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8篇

时间:2023-03-01 16:25:13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园林,建设,设计,景观

 

[前言]目前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的兴起,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突出进行园林绿化、为业主营造温馨优美的生态居住环境。目前新近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更加突出地域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符合当地的民族风格,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以从形象化转到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轨道上。目前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以在全国迅速普及,从中心城市普及到中小城市及村镇。2009年5月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辽宁沈阳为“国家森林城市”及“园林城市”。笔者针对建设沈阳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确定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的布局。政府规划部门坚持规划先行,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界定生态保护用地、水系及水源保护用地、文化建设用地、旅游发展用地和工业发展用地。规划生态功能区,保留沈阳市东北部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林,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铁西、浑南高科技产业;沿浑河两岸建绿色长廊和文化公园、观光公园等城市绿肺,在行政、居住和商贸功能区分别建设不同规模的生态和绿化用地,成为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实现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所有的建设项目必须服从规划,严格审批建设用地,不得擅自突破规划。

二、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宜居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地域等相关专业知识的设计人员对自然环境进行有生态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具体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城市建筑和布置园林、道路、桥梁等途径创造贴近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环境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地域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设计上体现人类文明的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景观设计的内容要根据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设计理念,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市总体规划大多是从人文地理,生态角度出发;突出的大型主题公园设计伴随几个中等水平的园林公园及星罗棋布的街道景观设计服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规划面积相对合理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住宅小区庭院等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设计园林景观.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及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等等.

三、城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是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本地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减少不必要的大兴土木,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养护成本,而且更加贴近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错落有致的建筑在小区园林绿化簇拥中更能显示出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的特点。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论文大全。设计施工中应模仿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层次搭配,造就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强调人性化生态宜居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置身在园林绿地中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人工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服务的,具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草地和石缝中找到小虫,捉到蝴蝶蜻蜓;老人们外出归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小区入口及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被绿色环抱,尽情享受园林景观,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高质量优美的生态宜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提高生态宜居生活区域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小区的硬件建设必要条件。

四、提高城区绿化建设质量

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在创建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生态建设的长远目标之一,进一步完善绿化生态系统,把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优化投资环境的重点工作,努力为沈阳市民打造一个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绿色生态宜居家园。沈阳城市建设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城区道路、浑河两岸绿化为骨干,广场和公园及庭院绿化为中心,全方位立体绿化模式。2010年的沈阳市园林绿化宗旨是改建八个公园,增加通透性、可游性、观赏性。经引活水入园,节能循环用水,使公园因水而富有生机和灵气。论文大全。在突出位置点缀具有东北民族特色的雕塑,结合满清历史,围绕东陵、北陵打造辽宁地域文化氛围。

五、绿化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绿化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使城市绿化转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由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沈阳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变绿了、变美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绿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沈阳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及“园林城市”为招商引资创造的环境因素可见一斑,沈阳城市品位逐年提高。通过加快城市绿化建设,使城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城市各主要道路由过去的光秃秃的路变成如今的绿意簇拥,鲜花环抱,园林随处可见,使广大市民的生活环境贴近自然.小桥流水绿树草坪可谓春光无限。生态园林城市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有力地带动了城市化进程,优美的人居环境每年都吸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沈阳市内转移。推动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金和项目,市内几个开发区聚集了数万家外资企业及合资企业、促进沈阳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作用日益增强。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当然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园林发展的制约因素,沈阳正大规模的引水入城,浑河及南北运河正在发挥其改善城区小气候的作用,水系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条件。

沈阳市城市绿化虽然进入“国家森林城市”及“园林城市”的行列,但城市绿化水平、绿化质量与与广大市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应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经济,强化以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把沈阳市建成山水特色突出的园林型绿色生态城市。论文大全。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整治,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几年来,沈阳市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以建设生态宜居为目标,接近实现“蓝天、碧水、绿地、宜居、绿色工程,2010年伊始便改造八大景观公园,环城绿化带、铁路、道路两侧绿地、广场绿地和小区绿景的建设工作。

[结束语] 建设沈阳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的基本路线正在实施,2010初沈阳太原街“万㎡”大绿地”项目总投资3.5亿元,今年投资约2亿元以开工立项,沈阳对引进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环保规定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审批,坚决制止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发展生态工业园建设,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设计建立。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最终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使沈阳天蓝、水碧、山绿、城美,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历史古迹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沈阳正在崛起,并坚定不移地朝着现代机械制造业基地、生态旅游名城的目标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2]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暂行)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篇2

一、英国新城建设开发的总体特点

以开恩斯为例,开恩斯位于伦敦(london)和伯明翰(birmingham)两大城市之间,是1946年英国政府提出新建的32座城市中的一座。从1967年组建开恩斯开发公司到现在,其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5%左右,城市入住人口达21.5万人,服务业产值占城市gdp的70%。

开恩斯的开发之所以成功,除优越的区位条件、先进的组织方式之外,科学的规划理念也是重要方面。

1、力求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新城的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规划中要求城市房屋的高度不得超过道路两旁树木的高度,有效减少了汽车噪音对市民生活的干扰,并使得建成后的开恩斯成为真正的森林城市。

2、重视资源的有效利用。开恩斯新城的规划设计是依托现有资源而渐次展开的,并不是先在白纸上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设计大规模拆除地上的附着物和建筑物。这种规划理念不仅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而且也节约了新城开发的成本。如开恩斯在开发原有的极具特色的灌木篱墙时,开发公司将它们都保留下来,并扩大它们的栽种面积;又如在规划范围内且已存在的城镇和村庄,开发公司也是将其作为新城的一部分纳入规划中,并拓展它们承载的功能为新城服务。

3、重视历史古迹的保护。历史古迹是体现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新城规划中,对一些具有历史意义和考古意义的建筑和建筑群,即便它们没有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保护对象,也通过登记造册予以保护。

二、建设规划与组织体系的主要特征

1、设立新城建设委员会。该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研究新城开发中的重大问题并向国会和政府报告。在该机构下以各个拟开发地为单位成立非营利性的开发公司,具体负责新城的开发设计工作,同时赋予开发公司投资的职能。

2、采取合理的融资方式。新城开发不仅依靠社会和民间融资,而且政府给予财政资金的支持。政府的投入不是作为财政资助资金直接进入开发过程和直接划拨到开发公司的帐户,而是将财政资金转入银行帐户后,委托银行向开发公司贷款。这种融资方式,一方面为开发公司提供了开发新城的“种子资金”;另一方面也硬化了开发公司的预算。在开恩斯的开发过程中,政府给予开发公司40亿英镑的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开恩斯的开发。

3、选择适当开发规划地点。为达到中央政府的预期目标,开发地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开发前的相当长时期内,该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工业和人口比重也不断下降。1966年开恩斯总人口仅为39050人,到1996年总人口已接近22万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是开恩斯成功开发的重要原因。

4、制定开发新城的发展方向。根据重建国家经济架构的要求,提出开发城镇空间结构中承担的功能和发展方向。以开恩斯为例,对它南方的定位是为伦敦市民提供住房,而对北部的发展定位是为伯明翰等老工业区重建经济架构提供新的载体。

三、宜居城市规划的鲜明特色

纽卡斯尔市是英格兰东北部的地区首府,总人口27.5万人,曾经是英国重要的造船基地,历经多年的转型,现已成为英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为欧洲第二个最有趣社交生活的城市。通过对纽卡斯尔、开恩斯两城市的考察发现,其规划与实施更注重对生态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强调宜人居住和社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

1、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支撑宜居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其极为朴素的思想是通过规划,确保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变得更好。为实现这个目标,政府提出要审慎利用资源,并尽可能对环境进行原生态性的保护。

2、注重社会的内聚力和包容性。英国空间规划政策要求:不论是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区域,空间规划的设计均要注重社区的内聚力和包容性,注意开发对社区社会结构的影响,尽可能降低社会的不平等。

3、突出历史环境保护在规划中的重要性。城市的规划设计不仅仅要保护文物古迹本身,而且还要保护周边环境,维持文物古迹原有的面貌。负责历史环境管理的官员参与规划设计,并对空间规划设计拥有一票否决权。

四、对我市创建宜居城市的启示

1、加强宜居城市的规划。规划就如司机开车一样,只有眼睛看得远,才能在行进中减少“急刹车”,提高行进速度,避免事故的发生。宜居城市的建设,规划要先行,要把创建宜居城市纳入全市经 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以超前的眼光和务实的理念搞好规划,减少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提高城市的品位。

2、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和中长期的指导作用。英国任何开发行为都要得到规划许可的需求,规划具有很强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一方面来自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来源于规划修改程序的复杂性。现在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不是科学性不够,就是可操作性差,规划的权威性受到挑战。我市在创建宜居城市中,需要强化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对规划结果进行评价,出具评估报告,并可以通过市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等形式加以保护,实行规划“一票否决”制。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风景园林;宜居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城市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城市化在未来几十年中依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但是,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显示出城市发展对于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的依赖性。“宜居城市”这一新兴概念随之产生,它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空间,同时又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理念主体。

2 宜居城市的定义及内容

宜居城市是指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1]。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宜居城市”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宜居城市的内涵包括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繁荣、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文化丰富厚重、公共秩序安全等这六个方面[2]。因此,宜居城市的建设涵盖了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建筑设计、环境艺术等多个专业领域,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的协作[3]。

3 园林绿化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及

作用 城市的生态绿化是城市对外形象的标志,体现了园林绿化建设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1]。对宜居城市的建设而言, 通过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采用园林绿化的处理手法,构建具有生态、美观、经济、安全等效益的城市园林环境,是营建城市环境的主要途径[3]。由此可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推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科学合理搞好园林绿化建设,是园林工作者思考的首要问题[4]。

城市园林在现代城市中体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协调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降低城市噪音,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等[3]。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园林工作更是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塑造城市舒适生活、促使社会和谐进步、协助建设安全城市、传承城市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同时园林绿化在协调宜居要素关系、融合相对独立的不同宜居要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宜居城市整体性的塑造[5]。

3.1 宜居城市中的城市要素与园林绿化

从目前城市的发展情况趋势看,城市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对性的矛盾关系。不断扩张的城市发展将原生态自然逐渐蚕食,自然环境被挤压得越来越小,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受其影响而恶化。城市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变现代城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6]。宜居城市发展的要求中,对城市空间安全、环境质量、生活品质等方面的需求被重点关注。因此,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为主体的城市建设也应当呼应城市的多种需求,充分发挥城市绿地园林的内在功能,促进城市的宜居化发展。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自然特征的主要来源,通过有效融合城市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平衡大规模、高强度的城市设施与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之间的竞争关系,达到自然环境与人工建设之间的均衡[4,5]。

3.2 城市中的自然要素与园林

城市的自然环境不仅包括天然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群等,还包括建设在其中的道路系统、城市广场等各种人工环境,而这些环境都涵盖在城市园林的范畴中。在城市自然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园林绿化的手段,协调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创造舒适的园林环境[7]。园林系统在营造城市地域特色的前提下,以自然要素为主体,构建城市生态空间系统,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调节城市小气候,调控气流、形成城市的通风道及防风防沙屏障,同时降低城市噪音;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地[5]。

3.3 城市中的文化要素与园林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迹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精神要素和灵魂组成,而现代城市文明带给人们的精神满足和生活享受则是城市文明的发展延续。在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自然特征和形式决定了塑造的园林结构、园林艺术的主题、建筑设施和其他小品项目的建造形式,以及材料的选择、所用植物的配置形式和植物种类的挑选等各个方面,从而使形成的园林载体融入城市的自然景观风貌和历史文脉特征,担任着城市文化传播的作用[5]。

3.4 宜居城市中的生活要素与园林

城市的“宜居”是从人类角度出发,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谈城市的发展,园林的建设要从城市的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营造出多元化、具有适宜空间的生存空间。在营造居住环境和社区氛围方面上,园林具有天生的自然条件,通过设置和谐的人工环境给舒适的居住环境建设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同时还通过自身蕴含的文化和历史特征为居民生活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在城市居住环境规划中,适当设置一定比例的游憩休闲空间,有助于居民营造和睦的人文关系,孕育良好的社区氛围,同时也体现出城市园林对城市中使用者的人际关怀

4 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随着和谐理念的深入人心,中国在建设宜居城市方面成绩斐然,城市园林在速度和数量上都是飞速发展,各地总绿地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都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但是由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偏差,也存在着在建设中一味贪大求全,急功近利,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的现象。比如追求当年栽种、当年成活、当年见效;引进了外地高档树种,大量堆砌建筑小品和雕塑;不结合国情、市情大量铺草坪等[8]。不讲科学的园林绿化建设,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耗费巨资带来的是当地景观特色的丧失,这些都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时的经验教训。

4.1 注重人工造园,忽视自然与生态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各种中心广场或主题公园的建设相继出现,但此类工程存在着在规划上定位不准、缺乏对本地生态资源的研究和自然地形利用的问题。这种片面地强调城市园林绿化的景观作用,耗费巨资,无视城市绿地的宝贵资源和维护成本,既破坏原有本土景观的特征,又加重了园林建设资源的消耗,还导致园林“千园一面”的现象出现[3]。

4.2 注重功利形象,忽视科学与适用

一些城市园林建设在规划布局上失衡,重外在形象而忽视了当地居民的休憩要求。更或者在建设过程中忽视植物的生理特点,大量实施反季节种植;或者违背园林建设的科学规律,盲目引进外来热带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高价建绿,造成园林建设脱离实际,偏离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3]。

5 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对策

5.1 科学性规划生态园林建设

科学规划即是必须以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型城市园林。这要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城市园林的良性发展。具体来说,就是根据本地的特点,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地形、水体、植被以及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条件,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等。在园林规划建设中,一方面要防止过度改变对自然形态的人工化,加强对城市中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另一方面要注重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因地制宜地采用本土植物与引进的外来植物相结合[3]。

5.2 科学性设计精品园林工程

科学设计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条件,科学合理配置园林植物,这就要求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相互统一。一方面要合理配置乔木,科学地选择树种是保证城市森林发挥功能的基础,应优先使用适应性强、成本低、本地特色突出的乡土树种,如香樟、朴树、槐树等。此外在乔木树种选择中还可考虑长寿树种与速生树种搭配,如泡桐、合欢、杨树等,合理搭配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积极使用竹类植物和赏花赏果等经济植物。另一方面要合理配置植被,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3]。

5.3 科学性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

回顾历史教训,传统的不可持续生产消费模式是导致环境恶化、生态退化的根本原因[4]。节约型园林就是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获得最大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类型,这实际也是园林绿化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具体表现[3]。

5.4 科学性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加强社会舆论宣传

随着建设要求的提高,只具有单一专业知识的工作者已不能完全胜任对宜居城市的建设,同时依靠几个单一部门的工作也难以达到城市建设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建设人”具备多方面知识和统筹规划的能力,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多部门单位的协作。此外,建设宜居城市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的公共事业,这要求政府一方面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相关知识宣传及教育,带动群众多渠道参与;另一方面也要完善和加大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地开展[6]。

6 衢州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实施措施

衢州位于浙江省钱塘江源头地区,浙闽赣皖四省交汇处,拥有林业用地面积66.9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71.5%。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地面积4119hm2,绿化覆盖率42.4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62m2,城市片林及环城林带面积1410.59hm2,新建成的南区健身公园、西区市民公园、鹿鸣公园、信安湖水岸森林等大型城市绿地乔木树种面积比重85.5%,乡土树种种植数量比重86.2%。2011年以来,衢州市以创建宜居城市为契机,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以科学编制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满足百姓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把城市园林建设与优化人居环境质量紧密结合,扩建以乔木为主体、灌木铺垫、花草点缀、休闲娱乐设施配套的城市森林生态景观,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特色,结合衢州地处金衢盆地的地形特征和作为“中国椪柑之乡”、“中国胡柚之乡”的乡土特点,探索“城外万亩桔海环绕,城中千亩桔海点缀”的城市创建模式。

坚持注重实效,突出民生。创建工作以来,衢州市实施了一系列城乡绿化项目,居住区平均绿地率达到30.2%;实施一批生态富民项目,建设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园区项目35个、规模1.53万hm2;实施竹林“一竹三笋”高效经营、油茶提升、珍贵树种用材基地建设等项目。

坚持宣传推广,全民参与。衢州市坚持把弘扬生态文明、增强自然意识作为创建宜居城市的重要任务。通过举办各类城市生态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各类科普资料,建立钱江源、府山公园、紫薇山等13处县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有效扩大了创建工作在市民中的影响力,形成了市民主动了解、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

7 结语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建设者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建设的长期性,也要认识到它的可实现性。建设宜居城市是—个循序渐进的持续过程,城市园林建设也是如此。在建设工作中要做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推行节能、减排,积极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发挥城市园林优势,改善生存环境[9],创建共同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邬海波. 宜居城市绿化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2]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16(3):54~58.

[3]韩 洁.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19):35.

[4]朱春梅. 关于园林绿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4):63.

[5]马 冰. 园林在宜居城市的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J].现代园艺,2012(2):50.

[6]崇 宇. 浅谈生态城市的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2008,12(6):101.

[7]刘子辉. 以“大园林”理念建设豫东生态宜居城市[J].中国园林文摘,2011(8):54?55.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宜居城市 ;经验总结;中外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7)01-0038-07

“宜居城市”的概念首次出现在1996年的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上,城市被定义为“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我国宜居城市的概念首次出现在2005年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明确将“宜居”作为城市建设目标,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规划中都有所体现。未来一段时期,不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推进的时期,更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宜居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成为主导城市化的关键方向。

实践中,宜居城市的表现形式不同,评价标准也各有千秋,对宜居城市的感受也存在差别,因此宜居城市没有统一的主观概括,更多的是体现为人主观精神的满足程度。宜居城市建设的成效虽然能够通过客观指标反映,但是从一定意义上看,客观指标不能完全体现宜居的全部内涵。从实质上看,宜居城市建设随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变化,理想城市发展状态也是随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转变的动态化进程。宜居最终的目的是能够充分满足城市居住人口物质需求和精神享受,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等各种活动。

从中外宜居城市建设效果来看,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历史较长、目标明确、效果显著,较为公认和权威的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基本上被欧美城市独占了,如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每年对全球140个城市进行宜居程度评价,2014全球最宜居城市前10名集中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①;美国美世咨询公司(William Mercer)进行的宜居城市排名②中也几乎被欧美国家城市占据;新加坡和日本的东京、神户等城市作为亚洲宜居城市入选,而我国没有城市入选,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的绝对优势,同时也体现出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相对滞后。

因此,在我国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的关键时期,亟需从理论层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如何把握宜居城市的内涵和实质,需要更多的理论与事实支撑,通过对中外宜居城市实践的比较和分析,能够获得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研究思路,能够为未来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根据。

一、建设背景及主要历程

(一)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的背景和主要历程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最先源于解决城市居住环境问题。从实践发展看,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为了更好地解决工业化给城市居住空间带来的种种不良问题,建设功能完整、社会经济良好、自然环境美好的新型有机城市动态平衡体成为主要目标,推动宜居城市不断涌现[1]。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居住容量有限与人口激增之间矛盾频发,引发了一系列居住环境问题乃至严重的社会问题,追求城市舒适、便利等职能的住宅开发方式逐渐发展起来,由此产生了田园都市运动,随之形成“田园城市”理念。1933年,《雅典》通过,这个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将居住、游憩、工作及交通并列为城市的四大功能,集中显示了宜居城市建设理念的发展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二战后,随着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的发展,体现在城市规划中的居住环境诉求得以变成现实。196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居住环境的基本建设理念,主要强调城市如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认为人本主义理念所主导的城市规划建设方式能够解决宜居城市建设问题。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了“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城市建设模式,宜居城市建设由最初的规模适宜发展到环境宜人、全面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的阶段。1996年的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居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城市建设主题,从“社会、环境和空间的特点与质量”树立了宜居城市的社会标准,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这一阶段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21世纪以来,宜居城市建设进入到更注重内涵发展的阶段,更加关注城市公平性,《大温哥华地区100年远景规划》就明确提出“公平”是宜居城市的关键原则之一[2],认为“适宜合理的城市空间是市民精神文化财富的重要来源”。2001年的《巴黎城市化的地方规划》也将公平作为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目耍以实现在城市功能多样性基础上的居民与社会融合。2004年《伦敦规划》的核心内容即是“宜人、公平的城市”,认为建设宜居城市应该是宜人、公平、繁荣、可达和绿色的城市,至此“宜居”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1]。

由此可见,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前工业化时期,虽然生活水平低下,但人口增长较慢、工业化程度较低,城市空间能够较好地满足相对狭小的居住空间尺度和交往范围,城市生态环境也较好。进入到工业化社会时期,城市不再成为满足居民基本生存需求的简单空间体,随着城市生产功能的增强,在经济倾向性发展的同时,环境恶化、空间狭小、交通拥堵、城市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集中暴露,使得城市发展重点倾斜为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必然要求建设“宜居”城市,因此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体现出历史的必然性,不仅解决和满足了城市规模膨胀引发的功能提升需求,而且秉承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价值,是城市文明进程中的必经之路,追求“宜居”成为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

(二)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发展历程

自北京提出建设宜居城市开始,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历史较短。2005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地将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至此,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全面启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时展开。2007年,国家建设部科技司颁布《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作为我国首部官方权威的宜居城市建设参照,从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等六个方面为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了导向性的科学标准,指导全国各城市进行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指导价值和实用价值。

目前,国内多个研究机构根据宜居城市建设的现有成果,选取不同维度、提出不同标准对现有城市宜居状况进行评比,也形成了较具说服力和公信力的我国宜居城市排名。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每年一次,2014年评出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为:珠海、成都、金华、惠州、信阳、烟台、合肥、南宁、曲靖、遂宁。201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294个城市进行宜居评价,了“中国宜居城市排名”报告,前十名具体为珠海、香港、海口、三亚、厦门、深圳、舟山、无锡、杭州和上海。2015年1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以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等因素为主,通过调研和专家评选,认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前十名为:澳门、威海、香港、烟台、厦门、台北、潍坊、南通、常州和南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第一财经年度合作编制的《零点宜居指数――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9度报告》,通过城市居民满意度打分汇总出中国前十名宜居城市,分别为:成都、厦门、南宁、杭州、昆明、青岛、上海、南京、大连、广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中,杭州、成都、上海位列由各单项指标合成的总幸福度前三名城市之列,尤其是杭州,同时在环境、文明程度、交通方面获得第一名。从国内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看,目前城市建设都将宜居城市作为发展目标,通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扩大城市品牌影响、打造良好城市形象,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为城市居民营造更加宜居的生活、工作与休闲环境。

二、中外典型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一)国外典型宜居城市建设特征

1. 环境宜居型――温哥华。温哥华位于加拿大西南,是西部最大城市,同时也是北美第二大海港和加拿大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温哥华作为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是目前世界上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是其经常拔得各种“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头筹的重要因素[3]。温哥华建设宜居城市,首先,表现为对绿色地带的保护,为了保持大温哥华地区的生态特色,温哥华圈定了大都市区绿色地区的长期发展边界,同时积极营造开敞空间,依据自然地理走向,围绕佛斯河盆地分布了四个面积达12公顷的大型公园,满足了人们进行不同室外活动的需要。其次,创造条件建设全新的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以舒适社区引导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各社区都有完备的绿色空地、活动中心、体育休闲及娱乐设施。第三,严格贯彻可持续发展,构造出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框架。一方面通过促进就业岗位刺激温哥华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并保持与住宅数量之间的平衡,同时增加公共交通供给,避免低密度、“水泥板式”的城市扩张。

2. 人文宜居型――维也纳。维也纳是奥地利首都和全国的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和第三联合国城。维也纳历史文物数量众多,重视保护、重建旧城区的历史文物并融入特色城市规划是其建设宜居城市的最重要特征。按照城市特质――“帝国首府、历史文化名城、音乐家的故乡、绿色自然之都”进行规划,整个城市呈现扇叶式的布局,逐步向外延伸,大片绿地环绕市中心,精致的城市风貌建设,尤其是建筑史上赫赫有名的“环城大街风格”集中体现了现代城市规划与古老文明的高度耦合,成为宜居城市建设的典范。值得一提的还有维也纳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自2011年起维也纳政府大力推印暗缍交通计划”,旨在发展维也纳城市交通的新形式,奥地利气候和能源基金提供“电动交通工具的示范城市”专项鼓励资金,启动建立一种为推广电动汽车而设立的“私家车共享模式”,将城市居民个人交通无缝接入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4]。

3. 生态宜居型――哥本哈根。哥本哈根是丹麦王国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也是北欧最大的城市,在2014年《Monocle》杂志“最适合居住的城市”评选中哥本哈根高票入选,并获得“最佳设计城市”称号,特别推崇其在富有特色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哥本哈根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新兴的现代工业标准化建筑与中世纪经典的古老建筑物交相辉映,现代化大都市气息与古典特色气质相得益彰,这主要源于其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哥本哈根的生态城市建设项目是丹麦第一个生态城市的建设项目,目的主要是建立生态城市的示范城区,为丹麦和欧盟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哥本哈根的城市设计重点强调以人为本,Strget大街是欧洲第一条以减少市中心区域汽车出行为目的而改造的街道,也是哥本哈根市政府试图改变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举措除了有效创造绿色低碳的城市环境外,也通过改变街道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舒适安全的购物环境,进一步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5]。

4. 社会宜居型――西雅图。西雅图是美国太平洋西北海岸商业、文化及高科技产业中心,多次被评为“美国最适合工作及居住”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西雅图”模式是其在宜居城市建设方面最显著的特征。西雅图率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在城市规划中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出强烈的整体意识、区域意识和社区意识,“都市集合”发展规划框架下的弹性生长原则成为世界其他众多城市效仿的对象[6]。为实现宜居城市规划,西雅图还建立了规划的法律和财政保障机制。通过节约土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合理交通布网、加强社区意识、平衡社区系统、鼓励公众参与以及保护地方特色等一系列城市建设细节的打造和完成,西雅图城市规划体现出高效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综合特征[7]。

5. 安全宜居型――东京。东京人口约1 330多万人,是世界级的大城市,集中了日本30%以上的银行总部、50%的大公司总部和20%的世界500强总部。由于犯罪率低、公共交通系统设计合理、服务设施完善等,2007年《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单片眼镜》都将东京列为世界宜居城市,因此东京可以被视为安全宜居型城市的代表。东京高效运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其安全城市的基础,由地方自治政府管理系统、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企业系统以及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民间组织系统组成的管理组织架构,不仅形式多样、运行有效,而且灵活自由、互为补充,较好地贯彻和实现了东京城市管理的目标及任务,这类活动主要以自治会、行业协会等形式进行。诸如,为了保障城市居民安全,2004年开始,市民自发组织24小时民间岗亭――“青色灯”,安装带旋转式蓝色警示灯,并配置专用蓝色顶灯巡逻车[8]。其次,居民及政府卓越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也是东京安全城市的重要来源。针对“国土狭小,环境恶劣,灾害横行”的国情,东京十分重视城市公共危机管理,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危机应对机制,公共危机管理领导机构效率很高,公共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相当健全,国民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二)国内典型宜居城市建设特征

1. 环境宜居型――杭州。杭州多次被联合国授予“最佳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及“东方休闲之都”,就在于其不仅拥有浪漫秀雅的自然环境,而且具备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禀赋。杭州主要围绕西湖为核心展开城市空间布局和环境治理,通过自2001年底实施的西湖保护工程,提升整个环境综合品质,并显著改善了居民生活和宜居环境。本着还湖于民的宗旨,西湖的免费开放实现了公共效应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倒逼政府进行城市环境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改进。2009年,杭州成立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将风景区内所有的街道、社区和农村整合交由管委会托管,进行西湖的自然、人文、历史等多重价值综合保护利用,打造以“江、湖、河、海、溪”五水并存的城市水系为重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了城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升了杭州的城市生活品质[9]。

2. 人文宜居型――北京。北京是积淀东方文化最丰厚的古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不同级别的文物资源3 550多处,数量超过任何一个国际大都市,丰富的文物资源使得北京历史文化成为宜居城市的根基,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城市,也显示着中国文化和艺术中心的重要地位[10]。北京大举进行产业生态化的结构转型,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90年的8.76∶52.39∶38.85转变为2014年的0.7∶21.4∶77.9,传统产业比重大幅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和低碳环保的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这不仅实现了北京自身的功能定位,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和延展了现有的资源要素禀赋优势,依托历史文化浓厚底蕴挖掘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3. 生态宜居型――成都。成都素有“天府之国”“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2006年建设部正式授予成都“国家森林城市”牌匾,2007成都正式成为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在2011年的“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成果会”上荣获“最佳休闲城市”称号,这些都显示出成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成就。具有魅力的城市精神是成都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雍容大度,张弛有道,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不仅体现了城市的胸襟与气度,而且是城市个性和品牌的彰显,更是城市生产与生活方式继承与革新的基本格调。成都提出的生态宜居发展战略具体体现为实现“田园风格、水网绿楔、多廊发展”的生态网络城市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构建“区域生态屏障”;发展“态轴线”,建立各组团间的多组“生态隔离带”[11];打造畅通的交通体系;实施宜居家园工程等[12]。

4. 社会宜居型――上海。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在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迈进过程中正在形成一种稳定的新城市形态与新城市文化[13]。2002年上海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奖”、2005年获联合国经济与社事务部“城市信息建设杰出贡献奖”。上海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集中在社会宜居方面,首先,以前瞻性规划促进宜居建设。2010年世博会上海实施以“平、缓、特”为特点的交通规划,制定“正生态和快乐生态”的生态系统以及“叠合城市”的地下空间、安全体系以及信息交流等一系列规划,建设“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其次,上海是一个多元文化聚集的城市,社会阶层的多元化、消费群体的多样化及由此形成多种生活方式叠加,引致居住区的标准和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和供给,因此运用住宅设计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生活服务设施水平,且个性化的住宅区设计和建设一定意义上满足了以住宅为微观载体的现代社会发展“格式化”需求,不仅成为展示海派城市文化魅力的窗口,还成为上海宜居城市建设的鲜明特色。

三、中外宜居城市建设特征比较

(一)建设特征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在理念、规划、执行力及系统性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宜居理念超前性、先期规划前瞻性、城市风貌完整性、宜居建设系统性以及制度保障执行力等几个方面:

1. 从宜居理念超前性看,国外更重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和城市未来发展压力的释放,如温哥华的“宜居区域战略计划”(LRSP),即绿色地带保护专项计划。国内更关注短期内经济及生态效益的获取,更加重视建造出较为良好的生活空间。

2. 从先期规划前瞻性看,国外规划更重视长期动态变化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国内规划多着眼于中长期的目标达成及可行性。国外宜居城市建设非常强调规划的重要作用,通过城市建设总体和专项等不同层次的规划,发挥城市当代功能,而且考虑对未来和后代的各种影响,因此规划拥有很强的延续性和功能性,保障城市建设的效力、不可更改性和非随意性,如西雅图提出的“都市集合”的发展规划以及超前合理的交通规划。相比而言,国内城市的居住环境和城市建设规划相对滞后,但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改进和完善,以达到宜居城市中长期的建设目标。

3. 从城市风貌完整性看,国外宜居城市更重视以城市历史的传承把握未来建设方向,特别注重人居环境的继承性改善,以宜人的自然环境、繁荣发达的经济、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公共设施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挖掘已有的城市资源,在保持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为居民提供多种生活选择和方便,使居民能够就近工作并获得高品质的生活与娱乐。国内更关注在保持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或革新,集中体现在宜居城市建设的特色和个性,如上海注重突出海派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杭州着力打造人间“新天堂”,青岛创造国内仅有的“红瓦、绿树、碧海、青山、黄墙”的城市色彩,大连城市经营“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珠海建设“海上云天,天下珠海”,这都是城市宜居性的外在表现。

4. 从宜居建设系统性看,国外更重视宜居城市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实施效果及与规划的契合度,主要通过社区等微观单元实现宜居的全覆盖,因此国外宜居城市大多将社区设施的不断完善与“精明增长”作为重塑城市宜居竞争力的基础环节,并以社区为载体整合各种资源参与到宜居城市建设中。国内更关注宜居建设体系的完整性和配套程度,在城市宜居性的建设上均较好地满足了公众对宜居的基本要求,即优美的居住环境和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14]。

5. 从制度保障执行力看,国外更重视制度对城市宜居因素发挥的向好作用,如新加坡宜居城市建设拥有明确清晰且有力的政府调控体系,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专业规划者与企业展开有效合作;这种管理机制保证不同层次的规划和执行部门能够密切合作,并保障公众充分参与规划的权利,能够使政府果断执行有关宜居城市建设的重大决策。国内更关注对城市建设目标的贡献及执行力度,如青岛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强调规划编制的高度公众参与,通过全方位的公示提高规划透明度,同时健全法律体系保障城市建设的强制力和执行力。

具体见表1:

(二)分析评价

从实践比较看,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有所差异,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通过上述特征分析可以发现: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致力于先期规划和后期发展的可持续性,比较重视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城市文化制度等的传承性,突出对“人”的关注,通过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社会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生态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同时,坚持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保障当代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意愿和追求,更重要的是保护城市未来持续发展动力。相较而言,国内宜居城市建设在国际宜居城市建设热潮的波及下主要注重解决城市现阶段发展中出现的“大城市病”等问题。国内宜居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发展理念、文化精神乃至市容风貌等很多方面与国外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照搬国外发展模式,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不断修正并且加以调整。

四、主要借鉴

依据上述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比较,未来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专项规划保护城市自然环境。应重视规划对宜居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设立专门的专项规划或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突出自然环境保护部分,以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仅体现当代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同时超前考虑为未来的后代保留有价值的自然环境遗产。此外,应加强规划的前期论证,增强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并注重公众的广泛参与,提升规划的延续性和功能性,通过强化制度保障城市自然环境保护的效力和长效性。

2. 注重城市人居环境的系统改善。从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的比较来看,国外宜居城市建设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城市发展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要,因此城市建设应更加突出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以此为目标改善人居环境系统,不仅仅是城市自然环境,还包括经济繁荣提供的较好就业机会和公平环境、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带来的生活舒适、完善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等多个方面,尽可能为居民提供多样性的生活选择,使居民可以就近工作并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与娱乐。

3. 加强宜居城市基础环节建设。国外宜居城市的经验表明,社区是宜居城市建O与发展的基础“细胞单元”,高水平的社区建设是实现宜居城市“精明增长”的主要途径,也是城市宜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未来宜居城市建设应加强该基础环节,从社区建设层面入手,真正实现城市宜居建设的微观形态塑造。借鉴国外宜居城市成熟社区建设经验,以社区为中心搭建多层次网络系统载体,将各种社会资源下放整合到社区层级中,使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分解蔓延至社会基础群落中,在政府引导的前提下,探索居民自治方式,以最经济、最高效的方式完成宜居城市建设的可达目标,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社会平衡发展。

4. 塑造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宜居人文环境。国内外宜居城市的实践都表明,开放和多元的城市文化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精神蓄养的“良田”,也成为城市文明进步的良好学习契机,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有力地推动着宜居城市建设精神层面目标的实现,也体现了城市开放包容的胸怀。因此宜居城市建设应将城市人文环境建设作为主要组成,通过加强宜居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5. 强化制度建设及城市综合管理。加强立法、从严执法以及科学前瞻的规划是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法宝之一,充分发挥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是诸多城市问题解决和城市建设成就取得的重要经验。虽然宜居城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高级进化状态,不同增长阶段对宜居的定义和需求不同,但是其中最普适性的经验就是严格的制度保障以及强化的执行力,这是中外宜居城市建设历史显示的不二法则,因此未来我国宜居城市建设还需将制度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支撑,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并配合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机制,保障宜居城市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67

宜居城市的概念早期在西方一个国家提出,是指人们生存的环境在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任务文化环境比较优越,当然目前人们更向往的是生态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捷等。

1 宜居城市的特性

1.1 整体性

宜居城市注重生态、经济、文化3要素的协调共生,注重复合型系统的融合性。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是实现宜居城市的物质基础,人要生存,既要适应它,又得改变它,追求全方位整体实现城市的宜居性。

1.2 地域性

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域性决定了宜居城市的地域特征。不同的社会文化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握住城市文化脉络。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的物质基础,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不同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要建立在尊重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1.3 相对性

不同身份、年龄、性别、知识结构的人对城市是否宜居的判定标准和感受标准是不相同的,因此,宜居城市具有相对性。在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要求,进行有差异性和区域性的规划建设。

1.4 动态性

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要体现持续发展内涵,从城市发展的历程看,一般都经历了自然协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变迁。在不同的城市发展时期,人们的需求不同,对宜居城市建设侧重点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某个时期,人们觉得城市经济条件好、社会稳定、有秩序就是宜居城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觉得只有经济条件还不够,自然生态环境也是评价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因素。

2 构成宜居城市的要素

2.1 自然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美、宜人是宜居城市给人最直接的印象,也是最直观的标志。宜居城市必须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城市,同时必须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都必须建立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宜居城市的建设应在确保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生态平衡不受影响,充分发挥自然要素对宜居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打造宜人的城市空间。

2.2 文化要素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精神面貌的内在体现,能够对地区经济的发展、稳定和团结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宜居城市的建设要在尊重原有文化沉淀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化要素主要包括了历史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建筑风格等,这些都起到了增强认同感、凝聚力,提高人们文化品位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城市中的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公共性文化场所对人们的生活、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3 经济要素

宜居城市的建设依赖城市经济的良好发展,完善的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能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便捷的交通,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城市宜居性的认可度。节约型、环保型的经济增长也是宜居城市构建的重要原则。

2.4 社会状况要素

低生活成本(如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成本)是构建宜居城市的前提;治安问题。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建设宜居城市需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政治环境。政局稳定、社区亲和、社会福利和保障机制完善等。

3 园林规划设计对建设宜居城市的作用

3.1 宏观方面的作用

园林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止城市无序蔓延、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控制污染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自然和城市是一个矛盾体,需借用园林规划、城市规划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协调。

3.2 中观方面的作用

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为主体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和发展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居住舒适性的根本性需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的循环平衡,达到降低灰尘、噪声污染、净化空气、调温调湿的目的。通过园林造景,丰富城市景色,增加城市的空间层次。此外,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还可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展示城市精神面貌。

3.3 微观方面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和景观建设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没有园林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就背离了宜居内涵。通过微观层面的园林规划设计,可使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得到最大发挥。

3.4 在宜居城市构成要素方面的作用

园林作为展现城市精神风貌的重要形式,在营建的过程中,园林艺术要依托城市文化脉络,从而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城市的文化内涵可通过园林营建表现,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灵的归宿;城市经济与园林关系。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公益性事业,由政府出资建设,好的园林设计效果需要良好的经济基础支持,是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良好的设计效果,可营造宜居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此落户经商,带动经济发展;城市园林的建设可满足人们交流的需求,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场所,这对陶冶市民情操、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 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4.1 宏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从宏观层面来讲,宜居城市环境的系统包括了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2个方面。人工环境是指人工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结合自身的需要而参与营建的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原生态的水体、植物、大气等有机系统,这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宜居城市的建设从宏观层面来规划设计,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4.1.1 建造跨区域,相联性的绿地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使得城市之间的发展和沟通越来越频繁、便利,因此,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需要构建跨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开发和利用城市间的空地来营建绿化带;保护好城郊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原有生态结构的破坏,城市景观设计与郊区景观设计相协调、衔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风景林地、河流水域引入到城市的绿化营造中,实现城市内外生态环境的高度统一,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城市的宜居建设提供多的生态空间;保护好城郊地带的绿地,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如建立水源保护区、动物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大型观赏绿地,以城郊旅游业的发展来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4.1.2 做好城郊和城市的绿地规划

将市区和郊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规划,从整体上来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绿地的整体规划要从符合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出发,在进行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的时候要注意城市生态的保护、城市文化的传承以及城市安全便利方面。

4.1.3 构建依托于城市自然条件的绿色框架

建设宜居城市要从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合理安排绿地的分布情况以及配置不同的绿地功能。城市的自然条件一般有河流湖泊、山地丘陵,基于自然条件的开发和利用,建设成绿色走廊,大块草坪,将城市的大型观赏性公园、林荫大道等绿色空间和城郊的自然生态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一种衔接自然、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的绿色框架。

4.2 中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4.2.1 宜居城市的营造

更多的是通过园林的规划设计来实现的。对城市内部和城郊的空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从而形成合力、完善的城市巨系统,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重效益的城市园林环境,宜居城市的中观层面的园林规划设计涉及到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特别是作为开放空间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绿地系统,在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占重要地位。

4.2.2 城市的开放空间系统是城市巨系统的自然生产力主体

为城市自然特征的塑造创造了可行性,是实现各种宜居城市构成要素的载体,集体承担着各项城市功能,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城市开放空间要对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进行组织,从而平衡城市规模与舒适度之间的关系。

4.2.3 城市开放空间指的是除了实体建筑之外的空间

如城市广场、绿地、道路等。城市绿地作为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比较大,分布面也比较广,在城市自然环境的塑造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城市绿地是各种类型和规模绿化用地所组成的整体,具有反馈调节机制、优化城市环境、保障系统整体稳定性作用。因此,园林规划设计必须充分对绿地这部分城市开放空间的优化设计。

4.3 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

微观层面的规划设计,是相关细节的规划设计,其设计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宜居城市的成败,特别是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营建,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微观层面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要在中观层面城市开放空间及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在设计规划时,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在最优化的基础上,尽可能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满足城市审美需求的同时,又要使城市的文化内涵丰富浓郁。

5 基于宜居城市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和绿地规划

5.1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5.1.1 以“营造自然”为核心

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以“营造自然”为核心进行设计,城市所在自然环境的特征体现城市的特征,也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也不断蚕食着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建设宜居城市,是人们重新认识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体现。宜居城市的建设要恢复原有自然风貌特征,营造园林城市,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要树立“营造自然”的核心理念,以城市自然特征为基础,结合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以保护、恢复、重建和利用城市自然特征为主的开放空间系统,达到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为宜居城市的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5.1.2 宜居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系统化

城市开放空间系统是各要素之间相联系的复杂整体,在建设时要充分处理好各要素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开放空间的功能和效应,从系统上下、内外、分层、分级来建设;运用系统和整体的理念,结合城市内外部的结构环境和城市发展的方式和方向,规划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结构,使城市的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立足于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要以保护和恢复城市自然特征为目标,不但要考虑城市建设经济效益,还需将自然环境、文化要素等与宜居城市的构成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5.2 绿地规划

宜居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合型巨系统,具有多元特征和动态特征,决定了宜居城市的结构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绿地规划作为园林规划的重要方面,在规划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绿地规划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需要对各类绿地的规模、位置、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使城市发展成为一个集自然、社会、经济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建设。

6 结束语

随着经济水平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城市环境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宜居城市的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在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打造集园林生态、观赏、经济多功能于一体的宜居城市,使人感受城市的舒适、便捷。

参考文献

[1]郑宝成.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04):06.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篇6

现在许多国家都在主张建设宜居型城市,中国虽然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但也很重视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理念的改进能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宜居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首先考虑到的是宜居,如果一个城市设计的不合理不适合人们居住,那么后面的园林设计的再怎么好也是做无用功。城市园林设计是依据宜居理念为前提的。

【关键词】

宜居理念;城市园林;城市建设

前言

建设宜居的城市园林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环境已经深入到民众当中,建设现代化城市园林已经势在必行。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人类在地球生存的先决条件,随着人类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地,如果生态环境出现问题人类的生存发展必将出现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生态环境不容小视,在城市中融入生态园林是一种新的社会趋势。在人类刚刚出现在地球上时,所有动植物都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但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上的环境越来越差,天空、大地、海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更有很多动植物开始灭绝。到了现在社会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人类终于清醒了过来,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开始去保护生态环境。目前人们都开始去关注生态保护。

1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出现

其实所有的城市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叫做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里面的各类自然环境如园林绿地、农田、城市绿化带、小湖泊组成了城市中的生态环境,承担着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人类等同于居住改生态系统的高级消费者。城市园林中的园林它是城市中具有生命的核心部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中的生态园林可以调节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生态因素,比如光线、水蒸气、大气等因素,为在生态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改善了生活环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如果把大自然中的绿色生态环境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城市当中不仅是带来亮丽的风景还有令人舒适的生活环境,这种城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将会是以后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1-4]生态园林城市中的园林对于城市有以下作用:美化城市、净化空气、水分、土壤;降低辐射、降温、降尘、防火等等。并且他在净化城市中也能无形中缓解一些人们的工作上的压力。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建设的益处是表现的非常明显,将来可能我们居住的城市都是伴山伴水,符合宜居城市的要求。

2城市园林建设和生态保护规划

2.1整体上进行宜居城市计划

在设计基于宜居理念的城市园林中应该用整体的眼观来看,不能只考虑某一方面或重点建设某一方面。因为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一个生态系统如果要完整良好的运行那一定要平衡。设计城市园林中以整体的角度来设计让生态园林与城市的各个设施平衡存在共同发挥作用。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是要考虑到下面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最接近原生态基本原则,模拟出一个自然的自然山水环境,确保城市中的系统系统具有实际绿化意义;二是坚持生态与基础设施相结合的原则,将园林生态融入到生活中;三是确定好现代化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思路和步骤,不能为了任务而建设。

2.2改善城市交通布局,形成生态城市交通布局。

从现在的交通发展情况来观察,我国城市汽车数量还会不断继续增加,城市交通压力太大会成为城市发展的大麻烦,它可能还会带动应发一些其他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毫无疑问会阻碍城市的发展。这也是当前建设基于宜居理念的城市园林中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交通问题不论是设计什么类型的城市都要重点考虑。针对城市园林而言交通道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人和车辆还要考虑植被园林,把生态园林融入到城市当中,形成一个现代生态交通布局。就一定要不断完善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主干道和街建设绿色环带,形成生态城市交通布局,使整个城市交通变得更通畅,城市交通通畅后可以提高这个城市运行效率,利于整个城市的发展。

3生态园林城市宜居理论的实行和建议

3.1生态园林城市宜居理论的推广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进行宣传,宜居的生态园林城市城市也不列外。要建设宜居的城市园林必须要每个公民的配合,关键之处在于宣传好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让每个部门每个人都积极配合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重点是强化宣传,让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丶科学内性深入人心,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落实与每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

3.2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的相结合

要评论一个城市建是否设的好,就要去看这个城市基础设施建,比如道路交通、水汽煤电等。宜居的城市园林它也属于城市自然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在建设维修基础民用设施中要关注对生态园林环境造成的影响,找到城镇建设与自然生态的平衡点去互相融合,发展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建设时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政府相关的职能部门应注意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上的倾斜政策机遇,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市区和县农村污水和垃圾等农村生态污染。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调节功能,这个调节功能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这个调节范围内就能自动回复,就能把一些设施放在生态园林系统里。

结论

规划与建设基于宜居理念的城市园林城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态保护城市建设的工作,但它又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生态城市园林的建设状况反应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状况的重要表现,要建设一个完整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者或者国家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抓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居民提供舒适良好的环境。

作者:王聪 单位: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镇华.中国城市森林[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4.

[2]汤洁巍.城市绿化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J].科技创新导报,2008,11:140.

[3]王娟.中国山水园林发展历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41.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宜居城市;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设计策略

1 宜居城市

1.1 城市的宜居性理论

“宜居城市”这一概念,是城市人居环境理论发展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国内外诸多学者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下,经过长达百年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了在中西方文化可以共同认知的“人类聚居学”和“人居环境科学”。[1]

早在二战开始之前,西方学者就已经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如何既可以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又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二战后,西方国家进入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时期,在城市重建过程中,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美国是较早提出宜居概念,并进行宜居城市评定的国家。美国学者P.Evans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适宜居住,其二是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他还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可以享有健康的生活,具有较强的交通可达性,拥有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的城市。[1]

在国内的宜居城市理论研究上,吴良铺院士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概念和理论,之后在其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学者提出了“宜居”这个概念。张文忠研究员认为宜居城市是所有城市的发展方向、规划和建设目标。而学者李鸿辉则从“城市的本质是人的生活”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城市宜居性,他认为宜居城市体现了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二是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目前,通过国内学者对宜居城市概念的理解以及国内外宜居城市的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宜居城市的概念主要是其广义上的理解,即指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地域文化和谐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比较好,并且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游玩、居住的城市。

1.2 城市宜居性的评价体系

国内外现有的国家各部门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和学者们提出的评价体系中,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指标最高,在各评价体系中的出现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2]由此充分说明生态环境对于宜居城市的重要性。而在城市的生态体系中,城市郊野公园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对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将城市边缘的具有生态功能的湿地、山林、农田以及传承了地域历史文化的村落保留下来。山林和农田通过郊野公园的设立得以留存,预防城市的蔓延,并将这些绿色和自然的元素渗透到城区,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形联系和呼应,通过构成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3]因此,城市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对城市宜居性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2 郊野公园的概念和实践

2.1 郊野公园的概念

郊野公园在我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属于“其他绿地”,其内容为:“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4]内地郊野公园的设计模式师于香港。而香港的郊野公园规划理念受英国郊野公园的影响较大,但也有到美国的自然资源优先保护的理念蕴含其中。虽然至今对“郊野公园”这个概念政府和相关机构尚未明确定义,但从学者们对郊野公园的分析和阐述中可以总结出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从广义上的概念:郊野公园是地处于城市外沿边缘地带的绿化圈、农田、森林、湿地、水域、绿带等。其二是从狭义上来讲,郊野公园是指地处于城市的边缘,具有山好、水清、林美的优美的自然生态风景资源并且保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环境体系,经过规划和设计,可以为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娱乐、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同时,它也是考量一座城市宜居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系数。

2.2 郊野公园的实践

郊野公园早期的雏形源于英国乡野的乡村公园。1968年,《英国乡村法》最早提出郊野公园是指“位于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从1968年到2000年的几十年间,英国的郊野公园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准备阶段、停滞阶段和复兴阶段。

1971年,香港政府制定了郊野公园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76年,香港的《郊野公园条例》颁布,其中指出“开辟公园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回归和欣赏自然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目前,香港已经拥有23个郊野公园和17个特别保护区,香港的40%的土地基本上被郊野公园覆盖。

内地城市建设的第一批郊野公园也是受香港郊野公园的影响,以“城市发展”为出发点,以保护生态环境系统为目的,在城市外沿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深圳凭借着临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在2003年颁布了《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条例,启动了21个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计划。北京也在2004 ~ 2020年的城市绿地结构规划中,提出建立四个郊野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方案。[5]上海也于2012年开始了郊野公园的选址工作,在上海的郊区初步选定了21个地块建设郊野公园,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建设的廊下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青溪郊野公园即将对市民开放。

3 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策略

3.1 选址策略

郊野公园的选址是建设的第一步,十分中重要,郊野公园的功能和综合效应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能否起到提升城市宜居性的目的,关键因素在于选址。因此,要从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交通可达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首先,要具有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其中包括有一定规模的山林和水景;其次,所选区域位置具有比较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及建筑特色,可以进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规划;再次,要具备良好的交通可达性或可以创造多种交通工具的可达性。[5]

3.2 路径规划策略

路径伴随体验整个园区,对于一个郊野公园的规划是否合理是十分关键的评价对象。美国郊野公园的步行路径设计对国内郊野公园有着借鉴意义。美国格林斯博罗的郊野公园(Greensboro Country Park)设置了一条8km长的穿梭在山林中曲折蜿蜒的徒步及越野自行车路径。并且为游客们提供了垂钓、骑马、攀岩等活动。[6]游憩路径最能体现一座郊野公园的特色。国内的郊野公园步行路径的设计上过于人工化,大多选用硬质材料,影响了自然之美。在路径的功能上主要进行车行路、游玩路径和小径的划分,并根据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进行设计。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路径的密度要根据自然景观的承受力来进行设计。

3.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策略

郊野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游人游憩需求的主要方式,因此其设计主要体现人性化、功能化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要求。郊野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更注重人性化的考量,其设计要体现对残障人士的关心、对远足爱好者的照顾、突况的应急设施和安全系统等方面设置。公共服务设施也要与路径的设计一样,对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不造成影响和破坏。美国的郊野公园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上十分注重游客的游憩活动,如丛林野战、攀岩、垂钓等游憩活动,使游客与自然最大可能的产生互动。

3.4 公共艺术策略

艺术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对自然界最纯粹的表露与提炼。城市郊野公园是城市生活中现代(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人走近自然的最好途径,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生态及野生动植物,也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回归自然,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

艺术是在自然物质基础上的自然流露,公共艺术的介入,不仅能够提升郊野公园自身的内涵与艺术气质,更加能够激发出现代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可以邀请各领域的艺术家进驻到郊野公园,进行短期采风或游走,进行艺术创作。可通过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数码艺术、地景艺术等多种形式,展现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不同见解。使游客们不仅感受到自然气息、人文气息,更能感受到由城市渗透到自然中的艺术魅力。

4 结语

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是切实推进城乡发展战略转变,实现人居环境的优化,城市宜居性提升的重要途径。郊野公园在聚焦都市游憩,以人为本的塑造特色郊野活动空间。在保护生态资源和传承地域文脉的同时,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休闲的需求,避免或减轻长假人流大规模外涌出游的现状,缓和城市问题。通过对郊野公园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优化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城市增长边界。

参考文献:

[1] 白丹.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2] 赵世强,刘辰星.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重构[J].价值工程,2016,35(21).

[3] 周年兴,俞孔坚.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J].规划师,2003,19(3):83-8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郊野公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选择[DB/OL].中国农业规划网.

宜居城市创建工作计划篇8

中文“人居环境”概念对应的英文是Human Habitat,Human Settlements以及Ekistict.把人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科学来研究,国内最早是吴良镛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身体力行的。

吴先生在当时就敏锐地看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在战后大规模重建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建设性破坏”的问题,如对土地资源的侵蚀,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等。吴先生提出,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不能把目光局限在建筑单体设计或城市规划具体技术问题上,而应从改善和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环境这一整体宏观战略上着眼。因而倡导“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

80年代中期,笔者从清华建筑系毕业后,在吴先生指导下,进行城市(Amenity)宜人环境研究,这一课题也是吴先生“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在当年中国大规模城市建设与地产开发尚未真正启动以前,吴先生就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化运动将要带来的问题的研究。对大规模城市建设将会带来的种种城市弊病和矛盾有高度的警觉性。努力从中国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发展战略问题,南方中小城市发展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研究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吴先生提出要从创造宜人的城市环境、城市规划、地景学和建筑设计三方面着手,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建设要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里进行,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中战略上的最高境界,寄希望于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环境科学、艺术创造上的最高境界,依赖于有造诣的建筑师、规划师。为加强这两个层次上的衔接,提高建筑师在城市发展决策中的地位。吴先生研究探索国外城市建设管理的经验,倡导在中国建立城市总建筑师的机制。2002年5月吴先生赴德国参加国际建协大会预备会议期间,也同柏林前总建筑师J.P.Kleihues教授讨论欧洲著名城市总建筑师制度的形成与实际运作机制。

二、创造宜人居住环境需要规划、景观、建筑和设备技术以及发展商等各方面通力合作。

美国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从人与环境着眼,将建筑分为“人工建筑”和“自然建筑”。引申而言:从住宅、建筑群到城市,都属“人工建筑”,从住宅园林、城市园林到大地景观、生态园林都属于“自然建筑”,两者综合构成人类良好的生活环境。

创造宜人居住环境,特别是居住区建设,需要规划、景观、建筑和设备技术以及发展商等各方面通力合作。

在西方国家有一种社会现象,业主委托建筑师设计房子,业主的文化素质以及对建筑的修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最终建筑的形象与品味。今天,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时期,居住区开发常常是几十万以至上百万平方米的规模,这不仅是一幢房子的优劣问题,而且将对于城市环境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发展商在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应看到其建筑产品将融汇到现有城市的空间之中,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几代人或几十代人的居住环境质量。因而发展商应看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开阔眼界,提高水平,让自己开发的城区为后人留下一份可以值得自豪的业绩。

三、中国目前住宅发展现状对规划设计师的要求

建筑学的内容和建筑师的业务从来都是随着时代而横向拓展,纵向深化。然而20世纪以来,学科的扩大与专门化使从事具体工作的设计师个人的视野却在趋向狭窄和破碎。由于多学科进一步介入城市的规划建设,无须借助建筑师就可以开展城市发展事业。建筑师的作用有日趋削弱的倾向,这也是造成众多城市开发环境质量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也是现实社会对规划设计师提出的挑战,要迎接这种挑战,建筑师首先应在合理地组织物质和空间环境,创造宜人的居住生活方面,发挥其专业特长,当仁不让地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决策性工作。

其次,建筑师要扩展自身的知识范围。建筑事务所要能为发展商提供,从策划、规划、建筑设计到景观设计,建筑设备技术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并能站在学科的前列,吸收国际上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与经济技术,创造出时代的精品。

中国地产开发市场将日趋走向成熟,对高质量建筑设计的需求日益明确,建筑设计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未来时间内将有相当数量的设计机构因为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而难以生存。建筑师要放弃功近利的思想,树立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做好每一项设计,这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四、北京五合在改进人居环境方面的理念与实践

北京五合创立短短三年以来获得较大成功,原因除了其有较高的设计质量,较强的市场观念和敬业精神以外,也与其注重规划设计理念的探索和实践有很大关系。

1、尊重环境与土地资源,设计应使土地升值而不是浪费土地

每一块土地都由其在城市或环境中特有的区位决定了其经济价值。发展商在得到土地之后,应充分考虑土地及其周边环境的关系,在深入进行市场、环境调研之后,确定产品开发定位。在这里要特别考虑开发的合理性,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特别应控制容积率。规划批准的容积率是一个上限,发展商应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确定一个合理的数值。容积率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收益率,但超过了一定界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带来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整个楼盘销售危机。

建筑师在得到设计委托时,除了要在规划设计中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之外,还要考虑尊重环境与土地资源,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保护现有树木、植被。通过精心的规划设计,提供最理想的空间形式,提升土地的价值。

国外许多城市在对于城市开发项目的管理上,把能够改善这一区域的城市环境,提高其土地和周边地产的价值,作为城市开发所追求的重要目的之一。

2、参与策划,从项目决策阶段入手,重视改善环境。

房地产在中国是新兴行业,开发商大多数都不是房地产专业出身的,有规划建筑背景的都是很少。因而很多发展商在确定产品定位和开发理念,以及如何将其落实到规划与建筑空间形体上都显得力不从心。能够根据开发商提出的要求提供设计的建筑师很多,但市场上最需要的是有策划能力的设计师。北京五合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市场的发展,长期收集积累相关产品的信息。我们能够以建筑师专业的角度,对产品定位提出独到的建议。对市场的精辟见解与成功的业绩赢得发展商对我们的尊重与认同。在这一基础上,建筑师参与项目方向性决策,能够对于提高最终产品质量和创造宜人居住环境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3、注重城市整体空间肌理的保护和重新塑造

中国目前处于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规模浩大,速度空前,城市以往逐步发展生长,形成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因而在城市设计中,应特别重视建筑群的整体和城市全局在空间上的有序与协调。欧洲国家在战后大规模重建过程中,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或说走过这样的弯路。60年代规划师们喜好设计自由矗立在绿色草坪上的高层建筑,或是在同一地块内设计出高度和尺度变化很大的建筑群。这种方案在图纸、模型上显得很生动,空间变化丰富,但实际盖出房子来很不理想,高层建筑中间的开敞空地,既不属于公共空间,也不属于私人空间。建筑高度和尺度很大的建筑群,对居住在里面的居民来说并不感到舒适。欧洲的建筑师以及开发商们现在已开始转向传统的街区式布局形式,这种城市空间形式更能够满足人类情感和品位的需要,它在城市公共街道空间的塑造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北京五合在其所做的规划设计中,也努力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4、强调从规划到建筑及景观等细部的整体设计,通过精美的设计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应从规划到景观,从建筑群体到建筑装饰细部整体考虑。规划形态决定了社区大的空间与功能布局,景观与建筑设计应同步进行,整体考虑构思,室外、室内空间的创造、协调、过渡、需要设计师花气力去推敲。通过精心的设计,创造从室内到室外,从私人空间到开放空间、到城市公共空间这样一系列舒适宜人的空间,提高整个城市环境质量。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城市环境空间的不仅要满足城市功能的要求,如居住、工作、交通等,同时它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规范影响看社会行为和城市生活。

5、艺术设计与新技术并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