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8篇

时间:2023-03-02 15:01:37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篇1

[关键词] 多媒体手段 语言教学 课堂 课件 误区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了课堂教学过程。语言教学的改革也由过去的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向重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过度。教学内容也由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学习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因此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语言教学方式已经远远的不能满足现代语言教学的要求了。然而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现教学内容,互交式综合处理文本、图像、图形、声音的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之间建立连接,把计算机技术、声讯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有机融为一体的能力,理所当然的进入了中学英语教书的课堂。如何很好的把这种新兴的技术和英语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一.多媒体技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1.多媒体技术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

多媒体技术便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它以新颖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声型兼备,动静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官。形象生动地显示教学内容,调动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把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更好的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帮助分解教学的复杂性,降低知识难度。减少学生的认知负担,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2.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语言教学的方式的改进提供了广阔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更多形式的交互学习创造了条件。同时社会的发展对语言教学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层次。语言教学将更注重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传统语言教学中的应试模式已远远落后与时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仅在教学方法上和培养目标上对语言教学做出的本质的改变,而且为语言学习者的终生学习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3.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大的功能优势

多媒体为学生亲自参与掌握知识创造了有利条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求的转变。它还具有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与开发智力,又有利与培养能力。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职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从而走出传统的教育模式,进入一个全新的语言学习模式。多每天技术的运用可以全面优化课堂教学,体现新的教学思想。互动式教学模式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大大增强了教学内容繁荣表现力,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演欲化被动为主动。多媒体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知识传授与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

二.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语言课堂教学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出自好奇。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选择贴近生活、具有时代特色、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和话题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设计优秀的情景课件,让学生置身其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浓厚兴趣,引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有关运动的话题时,制作有关奥运的一些课件。首先让学生就这些他们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引出新的语言项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并掌握新的语言表达方式。

2.运用多媒体化简知识难度,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以抽象的语言讲解更为抽象的语言知识,使的一些重点难点往往不易解决。运用计算机技术中的图形处理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可以很容易的被化解。从而降低学习难度,顺利解决教学重难点。如时态教学中可以把各种时态制作成不同的动画图片,把抽象的讲解变成具体的情景。形象直观的展示出来。轻而易举的就能突破时态难点。

3.运用多媒体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减少母语影响,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上知识传授的密度,优化处理大量的信息,以图片、动画、音像片段等形式,使抽象的语言直观、化形象化,减少母语在学习外语过程中的运用,从而降低母语的负面影响。以文字的闪动、色彩的变化、图像的移动缩放等手段增加课堂知识传授的密度,加强视觉和听觉刺激的强度,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对有些无法用实物表达的词汇和句子教师往往用比较抽象语言去解释,甚至不得不用母语去解释。即使有些可以用实物或图片展示的词汇和句子,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每节课都带大量的教具。这样课堂教学的容量、语言的生动和直观性大大降低。例如,在学习有些食物的名词,如pizza, hot dog, salad, hamburger 等时,学生们根本没有见过,学起来当然枯燥抽象,难以记住。如果能够配以相关的图片或音像,就能加深学习者对语言和实物的直接联系。避免了用抽象语言或母语解释的麻烦。还能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印象,加强记忆效果。

4.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要求。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好奇心,以问题为向导,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学生高度的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能够针对学习中的疑难,通过采用自主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并对多种意见进行整理、记录、分析、归纳、对比,从而得出真确结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探究。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运用过程中可以准备和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让学生进行现场讨论、分析、总结、汇报。也可以准备与下节课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调查、搜集资料、分组讨论,并尝试写成短文。在下一节课前进行汇报。这样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语言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资源的筛选

1.选择合适的课件制作途径

课件制作的途径不但要能够辅助教学,而且应该让老师能够承受的起。所以需要选择一种叫省时、省力的课件制作途径。首先应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创作工具。目前使用较多的有PowerPoint. Authorware, Founder, Author Tool, Animator Pro等。其中Power Point最容易掌握,易学掌握,易学易用,操作流畅,稍有电脑知识的人都可以自如使用。当然具体选择还需看自己的爱好。无论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应当精通一种,达到运用自如就行。制作过程尽量自制为主,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其次教学课件是教学经验、教学思想与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不能单独追求制作的技巧,和多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为了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而服务的。

2.课件的设计与资源的选择

制作课件前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着重分析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之所在。对于有必要运用多媒体表现的部分和没有必要过于强调的地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设计课件的大概轮廓。课件的制作要有利于教学,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决不能以展示课件为制作课件的目的。

制作课件的资源应该进行认真的筛选,可以通过搜集扫描相关的图片,自拍音像资料, 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所选资源首先应该实用,教材由于本身容量的限制,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中有关英语学习的网站选择与本课话题相关的大量的语言材料,来充实课件。其次应该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学习的主动性来源于兴趣。课件材料一定要选择生动活泼的呈现形式,内容要精彩,图片、音像、动画要精致清晰,容易理解。要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精彩的生活片段,经典的影视剧片段,著名艺术作品,名胜古迹图片等,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四.多媒体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的几个误区

1.违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现代语言教学要求课堂的主题是学生,教师发挥指导和组织作用。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而有些教师的课件把课堂大部分时间用多媒体控制起来,教师成了多媒体工具的操作者,学生成了观众。教学程序模式化。师生之间的交流被机器阻断。把生动的语言课变成了冷冰冰的课件展示课。让多媒体成为了课堂的中心和主体,违背的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辅助性,更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2.语言课变成了“图片、音像、音乐欣赏课”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了展示自己娴熟的电脑制作技术,追求课件的美观,为课件配上过多漂亮的图片、精美的动画、优美的音乐,使整个课件看上去十分生动优美。但是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过于漂亮精美的课件对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产生的强烈刺激一方面的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对课件中众多的音影材料的好奇,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件本身,而不是语言学习。冲淡了教学主题。

3.过量使用多媒体设备

有的教师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运用多媒体手段,误以为多媒体运用越多,学生参与率就越高,所授语言材料就越容易让学生掌握。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以多媒体课件没主要手段,一会儿展示这个片段,一会儿展示那个片段,忙的不亦乐乎。把原本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把语言的交流变成了教师玩花样,学生看热闹。不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违背了多媒体的辅助原则,更弱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4.过分注重使用多媒体,弱化了对教材、教法以及对学生的研究

有些教师为了赶时髦,无论什么类型的课都追求使用多媒体手段,过分以来多媒体,成了电脑的俘虏。为了制作好的课件,化去大量的时间,而真正花在研究教材上的时间并不多,没有真正吃透教材内涵,没有真正研究教学方法,没有认真考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有些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多媒体课,请别人制作课件。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课件制作思想脱节。有的教师直接下载网上现成课件,不加任何修改,上起课来课件不符合自己的教学思路,上起课来别别扭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语言艺术风趣幽默严谨

信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语言优势,利用语言的风趣幽默、准确严谨、丰富多样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有效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寻找教学突破点。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的课堂语言大为减少。如何利用有限的话语获得教学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一、追求风趣幽默,创设活力信息课堂

小学生接受能力较弱,教师应将信息技术相关概念及理论介绍清楚,既要关注教材内质特征,又要对学生的学习认知习惯进行了解。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在课堂中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形式进行授课,能够将较抽象的、深奥的、无形的东西具体化、浅显化、有形化,从而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自然充满活力。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教学呈现和谐性,为打造高效信息课堂奠定基础。在学习《进入“我的空间”》中,引导学生建立文件夹时,教师对文件夹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文件夹可以容纳很多文件,但是为了防止混淆,要给这些文件写上名字,这样查找起来很方便。就像我们家里的衣橱,夏天的衣服放在一起,冬天的衣服放在一起,便于寻找。文件夹有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在它里面建立“套间”,也就是文件夹之中还可以建立子文件夹,为放置各类文件、图片、视频、链接地址等信息提供便利。”这里教师利用多个形象的比喻,将文件夹概念进行生动的描述,学生听得懂,看得明白,学习非常顺利。如果教师能够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学生会更快建立相关认知,对提升学习效率有较大帮助。

二、注重准确严谨,体现语言条理规范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众多专业名词及相关定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浅显、生动、形象,对专业性理论进行讲解时,需考量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和逻辑性。为避免出现科学性错误和误导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教学语言,需要规范严谨的时候,一定要把话说清晰、说完整,体现条理性、层次性;需要生动活泼时,教师也要放下身段,用幽默风趣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需预设,能随机应变,才能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如教学《收发电子邮件》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登录电子邮箱,发送电子邮件。为让学生能够掌握回复电子邮件的要领,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在发送电子邮件时,老师已经通过邮箱给每一位同学都发了一封问候信。大家抓紧时间看并思考如何阅读,能不能给老师也回复一封邮件呢?”学生急忙查看邮件,思考着给教师回复。这时,教师继续引导“:第一步,接收电子邮件,阅读邮件内容;第二步,单击‘回复’按钮,进入书写界面,填写回复内容;第三步,单击‘发送’按钮,回复邮件操作完成。”这里教师的引导语言清晰准确,学生根据教师引导,自然进入操作程序,学习过程顺利且高效。

三、讲究丰富多样,展现教学个性特征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篇3

2001年,我国从小学开始全面开设英语课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复现和操练。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小学生的确面临着如此的尴尬:英语使用率较低,课堂以外几乎不使用,孩子们几乎接触不到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英语信息,他们唯一赖以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学校,而且绝大部分学校英语教学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依赖课堂。可是,教室内的40分钟可能保证了语言的足够输入,但不可能保证语言的较好输出。由于 缺乏较真实的交流,英语得不到运用,言语学习得不到内化,学生必然对英语失去兴趣,聋哑英语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在这种缺乏语言环境的状态下学习英语,自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S. D. Krashen (Ellis, R., 1999:66)曾经说过,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而交际活动和使用语言又离不开真实的语境。只有将直观形象的东西与抽象的语言,直接建立起联系,才能更好地习得语言。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许多课堂英语教学都是比较抽象的教学。那么我们何不把英语课向教室外延伸呢·把部分英语课拿到大自然环境中去上呢·

如果把小学英语课移到大自然中去上,哪种学校具备这种天然条件呢·诚然,只有农村小学。目前没有或很少学者或专家从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更不用说研究大自然中的英语教学。正是如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与大自然的结合才是一个英语自然习得的突破口之一。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农村小学教学设施设备简陋落后,英语开设课时少,英语教学途径单一,家长重视程度不高,这些因素严重地妨碍了英语习得的有效教学。

(一) 课时少、学校和家长不重视

在许多农村小学,学校由于没有进行小学英语毕业考试,不纳入对学校的考核,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好坏对学校领导的政绩没有影响,因此,他们不可能为英语课堂提供相应条件。小学升学不考英语,家长首要考虑的是孩子升入一所好的学校,便只关心语文、数学、综合课的学习,有没有英语课对他们来说没有意义。因此,英语课就被学校和家长甚至教师自己当成了体艺课 。

(二) 教学设施简陋、技术资源缺乏

在广大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简陋,缺乏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是所有的教学设备。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只能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传授知识,学生也只能通过这一方式来学习英语。英语学习就在简陋而变质的环境中进行。由于缺乏直观实物的感官刺激,教学枯燥乏味,效率低下,遗忘快。师生对待英语的热情都会消失殆尽,最后将课挪作它用。

(三)学生感知英语的途径单一

城市里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比较好,学生可在街头巷尾、公园、超市、网络等地,随时都可接触英语;他们还可以上补习班或家庭的辅导来提高英语。但在广大的农村,他们一周只有一、两课时的英语课,且课堂上基本上是简单的机械的注入式的教学,课外,学生是见不到网络、超市的,回家没有英语作业,没有家长的辅导,更不必说上辅导班了。本来一周就两节课平均算来学生每天的英语学习时间为16分钟。根据人脑记忆、学习规律,每天二语习得同类知识的时间不得少于120分钟。如果这短短的16分钟大脑记忆的都是抽象的东西,那么,等到下一周,学生所学的几乎全忘记了,这是无效学习,这是大脑学习规律决定了的。

三、英语教学的有利条件

农村小学班额小,管理容易;农村的自然资源丰富,儿童对山水中的一草一木都熟悉,喜欢在课外活动,因此,适宜在自然条件进行英语教学。

(一) 较小的班额

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乡村小学校的学生人数日趋减少,多的三十人,少的十人左右。这种小班额,对英语教学的管理、教学方法的选取,都十分灵活。若训练口语、举行活动、游戏,学生的参与率都很高。如果选择在野外上课,学生易于控制,讲解也不吃力。更利于室外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农村人少地广,校园相对开放。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川秀美,泉水、溪流遍布,四季交替鲜明。动植物种类繁多,鲜活真实,为抽象的语言提供了直观的实体支撑,很利于直观教学,可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易于记忆、消化,知识较易内化、习得。学生身处其中,与之亲密接触,熟悉而又新鲜,必激发起他们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都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将学生不熟悉的内容用这些自然景物来替换整合教材,为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学习语境。如在此自然环境中进行教学,必然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培养他们的热爱家乡、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这正如教育家华特所说,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张启, 2002:32)。

四、利用大自然资源,组织英语教学

农村小学可因地制宜,把学生拉到大自然中进行英语教学,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的内容可较好的习得,是室内教学的有机延伸,可以极大的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他们热爱自然、改造自然的情怀。

(一)因地制宜,合理整合教材

小学英语新课标标明,教师可以根据地区、学校、教师自身条件,选择或自编教材。农村地区的资源本身就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语言运用的天地,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是城市学校不可奢求的。教师可根据学生所熟悉的山川河流、动物、植物、自然景观来选取、整合教学内容、达成新课标的目标。例如,教学蔬菜,教师可让学生走进菜园;教学小溪、河流、树木,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山川、溪谷中,实地教学。

(二)因材设教,室内外有机结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课都在大自然中去上,有下雨、下雪的时候,有知识总结的时候,有测试的时候,这时便是教室内课堂。教室内的复习,可大容量的输入、总结知识,教室外是无法实现的。有些语法、阅读、听力教学也只能在教室内进行。并且,如果所有的课都在室外的话,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像经常在室内英语学习那样,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室内外的恰当结合才是学好英语的最佳途径。但是,自然环境中的英语教学,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理解、支持才能进行下去;当然,教师执着的精神和探究的热情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结语

教师可以根据课标选择或自编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把大部分新知识在大自然中去进行教学。大自然中的自然英语教学,具有趣味性、真实情境性、鲜明生动性、直观形象性、自然习得性、情操感染性,这在课内教学是很难获取的,恰当的课内和自然环境中的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了关键。

参考文献: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篇4

[关键词]课件开发体系;外语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52-05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CALL能帮助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它能提供大量真实的学习资源,快速的反馈,随手即得的学习工具,在线交流的机会和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呈现的多模态学习内容等。然而,如何有效地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实际的外语教学课件开发中,这对于目前广大的外语教育者来说仍是一项挑战。其实,计算机技术知识和应用在整个课件开发中固然重要,但是外语教育者的教学理念和在该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才是课件开发的核心。技术人员则是以协助的角色配合外语教育者完成整个课件开发。那么,外语教育者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如何有效地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这是他们与技术人员交流互动的重要基础。然而,从国内高校的情况来看,这正是广大外语教育者的弱点所在。因此,本研究将构建一个系统、明确和实用的外语教学课件开发体系,期望这个新体系能指导外语教育者设计出学生真正需要的外语教学课件。

二、语言学习课件开发体系的回顾

课件开发是软件开发的一种类型,它的目的通常是教育或培训。一般来说,软件开发包括五个基本步骤,即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基于对软件开发体系的了解,一些CALL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着探索语言学习课件开发的步骤和过程。表1列出了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不难看出,以上研究基本都遵循了一般软件开发的步骤和过程。其中,需求分析指在课件开发前调查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明确课件开发的意义;设计不再只是狭隘意义上的页面布局过程,而是思考和决定在课件开发中应涉及哪些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过程;开发是将设计里的内容进行计算机编码,即通过编写程序实现课件成品;实施指让学习者在期望的学习环境下真正体验开发出来的课件成品;评估则是检验课件成品是否能充分地满足学习者的最初需求。

显然,设计在语言学习课件开发体系的构建中处于核心的位置。近些年,虽然有大量关于CALL方面的研究,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尝试着创建设计模型。虽然也有研究列举过一些简单实用的设计原则,但是这对于开发高质量的语言教学课件来说显然是不够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还是有研究者致力于探索设计模型。其中,Hubbard语言学习课件开发体系里的开发模块(实指在技术编码等开发过程之前的设计过程)由于它的全面性而经常被引用。基于经典的Richards和Rodgers语言教学模型,Hubbard的开发模块包含三个子模块,即方法、设计和过程。在方法子模块中,语言假设和学习假设决定语言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又结合计算机运载系统衍生出一系列设计准则;在设计子模块中,学习者信息和课程大纲直接决定语言难度、程序难度和学习内容。此外,该子模块里还考虑了课堂安排、硬件及编程语言等因素;过程子模块则强调呈现各类活动、页面布局、控制选项、输入判断、反馈信息等的程序设计。

三、新外语教学课件开发体系的构建

虽然Hubbard课件开发体系对外语教学课件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它仍存在缺陷。Hubbard体系过于强调全面性,包含太多因素,并缺乏主次之分。而且,该体系忽视了将抽象因素和具体因素区分的重要性以及明确这些因素之间关联的必要性。这无疑会造成普通外语教育者在理解和应用上的困难。因此,当普通外语教育者使用Hubbard体系时很可能感到困惑和难以入手。所以,新构建的外语教学课件开发体系(图1)将着重强调系统性、明确性和实用性。系统性指系统呈现外语教学课件开发中的必要因素;明确性指明确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实用性则指让普通外语教育者能够轻松地将该体系运用到他们的课件开发实践当中。与所有语言学习课件开发体系一样,新体系的构建也将遵循一般软件开发的基本步骤: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

1.需求分析

为保证最终的课件成品具有切实意义,“需求分析”应该注重了解学习者在目前外语学习中的实际需求。明确这些需求对目标课件内容和功能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甚至决定性意义。开发外语教学课件的目的就是通过满足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潜在需求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1)语言方面,即学习者是否获得合适的语言输入,充足的语言训练和持续的指导;2)行为方面,即学习者是否有效地发挥各种学习策略,从而增强学习能力;3)心理方面,即学习者是否始终保持正面的学习动机、充足的信心、高昂的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低焦虑感。

2.设计

“设计”中包含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步骤。设计首先要考虑满足学习者的最初需求,然后被应用于课件的开发,最后通过学习者的真实体验得到检验。因此,设计在整个课件开发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与Hubbard体系里的开发模块相似,新体系里的设计模块也将从经典的Richards和Rodgers语言教学模型中的三个交互模块出发,即方法、设计和过程。

(1)方法

语言属性:指对语言领域中某个分支的知识和学习的系统理解。它主要包括两个因素,即语言知识和语言学习。从基础的词汇和语法到综合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的相关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都可以被视作外语教学课件开发的重点。因此,要实现有明确课件开发目标的设计首先必须了解语言属性。

理论基础:二语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研究语言系统和语言学习过程。尽管二语习得理论具有多样性,但是这些理论被广泛认为是外语教学的坚实基础。其中,Krashen的五大假说、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和Gass的二语习得模型对外语教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二语习得理论还被用来指导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设计和评估。另外,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学习理论主要阐述学习者应该如何学习,从而理解学习中固有的复杂过程。学习理论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这些得到广泛认可的学习理论对CALL的不同发展阶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尤其成为了目前指导CALL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

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心理和认知过程。它主要由以上两个因素决定,即语言属性和理论基础。打个比喻,语言属性可以被看作是通向山顶的一条道路;理论基础就像是这条道路上起到引导作用的栏杆;学习过程则是通往山顶这条道路上的阶梯。这些因素显然都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要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外语教学课件的开发应该遵循合理和系统的学习过程,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整个外语教学课件开发中起着关键的支持作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的应用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真实的学习资源,快速的反馈,随手即得的学习工具,在线交流的机会和以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呈现的多模态学习内容等。Kern提出计算机在辅助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三个重要作用,即指导、工具、媒介。无疑,在课件开发中这些作用需要尽可能得到全面的体现。

设计准则:是为了保证课件内部高度一致性而用来指导外语教学课件开发的一系列准则。以上提到的所有因素,包括语言属性、理论基础、学习过程和计算机技术都会对设计准则产生影响。基于二语习得理论,Chapelle总结了一些歼发CALL材料的基本设计准则,比如突出重要的语言特征,提供有助于理解语言输入的帮助,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给学习者提供认识错误的机会,给学习者提供改正语言输出的机会以及给学习者提供语言交流互动的机会。

(2)设计

学习者变量:指使用目标课件的学习者的年龄、学习态度、语言水平和学习风格等。目前市场上存在针对学习者不同年龄段和语言水平开发的课件,但是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开发的课件却很鲜见。学习风格作为相对显著的个体特征是影响学习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在开发适应性和智能化的外语教学课件时则有必要考虑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即通过建立不同的学习路径来满足不同风格的学习者的需求。

学习目标;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开始之前预期要获得的结果,即完成一个学习阶段后主要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所能达到的目标。学习结果可以充分体现这些目标的实现情况。许多因素会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比如学习者的能力、学习材料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以及教师的指导技巧。

学习内容:学习者变量和学习目标直接决定学习内容、学习策略、语言难度和程序难度这四个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学习内容使目标学习具体化,注重对某个特定学习目标以及相关语言知识的选择。学习内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不同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和他们期望达到的学习目的。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获得、储存、提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这些策略通常是学习者为了让自己的外语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而付诸的一系列行动。为了控制好自己的学习,学习者需要了解自己学习的过程,在选择学习路径时有能力做出明智的选择,在安排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时能够具有前瞻性,而这些都需要学习者运用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所以,为了让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取得成功,课件开发者在设计多样并有意义的学习任务时需考虑学习策略的充分发挥和运用。

语言难度:语言难度和程序难度在判断目标课件的实用性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们的设定应该分别适合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关于语言难度,Krashen提出“i+l”的理解性输入能最有效地帮助学习者获取新的语言知识。语言难度的设定通常由该语言的多样性、熟悉度、具体性和长度等多种因素决定。

程序难度:指学习者在从事各种语言活动时操作计算机的难易水平。不同于语言难度和语言学因素紧密相关,程序难度与非语言学因素更相关,比如输入内容、时间安排、学习任务的认知难度和学习者操作计算机的经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程序难度的设定应该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而不应成为他们学习的障碍。

学习任务:从流程图可以看出,上述四个因素将决定学习任务。涵盖大量语言知识的学习内容是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基础。由于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对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起关键性作用,所以学习任务的设计应该考虑各种学习策略的。这样设计出来的任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去运用这些策略,从而达到长期记忆和灵活应用语言知识的效果。另外,语言难度和程序难度将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带来一定的限制。

学习者界面:是让学习者与承载外语学习内容的课件产生互动的计算机屏幕显示控制。友好界面能让学习任务更具吸引力和更加容易执行,从而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利用目标课件。一般来说,在设计界面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文字、图表和图片(比如字体大小、颜色和背景),屏幕布局(比如菜单设置、反馈用词和形式),输入和输出设置(比如键盘和显示),动作种类(比如点击、拖动和填空)和帮助(比如在线帮助和指南)。此外,设计者还应遵守Schneiderman和Plaisant提出的八条黄金规则:1)尽可能保持一致;2)符合普遍可用性;3)提供信息丰富的反馈;4)设计说明对话框以生成结束信息;5)预防错误;6)允许轻松的反向操作;7)支持内部控制点;8)减少短时记忆。

(3)过程

知识库:是指基于以上因素如学习内容、学习策略、语言难度和程序难度而收集的所有相关语言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提供者可以根据需要实时地通过添加或删除学习材料来更新知识库。这个知识库包括课件开发所需要的全部学习材料,包括相关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针对目标语言知识准备的问题,为解决问题设计的真实场景,针对错误信息提供的反馈和随手即得的帮助信息。

技术应用:以上相同因素还将指导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库的结合是为了实现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界面的设计,即实现真正的课件成品。系统建构就是在选择的服务器平台上创建必要的模块,比如MySQL数据库和Apache Tomcat。Apache Tomcat需要从MySQL数据库里提取源数据,而MySQL数据库又将根据Apache Tomcat生成的数据进行更新。MySQL数据库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储存学习者的成绩、在论坛上发表的评论和用户账号设置等。Apache Tomcat是支持Java动态网页的Web服务器。它还可以储存静态页面和多媒体文件。Apache Tomcat在MySQL数据库和学习者电脑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

学习课件包:是储存在网络上或光盘里包含课程指导内容的外语学习媒介。换句话说,它就是语言知识和多媒体应用的结合。在设计模块中,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将主要构成学习课件包里语言知识的部分,而在过程模块中,知识库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将实现主要由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决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界面,这则属于多媒体应用的部分。最终,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界面的结合形成外语教学课件包。

3.开发

“开发”是在教学指导方法下执行上述课件设计的过程,涉及信源编码或程序编写。也就是说,它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最终课件成品的过程。课件开发技术人员将主要负责这个部分,不过他们不需要在课件内容或页面设计等方面花费太多的脑力劳动。此外,在开发过程的初始阶段制作一个具有尝试意义的课件模型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模型的开发将完全按照设计将语言学习内容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它的作用就是以最快、最经济的方式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并为之后课件的完全开发、实施和评估奠定良好的基础。

4.实施

一般软件开发体系里的“实施”步骤指执行并实现课件设计的过程,这和新课件开发体系里的“开发”步骤颇为相似。在新课件开发体系中,“实施”则是指让学习者在期望的学习环境中真正体验完成的课件模型或成品。因此,该步骤是评估一个课件模型或成品是否能有效帮助学习者提高外语学习水平的必要前提。只有让学习者真正体验了开发出来的课件模型或成品,才能通过了解他们对课件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来判断它的优劣。

5.评估

“评估”是检验课件模型或成品是否满足学习者最初需求的过程。根据评估的反馈,课件开发者可以针对课件模型或成品存在的缺陷做进一步的改进,这个循环过程可以根据对学习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而反复进行。正如流程图所示,整个课件开发过程是一个环形结构,即在每次的实施和评估之后,设计中的假设将得到验证或进一步的修正。chapelle认为对CALL材料的评估应该包括判断和实验两种分析。判断分析指根据基于二语习得理论提出的开发CALL材料的设计准则判断软件的性能和使用效果,而实验分析则指通过收集实验数据说明软件具体应用的情况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外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外语教育者开始尝试着设计和开发针对自己学生特点的学习课件。然而,目前能被广大外语教育者充分理解并利用去指导他们进行课件开发的体系非常匮乏。因此,基于过去几十年有关语言教学课件开发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系统、明确和实用的外语教学课件开发体系。它可以全面地指导外语教育者在课件开发中有效地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最终开发出学生真正需要的外语教学课件。新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帮助那些想尝试开发课件但又无从着手的外语教育者,鼓励他们勇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外语教学材料。这无疑对提高广大学生的外语学习来说也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111)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篇5

教材重点和难点:

1.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2.学会仿写诗句。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你们是怎么知道秋天已来到我们身边?(树叶黄了,树叶落了)

2.出示课件,逐幅展示一年四季的变化,并提问:从这几幅图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3.对,燕子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她在屋檐下找寻她从前的家,欢快的歌唱,我们知道春天来了;然而在蔚蓝的天空中,一群大雁,恋恋不舍的离开故乡,去寻找另一片天空,我们知道秋天到了。这都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话,她时时刻刻都在悄悄地对我们说话,而他的语言也是各种各样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大自然的语言》(出示课题)

读了课题之后你会提出那些问题?(教师总结归纳)

(用课件出示)(1)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这些语言告诉我们什么知识?

(3)怎样才能发现和懂得大自然的语言?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给诗歌的各节标序号,并想想从诗中你了解到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诗句。

三.研读品味指导朗读

1.自渎体会。哪一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并完成练习:我读懂了第(

)小节,知道了。

).

2.互动交

指导点拨 。(以下教学程序随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

(第二小节)(1)课件展示(蓝蓝的天空,白云高高的飘)看到蓝天,白云,草地你有怎样的感觉。

(2)一词“高高”怎样,“高高”换成“很高”好么?

“准是”换成“一定”好么,“准”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读高高声调高而上扬,准是读得肯定.

(第三小节)(1)课件展示 (蚂蚁搬家)为什么下雨前,蚂蚁要搬家呢?

(2)指导朗读. 也读重音.先自由练读,再点评指导.

(第四小节)(1)课件展示 (一个个静态的“逗点” 一“逗点”, 摇着尾巴游动)这是什么?(逗号)仔细看看.这是什么?(小蝌蚪).

(2)引导想象:你看小蝌蚪上下游动,招呼朋友多高兴啊!它们会说什么呢?你听了心情会怎样啊?

(3)自由练读,结合点评指导朗读。

(第五小节)(1)课件展示 (一行大雁编队南飞)为什么大雁南飞就是秋天到了呢?

(2)什么叫“编队”?编了什么队?

(3)指导朗读。

学习“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和“大雁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两句反问句。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用课件出示)

(第六小节)(1)课件展示 (一圈一圈的年轮)。什么叫年轮?

树木和我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年龄,树的主干每长一年就有一圈环行纹理,这就是年轮。

(2)从年轮中你还知道什么呢?

(3)指导朗读。

3.(1)现在我们知道白云,蚂蚁,蝌蚪,大雁,树木的语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从2-6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小节读一读。(可以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

四 回归整体

赛读拓展

(1)赛读:选择其中一节或两节。

〈有感情的朗读〉

(2)试者背诵自己喜欢的一节。

(3)过度:其实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它们千奇百怪,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4)拓展:你还知不知道其他大自然的语言,能告诉我们么?说给大家听听。

五 理解感受

仿写诗句

1.填写下列诗句:

枫叶红,(

)。

(),天要下雨。

乌云滚滚,()。

2.出示四幅图画,要求配诗。

(课件出示)画面:荷花开了,鱼儿透出水面;

落叶纷飞;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篇6

关键词:汇编语言;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1-5894-02

汇编语言是一种功能强大计算机底层编程语言,是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汇编语言也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硬件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系统了解一台计算机运行的必修知识,它与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共同描述了一台PC机的正常工作流程。汇编语言也是单片机和嵌入式等课程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能够为更深入的理解高级语言的运行原理提供了依据。汇编语言是一门具有硬件特性的语言,是高效和灵活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在计算机语言高级化可视化的大环境下汇编语言的显得地位越来越不重要,但是在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等开发领域仍然离不开汇编语言。

1 汇编语言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汇编语言难学是汇编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这其中有课程本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1.1 汇编语言本身学习难度大

汇编语言是一种硬件编程语言,抛开硬件谈汇编将成为空中楼阁。但是,目前的课程安排不尽合理,知识的先后顺序被课程割裂开来,不能系统的全面描述汇编语言的硬件特性,汇编语言要在完整的硬件体系中才能体现出其重要性,而完整的硬件知识构建需要多门课程的学习,这是一个矛盾。

其次,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学好汇编语言需要不单单要研究汇编的语法,还要汇编语言有大量的指令和语法规则需要记忆,较繁琐;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相配合;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较难理解,容易感到枯燥、厌烦,导致产生厌学情绪;上机调试结果不直观且容易出错,这些特点都使得汇编语言这门课比较难学。

1.2 学生对汇编的畏惧

首先,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大学的入门学习语言往往是一门高级语言,如C或C++等。学生在学习汇编语言时,总会借鉴在高级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方法,但是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同。高级语言不和具体硬件相又比较接近自然语言,所以很容易被理解,可视化编程易于理解和上机操作,相关高级语言算法实验可以解决实际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汇编语言却必须和看不到的硬件打交道,相对比较抽象,还有更多琐碎的概念需要记忆,学习起来需要更多的努力,对汇编稍有松懈就可能掉队。在大信息量的多媒体教学情况下,更需要学生在课下多下功夫。

其次,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普遍倾向于软件和网络方向,对硬件方向的课程汇编语言的学习普遍比较放松。

1.3 教师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最后,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老师都没有汇编语言的工程使用经验,在讲授课程中完全依赖于课本,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实验内容比较简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些老师针对汇编讲汇编,不能够融汇其它硬件课程内容,难以生动的讲述汇编的硬件特性。另外,目前的汇编语言课程实验内容比较简单,实验课时相对较少,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1.4 重软件轻硬件还很普遍

目前,不少高校教育经费紧张,对于计算机专业倾向于投资效益比较高的软件方向,致使硬件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同时,硬件课程方面的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不能与硬件技术发展与时俱进,汇编语言教学内容和思想都比较陈旧。此外,计算机专业软件方向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占用人量的比例很高,也容易让人冷落硬件方向建设。汇编语言的课程地位正在“重软件,轻硬件”的大环境下被逐步弱化,有些学校开始将汇编语言课程合并至其它硬件类课程,比如单片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还有的专科学校干脆完全放弃汇编类课程。

1.5 教学设施还有待完善

目前,硬件方向的教材和实验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还不能满足汇编语言的教学需要,这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硬件基础课程教材的系列化。虽然硬件类课程出自统一出版社的系列,但却是由不同学校不同观点不同经验的老师编写的,所谓的系列化的教材只是封面的系列化,而具体的内在知识体系的系列化却没有体现出来。当前应该围绕一批硬件类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进行延伸的教材编写,从内在的知识系统上系统化,也可以积极组织相关经典教材的编写着共同参与制定系列化的教材编写方案。

其次是汇编语言硬件实验平台的开发。汇编语言的上机环境比较简单,相关配套设备缺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当开发相应的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汇编语言实验平台,并基于平台改革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汇编语言教学的若干建议

2.1 明确汇编语言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用三个必须来重新认识汇编语言。必须明确汇编语言在计算机类本科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它是系统理解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必修课程,将为其它课程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必须明确汇编语言在当前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地位,它是进行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不可缺少的语言,虽然代码量不多但却都是精华。必须回归汇编语言的真实面目,它并不像学生中流传中的那样难学,只要学习方法对头汇编语言就很容易能学好,这需要任课老师在上课中能够学生足够的辩证讲解。

2.2 改革教学方法

汇编语言的教材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出现了不少经典教材,内容结构清晰,语言描述通俗易懂,针对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学生一般都可通过自学获得理解。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减少讲述的内容,做到课堂精讲,并要结合其它课程内容来叙述汇编的作用和来历,重点讲解汇编语言知识在整个硬件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课堂精讲,实验要多练,加大实验教学的课时和难度,加大实验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

2.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汇编语言师资力量建设,是改善当前汇编语言教学的核心工作。当前的汇编语言教学师资力量极度缺乏,很多任课老师均是围绕课本讲代码,围绕例子将代码,没有相关技术的开发经验,有的甚至没有见到过相应的实际开发例程。当前汇编语言的开发例程很少,老师参与相关工程开发的机会很少,所以应该专门设计一套面向教学的开发例程,围绕这一例程进行相应的师资培训。笔者建议以该例程可以定位在汇编语言在嵌入式开发领域的应用。

2.4 加强汇编语言教学的设施

汇编语言的不是独立的语言课程,它有相应的硬件课程作为支撑,并为其它硬件课程提供语言基础。加强汇编语言的教学设施应该着眼于整个硬件类课程的建设,汇编语言只有在一个硬件课程体系中才能显示出它的光彩。其课程的教学设施主要包括硬件类教材体系的建设、开发试验平台的建设和实验内容的建设。

3 总结

信息技术的风起云涌总让人把陈旧不变的汇编语言遗忘,汇编语言的教学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固守陈旧的知识和陈旧的教材停止不前,逐渐的让教师和学生失去兴趣。对于老师,深入汇编语言教学很难出科研成果,于评职称无用;对于学生,学了汇编语言少有用武之地,于找工作无助。对于当前的困境,应该大力崇尚教学神圣的观点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的考核中给予更多体现,让有教学成果的教师也可以成名成家,让相关老师可以放心的投入到汇编语言课程的建设中去。对于学生,要教育他们少些功利的学习思想,多一些远见,着眼于更全面的技术成长。虽然汇编语言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老师、学生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沈美明,温冬婵.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篇7

一、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其优越性

1.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人教版高二(上)册Unit5The British Isles(不列颠群岛)一课,要求学生以英国(UK)为话题,谈论和熟悉、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名胜古迹及其风土人情等等。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仅有的知识只局限于从历史、地理课本得到,比较抽象、模糊。教师通过预先制作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列颠群岛版图,引导学生了解the British Isles,Great Britain,the UnitedKingdom,Endland,Scotland,Wales,Northern Ire-land的地理名称及其行政区域。这样,学生就先从地理位置上对这个国家有了整体的认识。然后教师继续展示并引导学生了解其本国的运动(sport)、艺术(art)、建筑(architecture)、文化(1iterature)、食物(food)、生活(1ife)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环境,领略英国的各种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就会滔滔不绝侃起话题来,教学任务就会轻松地完成。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出不同的教学课件。得当的内容,清晰的画面,配以教师的精讲启发,这些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多媒体教学可以活化教材,语言教学呈现情景化

语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其能交际化。英语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其难度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交际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真实情景。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容易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以人教版高二(上)册Unit 10 Frightening nature(自然灾害)为例。其教学目的要求以frightening nature为话题,旨在使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能用所学的有关自然灾害的词汇描述各种灾害现象,学会使用表达忧虑、恐惧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要求采用与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谈论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本单元的各个部分都要求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关地震、台风、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在课堂上放映展示,置学生于逼真的语言环境。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

3.多媒体能加快教学节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最大地发挥其信息量大,表现力强,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学习同一份材料,如采用口授方式,让学生只是听(纯听觉),3小时后能记住60%,如果让学生只是看(纯视觉),3小时后能记住70%;如果听觉、视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力分别为15%、4(1%和70%。它说明眼耳并用、视听结合的学习效果最好,它高于视、听分别之和。多媒体教学借助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真正让学生做到动脑又动口,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1.过多过滥使用多媒体容易本末倒置

一些教师一味地追赶潮流,似乎一堂课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会被时代淘汰落伍,甚至鄙弃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风格。于是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位老师,为了给同学们呈现shirt,skirt,trousers等几个新词,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众多服装,颜色款式可谓琳琅满目。精美漂亮的画面,配以动画效果,课件确实吸引眼球。可是,当时正值夏天,同学们身上穿的shirt,skirt,trousers等衣服就五花八门,就很直观、形象。在课堂教学当中放着随手拈来的活生生的例子不用,而去费时费力制作精致的课件,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试想,教师在真实的语境下呈现教学内容,效果岂不是更好?

2.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媒体

多媒体固然有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但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一些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黑板板书不仅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现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思路,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完全用制作好的课件展示,那么教师充当的角色只能是“放映员”。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大量的视觉信息输入对学生听觉信息的输入会造成一定的干扰,颠倒了语言的学习规律。而且课件上的内容在屏幕上一放而过,影响了学生做课堂笔记,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7倍。所以完全运用多媒体,冷落传统教学媒体会得不偿失。

3.多媒体展示课容易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人性的作用是计算机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候交流和组织课堂教学的“daily report”等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能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交流,才能养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多媒体尽管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4.刻意追求多媒体容易违背教学宗旨

有些教师为了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把课件展示变成了做秀表演。在同一课件中同时用上了好几个不同的软件去制作,这个片段用power-pomt,那个用flash,这里来段音乐,那儿配点声音。整堂课不断切换,看得人眼花缭乱。把原本简明的,搞得花里胡哨,课堂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的收效甚少。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篇8

一、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其优越性

1.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教学形式多样化。例如人教版高二(上)册Unit5TheBritishIsles(不列颠群岛)一课,要求学生以英国(UK)为话题,谈论和熟悉、了解英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名胜古迹及其风土人情等等。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仅有的知识只局限于从历史、地理课本得到,比较抽象、模糊。教师通过预先制作好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不列颠群岛版图,引导学生了解theBritishIsles,GreatBritain,theUnitedKingdom,Endland,Scotland,Wales,NorthernIre-land的地理名称及其行政区域。这样,学生就先从地理位置上对这个国家有了整体的认识。然后教师继续展示并引导学生了解其本国的运动(sport)、艺术(art)、建筑(architecture)、文化(1iterature)、食物(food)、生活(1ife)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环境,领略英国的各种文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百闻不如一见”,学生就会滔滔不绝侃起话题来,教学任务就会轻松地完成。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出不同的教学课件。得当的内容,清晰的画面,配以教师的精讲启发,这些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多媒体教学可以活化教材,语言教学呈现情景化

语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其能交际化。英语学习对中国学生来说,其难度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交际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能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真实情景。多媒体教学手段很容易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以人教版高二(上)册Unit10Frighteningnature(自然灾害)为例。其教学目的要求以frighteningnature为话题,旨在使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能用所学的有关自然灾害的词汇描述各种灾害现象,学会使用表达忧虑、恐惧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要求采用与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谈论自然灾害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本单元的各个部分都要求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有关地震、台风、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在课堂上放映展示,置学生于逼真的语言环境。当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的激情,就会有话可说,就会由被动接受信息转化为积极参与语言交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

3.多媒体能加快教学节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最大地发挥其信息量大,表现力强,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学习同一份材料,如采用口授方式,让学生只是听(纯听觉),3小时后能记住60%,如果让学生只是看(纯视觉),3小时后能记住70%;如果听觉、视觉并用,3小时后能记住90%。3天后三种学习方法的记忆力分别为15%、4(1%和70%。它说明眼耳并用、视听结合的学习效果最好,它高于视、听分别之和。多媒体教学借助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真正让学生做到动脑又动口,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

1.过多过滥使用多媒体容易本末倒置

一些教师一味地追赶潮流,似乎一堂课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会被时代淘汰落伍,甚至鄙弃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风格。于是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位老师,为了给同学们呈现shirt,skirt,trousers等几个新词,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众多服装,颜色款式可谓琳琅满目。精美漂亮的画面,配以动画效果,课件确实吸引眼球。可是,当时正值夏天,同学们身上穿的shirt,skirt,trousers等衣服就五花八门,就很直观、形象。在课堂教学当中放着随手拈来的活生生的例子不用,而去费时费力制作精致的课件,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试想,教师在真实的语境下呈现教学内容,效果岂不是更好?

2.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媒体

多媒体固然有着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但传统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的一些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黑板板书不仅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现教学内容,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思路,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完全用制作好的课件展示,那么教师充当的角色只能是“放映员”。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大量的视觉信息输入对学生听觉信息的输入会造成一定的干扰,颠倒了语言的学习规律。而且课件上的内容在屏幕上一放而过,影响了学生做课堂笔记,使学生对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7倍。所以完全运用多媒体,冷落传统教学媒体会得不偿失。

3.多媒体展示课容易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人性的作用是计算机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比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候交流和组织课堂教学的“dailyreport”等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能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交流,才能养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多媒体尽管是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4.刻意追求多媒体容易违背教学宗旨

有些教师为了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把课件展示变成了做秀表演。在同一课件中同时用上了好几个不同的软件去制作,这个片段用power-pomt,那个用flash,这里来段音乐,那儿配点声音。整堂课不断切换,看得人眼花缭乱。把原本简明的,搞得花里胡哨,课堂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的收效甚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