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金融导论论文8篇

时间:2023-03-02 15:02:28

金融导论论文

金融导论论文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次级贷款自由主义

2008年9月集中爆发了被称为“华尔街风暴”的金融危机,其影响之大、范围之广,使得人们将之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相提并论。

9月7日,曾占据美国房贷市场半壁江山的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和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加上今年3月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至此,美国前五大投行已“全军覆没”。其它的金融巨头也未能幸免:9月16日,世界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告急;9月25日,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被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9月29日,美联银行被花旗银行收购……金融机构纷纷倒闭不仅意味着“华尔街模式”的覆灭,而且引发了人们对于金融市场的深刻反思。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10月23日表示,信贷危机“与我所能想象的任何情形相比,涉及面都要大得多”。在回答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沃克斯曼(HenryWaxman)的问题时,美联储前主席表示,他从自己的思路中“发现了一个缺陷”。格林斯潘说:“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假定各机构(具体来讲就是银行和其它企业)的自我利益决定了,它们是保护自己股东利益的最佳方面。”[1]

格林斯潘曾经是神话般的人物,他1987年8月开始担任美联储主席,并且史无前例的四次连任,历经四位总统。他导引下的美国经济经历过两次衰退、一次股市泡沫和一次历史上最长的增长期,在克林顿时代创造出了“零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奇迹。美国媒体曾经毫不掩饰的宣称:“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联储主席就行。”

由于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力,人们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清算”到他头上也不奇怪,那么格林斯潘错在何处?他的错误对今天的危机应当负多大的责任?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投机与扩张--华尔街模式的本质

长久以来,以大摩和高盛为代表的一批从事证券买卖、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同时比从事储蓄和贷款业务的传统银行受到更少监管的独立投行,一直是华尔街的“形象代言人”。他们以少量资金投入,通过杠杆作用,对各种衍生证券进行炒作,以小博大,极短时间内实现牟取暴利。在这样的模式下,风险也随着一次次交易进行而累计、扩大,最终爆发出来。

金融衍生产品主要的积极作用是“对冲”投资损失,或者说规避风险,但并不是消除风险,只不过把一部分人的风险转移到另一部分人头上。比如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住房贷款,就面临着居民违约的风险;为了转移风险,商业银行将这些贷款合同卖给房地美、房利美和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银行当然不能成为最终的风险承担者,它一方面将贷款处理成债务抵押债券(CollateralizedDebtObligation),卖给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等在内的全球投资者,让债券持有者来分担房贷的风险;另一方面,投行创造出“信用违约保险”CDS(CreditDefaultSwap),让保险公司如AIG等为这种次债提供担保。

金融衍生产品的另一个作用是投机和套利,炒家除了会投机升跌,还会投机波幅。在1995年时,衍生金融工具投机得到臭名远播。尼克·李森,巴林银行的一名交易员,造成13亿美元的损失,导致这家有数百年历史的金融机构破产。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无法还贷的风险很高。随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次贷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同时美国房价下跌,使次贷购房者难以通过出售或抵押住房来获得融资,这样,越来越多的次贷购房者无力还贷。于是,房贷机构(商业银行)形成了大量的次贷坏账;“两房”、投资银行、全球各类投资者手中的大批次债由于失去偿付来源而大幅贬值,金融危机从此汹涌袭来。

“把钱借给能还钱的人。”是人类第一间银行大门柱上刻的唯一一句话。可是今天这些世界顶尖的银行家们竟集体把钱借给低收入者,投资银行给把贷款做成债券并且给予很高的等级,保险公司甚至为这种债券担保,为什么?

追逐利益固然是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则可以用心理学的一个规律解释:群体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个体容易丧失自我。于是人们相信:只要美国地位不变,全世界的人就都想去美国定居,美国的土地有限,那么房子价格总是要上升的,只要住房还在,我的贷款就不会收不回来。

次贷危机之所以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金融衍生市场的高杠杆性。衍生产品的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margin),即交易所需的最低资金只需满足基础资产价值的某个百分比。以雷曼兄弟为例,从2004年到2007年,雷曼炒作的资产负债表高达3000亿美元,主要是通过购买住宅和商业房地产贷款证券作支撑的后盾。而同一期间,雷曼只增加了60亿美元的股本--相对3000亿,可说微乎其微。所以,雷曼的资产从极高位的24倍资本,增加到了更高位的31倍。反过来,如果投资总价值下降3%,那股东的权益便完全被销除一空。[2]

二、新自由主义--格林斯潘拒绝监管衍生金融市场

既然认识到了衍生金融市场本身的高风险,以及银行家及投资精英可能利用专业知识和影响对其他投资者作出不当引导,那么首先想到遏制危机的重要办法就是加强市场监管。然而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减少政府对金融、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从而埋下了危机的祸根。

20世纪90年代,有些人声称,衍生品市场已变得如此庞大,并且难以理解。为了金融系统的整体安全,他们要求联邦政府介入,加强衍生品监管。无论是会见政府官员、出席国会听证会,还是在听众云集的场合发表演讲,格林斯潘一直坚决反对限制衍生品交易。他希望这一问题由华尔街自行解决。[3]格林斯潘一方面信奉市场的力量,相信华尔街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行为是可靠的,因为他们都应该是自己机构利益的最佳代表;另一方面,他认为与个人私利相比,政府的干预会是“邪恶的”。1998年,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因衍生品投资而陷入破产境地,引起一场金融风暴。但在格林斯潘施压下,美国国会仍然宣布冻结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6个月监管权力。

格林斯潘对华尔街的信任并非毫无理由--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一就是“理性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知道什么是有利的,什么是不利的,并且总是趋利避害。所以华尔街精英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声誉,把握好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然而,他低估了市场扩张的力量,一个人冒险固然不是明智之举,拉上其他人一起“摊薄”风险之后,人们的行为就要大胆得多。正是有投行的分析、金融创新作为支撑,商业银行才一再扩大次贷业务;而投行有了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其他投资者作为客户,金融创新之举也越来越多。当经济不再增长,资金链断裂,自然是一损俱损。

在反对一切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的政策下,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金融市场的高风险性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高度自由最终导致金融风险爆发,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三、政策导向的变化--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仅是大量金融机构的倒闭、危及实体经济,还将改变经济政策导向。从格林斯潘“认错”来看,金融危机将促使人们重视金融监管,背离自由导向的市场原则。

自现代经济学产生的三百年间,西方国家一直强调自由市场的力量,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曾频频指责其他国家比如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市场的优点非常明显,能够促进效率,而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扩张容易导致危机。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例,这次金融危机也是。

理论在现实面前总是虚弱的,尽管美国一再推销“让金融体系自己寻找平衡点”的自由主义金融政策,但是自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拉美债务危机;美国储蓄和贷款危机;斯堪的纳维亚银行业危机;美国房地产危机;日本房地产泡沫和随后的金融危机;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CapitalManagement)破产;“网络泡沫”;以及现在的“次贷危机”。金融自由化的好处明显:让很多人变得格外富有,但坏处也是明显的:危机频繁并且代价高昂。

于是在金融危机面前,白宫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干预大旗:10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向银行注资2500亿美元,同时为银行新债提供担保;10月21日,美联储表示,将动用多至5400亿美元,用于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购买短期债务,以扶持美国金融体系的一大关键支柱;推行从陷于困境的金融企业买入问题资产的7000亿美元计划;[4]等等。

美国政府这次市场干预的政策力度堪称历史之最,对我们也有重要启示。首先,市场自由是相对的,比信奉自由主义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国家在经济中的职责,那就是维持经济稳定,尤其注重行业监管的力度,预防危机的发生--多数人相信,如果美国政府重视金融市场的风险,对金融衍生品加以管制,那么次贷危机不会扩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第二,金融危机的关键是如何恢复信用,政府注资私人银行最主要的作用不在于提供资金,而在于给出一个信号:政府将对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美元本位制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困扰乃至灾难的风险急剧增加,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传递效应,这已是关系到我国金融战略和中国整体发展战略的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处于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时期,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制订政策、如何对待衍生金融市场,都需要更加谨慎的考虑。

参考文献

[1]引自《格林斯潘“认错”》,FT中文网,2008-10-24

[2]引自《希望,华尔街模式的消失》,扬子正如

金融导论论文篇2

作者:符蕾 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目前我省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外语水平普遍不高,与双语教学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1.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是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真正把它当做一门工具来学习和掌握;2.受生源地域的影响,我省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外语水平良莠不均,能力参差不齐,为双语教学带来了困难;3.我省外语学习的氛围远不及国内的发达省份和大都市,学生外语学习的欲望不强,兴趣不高,动力不大。双语教材的选择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资源,选择什么样的教材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应该采用西方经典英文原版教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金融学是舶来品,发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我国的金融学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经典金融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的甚至是照搬过来的,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直接引入原版英文教材,才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和掌握西方经典金融理论真谛,把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以及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势态,有的放矢地研究解决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第二,相较改编后的国内英汉对照教材,原版教材的体系更为完整,内容更为丰富,语言流畅,观点清晰,不会给学生造成误解、信息失真和概念混淆。[4]第三,采用原版教材具有一举两得的功效: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同时强化了专业外语,熟悉和掌握金融英文句式的表达思维。事实上,英文原版教材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难以阅读,它使用的语言往往简单易懂,比起国内许多翻译版本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如果采用改编的国内英汉对照双语教材,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其结果是中文阅读代替了英文阅读,背离了双语教学的初衷。[5]客观地看,目前我省高校中的双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与学生都存在诸多不适应,有的甚至名实不符、形同虚设。主要表现:教材主要采用经改编后的中英文对照版本;教师的教案虽为英文,但授课却以中文为主,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积极性不高等。

宏观设计———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是长远、根本之策双语教学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宏观把握、系统设计、多课程协同、逐步推进。因此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是个明智之举、长期之策。建设双语教学课程群并不是几门课程的简单叠加,也不是片面求数量赶进度的盲目建设,其设置应该讲究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并进入双语训练的状态,最终达到既获取金融专业知识又提高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思考、研究能力的教学目的。外语作为一种工具、一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因此金融专业的双语教育应该贯穿于一年级到四年级,系统地开设循序渐进式的双语课程。具体来说,首先,每个学期应该至少有一门双语课程,从通识基础课程到金融专业课程。例如,作为双语教学的辅助课程,金融专业英语应当首先在大学一年级展开,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金融专业术语,适应金融学在英语句式上特有的表达思维,并实现由公共英语的语言学习向专业英语的实践应用转变,为往后的双语课程做好前期铺垫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尽量选择最具代表性、最经典的西方金融理论课程,同时充分考虑学习金融专业知识的先后顺序和对外语要求的难易程度,合理排课,做到双语教学课程群之间、双语课程群与其他母语类专业课程之间的相得益彰。金融学双语课程群应当涵盖以下经典理论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金融经济学、金融衍生品等这样一个由浅及深、层层推进的知识结构。最后,合理确定双语课程占总体金融专业课程的比重。鉴于海南高校当前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双语课程的比重不宜一下子定得过高,其标准应低于发达地区省份的重点高校。在建设金融双语课程群的初始阶段,应该选择最基础的专业课(如宏微观课程等)进行双语教学,其比重大致占总体金融专业课程的10%-15%左右。随着金融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改善加强,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学内容的逐渐丰富,双语教学课程群的日渐成熟,应逐步加大双语课程的比重以达到国内重点高校的水平。因此,建设海南高校的双语课程群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须宏观整体地把握。微观把握———理清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关系金融专业从传统的母语教学转向双语教学,其目标是双重的,其一是知识目标,即获取金融专业知识;其二是语言目标,即培养和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是双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二者决不能混为一谈甚至视为等同。双语教学是采用两种不同的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活动,即以两种语言作为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领会学科知识的同时学习并掌握两种语言,最终具备驾驭第二语言的能力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交际。[6]其中掌握专业知识是第一位的,所以不能把双语教学定位为语言教学的强化,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将双语教学简单地理解为专业外语,学生不能以外语训练的方式和手段来学习。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首先都要从思想上正确看待双语课程,它的本质和目的就是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去学习西方经典的金融学理论,即英语是手段,而知识是目的。其次,教师与学生双方从行动上都要对教学语言有着充足的准备。作为教师,应当尽量使用简单易懂但绝不脱离专业的词汇,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由少到多地引导学生接触和阅读原版教材,感受原版教材的语言魅力,帮助学生顺利地从中文授课内容过渡到英语授课内容,不断地适应专业英语的思维模式。举例说明,在投资学的双语教学中,教授到专业术语“short”或者“shortselling”时,教师不但要从英语字面上对其进行翻译说明,更重要的是要从金融学的角度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金融专业理论知识的精准把握:在这里并不是字面上所谓的“短的”或者“短的出售”,而是一个很重要的金融术语“卖空”,它是一种高级交易策略,指买家抛售不属于其所有的股票。随后重点用浅显易懂的英语词汇和句式从金融理论层面上向学生具体解释、分析卖空是一种什么样的交易策略,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时候应当采用这一策略等等。

具体措施———三大举措并举1.多管齐下建设双语教师队伍鉴于我省双语教师资源匮乏和教育经费不足,应立足于培养本土专业教师队伍,依靠梯队建设,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龙头,通过传帮带和压担子,不断扩大金融专业双语教师队伍。此外,有条件的院校可以通过实施“送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养理念,选派专业基础和外语基础好的中青年教师深造、访学、进修和出国培训;或者甚至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筑巢引凤”的方式吸引高端教师人才、海归金融学博士等学科领头人,提升金融学科的师资力量。2.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针对我省金融专业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我们要按照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因人施教,进行分班授课。这种分层次教学立足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因而有效避免了双语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学科损伤”,既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伤害学生接受金融专业知识的完整性。[7]不同的学生群体可以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可参照如下:(1)英语水平较高、口语较好的学生班级可逐步由“保持性双语教学”模式向“完全浸入式”模式转变,即全英文授课;(2)英语基础稍差的学生班级则采用“过渡式”或者“维持式”模式,即英文教材、英文版书、中文讲解或者中英文混合讲解。3.采用原版教材切忌“拿来主义”虽然笔者主张采纳国外原版教材,但是并不意味着在全程的教学中原版教材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完全可以依据我国乃至我省经济和金融情况的元素来进行教学,这样既保留了“原汁原味”,又避免了“食洋不化”、“水土不服”。双语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将西方经典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即在学习了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案例,用于解释和解决本土经济金融存在的问题。特别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本土化”不是狭义的,它可以理解为国家层面的,也可以理解为区域层面的。鉴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特殊性,海南的金融学科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立特色双语课程,或者在专业双语课程中结合海南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做些案例讨论,特别是岛屿金融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比如离岸金融市场在海南设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探讨等等。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海南金融双语教学必将为输送储备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所需要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金融导论论文篇3

论文摘要: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原本就脆弱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服务者,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辅导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探索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校毕业生连年增加。与往年不同的是,2009年应届生数量达到创纪录的610万人,加上之前未就业的近150万毕业生。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关系到上千万人。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海啸正席卷全球,更给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因此,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如何促进毕业生就业,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高校就业指导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就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具体工作是由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及辅导员共同完成,辅导员了解每个学生入校直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的情况,学生的个性、能力、家庭背景较为熟悉,在具体指导就业工作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是学生就业指导最直接的老师,因此,研究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当前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辅导员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优势

1、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养

随着高层次人才的逐年增多,高校在对辅导员选聘上严把质量关,多数辅导员是从国内知名大学选拔的党内先进分子和学生工作中的骨干力量,有着很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有着很强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育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引导他们遵守原则、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积极的拓宽知识范围,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的可信度

辅导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工作内容涉及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状况可以使师生之间更多地以“友”身份展开交往活动,从而使辅导员较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赢得学生的信任。因此,辅导员的工作角色大大提高了就业指导的可信度,这也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辅导员是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

一方面,辅导员与学生相处几年下来,对学生的情况掌握得比较多,对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推荐给相应的用人单位,这样不仅提高就业推荐的成功率,也是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负责的具体表现,用人单位也往往会因此持续来要人。形成“良性循环”的系统。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录学生不可能随便签约,他们往往都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情况。从辅导员处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是许多单位招聘、录用毕业生之前的必经程序。就拿部队和公务员政审来说,都是要经过与辅导员谈话了解情况的,辅导员的意见在这种时候可以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

4、辅导员是就业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会导致情绪波动甚至产生心理障碍。辅导员掌握着学生的相关资料,比如学习情况、专业水平、tl,理素质、个性、爱好、特长、家庭情况包括就业意向等。辅导员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宗旨,用科学和负责的态度,利用掌握的有关资料与学生本人进行探讨,帮助学生进行就业分析,使学生能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避免择业的盲目性,避免走“好高骛远”与“畏缩不前”的两个极端。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层次参差不齐

有的高校主要由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有的学校主要由一些工作较少的老师担任,大学生经常反映的:“开学见一面、期末见一面”就是这些“名不副实”的辅导员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表现。鉴于此,学校应该慎重考虑,把有能力有积极性的老师安排到辅导员工作上来,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素质。

2、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影响就业指导的开展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是千头万绪。学生工作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开不完的会,讲不完的话,辅导员整日陷入了事务性工作当中。加上辅导员一般都是学生干部出身,工作能力较强,经常被院系抓差。从而导致辅导员对本职工作,包括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不深人,只能凭借粗浅的理解,去解决在就业指导中的各种问题,影响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

3、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足,缺乏针对性

部分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过于肤浅、泛化,经常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时为毕业班学生举办一两个内容宽泛的讲座,讲授就业形势和应试技巧,介绍个别成功人士,或者只是提供一些招聘信息,用人信息。这种不贴近市场实际,不符合毕业生个体状况的无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不同的个体,每个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着不同个性,能力,价值取向,又受到不同的客体因素影响,如社会评价,机会制约,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等。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肤浅和泛化的层面,必须针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条件的高校毕业生,为他们提供包括就业形势、就业信息、就业法规、职业素质、应试技巧等全面的指导。

三、关于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1、辅导员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要做好就业工作,辅导员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仅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同时还需要努力钻研与就业指导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学习先进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指导观念和方法以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判断就业发展趋势。学会利用高科技手段,获取信息,运用信息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从容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变化,达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全程化,最终促成就业工作顺利完成。

2、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意识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辅导员应该增强全程化就业指导意识。很多人认为就业指导只是针对大四毕业生进行的,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实际上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当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应根据不同年级的任务和学生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一年级时,了解自我;二年级时,锁定感兴趣职业;三年级时,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时,初步完成由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使大学生从观念、心理,到知识、技能上都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受益。

3、注重就业指导形式的多样化

在就业指导全程化的前提下,还要求就业指导形式的多样化。如果只是生硬地说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运用案例分析、场景模拟等生动的组织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还要经常性地处理学生的反馈意见,可以采用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交流。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所以还要在进行团体辅导同时兼顾个体辅导,增强学生切身感受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在具体的就业指导操作中,工作人员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同时多与外界沟通,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在就业指导中的有效形式。

金融导论论文篇4

一.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使用效果及评述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变动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贴现率政策。我国的贴现、再贴现业务从1981年开始试办,经历了从试点、推广到规范发展等几个阶段,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调控机制日益完善,逐步成为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但是,由于我国整个社会商业信用水平不高,市场发育不成熟,商业银行承兑、贴现操作不规范以及再贴现操作规则的自身局限,使得再贴现政策效应受到一定的限制。存款准备金制度自1998年改革以来,运行体系日益完备,效果有了很大改善,而且,我国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不必象西方发达国家一样要经过议会的批准,增加了可操作性,为中央银行越来越重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就是中央银行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为了既定的经济目标,在债券市场上买卖有价债券,以调整市场中的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的波动,最终将产出和物价控制在既定的水平。1998年5月26日,中央银行恢复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现货和回购市场操作的基础上,还发行央行票据,以控制货币的供给量。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最频繁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同时,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直接的信贷导向也是央行的手段之一。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国家,金融领域由于其风险性较大,开放较晚,国内的私有银行更是无从谈起,这种情况下,四大国有银行仍处于主导地位,其他一些股份制银行也是国企控股,因此,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完全有能力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进行影响,自从信贷配额制取消之后,央行主要“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加强‘窗口指导’和风险提示,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完善各项金融服务”。

2005年,我国在物价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9%,并且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维持在10%附近,在超额完成既定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形成了对经济增长过热的担心。具体表现为:1、在信贷的支持下投资热度偏高。2005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1亿元。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以房地产为例,总投资额为6850亿元,增幅达23.1%。2、产能过剩突出。2005年底我国已形成炼钢能力4.7亿吨,还有在建、拟建能力1.5亿吨,而2005年钢的表观消费量为3.5亿吨,即使考虑到未来需求的增长,供求也严重失衡。不仅钢铁行业,水泥、电解铝、焦炭、煤炭等产能过剩的现象也很严重。3、能源消费过快增长。我国是能源储备大国,更是能源消耗大国,而且能源的利用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使得我国的能源利用趋于紧张。2005年夏季,在华南和华东地区,都施行了限电或错峰用电的措施就是证明。综上所述,2005年经济的增长仍是一种粗放的模式,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别国经验,都已经证明,这种靠投资拉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难以为继的,最终会导致产能过剩和金融风险不断加剧。

2006年,为防止经济增长过热,中央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步采取紧缩的措施,包括一次上调贷款利率、两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截至6月末,广义货币(M2,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余额为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具体情况如表一所示。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逆回购操作只有一次,交易金额也仅相当于正回购操作的十分之一;央行票据发行数量已接近2005年2.8万亿的发行总量,央行的紧缩政策非常明显。但是,在中央银行“紧信贷”的要求下,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仍增长迅速,1~5月全部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达17834亿元,超过了今年全年预期目标(2.5万亿元)的七成以上。仅六月份贷款同比少增706亿元。总体来讲前6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18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为央行全年新增贷款目标的87%。另外,截至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9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这两点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产生较大的冲击。如前所述,发行票据是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手段之一,但是,央行票据的效率已经越来越低,根据中信证券的分析师杨辉的计算,考虑到滚动对冲的成本,目前“发行1块钱的央票,大约只能回笼0.3元的市场流动性”。同时,商业银行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历了改制、上市过程的国有商业银行,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信贷扩张的能力和愿望开始慢慢复苏。为抑制信贷资金的投放,央行有加息的愿望,如此以来,外资将大量涌入,在强制结售汇制下,人民币的投放将进一步加大。正如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吴晓灵所言,“如商业银行投资选择余地增加和贷款意愿增强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将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

因此,尽管自3月份以来中央银行已实施了一系列抑制投资和信贷增长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上半年GNP增长率仍高达10.9%。

二.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要是因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所致。我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信息也是不完全的,银行的资产(主要是贷款)与其它金融资产不可完全替代,某些贷款人(特别是小企业、新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很难从公开的金融市场上获得融资,所以银行信贷对他们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信贷市场上存在信贷配给,银行贷款利率不表示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它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一个利差。因此,除了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货币市场外,银行信贷取向也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有两条,即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无论哪一条,在当前我国的金融环境中,其畅通程度都不能令人满意。

1.固定资产投资难以控制。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中,固定资产投资是主力军。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6368亿元,增长31.3%,加快4.2个百分点,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远远高于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的目标是年均增长7.5%,而各省普遍定在10%以上,甚至达到13%。一些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投资扩张的决定性因素。而地方政府推动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办法,就是上项目、扩大投资。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与地方官员的任用机制、激励机制有关,中央银行显然对此无能为力。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与当地政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地方政府是各分支机构存款的主要来源,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公积金等必须存放在银行,而存哪家银行完全是政府说了算。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各分行的职员都来自当地,他们的人际关系都在当地,与政府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于政府想要投资的项目,各分行不得不给予大力支持,对于此类贷款,央行的调控政策是无法影响到的。

2.来自商业银行的制约。商业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和工商企业的中介,在存款货币扩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只有得到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链条过长,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要经过商业银行的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到支行才具体地执行经营活动,在这么长的传导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而近期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的上市,使这些国有银行有了充裕的资金,再加上储蓄的强劲增长(详见图1),更增强了他们资金扩张的能力。同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也增大了他们赢利的预期,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投资央行票据和债券,而要为过剩的资金寻找新的出路。当央行紧缩的政策出台时,商业银行对此反应迟钝,即便是商业银行总行紧缩信号,各分支机构出于本部门利益的考虑,在执行上也会大打折扣。

3.企业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制约。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国有及其他所有制性质的企业赢利能力增强,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3363亿元,同比增长21.3%,增幅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在良好的赢利预期下,各企业开始又一轮的生产投资。同时,商业银行资金过剩,他们比以往更容易获得贷款。国有企业面对改革的压力,本来就有扩大生产规模解决下岗人员安置的动力,虽然总体效益不高,但他们不愿放过扩大规模的机会。游离在贷款主渠道之外的中小企业,在货币市场资金宽裕的情况下,从民间借贷市场获得资金的利率将有所下降,这刺激了他们增加投资的愿望。央行的紧缩政策只要没有使总的货币供给量减少或增速有较大的放慢,将不会对中小企业产生影响。

4.外汇占款的制约。我国的外汇管理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是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各种贸易出口实行强制结汇。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越积越多,已经接近万亿美元,约合8万亿人民币。如此庞大的货币投放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巨大影响。前6个月外汇储备增加了1222亿美元,约合9800亿元人民币,接近于中央银行上半年正回购操作的交易量,很大程度地抵消了回笼的货币量。

5.居民的储蓄和消费等因素也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其间蕴含的经济力量不可低估,自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以来,城乡居民的消费很长一段时间处在低迷状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的倾向得到加强,尤其是在城市,对住房的需求使得居民消费大幅上升。农民的生活也由于农业税的取消有较大的改善,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无疑给工业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从而刺激整个社会总产出的增加。而央行的紧缩政策一般不会得到普通居民重视,他们的消费行为是央行政策实施的又一个阻碍。

三.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和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到中介目标的信息传递的顺畅程度。因此,理顺信息传递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执行,调控目标的实现。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中能够应对各种竞争与风险的、充满活力的经济主体。在货币政策的传导主体中,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是传导的关键环节,它连接金融市场和微观经济主体的中介,其运行状况直接决定着企业,居民对市场信号的反应程度以及货币政策效果。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决定了各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映。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粗放经营现象普遍存在,人均成本较高,各项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为此,在银行内部要通过科学管理来达到降低成本、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改变过去以垄断地位自居、坐而放贷的态度,真正实现经营模式和收益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起权责统一的约束—激励机制,鼓励金融创新,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主动性和赢利能力。在整个金融体系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起对资金供求反应灵敏的货币市场,形成完整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引导,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同时,为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存款保险制度,增强国有商业银行自主抵御金融风险的手段和能力。

2.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经历过挫折的各国政府为维护本国币值的稳定,应对可能的风险,都增加了外汇储备,我国也不例外。但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应有的水平,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保持的理想外汇储备额是“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订的标准是足付四个月进口外汇所需。一季度我国的贸易进口为1973美元,而我国拥有外汇储备是它的数倍。因此,有必要改革当前的结售汇管理,逐步从强制结售汇过渡为意愿结售汇。目前可先进一步放宽所有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额度,这样就会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储备而减少国家的货币储备,藏汇于民间,进而减轻外汇占款的压力。另外,通过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并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的外资项目,以抑制不必要的资本流入;同时,鼓励资本输出,控制资本输入,这对于平衡资本项目,缓解基础货币增长过快的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3.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尽管其他性质的企业发展迅速,但国有企业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区域间平衡发展、协调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自然而然,国有企业如能对货币政策的反映灵敏,那么整个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能在国民经济中体现出来。

国企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造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经济体,就是要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提高竞争力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坚持这一目标下,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法办事,积极应对,既要提高在岗职工的积极性,又完善激励机制,最终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获取资金不再依赖于指导性贷款,销售业绩不依靠垄断地位,真正能在市场的竞争中谋求发展。

4.金融体制改革必须有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最大化。我国金融体制的特征之一就是政府隐含担保下的企业、银行信贷扩张,以及地方行政对金融机构的不适当影响,导致企业、金融机构信用残缺,社会信用处于失衡状态。投资扩张经由金融机构信贷扩张使货币政策操作不能有效地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货币政策意图无法得以彻底实现。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改变粗放的、投资拉动型的宏观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的直接干预。

地方政府官员之所以热衷于大规模投资,与中央根据经济绩效的晋升机制分不开的。地方官员为了获得晋升机会,往往搞一些形象工程,以引起上级领导的注意。虽然这些工程对地方的长远发展没有好处,且耗费大量的税收,但地方官员仍乐此不疲。如某些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大量地掠取农民的土地建设豪华市政大楼和高档住宅区,完全不顾本地方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违背了中央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因此,必须通过适当的行政体制变革改变这种状况,使地方的发展与中央的经济总目标相适应。

金融导论论文篇5

1海外上市是银行改革的捷径

多年沉寂之后,中国银行业改革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注资、股改、引资以及上市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中国银行业注入资金,更注入生机和希望。上市融资可以大规模地融集资金,同时还可以扩大影响,有利于国有银行向早日成为国际性银行的目标迈进。事实也是振奋人心的,银行股上市后一路飙升,说明中国的此次银行改革为众多投资者认同。但是,也有人认为,银行作为国家的政策性机构,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应该上市,这样贱卖国产。

2商业银行选择香港上市

有人说,大银行为什么不在A股上市,让国人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原因是,低迷的A股暂时丧失了资本市场的集资能力,而迫在眉睫的银行业开放压力使得中国的银行改革不能等。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中国银行必须加快上市的步伐,融集资金,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况且,A股市场目前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制约,监管能力远弱过香港的H股市场。现在,四大国有银行只有农行还在上市的筹建中,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已经上市,且反映良好。工商银行2006年10月27日上市,其股权认购(A+H)非常火爆。国内外投资者都看好中国的银行股发展。

还有人问,海外上市为什么不选择美国N股,而是香港H股呢?自从“安然”事件后,N股对对上市公司的审核严格了许多,相对于较难的N股,选择上市较容易的H股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的来说,选择H股,究其根本,是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国有银行想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则必须抓紧上市,筹集资金,以期一拼。

3对国有银行上市热的理性思考

目前,外资通过股权收购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达20家之多,基本完成了对我国证券业和基金业的深度参与,也基本实现了对我国保险业、信托业和汽车金融服务业的布局。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银行业将是其最后一个堡垒。事实上,我国金融业如此迅猛地发展,从很大程度上说,是政府及金融主管部门积极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造成的。政府本着通过引进外资以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初衷,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上市发展得如此之快。

银行海外上市到底是不是我国银行业加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开端和基本前提呢?有人认为当前银行股的良好发展态势表明引进外资是正确的,为了中国金融业的长远发展,支付一些改革成本是必要的。但也有专家认为,金融企业过度引入外资,容易造成中国的经济控制权丢失,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

中小银行引进外资无非是想借机壮大自己,以求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国有商业银行吸引外资主要是为了引入新的经营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优势互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这些似乎都无可非议。但是,就整个国家而言,由于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命脉,金融改革和发展事关全局,不能不进行再三的深入思考。

从短期看,战略投资者和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们并无盈利,但从长期看,这些投资者必定会像BP公司和壳牌公司那样取得不菲的投资回报。因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国内的垄断地位,网点优势,客户网络以及未来经济增长等无形因素都会使得银行股增值。当然,这并不与国有资产贱卖相同,这要看国有银行上市后的经营业绩如何。

对于如何保护中国金融,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对于中国金融体系而言,加快对外开放固然重要,但还应处理好对外开放和壮大自身能力的关系。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不能盲目崇洋,失去自信。事实上,一方面我们给予外资机构太多的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却对内资开放不够;一方面,明知道造成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坏账过多的主要原因不在银行自身,另一方面却忽视金融生态外部环境的改善,而将股权多元化,特别是将引进外资当作灵丹妙药;一方面,认识到银行风险积聚的根本原因在于直接融资体系不发达,另一方面将优质资源推向海外,使国内资本市场得不到足够的给养。目前,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而外资是混业经营,全方面进入。因此,如何稳妥地实施对外金融开放政策,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总之,在金融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决不能以牺牲民族金融经济为代价。但只有资本市场得到发展,银行体系里积聚的风险才能最终得到化解。所以,我们必须避免对外资的多分依赖,对于开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予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金融导论论文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逐渐向全球漫延,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这场危机引发了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重新认识,也迫使我们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重新予以思考。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和国际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对比分析,结合我国转轨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转轨经济条件下,既能有效避免国内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又能快速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战略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全球金融危机及对我国银行业的战略思考

(一)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美国金融业的主要弊端

1.金融过度创新并脱离实体经济。大量的次级贷款通过证券化过程,派生出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MBS)。在MBS.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证券化,又衍生出大量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ABS),其中,包括大量个性化的担保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DebtOb~gation,CDO)、信贷违约掉期(CreditDefaultSwap,CDS)等。金融机构在CDO和CDS等衍生品交易中,还往往运用高杠杆比率进行融资。于是基于1万多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创造出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次级债(MBS),并进一步衍生和创造出超万亿美元的CDO和数十万亿美元的CDS,金融创新的规模呈几何级数膨胀,而这一切均建立在质量根本无法保证的次级贷款上,从而将整个金融市场暴露在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

2、金融监管失控。出于对自由经济的推崇,长期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对一些金融创新总是听之任之,对部门庞大而迅速扩张的“非正式机构”(包括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有时被称为“隐形的银行业”、如CDS和CDO等金融衍生工具完全通过场外交易市场(0TC)在各机构间进行交易,没有任何政府监管,没有集中交易的报价和清算系统,金融市场和监管当局根本无法做出全面监督和风险预警。同时对一些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也未做出及时必要的限制,致使风险在整个金融业内得到积聚和迅速放大。

(二)对我国银行业的战略思考

1、我国银行业要不要继续推进金融创新?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使得人们一提到金融创新就谈虎色变。对此我们必须看到,在金融创新上我国与美国的问题正好相反,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剩而金融资源不足,而我国问题的症结在于金融市场发育滞后,金融创新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金融资源的大量闲置及配置不当。这种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严重不适配的状况,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质量改进的瓶颈制约。显然,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依然是我们推动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2、要不要推进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有人认为,综合化经营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明显的放大效应。我们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综观在此次危机的金融业,损失最惨重的是独立的投资银行如五大投行以及固守基础银行业务、规模较小的银行,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规模和多样化的业务,来消化抵押贷款和公司债券违约不断增加所带来的损失,而真正实行综合化经营的大银行相对稳健得多。综观汇丰、瑞银、渣打、三菱日联、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等,这些国际大型银行大多具有上百年的悠久历史,其间经历了无数次经济周期和数次金融危机,但他们一直屹立不倒,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这与他们的综合化经营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不无关系(美国花旗银行最近股价暴跌,濒临破产的边缘,是其对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投机所致)。无可讳言,从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产品创新、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比较,我们仍与国际一流银行存在较大差距,国际竞争能力总体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最近十多年的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大潮中,国际大银行主要是通过强强联合、大规模的兼并收购加快“跑马圈地”的步伐,迅速成为业务网络遍及全球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综合化金融巨擘。高速成长中的中国自然成为其全球化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阵地。如何与这些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同台共舞是国内每一家银行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由于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而侥幸地躲避了本次金融风暴就沾沾自喜,如何摒弃骄傲心态、树立危机意识、在成功模仿的背后进行原生态的创新、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不能不说是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中国银行业盈利模式的现状与差距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经济与市场环境下,以一定资产和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结构。从利润结构的角度划分,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可分为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一)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较少,盈利模式比较单一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比较繁多,尤其是实行混业经营以来,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如素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美国银行业,其中间业务的范围涵盖传统的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以美洲银行为例,其非利差收入构成主要有以下11项内容:存款账户服务费、银行卡服务费、信托服务费、其他服务费、交易收入、私有权益投资服务费、贷款销售服务费、证券销售服务费、其他收入、分支机构及业务销售收入、投资银行费等。目前,世界银行业开发出来的中间业务有3000多种,而我国中间业务品种仅有260多种。这些中间业务产品中实际经常运用的还不多,且主要经营的业务大都还停留在筹资功能强、操作简单的劳务型、低收益业务上,服务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二)业务规模和收入水平较低,盈利模式再造任重道远

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会占到商业银行全部业务收入的40%以上,欧美等国家更是高达50%左右。如美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平均在50%以上,其中花旗集团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占比为61.85%,属于同行业最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据了它们总收入的半壁江山。而我国中间业务开展得比较早、业务较大的中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平均水平也才13.99,与国外水平相差近三四倍。从表1、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与不同地区的商业银行相比,还是与不同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无论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与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金融业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均是最高的。中国商业银行要想摆脱单一的利差主导型的盈利模式,成功实现盈利模式的再造可以说还任重道远。

(三)技术含量不高,盈利模式的创新性不够

从整体上看,西方国家中间业务的品种及技术含量明显优于我国,尤其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创新出大量的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而我国目前的金融衍生产品仍比较缺乏,只有少数的几种衍生产品,以智力投入为主,技术含量高、盈利潜力大的中间业务如信息咨询、资产评估、租赁、各类担保贷款、投标承诺、个人理财业务等还不足,高收益且具有避险功能的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刚刚起步,有的甚至是一片空白。从表3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大多数商业银行咨询顾问类、担保承诺类等业务收入明显偏少。

(四)重规模,轻效益,规模扩张式的盈利模式十分明显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差业务发展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各商业银行开展非利差业务的主要目的很大程度上为了推进存贷款等传统业务的发展,只是把非利差业务当成了吸收存款、稳定客户的一种获取间接收益的手段。此外,伴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非利差业务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商业银行为争夺客户、抢占市场,不惜血本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整个市场收费过低或干脆不收费,最终造成片面追求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出现了业务量增长与收入增长不同步的怪现象。在资本高度密集的上海,2006年上半年中间业务量达54.74万亿元,而收入却仅为29.97亿元,业务量与收入之比高达18265:1,即平均18265元的业务量才能有1元钱的中间收入。在别的地区,单位业务量的创收能力更是低下。

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因素分析

(一)转轨经济与内部治理结构

我国的转轨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营机制和增长方式、分析管控和业务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一是所有者实际缺位,委托机制效率低。二是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如银行经理人员的任免、升迁等问题。正是由于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难以成为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即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严重不匹配,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甚至“合谋”现象。三是缺乏有效的制衡与激励机制。

(二)规模效应与内部管理

银行规模效应是指随着银行业务规模、人员数量、机构网点的扩大而发生单位运营成本的下降以及收益上升的现象,它反映了银行经营规模与成本、收益的变动关系。但规模效应与银行的内部管理高度相关,科学合理的管理水平有利于规模效应的发挥,否则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由于体制和自身经营管理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经营之路。主要表现在盲目扩张,只讲业务数量,不注重业务质量,从而出现高投入低产出,高速度低效益。如图1所示,我国银行总资产收益率(ROA)水平普遍低于美国主要银行。

(三)成长经济与创新机制

商业银行的成长经济是指商业银行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展研究和开展活动,有能力、有条件以较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创新性的系列化金融产品,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经济。成长经济的核心是业务创新。近年来,现代商业银行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上面临着很多问题,像“千行一面”的产品同质化问题、“现金+酒精”的恶性营销问题、“复杂理财产品卖给非专业投资者”的误导销售问题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多元化、多偏好的市场需求理解得不细、不深、不积极,金融创新在某些方面甚至偏离了实际需求,没有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四)范围经济与监管模式

范围经济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综合化经营,分业经营势必影响范围效应的发挥。我国目前仍执行着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路子,这种目前相对较严的分业监管体系使许多金融产品面市比较困难。例如利率衍生品,由于涉及多个市场,不同的监管部门需要进行事先协调,在相关政策未出台之前,商业银行便无法尝试。再如QDII,由于政策规定只能投资风险较低品种,在人民币已经进入长期升值通道的背景下,其收益率较低,投资者缺乏认同,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相反,市场最需要的一些人民币衍生产品还要继续等待有关政策的出炉。

(五)政策效应与制度偏差

政策效应是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引导效应。良好的政策可以发挥有效的政策效应,反之则会起到抑制和阻碍作用。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一直较低,这与我们的制度设计偏差不无关系。以利率政策为例,一方面1993年以来,通过多次的存贷款利率调整,我国的存贷款利差逐步拉大(见图2);另一方面我国放开金融机构信贷利率上浮空间,但同时限制存款利率上浮,结果使存贷利差持续保持在高位,使得商业银行能够坐享丰厚利润。持续实行较大的存贷利差,不仅不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转型,同时也将保护银行垄断,不利于银行改革和效率提高,也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六)短缺效应与信贷扩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效应将长期存在。由于资金的稀缺性,经济高增长必然形成了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高需求,我国的市场融资结构一直延续着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如表4所示,2007年9月底,我国银行信贷资产仍占全部金融资产的63%,远高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这种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融资方式,使得个人和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来解决,这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银行谋取存贷利差的积极件。

(七)协同效应与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作为一个系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互补和产品交叉及风险规避非常重要,一个健全的金融市场可以对商业银行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总体上来说,与西方主要金融市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非银行中介发展水平较低。如国外的保险公司、互助储蓄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信用合作社、养老基金会、财务公司、投资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消费信贷机构和邮政储金局等等,非银行中介种繁多,功能齐全,它们的产生,既推动了金融创新,也带动了融资机构、渠道及形式和品种日益多样化,给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二是货币市场起步晚、发展慢。主要表现在:规模较小,市场参与主体较少。票据市场建立较早,但一直未形成规模,仍以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市场为主;各个子市场之间、同一子市场在区域间严重分割,二级市场缺位,相应减少了其为非金融部门提供贷款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银行自身的赢利。三是我国在资本市场发展上也存在先天不足和后天发育不良问题。这都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开发有效的市场避险金融创新产品,制约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四、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必须继续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要充分考虑我国的文化传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各种因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当前要特别注重建立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改变经营管理层权力过分集中的现状;要落实董事会成员的培训制度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关键作用;要优化对职业经理群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防止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错位等等。

(二)必须注重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要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审慎的财务和会计政策,严格信息披露制度。

(三)必须构建和完善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政策法律体系

当前,要逐步取消严格分业的法律限制;其次要加快我国利率化市场建设,迫使商业银行在经营指导思想、资金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做相应的转变和创新,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自我控制约束能力、防范风险能力能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相适应,通过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增加盈利能力。

(四)必须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模式

在目前情况下,应考虑建立在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三足鼎立格局上的牵头监管人制度。牵头监管人的作用是:1、从整体上对全能银行集团的风险进行监管;2、在不同的监管部门之间收集和监管信息;3、组织跨机制的监管活动,通过组织现场监管、联合检查、听证会等形式,发挥必要的沟通和协调作用,避免对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监管疏漏和重叠。

(五)必须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在发展思路上,要积极引进新的债券发行主体、新的债券品种,如资产抵押或担保的债券。应扩大金融债券的发行范围,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要适时推出债券衍生产品工具,应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在为投资者提供规避风险的投资品种的同时为全能银行奠定基础条件。

(六)必须营造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环境

要加强对现有法规制度的检讨和更新。监管部门充分听取市场的呼声,及时进行梳理和调整,消除制度对创新的不合理束缚,加速培育制度健全,运行透明,健康而富有活力的金融市场基础环境。同时,增强市场中的金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制度建设,增强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形成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持续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理解,培育金融消费者成熟的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和商品意识。

金融导论论文篇7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金融导论论文篇8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是高等院校依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对本科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过程。然而,由于金融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以课堂理论为主,实践动手锻炼相对较少,这给学生造成了毕业论文仅仅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错觉;还有,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也不得不以学生就业为主,而找工作与毕业论文写作在时间上重叠,考虑到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于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查就有所放松。因此,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致使毕业论文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

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金融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人数相对于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数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为了端正学生对毕业论文不正确的态度,切实扭转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态势,使他们能够及时适应社会的需要、真正认识到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一、撰写毕业论文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集中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这个阶段,在金融学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填写开题报告、搜集资料、撰写论文,这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持学生对所研究金融问题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又要使专业指导教师利用自己渊博的专业学识和认识问题独特视角,对学生的研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之在苦苦思索之后,有顿开茅塞之感。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首先,金融学专业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其次,以学生为主展开毕业论文写作的各项工作。在此期间,除了指导教师定期检查督导每个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外,学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的情况,及时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指导老师,尽快得到正确的帮助建议。再次,指导老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初步的基本评价。最后,该成绩也是每一个学生能够顺利毕业的必要成绩之一。在指导老师认为研究成果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后,由学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组成答辩专家小组,通过答辩形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做出系统科学的评价。符合金融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论文要求的,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最终成绩。

二、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金融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重要过程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开题报告和论文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填写开题报告,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确定各自适合的论文题目;了解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找出该论文研究的切入点;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运用所学金融知识判断和界定所关注的问题,将自己研究的内容划定在金融学领域,以符合所学专业的要求。通过分析和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掌握关于该金融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进程,了解相关学者在研究本问题时的研究思路、切入的角度、采用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研究结论等,从而保证自己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也确保使通过自己的研究,将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向前推进一点。通过对论文基本内容的设计,学生运用金融学的理论,对所研究的金融问题形成一个比较概括性的认识。

在论文正文写作阶段,学生要首次独立地思考如何围绕开题报告确立的研究题目和研究内容展开研究工作,比如,根据开题报告要求,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如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自己已掌握的金融学专业知识,如何对已获得的资料进行处理、提炼?根据金融学相关理论的要求,如何运用掌握的资料说明、支持文章的观点?

因此,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实际金融问题,并初步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三、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一次非常重要的演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