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识字教学效果8篇

时间:2023-02-27 11:08:11

识字教学效果

识字教学效果篇1

关键词: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当前,小学的识字教学主要存在片面追求识字量,学生丧失识字兴趣;识字教学方法单一,重复为主等不足,教学质量与效果较低。强化识字基础教学,提高小学教学效果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利用造字规律,科学指导识字。我国文化博大精深,造字有规律可循,这为小学识字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利件。第一,独体字通常结构较为简单,包含基本笔画以及笔顺,更是写字的基础,因此,在独体字的教学上,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当一笔一画的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指导,特别注意写字的笔顺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汉字的基本笔画以及笔顺规律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功。第二,合体字通常结构较为复杂,包括了会意、形声等多种构成方法,合体字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汉字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字的偏旁以及基本结构,之后再引导学生利用偏旁加熟字的方式进行合体字的初步学习。

汉字是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开展教学。例如“请”“晴”“清”“睛”这组字,都是形声字,“青”字表音,而形旁表意,学生能够较为容易的理解各字的意思,也就更容易进行识记。

2.利用学生想象,发挥创造能力。汉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一种生动体现,经历的数千年的演化,结构复杂多样,这也使得汉字本身充满了魅力。因此,小学识字教学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挖掘汉字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喜欢上识字的过程。

第一,调动小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十分丰富的时期,对于万事万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增添识字乐趣。例如,在讲解“串”字时,有的学生将这个字想成了“羊肉串”,两个“口”字代表两块羊肉,而中间的一竖则当做竹签,就这样,学生将识字过程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了一起,将汉字记得更加牢固。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的充分的肯定与尊重,其理性的思维能力也不断提高。

第二,巧编儿歌。儿歌教学是低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常用方法,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但是,儿歌编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做足功课,否则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认识“德”字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两个人,去看戏,走了十里地,看了四场戏,一心一意要回去”这就将整个“德”字的写法都包含了进去。

3.利用多样活动,活化识字过程。识字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存在教学的重难点,在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后,教师要引导同学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与参与的过程中识记更多的汉字。在这个过程中,要牢记活动的地位,不能为了活动而组织活动,丧失了活动设置的目的。

第一,魅力识字卡片。教师可以将下次课要学习的几个汉字分别布置给班里的几个小组,由学生在课下完成组内分配汉字的学习,包括汉字的意思、汉字的写法、汉字的记忆办法、汉字的词组等,并做成卡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展示,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展示与交流的过程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生群体有时候想法是互通的,在学习的方法上有时候可能够相互借鉴,更好的识记汉字。

第二,巧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识字教学。多媒体设备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教学的过程中,生动形象的图片、影像往往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对于汉字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包”字时,教师可以配以文字:我是包,我是变身小达人,有水把茶泡(展示泡茶的动画),有脚把步跑(展示跑步的动画)。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例如有火放鞭炮、有饭吃得饱等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直观的动画也使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更加深刻。

识字教学效果篇2

1.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

这是形势对教学提出的要求。通用教材的识字部分,为发展学生的智力作精心的安排。我注重利用识字教材引导学生观察,在分析比较字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我们常常发现,两个汉字的字形只有细微的差别,读音和意思却完全不同。观察力强的儿童就能看出来,而观察力差的儿童就常常把它们认错和写错。观察力直接关系到识字的质量。对形近字、同音字,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加以区别。如教“青一清一情一请”,先指导学生观察后找出相同点:后三个字都有“青”,读音相近,只是最后两个声调变了;再指导学生看:几个不同偏旁和字义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后说,“青”加上三点水,是“清水”的“清”;加上“竖心旁”,是“心情”的“情”;请人要讲话,“请”是言字旁。在教生字词时,我让学生自己去找容易写错的地方,提醒大家注意。学生积极性很高,都争着去找。如“假”字右边的上半部分,如“隆”字中间的一小横,学生都能自己找出来。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在识字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不断提高。如一次在学生自学生字后,我抽查默写了一个“猴”字,全班37人,有30人注意到“猴”字右边的“侯”与学过的“候”的区别。

2.创设教学情境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动手做做看》一文时,创设“迎春花开”的识字环节。出示一幅只有绿叶没花的图,同学们,这些植物没有花,多难看呀,只要你能认读些生字宝宝,它的花儿就会开了。制作美丽的花儿,贴在黑板的一旁,花儿上的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我适时地说:“这些美丽的花儿,很想开在花枝上,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学生的回答十分响亮,看来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好,让我们一起行动吧!只要你能记住花儿上的字,那一朵花儿就能开在枝头上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很多样,看着因为自己的帮助迎春花,一一开放在枝头,学生的脸上有说不出的喜悦,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识字的过程,学生的情绪始终很高。

3.编口诀

根据字形特点编口诀,直接、形象、准确。在孩子们眼中汉字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神奇个体,里面有各不相同、无穷无尽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巩固识记不再是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充满情趣的游戏,孩子们能够真切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

梦:夕阳在林中落下,一切进入梦乡。

回:小口回家大口关。

双:又来一个“又”,成一双。

爬:用爪子巴着墙往上爬。

竖:小瘦和大瘦又立在一起。

挖:他提手挖走了究的长撇。

4.创新听写

低年级学生虽然有意注意在发展,但占优势的还是无意注意,他们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易被新鲜的刺激吸引。为了使枯燥的听写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不采用老师报词学生听写的老办法,而是采用学生报词的新方法。如:

师:今天,老师采用新的听写词语方法,每个人选择几个词语,报给上黑板听写的同学写,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让他写这个词。(学生各自做准备)

生:我想报“标枪”,因为“标”字右下方撇、点容易写丢,“枪”字右下方容易写成“巳”。

生:我想报“落下”,因为“落”字是上下结构,容易把它写成左右结构。

生:我想报“休息”,因为“休”字易把“木”字写成“本”。

生:我想报“西瓜”,因为容易把“瓜”写成“爪”。

生:我想报“庆祝”,因为“祝”字左边易写成“衣字旁”。

师:大家想一想,这些地方是不是容易出错。

生:是!

从教例中可以看出,学生要考查别人的识字情况,势必要先去观察字形,并加以分析:哪些字容易出错,哪些字容易写混,从而对这些字有深刻的认识。不但那位同学动了脑筋,而且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听得专心记得牢,对这些字的字形有深刻的印象。实践证明,这种报词听写的新方法,比老方法效果要好得多。

5.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进行观察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看墙壁上的标语、宣传语、广告语、商店招牌等,让学生养成“见字就认,不会认的字就问”的好习惯。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所学字、词加深记忆,产生想学字的强烈愿望,又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6.借助拼音,促使学生自学识字

初入学的儿童,识字不多。教师可从教汉语拼音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在教材中“看图说话学拼音”部分中要求学生学会52个汉字,所以在教学中学习识字时,可以结合画面组词,让学生边说边识字,从而在练习中不断提高识字水平。还可以根据拼音的发音不同,让学生组词造句,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学习变得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利用拼音自主识字、阅读。

识字教学效果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

识字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各科学习效果的高低,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识字”教学就是简单地让学生记忆背诵所学汉字,对其意义和所用语境并不多加讲解,很多学生感觉识字学习枯燥无味,看到所学汉字时也只识其形不知其义,汉字错用、乱用的现象特别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识字教学的效果呢?

一、开展小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这种严谨枯燥、形式单一的识字教学法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会让学社工感觉识字学习枯燥无味,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很多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教导学生学习汉字却收效甚微。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应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抓住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入手,用形式多样的小组游戏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明”、“枯”、“法”、“星”等汉字时,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汉子拼一拼”的游戏:把所学汉字左右分开,把汉子以:“日”、“月”、“木”、“古”等这样的形式在黑板上写出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汉子的偏旁自由组合,拼出各种不同的汉字,谁组合的字数最多谁就获胜。这时,学生各小组会积极讨论,把每个偏旁都互相组合,在遇到不确定的组合时,还会翻阅字典,寻求组合的正确性,以便自己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最多的排列组合。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小学生识字的兴趣,能引导小学生在比赛中自主翻阅字典工具,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

二、反复识记、加深学生印象

“学的快、忘得快”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明显特点,低年级的小学学习中,学生所要记住的生字大约为一千多个,如果在学习中对所学汉字只是一次就过,就会造成学生学过一千个字后能够记住的不过一百,事倍功半。为了避免做无用功,教师应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多次记忆,以此加深学生对所学汉字的印象,提高识字效果。例如:在教学“寒”、“翠”、“苍”等汉字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把这些字组成几个常见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自己组成的词组。这时,学生会积极开动脑筋,翻阅词典后,给出:“寒流”、“寒冷”、“御寒”、“翠竹”、“翠绿”“青翠”等词语,同时,学生在朗读时会遵循开始不熟悉这些汉字词语时带着拼音朗读这些词语,稍稍熟悉后就把拼音擦掉,根据自己的印象进行朗读或让同桌随即指向某个词语,自己快速朗读出来。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增加学生朗读记忆所学汉字的机会,对加深学生学习汉字的印象,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记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语境识字、加强理解记忆

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含义不同,内容多变的字词含义也是影响学生掌握汉字的重要因素。语境识字是学生在教师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特点创设的语境条件中,结合汉字的含义进行的识字学习活动,能有效促使学生了解某一汉字词组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对强化学生识字效果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句子让学生学习汉字词语,促使小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汉字,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守卫”一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两个短句:“青山像一个勇士一样守卫着我的家乡”、“严寒的冬日,我们会轮流去当守卫者”,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请你说说你对‘守卫’这个字的理解”、“守卫一词在这两个短句中的含义相同吗”、“从这两个短句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等,这样,学生会在两种不同的语境中了解到同一汉字词组“守卫”的不同含义,从而掌握“守卫”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用法的用法。通过语境识字,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了解汉字词组的特定用法,加深学生理解,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字词运用不当的现象,对提高学生识字学习效果重要意义。

四、巧记活记、提高识字技能

识字教学效果篇4

那么如何让学生认得清、读得准、记得牢呢?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尽管低年级识字任务重,但不能因此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以死记硬背、机械抄写的做法去识字,而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个性,善于在教学中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潜在的能力引发出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借助画面识字

低年级语文课本图文并茂,色彩鲜艳,有丰富的识字内容。我们知道,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恰当地结合图画,在图与文的联系中识字,效率非常高。如在教学“日、月、水、火、马、虫、鱼”等字时,可借助插图、或汉字的演变过程、或利用简笔画进行展示。通过这类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快便能说形识字,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字,也增强了他们识字的信心。

二、编顺口溜识字

我国汉字大多是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如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能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将其编成顺口溜,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不仅能把枯燥的知识有趣化,学生们愿意去学,化被动的引导为积极的参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培养想象力。例如:青――“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又如:燕――“草字头下一横短,北字摆在口两边,四个小点排下边”。可见,经常用顺口溜,可对学生识字、记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猜字谜识字

字谜是以文字为谜底、以描述文字特征的方法作谜面的一种谜语,它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智能、巩固识字、增长知识,把识字寓于娱乐之中,使学生智趣双益。如教学《雨后森林》一课时,以猜谜激趣导入:“远看像层沙,近看珍珠一串串。只要它一来,遍地开满会走路的小伞花。这是什么东西呀?”等学生猜出谜底后,再出示“雨”字,并结合谜面指导学生学习生字“雨”,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单可以以猜识字,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创、自编字谜,生生互猜,以此来巩固识字效果。如“告”字可编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来识记;“渐”字可编成字谜“水车千车重”……如此有趣的猜谜、编谜活动,学生乐学易记,兴趣盎然,识字兴趣有增无减。

四、增减笔画识字

学习汉字的过程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是有规律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都会出现不同的字,采取这个游戏,能增强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如:“大”加一笔变成了“天”、“太”;“天”减一笔变成了“大”;“用”减一笔变成了“月”;“日”加一笔变成了“目、旦、白、旧、由、甲、田、申、电”等。

可见,将加减法游戏贯穿运用到语文识字课堂中,使学生学习识字更兴奋。这样变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充满乐趣的智力游戏。

五、归类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教学“树、松、柏、杨、梨、枝、材”时,这些字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可先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六、查字典识字

识字教学效果篇5

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教学的方法应从教学的内容音、形、义三方面来阐述。

1.字音教学的方法。

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除借拼音学字音以外,字音教学方法还有三种:

(1)形声字找声旁

在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5%左右。掌握了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就解决了学习绝大多数生字的问题。教学时,要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若形声字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同音字),读准了声分就读准了字音,如:“递”、“柿”。若不完全相同,要进行声旁与形声字字音的比较,弄清什么不同,然后再读准形声字字音。如米──迷(声调不同),朱──殊(声母不同),回──徊(韵母不同)。

(2)音近字比较辨析

有的音近字是形声字,如:“妈”、“蚂”、“骂”;有的是形近字,如:“巳”、“已”、“己”;有的字形完全不同,如:“身”、“深”。教学时要找出它们在字音上的差别,结合字形、字义分析,放到词语中多读多练,帮助记忆。

(3)多音字据词定音

多音字教学,要依靠字义作为分化字音的手段,把它们放到语言环境中,据词按义定音。如“几个茶几”,“还不还钱”。

2.字义教学的方法。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观演示法

朱智贤教授在《思维发展心理学》中讲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教师在字义教学中,要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代表的意义,用直观演示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记忆。对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数量词等,可用实物、插图、板画、模型、投影等来直观说明;对动词、形容词和方位词等可用手势、动作、表情来演示。

(2)组词造句法

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字义常用的简便方法。如教“认”的字义时,可让学生扩成词“认识”,再造成句子:“与人说话就算认识了。”像这种用字组词造句进行字义教学的方法叫组词造句法。

(3)联系实际法

也称举例说明法。如教“认”的字义时,老师可引导学生组成词语“认真”后,出示两份作业,一份写得认真,一份写得潦草,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不仅用了直观的方法,而且也联系了学生的作业实际,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4)结合课文法

这是随文识字最常用来理解字义的方法。如一位老师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更”字。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植物传播种子的3种不同的方法。蒲公英要靠风来传播,苍耳要靠动物来传播,而豌豆呢,只要太阳一晒就能传播。同学们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好,最容易?

生:豌豆的传播方法最好。

师:书上是用哪个字来说明豌豆的办法比其它两种好的呢?

生:更。

师:对呀,“更”就是越发,愈加突出的意思,所以我们读“更”字时,要突出它,读重音。

(5)利用规律法

古人用“六书”造字,确为一大创举。我们可利用造字规律教学字义。如象形字要抓住字形与实物相似的特点,用分析字形或展示实物图画的方法来揭示字义。如会意字要从分析字形各部分意义入手理解字义。例“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如形声字,要抓住形旁来理解字义。例“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6)比较辨析法

教形似的形声字与近义词、反义词均可用比较辨析的方法,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生字。一位教师在教小语一册《画》时,先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远──近”,“有──无”,“来──去”的意思,最后又用找反义词的练习,集中比较辨析三组反义词,效果很好。

(7)同义替换法

这是一种既能使学生认识同义词,又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如学习小语一册24课《小山羊》最后一句“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字“同”组成的新词“一同”时,请学生用替换法,即换一个词语帮助理解,但不改变原意。学生用“一块儿”、“一起”等来替换。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告诉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变化多样,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从而又进行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教育。

3.字形教学的方法。

(1)笔画部件法

这是字形教学的最基本方法。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九──丿乙,先教学生念笔顺,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四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要用分析部件或分析笔画、部件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字形。

(2)利用规律法

汉字的构成有规律可循。在字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构字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把无意识记变成有意识记。如一位教师教象形字“山”、“水”时,利用字形和实物的相似点学习字形。他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竖的画一条小河,连着画三座小山,接着教师因势利导,把小河演变成“水”字,把小山演变成“山”字,然后再按笔顺分析笔画,识记字形。

(3)儿歌字谜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

如两则儿歌:“双人十四一心,‘德’字永记我心。”“中间有点

仔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辨,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字谜:重逢(又见);好女子(娘);又在村中(树);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七)。

(4)直观形象法

根据儿童形象记忆占优势但知觉不精确的特点,教师的字形教学中可运用直观形象法。如一位教师教“看”字时,手搭凉棚放在眼上方,向远处望,问学生:“老师在干什么?”学生纷纷说:“老师在学孙悟空看远方呢。”教师边写边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看”字,上面是一个“手”字,下面是一个“目”字。这位教师抓住字形的特点,身体力行地作直观表演,集趣味性与形象性于字形教学之中,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无意识记。

(5)形近比较法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将形近易混字,通过以熟字带生字辨析比较,区别异同。如学《难忘的泼水节》中区别“辛”、“幸”二字时,可以抓住“辛”、“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辨析字形;用“辛苦”和“幸福”两词体现字义,并编成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沟通形、义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清楚地区别了字形,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识字教学效果篇6

汉字是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统一体。识字教学的方法应从教学的内容音、形、义三方面来阐述。<?XML:NAMESPACE PREFIX = O />

1.字音教学的方法。

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除借拼音学字音以外,字音教学方法还有三种:

(1)形声字找声旁

在常用汉字中,形声字占85%左右。掌握了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就解决了学习绝大多数生字的问题。教学时,要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若形声字与声旁读音完全相同(同音字),读准了声分就读准了字音,如:“递”、“柿”。若不完全相同,要进行声旁与形声字字音的比较,弄清什么不同,然后再读准形声字字音。如米──迷(声调不同),朱──殊(声母不同),回──徊(韵母不同)。

(2)音近字比较辨析

有的音近字是形声字,如:“妈”、“蚂”、“骂”;有的是形近字,如:“巳”、“已”、“己”;有的字形完全不同,如:“身”、“深”。教学时要找出它们在字音上的差别,结合字形、字义分析,放到词语中多读多练,帮助记忆。

(3)多音字据词定音

多音字教学,要依靠字义作为分化字音的手段,把它们放到语言环境中,据词按义定音。如“几个茶几”,“还不还钱”。

2.字义教学的方法。

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起点,对字形教学的影响很大,可以使学生减少机械识记,增强意义识记。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观演示法

朱智贤教授在《思维发展心理学》中讲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教师在字义教学中,要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代表的意义,用直观演示法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记忆。对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数量词等,可用实物、插图、板画、模型、投影等来直观说明;对动词、形容词和方位词等可用手势、动作、表情来演示。

(2)组词造句法

这是帮助低年级学生了解字义常用的简便方法。如教“认”的字义时,可让学生扩成词“认识”,再造成句子:“与人说话就算认识了。”像这种用字组词造句进行字义教学的方法叫组词造句法。

(3)联系实际法

也称举例说明法。如教“认”的字义时,老师可引导学生组成词语“认真”后,出示两份作业,一份写得认真,一份写得潦草,让学生观察比较。这不仅用了直观的方法,而且也联系了学生的作业实际,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4)结合课文法

这是随文识字最常用来理解字义的方法。如一位老师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更”字。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植物传播种子的3种不同的方法。蒲公英要靠风来传播,苍耳要靠动物来传播,而豌豆呢,只要太阳一晒就能传播。同学们比比看,谁的办法最好,最容易?

生:豌豆的传播方法最好。

师:书上是用哪个字来说明豌豆的办法比其它两种好的呢?

生:更。

师:对呀,“更”就是越发,愈加突出的意思,所以我们读“更”字时,要突出它,读重音。

(5)利用规律法

古人用“六书”造字,确为一大创举。我们可利用造字规律教学字义。如象形字要抓住字形与实物相似的特点,用分析字形或展示实物图画的方法来揭示字义。如会意字要从分析字形各部分意义入手理解字义。例“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如形声字,要抓住形旁来理解字义。例“有水方说清,用言去邀请,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更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6)比较辨析法

教形似的形声字与近义词、反义词均可用比较辨析的方法,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生字。一位教师在教小语一册《画》时,先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的“远──近”,“有──无”,“来──去”的意思,最后又用找反义词的练习,集中比较辨析三组反义词,效果很好。

(7)同义替换法

这是一种既能使学生认识同义词,又简便易行的好方法。如学习小语一册24课《小山羊》最后一句“小山羊和小牛一同吃青草”,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生字“同”组成的新词“一同”时,请学生用替换法,即换一个词语帮助理解,但不改变原意。学生用“一块儿”、“一起”等来替换。然后教师话锋一转,告诉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词汇丰富,变化多样,是其它语言无法比拟的,从而又进行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教育。

3.字形教学的方法。

(1)笔画部件法

这是字形教学的最基本方法。笔画部件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要素。开始教简单的独体字,一般用按笔顺分析笔画的方法识记字形。如九──丿乙,先教学生念笔顺,掌握了笔顺后再指导学生在课本的四字格中描写、仿写。教合体字或结构复杂的独体字,要用分析部件或分析笔画、部件相结合的方法来学习字形。

(2)利用规律法

汉字的构成有规律可循。在字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构字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把无意识记变成有意识记。如一位教师教象形字“山”、“水”时,利用字形和实物的相似点学习字形。他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竖的画一条小河,连着画三座小山,接着教师因势利导,把小河演变成“水”字,把小山演变成“山”字,然后再按笔顺分析笔画,识记字形。

(3)儿歌字谜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一些儿歌、字谜进行字形教学,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

如两则儿歌:“双人十四一心,‘德’字永记我心。”“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分辨,中间有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

字谜:重逢(又见);好女子(娘);又在村中(树);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七)。

(4)直观形象法

根据儿童形象记忆占优势但知觉不精确的特点,教师的字形教学中可运用直观形象法。如一位教师教“看”字时,手搭凉棚放在眼上方,向远处望,问学生:“老师在干什么?”学生纷纷说:“老师在学孙悟空看远方呢。”教师边写边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看”字,上面是一个“手”字,下面是一个“目”字。这位教师抓住字形的特点,身体力行地作直观表演,集趣味性与形象性于字形教学之中,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无意识记。

(5)形近比较法

在字形教学中,可以将形近易混字,通过以熟字带生字辨析比较,区别异同。如学《难忘的泼水节》中区别“辛”、“幸”二字时,可以抓住“辛”、“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辨析字形;用“辛苦”和“幸福”两词体现字义,并编成儿歌“辛苦一点,幸福十分”,沟通形、义联系。这样不仅让学生清楚地区别了字形,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识字教学效果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一、前言

基于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对识字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根据识字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最终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具体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以及对识字教学效果进行积极评价等方面入手,确保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使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二、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使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得到有效开展,满足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实际,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对生字的数量和难度做出规定

考虑到小学语文低年级生字教学的实际难度,根据阶段性的教学内容制定阶段性的识字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应对生字的数量和教学难度做出明确规定,保证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能够有明确的目标做支撑,指导识字教学有效开展。

2.将阶段性目标细化,在课堂中落实教学目标

制定了阶段性教学目标之后,需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将阶段性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保证识字教学目标能够符合课堂教学需要,达到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目的。因此,细化阶段性目标是保证教学目标有效实施的关键。

3.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接受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

随着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增强,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识字能力会比预期有所增强。基于这一现状,我们应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对生字的接受情况,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教学目标得到贯彻和落实,提高识字教学的针对性。

三、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

考虑到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实难度,以及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只有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积极开展游戏教学,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鉴于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将识字教学与游戏结合在一起,积极开展游戏教学,将生字在游戏中呈现,让学生在游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降低生字教学难度,使学生自觉的接受并记住生字,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2.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积极应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实效性

随着白板教学的全面应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学会使用多媒体手段,做到将生字内容蕴含在多媒体课件中,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从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看,多媒体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

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制作识字卡片,强化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在生字教学时,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识字的方法。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字,读字,再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卡片,内容包括在卡片正面写拼音,相对应的汉字,背面写三个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最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

四、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对识字教学效果进行积极评价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对教学效果进行积极评价,检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适用,并对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进行验收,做到及时调整教学措施的目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评价

在低年级数字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之后,只有对其适用性进行检验和评价,才能掌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如果评价结果不理想,则需要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和调整,保证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2.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对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进行评价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是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生字能力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学生掌握生字的能力比较强,则代表识字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反之则需要对识字教学进行调整。

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应对识字教学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

除了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检验现有的教学手段是否有效,如果存在不达标之处,就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针对性,满足识字教学的实际需要。

识字教学效果篇8

【关键词】汉字;识字;节;节重复数

一、问题提出

2001年9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和按其编写的实验教材开始进入课改实验区。与以往不同,该标准通过免设“内容标准”,增设“教材编写建议”,为教材的选编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操作空间,但同时也给教师处理教材时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增加了难度。

在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们遇到的困难之一来自“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按照规定,义务教育第一学段(1—2年级)的认字数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这些汉字要求学生“认识”,即: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语文课程标准》作出这一规定,意在减轻学生的负担,防止“识”与“写”的相互牵制,以利尽早、尽快、尽多地认字,并为学生及早进入阅读做准备。然而,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常常违背了新课程的初衷。许多老师反映,在“学会”要求之外,每课仍提出10来个汉字要求学生“认识”,任务过重。为此,他们采取了一些对策,概括起来不外有二:其一,不断强化训练。这种方法的结果是造成师生负担进一步加重。其二,寄希望于后面课文对汉字的重复,在应用中掌握汉字。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更加切合新课程的理念。但是,这个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吗?这种看似把教学任务后移的做法,很难让人信服。有鉴于此,本研究对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教材中的汉字分布和识字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希望能为教师们走出识字教学的困境提供一点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关于教材分析的说明

1.根据被试学校使用教材的版本,选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进行汉字分布统计。该册教科书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初审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本册教材要求“认识”400个汉字。

2.节:为便于统计和说明,将教材中相对完整的每一独立部分称为“节”。在本册教材中能够独立成“节”的板块包括:“拼音”“复习”“识字”“语文园地”“课文”五个板块。全书共计5l节。

3.在本册教材中,对汉字提出“认识”要求,往往不在该字首次出现的节。鉴于这一差异,笔者选取两个维度考察教材中汉字的分布特点,进而研究这些特点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1)以对汉字提出“认识”要求的节为起点,考察之前、之后是否重复。据重复的方式,将400个要求“认识”的汉字划分为四类:前后都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仅后面有重复,前后都没有重复。

(2)以对汉字提出“认识”要求的节为起点,考察节前、节后该汉字分别重复出现在多少节,并计算该汉字在全书出现的节数。

(二)关于识字量测试的说明

1.宁波市海曙小学在使用本套教材后,于2004年1月,对一年级四个平行班的188位学生进行了识字量测试。四个班级人数分别为:46、46、48、48。

2,以2500个常用汉字字表为测试试卷,请学生勾选其中能“认识”的汉字,然后统计出教材中提出过“认识”要求,而学生未予勾选的字数。据此,得到400个要求“认识”的汉字中,每一个汉字在188名学生中的总误识人数,以此作为衡量该汉字识字效果的指标。400个汉字的测试结果中,有效数据386组。

(三)关于数据处理的说明

1.选用SPSSl2.0作为统计分析工具

2.从两个维度考察汉字的重复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1)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方式:分别考察前后都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仅后面有重复、前后都没有重复与误识人数的关系,据此说明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2)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出现节数;分别考察节前重复节数、节后重复节数、全书重复节数与误识人数的关系,据此说明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三、结果分析

(一)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方式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1.400个要求“认识”的汉字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

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的400个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方式不同,其中:167个字前后都有重复;40个字仅前面有重复;152个字仅后面有重复;41个字前后都没有重复。上述结果中,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有41个汉字,在学习的前后都没有出现过;同时还有40个汉字在学习以后就没有在教材中重复出现过,这对学生识字是非常不利的。

2.四种重复方式的识字效果比较

上图显示:汉字的不同重复方式,在四个班误识人数的平均数上存在极大的反差。其中,“前后都有重复”和“仅后面有重复”的平均误识总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种重复方式。意味着以这两种方式重复的汉字,比其他汉字的识字效果更好。具体来说:“前后都有重复”的平均误识人数是21.3;“仅后面有重复”的平均误识人数是24.5;“仅前面有重复”的平均误识人数是49.?;“前后都没有重复”的平均误识人数是49.2。

3.节后有无重复的识字效果比较

表1对四种不同的重复方式,进行了两两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表中显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配对组包括:“前后都有重复”一“仅后面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一“前后都没有重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组包括:“前后都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前后都有重复”一“前后都没有重复”、“仅前面有重复”一“仅后面有重复”、“仅后面有重复”一“前后都没有重复”。

据此,可以判断,造成四个班误识人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提出“认识”的节以后是否有重复。把数据按照“节后有无重复”重新分组,并检验两组在误识人数上的差异。

表3数据显示,节后有重复与节后无重复的两组,在误识总数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在提出“认识”要求以后的教材中,继续重复出现该汉字,对提高识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二)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出现节数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1.从三个角度考察重复节数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上表显示,三个不同角度得到的重复节数与四个班的误识人数之间,相关程度不尽相同。其中,提出要求的“节后重复节数”与四个班的误识人数之间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而“节前重复节数”与误识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则很弱,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所以,可以认为“全书重复节数”与误识总数的相关主要是由于节后重复节数的影响。

2.节后重复的节数与识字效果的关系

注:标注“*”表示所对比的两项均值在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

上述散点图显示,所考察的386个汉字根据四个班的总误识人数与节后重复节数确定的分布情况,即根据这两个因素确定某个汉字在图中的位置。随着节后重复节数的增加,点分布越来越靠近横向坐标轴。通过局部加权回归(Lowess)绘制拟合线,我们可以观察到随着单字在节后重复节数的增加,总的误识人数有明显地下降趋势。也就是说,随着节后重复数的逐渐增加,识字效果越来越好。

3.分段考察节后重复节数对识字效果的影响

通过观察图2曲线的下降趋势,我们将汉字在节后的重复分为三类情况:全书出现0—2节、全书出现3—6节、全书出现7节以上。同时,将最后一组细分为“7—14”和“15节以上”两组,以检验这一组内的差异。

检验结果显示,节后重复。一2节与其他三组在误识总数上,分别达到了极其显著的差异水平。节后重复3—6节的组与节后重复?节以上的组,在误识总数上,也存在显著水平的差异。而节后重复7节以上,细分的两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水平的差异。这样图2中的拟合线上,可以概略地分出三段。我们由此可以选择2和6作为汉字重复节数的两个重要的拐点。节后重复由。节增加到2节,可以使识字效果得到极其显著的改善;节后重复由2节增加到6节,可以进一步提升识字效果。此后继续增加汉字的重复节数,对于识字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一)本册教材体现了以重复应用促进识字的思想,但是在汉字重复上存在缺陷

本册教材在字的使用上体现出不断重复的特点。全书要求“学会”的400汉字,平均重复5.9节。如果对照上述研究结果,应该说这种重复量是比较理想的,十分接近6节的拐点。然而,由于不同汉字的重复情况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节后重复数量和重复方式上的缺陷:

在400个要求“认识”的汉字中,重复不足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也有部分汉字重复次数过多,占用了大量的课本空间。从节后重复节数来看,少于6节的有317个,少于2节的有162个,节后没有重复的有81个(这81个字也是从重复方式角度看没有节后重复的字)。这部分汉字由于重复方式上的缺陷以及节后重复数的不足,使识字效果难以保证。

(二)识字过后的复习巩固对提高识字效果有显著作用

通过上述结果分析,我们看到汉字在学习之前是否出现,对于识字效果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于识字效果至关重要的,是作出“认识”要求以后的重复情况。所以,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识字后的重复。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针对自己授课所选用的教材,细化汉字复现的具体指标,例如:汉字复现的节数、汉字的重复方式等。做到各个汉字在全书的分布特点了然于胸,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在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节后重复,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要求。同时,学生在不断重复应用中认识汉字,能够更好地保持对母语学习的兴趣。

(三)有针对性地补充材料,使学生在课上有机会复习所学的汉字

本研究涉及的班级,人均汉字误识率是3.7%。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自觉地补充一些学习材料,增加学生识字过后重复接触所学汉字的机会。补充的童谣、童话等对提高识字效果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没有数据验证的情况下,这类补充往往追求面面俱到,没有针对生字的具体情况。一些重复不够的汉字虽得到了强化,但那些已经有大量重复的汉字也在其列。结果常常是400个汉字的整体学习效果得到了提高,这种提高实际上是以师生学习负担的大幅度增加为代价的,而部分汉字在教材中分布的缺陷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笔者认为,应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对几类存在重复缺陷的汉字,在教学中予以强化。通过自觉地补充儿歌等材料,保证每个汉字都在学习过后,得到2节以上的应用,如有可能争取达到6次。同时,鉴于部分汉字在教材中的重复过分频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识字教学重点偏向重复不足的部分。以此,有望减轻目前识字教学中师生的负担。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