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眼科学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08 14:53:57

眼科学教学论文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1

眼科学作为我校国家重点学科,现已建立相关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学生可通过青岛大学图书馆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浏览相关的教学课件及视频,并可随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感兴趣的内容在网络上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互动。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程网站畅通,内容更新及时,能够很好地发挥辅教辅学功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1.1不断完善眼科学网络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载体,对构建网络学习环境非常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眼科学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应继续完善我校眼科学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在包含课程描述、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实验指导、作业习题等内容的基础上,分享国内外眼科学网站链接,共享中外、双语经典眼科学教材,不断丰富更新国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吸收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机械灌输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可以有选择性地搜索相关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水平。

1.2丰富眼科学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目前我院已拥有手术显微镜录像系统、眼前节照相系统、眼底照相机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眼底荧光造影系统等大量先进的光影电子设备及仪器。这些设备在临床使用中已积累大量的眼前节临床图片、眼底病病例图片、荧光造影图片、OCT检查图像、手术录像光盘以及眼部B超图像等资料,这些生动的临床一线素材为眼科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学资源。为搭建国内一流的眼科学教学网络资源平台,可以将上述珍贵的视频、图片等资源进行汇总、整理和分类,统一上传到本学科教学网站上,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检索。

1.3建立病例资源数据库

我院眼科作为山东省东部地区的眼科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既往诊疗并记录了很多典型病例和疑难病例,积累了宝贵的临床资料。通过对这些病例进行分类、分析和总结,在不侵犯病人隐私的前提下,详细整理和记录疾病的发病过程、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治疗措施、治疗效果、预后情况等,在不同治疗阶段都附加相应的影像学资料,将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使其在对疾病的分析过程中形象生动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2眼科学网络资源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2.1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模式

网络平台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使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以真菌性角膜溃疡疾病为例,首先,由教师挑选典型病例,把该患者初诊时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公布到网络平台上,并附以患者初诊时的眼前节照相图片、荧光素染色图片,让同学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学生通过对该疾病进行分析,自行在网络平台上查找所需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总结,作出自己的诊断,与授课教师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然后,教师找出易与该病混淆的细菌性角膜溃疡、病毒性角膜溃疡、蚕食性角膜溃疡等疾病的眼前节照相图片在网络平台上与同学共享,让同学搜集资料后自行总结出以上疾病症状、体征的区别,进行鉴别诊断;最后,同学们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分享到网络上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以该患者的实际治疗过程为基础,与同学总结的治疗方案相对比,分析讨论治疗计划理论与实际的差异,详细讲解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这种全新的基于网络平台的PBL教学模式,使同学们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针对具体问题自主收集所需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与授课教师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同学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对眼科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2.2基于网络平台的师生互动

2.2.1基于网络平台的师生答疑讨论

眼科学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教师日常授课、同学自学和同学间讨论,往往会发现许多无法解答的问题。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疑问公布到网络平台上,教师在固定时间浏览同学们的提问,与同学们在线交流,排疑解惑。教师可以定期在网络平台上分享经典的手术视频,在与同学观摩视频的过程中,对每一步手术操作进行相关讲解,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手术的整个过程,使其对疾病的治疗有更加形象和直观的认识;也可以随时在网络平台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特殊病例和诊疗经验,在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丰富同学们的知识。

2.2.2基于网络平台的师生互评

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网上评价。教师可以查看整个学习过程小组中每个成员的相关数据统计,依据这些资料,对小组或学生个人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公布到网络平台上,以达到在协作的环境下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效果。同时,学生要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在互相激励中共同进步。

2.3基于网络平台的以临床为导向的知识考核系统

传统的笔试考试形式比较单一,考试所涉及的知识面有限,单纯通过笔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多方位的以临床为导向的考核系统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授课老师以典型临床疾病为基础,用电脑模拟患者就诊的临床场景,提供相关病史,以图片、影像学检查等资料为主体,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分析病例、初步诊断、制定诊疗计划,将课本和临床相结合,全方位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眼科学网络资源平台的前景展望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2

启发式教学和传统教学不同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启而迪之,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真正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以在围绕教学大纲备课时,教师不仅要熟悉授课内容,更要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有计划地设计,尤其是重点、难点内容。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学习是备课的重点,也是关乎启发式教学成败的关键。

2各种启发式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方针,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包含多种教学手段。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包括提问启发、对比启发、类推启发、病例启发等。

2.1提问启发式教学

即教师将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成问题,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进而对知识点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时,可以提问:“关于瞳神紧小病因病机的学说有哪些?”。通过引用倪维德《原机启微》“足少阴肾为水,肾之精上为神水,手厥阴心包络为相火,火强搏水,水实而自收”,提出“什么是强阳搏实阴论?”通过引用黄庭镜《目经大成•八十一证•瞳神紧小》“因劳伤精血,阳火散乱,火衰不能鼓荡山泽之气生水滋木,致目自凋,而水亦随涸”,提出:“黄氏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如何认识?”。通过上述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将该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虚实两方面:实者为外感热邪或肝胆火热,火邪攻目,煎熬神水,黄仁受灼,致瞳神展缩失灵;虚者为劳伤肝肾或久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神水受伤,瞳神失养。教师运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2对比启发式教学

对相似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总结归类,找出异同。例如“针眼与胞生痰核均表现为胞睑硬结,二者如何鉴别?”,引导学生从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症状、病势、病程等方面进行思考,通过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疾病。也可以是不局限于某个章节,模拟临床,直接从症状着眼,例如“患者自诉视一为二,应考虑哪些疾病?”。对比启发式教学是在前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运用横向思维,改变了僵化的知识结构,从而巩固了教学效果。

2.3类推启发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医眼科之前,均已学习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中医眼科学亦属于中医体系的一支,故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中医理论,推导出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聚星障之风热客目的辨证论治时,从症状上来看,由于病邪为外感之邪气,故推导出该型病情较轻,以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抱轮微红为主,全身症状、舌脉同外感风热的表现;继而推导出其治法应以疏风散热为主,方用银翘散加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又锻炼了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2.4病例启发式教学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3

关键词:七年制 眼科学 专业教学

一、七年制及眼科学的特殊性

七年制医学专业是我国九十年代中期所形成的一种培养高层次医学专业型人才的长学制专业,七年制本硕连读这种学制既不同于普通5+3模式研究生,也不同于五年制本科生,它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本专业分为普通基础和基础医学教育三年,临床医学教育四年,将本科阶段及研究生阶段的理论课程均完成后,才开始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其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改进,力于寻找出一套更适合该特殊学制型研究生的教学方法,以便为二十一新世纪培养出适应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眼科学是研究人类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专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主要表现在解剖结构复杂而精细、生理功能特殊、专业术语生疏、眼科疾病种类较多、发病机理繁琐、眼科检查项目繁多以及专科仪器使用技术性强等,但又与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广泛而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眼科学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强涉及其它学科疾病广泛的独立学科。而七年制眼科学研究生具有理论学习课时较其他学科少,专业难度性却比其他学科大的特点,即使与五年制甚至专科医学生相比课时也并未增加,这便造就了七年制眼科学研究生在研究生阶段临床实践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缺乏及专科检查复杂而难以上手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不断观察、思考,探讨出更适合七年制眼科学研究生进入临床后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教学

七年制学生学习眼科学都是在大四的下学期,同学们还未接触临床,大部分学生尚未选择好自己以后有意向深造的临床专业,因此眼科学作为一门考查课授教,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而学习本课,然而这对于有意向学习眼科学的七年制学生,这种“考查课”式的教学无疑是“蜻蜓点水”,无法将眼科学复杂而繁多的内容讲授给学生,再加上理论课时有限,这便加重突出这一矛盾,造成七年制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种现象,那么如何在有有限的课时内让七年制的学生对眼科学理论学习达到眼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呢?针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探索出一套适合他们的方法。

1.本科阶段理论教学模式多样化

目前眼科学有专门针对七年制学生所编写的教材,可是教学内容却和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学内容相差并不大,七年制医学教育模式的培养原则是“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1]。因此,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早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多元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对七年制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做到事半功倍,选取每个章节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来深入讲解,并按照临床思维模式进行引导,通过典型病例的引入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学习疾病的诊疗过程,再讲解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总结临床表现等,而不是一味的从疾病概念、病因、病理等逐一介绍讲解,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通过举一反三认识其他的疾病类型[2]。与此同时,由浅入深的加入专业外语词汇,进行双语教学,并鼓励同学们课外积极查阅相关的外文文献,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献与同学们分享学习,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3]。

2.研究生阶段需完善理论教学

七年制的学生全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阶段待在本科室的时间仅10个月,再加上大部分学生在本科轮转阶段几乎都没有眼科,那么对于选择眼科学作为专业的七年制研究生比起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时间显得更加紧迫,所要完成的学业也显得更加困难[4]。由于本科阶段理论课时较少,所以研究生阶段的理论课程教学应该继续下去。我们安排了七年制研究生在本科眼科学教学中以助教形式辅助老师进行临床见习与实习教学,可以促进他们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尝试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其它形式的理论教学,由学生自己任教,每一位学生负责一个章节,选择更接近于临床的书籍作为教科书,或者是英文教材,在双休日或者晚上进行眼科专业教学,授课对象除包括所有七年制学生外,甚至还可以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规培生和进修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检索文献、临床病例的学习以及向老师请教指正后,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形式向其他学生讲解答疑,分享自己的收获,既充实了自己也方便了他人,让大家在短短的临床实践期间,以最快的速度学到最多的知识,成为一名适应于当今新时代所要求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三、眼科临床技能的培养

1.本科室专业技能的培养

七年制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也就正式进入了自己的专业科室,眼科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本科阶段见习时进入眼科走马观花的了解了科室大致情况后,几乎就再也没接触过眼科临床工作,刚一进入本科室,对各种检查仪器、专科检查技能、各种疾病诊疗等难免显得特别生疏,再加上本科阶段理论课时的局限,就让临床工作显得更难以上手。眼科的基本技能包括检查手段和基本治疗操作,比如裂隙灯的使用、各种眼底镜、前房角镜及三面镜的使用、泪道冲洗、球周注射等。对于这一问题,入科时由高年资医师进行规范化演示,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完成由上级医师示范到指导学生操作到学生能独立熟练操作的过渡[2]。

除此之外,手术操作尤其是显微手术技术在眼科学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手术治疗是许多眼科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研究生对眼科手术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眼科手术方法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各种手术器械,以及各种机器尤其是眼科手术显微镜的功能、使用方法等的专业培训,并让学生提前了解常见手术术式的大致方法,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再到手术室参观学习各种眼部手术,再加上上级医师的介绍讲解,以及周末进行动物实验,提高自身的基本手术技能。

2.轮转科室

现代医学早已摒弃了以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强调每一种疾病的诊治都应从人的整体出发,况且眼科是一门涉及其他学科广泛的学科,许多全身性疾病会引起眼的并发症,同时有的眼部疾病患者也会患有其他系统的疾病。这说明研究生阶段的轮转制度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利于学生对全面医学知识的掌握,毕竟现代疾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典型,越来越需要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正确诊治。到了轮转科室之后,学生也应该以在本科室同样的热情参加临床工作,通过临床上遇到的各种真实病例,积极思考并发掘不同学科之间不同病种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也将定期对研究生进行临床考核,譬如要求学生定期完成一份与两学科疾病相关的病例讨论或者某种疾病知识的介绍讲座,或者是针对于两交叉学科间某一感兴趣的话题的读书报告会等等。通过轮转科室的培训后,七年制研究生对疾病诊治的整体观念有所加强,处理各种临床问题的能力也有显著提升。

四、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对7年制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对七年制眼科学专业学生的科研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对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5]。七年制研究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独自完成科学实验,可以先从文献查阅做起,参与导师的科研任务,协助查阅相关文献、搜集临床病例资料、整理实验数据等,让学生对科研产生感性的认识和领悟科研精神。眼科学还有许多临床现象不能被清楚解释,许多临床病例资料需要总结完善,学生在经过大量的中外文文献阅读后,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自己的兴趣,了解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完成综述以及毕业论文。通过全面有效的科研能力的培训,是他们在研究能力、实验技巧、写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切实提高,为今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6]。

总之,七年制研究生阶段眼科学专业教学需要老师与同学共同配合,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七年制眼科学专业人才。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七年制的眼科学教学模式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需继续完善,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使七年制眼科学研究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振东. 医学教师必读(第6版)[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43.

[2]王茜,刘苏. PBL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5(18): 92-93.

[3]王茜,刘苏. PBL联合双语教学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3,27(8): 84-85.

[4]王育红,肖扬,洪慧等. 由七年制眼科理论授课引发的思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4,3(4): 251-252.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4

1加强和重视眼科基础知识的教学

西医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是大多数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通病。与中医院校相比,西医基础理论这一模块是西医院校的优势,因此我们要把西医基础理论课程放到一个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相同的高度来重视。强调西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亦不能放弃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中西医互相取得实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中、西医眼科毕竟有区别,中医强调整体,西医强调局部,中医强调辨证,西医强调辨病,而且在眼科学名词方面亦存在着区别,如中医眼科聚星障见于病毒性角膜炎而暴盲又可见于西医的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及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以保持和发扬中医眼科学理论特色为授课基本点,同时吸收西医现代技术理论,更加深化和延伸中医眼科学理论。通过授课,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以及中医的望闻问切与西医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切合点,从而把西医理论自然地渗透到本学科中,使中、西医按恰当比例兼容结合,相得益彰。

此外,眼科研究的器官形象鲜明,直观性强,视器是个光学器官,通过一些光学仪器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角膜、前房、虹膜、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直至前房角、睫状体等眼球各部,除虹膜背面外,可以一览无遗。大多数眼科疾病有其形态学特点,可以想象,如果视觉器官的基本解剖生理特点都不清楚的话,如何进行眼科病理和临床辨证方面的学习,总而言之,必须从基础着手,只有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优化眼科教学手段

采用比较式、问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述中医,突出中医特色,又要与西医进行比较,阐明各自的特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西医学是两大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目的都是人及其疾病,但由于中、西医学是东西方文化孕育的产物,毕竟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别,中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整体、功能,西医强调结构、局部。中医强调辨证,西医重视诊病;中医注重动态性,同一种病出现不同的证,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西医强调规范性,凡是诊为同一种病,就要用同一常规治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插入临床常见眼科病例,如近视眼、青光眼等,启发学生主动地去分析判断,通过比较式及问导式的教学方式,逐渐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以西医为基础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既能接受西医,又能接受中医的双重思维模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效果。在眼科学教学中,许多疾病从理论角度去讲往往使学生越听越乏味,如应用多媒体教学,把眼科学中的各种疾病用图片、动画、影像等各种形式生动、立体、逼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可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又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精力集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制作出一套眼科学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包括视觉器官的基本解剖生理结构,中医眼科学基础和西医眼科学基本概念,其中插入一些眼科常见病例,如白内障、人工晶体置换术等一些Flash动画,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记忆,又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更易理解。应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求必须掌握中西医两套技能,教学中应注重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立足于中医理论,重视经典理论和古今医案等经验的运用,借助现代的实验室检查手段,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在疾病的诊断上多借助现代医学的方法,而在治疗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体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组建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完成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前提,教师的素质、能力、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保证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改革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缺乏掌握系统中西医结合知识的教师,而现在真正具有扎实的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教师并不多。如何建设一支具备中西医结合知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5

1多措并举,提升眼科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由于少数民族医学生汉语言基础较差,对于专业性极强的眼科知识很难迅速理解和掌握,因此部分少数民族医学生会知难而退。作为眼科学教师,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要培养少数民族医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多年的临床教学工作发现,尽管个别少数民族医学生思维积极,勇于同老师交流,但多数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再加上受汉语水平的限制,自信心相对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驾驭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其兴趣,增强其信心。例如在讲授屈光不正的内容时,教师可询问班里戴眼镜的学生近视的感受及配镜过程,当学生能够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临床问题时,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同时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消除了大部分少数民族医学生不敢提问的负性心理,营造了一种人人都能融入进课堂的活泼热烈的学习气氛;另外,巧妙运用名人故事转化为案例教学,对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大有裨益,利用名人效应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如将歌手姚贝娜捐献角膜等事例,加以深入,结合眼科理论知识,使之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使少数民族医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寓理论于故事中,有效避免了单纯讲授理论的枯燥乏味,激发了少数民族医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还可利用周末及假期组织少数民族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本科室的社区义诊及医疗讲座,让他们懂得各族人民群众皆需要医德高尚、医术过硬的优秀医生;通过参与诊疗的全过程,让他们真正能感觉到自己进入了医生的角色,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就感,锻炼了其沟通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眼科疾病的诊断常常需要专科检查设备的支持,应抓住学生首次接触眼科设备的好奇心理,结合眼科理论知识讲解检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要点,让学生亲自尝试,相互进行检查。通过互动有趣的培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感受到小有成就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眼科学的信心。

2充分利用多媒体,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眼科学教学中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身临其境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含义,少数民族医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来深入理解。针对其特点,可根据需要将形象记忆、实物、教学模型等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眼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3],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添加形象生动的板书、画图、模型,或采用背景、动画、音效、字幕以及精彩的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整体的感知,直观展示眼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眼球的解剖学时,可以借助眼球的模型与PPT结合的方式,眼球模型可以给学生一个立体的三维概念,令学生有整体观念;对于局部的细微结构,可以采用PPT图片来展示,这样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立体和平面相结合,非常利于学生理解复杂枯燥的眼科解剖学知识。如在讲解眼科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的发展过程时,可以采用Flas结合手术视频的方式来展示,通过Flash使学生了解手术重点之后,再播放手术视频,这样既生动形象、直观鲜明、趣味性强,又可以突出重点,使少数民族医学生更便于理解。再如讲授学生最头痛的“眼底病”一章时,用1张典型的眼底照片就能把学生难以观察到的征象直观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果再配合眼科裂隙灯摄像系统,实地让学生或病人当医学模特,在活体展示正常眼底或眼底疾病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将会大大提高。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多媒体方式展示患者的临床症状、眼底照相、眼B超、OCT等检查报告,贴合诊疗时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围绕多媒体所展示的眼部疾病,查阅资料,从而涉猎更多相关知识。

3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积极培养临床思维

随着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不能再单纯用过去传统的眼科教学方法传授给现在少数民族医学生,PBL(problembasedlearning)和CBL(case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4],通过临床实际问题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树立整体性的医学观,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并且要同时培养医学生必要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临床打下坚实基础。对已经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少数民族医学生,从病例着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当中,既可使学生享受到教学的乐趣,又能更好地与传统教学模式共存。在新疆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各民族学生因文化差异,容易造成思想及行为上的分歧,PBL和CBL教学恰好能训练各民族医学生与患者的临床沟通能力以及各族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亦可采用数码摄像机、网络等手段[5],及时记录下临床上遇见的常见病、典型病例和主要病种治疗前后的影像资料,结合病史可制作成一个个实例病案,加到授课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加深对眼科学知识的认知。

4民汉互助,共同提升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6

作者:张春玲 李金颖 唐文慧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方法: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照比较,对循证护理理论在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放评估调查表21份,回收21份,回收率100%。大多数学生认为循证护理理论能提高其对眼科临床护理的学习能力。在眼科病患护理满意度的现场调查中,实验组收到绝大部分患者的满意,而对照组还需在临床护理中作出更大努力,才能达到病患预期要求;讨论:循证护理理论在眼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快速查找资料及正确评价临床医学护理文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能力。

关键词:循证护理理论;眼科;应用;效果评估

循证护理理论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护理理念。及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为更好的了解循证护理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今将循证护理理论应用到眼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并进行效果评估,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某医学高校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将其安排在眼科进行临床学习,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理论进行临床带教。

1.2方法

实验组:将眼科护理工作中遇到的诸如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估等方面的临床护理情况转化为一个可回答的问题。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查寻,寻找问题的最佳证据。根据所采纳的证据的水平,评价证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将所获得的实证与眼科临床专业知识和眼科专家或资深护师的临床经验及护理经验,和病人需求相结合,制定完整的护理计划。经过患者的选择给予最佳的计划和应用。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基本步骤为护生入科——入科介绍——总代价排班——各班老师带教,教学内容按实习大纲进行,有各班的分带教负责落实。

1.3课程效果的评价

制定学生评估调查表,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发放评估调查表21份,回收21份,回收率100%。并通过对眼科病患的现场调查进行评估护理情况。

2 结果

通过学生评估调查表的情况,结果显示:75%学生认为循证护理理论在眼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快速查找资料及正确评价临床医学护理文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能力。55%学生认为该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对两组学生曾经接触过的眼科病患进行护理满意度的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中89%的病患表示满意,11%的病患认为无差异。对照组:48%的病患表示基本满意,36%认为无差异性。16%的患者表示护理情况需更大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 讨论

本次实验组严格遵照循证护理理论中的五个实践步骤:①确立问题;②寻求证据;③评价证据;④应用证据;⑤监测实证结果。从对眼科患者的现场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护理效果十分受病患的满意。

在眼科临床护理中,循证护理将眼科护理的研究和眼科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眼科护理真正成为一门一研究为基础的专业,证明了眼科护理对眼部健康保健的独特贡献,并支持护理人员寻求进一步的专业权威和自治。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和临床实践创定指南,改变了临床护士只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使护理人员真正参与到循证护理模式中。循证护理模式鼓励护士参与医疗干预,发现护理中的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将眼科护理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循证护理有机结合,可在医护合作问题上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利于加强医护间协调性与一致性,推动建立医护合作关系,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而且通过此种护理教育模式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转变了学生的观念,以运用批判的思维对现存的实践模式寻求实证,通过这种模式能不断改进护理质量,为将来的护理实践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循证护理理论的最终目的是照顾患者并努力让患者满意。在循证护理理论下,本次实验组在眼科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患者其家属患者的细心指导和健康教育,使其能客观地知晓眼科疾患的特点及治疗效果,理解其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及可预防性,并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患者尽量能够放心地配合本次研究工作。然后通过循证护理理论制定好完整的护理方案,然后将方案一一呈现在病人面前,并详细介绍每种方案,通过患者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选择出最佳的实施方案并给予最佳的计划和应用。所以,在此过程中,大大增加了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十分令人满意。这样也增进了护理人员与病患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信任度,改变了以往护士与患者之间紧张的相处关系,亦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这一点通过对眼科患者的现场调查,得到很好的印证。

循证护理理论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护理理论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通过提问、解决问题、实践应用的方式,给学生增添了许多学习中的乐趣,让枯燥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机会,帮组学生锻炼其协助学习的团队能力,充分拓展了学生的医学思维,帮组学生建立起批判性思维,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在眼科的临床护理学习中,对学生提高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温暖.循证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J].现代护理,2009(10),6(28).

[2]刘爱英.循证护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7).

[3]梁伟珍.护理实习生参与固定小组制护理模式的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3),25(5).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方法;毕业实习;眼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979X(2007)05-0037-02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以育人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启迪智慧,挖掘潜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1]。我们在眼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的同时开展了相关知识的多媒体教学,观摩手术录象、典型病例照片,应用多媒体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和专题讲座,这一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实习质量。

1实施方法

1.1前期准备

召开座谈会,根据专业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专长,确定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学材料、备课。

1.2培养对象及方式

培养对象是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学习的眼科学或眼视光学硕士研究生和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在临床带教的同时,根据临床排班情况及轮转学生的数量,确定多媒体教学的频率为每2周1次,每次1 h。

1.3讲座内容

教师准备的选题包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底表现,先天性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前房角镜的检查和分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期和治疗,滤过泡的分类和处理,干扰素在青光眼中的应用,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计算机自动视野计检查及青光眼视野改变,GDX、OCT、HRT等在青光眼中的应用,多焦电生理的应用等;选择的手术录象有小梁切除术、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前房引流物植入术、滤过泡分离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等。每轮(3个月)选择6个专题开展多媒体教学,讲演或观摩手术录象30~45 min,余15~30 min提出问题,由听课的学生或教师答疑,其他人补充、纠正。对有异议的问题共同讨论,最后教师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由带教老师评价和总结学生的表现。

2效果

2.1形象化学习

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典型病例的体征、疑难病例的照片及手术过程,使学生在没有接触到患者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感性认识,产生学习临床知识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2自主学习

我们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讨论式教学法,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大家提问、讨论。学生能主动应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和技能去思维、分析、判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此法与国际上流行的基于问题式学习法(PBL)[2.3]有异曲同工之处,强调自主学习[4]。听课的学生为准备问题、回答问题,须有目的地、主动地查阅和学习该专题的相关文献资料,从而更牢固地掌握该专题的知识和临床技能。

2.3培养自学能力

在观摩手术录象前,要求学生自学该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步骤和并发证等。在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前提前告知讨论的内容,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准备发言内容。在多媒体教学时,带教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准备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2.4提高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就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讨论和回答问题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筛选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演讲的能力和胆识,启迪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思路,开发其潜能。

2.5提高教师的素质

制作合适、新颖、吸引人的多媒体教材需要教师思考、探索和创新,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性思维。教师无法预见听课的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因此必须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备课更周详,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或非专业知识。在讨论时,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和观察、评价学生的能力,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广泛、深入的讨论,敏锐发现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解决,教师还可从备课中发现科研的新思路。

总之,在眼科学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和技能,是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作成,李小明,陈淳媛,等. 儿科学课外讲座的实践和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31-32.

[2]刘景业.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在英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1999,20(1):7-11.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8

[关键词] SDSR教学模式;眼科学;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049-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DSR in ophthalmic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16 probationary students of Grade 2012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nursing at the first term 2014-2015 academic year were selected as SDSR group, they were taught with SDSR; 19 probationary students of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nursing at the first term 2013-2014 academic year were selected as traditional group, they were taught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KAP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group, students in SDSR group had more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satisfied with knowledge [(92.00±4.90) vs (85.50±7.20) scores], attitude [(94.05±4.19) vs (80.05±7.19) scores] and practice [(95.00±6.49) vs (82.50±5.19) scores] of students in SDSR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DSR is an effective means in ophthalmic teaching, and it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trainee teaching.

[Key words] SDSR; Ophthalmology; Clinical teaching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临床医学的教学思维也应随之更新,同时临床医学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也需进行改革[1]。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且已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热点,甚至成为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2]。SDSR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从自学(self-study)-讨论(discussion)-总结(summary)-探索(research)四个环节的教学形式,首先课前给出选题让学生自学,随后课堂上学生讨论、辅以教师总结,最后启发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新问题,进而提出基于书本知识的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研究旨在评估SDSR教学模式在眼科学见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2015学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见习的16名2012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SDSR教学组,另选择2013~2014学年在我院眼科见习的19名2011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传统教学组。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既往学习课程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SDSR教学组

1.2.1.1 自学 课前预先知会学生见习内容,同时提供讨论素材(临床病例),让入选学生预习相关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总结,形成小组讨论提纲。如眼外伤是危害健康、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严重影响视功能。给患者本身及其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课前嘱托学生提炼眼外伤(眼球穿通伤、眼挫伤、化学性眼外伤)的致伤特点和预防措施。

1.2.1.2 讨论 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前提供的素材或临床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分小组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学生间采用同伴互助式学习,相互点评,教师仅作为观察者与引导者。先由学生代表集中发言,提出问题。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时,患者往往为急诊就医者,因伴有偏头痛和恶心呕吐,往往会分诊至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就诊。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归纳,形成相关的鉴别诊断小结,制订出快速有效的措施,供内科医护工作者鉴别:追问患者发病时,是否同时合并有视力下降及眼球憋胀痛感。此外,青光眼患者往往伴有青光眼性格,如敏感、易激惹、较真、多虑,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归纳,形成相关的医患沟通注意点: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诸如诱发因素、发病特点、急救措施和预后等,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1.2.1.3 总结 依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汇总评估,深化教学内容。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后,为了使注入眼内的填充物有效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促使视网膜复位和裂孔封闭,往往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课前提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后眼内填充物的种类,课堂上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归纳,明确空气、C3F8,、SF6、硅油等填充物各自的理化性质和特点,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提出共性:填充物的密度均小于水,因此,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保证填充物对视网膜的有效顶压,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1.2.1.4 探索 教师以各种启发方法,如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发掘新的新问题并进行探索,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后保持特殊的目的是使裂孔位于最高点,因为无论惰性气体还是硅油,密度均比水小,总会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因此,往往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的。但是,如果裂孔位于上方,就会要求患者更多地保持直立位。

1.2.2 传统教学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系统讲授眼科检查法和眼科常见病的护理要点。例如: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教学中,教授首先讲解白内障的定义、分类,白内障可能引起的症状;进而讲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病因,提出氧化作用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意义;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后囊膜下白内障,随后进一步详述皮质性白内障的发展分期;最后讲解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手术适应证分为视力原因、医疗原因和美容原因;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白内障摘除的主流术式,相比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等特点。学生在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形成整体评估框架。

1.3 授课效果评价

由教学部教员根据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学习热情程度;KAP评价方法[3]: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评估知识掌握(knowledge)、课后问卷调查学生态度行为(attitude)以及见习课堂测试实践技能(practice)三方面的学习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师对课堂情况的观察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较,SDSR组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讨论充分,理论扎实。学生在总结和探索阶段的发言明显更加积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临床思维的总结归纳中。在教师总结阶段,学生能够针对老师的见解主动提问甚至提出相反的看法。

2.2 两组KAP评价比较

SDSR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实践技能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1。

3 讨论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训练临床基本技能和形成诊疗思维不可或缺的环节。见习教学是临床理论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医学生深入病房,接触患者,认识症状、体征,获得感性认识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实习医师角色转变的必要过渡。因此,规范并不断完善见习教学管理对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推进临床高等医学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学生进入眼科临床实践是以临床见习为起始的,该阶段的学习对于医学生而言是将眼科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做好结合的重要阶段[4],引导医学生在此见习阶段培养更好的综合能力[5],是眼科学教学工作中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

目前存在于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几个问题[7]:①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仍以“听”和“看”为主;②见习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过多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与自主学习方面较为薄弱;③“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见习教学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授课时往往将理论大课的教学内容提炼后重复“精讲”,仍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阶段;④对医学生而言,无论是见习课课时还是临床见习机会都偏少;⑤用于见习的教学录像过于久远,部分内容与目前的临床发展情况有很大偏差。

相比较其他学科,眼科学临床教学有以下特点:眼表疾病表浅,部分肉眼即可进行诊治;即使是相对较难的内眼疾病,借助于普通光学检查系统均能直观感受。与患者没有过多的肢体接触,更易获得患者配合以赢取更多的见习机会,如学生中即可找出大量的眼科常见病:屈光不正、高度近视、干眼、红眼病等,学生见习参与感更强。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灌输式教育不仅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更缺乏临床见习的实践操作感受。

在眼科学见习教学环节中引入SDSR教学模式,贯彻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见习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希望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见习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8]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并于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权威性术语,受到了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于研究互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提出问题,然后交由学生查找相关知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小组形式查找知识并寻求解决方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以团队成绩为考核标准,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增加以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为内容的活动。

SDSR教学模式[9]首先让学生课前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10]自学。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的飞跃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普及使用多媒体技术,尤其医学教学,有效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意识以及教学方式等转变[11]。多媒体平台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教学直观、生动形象,进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通过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最大化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治疗;相比传统教学法,有效克服不完整、不直观以及不形象等诸多弊端[12]。

随后在课堂中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诸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师仅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其中,应用模拟患者临床就诊的情景教学法[13],通过教师所扮演的“患者”临床表现,让学生模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其对医患交流沟通、疾病的病史获取、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在进行病案讨论时,比如复杂眼外伤的二期救治,学生参与感强,主人翁角色明确,充分综合应用自己的理论课学习内容,提出诊治方案和依据,体现了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角色扮演和病案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

在教学进程中及时总结[14]。进入总结环节时,教师不必对学生先前讨论的情况给出肯定或否定的评论,而进一步引申,并鼓励学生发散式思维或换个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们在一个宽松自由的、海纳百川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临床实践环节,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其继续探索、发现新问题,或根据已有问题提出新观点或看法。在我们此次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视力检查、眼压检查、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瞳孔对光反应纳入见习课程考核体系[15],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上述实践技能。通过前期临床研究生的带教,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视力检查一知半解,完全掌握视力检查技能及相应检查结果的解读的学生并不多。因此,我们此次教学设计时,将视力检查纳入重中之重,无论将来是否从事眼科相关临床工作,哪怕转行,只要有过眼科学习经历,视力检查技能必须掌握。为此,我们重点突出的讲解视力检查的方法和结果解读,同时,加强见习练习,学生在课堂及课后分组进行练习,带教老师旁观纠正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实践探索操作,动手过程中又会发现新问题,进而积极与老师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SDSR教学用于眼科见习教学,模拟临床工作的实际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医学问题、分析并理解医学问题,最终达到解决医学问题的目的。帮助学生充分体验该过程并逐渐成长,以学生为核心,引导其充分参与临床实践,帮助学生不断加强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及主动性,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缺乏自学习惯,还是源于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6-17]。作为SDSR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探索”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高度的热情去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要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不断发掘强有力的创造能力[18-19],为此,我们优化了实践技能教学,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见习教学中学生“无独立思考”的盲目“照葫芦画瓢”实践。

最后,完善见习考核方法,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评估方式。在临床理论教学阶段,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一次性定论”,往往注重知识的考核而忽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这种终结性考试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投机性和偶然性,利用SDSR模式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方法对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方法应对以往传统的考核模式做出改革,具体体现在:①注重过程性的考核,考核形式可覆盖到课前、课堂、课后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测试。②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考核内容包含理论、实践、技能三个方面。③不同阶段的考核方式可灵活多样,不仅限于闭卷考试,可增加口试、见习操作、论文写作等形式的考核。通过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从而鼓励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将此阶段的“考核”E(examination)作为SDSR模式的补充延伸,形成SDSRE模式,为规范临床见习教学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解决思路。

此外,医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护理学先驱、世界第一护士学校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对待患者要像对待贵宾一样”。医疗离不开护理,护理水平决定医疗质量。医学教师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进行医德教育的双重重任。眼科患者视力较差,行动不便,而且老年人和儿童较多,需要耐心、细致的全面护理。眼科学教学应根据眼科特点,密切结合课程,把医德教育渗透到眼科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健康心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医德,激励他们努力成为勇于奉献的白衣天使。

综上所述,SDSR教学模式对于眼科护理学教学而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20];通过这样一种有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明显增强,见习实践中“准护士”的临床参与感明显提升,最为重要的是,基于交互式讨论学习后,医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因知而行”,见习的教学质量大为改善。因此,可以考虑在临床专业的眼科学见习教学中引入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清清,李学喜,陈少华.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72-1673.

[2] Lemos AR,Sandars JE,Alves P,et al.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centredn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 new mixed-methods approach [J]. Int J Med Educ,2014,(5):157-164.

[3] 李珊,郭光普,陈士超,等.实践教学在KAP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以“生物学野外实习”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2):51-53.

[4] 孟兵兵,胡玉玲.眼科护理带教之管窥[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48-149.

[5] 钟玉萍,高鹏,史志兵.新医学教育标准下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76-177.

[6] 庄彦华,艾江.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临床见习教学效果[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43-144.

[7] 陈雨,唐仁泓,邓志宏.眼科见习教学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132-133.

[8] 张秋雁,唐群,雷久士,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9-20.

[9] 杨金侠,胡志,江启成,等.卫生管理专业实施SDSR四阶式教学组织形式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72-74.

[10] 赵桂秋,彭旭东,杜兆东,等.网络资源平台在眼科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9):757-759.

[11] 刘浩,张泽霖,杜兆江.试论网络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0):273-274.

[12] 沙翔垠,彭娟.基于网络平台的PBL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588-590.

[13] 乐美华,邹玉仙,梁凌毅.情景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小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158-159.

[14] 蔺晓慧,王继宏,陈小海.PBL结合LBL在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7(4):4-5.

[15] 杨仙荣.眼科临床护理学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教育版,2014,36(10):633-635.

[16] 张小玲.以问题为先导的教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86-388.

[17] 姜彩辉,肖建河,张卯年,等.应用PBL教学模式提高眼科年轻医师培养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41-142,145.

[18] 张帆,张扬,高竞逾,等.患者教学法在眼、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25-128,136.

[19] 朱玲,贾欣,阿有梅,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临床药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153-154,161.

推荐期刊
  • 眼科
    刊号:11-302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眼科研究
    刊号:11-5989/R
    级别:北大期刊
  • 实用眼科
    刊号:21-1348/R
    级别:部级期刊
  • 临床眼科
    刊号:34-1149/R
    级别:统计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