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8篇

时间:2022-07-11 21:49:48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篇1

关键词:高校学生 考试作弊 四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23-02

考试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能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发挥着检查评价、反馈调控、教育激励等功能。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考试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违背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学校、教育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所以有效防止并进而根除这种现象,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急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1.1 数量扩大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导致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而且90后的学生具有极大自由、享受的心理特点,所以很多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在考场作弊。据不完全统计,接近80%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种正常现象、普遍现象,考试作弊是应对考试做出的机会主义反应。通过网络、媒体或报纸报道高校学生作弊现象也呈现增长趋势。

1.2 动机复杂化

高校学生考试成绩与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留级、奖助学金的评定、“学生干部”的选拔、“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毕业生的评选、学生的入党、学位的获得、就业岗位的推荐等,所以考试作弊不仅发生在学业不良者身上,即使是优秀学生因为分分必争也存在作弊现象。

1.3 方式多样化

随着各高校对作弊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方式也由原来的带资料、偷看等向发展为更隐蔽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1)打手势;(2)夹带:将事先准备好的缩印纸条,藏在衣服口袋里、座椅上、文具盒、笔袋里或水杯里,或者写在手掌上、胳膊上、大腿上、衣服上或课桌隐蔽处;(3)抄袭、传递:偷窃邻座试卷答案或将写有答案的纸条传递给他人:(4)交换试卷;(5)找人替考;(6)利用手机短信、电子手表等现代通讯工具或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设备作弊;(7)运用隐形笔、微型耳机和无线电子接收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作弊;(8)搞小恩小惠:考前求老师透题或考后提高分数以便过关。

1.4 手段高科技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的高速发展及网络和移动电信的普及,人们利用快速便利移动信息工具进行作弊,考试作弊的手段高科技化趋势日益明显。

2 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危害

2.1 对学生的心理、思想及能力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首先,考试作弊成功的学生,心理上由开始的不安发展为依赖的心理,其他同学也会产生效仿、攀比的心理。其次考试作弊造成大学生是非观念、诚实守信等思想道德品质的缺失,影响健康的行为准则和人格的发展。最后,作弊学生虽然能蒙混毕业,但是影响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掌握,最终导致学历与能力不符。

2.2 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声誉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反映教学效果、检查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业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考试作弊影响考试结果的真实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效果,最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次,学生考试作弊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严重违反考风考纪,影响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将严重损害学校办学声誉。

2.3 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但是高校学生考试作弊严重影响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培养,直接损害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同时也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将摧毁整个教育事业。

2.4 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一方面,高校学生考试作弊危害社会公平和诚信,作弊学生走上社会后容易萌发作假造假念头,严重的会进行骗欺诈乃至走上犯罪道路,败坏社会风气。另一方面,高科技作弊助长不正之风,滋生贪图利益者利用假的高科技作弊工具骗取钱财,扰乱社会秩序,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3 “四位一体”加强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防治的具体措施

3.1 学校统筹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

3.1.1 建立考风督查组

该督查组由学校校长直接领导,成员从各个学院资深教授中竞选产生,但是每个学院必有至少一人参加,具体人数视学校规模灵活掌握。其主要职责是考前试卷内容的抽查及任课教师是否提前进行考试“特殊提醒”行为的监督、考试过程中的巡考、考试结束后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考试难易程度及是否存在违纪行为的调查,出现问题及时进行小组内讨论解决。

3.1.2 建立监考教师激励机制

学校除了制定《监考制度》之外还要建立监考教师激励机制,把监考监视职责履行情况作为评职、评优、加薪、升迁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监考人员在监考过程中出现以下几种行为,取消一年的评职、评优、加薪及升迁等机会:(1)擅自离开考场、看书、看报、批卷子、接电话、玩手机、闲谈等的行为;(2)发现考生有作弊企图却不予管理者;(3)监考教师负责考场被其他巡考人员发现作弊者而监考教师未发现者。另外如果监考教师严格履行监考职责,并在监考过程中制止查处违纪作弊行为给予现金奖励,具体奖励数额视具体情况而定。

3.1.3 考试制度改革

改革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是防止学生考试作弊的关键。第一,学生的培养要有专业,但不以专业为本,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所以考试内容应体现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三个基本要求,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第二,根据考核的内容灵活确定考试形式和方法,如采取辩论、无人监考考试、论文、阶段测试、试验和实地考察、专题讨论、演练、情景测验、网上考试、开卷或闭卷考试等多种手段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3.1.4 完善学校的评教机制

将学生考试作弊纳入教学评估体系,即每门课程考试作弊率与任课教师的评职、评优、升迁、加薪等联系起来,这不仅能督促任课教师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够形成专业教师之间共同监督的合力机制,能有效地预防学生考试作弊。

3.2 教务处科学管理 严格负责把关

教务处全面负责考试制度管理、考试计划管理、考试实施管理(组织考试班级、设置考场、统一时间等)、考试成绩管理和考试信息资源管理等,对每个环节都要科学管理,严格负责把关工作,才能有效的防范学生作弊行为的发生。

3.2.1 实行教考分离原则 严把命题关

教务处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命题的原则及监督不同科目考核内容、形式与质量;教研室(系)主任是命题质量第一责任人,对命题的形式和质量把关;本课程的任课教师不能作为命题者,同一学科命题者要进行年级之间的调换;强化形成性考试。

3.2.2 规范考场纪律 严把考试关

教务处负责制定严格的考场制度,并对每一个监考教师进行培训;考场学生的座次必须是随机安排的,教务处负责考前检查;教务处负责考试地点、考试科目、监考教师和考试时间的安排并告知相关教师,但具体科目的考试时间不向学生公布,学生们只知道考试时间和地点。

3.2.3 公平公正阅卷 严把成绩关

考试结束后,由教务处组织、教研室主任主持,安排统一时间、地点进行集中阅卷及流水作业,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公平公正批卷,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和评分误差,确保考试成绩的可信度。

3.3 学生处完善处理制度 加大处罚力度

第一,学生处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门,按照合法、公正、公开、参与、效率的原则对考试作弊学生及时进行处理,根据作弊情节严重给予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处分,将处分文件第一时间在学校、学院公示栏进行张贴,对其他同学切实发挥警示作用。第二,将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及处理文件放入学生综合表现档案袋,作为学生评优、入党的重要指标,多次作弊者将处分文件放入学生档案。

3.4 辅导员创新教育方式 多方位加强管理

3.4.1 科学正确引导 加强思想教育

第一,辅导员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分专业、班级进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学习,尤其是要认真学习考风考纪的相关制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严肃性及作弊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意识和观念。第二,通过召开优秀学生交流会,进行成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利用学生们比较熟知的正、反事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强化诚信意识。第四,危机教育:对学业困难学生或作弊受处分的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制定学习计划,辅导员或班级干部监督。

3.4.2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加强班风建设

第一,辅导员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第二,开展早晚自习活动,辅导员跟班督查,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的巩固。第三,不定期的开展多种形式学习竞赛。

3.4.3 加强联系与沟通 形成教育合力

一方面辅导员要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形成对学生上课情况共同管理的合力,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及时教育引导,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辅导员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将学业困难学生或者有作弊倾向学生的状况及时向其家长反映,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增强防止学生考试作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篇2

关键词:高等学校 舞弊 现状 预防

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及投入的不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高等学校可支配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舞弊的机会和可能性也随之增多、增大,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2014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发生在高等学校的腐败等舞弊问题危害很大,必须坚持零容忍。所以,如何有效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成为摆在高等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面前的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学校舞弊概述

(一)高等学校舞弊的含义

国际审计准则ISA 240认为舞弊是一种故意的行为,它是由公司管理层、董事、员工或第三方的单个人或集体实施的,这种行为多采用欺骗、隐瞒的手段来进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1993年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该标准中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指由组织内部或者组织外部的人故意实施的不正当和非法的欺骗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舞弊的定义是:“舞弊是指单位管理层、治理层、职工或外部人员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综上所述,高等学校舞弊是指高等学校内部职能部门、内外部人员通过欺骗、隐瞒等非法手段,侵害或者谋取高等学校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行为。

(二)高等学校舞弊的表现形式

1.为他人提供便利,收受贿赂或者回扣。高等学校在招生、采购、基建等领域与社会联系较为紧密,容易滋生舞弊。从最近几年暴露出来的高等学校舞弊案件来看,招生、采购、基建是高等学校舞弊的重灾区,造成的损失也最大。在招生方面,高等学校负责招生的部门及人员,往往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录取提供帮助,进而收取他人的贿赂;采购方面,采购部门及人员,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为供应商采购中标提供帮助或者默认供应商不恰当的采购价格,收受供应商回扣或贿赂,损害高等学校利益;基建方面,为不符合资质的建筑公司提供便利,使其获得基建项目,或者在款项支付上违规、提前、超额支付,收受建筑方贿赂。

2.故意隐瞒经济业务,形成“小金库”。高校部分院系利用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与校外其他单位开展联合办学,对外承办培训等服务,隐瞒或少报收费项目和标准,私设“小金库”,从中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或者采取收入不入账,设立账外账等方式隐瞒相关收入,进行体外循环,少交或不交应该交给学校的相关收入。

3.泄露学校商业机密,谋取不正当利益。高等学校相关部门或者人员在学校大宗物资、仪器设备采购以及基建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将招投标过程中涉及到的与招投标相关的价格等商业机密信息泄露给有关的招投标单位,从中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虚构经济业务,套取科研资金。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一个主要职能,也是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但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虚构经济业务,套取科研资金的情况较为突出。比如私人费用报销科研经费,私人旅游费用作为出差调研报销,等等。

二、高等学校舞弊现状

高等学校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学校舞弊与其他类型舞弊的不同。高等学校舞弊现状也较其他舞弊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舞弊实施者职务较高

根据披露出来的高等学校舞弊案件,我们发现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高等学校舞弊的涉案人员在高等学校的职务往往较高,其中高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副校长等比比皆是。正因为这些人在高等学校拥有较高的权力,在权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制约与监督的情况下,往往最有可能成为舞弊的实施者。

(二)舞弊领域较为集中

根据纪检监察部门的不完全统计,高等学校舞弊主要集中在招生、采购、基建、人事招聘、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等领域,其中,基建、采购领域更为突出。以上部门往往掌握高等学校人、财、物等资源,加之这些领域与高等学校外部交往、联系较为紧密。所以,高等学校这些相关领域容易滋生舞弊也不足为奇。

(三)舞弊涉案金额较大

舞弊金额较大也是高等学校舞弊的一大现状,由于高等学校舞弊主要集中在招生、采购、基建、人事招聘、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等领域,尤其是采购与基建,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金额较大。所以,发生在这些领域的舞弊案件,往往涉案金额也较大。如某高校校长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承包基建工程及工程款结算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185万余元,给学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高等学校舞弊原因分析

(一)高等学校治理结构不完善

高等学校治理结构是指高等学校内部各种管理权力的结合,高等学校治理结构有其特殊性,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现行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根本特征。高等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导致了高等学校权力较为集中,权力缺乏制约,责任划分较不清,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不高,师生的参与度较低,民主监督弱化。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舞弊事件的发生。

(二)内部控制不健全

炔靠刂剖堑ノ换蜃橹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保证。内部控制最早应用于企业,主要针对企业,其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其在预防行政事业单位舞弊和腐败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学校亦是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也给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内部监督乏力

内部审计部门是高等学校内部监督的主要部门,但由于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在设置上存在缺陷导致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监督乏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部审计部门地位较低。在高等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往往与其他被监督部门级别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减小了部门审计的震慑力,导致内部审计无法有效发挥其内部监督的作用。

2.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清。内部审计长期以来以财务合理、合规性审查为主要职能,内部监督的观念还比较模糊,对舞弊风险的审查更是很少触及。

3.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作为高等学校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其人员、业务、经济上都缺乏独立性,独立性的缺失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业务的开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内部监督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挥。

四、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体系构建

(一)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1.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督、全员参与。高等学校日常经济活动包括招生、基建、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招聘等,经济活动范围较广,我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基建、采购、财务、资产管理这几个方面,覆盖面较小。而舞弊事件很有可能发生在被人们忽略的地方。基于此,高等学校舞弊预防应该覆盖高等学校的全部业务,做到经济活动全覆盖。

经济活动从开始到完成,需要经过决策、授权、批准、执行、监督、考核等过程,过程复杂、耗费的时间也较长,这其中也有发生舞弊事件的可能。所以,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也应该做到全过程监督,不留死角。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内部监督的主要部门,应该在舞弊预防中发挥主要作用。但是,舞弊预防不仅仅是内部审计部门的事情,更是高等学校广大师生员工的事情,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一项权力。舞弊预防需要高等学校广大的师生员工的全员参与,才能更好地预防舞弊的发生,保障学校的健康发展。

2.内部预防与外部预防相结合。内部预防的优势在于比较熟悉高等学校内部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劣势在于独立性较差;外部预防优势是独立性较强,不足之处是对高等学校经济活动不太熟悉。所以,内部预防与外部预防各有优劣,只有将外部预防与外部预防有机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更好地预防高等学校舞弊。

3.突出舞弊导向。舞弊以往很少和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随着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不断发生,社会公众对高等学校舞弊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预防注重点在合规性、合理性上,缺乏对舞弊应有的关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并对舞弊预防的重要性做了明确要求。所以,高等学校舞弊预防应该突出舞弊导向,把预防舞弊放在重要位置。

(二)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体系

高等学校舞弊预防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高等学校自身的特殊性、舞弊原因、预防的基本思路,高等学校治理现代化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要求。预防体系的构建如下页图所示。

1.完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对于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也是高等学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已成为高等教育界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工作抓手。高等学校通过完善治理结构破除高等学校权力过于集中、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民主监督形式化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

2.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2012年,财政部颁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作为事业单位的高等学校应该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通过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相互制约,严格授权、审批、经办、考核、监督等手段,能够很好地预防舞弊事件的发生。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是高等学校落实反腐倡廉的有效抓手。

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内部控制,不仅需要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还需要采取措施确保内部控制运行有效。如果内部控制不能有效运行,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也都是一纸空文,只有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才能发挥其在预防舞弊中的作用。

3.强化内部监督,扩展外部监督。通过赋予内部审计部门与其职能相匹配的地位、职能权限以及独立性,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以此来强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监督,对舞弊行为进行震慑。此外,增强高等学校师生员工监督意识,扩展师生员工监督平台,使师生员工广泛参与到高等学校各个环节的监督中来。

积极扩展外部监督,外部监督由于自身的独立性较强,往往能起到内部审计不能起到的作用,比如:上级巡视、财政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社会民众监督等。高等学校应积极扩展外部监督,构建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外部监督平台,确保外部监督形式多样,渠道丰富,为外部监督创造良好的条件,将高等学校置于社会监督与法定监督之下,防范高等学校舞弊的发生。

4.实施审计全覆盖,开展舞弊导向审计。首先,常规审计范围只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的审计,对其他管理领域触及较少。审计范围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常规审计对舞弊的忽视,无法有效发现舞弊并采取措施A防舞弊。所以,实现审计全覆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财务、采购、资产管理、基建、招生、人事、校办产业等所有方面都必须纳入审计范围,覆盖高等学校的各个方面,通过审计及时发现舞弊苗头,把舞弊扼杀在萌芽状态。其次,常规审计更多地关注合理性、合规性方面,对舞弊方面的关注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审计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舞弊的审查上。为了更好地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高等学校常规审计需要转变审计观念,实现舞弊导向审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高等学校舞弊风险,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

总之,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高等学校舞弊事件的发生,把舞弊扼杀在摇篮里,为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高等学校舞弊应当引起学术界、实务界的重视,加大高等学校舞弊相关课题研究,为预防高等学校舞弊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乔春霞,孙咏梅,唐建军.高校舞弊的表现形式及其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05,(10).

[2]伊微.高校舞弊防范和检查研究[J].财会通讯,1987,(11).

[3]赵毅.高等学校舞弊与舞弊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4(10).

[4]刘义军.常见的货币资金舞弊行为及审计对策[J]商业会计,2010,(19).

[5]张露,牟彩艳.财务报表舞弊及审计层序浅析[J]商业会计,2012,(21).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篇3

关键词:考试 无线电设备 作弊 防治

引言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出来。在我国各类考试涉及千家万户,关乎考生前途与未来。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这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也日渐带有了高科技含量。近年来,在各类考试中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考试作弊手段也不断翻新,且屡禁不止,甚至发展到一些不法分子以此为职业,为一些考生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已严重破坏了国家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因此,如何预防遏制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制裁不法分子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的现状,提出治理作弊的各种相应措施,对当前各类考试的管理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情况概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无线设备考试作弊现象屡见报端。据统计,自2008年起各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在开展防范和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行为的工作中,共发现作弊信号7000余个,配合相关部门查处考试作弊案件2000余起,采取有效措施阻断无线电作弊信号6000余次。媒体报道,2009年全国司法考试,北京在首场考试时,就查获一名利用无线电作弊的女考生及其同伙。2011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发了题为“考研作弊调查”的报道,反映四平市研究生考试利用通讯作弊的情况。广东江门市公安部门破获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机动车驾驶证学科考试作弊案。

要探讨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问题,首先应了解如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具体表现形式、特征及其原因。

(一)如何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

1.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操作流程。一般而言,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作弊,大部分是有组织的团伙作弊形式。据历年来公安部门破获的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交代,作弊大致流程是:首先由不法分子购买电子设备,安装调试,之后让个别考生带入考场,一般是开考后,利用佩戴的微型摄像机偷拍试题,将试卷扫描传输出去,外面一些专业“”在附近接收试题,迅速作出答案,再把答案通过无线发射器(如对讲机或手机等)发射信号传给作弊考生身上的微型接收器。

2.常用的无线电作弊设备。目前较普遍的利用无线电作弊设备有手表式、纽扣式、钢笔式微型摄像机;装有液晶显示屏的指针式手表、格尺、像皮,以及小豆粒大小、微型口腔骨传导耳机,直接放入口腔即可感知声音的无线隐形耳机等;手机、对讲机等发射设备。

(二)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的特征

1.作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其方式多在场外使用小型对讲机发射考试作弊的内容,参与作弊的考生用接收器转音频转发器,隐形耳塞收听答案,所用的接收机有的外形似钱包,有的像眼镜盒,隐形耳塞仅有小豆粒大小,不易被直接发现。

2.作弊的区域具有分散性。传输信号使用的设备位置不固定,每一考场有时出现多个同时作弊信号源。作弊使用的无线电频率涵盖所有频段,多数使用非标准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和多发性。信号扫描难度大。

3.作弊时间短暂,作弊成功率比较高。发射作弊信号时间很短,一般间隔报送答案2次,每次发射时间不到1分钟。

4.作弊现场周边电磁环境复杂。高楼产生的电波反射,定向查找和压制干扰信号源难度大,给无线电测向、定位和查处增加了难度。

(三)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产生的原因

1.高校的逐年扩招,毕业生的日益增多,社会工作岗位的相对减少,使得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能拥有本科、研究生等文凭或各类高等级专业资格证书,则在社会竞聘中占有优势,于是一些投机取巧者,就会尝试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等级的文凭或各类高等级专业资格证书。

2.在历年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中,有个别考生学习成绩不佳,或者严重偏科,凭真本事希望不大。只能采取作弊手段,侥幸过关。

3.近年来随着无线电行业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电发射设备、针孔摄像机、隐形耳机等本来只能在反特、侦探、间谍等影片中才能看到的东西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无线电作弊提供了技术手段。

4.网络迅速普及使作弊团伙能较轻易通过这些平台组织起一批“”为其答题。而作弊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作弊团伙取得联系,购买其想要的答案。因此网络及家用电脑的普及为作弊团伙提供了组织及交易平台。

5.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各地催生出考试作弊团伙。一套简易的作弊设备价格从500元~1000元不等,单科答案收费从2000元~5000元不等,而作弊成本不过百元,如此高的暴利促使不发分子走上作弊团伙的道路。

二、现阶段在预防和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方面的缺陷

(一)无线电监测人员及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基层无线电监测人员不足,监测设备数量有限,在高考、司法考试等大型多考场考试中,难于同时对每个考场进行多个频段监测。

(二)无线电监测设备功能滞后,无法全频段对各类无线电作弊进行有效压制。作弊团伙使用的电子作弊器材改良升级换代迅速,出现很多新产品。考场内的电子狗几乎察觉不到一些改良的新型无线耳机。

(三)作弊者警惕性越来越高。一发现监测车及监测人员便马上停止发射,监测人员一离开作弊信号又开始出现。

(四)电子产品市场监管不力。无线电作弊设备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型号认证、生产和销售,属于“三无”产品,在电子产品市场及网上极易购到,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方便。

三、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给社会造成的危害

(一)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已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竞争,扰乱考试环境和考场秩序。

(二)严重影响考生的身心健康,即便考生通过作弊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但这并不能衡量该生真实的知识水平,更不利于今后学习和工作。

(三)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浪费。为了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无线电监测部门购置了大量的设备,每年还要进行设备升级和业务培训;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为制止和打击非法制销作弊工具、散布广告信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四)存在安全隐患。擅自占用和非法使用无线信号发射装置,会在很大程度上损害电磁环境,干扰航空导航、公安、消防、护林防火等重要无线电通信业务,对无线电通信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隐患。

四、预防和制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措施探讨

只有全社会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才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严肃考风考纪,特别是预防和杜绝高科技作弊,是一项全社会都要参与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国政府开始重视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问题,并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防治利用无线电设备考试作弊是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而当前有限的人力和设备等问题尚未解决,利用高科技作弊,仍然在各类考试中存在。在现行法律体制下,解决考试作弊问题还存在很多缺陷,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下面笔者根据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大无线电监测部门的监控打压力度

1.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无线电监测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国家考试中无线电保障工作的认识,明确自身肩负的职责。根据电子产品市场升级换代状况及时升级更新现有监测设备,做好业务人员的培训,搞好经验交流,确保无线电监测在国家各类考试中发挥巨大作用。

2.全方位覆盖,全频段监测。要配齐配强监测设备及车辆,做到考场全方位覆盖。考前应对考点及周边进行全频段电磁环境监测,掌握考点周边区域内频谱占用情况、信号特征等参数;在考试期间对可疑信号进行比对排查。移动监测车与便携监测设备相互配合,搜寻可疑信号,及时锁定目标。对作弊信号进行大功率、全频段、强抑制, 震慑违法人员,迫使其终止作弊行为。

3.加强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无线电监测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全国考试的契机,通过报纸、电台、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无线电监测的力度,曝光查处作弊案件,震慑舞弊的违法分子,减少和杜绝作弊行为发生。

(二)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考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考生的诚实守信及家长的道德水准是决定考风考纪好坏的重要因素,也是治理高科技作弊的关键。应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守纪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荣辱观,从源头预防作弊的发生。

考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考风考纪工作的成败。一是要对考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使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克服麻痹大意、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发现情况及时制止,严把“监考关”。二是要对考务人员展演当前各类新型作弊电子产品,使其熟悉掌握其形态及作弊手段,准确判断作弊行为。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打击作弊行为

1.加强电子设备市场监管,杜绝作弊工具泛滥。无线电作弊设备大多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型号认证、生产和销售,属于违法生产流通。工商、公安、技术监督部门应联合执法,认真监管生产和销售环节,减少或杜绝这些设备流入市场,从源头予以根除。

2.借助外界力量,共同打击考试作弊。在考试期间,教育部门或考试承办单位要积极与公安、无线电监测等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查处各类无线电作弊案件。也可以探讨发挥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技术特长和人员众多的优势,组织参与防范无线电作弊。

总结

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是新形势下无线电监测部门面临的新课题,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掌握各种类型的无线电信息传输与监测最新技术,应用高科技反作弊监测手段,加强对考场周边各类传输信号的监测,严防高科技作弊现象发生,打造良好、公平的考试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彭婧.利用无线电监测手段查处考试作弊的几点心得.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篇4

【关键词】我国考试作弊问题;有效客观对策;研讨

考试作弊早已不是什么时尚的话题,古已有之,[1]从605年到1905年,我国1300年的科举史其实就是一部作弊与反作弊斗争的历史,[2]……据说故宫里还留有一件袍子,上面写满了四书五经,那是科举考生穿进考场作弊用的,[3]看来称作弊与考试是不可分的一对孪生兄弟一点也不为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打手势、使眼色、传纸条……这些古老、传统的作弊手段渐渐淡出江湖,而多样化、隐蔽化、专业化的高科技作弊群体则陆续浮出水面,极大地增加了考试防范、打击的难度。[4]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双刃剑,人们在享受高科技带来恩泽的同时,其身心也在同时承受着其负面效应的煎熬,人们还知道,技术的步伐常常比道德、法律的步伐要快得多,特别是在通讯、信息和无线电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下,手表、纽扣、领带、签字笔、钱包、挂饰、钥匙、U盘等随身携带的小型物件都有可能偷拍试卷,橡皮、尺子、笔、眼镜及眼镜盒、项链、发夹、手镯等都有可能是作弊信息接收的终端,更怪的是瓶装饮料喝着喝着也有可能变成作弊信息接收器……这些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工具无一不是科技与作弊的完美结合。据某高校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把作弊行为视为合理化,在考前曾有过作弊动机的高达48%,预谋作弊和随机作弊的各占12%和36%,[4-5]……在这种心态下,考试作弊就不再是一种耻辱,而是被视为一种技能,一种炫耀的本领,一种获取好成绩的捷径,且屡禁不止,愈演愈烈,还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迹象,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中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时代的焦点,成了我国教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本人通过十多年的研究,略谈一些个人对考试作弊问题的有效客观对策的看法。

无庸置疑,考试作弊主要分为夹带、请人代考(考试本人不进考场,代考人进考场;考试本人与代考人同时进考场,互换一门或几门的座位及试卷的考试)、高科技作弊三种,对于夹带的考生可在进行视频时,对每个教室的视频转动的同时,加上对考场里每个考生不停转动的方法,以观察每位考生分分秒秒的动向。对于请人代考的考生可采取除验证身份证的真假的方法外,最好是用验指纹的方法。对于高科技作弊,为了从源头和机制上根治社会作弊团伙利用高科技手段实施团体作弊行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和安全,有如下建议:

1 先进的作弊测量仪器设备的改装。

对于高科技作弊,关键是作弊信息的获取(包括试题的发出、答案的收取),不管采用哪种方法作弊,只要有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便迎刃而解,让高科技作弊的考生都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无一漏网者,其方法:便是以考生的名义购置一套高科技作弊的设备(包括作弊耳机 、手表、笔、橡皮、眼镜、纽扣…… 以及未来发明的作弊设备),或在考场收缴的各种高科技作弊工具,交来让研究公司进行改装。既然我们的手机在频弊器下不能发出、收到信息,而高科技作弊的设备能在频弊器下发出、收到信息,那么我们的测量仪器设备可利用这种高科技作弊的设备的重要部分(能在频弊器下发出、收到信息的设备部分)或利用其原理,与我们手机显示信息的设备部分进行改装或与雷达显示信息的设备部分进行改装等,让每个考场的每个考生只要他(或她)发出、收到了高科技作弊的信息,我们的测量仪器设备屏幕上马上能显示出是几组几位(此仪器成本相对低些,每个考场需添置一个)或是哪个考场的几组几位(此仪器成本相对高些,但一个考点才需添置一个)。这种改装测量仪器还可进行专利申请,同时还可出口,以降低成本,运用到每场考试的每个考场中,真正达到以其人之道防治其人之身的目的,以解决我国高科技作弊的测量仪器设备滞后的问题。

2 对于客观题,采取一题多卷或多题多卷的形式。

所谓一题多卷或多题多卷,是指同一科目、内容相同或不同(题目难度大至相当)、多套试卷或多种试卷,卷面的格式也不固定、不统一,答案也不能简单地统一为ABCD……,对错,打√打×,改加一些较难的符号或较难的字(不认识的字或符号,对于听取答案等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且不同的试卷或同一套试卷里都可以出现许多种不同的答案符号(包括同一题目在同一或不同套试卷里答案符号不一样)。在客观题与主观题试卷完全分为两部分(本)的情况下,对于客观题卷,当年出的题不一定要在当年考试,第二年或隔几年考试也没关系,至于每年每次一门考试一共有多少套,(全国的统一考试,只有一个人知道,由他调配;省里的统一考试,也只有调配的那一个人知道)其他人,谁也不知道(包括出题老师),同时不能让新闻媒体报到有多少套试卷(不管是考前还是考后),只能报到什么考试采用的是一题多卷或多题多卷,其他什么都不要说;另外考生必须知道的才告之,其他什么也都不要说。 考试后也不要把试卷及答案放到网上,第二年或近几年内都可在略有改变或不变的情况下再次使用,有时也有意不用,这个也同样只有那个调配的人知道(调配的人就像人民币的印制管理者一样),其他人都不能知道。 那些网上放的只有准备不用于考试的模拟题目及答案。这样让高科技作弊的公司及作弊者造成一种神秘感,对考题总是一头雾水,这将有利于遏制作弊。

3 实用而又漂亮的考试专用服(包括鞋子)的使(租)用。

教育部要求所有考点均要配足配齐金属探测仪等能够有效防范作弊的设备,[6]但在实际操作时,有的考生还故意穿着戴有大量金属装饰的衣服进考场,让金属探测仪叫个不停,根本分不出是衣服的金属装饰引起的,还是作弊的工具引起的,或是用衣服的金属装饰来掩盖作弊仪器。另外是在测量考生的鞋子时基本上都叫,而有些作弊工具刚好是放在鞋子里的,这种情况让监考老师几乎是束手无策。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建议考生统一穿(购置或租用)考试专用服装(包括鞋子)分为秋(夏)装和冬装两种,这种服装没有一个口袋,没有一处能放小纸条,另外配一个挂在脖子上的口袋用来平时穿时装小件物品,考试时则放在考试教室指定地点;这种服装没有一个金属装饰物品,金属探测仪检查时,没有一点声音者才能进考场,否则不能进。考试专用服装(包括鞋子)平时也可以穿,还可作为校服用,既实用又漂亮,美观又大方,冬装暖和,秋(夏)装凉快,有一定的特色。

4 齐全、统一的考试工具的租用。

在统一配备考试文具时,应将农学门类联考化学科目考试可以使用的科学计算器和艺术类考生用的作图工具等一切考试用品包括在内。[7]有条件的地区或没有条件的地方都可采用考试单位统一购置,考生购置或租用的形式。

5 考试作弊技巧大全网站的设立。

网站要把各种考试作弊的经验逐步放在网上,设置好密码,专供监考的老师们学习的,有条件的地方,在监考的老师每次监考前像做试卷一样地抄写一遍更好,有利于在监考时认别各种神秘的作弊现象。

作弊的经验如:

钱包(发夹或手链、手镯)式对讲机——反屏弊系统,即钱包(发夹或手链、手镯)式对讲机与隐形耳机结合使用,接收器是个钱包(发夹或手链、手镯)状的东西,可以随时开关,直接将信号发到耳朵的隐形耳机里。[8]

收答案时,千万不要一边看(或听)一边在试卷上钩或在答题卡上涂,而应用铅笔等把答案快速地记在试卷上字多的地方,比如阅读理解的文章行间,这样老师就算看见了也只会以为你在做注解,抄上去后再去钩再去涂,再擦掉[8]……

作弊手表能接收无线传来的答案,能存储和显示,考生可以很方便地反复翻查答案.而且现在最新的手表都有水银开关,只要晃一下手臂显示的答案就会变回时间,避免被监考老师看见。[9]

……

针对我国考试作弊的现状和动向,应从实际出发,不可能一口一个胖子,或一步登天,一次就杜绝所有的作弊现象,但我们也绝不能熟视无睹,而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强有力的具体措施, 逐步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考试作舞弊现象的发生,逐渐根治这深恶痛绝的棘手的作弊问题,杀住这种考试作弊的歪风,努力创造出有利于考试的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为社会进步,时展选拔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起保障作用,为选拔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人才起决定作用,以提高国民素质和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诚信形象。

参考文献

[1] 李郁; 清代如何对待科举考试作弊者:脸上刺字发配充军[N];法治周末;2011年2月19日

[2]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作弊与反作弊[N]; 人民日报,2010年7月8 日

[3] 不作弊不舒服斯基. 作弊高手的自我修养[M].

[4] 揭秘公务员考试作弊手段:打手势、传纸条“过时”“高新技术”唱主角[N]; 北部湾晨报; 2012年11月20日

[5] 陆锦冲,徐淑玲,储志新.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与高等教育的诚信重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2,( 5) .

[6] 史上最严考研昨日开考 作弊情节严重者或停考三年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篇5

关键词:作弊;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自我效能感;性别;年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12-02

一、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归因分析

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面对当前愈演愈烈的高职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要在有效管控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当事学生的合法权益,就要通过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厘定该问题的实质。

1.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本质原因分析。在理性经济人和系统不对称的假设下,高职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实际上是在既定偏好和制度约束下的利益得失的计算结果。事实上,就学生自身的学业、性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是否接受或选择作弊行为直接取决于两方面利益关系的博弈的结果,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博弈,二是学生与监考老师之间的利益博弈。

2.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直接原因分析。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利益的博弈和成本效益的计得决定了高职学生的作弊行为的本质原因。之所以称为本质原因,在于其具有极强的根源性、稳定性和普遍性,其在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环境中对行为或事物的影响是具有差异的。而笔者认为,个体的心理变化和差异在客观上能够直接反映本质因素与不同个体或环境的交互作用,故作为直接原因。

3.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间接原因分析。从前文对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成本效益分析来看,对同一作弊行为,不同的考试管理规则体系则会表现出不同的评价结果,而立法则是考试管理规则的最高位阶。因此,笔者把高职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评价规则体系,特别是立法体系作为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间接原因。其一,高职学生考试规则体系尚不健全。稳定的成文规则是反作弊的重要手段。近代以来,随着以高职教育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专门针对高等教育的考试作弊违纪处理处罚的立法工作才逐步展开。其二,对高职学生考试严重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且缺乏依据。考试作弊行为往往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凭的社会,社会成员的社会收入、社会地位以及婚姻家庭状况等诸多方面都与文凭、学历具有很直接的关系;现行的行政处罚体系缺乏法律依据。当前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的一项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弊的成本效益关系失衡,即选择考试作弊所获取的额外收益明显高于其风险支出,其中就考试作弊受到的处罚而言,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二、高职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对策探究

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考试管理制度及配套机制。①优化高职学生学习绩效的考评结构。由于高职教育具有学时短、生源普遍文化理论基础薄弱、课程以职业性实践为主导的特点,其无形中减少了考试的次数以及内容、增加了某一考试对学生的期待利益,从而形成了单一、低频的学生学习绩效考评机制。这种考评机制一方面降低了学校的考试管理制度的实践机会,减少了考试管理制度甄别作弊行为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增加了考试作弊的偶然性,学生作弊与否更多的倾向于临场答题状况及监考状况,从而提升了学生在某一考试中通过作弊获取巨大的额外期待利益的成功率。故此,建议:将集中考试和平时考核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评;将笔试与技能实操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考核;将专业学习成果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注重通过学科竞赛、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水平的考核;将任课教师的考评与班级考评、年级考评、家长考评等多元的考评主体相结合,注重对非任课老师考评意见的甄别及运用。②严格、规范组织考试,及时、准确甄别作弊行为。通过前文对学生与监考老师的博弈关系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发现,监考老师是否认真、严格监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作弊与否的行为决策。事实上,监考老师仅是考试管理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部分,而考试管理制度就是真实与虚假、监督与舞弊、有效与失效的对立统一过程,考试的组织人员及方式的科学合理则决定着监考老师的监考效率。故此,建议:增强考试命题的严谨性和针对性,并加强在出题、印刷、运送等环节的保密措施,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及保密管理的应急机制;监考中采取现代甄别、监控的技术手段,对考生的身份以及考试过程进行无缝隙的锁定;建立健全考试组织规则,对考试时间、考生入离场时间、考试地点、监考老师的配置以及学生答题的纪律要求进行细致、准确的说明,消除理解疑义;增加对监考人员监考工作的绩效考核,提升监考老师的工资待遇,形成监考老师认真监考、学生守纪考试的最佳策略组合;加强评卷和考试结果评价管理,包括集中交叉阅卷、流水作业,严格统一评分标准,确保评卷的公正、科学、准确。③加强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降低考试作弊的风险偏好。学生考试作弊既是一种道德诚信的缺失,也是一种纪律观念的模糊。显然,无论是道德诚信还是纪律观念均是一种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其大多缺乏具有公信基础的强制力。因此,一个人良好的道德诚信和纪律观念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且即便养成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或消退。然而,对于学生来讲考试过程中对作弊行为的风险偏好和风险规避两种策略的决定因素确是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纪律观念,通常而言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设法降低考试作弊的风险偏好。故建议:设置诚信教育、纪律教育专栏,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团日活动、学生活动等多渠道宣传诚信守纪的榜样,公告违纪的警示,以营造诚信考试光荣的良好环境;确立诚信教育和纪律教育在高职学生德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设立诚信教育和纪律教育课程形式和内容;将诚信教育、纪律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建立健全学生个人的诚信档案,并完善与之配套的档案交接、管理、提取等相关制度,使之形成对当事学生切实有力的约束力。

高职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伴随着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而一直存在,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但是高职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一方而效、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现有调查数据的分析仍然局限于一种或几种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今后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尽量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经历,不断丰富高职学生作弊问题的研究样本,并通过更为丰富、科学的分析工具,以期在该问题上取得具有更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洁.考试舞弊查处不力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2003,(5):14-16.

[2]梁小挥.考试法律学初探[J].教育科学,2004,(2):18-2l.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篇6

【关键词】 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 中国; 审计路径; 交易实质分析法

财务舞弊是财务主体对实质性和重要性财务事实等会计信息进行故意谎报、错报的一种行为。随着我国WTO的加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国内某些企业,甚至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超常规发展和获得超额利益,接二连三地出现财务舞弊的丑闻,这些现象的发生严重危害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属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它们的财务报告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布局。同时,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披露无论是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社会大众的公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该背景下,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揭示财务舞弊问题,深究财务舞弊原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提出财务审计路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主体,通过案例分析展开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重现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证券市场的信心,切实实现证券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舞弊原因分析

当前,财务舞弊通常是利用会计信息的披露或者虚假会计信息等对财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信息蒙蔽。舞弊行为多种多样,如对于重大事件的不披露或延期披露、费用舞弊等,不管何种舞弊行为,大多是以“利”为其终极目的。

(一)上市公司自身利益的需求

通常为了提升公司对外形象,上市公司把二级市场的股价状况看得较为重要。上市公司股价的高低与该公司的经营状况、成长业绩、管理者决策水平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等呈正相关。管理者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在财务报告中做手脚来提升或维持公司形象。

(二)上市公司高管个人利益的满足

因为在很多企业中,薪酬激励机制等直接和公司的业绩相关,有的高管或员工还会持有公司的股票。有些高管在高额配比指标的诱惑下,为了追逐短期经济利益而不惜进行财务舞弊,铤而走险。

(三)当地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干预

当前,上市公司所在地域的地方领导为了个人政绩和地方利益,地方政府以保护伞的角色,对上市公司进行操控,进而满足当地政府或领导的私欲。如政府帮助“带病”过关的云南“绿大地”丑闻、五粮液集团的关联交易等。

(四)上市公司融资与再融资动机

美国企业的融资特点较为突出。首先表现为对于直接融资较为偏好。在金融体系的相关背景下,美国企业较为倾向于资本市场融资模式。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早在1971年创建“二板市场”(NASDAQ股票市场),以大规模资金支持或直接融资途径对相关高科技企业进行扶持。我国的相关历史表明,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因也是融资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较为青睐的融资渠道也是通过股权融资。因为股权融资可以带来较为充足的现金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

(五)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亟待加强

一些会计人员热衷于追求经济、物质等利益实属社会的诟病。正常工作中,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的会计人员,由于不能端正职业操守,逐步放弃了职业人格的尊严和良好的职业形象,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参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随意对相关会计资料进行变造、伪造以及毁损等,此外,大肆挪用公款、监守自盗等也不乏其人。长此以往,不但会使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逐渐弱化,而且企业自我约束力也会逐渐下降,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经营和发展。

二、惯用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由于利益驱使,上司不顾及公司形象和长远发展,实施财务舞弊,如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瞒报关联方之间巨额资金占用及拆解行为;虚增资产;虚假披露或不披露重要事项;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手段进行财务舞弊。本文以虚构收入、虚增利润为例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分析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公司业绩,最具有表现力的当属收入构成中的主营业务。因而,利用主营业务进行财务舞弊也显得是司空见惯。通常流程是:上市公司杜撰故事客户诱骗注册会计师起草正常销售合同。

例如:银河科技在2004年和2005年两年间,连续在本部和关联方企业运用虚增销售收入、按比例虚增销售成本等舞弊手法粉饰其财务报告(见表1和表2)。

三、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审计路径研究

随着资本市场财务丑闻的连续涌现,审计业务也不断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尽管审计方法各异,但亦有其科学的共性所在。我国也审时度势,于2006年颁布了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的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经过对国内外相关经典案例的研究,结合从业实际,笔者认为,做好审计应对策略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总体应对策略

由于社会发展迅速,经济业务也相对复杂,因此,仅仅依靠对审计准则的严格执行,不能够规避巨大风险。由于舞弊、误报以及经营的不规范等常隐藏在审计技术和利益取舍之间。对于利益的取舍,我们可以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等措施加以降低或消除;而对于审计技术,则需要我们利用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正如经典论断,即“现代审计是一种循环递推的、证据驱动的、基于判断的风险评估过程”。

1.克服经验主义,审慎评价风险

作为注册会计师,应该始终保持着审慎的职业怀疑态度去面对审计业务的每一个过程,要竭力克服依赖于财务经验这一惰性心理。在接受相关委托时,要严格考察和评判被审计客户的信用,这对于审计风险的降低具有较好的效应。

2.质疑审计证据,确定高风险领域

随着客户经营活动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对于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行业经验以及业务素质直接决定了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审计能力。尽管财务及审计舞弊的行为一再受到监管当局的严格监管,但是舞弊行为由于利益的驱动一直没有停止过脚步。作为财务审计的主体,注册会计师在对财务报告等进行审计时,一定要以质疑的思维、审慎的态度去评价相关证据的有效性。审计过程中,通常要对下列情形引起足够的警觉,如审计证据自相矛盾,审计证据明显造假以及需要实施除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等情形。因而,注册会计师为了确保审计质量要具备适当的职业怀疑精神以及高风险领域的识别和评估能力。

3.深挖客户经营信息,抵制利润操纵行为

诸多审计失败的案例表明,充分了解客户的经营信息,对于审计风险的判断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行业、公司规模等的差异,各公司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等各异。审计师在最初的审计阶段不能把重点仅限于对客户经营风险的评价,同时还要注重对于客户详细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如客户诚信度、行业背景、管理者动机以及经营战略等的分析。在此后设计执行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大分析力度,以对前期的评价结果进一步验证或。审计中要充分调动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提高警惕,从企业经营的不同方面进行判断,以利于发现企业的舞弊痕迹。

4.详测内控制度,深挖舞弊端倪

从众多舞弊案例总结来看,它们存在着一个共性,那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管理层的经营管理存在着漏洞。而当前提倡的效率审计则是基于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在审计执行中,审计师要通过内部控制评级标准有效评估、审慎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从中发现其是否有舞弊行为。与此同时,对企业内控进行评价时,审计人员还要尤为关注公司的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适时打破所谓的“姻亲关系”。审计分析中,如若发现企业内控存在重大漏洞,应该重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的舞弊识别技术分析

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中,通常的舞弊识别技术有多种,如期后事项分析法、税项分析法、分析性复核法以及交易实质分析法等。本文以交易实质分析法为例加以阐述和分析。交易实质分析法是在审计实施中,通过公司的经济业务现象来分析发现其经济实质的一种方法。相关舞弊行为如调整会计科目、财务记录复杂化以及关联交易等,以东盛科技为例:

在东盛科技2007年报审计意见称:该公司由于持续受到资金紧张的困扰,未能按照预期计划投入资金,市场推广及促销活动受到限制,广告策略难以实施。这实际上有力地戳穿了东盛科技的舞弊行径,即东盛科技想通过归还的占用资金支付数亿元或市场费用及广告费的假象。实际上,这种舞弊行为可以从其报表中直接反映出来。通过表3可以看出,东盛科技从2006年到2007年在“主营收入”降低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却激增了20 069万元。通过交易实质分析法分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所带来的赊销款项的增加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在其2007年报表中也不难发现,东盛科技在拖欠员工工资等近亿元的情况下,竟然还允许供应商的欠款,不得不让人生疑。

根据表4中显示,应收款名下的差旅费、市场费用如此之高,东盛科技在对外公告中声称由于广告费用未及时投入和支付影响了品牌的推广。该公司不顾公司业务的发展却依然允许大量个人欠款的拖欠也不合乎逻辑。同时,在该公司经营中,曾经出现过大量资金被大股东侵占的事实,因此,在审计实施中,应该重点审计它的资金流向。

(三)对容易发生舞弊项目重点审计策略

1.针对虚增收入的审计方法

上市公司在财务造假时,虚增收入是其常用的方法之一,此时,其公司现金流则会表现为非常态化,笔者就现金流相关项目予以解析。

(1)现金的审核程序

盘点现金是审核程序中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上市公司如若发生现金销售行为,就应穿行测试分析公司的薄弱环节所在,如收款控制措施以及现金收款制度等。对于当前所存在的虚假银行回单舞弊行为(上市公司与开户银行合谋),不但要进行穿行测试,还要有效查阅其电子银行信息。

(2)分析应收账款项目

企业经营中,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通常要进行扩大销售,而扩大销售的前提就是赊销。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作为公司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信用的一种体现。在现实中,一些企业通常会利用应收科目及相应的坏账准备科目等进行财务舞弊。笔者认为在审计执行时,第一,要严格关注企业的应收款项是否居高不下或急剧膨胀。如若始终居高不下,账面利润的可靠程度则令人怀疑(有坏账嫌疑);如若是急剧膨胀,则可能存在大量的赊销现象,因而要确认收入状况。与此同时,还要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如若存在较大差异的话,则存在舞弊的成分较高。第二,要看大股东是不是企业应收款项的主要债权人。审计中可以依据财务信息附注中的披露情况,查看每一项重大收入的金额及现金流向和交易对象。如果发现大股东就是主要债权人,则可能该企业财务存在舞弊行为,即大股东为了转嫁财务风险、获取流动资金而进行了关联交易。此外,函证应收款项时采取余额函证、发生额及销售条件函证等方式进行。

(3)分析存货

鉴于企业繁多的存货、复杂的交易成本以及较为分散的存放地点等特点,部分上市公司则会利用存货这一途径实行财务报表的舞弊。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审计业务的难度。笔者认为在审计存货科目时,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审计中若发现某些存货账户、成本核算账户以及相关原始凭证有异常现象时,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二是遇到特殊情况时,可聘请审计师或审计专家进行虚假存货的识别。

2.针对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公司外担保的审计方法

在对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公司外担保进行相关审核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程序:一是函证借款信息,落实借款是否存在,函证时应列明完整信息;二是利用上市公司所申办的“银行贷款卡”核查贷款明细。

3.关联方资金占用舞弊行为的审计方法

在整个审计环节最重要的一环是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最终控制人)基本情况的详细掌握和了解。因为新审计准则中明确要求审计师对客户及客户所处的环境有清楚的了解,以识别和发现其中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而这里所指的外部环境恰恰是指大股东及关联方。相关案例表明,关联方交易舞弊审计风险高,应给予特别的关注。笔者认为可以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注册会计师可通过查阅董事会会议、股东大会以及其他较为重要的会议记录等审计程序对关联方交易进行识别;二是实质性测试被审单位的关联方交易,相关内容可包括交易价格的公平性、原始凭证、劳务支出、购销活动以及被审单位会计报表附注是否对关联方交易予以披露,披露是否完整等;三是对以确认的关联方交易进行审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各国证券市场的财务舞弊行为极大干扰了市场的正常运营。当前,尽管财务舞弊行为变化多样,错综复杂,但是随着各项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随着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会逐渐透明,大众及其他相关利益人的权益也不断会得到应有的保障,进而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促进和维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Anup Agrawal,Jeffrey F.Jaffe,Jonathan M.Karpoff. Management Turnover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Changes Following the Revelation of Fraud[J].Journal of Law&Economics,1999,42(4):309-342.

[2] J C Burton,W Roberts. A Study of Auditor Changes[J].Journal of Accountancy,1967(4):6-31.

[3] Beattie V.,Fearnley S. Audit Market Competition:Auditor Changes and the Impact of Tendering[J].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1998(30):261-289.

[4] Francis J R,Wilson E R. Auditor changes: a joint test of theories relating to agency costs and auditor differentiation[J].The Accounting Review,1988,63 (4):663-682.

[5] 刘媛.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治理监督与约束对策[J].会计之友,2012(8).

[6] 刘明辉,韩小芳.“谴责”能否促进财务舞弊的公司改善公司治理?[J].财经问题研究,2009(2).

[7] 尹平.论安全目标导向的政府审计理论体系[J]. 会计之友,2011(34).

[8] 翟胜宝,郑洁,盛明泉,陈小君.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操控性应计利润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9] 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后续治理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0] 莫觅达.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高管财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王建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5).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篇7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关于科技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个辨题,我方辨友一致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试问可以发展给了了我们多少好处。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我认为科技发展是推动人类进程的主要力量。没有了科技的进步,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科技,我们哪来的舒适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哪能吃到杂交二号?我们哪能穿上全棉衣服,我们哪能住进高楼大厦?所以,我方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对方辩友,你们认为科技发展弊大于利。我也确定,是有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所有的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有些不好的影响。但你们不能光凭这一点就断定科技发展弊大于利。再说,之所以科技有发展,才能发明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电池……这麽好的节能环保的产品。虽然有弊端,但是比起造福人类,那就无关痛痒。

对方辩友,如果你说科技发展弊大于利,请问,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坐车来上课,不用中性笔、不用圆珠笔、不用钢笔?你能在一周之内不看电视、不听新闻,不看报纸,不读书,不上网?你能在一周之内不吃研发的杂交水稻?不吃面食?不喝饮料?不能不能,你不能也不可能能,因为科技已经和你息息相关,已经和你密不可分!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科技发展利大于弊。

科学发展的利与弊篇8

关键词:加油机 作弊 手段 防范措施

1.前言

随着我国燃油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在市场机制及政策的影响下油价经过多次调整,社会上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利用加油机的弱点进行隐蔽性偷油。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部分的高度重视,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面对高科技的偷油作弊现象,我们应充分认识加油机作弊对市场经济以及消费者利益造成的危害,通过多方面全面探讨加油机作弊的新手法,不断根据实际制定完善的监控体系。为打击加油机作弊行为提供有力的监控支持。不断利用软件化技术对加油机作弊进行严密的侦察,从而针对加油机作弊进行有效地防范。

2.加油机作弊表现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燃油销 售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形式的加油机作弊手段,其变现形式具有较高科技性、隐蔽性等特征。具体作弊表现形式体现在:

2.1多手段改变加油数据进行作弊

当前加油机利用多手段改变加油机的数据进行作弊,主要体现在:强拆铅封进而违规调整计量器、更换脉冲当量等来改变油品的密度数据,进而造成实际加油量与结算差额,蒙骗消费者;采用不回零手段,造成加油数累加增数:通过实施改变计量器内的活 塞运行行程来达到较少实际出油的百分比,造成加油数据差;通过多齿轮计数器主轴来 降低加油机出油的百分比,从而骗取消费者利益。

2.2通过线路程序手段进行作弊

加油机作弊的另一个主要手段是以线路、程序为切入点,通过外接的 “ 二次线路” 或者利用细软线进行遥感作弊;有些不法分子使用具有作弊电脑程序的主板进行加油管理软件的操控,从而达到加油作弊;通过更换加油机的主板或计量芯片等关键核心部件来调整加油机的脉冲当量,达到加油作弊。

2.3与加油机生产商勾结制造作弊加油机

市场上存在部分燃油经营商与加油机生产商勾结制造作弊加油机,生产商在制造加油机时故意为经营商留下作弊缺 口,为其提供易于操作的作弊方法解说,从而为不法经 营商提供了加油作弊的技术便利。通过省略铅封装置或者倒卖加油机调整系数的密码为经营商提供作弊支持,由于调整系数具有高速的表像恢复性,从而增加了加油机作弊的隐蔽性。

2.4依托分流回油技术作弊

部分加油站通过将分流回油装置安装在 加油机的计量器输出管或者安装在出油口至视油器的金属管上,或者加装三通分流回油 装置联通视油器和油枪输油软管进行作弊;部分加油站通过微波发射机、电磁阀自动回油装置的联合使用进行加油作弊,利用加油机的加油机理以及电磁阀的使用机理,以及利用微波发射机引起回流,从而达到重复计量的作弊效果,该作弊方法隐蔽性相当高。

3.防范加油机作弊的高效措施

为打击加油机作弊的违法行为,规范燃 油市场的市场秩序,有效地防范加油机作弊 行为,全方位对加油机作弊进行监督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3.1全面加强对加油机使用的监管排查

全面加强对加油机使用的监管排查,首先针对加油机的铅封进行严格的监管,严格 排查无铅封或者使用假冒铅封的加油机,统一普及具有防作弊功能的专业化铅封。在监 管过程中密切关注各加油机铅封完好情况,一旦发现违规拆卸,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严惩:重点加强加油机核心主板管理,严格监控加油机主板采购过程,并对主板质量进行严格 的检测;建立停用加油机登记信息管理系统,避免监管责任转移过程造成漏洞,停用加油 机的重复使用。完善监管排查渠道,确保加油站的正规、良性化经营。

3.2完善加油机作弊管理的监控体系

完善加油机作弊管理的监控体系,拓宽加油机作弊检举投诉渠道,严控监督管理大关。完善加油机作弊处理机制。增强加油机作弊备案管理,细化登记其作弊表现形式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加油机作弊监控体系。

3.3加强加油机的采购管理,确保加油机出厂合格

加强对加油机的采购管理,建立相关加 油机采购标准,确保加油机出厂合格,充分联动燃油经营商和加油机制造商,从而拟定长效的监管明细。多方位对加油机进行细化管理。完善加油机使用情况备案。

3.4全面进行加油机作弊知识宣传,倡导全社会参与监督检举

全面进行加油机作弊知识宣传,提高消费者防作弊意识,倡导全社会参与监督检举,从而促使经营者约束其经营行为,增强加油 机合法经营的公信力,为阳光化加油氛围的营造提供必要的支持。

3.5加强监管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对加油机作弊的识别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油机作弊手法也存在不断更新的趋势,因此必须加强监管人员的技术培训,增强反作弊识别能力。以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重点培训有关加油机作弊科技及作弊隐蔽性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技术监督人员专业化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增强其对加油机作弊的辨识能力,为打击加油机作弊的不法行为提供基础能力保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健全的监督体系是有效防范和监控加油机作弊的保障,我们应该明确增 强对加油站的监督管理力度,不断总结创新,建立高效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加油机自身技术弱点的研究,充分利用作弊与反作弊的思维,结合现代化新科技拟定合理可行的防作弊措施,提高加油机作弊辨识能力,相关执法部分加大严惩力度,与监督管理部门联手打击加油机作弊行为,全面倡导全社会参与 监督检举加油机作弊行为,为实现阳光化的燃油市场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充分联动消费者、经营者、技术监督部门参与监督,确保加油机的合法操作使用。

参考文献:

[1]侯婉辉.对燃油加油机作弊手段及防作弊系统功能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1,(05).

[2]郑山.对燃油加油机作弊手段的识别和解决措施[J].大科技, 2012,(03) .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