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设计8篇

时间:2022-12-19 11:07:59

科学设计

科学设计篇1

1.围绕着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理念问题,要改革和探索的问题一是改革和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梳理和分析课程与人才培养关系,以适应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人才培养向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基础研究能力、艺术修养全面复合型人才转型的需求。二是改革和探索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系统模式和方法,探寻符合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在人才自身述求方面下功夫,进行创新性和实践性有益探索。三是重新思考和构建服装设计学科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框架课程模式。2.服装设计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设计领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的服装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服装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服装产业正跻身于世界一线行列。2014年中国服装协会调研,我国服装生产企业超过4.5万家,人才需求剧增。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学生,受到服装企业的青睐。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教师本身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与设计师并存的“双师型”教师受到学生青睐。教师不仅要在课程上传授书本知识,更要了解市场,把教室变成企业的工作室。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发掘学生的个体特征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理念的更新对服装课程设计上提出新思想。作为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我们必须创新自己的授课方式,以配合不断发展的服装企业对用人的需求。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绘画基础,但不能停留在纯艺术的角度,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必须培养学会运用设计的思维语言进行创作,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二、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思考

1.服装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思路的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很少,习惯于沉浸在自我的讲述中。在专业课程设计上缺少与学生的沟通。这就导致老师讲的自我陶醉,而学生的收获却很少,所以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首先要提出的是教学的互动环节,课堂应该变成企业的工作室,教师在讲授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学生在工作室迅速记录下自己的创作过程,不断与老师共同,通过一次、二次、三次的设计,不断经历否定、否定、肯定的设计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自觉性,不断的让学生在完成自己作品的同时,分享自我创作的体会,并陈述作品要表达的含义。老师则要记录每个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不断给予修改意见。直到学生完成自己满意的作品。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不但可以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在不断的提问回答过程中,增加的自己与学习的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忙于迅速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感受。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丧失,而老师课后又要修改大量的不成功作品,耗时费力。提升服装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势在必行。2.新形势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在我国服装设计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以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美学、服装史论、结构工艺、面料、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作为辅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服装市场的不断发展,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教师我们要对社会时事与服装设计、市场环境等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一些如“首饰设计”“陈列设计”“时尚埋首”“奢侈品管理”等新型课程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重视交叉学科,在人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增加艺术与技术学科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艺术理论教育的传授,同时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重视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老师重视实践课程授课方式、创新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现在学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想法与作品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实践动手能力太弱,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能形成作品,一切都室空谈。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大实践学分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专业课程的考核以理论考试和作品创作结合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设计构思与款式结构、材料工艺相结合。重视隐形型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大赛。多参与企业产品设计实践。3.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服装设计专业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艺术、工科、理科、文科、人体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相交融的一门学科。服装设计专业对教学设施的要求非常严谨,学生的工作室既是学生的实验室,学生在工作室通过设计灵感的来源完成设计思路的表达,无论是面料的二次再造,传统工艺的印染:“扎染、蜡染”学生不断尝试从各种植物中提炼色彩并体验植物内在蕴藏的颜色。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服装艺术的造型、材质、技艺的多元呈现,这一切都是在工作室中完成。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工作室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核心、心脏”的作用。很多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把服装设计工作室与企业结合,学生参与服装企业产品研发视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

三、结语

科学设计篇2

关键词:现代;设计学;本科研究;变革

1 设计学科概述

现代设计学作为20世纪以来一门新兴的专门的学科,它也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由于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这让现代设计学本身也具有科学技术的客观特征;[1]而设计与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让现代设计学在一定程度上那个具有了意识形态的色彩。

2 现代设计学的现状

设计学一贯以来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从属于美术学,因而它也继承了美术学所特有的体系,相对于成熟的美术学体系给了现代设计学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所谓海乃百川,有容乃大,现代设计学也不断学习吸收其他学科的精髓,如经济学,管理学等,从众多的学科中获得启发。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对设计的欣赏也不断提高。而艺术的本源就是要立足于生活,为人民大众服务,因此现代设计学的设计理念也越来越人文化,生活化。当今社会中的大多数的设计者通过亲身的生活实践,从点滴生活中积累素材,继承传统,不断革故鼎新,标新立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拥有批判性思维,而包豪斯这样理工科为主的设计教育就应运而生,他打破了艺术的自由和告别了所谓的标准化,强调一个团队的团结精神,只有团结才能做到最好,强调设计的科学性,这是设计学本身的特性所要求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艺术表现相结合,成为了这个理论的革新之处。他学生亲自深入工厂,要求学生达到技工水平,让学生亲身实践这样就使得设计学教育的重心由形式走向了实践,从而开辟出设计学的一条新道路,引发了社会大众的新需求――方便实用、经济美观。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的设计教育体系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完全可以说包豪斯的确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础。

3 现代设计学变革

3.1 现代的设计批评结构不健全

纵观现代设计学,其附属艺术批评界,设计学批评与文学美术批评相比而言,设计批评没有受到同等的重视。无论是在现代的理论研究领域还是设计实践领域都呈现出一个场景――无人问津。然而,这与现代正快速发展的设计产业却不成正比。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现代设计批评研究领域的不健全,健全的批判领域将对现代设计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设计批评。摆在首位的就当属设计界要把重视设计落到实处。从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此后批判性思维就一直在现代本科教育课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信心,自觉性和良好的判断力。“批判型教育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怀疑理性――批评性地看待设计理论和实践,是研究可行性学习的基础”

3.2 现代设计教育体系面临的困惑

现代设计学相较于一些其他学科而言,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现代设计教育不存在一个国际标准化的体系。很多时候我们学习,借鉴外国的方法,然而现代设计教育却在外国找不到统一的模式,甚至是全世界。这一点源自涉及自身的特性。作为设计就是要立足生活实践服务人民大众。如今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条件下,让我们同外国所区分开来,所以不可能相同的模式来参考。设计的所涉及范围非常广阔,从电视广告到高楼大厦建筑,从衣食住行,我们的生活与设计息息相关。设计就此看来他的对象是复杂的,断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我们只能根据国情,另辟蹊径,拒绝单一死板的现代教育体系。

现在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开始慢慢进行着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尝试,现在专业的艺术院校通过开设更多的设计课程和不断增加新的类别来完善,增加学院的师资力量、高薪聘请对外专业教师等一系列方式来完善和壮大现代设计学的教学队伍。

3.3 纯艺术学科和设计类学科其学科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很多人认为设计是纯艺术,而纯艺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和对自我的实现,更侧重艺术家自身的感受和情感的宣泄。现代设计学科的本科教育课程则更注重于人民大众的需求,重点在于强调设计的物质的它的实用性和它的美感。设计学最初发展的起源,基本都是在美术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在美术学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学,只是在面临现代化快速发展中的临时决策而已。经济化的社会更注重的是设计的实用性而不是纯艺术。设计的定位在于其实用性,然而它的发展却与纯艺术考得太近,设计学招生还在以绘画为主,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基本上离不开画笔,速写、素描、水粉、国画,我们必须要认清,设计不单单只是绘画而已。

3.4 现代设计本科教育课程的扩充

从国外的设计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大致上经历了两个阶段,总的来说就是扩充,国外设素描扩充到结构素描;将单纯的色彩写生扩充到色彩分析;将简单制作扩充到立体材料的结构分析等,这种不断的扩充对现代谁本科教育课程的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与其同时,工业设计也就慢慢显得有些衰落。然而,在这种扩充我们要看到它所带来的阻碍,这种扩张中透露出非标准化、自由情绪、拒绝合作态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课程的扩充使得我们现代设计学更加丰满、充实起来。

3.5 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作为设计学的本科教育课程的受教育者而言,想要有新颖设计,就必须从设计思路,设计创作都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把握能力里。只有从事设计学科的人敢于质疑,敢于批判自己所在的领域,否则就会失掉自己的创新能力。想要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思维,就需要拥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我们必须毫不犹豫的不断的积极的推荐设计批评教学改革。提高现代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新到学生更够更深层次的思考设计的本质,更而更好地促进现代设计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使其不断地发展完善。

3.6 以国内现代设计教育的体系看现代设计学科本科课程变革

相比于国外的现代设计学发展,我国的则显得起步晚,发展慢。我国的大部分设计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发挥在那,直至现在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还是仅仅停留在设计的本科教育阶段。直到八十年代以后我国才开始设立现代设计课程,现代设计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的专门学科,它的价值在于应用于社会实践,有高度的务实性。现代设计学不但要关注如何构建和完善本学科领域内的理论体系,与其同时更需要的是严谨的学科理论,只有通过提升现代设计学科地位和本学科建设发展,才能为其提供有效保障。所以中国的设计学教育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教育体系,不能够完全照搬硬搬外国的教育体系。

4 结语

发展和完善现代设计学教育体系的责任应该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而不仅仅是我们所认为的专门院校。所谓的专门院校更多的应该是去考虑如何利用所学的设计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我们的经济发展。这所有的一切必须通过改革我们的设计学现代本科教育。只有立足于生活,面向于大众,现代设计学本科课程教育才能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巩淼森.跨学科:论设计高等教育的新趋势[J].创意与设计,2010(02).

科学设计篇3

毕业设计是在校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的最后一项,是综合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并加以实践。这是对学生系统的全面检测。一般来说毕业设计是对大专生、本科生的硬性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毕业设计也在发生着改变,不再仅仅局限于论文的形式,根据专业的不同,毕业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内容包括:源文件,设计说明,报告册,展板,论文,实物模型等等。由于各高校学科设置和教学体系的不同,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也有所不同,但是,即便毕业设计在内容与形式上千差万别,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一些相似的问题。

1.学生的思维易被束缚毕业设计是对本科生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测评,是将四年里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毕业设计的作品里。这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作为基础,娴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依托,更需要综合而全面的系统化的知识架构作为后盾。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通常会与时下热点、企业项目、命题研究项目等相结合,这对毕业生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一些高校将专业方向划分的过细,设置的学科之间交叉性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专业理论知识仅限于本专业。即使有些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但大多都是泛泛而谈,不能使学生很好的吸收并加以综合应用。所以在毕业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学生选题困难,思维发散不开,理论知识不足,理解发生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既制约着毕业设计的进度,也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

2.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较差在大学阶段,上课主要是以老师授课为主,其教学方式又与中学相差较大,课程时间安排相对比较零散,课业压力不大。这种改变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差,往往会到结课时才开始赶作业;另外,在校上课期间,课程内容的安排主要以书本和理论性的教学为主,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比较少,导致一些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这些平时积累起来的学习习惯,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学生会让导师直接选择毕业设计的命题,但因为不是自己所思考出来的,导致学生在对命题的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和错误;其次,学生自己定好设计题目后,在与老师在意见相左时,会习惯于听从老师的意见,而忽略甚至放弃自己的设计想法;最后,在实现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因为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过硬,学生往往不能将自己的设计想法很好的表现出来,如:由于软件运用的能力差,动手制作成品模型时,往往会产生与效果图不一致等问题。

3.教师资源不足,整体协调性低一般来说,大学毕业设计都是由一名老师带多名学生做毕业设计,在做毕业设计前,基本上都是先选导师,再定选题内容;所谓“术业有专攻”,每名老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是毕业生的选题,往往五花八门,什么样的内容都有,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选题不在导师擅长的范围类,就会发生两种状况,一方面,尊重学生的选题方向,但是因为不是导师擅长的领域,毕业设计可能做得不够到位,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的不统一,导致一些误差的出现,对于学生答辩比较不利;另一方面,学生为了能得高分,选择导师擅长领域的选题,这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束缚,不能灵活运用学科间的穿插知识。有些高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同意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做毕业设计,配备一到两名导师做指导。这在资源上做到了很好的补充,但是,也是会有一些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会有意见和建议不统一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影响毕业设计进程的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协调解决,会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的实现。

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优势

在现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被社会所需要的决定性因素。这就意味着,高校必须对在校学生进行全面且有效的培养。如何做到这一点,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不少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开始在与国内整体教学体系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跨专业教学实践研究。但是“跨学科”一词的概念非常模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1]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则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2]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今后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因为跨学科教学实践有着诸多的优势。一是,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将各学科之间的精华加以提炼,再进行加工,往往能有着1+1≥2的思维效果;跨学科教学是一种衍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新生命,跨学科教学实践更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这点解决了毕业设计中学生思维局限的问题,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灵活性很强,能够有效地针对不同问题、不同项目进行自由组合,这样可以解决毕业设计中学生的主动性差和资源不足的问题。三是,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对时下热点问题,企业难题,研究项目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了团队做毕业设计的协调性问题,有主有次,让每个学生的专业特长都得以发挥。综上所述,如果将跨学科教学实践运用到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将能有效解决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三、跨学科实践教学法的实施

在我国,综合性大学占绝大多数,相较于工学类、农学类的大学,在资源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这就给跨学科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方式比较自由,组合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些教育学者经过研究,将跨学科教学实践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种:单交叉跨学科教学,多交叉跨学科教学,以及研究性跨学科教学。单交叉跨学科教学一般指两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或者是一种学科内的两种不同方向、类别之间的互相交叉。多交叉跨学科教学指的是多种学科之间的自由交叉,可以是一次交叉也可以是多次交叉,这样就会形成一种立体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结构。研究性跨学科教学,一般指的是,在一个项目里总是包含着一些重大的社会性问题,这种命题的面非常的广,不是一种学科就能全面的分析和解决的,这就需要跨学科教学实践合作,共同研究,共同分析,共同解决。所以跨学科教学实践在毕业设计中至关重要,也是未来教学事业发展的趋势。

1.努力开拓学生思维,设置跨学科公开课跨学科教学实践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学习到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学会宏观的把握毕业设计方向;全面、多视角地运用理论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以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产品设计为例,在灯具的设计中,灯具的造型可以是形态各异的,一般来说,灯具的使用是要在一定的环境之下的。有些灯的功能是照明,有些是渲染环境的,有些是起到装饰效果的;灯具是在一个大背景下进行设计,要根据环境的不同,设定不同的功能,这就需要环境艺术设计的原理和实践方法进行支持。不论是工业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都是属于艺术类学科下的两种不同方向,所以这属于单交叉跨学科教学。当学生将灯具所处的环境设定为室内客厅吊顶照明灯时,得到的有效信息是,室内用灯,功能是照明。通过得到的信息,设计完灯具造型后,就要开始制作模型,学生要选取适合室内照明灯制作的材料,要了解制作材料的属性,以及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灯具最后是要能够使用的,其中照明电路等问题就要用到机械理论知识。这些内容可能在课堂上有专门学过,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学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理论的部分,这时就需要材料学院以及机械学院的老师进行跨学科教学实践的辅导,来完成灯具的毕业设计。艺术类,材料类,机械类是多门学科间的跨学科辅导毕业设计,这就属于多交叉跨学科教学。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毕业设计不仅仅局限在本专业,它需要很多跨学科的知识进行辅助。所以学校可以设置一些跨专业的公开课,让有兴趣或者有需要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或者可以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担任客座讲师,为学生讲解在毕业设计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拓了设计思路,全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为后期的实践奠定基础。

2.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加强跨学科互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是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习惯性的依赖于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完成作业,都需要老师的督促,这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为薄弱;在校期间,基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因素,学生实际能参与实践的机会相对比较少,所以在毕业设计后期的模型制作环节,大多数的学生会选择模型制作公司,花钱进行最后的模型制作。跨学科教学实践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毕业设计中,跨学科教学实践,更多的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导师作为辅助指导参与毕业设计。一是,在做毕业设计时,不再是先选导师,再定选题,而是根据学生做得选题,配备相关领域的老师来进行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指导;另外,学生应该从聆听的角色转化为主动论述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让导师了解毕业设计的构思和创意,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指出不足。例如,每年毕业设计,都有学生做关于车辆类的设计,但都仅限于表面,不能对细节进行深度推敲,否则就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问题。运用角色转换,让学生讲解车辆的设计思想、制作环节、材料的选择、人机工程、机械构造等原理,通过学生的讲解,老师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问题的提出不仅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更有主动性的去了解汽车设计中要用到的各种原理和实践方法。这种跨学科教学实践的互动模式,将学生和老师的地位进行互换,有助于调动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3.打破学院和专业壁垒,实现资源互补资源的不足是毕业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如师资资源,选题资源等。毕业设计一般是采取“一师多生制”,这样会导致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的狭隘。其实,可以在学生选定题目后,配合一位本专业的老师和多名辅助老师,辅助老师不用参与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只需在毕业设计的某个环节给予指导,而主要的老师要全程参与毕业设计,并且帮助学生掌控毕业设计的各项环节。例如,家具的设计,本专业的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造型方面的建议,但是像材料的选择和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本专业的老师可能研究的不够深入,我们就可以请材料学院的老师做指导,这样在最后答辩环节,就不会出现“虚有其表,没有内涵”的产品。另外,学校也可以与一些加工厂或者相关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让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亲身感受一个产品,从构思到实物成型的过程,不仅加强了理论学习,还能增强实践参与性。课题项目性的毕业设计也是在近几年出现的比较频繁,这种类型的毕业设计往往涵盖了一些社会热点,企业难题等,涉及面广,需要运用到综合性学科知识较多,这就体现出跨学科教学实践在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种毕业选题可以以团队的形式出现,既能全面地对项目进行研究,又能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艺术学院申请的“新能源汽车的设计”项目就涵盖了设计、材料、机械等学科,可以由这几个跨学科专业的学生老师来共同做毕业设计,共同进行答辩,不仅可以取长补短,更能使毕业设计变得丰富、系统、全面。

四、结束语

科学设计篇4

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地位和认知特点,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从而达到认识自然现象、感知科学魅力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注意力分散,感知外部世界往往从自身兴趣出发,很难与实验目的相符合。所以在设计实验时要采取机动多变的方式,充分调动感官,有意识地引导直接观察。如:冀教版科学《根与茎》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和茎,让学生观察、比较,最终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茎的相关特点。教师针对中高年级学生设计实验时,要根据其已经具备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以一种引导激励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动脑,通过相互合作,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如设计《认识浮力》的实验时,通过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亲身体验,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之后拓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手中条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样设计满足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探究兴趣,巧妙设计实验

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极易对陌生的领域产生兴趣。虽然小学生的知识单一、经验欠缺,对一些事物和现象没有具体的感知,但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点,精心做好准备,巧妙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创设探究情境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利于探究学习的环境和局面,使他们在良好的认知心理作用下产生对科学探究的需要,激发起实验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实验的兴趣。如在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实验时,把一团纸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让学生猜想,纸巾会被水浸湿吗?试着说出其中的缘由!这样的情境创设早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问题的提出立刻会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三、培养操作习惯,规范设计实验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特别注重细节规范和操作习惯的养成,大多数科学实验的失败都是由于忽视细节导致的。所以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把握相关实验中的规范和操作规程,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习惯。每个实验用具,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这些规范有时确实看似“浪费”时间,对实验结果也无重大影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用温度计在测量温度变化时,教师时刻提醒学生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壁,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持平。而学生由于手持温度计的时间长了,手发酸,本来看又不方便,就把温度计斜靠在了烧杯里,把两只手彻底解放了出来,从而造成了读数不准。所以在实验设计时,一定要严格规范,有序示范,让学生看在眼里,学在心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四、优化常态教学,创新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科学课程而言,重视实验教学,充分挖掘探究实验的“创新点”,并加以精心设计是落实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所谓“创新点”是指那些蕴涵在探究实验中,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从而得出新知识和新方法的潜在因素。首先更新实验设计的思路。设计实验时不能局限于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探究溶解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一些食盐、食用油、白糖,再利用教室里现有粉笔和实验室准备好的酒精。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科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课本上微型实验的探究,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次改变实验教学的陈旧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在相关的实验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科学实验研究活动。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科学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最后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实验评价,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好准备,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新的评价观点应该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操作时就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科学设计篇5

一、实验设计要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出真知。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就是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一些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自己亲手实践的经历却很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时,教师设计了实验,带着学生到实验室上课,教学地点的变化,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每当科学课我一走进教室,学生便雀跃欢呼。那场面,表现出学生对科学课的浓厚兴趣。我在每课的实验设计中,注重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全面,让大家都动手来做一做。在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科学的乐趣,轻易地掌握课文内容。在教学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中,让每个小组在实验桌上装好杠杆尺,然后,向学生提出:“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合作,由他们自己去探讨这些问题。通过实验,学生掌握了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既强化了对杠杆原理的认识,又从中找到一些研究规律。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应用到亲手操作,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从中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自己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和掌握课本内容的目的。高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比较广,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比较强,但他们对科学还只是停留在好奇的层面,往往抓不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因此,教师在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观察事物,并从中悟出道理,找出技巧与规律。在教学“滑轮”这组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组装出一个定滑轮,向他们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这样的滑轮?”再让学生在滑轮上的绳子一端挂上钩码,用手拉动另一端,让学生体会一下。然后用直筒测力计去拉,看看需多大的力,并说说能否省力。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用定滑轮提升物体,不能省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每个小组一个滑轮:“你们可做出能省力的滑轮吗?”通过教师的启发指导,学生小组共同合作,结果,学生把滑轮、滑轮组的实验都自己做出来了,感到非常高兴。在教学“拱形的力量”时,教师让学生每个人用硬纸板做一个拱形放在桌上,在拱形上面放上笔等文具,让学生自己观察:“当拱塌下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使拱能承受较大的压力,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有了开头的示范实验,他们开动脑筋,再次动手。结果,全班学生很快发现用课本把拱的两边抵住,拱顶能承受较大压力。我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得出结论,然后再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并结合实际提问:哪些地方运用了拱形?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拱形的力量。这样的实验设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

三、实验设计要充分发掘并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

科学设计篇6

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是设计构建了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是要塑造人———实现人的社会化,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则是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建构———教育教学的结构与过程、资源与技术、理念与实践、物质与文化等有系统的展演运动过程。优秀的教育教学模式既有其哲学基础、科学依据,更能将问题、过程结构化、操作技术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学的艺术性,使教学生动活泼,课堂趣味盎然。研究我国20世纪7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的杰出成就发现:哲学使他形成了良好的思维模式,从而他能将问题结构化,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问题:(1)培养目标问题;(2)课程整合问题;(3)课程内容问题;(4)课程实施问题;(5)课程评价问题;(6)课程管理问题〔20〕。培养目标既是确定方向,也是明确标准;落实目标,保证目标在课程中的整合,是课程内容的优化;课程实施是关键,既有科学和技术上的要求,也有艺术上的体现;课程实施的效果要通过评价进行检核;而课程管理则是对课程工作的规范化,进而实现对语文课程质量的PDCA管理。这是一个在课程层次上讨论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20〕,这种做法并无不妥。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教(Howdoinstruct/teach)?这就涉及一整套具体的技术方法(显性知识与隐性/缄默知识),魏书生先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将教什么与怎么教合而为一了。对魏先生这样的教学高手来说怎样教不是问题,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讲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科学的方法就是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如具体到某一个单元的教学来说,其操作步骤分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20〕。解决操作性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教材或辅助教材的保障,这就从形式上完成了语文教育的一种模式建构。因为魏先生建构的这种语文教育模式是基于哲学理念和非严格技术语言描述的,所以在理论上具有一般性,但在实际操作上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在语文教学中能够使教学进行艺术化呈现的,在教师人群中一定是相对少数。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掌握学习原理或教学模式中得到解决。布罗姆的“掌握学习原理”,事实上是“为掌握而学习(MasteryLearning)〔21〕”,是一种目的论的提法(社会的行动或实践皆是基于此一要求)。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引申出掌握学习理论,但要将其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又有着大量工作要做。布卢姆对有关的教学做了一个系统性的构想,教学是系统而且切合实际的,学生在面临学习困难时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并掌握,教学对掌握能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都可以达到目标水平〔21〕。“我们的孩子都能学习”〔21〕———这是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和进步,不是用环境决定论的方式一论了之,这一点也可以看成是对蒙台梭利教学法成功的另一种注释。基于这样的构想,怎样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就是纯粹的教学教育工艺过程与组织实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我们不是要用模糊的或哲学式的理念,而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明确陈述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说,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系统要切合实际地具体体现,即“所教学的内容是连贯有序的,接受教育的学生有基础,或者其新内容的引入是循序渐进的”,当学习发生困难时会得到及时的帮助,从而保证学习内容是能行的、系统有效的。据统计,在美国1982年就有三千多所学校采用了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人数达到百万以上,教学效果明显,实验表明这一模式可以使80%以上的学生获得在普通班中只有20%的学生才能达到的成绩水平〔18〕。当然对这种教学模式能否普遍推广还是有各种各样疑问的,它对师资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如果没有能够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师资力量,或者说普通的教师不能够保证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行,那么就不是一种完全有效的科学模式;但如果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后,无论什么样的师资都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那么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就是有巨大生命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我们并不期望人才都能三倍四倍的增加,优秀人才对整个社会来讲只要达到一个临界水平,并保持继续稳定增长,对社会的作用就无可估量。布卢姆团队在经过艰苦的研究后开发成功了掌握学习的教育模式,他们的成功并不是针对优秀班级的学生实验,而是针对一般学生试验而取得的。因此,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一项教育科学的重大发明创新成果———他们设计创造了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身具有十足的技术含量,同时也是可以复制的,只要严格按相关的操作规程实施,掌握要求的教育内容是现实可能的。如果记得不错的话,运用掌握学习法进行教学的效果是100%的通过了合格检验,优良率达到了80%以上,而对于不被看好的学生在使用“掌握学习法”的教育模式之后也能取得骄人的业绩,此即意味着实验是可重复的,可预期的———科学的教学法。掌握学习法的教学效果与前苏联帕夫雷什中学在五六十年代的十多年中超过99%的升级(合格)率水平是旗鼓相当的,但帕夫雷什中学的优秀/良率有多高,未见报道。无论怎样说,苏霍姆林斯基掌校的帕夫雷什中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典范,而掌握学习教育教学模式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上最好的班级教育教学模式典范。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是经过科学设计的、实践检验过的成功模式,它们是可复制的。好的教育教学模式是重大的教育教学技术发明,也是使得人类走向全面自由发展的真正保障。“只重视最低标准的社会,很可能只培养出最低水平的能力。……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生活要求我们大家都有更高的能力标准。”“社会的未来福利将更大地依靠我们的‘新的学生观’”〔21〕。一个人才贫乏的社会很难真正建设成为一个持久和谐发展的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告诫人们:“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所以我们认为,最好的教育是能够促进每个人都具有充分思维与行动能力发展的教育。

二、关于教育问题中的解释方面与教育活动的设计

从解决教育活动科学性要求的角度来看,“教育学”就是设计科学。当然教育学首先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没有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没有教育和教育学。由于人类社会教育的存在,就派生了教育现象问题,虽然不能说这无关紧要,但至少它们不是同质的问题,也不属于同种性质的科学。如果我们将教育问题看成是广义的科学研究对象的话,那么教育科学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科学。教育学是狭义的教育科学,而教育问题的科学是广义的教育科学。如果说“教育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体系,那么教育学不是,它属于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员或部分;从命名的角度考虑,不能用“元教育学”〔22〕瑏瑡代替“元教育科学”,而“元教育科学”成立不成立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围绕“教育目的”展开的“教育学”学科门类,关注的是教育实现的问题,我们将其称为设计科学,大体上讲有以下方面:教育学(也称教育原理、教育学原理、普通教育学等)———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如教育与教育发展简史、教育的目的、教育如何可能、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总体来讲,人们对教育要进行系统的认识,“系统认识”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分析”〔23〕的过程。教育工艺学———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教育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也是创作,不是工匠的工艺。教育培养活动既愉人,也愉己,人们享受整个活动的过程,教育过程是科学的、技术的———过程的有序展开,是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的浪漫之旅。教育工艺学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设计”〔19〕,以达到其优秀的目标。教育方法论———方法论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多层次的复合性问题。教育的效率、效用以及效果是依靠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保障的。由于教育是一项千头万绪的工作,不仅要有方法,而且需要的方法还会是惊人的多、惊人地复杂。教育方法是教育研究的可持续领域。教育系统工程———指从局部、个别事务的优化到整体全面的优化,包括优化教育环境。在教育系统工程里面我们要将每个孩子都能学习、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等具有公理等级的公则作为基本理念。所有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系统模型、系统评价等都是与设计相联系的,科学管理是系统设计,掌握学习也是系统设计,帕夫雷什中学的辉煌成就也离不开系统设计,系统工程与系统设计是紧密相关的瑏瑢。教育评价———是属于教育管理的下级内容,活动的结果或效果是人们最关心的教育问题,也是一种投入产出的指标。教育管理的规范要通过严格规范的教育评价来实现。教育测量学———不能测量的事物就无法管理,当然也不能评价。教育测量从大的方面讲隶属于教育管理,同时又隶属于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是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教育管理学———作为活动的教育其本身是需要管理的,另外教育管理也是实施教育的一部分———管理育人。今天教育管理本身已经成为一种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如教育管理硕士、教育管理博士。管理学本身是设计科学,教育管理学是管理学的子学科,而不是教育学的子学科。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提供服务的活动,故教育管理又属于服务管理。教育组织———教育组织是资源(组织)配置,过程组织也是教育管理的职能之一。教育组织是可以在多重意义上使用的,所以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组织理论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教育伦理学———教育活动中的相关伦理规范问题、参与教育活动的教师与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教育公平与公正,等等,都属于教育伦理学的范畴。教育卫生学———今天的健康卫生已经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了,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的健康。学校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除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动作技能之外,更主要的就是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未来社会中出现的问题都可能在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中发现它们的影子,社会的健康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健康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教育法学———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规范和建设教育的政治法律环境。教育行政———也称教育治理,是在教育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具体治理保障,更多的情况下是政府行为,实际上是社会政治意识的体现。教育哲学———解决“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什么”、“教育教什么”、“教育怎么教”等这类教育问题,当然最根本的还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根本上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而以上的一切又在于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一般哲学的主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年的《教育丛书》无不体现着教育哲学的思想和精神,各发达国家更是具体体现在他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实践中,这也就应了马克思所讲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的精辟论断。当今世界上唯一的霸权主义国家美国更是各种哲学思潮的实验田,虽然在某些时期、某些方面似乎造成了问题,但总体讲是促进世界进步与前行的。这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对世界的洞察或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对改进和提升我们这个人类社会起着根本性的定向作用———一个国家的观念资源〔24〕决定了她究竟能够走得有多快,走得有多远,以及发展得有多好。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其回答大致上讲是一种存在,没有根本性的错误。但存在是有不同的方面的,先在的、不变的存在是一种存在,运动的、建构性的、合目的性的过程存在也是存在。前一种存在我们要认识的是一种决定论的存在———因果性———要求对现象进行解释;后一种存在是基于目的论的存在,过程是趋向合目的性的———强调其设计建构的优化方面———是一种未来需要建构的存在。所以讲,教育哲学本身也给教育学以合法性,教育学是解决教育如何可能的问题,教育是要塑造地球未来的主人。人的产生也许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但人的未来则完全决定于人自身的发展潜力。从逻辑上讲人是发展未完成的,但在人类走向自为之后,人类则必须承担更多更大的考验。人类的进步都是依靠理性发展取得的,但人类的理性是否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从简单理性到复杂理性,从局部理性到整体全局的理性,理性的最高境界是理性的艺术。是不是、会不会所有民族国家都有轨道通往这样的方向?因为今天人类的理性水平是发展不平衡的。人类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到90年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但绝大多数的地球人类是被时代洪流裹夹进入这个是时代的,也即今天主导世界文明发展的力量是欧几里德的方法论体系,“聪明的人应当根据‘假如我们做了这件事,符合逻辑的结果应当是这样,然后是这样’来公理化地思考”〔25〕。这或许可以被认为是理性发展的艺术阶段的表现,是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根本所在。……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21世纪议程中,人类能不能真正以共赢为准则,这将是对人类理性的终极考验。在地球上遭遇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社会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教育危机也许更甚。教育哲学从科学分类学来看,仍然是一种形式科学,它不是对任何问题的解释,也不能解决教育本身的任何问题,但教育哲学的进步和发展是可以指导促进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没有经过审思的生活是不值得的,没有经过哲学审思的教育与教育学起码讲是不可靠的。当然教育哲学也不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从教育科学体系讲,教育哲学是把握教育的整体的最好武器。关于教育现象的科学问题,大体讲有以下学科科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文化、教育(历)史学等等。这些学科科学研究教育现象是从各自学科出发对教育现象的研究,他们视教育现象为一种社会存在、人类存在、经济活动存在等。我们也可以对其进行一些解读,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整体教育科学的认识与把握,从而区分教育学、教育哲学和教育现象学的任务与学科科学的差异。我们说教育现象或对教育现象的解释是指通过研究这类问题发现一些规律性的问题,以得到某种确定性关系。教育人类学———教育人类学(Educationalanthropology)是应用人类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人类现象,是人类学个别或者是人类学的专门化。人类学显然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关注的是人类发生过的过程或现实存在的东西———历史积淀,它展衍百科、塑造诸家(人类学发展得比较晚,也是因为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与把握需要各类科学的高度发展,人们才能进行总结研究)。人类学是解释科学,人是一种宇宙的缩影,所以人类学也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人是万物的测度)。从人类发展的泛系理论高度来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人既是环境的塑造物,又是其自身的塑造物。人从一进入社会化发展阶段,其自我塑造就越发的强化发展,今天人们有意识地创造塑造教育环境,使人类发展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人类真正自由的存在,这都赖于人类理性的光辉———理性艺术的光辉,也是当今创新型国家正在走近或走进的阶段。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解释作为社会现象的教育问题的学科。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有其社会的根源,这种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从客观角度讲无所谓好坏,但就其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会有好的作用和坏的作用,因此教育的提升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的改造改进,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个别或社会学的专门化。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文化———教育(历)史学———……所有解释教育现象的学科科学都从相对客观的角度研究教育现象的问题,这种对教育现象的解释说明揭示教育中的心理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生态文化规律,都可以为教育的改进与改造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如果没有这些研究,教育的提升与改进就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做不了正确的事情。当然对教育有支持作用的不仅仅是教育现象学,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都有可能是支撑教育与教育学的。教育学的科学体系是围绕教育活动实施展开的系统活动学科科学,总体上是直接服务于教育活动或者说就是教育活动本身。他们基于目的论的要求,实现教育的合目的性,要求做正确的事,同时也必须正确地做事,通过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设计规范来保证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这是人类面向未来必须做出的选择,也是唯一能够做的事情。设计使教育、也使人类走向未来,这是重大的决策。赫尔巴特认为,“要使教育完美需要各种学科科学发展的完美”〔9〕,这就表明作为综合/设计性科学的教育学必须有各类学科知识的支撑,以确保教育做正确的事和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地做事。没有各门学科科学的高度发展,教育活动所能进行的综合也必定是贫乏的,所以说,作为教育思想家的赫尔巴特在二百多年前就深刻地洞见了作为设计科学的教育学的综合集成所在。

三、困惑中的思考

人们仍纠结于教育学是什么科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因此不断地对教育学提出质疑。有研究者甚至愤怒、呐喊、彷徨,愤怒的人诅咒教育学的终结,呐喊的人试图另辟蹊径,彷徨者会病急乱投医,或是做出似是而非的研究;也有些人专注于合乎解决问题逻辑的努力,研究教育学的元问题(元教育学,元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等。而由于逻辑起点问题本身的界定不够逻辑清晰,关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的研究也搞得像一盆浆糊〔26~27〕瑏瑣。没有元教育学,也没有元教育科学,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讲教育学存在元问题,譬如说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就可能是教育学的元问题之一。而教育学的科学属性可能是教育学的另一个元问题。对这个问题笔者在前面已经做了努力,能不能达到满意,希望有教育方家给予指正。笔者断断续续读过若干关于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和杂志文献,不足以进行全面的教育学研究评论,只是从实践科学的要求出发,从实践活动如何可能的角度略谈一二。教育学的元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能不能算是教育学的元问题?笔者在上面的讨论中已经否定了元教育学、元教育科学的合法性,因此从“元”角度出发也许就只可以讨论教育学的元问题了。而对教育的元问题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这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虽然不一定能成为定论,但在没有更好的解释之前,其论证应该是比较有逻辑基础保障的。在知网上查阅《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文史哲百科辞典》、《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学科辞典》、《逻辑学大辞典》、《哲学大辞典•上》,对“元科学”的解释是:“元科学”,亦称“元理论”。以科学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科学的性质、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元科学”概念最先由逻辑实证主义学派提出,认为科学哲学不把自身当作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而把它作为研究科学的本质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元科学”。该学派指出科学概念与元科学概念有严格的区别,如“力”、“质量”、“基因”等在“科学内部”出现的名词是科学名词,属于对象语言;“规律”、“理论”、“说明”、“确认”等用来“谈论科学的”、表示科学的陈述或活动特征的名词是元科学名词,属于元语言。科学内容不影响元科学名词的意义,元科学名词的意义不是科学内容的函项,不随科学中使用或接受的特殊概念、命题与论证的变化而变化。科学哲学是与任何理论的不变特征、理论的“概念”本身、“理论”的意义本身有关的理论,是一切科学的元科学。除了科学哲学外,属于元科学的还有科学学、科学技术论、科学方法论、元数学、元逻辑等。华东师范大学的陈桂生教授、唐莹和瞿葆奎教授、郑金洲先生分别以对话的形式、论文和考辩的形式讨论了“元教育学”〔28~31〕问题,唐莹还专门用长文介绍了西方元教育学概况〔30〕,那么“元教育学”的地位在哪里呢?对祈海军先生《哲学向元科学的演变》一文中的观点,笔者深以为然。元科学问出的问题或者说要研究的问题确实切中要害,能够澄清很多问题,可能真正走上了解惑之路。陈桂生教授的“元教育学问对”是希望能够合理地引出元教育学,进而发展中国特色的元教育学;唐莹和瞿葆奎教授的“元教育学引论”则是在“元”的广泛采撷上下功夫,冶炼一炉元教育学出来。他们对教育学的一些传统问题用概要排列的形式提出,但没有提出更新或更深的问题,如教育的逻辑起点、教育如何可能、教育学如何可能等关于教育学的元问题。唐莹的《元教育学———西方教育学认识论剪影》完全接受了关于教育哲学的各种不同论题———汇集为元教育学(一元)的观点;郑金洲先生的“元教育学考辩”工作独特,很多工作可称精微,但包括唐莹和瞿葆奎教授在“元理论与元教育学引论”中提出的各种基本问题,在元教育学中都得不到拷问或有效的回答。那么,应如何总揽,如何超越,又如何真正实现元教育学的价值呢?“元教育学”是什么科学呢?他们认为教育学是一个学科群,针对这个学科群的科学问题是要一门元教育学来加以解决,唐莹在介绍西方元教育学时则将元教育学看成是教育学的认识论。但这个学科群除相关学科都带有“教育”二字外,它们又具有哪些共性或个性呢?教育学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它永远是为了解决教育如何可能以及解决怎样可能的问题的。如果一定要有一门学科研究教育的现象,那它一定是“教育现象学”而不是“教育学”。元,能元(复原———回到始初———找到真谛)吗?元,能圆(圆满———让教育学获得真正的科学地位)吗?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这里的“元”是不是也太糟粕了,是烂“元”或者说是“元”烂。陈桂生先生与瞿葆奎先生都是我国教育界的泰斗级人物,但他们也存在局限性。在他们的时代,甚至于现代,对科学的分类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惑的事情,总是以科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分类的标准,即使在元科学出现以后,也特别强调元科学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研究科学的性质、特征、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显然科学的性质不属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应该说科学的性质不同于科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如何概括与实践相关的科学特征,给实践科学一个贴切的命名,这也一直在讨论中。即使分析哲学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对分析哲学给人类带来的挑战或发展帮助多数人也还是来不及接受,并思考如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的工作实质是什么?边缘科学、交叉学科、技术科学、综合科学到底在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性质如何?等等。在国内也许有一些人开始学习运用元科学,但还没有达到自觉的运用元科学思维———以真正的教育中的问题、难题为解决对象。运用元科学思维讨论研究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解决科学的分类问题,这是一项元科学研究中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但却一直裹足不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虽然笔者做了一些初步的工作,真正有所进展则是近一二年的事,而且还需要时间进行完善,更需要时间来证明是否能行。因为缺乏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统一认识,如果在元科学分类的意义上界定教育学的科学属性,以及对带有教育名词的学科属性进行把握,匆忙地提出“元教育学”就可能是一个冒失的举动。元教育学不应该使教育学更加浮华。笔者很喜欢胡塞尔的本质直观,哲学的科学化是元科学的根据,分析哲学则是更进一步要实现哲学的技术化———后科学时代,即设计科学时代。关于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在文章开头已经做了一些交待,在此不再讨论。值得欣慰的是讨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问题与教育(学)的元问题、教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竟然是同一的,这样的意外也许不属于意外,这是不是本质直观的反映,或者是奥卡姆剃刀魔力的作用呢?要说的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关于教育学中的事理研究。“事理”〔32~33〕是什么“理”?是我们所做的工作、解决的问题有关的道理也;符合“事理”,使所做之事不出任何的纰漏,也即把事情做到极好的程度,所以我们将符合事理看成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事理学或事理研究则是关于我们如何能够将事情做得好或完美的学问(科学)。事理包括协调物理、切合文化伦理以及顺应天文地理。事理学或事理研究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科学方法———一般讲可称为复杂性科学或复杂性系统工程。我国著名系统工程科学家顾基发教授在研究软系统工程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的概念,并用中文拼音“W-S-R”称其为软系统工程方法论。总体上我们可以将系统工程学称之为“事理学”。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时候,也希望能将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的学理说清楚,于是在对顾基发教授提出的“W-S-R”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事理的理解提出了“物理—事理—文化伦理—天文地理”的概念。前两个提法与顾先生的提法一致,但对顾先生的人理,笔者用“文化伦理”取代是因为人理没有明确的界定,而文化伦理则是比较明确有据的;由于天文地理是一种环境规定性,与物理不是太相符合,所以也就单独提出了。在科学上,事理不同于物理、天文地理和文化伦理,如果我们不能在科学里面找到它存在的理由,那么就难以真正的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需要更有力的武器或方法论的工具———即逻辑和数学,借助数学与逻辑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建模处理,以达到优化选择的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实时控制,从而达到我们所要求的目标水平。因此,“教育学要进行事理研究”〔34〕是有其客观依据的———我们“做教育”,而教育做得好不好取决于我们是不是做对了事,正确地做事了没有,事理研究更在于后者。当然做正确的事与正确地做事是分不开的,如果做了错误的事而又是用的正确方法,那其危害会是倍增的。教育学研究事理问题与其他科学学科研究事理是不同的,是相对独立的〔35〕,是基于教育实践要求的。关于事理,人们还有以下认知和体悟:“事”是塑造、限定、制约“物”的外部因素的总和。事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时间与空间的情境,蕴涵着人的动机、目的、情感、价值等意义……在具体的事里,我们才能知道物是否合乎特定的人的特定的目的,是否合乎人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的认知逻辑,是否合乎环境、人情、价值标准等。这一切就叫合乎“事理”〔36〕。“事理”即人为事物的诸元素之间存在着的普遍和必然的关系。以事理方法研究设计文明的目的,就是基于对设计文明面貌的感性还原,通过对人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作用的理性重构,探求一般抽象的人为事物之事理,“设计文明之哲学”〔37〕。

科学设计篇7

关键词:备课 教学 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38-02

备课和教学犹如是左手和右手,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来说,准备充分、安排得当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学过程是否能够与备课内容衔接起来,也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衔接的不好,就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拖堂、时间剩余较多等现象,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备课与教学的有效衔接,首先要备好课,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将教学和备课衔接起来。

1 备好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好的课,少不了教师在课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周密详细备课。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要上好一堂课,就要从有效的备课开始,仔细收集资料、完整熟悉教材、认真编写教案,做到“课在心中”。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的备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合理使用教材,明确目的,理清主线

备课要求教师合理地使用教材,并非要求教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钻研教材上。很多老师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所以在备课时既深挖教材内容的深度,有无限制地拓宽教材内容的广度,准备的内容非常充分,却无主次,过于杂乱,或者因为内容过多而无法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因此导致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要备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读懂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规定、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内容,体会整本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标,将其融汇贯通。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教材内容、科目特点出发,认真分析每一章节的内容,抓住主线,在脑中形成清晰明确的知识脉络。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将教学目标分开为多个小目标,通过细化每一个教学的重难点,阶段攻克,逐个击破,最终完成教学的总目标。

1.2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安排,仔细推敲

教有教法,教无定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仔细推敲,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总体学习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知己知彼”。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到全面照顾,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备课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

在备课时,教师要熟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互动情况、自主性等各方面特点,多问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引入新课时的例子是否和学生生活环境一致?举例的内容是否适合?怎样将概念讲清楚?板书位置在黑板的哪个版块,重要的内容该写在什么位置等。同时,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减轻学生的负担,做到内容多变、生动有趣,讲练结合,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特点,才能做到合理备课,因材施教。

1.3精心编写教案,科学设计,认真备课

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是备课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此时,再经过精心编写、科学设计,就能完成一份教与学完美结合的教案。在设计教案时,要做到思路清晰、选题科学、布置合理,确保不放过每一个重点,讲透彻每一个难点,同时让课堂生动有趣,气氛和谐。

另外,加强集体备课也是备好课的一个重要手段。集体备课是集合所有教师的智慧,可以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充分地暴露独立备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同时,集体备课也有利于产生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团队,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

2 如何做到将备课与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

不论备课的内容是如何精彩,情节是如何地有趣,都需要教师将备课的内容和精神完美地表达出来,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备课内容和设计目标。所以,备课与教学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如何做到将备课与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按教案思路上课,灵活上课

“课前认真写,课上丢一边”,不按教案思路上课,教案是教案,上课是上课,教案与上课各自为政是很多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上课不按照教案思路上课,就容易偏离主题,使备课失去了实际意义。要做到备课与教学的有效衔接,就要充分地利用好备课的教案,根据教案的思想完成教学过程,因为教案中每一个预设的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更加主动、完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另外,教学也不能唯教案而不通变化,因为我们在备课时,虽然有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但是教学的环境是在时刻变化的,例如,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时,学生的学习精力就不如二三节,这时就要根据课堂环境的变化适时改变教学策略,灵活上课。

2.2注意学生反馈,提高教学实效

教案、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教学把教案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将学习的实际情况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哪个知识没讲透、哪个环节没表达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语态等,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习题等直观地反应出来。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改进备课方式方法,不断地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做到课堂完整、流畅、生动。

2.3加强互动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互动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最大程度上地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处于高速运转的模式,让教学效果更佳显著,同时还减少停顿和重复过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中来,灵活机智地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多答案问题,同时,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体态都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活力。

3 结语

一堂精心准备,完美演绎的教学,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认真准备,懂教材、懂学生、懂教法,在教学中认真执行备课思想,注意收集学生情况,灵活变化,心有学生。特别是近年来,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材不断变化,考纲一年一易,给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和高希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合理布置,把备课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科学设计篇8

1.实验时间过短。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只在乎讲解进度,小学生的实验时间也被缩短,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有时候小学生还没做完实验,没看到实验现象,由于时间不充裕,被迫停止实验,实验过程过于匆忙,只表现于形式而不注重结果,使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老师的实验指导过于详细。在进行实验操作前,老师将方法、步骤等都讲解得很详细,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讲解去操作,没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而失去对实验的兴趣,不能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二、小学科学实验的目的

1.培养小学生的感官协调能力。小学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老师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口、眼、耳、鼻等各感官协调合作、共同参与,使小学生明白观察事物不是只能用眼睛,其他感官也可以参与“观察”。

2.让小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实验中,老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掌握实验技能,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通过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理解能力,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科学术语的掌握。小学生处于习惯养成时期,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运用科学术语进行讲述,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术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态度。

4.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的能力。通过主动学习来获得知识,能够加强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通过主动提问和思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

5.结合学生能力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小学生能够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小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处事能力。

三、小学科学实验设计

1.基本实验。这是科学实验的初级阶段,先向小学生展示在科学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基本设备和仪器,学生需要认清实验时要用到的基本物品和材料,并能够掌握基本仪器的操作方法。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讲,经过这个阶段的实验学习,小学生可以对实验内容进行准确的表述,并能够清楚地了解实验的方法,目的以及步骤,从而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在老师示范过程中,清楚实验的观察对象,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和解释实验对象。

2.基础实验。是在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对小学生已经掌握的重要的科学结论进行验证的实验部分。通过实验,小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实验技能,讲述实验的要点、方法、目的、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学生可以对简单的图标和文字资料进行讲解和说明。

3.有关社会生活的科学实验。当小学生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前面的基础实验后,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实验来解决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自己制定实验计划、方法、步骤,通过自己的实验去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学生在实验选材方面需要做到经济、环保;所进行的实验对象要在自己能力控制范围之内;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途径进行实验操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