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8篇

时间:2022-04-25 06:49:11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篇1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遗址 遗址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22日,总理在视察地震重灾区北川县时,站在龙门山半坡遥望被地震严重破坏的北川县城,留下这样一句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温总理的这个提议迅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在汶川-北川地震重灾区进行地震遗址保护已被有关部门提上议事日程。下面,笔者以唐山地震遗址保护经验来对比分析一下汶川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唐山地震遗址保护的经验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遭受最为惨重的一次强烈地震,地震使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受伤,唐山市受到全方位的、毁灭性的破坏。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唐山市河北理工大学原图书馆楼、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原唐山第十中学地裂等七处地震遗址被永久保存。1986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在唐山市中心建立“唐山抗震纪念碑”纪念唐山地震和广大军民英勇抗震的事迹。近年来,唐山市大力加强了对唐山地震遗址的保护:注重对地震遗址原貌的保存,强化地震遗址的科普及教育功能,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唐山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其一,对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明显滞后。唐山地震后,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和国家财力、物力、科技水平有限影响,很多非常宝贵的遗址、实物、资料在后来的重建中被当作废墟清理,地震遗址资源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其二,对现存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尚需加强。唐山地震遗址损毁严重的趋势现在未有根本改变,其中唐山钢铁公司俱乐部遗址、唐柏路食品公司仓库遗址已被拆迁。现存的五处遗址中,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缮,但是遗址的倾斜、倒塌、风化,人为损毁等现象依然严重。其三,对地震遗址资源利用的观念落后。多数地震遗址处在荒废中,缺少管理和维护。虽然去年唐山市规划局对“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进行了地震公园设计方案的招标,但是由于受场地和资料缺乏的限制实施起来不乏困难。管理者对地震遗址资源保护和利用更加有效的方法研究不足。

二、汶川地震遗址保护的必要性

“5.12”汶川地震给四川西北部造成重大损失,地震中心区各个县市的建筑物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其中,汶川县城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倒塌;受灾更重的北川老县城80%的建筑倒塌、新县城60%的建筑倒塌,曾经繁华的城镇,震后只剩下坍塌的房屋和瓦砾。除了地震对城镇建筑物的破坏外,广大震区还留下了大量的地震遗址和遗迹,侧翻在地的大客车、被砸扁的面包车、停在公路中间的大货车比比皆是;强烈地震导致的地面碎裂、岩体、山体、滑坡随处可见;救灾队员在废墟中找到的众多政府部门的文件册,学生的红领巾、受损的家具、电器等地震遗物。这些都是地震留给我们的非常宝贵的科学遗产,它记录下的悲惨一页既是珍贵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对此次“5.12”汶川地震历史的纪念、回忆和悼念,将真实的地震遗址、遗迹和档案及时加以保护以待日后的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遗址资源开发、利用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汶川地震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路

鉴于唐山地震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验,笔者对汶川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1.及时有效地开展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像北川县城这样有可能修建地震博物馆的地方,有关部门应对现有地震遗址的保护高度重视。5月21日,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已对该县城实行特殊管制,非救援和防疫人员,将不再被允许进入北川县城。一方面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另一方面确保地震灾害后县城原貌不被破坏。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此外应积极利用现在距离地震发生时间比较短,地震遗址、遗迹和档案容易整理的优势,尽快做好汶川地震文物的保护和收集工作。选择具有典型性、规模性和代表性的设施、物品作为地震文物进行保护。还要尽快对当事人、目击者的口述、回忆和照片等加以收集,为震灾留下齐全的第一手资料。

2.合理规划、开发地震遗址资源。利用汶川地震的遗迹遗址,在震区建立集地震遗址保护、地震科研、地震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地震遗址公园、地震博物馆等设施。地震纪念设施规划要注意点线面结合,建设的总体原则要在汶川地震涉及的龙门山断裂带修建地震纪念设施,重点应在一头一尾(汶川和北川),使地震纪念设施布局形成一个整体,更多地展示汶川地震的历史全貌。在对地震遗址资源的开发上应始终贯穿“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主题,明确开发地震遗址资源的使命在于启发人们去记忆无畏、大爱、协作、互助的抗震精神,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这样才是对此次地震灾害最有意义的纪念。

3.转变观念,发展汶川地震特色旅游。地震旅游在我国基本上属于空白。其原因很多,除了对地震遗址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外,观念上的陈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地震被称为不祥的预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痛使人们不愿去提及它,甚至是极力回避它、忘却它。地震作为自然现象,我们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了解它。汶川地震遗址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使来自国内外的人们能够亲身感触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在凭吊亡者、感悟抗震精神的同时,又进行了有关的地震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总之,发展汶川地震特色旅游从长远来看,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会比简单的恢复重建好。一旦此事变为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汶川地震遗址将与举世闻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等著名景点一样,成为四川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篇2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由沉痛记忆的周期性重述而唤起的已经过去并将成为历史的历史,可称为“创伤性事件”。文章以汶川地震五周年报道为例,认为在创伤性事件的媒介影像呈现中,媒介通过创伤情境的营造、创伤叙说的架构,重构了受众对于创伤性事件的集体记忆,并进一步影响了集体认同。

关键词:创伤记忆;媒介影像;汶川地震;创伤性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45-02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特大地震。这是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和人间灾难,也成为了人们心中难以忘却的伤痛与记忆。五年过去了,汶川地震后的每一个周年祭,纪念仪式、地震逝者与生者的影像在媒体中重述,唤起人们对这一并不遥远的事件之创伤记忆。这种由沉痛记忆的周期性重述而被唤起的已经过去并将成为历史的事件,可称为“创伤性事件”。创伤性事件所隐含的特质,就是尝试建构具有重大意义的过去[1]。对于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每年事件发生日的纪念也愈来愈成为仪式化的过程,如何纪念与对待过去的伤痛,媒介发挥着积极的历史诠释作用。

汶川地震作为中国当生的重大创伤性事件,媒介在地震周年纪念时都会进行相关的报道,追忆逝者激励生者成为报道的基本主题。而在读图时代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汶川周年纪念专题中,新闻图片等影像成为主要的表达形式。本文以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站专题报道为切入点,探讨媒介影像如何重现、建构创伤性事件,又如何重构人们的创伤性记忆?

一、创伤记忆与影像

创伤理论在当代文化批评及媒介发展理论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创伤”理论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于西方理论学者研究在大屠杀等历史事件中人们产生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创伤,多见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探讨。社会学家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C.Alexander)将创伤与社会文化甚至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2]。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如何渐变为群体的记忆,形成文化创伤;或者说创伤记忆以何种方式或媒介形式得以保留与传承。可以通过事件纪念仪式、纪念碑(纪念馆)等仪式记忆形式存留创伤记忆,也可以通过事件经历者的口述传承。而在大众化媒介时代,影像与照片的功能在媒介记忆的留存中尤为凸显,因为“记忆是实现历时性和时间延续的器官。从本质上讲,它有两个不同的功能:储存和重建。[3]”影像特别是照片有其复制、固定的形式特点,对于历史性事件的记忆来说,人们通过对影像或照片的回顾,对当时的场景、人、事物进行再现描述,记忆得以重建。因此影像(照片)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媒介形式,对于创伤记忆的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人类学者露丝·利思(Ruth Leys)在其对创伤理论的批判研究中,回到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于摄影照片的思考中。露丝·利思认为如果“传播”创伤体验是“强制性”的重复,或创伤体验是可视化的幻象或“闪回”(flashback),就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象征和幻想在其中。而象征和幻想的进行就如同罗兰·巴特对摄影照片的反思,在象征与创伤影像之间存在的张力[4]。罗兰·巴特在《明室》一书中,赋予了摄影照片两个概念“意趣”(studium)与“刺点”(punctum),前者为摄影者通过作品为观者展示的文化空间,后者为照片中能刺激观者感官的局部与细节。罗兰·巴特通过自我被摄影的体验,描述到“在摄影的过程中我摆出姿势瞬间变换成另一个自己,而我则提前使自己成为了影像” [5]。从罗兰·巴特运用符号学模式对“照片信息”的分析中,可见照片成为了人们创伤记忆建构的基础,它不仅可以通过摄影者的“意趣”(即所创造的文化空间)来建构创伤记忆,同时,观者通过照片中所各自体味到的“刺点”(即照片刺激观者的某个细节)甚至能重构创伤记忆。

二、媒介中的创伤影像——重现、建构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创伤事件的亲历者或体验、关注者在每年的特定时期或场景会激发起创伤记忆,如事件周年纪念日或纪念活动,特别是某些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媒体会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再现“创伤”。媒体的再现并不等同于创伤性事件本身,它们之间是有差距的。杰弗里·亚历山大认为,创伤性事件与再现之间的差距可以设想为“创伤过程”(trauma process),而在这一过程中,想象支撑了创伤的建构,唯有透过再现的想象过程,行动者才掌握经验的意义[2]。而媒体运用给予人们视觉冲击力比较大的影像照片再现创伤性事件,让受众透过再现的想象过程,来重构创伤性事件。汶川地震是一次重大创伤性事件,留给人们沉痛的创伤记忆。媒体在地震周年纪念时也会以文字、影像等多种形式纪念。在地震五年后,媒体的周年纪念专题中影像(照片)给予读者更多的创伤记忆的想象空间,而这些影像(照片)从不同的层面再现创伤事件。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篇3

五月十二日到了,第一届“5.12”纪念日到了。

在这个非同一般的节日里,我看了报纸,有一页上登着“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了纪念在我国汶川五月十二日发生的八级特大地震设立了一年一度的5.12纪念日。”我收起报纸对妈妈说:“妈妈!第一届“5.12”纪念日到了,要不我们也出去纪念纪念?”“哎呀!还纪念什么呀,你还要上学呢!”妈妈生气地说。“这个节日里,学校放假一天。”我得意地说。“那去哪儿啊?”“就去5.12体验馆吧!”“好啊我们走吧!”妈妈立刻由阴转晴了。然后,我们出发了。

我们进入大厅,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大段由大型液晶屏播放的汶川地震时温家宝总理舍身前往灾区救助灾区人民的录像。往右边的入口走去有一些汶川地震中的感人图片。再往里走,有一间大房子,我想:这间大房子是干什么的?能是展览用的吗?不像呀!那还能是什么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进入这间红房子。没想到房子四周墙壁上的景色是一个小村庄,感觉到自己身临其境,人们过得其乐融融,守望相助,然而后来,我感觉到地面忽然剧烈地震动起来,再后来,我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地震”终于停止了,我们继续走,忽然墙壁上显示出这几个大灰字:“汶川地震的再现!”原来刚才的小村庄是汶川,刚才的“地震”原来是汶川大地震的再现,在这个深红色的小屋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怀着好奇心来到另一个展厅,那里人声鼎沸,但是停留在那儿的大多数是家长和孩子,我拉着妈妈去看,原来一位老师正在教大家制作漂流蜡烛。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做成了一个漂亮的漂流蜡烛,然后放到老师身边的小池子里……

虽然这个节日是我心中的节日,但是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节日一定会诞生的。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篇4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为进一步增强汶川旅游综合实力,提升汶川旅游产业品牌地位,近日,汶川县启动了“汶川映秀5・12震中纪念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近年来,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兴且颇具争议的旅游方式,它甚至有自己的名字―黑色旅游(Dark Tourism)。汶川地震遗址游可以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黑色旅游项目。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随着“5・12”汶川地震纪念日的临近,关于汶川映秀的消息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近日汶川县了启动“汶川映秀5・12震中纪念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的消息。因为地震而发展起旅游业的城镇并非没有先例,1996年一场地震让丽江一震成名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映秀镇是通往九寨沟的必经之地,不管外界如何看待,当地的旅游经济已经初具规模。

同时,有评论认为,汶川大地震是一次震惊全世界的灾难。灾难过后,满目疮痍,坍塌的楼体、荒芜的废墟、无助的人们、悲凉的氛围,成为最直观和最深刻的纪念。而在地震当时和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众多催人泪下的事迹,让所有国民刻骨铭心。对没有亲身经历过的游客来说,所有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影像都会吸引他们,吸引他们去地震遗址,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巨大威慑力量,感受人类求生的顽强意志,缅怀逝去的生命,珍爱现有的生活。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是旅游者视觉、感觉、知觉各方面的综合体验。目前,汶川地震遗址游可以说是我国最大的黑色旅游项目。在这条自成一条标准环线的旅游线路上,每个景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震主题,包含了地震旅游体验的众多要素。现已有多条地震遗址旅游线路,如:彭州地震遗址一日游、绵竹汉旺镇地震一日游、映秀地震遗址一日游、汶川大地震遗址一日游,北川地震遗址寻龙山风景区一日游、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二日游。

人们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是近年来一种新兴且颇具争议的旅游方式。1996年,苏格兰大学的玛尔考姆・弗尔列和约翰・莱侬首次将这种旅游方式称为“黑色旅游”。2000年,他们又合作出版了《黑色旅游:死亡与灾难的吸引力》一书。他们认为黑色旅游的实质是造访悲剧遗址,包括对历史战场和刑场遗址的参观。其后的专家西顿提出,黑色旅游即是人们出于纪念死者而参观死亡地的“思索死亡”之游。这些不同的界定,都表明了黑色旅游是一次对苦难或死亡发生地进行造访的旅游行为,而这些苦难或死亡源自人为黑色事件或者自然灾害事件。在此定义下,黑色旅游的形式包含了战场遗址、大屠杀遗址、灾害遗址、墓地旅游等,并拓展到人为模拟的死亡体验和以案发现场、恐怖事件、违法犯罪等危害公众生存发展的黑色事件旅游。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篇5

1、5.12既是汶川地震纪念日,还是国际护士节。

2、5·12汶川地震(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2008),又称“汶川大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北纬31.0°、东经103.4°)。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2009年3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3、国际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节日。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篇6

民众质疑事出有因

与其他一般地方的旅游规划不同,将地震遗址建设成景区是一个相对敏感的问题,在规划建设中会面临这样那样的争议。

很多网友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以舒适、休憩为导向的景区星级评定,与灾难的人文关怀如何衔接?更有民众直白地说,难道要人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5A级坟墓参观?将灾区群众的悲痛再次展示在游客面前是否合适?更有人质疑,这是地方政府的一种“政绩”冲动,是当地政府借着灾难来为政绩“添光加彩”。

再者,要建设软硬件都要求甚严的5A级风景区需要巨大的投入,对于一个刚刚从地震的阴影中恢复建立起来的县域经济来说,又有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2009年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方案被披露后,造价2000万元的高空缆车、1800万元的高级宾馆和1500万元的商业旅游服务中心等都曾引起激烈争议。此次汶川有关部门力图将地震遗址与旅游景区联系起来,难免再次引起民众质疑。

当地政府声称无奈

“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媒体重返映秀,面对当地已具雏形的旅游“新经济”,映秀镇党委副书记蔡代敏说,映秀是地震遗址,但不是景区,希望能多一分理解,尊重那些逝去的人们。如今,映秀要争创5A级景区了,当初政府又有了一番新的解释。

汶川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汶川发展旅游业是“不得已而为之”。经过三四年的重建,汶川已经逐步恢复了正常生活和生产。但“当地老百姓,他们没有了土地,高污染、高耗能企业都被迁走,县里只能发展旅游业,逐步恢复汶川经济”,而且“发展旅游业,是增加灾区群众收入来源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更进一步说,附近的九寨沟、都江堰、峨眉山等知名景点每年都有不少客源或许可以分流到此。加上2011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的成功经验,再打出地震纪念地这一“招牌”,旅游优势资源不可谓不足。

如何打造百姓做主

有消息称,地震遗址申报A级景区的不仅有汶川,唐山地震遗址公园也在拟申报国家4A级景区。对此,旅游专家认为,如果从当地经济、民众生活等层面来考虑,发展旅游是方式之一,但是当地部门还应通盘考虑,做具体研究。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篇7

关键词“5.12”抗震救灾周年报道 舆论支持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为做好“5・12”抗震救灾周年报道工作,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和编委会按照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策划,以“坚强奋进、走向未来,以人为本、庄重简朴”为宣传报道基调,组织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四川在线等集团主要报网强势出击,深入宣传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四川省委和省政府的统一指挥,全面报道一年来灾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崛起危难、重建家园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广泛宣传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对口援建省市的倾力帮扶,热情讴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唱响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主旋律,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受到广大读者充分肯定。

突出重大活动报道 形成浓厚氛围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所属主要报网突出重大活动报道,及时、准确传递主流声音。

一是及时、准确地传递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突出做好总书记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在四川视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出席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的重要报道。二是认真做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率团赴四总部和武警部队致谢慰问的报道。三是认真做好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深入灾区调研和慰问18个对口援建省市援建者的报道。四是认真做好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总政治部联合主办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中央电视台“心连心”大型艺术团赴灾区慰问演出》的报道。五是认真做好四川省新闻办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通报》和“5・12”抗震救灾周年新闻会的报道。六是认真做好“5.12”一周年之际在四川特别是6个重灾市州举行的一系列纪念活动的报道。通过上述报道,突出反映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四川的巨大关怀,反映全国各地、社会各界对灾区的巨大支持,反映全国人民对灾区同胞的深切关爱,反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的坚定信心和扎实行动,以及四川人民坚强奋进的信念和感恩致谢的情怀。

推出专题专栏 形成宣传强势

四川日报对4月12日至6月12日期间的报道按预热、高潮、后续三个时间段安排,分为深度报道、互动报道、典型报道、理论言论等板块。4月13日以言论《我们从不敢停步》开篇,强势推出“以人为本、坚强奋进、走向未来”为总栏题的“5.12”抗震救灾周年特别报道。随后,陆续推出《最感人的瞬间》摄影追踪报道大赛、《讲述:我这一年》、《文化重建灾区行》、《抗震救灾周年纪念征文》等专题专栏。

在重点推出的《我们重回现场・我们见证新生》专题报道中,四川日报派出9路记者,重访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生过标志性事件的新闻现场,再访那些曾受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记录变化,讲述感动。《我们都是四川人》是另一个重点栏目,围绕“新生”、“直面”、“奉献”三个主题,选择一些焦点人物进行回访,展现一年来灾区人、四川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关注热爱四川的人们的大爱情怀。报道刊发后广获好评。

华西都市报推出《爱:直通灾区》、《徒步三川》、《明天――5・12特别展》专题报道。该报派出记者徒步青川、汶川、北川,寻找重生的画面,探访那里的人和事。这些报道从普通人、普通事人手,展现了一年来灾区干部群众努力与地震灾害作斗争,在废墟上崛起的精神风貌。

天府早报推出“穿越地震带”大型专题报道。3月31日正式启动,持续到5月11日,每天2―3个版。派出记者深入地震带上的汶川、茂县、都江堰、彭州、崇州、什邡、绵竹、平武、江油、安县、北川、青川12个重灾区县市,报道鲜活的人和事,采用感性的写作手法,注重新闻性、可读性,见证灾区灾后重建一年的变化,凸显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伟大精神。

5月12日,四川日报推出16个版的《汶川特大地震周年特别报道》。围绕“铭记・历程”、“标志・精神”、“新生・家园”、“奋起・高地”四个主题全景展开。5月13日又推出6个版的《“5・12”周年这一天》特别报道,对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告慰逝者安息、激励生者图强的情况进行了全景反映。5月12日这天,华西都市报推出抗震救灾周年特刊20个版,围绕“火热之夏、重建之秋、磨砺之冬、崛起之春、奋进之年”5个主题展开。天府早报推出16个版的汶川特大地震周年《图变》特刊。这些特刊。主题鲜明,内容感人,集中反映了汶川特大地震一年来,四川人民战胜巨大灾难、从废墟中站起的伟大历程,表达了对援建人士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感恩之情。

发挥言论作用 传递主流声音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要报网精心组织刊发社论、评论员文章、理论专版等,发挥言论的引领推动作用。四川日报刊发社论《坚强奋进重建家园 走向未来――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评论员文章《加快民生恢复重建让灾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怎样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系列评论员文章“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出席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长篇署名政论文章《灾难中站立四川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还推出“决战2009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理论专版和“5・12”周年理论创新特刊。华西都市报刊登了评论员文章《重视这片山河》,天府早报发表言论《生于“5・12”――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四川在线在论坛上转发了重点文章。

这些言论,通过对抗震救灾精神与壮举的梳理、概括和提炼,深刻揭示了抗震救灾中四川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在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中浴火重生自强不息的四川形象,发挥了正确引导舆论,为加快重建加油、为灾区干部群众鼓劲的作用。

创新宣传方式 扩大社会影响

作为主震区的党报――四川日报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围绕“5.12”周年报道主题,表达灾区人民对援建省市的深切谢意。

从4月30日起,四川日报联合5家对口援建省党报――南方日报、浙江日报、新华日报、大众日报、福建日报,启动“党报联动,请恩人回四川”活动,在援建省市征集救援者、援建者、志愿者代表和为灾区献爱心的普通市民,请他们回四川见证灾区的变化,为灾后重建建言献策。征集活动在援建省和灾区干部群众中引起极大反响。5月8日起,20多名征集来的恩人代表分别前往对口援建的重灾县,川报和援建省市党报记者随同采访,均作了强势报道。5月10日起,川报陆续刊登了《魂萦梦绕的北川,我回来了》、《汶川还是那个汶川,汶川不再是那个汶川》等报道,真实生动展示了恩人们重返灾区、为灾区发展出力、与灾区人民真情互动的故事。这种互动形式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受到援建方及广大读者好评。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篇8

差距在于,态度,态度,还是态度。对待电影的那份虔诚的态度,那份敬畏之心。

当我们的电影工作者眼睛里只有票房的时候,一切都变味了。

就像我们的5A级灾区景区、我们的放心午餐、我们的毒胶囊。

连全中国人民心底最痛的汶川也能闹出5A级景区这样的巨大争议,更能被审计出违规建豪华办公楼、对校舍工程偷工减料,你还能指望地方官员对死难者、对善款、对生命有任何的敬畏之心吗?

药企修正药业可以拿出三千多个亿投入在每年的广告上,却为了每年一百八十万的成本而大肆采用毒胶囊,在媒体全面曝光多日之后,没有一个涉嫌企业站出来道歉。这样的企业,你能指望它能做出放心药良心药(修正药业广告语)吗?

连学生放心午餐都要有人有部门从中捞取好处,你还能指望这样的人和部门做好其他任何有关公众利益的任何事吗?

呜呼――

为进一步增强汶川旅游综合实力,提升汶川旅游产业品牌地位。近日,汶川县启动了“汶川映秀5・12震中纪念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当地将以映秀会展游、水磨休闲游、三江度假游、漩口产业展示游为内容,进一步提升民俗风情、乡村体验、独特生态、地震震中等旅游优势品牌的影响力,扩大旅游市场,推进汶川旅游国际化进程。(2012年2月20日《华西都市报》)

将地震废墟改造成景观,一直遭遇社会诟病。笔者倒觉得,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铭记和反思灾难,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价值多元的时代,对于公共灾难的缅怀形式也可以是多元的。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执著于一种形式的纪念,近乎刻板和生硬,色调一律黑白。仿佛纪念大会搞得越隆重,仿佛人们默哀的表情越沉痛,纪念的“力度”就越大。一直以来都有不少网友发出呼吁,希望尽量将四川地震灾区的废墟保持原状,一来进行灾难教育,二来纪念遇难者。这样的提议大义凛然,让人无法反驳。只不过,在很多时候,我们对灾难或者是历史痛感的保留,经常浮于道德口号的表层,热衷于教科书和“纪念馆”等形式,对于地震灾难痛感的保留似乎也不能例外。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往往在走出纪念馆、放下教科书的瞬间,就有意或无意地淡忘了痛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地震废墟改造成景观向游客开放,虽然是商业化的操作手法,但只要能达到存留灾难痛感的效果,就没有必要过度上纲上线。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度的开发有利于灾难痛感的永续保留,而过度的商业开发则只能生生抹杀了灾难的痛感印记。

据报道,汶川不仅要打造“震中旅游品牌”,还要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地震作为一种商业卖点已经显得不伦不类,再打着“争创”的旗号进行各种商业开发――时过境迁之后,我们所看到的或许是美轮美奂的风景旅游区,而不是地震灾难的纪念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