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明礼仪策划8篇

时间:2023-03-01 16:22:47

文明礼仪策划

篇1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教师文明礼仪对于师范生来说,有着它特殊的意义。教师礼仪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如何表现教师应有的气质与风度。教师是学校课件下载[*]始并简要介绍讲座流程和讲座期间的纪律制度。

3、.主持人致辞欢迎主讲人到场,讲座开始。

4、工作人员维持好现场纪律,摄影人员做好拍照工作。

5、主讲人讲座结束,主持人宣布恭送并引领主讲人退场。

6、主持人致感谢词,并宣布讲座结束。

7、学生有序离场。

8、讲座结束后做好卫生清洁工作。

(二)、教师文明礼仪手抄报

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手抄报比赛加深同学们对教师礼仪的理解,从而深化同学们“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意识。

活动时间:

比赛要求:

1、手抄报统一用四开美术纸。

2、版面布局合理,图文结合,知识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

3、手抄报必须包含报头、插图和文字等三部分。

4、班级、宿舍和姓名等注明在每份手抄报的背面 。

5、版面制作均使用手征文时间:

10月16日至11月4日

征文要求:

1、用文字表达自己在教师文明礼仪系列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想。

2、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文字精炼,要有真情实感。

3、题目自立、体裁不限,字数800字以上。

4、请在篇尾注明作者的班别、姓名。

评委老师:

管怀国教授

奖项设立:

2、所有获奖者均颁发奖状、奖品。

(四)、教师

文明礼仪活动成果展

活动目的:

通过教师文明礼仪成果展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4、同学们共同分享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篇2

地点:初一(1)班教室

指导教师:李媛(班主任)

主持人员:赵若辰、杨宇澄

参加人员:初一(1)班班主任李媛老师、副班主任宋东艳老师、初一(1)班全体同学以及校长、政教主任、初一年级各班班长和宣传委员等。

一、指导思想

以20xx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努力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北京市民文明公约》等文件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文明礼貌等传统美德教育,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体现素质教育的成果。

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反思周围的事物,反思自己的行为,能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并将其外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促使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他们更快的成长。

二、班会背景

虽然学生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是正面教育,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文明、不礼貌、不道德的现象屡有发生,许多学生在礼仪小节上仍存在着模糊认识。在全社会同心协力开展“我为奥运添光彩”活动之际,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提高青少年文明素养已成当务之急。

三、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对全班学生进行爱祖国、做主人、讲文明、懂礼仪、守公约、重细节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就自身之事、身边之事进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检自纠意识,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修养,在班集体中营造“班荣我荣、我耻班耻”的正确的集体舆论氛围,争创文明标兵班。

四、设计思想

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身边正反琐事为素材,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为原则,以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查阅资料、学习讨论、自导自演,寓教于乐,从而明辨是非,达成共识。

五、前期准备

利用晨检和班会时间解析《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学习xx关于“xxxx”的讲话和文明礼仪宣传材料等;针对学生轻视小事、忽略细节的问题,每日请1-2名善于观察身边小事,并能给予客观分析和恰当评价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学生认识以小见大、因小失大的含义;搜集班内外的不文明现象,以随笔形式进行剖析,并于班会中交流,互相启发,自我教育;通过板报开设班级问题诊所,将同学们反映强烈的问题张榜公布,警示全班;与信息课整合分组制作文明礼仪小报、与政治课整合个人制作xxxx小报,均在班内展示评选;围绕校园文明礼仪,以分组协商、自由结合、查寻编纂等方式准备班会节目。

六、预期效果

通过设计、准备和召开班会的全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自律意识和文明素养得以提高,懂得文明礼仪应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班集体整体面貌朝着文明标兵班的方向发展。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期下“八荣八耻”为指导思想,弘扬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对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改变陋习,树立良好的校风,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提高教师思想素质水平,引导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在师生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升师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提高师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教师能文明敬业,文明育人,学生自觉守纪,礼貌待人,校风文明,学风淳正,人人讲道德,人人讲礼貌。

三、学习内容:法规文件,《都是文明礼仪规范》《中小学文明礼仪常规》《校内礼仪常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八荣八耻”德育教学片。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学习中心校的关于开展指导精神,依照安排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活动领导组,制定本年度活动方案。

领导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长职责:负责安排本次活动的总体规划,协调各方关系,传达上级指导精神,

副组长职责:制定方案,组织开展实施本次活动

组员: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身道德礼仪素质并积极实施对学生的教育。

2.多方面多形式进行宣传发动

利用校园板报、广播、班级园地进行宣传

在校园醒目由、文明礼仪标语

召开师徒动员会主题班会、队会

3.学习形式:

教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讨论,并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学习笔记

学生:组织观看有关文明礼仪的教学片,利用集会进行集体教育,开展各种德育活动,举行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演讲比赛。

五、步骤和时间安排

本次活动分三个步骤:

(一)制定方案、学习、宣传发动(三月五日-六月31日)

篇4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生活;礼仪教育;策略

幼儿礼仪教育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提要,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总体素质的提升;礼仪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个体思想觉悟道德素质、文化教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个人礼仪形象是我们自尊、自爱、自立之本。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及其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家庭,幼儿园进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幼儿园是基础教育机构,如何培养幼儿从小就成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园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常规管理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的策略上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实践尝试:

一、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老师是孩子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拷贝着老师的思想和行为。所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老师不仅仅是实施者、教授者,更应该是学习者和实践者。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行动。礼仪不只是外在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内在的履行,品德也是决定礼仪成败的重要因素。为了让老师成为礼仪的垂范,修炼内在的功底。

因此,使教师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并且要求老师仪表方面端庄大方,不穿高跟鞋和时髦拖鞋、不披肩散发、不穿奇装异服。在行为上,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幼儿招呼要回礼,不拿幼儿当出气筒,教育要得当正面。待幼儿真诚有爱心。对同事彼此谦让、彼此尊重、宽容大度,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成长。

二、重视环境创设,营造礼仪氛围

为了加强教师、家长、幼儿的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深入到一日生活中,使礼仪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针对幼儿特点开展各种礼仪区角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借助物质环境的创设,对幼儿礼仪的习得在时间与空间上得以延续,脱离了纯粹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老师将幼儿在一日常规中表现最棒的进行积分并反馈到栏目上,有效引导孩子行为习惯规范。幼儿园对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凸现了幼儿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成为了幼儿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

三、礼仪课程化,在幼儿一日常规中体现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化、生活化,旨在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及教学计划,每周两次向幼儿展开礼仪教育。我们在教学中深入故事、儿歌,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让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内容。使孩子们知道了哪些是礼仪,礼仪都有哪些行为。我们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出现一些不爱护公物、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四、引导家长群体,巩固礼仪习惯

篇5

一、高校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有关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教学多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尽管国内有相当多的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研究,但是就商务礼仪实践教学实际情况而言,高校比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多。 

1.高校经管类专业对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是普遍存在的。我国高校并非所有的经管类专业都设有商务礼仪课程,有些也仅将商务礼仪作为选修课。有些人认为商务礼仪实训、实践、实验和设计是高职院校的事,因而高校的商务礼仪课重理论讲授轻能力素养培养。 

2.高校商务礼仪教学手段比高职院校更单一,缺乏多样性。目前许多高校商务礼仪教学法仍较落后,有的实践教学改革仅仅是增加多媒体放映,有的实践教学则放任自流。 

3.现在的一些商务礼仪实践教学存在不足。教学研究多不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与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大而全,可操作性差。同时,有些商务礼仪教学改革方案细节考虑不周,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自发的创造性不强,其实践教学改革效果仍待提高。 

二、高校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的要点 

1.转变高校教师对商务礼仪课程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高校教师对商务礼仪课程的不正确观念。高校教师要认识到商务礼仪课程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第一门实用课程,学生的顺利就业与之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工作的理解、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要以礼仪文化教育为基础的。因此高校经管类专业都应开设商务礼仪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由于商务礼仪理论本身不是什么深奥的知识,对商务礼仪的讲授以点评为主引导,大量的时间应该是商务礼仪实训或实践或策划设计课。 

2.提高高校商务礼仪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校经管类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不能开展或开展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商务礼仪教师本身对商务礼仪践行能力不足。高校许多教师并没有经历过社会商务活动,真实商务礼仪经验不够,甚至对学生就业面试过程不甚了解。因此要提高商务礼仪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商务礼仪教师的业务水平。商务礼仪是一门感性特强的课程,学生对老师的感官认知度非常重要,因此担任商务礼仪课的教师最好是那些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注重个人形象、人际关系良好的老师。提高高校商务礼仪教师业务水平的途径除了他们能多参与学校日常的礼仪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机会参与专业的商务礼仪培训,到企事业单位亲身经历一些有关商务礼仪活动,让他们参与学生就业的某些活动,这样才能使老师们了解现代的商务礼仪实情,进而有效地提高商务礼仪教学效果。 

3.高校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向导。检验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最简单有效方法就是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学生毕业顺利就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取决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践行,这正是商务礼仪教学目的所在。所以高校商务礼仪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向导,商务礼仪教学内容、方法、任务都应该围绕各自专业未来就业的实际需要而定,教学效果必须对学生未来就业与事业进步有提升作用。 

三、高校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设计 

多年的实践教学告诉我们,实训、实验、课程设计必须以任务为驱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的任务驱动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社会需求和实际教学条件等因素,为各种实践教学设置相应的可操作的情景任务来推动教学进程。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商务礼仪任务设计。教学实践任务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不再是死的理论,更多的是多个可检验和可评价的具体实践任务。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的完成达到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适用于以任务为驱动的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类型。(1)理论课中的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法可分为案例分析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商务礼仪案例可以是文字案例、图片案例、视频案例。选择典型案例并设置让学生分析评价的任务,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评价强化学生对具体商务礼仪特点要领的理解。示范教学可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一些操作性强的礼仪任务,任务可繁可简。例如某种毕业生面试场合的着装、站姿、对话等等,再例如某个国家或地区商务用餐或见面仪式等等。示范教学必须让学生提前明白示范任务目的要求并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学生一旦完成示范操作,老师和学生立即给予分析和评价。示范教学法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礼仪意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商务礼仪实训课。要较全面提高学生商务礼仪的实际践行能力,理论课堂上的参与式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商务礼仪实训课可以较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商务礼仪实训课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小品式模拟法(也叫模拟现场教学法),商务礼仪实训具体任务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①个人形象礼仪:男女化妆、男女着装、站姿、行走、言谈;②社交礼仪(又可细分为国别社交礼仪、地区社交礼仪、民族社交礼仪):谋面礼仪、接待礼仪、音乐舞会礼仪、公共场所交谈礼仪;③电话礼仪:打电话礼仪、接电话礼仪等等。 

小品式教学法非常适合商务礼仪中的交際礼仪及商务专题活动的教学,实训项目任务要设置多种不同的情境,编写前期脚本,由单个或多个学生扮演剧本中的角色再现任务情境,真实的展示学生对某些商务礼仪的理解与掌握,然后组织师生对模拟的情景进行析评价。小品式教学法教师只是编剧,可组织引导但不必导演;学生是“主角儿”,自我导演自我创新与展示;师生集体分析评价,较客观公正,参与者和观看者都会有所收获。

       (3)商务礼仪实习课。尽管小品式教学法可以模拟商务礼仪绝大部分情景,但仍旧是“模拟”。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商务礼仪知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和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商务礼仪实践实习。例如在学校让学生顶岗“工作”,或参加社会上的开业、剪彩、交接、新闻发布会等等,或者义务为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大型活动担任接待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提高学生接人待物的礼仪技巧,这样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礼仪基础。 

(4)商务礼仪项目策划课。如果硬要说高校和一般高职院校在商务礼仪教学上有层次区别,那就是高校更应该重视商务礼仪项目策划设计。商务礼仪项目策划课是学生综合使用商务礼仪知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为某些专业的商务活动设计整套商务礼仪实施计划书的实践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要求提前公布相当数量的项目,一般1-5人完成一个项目策划,当然学生也可以自拟项目。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总体策划:商务项目名、项目背景、主題目的、目标公众、时间地点、活动内容;②信息媒介传播策划: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报刊等媒体宣传策划;③主次会场布置:舞台背景设置、灯光设置、音乐布置、主席台布置和座次、观众席的布置、节目及演员的安排;④宴会礼仪策划:档次与标准、宴会布置、车队礼仪、席位安排、讲话安排;工作程序策划又分为:前期准备工作:活动批文的申报和办理、活动请谏的设计、印刷和寄发 、活动场所的落实、设计和布置、接待人员的组织和培训、活动新闻资料和有关新闻统发稿的编写;活动现场工作 :全程接待礼仪的细化操作和资料发放、全过程监控和具体事物协调、摄影和摄像安排及现场调度;应急预案、善后事务处理等等礼仪。 

商务礼仪项目内容要根据不同项目任务而设计,既要符合大致规范性的体式,又要符合项目具体实际要求。 

2.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任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任务设计一定要科学与合理,实践任务设计要系列化系统化,任务设计要与专业特点、社会热点和未来就业紧密结合,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条件。(2)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任务设计应该综合经管类专业其他课程的知识来设计,例如应当将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知识渗透到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中。(3)任务设计要有防作弊设置。实训、实验和策划设计的任务设置一定要考虑学生作弊的可能性,以确保评价的成绩的真实公正。实践教学的防作弊设置主要通过任务的多样性、任务领取的随机性、任务完成过程的可查性和任务细节记录的唯一性来实现。(4)任务设计要构建一套合理的教学成绩评价体系。商务礼仪教学成绩体系总体上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平时考勤成绩、作业任务成绩、理论成绩、实训实践或课程设计操作成绩。关键是任务操作成绩必须再次细化,要细化考察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步骤或考察点,即要制定出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的指标权重及其相应的定性定量考核标准,同时要及时记录这些成绩,最后汇总出学生总成绩。 

四、结束语 

篇6

一、高校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校有关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教学多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尽管国内有相当多的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研究,但是就商务礼仪实践教学实际情况而言,高校比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多。

1.高校经管类专业对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不够重视是普遍存在的。我国高校并非所有的经管类专业都设有商务礼仪课程,有些也仅将商务礼仪作为选修课。有些人认为商务礼仪实训、实践、实验和设计是高职院校的事,因而高校的商务礼仪课重理论讲授轻能力素养培养。

2.高校商务礼仪教学手段比高职院校更单一,缺乏多样性。目前许多高校商务礼仪教学法仍较落后,有的实践教学改革仅仅是增加多媒体放映,有的实践教学则放任自流。

3.现在的一些商务礼仪实践教学存在不足。教学研究多不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与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大而全,可操作性差。同时,有些商务礼仪教学改革方案细节考虑不周,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自发的创造性不强,其实践教学改革效果仍待提高。

二、高校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的要点

1.转变高校教师对商务礼仪课程不正确的思想观念。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高校教师对商务礼仪课程的不正确观念。高校教师要认识到商务礼仪课程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第一门实用课程,学生的顺利就业与之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工作的理解、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要以礼仪文化教育为基础的。因此高校经管类专业都应开设商务礼仪必修课,而不是选修课。由于商务礼仪理论本身不是什么深奥的知识,对商务礼仪的讲授以点评为主引导,大量的时间应该是商务礼仪实训或实践或策划设计课。

2.提高高校商务礼仪教师的业务水平。高校经管类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不能开展或开展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商务礼仪教师本身对商务礼仪践行能力不足。高校许多教师并没有经历过社会商务活动,真实商务礼仪经验不够,甚至对学生就业面试过程不甚了解。因此要提高商务礼仪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商务礼仪教师的业务水平。商务礼仪是一门感性特强的课程,学生对老师的感官认知度非常重要,因此担任商务礼仪课的教师最好是那些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注重个人形象、人际关系良好的老师。提高高校商务礼仪教师业务水平的途径除了他们能多参与学校日常的礼仪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有机会参与专业的商务礼仪培训,到企事业单位亲身经历一些有关商务礼仪活动,让他们参与学生就业的某些活动,这样才能使老师们了解现代的商务礼仪实情,进而有效地提高商务礼仪教学效果。

3.高校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向导。检验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最简单有效方法就是看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顺利就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学生毕业顺利就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取决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践行,这正是商务礼仪教学目的所在。所以高校商务礼仪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向导,商务礼仪教学内容、方法、任务都应该围绕各自专业未来就业的实际需要而定,教学效果必须对学生未来就业与事业进步有提升作用。

三、高校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设计

多年的实践教学告诉我们,实训、实验、课程设计必须以任务为驱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的任务驱动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社会需求和实际教学条件等因素,为各种实践教学设置相应的可操作的情景任务来推动教学进程。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商务礼仪任务设计。教学实践任务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不再是死的理论,更多的是多个可检验和可评价的具体实践任务。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的完成达到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适用于以任务为驱动的商务礼仪实践教学类型。(1)理论课中的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法可分为案例分析教学法和示范教学法。商务礼仪案例可以是文字案例、图片案例、视频案例。选择典型案例并设置让学生分析评价的任务,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评价强化学生对具体商务礼仪特点要领的理解。示范教学可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设计一些操作性强的礼仪任务,任务可繁可简。例如某种毕业生面试场合的着装、站姿、对话等等,再例如某个国家或地区商务用餐或见面仪式等等。示范教学必须让学生提前明白示范任务目的要求并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学生一旦完成示范操作,老师和学生立即给予分析和评价。示范教学法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礼仪意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商务礼仪实训课。要较全面提高学生商务礼仪的实际践行能力,理论课堂上的参与式教学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要求。商务礼仪实训课可以较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商务礼仪素养。商务礼仪实训课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小品式模拟法(也叫模拟现场教学法),商务礼仪实训具体任务可以是以下几个方面。①个人形象礼仪:男女化妆、男女着装、站姿、行走、言谈;②社交礼仪(又可细分为国别社交礼仪、地区社交礼仪、民族社交礼仪):谋面礼仪、接待礼仪、音乐舞会礼仪、公共场所交谈礼仪;③电话礼仪:打电话礼仪、接电话礼仪等等。

小品式教学法非常适合商务礼仪中的交H礼仪及商务专题活动的教学,实训项目任务要设置多种不同的情境,编写前期脚本,由单个或多个学生扮演剧本中的角色再现任务情境,真实的展示学生对某些商务礼仪的理解与掌握,然后组织师生对模拟的情景进行析评价。小品式教学法教师只是编剧,可组织引导但不必导演;学生是“主角儿”,自我导演自我创新与展示;师生集体分析评价,较客观公正,参与者和观看者都会有所收获。

(3)商务礼仪实习课。尽管小品式教学法可以模拟商务礼仪绝大部分情景,但仍旧是“模拟”。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和掌握商务礼仪知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校和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商务礼仪实践实习。例如在学校让学生顶岗“工作”,或参加社会上的开业、剪彩、交接、新闻会等等,或者义务为当地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大型活动担任接待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提高学生接人待物的礼仪技巧,这样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礼仪基础。

(4)商务礼仪项目策划课。如果硬要说高校和一般高职院校在商务礼仪教学上有层次区别,那就是高校更应该重视商务礼仪项目策划设计。商务礼仪项目策划课是学生综合使用商务礼仪知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为某些专业的商务活动设计整套商务礼仪实施计划书的实践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要求提前公布相当数量的项目,一般1-5人完成一个项目策划,当然学生也可以自拟项目。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总体策划:商务项目名、项目背景、主}目的、目标公众、时间地点、活动内容;②信息媒介传播策划:电视电台、网络、报纸报刊等媒体宣传策划;③主次会场布置:舞台背景设置、灯光设置、音乐布置、主席台布置和座次、观众席的布置、节目及演员的安排;④宴会礼仪策划:档次与标准、宴会布置、车队礼仪、席位安排、讲话安排;工作程序策划又分为:前期准备工作:活动批文的申报和办理、活动请谏的设计、印刷和寄发 、活动场所的落实、设计和布置、接待人员的组织和培训、活动新闻资料和有关新闻统发稿的编写;活动现场工作 :全程接待礼仪的细化操作和资料发放、全过程监控和具体事物协调、摄影和摄像安排及现场调度;应急预案、善后事务处理等等礼仪。

商务礼仪项目内容要根据不同项目任务而设计,既要符合大致规范性的体式,又要符合项目具体实际要求。

2.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任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任务设计一定要科学与合理,实践任务设计要系列化系统化,任务设计要与专业特点、社会热点和未来就业紧密结合,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条件。(2)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任务设计应该综合经管类专业其他课程的知识来设计,例如应当将商务谈判、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等专业课知识渗透到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中。(3)任务设计要有防作弊设置。实训、实验和策划设计的任务设置一定要考虑学生作弊的可能性,以确保评价的成绩的真实公正。实践教学的防作弊设置主要通过任务的多样性、任务领取的随机性、任务完成过程的可查性和任务细节记录的唯一性来实现。(4)任务设计要构建一套合理的教学成绩评价体系。商务礼仪教学成绩体系总体上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平时考勤成绩、作业任务成绩、理论成绩、实训实践或课程设计操作成绩。关键是任务操作成绩必须再次细化,要细化考察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步骤或考察点,即要制定出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的指标权重及其相应的定性定量考核标准,同时要及时记录这些成绩,最后汇总出学生总成绩。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 2003

篇8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湖南省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研究”研究成果。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既是一个理论研究课题,更是具体的实践课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首要任务,学生礼仪素质正是其身心素质的基本内容,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迫切性。而社会转型和理念多元格局的形成,更增加了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难度,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有必要创新方法,构建新的培养模式,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力收培养之效,这样才能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建构的意义和必要性

弄清楚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和必要性,有助于自觉加强对学生的礼仪素质专题教育,形成规范化的教育培养机制,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价值意义。

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课题,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学生礼仪素质养成,能满足人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的内容中,各有不同层次。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礼仪素质养成的需要,就属于人的需要中的精神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通过礼仪的交际,让人得到爱,得到尊重,获得自我实现,所以,加强礼仪素质培养,是满足人的需要的重要方式。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直接培养人的各种素质,利益素质培育当然也是素质培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个不确定的开放的,无限的系统,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的观点,强调了人的社会性,是人的不确定性本质在社会哲学上的展现。他们说的都意在说明,人还在发展过程中,人需要继续发展。而经过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发展的主要战略,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素质的培养,正是符合人的本质发展的需要。此外,礼仪素质的培养,还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其价值和意义都是非常巨大的。

(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问题不仅仅在于提升认识,明确其意义,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事实恰恰相反,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由于社会理念多元多样化竞争、价值观多元碰撞,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面临着各种结果,可以是社会主义的,也可能是封建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主义的,甚至是反动的。尽管我们认同对主体的价值理念的多元现实给以包容和谅解,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强调了社会主体价值理念的优化和健康发展,即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率各种价值观。因此,相关的人格构建、素质培养,就显得既很迫切,又不是轻而易举的。

二、构建礼仪素质培养立体综合模式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必须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过程和效果,统筹兼顾,规范实施,使礼仪素质培养形成一个有机体系。

(一)模式建构的整体构想。

我们设想,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应该包含基本的教育因素,包括礼仪教育的目标确认、规制建构、礼仪规范的制定、硬件投入、总体规划、任务安排、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结果评估验收等等,也包括学生的各种关系和交际方式,这些具体的因素,关涉到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必须以人为本,以育为纲,以养成为目的,以方法创新为要务,抓制度、抓过程、抓反馈,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坚持实践,才能收效。基于育人规律基础上的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为礼仪教育的系统化、规范化,给出了基础条件。学校德育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都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深刻认识,共同重视,把礼仪素质培养当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来抓,当作育人的要务来抓,在这基础上,权衡全局,构建起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模式,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的力度,教育与管理并重,激励和规范并行,力使过程完善、效果彰显。

(二)模式的构成因素和作用机制。

该培养模式由培养机构、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组合成基本因素,共同指向培养对象,再加上培养过程的流程运作最后达到培养目标,再经过流程中的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各个因素,使之与时俱进,符合发展变化的形势要求和育人需要。这些基本的因素,形成了既互相联系又独立生存的子系统。其中,培养机构主要是指学校,如中学、中专学校、初中、小学、幼儿园等,学校中的班级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单位,活动小组是基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方式变革的需要,而组成的机动机构,着重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是教育规律在育人过程中的形式表现;培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层次的学生道德品行、礼仪要求、行为准则等,是礼仪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培养方法则是育人的总体范围和宏观要求,包括理论指导、技能训练和具体尝试实践等。

三、基本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制定和落实好学生礼仪培养规划、制度等。

礼仪准则的具体条款、礼仪规范培养的具体要求,都需要通过基本的制度制定和落实来实现,所以,规划、发展战略和基本制度的制定,是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的基本因素内容。就是说,中小学生的礼仪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具体规划、计划、制度等的制定和落实,形成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的局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动。其中,国家教育职能部门既承担着管理督导任务,还承担着制定学生礼仪素质规范培养的战略、策略、规划和计划安排等宏观任务。要制定礼仪规范培养的目标、任务和统一的操作规则,以便有规可依,有仪可行,有任务驱动。就是说,不但要具体制定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更要制定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培养目标、基本制度等,以便保证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日程,并取得实效。同时,学校要加强管理,加大礼仪素质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校园礼仪素质规范养成的氛围和环境,推动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促成学生礼仪素质的提高。

(二)强调礼仪内容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

礼仪内容是礼仪素质培养基本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切实强调礼仪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以满足教育培养过程的需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其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便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需要。古往今来,礼仪规范和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现实的需要而推陈出新。某一阶段公认的规范准则,可能在后来的社会实践中被否定,被扬弃,同时又有新的内容增加进来,如此发展变化充实提高的结果,使得礼仪规范常学常新,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文明。所以,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也要注意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充实更新礼仪内容,剔出一些过时的内容,网络交际要求、网络文明规范等则是新的活动领域的礼仪内容,需要给学生以系统的培养。类似这些,都属于礼仪素质内容的创新,需要我们关注时代的变化,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进展,及时修订、充实、丰富现代礼仪规范的内容,以便保持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三)突出学生礼仪规范的实践。

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关键在实践。在落实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首要形式。学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把礼仪规范的条文转变为学生的尝试行动,学一条,用一条,并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行动,这样就易于巩固所学,使礼仪规范变为学生的良好习惯。

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是我国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基本模式的建构,符合教育实际,更为具体的培养过程创设了可以遵循的范式。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培养效果,以促成广大中小学生礼仪素质的提升,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新世界出版社 20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