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终生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2-27 11:10:11

终生教育论文

终生教育论文篇1

一、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作为工具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黑板和讲台,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平台,教学可以从视、听、触多个维度展开。不仅教师的授课、指导、辅助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而且学生的学习和探索也要借助于各类媒体来实现。另外,各类计算机网络还构成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递信息的工具,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反馈都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远程教育是没有围墙的学校,其教学信息通过国家提供的卫星电视系统覆盖全国,利用计算机网络面向全国实施网上教学。同时,现代远程开往教育教学系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分工协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二、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作为资源

素质教育重视知识与能力,不再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在这种基于“学”的环境系统中,必然要选择与应用大量的教与学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磁带音像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校园网等,而且,Internet网本身就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教学资源库。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诸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过程必然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参与、体现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体现多种媒体资源的利用

三、把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作为环境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和展示各种趋于现实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探索。这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的改革,更是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它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及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为一切有学习愿望的人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条件和全方位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以教育技术和媒体手段为课程载体,使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异步或同步进行,由于学习者不同的家庭经济环境对自主学习的推动力和影响力不一样。家庭经济较好可以有更多的物质条件来接受和消费教育,能力的提高会反过来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这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持续提升。

四、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一起互促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可以使学业上失败的学生在同伴帮助的过程中经历成功的体验,重塑自尊;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消除了在应试教育中竞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立,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生关系。可见,合作学习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网络环境可以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以上只是简单地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才能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教学模式,还应由各地区、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创造性地探索与开发。

总之,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其影响波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促使了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文化的交汇,各国政治的公开和进一步的民主化。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人在一生中不断学习,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不断选择未来被认为是人的基本权利。终生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现,终生学习的观念已被普遍认同。

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空的限制,为教育大众化的同时更加个别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

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教育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变革。在教育部发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将发展远程教育,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述背景下,本文拟讨论终生学习的特征、实现终生学习的条件,远程教育在终生学习中的作用等问题。

一.终生学习的特征

发达国家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对传统教育观念的超越。十九世纪以来,终生教育的问题已被许多学者认识。1965年保罗·郎格朗在提交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提出终生教育思想。当时这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因其反映了教育与社会动态发展相协调的趋势而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众多国家教育发展的指导。

社会的迅速变迁不仅反映在科技进步提高了对个体能力的要求,也体现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和个体对生存价值的追求上,这使教育观念不断有新的突破,1997年德国汉堡所举办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又实现了一次教育观念的更新。德国汉堡会议基于“只有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与对人权完全尊重的参与社会才有可能导向永续与公平的世界发展”(黄月纯译,1998)的思想,提出了终生学习的观念。终生学习成了教育观念的最前沿的认识。未来的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在上海21世纪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市长徐匡迪也提出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面向21世纪的上海》课题组:1997)。

从终生教育到终生学习反映了在教育领域从以社会为本位到以人为本位的认识转换,也标志着教育观念在民主化的进程中又迈进了一大步。观念的转换也导致教育和学习活动中主客体的转换。终生学习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分析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终生学习,其特征是:

1.在终生学习中,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终生学习的充分发展,使社会向着学习型转化。终生学习与传统教育学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终生学习的思想突出了学习者的中心位置,突出了学习与人的生命共始终,终生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传统学校教育是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对被教育者进行社会道德、知识、能力、和行为规范的传输。

人处于社会发展的中心,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人在一生中出于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出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出于对人的生活质量、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不断地觉醒,终生进行学习。这是人在社会生存的最佳的选择。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人一生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才符合学习活动本身的规律。在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阶段,虽然儿童和青少年尚末成熟到能对学习作出理性的选择,因而对他们的教育有设定的目标和内容。然而从春秋时代孔子的“因材施教”(春秋)就已经注意到学习主体的差异,到今天改革各类教育,建立终生教育体系,均要求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到成人阶段,成人与儿童和青少年相比,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人格的发展都比较成熟。成人能感受到社会环境的压力,产生学习动机。相比较而言,成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比儿童和青少年强,即:从自己现有的状况设定下一个学习目标,自己寻求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途径,以及对学习的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在学习中,成人已充分显示了其主体性。在学习活动中,也只有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学习贯穿于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

人在一生中都需要发展,因而人总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有意识的或无意的学习。人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变迁的速度更快,社会对人在社会中生存所具有的整体素质要求在变动之中。人的一生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

人从出身之始,就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卢格(James.O.Luger1996)把人生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他认为,婴儿在其出身的头三个月就已经开始了学习活动。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发展任务人在一生中都面临着生物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仅就其职业生涯而言,也有转换、升迁、失业等等问题。此外,个性、潜能、情感在人的一生中总在发展、变化。人又生活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和人都在变化,人要适应社会变化,要促进社会发展,要与社会在动态中达到平衡,学习必然会贯穿于人一生的全过程。

3.终生学习是个别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对于人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是,除孪生者具有相同的染色体配对组合和基因外,世界所有人口中再也找不到任何两个人的遗传因素相同。这是人和人之间永远存在者个别差异的根本原因。(张春兴,1994)人的差异性是社会的客观存在。而人们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又使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进一步扩大,而且更为多样化。

由于人们的认知特征、情感方式、个性结构的巨大差异,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承担社会角色的不同,在成人中,由于不同个体受教育程度和经验结构的差别,还由于因此产生的对人的生命价值取向的千差万别,就有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传统的课堂面授教育在忽略了学习者的个性的同时,往往也抑制了学习者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学习者如果选择适当的学习目标、与目标相应的学习内容的组合,与其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较佳的学习效果,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个别化和个性化。

终生学习对于传统教育的突破和革新是在各个层面上的,实现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也就实现了终生学习从观念到实践跨越的一大步。

4.终生学习的目标是提高人生存的质量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对于终生学习的目标,不少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探索,其共同的认识不外乎个体发展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两大方面。在雅克·德洛尔(1996)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对教育目标的认识是:“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的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长期而艰巨的目标的实现,将为寻求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公正的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学习目标和教育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教育目标是以教育者为主体的对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而学习目标因人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确定,更尊重个体的个别性,注重个体潜能的不断发挥,以提高个体生存的质量,优化个体生命的过程,最终在建设更为美好、公正的社会的同时,实现人的生命的价值。有了每个个体充分地成长,也就有了社会整体的进步。确切地说,终生学习的目标是个体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与统整。

二.实现终生学习的条件

终生学习的实现有赖于社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即终生学习的实现是在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力的认识,社会高科技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政治和教育思想的民主化、文化价值的不断提升、法治建设更为完善的基础上的。本文仅就传统教育要有哪些新的突破才能为全体国民提供终生学习的问题进行讨论。实现终生学习观念和教育实践是在不断地相互促进和相互演化的。社会的迅速变迁导致终生学习观念的形成,终生学习的观念作为一种指导思想又引发教育深层次的改革。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是:

1.变革传统的学习观念和学

习内容

中国古代的学习主要是指知识的学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就成了成功学习的标记。随着社会的进步,学习观是在不断演化的,人本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的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施良方,1994)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共同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生存(雅克·德洛尔,1996)。美国2061计划中主张“使学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质量上,而不是所教信息的数量上”(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美国促进科学协会,1989),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为达到人充分地协调地发展的目的,终生学习要使人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了解他人和了解世界的能力,学会理性地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这一切要伴随着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改变。那么,学习内容的扩展并在新的高度整合是不言而喻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知识老化的速度非常快,人的能力更新需求的频率也会十分高,学习内容更要注重不断更新与组合,以与社会的需求同步发展。

2.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沟通、扩展延伸形成终生学习体系

终生学习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位,为人在一生中持续不间断地学习提供帮助的教育理念基础上的。这就要改变现时各类教育自成体系互不衔接,缺乏沟通的状况;改变在理论上将成人教育简化为成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认识,实践上缩小成人教育的功能,简化成人教育机构的做法。

终生教育论文篇2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造成他们过分地依赖老师,总希望老师能提供一切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他们思维僵化,缺乏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当他们升入大学,面对开放式的教学,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时,会茫然不知所措。而教育的另一方——教师,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常常认为通过教学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定目标的人,于是,教学过程从目标的设定、方法的选择等都完全由教师决定,而不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作怪,当学生自主决定该学什么和怎样学的时候,教师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自己的价值在贬值,就千方百计地用控制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威。在多媒体及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过去只进行知识传授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简单地看成一个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也有自己对课堂、教学、教师乃至对自己的学习、尊严的认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判断。在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学生往往掌握许多教师不知道或不懂的知识,教师不能自满自大,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有时也要不耻下问,向学生学习。例如在很多领域,教师的知识不如本专业的学生。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制作课件的时候,有时我也要请教计算机系的学生,有些课件是他们帮助完成的。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转为助学、导学,要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互、合作。其次要转变学生的观念,学生应由被动接受性的个体学习到主动性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时才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能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能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及网络资料进行有效的自学。学生的视野是多角度的,学生的思维是多方面的。因此有些上课的相关素材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有些课件可以让学生去设计。有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动手操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积极地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3]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减少必修课学时”,同时又要达到听、说、读、写、译诸方面全面提高的教学效果,我校把原先每周4节面授课改为2节面授课,并引进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一个运行在网络上的教学平台系统),教师在平台上开设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创建课程文件,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和教学课件以PPT、Word文档或多媒体文件形式上传至Blackboard教学平台,学生在本地计算机登录Blackboard教学平台,查阅课程内容,完成并提交作业,做在线测试题并查看成绩。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授课形式上,我们减少了传统的单一班级授课模式,避免过多的“一刀切”式课堂教学,从而给学生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上课时间减少了,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老师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老师把任务分级别展示在Blackboard教学平台上,学生选择合适的任务再自由安排时间完成,教师在规定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后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指导。在学习形式上,Blackboard教学平台除了能完成传统教学下的学习外,还支持小组合作学习、网上答疑、讨论等功能。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我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纳入学习评定范围内。为了在课时上保障视、听、说的课堂教学时数,我校引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套视、听、说网上自学软件,学生在计算机上视听、模仿、测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学生根据自己英语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除了自学软件外,授课教师还结合授课内容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跟堂辅导,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借助计算机,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另外,我校按网络自学课的小班每周安排一次口语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充分锻炼他们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课堂知识讲授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效果。我校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置只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终生教育的习惯。

三、选择素材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课堂设计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技术水平,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学英语的教授对象是来源于不同院系的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授课的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有效控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堂信息容量非常大,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过多的信息会让他们感到望尘莫及,导致最终丧失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过少或过于简单的信息对他们来说是在浪费时间。他们需要更多的超出教材以外的英语知识,需要更多的能丰富自己知识结构的英语信息,照课文按部就班地上课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选择的教材应该有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处理好知识性与可思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的关系,既要适合基础教学,又要给学生留有自我拓展的空间。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组织好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自学,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中太大的两极分化;其次,教师应根据这些因素设计难易适当的教学任务,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编制高质量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课件;确定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信息量;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对这些学生上课最能展示多媒体的强大优势。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让学生参加对课程的制定。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学生也可以提供好的素材,拿到课堂上交流。一方面教师备课有的放矢,避免了大而全的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他们会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应付老师和考试的,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教育的习惯。

四、改变教法

教师的传统形象是一只粉笔,一张嘴,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不顾下面学生的反应,这是典型的“一言堂”教学方法。并且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进度,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即使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把整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一些老师从头到尾充当课件放映员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观看屏幕的观众。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式的机械化模式,整节课基本上没有师生互动。老师把问题和答案呈现在屏幕上,根本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一节课下来,老师不知道教学效果到底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则满头雾水,不知所云,对教学内容根本谈不上完全掌握。这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服务于学生,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当我们采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时,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另外,教《大学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受到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强调语言的精确性、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英语语言的相关知识。而学《大学英语》的学生都是非英语专业的,他们学英语的目标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不同。他们不是以英语为谋生手段的,不需要把英语学得很精深;他们也没有英语专业那样的语言氛围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英语是一门辅助工具,能帮助他们在本专业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限制学生,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鼓励学生设定自己的目标。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倡导者“兴趣不完全在于学习者对语言整体的掌握,而更加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的交际和语言技能”。[4]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老师一节课不可能跟每个学生交流,那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动起来,把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为小组的活动。小组活动能提供一个积极的氛围;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建立一个有意义的环境而提高交流的质量。基于多媒体及网络的教学,很多东西都可以布置给学生去做,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他们融入课堂及教学

中,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但学生自学也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把关,使之符合教学的要求。

五、引入自我评价机制

“自我评价机制能帮助学生辨别有利学习的材料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对课程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包括自己的进展,课程的目标,使用的学习材料和进行的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方式等等”。[5]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教师以学生最终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没有发言权,教师的主观性很强,评价的科学性有待商榷。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取得了进展,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判断。只有完善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我校引进的网络自学系统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有学会自我评价,学生才能学会自我教育;只有把学生自我评价纳入到整个评价机制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运用多媒体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习时间及空间不受传统教学方式限制及学习资料极其丰富的条件下,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终生教育的能力,使其成为适应时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

[2]宋瑞南.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9):84.

[4][5][美]Nunan,David.TheLearner-CenteredCurriculum:AStudyinSecondLanguage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2,130.

终生教育论文篇3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造成他们过分地依赖老师,总希望老师能提供一切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他们思维僵化,缺乏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当他们升入大学,面对开放式的教学,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时,会茫然不知所措。而教育的另一方——教师,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常常认为通过教学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定目标的人,于是,教学过程从目标的设定、方法的选择等都完全由教师决定,而不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作怪,当学生自主决定该学什么和怎样学的时候,教师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自己的价值在贬值,就千方百计地用控制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威。在多媒体及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过去只进行知识传授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简单地看成一个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也有自己对课堂、教学、教师乃至对自己的学习、尊严的认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判断。在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学生往往掌握许多教师不知道或不懂的知识,教师不能自满自大,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有时也要不耻下问,向学生学习。例如在很多领域,教师的知识不如本专业的学生。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制作课件的时候,有时我也要请教计算机系的学生,有些课件是他们帮助完成的。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转为助学、导学,要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互、合作。其次要转变学生的观念,学生应由被动接受性的个体学习到主动性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时才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能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能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及网络资料进行有效的自学。学生的视野是多角度的,学生的思维是多方面的。因此有些上课的相关素材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有些课件可以让学生去设计。有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动手操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积极地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3]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减少必修课学时”,同时又要达到听、说、读、写、译诸方面全面提高的教学效果,我校把原先每周4节面授课改为2节面授课,并引进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一个运行在网络上的教学平台系统),教师在平台上开设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创建课程文件,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和教学课件以PPT、Word文档或多媒体文件形式上传至Blackboard教学平台,学生在本地计算机登录Blackboard教学平台,查阅课程内容,完成并提交作业,做在线测试题并查看成绩。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授课形式上,我们减少了传统的单一班级授课模式,避免过多的“一刀切”式课堂教学,从而给学生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上课时间减少了,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老师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老师把任务分级别展示在Blackboard教学平台上,学生选择合适的任务再自由安排时间完成,教师在规定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后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指导。在学习形式上,Blackboard教学平台除了能完成传统教学下的学习外,还支持小组合作学习、网上答疑、讨论等功能。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我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纳入学习评定范围内。为了在课时上保障视、听、说的课堂教学时数,我校引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套视、听、说网上自学软件,学生在计算机上视听、模仿、测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学生根据自己英语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除了自学软件外,授课教师还结合授课内容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跟堂辅导,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借助计算机,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另外,我校按网络自学课的小班每周安排一次口语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充分锻炼他们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课堂知识讲授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效果。我校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置只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终生教育的习惯。

三、选择素材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课堂设计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技术水平,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学英语的教授对象是来源于不同院系的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授课的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有效控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堂信息容量非常大,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过多的信息会让他们感到望尘莫及,导致最终丧失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过少或过于简单的信息对他们来说是在浪费时间。他们需要更多的超出教材以外的英语知识,需要更多的能丰富自己知识结构的英语信息,照课文按部就班地上课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选择的教材应该有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处理好知识性与可思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的关系,既要适合基础教学,又要给学生留有自我拓展的空间。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组织好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自学,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中太大的两极分化;其次,教师应根据这些因素设计难易适当的教学任务,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编制高质量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课件;确定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信息量;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对这些学生上课最能展示多媒体的强大优势。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让学生参加对课程的制定。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学生也可以提供好的素材,拿到课堂上交流。一方面教师备课有的放矢,避免了大而全的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他们会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应付老师和考试的,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教育的习惯。

四、改变教法

教师的传统形象是一只粉笔,一张嘴,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不顾下面学生的反应,这是典型的“一言堂”教学方法。并且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进度,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即使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把整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一些老师从头到尾充当课件放映员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观看屏幕的观众。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式的机械化模式,整节课基本上没有师生互动。老师把问题和答案呈现在屏幕上,根本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一节课下来,老师不知道教学效果到底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则满头雾水,不知所云,对教学内容根本谈不上完全掌握。这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服务于学生,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当我们采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时,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另外,教《大学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受到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强调语言的精确性、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英语语言的相关知识。而学《大学英语》的学生都是非英语专业的,他们学英语的目标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不同。他们不是以英语为谋生手段的,不需要把英语学得很精深;他们也没有英语专业那样的语言氛围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英语是一门辅助工具,能帮助他们在本专业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限制学生,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鼓励学生设定自己的目标。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倡导者“兴趣不完全在于学习者对语言整体的掌握,而更加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的交际和语言技能”。[4]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老师一节课不可能跟每个学生交流,那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动起来,把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为小组的活动。小组活动能提供一个积极的氛围;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建立一个有意义的环境而提高交流的质量。基于多媒体及网络的教学,很多东西都可以布置给学生去做,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他们融入课堂及教学

中,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但学生自学也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把关,使之符合教学的要求。

五、引入自我评价机制

“自我评价机制能帮助学生辨别有利学习的材料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对课程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包括自己的进展,课程的目标,使用的学习材料和进行的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方式等等”。[5]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教师以学生最终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没有发言权,教师的主观性很强,评价的科学性有待商榷。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取得了进展,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判断。只有完善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我校引进的网络自学系统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有学会自我评价,学生才能学会自我教育;只有把学生自我评价纳入到整个评价机制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运用多媒体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习时间及空间不受传统教学方式限制及学习资料极其丰富的条件下,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终生教育的能力,使其成为适应时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

[2]宋瑞南.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9):84.

[4][5][美]Nunan,David.TheLearner-CenteredCurriculum:AStudyinSecondLanguage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2,130.

终生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中职教师继续教育 理论

重视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是发达国家的一大特色,在这方面国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至今还在因循其他教育经验而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审视我国中职教师继续教育走过的历程,借鉴国外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教训,加强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探索,对促进新时期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终身思想是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根据

1965年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上,科教文组织成人教育局的负责人法国人郎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思想,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

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其标志是郎格郎1970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它从现代人面临的各种挑战入手,分析了促使教育变革的种种因素,特别分析总结了成人教育的经验,批判了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终身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对终身教育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作了理论分析,可谓是系统地阐述终身教育理论的第一本著作。

1972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该报告特别强调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的概念与关系,指出终身教育的思想是学习社会的基石,无论终身学习论还是学习社会论,都是着力于更明确地、更本质地表达终身教育的理念,把终身教

育从理论到实践具体化了。

进入21世纪,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再次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建议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并把它看作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大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力和行动的过程,对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终身教育思想和理论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统一起来的趋势。

197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35届国际会议通过了《关于教育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影响的建议》,明确提出了教师培养与进修相统一的必要性。终身教育的思想确立了教师教育的一系列新原则,它也是国内已付诸实施的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原则。

譬如,连续性原则,把教师教育的视野扩展到教师一生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要打破职前、在职教育各自为政,互相割裂的局面,通盘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教师一生都能连贯的一致的教育;一体化原则,终身教育要求把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相互联系起来,对教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进行全程规划,教师各个阶段相互衔接及各有侧重的一体化体系;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具有自觉、综合的更新能力,教师教育要把教师态度、知识、技术和能力方面的专业发展内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知识、技能、情感一体化教育,并使教师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社会期望原则,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提出各种期望,继续教育要根据对教师的期望确定相应的继续教育内容,使教师通过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达到或接近社会期望值。这些原则的提出,对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中职教师成长的基本路径

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计划所列出的各种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活动。其中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内容包括自我洞察、判断机会、认识限制因素、做出选择、思虑后果、确定职业生涯。

代表性的是费斯勒 ( Fessl er , R. )提出的教师职业周期动态模式。该研究把教师职业周期放在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之中来考察,将教师职业周期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职前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特定角色的准备期,是在师范学院或大学初始培养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与发现自己的才干、知识与能力,接受教育和培训,并开发与学习教师职业所需要的习惯与技能。第二阶段是入职阶段,是教师工作的最初几年。在这期间,教师要实现教师角色的社会化, 要适应学校的运作系统,并学会做教学日常工作。第三阶段是能力建立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并积极寻找新材料、新方法和策略,渴望参加各种交流和培训活动,学习应付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调整态度和价值观。第四阶段是热心和成长阶段,处于热心和成长阶段的教师,对所任教的科目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料,不仅能愉快地胜任教学,而且能准确地认识与分析学生,班级管理也比较自如。第五阶段是职业退缩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教师教学的高期望遭受挫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热情明显下降。第六阶段是更新阶段,此阶段教师发现自己已有退缩阶段的征兆,于是设法采取积极的反应方式。虽然他们不追求特别的优秀,但也不只是满足做到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某些方法可能进行新的尝试,许多专家型教师就是在此阶段实现的。第七个阶段是生涯低落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离开教学岗位前的状态,一部分教师对自己有过辉煌的成就而自豪,一部分教师对自己离开教学岗位有失落感。第八个阶段是退休阶段,这是教师退出教学岗位之后的时期。

诸如此类的研究还很多,如休伯曼 ( Huber m an , M. )等人提出的教师职业周期主题模式、利思伍德 ( Le ith w ood , K. )提出的职业周期、心理发展和专业发展的多维模式等等。从以上这些研究可明显地看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每一个教师成长所经历的时间, 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任务,阶段之间的关联性,各阶段对下一个阶段的影响。

从继续教育培训理论来说,职业生涯发展是人才成长理论中的一种新的观念,在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职业生涯发展对人的成长举足轻重。职业生涯的普遍规律,对于教师的成长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对理性地分析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阶段性,尤其是对中职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结语

对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建构和探索,是教师教育中一项研究专题,并成为一个发展蓬勃的研究领域。在教师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变的事实,这就是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基础,终身教育思想是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根据,教师终身学习比其他人群更为重要。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积累的过程,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中职教师成长的基本路径, 是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

参考文献:

终生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终身体育;学校体育;理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03-0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最大的幸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终身体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高校体育理论教育中,如何通过理论学习来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联系高校体育学院的体育理论教育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如下探讨。

1.概述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大多片面地认为体育课就是要注重室外的体育长期以来,而往往忽略了体育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其实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的健康素质。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如果只是盲目地训练,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身体受到运动损伤。因此,要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高度重视体育理论课程教育,尤其是高校的体育院校,更要在这方面当好模范带头的表率作用。在高校体育学院的体育课程中,必须重视健身理论与方法、体育知识理论等方面的教学,而不能完全用室外体育课而挤占体育理论课[1]。

2.充分发挥体育理论课的重要作用

2.1利用体育理论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体育理论课的主阵地是室内课堂,因为室内课堂的干扰因素少,比室外课堂使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通过室内体育理论课,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掌握一些体育知识与理论,如从理论的角度明白体育运动在增强人的体质方面的积极影响,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比较科学有效的健体方法,帮助学生更加合理地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让学生用丰富的体育卫生知识指导和规范自己的日常体育卫生习惯,从而增强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全面性[2]。

2.2利用体育理论教育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效应。一是能够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体育理论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健体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增强学生进行强身健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就能够在学生的心里不断强化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健康生活与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往往只是注重体育达标,而对体育理论知识、健身方法、技能技巧等则重视不够,导致一些体能较差学生无法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也就影响了他们对体育学习的信心和决心。通过体育理论课,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目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丰富体育支持下,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实际体育学习中,更加注重用正确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体育运动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理念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2.3利用体育理论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体育理论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阅历,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综合素养。如让学生通过学习体育历史知识,可以让学生从体育运动发展历程中,了解到体育运动在整个社会发展和人体发展发展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从学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文化中,可以知道体育文化对个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并以此促进学生的思想认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体育文化素养越高,其参与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就越强,终身体育的理念也就更容易形成和固化。在人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后,就会将体育作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能比较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比那种被迫式的体育锻炼的效果要好得多,为学生走上社会后一生的健康与发展,奠定不可或缺的健康之基石。

2.4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一是提升理论素养。作为高校体育学院的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自然、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校体育教育的需要。二是提升不教学能力。要认真研究教材、学生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学会从多种途径开展体育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体育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掌握多种教育技术和手段,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理论学习中形成终身体育理念。三是注重教学实效。要对学生的体育理论教育进行严格的学习、复习、检查和考查制度,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学会对自己的体育锻炼进行科学的安排、部署和调整,以确保体育运动锻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3]。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理论教育是促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增加体育知识,丰富体育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切实将体育理论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紧抓实抓好,充分发挥体育理论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秀华.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理论教育[J].科技信息,2009,05:601+578.

终生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终身教育思想;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思想自古有之,然而古代及近代的终身教育思想都很零散,缺乏系统性,与现代的终身教育思想不能相提并论。具有现代意味的终身教育思想萌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它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被正式提出则是在1965年。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一意义深远的理念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行;世界上众多的专家、学者也从各个方面和角度作了大量探索和研究,有关论文、著作和调查报告书等不断涌现。但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能真正对终身教育思想体系及相关教育政策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作用的却为数不多。在下文中,作者试图通过对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三个里程碑逐一进行阐述和分析,以勾画出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发展、演变、和深化的轨迹。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上作了题为"EducationPermanente”的报告。在此基础上,他于1970年出版了《终身教育引论》(AnIntroductionOfLifelongEducation),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该书出版后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而朗格朗也被认为是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和奠基者。他在该书中指出了终身教育的产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并明确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含义和目标,为终身教育思想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模型和框架基础。

(一)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

朗格朗认为现代社会除了来自老年、交往、职业、政治、宗教等挑战外,又有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决定个人和社会命运的条件。主要有九个方面:(1)社会变化速度加快;

(二)终身教育的含义

在朗格朗看来,终身教育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为止整个一生的教育,教育并不限于青少年阶段,而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在某年龄阶段的教育是由先前的教育所决定或影响的,又将对未来的教育起决定或影响作用;其次,教育也不限于在学校中进行,应使校外的社会机构也承担教育的功能,把教育扩展到社会中,并寻求各种教育形式的综合统一。

“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它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地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观点打破了那种将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并明确了教育过程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三)终身教育的目标

在他看来,终身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更美好的生活”或“从中汲取一切有益的东西,使人过一种更和谐、更充实,符合生命真谛的生活。圆具体而言:(1)培养新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适应个人作为一种物质的、理智的、有感情的、有性别的、社会的、精神的、存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范围。”即培养具有丰富个性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能够充实的、幸福的生活。(2)实现教育民主化。认为教育民主化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机会均等,主张学校教育的“重点一定要放在为民主而教育这一点上。”

朗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极其丰富,它是从当代社会变革对人类生存的挑战以及人类迎接挑战的需要出发,在充分吸收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行为科学及语言学等众多学科基础上提出的。它突破了传统教育的一般局限性,从更广阔的社会大背景对传统教育理论及其弊端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教育做了诠释,从而使教育理论产生了一次新的变革。终身教育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可以说,正是受其巨大影响,各国才于20世纪60、70年代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

从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一系列关于终身教育的重要文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原法国总理、著名文化人埃德加・富尔任主席的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于1972年5月正式向总部提交的一份名为《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LearningtoBe:TheworldofEducationTodayandTomorrow)的报告书。富尔在继承朗格朗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程谈起,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视角对终身教育进行了全面论述,并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社会”和“终身学习”的概念。这篇报告的形成和发表使终身教育思想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并从此奠定了其国际地位。

(一)学习化社会

“学习化社会”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哈钦斯于1986年在ThelearningSociety一书中提出的,他把终身教育确定为“学习化社会的基石”。(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书中,再次把学习社会作为未来社会形态的一种构想并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建议。报告书指出,未来的社会应是学习的社会,人终身不间断地学习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需的。未来的教育将面临“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两个基本概念。报告书认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包括它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经济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社会的境界”。可见,学习化社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概念,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教育观。学习化社会是一个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为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而创建的一个新社会,是教育与学习贯穿于任何时候、任何领域、任何过程之中的社会,是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社会。

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融合,形成了另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即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二者综合的产物,这也是对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发展。

(二)终身学习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书中指出,“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在这里,报告书把“学会生存”和“终身学习”联系在一起,并认为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地学习,才能完善他自己。这里,“终身学习”着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个人持续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一概念的提出,弥补了“终身教育”韵不充分性,使终身教育思想的内涵进一步得到充实和完善。

该报告书的发表使终身教育从人类个体纵向的时间角度加以建构,而学习化社会则是以人类整体的横向空间延展为标准的一种目标和理想。正是在这种纵横的时空交错中,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之间通过终身学习发生了联系,这就要求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又有赖于社会提供相应的条件和空间。至此,终身教育思想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为最终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终身学习体系铺平了道路。

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经过3年的研究,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Within)的报告,委员会的成员除了欧盟主席雅克外,其他14名代表来自世界各地,大多数是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及社会活动家,少数来自教育界。该报告虽对教育的微观领域较少涉及,但和以前的研究成果相比,它从更广阔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来论述教育问题,通过对未来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和思考,从更广阔的视野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和可行的教育革新建议和行动计划。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德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对终身教育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化了,并进一步强化了终身学习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终身教育应“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指出下一世纪的教育将承担双重任务:一是发展人的认识水平,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标出判断失误的标准,使人不至于迷失方向。为此,必须围绕以下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

(一)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即学会学习,更多的是为掌握认识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经过分类的系统知识。

(二)学会做事(1earningt040),即是要具有基本的生存技能,是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而且更多地与职业技能相联系。

(三)学会共同生活(1earning tolivetogether),即是如何与人沟通、相处,是培养人的合作精神。

(四)学会生存(1earningtobe),是围绕终身教育的核心,在前三个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培养人格。

报告认为“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即终身教育要建立在这四根支柱的基础之上。只有具备了这四种基本能力,人才有可能不断去获得新知识,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最终达到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目的。报告中还对终身教育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部门的联合。总之,德洛尔报告中提出的教育四根支柱反映了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该报告对终身教育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说明,使终身教育成为各种国际新教育思潮、理念等产生的重要前提和背景,这标志着终身教育思想开始向主流的教育指导思想发展和变化,也标志着终身教育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

终生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体育锻炼兴趣;培养方略;中职生

前言

体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终身体育标志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人们追求健康长寿、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担负培养学生树立终身意识的责任。教育部在最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本研究通过总结现阶段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力图以终身体育思想为其改革的指导思想,进而探索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使中职生在大校阶段便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推动终身体育思想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多年的中职体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前提之一是要做到师生关系和谐,确实让学生喜欢你。事实证明,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并不一定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就可以的,而是懂得关爱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的判断标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运动中。体育运动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师生一起训练、交流探讨,同甘共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师生角色问题。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会“教”而不会引导,即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发展漠不关心。学生具有鲜活的个性,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对中职学生而言,如果教师还是高高在上地进行教学,带给学生更多的只能是压抑。相反,如果教师在教学之余能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激发,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才有保证。

2.培养中职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兴趣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内在动力,为了培养中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必须使中职生增强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否则,中职生很难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体育锻炼中。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查了解中职生的兴趣所在,并进一步在中职生兴趣基础上因材施教,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开展体育小竞赛、组织体育小游戏等。因为这些体育活动和中职生的兴趣相一致,因此,中职生的参与积极性高,能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感受到了参与体育锻炼的快乐。此外,长期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前提,学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中职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场地以及体育设施,只有具备良好的硬件条件,才有利于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鼓励和监督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并采取各种手段提高中职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中职学校还要构建完善的体育锻炼评价体系,正确评价中职生体育锻炼行为,为中职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提供重要条件。

3.注重理论教育的引导作用

体育理论课是向中职生传授体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体育理论学习,学生可了解运动人体科学、体育养生保健常识、世界体育科技发展、全民健身及大学体育动态等知识,学习获得体育知识和信息的方法,以及学习体育欣赏和评价的方法。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培养体育能力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体育理论和实际锻炼相结合,才能使体育锻炼更加科学,掌握技术、技能才能越快,体育素养才能越高。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的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但是,一直以来,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偏重于身体活动,而忽视体育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体育的理论部分不仅占教材比重小、教学时数少,而且内容偏于目的、任务、原则、意义等纯概念的知识,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其实用价值不高,尚未形成一个适应当前中职生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

4.不断完善课外活动组织形式

在校内建立中职生体育俱乐部,如乒乓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健美俱乐部,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和管理,培养中职生参与管理的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中职体育教学要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还担负着培养全社会终身体育意识的责任,要以终身体育思想审视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建立长远的教育目标,以及符合中职生需求和时代要求的教材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构建适合2l世纪的体育新体系。要全面培养中职生的体育知识和能力,认清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使中职体育教学体系更加合理完善。

5.注重校园体育文化的引领作用

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偏向技能教学,要注重体育文化传授,并将文化理论和技能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中职生欣赏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技巧相结合的运动美,让其领悟体育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现代体育精神,让中职生学会欣赏谦虚自信、尊重、坚韧、不抛弃、不放弃等体育精神。大力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一是通过经常举办一些体育竞技比赛、趣味比赛等,提高中职生参与度,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二是通过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转播以及开展体育人物大讲堂等活动,来搭建校园体育文化平台,并以校园广播、海报、网络等媒体形式进行宣传。利用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作用,激发中职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逐步养成锻炼习惯,最终形成一种自发的终身体育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志刚.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10

终生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终身教育;继天而教;志于学;不谈毕业

Abstract:In his book of A Critical Histor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and his lecture to us, Professor Tu You-guangproposes a philosophicaltheory: Chinese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s a kind of lifelong education,whichstarts from one's 15 years old and goes through one's whole life until death. When we try to give an interpretation to his thought, we find out that the essence of his thought consists of three aspects: education succeeding to the heaven, fixing the mind on learning and no graduation until one's heart stop beating. The three aspects make up a whole system.

Key words:lifelong education; education succeeding to the heaven; fixing the mind on learning; no graduation

涂又光先生是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高足,在冯先生晚年和过世后,不论是中文稿,还是英文稿都由涂先生整理,包括中译冯先生有名的英文著作《中国哲学简史》,编篡《三松堂文集》等。涂先生深得冯先生真传,但又自成一家,别具个性,形成了自己以道家为主根的儒、道、佛统一的哲学观。近年来,涂又光思想研究渐成气候[注:涂又光先生原是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教师,现为高教所资深教授,主讲《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是我博士时期的老师。近年来为传播和弘扬涂先生的教育思想,华中科技大学将“涂又光教育思想研究”专门立项,作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涂先生所任职的教育科学研究院还专门组织了涂又光教育思想研讨会;今年涂先生80大寿之际,又准备出版涂又光教育思想研究文集。],2006年涂先生80大寿之际,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又准备出版涂又光教育思想研究文集,以示庆贺。作为涂先生的学生,笔者深受教益,常怀感恩,不揣浅陋,特撰此文[注:为弟子的,深受老师教诲,有责任、有义务传播和弘扬老师们的思想和精神。为作此文,我重新阅读涂先生的著作以及当年听涂先生课的笔记,似乎在觉解上又进了一步,也是一种“反刍”。写作过程中,兴之所至,多次在电话中向涂先生请教讨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永远“不谈毕业”的学生。],表达一种感恩之心,亦贺涂又光师健康长寿。

涂先生始终将教育定位于文化领域,站在哲学的高度,坚持实践高于认识的认识论原则,坚持特殊高于普遍的本体论原则,提出不少原创性的观点。要理解涂先生的教育思想,首先要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去理解。在其著《中国高等教育史论》和给我们的授课中,涂先生提出,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是15岁以后的、贯穿生命全过程的终身教育。这么说时,他喜欢说“不谈毕业,死而后已”,“终身教育,死而后已”。本文选择涂先生的终身教育思想来解读,论题醒目地用上涂先生的原话,如果你一见题目就有所触动或惊异,也就不难想象涂先生讲课的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和入木三分。

一、继天而教

人性论影响教育观。中国传统思想总是将人性与善恶联系起来,并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人性学说:一是“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需要通过教育,使得人性中的“善端”发挥出来;与此相反的观点则是“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教育,明辨是非,惩恶扬善,使人趋善避恶。这两种观点都从各自立场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对此,涂又光先生却认为,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可以继承的,既不是性善论,也不是性恶论,而是性灵论。也就是说,人性既非善,也非恶,而是“灵”,万物之灵的“灵”。正因为人性灵,人才既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才需要受教育,趋善避恶;正因为人性灵,人才蕴含发展的可能性,通过教育,可使人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正因为人性灵,人才有发展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仅如此,人类的全部文明都是“灵”创造出来的。可以说,性灵论超越而且包含了性善论和性恶论;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把人性说死了,性灵论把人性说活了,体现了人性丰富灵动的生成性。

根据涂先生《中国高等教育史论》的论述,最早主张“性灵论”的是西汉“为群儒首”的大思想家董仲舒[1]。董仲舒认为:“人受命于天”,“得天之灵,贵于物也”[2]。他说:“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而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3]

也就是说,禾结的是谷,不是米;谷要通过人力加工才能出米;人性中的善,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外在的“王教”。“王教”也就是“教”,这里“王”是修饰词,表示神圣之意,相当于称English 为King's English。

董仲舒“性灵说”的“微言大义”,与西方哲学家提出的“人是万物之灵”不谋而合,但长期受到遮蔽,甚至1949年以后很少有人这么讲。在讲《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教育哲学》时,涂又光先生将其明确化,生动化,通俗化,而且他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说,并以此作为起点,主张“继天而教”( education succeeding to the heaven)的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教育发源论。

涂又光先生认为,教育发源论不同于教育起源论。教育起源论,讲的是教育起源的历史,属于教育史;教育发源论,讲的是教育发源的理论,是个结构概念,不是时间概念,属于教育哲学。根据教育发源论,人是“继天而教”,是“天生之,地养之,王教成之”,是“天生之,地化之,人成之”,也就是说,人性的完成要靠教育;人一形成、一出生,就要接受教育(包括胎教);只要是个人,就要接受教育。反过来说,人虽然天生性灵,但如果得不到教育,性灵就不能实现、不能完成,灵性就会湮灭。 “继天而教论”有着深厚的理论价值。教育是人的权利,是天赋人权,同时也是人的义务。既然教育是人的权利和义务,那么人必须受教育,社会和家庭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受教育,“有条件要教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教育”。现在讲义务教育,很多人没有明白义务教育的真谛,上升到“继天而教”的高度,就容易理解得多。此其一。

“继天而教论”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现实中,一提到教育,我们口头上喊得很响:“优先发展教育!”实际上却总舍不得多投资,似乎是国家还不富裕,整个蛋糕也就这么大,能有多少给教育呢?这实际上是一种实践上的“富而后教论”,不管口头上承不承认。因为从教育哲学来说,它将教育定位于富后,给教育加上限制和条件——富了才教。那么,不富就不教了,不教如何富呢?这样看来,“继天而教论”比“富而后教论”高明得多,进步得多。此其二。

进一步来说,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自有人就有教育(但不一定有文明)。从教育史的角度看,通过教育,人才与禽兽分开,人才脱离禽兽状态。所以,文化(culture)与天然(nature)相对,文明与野蛮相对;文化是人改变天然,文明是人改造自己,克服野蛮。文化发展到脱离野蛮状态,就进入了文明。教育的一大功能,就是使人从

自然人变化为文化人,从文化人到追求完美之人。此其三。

二、志于学

根据教育发源论,教育的起点是“继天而教”,而促其贯穿终生的精神动力则是“志于学”(fixing the mind on learning)。但“志于学”不是天生的,而是要从小养成的,要化性为志,化志为行;行之终身,即为终身教育。

1志于学:终身教育的精神动力

《论语·为政》中有“吾十有五”一章:“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许多人认为这是孔子一生的自叙年谱,也是“千古作圣妙诀”[4]。涂又光先生却从其中读出终身教育的宗旨,他认为:“中国高等教育是15岁开始的终身教育,是一个逐步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不谈毕业,死而后已。”[1](P21)

这里的关键是“志于学”。这里的“学”,是指学问,不是指学校;“志”更是一个重要概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帅”,对于三军来说,当然重要,但“志”,对于个人,哪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匹夫)来说,也比将帅对于三军更为重要。综合起来,为学须立志,立志须为学,“立定脚跟,背后灵山飞不去;手持心印,眼前佛面即如来”。在《论语》中,“志”作为动词,只与三个字搭配:“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三者却都是从不同方面讲同一件事,这件事从“志于学”开始,学“道”,学“仁”。《论语·述而》中还有一段话集中地表达了这一点:“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德、仁、艺,都是“学”的内容,而学得如何,则看是否有“志”。

在涂先生看来,“志于学”是一个实践过程,是个人终身教育的精神动力,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学生“志于学”,高等教育要从本人“志于学”开始。他说:“‘志于学’是小学阶段养成的精神动力,这个精神动力不是灵机一动,心血来潮,而是一个实践过程,行之终身,死而后已”[1](P35),“一个人的高等教育,必须从他自己‘志于学’开始;他自己若不‘志于学’,就不必往下谈了”[1](P32)。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一个人若不“志于学”,大概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而立”、“而不惑”、“而知天命”、“而耳顺”、“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了;大概也就没有完成人的灵性,成为“立”得起来的人了。英裔美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也发此高见,指出,大学的任务在于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5]。

2达成“志于学”的三阶段

如何促进“志于学”呢?按中国传统,15岁前接受小学教育,学习书数,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的礼节,奠定了一定的“依于仁,游于艺” 的基础,钱穆先生对此的解释是:“自此以往,始知有德可据,有道可志。”[6]也就是说,教育中并不是一开始在没有什么基础之上,就空谈什么志于学,志于道,使其失其依据,而是要在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再谈继续学习,促其有志于学。但此说从教育学上、从方法论上看,仍嫌笼统。

对此,涂先生通过对中国经典著作的细嚼慢咽和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提出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中庸》上说:“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涂先生将这个顺序倒过来,应用到教育中,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三阶段说”:第一阶段,“勉强而行之”,也就是勉强、强迫、约束学生学习;第二阶段,“利而行之”,也就是让学生通过权衡利益,明白学习的内在好处;第三阶段,“安而行之”,学生明白了学习的好处之后,外在诱因化为内在的动力,有志于学,进入学习的“安”的境界,心安理得,怡然自得,享受到读书的快乐[注:此说缘于同涂先生的电话交谈。]。

这“三阶段说”步步深入,“循循然善诱人”,使学生经过“勉强”“晓以利害”“安于学习”等几个阶段,一步步前进,进而进入“志于学”的境界,这比单纯逼迫学生学习,或一味许诺只要“你好好学习,我就给你什么好处”的外在诱惑要高明得多。

例如,刚开始学习或刚开始学习一项新知识时,一定的约束或强迫不可缺少。人们常讲,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然是“良好”,就有克服“不好”;既然是“养成”,就不是一日之功,肯定有约束。再如第二阶段,人们说得就更多了,就是孔子也是现身说法:“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等。读书与功名联系起来,与现世生活联系起来,成为一种进取的驱动力。只有进入第三阶段,“安而行之”,才有了学习的自觉性,才能体味学习的快乐,“志于学”才算是真正地立起来了。

同理,《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有一幅著名的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与此有同工之妙。

三、终身教育,死而后已

从时间来说,终身教育贯穿生命的全过程,“死而后已”;其精神实质,则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无止境,体现了人类对学无止境的永恒追求,所以“不谈毕业”。综合起来,是“不谈毕业,死而后已”。这是由人类认识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教育的本质。

如何在纷繁万象中把握这一终身教育的本质呢?涂先生鞭辟入里,抓住要害,围绕中国高等教育的灵魂主轴——他称其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律——进行阐述。中国经典著作《礼记·大学》开篇说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此说历来被称为“三纲领”,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全过程。涂先生将其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律。说它是总规律,是因为它是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全过程的规律——无论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大学,尽管各有特征,都在遵循它。遵循它,高等教育就发展,就成功;不遵循它,高等教育就受挫,就失败。这与清华大学历史上有名的校长梅贻琦先生的见解有异曲同工之妙。1941年梅贻琦先生在总结中国大学50年的经验教训时写作了著名的《大学一解》,他指出:“今日大学之教育,骤视之,若与在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出此二义之范围,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7]这一见解,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很有意思的是,当代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曾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8],涂先生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意味深长地指出:当代对中国高等教育总规律的研究,“若区分内外,则‘明明德’是内部规律,‘新民’是外部规律,‘止于至善’是内外合一的规律”[1](P359)。可见,这一总规律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以贯之”之道,通透明了,是用来解释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一把金钥匙。

在中国高等教育总规律的观照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也就呼之欲出。涂先生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矛盾是“道”与“艺”的矛盾,现在叫做“人文”与“科学”的矛盾。关于人的学问是人文,关于物的学问是科技。涂先生认为,在教育发展史上有三个阶段:人文阶段科学阶段人文·科学阶段。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人文阶段,以人文教育为主;近百年来是科学阶段,注重科学教育;正在发展为且必须发展为人文·科学阶段,使人文与科学相融[9]。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永无止境,人文要为科学启示方向,使科学为人类造福。这既讲明了人文与科学的关系,也讲明了人文与科学的实质。人文求善,科学求真,探索永无止境,追求永无止境。

理解这一总规律和基本矛盾的钥匙,是对“大学”一词内涵的把握。涂先生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大学”有四层含义:(一)相对于童子发蒙教育,大学指成人终身教育;(二)相对于“小人”教育(学“小道”),大学指“大人”教育(学“大道”);(三)相对于大学校,大学指大学问;(四)相对于大学问,大学指大学校。最基本的又归为两层含义:“大学问”和“大学校”,归根到底是指“大学问”[1](P23-28)。 大学问,又有两层含义:一是知识论系统,二是做学问的精神境界。所以“大学问”一解,一语中的,揭示出“大学”本身就包含有终身教育之义,揭示出追求永无止境,只有穷尽一生,死而后已。

接下来,也就不难理解涂先生所说的另外两个观点:其一,学校不等于教育;其二,学校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前者说明,学校只是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办得好,促进教育,实现教育;办得不好,阻碍教育,摧残教育。后者说明,学校之外,教育还有广阔天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一起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此外,从学制上看,教育有所谓“阶段说”,即教育区分为一个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需要与前一阶段衔接;从教育本质上看,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在其中,人的知情意、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发展。因此,从学制阶段上看,教育当然有毕业一说;若将教育视为生命的过程、生活的过程,也就没有毕业一说。

现在,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的基本理念、基本政策在国际上广为推行,通过解读涂先生的终身教育思想,我们发现,现代终身教育的理念,尽管有新的时代内涵——强调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顺应时代潮流,尽管吸收了西方营养——以公共教育的观点,推行成人教育和继续学习,它仍是中国高等教育园地土生土长的深根大树,既有大学味又有中国味,“这种大学味和中国味,就是高等教育领域(包括体制和理论)的中国特色”[1](316),它的基本特征是不谈毕业,死而后已。

很可惜的是,现在讲大学,通常指大学校、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机构,而很少指大学问。若只谈大学校,不谈大学问,不说远离高等教育的真谛,最起码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当年蔡元培先生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了他对大学要追求大学问的看法,反复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0],“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11],“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12],“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之下自动的研究学问的”[13]。今天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的性质已不完全等同于蔡元培时代,但无论如何,对“大学问”的追求应该是永恒的。

总之,从“继天而教”到“志于学”再到“不谈毕业”、“死而后已”,涂又光先生的终身教育思想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内涵丰富、见解精辟、极具创造性,高度体现出涂先生作为一个文史哲大家的精深造诣和超然智慧。若要理解涂先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就要抓住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律和基本矛盾,要理解“大学”即“大学问”的深刻内涵,要理解学校不等于教育,学校教育不是全部教育的内涵。涂先生的终身教育思想,为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历史的基本精神,为融合中西方的教育智慧,提供了一个有益的钥匙。当然,这些“解读”也许不能揭示涂先生丰富思想体系之万一,真正深刻的理解需要吾辈终身努力,不断体悟。

[参考文献]

[1]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

[3]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M].

[4](明)顾炎武.四书讲义[M].

[5][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A].任钟印主编.世界教育名著通览[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160-1162.

[6]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70.

[7]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334.

[8]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及教育规律问题[Z].长沙:湖南大学教务处编印.1980.

[9]涂又光.论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1996,(5):6.

[10]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A].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8.

[11]蔡元培.北京大学一九一八年开学演说词[A].蔡元培全集(第三卷) [C]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382.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