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8篇

时间:2023-03-01 16:23:13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篇1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从2003年开始修订,2009年修订工作基本完成,于2012年正式公布。人们期盼已久的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稿》)终于面世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迫切想知道《修订稿》和《实验稿》比较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怎样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思想?我们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要做哪些调适?这些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十年的《实验稿》为什么要修订?

《修订稿》的出台,有它的历史条件。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改革下达了一系列的指示,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的研制和修订符合时展的要求。

《修订稿》的出台,是建立在十年检验的基础之上的。2001年《实验稿》颁布后,引起了语文界乃至学术界的热烈反响。《实验稿》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新鲜与兴奋,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思考与困惑。由于《实验稿》本身的不完善,人们对它的质疑乃至批评频频见诸报刊,有专家坦言:“新课程追求新理念、新概念有余,但由于缺乏辩证和互补的观点,往往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显示出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的弊端,包容性明显不足。”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需要在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实验稿》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成了势在必行。

2. 《修订稿》是“大修”还是“小修”?

《修订稿》是《实验稿》的继续,是守正出新的结果。“稳中有变”“变中有度”是《修订稿》最显著的特点。“稳”,坚守课程改革的宏观规划,实现学生的发展。“变”,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观调适。“稳”,体现在四个“不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不变、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变、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变、课程标准的结构框架和设计思路不变。“变”,《修订稿》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面的合理建议,对《实验稿》进行积极的、必要的修订、完善,使概念表述更准确、评价体系更科学、阶段目标更明确、实施细则更具体。

3. 《修订稿》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坚守生命课堂的主流价值,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修订稿》一大亮点。《修订稿》在“前言”“课程基本观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几次提及“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当下,在课程教学实践的层面上,人们比较多地关注课堂上出新的理念、出众的教师才艺,却漠视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语文教学异化和边缘化现象较严重,教学形式新潮别致,教学手段时尚花哨,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观正在遭遇挑战。《修订稿》倡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对我们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具有引领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再现语文的本色,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型,即将教学行为从对“教”的关注转向对“学”的关注,从对“学”的关注进一步转向对“人”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4. 《修订稿》为什么要在“前言”别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文字。中国语文是民族的,中国语文课程也应该是民族的。中华文明之根在语文,中华民族应在多元文明急剧碰撞的浪潮中占一席之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新异思潮席卷而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面临被颠覆的危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裂缝日益加宽加深。在这一背景下,语文教学必须责无旁贷地立足于民族精神,培植青少年的精神根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语文课程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作为语文课程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5. 整个《修订稿》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了多次,如何理解和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是当今语文界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语。“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它的主体由工具性内涵和人文性内涵构成,但又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简单相加。“语文素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包含哪些要素,有关专家的解释、说法不尽相同。一种解释着眼于宏观,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内容。另一种解释着眼于微观,“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想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还有一种解释着眼于课程论,将“语文素养”理解为: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

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念诞生不容易,要给它恰如其分的解释也不容易。各方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语文素养”所作的解释虽不尽相同,但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明确“语文素养”的内涵。

6. 《修订稿》为什么要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强调“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修订稿》在第三部分提出“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语文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这是构建“和谐语文”的重要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新课程语文教育应处理好语文课程内部若干对辩证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自主与引导的关系、学科本位与学科特点的关系、超越与守正的关系、认知与情意的关系、目标与策略的关系、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过程与实效的关系、质疑问难与感悟积累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上若干对关系都包含着两个方面,对于双方必须以全面的、相互联系的、相互渗透的辩证观点来对待,才能避免片面和偏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以避免重复历史错误,只有协调好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关系,才能使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7. 《修订稿》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造力的,提出“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那么,语文课程资源包括哪几部分?

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阅览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广泛地利用这些资源,其实质就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

8. 《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为什么仍保留原有的表述,只“守正”而没有“出新”?

语文课程如何定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2001年《实验稿》给语文课程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这一表述,有人认为这是对语文界长期争论的一个较为科学的判定,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成果的总结。有人却提出各种质疑,认为这一定义仍然未脱窠臼,未跳出“一两个词+性”的刻板定式,仍然叫人疑虑。

时隔十年,《修订稿》问世后,语文界特别关注对语文课程性质是否有新的定义。对比《修订稿》和《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发现《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义仍保留原有的表述,一字未改。有人认为,《修订稿》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只是“守正”,并未“出新”。有人却提出,“语文课程不管怎么改,有些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不能改的,改了就会引起混乱,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修订稿》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只是让大家有一个“临时共识”,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还有待随不同时展而不断认识。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这个问题的真正解决将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

9. 《修订稿》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增添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应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落实和体现?

《修订稿》这一部分的增补,既宏观科学地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微观地指导了语文教学。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的课程改革如何确定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就应体现在“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应该讲,早在理念上形成共识,我们现在所要着力探索的,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落实和体现。

值得关注的是,语文教育专家和众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反思,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对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科学探索,最需要的是辩证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以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克服片面性,使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更加健康、顺畅。

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现实和未来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应重新审视我们过去和现在进行的“教学行为”。

10. 《修订稿》怎样体现“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理性地继承与创新“语文知识教学”?

《实验稿》曾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由于理解上的片面,导致许多语文课堂淡化甚至回避语文知识。语文课堂要不要讲授语文知识,《修订稿》作了回应,基于“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修订稿》旗帜鲜明地提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语文知识教学的重新回归,既健全了作为课程的语文内涵,又弥补了《实验稿》的缺失。《修订稿》中呈现的主要是最基础的语文本体知识,这在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中依次列出。这就启示我们,语文知识应该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语文知识本身就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曾有过论述:“我们现在需要反思和重构的不是语文知识系统本身,而是语文知识观。在语文知识的教学上要变系统知识为有用的知识,变知识的掌握为知识的运用,变知识本身的单维取向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取向。”

11. 《修订稿》在总目标中,为什么要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当下,社会上的大量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涌向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这个时候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教育,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美好的、健康的审美观。语文学科应主动承担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重任,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观过程中,利用审美对象激活学生思维,引导他们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美,使其由形象的感知上升到运用和联想获得美的领悟。

12. 《修订稿》为什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现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较多地采用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合作、交流成了主旋律,但往往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怪圈中。有的课堂上,来不及让学生很好地接触文本、品味语言,就进入合作讨论。这类课把形式当做本质去追求,使得表面的讨论、合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集体讨论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的智慧,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不能搞形式,要讲实效,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要看有没有值得讨论的问题,第二要看问题需不需要讨论,第三要看有没有讨论的条件,第四要明确讨论的要求和规则,第五要在个人阅读的前提下展开讨论。

13.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认识、实施“双主体”教学?

教学活动,包括教和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方面,教师是主体;在学的方面,学生是主体。这两个主体并非是互不相关的,它们统一在教学范畴中。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是由教师培养出来的,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学生的主体性之中。“双主体”教学旨在倡导建立一种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实践,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教学效益。“双主体”教学尚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尚需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

14. 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因为教材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同时,教材从来只能传递正确的、有结论的事实,没有形成结论或有争议的问题从不在教材中露面。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

15. 《修订稿》在“前言”中提出“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植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简略地说,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即求知、练能、启智、传情、审美等功能。

16. 《修订稿》在“具体建议”中提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常见的识字教学方法有哪些?

2000年,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研讨会,向社会征集识字教学方法有三十多种,其中常见的有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速成识字、部件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簇识字、听读识字、电脑识字等方法。任何一种识字教学方法都要符合汉字学习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7. 《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新的表述,为什么要增加“教科书编者”这一对话方?

在教学中,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有助于师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使用。有时候,通过教科书编者提出的建议或“思考、练习”入手进行教学,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 《修订稿》在写作教学方面,为什么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概念?

在写作教学方面,第一阶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阶段(3~4年级)、第三阶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阶段(7~9年级)是“写作”。1~2年级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3~4年级重在减少束缚,使学生自由表达;5~6年级重在表达真情实感,使学生有个性表达;7~9年级重在多角度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修订稿》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概念,其目的主要是在写作教学上做了教学梯度的区分,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从而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

19. 《修订稿》在课程评价方面有哪些突破?

评价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修订稿》对“评价建议”的内容重新做了调整,并增添了四个标题,条理更清晰,体系更完善。

在“评价目的”上,体现了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善教师教学在“评价手段”上,“加强形成性评价”和“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还要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

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中最为敏感,也是最为困难的环节,如何在评价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及当前评价改革的新要求,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

20. 如何看待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篇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修订稿”)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以及附录等各个方面,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改善后的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将对今后的语文课程改革起到更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平衡性: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中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段描述进一步清晰了语文课程的定位,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是知识性课程,也不是理论性课程,而是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在于掌握静态的语文知识,获得知识的“带宽”。语文也不是单一性课程,或语言学、或文字学、或文章学、或文学,而是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能只顾及一方。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密不可分,高度融合。

因此,我们绝不能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观点。工具性一旦和思想文化绝缘,语文教育必是死的,最终将只剩下躯壳;人文性一旦和语言文字脱钩,语文教育必是虚的,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

这属于本体论范畴,它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思考基础与认知背景,如果缺少对这一点的正确认识与基本理解,就会影响日常教学行为。但前些年,不少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性,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感悟,注重拓展延伸,注重旁征博引,忽略了对语言的含英咀华,忽略了文本形式。很多时候,语文课偏向了文学课。而近些年,在强调“语文味”的背景下,有的教师教《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仅要求学生体会主人公答辩的机巧睿智和文章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字里行间弘扬的民族志气、民族自尊和对文化认同的坚持,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只成为一种点缀和装饰。还有的教师上公开课不愿教《清贫》,即使勉强教之,也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上,不敢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去感受其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以为这样的教学会缺失“语文味”。可以说,在今日的部分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枯萎、终极关怀泯灭、工具理性泛滥的情况又开始占上风。①

修订稿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当前,社会上时有人批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道德教育,怀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对欧美的母语教育也羡慕不已。其实,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化、思想的陶铸,当前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也都极其重视德育因素。修订稿的价值取向是继承了传统的,也符合全球教育趋势。修订稿进一步理清了语言文字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兼有,必须统一,万不可偏废于一方。任何改革,最怕的就是走极端,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语文课程的“双性统一”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育思潮逐渐靠拢的大趋势。

二、时代性: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未来公民素养培养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这一“新的课题”,修订稿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作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在实验稿中已被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理念,体现出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发展与和谐发展,体现了语文水平高低是学生多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思想。

修订稿中的“语文素养”,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其内涵和外延比实验稿中有所扩展,涵盖了科学技术普及所带来的新要求。如修订稿“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十条明确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要求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有更具体的描述,此处不作引用。

“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修订稿中新增的内容,向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使他们成为跟得上时代节拍的21世纪合格公民。

就媒体素养看,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早就把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台湾、香港也已在21世纪到来之时,在语文课程中纳入了媒体素养。美国基础教育界于2007年推出了“21世纪技能”计划,该计划期望以核心学科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还有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②

当今时代,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已不再是某些专业人员所特有的素养,而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的这些素养,语文课程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这一点,修订稿已发挥了风向标的功能。如何让生活在数字化信息世界中的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客观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

修订稿还有一处新的表述,同样是一盏导航灯。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2009“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64分,位列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韩国高出26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分别为3.6%和20.1%。但是,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9%和12.8%。可见,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成绩差异高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说明上海在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上分布不均衡。③尽管这只是上海学生的表现,尽管非连续文本不仅仅出现在语文课程的阅读中,但随着非连续文本,如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在生活中日益重要,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已成为未来公民的素养之一。

此外,修订稿对综合性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未来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三、累积性:学段目标、内容的设置与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之间的进一步关注

修订稿和实验稿一样,仍是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呈现“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相比实验稿,各学段中各板块的目标与内容,梯度更明显,层次更清晰,内部一致性更强,学段间的衔接更紧密,更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例如,关于“现代文阅读”,第一学段针对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提出相应阅读要求:“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能“复述……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针对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针对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针对文学作品,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简单议论文,提出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对新闻和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对科技作品,还提出“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对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可见,每个学段的阅读要求,都建立在该学段学生的阅读基础、认知规律、思维特征之上,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阅读的内容随着学段的增高而呈现出多样化,阅读的要求也随着学段的增高逐步提升。譬如,同样是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的要求就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同样是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等,第四学段的要求明显高于第三学段。

写作同样如此。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三学段定位于“习作”,第四学段定位于“写作”。概念的变化,带来的是理念的变化、目标的变化和要求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呈现了不同学段的特色和差异,也体现了对写作过程的重视。而有些要求则在不同的学段反复强调,并螺旋式上升。如对想象力的培养,第一学段明确“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第四学段强调“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曾提出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项基本原则,强调每一个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在加涅看来,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推进的,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④

修订稿的目标与要求以累积性的方式组织安排,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有利于提醒教师去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切不可不顾学生实际,一味拔高教学要求。只有避免了这样的“好心办坏事”,才有可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此外,修订稿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降低要求,也许是更多地考虑到全国各省市教育的均衡,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学科课程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低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高标准,就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则是基本标准。如果课程标准要求过高,且偏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的话,会造成教育方针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因此,类似识字量这样的调整,体现了对每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关注。

修订稿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明确了“先认先写”的300个字。同时,在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强调,“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强调,“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去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也强调了这样的理念与要求。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义就在于它的非物质性,在于书法所积淀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所以,这样的要求不为过,完全符合书法的价值取向。我们要通过教学彰显这样的价值取向,让写字的过程,让整个语文教育的过程,成为育人的过程。

除上文所涉及的各方面体现出了修订稿在实验稿基础上的改善之外,修订稿在“实施建议”部分也作了相应调整,尤其是针对近些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强化了某些要求,如“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等。可以说,修订稿在对课程静态结构的设计和对课程动态教学的引领之间也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

就目前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标准来看,有些国家提供了“内容标准”,有些国家提供了“学习水平分类”,修订稿中尚未有这方面内容,这恐有修订组专家们的立场。确实,标准不是圣诞树,不必什么东西都往上挂,一切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基于标准的教学,亦应如是。

注释:

①谭轶斌《语文:须立“现代文明人”》,《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

②靳昕,蔡敏《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修订稿”)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以及附录等各个方面,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改善后的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将对今后的语文课程改革起到更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平衡性: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中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段描述进一步清晰了语文课程的定位,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是知识性课程,也不是理论性课程,而是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在于掌握静态的语文知识,获得知识的“带宽”。语文也不是单一性课程,或语言学、或文字学、或文章学、或文学,而是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能只顾及一方。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密不可分,高度融合。

    因此,我们绝不能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观点。工具性一旦和思想文化绝缘,语文教育必是死的,最终将只剩下躯壳;人文性一旦和语言文字脱钩,语文教育必是虚的,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

    这属于本体论范畴,它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思考基础与认知背景,如果缺少对这一点的正确认识与基本理解,就会影响日常教学行为。但前些年,不少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性,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感悟,注重拓展延伸,注重旁征博引,忽略了对语言的含英咀华,忽略了文本形式。很多时候,语文课偏向了文学课。而近些年,在强调“语文味”的背景下,有的教师教《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仅要求学生体会主人公答辩的机巧睿智和文章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字里行间弘扬的民族志气、民族自尊和对文化认同的坚持,则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只成为一种点缀和装饰。还有的教师上公开课不愿教《清贫》,即使勉强教之,也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上,不敢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去感受其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以为这样的教学会缺失“语文味”。可以说,在今日的部分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枯萎、终极关怀泯灭、工具理性泛滥的情况又开始占上风。①

    修订稿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当前,社会上时有人批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道德教育,怀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育,对欧美的母语教育也羡慕不已。其实,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历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教化、思想的陶铸,当前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也都极其重视德育因素。修订稿的价值取向是继承了传统的,也符合全球教育趋势。修订稿进一步理清了语言文字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水乳交融的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必须兼有,必须统一,万不可偏废于一方。任何改革,最怕的就是走极端,课程改革也是如此。语文课程的“双性统一”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育思潮逐渐靠拢的大趋势。

    二、时代性: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的继承和未来公民素养培养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前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面对这一“新的课题”,修订稿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作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在实验稿中已被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理念,体现出语文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体发展与和谐发展,体现了语文水平高低是学生多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思想。

    修订稿中的“语文素养”,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其内涵和外延比实验稿中有所扩展,涵盖了科学技术普及所带来的新要求。如修订稿“总体目标与内容”的第十条明确指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要求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有更具体的描述,此处不作引用。

    “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这一修订稿中新增的内容,向我们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使他们成为跟得上时代节拍的21世纪合格公民。

    就媒体素养看,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早就把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台湾、香港也已在21世纪到来之时,在语文课程中纳入了媒体素养。美国基础教育界于2007年推出了“21世纪技能”计划,该计划期望以核心学科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还有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②

    当今时代,信息素养、媒体素养、技术素养,已不再是某些专业人员所特有的素养,而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提高学生的这些素养,语文课程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这一点,修订稿已发挥了风向标的功能。如何让生活在数字化信息世界中的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客观地分析信息、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新课题。

    修订稿还有一处新的表述,同样是一盏导航灯。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在2009“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中,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64分,位列全球第一(比第二名的韩国高出26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分别为3.6%和20.1%。但是,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达到6级和5级水平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9%和12.8%。可见,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上的成绩差异高达25分,在总成绩高于oecd平均值的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说明上海在不同文本形式的课程内容上分布不均衡。③尽管这只是上海学生的表现,尽管非连续文本不仅仅出现在语文课程的阅读中,但随着非连续文本,如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在生活中日益重要,阅读非连续文本的能力,已成为未来公民的素养之一。

    此外,修订稿对综合性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也体现了对未来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三、累积性:学段目标、内容的设置与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之间的进一步关注

    修订稿和实验稿一样,仍是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呈现“学段目标与内容”的。相比实验稿,各学段中各板块的目标与内容,梯度更明显,层次更清晰,内部一致性更强,学段间的衔接更紧密,更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例如,关于“现代文阅读”,第一学段针对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提出相应阅读要求:“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能“复述……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针对叙事性作品,提出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针对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针对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学段针对文学作品,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简单议论文,提出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对新闻和说明性文章,提出“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对科技作品,还提出“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对较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提出“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可见,每个学段的阅读要求,都建立在该学段学生的阅读基础、认知规律、思维特征之上,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阅读的内容随着学段的增高而呈现出多样化,阅读的要求也随着学段的增高逐步提升。譬如,同样是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的要求就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更进一层;同样是说明性文章、非连续性文本等,第四学段的要求明显高于第三学段。

    写作同样如此。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三学段定位于“习作”,第四学段定位于“写作”。概念的变化,带来的是理念的变化、目标的变化和要求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呈现了不同学段的特色和差异,也体现了对写作过程的重视。而有些要求则在不同的学段反复强调,并螺旋式上升。如对想象力的培养,第一学段明确“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第四学段强调“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泰勒曾提出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项基本原则,强调每一个后继内容要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地展开。在加涅看来,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依次推进的,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④

    修订稿的目标与要求以累积性的方式组织安排,既体现了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有利于提醒教师去帮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切不可不顾学生实际,一味拔高教学要求。只有避免了这样的“好心办坏事”,才有可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此外,修订稿适当降低了第一、第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降低要求,也许是更多地考虑到全国各省市教育的均衡,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学科课程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低标准,在有些国家是最高标准,就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看,则是基本标准。如果课程标准要求过高,且偏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的话,会造成教育方针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矛盾。因此,类似识字量这样的调整,体现了对每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关注。

    修订稿新增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明确了“先认先写”的300个字。同时,在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强调,“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强调,“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去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也强调了这样的理念与要求。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义就在于它的非物质性,在于书法所积淀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所以,这样的要求不为过,完全符合书法的价值取向。我们要通过教学彰显这样的价值取向,让写字的过程,让整个语文教育的过程,成为育人的过程。

    除上文所涉及的各方面体现出了修订稿在实验稿基础上的改善之外,修订稿在“实施建议”部分也作了相应调整,尤其是针对近些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强化了某些要求,如“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等。可以说,修订稿在对课程静态结构的设计和对课程动态教学的引领之间也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

    就目前世界各国母语课程标准来看,有些国家提供了“内容标准”,有些国家提供了“学习水平分类”,修订稿中尚未有这方面内容,这恐有修订组专家们的立场。确实,标准不是圣诞树,不必什么东西都往上挂,一切都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基于标准的教学,亦应如是。

    注释:

    ①谭轶斌《语文:须立“现代文明人”》,《语文学习》2010年第10期。

    ②靳昕,蔡敏《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篇4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比较 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2001》)已经走过了快15年的历程,它成为中学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向标,指导英语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的改进与实施。教育部于2003年,2012年对原有的《课标(实验稿)2001》进行了修订,力求能够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推进英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文章通过对2001和2012版课程标准的比较,引发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思考。

一、《课程标准(2012 年版)》与《课标(实验稿)2001》的总体变化

《课标(2012 年版)》本着反复研讨,精心修订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课程性质、思路设计和教育目标等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具体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使之更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体现高中英语课程指挥棒的作用。

二、2001版和2012版课标相同点

1.依据相同。两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是教育部门以文件的形式规定高中英语学习者应该达到的英语语言能力目标。因此课标的制定都是大量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在大量的实际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制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高中学生在不同年级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形成相应的情感和态度等。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都依据当时高中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从国家发展的需要,社会对毕业生英语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实际的发展特点为依据,遵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力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总体目标。

2.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两个标准的制定都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从文字表述和理念上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运用英语学科的工具来实现教育目的和意义以及为地方社会服务的目的。两个标准的制定为中学英语学科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英语教学目的明确化,教学过程规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标准的制定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宪法”,使得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能以标准为依据来规范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过程,规范教学态度,努力达到课程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具有科学性。同时两个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标准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实际需求,从而指导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教学活动。

三、《课标(2012 年版)》与《课标(实验稿)2001》的差异比较

1.课程性质的差异。《课标(实验稿)2001》明确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特点,能够掌握一定语音、语法知识,能够看懂一定的英语阅读资料等都从语言的工具性出发,语言的人文性特点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但在《课标(2012 年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是第一次明确了英语学科需要利用它的工具性特点,理解和包容不同国家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自身良好的品德和长远发展。

2.分级标准的差异。两个标准都以有一定英语语言技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依据,但是《课标(2012版)》对个别的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等进行了更为详尽具体的文字表述,如2001版的课标中规定“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在《课标(2012 年版)》中修改为“理解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以及其意义和用法”。这一修订对名词的单复数掌握更加具体,并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类似的还有“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修订为“理解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等。所有的表述都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

四、基于两个标准的思考

两个标准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标(实验稿)2001》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由原来课堂的主导者向“引领者”“促进者”转变,《课标(2012版)》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以教师自我效能感为源头,提升自身的教育价值观。其次,教师需积极转换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再次,在大数据时代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

总之,通过两个标准的比较,发现标准在制定时具有传承性,同时通过差异的分析发现标准的制定更加细化,更具有操作性,同时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标准为依据,适时调整和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黄伟明.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剖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4,(25).

[2]雷新勇,周群.从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视角审视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J].考试研究,2009,5(1).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篇5

一、明确方向,强化引领性

《2011年版》在“前言”中开宗明义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前言”中还写道:“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明确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精神一脉相承,较好地强化了课程标准的引领性。

二、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性

《2011年版》强调思想道德修养,强调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为学生首先是社会中的人,把学生放到社会中加以培养,才能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发展。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目标”中,增加了“集体主义”、“提高文化品位”等内容。这些内容既从大的角度体现了时代对人才的重新定义,也从小的方面体现语文课程回归生活的需要。《2011年版》也多次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点符合时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目前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2011年版》将新技术和多媒体学习语文作为现代社会很重要的学习方式被反复提到,且有明确的要求,如“教学建议”中“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等的阐述,都增强了时代性。

三、注重素养,凸显学科性

《2011年版》要求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文中多次写到“提高语文素养”,这一说法区别于《实验稿》中“语文能力”一说。毫无疑问“语文素养”的内涵更能突显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特点。《实验稿》中“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通用性话语被改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实验稿》“教材编写建议”中“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样比较空泛的话改为“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注重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之间的衔接。”这样更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同时,相比于《实验稿》,《2011年版》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并反复强调对当今社会的关注,体现出了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有利于进一步改变以往语文学习中割裂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空洞分析等现象。《2011年版》还对时下语文学习中存在问题予以关注,针对汉字被日渐边缘化的倾向,增加了识字写字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贯穿所有学段;在具体建议中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四、要求具体,突出指导性

《2011年版》在“具体建议”中,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分学段提出明确建议,且符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知规律。同时澄清了某些概念和认识,如“具体建议”中“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强调了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在附录中,一是1~6年级优秀诗文背诵由70首改为75首,7~9年级由50首改为61首;二是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字表中的17字附带部首变体:人(亻)、刀(刂)、心(忄)、水(氵)、手(扌)、爪(爫)、犬(犭)、火(灬)、玉(王)、示(礻)、衣(衤)、竹()、肉(月)、足()、言(讠)、金(钅)、食(饣)。这一些具体的要求,大大方便了教师教学。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篇6

【关键词】本科翻译专业 同声传译 课程设置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带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来我国进行投资,相应的需要更多的翻译人员,尤其是同声翻译人才,但是同声翻译对翻译人才的要求比较高,自由翻译员和部分沿海地区的高校教师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对此加快培养高级翻译人才已经迫在眉睫。从2016年高校招生简章和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来看,有近200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翻译专业,有三十余所大学开设了口译专业研究生学位点。由于对同声传译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师资力量紧缺,国内仅有几家外语院校和培训中心如北京外国语高级翻译学院、对外经贸大学的欧盟口译培训中心、新东方学校等对同传进行研究生层次的招生和培训。

其中多数院校开设翻译专业似乎要同时设置同声传译课程,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与传统英语专业进行区分,体现出翻译专业的独特之处,有院校开设翻译专业首要考虑的是建设同传实验室,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一条件才能开展同传人才的培养。对于人的智力机制来讲,同传课程有着强大挑战性,是否适合在本科阶段开设;若开设应怎样进行专业定位;对此本文结合同传专业的开设可行性、学科建设及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本科翻译专业开设同声传译课程的普遍问题

从相关统计数据得知,目前我国已有二十余所大学的本科翻译专业开设了同声传译课程。就北京的高校而言,北京大学、外国语大学、对外贸易大学、语言文化大学以及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开设了同声传译语言实验室,此外还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也相继开设了这一课程。过去这些院校的同传课程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或是面对社会开办的培训班。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本科生开设这一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更为专业的语言翻译能力。但是如何在本科生有效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上开展同传教学,传授同传技能,将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1.硬件配置问题。由于同传课程的特殊性,实训在教学中的比例较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学习和训练,更多的还是在大量的训练中提升同传技能。这就需要借助仿真同传设备建立独特有效的反应机制,并且由于同传的高难度和强度,通常情况下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来合作完成同传人物,因此学生在训练中除了要对翻译技巧进行训练,还要对教学设备的使用和功能的切换进行熟练掌握;此外还有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换和配合等,以上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借助专业设备来完成。

但是,很多院校的同声传译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设备不够完善,有些并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同传实验室,多数情况下都是利用传统的语音室开展相应的课程。由于本科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研究生,只有两个或是四个传箱设备的实验室内不能容纳大量的学生。

同传课程的开设还需要借助同传实验基地,即以网络为平台,转化和推广人才翻译系统和翻译成果。高校数字同传实践基地要具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综合化等特点,不但要满足学生的课堂学习,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频繁的实战演练机会,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领域和翻译市场,在实践中快速掌握并提升同传的技能和水平,并完成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

2.师资配备问题。本科同传专业的师资水平不均衡,教材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口译训练需要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依据我国颁布的教学大纲,口译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量,同传教师更需要具备这一条件。这样不断更有利于教师自身同传水平的提升,同时还能在教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补充更多更新鲜的咨询和专业知识,保证授课内容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例如,复旦大学对同传教师的要求中就有,在具有国家相应的同传教育资质的基础上,同时还要保证每年有90天左右的会议口译工作量,来保证教师的同传能力。但实际上,很多院校严重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除了同传人才本身的严重匮乏外,还有的教师错误的认为这样违背了具体的授课基本要求,种种原因都导致了口译教学师资数量和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了课程的质量。

3.课程设置问题。同声传译课程需要大量的模块化阶段练习,该课程开设前要求学生已经完成了基础的学习准备阶段。但是从目前同传教学的效果来看,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存在难以应付的情况,听、译难以协调,对双语语言和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实际上,目前我国本科翻译专业中口译课、双语转换技能课、笔译课以及其他相关的课程数量十分有限,课程设置偏离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阶段性和衔接性,很难为程式化和自动化要求较高的同传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影响同传翻译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践效果。

二、本科翻译专业同声传译课程的启示

本科翻译专业开设的同声传译课程设置应与口译专业及同声传译专业设置有所区别。课程教学模式应更灵活、教学内容难度要适中,要充分考虑这一阶段学生的接受力和本科翻译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根据以上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科阶段翻译专业中同传课程的教学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1.以培养同传思维习惯为先。当前,国内多数学生的外语习得,主要在非自然语言环境中实现的,即先学习语言规则,随后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实现孰能生巧,最终变成脱口而出的行为语言。这一习得方式导致学生在理解以及运用第二语言进行表述时,下意识地遵守语法规则。如只有完全听完整个句子才能实现对句子的正确理解;只有把整句的语法建构好才能添加词句。但是口译员要一边听一边将发言人想要表达的意思翻译并传递出来,需要学生打破原有语言理解习惯,对语言语法结构进行重构,抓住意群的断句和理解,通过语法或非语法手段,获得衔接能力。

2.以技能训练为主。在同声传译教学的基础阶段,结合本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理解能力,教师要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如:断句技巧、精力分配、信息概括等多种技巧。这一阶段的训练不宜选取过难的资料和训练内容,以免制造大量的理解阻碍,影响对技能的综合训练,要做到技能训练主线清楚、层次分明、逐渐递进。主体训练则是结合同传过程中个人的具体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训练。

3.以有稿同传训练为重。世界级会议的发言人90%以上都会准备发言稿,即便是没有发言稿也会列好发言提纲,因此有稿同传是同声传译中较为重要的方式,更是有效的同传训练方法。有稿同传练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敏锐能力和双语能力。

同传训练都是从有稿同传开始的,有稿同传是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之间的重要过渡和连接过程。在有稿同传和无稿同传中,译员都实现了从在线性语言中获得信息,前者是视觉文字后者为听觉文字,两种形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同传技能在语言训练中获得,通过加入语言听辨干扰,在强化、循序渐进中实现无稿同传。

4.建立有稿同传、影子训练和无稿同传系列教学模块。本科教育阶段同声传译课程的教学模块建议较高层次同传教学更系统化、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要更具可操作性。建议选用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础模块开展实践。

有稿同传主要是针对句子的处理,尤其是顺句驱动翻译原则,此外,还包括对句子成分和句式的习惯性处理。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从口译教材、报纸或杂志中摘选合适的练习段落和篇章,文章长度以及难度程度要适中,内容不能晦涩难懂,且专业程度低,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学习应用句子处理技能。本阶段同时还要介绍视译相关的准备,如在稿子中的句子上标识出不同的切分标标志,标记文章思路,先翻译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难句,并实行短时间的跳读等。之后将音频加入到训练中。进入有稿同传环节,此后学生就进入了真正的听、观、译、说综合任务处理阶段。实践中要强调学生对以上处理过程的协调性,防止出现一味埋头念稿的情况,培养注意力的定向听辨能力,最终形成听原语言同时自我监听的习惯,充分了解学生对自身声音的管理技巧和相应的设备使用方法。在随后的练习训练中,适当对内容实施增减处理,实现难度合理增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兴奋性。

影子训练是国内外翻译教学的基本练习方法,主要用于培养译员一心多用的职业习惯。本科教学中在开始阶段可以采用对原语言的同步复述,熟练后再进行原语言的延迟叙述。之后可以联系概括内容大意并逐步增加记忆的内容和难度,锻炼短时记忆能力。在影子练习中可以适当加入抗干扰内容,如数数练习等,实现分脑能力的有效提升。

无稿同传在整个本科专业课程中比例较小,内容也都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甚至选用之前课堂上的训练资料作为练习资料,主要对技能进行训练,重复利用材料,充分发挥其价值,服务的目的是不同的。这一阶段的练习需要学生对各项任务的充分和动态了解,保证拥有充足的能力分配能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三、小结

总而言之,本科开设同声传译课程是否合理,和同声传译课程设置的深浅程度,要严格结合各个院校师资水平、学生的双语水平、学校的教学设备。对于开设本科同声传译课程的院校,其课程设置要与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设置有所区别,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目的和学生能力来开展教学和训练。

参考文献:

[1]黄春燕.本科同声传译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创新小议[J].海外英语,2013,06:12-13.

[2]谭彬.同声传译中语言思辨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1:110+114.

[3]林记明.关于同声传译在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定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82-86.

[4]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J].中国翻译,2010,02:39-43.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篇7

[关键词] 过程教学法 高职高专 写作教学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课题,课题编号:GZGZ7611-133,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结果法”与“过程法”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引 言

随着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英语的重要性逐渐突出。职业岗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各个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其地位也越发重要。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规定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英语的教学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加强语言技能的培养。写作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但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写作教学始终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鉴于此,本文试图根据目前高职英语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探讨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以解决当前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分析

1.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实际教学中,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各个专业的公共课,课时非常有限,同时受教材编排的影响,英语教学绝大多数课时都被用于讲授语言点和语法等内容,写作这一环节常被列为练习或布置为课后作业。正是由于对写作的不重视,在写作教学上没有系统的写作训练策略,只是为了写而教,很少在写前让学生讨论表达中可能出现的语言知识和现象,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正确指导,造成了学生写作思维不活跃,真正要写却写不出来的困境。

2.教师写作教学方法落后。受长期以来英语教学“重知识点讲授,轻写作训练”教学思路的导向,教师忽视了对写作教学方面的深层次研究,造成写作专项训练方面的指导很不理想。同时,写作教学需要大量的批阅时间,批改作文时只注重批改学生所犯的语法错误,很少会针对写作内容或文章的语篇结构写出具体评语,更有甚者仅仅评个等级了事,这样的批阅方式根本无法体现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也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3.教师缺乏正确的写作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先讲授一些写作技巧,分析范例,讲解常用句型,再让学生对照范例进行模仿写作。这种侧重结果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更有一部分教师倾向于应对考试的投机性教学,即在写作教学中并不教授语言内容如何表达,而是就题论题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模板,应对哪种类型的题目套用相应模板。例如应对议论文时,首先在第一段简单阐述自己的观点;接下来列举两到三个论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同时用较少的笔墨来说明相反的观点有哪些局限性;最后作出总结,重申自己的立场。这种套用模板的写作方式的确能做到学生写作不跑题,但把学生的思路禁锢在这些框框架架中,限制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学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并且,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一落千丈,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将越来越严峻。

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提高写作教学效益,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并采用正确的写作教学策略。其次要更新写作教学观念,优化写作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写作。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写作教学思路,评阅文章时要注重对文章内容的评价而不仅仅是强调文章的形式。

过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过程教学法是国外普遍采用的写作教学方法,它以交际理论为基础[1],“注重交际和应用能力的本质,以及语言的交际过程”[2],综合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写作视为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创造过程。“过程法”强调写作教学要注重写作思想内容的挖掘和表达,注重学生作为写作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强调反复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加深了解自己的心理认知过程,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最终提高其写作能力。过程教学法强调写作过程的巨大作用,这更能体现写作教学的本质,符合语言教学发展的规律。然而,如何把过程教学法融入到我国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这是广大教师关心的问题。研究者们对过程教学法的写作过程有着许多不同的划分方式,综合分析后发现,其主要的课堂实施策略如下:

1.写前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是构思阶段,要求学生搜集素材、拟定题目和选择体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挖掘题材内容,使学生积极投入写前准备活动。在课堂实施中,教师应先将写作的题目和要求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有时间讨论和交流。通过对题目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在收集资料时目的性更明确,从而能有意识地对资料和信息进行评价和选择,进而拟定出写作的提纲。写作提纲有利于使内容更集中,条理更分明。具体做法为: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轮流将自己的提纲介绍给同学,供大家思考、讨论。学生之间在相互听取意见的同时,可以使他们产生新的想法,开拓新的写作思路,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在此期间,教师应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写作的知识和技巧,学生也应注意要记下好的建议和观点,以供写作时参考和借鉴。

2.独立起草阶段

这一阶段是写作的主要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把所有的资料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加工和整理后,将自己的构思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草拟成稿。在学生的独立起草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的写作活动,监控学生把握正确的写作方向,及时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并鼓励学生尽量放开去写,把能想到的内容一气呵成地记录下来,避免中途停下来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因为思路的打断,往往会破坏思维的流畅性[3]。因此,对于初稿的写作要将重点放在内容表达上,不必过于顾及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此外,教师还应当让学生明白:初稿本身也是一个反复构思创造的过程,作者需要构思、修改、再构思、再修改,直至初稿的完成。

3.反馈阶段

初稿完成后要进行课堂反馈。反馈是写作过程的中心阶段,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强读者意识、降低写作焦虑、弥补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反馈一定要及时、具体。具体操作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的初稿交换相互审阅或轮流介绍自己初稿的内容和结构,并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同时,教师也应当以读者的身份审视学生的初稿,并对初稿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具体提问。提问不仅要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也要表明学生文章中的长处。这样可鼓励学生写好文章的信心,同时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初稿的修改。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讨论的重点放在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结构及写作技巧。对初稿的反馈讨论里,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他们的纠错行为由被动纠错变为主动纠错,从而正面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同时,学生往往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想法,这将促使第二稿的内容更加充实、结构更为合理。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适时把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答疑和启发。

4.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修改阶段本身既是反馈的需要,也是反馈的结果,是写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修改能“能培养学生的读者感,培养对潜在读者阅读期望的考虑”,文章的修改不仅包括内容、文字、修辞等各个方面,还应注意语言表达形式上的错误,如句型结构、语法规则、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等。学生修改作文,主要以教师和同伴的反馈信息为依据。修改方式既可以以学生个人的方式进行,也可以以小组或让学生结伴的形式进行。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修改文章时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文章的主题是否突出;文章的内容是否完整;文体的运用是否恰当;段落的结构是否合理;句型使用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内容与写作目的是否一致;开头与结尾是否照应;文中是否有语法错误;论点、论据是否正确;是否存在着大小写、拼写等技术性错误。根据以上原则反复进行修改,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会逐渐摸索到写出好文章的奥秘和窍门,并逐步加深对写作主题的实质性认识。这样修改后的文章不但更具有可读性,而且还有更多的实际意义。因此,修改过程充分体现了写作教学的教学原则,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监控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重写定稿

通过教师的指导、同伴和教师的反馈信息及学生个人的反复审定和思考,学生对初稿反复进行修改和润色,完成最终成稿。之后,教师和同伴对学生重写的文章作出进一步反馈和评定,学生将得到的意见和看法汇总起来,必要时再作参考,进行修改和重写,如此反复,直至最终定稿。

过程教学法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任何的教学方法不可能适应于所有的教学环境。可以肯定地说,过程教学法的操作难度比较复杂,操作过程相对漫长,对教师教学素质、能力水平、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比传统教学法要高得多。过程教学法的宗旨是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监控促进学生的有效写作,师生交流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在过程教学法的课堂上,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重视学生主观能动作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积极投入写作过程的各个阶段,可以克服学生对写作的惧怕心理,使其真正领会写作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因此,过程教学法的教学原理更符合写作教学的实质。面对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我们亟须改进现行的传统教学方法,灵活而合理地借鉴过程教学法的教学原则,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能动作用,力求使英语写作教学科学化、系统化,以真正促进和提高我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坚.过程教学法与英语写作教学[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2]贾爱武.英语写作教学的改进:从成稿写作法到过程写作法[J].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5):75.

学生语文课程发言稿篇8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训练 评价策略 过程性评价

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背景和现状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比较理想和科学的方法是,通过创设与课文和学生实际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书面表达训练,加深对综合运用语言的理解,从而使言语技能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发展成为自然和可能。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文章缺少普遍的地道性和严谨性。部分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和动力,丧失对英语写作的信心甚至英语学习的信心。

笔者认为这主要与传统英语的终结性评价机制有关。其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和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评价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机制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运用的意义

1.变传统的片面的评价模式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体系不仅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学习内容的水平,还评价个体的兴趣、态度、策略等。

2.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努力和尝试作为评价的重点,包括制订学习计划,合理安排预、复习的进程等。

3.加强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包括学生记录学习的进展和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感悟和收获。老师不定期地抽查记录册,作出书面反馈与评议,评估的空间从课堂一直延伸到课外,使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

三、过程性评价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1.在起始阶段,老师要激发学生写的动机,特别注意预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产生表达的欲望,与潜在的读者沟通信息和情感。

2.写初稿。写初稿是进一步整理写作思路、整合写作内容的过程,鼓励学生在写初稿时尽量发挥想象,不必过于顾及表达的外在形式,有时还有可能重写。

3.同学互评。把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对同伴作文进行评价。如涉及主题是否鲜明时可提问:“本文的观点是什么?”“各个段落的中心大意是什么?”

4.再稿。通过小组讨论,互批互改,最终成文。在这个环节,我们简要传授批改策略,要求学生重点检查语法、拼写等错误。

5.教师批阅。教师批阅包括对学生作文的描述、定义、一致性等因素所作的指导,并且每一项指导都配有相关的评语。每篇作文通常阅读三遍。第一遍,进行通读,了解文章的大意。第二遍,针对文章的内容写出评语,包括优点、问题及建议;第三遍,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划出语法错误及用词不当的地方。

6.师生交流。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讲述文章的大意,回答教师在评语中提出的问题。

7.定稿。学生把从各方面得到的意见加以汇总,重新考虑修改以后,完成最终作品。学生把成稿和所做的各种笔记、提纲、初稿等一并交给教师,教师对文章的总体内容及可读性作出评价,同时还要指出成稿较初稿有何改进。

8.展览。数次整理修改后的成稿,应是学生最得意之作。我们把学生参与收集的素材,初稿、再稿、定稿、师生评语等做好整理,归入个人写作档案袋。引进竞争机制,张贴优秀范文,小组之间进行评比,获奖、张贴次数最多为胜。

以下是运用“过程性评价”较为成功的一个案例。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前上网查询家乡临沂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并且结合自己对家乡的了解,为描述临沂的风土人情做好了相关的英语语言的准备。在写前准备阶段,老师就范出描写文的框架分析,为学生写临沂的方位做好铺垫。然后四人一组就Quiz about Linyi(1)展开讨论,很快得出了答案:

Linyi is called the land of Mount.Meng and Yi

Linyi is named after the River Yi

学生对临沂的地理位置进行确认:

Geography of Linyi:

In the North In the west In the east In the south

提问:In general,where do people keep fish in Linyi?

学生模仿范文写出Fish is kept everywhere.All around the city of Linyi,south to Lanshan,west to Feixian,north to Yinan,down to the River Yi,people keep fish.的精彩句子。第二段在学生对Linyi的relics and ruins了解基础上开展讨论Quiz about Linyi(2):Can you tell us some relics in Linyi?学生经过老师指点写出了Wang Xizhi Home,Mount.Meng...

就范文第三段提问:How many rivers are mentioned?引出Quiz about Linyi(3):Are there any rivers in Linyi?

在地图辅助下,学生模仿范文反复讨论修改,最后以对比表格的形式梳理了范文的篇章结构,为学生写家乡Linyi建立了基本的框架结构。

通过几乎完美的输入阶段,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带着极大的热情认真撰写一稿、二稿,师生评改,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令人满意的成稿。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