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外国文学教学8篇

时间:2023-02-28 15:32:43

外国文学教学

外国文学教学篇1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着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着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着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着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着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着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着《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着《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着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着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着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着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着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着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着加我”、“我”加原着、原着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着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着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着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着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着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白痴》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着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着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着影视只是了解原着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着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着、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着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色色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着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着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着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着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着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着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着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着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着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着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着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着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着影视和原着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着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着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着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着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外国文学教学篇2

自1895年电影诞生以后短短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随着新的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电影?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这个看似简单而可笑的问题也是很多电影人与理论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人的视觉原理上看,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较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也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相反,具体到外国文学领域,经典名著的命运就江河日下。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性、享受型社会的转化,大学生群体思想躁动,世俗化、功利化、实用化等随着滚滚商品大潮汹涌泛起。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遮蔽,神圣的文学被除魅,通俗读物、休闲娱乐读物、图文本等文化快餐代替了经典文本,许多经典名著被冷落。一些学者通过这方面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喜欢翻阅文化快餐、休闲类读物,在网上看娱乐视频。当前,大学生不读名著已经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出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2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关系

2.1大量可资利用的名著影视资源

影视在叙事、人物形象、视听等方面存在重合因素,文学中的大量空白也为影视改编提供了可能。由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或作家生平改编影视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如由卡夫卡和左拉生平改编的电影《卡夫卡》、《左拉传》,法国人自己拍摄的巴尔扎克的生平传奇《巴尔扎克》等;根据文学名著《伊里亚特》改编的电影《特洛伊》,根据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改编的电影《俄狄浦斯》,根据中世纪《亚瑟王传奇》改编的《亚瑟王》,由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歌德诗体巨著《浮士德》改编的电影,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电影,由奥斯丁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由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改编电影,由小仲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茶花女》,由勃朗特姐妹的小说改编的《简•爱》、《呼啸山庄》,由司汤达小说改编的《红与黑》,由莫泊桑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项链》,由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改编的同名电影,普鲁斯特同名小说改编的《追忆逝水年华》,由海明威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由肖洛霍夫作品改编的电影《静静的顿河》,由卡夫卡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乡村医生》、《变形记》,由乔伊斯的《死者》改编的电影,由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贝克特作品改编的《等待戈多》等等,可以说,由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几乎覆盖了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任务中代表性作家作品,是一笔巨大的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和财富。名著影视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听觉。

2.2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优势与局限探讨

外国文学改编的名著影视和文学文本像双胞胎姐妹,虽然在相貌上有着极强的相似性,但却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能够以经典文本为依托,通过光影、色彩、音响、声音交汇的生动逼真的动感时空直观地诉诸人的视听,展现外国文学经典文本中所描绘的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给人极大的视听享受。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文化背景、特定时空等通过影视要比口头讲授更容易接受,“影视文化的心理亲和力和传统的强制性灌输相比,更能渗透进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之中”,①学生的接受路径是由影像到文本,②先接触名著影视,之后才回头看作品的,名著影视起到了普及文学名著的作用,这对我们的教学也不无启发。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相比也存在不同,改编毕竟是再创造,是另一种艺术创作,“原著加我”、“我”加原著、原著淡去,突出自主意识等改编观念,③使名著影视的情况和经典文本相比变得复杂,改编或围绕原著小范围作改动,或利用原著表达编导的新意图,或只从取原著的一个点生发成一个全新的故事;或参照原著但很多地方进行大删大改,如黑泽明的《》是根据陀斯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说改编,《乱》取材于莎土比亚的戏剧《李尔王》,但都与原作大相径庭。那些忠实于原著的改编,有些也会在基本情节上随着改编的需要作一定改动和调整。此外,因影片时长的限制,在情节、线索、语言、镜头上的信息量需要尽量简明,必须限制信息量的提供,因而文本中大量抒情、心理活动、超现实、抽象、议论性、缺少可视性的段落和文字甚至诸多细节描写,在改编过程中都被删去,因而显得单一扁平,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关于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因私情被妻子斥责时的窘境中的神态的描绘,其中许多描写都不具备视觉造型性,只有最后一句“不由自主地突然浮出了他那素常的,善良的,因而痴愚的微笑”能够被表现在银幕上,其他都被舍弃。另外,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只要带上耳朵和眼睛就行了,其主体意识和身心在欣赏电影时都被“感觉剥夺”,美国学者宾克莱曾使用过一个概念叫“委身”。名著影视在教学中有其优势所在,但名著影视只是了解原著的一种方法和途径,它和原著之间不能划等号,也不能代替经典文本的阅读。我们在以之作为教学片时,要慎重对待,首先要根据其改编风格进行筛选,尽量选取那些较忠实于原著、改编的比较好的影视资料运用于教学,对原著作全新改编的也可选取少量作为片例,因势利导,同样能收到预期效果。英伽登和伊瑟尔等理论家指出,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空白,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在可能的范围内去再创造。经典文本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可以有多线索、复杂情节、细密的描述;文本通过间接方式生成艺术形象,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经典文本展示给我们更大历史和生活空间,古今中外各式人生百态、社会风情、形形人物,使我们能透视复杂多变的人性,了解人隐在的内心世界和感受方式。阅读能滋养人的身心和灵魂,阅读可以让人成熟、成长,我们可在名著的海洋中一千次一万次地成长,获得丰厚的人生经验和积淀。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社会那种悠闲的阅读方式遭遇到读图挑战,外国文学名著中那些大部头尤其是鸿篇巨作如《追忆逝水年华》、《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被束之高阁,情节淡化没有情节的作品少人问津,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作品更是曲高寡合。

2.3针对不同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各有侧重

适应读图时代的趋势,因势利导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利用名著影视也不失为良策。外国文学教学中要面临“本土经验”和文化隔膜,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宗教环境时如果运用电影片段作为辅助,有助于学生的接受和打破隔膜,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大致了解原著情节内容、风格、历史背景、人物等,还能使学生进入教学的规定情景,跟上老师讲解的节奏。但名著影视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学生有所侧重,首先,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坚持以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电影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最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根本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那么对文本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摸不着头脑,听课味同嚼蜡,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因此,任课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列出一份必读书目,鉴于学生学情不同于以往,书目中经典作品的数量可以在五十部上下,按照教学节奏让学生提前阅读。为有效督促学生阅读,每次课前抽出五到十分钟,由一到两位同学谈读书心得;或采用让同学们记读书笔记的方式,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经典文本精彩片段欣赏,让学生作声情并茂的朗读,直接感受经典文本的艺术魅力;另外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名著电影作为辅助手段,因为课时的限制,有些改编的比较好的名著影视可以用两个小时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也可以展示其中一些片段,尤其是那些精彩的或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找原著阅读,另一方面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打通隔膜,使名著电影在教学中起到预期的作用,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对于其他专业如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和播音与主持专业,外国文学是非专业课程,开设一学期共51个学时;我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招收的学生是艺术类二本生源,学生整体素质和汉本的学生存在差距,因而在教学中立足文学史、文化背景、作家作品时更多地运用一些名著影视作配合,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对一些名著影视和原著有较好的了解,对文学和影视各自的艺术特性及改编有一定掌握。在课堂上给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多看一些改编得比较好的,或基本忠实于原著的电影如《高老头》、《简•爱》、《呼啸山庄》、《红与黑》、《德伯家的苔丝》等电影或里面的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红与黑》中于连在法庭上对封建贵族一针见血的批判和控诉,极具感染力,电影中简•爱在花园中与罗切斯特精彩的对白等,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片段和老师的讲述能了解原著的大致内容、风格、人物等。对那些侧重表现编导主观意图、对原著改动较多的影片,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拿它和原著作进行异同比照,从中提出问题,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2.4名著影视对照原著,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回归文本

教师要立足于经典文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片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一些灵活有趣的或悬念性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回归。如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上下两卷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但前苏联1957年版电影《堂•吉诃德》对原著作了较多删改,如电影一开始有堂•吉诃德拜见心爱姑娘的细节、堂•吉诃德和侍从出村时遇到的一条沟被摔倒等,在原著中却没有;堂•吉诃德出道后干的第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与大风车搏斗,但电影中与大风车搏斗是堂•吉诃德游侠生涯的最后一次战斗;桑丘在作海岛总督期间曾审判过一个案件,顾客拿布让裁缝做帽子,裁缝按要求做了五顶小得只能戴在手指头上的帽子。在学生观看几个电影片段后提出一些问题:如原著中与大风车的搏斗是堂•吉诃德骑士生涯的首次还是最后一次战斗?堂•吉诃德见过自己的心上人么等。在课堂上我请同学们当法官来裁定帽子一案,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说把帽子卖了赔顾客钱,有的说顾客和裁缝都有一定道理案子没法判等。我趁机告诉雪深桑丘的判决很有意思,究竟如何宣判请他们自己从原著中找答案。有的同学在课下找答案过程中喜欢上了它,还写了读书笔记并和同学讨论。教学中可选取同学们感兴趣的作家作品设计讨论课,鉴于课时限制,这种讨论也可以在课外专门组织,就某一两部电影和原著在主题精神、人物形象、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得失进行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通过不同思想的撞击能更好地加深同学们对文本的理解。如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诸多版本中只有费雯•丽和苏菲版更好些,但仍然都没有传达出原著精神主旨,原因何在?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开篇对伏盖公寓周围的环境长篇累牍的描绘,读者无法在脑海中把这幅图绘制出来,但电影却生动、直观地展示出伏盖公寓阴森、肮脏的环境,原因何在?对于这些问题,提示学生先阅读原著和电影对照,然后组织课堂发言、讨论分析、随堂小作业等形式,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证明很受学生欢迎,他们思想活跃,讨论热烈。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让他们从文学和影视的艺术特性方面分析,使他们在影视改编、影视鉴赏等专业知识方面得以实践。课时有限,我们可以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上下功夫,如院系或学校可以在学生中组织影视文化社团,由专业老师作指导,每周五周六晚上用一些较大的多媒体教室免费放送一些优秀的电影并形成定制。名著影视要占一定的比例,尽量和教学大体同步,这样课余文化就和课堂教学能够互动,有效节约课时,还有利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加强安全。一些高校在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实践。

外国文学教学篇3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

第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整教学内容。我们选择从古希腊神话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把20世纪现代派文学作为学生阅读内容,并着手写好课堂教学随笔,记录每一讲的心得。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采用讲座式风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状况简单介绍,凸显各个时期各个文学流派的最具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作品进行赏析,更受学生喜欢。第二,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加赏析内容。赏析的过程也是继承和批判的过程,很多典型形象与中国戏剧、小说、历史、现代人物有着许多的共性,具有现代性,完全可以进行比较。教改第二年起,我们大胆尝试了在每一讲中融入“中外文学比较”“作品的现代性”两个环节,对中西文学中可比性强的作品或是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比较。比如维特与子君的形象、《悲惨世界》与《平凡的世界》、泼留希金与严监生“吝啬鬼”、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形象,把探索和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也纳入了教材内容,充分发挥了文学经典的无穷魅力。第三,根据学生审美需求,优选名家名篇,拓宽阅读范围。在每一讲的最后,我们摘录作品最精彩的片章供学生阅读欣赏,并增加“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简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便捷地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文学经典,在阅读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拓宽知识面。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多媒体授课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已经成为时尚。五年中,我们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每一张PPT力求简练、清晰、精美且突出重点,并根据每一讲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适时插入相关的动漫视频辅助教学,做到“图、文、声”并茂,生动地展示了作品内涵,在“视听”上给学生以美感冲击。比如:截取电影《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死亡”的独白,表现人物“犹豫”的个性特点;截取电影《红与黑》相应片段,表现于连“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自卑”来复的心理过程,如此等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既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节省了时间,也便于学生直观、便捷地感悟作品主旨,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张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会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修改课件,力争在每一张PPT中展示最鲜明的色彩、最简洁的文字、最恰当的知识点,传递最前沿的信息,吸引学生视觉,活跃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互动教学法。这种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互动,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灵活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是“生生”互动,学生讲授某一作品,提出问题由学生来问答。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展示个人的思想和才华。“师生”间的互动是常用的方法,关键在于灵活的掌控,做好学生主动应答、解释指定学生回答两方面的准备,确保此方法在规定时间段得到有效实施。“生生”间的互动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转变课堂的角色,变“主角”为“配角”,变“主演”为“导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登台讲授,并且提出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比如,在学生选择授课作品篇目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课件的制作,并要求学生根据20分钟的授课时间,提前设计好授课内容、重点难点、个人感悟、互动的问题、应答技巧等等。这种互动方法对授课者是一个全面的考验,对听课者是一个学习他人的机会,其效果往往比老师教授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呈现平等、人性、和谐之美。第三,情景教学法。根据后现代建构主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科学课程理论,我们会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安排作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模拟角色登台表演。采用的方法有即兴表演和命题表演。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中舞会后的花园月下的钟情表白;《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经典对话等等这些片段,都可以让学生提前编排成话剧,或是即兴模拟角色对话,展示作品的情节和语言的魅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第四,翻转课堂法。所谓翻转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课堂“内、外”颠倒,其关键点在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它要求教师先创建本课视频,上传到一个平台,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提出的问题(作业)。回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以巩固知识。把传统教学课中的活动,拿到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堂要做的就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讨论重点难点,完成学习目标。2014年是我们教改的第五年,课题组成员通过幕课系统学习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并着手实践。比如,我们把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第一讲的教学内容进行翻转。第一步设计好10分钟的脚本,写好教案;第二步制作PPT课件,配音录制教学内容,提前二周上传教学平台;第三步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内容。通知学生按要求提前阅读教材或者原著,提前一周(或三天)完成作业提交到指点平台。带着书面作业用于课堂小组活动。第四步课堂内活动。包括检测———讨论———交流———质疑———总结———个人作品展示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的改革

第一,在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渗透和人格的塑造。外国文学课程的开发,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学会鉴赏和批判,还要通过经典作品的学习,感悟其中的底蕴,陶冶情操,放飞灵魂,更重要的是把作品转化学生前进的坐标、成长的动力、抉择的方向。优秀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外国文学的核心内涵就是人文精神。每一个时代的作家和作品都展示了对人性的关怀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阅读空间和精神家园,对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把人本与文本相结合,在赏析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弘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人生境界,赋予经典作品新的生命和价值,促进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以《出埃及记》中摩西为例,开掘其胸怀大志、勇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意义的高尚人格;以《简•爱》为例,开掘文学经典中忠贞不渝、自尊自爱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理性的爱情态度、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等等。第二,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在赏析外国文学经典中,我们引导学生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作品的结局和历史学家的见解,从不同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评述,为“旧”形象撰写“新”篇章,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改编。比如,为悲剧人物安排新的命运:为“安娜”写新结局,把“哈姆雷特”变为行动者,对作家巴尔扎克人生进行评论等等。这样的拓展命题,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资料才可以写出独到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品。另外,在考试方法上也进行了调整。我们采用卷一客观题+卷二主观题+平日成绩(课堂表现+小组评价+作业质量+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模式,加大了平日考核力度,使学生更加重视的是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二、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篇4

在心理学原理中有这样一条重要的理论,经历过的学习历程会对当下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地将这一心理学原理践行到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当下高中生现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来建立情景引导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中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等,阻碍了学生对于外国文学的阅读学习,同时多次遇到晦涩难懂的文学文段也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人类是相通的,在不同背景下生长的人类也会产生情感的共鸣,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以情感的共鸣作为阅读的载体,让学生通过体会文学作品的作者的情感同时辅以个人的生活经验来进一步理解外国文学。在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依次为学生们讲解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人物情感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起对于作品人物的整体认识,同时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抽象情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进而在具体的文学情景中体悟出作者的思想观点。例如教师在展开对于《项链》一文的教学时,他们会认为马蒂尔德仅仅是一个虚荣、肤浅的人,而不能正确认识到她所作所为的真正目的。这样的阅读学习流于表面,不能够让学生深入作品本身来认识作品所代表的时代和社会,不能够让学生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各种行为表现来发掘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感情。在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来建立起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正确认识:假如你就是马蒂尔德夫人,你是一个既温柔又有魅力的女士,但却无比的贫穷,反观很多不如你的人却能过上富足快乐的生活,那么你作为马蒂尔德夫人会有怎么样的情感呢?你会怨恨吗?你会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吗?追求富足快乐的生活有错吗?这样几个提问以后就可以促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经历,让学生想起自己曾对同学或朋友的羡慕之情,进而理解马蒂尔德夫人的行为。马蒂尔德的所作所为表面上看起来是虚荣的、拜金的,但是作为个人而言,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力。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以后,学生们就能够理解到人物本身在那个时代下的无奈,那么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和认识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类比和对比教学

高中语文教师在展开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时,可以考虑采用将两种及以上的阅读材料来进行对比交叉的教学,通过为学生们分析两种阅读材料的异同之处,比较不同作者笔下的人文特色与人物特色。语文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展开文学作品教学时形式多样,既可以侧重于对于文学作品内容、内涵的对比和类比,也可以就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来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的思想情感与思想观点来做出对照。在开展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工作时,高中语文教师通过使用这种类比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就可以带领学生们将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文学作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比较,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文学作品内涵的整体把握,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文学视野,还能够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以探究来展开外国文学教学

运用到高中阶段的外国文学的探究性教学是以高中生现有的自学能力作为基石,语文教师通过研究文学专题,将文学作品以多角度分类后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展开教学,促使学生在自主参与到文学作品的研究过程中能够收获到文学内涵,汲取到文学思想。同时文学作品的探究性学习也要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合理联系实际,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剖析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人物情感,学生们在自主探究文学作品内涵时可以借助文献、网络来查阅相关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也可以小组之间互相分享观点,提炼精华,相互学习。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

外国文学教学篇5

一、外国文学教学的前瞻与意义

1827年歌德从“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容忍”和“作品具有普遍的全人类意义”两方面提出“世界文学”(德语复合词Weltliteraur)的构想“: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研究者据此认为文学是不断进化的有机体,从民族文学到世界文学,体现了人类文学的伟大进步,论者确信,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日益临近,相互影响日益深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学正在形成。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除歌德赋予的涵义外,还指全球各民族文学的总和,或指那些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他较早认识到世界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重要性,他这样界定比较文学:从一种国际的角度研究所有的文学。

从中我们看到两种涵义的世界文学:一个着眼于文学发展前景的理论构想;一个立足于划定比较文学的对象和角度。而在国内,“世界文学”却没有在学科的理论构建中真正发挥作用,起支配性作用的是“文学关系”说。比如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给比较文学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定义: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把比较文学界定为对各种“文学关系”的研究,这是中国学派较为一致的观点,而“文学关系”是一个差异性概念,在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别、民族、文化差异等外部因素是其关注的中心,对它的强调消解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在的同质关系。外国文学教学在多年来经过无数学者的考证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外国文学课程都采取以史为纲,伴以代表作家作品评析的方式。

二、我国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外国文学教学篇6

    (一)学生学习方面

    作为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外国文学教学时间跨度大、范围广、文学思潮迭起、流派纷呈。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困惑和困难:一是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容易混淆、张冠李戴,且作品篇幅太长没有时间通读;二是经典文本距离现实生活久远,学生更愿意接受与自己有相近经历的同龄人作品;三是外国文学继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之后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对外国文学的了解不足、先入为主的观念使得学生认为只有中国文学才是经典;四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存在“中国———外国”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和心理定势,从而对外国文学有排斥心理等。

    (二)教师讲授方面

    外国文学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传统的“黑板+粉笔+教辅具”单一教学手段与“三部曲”的教学步骤,即讲解作家作品时首先介绍作家生平,认为作家的阶级出生、经济地位决定其创作思想,进而决定作品创作;其次按照一定模式复述故事情节及主题,即“通过描写……反映了……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如“《高老头》成功地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者和贵族形象”、“安娜是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形象”等等。由此不难看出,这些社会历史批评方法大都从意识形态出发,过于强调主人公的阶级性、政治性;最后是泛谈作品的艺术特色,内容无外乎“结构巧妙”、“形象生动典型”、“语言富于表现力”,而这些特点差不多是所有优秀作品共同的品质。外国文学本应向学生们展示一个丰富多彩且充满幻想的异国文学世界,但这样“一言堂、满堂灌”的程式化、公式化的讲授方式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更是对作品差异性与学生情感和生活体验的忽视,严重挫伤了学习热情。

    (三)教学资源方面

    新世纪,文学与影视、网络相互渗透,不分彼此。就外国文学资源来说,相关的各种资源,如电影、电视、讲座、精品课程或一些教师备课所需的素材等都已经在互联网上得到全面且生动的反映。外国文学资源的网络化意味着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学科建设的要求,更是高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二、外国文学教学对策

    (一)凸显人文观念,培养人文精神

    外国文学教学目标中最突出的核心内涵就是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引导。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蕴含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人文观念是西方文学的基本内核,贯穿于西方文学的始终,应始终把“人文观念”作为主要线索贯穿于外国文学教学中,拉近经典作品与当代大学生的距离;揭示出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流芳百世的艺术魅力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而不在于它广泛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塑造了几种类型的阶级形象;更重要的在于透过堂吉诃德、维特、浮士德、安娜等经典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共有的人格魅力,它们既表现为人与世界(自然、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极端复杂的关系,尤其突出了其中对立、冲突和悲剧性的一面,又是对自我实现、自我认同问题所进行的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性格分裂成两个对立的“我”———物欲的“我”和精神的“我”,她贪图物质享受,爱林顿的漂亮、有钱,精神上却与希刺克历夫一致;因而她嫁给林顿,以获得舒适、富裕的物质生活,同时希望和希刺克历夫保持友情,这种折中的办法注定要失败。可以想象,如果凯瑟琳选择希刺克历夫而不是林顿,同样不会幸福,她会因物质上的贫穷、匮乏而感到沮丧,从而放弃对精神的追求。这种分裂的人格使她的悲剧意义深刻且具有现代性,指向了现实人性的悖论,这两种不同的“我”反映出当下大学生面临爱情和婚姻时的两难选择。《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坚定信念:一个人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他以自我的力量、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追求人的价值等,促使学生对自身进行反思,从而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形成健全的人格等。

    (二)引入比较意识,注重中西对话

    外国文学因地域、文化、宗教、价值观念等有别于中国文学的独特性,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中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了学生接受的距离。所以外国文学教学首先要面临客观存在的跨文化语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国文学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强调中西方文化间的沟通、交流与对话。外国文学课程的开放性和跨文化研究视野也要求我们打通东西方文学,引入中国文学作为参照系,开拓思考与想象的文学空间。讲解《红与黑》时,引入比较意识向学生介绍受其影响较大的路遥的作品《人生》。在人物设置上,于连与市长夫人、木尔小姐形成三角形结构,高加林与巧珍、黄亚萍形成三角形结构;主人公于连和高加林性格相似,高傲有才能,不甘于现状、急于出人头地等。但从整体比较,《红与黑》与《人生》重要的不同在于主人公的结局,于连的结局是悲剧,这不仅是因为于连肉体的毁灭,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反映出的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社会对个性的扼杀;高加林却可以在被生活判了刑之后更好的生活下去,他回到了养育他的土地的怀抱,作者又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高加林可能再度教书。如果说,我们在于连走上断头台时感到一种英雄般的气慨,那么在高加林回到高家村后却感到他是那么的渺小、无力。高加林外出拼搏一番却简单地否定了自身,带着深深的忏悔又回到了高家村,表示出他对曾极力要冲出去的生存环境的完全认同。[1]通过这一比较可以看出于连是西方个人奋斗的典型,高加林则是中国文学向传统价值回归的典型。个性始终是西方文化关注的一个重点,文学经典作品更多关注人格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中国文化中个人或人格常常淹没在社会中。

    (三)多角度解读作品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有必要给学生介绍最基本的文学史知识,但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外国文学现象,培养科研能力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把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批评方法,如形式研究法、新批评研究法、结构研究法等较为通俗地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解析中,启发学生面对一部作品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角度去介入,从而深层次、多向度的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方法论意识和科研意识,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开辟学术视野,使课堂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讲授《简?爱》时,结合学生的阅读经验从多个角度扩展解读作品。从形式主义的角度阐释《简?爱》与西方文学的“灰姑娘”故事模式,作品中美丽、善良、聪明的“灰姑娘”简?爱自幼失去母亲,受尽舅妈和和表哥的虐待和歧视,但最终以她的智慧、善良、美丽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文体角度讲授《简?爱》与西方哥特式小说的传统,作品中充满着哥特式的恐怖、悬念,如简被舅妈关在红房子里时看到了鬼魂的白光;运用哥特小说中的巧合因素制造离奇的情节,如简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濒临绝望之时,敲开的正巧是她素昧平生的表兄妹家的门。以心理分析批评方法阐释作者与《简?爱》的关系,《简?爱》是一部凝缩着作者生活,反映着作者理想的小说。从新批评的“细读原则”解读《简?爱》,统计火、土、水、气在作品中出现的次数;认为它们渲染了种种情绪和氛围,牵引着主人公的命运,如《简?爱》中85次提到炉火、47次具体描写火、4处写地狱之火、疯女人伯莎?梅森两次放火。从女性主义角度指出吉尔伯特与格巴所着《阁楼上的疯女人:妇女作家与十九世纪的文学想象》借用了《简?爱》中的伯莎这个疯女人形象,论证了19世纪的女性是如何被父权想象成为疯子的等。

    (四)巧用网络资源,提升课堂品味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图像时代,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相关的网络影视媒介资源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面对网络,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如何在形式上、内容上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性学习为网络条件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有选择、有侧重点地综合利用资源,将文字教材、视听教材、CAI课件,以及相关网站、论坛等教学资源进行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些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中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通过视、听、操作等多种感官体验获取信息。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信息量大、理论色彩浓厚,还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因此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这就为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在讲授某个重要作家后可以先进行名着名篇的影视观摩,如《荷马史诗》改编的电影《特洛伊》、《飘》改编的《乱世佳人》等;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点评,既能够促使学生重新阅读原着,又能够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蕴。另一方面可以在课件中根据教学需要剪辑相关的视频片段、图片等,增强课件的直观性、生动性。讲解梅里美的代表作《嘉尔曼》时,剪辑比才的歌剧《卡门》,用音乐把我们带到了西班牙斗牛场喧闹狂热的气氛之中,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对作品的理解中。改编电影《包法利夫人》忠实于原着,特别注意用细节表现爱玛的激情和她对浪漫爱情的渴望,如修道院弹钢琴的镜头表现出爱玛被宗教压抑的感情,发泄她的不满;结婚路上采摘路边野花的镜头表现了她对婚姻的兴奋,缺乏对婚姻生活的思想准备;夜半三更要丈夫和她在月下幽会,朗诵《圣经?雅歌》的爱情诗,遭到丈夫的一声断喝:“我只是一个小镇医生”等。观看这些视频片段,使得浪漫与现实、激情与平静的对立冲突凸现出来,不无讽刺。这样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直观深刻,既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相关的审美感受,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外国文学教学篇7

【关键词】作文教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比较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国际范围内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的相对一致性,为中外语文教育比较借鉴研究提供了客观基础;中外语文教育在历史、思想、认识、模式、方法、课程、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为中外语文教育的比较借鉴研究提供了可能性。作为语文教育一个不可或缺部分,“作文教学”自然也有上述特征。

我国很多学者已经对我国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有实践价值的成果:

1.就某一具体教育阶段进行比较。如曹红丽(2006)、范锦飘(2011)等对中外“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比较。

2.总括性研究。如陈翠芳(2008)、杨阳(2012)等对中外作文教学进行了总括性比较。如蔡宗模(2000)、李乾明(2004)等引介国外的教学经验;再如董林海、胡立业(2011)等是对我国作文教学的普遍现状进行反思。

3.从新旧大纲和教材的编排上进行比较。如顾振彪(2002)等研究“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宋嘉华、王洪玲(2006)等研究“新旧课程标准”欧治华(2006)等研究“新旧教材”等。

上述学者对我国作文教学经验的适用范围划分较粗线条,其实我国义务教育1-4年级没有过强的应试压力,教学重点可以做到“重素质轻应试”;义务教育5-9年级和高中阶段有着巨大的中高考压力,所以教育教学重点难免“重应试轻素质”。

同时,在现有关于作文教学的研究中,似乎甚少涉及高等教育作文教学。

所以,本文的主要思路是按不同学习阶段――小学、中学(含初中、高中)和大学――对目前已有的关于我国作文教学的可借鉴的经验进行重新整合并尝试提出使用建议,以期找到更适合相应学习阶段的作文教学经验,使其更具实践价值。

二、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

小学1―4年级,没有巨大的考试压力,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精力进行素质教育,本阶段的作文教学可以主要集中在习惯、兴趣和自信心的引导教育上。

在此阶段的作文教学(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我们可借鉴的教学经验有:

1.先口头表达再作文。“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写书面作文的难度较大,应先让其勇于口头表达和交流,再慢慢实现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的过渡。”[1]一般从看图作文入手,理想的看图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开放思维,鼓励学生在有限的图画内发挥无限的想象,鼓励特色,鼓励出错。

2.从组词、句子到段落、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组织话题、续写故事等方式引发学生创作兴趣,鼓励学生尽量多说、多写。比如蔡宗模(2000)举过这样的例子:

有位老师是这样开始她的作文课的:玛莎早上把小狗带到教室。老师走进来,问人到齐了没有。玛莎刚想说“到齐了”,恰好小狗在桌下发出吱吱声。老师责备她应该把话说清楚,玛莎马上掩饰:“到齐了!”可这时小狗又发出吱吱声和抓扑声。老师走到玛莎跟前,一下子掀开桌面……讲到最紧张处戛然而止,下面请学生补写。试想,面对如此诱人的情境,哪个学生还会无动于衷呢?[2]

3.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自信心的基础上,可以借鉴日本小学作文教学主张的“读者意识”:“例如,学生所写的习作可以是写给父母看的、同学看的,或者兄弟姐妹看的,这样有了明确的目的,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3]

4.作文要表达真情实感。“这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只要是真的就行。……要密切关注学生作文的价值取向问题。”[4]

5.作文范围要宽泛。“使学生意识到几乎没有什么不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不能漠视。”[5]

6.评价学生时,以鼓励为主。如“有个学生的作文写自己怎样收养了一只被别人遗弃了的小猫,老师的评语写道:‘小猫的遭遇真可怜,它在雨地里发抖的样子和凄苦的叫声,使我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现在它终于有了一个体贴的朋友了,我真为它高兴。’”[6]

7.修改是作文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享受修改的过程。教师要做的是“要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思想,帮助孩子用清晰的语言表达他着力要写的东西,帮助孩子想办法使自己的文章能够让读者读得懂。”[7]

8.注重实用文体的训练。

(1)留言条、请假条等,短信、电子邮件等,这些应用性更强,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

(2)可以尝试训练学生写调查报告。“日本是科技和教育强国,特别是日本的大学研究水平很高,这跟日本从小学就要求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是有很大关系的。”[8]

三、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

义务教育5―9年级和普通高中阶段,非毕业年级的作文教学经验在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1.注意正确价值取向的引导。在引导上,教师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找些正面的实例,传递给学生正能量。

2.在逻辑推理、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等方面训练学生。鼓励学生尝试复杂句型,运用多重修辞手法,鼓励学生多写议论文、驳论文。

3.注重口语表达训练。比如毕业讲演、辩论、模拟推销商品等。

四、大学阶段的作文教学

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一直少有人重视和研究。中国大陆的学生经历了中考、高考,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学习强度和密度减弱很多,限时作文要求也减弱,除了阶段性课业论文和学位论文外,大学期间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精力进行自由的作文活动,但不论学术论文还是自主作文,都面临着一些现实困惑,需要高校教师去引导。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讨:(一)自主作文

“自主作文”主要指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大学生因情感表达需要,自发、自觉进行的非人际、多以网络为媒介的写作活动,用以抒发个人内心真实情感,如网络个性签名、微信、微博、博客、网络空间日志等。

这类作文的大部分内容与恋爱、人生、社交等有关,不少为焦躁、困惑、迷茫等负面情绪的宣泄,有的甚至有厌世、轻生、反社会等倾向,所以需要辅导员、教师、家长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二)被动作文

这类作文主要是实用文体和学术论文等。

实用文体,小学接触不多,中学应试教育不重视,只能遗留给大学解决。这类文体需要高校教师为学生创设实用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比如假设丢失物品,写张寻物启事;健身卡、考研学习卡等的转让告示;简历设计与书写;投稿、投简历、办公文件、网络邮件的书写等。

学术论文,中国的学生普遍缺乏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需要教师从选题、构思、研究方法、结果呈现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外国文学教学篇8

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凡是延伸人体的东西,都属于媒介[2]。信息论有关科学实验证明,人类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及记忆保持能力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了两个心理实验。其中一个是关于人们的各种感官与信息获得的关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得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来自嗅觉,2%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他的另一个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2小时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觉信息的70%,视觉信息的72%,视听结合信息的85%,72小时后人们就只能记住听觉信息的10%,视觉信息的20%,视听结合信息65%。显然,具体形象感知的东西较抽象感知的东西更容易被识记,且保持长久,综合性刺激可以产生最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能交互处理、存贮、传递文字、图形、影视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的一种综合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教学的普遍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让学生对未知的外国文学可以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不同媒体作用于人体的不同感官,能使其不同的感官得到延伸,打破了学生感觉器官的平衡,并以多媒体的综合性、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经典的热情,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充满异国情调文化艺术的接受程度,大大优化了课堂的效率。正如雅斯贝尔斯(K.Jaspers)②说:“教育,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心灵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自由地生长,并启动其自由的天性。”当下网络时代新媒介传播技术带来的新媒介视域,极大地改变着高校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呈现出师生教与学过程中同步、平等、协助和共同参与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介独特解读条件和优势,以多元方式对经典保持敞开阅读,在教、学、做统一中以人本教育观为核心,以尊重主体为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旨趣,以平等对话为路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从关注学生阅读经典到观照学生整体人的和谐发展。笔者基于近年新媒介视域下的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实践,将传统的教师讲授、文本、课件、电子图书、影音资料、播放设备及网络平台融于一体,形成一个转换灵活、信息畅通、容量大而效果突出的立体课堂,这种多维立体课堂教学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艺术通感,可以变抽象为形象,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拓宽视野、启人心智。

二、经典对话的复调:阅读文本与媒介素养培养的诗性之旅

(一)经典朝圣路上教师的媒介引领

当下社会是一个符号的社会,人们对于符号的敏感度有利于将枯燥的书本内容转换为利于人们接受的多媒体符号信息。然而现在人们常常按着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来关注媒体中的内容,由于某些内容包含着潜在的意识形态符号,用一种虚假满足的大众文化产品让人们逐渐失去批判性思维。所以,人们要突破媒介这一层控制,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真正传播文化信息的内容,就需要加强对媒介素养的培养。在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互动性的链条。前提是教师对内容正确地理解以及学生能够很好地吸收,依然需要媒介素养知识。首先,学生作为课堂传播活动的接收载体,在对课堂内容的吸收中有选择性心理,只选取他们感兴趣的、便于接受的信息,很少主动地寻求对知识的追求;其次,由于学生在使用和认识多媒体信息的时候存在差异,不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理解各种信息中所包含的内涵型符号,基于这种情况,学生自身媒介素养的能力就显得很是重要了。在新媒介视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适应并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应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气场,使学生自由发展认知、操作、情感方面的潜能,从而实现对自己整个生命本真的开发。由于多媒体技术信息容量大,可以使单纯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文字、图像、声音相结合的立体信息,方便调用资料,节省板书时间,以便教师将重点放置在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上。课堂教学模式在多媒体的强大支持与多方共享的情况下,变得丰富多样,如演示型、表演型、讨论型、导航型、复合型等。作为教学内容“把关人”和引导者的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第一线,这就对教师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外国文学经典的课堂教学为例,老师既是一个台前幕后的指导者,媒介操作引导者,也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对话组织者。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要求完成一次利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外国文学内容的作业。形式上教师鼓励学生自导自演,以讲台为舞台,将经典以朗诵、话剧、PPT演示等形式展现出来;实际上学生们在请教老师后,表现十分认真又活跃,积极翻阅经典,浏览、筛选大量网页资料,选取经典的精彩章节主动演绎,不自觉地进入了学生对经典的自主学习,最后再加上学生互相点评和老师总结、启发、升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经典过程中形成入门、演绎、总结及启悟的完整系统,学生自觉地提升了媒介素养的培养意识和认知操作能力。

(二)敞开的门:多媒体教学的经典阅读

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容量大而授课时数少,这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走出的效率困境,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恰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可以承载丰富的容量,加之学生对外国文化从好奇到学习探究兴趣的提高再到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师生共同精选制作教学课件:平等与共享师生作为有着完整人格的主体相遇,在价值上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之间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而且包括情感、精神、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外国文学教学经典对话中则很大程度地体现了老师和学生间的平等性、对话性和共享性。同学们自己在制作课件时,在组合队员、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总结归纳、自作课件、课件讲解及上传QQ群分享感受等,犹如一个外国文学经典学习知识链,不仅加深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师生的互动交流,提高了自学能力,增强了自身的文学修养,最重要的是还体验了许多“分享”带来的精神呼应和递进。

2.经典朗诵与片段表演:涵泳与升华一般的阅读是视觉获取信息,朗诵在一般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听觉感受———声音。朗诵,让人通过声音系统去感受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情感、思想及生命存亡的意义。朗诵是入境到化境的升华。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像拜伦、雪莱、海涅、普希金等浪漫主义诗歌经典作品进行配乐朗诵与表演的参与性活动是多媒体课件无法代替的。外国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非常优美的诗歌,在课堂上运用配乐诗朗诵,同时呈现其文字内容,将诗与音乐结合,能给学生更高的审美享受,也更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感情基调。霍特—瑞恩哈特—温斯顿出版公司的贾尼丝•特里比•理查兹强调说:“研究表明,当信息通过戏剧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最明显。”“教师们可以随时从电视上录下这些节目用于教学,他们还可以选用配套的书籍和电脑练习。”如今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电视的延伸,教师可以从网络上轻易地下载这些视频资料运用到教学当中。这不仅让课本内容本身得到了很好地展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且还达到了很好的互动和教育效果。一个同学在她的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到:“在我朗读的《哀希腊》中看到了爱琴海。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在海边炽热的阳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立即凉意爽然。有一些简朴的房子,静静地围护着一个远古的海,每一朵浪花都如此真实的拍打在我心上,仿佛听到了海的呼吸。张开双手让海风来拥抱我,这个拥抱里有此时我对爱琴海、对希腊的喜爱与感动。我看到了希腊一如既往的神圣与庄严,此时我又想到了我们国家的敦煌石窟、圆明园……”表演是从模仿到间离的触摸,是一种由外而内汲取和由内而外的爆发。理解文本,从文字符号中获取信息,与文本达成思想共识,产生情感共鸣,这是由外而内的汲取;将作品思想、人物的灵魂、作者的精神注入内心,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表现出来。表演更具有立体性。在表演中,达到作品人物形象和参与者融合统一。如结合莎士比亚戏剧可以组织和举办“莎士比亚戏剧台词朗诵表演会”,让学生直接走进剧场,走进文本。一个参加演出莎剧的同学在班群留言:“我们怀揣着一颗充满期许的心走向感知生命的莎剧舞台,演出的那一刻,我们自己深深感知与感动,当自己与剧中角色融为一体的时候,泪与笑都在传递着无法言表的艺术生命与真实生命的交融。”

3.观摩经典:自觉与发现外国文学经典有许多作品极具崇高与美的艺术价值,因此,为使世人更好地感悟经典,共享传承经典,很多名篇被制作成电影或歌剧、音乐剧、话剧等,有的甚至多次被翻拍。由于小说、戏剧本身与影视艺术在表现手法、审美角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再加上编剧在视听创作时又对其进行了改编,所以,导致一些经典无法体现原著厚重的文化含量和艺术价值。如司汤达在《红与黑》中非常善于从心理的角度来塑造人物,运用内心独白、心理分析等,多方面地剖析于连行为的动机和矛盾性格。在观摩这些经典时,老师适时的给予解说和引导,就能走出一些影视忽略心理细节展示误区,真正回归经典文本。美国著名学者萨洛蒙得出一个结论:“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断,不具备推论性,而从阅读中获得的意义往往和我们原来储存的知识相关,所以具有较强的推论性。”换句话说,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电视在培养深层次的、具有推论性的思维方面明显不如文字。仅在理性思维的培养方面,电视已经用一种“他想”代替了“我想”,不利于学生产生更多创新思维。文学作品通过文字描写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言行,虽然给予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无限想象,但记忆如果依托一定的声画会更加深刻。同时,文本描写对人物形象的无限想象和影视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有限表现的矛盾为影视作品与文学文本比较提供了一个有意味的着眼点,据此将文学文本放在视觉艺术下与影视作品进行比较,在辨析中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需表达的思想内容外,还可以与影视作品的导演、编剧所传递的原著内容思想进行比较,探讨二者表达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获得自觉与发现。

三、多维视角,经典对话中提高媒介素养

大学生的阅读量在近十年来出现了大幅下降趋势,其中不可避免的一点便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大力冲击。看电视、上网的人数大幅度增长,2010年6月底,网民数量超4亿人;2010年底,网民数达到4.57亿人,普及率攀升至34.3%。这一冲击直接导致大学生对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的阅读量下降。因此,多维视角解读经典文学,是新的教育理念对培养复合型大学生人才的要求。首先,多媒体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觉使用媒介的过程,必然会提高学生使用多媒体的技能。其次,在比较中发现多元解读,会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产生不同的原因,从寻找相关书籍、文献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媒介艺术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影响。在回归文本的同时也会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即如何正确地判断媒介所传播的价值观,正确地解读媒介信息的意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