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8篇

时间:2023-02-28 15:34:55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篇1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意识;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042-02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一个人对自己及周围事物的关系各个方面的理解、体验和调节的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1]。自我意识不仅对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有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个性倾向性的形成。

儿童的自我意识反映的是儿童对自己在社会和生活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如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出现不良的倾向,进而对其行为、学习、社会能力和个性发展产生影响。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国内外取得了不少成果,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中学生和大学生,对小学生的研究较少。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正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心理素质各方面正在持续的发展和完善,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刻。

孔丽华等对三峡坝区的农村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发现女生的自我意识得分高于男生,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影响[2]。国内研究者韩进之的结果表明,小学一到三年级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处于上升时期;三到五年级则处于平衡稳定的阶段,在五到六年级时迎来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时期,但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3]。王玲芝,沈峰,廖森林的研究发现,女生在行为、智力、躯体外貌、合群以及幸福等分量表以及自我意识量表总分得分均高于男生[4]。薛敏等对寄宿制四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研究,发现自我意识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5]。

综合各项研究,本研究做出假设: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呈正态分布;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间自我意识水平无差异;自我意识水平随年级的增高而降低。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群取样,以郑州、许昌两地两所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共发放量表283份,回收283份,其中有效量表250份,量表有效率为88%。其中四年级学生85名,人五年级学生85名,六年级学生80名。

(二)施测程序

在教师的同意和协助下,组织学生集体施测。

(三)使用工具

1.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姓名、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

2.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苏林雁等人引入国内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该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共有80个是非项目,可分为六个分量表,即: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

(四)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对问卷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采用Excel对部分数据统计结果绘图。

二、数据分析

(一)一般情况

四年级学生85名(34%),五年级学生85名(34%),六年级学生80名(32%);男生175名(70%),女生75名(30%);独生子女36名(14.4%),非独生子女214名(85.6%);平均年龄11.27±1.13。

(二)高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分布

对250名高年级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进行统计,并利用SPSS19.0绘制直方图,得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总分为54.82±10.745,其总分分布情况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数据基本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自我意识量表分数居中,较高或较低的人数较少。

(三)不同性别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上面对不同性别学生自我意识得分差异进行比较:在表1的结果中,对男女生的自我意识得分进行t检验,发现在行为和合群分量表上男生低于女生(P<0.05),但在其余各因子分及总分上男女生自我意识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

(四)不同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自我意识得分差异进行比较:对各级学生自我意识得分进行F检验,结果显示四至六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各因子及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详细结果见表2。

(五)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水平的比较

检验小学生独生和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对此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独生和非独生学生的自我意识并无显著差异,结果见表3。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高年级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儿童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是他们个人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越高,儿童对自己的评价越全面、具体和客观,自我意识水平高的儿童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到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在此基础上继续保持和发扬自己的长处,通过学习和自我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弥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二)小学生自我意识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采用Piers-Harris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结果显示,高年级男女生总体自我意识水平基本一致,与苏林雁的湖南常模及Piers―Harris(1964)的样本量表总分研究结果相似,但女生的行为及合群分量表分高于男生,提示女生比男生的行为更为得体、人际关系良好。产生这一性别差异的原因是女生生理发育(如性机能成熟)对心理的影响;同时,社会环境和教育,如社会舆论、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要求等也是造成自我意识性别差异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三)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年级差异

四至六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总分及其他分量表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韩进之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未显示五到六年级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上升,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影响了自我意识的提高,另外被试取样问题也是形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不容忽视的是在统计学上未能显示出差异,这并不能磨灭学生自身的成长及小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独生子女差异

在人们的印象里,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标签是:自私、任性、喜怒无常。本研究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各分量表以及总分方面无显著差异,说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基本保持一致,这一结果与人们一般的看法有所不同。究其缘由,新一代父母花费更多的物质与精力在子女的抚养教育上,使现代儿童无论是否独生都能生活在良好的生活与教育环境里,进而缩小了独生非独生子女自我意识的差别。

四、研究结论

一是儿童自我意识水平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自我意识处于中等水平。二是男生在行为、合群分量表上得分低于女生,其他量表及总分上男女生自我意识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三是不同年级、独生非独生子女儿童自我意识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周榕,陈红,杨炳钧.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6-298.

[2]孔丽华,罗妮娜,王敬东.三峡坝区农村小学生自我意识及相关因素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3):108-110.

[3]韩进之,魏华忠.我国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1):11-18.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篇2

学期即将结束,为做好期末及暑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望贯彻执行。

一、时间安排

年6月10日(星期五)六年级语文、数学新授课结束,同时结束常识技能科的考查;6月13日(星期一)毕业班进入期末总复习。

年6月17日(星期五)一至五年级语文、数学结束新授课,6月20日(星期一)开始期末总复习。

年6月24日(星期五)一至五年级期末考试,上午9:30开考语文,下午2:00开考数学。具体考务工作另文安排。

年6月25日(星期六)六年级毕业考试。

幼儿离园时间为6月24日,6月26日—6月30日为各园期期末结束工作时间。

年6月26日—30日期末工作。7月1日(星期五)暑假开始。8月29日暑假结束,教师报到。8月30—31日学生注册,9月1日(星期三)正式上课。

二、关于期末考试考查安排

1、各校认真做好毕业生毕业考试报名工作,按时组织学生填写《小学毕业生登记表》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于6月29日前交初教室,一份留学校存档。

2、学期末一至六年级质量监测科目为语文、数学,其它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给予评定。

3、语、数学科期末考试试卷由县局组织人员统一命题,统一印制。

4、毕业考试采取就近集中方式设置考点组织考试。考务工作由基层学校负责,考生坐位按期初学生花名册顺序,采取单人单位(另见毕业考试考务安排)。坐位顺序号于6月4日前通过电子文本发初教室(表格式样由初教室统一设计)。阅卷工作由初教室统一组织。

5、县局负责对中心小学,城区小学1—5年级语、数学科质量监测。考务工作由学校负责,原则上考试坐位按学期初学生花名册顺序单人单座或不同年级交叉。考生坐位名册6月20号前以电子文本方式报初教室(表格式样由初教室统一设计)。初教室组织人员统一阅卷。

6、村级小学及教学点质量监测工作由各中心小学自行负责组织。

7、农村中小于6月23日上午安排人员领取一至五年级质量监测试卷。

8、各校组织完成期末各科成绩统计工作,并填写好“县小学期末各科成绩统计表”。城区以学校为单位,农村以中小为单位在期末结束前将各科成绩统计表报初教教研室。

三、其它工作

1、期末期间要注意做好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愉悦的心境下参加复习考试。

2、主动关心随班就读和留守儿童,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参加期末复习和考试。

3、组织人员做好招生片区内适龄(六周)儿童的摸底造册工作,特别要对在外就读的片区内适龄儿童入学情况进行摸底造册(注明入学时间和学校);按照前三残儿少残疾类别编造名册;扎实抓好前三残儿少随班就读及推荐到市特教学校就读工作。

4、认真整理毕业生档案资料。①填写并整理:义教卡、学籍卡、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花名册、毕业生毕业证发放名册、毕业生毕业考试卷。②根据学生升入中学实际情况造册,并将义教卡送学生升入中学。

5、认真回顾一学年来的工作情况,做好总结(学期工作总结、成绩统计表于学期结束前上缴初教室)。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篇3

从历年情况来看,每到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就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原五年级中等学生人数迅速变化,学困生比例逐渐增大。究其原因,教学内容编排跨度大是重要因素。

一、教学内容编排跨度探析

⒈几何图形从平面骤升到立体

从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开始,到五年级下学期认识圆的特征,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学生几乎都在学习平面图形的知识,而六年级的第二单元,就开始深入立体图形知识的学习,由平面到立体概念性知识增加,空间观念由二维转向三维发生质的拓展,学习难度增加了,空间观念发展较慢的学生就会感觉吃力。

⒉数量关系从具体跨越到抽象

六年级以前所学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等等,这些都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只要设置特定的生活情境,再加上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便可总结出数量关系式。而六年级的数量关系,如,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的对应量,对应量÷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等等,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没有,他们根本无法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即使教师反复讲解,一些学生仍无法理解。

⒊部分知识前后间隔时间长

五年级下册安排了圆的知识,相比其他平面图形,圆的概念性知识多,圆的周长、面积计算起来相对比较复杂,但学生的掌握情况还算令人满意。可是到了六年级下学期,经过长达半年的时间,部分学生又把知识“还给”了老师,这时再学习圆柱、圆锥,还得拿出2~3课时复习圆的知识,而且学生还不容易理解。这种情况下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接踵而来,部分学生根本无法接受。

⒋例题之间结构层次跳跃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而六年级教材中的个别例题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前后例题间的跨度大,让大部分学生无法接受。

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单元的两个例题。

【例1】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例2】2007年10月,亮亮把200元按二年期整存整取存入银行,到期后应得利息多少万元?试一试:根据国家税法规定……按5﹪的税率缴纳利息税,纳税后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我们知道例1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应用题,而例2的“试一试”却是一个四步计算应用题,由“一步计算”一下子跨到“四步计算”,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学生做题时常常顾此失彼。而课后练习中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只有几个学生能够掌握。

二、因时因地活用教材策略

⒈在实践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变,有些学生不能一下子接受,但只要让学生多接触实物,相信学生的空间观念会慢慢培养起来。如,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让他们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再让他们自己动手做长方体、正方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亲历感悟中空间观念得到发展。

⒉用基础训练题强化数量关系

六年级数学数量关系较为抽象,无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寻找知识的生长点。我的经验是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加强基础题的训练,每节课开始时都出示基础训练题。如:六(3)班有学生50人,女生占35%,女生有多少人?六(3)班有女生30人,正好是全班人数的35%,全班有多少人?每节课都有4~5题,让学生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这些基础题的训练就像大海中的灯塔,能为学生学习较为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指明方向。

⒊在前后知识间加强联系

圆和圆柱、圆锥之间的间隔时间太长,教师可在六年级上学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练习。这样既复习了圆的周长、面积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使学生慢慢适应繁杂的计算,不至于到了六年级下学期手足无措。

⒋以分步计算减缓例题间的知识跳跃

对于例题间知识跨度大的问题,可以采用分步计算的策略。如百分数应用题例3的“试一试”,可以引导学生小结,得出求纳税后的实得利息可以分为这样几步:①求应得利息。应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②求利息税。利息税=应得利息×税率;③求实得利息。实得利息=应得利息-利息税。这样把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分为几个步骤完成,学生再解决此类问题就轻松多了。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篇4

一、数据统计分析(见附表)

二、总体分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全县班级数

72

74

72

68

68

68

1、低年级从本校横向比对分析看,教学点的成绩比中心校好,在全县班级排名中:锦屏小学二年级语文在全县排名第一,数学排名第二,洋屯小学一年级语文排名第十,而中心校一、二年级语文、数学,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方面都排在后面,从数据分析来看,一二年级和前几名对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二年级我们不止要保证及格率还应该保证优秀率。对于学差生的培养和提升是我们一二年级老师应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三年级英语相对较好些,数据显示我们的各项统计都处于上游,五两个班分别排名第七与十四名,和前几名的优秀班级对比我们的平均分差距不大也就在5分左右,语文数学的及格率、低分率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三年级老师把好及格率、低分率这一关。

3、四、五、六年级:语文成绩从各项数据上看,都处于中上游,六年级两个班分别第九名与十二名,六二班数学相对好些,其它班数学科从各项统计数据看不好,各项率值都比较靠后。英语学科处于中游。主要体现在平均分和及格率的差距上尤其是及格率相差很多。

学生成绩总体来说考的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及格率与全县各校班级对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四、五、六年级语文及三年级英语学科相对较好些,英语学科整体处于中上游水平,数学科一至六年级都不好,严重制约我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致使平均分、及格率偏低。考试的内容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考试,题随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张试卷并不只是针对学习较好的同学的试卷,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是我们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2、学生方面:学生从不同的地方来,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一时难以提高。农村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学生不重视读书,没有意识到读书能带来的长远利益。其次由于家长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学生数量较大,家庭教育缺失。

3、试卷分析中老师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书写潦草、答题不认真仔细,中高年级审题不清。这确实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们平时要严格要求,使之形成习惯,尤其一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4、各班的中下等生偏多,致使我们的各项数据统计都很低。小学阶段我们不能让大部分学生掉队,及格不应是我们对学生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而应该是在85分优秀以上的人数占的比重大。如何抓中间、促学优、消灭不及格是我校全体教师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5、通过我们观看试卷语文写作方面。学生的作文分数普遍较低。平常教师训练的不够,致使作文题学生对于作文的整体把握不够,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在一味的要求字数的多少。

6、通过看老师们的平时试卷分析,老师们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就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所以很难形成能力,致使这方面丢分太多。各个年级在阅读理解方面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也就很难答题。

总之基础、习惯、能力是我们面临提高的三个重点。

三、改进措施:

1、各位任课教师要狠抓基础知识。认真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要求一定要严格,今天要学生学会什么、要学生掌握什么、要学生预习什么、通过作业和检查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方面我们通过教师平常的做法和考试成绩不难看出。

2、老师课上所教的知识除了我们的课上巩固练习以外、课下的作业、练习同样很重要。课上教师要精讲多练,最大限度的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教师每讲完一个问题要辅助相关的训练。所谓的精讲多练,还需有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多下工夫,今天我要讲什么,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外我们在练习课和课下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多做有效题,练习题的设计不能盲目性的贪多,更主要的还是应该有很好的针对性,从而培养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增长能力。

3、对于平时学生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严格把关,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小结、月月有回顾。让学生养成不拖欠的好习惯。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篇5

开学三周学生总结

漫长的假期被秋风带走了,我将进入六年级了。我会有一些感想,因为我很快就要离开我的小学了,我难免会有一丝伤感。

六年级,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代表着同学们的分离,更代表着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会玩过家家的小女孩了,我必须戒骄戒躁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胆大包天,任性妄为。与此同时,我还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当我看见学校再一次迎来一批新成员——一年级的小学生时,我才恍然大悟: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每一个年龄的阶段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与其痛苦地生活着,不如坦然去面对新的生活。因此,我们不应该纠结在朋友的分离之中,而应该想想如何考上一间好的初中、高中与大学,拥有一份好工作。

最近,妈妈告诉我,我的三表姐凭着优异的成绩考上广雅初中了!哇,广雅学校可是家喻户晓的好学校呀!在替表姐高兴的同时,我也十分羡慕。啊,什么时候我也能考上名校呢?看来,我得加把劲儿了!于是,我做好了一份计划表:1。在课堂上把不会的知识弄明白。2。及时预习、复习。3。每周六坚持去表姐家,与表姐一同学习,掌握学习的好方法。4。学习累了时必须恰当休息,不能死读书……

希望我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并认识更多新朋友!

开学三周学生总结2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暑假也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今天,已是星期五了。我升上了六年级后,就觉得这个星期,有很大的改变,老师变得很严肃,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视!我猜,是因为六年级升初中很重要,这意味着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放假了有一个多月了,一开始,是有点不习惯,字也有点马虎,但你认真想想,小扬和小全,没上补习班成绩也那么好,就是因为认真听课,做作业认真,才会成绩好的!所以,我要像他们一样认真听课,不能马虎。我的字渐渐地、渐渐地就好了起来,我现在的堂听本和抄词本都很认真对待,这样才能给老师一个好印象,也能减少我考试时的错别字。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篇6

关键词:默写纠错遍数;实验研究;统一

一、问题提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是当今社会、教师、家长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当下学生本身的迫切需求。最近,我以我所带六(3)、六(6)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就默写纠错遍数的统一与不统一的效果作了一次比较实验。

在本次实验中,教师对六(6)班统一纠错遍数为5遍,而对六(3)班采用不统一纠错遍数的方法,具体是根据学生分数的高低来确定遍数,每次考20个知识点,满分100分。由于张春雅先生的实验已有结论,生字抄写2~3遍达到的效果最好,所以我规定默写达到80分以上纠错2遍,60~80分之间的纠错4遍,60分以下的纠错5遍。

二、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两个班级轮班对比法,在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六(3)(共有31学生)、六(6)(共有33个学生)两个班同时进行。六(3)、六(6)两个班级学生平均水平相当,都有好、中、学困三类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六(3)、六(6)两班的平均分分别是73.0和72.8,本学期期中考试两班的平均分分别是68.6和68.8。整个实验分成两个阶段,为期两个月。第一阶段,六(3)班学生每篇课文采用纠错遍数不统一的方式进行,六(6)班的学生每篇课文纠错的遍数采用统一纠五遍的方式进行。第二阶段进行轮换。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们还采用实物鼓励的方式,让学生看到错少的好处。

本次实验以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七单元二十六至三十课文言字词句为默写内容,对学生的默写成绩逐一登记,通过观察分析两个班级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每篇课文学生默写成绩总和以及平均分的递增趋势,同时对两个班实行不统一纠错遍数和统一纠错遍数两个阶段的成绩(选择好、中、学困生三个层次的学生代表)的递增趋势进行分析。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以了解这种方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统一纠错遍数(错少纠少)的书写质量是否优于统一纠错遍数的。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次实验中,我指导学生学习了5篇文言文字词句,将每位学生两个阶段的成绩进行相关的记录与整理,最后将实验得出的数据用软件进行分析。

从六(3)、六(6)两个班第一阶段平均分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出第一阶段实行纠错遍数不统一的被试的六(3)班学生成绩递增趋势和每课平均分都明显高于实行纠错遍数统一的六(6)班,从而判断六(3)班代表的总体差异也是占优势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六(6)班学生由于不论错的多少,纠错遍数统一五遍,导致平均分时高时低,不具有规律性。这说明,默写后纠错时采用遍数“错多纠多、错少纠少”不统一的形式和统一纠错遍数的方式之间差异是显著的,也就是说,学生每课错的题目因为有“错少纠少”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下准备的功夫就会大一点,这就是不同分数不错待遇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作用。

从六(3)、六(6)两个班第二阶段的平均分统计分析中我们得到同样类似的结果,唯一不同的只是学生的平均分都比第一阶段更高一些,这是由于第二阶段的考试已经复习考过的内容,相对来说,学生的掌握程度要较第一阶段好一些。

从六(3)、六(6)筛霭嗟难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成绩对比,我们可以得出采用纠错遍数不统一“错少纠少”的方式,不论是哪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会因此而努力靠近“错少”的分数。中等学生在努力地向80分以上靠近,而学困生也是在努力地向60分靠近,以此期望纠错的遍数更少。

结果证明,默写纠错的遍数实行统一与不统一的方式,对于学生主动积极性的调动作用是不一样的。不统一的纠错遍数设计更能让学生为更好的成绩而努力,以期达到一个不用纠错的目的。

总之,通过本次的对比试验研究,我们寻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不是为了批评默写错的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鼓励那些错多的学生向错少的方向去努力。因为采用纠错遍数不统一(错多纠多、错少纠少)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加明确,是老师可以采纳的教学好方法。

参考文献: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篇7

2014年6月25日我镇中心校组织了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工作,考试结束后对我校全体教师要求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成绩并要求写出自己的试卷分析与反思,我们也通过分析各班和各个学科的的成绩和上学年期末和本学年的期中考试进行比对分析,现将期末考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数据统计

1、一年级、二年级,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方面都在后面,二年级数学及格率处于中游。从数据分析来看,一二年级和前几名对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平均分相差最多18分,及格率相差最多20个百分点。一二年级我们不止要保证及格率还应该保证优秀率。对于学差生的培养和提升是我们一二年级老师应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数据分析

2、三年级较好,数据显示我们的各项统计都处于中游,和前几名的优秀年级对比我们的平均分差距不大也就在5分左右,语文数学的及格率存在很大差距,英语及格率很好100%.这就要求我们三年级老师把好及格率这一关。

3、四年级:语文成绩统计不好,各项都比较靠后。数学英语处于中下游。语文数学平均分和前几名对比相差在12分左右,英语相差在5分左右。四年级也主要体现在平均分和及格率的差距上尤其是及格率相差很多。

4、五、六年级从各项数据上看,都处于中游,其中六年级语文及格率偏低。五、六年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同前几名对比分数差距不是很大。

三、总体分析

学生总体来说考的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及格率和兄弟学校对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三、五、六年级相对较好,佟XX的英语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看了一下各位老师的试卷分析,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如下。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致使平均分、及格率偏低。考试的内容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考试,题随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张试卷并不只是针对学习较好的同学的试卷,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是我们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2、试卷分析中老师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书写潦草、答题不认真仔细,中高年级审题不清。这确实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们平时要严格要求,使之形成习惯,尤其一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3、各班的中下等生偏多,致使我们的各项数据统计都很低。小学阶段我们不能让大部分学生掉队,及格不应是我们对学生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而应该是在85分优秀以上的人数占的比重大。如何抓中间、促学优、消灭不及格是我校全体教师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4、通过我们观看试卷语文写作方面。学生的作文分数普遍较低。平常教师训练的不够,致使作文题学生对于作文的整体把握不够,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在一味的要求字数的多少。

5、通过看老师们的试卷分析,老师们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就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所以很难形成能力,致使这方面丢分太多。各个年级在阅读理解方面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也就很难答题。

总之基础、习惯、能力是我们面临提高的三个重点。

三、改进措施:

1、各位任课教师要狠抓基础知识。认真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要求一定要严格,今天要学生学会什么、要学生掌握什么、要学生预习什么、通过作业和检查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方面我们通过(翟XX、张XX、佟XX)三位教师平常的做法和考试成绩不难看出。

2、老师课上所教的知识除了我们的课上巩固练习以外、课下的作业、练习同样很重要。课上教师要精讲多练,最大限度的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教师每讲完一个问题要辅助相关的训练。所谓的精讲多练,还需有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多下工夫,今天我要讲什么,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外我们在练习课和课下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多做有效题,练习题的设计不能盲目性的贪多,更主要的还是应该有很好的针对性,从而培养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增长能力。

3、对于平时学生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严格把关,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小结、月月有回顾。让学生养成不拖欠的好习惯。

六年级数学期中总结篇8

单元 单元内容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 单元 单元内容 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 高亭中心小学占地面积15650平方米,绿化面积2623平方米。现有教师100余人,班额35个,学生1200余人。学校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拥有航模专用教室、海洋科技作品陈列室、标准科学实验探究室、标准室外排球、篮球与网球||| 2011年度浙江省小学科学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工作总结 根据“浙江省第二轮&lsquo;农远工程&rsquo;资源建设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建设项目”的工作部署,喻伯军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于2011年1月启动并建成。一年来||| 六 年级 第二 学期 制定人 芦慧 时间 2012.3 单元 周次 实验名称||| 五 年级 第二 学期 制定人 钱忠兰 时间 2012.3 单元 周次 实验名称||| 四 年级 下 学期 制定人 杨洁 时间 2012.3 单元 周次 实验名称||| 三 年级 第二 学期 制定人 王小茹 时间 2012.3 单元 周次 实验名称||| 以活动为抓手 扬基地之风帆——2011学年第一学期科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1年9月13日,莲都区教育网公布我区第一批学科基地的评选结果,我校作为全区唯一一个小学科学基地名列其中。这是一项荣誉,更是一||| 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我校六年级有三个教学班,每个班的学生数在44左右。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科学观察能力和实||| 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我所教的四年级两个教学班,每个班的学生数在40以上。大部分学生的都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而||| 周次 日期 教材内容 课时|||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始了,为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现对一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科学组全体教师要学好用好《教学规范》,创设一个“轻负高质”的教学环境,以优化科学课堂|||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 《科学》六年级下册有“微小世界”、“ 物质的变化”、“ 宇宙”、“ 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视角对周围|||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地球的运动。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 一、本册教材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电、新的生命、食物、岩石和矿物。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