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3-08 14:53:20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Seminar教学法 研究生教学 纳米表面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3-0012-03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研究生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注重研究生的教育创新,探索研究生教学的新方法,加强研究生能力的培养。

一 Seminar学习理论及其特征

1.Seminar教学法的内涵

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18世纪的近代德国。Seminar意为“研究生为研究某问题而与教授共同讨论之班级”,也即“专题讨论会”、“研究班”或“研究班课程”,是一种结合教学活动进行的研习方式或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术研究的一种制度。Seminar通常由一名研究专家向学生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在其指导下进行解决问题的活动。这种制度是以学生探讨为主的双向、多向的交流过程,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一节典型的Seminar实施的课堂一般由主持人介绍、主题报告宣讲、回应人发言、限时辩论与交流、总结与评点五部分组成。

2.Seminar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第一,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是Seminar的重要特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在Seminar中得到充分、完美的结合。在Seminar中,教授与研究生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必须通过教授与研究生的研究探讨,逐步接近真理。对于选中的具体专题,教授与研究生必须明确关于这个专题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前人已有成果的理论背景;这些理论成果有什么现实意义;如何利用别人的成果进行新的探索。这样就很好地把教学与科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

第二,强调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Seminar注重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在Seminar中,教授不再以告知的方式灌输知识,转而重视研究生的独立研究及思考能力;对于每一个由研究生和教授共同确定的专题,研究生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搜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反思,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是研究生独立研究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独立学习和科研的能力,只有在研究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授才做适当的指导。

第三,注重研究生的互动与合作,师生关系平等融洽。Seminar是以小组讲座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形式为研究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多向互动的平台,它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在激烈的探讨中激发小组成员对于问题的不同见解,促进研究生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从而激发研究生对此类问题的连锁反应,形成良好的探讨氛围。在探讨的过程中,由于教授不是以权威方式作用在讨论过程中,因此Seminar成员之间具有平等合作的基础。Seminar为研究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在互动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思想的碰撞就可能形成多样的解释,而每一种思想都有它独到的价值。Seminar为参与者提供了合作空间,它将合作精神引入学习生涯,有利于实现和强化合作思想。在Seminar中教授主要的作用在于控制课堂的进程,对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做进一步的指导,并最终在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协商的关系。

二 纳米表面工程课程

1.课程基本情况

纳米表面工程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学时为40课时。

通过课程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纳米表面工程研究现状及其在民用工业和武器装备中的应用,熟悉纳米颗粒材料表面改性常用的技术方法,熟悉材料表面纳米薄膜、纳米复合涂层、纳米结构涂层等纳米涂覆层的分析和表征方法,了解各种纳米表面工程技术,重点掌握纳米硬膜技术、微/纳米热喷涂技术、纳米复合镀技术、纳米技术、纳米自修复技术等装备中已经取得成功应用的纳米表面工程技术,掌握纳米表面工程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针对装备维修和再制造问题设计和选择纳米表面工程技术。

2.课程教学特点

从纳米表面工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涵盖内容广泛。纳米表面工程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学科专业知识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纳米表面工程所涵盖的学科专业知识十分广泛。由于研究生入学前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学习基础不一,因此学习本门课程只能针对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有重点地学习。而对于一名授课教师教授如此广泛的专业知识,也有很大的难度。

第二,各章教学内容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由图1可以看出,《纳米表面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在纳米材料特性及制备技术、分析技术等知识基础上,由相对独立的纳米硬膜技术、纳米热喷涂技术、纳米复合镀技术、纳米固体技术、纳米粘接技术、纳米复合功能涂料技术、金属表面自身纳米化技术等所组成。每种技术自成体系,有相对完善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三 Seminar理论在纳米表面工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为充分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提倡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两个部分。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研究报告和课堂讨论为主,主要在课堂内进行。课题研究主要以学生分组展开与课程相关课题研究为主。教师选择课程相关领域前沿研究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选择若干具体的方向组织学生展开研究,课题研究主要在课外进行。纳米表面工程课程Seminar组织过程如图2所示。

这种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过程,一方面要求研究生课前进行广泛的阅读和认真的准备;另一方面主要通过讨论、专题研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以纳米表面工程中的纳米复合镀技术一章的Seminar交流教学过程进行说明。

1.交流内容调研

一般而言,调研内容分为基础理论调研、国内外研究进展调研、目前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内容调研、应用情况调研等。

第一,基础理论调研。基础理论是本次交流内容的理论基础,应该简要介绍,而且要深入浅出。就纳米复合镀技术一章而言,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包括电化学理论、电镀理论、复合镀理论、化学镀理论等基础理论,结合纳米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和梳理。

第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调研。介绍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发展历程及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这方面的介绍,使参加交流人员对交流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纳米复合镀交流内容调研流程图如图3所示。

第三,目前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内容调研。对于交流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交流者应该进行总结,并进行客观的表述。这部分内容也是后续交流环节的主要内容,应该列为重点,也是准备工作的难点所在。

第四,应用情况调研。纳米表面工程这门课程与工程应用结合十分紧密,其发展也是以工程应用为背景和牵引进行的。因此,对于课程中涉及的每种技术都要结合工程应用情况进行详细介绍,不要让理论变为空中楼阁。

2.交流PPT内容制作

在交流PPT内容制作方面,主张以课本内容为主线,同时加入调研内容和自己的见解。一些对交流内容比较熟悉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内容安排。

3.交流与讨论

第一,汇报时间。一般而言,每次交流汇报时间安排为2课时。其中汇报时间应该控制在30~50分钟。时间过短,不利于深入分析知识点;时间太长则不能为交流提供充分的讨论时间。

第二,讨论方式。讨论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边交流边讨论。此种讨论方式解决问题的时效性较强,不会出现遗忘情况。另一种是汇报完毕后集中讨论。这种讨论交流方式会增强问题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也会引起讨论的广泛性。

在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情况灵活选取,以提高教学效果。

4.内容完善与再交流

根据讨论情况,汇报者要进行总结,课下针对建议内容进行再调研、再学习、再总结,教师可酌情组织简短的课上交流或课下交流,确保讨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纳米复合镀一章教学中,讨论的问题主要有:(1)“纳米复合镀技术”的定义;(2)纳米材料在镀液中的应用与表征方法;(3)纳米颗粒在镀层中的强化机理。

针对以上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教师主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定义、理论、论据的确切参考文献;(2)参与讨论的论点的科学性与正确性;(3)对交流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教学效果

该教学法已经在3轮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中进行了试点改革。在2013级博士教学过程中,对参与教学的7名博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7名博士生中,有6人认为该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6人认为能够开阔思路,通过讨论他人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指导自己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所有人都认为通过该课程教学掌握了更多有效的科研工作方法。

四 小结

通过Seminar课堂教学实践,主要有如下心得体会:

第一,Seminar教学法比较适合研究生课程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参与讨论的学生可以找到较多的共鸣点,容易引发讨论。

第二,Seminar教学法的实施离不开细致全面的准备。尽管准备工作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部分,但是准备工作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它能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推进。前期准备工作做得认真仔细的学生,在课堂讨论的时候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陈述也更加全面,辩驳更加有力。

第三,教师实施Seminar教学法的时候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制定一个全面的教学计划。二是在汇总整理材料的时候要认真分析。三是教师在开场介绍的时候要平铺直述,不做任何评价、不带任何观点,避免由于教师的主观好恶对参与者造成心理影响,影响学生的自我判断。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怀疑和反对意见,在讨论过程中为意见的交锋创造良好的气氛。四是要善于引导学生,驾驭整个课堂。

参考文献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篇2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是相似的一般。

约翰・伊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纷呈的生活画卷。

先人们对色彩的追求和染色工艺的探索从原始社会时期就开始了。色彩充满了无限神奇,看得见,却摸不着;它是自然物质,却已被文明理化。对于色彩美的感受与认知随着《诗经》的汩汩清源深深熔铸于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今天,生活在大汶口文化发源地的泰山脚下的康平纳人用汗水延续了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七彩梦想,让世界变得万紫千红,五彩缤纷。

“作为传统产业,纺织业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企业发展进步的新阶段。今天的成绩来之不易,可谓‘十年磨一剑’。这是我们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站在代表我国科技发展最高水平的领奖台上,集团董事长陈队范感慨万千。

成立于1998年的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纺织新材料、智能染整装备与数控机床制造、现代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中国毛纺、毛针织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先后研制生产了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装备、多功能缩绒柔软整理机、全自动染料助剂配送系统等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的高端智能化印染及后整理设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近年来,公司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863计划”、智能装备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70多项国家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现拥有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部级研发平台,建有山东数字化染整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现代数字化染整装备工业设计中心、山东中荷纺织数字化染整装备合作研究中心4个省级研发平台,是国内唯一一家自动化染整工艺与染整装备一体化企业,是自动化染整工艺及装备的行业引领者,研发实力在高端染整装备开发制造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坚定中心点――创新理念一以贯之

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实践的“尖兵”。在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总有一个理念在支撑――与时俱进,创百年企业。

开泰安企业“小鱼吃大鱼”之先河。1998年公司在新泰市创建,是当时泰安市少数几家民营企业中的一员。1999年4月,康平纳公司果断决策,租赁了濒临倒闭的泰安毛纺织厂。这是泰安首家民营资本运营国有资产的案例,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品牌建设一路风雨一路歌。康平纳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长期执着于品牌建设,成功营造了毛纺织品成熟的品牌,掌握了行业话语权。经过多年探索经营,康平纳公司定位高端产品和市场,消化吸收意大利设计生产高档面料的全套技术和日本先进适用的现场管理经验,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优等品标准。康平纳牌高档毛纺面料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山东省名牌产品;康平纳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公司创新应用半精纺工艺制成的超薄型半精纺休闲面料是制作单西、套西系列产品的最佳面料,开发的康平纳牌高档羊绒面料被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评为“全国呢绒优质精品奖”。公司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覆盖全面工作,牢固“注重细节,成就完美”的质量管理理念,健全机构,强化管理,从原材料进厂生产就全程进行质量管理,形成了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产品销售、用户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体系。

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目前,康平纳已推出面料产品十二大系列上千个新品种,形成了自己面料品牌的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品牌服装领域已有了较高的认知度。截至目前,公司合同签单量比2013年同期增长42.5 %。正是这一大胆创举,使康平纳公司在行业市场中迅速站稳了脚跟。

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实现从设备使用者到制造者的华丽转身。在毛纺织面料行业站稳脚跟后,康平纳公司一班人并未小成即满,止步不前,而是将目光投向更高更远处。公司没有像一般生产面料的企业那样朝服装加工等“下游”产品走,而是将目光瞄准了“上游”的纺织机械制造。为了拓展市场新领域,企业创新理念,对引进的染整成套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了一条符合国内行业工艺特点的染整装备新型产品开发之路,实现了企业由面料生产向染整装备制造业拓展的纵深发展。2002年康平纳研制开发的“高精度染料自动配色称重装备”,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自动化染色控制设备。2006年康平纳公司通过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性的产品和产业。在此基础上,公司投资4.3亿元研制生产了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装备并形成产业化,实现了产学研联合由研究向产业化的延伸。2009年,集团注册成立康平纳机械有限公司,从事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产业化生产及经营。

就这样,康平纳从面料到纺机,一次又一次缔造传奇,受到整个纺织行业的高度关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评价其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康平纳模式”。

管理创新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作为传统产业的康平纳公司,通过实施信息化管理,成功解决了传统纺织行业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公司信息化主体ERP系统是以康平纳的实际生产和管理流程为依据,根据公司的业务分析制作完成的,可提供全面、完整的企业解决方案,涵盖企业生产流程以及管理的信息化过程。公司研发中心产品设计开发等工作利用CAD、RRO-E等先进的设计软件,对设计变更能快速做出反应并能充分地与CAD集成,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准确地预测产品的性能。企业信息化流程实现后,康平纳实现了业务无纸化流程,增加了公司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密集度和快速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产流程周期产生的影响,真正实现了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目的。

为保证产品质量,公司积极加强内部生产管理,与国际管理接轨,推行5S管理法,聘请日本管理专家管理全过程,在设备、工艺、产品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加强管理,继续实行全方位市场化绩效共享机制,推行“专业、健全、执行”的管理标准,全员服务市场,使企业市场运营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成熟,提高管理水平。

打好基础点――建产学研用四位立体创新模式

创新,是康平纳发展历程中不变的最强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曾在行业内指出:“中国印染装备的制造水平并不比世界上任何国家差,但却老是跟不上需求,其最大的根源就在于装备和工艺的结合出了问题。”行业内做设备的人不完全了解生产工艺,负责生产工艺的人又不懂设备,这样的现象使得中国的印染装备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涉浅水者捉鱼虾,入深海者得蛟龙。康平纳凭借自身多年来对生产工艺的深刻理解,通过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山东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坚持“装备创新与工程成套技术研发并重,促进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坚持“工艺创新驱动装备技术创新,提升装备的成熟程度”的原则,将机械行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应用于传统纺织行业,真正做到产品工艺与设备工艺、纺织工艺与智能装备的有机结合,成功解决了困扰中国纺织行业多年的装备无法完全满足工艺的难题,成为工艺创新驱动装备技术创新的典范。集团创建的纺织新材料、染整工艺、染整设备三维立体创新体系格外引人注目,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装备制造水平。

康平纳集团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历经8年合作,研制出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并在山东鲁泰股份有限公司首家进行应用运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绿色制造科技进步一等奖,最终荣获国家2014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本装备创新研发出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的工艺技术、研制出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装备和染色生产全过程的中央自动化控制系统,首次实现了筒子纱染色从原纱到成品的全过程数字化自动生产。创建了筒子纱数字化自动高效染色生产线,建立起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车间,实现筒子纱染色从手工机械化、单机自动化到全流程数字化、系统自动化的跨越,实现了印染行业“两化”融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突破全流程自动化少水染色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的国家。

本技术装备通过创新出适合于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的工艺技术,解决了筒子纱染色工艺过程由依靠人工经验到工艺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制样及染色工艺自动化。通过创新研发出自动化染色机、粉状助剂自动配送技术及装备、筒子纱高效脱水、节能烘干和自动装卸及精准输送技术与装备等23种数控染色装备,实现了全流程染色生产自动化。通过创新研制出数字化染色生产全过程的中央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100多台套设备、2000多个参数在线检测、实时全流程闭环控制。实现染色生产效率提高10%~15%。

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3项,其全自动染色生产线及其技术产品已在鲁泰纺织、孚日集团等3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染色生产棉、毛、丝、麻等30多类、8万多个品种,产品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节约用工70%,对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康平纳智能染整装备,自动化和信息化性能良好、节能环保、满足国内印染工艺需求,实现了印染行业的两化融合,推进纺织智能化进程,对纺织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成为染整行业未来装备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有力竞争产品。

找准突破点――学研结合相得益彰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理论,只有植根于实践的沃土,才能开出最动人的花朵。中国纺织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精通工艺,院所擅长机械。行业内做设备的人不完全了解纺织工艺,负责纺织工艺的人又不懂设备,这样的现象使得中国的印染装备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长期从事纺织印染及后整理生产的过程中,康平纳决策者们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强烈“阵痛”,下定决心走出“买了设备挣钱,挣了钱再买设备”的怪圈,杀出一条自主创新的血路,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

做毛纺起家的康平纳,搞纺织机械还是头一次,困难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公司决策者们深知,纺织新材料、染整新工艺、染整装备是一个涉及纺织、印染、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现代管理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系统工程,凭一己之力显然不太现实。清楚地认识到康平纳在技术力量、知识领域以及研发方法和手段方面的局限性,决定借助“外力”走产学研合作道路。产学研的合作是很多依靠技术创新企业所选择的道路,但是在发展中往往存在种种矛盾,科研需要时间,需要过程,但是有些企业往往抱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最终的合作搁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次产学研对接会上,康平纳集团的负责人与机械科学总院专家单忠德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建了研发团队。“虽然泰安是个很好的地方,山清水秀,但是它想稳定住一批高层次人才,尤其是这种有更宽的知识面,或者更广的技术视野人才,还是很困难的。这种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是一个突破性的创新,相当于企业雇了我们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如果完全靠企业自主培养这些人才,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单忠德说。

团队中,机械科学总院30人,这些人在人事关系上仍属于院所,但实际上他们的工资和科研经费都由康平纳来承担,每年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企业里。因为科研需要时间,这项工作在前期研究阶段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看不到任何经济效益。

科研项目光靠国家的引导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企业要拿出真金白银来。然而,企业是个大集体,11个股东需要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共担这种风险。近8年来,企业除了维持正常的运转外,把利润全部投到了科研上。合作过程中,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科技人才优势与企业的工艺、资金有机结合,双方精诚合作、协同创新,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如今,康平纳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已经成功合作了8年个年头。这种长时间、深层次的院企合作在国内是极其罕见的。

苦心人天不负。2012年,经过长达6年的攻关,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制成功,并拿到了32项自主知识产权。如今,双方合作研制的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已向30多家大中型纺织企业推广应用。企业靠创新挣了钱,科研团队也从利润中得到分成。

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课题做8年,这样的合作方式,对于机械研究总院的研发人员是第一次。此前,他们经常接的是短期合同。“一定是市场驱动,利益共享,如果说就是单一的合作, 没有利益的共享,没有市场的需求驱动,是走不远的。”单忠德对这种模式有着独到的认识。

不求为我所有,只求为我所用。康平纳这种借船出海的技术创新模式,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用市场化的机制,把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结合到一起,聚集创新资源,实现企业蝶变。这样的创新之道,也给更多企业以启迪。

近年来,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纺织行业的科研机构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科研机构相对较为薄弱,因此,纺织行业急需加强各级科研机构建设,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康平纳集团始终重视与科研院校合作,先后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进行合作,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成立的“纺织染整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青岛大学联合成立的“染整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联合成立“科研教学实践基地”、与东华大学共同建立“印染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

“现在整个纺织工业技术进步里普遍存在装备和工艺脱节的问题,康平纳借助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战略合作,解决了装备无法完全满足工艺的缺陷,‘康平纳模式’的成功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对我国印染装备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积极作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这样评价康平纳模式。

找准着力点――制度人才坚强保障

创新驱动,创新需要制度和人才的同鸣共振。

“对民企而言,创新并非痴人说梦,高不可攀,只要把握准市场的脉搏,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创新主体,从而完成从资源驱动、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发生转变。要使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就必须进行管理制度变革、生产流程重组及商业模式改造。这不仅考验着企业家的智慧,也是有追求的企业家理应回答的时代命题。”陈队范表示。

构建灵活的激励机制,让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的人才脱颖而出。公司实行项目(课题)责任人负责制,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技术人员工薪制+课题成果收入”的收益管理办法和推行计划,研发人员提取成果产业化后销售利润,实现成果长期收益。鼓励申报专利,研发人员获得固定额度奖金和一定职位待遇。公司设立专利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专利发明人、设计人;建立完善了课题招标制、项目责任制、技术创新奖励等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推进非行政职务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挂钩,构建起以绩效为衡量标准,以劳动、智力等要素参与分配的薪酬分配体系;技术人员收入按照基薪加课题成果收入一定比例发放执行;形成“创新―奖励―创新”的良性循环。

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康平纳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引聘培养、借助外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是通过大专院校,引聘培养专业人才;二是高薪引聘高科技人才,先后从荷兰、意大利、日本、西班牙、中国台湾、北京、上海等国家和地区引进数位纺织专家和机械专家;三是依托产学研合作,培养引进人才,双方在进行技术合作的同时,建立了稳固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目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以吴双峰博士为首的3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常年在康平纳,与一线技术骨干进行研究开发;青岛大学的徐维敬教授常驻康平纳,与公司的研发人员一起进行新材料开发研究与设备工艺的有机结合工作,成功研制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多功能全松式针织物连续化练漂新技术与专用装备;山东大学利用在康平纳建立的科研教学实践基地,选派马思乐教授带领的研究生团队与康平纳研发人员合作,成功开发的全自动筒子纱包装生产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们的加入带动了企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得康平纳的技术力量更为增强、工艺更加合理、管理水平更加提高。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科技创新,需要科学的体制、机制创新做后盾。康平纳探索建立了快捷高效的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创新资金投入。公司始终坚持企业自筹、争取政府支持、融资贷款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每年投入的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目前集团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23名,专业研发人员178人,高科技人才培养推动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奠定了公司持续发展的领先能力。同时,公司积极创新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实行项目(课题)责任人负责制,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技术人员对创新成果的长期收益。公司出台《知识产权奖励办法》对在专利技术、攻关课题等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机制,从而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技无边界。康平纳在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鲁泰等国内外大型科研机构、企业技术合作和交流的同时,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多次出席“海峡两岸研讨会”、“亚洲纺织论坛”,了解行业最新资讯,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公司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技术骨干到意大利、荷兰等国进行学术访问及技术交流,全面提升了技术人员素质。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微纳制造;教学方法;虚拟科研;虚拟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90-02

一、微纳米制造技术课程的背景及特点

微纳米科学与技术已成为一种战略性的、占主导地位的技术,被中国机械工程协会列为影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微纳米制造技术通过在微纳米尺度范围内对物质的集成与控制,创造并使用新的材料和装置,以实现不同功能的机电或机光电一体化智能系统,涉及电子、机械、光学、物理、化学、材料、制造、生物、信息等多种学科,是制造技术的融合交叉新领域。教育部已经将微机电工程列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相当多的高校陆续开设了相关课程。《微纳米制造技术及理论》作为微机电工程研究的入门课,提高其课堂教学的质量,逐步开展实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在精品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微纳米制造技术及理论课程的虚拟实验与模拟科研教学法,并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二、精品化课程内容

《微纳米制造技术及理论》作为一门导论类课程,内容涵盖了微机械加工、半导体加工、纳米制造和生物制造等种类繁多的微纳米加工方法,且各制造方法的相关性不强,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结合本校特点,我们编排的课程内容从分子操作到纳米加工、从生物制造到仿生制造、从微细机械加工到微细特种加工、从集成电路工艺(IC工艺)到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构成了结构对称的多学科制造技术。在体系编排上从纳尺度制造到微尺度制造、从低维低复杂度制造到高维高复杂度制造、从探索前沿到实用产业构成了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总体内容涵盖了机械、材料、电子等工程学科知识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理论,培养了学科交叉创新的意识。

教学内容组织首先强调“由理及表”,即从原理到应用、从理论到实际,同时强调内容来源的“鲜活性”,即紧密跟踪国际前沿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最终使学生达到微纳米制造技术基础理论学习和工程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探索虚拟科研情景教学法

(一)虚拟科研情景教学

技术发展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驱动力,在讲解某项微纳制造技术时,可以通过讲解该技术发明前的客观需求、相关技术和理论发展水平来引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创造一种“新”的微纳加工方法来解决面临的“历史”问题,从而引出具有内在逻辑必然性的该项微细加工技术。例如在讲解深硅等离子刻蚀技术时,我们首先讲解加速度传感器的历史现状,为提高其灵敏度,亟需高深宽比微纳结构的加工方法,而当时的硅化学刻蚀方法,无法实现高深宽比的微纳加工;等离子加工技术和理论已在集成电路加工中获得应用,如何开展基于等离子刻蚀技术的高深宽比硅加工成为当时的热门研究课题。学生从科学探索的角度和教师一起从化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基于“SF6+O2”的加工方法,逐渐引出在通用的BOSCH深硅加工工艺。这种基于虚拟科研情景再现的授课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学生从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轻松掌握了该微纳米制造技术的用途、原理和特点。

(二)多媒体辅助虚拟实验教学

微纳米制造技术及理论课程知识涵盖面广、信息量大,而教学时间仅有32个学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除了突出重点,在微纳尺度效应、微机械切削原理、体微硅制造、表面微加工等方面深入讲解外,在装备原理、工艺过程等方面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增加形象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光刻过程包含清洗、烘干、涂胶、前烘、对准、曝光、后烘、显影、显影检查、显影硬烘等多步工艺,我们在研究生课的讲解中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方法,由于多数学生对相关工艺过程不了解,既不容易抓住重点,也不容易提起兴趣。而在留学生课的教学中,在给学生讲授了光刻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播放光刻过程实景录像,穿插关键点讲解的教学方式,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理解的形象化程度。

(三)虚拟科研的考核方式

在《微纳米制造技术及理论》的课程考核中,过去我们多依赖闭卷考试的方式,闭卷考试能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重点内容的复习和掌握。而在本轮的改革尝试中,我们增加了要求学生写一个课程总结的考核方式。这份课程总结不是对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综述,而是针对某一项微纳米制造技术的现状综述,并给出一个利用该种加工工艺制作某种新型微结构或微器件的创新性提案。虽然多数学生的提案可行性不大,但至少达到了使学生站在一个科研工作者的角度去了解并利用微纳米制造技术的教学目的。

(四)微纳米制造课的实验教学

通过虚拟科研实验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但给人最深刻的认识一般还是从实践中获得的。《微纳米制造技术及理论》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实验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本校尚未设立微机电系统工程专业,也没有相关教学实验中心,因此开展实验教学难度很大。为此,本教学团队克服困难,采取特定时间开放科研环境,与教学并用的方案,安排了三堂精彩的实验课教学。首先为使学生对微纳米制造以直观的认识,我们在实验室展示了基于仿生制造技术的功能表面、基于生物制造技术的功能颗粒、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微传感器等成果,并给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实验环境、加工设备及原理。为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我们分组进行了光刻工艺试验和溅射工艺试验,使学生体验并认识到加工过程中的难点和技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此外,通过与半导体加工条件较好的科研单位合作,以创造更优良的教学参观环境,相信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促进微纳米制造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微纳米制造技术发展迅速,制造学科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具有掌握微纳米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其最新的发展动态及技术现状的强烈需求。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丰富的微纳制造相关内容讲授给知识背景和研究方向各不相同的学生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我们从精品化教学内容以增强内容间的逻辑性、开展虚拟科研实验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改善实验条件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等三个方面做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力争为微纳米制造领域的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张海霞,赵小林,译.微机电系统设计与加工[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唐道武.微机电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篇4

论文摘要: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铁路、公路、桥梁、房屋、市政、水利水电等施工生产,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多样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这种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财税管理活动及税收筹划技巧也呈现出独有的特点。本文拟通过对国家相关税法政策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案例,从施工企业投资、筹资、生产经营等不同经济活动出发,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研究了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规律与运作技巧。

一、税收筹划的特点

税收筹划是指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纳税前采取各种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消除税收负担的行为。也就是企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事项的事先筹划,最终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税收收益。其特点如下:

1.合法性。论文百事通这是税收筹划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区别偷逃税行为的根本所在。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和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收筹划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当纳税人有多种合法的可选择纳税方案时,可选择低税负方案。因为法定最低限度的纳税权也是纳税人的一种权利,纳税人无需超过法律的规定来承担国家税赋。

2.目的性。税收筹划的目的是降低税收支出。企业要降低税收支出,一是可以选择低税负,二是可以延迟纳税时间,有效降低资金成本。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节约税收成本,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就有助于企业取得成本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生存与发展,从而实现长期赢利的目标。

3.筹划性。纳税人在进行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经营活动之前就必须综合考虑税收负担因素,明确国家的立法意图,设计多种纳税方案,并比较各种纳税方案的不同税负,挑选出能使企业整体效益达到最大的方案来实施。

4.综合性。综合性是指企业税收筹划应着眼于企业整体全局,综合考虑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统筹规划。税收筹划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现在的财务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未来的财务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短期利益,还要考虑纳税人的长期利益;不仅要考虑纳税人所得增加,还要考虑纳税人的资本增值;不仅要考虑纳税人的税后财务利益最大化,而且还要尽量使纳税人因此承担的各种风险,如税制变化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降到最低。总之,税收筹划只有从纳税人财务计划、企业计划这些整体利益出发,趋利避害、综合决策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二、税收筹划的技术方法

1.免税技术。免税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国家免税政策,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纳税人从事免税活动,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而免纳税收的技术。例如《关于青藏铁路建设期间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就减免建设期间的各项税收。

2.减税技术。减税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下,利用国家减税政策使纳税人减少计税依据、降低应纳税所得而直接节税的技术。

3.税率差异技术。税率差异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税率的差异而直接节减税收的技术。这里的税率差异包括税率的地区差异、国别差异、行业差异和企业类型差异等。

4.扣除技术。扣除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扣除额、宽免额、冲抵额等尽量增加而直接节减税收,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技术。如纳税人可以增加费用扣除额以节减企业所得税。

5.抵免技术。抵免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税收抵免额增加而绝对节税的技术。如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

6.退税技术。退税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纳税人满足退税条件退还已纳税款而直接节税的技术。

7.延期纳税技术。延期纳税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纳税人通过延期缴纳税款而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降低资金成本相对节税的技术。

8.分割技术。分割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所得财产在两个或多个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割而直接节减税收的技术。这种技术对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尤为重要,因为对于超额累进税率,税基越大,适用的税率层次越高,税率越大,其税收负担就越重。因此,适时进行对象分割,有利于减少绝对税款额。

9.汇总(合并)技术。汇总(合并)技术是指通过兼并经营亏损,降低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以及汇总(合并)计算有关费用扣除减少集团企业的计税基数或通过汇总(合并)后达到法定减免界限而降低税负的技术。

三、施工企业税收筹划

(一)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1、通过直接设立符合减免税条件的新办企业降低税负,利用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202号)规定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因此,在西部及民族自治地区投资设立子公司,进行主要经营业务的转移,一方面可以支持西部地区建设,同时也可以享受到较低的税率优惠。

2、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税收筹划

所谓外商投资企业,是指按照中国法律组成企业法人的“三资企业”。包括按照我国有关企业法在中国境内投资举办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全部资本均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外资企业。由于外资企业有较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可以通过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降低税负。

税法规定如下:设在经济特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的外国企业和设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百分之十五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设在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百分之二十四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通过与外资共同投资设立企业,利用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至少将相应企业所得税税负降低50%以上。

3、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发展,对企业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出台了相关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固定资产损耗快、更新快,随着我国铁路、公路、房建、市政等建设项目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的的“八纵八横”客运专线建设更是需要施工企业必须及时技术改造相应技术设备。因此,施工企业在购置固定资产设备之前就应做好相应统筹规划,取得有关部门的批复手续,合理的降低企业税负。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9]290号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字〔2000〕13号)文件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案例:某施工企业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应纳所得税33万元,本年购置国产设备100万元,取得相关批复,本年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本年可以抵免企业所得税40万元(300×33%-33=66,100×40%=40),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59万元(300×33%-40)。

集团化的大型施工企业可以利用汇总(合并)技术将税负降至更低,税法规定汇总(合并)纳税的总机构(或母公司)将成员企业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进行汇总(合并),确定汇总(合并)后应纳税所得额,据以计算的应缴企业所得税额,可用于抵免成员企业经税务机关核定的抵免企业所得税额.总机构(或母公司)汇总(合并)后的应缴所得税额不足抵免时,未予抵免的成员企业投资额,可用总机构(或母公司)以后年度汇总(合并)后的应缴所得税额延续抵免,但抵免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案例:某集团下辖甲、乙两个子公司,甲子公司2004年应交所得税33万元,2005年购置国产设备200万元,2005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乙子公司2004年应交所得税66万元,2005年购置国产设备500万元,2005年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母公司2004年应交所得税99万元,购置国产设备0万元,2005年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均取得相关抵免税批复手续。集团2005年汇总(合并)抵免企业所得税33万元((100+200+400)×33%-(33+66+99)=33,(200+500+0)×40%=280);如果没有汇总(合并)各公司分别计算2005年抵免所得税0万元(100×33%-33=0,200×40%=80;200×33%-66=0,500×40%=200;400×33%-99=33;0×40%=0)。

4、不动产或无形资产投资入股税收筹划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规定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因此,纳税人对拟准备销售的不动产或转让的无形资产,可以采取先投资入股,然后再进行股权转让。

案例:A公司拟向B酒店以2000万元出售新开发的一幢大楼,该大楼开发成本1500万元。则A公司自建行为按“建筑业”税目依3%的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45万元(1500×3%),按“销售不动产”税目依5%的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100万元(2000×5%)。但是如果经过筹划A公司以这幢大楼作价2000万元股权参与B酒店经营。之后,A公司再把B酒店所拥有的股权以2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B酒店。根据财税字(2002)191号文件规定: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因此,A公司通过投资再转让股权方式,既不发生“建筑业”营业税纳税义务,也不发生“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纳税业务。

(二)筹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

1、权益性资本与负债性资本筹资。施工企业无论通过债务筹资还是通过权益筹资,都存在着一定的资金成本,筹资决策的目标既要求筹资足额又要求资金成本最低。按照税法规定,负债性资本的利息可以税前扣除,而权益性资本只能作为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因此施工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应尽量考虑债务筹资的利用。一般而言,如果息前税前盈余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前税前盈余时,运用负债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反之,当销售额低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时,运用权益筹资可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

2、融资租赁的税收筹划。大型工程项目一般需要专业化固定资产设备,如果施工企业直接购置,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并且大型设备往往具有专用性,本工程竣工后,其他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不大。因此,施工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租赁,迅速获得所需的施工设备,同时保存企业的举债能力,更重要的是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税法允许折旧计入成本费用,减少了企业的纳税基数,而且支付的租金利息也可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进一步减少了纳税基数。论文百事通

(三)经营过程的税收筹划

1、签订经济合同税收筹划

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具有施工周期长、价值大的特点,经济活动一般需要签订合同。利用经济合同进行税收筹划,可以节减税金支出。由于行业性质决定,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涉及建筑劳务及其他服务。因此,在签订经济合同时,通过适用不同的税目,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1)工程合同价款的税收筹划

根据《中华人氏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从事安装工程作业,凡所安装的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的,其营业额应包括设备的价款。这就要求建筑安装企业在从事安装工程作业时,合同中应尽量不将设备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可由建设单位提供机器设备,建筑安装企业只负责安装,取得的只是安装费收入,使其营业额中不包括所安装设备的价款,从而减少税基,达到节税的目的。

案例:某施工企业承包某单位设备的安装工程,合同约定由施工企业提供设备并负责安装,工程总造价为500万元,在施工企业经过税收筹划后,签订建筑安装合同约定决定改为只负责安装业务,收取安装费100万,设备由单位自行采购提供。则该企业可节税12万元(500×3%-100×3%)。

(2)施工企业总分包合同税收筹划

税法规定建筑业的总承包人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他人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额减去付给分包人或转包人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工程承包公司承包建筑安装工程业务,如果工程承包公司与施工单位签订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无论其是否参与施工,均应按“建筑业”税目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如果工程承包公司不与施工单位签订承包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只是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业务,对工程承包公司的此项业务则按“服务业”税目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

案例:某建设单位B有一项工程,工程承包公司A只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业务,施工单位C最后中标。建设单位B与施工单位C签订了金额为5000万元工程承包合同。另外,建设单位B支付给A企业100万元的服务费用。此时,A应纳营业税(适用服务业税率)为:100万元×5%=50000元。

如果A企业进行筹划,与建设单位B签订工程总承包合同,合同金额为5100万元。然后,A企业再与施工单位C.签订金额为5000万元的工程分包合同。A应缴纳营业税(适用建筑业税率):(5100万元-5000万元)×3%=30000元。于是,通过筹划,A可少缴20000元的营业税款。

2、纳税义务地点的税收筹划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基本建设单位和从事建筑安装业务的企业附设的工厂、车间,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的建筑工程的,应在移送使用时征收增值税。但对其在制造的预制构件,凡直接用于本单位或本企业建筑工程的,不征收增值税。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生产水泥预制构件、其他构件或建筑材料的工厂、车间应尽可能的设在建筑现场,以适用于税率较低的营业税(建筑业3%)。

3、通过内部非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进行税收筹划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60号)的规定,“负有营业税纳税义务的单位为发生应税行为并向对方收取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的单位,包括独立核算的单位和不独立核算的单位”中的“向对方收取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是指发生应税行为的独立核算单位或者独立核算单位内部非独立核算单位向本独立核算单位以外单位和个人收取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不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内部非独立核算单位从本独立核算单位内部收取货币、货物或其他经济利益。因此单位内部非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为本单位承担建筑安装业务,不征收营业税。

案例:某施工企业需要建造一栋1000万元自用办公楼,如由本企业独立核算的单位承建,需要负担营业税30万元(1000×3%),改由单位内部非独立核算单位承建则不用负担营业税金。

4、通过合作建房进行税收筹划

所谓合作建房,就是指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另一方提供资金,双方合作,建造房屋。根据《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的规定,合作建房有两种方式,即纯粹“以物易物”方式和成立“合营企业”方式,两种方式中又因具体情况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纳税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只要认真筹划,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案例:甲、乙两企业合作建房,甲提供土地使用权作价1000万元,乙提供资金1000万元。甲、乙企业约定,房屋建好后,双方均分。完工后,该建筑物造价2000万元,于是,甲、乙各分得1000万元的房屋。

根据《通知》的规定,甲企业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拥有了部分新房屋的所有权,从而产生了转让无形资产应缴纳营业税的义务。此时其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营业税为1000万元,甲应纳的营业税为1000万元×5%=50万元。

若甲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则可以不缴纳营业税。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甲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乙企业以货币资金合股成立合营企业,合作建房,房屋建成后双方采取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分配方式。现行营业税法的规定: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当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由于甲向企业投入的土地使用权是无形资产,因此,无须缴纳营业税。仅此一项,甲企业就少缴了50万元的营业税款,从而取得了很好的筹划效果。

5、施工企业会计处理的涉税筹划: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可以根据职业判断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又会导致企业会计利润实现时间上的前后移,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使得企业应纳所得税的现值出现差异,故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通过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来进行税收筹划。例如,当物价呈持续上涨趋势时,施工企业宜采用后进先出法,这样摊入工程成本的存货价值较高,期未结存成本较低,可以将利润和纳税递延到以后年度,进而达到延缓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成功的税收筹划意味着纳税人对国家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全面理解和运用,对国家税收政策意图的准确把握。合理的纳税筹划还是纳税人纳税意识提高到一定阶段的表现,税收筹划与纳税意识的增强一般具有客观一致性和同步性的关系,进行税收筹划或税收筹划搞得好的企业,其纳税意识往往也比较强。成功的税收筹划体现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和产业政策,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还能促进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2006(4)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2006(4)

[3]全国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1)2006(1)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纳税筹划纳税筹划分析

一、纳税筹化的含义与意义

目前界内对纳税筹划的定义尚未统一,但其内涵都是一致的。所谓纳税筹划(Tax Planning),简单的说就是应纳税义务人运用其权利及税法中的有相关规定,在对应缴税负的一种合法、合理筹划和安排,以减轻或延缓企业税负,达到税收负担最小化,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经济价值。

纳税筹划意义重大,表现在两个主体上,一是国家税收机关,一是企业。对国家税收机关而言:(1)纳税筹划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立法意图。运用以理解为前提,企业在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可以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充分了解和享受到位,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立法意图。(2)有利于税务机关征税工作的开展。纳税筹划是使纳税人在谋求合法税收利益的驱动下,自觉主动地学习和钻研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自觉主动地履行纳税义务。对企业而言:(1)有利于维护纳税人权益。义务与权利是对等的,纳税人通过纳税筹划履行纳税义务,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也相当于享有的权利。(2)有利于防止纳税人陷入税法漏洞。纳税筹划是一个全面学习税法的过程,能辨别税法漏洞的存在,摆脱税务当局设置的看似漏洞,实为陷阱的圈套(这也是政府反避税的措施之一)。缴自己该缴的,避免不必要的多缴纳,维护自身的正常的收益。(3)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纳税筹划是实现资金、成本、利润最优效果的过程,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高新技术企业在纳税筹划时应遵循的原则

前面谈到了筹划纳税的定义、意义、必要性及可行性,那么在实施纳税筹划中又应遵循什么原则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事前筹划

纳税筹划,所谓筹划必定是事前,事先做好准备。国家税法早已制定在先,而税收行为在后。企业的经济行为在先,国家的税收征收在后,这就为企业的纳税筹划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合法性

纳税筹划的过程中很容易使企业打着纳税筹划的幌子,偷税、漏税。筹划虽然是以企业减少税款流出的为目标,但不能因此而胡乱摊销、隐瞒收入、多列支费用等,使出总总不合法手段。在税收筹划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深入研究国家的法律法规,秉着合法性原则,并及时与税务有关管理部门进行沟通,避免因筹划误用、错用税法而增加企业的涉税风险。

(三)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收益分析原则也就是通俗的经济原则。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以获取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总体来说,税收筹划是一把双刃剑,做得好就能为企业节约税负支出,降低成本和费用;做得不好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容易陷入法律风波,影响企业声誉响。因此,企业想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进行纳税筹划时,首先要衡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所花的额外成本费用与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所节约的税额之间的均衡关系,判断哪一种选择更为有利,对整体进行考虑,不要到最后得不偿失。

(四)整体性

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不能只是盯住个别税种的税负高低,综合考虑,从整体考虑,应衡量“节税”与“增收”的综合效果。当公司面临多种税收选择时,应选秉着整体性原则,选择纳税不一定是最少但总体收益最多的方案。

(五)时效性

纳税筹划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定法律环境下进行的。在已经确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下的,有着明显的针对性、特定性。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环境、税收法律环境等各方面情况在不断变化着,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关注时事,把握时机,灵活应对。

三、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筹划的几种具体方法

(一)技术转让的纳税筹划

根据税法有关技术转让的规定:“企业、事业单技术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三十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超过三十万元的部分,依法缴纳所得税。”不难看出这里是存在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的。

例如:某高新科技企业将一项目成果转让给客户,客户取得该项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价款共20000 元,同时,该客户还向该高新科技企业购买某产品共 700000 元(不含税)。(假设甲公司在当年的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收入仅此一笔。)如若不做纳税筹划,就需要对700000 元的产品收入进行税负缴纳,经过筹划,可以将技术转让变为30000 元,产品收入变为60000 元,此时只需对60000 元部分进行税负缴纳,节省了开支。

(二)业务招待费的纳税筹划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六章第四十三条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在下列规定比例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在 1500 万元及其以下的,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净额的 5‰;全年销售(营业)收入净额超过 1500 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 3‰。”第四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业务宣传费(包括未通过媒体的广告性支出),在不超过销售营业收入 5‰范围内,可据实扣除。”在实际工作中,业务招待费与业务宣传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能够相互替代的项目内容,这就为纳税企业对业务招待费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可行性。例如,对“业务招待费”和“业务宣传费”做好时间、地点、人员、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方面的详细记录,方便比较,发现其中某一项费用“超支”时,及时用两者相似、相近、重合项目进行调整;将赠与客户的赠品与企业广告宣传单一同发放,则能够将此部分的金额作为广告费开支。总之,是多动脑子、灵活多变。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纳税筹划

折旧有着“税收挡泥板”的效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年限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由于固定资产所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也是是不相等的,因而分摊到各期生产成本的固定资产成本也不同。因此也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纳税。由于折旧方法上存在差异,这就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四)租赁的税收筹划

融资租赁实质上是指转移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纳税人以融资租赁方式从出租方所取得固定资产,其租金支出不得扣除,但可按规定提取折旧费用。

例:某高新企业甲公司因扩大业务范围,于2010年开始经营融资租赁业务。公司乙因为扩大生产需要,欲配置一台大型生产设备。2010年底,甲公司按照乙公司的相关要求购置了一台这样的设备,价款为2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40万元,该设备预期可以使用15年,当地的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税分别为7%和3%。

A方案,租赁期为15 年,租约期满后,设备所有权归乙公司,每年租金为200万,总共为3000万。

B方案,租赁期为10年,租赁期满后,设备所有权归甲公司,租金为每年240万,总共为2400万,假定期满后设备的市场价值为500万。

A方案中,该项业务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缴纳增值税。

应纳增值税额=3000÷(1+17%)×17%-340=95.9万

应纳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税=95.9×(7%+3%)=9.59万

应纳印花税=3000×0.3‰=0.9万

甲公司获利总额=3000÷(1+17%)-2000-95.9-9.59-0.9=457.71万

B方案中,该项租赁业务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缴纳营业税

收回残值=2340÷15×2=312万

应纳营业税=(2400+312-2340)×5%=18.6万

应纳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税=18.6×(7%+3%)=1.86万

应纳印花税=2400×0.3‰=0.72万

甲公司获利总额=2400-2340-18.6-1.86-0.72+500=538.82万

经过比较分析,显然B方案比A方案多获利81.11万(538.82-457.71)。应选择B方案。

(五)销售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

一般说来,税款的缴纳是以会计收入确认为标准的,一旦确认收入,不管资金是否到位,都是要缴纳税款,实际上压缩了企业的利润,加大了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因此,销售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税收筹划空间。税法规定:“直接收款销售以收到销货款或取得索取销货款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为收入确认时间;赊销和分期收款销货方式均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收入确认时间;而订货销售和分期预收货款销售,待交付货物时确认收入实现。”通过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年度,借此可以达到减税或延缓纳税的目的。

(六)利用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进行纳税筹划

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支出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 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 摊销。”因此,当企业是在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上支出时,一定要与企业的其他支出单独核算,从而可以加计扣除。

(七)利用工资薪金进行纳税筹划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合理的工资、薪金可以据实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必备的科技人员更多的是需要脑力劳动者,如果企业安置了一部分残疾人员为企业的科技人员,就可以加大企业的所得税税前扣除金额。按照税法规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还可以按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 100%加计扣除。”安置残疾人员满足企业需求的前提下,可谓一举三得,一来既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二来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三来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

(八)其他纳税筹划方法

除上述方法以外,高新技术企业还可以从企业选址等方面进行税收筹划,利用发出存货计价方法进行纳税筹划;短期借款纳税筹划等等。

四、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纳税筹划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子系统,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通过纳税筹划高新技术企业能有效的降低企业所得税,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纳税筹划成为了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了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项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晓永.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7:54-55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篇6

对于我来说,这次的采访从一开始就是愉快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个很小的细节:在采访之前,通过邮件给陈董事长发了一份采访提纲,见面的时候就看到他拿在了手里,当我们坐下,他把那份提纲打开,发现每个问题的旁边都写着密密麻麻的字,一个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企业老板,能够如此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个问题,感受到更多的是重视和尊重,这也许就是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吧。此时,我坚信,这会是一次很顺利的采访。

从“康平纳”三个字说起

“企业不仅仅是我自己做好了就行,而是要靠团队的努力、别人的信赖,我们一起做才能做得更好,因此,对于那些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一直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幸运的是我们有一支团结向上的管理团队和一直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

――陈队范关于“合作”的诠释

“康平纳”从英文单词“COMPANTON”音译而来,为朋友、伙伴、合作者之意。“‘康平纳’这三个字对于我来说意义深远,不仅是交朋友,还有一种感恩的心情。企业不仅仅是我自己做好了就行,而是要靠团队的努力、别人的信赖,我们一起做才能做得更好,因此,对于那些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一直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名字还有一种更深的讲法,就是指生产集中和企业联合的一种形式,是生产社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产物。现在看看我们企业发展之路,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在走。”陈队范说。

从“康平纳”三个字,也引出了关于“合作”这个话题。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幸运的是我们有一支团结向上的管理团队和一直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对企业自身而言,康平纳经过十一年拼搏发展,锻炼了一支团结协作、业务精湛、敢打硬仗的中高层管理团队,他们团结带领康平纳员工迈过一个个坎,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共同的远景目标。对外而言,康平纳在发展过程中,结交了一个又一个合作伙伴,赢得共同发展。早在2000年康平纳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成功开发了很多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纺科院派专家来康平纳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做了大量的产品开发和试验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双方共同开发生产的纳米丝光大衣呢等三个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丝绒环保休闲面料等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期间,康平纳与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在印染工艺和染整设备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技术资料和研制经验;接下来在产品结构调整上,2002年康平纳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承担了两项863计划项目,共同研制开发的“高精度染料自动配色称重装备”,已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863专家验收和鉴定,填补国内空白,并取得七项专利和一项软件登记,成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织自动化染色控制设备,受到广大染整企业的关注。在此基础上,2006年康平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共同开发研制生产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系列设备,实现了产学研联合由研究向产业化的延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作为国内最权威的机械装备研究设计、制造机构,具有装备制造行业的设计制造优势,进行数字化成套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有其雄厚实力。康平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采取院企合作创新模式,发挥各自优势,为开发生产一流的染整设备奠定了基础。

而在众多合作中,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合作的“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装备产业化项目”更是不得不说。

不得不说的“纺机项目”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技术的进步是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科技兴企之路,做一个有着高科技含量的企业。”

“尽管这条道路有些难走,但是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同行业的配合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为振兴产业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陈队范关于“技术”的诠释

一般来说,生产面料的企业大多会往“下游”走,比如开一个服装线,做一个品牌等,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陈队范却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涉足了“纺机”这一科技含量如此之高的领域,、一来通过出国的考察和比较,让陈队范看到了中国纺机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深刻了解到技术的先进与否对于下游产品质量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二来康平纳长期从事高档面料的研制生产,积累r丰富的染整生产经验。“作为一个面料生产企业,我们可以做到产品工艺与设备工艺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站在市场的角度,了解生产什么样的面料需要什么样的机器,虽然我们走这条路会比较难,但是我们心中有数。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技术的进步是发展的关键,我们要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科技兴企之路,做一个有着高科技含量的企业。”陈队范很坚定地说。

2006年,康平纳依托承担的863项目,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染整设备的基础上,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合作,共建现代纺织染整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首批院士工作站,通过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性的产品和产业,在此基础上,投资4.3亿元研制生产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装备并形成产业化,实现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2008年4月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康平纳开拓新领域、实现产业纵深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项目产品是毛、棉、麻、化纤等染整生产中的关键设备,也是促进行业升级的关键设备,涵盖了纱线染色、坯布染色及后整理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性能良好,具有住线榆测、工艺自控和机械手自动操作及远程诊断等功能,技术先进,节能环保,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但价格却只有国际市场染整装备的三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技术、价格和服务优势,打破国外市场的垄断,替代进口,是国内染整行业未来装备更新换代有力的竞争产品之一,具有较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新型纺织机械重大技术装备专项、2007年度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领域240个重点建设项目、山东省第一批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等,成为各级政府重点支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得到了大力扶持,保证了项目

的顺利建设。项目将于2010年年底全面竣工投产,达产后,年产现代纺织数控化染整系列设备240台(套),年新增销售收入8.35亿元,年利润总额1.03亿元,经济效益显著。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加快提高纺织染整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扩大我国高附加值纺织品进入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利于加快下游企业装备的更新换代,综合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利用高新技术稼接改造传统产业已列入康平纳服务市场的重点工作之一。项目的实施成为康平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陈队范说:“尽管这条道路有些难走,但是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在同行业的配合支持下,我们一定会实现预期目标,同时为振兴产业升级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康平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开发的第一条全自动筒子纱染色生产线已进入调试阶段。该生产线将染色车间的染色、脱水、烘干、染料配送等主要工序有机地联系起来,整个生产过程均由计算机中央控制,替代了人工操作,减少了人为干扰,在保证染色质量稳定性的同时,生产效率比传统做法提高七至八倍;整套系统采用灵活便捷的模块化设计,以适应不同染色工厂的不同设备型号和染缸数量,同时配套冷却水回收利用装置(可全部回用)和废水排放时的热能回用装置(利用率≥70%),节水、节能。该生产线的各项技术标准均达到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调试完成后该生产线可实现全自动控制、无人化生产。与此同时,康平纳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目前正在努力拓宽在染整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空间,抢占未来的市场制高点。

值得一说的“毛纺面料”

“实施品牌化发展,做强毛纺面料产业,创百年企业,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和责任……我们希望企业能够实实在在做出好产品。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目前形势来看,康平纳已经形成了自己面料品牌的独特优势……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树立了品牌面料公司的形象。”

――陈队范关于“品牌”的诠释

康平纳是专业生产粗纺、精纺、半精纺面料的企业,多年来始终把打造品牌放在首位。2003年承担的国债项目,投资1.2亿元年产1000万米高档毛纺面料的染整生产线,于2004年6月全面竣工投产。从德国、意大利、英国引进的国际先进染整设备,性能优良、自动化程度高、融合J,当今毛纺染整设备中最新的设计元素,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引用国际一流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康平纳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优等品标准,得到了高端市场的认可。

为提高产品品质,康平纳先后从意大利、日本、法国等国家引聘纺织技术及工艺专家,消化吸收意大利设计生产高档面料的全套技术和日本先进适用的现场管理经验,充分发挥引进先进设备的优异性能,与意大利最高档面料保持最短的距离。公司与意大利哥伦布公司的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开发生产的康平纳牌高档毛纺面料,受到国内外高端服装品牌的青睐,成为他们的首选面料,并以上海、北京、深圳为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市场销售网络,产品销售区域涉及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武汉、重庆、大连等品牌服装比较集中的城市。同时,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积极与国际市场接轨,产品直接出口到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土耳其、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服务该地区的高端市场。康平纳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卓越的产品品质稳稳占据行业制高点。“康平纳”牌呢绒在业界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和山东名牌产品,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省著名商标,企业被评为2008--2009年度中国毛纺、毛针织行业竞争力10强企业。陈队范说:“我们企业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从头开始’的生产经营理念。实实在在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事,从生产的第一步选原料开始,直到成品交货,我们都认认真真做好。从目前形势来看,康平纳已经形成了自己面料品牌的独特优势,形成了品种全、档次高、花色新、质量好的经营特色,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树立了品牌面料公司的形象。去年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国内外纺织企业经济下滑,而我们却能在严峻的形势下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形势,这说明我们定位高档产品和服务高端市场的经营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实施品牌化发展,做强毛纺面料产业,创百年企业,是我们发展的目标和责任。在国内毛粗纺行业中,我们虽然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可,但是我们还需要提高。我们希望企业能够实实在在做出好产品。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陈队范说。

说一说11年的创新之路

“依靠创新求得发展,谁拥有的创新资源多,谁就有优势。”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就是要将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使科技成果变成产品,实现产业化,进入良性循环,取得效益。”

――陈队范关于“创新”的诠释

康平纳成立伊始,就依靠“创新”拼出路,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1998年康平纳公司在新泰创建,成为当时泰安市少数几家民营企业中的一员,1999年4月租赁频临倒闭的泰安毛纺织厂,抓住市场等各方面的大好机遇,科学运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使康平纳公司在行业市场中牢牢站稳了脚跟,积累民营资本运营国有资产的丰富经验,也为泰安市的国企改革积累了成功经验。自1999年以来,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之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成功申报承担了四项国债项目,两项国家863计划项目,一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两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等,先后完成了4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

2001年康平纳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提出并实施“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生产经营模式,放弃了拼原料成本简单加工的路子,采取提高纺纱支数、产品风格多样化等手段,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2年康平纳全方位实行市场化绩效共享机制,全员服务市场,企业市场运营管理体系更加科学、规范、成熟。2004年康平纳为使用好引进国际一流的先进染整生产线,适时提出了“六新四高”的管理思想,生产管理方面实行5s管理,推行“专业、健全、执行”的管理标准。企业的软硬件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康平纳紧紧抓住国家政策的支持优势,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纺织染整装备制造项目全而开工建设,开启了康平纳产业纵深发展的新篇章。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自创建以来,康甲纳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品创新,逐步完善了一套以市场为导向,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创新运行体系,形成了产学研紧密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促进产业升级的技术创新模式。公司始终坚持企业自筹、引进资金、争取国家支持、银行贷款相结合,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按照年销售收入的5%设立专项技术研发资金,给创新工作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撑。康平纳相继建起了山东纺织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技术开发中心,配备

国际最先进的试验设备,科研人员及研发实力在国内毛纺行业属前列。为使新产品与世界潮流和时尚同步,定期派研发人员到国内外市场调研和采风,并聘请国际一流面料专家共同研发新型面料,往往提前一年半就推出流行面料,为买家能充分制作服装和推广市场赢得了先机。现已推出面料产品十二大系列上千个新品种,公司创新应用半精纺工艺制成的超薄型半精纺休闲面料是制作单西、套西系列产品的最佳丽料,开发的康平纳牌“全羊绒花呢”和“贝尔绒”,被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评为“2008年全国呢绒优质精品奖”。

康平纳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十分重视原始性创新,积极申报专利,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截止目前,公司已获取专利30余项,仅纺织机械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6项,专利申请有效地保护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为企业赢得了更多、更广的发展机遇,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为满足市场需求,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康平纳紧紧跟踪市场,研究国际同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适合毛纺企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支撑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中国毛纺织工业协会、江苏阳光共同参与制定了《半精纺毛织物》、《精粗交织毛织物》2项国家标准,为促进行业产品的升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标志着康平纳开始由技术竞争、专利竞争,向行业标准竞争的转化。

“责任”之说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酸成苦辣甜都有,在企业创建初期的时候,在管理团队上,我们一起探讨,一起商量,彼此认同思想,认同文化,力求形成一种合力,才得以把事情做好。”

“在创办企业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最大的目标,但当企业做大时,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做贡献则是企业最大的目标。”

――陈队范关于“责任”的诠释

回首这十多年的风雨历程,陈队范说:“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酸咸苦辣甜都有,在企业创建初期的时候,在管理团队上,我们一起探讨,一起商量,彼此认同思想,认同文化,力求形成一种合力,才得以把事情做好。”公司一直以来,坚持“追求卓越、共同发展”的企业精神,实施“爱心帮扶基金工程”,关心帮助困难职工,解决职工后顾之忧;推行1:100合理化建议工程,号召职工对生产过程中涉及工艺、质量、安全、节能、革新等各个环节的问题,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并根据其建议应用后产生的效益按l:100的比例进行奖励,通过这一做法,解决了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漏洞和问题,同时提高了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职工参与企业文化生活的载体,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形象,创办《康平纳报》,使之成为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展示职工才华的平台;举办康平纳集体婚礼、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员工文化生活,自2002年始康平纳就为职工建起了宿舍楼,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与此同时,还建设专家公寓,为技术人才和优秀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陈队范说“我们一直坚持‘任人唯贤’、‘适才适岗’的用人机制,创建公平、公正的发展平台,提高企业的专业综合水平。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目标。”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公司致力于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高素质的员工团队,制定管理人员和各岗位技能人员上岗标准,制定奖惩办法及职称和职工技能晋级的奖励政策,严肃考核制度,从薪酬激励、晋升激励、培训激励、绩效评价等多方面、多层次建立奖励机制,设立“企业创新奖”等奖项,按贡献、分等级进行奖励。长期以来,康平纳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高薪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优化人才组织结构。自2007年以来,公司高薪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126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公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每年从专业院校、国内著名的专业培训机构等聘请专家教授来公司授课,为员工讲授专业理论知识。选派专业技术好和思想品德优秀的员工专业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培养自己的后备人才。通过公司内部定期培训、技术比武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和员工的专业技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陈队范说“在创办企业时,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最大的目标,但当企业做大时,为政府分忧、为社会做贡献则是企业最大的目标。”在安置当地剩余劳动力、维护地方社会稳定、积极上缴税收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活动,康平纳出资100万元设立冠名慈善基金,用于当地扶危、济困、助学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每年公司都要看望企业驻地村孤寡老人、拿出几万元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扶助、出资支持驻村小学建设;每年定期组织员工到福利院进行“爱心服务月”活动;2007年9月,康平纳向自治区边境乡镇的72所小学的在校学生捐献了价值500余万元的民族风格的毛呢校服19000件。在2008年5,12汶川震灾时,公司捐献现金及物资50多万元。陈队范说:“在这里让员工得到锻炼和提高并发挥他们的才能,是我的责任;让员工生活得更好一点、更有幸福感,是我的责任;尽最大的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同样也是我的责任。”

手记:

静静的小河流水,上面漂浮着落叶,因为早已入冬,难免有些苍凉,康平纳的员工说:“春夏季的时候,这里绿树成荫,最有意思的是河边的鸭子,似乎特别有灵性,每当从那里经过,呱呱叫着像是在慰问我们的辛勤。”而在旁边的草地上,可以看见几只山羊闲庭信步,和谐而自然。在康平纳的办公楼里,落地的大窗户让阳光毫无保留的洒进来,在这冬天感觉很温暖,而望着窗外,河水,小桥,假山,草地,山羊……尽收眼底,这就是康平纳“花园式的工厂”。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结尾;艺术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头难起,尾难落。”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而言,“口”之所以难“收”,“尾”之所以难“落”,是因为这是一堂课走向成功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可见对于一堂信息技术课而言,一节课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结尾。巧妙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的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余音绕梁结尾和创设情境的导入一样的重要,它应成为每堂信息技术课的追求。下面我结合几年来的一点肤浅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总结归纳式

总结归纳式就是通过归纳、概括使整节课的内容系统化和简洁化。在一堂课结束前,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般教师普遍采用的课堂结尾方式。总结归纳式结尾,可使学生明确一节所学的重点,通过总结可促使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层次,掌握知识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统以及知识的结构框架,使学生从整体把握整节课的重难点和关键点,了解本质,便于记忆。总结归纳的方法可以教师总结归纳,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归纳一般通过电脑幻灯片或板书设计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学生总结归纳可让学生写出本课知识框架,列出所学的知识点,并勾勒出本课知识体系。我在教学中更注重后者。

例如:我在讲解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电子邮件的工作奥秘这节课时,通过学生收发电子邮件来学习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最后让学生小结,学生通过口述和画图的形式描述了邮件的工作原理,并在描述中说出了两个邮件协议的功能和作用。学生在上机实践后,更清楚了邮件的收发机制,通过自己的总结,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作品评价式

新课程更加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信息技术课多为动手操作课,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最终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作品评价也是很好的课堂结尾方式。能够让学生运用教师提出的一些注意点客观公正地欣赏和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另外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

例如:我在讲解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内容图片处理这节课结尾前,教师观察学生上交作品,有意选择4~5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投影上欣赏,先让学生自评,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方法和优缺点等,然后其他学生点评,学生会很直接的评价出作品是美观的,还是单调无味的,通过几幅作品对比,学生会发现图片大小、图片截取、图片颜色亮度对比度调整、滤镜使用等知识点的重要性。

三、悬疑式结尾

知识因疑而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种悬疑式结尾方式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为此,教师巧妙地在本章、本书等衔接地方设疑,可以启发学生,制造悬念,将知识点巧妙地衔接起来,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正如美国作家约翰沃尔夫所说:“演讲最好在听众兴趣末尽时戛然而止。”以此来强化记忆的最佳印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学生有一种“欲知后事如何”,期待着“下回分解”的想法。作为新课程下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设疑,并以此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

例如:本学期浙教版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首先讲解的是第一章和第四章,然后讲解的是第三章VB建立应用程序这节,经过了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感觉算法比较枯燥。在第四章课程结束前,发给学生几个精美的VB制作的软件,如守护泡泡大作战、连连看等,学生马上就可融入其中,兴趣极高,这些软件都是用VB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出来的,学生很是惊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把学生的兴奋点再一次吸引过来。

四、首尾呼应式

首尾呼应,画龙点睛。通常教师设计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逐步地讲解,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结尾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新知识解决疑问,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增强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能对知识形成一种系统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Excel的函数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们帮王老板解决一个月的消费相关问题,即购买的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最高价格和总价格。学生用上节课所学的公式法进行求解,然后再具体地操作,发现用公式不能很容易解决问题,学生带着疑问跟着老师来学习函数的使用方法,最后再回应开始的问题,再次让学生解决开头问题,使课程的讲解更完整、目的性更强。

结尾有法,但无定法。课堂结尾的方式有很多种,无一不体现着课程结尾的艺术。我在这里仅仅浅谈了其中四种方式。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灵活地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课堂结尾方式,使整堂课的教学得到升华,让人体会到“言已尽,意未了,思不止”的感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课堂结尾艺术设计,要让信息技术课堂结尾余音绕梁,一切尽在回忆中。

参考文献:

[1]韩玉珍.课近尾声师不怠,铃声虽响意犹存[J].信息技术教育,2006(9).

[2]黄荣发.思想政治课的结尾艺术.考试:高考族,2009(11).

出纳技术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纳米材料应用

纳米发展小史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预言,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实现根据人类意愿逐个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关于纳米科技最早的梦想。

1991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碳纳米管,并发现其质量仅为同体积钢的1/6,强度却是钢的10倍,因此称之为超级纤维.这一纳米材料的发现标志人类对材料性能的发掘达到了新的高度。1999年,纳米产品的年营业额达到500亿美元。

什么是纳米材料

纳米(nm)是长度单位,1纳米是10-9米(十亿分之一米),对宏观物质来说,纳米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不如,人的头发丝的直径一般为7000-8000nm,人体红细胞的直径一般为3000-5000nm,一般病毒的直径也在几十至几百纳米大小,金属的晶粒尺寸一般在微米量级;对于微观物质如原子、分子等以前用埃来表示,1埃相当于1个氢原子的直径,1纳米是10埃。

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00nm之间,二是材料此时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

1、纳米技术在防腐中的应用

由加拿大万达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与全国涂料工业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的无毒高效防锈颜料及其在防腐蚀涂料中的应用研讨会近日在无锡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徐滨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国莱教授,中化建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钱伯荣总工等业内知名人士分别在会上作了报告,与会者共同探讨了纳米技术在防锈颜料中及涂料中的应用、无毒高效防锈颜料在防腐蚀涂料中的应用以及新型防锈涂料和防锈试验方法发展等课题。

徐院士就当前纳米技术的发展情况作了简单介绍,他指出:纳米技术的研究对人类的发展、世界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掌握了纳米技术,谁就站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纳米技术的研究因起步较早,现基本能与世界保持同步,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世界同行业。

作为国内表面处理这一课题的领头人,徐院士重点谈了纳米技术对防锈颜料及涂料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说,此前我国防锈颜料的开发整体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仍然以红丹、铬酸盐、铁系颜料、磷酸锌等传统防锈颜料为主。红丹因其污染严重,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目前已被许多国家相继淘汰和禁止使用;磷酸锌防锈颜料虽然无毒,但由于改性技术原因,性能并不理想,加上价格太贵,难以推广;而三聚磷酸铝也因价格原因未能大量应用。国外公司如美国的Halox、Sherwin-williams、Mineralpigments、德国的Hrubach、法国的SNCZ、英国的BritishPetroleum、日本的帝国化工公司均推出了一系列无毒防锈颜料,有的性能不错,甚至已可与铬酸盐相比,但均因价格太高,国内尚未引进。我国防锈涂料业亟待一种无毒无害、性能优异而又价格低廉的防锈颜料来提升防锈涂料产品的整体水平,增强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化建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沈海鹰代表常州涂料院,在题为《无毒高效防锈颜料在防腐蚀涂料中的应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复合铁钛醇酸防锈漆及复合铁钛环氧防锈漆的生产工艺、生产或使用注意事项、防锈漆技术指标及其与铁红、红丹同类防锈漆主要性能的比较。

在红丹价格一路攀升的今天,这一信息无疑给各涂料生产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会场气氛十分热烈,与会者纷纷提出各种问题。万达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家权先生就复合铁钛防锈颜料的防锈机理、生产工艺、载体粉的选择、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及纳米材料的预处理方法等一一做了详细介绍。

目前产品已通过国家涂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车辆检验站、机械科学院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等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分析和检测,同时还经过加拿大国家涂料信息中心等国外权威机构的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目前国内外同类产品无可比拟的防锈性能和环保优势,是防锈涂料领域划时代产品,为此获得了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复合铁钛粉及其防锈漆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鉴定后已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并已由总装备部作为重点项目在全军部分装备上全面推广使用。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防锈涂料产业新一轮的变革即将开始,它掀开了我国防锈涂料朝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效益及全环保型发展的崭新一页。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可估量。这是新型防锈颜料向传统防锈颜料宣战的开始,也吹响了我国防锈涂料业向高端防锈涂料市场发起冲击的号角。

2、纳米材料在涂料中应用展前景预测

据估算,全球纳米技术的年产值已达到500亿美元。目前,发达国家政府和大的企业纷纷启动了发展纳米技术和纳米计划的研究计划。美国将纳米技术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2001年年初把纳米技术列为国家战略目标,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从1997年的1亿多美元增加到2001年近5亿美元,准备像微电子技术那样在这一领域独占领先地位。日本也设立了纳米材料中心,把纳米技术列入新五年科技基本计划的研究开发重点,将以纳米技术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与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保护等并列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德国也把纳米材料列入21世纪科研的战略领域,全国有19家机构专门建立了纳米技术研究网。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改善及人体健康的保障都将做出更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将是一个纳米世纪。

由于表面纳米技术运用面广、产业化周期短、附加值高,所形成的高新技术和高技术产品、以及对传统产业和产品的改造升级,产业化市场前景极好。

在纳米功能和结构材料方面,将充分利用纳米材料的异常光学特性、电学特性、磁学特性、力学特性、敏感特性、催化与化学特性等开发高技术新产品,以及对传统材料改性;将重点突破各类纳米功能和结构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检测技术和表征技术。多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高性能的纳米硬质合金等为化工、建材、轻工、冶金等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遇。预期十五期间,各类纳米材料的产业化可能形成一批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将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纳米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纳米技术在涂料行业的应用和发展,促使涂料更新换代,为涂料成为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开创了突破性的新纪元。

我国每年房屋竣工面积约为18亿平方米,年增长速度大约为3%。18亿平方米的建筑若全部采用建筑涂料装饰则总共需建筑涂料近300万吨,约200~300亿元的市场。目前,我国建筑涂料年产量仅60多万吨,世界现在涂料年总产量为2500万吨,每人每年消耗4千克,为发达国家的1/10,中国人年均涂料消费只有1.5千克。因而,建筑涂料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