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学生考察总结8篇

时间:2022-07-14 08:49:10

大学生考察总结

大学生考察总结篇1

关键词:外出考察;课程质量;教学切入点

外出考察课程训练应该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方向,应该适应培养现代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使专业教学更能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能与社会需要相呼应,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艺术生外出考察课程质量,这是各院校相关艺术设计教学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要做好充分外出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让学生在考察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考察地域特点、建筑文化等进行讲解。重点对学生感兴趣的课题方向进行深入讲解,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也告诉学生如何去观察、收集资料以及考察时应该记录什么。学生需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对专业考察地进行有目的地资料收集,全班组成小组拟定较为详细的外出考察计划,建议全班的选题不要雷同,利用课程最后的总结。在出发前提交,教师并做一定的修改。这种安排更有利于每个同学能带着自己的问题出发,在整个行程中,实践也证明学生会针对问题观察得更全面、更深入。

二、结合专业,要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1.路线安排要合理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可以选择华东这一条考察线路线,这条考察线路上既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上海、杭州、苏州,又有特色的古镇同里,考察内容丰富。这次的出行显得更加能体现其考察的专业特色,同时能深入了解艺术、设计在各考察点的应用程度和范围。收集各专业信息,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学生并以拍照、日志的形式做好记录,开扩眼界,把握时展的脉搏,审视和开发自己的前途。亲身去感受艺术与设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事物。

2.安排好学生自由时间的活动出行

在整个行程中除去固定景点考察的时间外,大约会有几天的时间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应协助各位小组长,做好各组的自由出行时间、地点、内容等的安排。在每换一个站点的之前,教师都要在每晚的总结会议上提示同学们如何有效的出行,以便节约并不充裕的时间。如在杭州可以考察由香港瑞安集团投资兴建的西湖天地,西湖天地是用现代手法演绎杭州传统园林和历史建筑文化。可以让学生体验旅游区从回归自然的理念出发,如何大胆采用了玻璃等现代元素与杭州的园林、建筑结合,延续了杭州的建筑特色,同时创造出了四季旨宜的环境等西湖周边景观;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也是个很好的去处,从校园的建筑到景观的设置,从整体的校园建筑颜色到标识系统,从校园的功能分区到道路的规划,都是值得大家去考察的。苏州站可以去古街考察是如何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的等等。在上海站要去的地方就非常的多了上海新天地、宜家家居卖场、同济大学等。

三、要教会学生学会有效考察

1.教师做好旅游大巴讲解员的工作,预告知考察方法

一般外出考察但是一个年级几个班级同时外出,队伍显得格外的庞大,只有一个导游,导游做事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作为带队的老师,就要提前将行程安排合理,并且自己还要充分的了解到行程里面的相关专业的知识点。

在旅游大巴上教师应当好“讲解员”,介绍该去处的特点,并以哪些方式来进行考察,比如在行程中,如果安排了较多的博物馆,美术馆进行参观。在进行参观前,就要给同学们介绍展览馆的背景、特点,特别是进去以后,该以哪种方式来参观,不止是作为普通的参观着,而是要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参观和欣赏,找出特别之处,展品的展示方式有哪些,人流的路线如何和室内空间的布局安排得,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哪些异想不到的效果,结合上课的内容,认真思考其内容,总结出新颖的展示方法所带来的展示艺术效果。

2.学会“跟”导游

导游把学生带景点后,由于人数太多,绝大多数的学生无法听到导游的讲解的,再加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行动进行考察,所以能在有效的时间里面获取更多的信息就显得有些困难了,好在大多数的景点不仅只有我们这个考察团,所以相对来所,景区里面就会有N个讲解员了,教师就应提醒学生,可跟其景点里面任何一个讲解员作为自己的导游,跟着他走,边听边看,这样会比自己随便看看,更有效,跟完导游后,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考察。

3.学会大胆地和当地人交流

有些地方只是看,或是听导游的讲解,还是显得对其了解得不够,所以告诉学生可以大胆地尝试与当地的人们交流,了解的就不再会是表面现象。讨论会上学生总结的说,学会和当地人交流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故事,这就像我们在做方案是为什么要考虑人文、地理环境一样的重要,做的设计才会更加的深入和有内涵,这样的分析报告才更有内涵,更有说服力。

四、要每天按时开会,检查作业,学会总结

每一次考察课程,都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学生要看的内容太多,要纪录的东西也很多,作为带队老师要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边看边学、灵活运用学习方法有多么的重要。每天的出行安排得都非常的紧凑,白天按照计划出行,晚上学生对于一天的所见所闻进行总结。每天晚上,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好开总结会,检查同学一天以来的考察情况,并做好记载工作。班级内的每个小组的先务必派一个代表阐述今天各小组外出的收获,其他的同学可以再根据他的发言,再来讨论,最后教师作为总结性的发言,告知其同学们有效的方法。

学生每天出去回来后会写上图文并茂的日志,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并配上简图。在记录中要学生明白,学习环艺的就要学会用图形说话。针对于每天的作业,教师应在班上选择写得较好的同学作业给大家评讲,告诉大家如何做好记录,也会选择较差的同学的告知该如何的改进。对于同学们的日志,每一个站点每一个人的都要有批改,写上评语,让学生自己也做到心中有数。

五、要做好考察课程后期工作,完善课程考核标准

大学生考察总结篇2

历时近三年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今天,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召开总结大会,回顾科考工作,交流科考成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非常重要,十分必要。钱正英副主席高度重视,亲自主持会议并传达了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旭日干副院长宣读了表彰通报,鄂竟平副部长代表科考领导小组做了总结报告,孙鸿烈、沈国舫和丁仲礼副院长讲了非常好的意见。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为这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付出巨大心血的钱正英副主席、孙鸿烈、沈国舫副院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通报表扬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各相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这次科考活动的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这次科学考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一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活动

这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考察活动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在考察活动正式启动不久就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这次考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精心组织,充分依靠有关各方面专家,合力调研论证,提出高质量的科考成果"。以钱副主席为组长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关键和核心作用。钱副主席先后四次主持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对科考工作思路、总体工作方案、科考重点内容、以及科考成果汇总提炼等关键环节、重大问题、重要观点进行了严格把关,并亲自指导了"水土保持水资源和水环境效应"专题研究工作;孙鸿烈副院长和沈国舫副院长多次深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科考的阶段性成果审查把关,亲自主持汇报稿的编写和修订。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许多院士、专家先后参与了实地考察,对总报告以及各考察组和专题研究组的报告进行认真审核,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作为这次考察活动的联合主持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科考活动的顺利开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国土资源部、环境部等中央有关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各流域管理机构、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积极参加,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给予了密切配合。

与以往历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相比,这次考察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全局性与区域性统筹。这次考察将生产部门、科研部门、宏观决策部门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央政策研究部门、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流域机构、地方部门等各方面的优势,在从国家和战略层面研究我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考察和研究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二是专业性与社会性兼顾。这次考察不仅从自然科学角度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生产实践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及代表先进科技水平、符合客观规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路线,而且从社会科学视角探索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的政策建议。三是知名专家学者与基层技术人员互动。这次科考受到我国知名科学家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得到基层水利工作者的热情响应,共有86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28位院士、223位教授和研究员,以及各流域机构、各有关省(区、市)、地、县水利部门的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考察。广大科考人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知名专家与基层技术人员并肩作战、良性互动。四是科学考察与宣传普及结合。科考人员及时与基层部门、单位交换意见,注意倾听当地干部群众对水土保持的反映和要求。同时,大力宣传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唤起全社会对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搭建公众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平台。

总之,这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一次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是一次全面系统深入考察、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的大型科研过程,必将载入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光辉史册,发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二、这次科学考察成果为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次考察重点对黄土高原、长江上游、东北黑土、北方土石山、南方红壤、西南岩溶和北方农牧交错等7个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区总面积519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2.5亿左右,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一是准确摸清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在第三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基础上,这次科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重点实地考察和核对,进一步摸清了全国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强度、成因和危害。二是全面总结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对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价,对我国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三是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经济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坡耕地和侵蚀沟等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措施、投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摸清了问题,找准了症结。四是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对策和建议。在各考察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我国近期水土流失的防治目标、建设布局、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这些考察和研究成果既是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院士、专家们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特别是这次考察根据自然地理情况分为七个区域进行,各区域内又进行了细分,工作扎实深入,研究问题和提出的对策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总报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注重反映各片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国家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宏观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必将对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长期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把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次科学考察活动,是对我国水土流失问题的一次全面会诊,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科学考察成果的应用,总理对这次科学考察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对于坡耕地水土整治和扶贫开发工作,也有现实意义"。今年7月份,在《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一书出版前,回良玉副总理专门为此书作序,对这次科考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充分运用好这些成果,发挥科技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科学防治水平"。我们要按照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大力宣传、积极应用科考成果作为水土保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考成果的重要作用,把科考成果转化为谋划水土保持工作的正确思路、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要主动向各级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状况,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要积极争取把科考成果报告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专题讲座,让各级党政干部了解水土保持,关心水土保持,支持水土保持。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向全社会宣传的力度,通过宣传科考成果,增强全社会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防治责任意识,使全社会更加重视保护水土资源,更加主动参与水土流失防治。

二要科学谋划发展。这次科学考察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和采纳这些建议,尽快修订中长期水土保持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尤其要结合正在进行的《水土保持法》修订和即将开展的"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把科考成果作为制定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政策、进行水土保持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科考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要突出治理重点。这次科学考察认为,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头,同时,也是耕地的潜在资源。将坡耕地改造为基本农田,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山丘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基本条件,而且也可以为国家增加宝贵的耕地。专家们建议尽快启动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工程,我们要把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作为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抓紧开展工作,争取资金支持,早日启动实施。

四要加快建设步伐。我们要抓住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水利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机遇,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结合科考提出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议,着力做好有关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规划工作,大力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开展重大水土保持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五要强化科技攻关。要根据本次科考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支持下,组织广大科技人员,紧紧围绕黄河中游、长江上游、东北黑土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南方崩岗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在水土保持理论和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以满足水土保持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考察总结篇3

【摘要】 目的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为人参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人参总皂苷的吸附率、纯化率为指标,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人参总皂苷的吸附和洗脱条件。结果浓度为0.8 g生药/ml的红参供试品溶液最大上样体积12.5 ml,上样流速1 ml/min;用6倍柱体积的蒸馏水进行平衡、3倍柱体积 70%乙醇洗脱树脂柱,洗脱速度1 ml/min,纯化效果较好。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富集并纯化人参总皂苷。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人参总皂苷; 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是不含交换基团、具有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在水溶液中对有机物吸附力强,吸附容量大[1]。近十余年来,大孔吸附树脂逐渐被应用于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中,既可除去大量杂质,又可使有效成分富集,尤其对皂苷类成分的富集纯化有较好的效果[2]。红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 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及根茎,人参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红参性味甘温,补气补血,是复方胃乃安中的主药之一。本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对其整个工艺过程进行优化,为中成药“胃乃安胶囊”的二次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BS224S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得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HH-2型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UV-2102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红参药材由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鉴定并提供(批号080501(03),检字号08101741)。人参皂苷Re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0754-200421),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上海摩速科学器材有限公司)。

1.3 试剂香草醛、高氯酸、冰醋酸、乙醇、α-萘酚、浓硫酸,均为分析纯。

2 方法

2.1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取人参皂苷Re标准品溶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1)100,200,250 μl和300 μl,加入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进行显色反应,以空白溶液做参比[3],将显色体系在450~65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精密吸取体积为40,80,120,160,200和240 μl的人参皂苷Re标准品溶液,显色后在选定波长处测定吸收值,制作人参总皂苷标准曲线。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红参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6倍水冷凝回流提取2次,1.5h/次,5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水浴浓缩至一定浓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D101大孔吸附树脂用无水乙醇浸泡12 h,水洗至无醇味,湿法装柱(1.6 cm×30 cm)。树脂柱体积32 ml,树脂湿重32.57 g,备用。

2.4 纯化工艺的优化[2~6]

2.4.1 泄漏曲线的考察取浓度为0.2 g生药/ml的红参供试品溶液100 ml上柱,上样流速1 ml/min,流出液10 ml/份,共收集10份,测定上柱液和流出液人参总皂苷含量,考察泄漏曲线,确定样品液的最大上样体积。

2.4.2 吸附速度的考察根据泄漏曲线,取0.2 g生药/ml药液的最大上样体积上柱,吸附流速分别为1,2,4 ml/min,收集流出液,测定人参总皂苷的含量,计算吸附率,确定吸附流速。

2.4.3 上样浓度的考察取药液上柱,浓度分别为0.2,0.4,0.6,0.8 g生药/ml,均为最大上样体积,收集流出液,测定人参总皂苷的含量,确定上样浓度。

2.4.4 水平衡倍量考察取0.2 g生药/ml药液上柱,流速1 ml/min,用蒸馏水平衡,流出液每1个柱体积收集1管,取样进行Molish反应,观察液体颜色。

2.4.5 洗脱溶剂浓度的考察取0.2 g生药/ml药液上柱,蒸馏水平衡树脂,依次用30%,50%,70%和90%乙醇洗脱,分别收集洗脱液,测定人参总皂苷含量,确定洗脱剂浓度。

2.4.6 洗脱溶剂用量的考察取0.8 g生药/ml药液上柱,先蒸馏水平衡至流出液近无色,再用6倍柱体积的70%乙醇洗脱,每半个柱体积收集1管。测定各管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确定洗脱剂的用量。

2.4.7 乙醇洗脱流速考察取0.8 g生药/ml药液上柱,乙醇洗脱流速分别为1,2,4 ml/min,收集醇洗脱液,测定人参总皂苷纯化率,确定洗脱流速。

3 结果

3.1 标准曲线的制备显色后扫描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标准品溶液在563 nm处均显示最大吸收,且空白无干扰,选563 nm为测定波长。回归方程为Y=6.005 7X-0.023 4,R2=0.999 6,表明人参皂苷Re在20~1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3.2 泄漏曲线的考察从测定结果和泄漏曲线(图1)可知,上样药液为50 ml时,泄漏曲线进入平台期,说明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人参总皂苷的吸附量逐渐趋向饱和,此时人参总皂苷开始明显泄漏,故0.2 g生药/ml药液的最大上样量为50 ml。

3.3 吸附速度的考察吸附速度考察结果如表1。当吸附流速为1 ml/min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人参总皂苷的吸附率最大,为 87.45%,所以本实验确定最佳吸附流速为1 ml/min。

3.4 上样浓度的考察结果表明,当红参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0.8 g生药/ml时,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人参总皂苷吸附率最大,达 96.94%,故最佳上样浓度为0.8 g生药/ml。结果见表2。

3.5 水洗脱倍量考察蒸馏水平衡至6倍柱体积时,流出液变澄清,且Molish反应呈阴性,如图2所示,说明糖醛类物质已被冲洗干净,所以选择用6倍蒸馏水平衡树脂柱。图1 泄漏曲线表1 吸附速度考察表2 上样浓度考察

3.6 洗脱溶剂浓度的考察洗脱溶剂浓度考察的结果表明,50%和 70%乙醇洗脱出大部分人参总皂苷,30%,50%,70%乙醇洗脱下来的人参总皂苷总量占所有洗脱下来的总皂苷的97.64%,故选用乙醇浓度为70%。结果见表3。图2 水洗液Molish反应表3 洗脱剂浓度考察

3.7 洗脱溶剂用量的考察实验结果如图3,洗脱曲线显示,人参总皂苷主要集中在前面6管,占全部醇洗脱液中总皂苷的 97.08% ,所以选用3倍柱体积 70%乙醇进行洗脱。图3 洗脱剂用量考察

3.8 乙醇洗脱流速考察乙醇洗脱速度越小,人参总皂苷的纯化率越高,洗脱流速为1 ml/min时纯化率为68.11%,高于其他流速的纯化率,选用1 ml/min的洗脱速度。结果见表4。表4 乙醇洗脱流速考察

4 讨论

本文较系统地考察了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红参人参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和参数,得到的最佳纯化工艺为:浓度0.8 g生药/ml的红参供试品溶液最大上样体积12.5 ml,上样流速1 ml/min,人参皂苷的吸附率可以达到96%;用6倍柱体积的蒸馏水平衡树脂,再用70%乙醇洗脱3倍柱体积,洗脱速度为1 ml/min,纯化率在 68%以上。由实验结果可知,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和纯化人参总皂苷的容量大、效果好,且工艺简便,生产连续化程度高,适宜于工业化生产人参总皂苷的分离纯化。

参考文献

[1] 陈业高.植物化学成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4.

[2] 岳 敏.大孔吸附树脂在富集分离中药有效部位工艺中的应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15,47.

[3] 李义志,毛春芹,陆兔林,等.不同产地红参中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8):1.

[4] 蔡 雄,刘中秋,王培训,等.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人参总皂苷工艺[J].中成药,2001,23(9):631.

大学生考察总结篇4

(一)考察法

所谓的考察法就是指充分利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对当前的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践方式作出考察,考察法的操作主体就是学生,教师提供足够的资料和指导,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去实地考察,从而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而学生有权决定考察的内容、范围、方式和主题等,考察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中职数控加工专业学生企业实践的特点

1.通过校企合作给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从企业的日常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和工作方法中来获得相关的考察项目,这样的考查方式是最为直接的,学生亲身感受获得的知识是远远超过课堂上的理论知识。2.企业实践具有较强的考察性,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考察中去,在考察的过程中学生间的合作会更加密切,因此互动性会加强,学生通过合作来确定相应的企业实践考察的流程、对象和评估等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考察的效率。3.由于考察法的考察范围较广、考察的内容较多,因此只有通过学生间的合作才能解决考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学生的合作可以帮助他们制定出周密的考察计划,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考察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操作技术。

(三)企业实践要采用考察法的原因

由于企业的工作业务较多,工作性质会因为工作内容的不同而不同,而学生之前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因此很难清楚地对企业相关业务进行定位分析,使得学生的考察存在较大的困难。而考察法是比较符合学生的实践需求的,学生可以通过考察法来对企业的业务进行了解,只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学生就可以借助考察法来进行企业实践,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实践的效率。因此,考察法对于学生的企业实践活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常说的实地考察法就是从人类学中借用过来的定性研究方法,它是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在进行企业实践的考察之前,我们要先明确考察的对象和目的,考察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次考察,是考察之前必须弄清楚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能正常推进考察工作,否则就要陷入盲目性,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要注意了解事物的总体与局部。在一般考察总体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有代表性的局部。没有重点考察,总体考察就会显得浮泛;而光有个别的重点考察没有总体考察,印象便又会变得支离破碎。要注意边考察,边分析,边记录。由此可见,考察法需要制定严密的计划,规范考察行为。

二、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企业实践的设计

(一)中职数控专业工作较脏较累

中职数控专业和其他专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中职数控专业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践工作,而具体的实践又包括了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和维修工作,这些工作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是脏活、累活、粗活,因此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充分掌握数控专业的相关知识。

(二)中职数控工作技术含量较高

由于数控专业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因此数控专业对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数控人员既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术,还需要具备相关的加工工艺,由于数控机床的技术难度较大,而每个数控机床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和操作要求,因此数控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这些知识,掌握相关的操作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数控人员。

(三)中职数控专业的教学设计

数控专业有着较高的教学要求,因此只有具备了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数控专业教学的质量。一般来说,数控专业的考察教学法设计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准备、计划、实施、评估展示、反馈。考察教学法就是要充分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为数控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将数控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相联系,体现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与教学实施。课程标准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定位。教学设计以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打破传统学科式课程设计思路,构设以工作任务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校的骨干教师、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工共同参加,并请现场讲解员进行引导,开放企业生产经营现实场景,提供学生考察学习实践平台。收集企业实践中生产一线的技术资料等教学资源,提高考察法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察法在数控专业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三、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企业实践的实施

由于数控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一大批的具有专业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要加强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实践教学,而考察法就是数控加工专业企业实践教学的最佳方法,要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企业的实践业务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开展实验项目,开设基础实验课程和专项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借助考察法来对企业的业务进行熟悉,制定相应的考察方案,在实践的考察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控操作知识。

四、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课程企业实践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研究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企业实践中的运用,我们挑选一个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班级来作为我们具体的实施对象,借助某个较大规模的机械制造厂来进行考察,通过校企合作来让学生在实际的考察过程中了解到相关的职业技能、职业流程、职业性质、职业道德和职业薪酬等内容。

(一)考察准备阶段

前期的沟通: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考察实践场所,教师应该提前和相关的机械制造厂进行沟通,为学生找到最适合的考察实践基地,和机械制造厂的相关负责人商量好考察的时间、要求、内容和计划等,保证学生在企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机械制造工厂的信息收集工作: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实践学习之前,应该借助相关资料来加强对实践基地的了解,充分掌握自己将要实践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制定实践目标:教师和学生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应该一起对实践企业的规模、业务和操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充分了解实践企业的相关业务流程、操作要求等,提前熟悉好实践企业的环境,制定好相应的实践目标。划分不同的实践小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这样才能保证后期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挑选出小组负责人,在实践教学中由小组负责人来管理小组的实践活动,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践教学的顺利展开。制定小组考察目标:根据不同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来对考察目标进行分组,我们可以将实践的考察目标分为以下几种: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社会机构、企业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物流部、销售部、售后服务部等,让每个小组完成自己组内的考察目标。

(二)考察计划阶段

划分小组考察任务:为了提高考察的效率,加强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我们可以将考察任务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制定相关的清单,反映出企业的机制;(2)调查以下内容:管理结构、上下级关系、权益代表、企业员工和工作条件;(3)对业务流程、工作过程、加工工艺、机器、设备、材料、产品进行统计(4)宣传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职业行动领域、独立与合作、进修机会,供水、排水、废弃物管理、噪声防护、能源消耗、大气和土壤污染;(5)技术标准,行业标准,关键参数,检测设备,先进仪器;(6)收货,发货,库存状况,物流安排;(7)产品市场渠道开拓,市场占有率,客户需求,维护老客户,开拓新客户;(8)产品质量问题,用户困难,用户满意度,区域信息反馈。为了提高考察的效率,我们应该确定考察流程,根据考察内容的难度来安排相应的考察时间。工作方式:这里所指的工作方式是指机械制造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的相关技术,因此教师应该对这些工作方式进行一一讲解,聘请专家来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考察、测量、实验等任务,不同的小组负责了解不同的工作方法,然后教师统一组织学生进行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其他小组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的效率。组内成员分工:根据组内成员的实际能力来安排相应的工作内容。准备文件材料:根据工作的需要安排学生收集相关的文件材料。

(三)考察实施阶段

开幕会议:开幕是安排学生考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要在开幕仪式上对学生实践的相关内容、要求作出说明,给学生讲解考察要求,介绍要考察的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独立工作:不同的小组负责不同的考察任务,小组独立工作,有任何问题可以向讲解员或指导教师请教。闭幕会议:闭幕会议主要是进行答疑,并且鼓励学生多来企业实习,加强和学校的联系。

(四)考察评估与展示阶段

自评与互评:在给小组分配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和得到的结论进行统一整理,然后让小组成员对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最后在全班范围内对不同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相互评价。点评与总评:教师要负责对不同组别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进行点评,对学生在考察过程中完成得好的学习任务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足的地方要及时的指出,以便学生纠正。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针对当前的结论进行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总评,和学生讨论大家的实践考察成果,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估工作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考察教学法的学习成果。

(五)考察反馈阶段

教师针对个人的、小组的、全班的考察展示与汇报,鼓励学生对考察展示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深化认识。为了促进反思,提升考察成果,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就考察行动步骤和方法方面的经验进行讨论,为下一次考察提供参考。比如:今后的考察准备、实施、评估过程中有何可优化之处?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提高?时间安排是否切合实际?还有哪些安排是可以优化的?仍存在哪些问题?对于考察过程的评估有哪些合理化建议?与考察地点代表就考察结果的讨论是否有意义?

五、考察法在中职数控加工专业企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一)企业常犯的错误

校企合作是考察法得以在企业实践活动中推行的前提,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办学一种重要形式,是职业学校走内涵发展的一条明智之路。校企合作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重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如果企业在和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学生的考察实践活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下面我们将对企业出现的错误进行举例说明:1.合作意识淡薄许多企业认为职业教育与已无关,只追求企业自身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长期的社会效益,参与校企合作热情不高。同样一些办学模式落后的职业学校,教育观念还很陈旧,仍然采取封闭的办学模式,不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这样将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同时学校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够产生实质性的校企合作行为。2.合作能力缺乏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学校合作能力与企业的期望存在不对等性。例如学校自身的科研能力比较弱,专业建设缺乏内涵,师资水平不高,大多学校合作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才向企业寻求合作,对市场发展的信息了解不够通畅,教师专业知识不能适应技术发展,教材内容落后,从而导致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知识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用人单位没有真正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没有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过程中,这样就不能为学校提供长期稳定的考察实践基地。3.企业参与动力不够从总体上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企业害怕推行“双元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导致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下降;由于有大量过剩的廉价劳动力,使得企业在中短期内普遍缺乏按较高的标准来培训员工的动力;整个社会的诚信度降低,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短缺,也使得企业不愿承担风险去花大价钱培训员工,害怕最后导致落空现象的出现。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合作。4.保障机制不健全目前校企合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许多的合作成果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肯定,已成为评价学校和培训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至今没有完善的保障体制,现有的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不规范的低层次合作。合作的层面低,合作的稳定性不高,不注重长期性,合作的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教师教学常犯的错误

要想保证考察法实施的效率,除了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外,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调整,避免出现考察法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能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将教师教学中常犯的错误列出来:1.教师没有将教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不一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困惑,不利于学生掌握重点知识。2.教师没有制定系统的、全面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工作较为零乱,缺乏系统的安排。3.教师没有向实践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详细的沟通,导致负责人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不了解,因此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无法很好地解答学生的困惑,使得学生在实践考察中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4.教师没有把握住考察的关键点,没有给学生指引正确的考察方向,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考察效率,考察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5.教师没有健全的考评机制,因此对学生的考察结果无法提供客观的、科学的考评,没有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学生常犯的错误

影响考察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参与考察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和教师,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会对考察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对考察效果起到影响。而学生在考察中常犯的错误有:学习的兴趣不够、学习基础不稳固、独立学习的能力较低、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监督、自我考评的能力不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等,这些因素都会限制学生的考察效率。

六、考察法的效果和结论

大学生考察总结篇5

关键词:观察力;探究;培养;指向;课堂结构

观察是探求的开始,观察是最基本的智力品质之一。同时,观察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因此,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提供丰富的素材,扩大观察的范围;培养观察方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中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观察力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从一个人或事物身上得到的信息的多寡。也就是说,只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尽可能多地将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或者事物的信息更好地把握住。良好的观察力引导人们的猜测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一个较大的观察和思考的空间。具有审美直觉的问题情境是开发学生观察力的良好契机。在课堂上,不要交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准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复杂的问题需要设计观察程序。

以下谈谈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对课堂观察研究方面的一点认识和做法。

一、摈弃传统注入式的满堂灌,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对课堂教学进行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都应该逐步且快速的摈弃传统注入式的满堂灌,把课堂还给学生。尽快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进行教学时多探求、多引导、多互动,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理解,得出科学的结论。

比如:在学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时,教师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己想象各种情况下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时,在空间最稳定的分布是哪种构型。教师再利用气球等教具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自己思考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教学,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分析、想象能力,并对各种观察、感悟做出总结。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顺应了新课改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而且也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理解掌握的更加全面牢固。像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学生的观察力也得到强有力的培养。教师仅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良好的观察习惯是观察成功的基础,是观察能力形成的保证。良好的观察习惯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目的性明确,观察时细致,能够在观察时发现问题。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中学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课堂上大致从以下三点去做:

(一)切忌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

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化学知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另一部分是化学理论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很多,教学内容很生动、很有趣味性。当老师并不急于把结论教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便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观察、思考与感受。切忌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比如:学习氨气的性质时,引导学生观察氨气的状态,闻气味,观察喷泉实验等演示实验来总结出氨气的物理性子,通过氨水中滴酚酞变红,氯化铵受热分解等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氨气的化学性质。教师通过对每节课的设计,在每节课都尽可能的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汇总,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课堂,不仅学生兴趣高,而且效率也高,学生记忆的会更加牢固持久。切忌刚上课先板书个结论或者图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了答案。

(二)明确问题的指向

课堂上的时间十分宝贵,我们教师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一把把小钥匙,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必须十分重视提问的设计,在设计问题时,问题的指向性十分重要。

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教师讲钠的物理性质时,拿着一块钠问学生你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的兴趣瞬间下降,不知应如何回答。

这样的观察就是缺乏明确的指向。

学生不知道要从中看出点儿什么,已熟悉的是一目了然,不熟悉的仍看不出来。明确的指向引导了学生的观察目的:金属钠的状态、颜色、硬度等。这样可以准确的引导学生发现现象及规律。

(三)复杂的情境要设计观察的程序

如果在课程内容讲授时遇到化学现象不鲜明或者概念方法理论联系比较曲折隐蔽的时候,学生容易对此类问题产生畏惧,从而更加难以理解。这个时候需要设计观察的程序,让整个知识的学习层次分明,难度递进,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观察钠与水的反应时(浮、游、熔、响、红),教师事先设计好观察的程序,让学生在观察时按照设计好的问题来逐个进行观察和讨论。这样一个复杂的实验,在教师的设计下变得富有层次,复杂的现象变得清晰。学生的观察力在这个过程中将得到很大的展现和提升。在学生把各自的结论汇总后,把钠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做出总结。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对看到的现象及所产生疑问也有了思考的方向,从而使学习过程显得轻松愉快。

三、优化课堂结构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及暗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欲望与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电脑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声音、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能增大课堂教学容量,优化教学结构,实现资源共享,还能增强学生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能力,在中学化学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观察力是思维能力的前奏,是实验能力的基石,观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他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断掌握并探索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晓敏《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4期《浅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考察总结篇6

1 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都是在中小企业就业的,而这些学校开设《商务公关》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公关能力,符合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而目前这门课程考核大多数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题型基本上也是常见的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这几类。但是这种考试形式往往是只能考核出学生对商务公关的基本原理是否能够机械理解和记忆,而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商务公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应付这种考试比较简单,可能只需要在考前几天突击,死记硬背,就能考出高分。这样的话,学生平时可以不学不听不做,那么开设这门课程就达不到教学目的,不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商务公关》这门课程有必要进行考试改革。

2 考试改革的方式

《商务公关》课程从教学内容上看,主要有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估、公关礼仪、专题活动和危机公关等几大模块。根据这些知识点和技能,可以采取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努力使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达到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这种方式同时也将技能考核和知识考核结合在一起。

2.1 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成绩按3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出勤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三部分。其中,课堂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5%,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占总成绩的10%,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15%。

2.2 结果考核

结果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成绩按70%的比例折算计入课程总成绩。结果考核包括三个部分:

2.2.1 商务公关演讲

每位学生进行一次商务演讲,重点考察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生公关能力的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备的公关能力。以这种方式来考察学生,能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公关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公关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将来面试、就业,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所以不仅仅只是从这门课程的角度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而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5%,依据演讲内容、口头表达和身体语言三个考察点进行评分。

2.2.2 商务公关礼仪

学生自行组成一个小组,选择某个商务或社交场景,比如打电话、见面握手,模拟展示整个过程。重点考察学生的公关礼仪规范,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15%。这种方式不但考察了学生对公关礼仪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考察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2.2.3 笔试

这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笔试与传统的闭卷考试有所不同,出题方式有所变化。

比如要考察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方式:

请从以下节日中任意选择一个,为国美电器城策划一次商务公关活动。(撰写简版策划书)

①元旦节;②国庆节;③情人节;④端午节;⑤春节;⑥光棍节;⑦中秋节;⑧元宵节;⑨重阳节;⑩儿童节。

比如要考察学生的公关危机处理能力,可以采用下面这种方式:

“雏鸡到成品鸡只需要45天,高温封闭饲养,饲料由集团特制统一配送,风险小、利润大、投资收益稳妥……”一则广告宣传让山西南部的许多农户看到了“商机”。而这则广告也让肯德基深陷速生鸡门。如果你是肯德基,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这样的出题方式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考察出学生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公关问题的处理能力。

3 考试改革的效果

3.1 考核较全面

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在一起,能够避免出现学生突击几天应付现场闭卷考试就能得高分的情况。结果考核采用多种方式,既有知识考核,也有技能考核。这种形式比较受学生的欢迎,能够体现考试的公平性,也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学习的结果。

3.2 操作性较强

笔试的考核以案例分析题为主,操作性比较强。操作性题目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技能。而商务公关演讲和商务公关礼仪就是考学生的实际操作。比如在商务公关演讲环节,能够从三个考察点来考核学生的实操能力:

3.2.1 演讲内容

每位学生演讲时间为10分钟,而从这10分钟的内容,能够考察出演讲主题是否突出、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贴切听众、结构是否完整等。

3.2.2 口头表达

能够从吐词是否清楚,节奏掌握是否得当,声音大小,语速快慢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2.3 身体语言

能够考察学生的姿态与动作是否自然优美,目光是否保持与听众的接触交流,神态和面部表情是否富有变化。

4 考试改革的不足

以这种考试形式来考察学生,最大的弊端就是考试耗时比较多。商务公关演讲每位学生10分钟,40位学生就需要400分钟。商务公关礼仪采取小组形式,可以2-10人一组,但是每一组的耗时也在10分钟左右。笔试题也要两个小时才可以完成。整个考试时间至少需要十个小时,而整个课程是32学时,因此,这种考试形式对于合班课,不太利于进行,比较适合于单班课。另外,可以考虑把平时的课堂训练和最后的考核结合在一起,比如商务公关礼仪就可以把课堂上的专项训练作为一次考核。这种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训练的参与度,也能够为最后考核节省时间。

大学生考察总结篇7

第一,坚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观察思考问题,固定支撑点。科学理论之所以富有生机、之所以令人信服、之所以成为武器和法宝,就在于能够为我们提供思想和行动上的指导。无论是分析形势的变化,还是捕捉思想观象的本质,都要借助科学理论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以获取观察思考问题的准确性、深刻性。当前最重要的是把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深学透,当作功课做实做足。惟有求得精神要领,才能确保观察思考问题不“脱纲离谱”。还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形势,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观察思考问题跳出“凭力气干事、凭感觉处事、凭经验办事”的一般层次;才能在时展的大背景、大趋势下,高起点、高水平地把握全局,谋划未来,开拓前进;才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上看得更清、做得更实、干得更顺、走得更远。

第二,坚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思考问题,打开新视点。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质,就是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科学把握时代趋势和发展规律,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引导和推动实践发展、社会进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口,我们的发展正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形势迫使我们,也造就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忠于科学,我们的事业才有保证,我们的发展才有保证,我们的工作才有出路。否则,思路狭窄,死抱不放,墨守成规,满足于现成的套路,不能从更宽阔的领域内观察思考问题,靠惯性推着走,就会陷入困境,只能是“拱手相送”,被时代所羞辱。因此,要全方位观察思考问题,注意把上级的精神和全局的形势装在胸中,把本单位、本行业的实际与整个社会发展大环境相联系,使自己能够“站在巅峰上观山景”,把握大局,洞察毫末,提高观察思考问题的层次和起点。要以创新的思维审时度势,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工作,做到既要讲好“普通话”,又要唱好“地方戏”,使工作多出特色、多出亮点。当前要善于捕捉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带来的发展机遇,潜心研究在应对危机和挑战各种困难中蕴含的有利条件,快人一步、高人一着、胜人一筹,变危机为转机,变压力为动力,变困难为希望,在危机中求转机,在困难中求突破,在逆境中求发展,使观察思考问题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实现其特有的价值。

第三,坚持在不断总结经验中观察思考问题,找准联系点。同志曾经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吸取过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继续前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也是我们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理清思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修正偏差,工作才能越做越好,个人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否则,对遇到的问题和做过的工作,不善于“前思后想”,把握不住其中的规律,工作只能始终在低层次上徘徊。一要善于去伪存真。在观察思考问题中,有时会对某些问题产生模糊的感觉,形成一些若隐若现的认识。对此,要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制作过程,把握事物的全貌,摸清问题的症结,作出科学的判断,做到拨开迷雾,看准“庐山真面目”。二要善于点滴积累。海不辞水,始成其大;山不辞石,故成其高。科学观察思考问题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个积累过程,要善于从小处着手,把工作中所得所失总结出来,通过日积月累,把握要领、悟出真谛,使观察思考问题进入自觉状态。三要善于提炼经验。要注重对自己开展工作中的“得意之作”及时总结,从理性的高度加以归纳提炼,并以成功的经验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使观察思考问题进入良性循环。

第四,坚持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观察思考问题,培养生成点。“春江水暖鸭先知”。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去是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可靠保证。科学观察思考问题是以符合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标准的,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因此,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一线,躬行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学习经验,养成不得真理不甘心的习惯,并以实践作为检验观察思考问题科学与否的标准,通过实践不断汲取营养,以丰富和充实原有的认识,获取科学观察思考问题的“活水源头”。否则,天天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思考问题,怎能知道“春江水暖”。当前重要的是勤于在实际工作中去捕捉,发现可提高办事认识的做法、观点、经验。蕴含在群众的实践智慧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要做发现这种智慧,提炼这种智慧,丰富这种智慧的有心人。从深入业务中感受,从接触群众的过程中感受,从参与学术活动、考察交流中感受,从与上级领导、社会各界的日常交流中感受。在感受中,找到思想的素材,找到思考的亮点。

大学生考察总结篇8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课;医学教育;教学体会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而且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形态学课程,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理知识与实验内容相结合,高度重视实验课非常必要[1]。理论指导实验,而实验教学又是理论学习的进一步验证,学生通过肉眼观察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可以将理论课上的抽象知识如: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转化为直观的形态、结构学知识,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观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是提高病理学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能使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课所学的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本校本教研室的实验课设置为多媒体示教,观察病理切片,观察大体标本,实验课课后作业和实验课考试五部分组成,争取逐步强化教学效果。

1 多媒体运用于教学中

在上实验课时,本节课前10分钟复习和本次实验课相关的理论知识,再让学生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而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解剖组织学基础,有些同学解剖组织学的基础不好,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就比较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我们常常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先跟学生复习正常的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再讲解病理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和无法观察到的病理变化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比如讲授泌尿系统疾病时,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四部分组成,而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将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物通过尿液排到体外,从而来维持机体体内水、电解质的含量和酸碱平衡,同时它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和前列腺素等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肾脏复杂的结构是完成这些功能的基础,因此学习肾脏病理学必须掌握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利用多媒体用立体图片可以让学生观察肾单位的组成,结合一些Flas使得学生掌握肾单位的工作过程,让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正常的组织结构,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病理情况下肾脏疾病的热情。

2 观察病理切片

在观察切片前,先给同学们讲授概念,然后引导学生从概念推导出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内容。比如要求学生观察肉芽组织这张切片时,指出肉芽组织的概念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炎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结缔组织,因此镜下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向着创面垂直生长,其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和炎细胞。另外,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时指出制作切片取材时是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交界处取材,这样让同学们在组织切片的对比观察中去理解病理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变化,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病理切片的结构。

3 大体标本示教

我们在学生充分理解病理切片的结构的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推理出大体标本的形态改变,使病理切片观察和大体标本观察统一起来。比如可以从肝脂肪变性的概念(肝细胞的细胞质出现了中性脂肪(即甘油三酯)的蓄积)和显微镜下观(可观察到肝细胞的细胞质里有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空泡是脂肪被制片时的有机溶剂溶解之故),重度脂肪变的肝细胞的细胞核被蓄积融合的脂滴挤压到一侧,形似脂肪细胞)推导出大体标本表现为病变肝组织颜色淡黄、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质软,切面有油腻感。从而把显微镜下观察的切片和肉眼观察的大体标本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肝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并可由肉眼观察大体标本和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切片推导出脂肪肝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

4 实验课作业

观察病理切片和大体标本后要求学生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一、实验的目的及要求,二、实验内容即本次实验观察到的大体标本的特点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切片的特点,三、实验结果是用红蓝铅笔进行画显微镜观察切片的图,通过做实验报告绘图可以督促学生在实验课时认真细致,加深学生对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的记忆。本校制定了一套作业评分标准,对学生平时的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然后和学生期末的实验课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一起计算学生的本门课程总成绩。

5 实验课的操作考试

本校的病理学这门课程的总成绩包括学生平时的每次实验报告的平均分和操作考试参加还有理论考试成绩各占一定的百分比,病理学实验课操作考试包括两部分:一是,观察大体标本,二是,观察病理切片。把10个标本编好序号分别放置在桌子上和6张切片编好序号放置在显微镜下,然后让学生抽签对号入座考试。实验课操作考试可以直接、客观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6 实验教学继续改革的探讨

目前本校开设的专业有中医学和护理学这两个专业要学习病理学这门课程,对于不同的专业,教学重点应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专业我们取舍一些教材内容使病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临床和护理工作的需要[2]。在病理学的实验课教学环节中,我们除了常规的书写病理学实验报告这项作业和期末操作考试考核外,还将学生平时每次在实验课中的综合表现也作为一个考核点,以减轻学生最后期末考试总成绩的压力[3]。实验课结束后还布置病例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结合书本上、网络上的内容,最后得出答案[4]。

总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必要的病理学基本理论知识,能将患病的机体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的改变与其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有机地结合,对患病的机体有整体的认知。病理学教师应在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病理学这门课程,提高整个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国胜,苑光军.病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袁锦玉.关于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55-57.

推荐期刊
  • 大学
    刊号:50-1178/G4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化学
    刊号:11-1815/O6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时代
    刊号:43-1383/Z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学数学
    刊号:34-1221/O1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