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地质装备论文8篇

时间:2022-02-01 02:20:07

地质装备论文

地质装备论文篇1

[关键词]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6. 043

[中图分类号] TJ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6- 0073- 03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作为部队作战能力的组成部分,是保持和提高部队作战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从何而来、如何生成,对于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生成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军对于合同商保障能力的研究较少,本文着眼于新军事变革,以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要素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要素构成。

1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概念及其内涵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是由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与能力两组概念构成,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作为车辆装备军民融合保障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是指由签订了车辆装备保障合同的装备承制单位或其他地方力量实施的装备保障,其实质是把部队部分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以合同形式交给地方企业,以充分利用民间丰富的物质、技术、人力等资源来增强部队的保障能力。而能力作为特定主体从事特定活动的本领或力量,与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结合起来可以定义为:与部队签订了车辆装备保障合同的装备承制单位或其他地方力量,利用民间丰富的物质、技术、人力等资源完成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本领。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是由车辆装备合同商这个具体的主体所拥有,不能狭隘地将这个主体理解为个体的人,也不能仅仅理解为合同商维修保障力量或是指挥人员,而应该认识到是合同商这个整体。不仅如此,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是能力系统中诸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虽然可以用合同商保障理论、保障人员的技术水平、保障装备的性能等进行描述,但是这些只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部分因素,要形成合同商保障能力还需要社会科技、经济的支持等其他因素的推动,诸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构成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

2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要素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是由诸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弄清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要素构成,是进一步认清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内涵,进行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研究的基础。对于能力要素的构成,目前有多种看法,如果我们把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就为我们提供了经典的范例,即生产力要素为劳动者、以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劳动对象作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说明了目标即劳动对象在能力要素里的重要作用。结合前人对能力要素的区分,本文将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要素分为资源性要素、支撑性要素和目标性要素。

2.1 资源性要素

资源性要素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基础,主要包括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人员、设备设施、器材、经费、信息资源等。

2.1.1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人员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人员是指与部队签订了车辆装备保障合同的装备承制单位或其他地方力量中具有一定的军政素质、身体素质,能够掌握部分部队车辆装备保障理论,遂行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保障人员。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人员同建制保障人员一样是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承担者、遂行者和实施者,是车辆装备保障顺利实施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呈现出车辆装备的高损坏、装备保障的高时效、装备保障人员的高素质等特点。我军装备保障队伍也正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每一个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人员,都是由体力和智力共同构成的,即身体素质和军政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机结合。身体素质是军政素质的载体,强健的体魄不仅是完成车辆装备保障任务的基础,而且影响人员技术和战术水平的发挥。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人员军政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2.1.2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设备设施

车辆装备合同商在野外实施抢救抢修任务时,除平板拖车外,并无特殊的如部队修理车、抢修车等装备,在担负野外保障任务时主要携带故障检测和诊断设备,以及针对特殊车辆所携带的修理设备。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战场环境高度透明,作战节奏明显加快,作战样式转换频繁,要求车辆野战维修装备必须具备较强的野战适应能力、机动保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1]。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设备作为野战维修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能够和部队车辆野战维修装备之间功能互补,减少可能导致功能产生内耗的因素,是否便于携带,将对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设施是指为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提供的场所。如军用车辆原始研制和生产单位的4S店、企业化修理工厂和其他有条件承担军队车辆维修和器材供应、存储的企业等。在上述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设施内,维修保障力量强大,存储器材丰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的优势。

2.1.3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器材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器材是指在遂行车辆装备保障活动中由合同商存储或供应的一切备件和材料,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军车辆装备型号多、种类复杂,特别是新型车辆装备陆续列装部队,对车辆装备器材存储的结构、种类、数量以及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仅仅由部队承担车辆装备器材的存储和供应,将不能适应战时对车辆装备器材的大量需求[2]。充分依托车辆装备合同商现有的车材存储网点,优化存储结构,借鉴现代企业制度下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和以配送为核心的商品供应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部队需求为基础,实现车辆装备器材的实时供应,以节约成本,减少环节,提高车辆装备器材供应的流通速度和保障效能。

2.1.4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经费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活动可以理解为一种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处处都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无论是车辆装备的维修、保养,还是合同商维修保障人员的理论培训、实践训练,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进行的。经济基础对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没有一定的国防投入就不可能进行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建设,进而影响到部队整个任务的完成。实际上,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经费投入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可以促进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建设,同时也是限制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规模,保持部队核心维修能力的一种方式。《美国法典》第10卷第2466节中关于“装备基地级维修的限制”规定:“各军种部和国防部各部局确定基地级合同商维修限制在50%以内”,其限制方式就是通过经费控制来达到的,这是为处理好合同商保障和军队建制保障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重要措施。

2.1.5 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指与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生成、运用和安全等密切相关的信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主导型战争正在迅速成为现实。精确、实时、充分、可靠的信息,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车辆装备保障能力,还可以降低保障物资的储备量,从而改变传统车辆装备保障由于缺乏对保障资源的了解而造成的超量储备,用比传统装备保障少的资源,完成更多的装备保障任务。

2.2 支撑性要素

支撑性要素的功能是整合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保障能力资源性要素,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资源性要素之间发生作用的纽带,主要包括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理论、管理、训练、法规、科学技术。

2.2.1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理论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理论是对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实践的总结,同时又指导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建设。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系统各要素只有在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手段、一定的形式组合,才能转化为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理论主要包括:合同理论、合同商管理理论、抢修性理论等。合同理论主要研究合同商与部队之间的权责关系、利益关系、任务区分以及违约后的处罚措施等;合同商管理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适应部队需求,保持和提高合同商保障能力的机制、措施等;抢修性理论主要研究包括战场损伤评估在内的战场损伤的检测与定位、抢修性标准等。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理论贯穿于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建设的整个过程,积极研究和发展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理论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建设、发挥的基础环节,对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其他要素的发展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2.2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管理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管理是通过各种手段对车辆装备保障活动进行控制,以提高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管理包括:车辆装备合同商优选管理、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合同管理、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过程管理、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风险管理、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运行机制管理等。由此可见,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管理渗透于车辆装备保障的各个方面,它使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各业务过程间真正形成一个整体,确保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各要素协调发展。

2.2.3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教育训练

合同商保障教育训练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组合性要素的内容之一。它是促进合同商保障主体与保障装备相结合、进而转化为保障能力的先决条件。对合同商的教育是指按照部队要求,对合同商保障主体的思想政治觉悟、作风、保密意识、组织纪律性等诸多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合同商保障训练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合同商保障主体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它包括学习部队车辆装备保障理论,熟悉部队车辆装备保障装备以及参加部队组织的综合演练等活动。合同商保障教育训练是使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诸要素的功能和目标,服从保障能力整体最佳目标的重要措施。合同商保障主体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第一要素,虽然他们不是军人,但是同样应该具备思想政治觉悟,一定的军事基础知识和技能,健康的体魄和顽强的毅力,真正担负起决定性因素的作用,这些,只有通过教育训练的途径才能实现。

2.2.4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法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合同商保障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上,协调好装备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实现二者的双赢[3]。车辆装备合同商在遂行车辆装备保障任务时,其各种运作方式、各个运作环节,都涉及军方与地方的关系协调和利益调整,为避免在合同商保障实施中有可能存在的体制不畅、关系不顺、效益不高和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必须有一套完善、高效运转的法规体系和严格有序的法规实施环境作保证。通过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法规,理顺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各种关系,保证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高效有序、有章可循,促进合同商保障资源和部队建制保障的全面融合。

2.2.5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能力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科学理论与技术水平的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理论的创新能力、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工程制造能力。从车辆装备保障能力的发展历程来看,科学技术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新型车辆装备的发展、维修保障人员科技素质的提高,也实现了相应的检测技术、维修技术的创新。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作为车辆装备保障的一部分,应该大力发展新型的可以快速准确判定车辆装备故障位置和原因的诊断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国家的科学技术能力作为基础。

2.3 目标性要素

目标性要素主要是指各种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任务,它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的目标和方向。离开了车辆装备保障任务,合同商保障能力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任务需求产生于平时和战时的全过程,对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具有启动、牵引作用。保障任务不仅决定着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产生和存在,同时还决定着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3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要素间的关系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资源性要素、支撑性要素、目标性要素分别构成了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生成的3个层次。资源性要素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生成的基础条件;支撑性要素将资源性要素按一定质量、一定数量、一定空间、一定时间、一定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目标性要素是满足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需要,进而体现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的直接来源。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系统,由此构建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

4 结 语

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要素,是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生成的基础,总结和分析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要素,有助于认清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生成的来源,揭示其能力生成规律,为下一步车辆装备合同商保障能力生成研究打下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春润,曹会智.车辆装备保障指挥学[M].北京:出版社,2005:2.

地质装备论文篇2

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系统主要辅助需求质量评估,使用本系统的人员主要包括需求分析人员、系统开发者、技术人员、装备使用人员、项目管理者、质量评估人员和决策者。在装备作战需求分析过程中,需求论证人员通过对作战活动和作战过程及其相关的业务流程仔细研究,从中提取武器装备系统的作战需求,或通过与军事人员的交流获得作战需求,管理人员与评估人员则要对项目的进展及质量进行信息收集,了解、掌握论证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采用合适的模型进行论证质量评估。对应于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系统的主要工作过程,可得出其主要功能需求如下:

1)需求分析数据管理需求

包括装备作战需求分析中的各类需求模型及其元模型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是以图形、表格、文字等形式表示,必须以某种形式将这些数据存储并管理起来,以方便评估人员在质量评估过程中提取各类需求数据,进行质量评估。

2)质量评估模型管理需求

实现对论证质量评估模型的管理,包括模型的表示、模型的存储组织结构、模型的查询和维护及模型的调用。

3) 需求质量评估文档管理需求

评估系统需要提供各种评估模板,以便于要求论证人员按一定的格式编制文档以及评估人员按固定的模型开展评估,另外对一些与图形相关的文档,也可根据图形的描述内容直接生成,再由使用人员完善。

4) 研讨功能

在论证质量评估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专家通过研讨方式确定,如关键控制点的选取,系统需要提供研讨支持功能辅助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专家进行研讨。

2 系统框架与功能模块

2. 1 系统总体框架

系统总体框架,质量评估系统由项目管理模块、需求过程质量评估模块、需求方案质量评估模块、需求数据管理模块、质量评估模型管理模块、研讨模块和人员管理模块组成。该系统以装备需求分析过程模型和质量评估模型库为核心,在研讨厅系统支持下,通过模型的组合使用实现装备需求论证过程和需求方案的评估。

2. 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系统以系统工程、军事运筹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研讨厅、质量评估模型为手段,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人机交互系统,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装备需求论证过程质量评估模块

该模块采用关键控制点思想,将需求论证过程分为作战任务分析、能力需求分析、非装备途径分析、装备途径分析四个关键控制点,通过建立这四个关键过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能够进行论证过程质量评估。论证过程质量评估结果可以由量化数据或图表的形式显示,以帮助管理者和开发者分析作战需求开发状况,及时对项目做出调整,改进论证过程,最终保证论证质量。

2) 装备需求方案质量评估模块

该模块从多视点角度出发,通过建立需求方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多视点的质量评估方法,能够进行装备需求方案质量评估。

3) 项目管理功能

该模块实现对质量评估项目整体信息的记录,包括新增项目、修改项目、删除项目等功能。

4) 数据管理模块

在需求论证质量评估过程中,需要对相关数据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存储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数据:

① 需求分析模型数据,包括作战任务分析模型数据、能力需求分析模型数据、非装备途径分析模型数据、装备途径分析模型数据,这部分数据是质量评估的基础数据;

② 评估指标数据,包括论证过程质量评估指标和需求方案评估指标数据;

③ 质量评估模板数据,主要指事先设定好的评估模板文档;

④ 质量评估过程数据,包括评估指标量化数据、评估数据、结果数据;

⑤ 质量评估进展数据,包括质量评估进展及达到的阶段;

⑥ 需求方案数据,包括质量评估生成的作战任务清单、能力需求清单、非装备解决方案、装备需求方案。

5)模型管理模块

目前常用的质量评估模型包括神经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等,专用的论证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基于关键控制点的需求质量评估方法、基于多视点的需求质量评估方法、基于作战实验推演的装备作战需求方案质量评估方法等,模型管理模块实现评估模型的表示、存储、查询、调用及模型的组合。

6)研讨模块

论证质量评估问题极具复杂性,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研讨是必要的研究步骤和手段,研讨功能是解决复杂问题支持系统必备的重要功能。7)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实现了用户登录、注销、用户和用户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用户组是一组用户的集合,比如选定的一组评估专家。所有系统角色都使用用户登录和注销功能,系统管理员使用用户和用户组的增加、删除、修改功能。

3 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 评估系统流程

质量评估系统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需求论证过程质量评估和需求方案质量评估,其中,需求论证过程质量评估主要采用基于关键控制点的评估方法,对作战任务分析、能力需求分析、非装备途径分析、装备途径分析过程进行质量评估,过程评估的结果是生成作战需求方案。然后,采用面向多视点的评估方法对需求方案进行质量评估,得到质量评估结果。系统工作流程所示。

4 基于多 Agent 的需求论证质量评估模型管理设计

在需求论证质量评估过程中涉及到很多评估模型,任何一个环节的评估可能需要多个模型组合使用,因此,在系统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实现这些质量评估模型的管理。本文采用基于多 Agent 的模型动态管理方法,通过一个管理 Agent 和不同质量评估模型Agent 之间的协商来解决论证质量评估问题。其中,每个质量评估 Agent 代表一种评估模型,它不仅封装评估模型,还包括事先设定的知识库,用于和外界进行交流,管理 Agent 负责协调各质量评估模型组合完成一个评估任务。基于多 Agent 的质量评估问题求解过程所示。对于一个待评估问题,首先判断是否存在求解模型,如果没有,将问题进行分解后继续判断;如果有求解模型,将问题发送给此模型,进一步判断是否能够独立求解,如果不能,需要寻找合作模型,此时需要借助管理 Agent 模型进行协调,直到得到结果。

5 武器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 估系统实现

为了使整个系统体系架构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和较强的扩展性,为今后系统功能的扩展留有余地,本系统使用基于 J2EE 软件架构的 MVC 模式开发,系统开发工具是 Visual Studio2010。下面以基于关键控制点的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过程质量评估方法实现为例进行说明。对于某次装备作战需求论证活动,采用层析分析法建立基于关键控制点 A、B、C、D 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进行两两判断矩阵比较,得出需求评价方案 1、方案 2、方案 3 的 4 个关键控制点的过程质量评估值。

6 结束语

地质装备论文篇3

(一)技术成分较大

装备试验部队人员学历层次较高,平均学历层次高于全平均水平,且大部分毕业于工程技术院校。装备试验管理工作需要复合型人才,要具有知识、技能和能力所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和多层次的动态综合能力结构。但是,目前多数管理人员在调入机关前一直从事技术工作,知识结构单一。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是优秀人才,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后,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又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知识补充,致使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工作任务繁重

我大部分是全训部队。而装备试验部队则不同于其他部队,工作任务繁重。装备试验任务种类多、间隔时间短、多项目并行,这就造成了装备试验部队培训难集中,时间难保证,训练难组织,计划难落实。工学矛盾突出是制约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员流动较快

装备试验部队人员任职时限较短,变动频繁。一大批高学历的专业技术干部进入了管理岗位,发挥了指技合一的重要作用。他们富有朝气,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部队性质决定了人员必须较快流动,尤其是装备试验部队大多驻地偏僻,远离城市,生活条件艰苦。因此,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选拔难,保留难,使培训需求持续不断。

(四)培训欲望强烈

装备试验人员对项目管理培训的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是装备试验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装备试验过程中,经常要用到项目管理知识和技术,在组织指挥模式的构建、资源优化与调配、质量与风险的管理和试验流程优化等方面,急需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做支撑。

二、装备试验项目管理培训模式设计

(一)组训方式

1.项目管理专题培训高密度装备试验任务对试验组织指挥模式、资源调配、风险管理、流程优化等试验任务管理问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高密度试验任务的需要,全面提高装备试验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可结合高密度试验任务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项目管理知识领域,设置装备试验组织指挥、装备试验资源管理、装备试验质量管理、装备试验风险管理、装备试验多项目管理等专题培训。2.项目管理认证培训在装备试验部队,有些精通项目管理的同志希望通过PMP认证考试获得项目管理职业资质来全面提升自身的价值,参加短期项目管理认证培训班是他们在繁忙工作之余的重要选择。举办项目管理认证培训班,按照PMP认证考试的要求,帮助学员系统地复习备考,达到考前冲刺提高的目的。3.任职教育项目管理课程培训由于项目管理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责任重大、关系复杂、时间紧迫、资源有限、创新性的一次性任务的管理方法,完全适合于装备试验任务的管理。不论对装备试验部队决策层(领导)、管理层(中层管理干部)还是执行层(技术干部、士官),掌握一点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对于前来院校参加任职教育培训的装备试验人员,应在任职教育培养方案中设置项目管理课程,普及项目管理基本理念和技能。4.开展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训(1)脱产培训脱产培训采取院校集中授课,论文分散撰写的方式进行。每学期由院校统一安排课程,学员集中到院校进行面授,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可回原单位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并统一到院校进行论文答辩。(2)集中培训当某一试验部队参训人数达到一定数额,形成培训规模可采取集中培训的模式。集中培训的时间在保证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装备试验任务的间隙时间灵活确定,培养院校采用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面授。学员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的时间可利用装备试验任务的间隙,在答辩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3)假日培训利用假日进行课程培训,对于无法脱离工作岗位的人员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授课地点可以在培养院校也可以在人员集中的部队进行。学员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的时间可利假日在答辩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4)课程培训在装备试验任务间隙,采取单科独进的方式进行。学员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的时间可利用装备试验任务的间隙,在答辩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

(二)教学方式

地质装备论文篇4

关键词 教育装备;效能;文字;图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003-05

1 视觉类教育装备效能指标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人类的5种感知能力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使用

众所周知,人类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人类之间的交流也离不开这五种感知能力的支持。丧失任何一种感知能力,将给感知世界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不便和困难。虽然人类的这5种感知能力已经相当的灵敏,但就整个物质世界来说,人类的感知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如人类的眼睛只能看到波长范围很窄的“可见光”,人类的耳朵只能听到20 Hz~20 kHz范围内的声波等。人类是否存在上述5种感知能力之外的第六种感知能力?到目前为止,科学尚未证实人类存在“超自然的第六感”,因此,笔者仅针对上述5种感知能力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使用进行讨论。

目前,人们已经发明出很多精密的仪器来帮助自己感知更大范围的物质世界,以弥补感觉器官能力的不足,如望远镜、显微镜、超声检测、红外检测、无线电检测、X射线检测等检测仪器都能帮助人类扩大与增强感知范围和能力。在本文中仅讨论人类感知器官直接提供的感知能力,暂时不对上述仪器的作用进行讨论。

1)光的感知能力——视觉。人类通过眼睛的视觉来感知光,可直接感知的光波长为380~780 nm,称之为可见光。在教学活动中,文字、图片、视频、现实场景、肢体语言等都是用眼睛的视觉来感知的。利用人类的视觉感知能力进行教学,是当今教学活动中使用场合和使用频度最多的一种教学手段。为了利用好人类的视觉进行教学,与之配合的教育装备有黑板、投影、书、计算机屏幕、挂图等。

2)声的感知能力——听觉。人类通过耳朵的听觉来感知声音,可直接感知的声音频率为20 Hz~20 kHz。在教学活动中,语言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声音。音乐、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如动物的鸣叫、雷声、水声等)在教学活动中都会涉及到。利用人类的听觉感知能力进行教学,是当今教学活动中使用场合和频度次多的一种教学手段,仅次于利用视觉感知能力进行的教学活动。为了利用好人类的听觉进行教学,与之配合的教育装备有录音及播放设备、乐器、发出特定声音的物品和仪器等。

3)味觉、嗅觉、触觉。人类用鼻子的嗅觉来感知气味,用舌头的味觉来感知味道,用手(皮肤)的触觉来感觉物品的质地、震动、力等。较视觉和听觉的使用,味觉、嗅觉、触觉在教育活动中使用得相对较少,但在某些场合利用味觉、嗅觉、触觉进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替代的。例如:化学、生物、化妆品等课程中就要用到嗅觉;厨艺、食品等课程中必须用到味觉;医学(切脉、按摩)、盲文、工艺品制作及鉴定等就要用到触觉。为了利用好人类的味觉、嗅觉、触觉进行教学,与之配合的多为一些实物类物品。当前,味觉信息、嗅觉信息、触觉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再现仍然是科学技术的难题,相关设备尚属研究阶段,例如“气味打印机”。

1.2 信息通信理论与教育装备

1)教育的本质。关于教育的本质,许多专家学者都给出精辟阐述。

①《教育词典》:“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传递文明的手段。”

②电子版《学生辞海》:“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授生产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办法。”

③英国的亚当斯在《教育理论的演进》一书中写到:“一般人确信,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传递知识。”

④仇春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递。”

⑤阎志民、雷克啸在《对教育功能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中说到:“教育的本质是传递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手段。”

⑥康岫岩认为:“教育的实质是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教育途径,再经过学生的内化、积淀,使其成为学生人生发展中持久的禀赋。”

⑦南国农先生在他的《教育传播学》中说到:“教育主要是传递前人的思想、经验、知识与技能,这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传播行为。”

从上面一系列论述中不难看出,教育的本质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教育是对人类知识有目的的传递。只要是传递,就必须经过物理世界,就需要用到能够帮助传递的物品——教育装备,而教育装备的效能将直接影响到传递效率和效果[1]。

2)基于信息通信理论研究教育装备效能。教学媒体理论实践的教科书中,在讲述教学媒体传播过程的理论基础时,往往会引用通信理论中的研究成果。在研究教育装备效能时,同样要借鉴通信理论中的研究成果。信息通信理论中给出通信系统的模型[2],简称模型1,其框图如图1所示。

上述的通信系统模型框图是一种适用范围较宽泛的单向链路的通信系统模型,针对教育活动及教育装备来说,上述模型可做部分针对化的修改,得到教育活动中的通信模型,以下简称模型2。教育活动中的通信模型如图2所示。

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information)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信源中的信息传递给信宿。但是信息是不能直接传递的,正如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因此,要传递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载体,消息(message)就是信息的载体。在物理世界里,传递消息是通过信号(signal)来实现的,即信号是运载消息的工具,常用的信号有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等。

由模型2可知,因为接收方是人,因此接收信号必须符合人类感知器官的要求,超出感知器官能力的信号,人类是接收不到的,如超声波、X射线等是人类无法直接感知的。此外,由于接收方处理信息是在大脑中进行的,因此从接收信号中提取信息的过程(速度及复杂性等)也不能超出接收方大脑的能力,否则即使把大量含有信息的接收信号传给接收方,接收方也无法有效地从中提取出信息。

鉴于接收信号提出的要求,模型2中的其他几个部分,如发射信号、教育装备(信道)、干扰等,由此都有了相应的限制性要求。

在模型2中,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可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信号,也可以是同类型的信号。例如:发射信号是人说的话(声音),教育装备仅做了音量的放大,则接收信号也是声音,即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是同类型的信号——声音信号。又如:发射信号是存储器里的数字声音文件(电磁信号),数字声音文件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由扬声器播放出声音,这个声音就是教育装备根据发射信号产生出的接收信号,这便是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情况。

在模型2中可以看出,教育装备承担着信号传输和信号转换的任务,教育装备的效能就是教育装备完成信号传输和信号转换任务的能力。研究教育装备的效能,完全可以借鉴通信领域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基于信息通信理论研究教育装备效能是完全可行的。

2 视觉类教育装备效能指标

2.1 视觉类教育装备

模型2中,如果感官为眼睛,则要求教育装备输出的信号(模型2中的接收信号)为可见光信号,这类教育装备称之为视觉类教育装备。较常用的视觉类教育装备有计算机显示器、投影机、电脑白板、大屏幕触摸屏、幻灯机、电影、电视、电子书、纸质书、挂图、黑板、手机屏幕等。

2.2 从教育装备的技术指标到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

各种教育装备都有其特定的技术指标,例如投影机的技术指标有亮度、对比度、分辨率等几十项,而黑板的技术指标有材质、板面颜色、板面面积、板面光泽度、板面耐磨性、板面硬度、板面漆膜耐候性等。

可以看出,在教育装备的技术指标集里面,有相当多的各种各样的具体技术指标,它们的具体参数也很精确且具有可测量性,这些参数完全可以给出相应教育装备定量的描述。虽然教育装备的技术指标已经相当完整和精确,但是这些技术指标却与教育活动中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很难直接用于描述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例如:教师在使用投影机和幕布系统进行教学时,往往会问“后排的同学们能看清楚吗”这样的话,而不会去问“投影机的分辨率是多少”。又如:教师在大教室用扩音机上课时,往往会问“同学们能听清楚吗”这样的话,而不会去问“扩音机的功率是多少?教室的声强是多少”。

上述例子表明,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们关心的是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即“看清楚吗”“听清楚吗”等与教育活动明显相关的效能指标,而不是教育装备自身的技术指标如“分辨率”“声功率”等。虽然,教育装备的技术指标必定会影响到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即“分辨率”差的投影机必定会造成“看不清楚”,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们能直接体会到的是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看不清楚”,而不是技术指标“分辨率”差。

迄今为止,生产教育装备和使用教育装备时,看到几乎都是大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指标,很少看到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这就造成了当今很多困惑问题的出现,例如:“教育装备好用吗?”“如何评价教育装备?”“教育装备的教学适应性如何?”“如何用好教育装备?”等等。

为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将教育装备的指标参数向教育需求再推进一步,即给出教育装备自身性能指标的同时,进一步给出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一旦有了明确的教育装备效能指标,那么教学活动中很多有关教育装备的困惑问题将迎刃而解。例如,在做教学设计时,有关教育装备使用方面的设计将变得更加精确和具有可操作性,而不是笼统性地谈几条原则。当然,把教育装备的性能指标推进到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项需要逐步去完成的庞大且复杂的工作。

2.3 文字展示效能指标

展示文字是视觉类教育装备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在黑板上书写板书、用投影机放映PPT、用计算机浏览网页等,无一不含有文字(包括符号)。用视觉类教育装备展示文字最重要的是要让接收者能够舒适地看清楚文字;能够迅速地识别文字;能够方便地阅读有相互关系的但在位置上有一定距离的上下文;能够在要求的时间内将需要的文字展示出来;等等。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文字展示效能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量指标,一类是速度指标。数量指标的含义是接收者能够舒适地看清楚文字和迅速地识别文字的前提下,展示装备能同时展示出多少个文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展示装备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把规定数量的文字展示出来。本文仅对文字展示效能指标中的数量指标进行讨论。

1)文字数量。在研讨如何制作出一个好的PPT时,有人给出这样一条经验:“一页不要超过10~12行,一行不超过10个字……”这条经验里给出的120个字(10字/

行×12行=120字),就是PPT文字展示效能指标中的数量指标。

这“120”的数字是如何得到的?任何情况下PPT都能做到120个字的展示能力吗?PPT能突破120个字的展示能力吗?等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课堂教学的经验表明,当使用大课堂进行授课时,为了使后排的学生(接收者)能够看清楚黑板上的文字,教师往往使用大尺寸的字来写板书;如果在小教室里进行小班授课时,字的尺寸就没有必要那么大。因此,同样一块黑板,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其可以同时展示出的文字数量是不同的。这就是说,教育装备的技术指标(黑板的面积)仅仅与其自身有关,而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不仅与其自身有关,还与使用环境有密切关系。

教育装备的效能除了与其使用环境有密切关系外,还与接收者的情况有密切关系。例如在给视力比较好的年轻人授课时,板书中字的尺寸可以适当小一些;而给视力不太好的中老年人授课时,板书中字的尺寸就应该大一些。又如为年轻人设计的手机,其显示屏上能显示的文字数量就比较多;而为中老年人设计的手机,其特点是大字大按键,其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能使中老年人看清楚,而不是在显示屏上能显示多少字。即同样性能的黑板或手机显示屏,如果使用者是视力比较好的年轻人时,其同时可展示出的文字数量比较多;如果使用者是视力不太好的中老年人时,其同时可展示出的文字数量就相对少一些。

综上所述,要从教育装备的性能指标直接推进到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是不容易的。为了得到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不仅要明确教育装备的性能指标,还必须明确教育装备的工作任务、使用环境和使用者(接收者)的情况。

2)文字数量的测量。将视觉类教育装备同时可展示出的文字的数量简称为文字数量。想测量出文字数量,可以采取两类方法来测量,即主观法和客观法。

主观法是让多名观察者按照已经规定好的评价标准对视觉类教育装备展示的文字进行评价,然后对所有观察者给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再根据文字尺寸和展示面积等参数,最终得到文字数量这个教育装备效能指标的数值。视觉类教育装备文字展示效能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由于视觉展示类教育装备所展示的文字最终的接收者是人,因此用主观法来测量视觉类教育装备的文字展示效能指标是最直接的方法,一般也被认为是最合理、最准确的方法。但是,主观法不仅容易受到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有测量耗时长、代价高、过程繁琐等不足,因此在实际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客观法是将主观法中的多名观察者(人)替换成图像采集及处理设备,用图像采集及处理设备对视觉类教育装备展示出的文字进行接收、处理及评价,进而得到文字数量这个效能指标的数值。客观法测量视觉类教育装备文字展示效能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2.4 图像展示效能指标

图像是指图与像的有机结合,既反映物体的客观存在,又体现人的心理因素。由于图像所承载的信息比其他形式(文字、语言等)的信息更加直观和丰富,因此图像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投影机等现代化教育装备的广泛使用,图像越来越深入到教育的各个方面。用视觉类教育装备展示图像最重要的是要让接收者能够舒适地感受到图像的整体效果,感觉不到变形和失真;能够不费力地观察到图像的细节;能够在要求的时间内将需要的图像展示出来(即要求动画和视频的流畅);等等。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图像展示效能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质量指标,一类是速度指标。质量指标的含义是在保证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展示装备展示出图像细节的能力;速度指标的含义是展示装备能够以多快的速度把规定数量的图像展示出来。本文仅对图像展示效能指标中的质量指标进行讨论。

1)图像质量。在讲述如何制作出一个好的PPT时,教师会介绍这样一条经验:“能用图就用图,所有的人都会先挑图看;PPT上别写那么多字,没人看,除非你打算照着念……”通常情况下,投影机+幕布系统都能很好地将PPT里的图展示出来,师生们很少对展示出来的图像质量提出异议,其原因是现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大多数图像均为示意性质的(如本文中的几幅示意框图)。对于这类示意性图像,接收者的观察重点不是图像的细节,因此即使这些图像的细节有所缺失,也不妨碍接收者理解教学内容,即此类图像细节的缺失对教学活动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在有些课程中,视觉类教育装备所展示的图像质量高低就能给教学活动带来很大的影响。

例如,数码相机在高感光度时拍的照片,其噪声、锐度、色彩饱和度、画面层次等都将变差[3]。在讲述数码相机“感光度与画质关系”的课程时,教师往往展示出低感光度和高感光度的两张照片,让学生观察这两张照片的差异,以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感光度与画质关系”。但是,在用投影机+幕布系统进行照片展示时,很难甚至根本看不出这两张照片的差异。为什么明明有差异的图像,经过了投影机+幕布系统的展示后就看不出差异了呢?原因是投影机+幕布系统的图像质量展示效能远远不能满足展示数码相机照片的要求。

2)图像质量的测量。与视觉类教育装备文字展示效能的测量方法类似,可以采取两类方法来测量视觉类教育装备的图像质量展示效能,即主观法和客观法。

主观法是让多名观察者按照已经规定好的评价标准对视觉类教育装备展示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然后对所有观察者给出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得到图像展示质量这个教育装备效能指标的数值。视觉类教育装备图像质量展示效能评价标准可以参照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如CCIR500-1主观评价标准(Methodology for 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Television Pictures, recommendation ITU-R Rec. BT. 500-11),如表2所示。

由于视觉展示类教育装备所展示的图像最终的接收者是人,因此用主观法来测量视觉类教育装备的图像展示效能指标是最直接的方法,一般也被认为是最合理、最准确的方法。但是,主观法不仅容易受到人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有测量耗时长、代价高、过程繁琐等不足,因此在实际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客观法是将主观法中的多名观察者(人)替换成图像采集及处理设备,用图像采集及处理设备对视觉类教育装备展示出的图像进行接收、处理及评价,进而得到图像质量这个效能指标的数值。客观法测量视觉类教育装备图像展示效能的方法有很多,图4所示为基于“部分参考模型图像质量评价方法[4]”的视觉类教育装备图像展示效能测量系统框图。

3 教育装备效能指标的应用

3.1 根据教学需求选择教育装备

这里讨论的不是如何根据教学需求选择教学媒体的类型,而是讨论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教育装备将教学需要的内容更好地展示出来。

某教室同时具有黑板和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投影机和幕布等组成的系统),假设该教室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可同时展示文字数量为120个字符(12行,每行10个字符),该教室的黑板可同时展示文字数量为400个字符(8行,每行50个字符)。假设授课时只展示文字和符号,不展示图片和视频等文字以外的内容,那么在教学时,该使用黑板呢,还是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放PPT呢?

如果用为数不多的几个字就可以把课讲完(例如整节课所展示的文字仅仅为“第一讲 绪论”这5个字),那么就大可不必为选用哪种教育装备而操心了,因为无论是黑板板书还是PPT都可以轻松地将这5个字(教学任务)展示出来,其原理是黑板板书和PPT的文字展示效能(400个字符和120个字符)远大于教学任务(5个字符)的需求。

如果授课时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字和符号,那么就有必要认真考虑该使用哪种教育装备了。例如在讲授通信原理课程时,需要展示大量的公式,有些公式非常长(七八十个字符以上),有时还需将几个这样的大公式对比着看。要将这些长到被师生们形象地形容为从黑板这头写到那头的公式展示出来,用PPT就不合适了,因为PPT的文字展示效能(120个字符)已经不能满足展示这些大公式的需要了,如果强行使用PPT,则会出现完整的公式被分割展示、对比各个公式时需来回翻页等影响教学的情况,此刻应选择黑板板书进行教学。

3.2 根据教育装备的现状设计教学策略

有些场合是无法选择教育装备的,如在大礼堂做讲演时,只能用PPT来展示文字和图像,因为黑板在大礼堂里使用时,其展示效能非常低,以至于很多大礼堂不再设置黑板了。同样是投影机+幕布系统,在大礼堂使用时,其同时可展示文字数量要少于其在普通教室里使用时的数量,例如有的大礼堂里的投影机+幕布系统,其同时可展示文字数量仅为50个字符(5行,每行10个字)。如何用好这50个字符的展示能力把教学工作搞好,就是教育装备给教学设计提出的要求。

有了非常明确的教育装备效能指标,因此教育装备给教学设计提出的要求也是非常明确的。有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设计教学策略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就不占用文字赘述了。

3.3 提出对教育装备的设计要求

教育装备的发展是教育需求所拉动的,教育对教育装备提出的最直接要求常常是教育装备的效能指标,而非教育装备的技术指标,因为教育装备的效能是教育装备完成教育任务的能力。如“看得再多些”“看得再清楚些”“听得再清楚些”“用得再方便些”等,都是教育对教育装备提出的效能要求。

在过去的投影机+幕布系统中,投影机的屏幕比例是4:3,使用这样的系统做文字展示时往往感到每行可展示的文字数量比较少,不少师生都希望屏幕能再宽一些,能多展示些内容。近期出现的屏幕比例为16:9的投影机,其每行可展示的文字数就多于屏幕比例为4:3的投影机。因此,在新建多媒体教室时,不少用户倾向用屏幕比例为16:9的投影机。

在前文2.4的1)中曾谈到用普通投影机+幕布系统进行“感光度与画质关系”教学时遇到了一个困难,即投影机+幕布系统无法表现出高感光度和低感光度时拍摄照片的差异。为此,师生们希望有一种能表现出此类照片差异的展示设备。在没有新装备之前,师生们解决上述难题的方法是放弃投影机改用计算机屏幕,虽然计算机屏幕能够表现出此类照片的差异,但是面积较小、个人化的计算机屏幕在解决上述问题后又带来新的其他问题。近期出现的大屏幕液晶书写屏由于具备了面积大和显示质量高的特点,因此在一些要求展示高质量图像的教学中得到青睐。

参考文献

[1]胡又农,等.教育装备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Haykin S. Communication Systems[M].4th ed.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地质装备论文篇5

关键词:装备试验;项目管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在装备试验领域开展项目管理培训的必要性

(一)装备试验特点

1 技术复杂、涉及面宽

装备试验对象和试验手段采用了大量的现代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科研比重大,技术含量高,涉及到尖端科学领域以及各有关工业系统的先进技术。装备试验不仅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且更要对这些技术有全面了解的各级管理人员。

2 规模庞大,协同面广

装备试验所达到的地域、海域和空域非常宽广,参试的单位、人员和动用装备繁多,因此装备试验管理人员要有全局观念,在组织管理上必须高度集中统一、协调一致工作,即要有统一的时间、统一的程序、统一的口令和统一的行动。一切人员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保证步调一致。

3 危险性高,风险性大

装备试验项目具有科学探索的性质,试验面临着技术风险、时间风险、费用风险、人力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等诸多风险因素。在装备试验中必须做到组织严密、指挥准确、操作无误、万无一失。

4 程序严密,时限严格

装备试验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项目,对试验中每一过程、需完成的每一项任务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否则将无法使庞大的试验系统协调起来。这就要求各个分系统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动作。如果其中某个系统未能做到这一点,就可能影响整个试验的进程,甚至导致试验失败。

(二)装备试验项目管理特点

1 高度集中统一性

我国的装备试验大多由试验部队组织实施,因此具有军队作战指挥的特性——高度的集中统一性。同时,装备试验的技术复杂、规模庞大、时限强的特点也决定了装备试验必须实施高度集中的指挥,才能协调一致地行动。

2 组织结构复杂性

随着装备试验任务性质、规模的变化,参试单位不同,因而形成的指挥主体也要发生变化,一般以试验指挥部、试验领导小组的形式出现,其构成方式、人员性质、人数规模等都将随着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别。指挥主体中不仅有军事指挥员,还有研制、使用等部门的领导和总工程师。不同的任务,试验指挥部的人数也不相同,从几人到十几人不等。对于大型试验任务,试验场区广阔、参试人员多,且成分复杂,按层级或工作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军官、士官、士兵和职工;也可以按照发射试验任务中的职能划分为指挥管理型、试验保障型、工程技术型和研究型人员;还可以按照专业性质划为政治工作保障、后勤工作保障、装备工作保障、勤务保障、通信保障等。为了保证各项试验任务的完成,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试验指挥方式。

3 管理手段的先进性

由装备试验的特点可知,试验产品技术先进,测试、测控设备精度高,试验本身对时间要求严格。没有先进的管理手段难以保证指挥信息畅通、及时准确,从而使产品、设备的先进性失去了意义。随着装备体系试验的开展,指挥要求更加迅速、准确,管理手段的先进性将更充分地体现出来。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懂技术,更要懂管理。

4 指挥决策的技术民主性

现代条件下的作战指挥也需要科学指挥,但作战指挥的发展趋势表明,指挥更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战场瞬息万变,它要求指挥员迅速、果断地定下决心,民主讨论的时间少,而装备试验中涉及专业极多,指挥员不可能面面精通。只有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广泛听取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才能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减少失误,才能保证试验成功。然而,在重大问题上做不出结论时,也要求指挥员有胆有识,果断地定下决心。

(三)装备试验采用项目管理方式的必要性

1 装备试验环境变化的要求

目前,与装备试验相关的资源保障和协作单位已经在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机制转变,试验不仅要追求成功率,而且要追求综合效益。因此,应积极采用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提高试验的效益。

2 装备试验密度增加的要求

随着我军装备建设的迅猛发展,装备试验任务越来越频繁,试验任务种类多样,试验任务已经进入高密度状态。高密度的试验任务对优化试验流程、缩短试验准备时间、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工作质量等试验任务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需要不断发展新的试验技术外,也需要发展创新组织指挥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从组织、人员和方法等方面为未来装备试验的发展作准备。

3 装备试验项目特点的要求

装备试验是一种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风险大、准备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单位时间物耗大,是其他项目难以比拟的。特别是在多任务并行或交叉的情况下,需要强有力的统一管理和灵活的快速协调机制,需要新的管理技术和工具快速解决多任务带来的资源竞争,保证所有任务目标的实现。

4 装备试验协同一致的要求

参与装备试验项目的研究院所、工程研制单位都已经普遍采用了现代管理模式。在与参试单位的合作中,采用一致的术语才能达到快速地沟通和理解,与合作单位管理机制的接轨对我们实施项目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

二、在装备试验领域人员特点分析

(一)技术成分较大

装备试验部队人员学历层次较高,平均学历层次高于全军平均水平,且大部分毕业于工程技术院校。装备试验管理工作需要复合型人才,要具有知识、技能和能力所组成的多序列、多要素和多层次的动态综合能力结构。但是,目前多数管理人员在调入机关前一直从事技术工作,知识结构单一。走上管理岗位的技术人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是优秀人才,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后,知识结构已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又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知识补充,致使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工作任务繁重

我军大部分是全训部队。而装备试验部队则不同于其他部队,工作任务繁重。装备试验任务种类多、间隔时间短、多项目并行,这就造成了装备试验部队培训难集中,时间难保证,训练难组织,计划难落实。工学矛盾突出是制约培训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人员流动较快

装备试验部队人员任职时限较短,变动频繁。一大批高学历的专业技术干部进入了管理岗位,发挥了指技合一的重要作用。他们富有朝气,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部队性质决定了人员必须较快流动,尤其是装备试验部队大多驻地偏僻,远离城市,生活条件艰苦。因此,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选拔难,保留难,使培训需求持续不断。

(四)培训欲望强烈

装备试验人员对项目管理培训的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是装备试验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在装备试验过程中,经常要用到项目管理知识和技术,在组织指挥模式的构建、资源优化与调配、质量与风险的管理和试验流程优化等方面,急需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做支撑。

三、装备试验项目管理培训模式设计

(一)组训方式

1 项目管理专题培训

高密度装备试验任务对试验组织指挥模式、资源调配、风险管理、流程优化等试验任务管理问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高密度试验任务的需要,全面提高装备试验人员的项目管理能力,可结合高密度试验任务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项目管理知识领域,设置装备试验组织指挥、装备试验资源管理、装备试验质量管理、装备试验风险管理、装备试验多项目管理等专题培训。

2 项目管理认证培训

在装备试验部队,有些精通项目管理的同志希望通过PMP认证考试获得项目管理职业资质来全面提升自身的价值,参加短期项目管理认证培训班是他们在繁忙工作之余的重要选择。举办项目管理认证培训班,按照PMP认证考试的要求,帮助学员系统地复习备考,达到考前冲刺提高的目的。

3 任职教育项目管理课程培训

由于项目管理是一种特别适用于责任重大、关系复杂、时间紧迫、资源有限、创新性的一次性任务的管理方法,完全适合于装备试验任务的管理。不论对装备试验部队决策层(领导)、管理层(中层管理干部)还是执行层(技术干部、士官),掌握一点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是完全必要的。对于前来院校参加任职教育培训的装备试验人员,应在任职教育培养方案中设置项目管理课程,普及项目管理基本理念和技能。

4 开展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培训

(1)脱产培训

脱产培训采取院校集中授课,论文分散撰写的方式进行。每学期由院校统一安排课程,学员集中到院校进行面授,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可回原单位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并统一到院校进行论文答辩。

(2)集中培训

当某一试验部队参训人数达到一定数额,形成培训规模可采取集中培训的模式。集中培训的时间在保证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装备试验任务的间隙时间灵活确定,培养院校采用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面授。学员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的时间可利用装备试验任务的间隙,在答辩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

(3)假日培训

利用假日进行课程培训,对于无法脱离工作岗位的人员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授课地点可以在培养院校也可以在人员集中的部队进行。学员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的时间可利假日在答辩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

(4)课程培训

在装备试验任务间隙,采取单科独进的方式进行。学员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在双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的时间可利用装备试验任务的间隙,在答辩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

(二)教学方式

1 理论课程以精讲为主

理论课程采取精讲的方式,一是在理论上提炼精华。针对学员实践经验丰富、理解能力强的特点,在理论教学方面主要讲授经过提炼的精华部分,以思路、计算、应用等方法为主,突出课程的系统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操作性。二是在讲授中引入实例。把学员置于一定的实际情景之中,使他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用处、表现,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会恰当地掌握它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三是在授课中穿插练习。将课堂练习穿插于授课之中,讲授过的一些方法,马上进行运用练习,可加深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对方法的运用,并可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课堂上。

2 典型案例贯穿于教学之中

我国应用项目管理比较早的行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聘请我国著名的大、中型项目总指挥前来讲学,介绍本项目的管理过程,传授如何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并加以改革和创新形成的项目管理的经验,特别是广泛推广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提高了效率、缩短了工期、保证了质量、降低了造价、节约了投资,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例,会对大家学习和运用项目管理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3 模拟演练将理论融合与实际

地质装备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轨道交通,车站,典型站,设备系统

 

0 引言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它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安全,迅速地进出车站,并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火设备等,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车站应容纳主要的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1]。地铁车站里的辅助设备包括:自动扶梯、直升电梯、卷帘门、防洪门、旅客引导、照明、售检系统、车站设备自控系统等。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和装修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的专业交通论文,交叉作业多[2]。因此,应在全线中考虑地理环境与工期等因素选取一个典型站进行施工试验,并且总结施工经验,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帮助。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将研究的成果进行现场施工测试,以进一步研究和验证地铁车站机电设备安装装修策划,不断梳理和论证有关管理和技术方案,形成的相对固定和有效的模式,以促进后续车站机电设备安装装修工程的优质、安全、高效地开展,在确保轨道交通工程按工期高质量完成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全面体现建设特色的要求

1典型站的选取标准

根据轨道交通的有关专业要求,本文认为应在考虑地铁车站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的条件下,选取典型站开展机电设备安装装修工程管理研究。例如在无锡轨道工程中选取了湖滨路站作为1号线的工程施工典型站。湖滨路站位于观山路与五湖大道路口,沿观山路东西向靠北侧布置。五湖大道为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观山路为东西向的城市次干道。湖滨路站站位沿五湖大道东侧为菜地,西侧为既有的教育用地,西南象限现状为低矮民房。五湖大道与观山路路侧均设置规划绿化带,宽度为20米。从全局来看湖滨路站具有很好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该站土建主体结构完工较早,,但受盾构机接收和过站的影响,土建移交机电安装的时间较晚,车站机电设备安装计划于1年内完工。具备作为典型站的良好条件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2 典型站机电设备安装工序

地铁车站机电设备专业复杂,系统众多。主要由车站风水电设备、供电系统设备、通信系统设备、信号系统设备、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备、综合监控系统设备、电扶梯系统设备、乘客信息系统设备、屏蔽门系统设备等设备及系统组成[3]。每一个系统的安装既受到系统本身安装工序的限制,同时又受到其他设备系统的安装工序的影响。按照施工时间顺序主要可以分为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阶段以及工程施工阶段两个阶段。本文中主要就施工准备阶段和重点施工阶段进行论述。

a)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阶段

工程施工准备阶段任务至关重要,决定了后面车站设备安装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具体实施很大可能与后续工作工期存在搭接关系,工期紧时此项工作最多考虑30天左右。

主要工序如下:(1)签定施下合同及确认项目经理及总工程师;(2)组建现场工程管理机构,主要技术及管理人员与首批施工人员到岗;(3)构筑工程管理人员及监理办公用房,公共及卫生设旅、员工宿舍及用具、仓库、加工场地、道路、空外场地照明及围档、现场的临时排水设施、配置办公用其等;(4)业主提供施工设计图及相关工程资料;(5)熟悉消化施工图,汇总各专业设计冲突、漏项、设计不准确,需现场明确等问题;(6)制定质量及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及用工、机具设备、材料采购和施工进度计划交通论文,制定现场安全、质量和进度控制、用电与污水排故、文明施工、设备材料、机具、施工资料等管理措施、甲供设备的现场保护措施;(7)施工现场土建和水电没施交接,检查土建结构、预留孔洞、设备基础、结构梁柱、暗敷管线、遗留垃圾及渣土;(8)相关施工人员、机具与首批材料进场;(9)监理工作交底;(10)提交开工报告;(11)设计院施工设计技术交底;(12)设备供货单位技术交底;(13)现场旅工场地规划、清理及标识、施工配电、机具、照明设施就位、孔洞卫档、临时排水设施;(14)制定质量及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技术方案等任务中要注重实用性、可实施性,尤其是与相关系统设备施工、装修施工、土建施工的接口处的衔接处理,要有针对性,不要漏项。

表1某典型站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序及时间节点实例

b)重点工程施工阶段

供电及电力监控设备车站安装主要工序如下:(1)槽钢预埋;(2)车站及站台板下电缆桥支架安装;(3)机柜设备安装;(4)车站及区间电缆敷设;(5)机柜设备单元实验;(6)整组试验;(7)配合电力监控调试;(8)供电分区站际联调;(9)供电分区站际送电。

表2某典型站供电及电力监控设备安装主要工序即时间节点实例

c)车站通讯设备安装

车站通讯设备安装主要工序:(1)通讯桥架安装;(2)车站通讯电管、分线盒预埋;(3)车站通讯线缆穿放(广播、CCTV、电信、时钟);(4)区间通讯线缆支架安装;(5)区间光、电缆敷设及引入(含漏缆);(6)设备房的通讯设备安装;(7)室内配线及光缆烙接、测试;(8)无线车站站厅设备及出入口漏缆或无线器材安装;(9)无线铁塔安装(高架站);(10)前端设备(扬声器、摄像头、子钟)安装;

表3某典型站车站通讯设备安装主要工序即时间节点实例

3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试验法的原理,提出了构建地铁车站典型站的思想,并就典型站工程的机电施工程中施工准备阶段和重点施工阶段进行的研究与分析。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建立了一整套对于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施工方法体系。特别是在车站重点的供电及通讯等设备设施方面,对已有工序进行了优化,使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最终使地铁工程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开展。并且,通过对典型站的施工与总结,可以使施工方、业主等对整个地铁工程的开展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这对于后续车站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工程的三大要素,即时间、费用和进度,确保轨道交通工程按工期高质量的完成。

地质装备论文篇7

>>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希望之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之路 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的践行之路 数控技术的应用和装备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产业化驱动的城镇化创新发展之路 《女性时尚》频道:探索产业化品牌发展之路 试探陕西小吃产业化发展之路 微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走产业化之路 促进沼气事业发展 创新开拓走集团产业化发展之路 江阴市蔬菜生产产业化发展之路 医药产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涿州影视城探寻影视城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教育装备发展的生态之路 教育“产业化” 秦淮花灯产业化之路的思考 物流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产业化:银行业的高绩效之路 科迪乳业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传统种植业的产业化之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到2012年时的年采购额度已经超过了355亿元人民币。

图1 全国中小学教育装备逐年采购情况

教育装备的需求量巨大,但是大到贵重仪器设备,小到试管烧杯,品种繁多,内容复杂,采购时往往以多种产品共同打包的形式进行招标,这就对投标商提出了一个苛刻的要求,即必须对所有产品都要了解,都能够提供;而只有当教育装备产业化时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完成这一目标。另外,一些高端的教学和实验仪器设备在采购初期设计与论证时对设计人员的要求很高,学校(尤其是中小学)一般无法提供这样的技术人员,此时教育装备产业便可以利用自己的研究机构对其进行科学慎重的设计,为学校提供有效服务。

3.教育装备的质量

教育装备的质量包括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质量两个方面。目前,教育装备的质量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教学仪器设备存在的问题及质量管理的思路”课题研究调查报告》一文用大量的数据描述了教育装备质量低劣现象[2]。文中将教育装备存在的问题分为4类:(1)设备质量较差;(2)设备品种和数量与实际需求不符;(3)设备陈旧;(4)易损件未及时补充更新。其中的(3)和(4)属于使用单位自己的管理问题,在此不做评论;而(1)和(2)则分别为教育装备产品质量问题和供应商的服务质量问题。如果对文章中开列出来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仪器设备进行分类,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即所有这类产品都是前面提到的“教育装备专业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这些产品都是教学专用仪器设备,如:电机模型、学生电源、摩擦力演示器、光化学演示器、显微演示装置、简单机械等等,而计算机、投影机等“教育装备通用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只出现在“设备陈旧”和“易损件未及时补充更新”项目中。如果进一步分析生产这些教学专用仪器设备的厂家,就会发现基本上都是一些零散的、未形成规模的,甚至是一些手工作坊式的小型企业。所以,仅从保证教育装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角度看,教育装备产业化的作用和意义也是十分巨大的。

三、教育装备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

教育装备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已经通过一些国内的相关项目实施而被证实,以下是4个典型案例。

1.施河蓝天教具城

中国施河蓝天教具城于2012年11月初落成,占地580亩。到目前为止,施河镇有教学具生产企业180多家,形成了智能实验室设备、大型幼儿玩具、校园软件开发等6大类2 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成为国内最大的教具产销地。施河蓝天教具城计划通过6~8年的建设,最终成为中国教育装备产业产品的集中展示、采购交易、新品研发、上下游行业分工协作、技术服务交流的首要平台,成为全国最大的科技型、开放型部级教学具生产和研发基地。

2.襄阳教育装备产业城

中国教育装备产业新城(襄阳)项目是湖北省政府2012年、2013年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整体由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配套三大部分构成。通过二、三产业联动,商贸促进工业,形成教育装备的设计、研发、标准、质检、营销、商贸、材料、制造、体验、采购、物流、金融、信息等系列“高效、系统、低碳、环保”的完整产业链。该项目以积极引领、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装备事业的发展,形成教育与教育装备的现代服务业产业新城,打造世界级的教育产业综合体为目标。

3.山东省教育用品采购基地

2007年12月28日,山东省教育用品采购基地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家,也是全国首家省级教育用品采购基地,坐落在江北最大的文化教育用品集散地―临沂小商品城。采购基地占地6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9.8亿元,是中国北方交易条件和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现代化教育商品集散地,中国教学实验仪器生产、经销基地,全国教学实验仪器进出口基地,主要为山东乃至全国大、中、小学和幼儿园、职业学校的教育用品、教学仪器、幼教玩具实现“一站式”集中招标采购,年拉动教育用品采购额达60个亿。

4.长江教育装备城

长江教育装备城于2013年3月22日开工奠基,有多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已入驻。装备城作为教育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坚持“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项目集群、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打造出一个以综合服务平台为建设主要着力点,形成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以区中园、园中园为特色,区域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新型教育装备产业园区。园区与高校协同创新,加快了教育装备的研发步伐,提高了研发应用水平。园区拥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对学校教育装备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管。

这些成功案例有力地证明:教育装备的发展走产业化之路是完全可行的,也将会成为一种大趋势。

四、结束语

教育装备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高速向前发展,而各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并依赖现代化的装备。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没有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既是对教育现代化的促进,也是对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衡量。本文从理论上说明了教育装备的产业化概念,并论及了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又通过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验证了教育装备发展的产业化之路是一条通往教育装备现代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EB/OL].http:///link?url=jF52C8JHSMKEoOaM1j5CxzX36vZmEmLTgRSgr6Kp6wYCponpfjVC-S5SC2rjcsKq.

地质装备论文篇8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equipment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foun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theory of military equipment science. The basic theory of military equipment science is expatiated through analyzing existed research achievement in military equipment science. The main problems in military equipment science are analyzed and the innovation developing consideration is proposed, which provides an method and developing approach for the basic theory research of military equipment science.

关键词: 装备装备学;基础理论;创新

Key words: military equipment science;basic theory;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E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03-03

0 引言

军事装备学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是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军事装备学是我军在长期的军事装备工作实践中,从军事后勤学等学科中逐步分化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知识体系。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军事装备科学纳入军事后勤科学当中来研究。上世纪90年代,我军装备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军事装备的种类日益繁多、结构日趋复杂、技术密集程度越来越高,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全寿命费用不断增多,管理、使用和保障难度增大。为适应大量高技术装备进入战场和诸军兵种合成作战需要,我军成立了中国人民总装备部。总装备部的成立,结束了我军装备建设长期分散管理的体制,形成了上下衔接、相对独立的军事装备管理组织系统,实现了武器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装备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为军事装备理论研究及军事装备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了空前机遇,使长期处于分散状态的装备理论建设,逐步形成一个涵盖军事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的理论体系。应当说,总装备部成立后,军事装备学在我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军内相关院校与科研院所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动着军事装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军事装备学创造了空前的繁荣局面。

1 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定位

关于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军事装备学界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表达:一是在数量有限的军事装备学专著或教科书中表现为“总论”。二是在论文中直接指出,这种形式只是个别。“军事装备学学科若干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是关于军事装备及装备工作一般规律的研究,是从总体和宏观的角度,对军事装备及装备工作理论和实践进行抽象和概括所得到的共同规律,对军事装备各种实践活动和各分支学科理论研究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军事装备学基本理论、军事装备史学理论和学科建设理论等。”“军事装备学基本理论主要研究:军事装备的概念、分类,军事装备的地位、作用,装备思想,军事装备与科学技术、经济基础的关系,装备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指导思想。”“军事装备学史学理论主要研究:军事装备发展历史过程、特点及一般规律、装备发展趋势和装备思想史等。”“军事装备学学科建设理论主要研究:学科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学科特征和地位作用;学科理论的历史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学科研究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方法要求;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等。”这些归纳虽然都还有待斟酌,但大体上说出了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的主要范畴。本文并不追求我国军事装备学基础理论的体系定势,只是想通过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的具体探讨,相对地勾勒出我国军事装备学研究的大致范围。我们认为,军事装备学作为军事学中的一级学科,其基础理论要以军事学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和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的基础上揭示军事装备学研究的特殊性,从而得出军事装备学的基础理论。同时,由于军事后勤学发展相对成熟,也可将其做横向参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