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8篇

时间:2022-02-21 10:22:04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篇1

[关键词]高校 文化建设 职业发展 大学生

[作者简介]刘彦(1981- ),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南京工程学院校级科研基金立项项目“校园生态建设与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计划编号:QKJA201208)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037-02

一、高校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

(一)高校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由全体师生一起创造的宝贵财富,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保障。高校文化建设是指从多个角度对高校文化展开系统的规划和兴建。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工程,不仅关系到校风建设,也关系到校园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还关系到学校相关设备、设施的完善。总之,高校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彰显其教育功能,另一方面要发挥其情感功能。

(二)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

如今,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此背景下,重视并落实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新时代的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理。总之,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己所选专业,认真规划未来职业发展,并促进大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这不仅有利于今后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也有利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生在高校课堂内接受专业知识的显性教育,而对职业的认知和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则更多受益于校园文化的潜在的隐性影响,特别是校风、教风、学风和学生社团文化的影响。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可以在多个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和职业规划能力:帮助大学生明确学习和生活的目标,增强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促进大学生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使其在课程的选择上目标性更强,从而减少盲从行为,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打好基础;通过在校园“小社会”的磨炼,提高大学生自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大学生对职场中人际关系的了解;同时,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社团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认知职业的现实基础和实践平台,通过在学生社团活动中与社会的“尝试性接触”,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的感性认知水平,增强大学生专业和技能学习的针对性,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参与社会的竞争力。

(二)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精神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对大学生提出了更为严格、多样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大学生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有过硬的综合素质。作为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职业岗位的要求,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一般情况下,职业能力可通过短期的强化培训予以提升,而职业精神是无法在短期予以强化的。为实现对大学生职业精神的有效强化,大学生应该接受有针对性的系统的锻炼。大学生个人通常很难独立完成此类锻炼,此时校园文化便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校园文化可以凭借强大的感染力来实现对大学生职业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规范大学生的职业行为

如今,大学生自我意识普遍较强,比较崇尚自由,加上他们对当今社会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全局意识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无视学校的行为规范,缺乏服从意识。而现在企业在招聘管理人才的过程中,一般要求求职者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大学生在校期间如果任意放松自己,不重视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能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无法科学有效地规范自身的职业行为。由此可见,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开展一系列的规范教育尤为重要。高校文化不仅形式多样,而且方法灵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积极影响,正确的思想意识会指导大学生正确的行为。

(四)塑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环境

在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要进行有目的、有方法的心理训练,二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欠缺,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就不会真正得到落实。通过高校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坚韧品格的培养,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环境的形成,这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提高高校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影响的途径

(一)协调统筹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大学生的职业观

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夯实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校园精神形态的文化氛围,与大学生休戚相关的是校风、学风、教风、学生社团文化等校园精神文化。加强校风建设,可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观念的形成;加强学风建设,让大学生能系统地、有计划地对专业、社会、职业等进行分析与认知,并通过专业课程的选修进行职业素质、技能的拓展;通过加强教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大学生以民主的方式和教师积极进行讨论与交流,并通过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鼓励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为其快速融入未来职业群体打好基础。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观。制度文化是良好校园文化形成的基础,能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的、良好的价值观、职业观。在制度文化建设时,首先,需要健全制度,在健全制度的过程中要注重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强化其引导、激励作用;其次,需要根据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相关制度的意义、内容等进行舆论宣传,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最后,需要通过正面引导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念,并在学习中围绕职业目标不断调整自己,并在获得学校褒奖过程中树立自信,成为制度的执行者与传播者,形成良性循环。

(二)发挥校园各方力量,完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

现阶段,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流于表面,没有实际的效果。形式上的高校文化建设并不是当今大学生所需要的,对大学生的成长无法提供有益帮助。要想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专业化,需要将高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应针对入学新生做好相应的专业介绍工作,不仅要介绍该专业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更要介绍该专业的大学生可能从事的职业现状以及走势,并针对大学生可能用到职业技能展开细致阐述。但专业介绍属于一种短期指导,不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长期的帮助。因此,在建设高校文化时,应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和实际工作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找出自身职业规划的不完善之处,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为大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大学生制定更为合理的职业规划。

1.让网络、图书馆、高校文化三者之间形成有效互动。在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校园网,还是图书馆,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应充分发挥校园网和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在举办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正确引导和有效指导,从而帮助大学生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例如,在校园网中增设一大专栏,专门介绍职业规划的有关内容;在图书馆中划出一个阅览区,专门提供职业规划方面的书籍,从而丰富大学生对于该方面的知识。如此一来,网络、图书馆、高校文化三者之间便形成了良性互动,这将有力促进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加强师生一对一交流,让职业规划教育更具个性化。进行高校文化建设时,应该结合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使高校文化更具个性化,进而让职业规划教育更具个性化。首先,可以举办相关主题活动,对大学生提出的一些常见问题、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解答;其次,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为班级中的每一位大学生建立对应的个人职业规划档案,记录下他们在校期间的点滴成长;最后,为保证该项教育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应定期开展上述活动,并将它们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让校园文化始终陪伴学生。对于大一新生而言,由于刚接触大学生活,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对大一新生做好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此阶段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学生有客观的自我认知,并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所以,此阶段的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工作应结合大一新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对自身有一个综合、正确的评价,最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准确定位。以大一新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文化活动,应强调“发现自我”这一理念,并对其职业规划意识进行积极引导;以大二和大三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文化活动,应强调“培养自我”,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大四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高校文化活动,应强调“转变自我”,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职前培训,不断深化他们的角色意识,帮助他们更快地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值得注意的是,高校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高校文化强渗透性这一优势,让其有机融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一方面,实现对学生休闲方式的科学引导,实现对学生休闲时间的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实现对学生休闲行为的严密监管,从而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休闲文化,以实现对大学生身心的最大限度的调动,让他们对自身、对人生、对社会展开深入的剖析和思考,对个人价值展开客观评估,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总而言之,针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问题展开相应的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且涉及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另外,职业规划教育也是一项长期工程,应将其当作一项持续、积极的职业教育工作来抓。仅凭高校开展短期的职业规划教育是没有办法实现上述目标的,它的实现应建立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只有在大学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并对大学生形成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才能使职业规划教育得到落实,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

[2]王鸣柳,廖克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学园:教育科研,2012(1).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职业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大学时期作为学生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时期,对学生形成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把握这段关键时期,通过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也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创造人生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传承,形成了具有稳定特色的文化体系,其深层内涵十分注重对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培养,在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将会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而形成健康的就业价值观。

2.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职场人生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扎根于国人心中的文化底蕴,对培养高校学生正确人生观的作用非常显著。中国传统文化对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以此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在职场以健康的人生观应对遇到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需要高校教师不断深入挖掘。

3.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职场世界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高校学生在就业时将会面对更加多元化、开放化的职业选择,这种开放化的工作范围在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的工作选择机会的同时,也对学生正确世界观的树立造成了威胁。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容易误导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特别是当涉及经济利益时,会极大干扰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需要在大学阶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学生熟知的文化体系,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做到有效融合,将会是未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工作。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作用方面存在不足分析

1.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传统文化作用的重视不够

目前各高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仍是以学生的求职技巧为主,注重传授技术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这种教学手段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极其不利。因此,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必要,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培养职业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规划与引导有积极作用。

2.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的不明确

国内高校的职业规划课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时不能做到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更多情况下将繁杂的文化思维生硬地加到教学内容中,教师未能将传统文化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在该门课程中不能做到深刻理解相关内容,更加不能实现对自身素质的塑造,丧失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3.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未能实现对接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论性质较强的学科,其主要内容多是对社会实践的高度总结和升华,因此在课堂上很难对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提供具体指导,而在思想教育课程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就可以有效规避这个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可以有效连接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但目前高校教师在这方面的做法不尽如人意,虽做到对传统文化的引入,但仍以理论讲解为主,忽视与学生就业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认为该课程与学生工作实际不相符,未能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篇3

[关键词]高职文化 新型大学 文化重构 文化特质

[作者简介]赵惠莉(1981- ),女,河北邯郸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学;顾坤华(1957- ),男,江苏扬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学。(江苏 南京 211168)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转型研究”(课题编号:DGA090260)、2013年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高职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编号:JSJMY0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023-03

高职院校是崛起于新型工业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也在职业教育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引领性和高端性作用。今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正从“扩张论”走向“内涵论”,从“经验论”走向“制度论”;教育教学正从“工具论”走向“人本论”,从“认识论”走向“生命论”;教学内容正从“既成论”走向“生成论”,从“传授论”走向“对话论”;教学管理正从“行政论”走向“服务论”,从“刚性论”走向“柔性论”。因此,高职文化建设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地位,是事关高等职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高职文化重构的语境

高职文化是一种哲学、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品质,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被高职人普遍认同、内化和奉行,具有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质,既有大学的普遍特点,又有高职的独特要义。

1.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精髓。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思想解放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生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在职业大学、五年制高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大胆革新、深度转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成为一种别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尤其是在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不足、公众认可度较低的文化环境下,高职人秉持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热情和执著,努力突破现有制度和政策的“瓶颈”,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开垦一片新的天地,其曲折艰辛的发展历程甚至要超过一些著名大学的发展历程。高职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在日渐沉淀中滋养并丰富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主导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高职文化是高职办学的信仰追求、高职师生的精神风貌、高职院校的灵魂寄托,深刻反映高等职业教育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发展轨迹,引领高职院校治学理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体现高职院校的品质、品格和品位。

2.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质的诠释。高职院校作为大学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类型,有着不同的教育体验、不同的创意人生和不同的缤纷未来。低进高出、人尽其用,使被传统高等教育招生“边缘化”的青年群体找到了人生与事业成长的天地。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全国近900万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学历“零”的突破,实现了人类社会追求体面和更有尊严生活的梦想。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大学框架下的职业导向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既有“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核,又有“职业文化”的个性特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体现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重视大学文化和职业精神对学生的熏陶,强化学生职业素养、职业实践、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促进人人成才。

3.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支撑。构建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急需高职文化提供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以高职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约束力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高职教育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和运行模式,不断形成价值取向和理性诉求,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因此,最为迫切的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满足毕业生继续深造的强烈愿望,探索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类型”特征鲜明、“层次”结构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制度的保障。新的转型期高职院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反映个性差异、体现多元需求并被广泛认同的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学校制度日益紧迫。2012年7月,教育部颁布《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首次特别强调指出:“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因此,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适度允许办学质量高、社会信誉好的高职院校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本科,以及专业硕士、专业博士教育,切实解决高职教育的“断头教育”问题,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多层次、多元化、高端化、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文化重构的品质

高职文化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宗旨、使命、职能、办学方向、培养、社会责任以及运行模式的理性审视,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成为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追求学问的文化,一种具有求真务实、强烈批判意识的文化。

1.高职文化的人文性。高等职业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在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注重知识和技能创造能力培养的同时提升学生心性修养,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2.高职文化的创新性。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驱动式的一种教育类型,在世界高端文化教育的博弈中,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不断完善,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式学习,并尽可能提供才智发展的空间和技术创新的机会。

3.高职文化的特色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质量标准、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各方面都有着自己深刻的内涵。因而,特色是高职发展的“生命线”,是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

4.高职文化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强调知识和技能开发,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养成奉献的敬业精神、公平的办事原则、诚恳的待人方式、干练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情操,其中培养职业能力是文化之本,锻造职业精神是文化之魂,营造产学研合作生态是文化之基。

5.高职文化的跨界性。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是连接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桥梁,而高职文化则体现了学校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区域经济文化、职业文化、工业文化、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的高度融合,在深层次的跨文化沉思中,让工业文化进教育、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三、高职文化重构的困惑

高职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向心力、感染力和创造力的源泉。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先天不足”“底蕴不深”,必然会在办学理念、生源构成、专业设置等多方面制约高职文化的健康发展,从而影响高职特色的彰显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1.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异化。毫无疑问,“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但在实践中往往过多强调“职业性”,而忽视了“教育性”。高职教育是造就某一行业具备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研发革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但专门人才并不排斥人文教育,如果缺乏文化批判精神,如何创新,如何超越?如果忽略了素质教育这个育人的根本,一味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注重专业实用性和职业定向性,使学生几乎丧失作为独立自主个体的地位,由“人”而变成“非人”,成为一种“知识的存储器”或一种“等待加工的产品”,则会出现人文苍白、道德缺失、精神虚无、文化贫乏、主体使命偏移、社会责任淡薄、文化认知单一等负面现象。

2.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弱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底子差、基础弱,教育质量与社会期望有很大的差距,在管理体制、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属性表现得不突出,甚至有部分人将“高职”类型等同于“专科”层次,在急功近利等浮躁情绪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问题:高职教育缺乏独立完整的法律体系,相关政策法规极不配套,规范层面与文化认知层面合法性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高职文化中理性追求、人文关怀、崇尚学问、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严重不足,高职文化研究至今仍是空白,甚至有“文化贫血”“文化沙漠”的倾向,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

3.高职文化内涵狭义化。长期以来,业内常常用“高职校园文化”来替代“高职文化”,而这种认识既不到位、也不全面,绝不能用形式替代内容,更不能用活动替代精神。应注重精神导向,从理念、制度、行为、物质等多方面构建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因为,“校园”不是一个“组织实体”,而是一个“活动场所”,“高职院校”才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实体”。绝不能用形式替代内容,更不能用活动替代精神,而应注重精神导向,从理念、制度、行为、物质等多方面构建高职院校组织文化。犹如“大学文化”是组织文化一样,“高职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校园文化只是高职文化的活动载体和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还处于高职文化的表层,难以触及高职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层面。

4.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化。多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始终模糊且飘忽不定,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存在着交叉重复和混淆不清,既不很准确,也不很明晰,在表述上几经变更、不断变化,从“技术性”到“技能型”再到“高技能型”,进而到“高端技能型”,直至“高级技术技能型”和“专家级技术技能性”,现虽将专科层次基本稳定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上,但仍局限于技能教育的培养,轻视基础理论和文化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由于过重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导向,加之过多的技能训练和职业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精神贫乏、文化素质低下、竞争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5.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短视化。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快餐式”人才培养已很难适应时展的步伐,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竞争力及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教育不能片面地将职业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就业,而应着眼长远,为学生职业生活做好准备,为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服务,注重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培养自主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四、高职文化重构的路径

一流的高职院校要有一流的文化,一流的文化是一流的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支撑。谁把握了文化发展方向,谁掌握了文化战略资源,谁占领了文化内涵制高点,谁撬动了文化力量杠杆,谁就赢得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1.理念引领,锻造高职精神文化。高职精神文化是对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等基本问题的哲学抽象和核心价值取向,是学校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高职精神文化不仅需要领导层的执著追求和潜心培植,还需要教师的文化传承和言传身教,更需要学生的心智历练和躬身践行,使其成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2.顶层设计,创造高职制度文化。高职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品德的规范化,把握各个制度要素的合理性和制度体系的科学性,以高职文化的内涵规定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内容,以高职文化的特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各项规章。高等职业教育急需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横向等值”“纵向贯通”“多向转换”“类型突出”“个性鲜明”的独立完整体系;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引入市场机制,完善政行校企合作制度;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扩大办学自,完善现代学校制度;遵循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遵循现代人才培养规律,拓宽学生成才渠道,完善招考制度。

3.回归人性,打造高职校本文化。高职校本文化是结合本校发展,挖掘、总结、概括、提炼自身特色的文化基因。高职教育的最终价值体现在面向人人,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要传授学生职业知识、技能与能力,更要注重职业道德、情感和心性的熏陶;不仅要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劳动力,更要注重培养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为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做贡献的实用型人才,更要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4.追求卓越,铸造高职品牌文化。高职品牌文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导航仪”,指引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辐射源”,烘托着学校内涵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黏合剂”,凝聚着学校发展的各种优质资源。高职院校共同的发展背景、共同的战略规划、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发展的趋同化。因此,必须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和特色化,树立品牌理念,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办学规律;必须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导向,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境界,促进学校品牌的铸就;必须以错位发展的策略,谋求学校发展,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优质的高职院校,努力寻求和定位生存与发展空间。

5.以身作则,塑造高职形象文化。高职形象文化是高职院校教师风采的生动展示。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引导者,教师的高尚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起到隐性的榜样作用。高职院校不仅要有大师更要有大爱,如果失去了大爱,还谈何“精神家园”。教师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学习、教人生存、教人成长、教人发展,使自身在“知识”“能力”和“人格”三方面积极引导和影响学生。

6.躬行实践,构造高职创业文化。高职创业文化植根于商业性生态系统,是高职教育通过真实的职场环境,培育创业精神、感受创业氛围、经历创业岗位、接受创业训练,让学生敬业、勤业、创业和立业的文化活动。高职院校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科技产业园区和大学生创业广场,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紧密合作,组织学生面向社会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倡导“做中学、学中做”,培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和学生个人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追求财富、创造价值、成就梦想。

7.潜移默化,营造高职环境文化。高职环境文化是通过环境的渗透性、潜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来实现对人塑造的物质文化。高职文化建设要充分关注学校“硬”文化氛围,设计和规划校园的物质环境,同时还应充分注重学校“软”文化氛围,优化校园的精神环境和心理环境,做到软硬件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创造文化氛围,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培养学生熟练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知识、广博的生活知识,以及理性的批判意识和永无止境的探索追求精神。

8.科学发展,建造生态文化。高职生态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环境和谐、协调、平衡发展的综合系统,是高职院校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大学已成为提升大众生态文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传播绿色思想和绿色文化的摇篮,这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以及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态环境正处于日趋恶化的尴尬境地:资源配置不公,招生录取不公,社会待遇不公,难入社会主流,沦为“二流教育”“三等公民”,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链条断裂”“结构失衡”,使得高职教育成为没有上升通道和发展前景的“终结教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症结”。因此,必须明确高职院校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担负的使命和实现路径,以及生态文明教育进入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现举措,真正回归“大学之道”,建设层次多元、结构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一种既不重复中专办学形态、也不简单照搬普通本科大学的高职院校办学新模式,追求信息时代和谐共赢的大学新文化,开创人类生态环境的新文明。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通过社会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社会服务理念、技术创新精神等,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淀成独具个性、特色鲜明的高职文化内核:以“开拓进取、经世致用、崇德尚能、知行合一”为核心价值的精神文化,以“兼容并蓄、破立并举、刚柔并济、公平民主”为核心架构的制度文化,以“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德才兼备”为核心特征的行为文化,以“和谐校园、科技园区、实训基地、服务平台”为核心载体的物质文化。在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转型期,高职文化重构要以大学理念兴校、以职业精神立校、以文化建设强校为宗旨,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培养合格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以正能量,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大潮中勇担重任。

[参考文献]

[1]石芬芳,胡类明.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7).

[2]唐林伟.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3]刘洪一.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文化产业;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3-0073-04

面对文化产业速猛发展这一世界潮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文化特色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点。我国同样也明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以增强国家软实力。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增速高达31.57%。文化产业发展必然需要大量技能人才、创意人才、专业人才,而高职院校必然责无旁贷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因此,认真分析高职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对现状作出相对全面合理的分析,理性反思并提出高职教育对接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对于推进高职院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育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机理分析

(一)高职教育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高职教育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以及新技术在文化产业的广泛应用,推动文化产业信息、数字、动漫、软件等新业态、新企业、新模式的成长,发展传统文化产业也要走科技发展之路;文化产业又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

更强调人才的创意,以智力型为主,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1]而这些技能型人力资源主要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的;其次,高职教育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高职院校拥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能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高职院校可以将自身文化创意通过中介机构向文化企业转移,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根据地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使高职院校对接文化产业发展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高职院校可以发挥人力资本和创意资本的优势,为文化企业提供文化创意,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高职院校对接文化企业开展人力资本培训,推进文化企业的创意更新、技术改造、员工培训等活动,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活力;高职院校还能提供决策咨询、管理咨询,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第三,高职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现有劳动者的知识素质和技能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需要高职教育对劳动者进行继续教育和在岗培训。高职教育可以发挥自身文化产业教育资源优势,对没有受过文化产业专业教育、没有掌握文化产业发展技能的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推动文化产业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知识与

技能素质做出重要贡献。

(二)文化产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办学经费支持。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公共财政收入越多,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就可能越大,如浙江省经济较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就比较发达。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文化产业对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文化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可以给予高职院校更多的经费支持,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其次,文化产业发展扩大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文化产业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民对教育需求就越强,进而扩大了高职教育的生源市场。随着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从业人员的文化才能、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文化技术人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文化创意人才,也需要在职人员进行再教育和职后培训,这些都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高职院校毕业生。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企业的增多,无疑将相应扩大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变了就业结构,提高了高职毕业生吸引力,增强了当地文化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促使高职院校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招生数量,促进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2]

二、浙江高职教育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浙江文化产业与高职教育概况

2011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000亿元;民营文化企业4万多家,规模以上投资总规模逾1300亿元。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全国第四。[3]随着浙江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人才奇缺,已经成为制约浙江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技能缺乏,其中媒介、网络、游戏、娱乐产业中具备专业学识又有实际经验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浙江高职院校急需开办与文化产业有关的学科专业,承担起培养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责任。2010年, 浙江省51所高职院校中开办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院校有32所,学生超过3万人,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已成为近年来高职院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二)浙江高职教育对接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总体而言,浙江高职院校对接文化产业发展在日益增多,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从对接频率或比重上看,高职院校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根据对200家文化企业的调查,高职院校对接文化企业的次数一般、很少或从未对接过的企业占总数的77%。从对接领域上看,高职院校与文化企业之间合作形式单一,根据对200名从事高职院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调查,只有39%的人员可以提供创意服务、技术服务、工艺服务、设计服务,并没有其他多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对接文化企业。从对接质量上看,高职院校与文化企业间合作效益低下,从200家文化企业的调查看,分别有25%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与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不适合市场需求”或“不适应企业环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培养目标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不符合;二是专业设置与文化产业发展特色不对称;三是师资力量与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相脱节,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目前制约高职教育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四是培养质量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差距,高职教育培养的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对具有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人才需求。

三、浙江高职教育对接文化产业发展对策之思考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创新办学理念

要树立现代高职教育发展新理念,使高职院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育面向文化企业需求,面向文化市场发展需要。要突破条条框框,在国家法律的允许范围内,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规模的新路子。[4]一是要提高认识,从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的角度、提高文化创意人力资源优势的目标,充分认识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二是要树立理念,高职院校在对接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服务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服务于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求;三是要明确目标,高职院校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发展目标是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重点,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有素质的人才。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要结合企业、中介、事业部门等文化产业发展主体的人才需求,尽快设置一批与之相应的、实用的专业,使专业设置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密切联系,实现两者的“无缝对接”。一是要明确专业需求。浙江高职教育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发展必然根据浙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的构筑“一核三极七心四带”总体布局要求,以文化产业初步形成的集聚态势和地域特色为基础,建设符合浙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职教育事业。以“动漫之都、休闲之都、创意之都”知名的杭州,要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数字动漫等相关专业;温州要以印刷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旅游等优势文化产业为基础,发展相关高职教育专业;以金华、义乌、东阳为主体的浙中城市群要利用商贸影视文化既有基础,进一步发展影视制作、网络游戏、品牌会展、文化产品流通等相关高职专业;二是要找准专业定位。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由几十个行业组成,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多元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不能太空、太高、太大,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前用人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能力,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三是要强化专业特色。针对文化产业种类繁多的特点,不同类别有着不同的实际状况,这要求专业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一般,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发展。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特点与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传统专业的现实优势、师资结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专业发展特色。[5]

(三)以提高技能为主线,优化教学课程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针对性和职业性。高职院校要结合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学生文化产业实践职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一是编写符合实际的教材。组织具有深厚文化理论造诣的、文化产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能力强的专家队伍编著相关教材,形成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材体系;教材要紧密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全面地准确地把握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教材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分析的内容;二是把握专业核心课程。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优化现有课程体系,提升课程内容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加强调查研究,核心课程的设置要符合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岗位实际用人需求,核心要体现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6];三是设立特色课程或校本课程。各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特色、自身的研究基础、师资力量、办学特色等,建立具有符合自身院校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如台州要根据工业产品设计特色,设立工业设计、文体制造等课程;丽水要根据生态工艺文化特色,设立生态文化旅游、工艺品制造、艺术设计等课程;四是创建实践课程体系。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等不同的课程模块,督促学生加强实践,强化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生产、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使不同培养阶段相互衔接,各有侧重,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以提高能力为重点,完善师资配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成才的引路人,专业建设的主力军。[7]高职教育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文化素质优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加强专业培训。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快全省统一的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开展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岗位研究和教学任务研究;建立高职教师定期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到各类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事业参加交流、调研,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创设多种教师交流平台,设置相关专业教研组织机构,强化教师之间的沟通联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二是培养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实践证明,校外兼职教师可以有效解决校内师资不足、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兼职教师来自文化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能理论联系实践,能够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提升师资队伍整体能力,提高文化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快产教研一体化。通过建立校政联盟、校企联盟等方式,加强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文化中介组织、各类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等之间的合作,努力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鼓励教师通过开发项目、挂职锻炼、担任顾问等多种形式,深入生产经营企业,参与文化企业的生产、研发、改革、运作、管理、营销等各环节,解决教师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

(五)以产学结合为准则,强化技能培训

实践性、应用性是高职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鲜明特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产学结合、技能训练。要多渠道加强学生实践课程,切实提高实践课的质量。一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2011年,中央财政下拨高职专业建设补助20亿元,支持1000个专业进行重点建设。要善于抓住机遇,按照教育部相关标准,按照现代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建立高水准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接轨,使学生能够处于真实的职业氛围之中,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基地搞创意研究,努力实现文化产业的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并使成果实现转化和新产品的生产,以增强基地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快推动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提升职业教育对接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搭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教育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职业教育和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加强构建文化产业中介机构和文化市场信息平台,为校企之间合作交流牵线搭桥,促进学校、企业与中介机构、信息平台的联系,使高职院校和文化企业能够实现对接;三是创新学生培养模式。鼓励职业院校发挥专业特点与行业优势,以项目为纽带,将企业的实际生产操作流程真实的引用到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生产合为一体,实现教学方式项目化。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倡导企业参与高职院校设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实践内容,开展文化企业的“订单式”培养、“冠名班”教学,以解决实习实训场地缺乏和专业发展经费不足等问题,让文化企业广泛参与高职院校教学,使文化企业成为高职教育主体,拓展高职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惠林,陈晰.中国文化产业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71-72.

[2]宋丽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3):48-50.

[3]编纂委员会,浙江文化年鉴2011[M].北京:中华书局,2012:24.

[4]张秋月.解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6):21-24.

[5]陈亚民.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2-25.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篇5

论文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 大学生 企业 社会

论文摘要:在我国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方式变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探讨了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规划不明确,不系统;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用人机制不够完善。提出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策略,分别从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政府和企业五个方面来论证,明确了各自的角色和任务。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发展教育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简称,它是就业指导工作与职业指导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全面的职业发展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工作世界与职业社会以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强化他们在就业中的主体意识,从而在求职择业中能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顺利进入职场或变换工作实现工作向职业、职业向事业的顺利转变。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不系统。毕业之前的大学生处于幻想之中,没有紧迫感,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设想规划。而毕业的大学生也体会到梦想和现实的落差。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很多大学生在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有前后矛盾的现象,表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往往只知道理论而缺少实践和操作。

(二)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和服务等方面不科学。高校逐步成立了有关的指导机构,但是,高校的就业机构不够完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还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就业指导老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发展系统的全面掌握,服务意识和质量不到位等等。

观念和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用人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准入制度和合理的流动置换机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毕业生不协调,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毕业生跨地区就业的渠道不畅,限制了毕业生的流动。到西部就业、到基层就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我国人才流动呈现出不合理的状态。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策略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学生本身、家庭、学校和企业都有责任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做好,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一)从高校角度,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全新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管理体系和大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把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贯穿到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高等学校必须从新生入手,给予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行业、认识企业,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并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确定职业目标。第二,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化。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分别进行系统化的教育,按照职业探索、职业定向、职业准备和职业安置四个阶段的客观规律,把职业发展教育融入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同时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专业、兴趣等方面的不同,结合政府政策、社会需求、企业发展等,合理的进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第三,引入企业文化,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在职业发展教育中要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学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培养大学生,进行“需求管理”,并把管理延伸到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让优秀企业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很好的结合,这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从家庭角度看,让家长参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直接因素之一,家庭教育和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有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确立合理就业价值取向的重要条件,也决定着大学生是否能进行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学校应及时和家长联系和沟通,让家长了解大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和存在问题等,使家长可以及时跟踪学生的学习和职业能力发展状况。

(三)从大学生角度,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主动的学习,了解自己,合理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追求兴趣并尝试新的知识领域,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把握机遇、创造机遇,认真制定、管理、评估和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是企业看重的重要品质,也是大学生成功进行职业规划的条件。

(四)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要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大学生的权益,同时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创造一个积极的合理的社会氛围。让大学生在一个稳定、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同时反馈大学生使用中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综合评定法案等,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学以致用。使学校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相协调,实现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王荣发.职业发展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尚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徐晶.关于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

[4]贾慧.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本土化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5.

[5]于祥成.大学生生涯辅导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6]张竞乾,朱玉涛,谢帆.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2.

[7]赵北平,雷五民.大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8]苏星海.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文化软实力;调查结论;建议

作者简介:张小军(1972-),男,甘肃天水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魏大璋(1965-),男,甘肃会宁人,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甘肃 天水 741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般课题“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研究”(登记号:ZLY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13-02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硬实力,轻视打造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导致高职教育质量难以提高,软硬实力难以协调发展。为了解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初步认识,笔者所在课题组对某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98.6%。具体情况与结果分析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考虑到“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调查问卷中只涉及“硬实力”、“软实力”、“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高职教育的软实力”等概念,以降低调查难度,方便调查答卷。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答卷会不相同,调查问卷中将高职专业大致分为工程类专业、经管类专业、农林类专业和其他类专业四种类型,以便进行专业间的横向比较。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学生所在的年级两个方面。学生所学专业的分布为:工程类专业学生占29.7%;经管类专业学生占41.3%;农林类专业学生占4%;其他类专业学生占25%。学生所在的年级分为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三种类型。其中,大学一年级占58%;大学二年级占40%;大学三年级占2%。由于是随机调查,因而专业分布和年级分布都不太均衡。高职三年级学生大多已经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因而大学三年级学生人数最少。

二、高职教育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调查分析

硬实力与软实力作为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最初只用于国家政治层面。[1]调查首先从软实力与硬实力这两个概念开始。如图1、图2所示。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学生(66%)都听说过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概念,34%没有听说过。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概念相互对应、相互依赖,是硬实力与软实力概念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衍生和发展。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硬件基础设施上,包括教学、管理条件和后勤保障设施;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标准有明确规定。[2]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仪器设备、其他硬件设施等教学动产设施上,而并不看好校园面积、建筑面积等学校的不动产。高职教育的软实力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的软件条件上,包括办学宗旨、办学传统、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人文精神、校园文化等方面;软实力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人才培养的吸引力和驱动力。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品德属于高职教育的软实力范围,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等选项的选择数稍低于前三项。

三、高职教育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对比调查分析

技能与文化都是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正确看待技能与文化的关系是高职教育打造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和前提。调查显示,72.9%的学生认为技能与文化两者同等重要,20.7%的学生认为技能更重要,只有6.4%的学生回答文化更重要;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躯干”,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灵魂”。调查显示,66.8%的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12.7%的学生认为硬实力更重要,20.5%的学生认为软实力更重要。高职教育既不能单纯地发展硬实力,只注重外延式发展;也不能单纯发展软实力,只注重内涵式发展。尤其应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调查显示,70.9%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9.4%的学生认为应优先发展硬实力,19.7%的学生认为应优先发展软实力。

四、高职院校开设课程的调查分析

课程是高职院校传授系统的专业和文化知识的基础单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本点;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专业的基本构成要素。[3]如图3所示。调查显示,79.6%的学生认为专业技能课更重要,11.9%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更重要,3.6%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更重要,4.9%的学生认为课程同等重要。很显然,这直接反映出学生认识的片面性,间接反映出高职教育更注重打造技能硬实力,忽视发展文化软实力。人文教育是一种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内涵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养,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方式。[4]开设人文类必修课是高职教育开展人文教育和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基础。调查显示,83%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人文类必修课,7.3%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开设,9.7%的学生选择不清楚是否开设。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总体上看,高职大学生对高职教育的硬实力、软实力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虽然对其内涵理解不全面,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教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同等重要,高职院校应同等发展硬实力和软实力。调查显示高职教育更加注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等发展和全面提升;同时,大多数学生能够清晰地判断出技能与文化两者同等重要,但有些学生仍然认为技能更重要。尽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人文类必修课,但多数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专业技能课更重要。这初步反映出目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轻视文化打造,进而反映出事实上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硬实力、轻视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倾向,难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由此造成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难以协调和科学发展。因而,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是高职教育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六、调查建议

1.大力加强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不应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基本途径,而且还应是提升境界和完善人格的教育方式。[5]因而,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对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至关重要。首先,树立全面育人新理念。高职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做事”与“做人”相统一,人文与技能并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开设适量的人文必修课。开设人文必修课是开展人文教育、打造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形式。应提高学生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激发和引导学生接受人文教育,满足学生的人文教育需求。再次,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两者缺一不可。人文教育是打造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大力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优秀人文教育师资,加强人文教育投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良性激励机制,形成多样化的人文教育特色,大力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

2.大力改革专业教育,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专业教育是高职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质量。[6]高职专业教育是一种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因而,大力改革专业教育对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至关重要。首先,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院校应密切联系用人单位,准确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其次,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职院校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开发电子虚拟实训基地;不断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实训岗位零距离,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有效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再次,大力改革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涉及专业知识、职业标准、岗位技能、职业文化等众多领域,但只有通过专业教育的不断改革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

3.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正确处理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两者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7]高职人文教育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高职专业教育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而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因而,高职院校应树立教育融合新理念,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首先,促进课程设置融合与课程教学融合,增加设置人文类必修课,制订人文教育规划,明确人文教育目标,整合人文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进行人文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职业文化素养。其次,促进专业实践融合与校园文化融合。专业实践是渗透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可通过实习实训环节加强人文教育融合,加强学生的职业人文教育;校园文化有渗透进行人文教育的丰富资源,可利用校园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加强融合渗透。再次,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必将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远远.“软实力”与“硬实力”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22):45.

[2]黄蓉生,白显良,石雪.高等教育发展质量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

[3]张有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54.

[4]宋峻峰.加强和改进高职人文教育策略[J].安徽文学,2010,(6):194.

[5]林娟.高职人文教育的反思和建构[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81.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篇7

关键词:文秘职业;规划教育;重要作用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是目前高校通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大学阶段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职业生涯规化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能够联系专业发展、个人职业倾向,制定恰当的择业决策意味着其成功职业生涯的开始。本文仅以保山学院文秘专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现状与教学效果,就边疆地方高校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进行改革做粗浅探讨。

一、边疆地方高校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对保山学院文秘专科学生于该类课程的学习过程、结果的调查与反馈,发现在其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以下现象:

1.学习行为变化不大,职业理想缺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边疆地方高校高职高专教育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类课程设置方面,不仅相关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指导也不到位,而且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来建立具有专业差异化的课程设计体系与教学内容很难;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以“大锅饭”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任务重,导致其时效性、针对性大打折扣。因此高职高专类学生在学习行为改变、职业理想树立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仍不是很明显。

2 .盲目准备,职业方向不明确。在大学阶段以通识教育的形式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类课程,其目的在于以大学生人生发展为起点,强化低年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从不同方面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目前高职高专类学生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方面仍然存在准备盲目性,方向不明确的状况,表现为一类人选择于课业之余兼职打工,不论行业分类一味追求增加进入社会的经验值,却不懂得与专业挂钩进行兼职选择;一类人通过考证来提升所谓的能力“筹码”凭证,却忽视了真正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质与职业发展规划的必然联系,因而导致此类学生对自身职业发展期望过高,反而无法确定职业方向。

3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化,缺乏对变量存在可能性的考量。生活无处不存在变化,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学习也是一种不能绝对计划的变化过程。对高职高专,尤其是文秘专科的学生而言,理论知识学习是不能或缺的,但专业技能水平则是一种变量可能,它可以通过练习、考核来提升水平,这也就意味着文秘专科学生在学习并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结合自身专业学科学习水平的变化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调整。但是目前边疆地方高校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类课程仅仅局限于教学阶段的实践尝试,相较短视化,过于简单化和教条化,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对学生未来学习效果的变化考量较少,缺乏更直接的指导和干预。

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改革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不能单纯的传授一些基本的理论、方法,而是要结合专业特点,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社会的需求传授给学生一门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的技能。由此可见,高职高专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不够完善和科学,存在改革的必要性。试就此做出改革建议:

1.修订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贯穿专业学程。

高校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适用的人才,因此高校可根据专业特色与就业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类课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可以采取以增加课时、社团活动、社会调查、专业见习等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理论到理念潜移默化地融汇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观念行为中去,真正落实贯穿于整个学业过程中,实现教育的目的即除去教育所能给予学生的能力。

2 .结合专业特色,合理建构课程设计体系,强化认识功能理念。高职高专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类课程最需要改革的地方,就是打破教育的“大锅饭”,结合专业特色,合理建构课程设计体系,强化专业功能,树立职业理想。文秘专业可以以专业服务性强、专业综合性突出、就业路径广等专业特色,将专业学科教学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相结合,完成跨科目、跨领域的教学实现,强化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对自我的认识,合理对自己进行评估,实现专业学习下的有效自我管理,进而明确服务社会、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职业理想。

3 .结合社会需求,借助实践基地,加强课程实践训练。在高职高专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可根据学校当地地方经济特色、社会需求,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发展产学合作,并借助实训、实习基地强化课程的实践训练指导力度,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提升个人能力,增强个人实力,塑造充实、完美的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个人职业竞争力得到增强,才能使学生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远大的理想得到实现。

4.与校园活动衔接,深化职业规划理念。教学不仅仅只能在固定的空间、时间,以固定的形式存在,教学本应该是一种更加自由多变的理解、接受和再创造的过程。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学更应积极地展现这种自由变化的过程。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决定了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展现专业特点与提高专业能力水平,而实践也可以在丰富的校园活动中完成,使职业规划理念通过各种活动计划、文案、流程等有形的外在表现,使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学习与专业学习相联系,举一反三式的深入其心。

总之,职业生涯规化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能够联系专业发展、个人职业倾向,制定恰当的择业决策意味着其成功职业生涯的开始。而能够给予他们完善的,科学的,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和指导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雪平.论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作用 [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238.

大学生职业发展文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建设;文化创新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毋庸置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然之道。中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可能脱离各个社会子系统的文化发展,教育系统的文化发展更是不可或缺。而在教育系统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职业教育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当前中国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加大文化建设与创新无疑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之道。

一、中国职业教育的“文化基因”探寻

1.中国职业教育的“使命文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所肩负的使命独特且重大。我国职业教育的“使命文化”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职业教育对个体的发展价值。从《纲要》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此外,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二是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与社会经济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从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来考察,职业教育则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必备条件,乃至是有机组成部分。黄炎培曾经说:“就吾最近几年间的经验,用吾最近几个月的思考,觉得职业教育最要紧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1]这段话就深刻道出了职业教育的社会特质和社会使命。

2.中国职业教育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我国职业教育“精神文化”的实质凸显其交融性,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体现为“文化”与“技术”的交融。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文化性;职业教育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因此具有“技术性”。为此,职业教育是“文化”与“技术”的融合体。其次体现为专识与通识交融。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有一门过硬的实用技术,同时熟悉英语、电脑等通识知识,达到“一专多能”,这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创业机遇。最后体现为传承与发展交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紧随时代步伐对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同时,新兴产业的壮大也带动着中国传统工业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还应兼顾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所需高级专门人才。

3.中国职业教育的“观念文化”。所谓职业教育观念就是人们对职业教育总的态度和看法。具有如下内涵:一是职业教育过程由单纯针对职前教育延展到贯穿整个职业生涯,职业教育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二是职业能力内涵由单纯满足上岗要求扩展到适应社会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职业岗位变动非常频繁,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不能只适应于狭窄的职业领域,他们应该有较强的就业弹性,这种就业弹性就表现为个体职业素质的变通性和融通性。因而,在职业能力的内涵中应十分注重学生非技术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岗位转换的良好适应性。三是职业教育功能由单纯的学历教育拓展为复合教育。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学历教育,也要注重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即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技术工人等级培训。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高等职业教育功能还将由培养本土化人才扩展为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中国职业教育的文化困境

1.职业教育使命的模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使命是既要满足社会的发展,也要促进教育和个体个性的发展。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却模糊了这几大使命。首先,我国的职业教育过分注重服务社会的宗旨,忽视个性的发展。在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个体进入劳动市场做准备的教育类型,过多强调与社会需求相吻合,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都以社会需求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没有根据个体特有的智力类型选择职业,不利于个体的成长与进步。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记得更多也只是存储知识的“仓库”,忽略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仓库”里的知识,更忽视了在应用知识基础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个体个性发展不全面。我国的职业教育不仅在宏观层面上忽视了个体个性的发展,在微观层面个体个性发展的均衡性上也存在缺陷。职业教育的学生不是劳动的工具,而是有思想的人,不能只注重对其劳动技能的培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必须注重其德智体全方位的发展。

2.职业教育精神的缺失。职业教育的精神是对职业教育内涵的深刻剖析,职业教育精神的缺失则源于对其内涵外延理解有误,执行不到位。第一,重点不重面。重点即重视各个职业各自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核心,注重适度技能训练和一定文化培养,但又不能过多的强调学术和文化而使之缺乏实践的操作技能,因而出现了学术与技术的冲突。多数职业院校起点低,大多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成,教育教学方式都存在问题,依然采用中职学校的教育方式,技能第一,学术第二,从而也造成学生的高技能低素质。第二,职业教育传承有余,发展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内容以及课程设置多数依旧沿袭了传统的学科和职业类型设置,由于国家政策方针、教育经费以及社会观念等的影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职业类型设置都比较陈旧,并没有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更新课程设置,一些已经被社会所淘汰的职业类型依然存在,无益于社会和个体的发展。

3.职业教育观念的偏颇。第一,价值观认识不到位。尽管政府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却依然阻止不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激认识。当前,相当一部分人都觉得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个人,“低人一等”,因此都不愿意自己的子女读职业院校。第二,教育条件不成熟。职业教育处于劣势地位除了传统思想的影响外,当前职业院校的软、硬件设施不过硬也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第三,发展观认识不全面,终身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处于社会中的人从始自终都应该不断接受教育不断进步,才能不断适应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同理,职业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职业教育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只根据现在社会的需要模式培养“速成人才”,而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没考虑中长期以内社会情况的发展变化对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实训技能做相应更改。

三、中国职业教育的文化建设与创新之道

1.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更新观念文化。观念层面的关键是职业教育价值观的重新确定。首先,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而是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早在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就提出建设教育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人为中心,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培养创业能力和自立能力,促进继续和独立学习。其次,职业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职业教育并不是一学永逸的,而是要以终身教育的视野发展职业教育,开设各种职业教育在职培训,不仅对在校学生授教,而且还关注到已经进入职业岗位的人,形成终身职业教育的观念。最后,职业教育大有前途。职业教育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更能与市场需要接轨。因此,社会大众应该正视职业教育,不排斥职业教育。

2.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创新制度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首先,我国职业教育要继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举办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主要责任在政府。实践表明,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社会环境方面的责任,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与措施等。其次,我国职业教育要把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没有行业、企业的主体性参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难以体现”。[2]国家应该通过法律明确、具体规定企业自培、支持职业学校等责任和义务,使企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为国家意志。最后,我国职业教育应该建立完善的就业准入机制。“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应成为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普遍法则。

3.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贯彻文化与技术的结合,专识与通识的交融,传承与发展的并举。第一,文化与技术的结合。职业教育固然是以技艺培养为核心,然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人才不仅需要过硬的技艺,还需要高水平的道德修养,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道德修养,不仅会做事,还得学会做人。第二,专识与通识的交融。职业院校应该注重点与面的结合,点即各个专业自身的课程,面即学生面向社会所需要的包括英语、心理学、计算机等在内的知识。第三,传承与发展的结合。所谓传统既是要继承传统优良的教育教学方式,又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将教育方式多元化,既要将传统的优势专业发展好,又要具有前瞻眼光,根据社会未来走向开辟新型的职业类型。[3]

参考文献:

[1] 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

育出版社,1985.

[2] 马庆发.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哲学的思考[J].中

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

推荐期刊
  • 大学
    刊号:50-1178/G4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化学
    刊号:11-1815/O6
    级别:部级期刊
  • 大学时代
    刊号:43-1383/Z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学数学
    刊号:34-1221/O1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