害他的事,何至于一些痕迹也没有,至三月二十日之后俄国顾问还主张要利用他。第三、我以为在汪、蒋合作时期,立夫先生不应在市党部作这种挑拨离间,和混淆视听的演说,致党又发生破裂。末后我更请他买这一本英文小册子一看,因为宋美龄夫人是懂英文的。”现在,这种英文版的《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更难找见。(以上资料引自谢泳教授的《关于中山舰事件研究中一件档案的使用问题——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版本说起》一文,刊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源文献

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内容相关的史料丛书,是后来出版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和《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国内先后有了中文版本。台湾则有由沈云龙主编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41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8年影印出版)。

如《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的《斯切潘诺夫出席广东苏联委员团共产部集会对于与俄共产党间之分裂及利用计画之报告(极要第十七卷第六六号)》和《斯切潘诺夫关于与俄人冲突后俄人在广东现时情形之报告(极要第十七卷第六六号)》,这两个报告在编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一书时,分别名为《关于“三二零”事件的报告》和《关于“三二零”事件后广东情况的报告》。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是俄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内部出版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汇编,收录80件共产国际重要档案,有一部分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内列入的文件目录相同。中文版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另一是孙武霞、许俊基选编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谢泳教授在《关于中山舰事件研究中一件档案的使用问题——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版本说起》一文中肯定地说:“就我所见到的材料判断,国内最早使用《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是《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一书。可以肯定地说,本书编者所使用的材料与我所见到的是同一版本。因为在前述的两个斯切潘诺夫的报告中,《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有一处把‘李之龙’错成了‘李成龙’。后来的编者特别用脚注形式加以说明,可见使用的是同一版本资料。如果不是同一版本,不可能错处也完全相同。”

可如果正是谢教授所说的源文件就存在着这个错误,又怎么能断定《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不是同一版本,就不可能错处也完全相同呢?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则是俄罗斯科学院、历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会合作编辑的大型系列文件集,已经出版1917-1920年卷、1920-1925年卷、1925-1927年卷,将出版1927-1931年卷等卷,这将是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一部信史。

1925-1927年卷中有一部分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5-1927)》相同,也就是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文件目录相同。中文版书名为《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上、下两册),是根据原书第二卷翻译的,也列为《共产国际、联共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三、四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黄修荣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8再版。)据编选者所言,选辑中共收录文件268份,基本上都是首次发表,主要有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讨论中国问题的会议记录;斯大林、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人谈及中国革命问题的文电;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驻上海)远东局会议记录;布勃诺夫使团关于华南形势和“三二事件”的报告;苏联和共和函电,以及苏联和共产国际领导人同胡民、邵力子等人的谈话记录和往来书信等。

上册的目录为:

编者说明

一、鲍罗廷与二大

对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1926年1月6日)

鲍罗廷在华工作经过(1926年1月6日)

在国民政府欢迎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宴会上的演说词(1926年1月1日)

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欢宴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席上之演说词(1926年1月19日)

鲍顾问与白崇禧之谈话 (1926年2月3日)

二、苏联共产国际与冯玉祥和国民军

一个志愿兵的札记(摘录)(1925年4月--7月)

关于骑兵的报告与普里马科夫同志座谈的速记记录(1926年2月15日)

附:《冯玉祥与国民军》前言(1967年)

冯玉祥莫斯科之行日记(1926年5月9日—8月16日)

刘伯坚同志自库伦报告(1926年9月8日)

冯玉祥回国宣言(1926年9月18日)

蔡和森自莫斯科给守常同志信(1926年9月26日)

冯玉祥给仲甫同志信

冯玉祥回国后之国民军

三、布勃诺夫使团与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李之龙事件经过详情(1926年4月20日)

关于“三二”事件的报告(1926年)

关于“三二”事件后广东情况的报告(1926年4月)

关于“整军肃党准期北伐”向中央的建议(1926年4月3日)

与二届二中全会(1926年5月14日—22日)

第二届二中全会整理党务案

附1:切列潘诺夫关于布勃诺夫使团的回忆(1976年)

附2: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关于中山舰事变的论述

附3:关于整理党务案的回忆

附4:关于国民革命的分歧——中山舰事件和布勃诺夫使团(1977年)

四、加伦与北伐战争

今后南方工作展望或曰1926年军事规划(1925年9月20日)

加伦对计划的意见(1925年9月20日)

北伐前夕——康奇茨日记(节录)(1926年3月20日—4月18日)

加伦关于国民革命军北伐第三期作战部署简述(1926年12月16日)

附1:布勃诺夫听取关于北伐问题的汇报(1976年)

附2: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节录)(1976年)

附3:炮兵顾问的回忆(1974年)

五、北伐期间的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宣传部致中国共青团的信(1926年10月15日)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1926年10月18日)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反对武装干涉中国的声明(1927年2月6日)

在中国共青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青年共产国际代表的报告(1927年5月13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7年5月26日)

六、罗易来华与“四一二”

中国革命的意义(1927年2月22日)

一个警告(1927年2月27日)

注意领导人(1927年3月9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就发动反革命告

全世界无产者和农民以及一切被压迫民族书(1927年4月14日)

革命的基础和社会力量(1927年4月13日—15日)

中共中央关于继续北伐问题的决议(1927年4月16日)

第三国际代表团为帝国主义威吓武汉及背叛宣言(1927年4月22日)

七、罗易与中共五大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27年4月29日)

中国革命问题和无产阶级的作用(1927年4月30日)

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1927年5月3日)

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性质(1927年5月4日)

国民革命和社会主义(1927年5月4日)

非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1927年5月5日)

布尔什维克的党(1927年5月9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年5月12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大会之意义(1927年5月13日)

八、大革命紧急时期的共产国际及其代表

中国共产党同的关系和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1927年5月24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的信(1927年5月)

反革命活动和共产党人的策略:防御还是进攻?(1927年6月9日)

罗易给冯玉祥的公开信(1927年6月10日)

陈独秀根据政治局意见致共产国际电(1927年6月15日)

中国(国共两党)国民革命纲领草案(1927年6月15日)

国民革命纲领(1927年6月15日)

国民革命的危机和无产阶级的任务(1927年6月20日)

书记处致上海区委的信(1927年6月23日)

反帝斗争和阶级斗争(1927年6月28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摘录)(1927年7月8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革命当前形势的决议(1927年7月14日)

党的机会主义史(1927年9月)

附:马日事变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资料(1963年)

九、附录

负责中国方面工作的共产国际机构

大革命时期来华工作的苏联人员

下册的目录为:

编者说明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上)

关于中国革命的提纲(摘录)(1927年4月14日)

中国革命问题(1927年4月19日)

中国革命问题(1927年4月21日)

中国革命与斯大林大纲(1927年5月7日)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中)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1927年5月18日—30日)

布哈林的报告讨论

布哈林的结束语

中国问题委员会的报告

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1927年5月24日)

附:托洛茨基关于中国问题的第二次发言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的总结(节录)(1927年5月)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下)

时事问题简评(节录)(1927年7月28日)

中国革命运动与反对派(1927年8月18日)

对反对派的批评意见(1927年9月27日)

布哈林在中共六大上的政治报告(节录)(1928年6月)

中国革命的回顾及其前途(1928年6月8日)

陈独秀告全党同志书(1929年12月10日)

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1929年12月15日)

四、附录

反托洛茨基主义和中国机会主义(1929年9月)

关于中国大革命失败的结论(1929年)

陈独秀主义的历史根源——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1930年学术讨论会记录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1925—1927年革命中的错误问题(1930年)

论陈独秀主义(1931年9月10日)

托洛茨基给伊罗生的四封信(1936、1937年)

彭述之为《托洛茨基论中国》一书所写的导言(1976年)

由此可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中,尽管有的文件目录和《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一书目录所列相同,但是这些文件并不是使用的《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一书中的文字,当然,为了取得确凿的证明,理应进行对照核实。只是目前还不易做到,因为《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实在难找。

谢泳教授说:“关于中山舰事件国内的研究概况,大体以杨天石的观点为基本定论。杨奎松、罗志田等学者在他们的相关文章中多次强调过这一点。我注意到,对中山舰事件研究成果的评价中,有一件重要的档案材料极少为人提起,这就是《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本文称为档案,只是在一般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说法,严格说它也不是源文件)。对这一材料的忽视,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但不指出这一事实,对于学术研究的判断来说是不恰当的。也反映了目前学术研究的规范、学术境界以及学术风格问题,而这一问题如果不是直接触原始材料,有时候是很难发现的。”这表明他是很看重“不是源文件”的《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还要进一步研讨对其“忽视,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原因”,而且会带来“对于学术研究的判断”的“不恰当”。这实在是言过其实了。

据谢泳教授说,到目前为止,只有杨天石教授在1992年发表的《中山舰事件之后》、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其中有的引文在注释中明确说明是引自《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可是,这些引文都是可以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中找到的,只不过是《斯切潘诺夫出席广东苏联委员团共产部集会对于与俄共产党间之分裂及利用计画之报告》和《斯切潘诺夫关于与俄人冲突后俄人在广东现时情形之报告》,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中,题目改为《关于"三二零"事件的报告》和《关于"三二零"事件后广东情况的报告》了,文字并没有不同,为什么还一定要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引用呢?

当然,杨天石教授在探讨中山舰事件时,这些资料选辑尚未出版,退而求之《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特别加以注明正是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仅就中山舰事件的研究而言,在当时没有《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提供的资料,如谢泳教授所说:“就没有后来对中山舰事件的新认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关于中山舰事件及相关的研究中,斯切潘诺夫的报告是引用率最高的一个基本文献。可惜这套早已成型的资料汇编,很少有研究者对它来源及版本情况详加说明。其实在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回忆录中,已有多处涉及这套资料。”

书法社团汇报材料篇8

 

1926年“三一八”之后的3月底,李大钊带领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迁入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旁边的旧俄兵营内,继续领导北方的革命斗争。考虑到在张作霖的白色恐怖下,这里相对安全一些。根据《辛丑条约》规定,中国军警不得随意进入东交民巷使馆区,更不准携带武器入内的。

 

可是,从李大钊迁入东交民巷,张作霖为破坏国共两党北方领导机关、逮捕李大钊,进行了一系列阴谋活动。一是派遣特务监视行动。派特务伪装人力车夫,天天在兵营门口窥视。对从兵营出来的人跟踪盯梢,直至逮捕拷问,负责交通的阎振山和到市内买菜的工友张全印,就是这样被捕的。二是派暗探打入内部。为弄清兵营内部的详情,利用兵营内招用工友之机,派遣了4名暗探打入兵营。这4名暗探在旧俄兵营中“经过三月,所有党中一举一动,俱已调查明晰,并经绘图报告。”(1927年5月1日北京《晨报》第二版)三是收买叛徒。沈维翰讲,他当时任北洋反动政府的京师警察厅司法科长,它们以“多方劝导”,使曾在李大钊身边工作、因散发传单被捕的李渤海变节。李渤海“将李大钊隐匿在东交民巷俄国大使馆之情报及其他共党分子名单供出”,“并引导警察厅人员携带消防队设法将李等捕获。”(《访问搜查俄使馆法官沈维翰先生》,载《传记文学》第32卷第6期)

 

此时,张作霖已将奉军改称安国军,要其总部派人先找当时任公使团团长的荷兰公使欧登科,接着与英、法等国公使交涉,得到签订《辛丑条约》八国公使默许安国军可以进入东交民巷,搜捕李大钊等人。有了帝国主义的支持,安国军和“京师警察厅”三百多名军队、警察、宪兵、侦探,全副武装,身佩红线作为标记,于1927年4月6日上午11时半进入东交民巷,头目在荷兰使馆内坐镇指挥。首先把住各个路口,随后进入苏联大使馆及旧俄兵营内进行搜捕。于是,李大钊和夫人赵纫兰、子女一起被抓走,同时被捕的共有六十余人,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左派人士。当时被称为“党案”。(关于奉系军阀勾结帝国主义者搜捕李大钊的情况,见《国闻周报》4卷15期《俄使馆党案始末》。亦见《东方杂志》24卷12号《时事日志》,1927年4月7日北平《晨报》报道:搜查苏联使馆已获荷兰公使等谅解。)

 

既然定为“党案”,就应履行司法程序,迫于强大舆论的压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营救,张作霖不敢举行公开审判,决定走个形式,由安国军司令部、京畿卫戍司令部、京师高等审判庭和京师警察厅组成“会审”,4月28日上午11时开始,“会审”没超过70分钟,就宣判李大钊等二十人处以死刑。秘密地用六辆汽车拉到西交民巷的看守所。“当日看守所马路断绝交通,警戒极严”,“两旁均有宪兵警戒。”用极其野蛮的“三绞法”杀害了为国为民的革命者。首登绞刑架者为李大钊,李大钊神色不变,从容就义。(1927年4月29日北京《晨报》第二版)

 

面对中国人民的痛加谴责,苏联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张作霖必须对党案有一个交代。连英国报纸上也发消息说,“应迅速发表党案文件,过迟则恐引起俄人误会。”英国人觉得这种军警进入外国使馆抓捕的行为实在太过分了,竟然还得到了外国使团的同意。对此,张作霖表示:“党案文件尚在清理中”,“俟检出文件翻译完竣”,一定有个完满的交代。这就是《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由来。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编选经过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是1927年4月6日北京军警搜查驻京的苏俄大使馆后得到的文件,搜查到这些文件时,有的已经烧毁,所以《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有些文件是残缺不全的。“俄馆案中之证据文件,堆满两屋,清检不易。其俄文部分,更需逐一翻译,尤费手续,迭经警厅公布,多只目录清单。”而其所公布的重点,主要是“军事秘密之侦探”和“苏俄在华所用经费”两项。

 

《世界日报》在关于张作霖抓捕李大钊及审讯过程,先后发出的报道上百条,涉及到党案文件目录和编印《苏联阴谋文件汇编》一事的报道就有:

1927年4月16日的“当局对党案仍未决定办法  警厅仍在积极整理搜获文件中”;17日的“昨日公布之检查党案文卷事由目录单  共24卷”;18日的“警厅公布之党案证据汉文部分文件  共计38件”;19日的“警厅公布之党案文件  汉文部分续之四”;21日的“党案重要文件日内检查完毕  其余文件拟设一编译委员会清理”;22日起连续刊出的“警厅公布党案文件:北京苏联大使馆会计处致广东军事顾问加伦函”;“警厅公布党案证据文件  汉文部分续之六”;“警厅公布之党案文件  汉文部分续之七”;28日,还刊出张作霖专门邀请“各外使参观党案文件  昨日下午偕赴警厅”。

 

1927年5月以后,因为李大钊等20人已被绞杀,社会舆论哗然,张作霖更是加大了文件公布的数量,5月1日:“警厅续布党案文件:照译1927年1月30日军事会议案笔录”;11日:“警厅续布之党案文件:照译一九二七年一月三十军事会议案笔录”;10日:“警厅续布之党案文件:照译苏俄利用冯玉祥计划文报告”;“警厅续布党案文件:照译1927年3月13日军事会议案笔录”;“警厅公布党案文件:北京苏联大使馆会计处致广东军事顾问加伦函(按此件足以证明加伦鲍罗庭等确系苏联政府所派”;“警厅公布党案文件:国民第三军训练工作之计划及训练团之人员(续)”等等,一直到1925年12月25日还在刊出“警厅续布党案文件:莫斯科致俄使馆武随员指令”。依据报刊上登载的文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李维诺夫对所谓的党案文件发表谈话:“依官方所发表观之  足证多为普通消息报告”(1925年5月8日《世界日报》)

 

1927年11月24日,《世界日报》刊出:“党案文件  张作霖出资两万元印书”。1928年3月3日刊出:“党案文件业已出版  张学良等并有序文”;3月19日刊出“党案文件刊印成书  将编送中外各机关”。

 

1927年4月中旬,张作霖把张国忱召来整理党案文件。为什么要让张国忱来编译这些资料呢?张国忱,原是清朝东三省政权1911年时选送给中东路商务学校的生员,从小在俄国人家寄住,所授课程全是俄文课本,学制长达10年,不但要求学好俄语,就连生活习惯和世界观也要学帝俄那一套。张国忱毕业后曾担任白俄头目霍尔瓦特的家庭教师,与“反赤”一派亲密无间,被张作霖视为‘自己家的孩子’。1925年,张国忱成为奉天方面中俄会议成员,自称“从奉苏协定到一系列的中苏交涉,(张作霖)都对我委以重任。”由张国忱等编译资料,以便向全世界宣传李大钊等确实是“赤祸”(张国忱:《张作霖父子当权时对苏关系和中东铁路内幕》,载《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之二)。

 

张国忱到北京后,先成立起“搜查苏联阴谋文件编译会”,分二个组,每组各五人,张任第一组组长。两组人员日夜加班翻译,却没能发现有组织暴动的计划和苏联准备出兵的重要材料,大失所望。张作霖却天天来催问,“搞出来什么没有?”张国忱无奈,只好在夜晚陪张作霖吸鸦片烟时,对张作霖说,这么重要的事情,哪能很快搞完。总是要几个月时间才行。最后在1928年的3月初,印出了四本《苏联阴谋文件汇编》。给张作霖送去的,则是特制的线装本,用黄缎子做书面,书套也是黄缎子的。张作霖一看,很是高兴(《李大钊烈士被捕被害经过》.cn)。

 

后来,张国忱回东北任东三省交涉总署交际处长。1928年9月,张学良准备让张国忱接手张焕相的哈尔滨行政长官职务。杨宇霆知道后说:“不行,青年人当长官还行!”不等张国忱到哈尔滨,杨宇霆就急忙发表张景惠为哈尔滨行政长官,张国忱只好到哈尔滨市当了教育厅长。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流传情况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印制的版本有两种: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京师警察厅编译会编,普通精装,十六开本,共四册。1928年编印。书前有六篇序言,首篇为张学良所写。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线装本,张国忱等编译,(两函11册),1928年出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线装本第1册。)

 

此外还有一种英文版: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英文版,上海英国别发书庄(1870年英商别发洋行创办别发书庄,经理施露)。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所编选的内容,确实大多是李大钊主持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工作的文件,应该说有价值的文献并不多,依据李大钊长女星华的回忆可以得知:

 

“在那些日子里,父亲格外忙,他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早晨不知道几时又离开了房间,有时候他也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一些书籍和文件。我们住的那座院落后面,有一个僻静的小院子,父亲和他的同志们在那里生起一个小火炉,一叠叠的文件被父亲扔进熊熊的炉火中。我常常蹲在旁边呆呆地看着。那些书籍和纸片扔进炉子后,立刻冒起一股浓烟,随后‘忽’地一下烧着了,它们变成一些深灰色、浅灰色的蝴蝶飞了出来,在空中不住地飘舞盘旋。父亲的脸上显得十分严肃。我问父亲:‘爹!为什么把它们烧掉呢?怪可惜的。’父亲没有立刻回答我的问题,待了一会儿才说:‘不要它们了,就把它们烧掉。你小孩子家,不要管这些事。’”“当时共产党同国民党在组织上的界限十分清楚,两个机关走一个大门,相隔不远,但人员要严守纪律,彼此不能往来。早在工友阎振山被捕前,父亲就把我党的文件、名单都烧掉了,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李星华:《回忆父亲李大钊》)

 

可见,真正重要的文件早已销毁了。当我们要引用这其中的文件时是应该十分慎重的,在有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和《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这样的权威文件选辑之后,理所当然地不会再过于看重它。再者,《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它也不能算是一部公开出版的书籍,而是在特定目的要求下编选的阴谋文证、绞杀李大钊等革命烈士的罪证,对这样一部书怎么可以用来作为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史的信史资料?

 

这部书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但也只是能读到此书的知名人士,就连当时的总理和外长顾维钧也只是回忆:“1927年4月6日,我任总理和外交总长时,中国宪兵袭击了苏俄使馆并没收了大量秘密文件。袭击的命令是张作霖大帅下的,由安国军宪兵在张作霖总司令部外事处的指挥下执行的。”而没有对《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说上一句言语。

 

《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关系到汪、蒋关系的资料,曾受到国民党有关人士的关注。

 

邹鲁《回顾录》中有:“后来,张学良在北京搜检苏联大使馆的时候,在文件中发现一个鲍罗廷的报告,其中有‘汪兆铭有野心,无宗旨,可利用。’共产党因此利用汪以除异己,来扩展势力,而汪则借共产党以满足自己的野心。毋怪汪、鲍胶漆相投了。”

 

陈立夫《成败之鉴》中有:“那时俄国方面也不愿和蒋先生的关系恶化,后来在北平苏俄大使馆的文件中,发现当时俄顾问受莫斯科的责备,称他们轻举妄动。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北伐成功对俄国只有好处,虽然我们革命是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都是社会主义,相当接近,对反对帝国主义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当时可以互相获益。”

 

仅凭这几句话,还无法确切地证实邹鲁、陈立夫真的读过《苏联阴谋文证汇编》。

 

陈公博读过《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读的是英文版。他在《苦笑录》中有:“恰好那时在上海的英国别发书庄出版了一本英文书,那是张作霖在北京围抄俄国大使馆,没收许多共产党的秘密文件,翻译成英文发刊,作为反对国民革命军的一种宣传。里头对于三月二十日之变以前的阴谋,一点也没有记载,独至在三月二十日之后,俄国顾问团在东山开秘密会议时,那讨论和决议倒清清楚楚的有记录。当时黄埔军校的俄国顾问斯板诺夫在会议上报告三月二十的经过,说事变之前,一点也不知,但他的意见以为为求国民革命完成起见,俄国仍应利用蒋介石。就是俄国使馆给莫斯科的报告,也有同样的献议。为了这事,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蒋先生。第一,说明我在武汉当时已面质过汪先生,汪先生极力否认此事,而且证以当日汪、蒋相依为命的情形,汪虽至愚,也不至出此。第二,说明别发书庄有这些俄国秘件,如果汪先生和俄国顾问有谋害他的事,何至于一些痕迹也没有,至三月二十日之后俄国顾问还主张要利用他。第三、我以为在汪、蒋合作时期,立夫先生不应在市党部作这种挑拨离间,和混淆视听的演说,致党又发生破裂。末后我更请他买这一本英文小册子一看,因为宋美龄夫人是懂英文的。”现在,这种英文版的《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更难找见。(以上资料引自谢泳教授的《关于中山舰事件研究中一件档案的使用问题——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版本说起》一文,刊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源文献

 

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内容相关的史料丛书,是后来出版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和《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国内先后有了中文版本。台湾则有由沈云龙主编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41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8年影印出版)。

 

如《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的《斯切潘诺夫出席广东苏联委员团共产部集会对于蒋介石与俄共产党间之分裂及利用蒋介石计画之报告(极要第十七卷第六六号)》和《斯切潘诺夫关于蒋介石与俄人冲突后俄人在广东现时情形之报告(极要第十七卷第六六号)》,这两个报告在编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一书时,分别名为《关于“三二零”事件的报告》和《关于“三二零”事件后广东情况的报告》。

 

《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是俄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内部出版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汇编,收录80件共产国际重要档案,有一部分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内列入的文件目录相同。中文版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另一是孙武霞、许俊基选编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谢泳教授在《关于中山舰事件研究中一件档案的使用问题——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版本说起》一文中肯定地说:“就我所见到的材料判断,国内最早使用《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是《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一书。可以肯定地说,本书编者所使用的材料与我所见到的是同一版本。因为在前述的两个斯切潘诺夫的报告中,《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有一处把‘李之龙’错成了‘李成龙’。后来的编者特别用脚注形式加以说明,可见使用的是同一版本资料。如果不是同一版本,不可能错处也完全相同。”

 

可如果正是谢教授所说的源文件就存在着这个错误,又怎么能断定《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不是同一版本,就不可能错处也完全相同呢?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则是俄罗斯科学院、历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会合作编辑的大型系列文件集,已经出版1917-1920年卷、1920-1925年卷、1925-1927年卷,将出版1927-1931年卷等卷,这将是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一部信史。

 

1925-1927年卷中有一部分与《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5-1927)》相同,也就是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文件目录相同。中文版书名为《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上、下两册),是根据原书第二卷翻译的,也列为《共产国际、联共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三、四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黄修荣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8再版。)据编选者所言,选辑中共收录文件268份,基本上都是首次发表,主要有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和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讨论中国问题的会议记录;斯大林、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诺维也夫等人谈及中国革命问题的文电;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驻上海)远东局会议记录;布勃诺夫使团关于华南形势和“三二事件”的报告;苏联和共和函电,以及苏联和共产国际领导人同胡民、邵力子等国民党人的谈话记录和往来书信等。

 

上册的目录为:

 

编者说明

 

一、鲍罗廷与国民党二大

对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1926年1月6日)

鲍罗廷在华工作经过(1926年1月6日)

在国民政府欢迎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宴会上的演说词(1926年1月1日)

在中央执行委员会欢宴第二次代表大会代表席上之演说词(1926年1月19日)

鲍顾问与白崇禧之谈话 (1926年2月3日)

二、苏联共产国际与冯玉祥和国民军

一个志愿兵的札记(摘录)(1925年4月--7月)

关于骑兵的报告与普里马科夫同志座谈的速记记录(1926年2月15日)

附:《冯玉祥与国民军》前言(1967年)

冯玉祥莫斯科之行日记(1926年5月9日—8月16日)

刘伯坚同志自库伦报告(1926年9月8日)

冯玉祥回国宣言(1926年9月18日)

蔡和森自莫斯科给守常同志信(1926年9月26日)

冯玉祥给仲甫同志信

冯玉祥回国后之国民军

三、布勃诺夫使团与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李之龙事件经过详情(1926年4月20日)

关于“三二”事件的报告(1926年)

关于“三二”事件后广东情况的报告(1926年4月)

蒋介石关于“整军肃党准期北伐”向国民党中央的建议(1926年4月3日)

蒋介石与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1926年5月14日—22日)

国民党第二届二中全会整理党务案

附1:切列潘诺夫关于布勃诺夫使团的回忆(1976年)

附2:蒋介石在《苏俄在中国》一书中关于中山舰事变的论述

附3:张国焘关于整理党务案的回忆

附4:关于国民革命的分歧——中山舰事件和布勃诺夫使团(1977年)

四、加伦与北伐战争

今后南方工作展望或曰1926年国民党军事规划(1925年9月20日)

加伦对蒋介石计划的意见(1925年9月20日)

北伐前夕——康奇茨日记(节录)(1926年3月20日—4月18日)

加伦关于国民革命军北伐第三期作战部署简述(1926年12月16日)

附1:布勃诺夫听取关于北伐问题的汇报(1976年)

附2: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节录)(1976年)

附3:炮兵顾问的回忆(1974年)

五、北伐期间的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共青团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宣传部致中国共青团的信(1926年10月15日)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1926年10月18日)

青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反对武装干涉中国的声明(1927年2月6日)

在中国共青团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青年共产国际代表的报告(1927年5月13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7年5月26日)

六、罗易来华与“四一二”政变

中国革命的意义(1927年2月22日)

一个警告(1927年2月27日)

注意领导人(1927年3月9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就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告

全世界无产者和农民以及一切被压迫民族书(1927年4月14日)

革命的基础和社会力量(1927年4月13日—15日)

中共中央关于继续北伐问题的决议(1927年4月16日)

第三国际代表团为帝国主义威吓武汉及蒋介石背叛宣言(1927年4月22日)

七、罗易与中共五大

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27年4月29日)

中国革命问题和无产阶级的作用(1927年4月30日)

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1927年5月3日)

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性质(1927年5月4日)

国民革命和社会主义(1927年5月4日)

非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1927年5月5日)

布尔什维克的党(1927年5月9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年5月12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大会之意义(1927年5月13日)

八、大革命紧急时期的共产国际及其代表

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关系和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1927年5月24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的信(1927年5月)

反革命活动和共产党人的策略:防御还是进攻?(1927年6月9日)

罗易给冯玉祥的公开信(1927年6月10日)

陈独秀根据政治局意见致共产国际电(1927年6月15日)

中国(国共两党)国民革命纲领草案(1927年6月15日)

国民革命纲领(1927年6月15日)

国民革命的危机和无产阶级的任务(1927年6月20日)

书记处致上海区委的信(1927年6月23日)

反帝斗争和阶级斗争(1927年6月28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摘录)(1927年7月8日)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革命当前形势的决议(1927年7月14日)

党的机会主义史(1927年9月)

附:马日事变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资料(1963年)

九、附录

负责中国方面工作的共产国际机构

大革命时期来华工作的苏联人员

下册的目录为:

 

编者说明

 

一、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上)

关于中国革命的提纲(摘录)(1927年4月14日)

中国革命问题(1927年4月19日)

中国革命问题(1927年4月21日)

中国革命与斯大林大纲(1927年5月7日)

二、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中)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1927年5月18日—30日)

布哈林的报告讨论

布哈林的结束语

中国问题委员会的报告

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1927年5月24日)

附:托洛茨基关于中国问题的第二次发言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的总结(节录)(1927年5月)

三、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关于中国问题的争论(下)

时事问题简评(节录)(1927年7月28日)

中国革命运动与反对派(1927年8月18日)

对反对派的批评意见(1927年9月27日)

布哈林在中共六大上的政治报告(节录)(1928年6月)

中国革命的回顾及其前途(1928年6月8日)

陈独秀告全党同志书(1929年12月10日)

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1929年12月15日)

四、附录

反托洛茨基主义和中国机会主义(1929年9月)

关于中国大革命失败的结论(1929年)

陈独秀主义的历史根源——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1930年学术讨论会记录

关于中国共产党在1925—1927年革命中的错误问题(1930年)

论陈独秀主义(1931年9月10日)

托洛茨基给伊罗生的四封信(1936、1937年)

彭述之为《托洛茨基论中国》一书所写的导言(1976年)

由此可知,《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中,尽管有的文件目录和《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一书目录所列相同,但是这些文件并不是使用的《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一书中的文字,当然,为了取得确凿的证明,理应进行对照核实。只是目前还不易做到,因为《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实在难找。

 

谢泳教授说:“关于中山舰事件国内的研究概况,大体以杨天石的观点为基本定论。杨奎松、罗志田等学者在他们的相关文章中多次强调过这一点。我注意到,对中山舰事件研究成果的评价中,有一件重要的档案材料极少为人提起,这就是《苏联阴谋文证汇编》(本文称为档案,只是在一般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说法,严格说它也不是源文件)。对这一材料的忽视,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但不指出这一事实,对于学术研究的判断来说是不恰当的。也反映了目前学术研究的规范、学术境界以及学术风格问题,而这一问题如果不是直接触原始材料,有时候是很难发现的。”这表明他是很看重“不是源文件”的《苏联阴谋文证汇编》的,还要进一步研讨对其“忽视,可能有其它方面的原因”,而且会带来“对于学术研究的判断”的“不恰当”。这实在是言过其实了。

 

据谢泳教授说,到目前为止,只有杨天石教授在1992年发表的《中山舰事件之后》、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其中有的引文在注释中明确说明是引自《苏联阴谋文证汇编》。可是,这些引文都是可以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26——1927)》中找到的,只不过是《斯切潘诺夫出席广东苏联委员团共产部集会对于蒋介石与俄共产党间之分裂及利用蒋介石计画之报告》和《斯切潘诺夫关于蒋介石与俄人冲突后俄人在广东现时情形之报告》,在《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25-1927)》中,题目改为《关于"三二零"事件的报告》和《关于"三二零"事件后广东情况的报告》了,文字并没有不同,为什么还一定要从《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引用呢?

 

当然,杨天石教授在探讨中山舰事件时,这些资料选辑尚未出版,退而求之《苏联阴谋文证汇编》,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特别加以注明正是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仅就中山舰事件的研究而言,在当时没有《苏联阴谋文证汇编》中提供的资料,如谢泳教授所说:“就没有后来对中山舰事件的新认识,这也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关于中山舰事件及相关的研究中,斯切潘诺夫的报告是引用率最高的一个基本文献。可惜这套早已成型的资料汇编,很少有研究者对它来源及版本情况详加说明。其实在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回忆录中,已有多处涉及这套资料。”

 

但是,当学者们审视了那些回忆录的主人之后,还是要小心翼翼地向历史文献去取证的。这些在派系斗争中求生存的政客,他们的话真的都是可信的吗?因此,历史文献的提供确实是在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史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对某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有时会为此使学者感到很无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