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器乐培训总结8篇

时间:2023-03-03 15:58:04

器乐培训总结

器乐培训总结篇1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杭州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 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 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 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 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 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 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 他: 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器乐培训总结篇2

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杭州基础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思想精神,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过程、方法与评价的探索,开展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和评比活动,做好新一轮高中音乐新课程实验和培训工作,加强音乐教师专业培训和音乐教研组长的培训,加强对学校的音乐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有效监控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杭州音乐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继续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

1.继续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1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6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2006年6月举行音乐新课程第7期骨干教师专业培训。

2.积极开展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要求各区、县(市)大力举行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以此来推进音乐新课程的发展。

3.加强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活动,6月份举行展示和颁奖活动。以此落实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器乐教学,促进器乐教学的实施。

4.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5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10月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展示评比,12月举行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以高质量、高水平来体现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求各区、县(市)认真做好三项评比的初评工作,选拔优秀者参加杭州市评比。

5.做好课改本学科的总结经验与交流工作。协同做好课改领导小组在教师中评选课改优秀教师工作。

6.按教研室要求对第三批实验区音乐新课程教学情况作一个抽样调研。以课堂教学的展示活动为基础发现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促面,发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新课程的实效性。

7.继续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包括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和学生音乐学业评价,以此促进音乐新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8.开展学能考试研究。结合新课程的精神,开展学能考试的调查与研究。积极制定学能考试审美与艺术测试方案和标准。

(二)积极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研究

1.开展高中音乐新课程教学实验和培训活动。深入学习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领会思想精神,树立教学新理念,探讨新教材教法,为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改实验作好充分准备。直属高中6月份举行《音乐课程标准》检测活动,并举行有关辅导讲座,以此来加强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音乐教师应对新课程的各种能力。

2.认真做好浙江省教研室举行的新课程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三项评比的选拔工作。直属高中2月份举行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讲座,5月份参加杭州市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比,6月底举行音乐课堂教学录像评比,12月举行音乐教学论文评比,选拔优秀者参加浙江省教研室三项评比。

3.开展音乐教学研究小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5月份在直属高中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4.加强高中音乐教师的各项专业培训。3—4月份举行《课标》和舞蹈培训,以此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5.结合杭州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战略,强化对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的教学调研与指导,同时调研与总结优质示范高中的教学经验,发挥优质高中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全市高中教学。5月份在杭州高级中学举行高中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6.积极协助上级和有关行政部门做好高中音乐新课改实验工作。

(三)深入开展音乐学科教育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把“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并构建“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

2.各区、县(市)在总结前期教改经验的基础上,举办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活动,以此推广教改成果,深化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3.切实开展初、高中教改研究小组活动,以此培养一支教改、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开展音乐教改研究小组教学研究活动,举行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促进音乐教改的发展。

4.继续做好杭州市骨干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研究本学科学校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征,探索更有实效性的音乐教研工作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教研组长培训的实效性。同时,支持各县区开展教研组长的培训。

5.继续推进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小班化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继续加强学生“个性化、合作化与活动化”的研究。

6.继续大力推广省级一等奖课题《小学等级制学业评价研究》的成果。

7.开展音乐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制定学生音乐学业评价和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促进音乐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8.协助做好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工作。积极制定审美与艺术学能评价方案。

(四)完善地方课程建设

1.继续实施地方性综合课程《我与杭州》。完成五、六年级和九年级的教材编写任务。加强《我与杭州》教材的培训工作,加强该课程的教研活动,进一步推进地方课程建设和评价研究。

2. 加强“杭州教研网”的建设,继续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在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下,协同教育技术中心做好网上中小学教育的资源库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2月15日

2005学年第二学期音乐学科主要工作(直属高中部分)

2月份 布置新学期音乐教研工作

大组成员会议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撰写辅导讲座

3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4月份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辅导讲座

舞蹈培训

5月份 高中音乐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新课程音乐教学案例评比

6月份 音乐录像课评比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检测

大组成员研究学科教研工作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区、县[市]部分)

2—4月份 区、县(市)举行音乐教学展示活动

5月份 新课程音乐案例评比

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录像)评比

6月份 义务教育新课程第7轮骨干教师培训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示

颁奖活动

新课程高中音乐第1轮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教研员工作会议

其 他: 杭州市第18届教学论文评选、课改优秀教师评选

第三批实验区新课程教学状况调研(同局)

杭州市第2次教研组长培训

举行《我与杭州》、《人与自然》、《廉洁专题教育》教学研讨会

地方课程《我与杭州》教学案例评比

器乐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体系;训练;构建;理念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声乐教学理论的记载:夫教歌者,先呼而出之,其声及清徵者,乃教之。这即是说,教唱歌应先看学生的基本条件,强调教以正确的歌唱方法和呼吸方法。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壮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组的c-e,甚至更高。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一、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是总原则。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形成正确、积极、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问题。

二、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

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理论联系实际,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就能构建起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器乐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体育学院;器械健身;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17-01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器械健身专项学生对健身教练专业实践能力需求情况

对于学生的制定与实施训练计划和内容的能力、训练课的组织和教学能力、技术纠错能力、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能力、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的能力、对客户健身效果的预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由于器械健身专项学生的训练内容多跟随老师制订的训练计划安排训练,缺乏对客户的身体判断与安排内容的自主性与对他人的训练及效果的实践经验。

(二)器械健身学生的私教课程情况

在俱乐部担任全职的学生比担任兼职的学生每周的课程数要多,说明具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大的提高。

(三)促进器械健身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在学习丰富的专业课程外,由于健身市场也在朝着越来越成熟趋势发展,在丰富学习渠道背景下,如何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在实践中的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对训练要求的把握,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操作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并为器械健身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参加类似机构关于健身教练能力的培训。

(四)健身俱乐部的需求现状

健身俱乐部目前对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是欢迎的,健身俱乐部内需要大量的高水平教练,因为健身教练作为俱乐部的形象,健身教练可以直接为俱乐部带来收益,目前健身俱乐部教练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经调查器械健身学生,主要离职原因为劳资待遇问题、学生工作不够沉稳。

二、器械健身专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一)优势

从调查可知管理者对在俱乐部中担任健身教练的学生很是认可,反映出学生具有的实践能力同健身俱乐部的需求比较吻合,且学生能比较好的处理同事关系,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帮助很大,学生在激发客户训练动机、为客户设立期望能力、引领和决策训练内容的能力、处理与客户关系的能力方面受到管理者的认可,管理者认同学生对工作态度,学生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知识、体育保健与健康知识、体质测评与运动处方制定等知识掌握应用情况反映很好。器械健身学生对于制定与实施训练计划和内容的能力、安排训练负荷与强度的能力、预防和处理运动损伤的能力、制定合理饮食计划的能力评价较好,说明学生应用情况先对较好,表现出比较自信,学校的系统地为学生安排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对学生的专业工作实践能力有较大帮助。

(二)不足

器械健身专项学生在校期间训练内容多跟随老师制订的训练计划安排训练,缺乏对客户的身体判断与安排内容的自主性与对他人的训练及效果的实践经验。

在制定与实施训练计划和内容的能力、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训练课的组织和教学能力、对客户健身效果的预测、对客户和自身运动总结的能力均不理想,需要有针对的增加相关的课程。器械健身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往往有服务的意识还有欠缺,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是很好,对俱乐部管理经营管理知识、营养学的知识掌握不足,而对自己的工作形成一定的影响。

三、建议

(一)加强器械健身专项学生的社会实践

由于俱乐部对学生的认可度较高,学校可以加强与俱乐部交流了解俱乐部现状,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知识应用,从而巩固和提高健身教练专业实践能力为继续学习提高相应不足的能力做有针对的调整。

(二)如何加强专业课程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具备稳健的学习态度,珍惜实践的机会,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单纯最求形式;注意要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同时加大所学课程的深度。

(三)器械健身学生需要提高的相关专业实践能力

在技术实践课程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爱好和健身俱乐部现状有针对的选择,学生的制定与实施训练计划和内容的能力、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训练课的组织和教学能力、对客户健身效果的预测、对客户和自身运动总结的能力均不高,需要有针对的进行的加强。

(四)加强学生·教师·俱乐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的建议

搭建学生·教师·俱乐部之间平等的公共交流平台。更大化促进在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俱乐部、教师与俱乐部、已毕业学生与在校学生等各方面交流与学习,有利集中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先进经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互动轻松的学习氛为,很好的避免学习枯燥。

器乐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小学音乐;打击乐;训练

一、打击乐进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根据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单一课型和占主体地位,也就是说,现在的音乐课主要以歌唱课和欣赏课为主,部分时候会穿插一些乐理课,由于教具、学校以及学生的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但没有打击乐的训练,甚至乐器的训练课都很不少出现,就算教材上有打击乐以及其他乐器的教学训练指导,由于没有教具,导致许多音乐教师根本就忽略不讲。这就使得打击乐在学生和老师的面前觉得“不重要”。然而,打击乐训练真的在小学音乐中就不重要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打击乐的训练对小学音乐的学习有很多作用:

(一)打击乐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很难在一节课中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因此,音乐课中引入打击乐器能让学生,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打击乐有助于创建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打击乐的巧妙运用,为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增添了新的色彩,使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我们的打击乐为孩子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团结、协作的音乐氛围。

(三)打击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节奏感:打击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音色独特,演奏方法简单易学,当学生对节奏感兴趣时,就可以有意识地用各类新学的打击乐器,如碰铃、小鼓、串铃等,敲敲打打,边唱边打,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创造,好参与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运用打击乐器,创设自由、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打击乐活动,可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氛围里,培养培养学生节奏感。

(四)打击乐更简单易学,给予学生成就感:打击乐的学习主要靠膀臂的力量,较之其他弦乐和吹奏乐的学习难度相对不高。另外,打击乐依靠节奏来表现音乐,表现的内容相对单一,因而学习的时间也相对要少。从学习难度和花费的时间来看,打击乐非常适合大多数学生练习。使更多的学生具有学习乐器的成就感,从而提升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打击乐训练

通过上文的所述,我们发现打击乐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训练学生学习打击乐呢?

(一)培养聆听习惯

打击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音色独特丰富,在学生仔细聆听的过程中,既可以感受乐器的各种美妙的声音,又能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习惯。但是,枯燥的聆听是会使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如何让学生对音乐教学有兴趣,需要我们利用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教学设计。例如,听音色猜乐器。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其实非常有效。可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安静聆听的习惯。

(二)观察乐器特点

通过对乐器直观的观察,找出其特点。观察的形状和材质,结合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可以加深学生对打击乐的认识。老师有步骤地引导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可以自己发现乐器的特点,加深对乐器的认识,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三)体验参与乐趣

只有在参与体验中体会到参与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孩子好玩,好动是天性,只让他们安静的聆听,仔细的观察是不够的,让他们亲身参与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环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形成持久的音乐学习追求。将乐器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亲自尝试找出演奏方法,并将自己找到的演奏方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总结之后互相学习。

(四)培养正确的演奏方法

在学生体验试着演奏乐器的时候,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探索演奏方法,并将结果与大家交流讨论,这时可能会出现多种演奏方法,只靠学生独立去思考总结和选择是不够的,这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该充分发挥出来,要对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

三、结语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教授说;“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和教育的结果,重要的是循循善诱,耐心地创造条件,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发展,这取决于教育方法如何。”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尝试不断更新打击乐活动的教学方式,更进一步探究如何在打击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为他们获得良好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器乐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音乐 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全新方法、全新信息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教学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在于综合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构建先进的艺术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西洋唱法”也有其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过去有人说,“西洋唱法”声音宏亮、宽广、浑厚,有较强的戏剧性,不宜表现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其实,中国声乐艺术也同样要求声音的宏亮、浑厚、结实、宽广,我国北方一些民族性格粗犷、豪爽、奔放、热情、真挚,恰好就可用“西洋唱法”中一些特有的音质来表达我们的音乐。例如:滕格尔演唱的《蒙古人》等系列蒙古草原的歌曲,就不一定只能用粗沙、略带嘶哑的声音和通俗的风格来表现,完全可以用明亮、宽厚、奔放的男高音来表现。

二、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愿望,教师应启迪和引导他们在音乐天地里展现他们的才华。通过聆听音乐和歌唱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表现音乐。歌曲《大海啊,故乡》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歌唱艺术的实践,有三位学生进行了独唱,六名女生、八名男生进行了小组唱。女生齐唱一、二乐句,男生齐唱三、四乐句,五、六乐句男女生齐唱。这样的设计很有创意,不但使学生的演唱进行了实践与展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感情。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教室变为舞台,让他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愿望。

三、培养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要做到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气息怎样运动,路线如何,软腭在不同音高时的状态,舌根、舌头的运动,下巴如何运动,怎样张嘴,人的身体如何配合等,都关系到声音的好坏。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是总原则。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

三 、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首先可通过对乐谱的分析、对比,做引导性、示范性的剖析音乐元素及内在结构,并为学生建立某个想象的空间或设定一个联想的范围。这样,便于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音响的形象特点、领悟音乐情感内涵,并有助于丰富他们对音乐的表现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假设根据四种三和弦的音响色彩差异,将四种三和弦比喻为四季,以便于学生对于三和弦的感知从抽象到具象,最终到达“想象”的境界。对于高中生来说,带着这样的“想象”来进行音乐学习、表演甚至创作等行为,较有利于他们更加准确地掌握并使用这四种三和弦。

四、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秩序渐进。

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地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僵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

五、结语

总之,音乐学习能力有了发展之后,学生便会在音乐学习活动中产生一种成功体验,有了这种成功体验,将会使他们更加喜欢学习,对音乐学习充满自信心。这个时候,便会不自觉的总结自己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思考自己学习成功的原因,并且进一步追求更多的成功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婉侠. 由“音乐能力的培养”引起的思考——当前我国音乐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改革探讨[J]. 音乐天地, 2007,(06)

器乐培训总结篇7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方法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建构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一)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二)要扎根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沃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歌唱如线贯珠。比如: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壮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组的c-e,甚至更高。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要培养音乐艺术特长生,作为音乐教师,必须精益求精,追求更高的音乐素养,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三)要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过去有人说,“西洋唱法”声音宏亮、宽广、浑厚,有较强的戏剧性,不宜表现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其实,中国声乐艺术也同样要求声音的宏亮、浑厚、结实、宽广,我国北方一些民族性格粗犷、豪爽、奔放、热情、真挚,恰好就可用“西洋唱法”中一些特有的音质来表达我们的音乐。例如:滕格尔演唱的《蒙古人》等系列蒙古草原的歌曲,就不一定只能用粗沙、略带嘶哑的声音和通俗的风格来表现,完全还可以用明亮、宽厚、奔放的男高音来表现。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嗓”(伤声带)是总原则。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形成正确、积极、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问题。

树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还有一个历史问题要克服,那就是唱法问题。过去人们把声乐分成“民族”和“美声”两大类,后来又有了“通俗”唱法。。正确的发声体系,要尊重实际,尊重民族,尊重发声的科学原理,切不可人为的、主观的去认识。更要强调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使之流畅、有支持、有弹性、婉转动听或有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科学,稳步前进,切忌模仿。过去我们要学生多听人家唱,那是要求学生多听人家是怎样运用自己的嗓音,怎样把握作品风格,适合自己的便可以借鉴,但不可模仿。艺术就怕模仿DD模仿就完了。要建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老师是关键。初学者若不通过教师的指点,几乎不可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声音,自己听与别人听是有区别的。因此,老师必须有相当灵敏的耳朵和聪明的智慧,对学生美好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准确分析,然后让学生通过锻炼得以和稳定。

三、在音乐教学上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一)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则

要做到因材施教,了解学生即“相才”是关键。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二)坚持把握基础训练和秩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总之,为深化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为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审美发展提供优化的、可持续的基本教学资源,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大家努力创设音乐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气氛,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更准确地体验音乐表达的感情。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DD音乐》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5年2月第1版

器乐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器乐学习;内心听觉;培养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凭借声音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又是一门听觉艺术,人们通过听觉器官来接受并欣赏音乐。

器乐的演奏是为了他人的欣赏,而器乐的学习训练则是为了更好的演奏。一名演奏者演奏的好与坏,水平高与低,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因此要想学好器乐,就要对器乐的声音有着敏锐的听觉,使内心有着明确的追求。所以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是学好器乐的基础。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及其特征

内心听觉是指在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的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听觉意象。借助音乐记忆,能内在地想象出声音的音高、旋律、节奏、音色、音乐的形象。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它并不是只有专业的音乐家所独有的能力,而是一般人共有的一种内心所进行的音乐活动。

内心听觉分为旋律性与和声性两种。旋律性内心听觉是一种旋律想象认识能力;和声性内心听觉是一种多声部的,和声与复调音乐作品的想象认识能力。

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能力,是构成内心音乐意象的能力。内心听觉不同于一般音乐听觉,人们常说的音乐听觉多强调外部听觉对音乐的感知与记忆,是依赖于某种实际音响而产生的听觉意象。而内心听觉则是以此为基础,更加强调声音在心理上的自如运用,它是对音乐整体产生的听觉意象。内心听觉是凭借记忆力和思维直接在意识里的想象,近似于某种实在的音乐声音的音乐现象,它可以不借助实在的声音,不受外在声音的影响,而产生的音乐音像。

二、你内心听觉的训练方法

在器乐的演奏过程中,训练音乐的活动中的内心听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中的内心听觉能够引导我们正确的诠释音乐,当我们看到音符时,不借助器乐的声音也不鸣唱,在内心想象旋律的走向与音符的高低,长度,这就是内心听觉。如果说外部听觉能够使得器乐曲演奏的更为准确、严谨,那么内心听觉便能够使得乐曲更富美感,更注重音色。而在我们的器乐训练中,常常遇到一些技巧性的问题,这是大多数人就会“单纯地”训练手指指法技能,一遍一遍的增加手指记忆,像这样机械性的练习并没有让大脑有机会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想象活动。而演奏者内心听觉中的形象是一种重新塑造的新形象,而不是对某一种声音现象进行简单的复制,内心听觉强调在训练中对音的表象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依靠音乐听觉感知来把握判断演奏声音的效果。所以说,要在器乐演奏的训练过程中,加入内心听觉的想象,从心里知道自己练习的旋律是怎样的并感受作品的艺术构思。因而内心听觉对器乐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指法、气息是器乐训练中的躯体,那么内心听觉便是器乐训练中的灵魂,可见其重要性。但是,如何把内心听觉融入到器乐训练当中,又如何提升自己的内心听觉水平便成了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呢?我觉得应该分为以下个阶段:

第一阶段:默唱

我认为,能够准确地、内在地想象出乐曲(默唱)并能默默地读谱,才是内心听觉高度发达表现。对早已听过的旋律进行内心默唱,应与音乐理解和记忆的培养训练,同时进行。在确信学生已正确地理解之后,就应凭记忆来唱旋律。开始是大声唱,然后是低声唱,最后完全是小声唱,再以后就是闭上口唱,然后是内心默唱,可有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在培养内心默唱时,出声地打着拍子是活跃音乐记忆,集中学生听觉注意力的一种因素。在内心默唱熟悉的乐曲技能时,首先选择节奏慢的,而后再选择节奏快的易于上口的旋律。

第二阶段:记忆力

记忆力的内容是已有的外部音乐现象的综合反映,取决于已有的音乐经验的多寡和性质,也取决于某人对该乐曲所采取的态度。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乐谱开始记忆。同时要注重音的长短、节奏型、强弱层次等。然后使用乐器演奏曲目,并且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加以改正。或是几名同学一组相互演奏相同的曲目然后互相纠正,来强化自身对于乐谱的记忆力。

第三阶段:听觉预感

听觉预感就是在唱(奏)前一个音符时,在不借助乐器,而凭借乐谱就能预先在内心提出下面不熟悉的旋律中的每个音的音高和音值的一种听觉能力。迈卡帕罗在其《音乐听觉》一书中说过,这种“听觉预感”能力是培养内心听觉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可以加入这样的练习,教师奏出一段不完整的旋律,将其停留在节奏和调式方面均不稳定的一个瞬间,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适于曲调结束的音,并逐渐距离结尾远些,以便让学生选择结尾和完成旋律的发展。

第四阶段:内心听觉

此阶段为最终阶段,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此项练习,可让学生眼睛读着乐谱,内心想象其音响及音乐作品的内容,在记熟之后不看乐谱,使用器乐演奏。按乐谱纠正别人的演奏,注视着乐谱倾听,以便发现其中的错误:调式和音高方面、节奏方面、强弱方面以及各种记号方面的错误。当然,内心听觉的练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之上和器乐训练之中,而要延伸到课堂训练之外、生活之中。

总之,一个好的器乐演奏者的培养过程离不开内心听觉的培养,他们在注意实际音响和内心听觉的同时,应使内心的听觉形象达到精确的程度,即从这些内心的形象上可以感受到乐曲的整个深度。内心听觉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其中主要的还是记忆和想象,两者的结合也是上述听觉活动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创作想象的能力。

⒖嘉南祝

[1]普凯元.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2):9-11.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