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土木工程经济论文8篇

时间:2022-05-21 21:09:51

土木工程经济论文

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应用趋势

Abstract: in the modern construction, civil engineer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nd along with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evant staff on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more and more deeply, and with the various advanced technology organically fuses in together, form the modern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and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iscusses the trend of applic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thought tha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related job.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pplicatio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社会建设、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工作上,并不断总结历史教训、吸取经验、创新思想观念、改革发展模式,从而促进了我国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的发展。土木工程工作人员创新地将这些融入到建筑建设中,尤其是将机械自动化设施应用到土木工程建设中,大大地促进了土木工程向着现代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一、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就一直在发展之中,土木工程工作人员不断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并将其他科学技术有机地引进到土木工程建设中,以促进土木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结构设计、工艺创新、材料应用等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在我国,土木工程产业一直是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它对国家建设公路、铁路、桥梁、高楼大厦等都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至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7.0万千米,铁路总路程也达到8.5万千米,其中典型的铁路为青藏铁路,这是举世闻名的高原铁路,为我国青海与地区的人员输送、贸易交流发挥着桥梁的作用;我国对桥梁工程的建设与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并已经建成很多坚实、有效的桥梁。我国已经可以自主设计、管理并建设大型桥梁。其中,南浦大桥等大跨度桥梁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土木工程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急需更多的高楼大厦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根据2011年相关调查人员的统计,我国目前已建成多种规格(100m、200m、300m)的高层建筑共计越10600栋左右,其中上海金茂大厦应用混凝土钢结构为主要结构,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这栋大厦的建成也是我国土木工程巨大发展潜力的一个体现。

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它为我国的基础建设、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保护环境与能源发展作为了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这对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土木工程的应用趋势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基础设施、专业设施还在不断建设之中,土木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对此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也在逐渐加剧,致使土木工程的应用与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接受挑战。

第一,土木工程理论与其他科技领域知识紧密结合。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会设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建筑工程功能、质量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土木工程工作人员打破传统的观念模式,积极研究创新的工作方法,将土木工程理论与其他科技领域的知识紧密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综合的土木工程理论体系,并指导土木工程向着地下、海洋、沙漠等空间延伸,以解决国家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并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效率。

第二,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土木工程的智能化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基本上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土木工程的应用过程中,信息技术是促进土木工程发展不可忽视的技术之一。土木工程人员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将与工程相关的人、事、物等信息都输入计算机,控制一些较难的、较复杂的施工过程,形成智能化的控制与管理模式;另外,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还可以应用到工程施工中,以提高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使土木工程的建设最大程度地避免施工事故,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花费,提高施工单位的效益。

第三,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等走生态环保之路。我国在制定“十二五”时期的战略计划时,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能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重要作用,提出经济、环境、能源和谐发展的思想,一直到国家建设工作。在这种形势下,生态环保材料与技术不断涌现出来,为土木工程走生态环保之路打下基础。土木工程建设是大耗能的工程之一,需要大量的物资与能源支持。所以,在未来应用发展中,土木工程必将会将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等作为重要发展途径,以提高整个土木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美观性等各方面的性能。

第四,创新施工工艺,促进土木工程向着超大型工程方向发展。当今时代,是一个以科技为创新生产力的时代,科技对各种产业的发展其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土木工程来说,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大型和超大型工程,因此,土木工程在新施工工艺与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也必将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创新工程施工方法,向着超大型工程方面发展,为我国发展提供工程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科技等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使其施工方法、施工材料、施工结构等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机械自动化设施的运用,更加促进了土木工程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多技术与工艺的应用还不是很成熟,需要土木工程工作人员加快研究脚步,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坚持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原则,大力推广绿色循环建设模式,使土木工程向着现代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林,王雪霏.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究[J]. 科技传播,2011,(15).

[2] 周小涵.土木工程发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6).

[3] 成茉莉.浅析土木工程发展现状及趋势[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4] 王维.新时代下的土木工程陈述与可持续发展[J]. 科教文汇,2007,(10).

篇2

在土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结构设计的作用与地位非常重要,而在整体的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经济性是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但就现阶段来说,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从而为工程建设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不仅要确保土木工程结构的经济性,也要保障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本篇论文主要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经济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在土木工程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而安全性、经济性是结构设计涉及到的主要问题,切实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经济性,是建筑行业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现阶段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1)缺乏安全性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设计涉及到多个因素,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建筑的稳固性、耐久性以及最大承载能力等,这些因素均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起着一定的影响。但就现阶段来说,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相关安全规范尚存在诸多不足,由于设计理论不够权威,从而导致其约束能力较低,与国外建筑的相关安全规范相比,我国现阶段在土木工程安全规范、结构设计安全标准等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土木工程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墙体表面开裂以及墙体变形等问题。

(2)耐久度不足土木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指的是,在荷载作用下土木工程建筑的耐久性,但就现阶段而言,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或其他因素对土木工程建筑耐久性的作用与影响。对于建筑体来说,对这自然环境、气候的变化,企业会相应的随之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但现阶段我国的相关建筑条例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从而导致土木工程规范性的缺乏。

(3)缺乏牢固性在建筑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建筑的局部质量问题或许没有明显影响建筑整体的牢固性,但从建筑理论上看,建筑的整体稳固性是“生命线”。面对整体稳固性要求,需要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延展性,且要充分考虑冗余度。

2提高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对策

(1)重视结构设计文件的说明建筑的结构设计文件说明,是一种指导相关施工单位进行实际操作的说明,设计人员必须充分理解说明书中的表述、要求,才能更好地进行指导。为便于理解,设计人员在编制说明书内容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切忌过于冗长、复杂,尤其是在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更应当重视结构设计文件的说明,保证土木工程结构的实际安全性与预期保持一致。

(2)完善结构设计的理论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必须完善、增强结构设计的理论,也就是说,需要深刻理解结构设计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具备一个清晰的结构设计思路。所以,目前来说,结构设计的概念已经成为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重点。

(3)合理选择设计单位在对土木工程建筑进行施工的全过程中,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在选择设计单位时,应尽可能地选择管理先进的、实力较强的以及质量有保障的设计单位,因为此类设计单位一般具有先进的设施、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科学的管理手段,而且结构设计人员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因此,选择此类设计单位有利于提高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3提高结构设计经济性的对策

(1)标准图的合理选择就现阶段来说,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为确保其规范性,会适当降低工程设计者的工作量,一般情况下,施工招标部门会选择施工标准图。合理选择标准图,不仅有利于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还有利于降低错误的发生率。对于标准图来说,用于规模较小的土木工程建筑中,也有利于促进施工进度的加快,此外也有利于提高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但如果在规模较大、结构较为复杂的土木工程建筑中应用标准图,就会导致设计风格保守、实际投入过大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土木工程的持续发展。虽然在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标准图有利于提高其安全性,但在特殊的设计中这种方法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与进步。

(2)成本控制对于土木工程来说,从最初的招标选择开始,就需要严格遵循招标的具体规范,以保障工程招标的公平性、公开性、公正性。此外,在选择竞标者的设计方案时,也要综合、充分地考虑安全性与经济性。必须始终遵循择优选取的原则,避免出现假公济私现象,在保障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基础上,选择最经济的设计方案,也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外部美观性。利用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确保招标部门能够得到具有较高安全性的设计方案,也可以大大降低投资,从而降低工程的经济投入。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安全性与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选择有效的措施,提高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作者:陈鑫磊 单位:中油辽河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梁倩,林红利,许龙.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实现安全性与经济性措施[J].四川水泥,2015,05:209.

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 ,现状 ,发展趋势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social undertakings of various field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our country civil engineering business also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and related staff hard work, now, civil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e resear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whether structure mechanics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very big breakthrough,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p big span structure in achievement is outstanding, the paper will b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s discussed, aims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further improvement.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 S9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高层建筑不仅在数量上急剧增多,施工水平要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根据我国和世界该领域中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剖析,对土木工程这一行业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做出了展望,希望可以为我国此领域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一、土木工程的涵义

土木工程是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工等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完善土木工程建设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木工程和人类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其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二、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1. 高层建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城市的用地也越来越紧张,过量的人口和城市有限的用地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因此,近年来,高层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高层建筑这种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而承载量大的建筑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高层建筑的发展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负担。提到高层建筑和高楼大厦,人们一般都和现代化、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当然,这是没有错的,而城市高层的发展必须要进行辨证的分析,虽然众多高层的建立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但随着城市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城市用地的紧张程度也在日益加剧。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陆目前高层建筑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0幢,而超过100m的高层也已经超过1000幢。这体现了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我国进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

2. 公路建设

公路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土木工程领域中公路的建设是尤为重要的。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国家各方面事业的进步可以说都是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商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高这一地区或国家的商业往来和地区承载量,促进道路运输的发展。道路交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改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人口质量,改善城乡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能够全面推动人们生活质量更快的进入高层次阶段。

相比以前来讲,我国目前的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都有了质的提高,但一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运输设施及设备满足不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有一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欠佳,道路建设也相对滞后,因此,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存在不协调性,这种现象会对我国人口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各方面事业的和谐建设了,因此需要从体系、结构、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大力发展绿色交通事业,促进经济、交通的协调发展,全面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三、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资源索取的程度越来越大,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获得更大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向集约型、低消耗型转变,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1. 向高空延伸

根据相关资料现实,目前世界上人工最高的建筑是波兰的长波台钢塔,其高度为646m,作为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其承载能力是十分巨大的。这将是未来土木工程建筑领域发展的趋势,高空的距离是无限的,因此,只要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建筑物不断向高空发展是切实可行的一种策略。这种高层建筑可以集工作、休闲、娱乐、商业、购物等一系列功能,这就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为城市的发展节省了土地。而我国在此方面的展望是,在上海附近拟建一栋高达1250m的仿生大厦,居民可以达到十万人左右,这将是我国土木工程建筑史的一块里程碑,将在世界人工建筑领域中堪称奇迹。

2. 向海洋拓展

地球可以称作为一个“水球”,地球上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百分之三十,因此,在技术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是人类不断向外扩展过程中的一个创举。海洋比陆地情况更为复杂,但其巨大的潜力对人类一直是比较具有诱惑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土木工程方面人类已经在海洋中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例如,为了减小机场噪音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也为了节约陆地资源,2000年时,日本围海建造的1000m长的关西国际机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在土木工程方面迈出了向海洋进军的重要一步。近年来,我国在此领域中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上海南汇滩的围垦成功和黄浦江的拓岸成功都是我国在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为土木工程在将来向海洋的发展积累了科技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中一些领域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了,但我国土木工程在技术和设计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展望未来,不仅要在技术方面加强,更要在观念方面提高,利用新型的技术和材料进行建设,更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不断发展的理论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先进的理论能够指导实践,而实践是将理论转化为现实的手段,因此,只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一定会成为世界该领域中一颗璀璨的新星。

参考文献:

[1] 丁大钧.我国土木工程的新进展[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05).

[2] 吕志涛.新世纪我国土木工程活动与预应力技术的进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8).

[3] 孙世国.21世纪我国土木工程发展趋势刍议[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06).

[4] 张晓霞.基于新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利用城市中的土地[J].新时期土木工程,2009(03).

篇4

关键词:发展阶段;大型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木工程的建设由来已久。由原来的伐木采石,模仿天然掩蔽物建造居住场所,到现在的美轮美奂的超高层建筑、雄伟的水利水电工程和超高超长跨度的桥梁,土木工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个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土木工程结构的理论方法、力学分析、施工手段 , 还是土木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 , 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和发展。

一、土木工程发展历史

1.古代土木工程

公元前 5000 年开始至 17 世纪中叶时期,称为古代土木工程阶段。土木工程的古代时期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 18 ~ 19 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历经漫长的古代大型土木工程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建设工具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人们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建设的经验,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近代土木工程

产业革命的开始是近代土木工程发展的开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些不仅反映在吃穿行上,还反映在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方面。而电力的应用,使高层建筑实用化成为可能;电气照明、给水排水、供热通风、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与房屋建筑结合配套,开始了市政建设和居住条件的近代化;在结构上要求安全和经济,在建筑上要求美观和适用。随着大型土木工程近代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在 19 世纪中叶为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和分工的需要,土木和建筑开始分成为各有侧重的两个单独学科分支。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促进了理论的发展。材料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学科逐步形成,各种静定和超静定桁架内力分析方法和图解法得到很快的发展。这为大型土木工程建设的理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有利于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理论上的突破 , 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工程实践的发展,这样就使近代土木工程这个工程学科日臻成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近代土木工程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道路、桥梁、房屋等大规模建设的出现。另一个标志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广泛应用。

3. 现代土木工程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刚好是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开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生产力出现了新的飞跃,现代主义运动取得了全面胜利。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土木工程进入一个新时代。在近 40 年中,前 20 年土木工程的特点是进一步大规模工业化,而后 20 年的特点则是现代科学技术对土木工程的进一步渗透。

二、土木工程理论、材料及技术的发展

通过多年来实践探索,土木工程的发展日臻完善。在科学理论方面,理论研究精密化,计算力学、结构动力学、动态规划法、网络理论、随机过程论、滤波理论的成果,随着计算机探讨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的普及而渗进了土木工程领域。结构动力学也已发展完备,荷载不再是静止的和确定性的,而被作为随时间变化的随机过程来处理。静态的、确定的、线性的、单个的分析,逐步被动态的、随机的、非线性的、系统与空间的分析所代替。电子计算机使高次超静定的分析成为可能,进而使得高层建筑中框架 、剪刀墙体系、筒中筒体系空间工作和大跨度的桥梁得以实现。大跨度建筑的形式层出不穷,薄壳、悬索、网架和充气结构覆盖大片面积,满足种种大型社会公共活动的需要。从材料特性、结构分析、结构抗力计算到极限状态理论,在土木工程各个分支中都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使现代土木工程取得了许多质的进展。在工程材料方面,标号为 500 ~ 600 号的混凝土已在工程中普遍应用,而轻质、高强化的混凝土成为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的新要求。高强钢材与高强混凝土的结合使预应力结构得到较大的发展,先张法和后张法的预应力混凝土屋架、吊车梁和空心板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广泛使用。同时铝合金、镀膜玻璃、石膏板、玻璃钢等工程材料以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背景发展迅速,为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支持。在施工技术方面,种种现场机械化施工方法发展得特别快。同步液压千斤顶,滑模,直升机安装天线,用一群小提升机同步提升大面积平板的升板结构等一系列施工方法广泛应用。此外 , 钢制大型吊装设备与混凝土自动化搅拌楼、输送泵等相结合,形成了一套现场机械化施工工艺,使传统的现场灌筑混凝土方法获得了新生命,在高层、多层房屋和桥梁中部分地取代了装配化,成为一种发展很快的方法。

三、土木工程发展新方向

飞速的经济发展,使得大城市及超级大城市的数量急剧上升,人们对空间的概念日趋强烈,寸土寸金普遍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日益发展的空间需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同时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也是解决人们空间日趋紧张问题的重要途径。飞速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空间需求的问题,更有电力、能源等多方面的需求。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大型矿山资源的开发,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运输等都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型公益土木工程的修建,显得极为重要。而鉴于我国能源、电力多分布于西南地区,多为山区、丘陵、高原等复杂地形,同时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为使水利水电建设、矿山资源开发以及重要能源运输等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设得以实现,大跨度桥梁、隧洞等工程成为整个工程中的关键。由上述可知,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水利水电设、矿山资源的开发、重要能源的运输等大型公益土木工程的建设以及配套的大跨度桥梁、超长隧洞等工程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必须。而精密化的理论研究、全新的工程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又使得大跨、高层、结构复杂的大型土木工程的建设得以实现。可见,大型土木工程的普及建设必将成为未来土木工程发展的新方向。

篇5

关键词: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辅修专业

最近几年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伴随着国家基本建设整体投入的加大,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和企业对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要求不再是培养单一的技术型人才,而是熟悉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适应企业结构调整要求、能够打造精品工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就是既具备土木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又拥有经济、法律、管理知识,会设计、懂施工、善管理的能够实施土木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的合格人才。面对目前的新形势,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提出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

一、单一土木工程专业从业能力的限制

1.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

2011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由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再次申明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铁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规范》要求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科学与工程的综合素质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能力结构,即应用工程科学的能力和具有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显然还不能完全具备上述能力。

2.学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最近几年除一部分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之外,其余的毕业生80%左右选择到建设施工单位就业,学生毕业后将直接从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与经营工作。通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走访调查,发现毕业生一般都能够胜任土木工程技术层面的现场施工技术工作,却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企业的管理决策层面的工作,这种情况已不能满足自己“先技术、后管理、再创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企业目前对掌握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表现出很高的渴求度。现在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非常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可能刚开始做的是工程设计或施工现场的技术工作,但是如果毕业生技术工作过硬同时又懂经营管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企业必将把他培养成中层管理人才。这样的学生潜力更大,发展空间也更广,也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需求。

在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技术、经济和管理各方面专业知识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作为一名合格的专业工程师,即使专门负责某项技术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节省成本、控制进度、满足合同要求等相关因素。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教育普遍面临培养模式单一、专业面过窄、课时压缩、缺乏个性等问题,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能够成为某一个技术领域的专家型人才,却很难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求。

二、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优势

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一定时间,夯实工作基础,就有可能进入企业管理层,或者成为项目经理。此时需要从宏观层面管理整个工程,除考虑技术因素外还需要考虑项目的资金链和组织管理。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掌握组成建设工程项目的两个核心要素——经济和技术,可以从经济和技术两方面来考虑工程的可行性,更加能够保证项目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顺利实施。具体而言,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同学和只学习单一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知识结构体系更完善

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同属一个大的知识领域,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掌握相关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有很大帮助。参与辅修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掌握比较系统的管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土建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估价、房地产经济学、建筑企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参与辅修的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与解决土木工程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具有熟练的土建工程造价及工程量计算、工程经济分析、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经济理论、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从事工程管理的基木能力。

2.未来从业范围更广阔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毕业生不能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未来的从业范围也更加广阔。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具备了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他们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属于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而且能够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投资与金融领域、政府部门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资产评估等工程管理工作。

3.自身发展前景更美好

目前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岗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岗位职务提拔的机会自然会优先考虑技能完善的人才。选修过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知识的毕业生,除具备土木工程专业的一般知识结构,还具备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结构。他们具有进行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房地产经济理论问题及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评估、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投资与融资、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和房地产行政管理的能力,具有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初步具有编制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评定的能力,具有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具有物业的资产管理和运行管理的能力。在土木工程建设领域,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在各个方面占有很大优势,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4.获取执业资格更容易

目前我国在工程领域普遍实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从业人员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相关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获得由相关部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并经在行业主管部门注册成为注册工程师,才具备在本行业的从业资格。目前和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注册工程师主要有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咨询工程师等。在土木工程工作实际中需要考取的相关注册证书,很多都涉及工程管理知识。比如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四门课程中,“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和“建设法规”都是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提前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更容易通过考试获取执业资格。

三、开设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建议

1.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辅修

土木工程专业每年的学生数量都很多,一方面考虑到全部辅修工程管理专业在师资、实习场地、实验设备等方面对学校的负担太重,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同,未来的就业方向不同,所以建议不要硬性要求全部学生都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自主选择是否参加辅修。

2.统一安排主辅修专业课程

将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学生重新独立安排班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正确引导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采用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并列学习的方式,辅修专业和主修专业课程统一设置和安排。辅修专业课程的开课时间将合理考虑学生主修专业的课程安排,利用富余时间完成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避免学生上课时间发生冲突。

3.多方向设置毕业设计内容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对高校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的最好检验,毕业设计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四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复习、综合、运用和提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工程管理辅修专业的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土木工程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还可以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筑工程概预算的编制、项目管理规划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房地产价格评估等工程管理方向的设计内容,也可以撰写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杨子江,李峻峰,朱锦章.土木工程本科教育——培养结构工程师职业素质与执业能力的重要阶段[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7):130-132.

篇6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家经济迅猛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也加大投入,同时也为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开发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现代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是整体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工程整体施工进度、施工控制与管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运用现代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理念开展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效提高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促进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成为了现代工程建设施工企业项目管理部的首要工作。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特点,其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应从工程施工质量出发,对工程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分析

进过本人这几年深入学习同时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土木工程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组成部分之一,其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对工程整体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为我国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下面针对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2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2.1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工程施工质量是项目施工的基本要求,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对整体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特点,其质量控制工作需要以材料、设备、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控制与管理,以此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工程项目管理部要以企业技术力量、设备情况、工程要求以及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等的综合分析为基础,构建并完善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体系。目前我国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开展较为科学,其施工质量工作开展多是以工程技术交底文件为基础,针对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各因素进行质量管理工作。以此为基础开展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能够有效的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2.2 土木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

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施工进度控制,其对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施工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土木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施工进度与施工工期,施工企业延误工期将受到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也导致许多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由于施工进度控制不当造成企业竣工结算中因工期延误而支付给甲方一定金额的赔偿,严重损害了工程施工企业经济效益。而许多企业为了减少进度控制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进行赶工,造成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或施工过程时间不足而造成土木工程施工质量隐患,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较多,其中多数因素都能够在企业工程进度控制管理体系的管理下得到较好的控制。而许多企业工程进度控制不当其主要原因是在进行工程进度规划过程中忽略了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工程施工工期中气候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造成工期延误,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另外,由于土木工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养护工作存在的不足或备用设备不完善也会因设备故障而影响工程进度。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在进行工程进度规划与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对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提前预留富裕时间减少气候条件对工程进度影响,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进度处于受控状态,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加强施工设备规划与养护工作的开展,根据施工进度规划在设备闲置期间加强设备养护,保障施工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避免设备故障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情况的发生。

2.3 成本管理―――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单位获得的利润逐渐降低,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因此,以科学的成本管理理念指导土木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成为了现代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部门的首要工作。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必须以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为基础,针对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例如: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汇总,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科学规划减少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的二次运输,将第二次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等。通过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成本的各项因素控制,有效保障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科学开展,减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工程施工安全

随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逐年开展,土木工程项目安全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的重要性、认识到安全管理对施工成本的重要性。针对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有关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加强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保障工程施工人员、财产安全,降低安全事故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特点,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临边防护设施加大检查力度,保障防护设施的完好,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同时加大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专人操作规定,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同时注重施工现场临电管理,有效保障现场安全,降低安全事故隐患,降低施工企业安全事故费用支出。

4 结论

总体来说,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需要全程参与的管理工作,其需要土木工程项目管理部门以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严格实行与人才培养为重点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实施,为保障施工质量、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施工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玉宁.现代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J].建筑工程施工资讯,2009,10.

[2],王东伟.以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质量[J].建筑资讯,2009,12.

[3] 周晓欧. 现代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的完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科学开展的基础[J].建筑工程质量管理,2008,11.

篇7

关键词: 西部地方高校 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1.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1.1土木工程专业起步较晚。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虽然较多,但土木工程专业起步较晚。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两个:①历史原因导致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办学理念没有随着时展即时转变过来,仍旧沉迷于自己相对成熟的文理科专业办学模式,延误了土木工程专业开设;②土木工程专业的办学要求较高,讲求的是工程实际,其师资水平、实践条件等,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开办。

1.2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

少数西部地方高校或是由于观念问题,或是由于财力问题,或是由于经验问题,虽然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但要么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仓促上马,要么照搬重点院校的办学模式,大都没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不适应西部经济大发展的需要。如湖南省西部地区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大多属于此类状况。

1.3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际能力较弱。

社会实际需要的是具备扎实工程实际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即用人单位不需要岗前培训就能单当一面地胜任工程各项任务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受传统文理教学模式的影响,西部地区许多地方高校,没有找到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既不像重点院校的精英人才,又不能很快适应工程实际需要,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就业困难。

2.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足

2.1办学理念滞后延误了土木工程专业开设。

西部地区许多地方高校是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建立并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高校更是如此。由于西部地区长期的经济不发达,信息较落后,思想较保守,人才较缺乏等原因,西部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也以稳扎稳打见长。当经济发达地区都在大力培养工科专业人才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时,西部地方高校仍然坚守着传统的文理阵地。办学理念的滞后使土木工程专业的开设延误。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并重视这一问题,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帮助西部地方高校,如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已成为吉首大学的对口扶持单位。

2.2财力薄弱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备。

土木工程专业是为解决工程实际而开设的,其有别于其他专业的最大之处在于,该专业必须有完备的实践教学条件供学生训练,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等方面。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西部高校的财力显得更弱,尤其是在高校经费自筹的当下。这种短期内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的专业,使得不少西部地方高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映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中便是用理科实验替代工科实践或干脆减少实践环节,其后果是工科专业成为理科专业,受害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及大量需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西部地区。

2.3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土木工程专业发展。

西部地区的诸多区域劣势,如科技水平偏低、经济久发达等,使得西部地区难以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才,也难以稳定已有的专业队伍。这种现象在西部地方高校更是普遍存在。面对如此两难局面,西部地方高校大多从原有的师资队伍中选拔与土木工程专业相近的老师,采用进修等方式培养成自己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这种模式培养出的教师,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等却难以胜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西部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其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瓶颈。

2.4客观因素使得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偏低。

西部经济久发达的地域、西部地方高校办学艰难、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积淀不深、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等客观因素,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厚基础,宽口径”,但难以“强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下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其属性介于理科与工科之间,毕业后不能立即独当一面,大都需要一年以上的转型期,增加了学生就业压力,也增加了企业的培养成本,延缓了学生迅速发展的进程。此种培养模式唯一的优点就是,造就了一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考研高手。因为相对就业而言,研究生录取在实际操作方面要求较低。

3.西部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3.1以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办学,提高西部地方高校的核心力。

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办学观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员,重点院校已率先大力发展工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便是其中优先发展的专业之一,这从各高等院校热门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出。西部地方高校作为西部最直接的人才培养基地,也应及时跟上时代步伐,转变办学观念,着手发展工科专业。在如此大环境下,一些西部地方高校也相继行动起来,如吉首大学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工科专业,适度申报文理专业”,而土木工程专业便位列其中。

3.2以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办学的保证。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1]。重点有:①加强校内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材料力学实验室、建筑测量实验室、建筑材料试验室、土工实验室、建筑施工模拟实验室等是土木工程专业不可或缺的。校内实验设施可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便、及时地互相结合和交融,在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如吉首大学已有十多家建筑企业、公司成为该校长期稳定的实验、实习基地。学生除在这些土木工程类的企业、公司进行真刀真枪演练之外,还可以进行“顶岗”实践,真正达到增强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③开展网络虚拟岛计划。学生在计算机上创立自己的虚拟岛,二年级学生在岛上进行规划,如布置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设施等,三、四年级学生对它们进行设计或虚拟施工[2]。学生在实施虚拟岛计划过程,对木工程领域有了全面的认识,规划、设计、施工、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弥补了实践条件的不足,既经济又环保,体现了绿色工程的思想。

3.3以“双师”型队伍充实土木工程专业教学阵地。

培养土木工程专业类的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性因素。没有工程经验、工程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讲授工程技术知识时,只是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结构的调整,构建具有工程特色的教师队伍,即工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培养工程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3]。

西部地方高校大部分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没有工程实际经验,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的脱节。在高学历高职称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难以引进的前提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可采取以下途径:①鼓励教师考取注册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注册资格证书。高校教师要考取注册资格证书要求有两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学校应为其创造条件。②从当地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引进具有注册资格证及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老师。高校对人才引进大多设有硕士、博士等学历门槛,为满足教学需求,应适当降低这部分人员引进的门槛。③与重点院校及当地建设、规划等相关部门合作办学。利用他们的资源弥补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不足,带动自身发展。如吉首大学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签约了对口支援协议,与张家界国土、设计、规划、环境等六部门签约了联合办学协议。

3.4以工程实战训练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核心包括基本技能(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能(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综合技能(基于专业和职业岗位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及职业技能(从事某一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四大模块[4]。搭建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实战平台是提高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必备措施,具体有:①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原则,理论课学时适当缩短,实践课程学时尽量延长,以保证学生实战训练时间;②实验课程以综合应用型为主,基础型为辅,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践课程到工程现场进行,让学生参与工程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等全过程,并运用专业知识协同工程管理人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④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并鼓励学生在大二时独自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循序渐进地锻炼学生的科研水平及独自开展工作的能力;⑤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以当地工程实际的效果作为成绩的最终评判标准。

4.结语

西部地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在办学观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工程实际能力偏低,但只要改变办学观念,大力发展社会实际需要的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就一定会为广大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培养出合格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文仲,李广军,孙佳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世纪桥,2007,(146):99-101.

[2]吴瑾,程吉昕.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及其特点[J].2004,13,(4):87-89.

[3]郭建博.地方师范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27,(1):111-114.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经济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资源日益紧缺,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工程结构设计中也逐渐渗透了资源节约的理念。一个成功的土木工程项目,除了要保证工程项目的基本功能、提高安全性以为,就必要要考虑其经济性了。实践证明,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否经济安全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投资量的多少,影响着土木工程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研究有着非常大的必要性。

一、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一)加强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的管理

要想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聘用好的设计单位,只有资质深的工程设计单位才能够设计出安全的土木工程,因此,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相关单位一定要具备级别高的资质,而且要具备非常强大的实力,同时还有有先进的内部管理。这样的设计单位在设计理论比较扎实,设备齐全,同时设计工作者的知识丰富,具备非常高的素质,因此,设计出的工程结构更安全,让人放心。

(二)设计单位要提供设计水平

要想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设计单位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设计水平。工程结构设计人员要对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掌握,再在实际的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充实。例如,钢筋混凝土作为一种新的施工材料,人们对它还没有实现全面的认识,因此,设计单位要不断对设计相关知识进行理论的研究,加强各种结构形式的更新,在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工程设计人员能够熟悉掌握相关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全面设计计算工程

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的设计者考核和工程计算项目都能够实现达标,但是近几年来发生了许多土木工程事故,调查显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事故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工程的设计者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计算时,遗漏了个别的小项目的计算。例如长春某设计院设计的一座大桥,工程还没有完工就出现了裂缝,经过调查和现场勘察,最终发现是由于设计工程时遗漏了对裂缝宽度的验算,也就是工程中出现裂缝宽度过大的原因。

(四)要对设计文件上的内容做详细的说明

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的素质都是不同的,正是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不同,受过的教育不同,工程项目的设计者才更需要对设计图纸做详细的说明,尤其是一些很重要的施工环节。比如在土木工程的设计图纸上,没有说明钢筋的接头问题,因为钢筋的长度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施工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作人员通常会把钢筋的同一构面接长,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况,不说明便出现了问题。因此,土木工程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者要对工程施工图纸的细节做详细的说明,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而且设计工作者还应该积极吸取被人的经验教训,小心谨慎地设计工程施工方案和工程施工图纸,有效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五)全程监控施工。

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完成以后,工程的设计单位要与施工单位随时保持联系,最好设计单位能够派人到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的监督。一旦发现施工问题,要及时与图纸进行核对,指导施工人员对施工问题进行改善,最好还能够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见或者建议,进而引起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高度重视。土木工程由于监控不力出现的事故很多,一旦发现不正常的现象,一定要对工程提出质疑,引起管理人员与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监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一)加强结构设计经济性的管理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的落实是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的。土木工程项目通过招投标,能够全面详细地对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评比与论证。站在管理的角度讲,工程的结构设计的经济性要建立在安全性的基础之上,二者的要求都得到了满足在考虑诸如美观等的方案。如果复杂的因素较多,那么最好选择一个既经济又安全的设计方案,将工程没有必要的开支降到最低。

(二)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

虽然工程设计标准图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根据标准图来进行设计能够减少工作量,避免低级错误,但是毕竟每一个工程都有其各自的工程特点,如果所有的工程都使用一个设计模板,那么势必会忽略一些环节,或者增加一些没有必要的环节。对于一些小的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使用模板能够降低费用,而且工程施工人员熟悉,施工起来方面应手。对于一些大中型工程,由于这些工程的机构构件较大,数量多,将小部件优化就会使工程造价降低。因此,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人员要对有可能压缩的工程项目进行认真的核算,争取在保证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性。

(三)减少安全积累

有的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很多参数,这些参数对工程的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定要尽量减少多个参数设计下的安全积累,只有这样在才能够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比如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材料、尺寸、用量,以及布置和截面形状等。在同一个荷载中,设计出的结果各不相同,但是必须要满足构造和强度的相关要求。只有将这些条件都考虑进去,才能够考虑构件的美观和经济问题。

(四)注重大局利益

任何一个土木工程的建设都需要与其他单位建立一定的关系。各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参与单位要有效配合,注重大局利益,进而从根本上降低给工程的建设成本。加强各参与方的合作,以大局为重不仅能够按时完成工程建设,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由于费用增加等造成的设计问题。比如在进行桥孔的设计时,需要准确的水文资料,但是水文站能够提供的资料非常少,如果工程设计单位根据不齐全的水文资料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那么工程设计方案肯定不合理,而且会增加工程成本。与此同时,水文站提供的保守的计算方法也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土木工程项目的数量日益增多,同时出现的各种土木工程事故也在增加。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是工程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施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实用性,甚至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国家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研究,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邱海军.倪春霞.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与经济[J].科技创新导报.2010.(05).

[2]薛志成.徐晓红.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类课程体系优化设置及建设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5).

[3]张亮.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经济性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6).

[4]叶润庆.建筑工程的经济性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08).

[5]狄钊.浅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作者简介:学历:昆明理工大学:(大学本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