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经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2-11-30 05:56:36

农经工作要点

农经工作要点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统揽,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目标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要求,以继续完善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强化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擦亮“精准扶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大特色,致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致力建设“强富美高”新,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和保障。

二、总体目标

2016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农业机插秧工作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初见成效,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会发挥实效,双增收工作得到巩固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财务管理规范运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三、工作重点

1、规范家庭农场建设。在整镇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全面组建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土地租金收取和分配,研究落实项目准入、科学把控发展规模,确保所有项目以粮食种植为主体,不得破坏土壤耕作层,家庭农场规模严格控制在300亩以内。制定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性意见,加大对家庭农场的指导、服务和支持力度,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和星级专业合作社创建工作。

2、高标准农田建设。要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全力建设灌排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农业生产田块,基本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目标;要以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切实解决“水包旱”、“旱包水”的问题,相关村居要帮助协调解决矛盾,实施连片式一体化种植;各新型经营主体业主要以破棱破框为突破,利用夏收夏种的间隔时间,加大高低不平农田的改造力度,确保水系畅通,通过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土地质量,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3、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农会”要充分发挥协会主体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根据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特征,切实防止农业机械、服务设施的重复投入、低效利用,切实整合镇村现有农机资源,减少家庭农场固定投入,要因村制宜,通盘考虑,以“统筹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管理”为宗旨,积极组建农机、植保、机插秧、农资统供等专业服务组织,为家庭农场主提供农业技术推广、统防统治,机械化工作等全程社会化服务,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要按照镇下达各村居的秧池面积,认真组织落实,全面推进,确保机插秧整镇推进目标必成。

4、农村“双增收”工作。要紧紧围绕市下达的“双增收”指标,多着并举,综合施策,确保全面完成增收任务;要继续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六大类22条基本路经,进一步创新思路,明确措施,确保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村村达35万元以上,增幅达10%以上;要围绕整镇推进标房建设,积极筹措投资资金,积极招引项目落户,不断增加税收分成收入;要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二次创业,大力发展个私经济,多头多路扩大就业渠道,引领农民增收致富。

5、农业产业化经营。各村居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明确产业发展优势,要坚持以为农服务为方向,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创新流通方式,不断拓宽产业链条,推动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形成农业产业链,着力提高粮食产业园区的整体形象和带动能力,提高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园区提挡升级和转型发展;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建立更加紧密、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

6、村级财务管理。要继续全面实行报帐制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凡是超标准、超范围、程序不合理、手续不齐全的会计事项坚决杜绝入帐;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和罚责,严控非生产性支出,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定项限额、总量控制”的办法,确保村级办公费、通讯费、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考察费等6项非生产性支出每年压缩10%以上,其他非生产性支出明显下降;要控制现金支出行为,原则上所有支出都必须通过转帐形式支付,确保非现金结算比例达95%以上;要强化村级经济事项监管,规范“三资”平台运作,严格执行农村产权交易相关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公开招投标;要严格举债审批程序,切实解决村级债务居高不下的状况,确保村级运转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要强化以农村财务公开为重点的“三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要严格执纪,强化问责问效和纪律追究,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健康、有序推进。

7、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明确界定农民的集体成员权,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归属,实现集体产权主体清晰。在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农村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以镇组建资产营运公司,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佳经济效益,有效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组织领导

1、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农业农村工作是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任务,精准扶贫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各村居、各职能科站要将上述三项工作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细化工作方案,排出工作进度,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抓好落实。

农经工作要点篇2

一、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一)切实抓好延长土地承包期政策落实工作。一是对没有开展土地承包期延包30年的,要采取积极措施,按照“均田制”的原则,切实做好延包工作,把法律赋予农民的长期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到人。二是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要求,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

(二)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镇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作用,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法律、政策、信息和协调服务,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建立健全民间协商、镇村调解、县级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力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二、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扎实推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一)规范完善“一事一议”筹资酬劳。要按照威政办发【2012】5号文件精神,扎实开展“一事一议”筹资酬劳工作,确保不超范围、不超标准、程序合法。

(二)狠抓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对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尤其是向村级组织摊派的治理,集中抓好公款订阅报刊超标、农民建房多收乱罚、农村中小学乱收费、农村社会治安乱收费等增加农民负担方面的专项治理,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认真落实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着力抓好涉及农民负担收费文件“审核制”,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工作,健全农民负担监管的长效机制。

(四)加大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减轻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三、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一)规范完善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度。按照《市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镇级财务会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业务程序规范,代管集体资金安全。积极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全面提升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农村三资”)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三资”的监管力度,镇(办事处)设立“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对村集体固定资产、资源性资产的承包、租赁、出让等由镇级服务中心,向社会公开竞价和招投标,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杜绝集体资产流失。

(三)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力度。一是对已实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制的,要重点抓好村级收入的审计工作,杜绝坐收坐支和私设小金库,确保集体资金管理规范。二是对没有纳入委托的村,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送达”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确保村级财务收支公开透明,财务管理规范有序。三是要结合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登记及财务审计工作,为农村换届选举工作奠定基础。

四、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一)做好合作社宣传和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以合作社理事长和会计为主的经营管理人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种养能人、以经管干部为主的基层业务辅导员的政策业务培训工作,努力增强广大基层干部指导合作社加快发展的能力,提高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

农经工作要点篇3

一、全年重点工作目标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12539元,增长12.05%。各村(居)增长指标是:忠南、新胜、新高桥、鲍坝、斜桥为11%;新莲花、新智堡、花园、丁冯、唐甸、魏徐、孙金、窑头为12.5%;朱东为14%。

(二)、村级集体纯收益比上年净增加额381万元、增长14.4%。各村(居)增加额具体指标是:忠南80万元、新胜40万元、新莲花50万元、高桥村50万元;鲍坝村38万元;斜桥村25万元;智堡村25万元;花园村15万元;丁冯村15万元;唐甸村15万元;魏徐村10万元;孙金村6万元;窑头村6万元;朱东村6万元。

(三)、完成丁冯村、唐甸村、花园村黄垛片三个组级股份合作社改革任务。

(四)、完成花园村解楼片、孙金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组建任务。

(五)、继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六)、创建小康示范村1-2个。

二、强化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

各村(居)要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契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和集体资产管理程序。2014年要继续围绕“程序规范化,票据合法化,手续齐全化”开展工作。重点检查:入帐的票据是否规范合法;凭证报支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民主理财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财务公开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时间、内容进行公开。同时要查民主理财查出的问题是否能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答复和解决;财务资料是否按规范要求及时搜集登记、归档管理。认真搞好2014年度的财务预算方案的编制工作,要强化和规范村级资金的运行,严格审批程序,确保村级资金安全运行。强化审计监督,按照三年一轮审的原则,开展好新一轮主要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

三、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各村要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档案。全面实行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要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规范流转程序,严禁强迫流转,严禁未经承包户同意越权流转,流转手续原则上要同农民签订,成片集中流转的,经农户委托,也可以村签订,所有流转合同必须报经管站备案,并纳入微机信息化管理。

各村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和强化土地承包、流转、征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矛盾。要尽可能把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和基层,避免越级上访、集访,要严格掌握和落实土地承包政策和失地农民安置政策,确保农民失地有保障,生活有着落的相关政策要求。今年要继续认真做好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库的人员增减变动的工作,把该进库的人员要全部纳入,以避免和减少征地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已撤村建居的涉农居委会要切实做好股东成员的固化工作,按照泰海政东号文件要求,建立健全股东成员档案库。以防止和避免今后社区区划调整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四、严格控减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期望值为12540元,比上年增长12.05%,要达到这一指标,各村(居)任务还很艰巨,平均增长在12.05%以上,有的村甚至达12.5%、14%以上。为此,控减农民负担工作不能有任何松懈。平时工作中,各村要注意讲究工作方法,在村庄建设、环境整治过程中,不能以村集中向农民收钱,要认真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村里出一点、群众拿一点、政府补一点”,这样既能把好事做好,使人民群众满意,又不违背现行农民负担政策。今年,各村(居)要继续做好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做好小麦、油菜、水稻、能繁母猪以及高效农业保险工作。

农经工作要点篇4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明确任务,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年初党委、政府就全镇农经工作专门制订了工作思路为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指明了方向。(二)强化村(社区)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农社区集体“三资”管理的职能作用坚持“两审、一办”制度,镇社区“三资”中心成立后,根据“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程序及人员的相关职责,进一步细化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各村(社区)所有的收入必须及时足额存入帐户,不得挪用、坐支。小额支出由报帐员按报销程序以备用金直接支付,再由报帐员到中心报帐。各社区的大项支出,经单位申请,领导审批后采取转帐的形式。一是支出入账严格把关。“三资中心”对于财务票据入账要做到“四不入账”:即没有经手人签字的不入账;未经行政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委会主任联签的不入账;应当经过社区两委研究而没有研究的不入账;未经社区民会议或社区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大额度资金开支不入账。“三资中心”对社区两委会、社区民会议或社区民代表会议召开情况进行核实把关,并将会议记录等有关资料备份留存,连同支出票据一起入账。二是收入及时足额入账。村(社区)集体取得的各项资金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三资中心”存入镇人民政府代管社区集体资金账户。三是资产变动情况及时入账。“三资中心”加强对村(社区)集体投资项目招投标和社区集体资产、资源处置情况的动态监管,审查公开竞价、招投标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结果是否经过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四是落实定期公开“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三资中心”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社区“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加盖中心印章后由各村(社区)向群众公布。五是落实动态监管,定期核查“三资”管理使用情况。“三资中心”对村(社区)集体“三资”实行动态监督,定期核查。每年至少对所的行政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情况全面检查一次,防止“三资”变动隐瞒不报等情况发生。 2020年每季度都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全镇25个村(社区),131个居民小组的收支情况进行审核。(三)严格执行各项公开制度对所有惠农、惠民政策进行公开、对一事一议项目全面进行公开,尤其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社区财务收支,镇农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统一制作《镇XX社区(社区)XXXX年第X季度财务公布榜》,对各社区组每季度的收、支情况进行详尽的公布。我们坚持了不定期地进行了监督检查。各社区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这样既增加了财务工作的透明、也增强干群关系,维护了社区社会稳定。(四)“三资清理”工作从 2020年3月起,我镇组织全镇25个村(社区)131个小组对2018年、2019年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对集体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等进行清查,对清查后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款等未录入明细的在“三资平台”上录入明细,对清查出的问题要求各村(社区)及时进行了整改。(五)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响石村目前已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剩余太平村、华兴村、万寿村正在稳步推进成员资格界定、股权量化、召开成员代表会议,逐步推进此项工作。(六)切实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为防止向农民乱收费现象,我们除积极宣传党在农村一系列惠农政策外,所有涉农收费项目及标准度都进行了公示,农民权益义务监督卡发放数量到户5400余份。(七)认真搞好农业、农村各项统计及上报工作我们积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将严格地按照要求完成农业生产、农经统计的上报工作。(八)2020年内部审计工作全镇共4个村、21个社区、131个组(有账务业务的组),审计组通过账据核实完成内部审计4个村、13个社区,从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 12月30日,审计总额4454.21万元,其中:收入总额2376.75万元,支出总额2077.46万元。(九)积极开展涉农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一是由镇农业、纪委、教育、财政等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强化沟通协调与配合,形成了工作合力,以纠正和查处各种违规违纪收费、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为重点,深入整治重点领域、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农村乱收费现象,严格禁止以各种名目违规、搭车收费。清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农机服务等涉农乱收费和无故加重村、社集体组织发动问题以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问题的清理。二是利用各种会议,组织全镇村、社干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对涉农乱收费等农民负担问题的专项治理目的、意义进行宣传学习,通过学习,增强了干部的政策水平以及对涉农收费范围、收费标准的再认识,其目的就是从源头上杜绝涉农费用的误收、乱收现象发生。三是从今年3月至今,每月对一个行政村的账务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限期予以整改,此次专项清理主要从 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农民建房、农机服务等涉农乱收费和无故加重村、社集体组织发动问题以及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问题的清理,在整个清理过程中未发现一例涉农费用的误收、乱收现象,确保了全镇和谐稳定。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三资”管理工作涉及整个农村工作、社会和谐稳定等方方面面,由于人手少,专门从事农经、三资管理工作人员肩上工作任务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存在不深入、不到位等问题。(二)全镇财务(报账员)、队伍不稳定,新手多,整体素质不高,需加强培训和自身的业务学习。(三)对村、社财务管理,尤其是村、组监督职能还有待于加强。(四)进一步收集、整理、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五)各项管理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村、社财务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

农经工作要点篇5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1、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扫尾工作,规范补换发经营权证档案管理。2009年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补发工作已全面结束,做到了“一书一证”、“两个100%”落实到户,并逐步建立起权属明晰、管理科学、职责明确、体系健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制。我站按照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对补换发经营权证的入户确认表、登记簿、申请书、统计表等都装订成册,全县共装订了3000余本,分别由县、乡(镇)、村妥善保管,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合同资料的完整性。

2、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做好农村土地承包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今年共接访并办理了三岔河镇三岔河村四组与钱氏家族、三岔河镇大嘴子的韩祝建、中枢镇环城社区的方存娣等20余起土地纠纷上访案件。我站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由县、乡(镇)经管站组成调查组,及时对上访农户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做了妥善的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把信访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3、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专题调研。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农办经[2009]5号)及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站对10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时将专题调研报告上报省市有关部门,为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二)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和监督检查

1、继续落实《##县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在对全县10个乡镇全面推行“村账乡(镇)管、村财村用”的农村财务统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代管延伸到村民小组,在各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建立“农村集体资金专户”,加大对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力度,推进了农村财务管理及监督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管理。按照《陆良县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各乡镇农村财务票据管理人员进行了专项业务培训50余人次,并对板桥、三岔河、马衔、大莫古、芳华、小百户等乡(镇)的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进行了年度抽样检查。抽检收款收据3827本,其中已核销1701本,作废2544套,收费金额共计 5111.82万元。各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XX年至XX年年领购、使用的“陆良县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 5521本、核销2850本,与该票据相关的收款收入16146.75万元,实际入账19335.24万元。2009年发放农村财务专用收据1200本、60000份,已按有关要求进行了规范化使用,将在年底进行抽检和核销。

3、按照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及会计人员管理调查的函》的要求,配合县财政局,完成了农村财务管理及会计管理人员的调查工作。全县10个乡镇,140个村(居)民委员会,1384个村民小组,共152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主体,已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如期执行新会计制度。实行村账、组账乡(镇)代管和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有140个村民委员会和653个村民小组,占村委会的100%、村民小组的47.18%。县、乡(镇)、村共有农村财务管理人员546人,全部参加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培训,培训率100%。

4、按照《中共陆良县委办公室、陆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2009年政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督查与调研的通知》要求,参与了全县的政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及民主管理的督查与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

(三)继续落实减负政策和措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1、广泛宣传《云南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实施办法》,并以县政府办的文件下发了2009年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以资代劳限额标准。与县农开办、县农技中心、农环站等单位沟通、协作,积极参与了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和农田综合治理等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工作。2009年审批了中枢镇的大泼村委会、四河居委会、中纪村委会、茶花村委会的测土配方、农业综合开发和芳镇雍家村委会马铃薯科技示范推广等项目的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申请报告。

2、加强对涉农收费项目的监督检查。查处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35件,涉案资金3万元,各种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0.21万元,有效遏制了各种乱收费行为。按省市要求,开展了当前农民水费负担项目有关情况的调查,对农民水费负担的现状、水费收取管理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研究制定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3、严格在部门工作承诺时间内开展涉农上访案件的查处工作。由于各项减负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2009年全县未发生因农民负担而引发的上访案件。

4、顺利完成了农业部的农民负担监测点的半年、年报工作,由于监测点工作成绩突出,被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邀请参加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的全国农民负担监测点培训会议,并代表云南省作交流发言。

(四)按质按量完成农经统计工作

1、认真完成了农产品价格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月报工作、四个季度的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四个季度的农户收入预报、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统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统计和农村经济统计报表工作。共2页,当前第1页1

2、承担了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的农业基点、农产品成本调查等工作,并按方案要求按期完成了相应的物价和农产品成本统计和核算报表。

3、根据省经管站《关于开展经管总站有关征询农经统计工作意见及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代表全市完成了问卷调查工作,并对有关改进和加强农经统计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被省经管站邀请参加农村入户调查方案、软件的修改和测试工作。

4、参加了全省农经统计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并代表全市提供了交流资料。

(五)加大对农经项目申报和监管力度

加大对农经项目的申报力度,为我县的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是2009年共组织13个项目单位申报省级农经项目,申报成功了7个,争取到资金70万元(其中:村容村貌整治项目5个,项目资金50万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2个,项目资金20万元)的资金扶持,第二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尚未下达。二是加强对XX年至2009年农经项目的跟踪检查力度,促使各项目资金取得实效。

(六)加大“数字乡村”信息网络系统维护力度

一是充实了硬件设施建设。全县乡(镇)都配备了电脑、数码相机等。二是建立完善了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及相关应用系统,乡(镇)、村(居)委会和自然村三级网页的内容在建立“数字乡村”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完成了各个分系统网站的建立和链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及相关应用系统。三是强化网络系统维护,充实和更新了县、乡(镇)、村(居)委会和自然村四级网页的内容,实现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经费少,很多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农经工作面广量大,农经站仍属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事业单位,既无收费项目,又无收费职能,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政府职能,直接面向基层,工作任务与经费需求矛盾突出。           

(二)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日益增多。随着农业税费的减免,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吸引了许多外出农民重新回到土地经营上来,加之有的地方管理工作不到位,农村土地变动没有及时登记到户,部分农户实际承包面积与村账本不符,有的地方承包档案资料不完整,发生土地承包纠纷后解决问题不认真等原因而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和上访案件较多,给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增大工作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仍以农户自行转包为主,且操作不规范,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有的未经发包方审查同意,为土地承包纠纷埋下了隐患。

(三)对村民小组的财务、资金代管存在一定困难,还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经干部、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

(四)少数村干部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容村貌、专业合作经济等项目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尤其项目实施后,不能按时提交项目进度、实施情况和总结等资料。

三、下步工作要点

(一)继续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云南省实施办法》的宣传力度,按照“四统一”、“四相符”、“五到户”的要求,巩固和完善补发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加快对权属明晰、管理科学、职责明确、体系健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制的建设。及时调处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而引发的上访案件。

(二)严格执行《陆良县农村财务管理办法》、《陆良县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管理办法》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及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使各乡(镇)完成按时对各村、组的票据年检工作,并做好对各乡(镇)农村财务工作的交叉检查;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锁定村级债权债务总额并逐步建立村级债务动态监测体系;加大对农村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素质。

(三)继续宣传、落实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方针、政策,加大涉农上访案件的查处和农村兴办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督和管理力度,配合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四)按照省、市有关农村入户调查方案,做好农户的生产、投入、产出、收等情况调查,并以此统计、分析和预测全县农业生产、农民收和农村经济情况。进一步做好农产品价格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月报和农村经济情况统计报表年报工作。

农经工作要点篇6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2、妥善处理农村土地纠纷,做好农村土地承包信访案件的查处工作。今年共接访并办理了三岔河镇三岔河村四组与钱氏家族、三岔河镇大嘴子的韩祝建、中枢镇环城社区的方存娣等20余起土地纠纷上访案件。我站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由县、乡(镇)经管站组成调查组,及时对上访农户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做了妥善的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把信访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3、开展农村土地流转专题调研。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情况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农办经[2009]5号)及省、市相关文件要求,我站对10个乡镇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时将专题调研报告上报省市有关部门,为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二)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和监督检查

1、继续落实《##县农村财务管理办法》,在对全县10个乡镇全面推行“村账乡(镇)管、村财村用”的农村财务统管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代管延伸到村民小组,在各乡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建立“农村集体资金专户”,加大对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力度,推进了农村财务管理及监督的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3、按照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及会计人员管理调查的函》的要求,配合县财政局,完成了农村财务管理及会计管理人员的调查工作。全县10个乡镇,140个村(居)民委员会,1384个村民小组,共152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主体,已按《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如期执行新会计制度。实行村账、组账乡(镇)代管和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有140个村民委员会和653个村民小组,占村委会的100%、村民小组的47.18%。县、乡(镇)、村共有农村财务管理人员546人,全部参加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培训,培训率100%。

4、按照《中共陆良县委办公室、陆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2009年政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及民主管理工作进行督查与调研的通知》要求,参与了全县的政务公开和村(居)务公开及民主管理的督查与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

(三)继续落实减负政策和措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加强对涉农收费项目的监督检查。查处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案件35件,涉案资金3万元,各种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0.21万元,有效遏制了各种乱收费行为。按省市要求,开展了当前农民水费负担项目有关情况的调查,对农民水费负担的现状、水费收取管理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研究制定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综合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3、严格在部门工作承诺时间内开展涉农上访案件的查处工作。由于各项减负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2009年全县未发生因农民负担而引发的上访案件。

4、顺利完成了农业部的农民负担监测点的半年、年报工作,由于监测点工作成绩突出,被农业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邀请参加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的全国农民负担监测点培训会议,并代表云南省作交流发言。

(四)按质按量完成农经统计工作

1、认真完成了农产品价格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月报工作、四个季度的农村经济运行分析、四个季度的农户收入预报、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统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统计和农村经济统计报表工作。共2页,当前第1页12

2、承担了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的农业基点、农产品成本调查等工作,并按方案要求按期完成了相应的物价和农产品成本统计和核算报表。

3、根据省经管站《关于开展经管总站有关征询农经统计工作意见及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代表全市完成了问卷调查工作,并对有关改进和加强农经统计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被省经管站邀请参加农村入户调查方案、软件的修改和测试工作。

4、参加了全省农经统计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并代表全市提供了交流资料。

(五)加大对农经项目申报和监管力度 (六)加大“数字乡村”信息网络系统维护力度

一是充实了硬件设施建设。全县乡(镇)都配备了电脑、数码相机等。二是建立完善了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及相关应用系统,乡(镇)、村(居)委会和自然村三级网页的内容在建立“数字乡村”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完成了各个分系统网站的建立和链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及相关应用系统。三是强化网络系统维护,充实和更新了县、乡(镇)、村(居)委会和自然村四级网页的内容,实现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经费少,很多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农经工作面广量大,农经站仍属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事业单位,既无收费项目,又无收费职能,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政府职能,直接面向基层,工作任务与经费需求矛盾突出。

(二)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日益增多。随着农业税费的减免,退耕还林等惠农政策,吸引了许多外出农民重新回到土地经营上来,加之有的地方管理工作不到位,农村土地变动没有及时登记到户,部分农户实际承包面积与村账本不符,有的地方承包档案资料不完整,发生土地承包纠纷后解决问题不认真等原因而引发的土地承包纠纷和上访案件较多,给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增大工作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仍以农户自行转包为主,且操作不规范,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有的未经发包方审查同意,为土地承包纠纷埋下了隐患。

(三)对村民小组的财务、资金代管存在一定困难,还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经干部、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

(四)少数村干部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容村貌、专业合作经济等项目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尤其项目实施后,不能按时提交项目进度、实施情况和总结等资料。

三、下步工作要点

(一)继续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云南省实施办法》的宣传力度,按照“四统一”、“四相符”、“五到户”的要求,巩固和完善补发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工作,加快对权属明晰、管理科学、职责明确、体系健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制的建设。及时调处因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而引发的上访案件。

(二)严格执行《陆良县农村财务管理办法》、《陆良县农村财务专用收款收据管理办法》等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及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使各乡(镇)完成按时对各村、组的票据年检工作,并做好对各乡(镇)农村财务工作的交叉检查;积极化解村级不良债务,锁定村级债权债务总额并逐步建立村级债务动态监测体系;加大对农村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业务素质。

(三)继续宣传、落实有关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方针、政策,加大涉农上访案件的查处和农村兴办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督和管理力度,配合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四)按照省、市有关农村入户调查方案,做好农户的生产、投入、产出、收等情况调查,并以此统计、分析和预测全县农业生产、农民收和农村经济情况。进一步做好农产品价格及农用生产资料价格的月报和农村经济情况统计报表年报工作。

农经工作要点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省九次党代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城乡一体化为主战略,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重点抓社区建设,突出抓区域整治,关键抓产业发展,核心抓城乡统筹,全面推动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台阶,为把我市建成中原经济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奠定基础。

二、工作要点及奖补政策

(一)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1.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内村(居)搬迁和新型社区建设

工作目标:把新型社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以成熟的新型社区建设模式为依托,抓规划、抓建设、抓搬迁、抓机制,积极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人口的集中集聚,产业的集合集群,让农民生产进园区、生活进社区。2012年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项目共计划实施搬迁19个村(居),每个镇要建设1个新型社区。一要抓好规划编制。积极建设城市综合体、城镇综合体,在市区、组团、镇区内规划建设大社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二要突出建设重点。2012年,开工建设的新型社区要在基础框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下功夫,配套建设水、电、路、气、暖、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卫生所、社区文化中心、超市、幼儿园、便民服务大厅、敬老院、社区调解中心、警务室等八位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农民有序转移。三要强化产业发展。强力推进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确保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项目。

奖补政策:2012年安排1350万元用于新型社区建设,143万元用于街道社区建设及工作经费补助。年内分两次进行检查评比,按一、二、三等进行奖补。年终按照工作成效、建设规模、形象进度,评选出新型社区建设先进镇(街道)7个,予以表彰。

组织形式:市一体办牵头,三个产业集聚区、各镇(街道)负责组织实施。

2.深入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工作任务:坡头镇蓼坞新居苑社区、承留镇南山花园社区、克井镇任庄社区、坡头镇恋水花园社区、下冶镇月亮湾社区等5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按照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标准,加大投入,加强督导,加快建设,全面配套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早日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典型和示范。

奖补政策:2011年安排150万元用于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奖补,与省财政拨付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专项资金配套使用。根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分两次进行检查奖补。

组织形式:相关镇和村负责组织实施。

(二)推进村庄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积极推进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

目标任务:对环城路、获轵路、小浪底专用线、克留线、石寺路、张苏线、黄孤线等主干道沿线进行综合整治提升,对沿线村庄、市场及镇区周边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拆除沿线废弃房屋圈舍、实施“五化”达标建设、在关键节点布设景观小品,在镇区及周边高标准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整体形象。共涉及15个镇(街道)的95个村庄、市场,拆除房屋、圈舍810间,硬化道路11.2万平方米,美化墙体31.3万平方米,栽植苗木25.8万株,安装路灯373盏,规范牌匾410幅,建设提升景观小品27处。“五个一”工程建设新建精品街9条、文化长廊4条、游园广场3处、雕塑群7组、标志性建筑1个。

奖补政策: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今冬明春“3+1”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根据工作任务、建设规模、投资额度、工作标准和工作成效,年度分两次进行检查评比和分类奖补。年终评选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单位8个、先进村(居)40个,予以表彰。

组织形式:市一体办牵头,相关镇(街道)和村(居)负责组织实施。

2.健全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目标任务:按照“村(居)收集、镇(街道)运输、市(区域)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建设要求,对环城路外15个镇(街道)的477个村(居)农村环卫工人工资进行补贴,对15个镇(街道)的垃圾处理运行经费进行奖补。按照台账工作任务,建设连体垃圾中转站2座、单体垃圾中转站9座、公厕3座、简易垃圾填埋点18个,对163个村配备机动环卫三轮车各1辆。一要搞好科学规划。注重城乡统筹,将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型社区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继续分类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和简易垃圾填埋点,提高垃圾处理水平。二要加强资源整合。与交通、城乡规划等有关部门和镇(街道)搞好沟通联系,发挥专业管护队伍和执法队伍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搞好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三要强化督导检查。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指导各镇(街道)成立保洁清运公司,不断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制度。联合市督查局、爱卫办、创建办等单位,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周检查制度,以奖罚促整治,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水平。

奖补政策:按照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对环城路外477个村(居)按比例配备的农村环卫工人进行补贴;按照平原村每村每月60元、山区村每村每月70元的标准,对15个镇(街道)的垃圾处理运行经费进行奖补。按照程序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和简易垃圾填埋点,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每座连体垃圾中转站奖补4万元,每座单体垃圾中转站奖补3万元,每座公厕奖补1万元,每个简易垃圾填埋点奖补1万元。按政府招标采购程序,为163个村发放机动环卫三轮车各1辆。年终对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农村垃圾处理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先进镇(街道)8个、先进村(居)40个,予以表彰。

组织形式:市一体办牵头,市督查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创建办、爱卫办等单位配合,相关镇(街道)和村(居)负责组织实施。

(三)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目标任务:引导农村偏僻户、零散户向新型农村社区、组团、镇区、中心村等人口集聚区域搬迁。2012年完成搬迁2000人和10个村的整村推进工作,在4个村试点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

奖补政策:2012年安排160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和倒房重建工作。其中迁户并村补助资金800万元,按照搬迁户每人4000元标准进行补助;整村推进工程资金33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工作资金80万元;老区建设扶持资金50万元;扶贫搬迁项目监督管理资金40万元;倒房重建配套资金300万元。

组织形式:市扶贫办、民政局牵头,相关镇(街道)、村(居)负责组织实施。

(四)实施新农村提升工作,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目标任务:切实抓好百村富民工程建设村(居)、已达标授牌生态文明示范村(居)、“双二十”活动村(居)、新老典型村(居)的完善提升工作,全面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第一批、第二批百村富民工程建设试点村要按照“五化”标准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完善“五化”达标和废弃旧房、圈舍拆迁工作,重点围绕土地流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已达标授牌生态文明示范村(居)要持续抓好完善提高工作,进一步提升品味、丰富内涵,实现两委班子强、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个强村要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20个弱村要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新老典型村(居)要深入开展以“比产业发展、比集体经济收入、比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村容村貌、比乡风文明、比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结对竞比活动,形成新老典型村竞相发展氛围,提高整体发展水平。继续开展全市镇(街道)结对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各镇(街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镇(街道)综合发展水平。

奖补政策:2012年安排620.6万元用于对新农村建设提升工程奖补。其中50万元用于“双二十”活动,50万元用于镇(街道)结对竞赛,50万元用于生态文明示范村提升,50万元用于新老典型结对竞赛,20万元用于新农村地震民居工程,10万元用于农村会计委托,20万元用于第七届村(居)委员会换届,40万元用于10个不稳定村集中整治,50.6万元用于“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30万元用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0万元用于平安农村技防工程建设,1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村发展扶持,50万元用于公路沿线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建设。年度分两次进行检查评比和分类奖补,年终根据各镇(街道)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效,评选出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镇(街道)8个,予以表彰。镇(街道)结对竞赛活动先进镇(街道),授予“优胜杯”。

三、保障措施

(一)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加大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力度,健全领导机构,充实领导力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工作的配合和协作,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局面。

农经工作要点篇8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农经管理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经营体制,提升基层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创新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精心指导做好村经济合作社换届,健全基层组织

村经济合作社换届是基层组织换届选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农村经济政治生活,要切实加强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把握重点环节,切实加强培训、指导和督促,坚持于法周严、于事简便原则,做好换届选举公开、换届进程的监督工作,确保村经济合作社依法、民主、有序地开展换届选举工作。深化村经济合作社治理机制建设,做好社长易人和区域归属变动村的村经济合作社证明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变更工作。

二、加快推进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维护集体利益

1、建立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体系。贯彻落实农业部、省、市有关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三资”领导和监督管理机构,制订出台我市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实施意见及“三资”管理办法;完善村级会计委托制,将会计中心提升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并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镇(街道)开展试点工作,稳步推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的开展。

2、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为目标,以完善会计制为抓手,以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做好镇(街道)区域调整后的财务核算网络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的监管作用,充分发挥其监管功效。在提升镇(街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的基础上,推进村级“三资”管理规范化单位创建工作,创建“三资”管理规范化示范村30个。

3、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网络平台。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规范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的若干意见》,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市、镇(街道)两级工作网络平台,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先试后推、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农村各类产权(资源)进入平台进行流转交易,实现农村产权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规范交易行为,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4、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的若干意见》要求,认真分析我市农村社区发展状况,制订出台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步伐;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资源折股量化办法,制订出台《市关于集体资产所有权置换股份合作社股权的实施意见》,选择1个镇(街道)开展试点工作,推进城镇化进程,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5、深化农村财务公开。继续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村级财务收支逐笔公开的通知》,深入开展村级财务公开。组织多形式检查,在各镇(街道)定期公开财务的基础上,对村级财务收支按月逐笔公开和村级重大经济事项逐项即时公开情况进行督查,全年计划组织全面检查2次。

6、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贯彻落实临纪委《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得接受村级组织招待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特别是招待费用开支,将招待费用使用控制情况纳入镇(街道)“三资”管理规范化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2011年村级集体招待费用比上年下降10%。

7、强化“三监督”职能。以村社监会监督、中心监督及农经审计监督为手段,以村级民主决策重大经济事项、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及规范财务收支票据等为重点,强化农村财务监管网络的监管作用,开展“三资”管理定期不定期检查工作。加强村级组织财务管理监督,计划全年完成农经审计、财务清理项目100项。每镇(街道)确定重点监管村一个,列入跟踪审计对象,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三、规范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完善经营制度

1、加强农村土地承包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及时依法做好因土地征用、土地整理(互换)、承包方自愿放弃承包地等原因引起权证信息变更工作,确保农户承包土地信息的一致性。建立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网络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充分发挥好市、镇(街道)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作用,积极采取土地信托制等有效形式,引导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村、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然后由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通过招商引资,将土地经营权租给有需求的经营主体。不断创新流转模式,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推进土地连片集中流转;吸引工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力争全年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8000亩,到2011年底累计土地流转面积达到49000亩。

3、强化土地流转规范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市、镇(街道)、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与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相对接,推进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土地流转双方必须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实行由镇(街道)、村或中介服务组织委托流转的,双方必须签订委托流转合同。建立市、镇(街道)、村土地流转档案台帐,加强土地流转信息数据的管理。强化土地流转财政扶持项目的监督管理,认真做好项目的申报、实施和总结工作,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4、深化土地承包仲裁工作。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坚持调解先行,提高镇(街道)对纠纷案件先行处理的认识,尽可能运用调解手段把纠纷解决在基层。择案搞好庭审仲裁,为今后的庭审结案积累经验。加强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工作的指导,充实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队伍,充分发挥全市农经队伍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中的作用。

四、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体系,落实惠农政策

1、健全农民负担监管制度。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和《省建立预防和控制农民负担反弹体系的意见》,积极落实党委政府负总责、涉农收费部门责任制,完善市、镇(街道)两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组织,健全“村级组织向农民收费申报制”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领导,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2、实时监测农民负担动态。充分发挥村级农民负担监测点、镇(街道)、市直涉农收费部门联系员、农民负担监督员、会计中心及群众的监督作用,掌握农民负担动态信息,实现动态监测。

3、开展农民负担查访和治理。继续深入开展向村级组织收费专项清理、村级组织向建房农户收取设施配套费等检查工作,全年计划组织开展检查2次。严肃查处检查中发现的对农民个体、村级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4、积极落实“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积极发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各镇(街道)扎实做好省、市级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开展项目实施;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实施的指导和检查,防止“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新方式。

5、加大惠农资金监管力度。加大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继续做好农民种粮补贴调查、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加大惠农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惠农资金落到实处,切实发挥扶农惠农功效。

五、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壮大集体经济

1、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提升村级集体创收项目实施水平,用足用好村集体留用地政策,鼓励标准厂房、民工公寓、贸易市场物业经营项目,发展壮大以物业经营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

2、加大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扶持覆盖面,将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村列入扶持范围。

3、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开展村级债权债务清查,制订化解债务对策,逐步化解债务。加强村级债务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约束新增债务行为,严格制止新债。

六、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农业现代化

1、继续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围绕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管理民主化的“五化”建设目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认定和复评工作,建立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退出机制。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新培育一批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培育市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

2、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产业、品牌、资产等进行联合与重组,着力培育一批大社强社,进一步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力。支持合作社发展连锁经营、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和兴办农产品加工物流业,着力拉长合作社产业链和服务链,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试点,不断总结和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创新典型。

3、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和指导。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试行)》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政策等知识和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培训,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扶持、服务、监管工作体系,培养懂合作、善经营、会管理、愿奉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队伍。

七、深入开展农经工作调研,发挥参谋作用

1、抓好调研统计工作。全面动员、突出重点,多方式开展调研,组织全市农经干部立足如农村经济发展等农经工作热点、难点,坚持“走下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开展座谈会、实地查访等形式的调研工作,做深、做细调研工作,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

2、做好各类统计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类业务报表、1‰农经信息及农经年报统计工作,认真分析统计调查资料,及时反映动态信息,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3、及时调处各类。深入基层及时做好涉及农经管理的各类案(事)件的调查工作,认真严格按照《工作条例》及相应法律法规处理矛盾冲突,为群众答疑解惑、排扰解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八、夯实农经管理工作基础,提高工作效能

1、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培训,增强基层管理力量。开展新任村干部财务管理、会计业务知识、农经干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等农经管理知识培训,打造一支人员稳定、素质过硬的农经队伍。创建农经信息交流平台,多渠道宣传农经政策,交流和推广农经管理经验。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