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管理会计信息化8篇

时间:2022-05-02 03:54:05

管理会计信息化

管理会计信息化篇1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 会计服务器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1、 引言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论、信息孤岛等陌生字眼的出现,以及对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影响,使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前途遭受到莫大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如何开展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成为了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2、 会计管理的现代特征

2、1会计管理是系统性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的系统性尤为突出,会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相对独立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流程完整的工作体系。从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同属事前管理的怀集预测,决策和财务预算,还是事中进行的会计控制,以及事后的会计检查,考核和分析,都是属于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的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1]

2、2会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下,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高低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的流向才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充分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会计管理也同样涉及人本管理,在企业中不仅要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也要关注会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竞争性的会计人才。

2、3会计管理更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因此,知识的生产必须加以保护,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更为严谨。随着知识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重心也在向着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倾斜。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是这些无形太投资,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实际表现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和人力资源的管理。[2]

2、4会计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管理发展。信息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会计管理工作中,采用网络信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更多的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得以互动和共享。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会计管理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3、信息化会计管理方法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中的数据准备阶段由会计核算工作来完成,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核算软件等都是为数据准备服务的,但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优势,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会计管理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阶段中采用的方法。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原则外,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手工会计条件下,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要考虑会计核算工作量不能太大,提供相关信息带来的管理效益不能低于处理信息的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常常需要由会计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既能保证一定的信息质量,又比较简便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规范化。因此,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的实时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

2.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

3.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准确性原则。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4、 信息化会计管理体系研究

4、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的性质

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结算方式的兴起,更加大了资金流控制的难度。由于网上开展得一系列商务活动无法像传统的结算方式一样得到有形的记录痕迹,同时由于信息处理的协同与集成,使得对信息流的管理变得复杂繁琐,控制起来也变得异常困难。面对新的局面和新的信息化环境,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的会计管理方式呼之欲出。[3]

4、2 集成管理提出了会计管理的新内涵

集成管理概念的提出,给会计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强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与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都由这个信息系统负责收集、整理和的,因此作为会计系统,财务数据要首先与其他信息形成集成管理;其次,集成管理要求会计系统不仅要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兼顾一个管理系统的角色,充分发挥会计功能本身具有的预算、决策、资金控制等全面的管理功能;第三,“管理信息系统(mis)由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ais)等组合而成,但毕竟还没有从各个独立的分支有效的升华为一个整体,无法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仅仅是信息化的雏形阶段。

4、3 供应链管理扩大了会计管理外延

随着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步取代传统的企业竞争,同时传统的职能部门管理也随同向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转型,

在新的竞争需求下,为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集成化管理,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各联结企业间的会计协调对于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三流集成”的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首先,各企业之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而是具有各自不同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企业的联结,缺乏独立企业中绝对权威和强制规范的约束。其次,在供应链协议中,体现的是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为了所谓的整体战略目标而牺牲自身的利益。供应链是一个靠协议约束的虚拟组织,没有更高一级的管理和凌驾在各成员间的机构,其合作是松散的并带有鲜明的阶段性,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暗中相互的竞争对手,在信息资源和管理协调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共享和透明。同时由于资金管理无论在各个缔结企业还是在整条供应链中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只有加大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管理,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同步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与各个联结企业你饿不资金管理相比,整个供应链中资金流的协调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庞大。因此,针对业务环节中的资金活动,要奉行“管控结合,以控为主”宗旨。在各联结企业享有独立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使资金流动信息透明化,在链条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会计管理,这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重要的企业管理领域,有些理论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甚至被淘汰,继续沿用可能对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的特征,总结过去的缺陷,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用于指导和支撑会计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思路。信息管理的未来是知识管理,会计管理应迅速捕捉这种发展趋势,借助管理平台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利用神经元网络和决策树等技术,实现会计系统的高端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万军.会计电算化[j].

[2] 王凡林.基于界面管理的会计控制研究[j].

[3] 王开田.会计进化论: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创新[m].

管理会计信息化篇2

【摘 要】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会计组织和会计系统应迅速行动起来,从各个层面上进行反思、变革和完善。在会计变革的滚滚洪流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相关理论丰富管理内涵、提升管理水平便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 会计服务器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1、 引言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论、信息孤岛等陌生字眼的出现,以及对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影响,使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前途遭受到莫大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如何开展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成为了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2、 会计管理的现代特征

2、1会计管理是系统性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的系统性尤为突出,会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相对独立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流程完整的工作体系。从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同属事前管理的怀集预测,决策和财务预算,还是事中进行的会计控制,以及事后的会计检查,考核和分析,都是属于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的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1]

2、2会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下,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高低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的流向才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充分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会计管理也同样涉及人本管理,在企业中不仅要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也要关注会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竞争性的会计人才。

2、3会计管理更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因此,知识的生产必须加以保护,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更为严谨。随着知识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重心也在向着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倾斜。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是这些无形太投资,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实际表现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和人力资源的管理。[2]

2、4会计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管理发展。信息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会计管理工作中,采用网络信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更多的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得以互动和共享。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会计管理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3、信息化会计管理方法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中的数据准备阶段由会计核算工作来完成,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核算软件等都是为数据准备服务的,但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优势,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会计管理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阶段中采用的方法。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原则外,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手工会计条件下,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要考虑会计核算工作量不能太大,提供相关信息带来的管理效益不能低于处理信息的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常常需要由会计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既能保证一定的信息质量,又比较简便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规范化。因此,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的实时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

2.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

3.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准确性原则。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4、 信息化会计管理体系研究

4、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的性质

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结算方式的兴起,更加大了资金流控制的难度。由于网上开展得一系列商务活动无法像传统的结算方式一样得到有形的记录痕迹,同时由于信息处理的协同与集成,使得对信息流的管理变得复杂繁琐,控制起来也变得异常困难。面对新的局面和新的信息化环境,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的会计管理方式呼之欲出。[3]

4、2 集成管理提出了会计管理的新内涵

集成管理概念的提出,给会计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强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与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都由这个信息系统负责收集、整理和的,因此作为会计系统,财务数据要首先与其他信息形成集成管理;其次,集成管理要求会计系统不仅要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兼顾一个管理系统的角色,充分发挥会计功能本身具有的预算、决策、资金控制等全面的管理功能;第三,“管理信息系统(MIS)由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AIS)等组合而成,但毕竟还没有从各个独立的分支有效的升华为一个整体,无法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仅仅是信息化的雏形阶段。

4、3 供应链管理扩大了会计管理外延

随着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步取代传统的企业竞争,同时传统的职能部门管理也随同向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转型,

在新的竞争需求下,为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集成化管理,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各联结企业间的会计协调对于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三流集成”的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首先,各企业之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而是具有各自不同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企业的联结,缺乏独立企业中绝对权威和强制规范的约束。其次,在供应链协议中,体现的是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为了所谓的整体战略目标而牺牲自身的利益。供应链是一个靠协议约束的虚拟组织,没有更高一级的管理和凌驾在各成员间的机构,其合作是松散的并带有鲜明的阶段性,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暗中相互的竞争对手,在信息资源和管理协调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共享和透明。同时由于资金管理无论在各个缔结企业还是在整条供应链中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只有加大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管理,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同步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与各个联结企业你饿不资金管理相比,整个供应链中资金流的协调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庞大。因此,针对业务环节中的资金活动,要奉行“管控结合,以控为主”宗旨。在各联结企业享有独立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使资金流动信息透明化,在链条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会计管理,这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重要的企业管理领域,有些理论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甚至被淘汰,继续沿用可能对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的特征,总结过去的缺陷,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用于指导和支撑会计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思路。信息管理的未来是知识管理,会计管理应迅速捕捉这种发展趋势,借助管理平台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利用神经元网络和决策树等技术,实现会计系统的高端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万军.会计电算化[J].

[2] 王凡林.基于界面管理的会计控制研究[J].

管理会计信息化篇3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特征与内容实施难点与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对会计理论及会计实践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全面应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依据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会计信息化的目标是通过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发展,进而据以建立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会计信息系统。因而,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与会计电算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信息化

会计信息系统是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和信息平台。会计信息化涉及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和会计管理等所有会计领域,是会计系统的全面信息化,是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预测与决策到会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是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对会计流程的重整和会计模型的重构。

2.智能化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因此,会计信息化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傻瓜型"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3.多元化

①信息来源多元化。在经济社会一体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会计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企业内外各个机构、部门的信息接口转换,广泛接收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其信息渠道更加宽敞,信息量更大;②信息提供多元化。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期间不再是提供会计信息的约束条件,既可以按既定的月、季、年来披露会计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实时生成、提供会计信息,还可以对系统实施实时控制;③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如存货计价可以同时采用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在实际成本法下,也可以运用多种计价方法进行试算,比较差异,选择相对准确的计价方法。此外,由于系统接收了大量非货币形态的相关信息,便于系统运用有关数学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④信息空间多元化。借助于信息处理方法多元化的结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空间非常广阔。会计信息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会计信息,用户可以各取所需;⑤提供信息形式多元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采用,会计信息系统除了提供数字化信息,也可提供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方图、折线图)以及语音化信息(如有声财务分析报告)等等。

4.共享性

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和发展,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通过Internet可以使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监会、政府管理部门、银行、税务、企业)实时交换数据,相互获取信息,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届时,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信息孤岛,它将逐步成为开放的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5.阶段性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同时在各方面都一步到位,是从手工会计方式-会计电算化阶段-初级会计信息化阶段,到会计领域全面的信息化阶段,进而实现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乃至全社会信息化,显然,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渐进发展过程。在不同阶段,会计信息化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在企业主要表现为建立新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二、会计信息化的内容

会计信息化,要求在会计的所有领域充分依靠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领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重整,通过会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来满足信息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

基于工业经济社会的传统手工会计基本理论,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如何构建信息社会的信息化会计基本理论问题,是目前会计学界正在探讨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应根据信息社会的特点,在会计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职能、会计任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告原则等方面形成新的会计理论体系,并将这些新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在会计信息网络系统中公示,让关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有识之士都能在网上随时了解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新成果,并就有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使会计基本理论在开放式的会计信息系统中也占据一定的位置。

2、会计工作信息化

会计工作信息化主要是指按照会计信息化的要求,重整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包括企业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会计人员职责、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显然,会计理论体系的变革与信息技术手段在会计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对手工会计模型下的会计业务流程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建立在手工会计模式基础上的传统会计业务流程必将进行适应性变革,会计组织机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凭证的传递、审核等都将根据新的会计业务流程和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会计实务工作的信息化实际是社会信息环境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的创新和会计实务工作手段与方法的创新。

3、会计资料信息化

会计资料信息化包括会计数据的搜集、加工、处理和会计信息的输出、使用等的信息化。会计资料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标志,也是会计工作信息化的直接结果。

4、会计教育信息化

在信息环境下,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建立会计教育网络系统,面向学校、面向社会,让在校会计专业学生、教师、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都可以通过网络在会计教育网上学习最新的会计知识,讨论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辩论,交流学习心得、工作经验、失败教训等。会计教育信息化可以使会计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在校会计教育、后续会计教育、终身会计教育提供信息资源平台。

5、会计管理信息化

会计管理是指财政管理部门对会计的管理工作,包括会计人员管理与会计信息管理两方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会计人员信息系统和会计证管理系统,还可通过发达的教育培训网络,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知识的继续教育,使新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新制定的会计业务处理规则等,运用现代化的网络培训及时地传达到广大的会计人员中。会计信息管理主要是通过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财务法规、会计制度、财会规定等方面,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这种规范和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环境的影响,为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提供合法性支持和发展动力。

三、会计信息化实施的难点与对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时展的客观要求。但是,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在此基础上实施会计信息化必然会遇到新问题,就目前来看,实施会计信息化的难点主要是人才匮乏、软件功能针对性不强、财务与业务协同化程度不高、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信息安全难以保障等,针对这些难点,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1、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目前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只是利用电脑处理会计的基本核算,而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仍采用手工操作,很多单位因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使财务管理成为空谈。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无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会计信息化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精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电子商务知识,懂管理,善理财,他们既是专才,又是通才,真正既博又专。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对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培养目标的挑战。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变革,在会计学、管理学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实行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是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2、完善ERP软件的智能化与人性化功能,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处理

我国会计软件正在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管理决策型方向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正在向功能综合化和技术集成化方向发展,软件系统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全面,但是针对性和适用性却比较差。商品化ERP软件、会计软件都不是针对某一类企业开发的,通用性比较强而专用性不够,所谓好的软件不一定适合自己,合适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软件才是最好的。ERP软件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和平台,商品化ERP软件必须智能化、人性化,各个使用单位可以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业务处理流程,能够轻松实现对软件重整,可以按需要进行拆卸和加载,真正发挥ERP软件的强大功能,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处理,实现数据高度共享,为实现会计信息化、进而实现企业信息化奠定技术基础。

3、确立电子数据的合法地位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人工会计的模拟系统,其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基本上是把手工的一套移到电脑上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依然是纸介质形式,那时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而会计信息化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不仅仅是观念上的转变,更是时代的要求,是会计发展历程中的一场革命。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证、账、表不可能再以纸介质传递,会计数据可以在系统内外直接获取,业务与财务完全可以协同处理,根本没有必要像会计电算化系统那样,将电子数据转化为纸介质以确认业务的发生等,因此,电子数据如果不能合法化,如果不具法律效力,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需要法律上的支持,电子数据需要取得合法地位。

4、实施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保证信息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主要措施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虽然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但必须严格进行授权控制,对来历不明或者没有经过审核的业务数据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二是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可以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控制是指各个工作站分散输入业务,由网络服务器对全部业务进行集中序时处理,并对数据库实施统一管理;授权式是指各个工作站可以根据权限访问网络服务器,服务器则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接受访问。三是建立数据双备份制度,以避免因误操作或突然事件引起信息丢失;四是建立系统安全维护机构,由专业人员实施安全维护,提高警惕,随时防范黑客攻击和不法之徒的非法入侵,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资料:

1、会计信息化:21世纪会计革命的催化剂谢诗芬中华财会网2003.10

2、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徐少春中华财会网2002.1

管理会计信息化篇4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 会计服务器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1、 引言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论、信息孤岛等陌生字眼的出现,以及对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影响,使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前途遭受到莫大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如何开展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成为了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2、 会计管理的现代特征

2、1会计管理是系统性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的系统性尤为突出,会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相对独立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流程完整的工作体系。从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同属事前管理的怀集预测,决策和财务预算,还是事中进行的会计控制,以及事后的会计检查,考核和分析,都是属于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的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1]

2、2会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下,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高低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的流向才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充分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会计管理也同样涉及人本管理,在企业中不仅要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也要关注会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竞争性的会计人才。

2、3会计管理更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因此,知识的生产必须加以保护,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更为严谨。随着知识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重心也在向着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倾斜。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是这些无形太投资,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实际表现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和人力资源的管理。[2]

2、4会计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管理发展。信息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会计管理工作中,采用网络信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更多的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得以互动和共享。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会计管理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3、信息化会计管理方法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中的数据准备阶段由会计核算工作来完成,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核算软件等都是为数据准备服务的,但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优势,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会计管理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阶段中采用的方法。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原则外,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手工会计条件下,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要考虑会计核算工作量不能太大,提供相关信息带来的管理效益不能低于处理信息的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常常需要由会计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既能保证一定的信息质量,又比较简便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规范化。因此,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的实时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

2.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

3.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准确性原则。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4、 信息化会计管理体系研究

4、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的性质

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结算方式的兴起,更加大了资金流控制的难度。由于网上开展得一系列商务活动无法像传统的结算方式一样得到有形的记录痕迹,同时由于信息处理的协同与集成,使得对信息流的管理变得复杂繁琐,控制起来也变得异常困难。面对新的局面和新的信息化环境,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的会计管理方式呼之欲出。[3]

4、2 集成管理提出了会计管理的新内涵

集成管理概念的提出,给会计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强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与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都由这个信息系统负责收集、整理和的,因此作为会计系统,财务数据要首先与其他信息形成集成管理;其次,集成管理要求会计系统不仅要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兼顾一个管理系统的角色,充分发挥会计功能本身具有的预算、决策、资金控制等全面的管理功能;第三,“管理信息系统(mis)由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ais)等组合而成,但毕竟还没有从各个独立的分支有效的升华为一个整体,无法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仅仅是信息化的雏形阶段。

4、3 供应链管理扩大了会计管理外延

随着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步取代传统的企业竞争,同时传统的职能部门管理也随同向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转型,

在新的竞争需求下,为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集成化管理,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各联结企业间的会计协调对于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三流集成”的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首先,各企业之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而是具有各自不同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企业的联结,缺乏独立企业中绝对权威和强制规范的约束。其次,在供应链协议中,体现的是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为了所谓的整体战略目标而牺牲自身的利益。供应链是一个靠协议约束的虚拟组织,没有更高一级的管理和凌驾在各成员间的机构,其合作是松散的并带有鲜明的阶段性,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暗中相互的竞争对手,在信息资源和管理协调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共享和透明。同时由于资金管理无论在各个缔结企业还是在整条供应链中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只有加大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管理,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同步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与各个联结企业你饿不资金管理相比,整个供应链中资金流的协调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庞大。因此,针对业务环节中的资金活动,要奉行“管控结合,以控为主”宗旨。在各联结企业享有独立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使资金流动信息透明化,在链条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会计管理,这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重要的企业管理领域,有些理论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甚至被淘汰,继续沿用可能对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的特征,总结过去的缺陷,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用于指导和支撑会计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思路。信息管理的未来是知识管理,会计管理应迅速捕捉这种发展趋势,借助管理平台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利用神经元网络和决策树等技术,实现会计系统的高端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万军.会计电算化[j].

[2] 王凡林.基于界面管理的会计控制研究[j].

管理会计信息化篇5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 会计服务器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1、 引言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论、信息孤岛等陌生字眼的出现,以及对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影响,使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前途遭受到莫大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如何开展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成为了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2、 会计管理的现代特征

2、1会计管理是系统性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的系统性尤为突出,会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相对独立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流程完整的工作体系。从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同属事前管理的怀集预测,决策和财务预算,还是事中进行的会计控制,以及事后的会计检查,考核和分析,都是属于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的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1]

2、2会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下,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高低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的流向才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充分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会计管理也同样涉及人本管理,在企业中不仅要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也要关注会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竞争性的会计人才。

2、3会计管理更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因此,知识的生产必须加以保护,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更为严谨。随着知识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重心也在向着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倾斜。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是这些无形太投资,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实际表现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和人力资源的管理。[2]

2、4会计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管理发展。信息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会计管理工作中,采用网络信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更多的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得以互动和共享。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会计管理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3、信息化会计管理方法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中的数据准备阶段由会计核算工作来完成,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核算软件等都是为数据准备服务的,但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优势,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会计管理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阶段中采用的方法。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原则外,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手工会计条件下,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要考虑会计核算工作量不能太大,提供相关信息带来的管理效益不能低于处理信息的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常常需要由会计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既能保证一定的信息质量,又比较简便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规范化。因此,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的实时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

2.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

3.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准确性原则。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4、 信息化会计管理体系研究

4、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的性质

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结算方式的兴起,更加大了资金流控制的难度。由于网上开展得一系列商务活动无法像传统的结算方式一样得到有形的记录痕迹,同时由于信息处理的协同与集成,使得 对信息流的管理变得复杂繁琐,控制起来也变得异常困难。面对新的局面和新的信息化环境,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的会计管理方式呼之欲出。[3]

4、2 集成管理提出了会计管理的新内涵

集成管理概念的提出,给会计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强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与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都由这个信息系统负责收集、整理和的,因此作为会计系统,财务数据要首先与其他信息形成集成管理;其次,集成管理要求会计系统不仅要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兼顾一个管理系统的角色,充分发挥会计功能本身具有的预算、决策、资金控制等全面的管理功能;第三,“管理信息系统(MIS)由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AIS)等组合而成,但毕竟还没有从各个独立的分支有效的升华为一个整体,无法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仅仅是信息化的雏形阶段。

4、3 供应链管理扩大了会计管理外延

随着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步取代传统的企业竞争,同时传统的职能部门管理也随同向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转型,

在新的竞争需求下,为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集成化管理,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各联结企业间的会计协调对于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三流集成”的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首先,各企业之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而是具有各自不同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企业的联结,缺乏独立企业中绝对权威和强制规范的约束。其次,在供应链协议中,体现的是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为了所谓的整体战略目标而牺牲自身的利益。供应链是一个靠协议约束的虚拟组织,没有更高一级的管理和凌驾在各成员间的机构,其合作是松散的并带有鲜明的阶段性,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暗中相互的竞争对手,在信息资源和管理协调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共享和透明。同时由于资金管理无论在各个缔结企业还是在整条供应链中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只有加大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管理,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同步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与各个联结企业你饿不资金管理相比,整个供应链中资金流的协调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庞大。因此,针对业务环节中的资金活动,要奉行“管控结合,以控为主”宗旨。在各联结企业享有独立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使资金流动信息透明化,在链条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会计管理,这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重要的企业管理领域,有些理论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甚至被淘汰,继续沿用可能对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的特征,总结过去的缺陷,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用于指导和支撑会计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思路。信息管理的未来是知识管理,会计管理应迅速捕捉这种发展趋势,借助管理平台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利用神经元网络和决策树等技术,实现会计系统的高端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万军.会计电算化[J].

[2] 王凡林.基于界面管理的会计控制研究[J].

管理会计信息化篇6

从传统的地推式竞争逐步转化为新型的信息化竞争,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状况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产生了极其明显的变化。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一部分也逐步包含了其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自身具有的信息化水平。本文中通过把会计业务进行信息化来达到提升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会计处理能力和效益的目的,讨论的关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进行结合,企业管理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出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从而总结出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1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述

我们当前所说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和其业务进行应有的融合,要求把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运用到管理会计当中,这个相关概念的提出,成为这个领域的产物,是和管理会计相结合,在信息时代当中,把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总而言之,就是在提升企业管理会计内部控制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应用上的挑战,管理会计信息化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兴理念与技术手段,是实现传统的管理会计的会计核算功能,但运用了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

2 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企业领导对会计信化的发展规划缺少认识,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不足

许多企业当中的领导,不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会计信息化,根本不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来认识、来看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优点,无法认识到其提升会计核算效率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在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所具有的重大举措。在中小企业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这种情况在企业的转型期也是十分普遍的。首先表现在,主观思想上认为呈现管理会计信息化,可以单纯依靠建立起的信息化网络和会计信息化系统,把管理会计信息化类比于企业内部信息化网络的更替。其次表现在,在低级别创业的中小企业或者落后地区的集体企业中是最为普遍的,主观思想上认为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不存在任何差别,依旧停留在沿用陈旧的会计办法。

2.2 会计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首先,我国企业缺乏在基础信息分类及编码方面的总体规划。在会计信息化方面实施时,我国大多数企业,形成很多“信息孤岛”,造成了各信息系统的编码种类繁多且很多编码相互之间无法兼容,无法根据整个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高度出发,存在同一编码对象在不同系统中分类和编码完全不同,通常只考虑财务部门工作的需要。其次,企业会计在摘要的填写重视程度不高,没有做到规范化。在填写摘要时,造成信息失真,要么片面认为摘要不重要,要么填写内容十分笼统、混乱,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是对于业务与信息技术进行了相互的融合方面,我国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没有意识到,使得会计信息化方面处理存在一定程度不必要的困难也是??计基础业务不到位的一种表现。

2.3 由于人才的缺乏,导致会计信息化方面应用水平低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计算机、财务软件、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新技能,来自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对也产生了新的要求,不能仅仅只有以往的会计专业知识。这也就是的当前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进程中,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缺乏是一大问题。首先,以往的会计培训效果差、人才技能更新缓慢。培训的效果不佳,缺乏考核,流于形式。主要是因为当前的许多培训内容并不符合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要求,与管理会计所要求的标准还相去甚远,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理论不够全面的表现。同时,人才的培养自然十分缓慢,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理念也正在逐步普及的过程中,在理论尚未廓清的情况下研究者和从业者自然也十分稀缺,因为新型的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培养缓慢。

2.4 会计信息化方面风险防范意识不够强烈

会计信息化方面会在给会计信息安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能够在给我国企业会计处理提供很大的便利,然而这种利弊应当有足够的认识。由于所有的会计信息都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信息系统中,容易导致数据泄露,由于密码泄露、操作失误、病毒入侵、遭受黑客攻击等等一系列原因,从而给我国企业带来损失。但是,我国很多企业依旧无法构建健全的会计信息化方面风险防范体系,都没有对会计信息化方面风险形成正确的防范认识。另外,从相反的角度来看,从而又进一步强化了我国企业部分人员的顽固意识,对于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应用,显然会产生阻碍,一旦发生会计信息化方面风险,会被片面地认为是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本身的弊端,对我国企业效益造成较大损失。

3 针对管理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应用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我国企业领导的认识水平应当逐步得到提高,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

首先,对于我国企业领导层,应当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方面关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关系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会逐步成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应当且必须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方面的重要性。其次,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理念具体化,领导层应当在制定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总体发展规划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在我国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之中,应当全部掌握住我国企业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将我国企业的管理思想和信息化方面技术融入其中。最后,对于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认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我国企业领导层应当做出合理的认识,从而切实的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建设。

3.2 会计信息化方面基础管理工作应当得到加强

会计信息化方面基础工作在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于系统初始化工作的认知。企业需要重视在进行系统初始化这一基础工作上所具有的一些原则:一,要慎重、考虑周全。经过反复讨论后再加执行,根据我国企业一些特殊性来进行系统初始化,制定详细的方案,例如管理要求、核算内容等等。二是,信息分类和编码一定要到位,也就是录入电脑的所有会计信息代码化应当做到位。

其次,注重摘要的填写的规范与认识到其重要性。本文认为关于摘要的填写,需要认识到以下原则:第一,注意准确性,做到摘要与经济内容的准确对应,应该根据经济内容的对应来填写摘要,从而达到反应不同经济内容的同一张记账凭证的目标。第二,注意完整性,反映记账凭证的所有经济内容是摘要的内容应该能够做到的。第三,需要进行分类。分类类别应该符合管理者的使用需求,应当遵循使用者需要的原则,以便全面地反映经济内容,将同一经济内容下的不同科目、核算项目等都划分到同一个类别中。第四,拥有规范性。够保证准确性、全面性和分类的适当,遵循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准则的统一规定是摘要的填写最为基本的要求。

3.3 会计信息化方面培训力度应当得到加强

最为迫切需要的是加大对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企业应当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壮大能够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的人员和队伍找到这样一批怀有先进的信息化方面理念的人员,是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推行方面重要举措。

首先,包括信息化方面众多的知识,例如信息化方面风险防范、信息化方面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管理理念等方面,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技能培训。从而自觉为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实施做出贡献,能够让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方面给他们以及我国企业带来的好处,能够使员工主动参与到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应用中来,使员工在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和信息化方面的意识得到有效的促进,是培训的目的。其次,强化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方面系统在操作技能、操作方法方面的培训。能够帮助强化员工对会计信息化方面的认识,为日后的会计信息化方面实践做好准备,对于员工的操作行为能够得到加强与规范,针对我国企业员工的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技能可以得到提高。最后注重培训的考核与反馈。根据考核情况以及员工和主管的反馈情况来改善培训计划,对于培?的员工都要进行会计信息化方面实务考核。

管理会计信息化篇7

会计分析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会计分析还可以对企业业绩和各员工业绩进行分析,总结企业经营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经营方案。员工业绩考核分析可以促进公司制订合理的方案进行人员管理,最大限度的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2市场经济下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下市场竞争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所以,对会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首先许多企业仍旧意识不到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观念未得到及时的更新,会计管理不能为经济活动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其次,信息技术在会计管理中的使用较少,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最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信息素养较低,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

2.1落后的管理观念。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管理仅仅是对财务信息的加工,只是对财务的简单管理,是活动产生后的一种总结性的工作,未能为经济活动提供一些关键性的信息。会计用来记录在经济活动中财务的变化,财产的流动,为经济活动提供完整的财务记录,是一种原始凭证。这种记录只是简单的数据陈列,未能得出一些有效的决策信息。会计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记录形成预算,控制成本,对经济活动中的费用严格控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2.2管理技术有待改进。

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逐渐应用到各个行业中,部分企业的会计管理已经全面实现了信息化,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设计专门的软件进行会计管理。但是,大多数会计管理工作比较落后,仍是传统的加工计算,尽管在一些报表中使用信息技术,但只是简单的应用。在一些关键性的工作中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2.3会计管理意识不足,人员素质较低。

许多企业仍旧只是把会计管理工作看作是对财务的加工计算,对成本的控制,没有意识到会计管理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对会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一些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不再只是简单的成本计算。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较低,不能意识到市场中存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阻碍了会计管理作用的发挥。

3会计管理中问题解决策略探析

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要增强企业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会计管理的作用。其次,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发挥会计管理的信息作用。最后,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各项基本素质,从而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3.1树立正确的会计管理观念

会计管理工作不在仅仅是成本预算的管理,会计管理可以获取市场中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让会计管理参与到经济活动的决策之中,会计管理掌握着最新最全的市场数据,而且联系着企业的各个部门,可以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促进决策的贯彻执行。会计管理要深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不能只是简单的成本预算,应形成一套有效的体系,使财务管理开展到各个部门中去,不能只是一个部门的单一管理,要与市场经济的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对企业的及时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主要管理环节的会计管理也要及时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适用于当前经济模式的会计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3.2会计管理的现代化

会计管理要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商品的一体化越来越透明,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主要管理环节的会计管理自然要加入其中。会计管理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引进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将获取到的数据转化成决策最有力的依据。会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管钱,管理内容日渐丰富,其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比较重要,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我们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会计管理方法,传统的成本和收益衡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要用会计管理来决定预算和收益,可以采取目标的形式公布收益,从而带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会计管理的数据库,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数据社会,可以利用云计算的技术和一些相关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对经济走势进行预测,掌握最新的市场状况,提供经济效益。

3.3增强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的重要资源,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效益,所以要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安排,发挥最优的作用。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就对人才的合理安排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们要对每个员工进行考核,并提供相应的升迁意见,所以会计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们自身的素质至关重要。首先,专业素质要进一步的提高,提升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对数据的加工运算。增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在信息化时代下,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严重影响着工作效率。其次,提高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素养,在进行数据搜集后,可以分析出有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市场经济下,市场信息的掌握对企业经营有着很大的影响。

4结语

管理会计信息化篇8

“首届中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论坛” 是由中央财经大学联合诺亚舟元年共同举办的以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诺亚舟元年、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烟台万华)等单位的一批从事管理会计研究的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期还举行了中财―元年管理会计实验室启动仪式。

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

我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第一次采用计算机这个手段解决了财务部门数据汇总、统计的需要,实现了财务管理从人工到计算机化的飞跃,大大提高财务人员的效率。大约10年前,国内财务软件开始全面向管理软件(ERP)的跃变,但其内核还是以财务会计为核心。

从历史的角度说,会计电算化成就了包括用友、金蝶在内的中国首批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独立软件开发商,引领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最初岁月。然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财务会计如果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管理决策和控制的实时要求。因为财务会计,其工作侧重于对经营活动的事后记录与反映,如报告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这些数据,还希望会计部门能提供企业内部规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目标的达成,这些正是管理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长期从事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的诺亚舟咨询公司总经理韩向东表示:“财务部门仅仅‘做好账’已经无法满足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的要求,它需要为管理者提供从全面预算管理到成本控制、从效益分析到风险控制等全方面的帮助,这一切都需要借助管理会计。”

据孟焰教授介绍,管理会计理论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与财务会计侧重于事后的统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如税务部门)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是帮助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分析和提供决策支持。

孟焰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是规划与决策,主要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第二作用是控制和业绩评价,包括了目标成本的控制、作业成本的管理、标准成本制度和目前流行的业绩评价激励机制。

迎合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作为一门管理学科,管理会计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然而,对于大多数财务人员来说,要掌握这些理论并能付诸于实践并不容易,而管理会计系统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管理会计系统借助信息化这种手段,将管理会计的各种理论贯彻到软件之中,从而让财务人员轻松地实现成本管理(费用分解)、盈利能力分析、差异分析、投资分析等,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可以说,管理会计系统不仅帮助管理会计实现了思想的落地,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管理会计得以应用的前提和保证。事实上,正是由于需要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软件的支持,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管理会计一直到最近这些年才受到关注,而在中国的应用更是刚刚起步。

“以目前应用得比较普遍的全面预算管理为例,要帮助企业用好资金、帮助分析哪些产品是赚钱的还是赔钱的,要做到这么细的管理,仅靠手工或者依靠Excel表,而没有专门的信息化工具是绝对不行的。”韩向东说。

正是看到这个市场需求,诺亚舟元年软件公司推出了包括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在内的一系列管理会计软件。而在市场上,目前也涌现了一批这样的厂商,主要包括: 以SAP、Oracle为代表的国外ERP软件厂商,以用友、金蝶为代表的从财务软件起家的本土ERP软件厂商,和以海波龙(已被Oracle收购)、诺亚舟元年为代表的专门的财务绩效管理、资金管理软件供应商。目前,应用得比较普遍的管理会计系统主要有全面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等。

现在看来,虽然管理会计的应用目前还只是开端,但是,率先实践者取得的成效还是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烟台万华就从管理会计信息化中尝到了甜头。据烟台万华副总经理兼CFO寇光武介绍,为了实现企业财务部门职能的转变,烟台万华在SAP的R/3的基础上,部署了海波龙和诺亚舟等多家软件公司的财务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的部署,一方面帮助烟台万华实现了有效控制和资源的有效分配,即利用规定的资源、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按照规定的流程、完成规定的任务或者是达到规定的目标。

“信息化对管理会计的意义是深远的。它让财务人员的反映速度大大提高,管控范围大幅度提高。”寇光武说:“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我们可以真正实现企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改变企业会计职能

业内不少专家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将给企业财务部门,特别是CFO提供一个实现职能转变的契机,它将让CFO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公司的整体运营中,包括从全面预算到成本控制再到未来决策。不难预见,随着财务绩效管理在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中占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然会提升CFO在企业中的影响力。

当然,管理会计信息化影响的不仅是CFO,对一般财务人员也有很大影响。实际上,不管会计人员是否愿意,信息化的兴起正在改变财务人员的职能定义。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信息系统让传统会计人员不再存在。比如过去销售定单、销售计划、采购计划等都由财务人员在录入,而如今,所有这些数据都来自于业务部门。

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将这种现象总结为“非会计化”和“泛会计”。“非会计化”是指过去做会计的人,现在做的不是会计工作; 而“泛会计”是指过去不是做会计的人,现在做的是会计工作。相应地会计人员所需要的知识也在两极分化: 在低端,一个会计人员只要你能够敲键盘就可以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而在高端,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会计人员必须会掌握有管理会计知识的一群有着较高水平的人。也许不久的未来,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将不复存在,帮助管理者决策将成为未来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链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