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育相关论文8篇

时间:2023-03-08 14:56:33

教育相关论文

教育相关论文篇1

关键词:教育券;思想渊源;背景:问题

为了解决教育不均衡问题,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实行了教育券政策。教育券(educationvoucher),又译成学券或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体制的原理是:改变目前政府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把原本应投入到教育中的资金经过折算发给每一位学生,学生凭券可以进行自由选择,到政府认可的任何一所学校(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就读。学校在收到教育券后,可以凭教育券从政府那里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1]

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那么,我国要解决教育领域中的问题,能不能也实行教育券政策呢?笔者认为,我国能否实行教育券体制关键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一)发达国家实行教育券政策的社会因素或背景是什么;(二)我国当前教育的问题所在;(三)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这一思路,文章将逐一加以描述或分析。在这之前,先介绍一下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一、教育券政策的思想渊源

教育券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①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一书中提到:如果竞争是自由的,各人相互排挤,那么相互的竞争,便会迫使每人都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弄得相当正确……如果各学院以科学艺术传授学生的导师或教师,不由学生自由选择,而由校长指派;如果教师怠慢、无能或无行,学生未经申请许可,不得由甲教师改换乙教师,这种规定,不但会使同一学校内各导师各教师间的竞争,大大减少,而且会使他们全体勤勉任教以及注意各自学生学习情况的必要性,也大大减少。像这类的教师,纵使领受了学生非常优厚的报酬,也会像那些全未受学生报酬或除薪俸以外毫无其他报酬的教师那样,怠于职守,荒误学生。

选择教育的理念至少可以回溯到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他认为政府应该为家长提供经济上的支持,以保证自己的孩子进入私利学校接受教育。②“他赞同将穷人的税收减至最低,并认为所有的贫困家庭都应该每年得到4英镑的资助,以使他们能够支付孩子的学费,并要求地方政府监督这一职责的履行。”[2]

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券概念由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1955年他在《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教育券的概念,这篇文章于1962年收入他的著作《资本主义和自由》之中,在1979年出版的《自由选择》一书中,弗里德曼对教育券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在《资本主义和自由》(P44-P46)中,他提出:

把孩子和缴纳不起最低要求的学校教育学费的家长分离开来,显然和我们把家庭作为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办法以及和个人自由的信念不相一致。此外,这很可能不利于自由社会的公民教育……为了对政府所规定的最低学校教育提供经费,政府可以发给家长们票证。如果孩子进入“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这些票证就代表每个孩子在每年中所能花费的最大数量的金钱。这样,家长们就能自由地使用这种票证,再加上他们所愿意添增的金额向他们所选择的“被批准的”教育机关购买教育劳务。教育劳务可以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私营教育机关或非营利的教育机关所提供。政府的作用限于保证被批准的学校的计划必须维持某些最低标准,很像目前对饭馆的检查,要求保证最低的卫生标准那样。

在《自由选择—学校的问题在哪里》中,他提出:

政府在资助和管理学校方面作用的不断加大,不仅导致了纳税人金钱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比自愿合作继续起较大作用所能产生的教育制度远为落后的制度……在初等和中等教育中采用凭单制度,该制度将给予不同收入的家长以选择子女所上学校的自由……在高等教育中也采用凭单计划,该计划将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同时促使补贴高等教育的税款的分配更加公平……一种既能保证父母享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又能保持现有的财政来源的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实行凭单计划……家长应被允许在任何一个愿意接受他的子女的学校使用凭单,不论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也不论是在他们居住的地区、城市或州,还是在其他地区、城市或州。这样,不仅将给每位家长较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也迫使公立学校通过收学费而自筹资金(如果凭单金额等于全部教育开支,则学校必须完全自筹资金;如果不等于全部教育开支,则学校必须部分地自筹资金)。这样,不仅公立学校之间要展开竞争,而且还要同私立学校竞争。这个计划并不减少任何人为教育纳税的负担。它只是在社会有责任向孩子们提供教育的前提下,给予家长较为广泛的选择余地,让他们自己决定孩子应受什么样的教育。

二、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的背景

社会背景是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之一。美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同样受到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思想、理论基础和管制模式三方面加以分析。

(一)新自由主义是教育券政策的思想背景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是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在教育方面,引入自由竞争机制至关重要。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哈耶克提到:下述重要问题需要考虑:应当以何种方式提供义务教育?应当为所有的人提供多高程度的义务教育?享受较高程度义务教育的人又应当如何挑选,以及由谁来承担这部分开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多高程度的教育应当由公共资金来提供以及以何种方式来提供……然而这绝不意味着,现今推行的义务教育甚或由政府资助的普通教育,就应当以政府来建立或管理这些教育机构为必要条件。对于教育券问题,哈耶克持有赞成态度:“诚如弥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教授业已指出的,通过向双亲提供保证负担每个孩子教育费用的凭证——他们可以将这种凭证交给他们为孩子所选择的学校——的做法,现今在毋需维系政府开办的学校的状况下,用公共资金(publicpurse)来支付普通教育的费用在实践上已完全可行。当然,由政府直接为少数偏僻的社区提供学校教育仍然是可欲的,因为在这些地方,学龄儿童的人数非常少,从而教育的平均成本也就非常高,所以不适合开办私立学校。然而,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教育而言,毋庸置疑,完全由私人致力于教育组织和教育管理,而政府仅提供基本的资助并为所有的学校确立担保之费用的最低标准,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公共选择理论是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家长通过教育券而选择学校提供的教育,在实质上构成了投票问题。所有参与到投票行为中的经济人都有自身的效用期待。[3]如果政府的教育支出投向生产者(学校)而不是消费者(受教育者),那么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无法达到最优。鲍彻尔丁(Borcherding)认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贡献是除去了附加在教育支出本质上的光环效应,其内容是教育支出被公共部门的职工和官员推动上升,他们垄断了民主过程的权力,并利用它来增加自己的报酬而不是生产相应的生产增值。他进一步指出,教师根据教育、经验和区域规模大小而给予更多报酬,而这都和教育质量无关。学校可以避免效率检验。

赫希曼(Hirschman)认为,教育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必然会遇到供给方式的困扰,一旦选择了不适当的供给方式,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不能行使退出的权利或向其他服务部门寻求服务。在他看来,教育应该实行“市场+非市场的混合策略”,并时常对低效率的教育机构实行退出机制。

(三)集权式教育的低效率是教育券政策的现实因素

美国历次教育改革的失败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下降,是教育券等择校制度推行的又一背景。美国公立学校教育失败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差,数学成绩属于工业国家之尾,学校中帮派林立,、枪支在校园里见惯不怪。尽管政府多年来为公立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增加教师,缩小班级规模,但家长们认为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准仍然未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择私校而读的学生人数仍逐年增加,因为“各私立学校能提供高水准、安全校区与校风良好的教育”。因此,美国一些教育改革者便在历次教改不尽如人意之后,选择了消除公立学校垄断,强化学校教育竞争的“教育券政策”。[4]

弗里德曼认为,社会集权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公共教育运行方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非中央极权的政治结构:美国宪法严格地限制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使它无法发挥重大的作用。各州把控制学校的权力大部分都留给了地方团体、小市镇、小城市和大城市内的各个区。家长密切监视管理学校的政治机构,部分地代替了竞争,同时也确保了家长们的普遍要求得以实现。而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公众加入到知识分子的行列,开始对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能力无限崇拜,在这种情况下,单间教室的学校和地方学校委员会的衰败就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控制学校的权力,也就很快从较小的地方机构转给了较大的地方机构,如县、市、州一级的机构,最近则转给了联邦政府。”1990年,约翰库伯和特里莫进行的大量调查表明:集权和是导致美国公共教育低效率的主要原因。③小布什上台后,在教育改革方面实行NCLB计划(NoChildLeftBehind),并自称是“美国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但这受到广泛的批评:NCLB计划是以集权的方式运行的,这个计划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也许是最差的,即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质量的下降。改变美国教育几十年来绩效平平的局面,就应该摒弃集权主义模式。相反,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应该给予学生“用脚投票”的权力,从而使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教育。这种革命性的变革的关键在于各州,中央政府在教育改革方面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避免教育集权化并允许各州尝试自由选择学校的计划。[5]

三、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三个就是学校结构的问题、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教育收益率的问题。

(一)高校职能机构臃肿,造成成本浪费

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有限经费没有全部花费在教学和科研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如支付师生员工的住宅、医疗、生活后勤的成本和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成本。同原来的国有企业一样,高校“办社会”不仅严重浪费稀缺的教育资源,还造成机构臃肿和人员冗杂。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经常会出现专任教师只占教职员工的一半的情况。其次,在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中,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例如高校内部,一线教学人员的工资、津贴之和与行政后勤人员的区别不大,甚至出现倒挂。由此引起教师资源和时间资源流失。更有甚者,一些经过高层次学习的博士生等人才纷纷离开教学岗位,进入高级或中级管理阶层,使一个学者整天忙于“文山会海”中,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二)教育不均衡现象严重

我国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状况不仅表现于反映教育数量特征的结构、布局的不平衡,也表现于反映教育质量特征的绩效、结果的不平衡,还表现于反映教育运动状态特征的速度和规模的不平衡。从数量特征来看,我国农村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比例失调,布局不合理,学校数量极度短缺。从质量特征来看,农村教师教学观念滞后,学生辍学现象严重,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从运动状态特征来看,农村学校经济资源不足,发展速度缓慢,办学规模较小。很明显,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市的教育状况形成了普遍的、强烈的反差。

(三)我国的教育收益率不高

教育收益率是指教育收益总额与教育成本总额的比值。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儿童往往参加一些辅的生产老动,加大了教育的机会成本,从而降低了教育收益率。由于农村地区教育供给的不足,人均受教育的年限较低。在城市地区,受内部失业和农村流民的影响,较低文化素质的人难以找到工作,或在职业选择和工资报酬上存在歧视,从而造成了对高等教育的过量需求,并带动初、中级教育过渡膨胀,形成了教育深化(Educationaldeepening)和知识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大量原本只需要受较少教育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被接受了更多教育的人承担者,从而使在校期间学习的相当一部分知识处于闲置状态,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而言,出现了“教育过度”现象。

四、我国实行教育券政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0年11月,长兴县教育考察团在美考察期间发现有些州的教育财政拨款与目前国内的做法大不相同,是将政府教育经费以“教育券”形式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持券择校,学校则将收取的“教育券”到政府换取教育经费。受此启发,2001年9月,长兴教育局为扶持当地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借鉴美国同行的做法,结合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面向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开始“教育券”试点。这一政策有效地解决了上文所述的三个问题。

但是,局部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整体的可行性,长兴县的教育券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一政策的成功概率还很难说。笔者认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教育券政策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理论层面要严密,操作层面要规范

教育券政策并不是完美的制度,它需要理论和实践的互相支持。理论层面要严密,就是说在实行教育券政策之前,必须对实行这一政策的前提条件和可能产生的政策结果由一个充分的预知,操作层面要规范,就是说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强调各利益主体的法制化意识,相关的监督机制必须完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劳凯声教授认为教育券制度的确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加人民的选择权,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它一旦实施后政府将不能保证学校之间的公平,会导致资源流向好的学校,造成“富校越富,穷校越穷”。湖南师范大学的曾坤生教授认为教育券制度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向更加规范的市场制度迈进的一种过渡形式。这种过渡体现了制度变迁的强烈的路径依赖和渐进性,作为一种选择可以在若干地区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最优的选择范式。因此,在选择教育券这种制度安排时,一定要注意运作的规范和其本身的演进性。长兴县副县长熊全龙先生认为教育券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公办薄弱学校难以维持生存;学生培养费标准提高;教师工资财政专户将被取消和人事管理制度面临新挑战等。这些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二)摆正认识,各种教育一律平等

就我国而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教育仍是一块坚固的堡垒。民办教育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满足了国民对教育的部分需求,也减轻了政府的教育财政负担,成为我国公立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投资收益等部未能得到法律保障,在竞争中仍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不利于调动民间资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在现在的体制下,民间办学机构面对的是一个不那么公平的市场:居民家庭送孩子进公立学校,免费;进私立学校,要交费。如此的约束条件,迫使民间教育机构不得不选择“撇奶油”策略——以富家子弟中不堪公立学校竞争者作为招生目标。许多地方民间办学以所谓“贵族学校”起步,道理是一样的。这里的“贵”,指的是收费的单价高,因此投资的总量一定不会大。这就是说,公立免费的制度安排不但不能刺激民间办学,而且抑制民间投资。同时,由于教育财政经费严重短缺,也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效率。因此,需要在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之间引入平等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的市场化进程。

(三)教育券的受众要有选择性

我国的教育规模十分庞大,所以实行教育券政策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循序渐进。这里的循序渐进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在地区的选择上要有战略性或带动性。我国实行教育券的第一个地区是浙江,这可能和浙江地区的制度完善程度有关。其次在教育层次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和可比性。选择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作为实行教育券政策的对象,是城市教育还是农村教育优先,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政策意义的判断。

注释:

①大量的文章和著作都认为,米尔顿.弗里德曼是教育券的创始人。但是从思想渊源来看,亚当斯密对教育问题也有十分深刻的认识。

②参见DavidF.Salisbury.WhatDoesaVoucherBuy?--ACloserLookattheCostofPrivateSchools.

/pub_display.php?pub_id=1345.

③JohnE.Chubb,TerryM.Moe.Politics,Markets,andAmerica’sSchools[M].Washington:BrookingsInstitution,1990.

参考文献:

[1]沈有禄.教育券制度评析[J].教育与经济,2004(1),17-19.

[2]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216.

教育相关论文篇2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出产业化的特点,高校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是大势所趋。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建立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之前,应首先明确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作为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一部分,一般应按照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确定的会计原则进行。由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建立在不核算成本的基础上的,因此有些会计原则与核算成本的要求发成了矛盾。为了核算教育成本,高校这一特殊主体在遵循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大部分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还必须遵循以下会计原则:

(一)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收付实现制原则

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除经营性收支外均实行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要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款项是否已经收付为标准。而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和费用支出要以其实际发生为计量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是和收付实现制相对称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按照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支出。显然,两种会计处理标准相比较,权责发生制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财务状况,准确地确认和计量会计期间内所实现的收入与所发生的费用成本。高校的权责发生制会计主要是就非限定性资金而言的,对那些具有专门用途和指定用途的专项资金、专用基金等,要求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有的甚至要求单独提供会计报告。出资者关心的是资金是否按其指定的用途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难以采用或没有必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对这类资金的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

(二)专款专用原则

这是高校成本核算区别于企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各类专项资金和专用基金,应当根据指定用途使用,不能挪作他用。专款专用原则对于高校的资金使用权限固然有所削弱,但却是出资者对其资金使用的一种约束和控制,是对高校不要求投资回报的资金使用的一种要求,是出资者权利的体现。

(三)分期核算的原则

同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不断类似,高校教育活动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为了取得一定期间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所消耗的成本信息,必须划分成本核算期间,按期计算教育产品的成本。必须指出,成本核算的分期与教育产品的成本计算期不能混为一谈。不论教育产品培养周期的长短如何,成本核算工作,包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都必须按月进行。至于某一特定教育产品的成本计算,笔者认为应不同于企业成本计算期间的划分,不能采用日历年制,而应采用培养周期和学年制。这里所说的培养周期是从培养对象入校至毕业的时间,学年制是指从每年的8月份至次年的7月份为止的时间。这与高校的教学年度相一致,能更准确地计算、分析、考察高校教育成本。

(四)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的原则

长期以来,国家对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实行无偿占用制,学校对国家一般不负经济责任,造成固定资产的占用、配置不尽合理,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经济职责三者脱节,导致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浪费。实行固定资产有偿使用原则,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固定资产使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进高等学校加强办学成本核算,最大限度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减少办学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二、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

高校作为非营利机构,对成本信息计量与披露的要求和企业相差极大,迄今为止,对教育成本的核算仍无成规的统一准则。然而,近年来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尤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单一的对收支情况进行核算和反映、缺乏对教育成本进行分门别类的归集和计算的会计体系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无论是从自身强化成本效益意识还是向社会各界提供有效成本信息的角度看,都有必要实施教育成本核算。

(一)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政府拨款额度

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实行依靠政府拨款和向学生个人收取学费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如何确定高校的学费标准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到底收多少学费,才既能保证学校的正常运作和提供合理充足的教学服务,又能适当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又应按什么标准对高校进行教育投资,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归集到一点,就是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问题。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确定正确的生均培养成本对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政府拨款额度意义重大。

(二)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高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教育经费紧张是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存在着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的情况,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建筑设施重复购置、重复建设的情况到处可见。政府包办教育直接制约了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高校只有实行成本核算,打破高校只计支出不计成本的核算方法,正确归集和控制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机制,使各高校树立投资与成本核算观念,加强高校的理财意识和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使高校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提高办学质量。

(三)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可以为社会力量投资办学提供信息

教育相关论文篇3

但是,我们也发现“校本教育科研”领域中的“浮躁”、“跟从”、“虚空”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明显。也许是由于受社会其它因素的影响吧,中小学教科研自身的价值及广大教师教科研活动的价值趋向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因而学校教科研工作失去本有的严肃与“宁静”,表现出科研缺少针对性、创造性、操作性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究竟该如何定位?如何使学校校本教育科研更趋“实在、管用、有效”,使之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发挥应有的、正确的引领和促进功效?这必须引起广大实践工作者的正视和反思,也需要我们缜密思考并认真解决。

一、在启动和组织“校本教育科研”的动机上,必须淡化“功利”

学校启动和组织教育科研必须先端正并明确目的。中小学校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学校教育发展或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代表性的三个特征就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也就是说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必须从身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来选“题”,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命“题”,从教师自身课堂实践的矛盾冲突中定“题”。只有这样,教师在科研实践中才能渐进生成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精湛的教学艺术。这才会使中小学教科研充满生机与活力,并在符合“科学性”与“方法论”的前提下学校的科研氛围日趋浓厚。

事实上,目前学校教育处于一个确实需要实践工作者研究的阶段。有好多实践性的问题应该说大家都了解,但却都不知道怎样去解决。比如择校问题,学生早熟“交友”、盲目追随偶像、考试,还有学生发展性评价方面的问题等。但中小学校又不同于专门的教科研部门,广大教师更不同于专业教科研工作,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走专业化研究的路子。但是教师却有自己的“别一天地”,有自己教科研的独具优势——丰富多采、生动活泼的学校生活,富有个性的成百上千学生,以及由此所构成的绚丽多姿、目不暇接的教育风景,还有那年复一年常见常新、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活动,以及由此积淀并内化的丰富而厚实的经验体会和感受体验。这些都为广大教师投身教科研的活水源头,也为学校教育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点”。“雾里看花”或“玩空手道”,是万万不能的。教育科研本身也有其“严肃性”,不容世俗的“功利”化。学校教育科研必须淡化“功利”色彩,切实从实际需要出发,把校本教育科研定位于“实在、管用、有效”上,具体的教科研工作都要在前提下启动并组织实施。

二、在主攻方向上,要避免“跟从”,注重“创新”,选取“校情”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

中小学教科研的基本任务是解决中小学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教育实践”是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的主要源泉,也是一线教师研究的重点。具有“创新意义”的课题研究,应该具有“校本”、“师本”特征。我们如果就学校及教师本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归类,找出共同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其进行修正、提炼,去伪存真,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各学段的中小学,既有它的共性,更有各自的个性。正是由于各校独特的校情,才使“校有特色”成为办学者努力追求的目标,这方面的研究就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教科研只要致力于从学校教育教学的表象出发,并引发进行一些较有深度的理性思考和研究,有计划地进行问题筛选经验提炼资料寻疑现状分析意向转化,这本身就是“创新”。

要重视从“弱项攻关”和“强项冒尖”两个维度来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弱项攻关”就是要针对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明显薄弱点引导重点研究,全力攻关力求有所突破,由弱变强;“强项冒尖”就是对已经显示出来一定优势或具有较大潜力的优势项目,通过专题组织研究,予以重点强化,使之成为代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产生名牌效应。教科研的选题往往反映整个研究的价值,引导着研究的方向,也制约着教研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尤其在“走进新课程”以后,教育理念的巨大变革,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教学模式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教学方法的择善而从,师生关系的重新确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趋势等无不是课题选择的“源头活水”。

三、在教改过程中,要做好“生成过程”资料的积累、记录和整理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改过程要重视探究,注重教改的实效。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及教改的范畴,其次要注意“材料的积累”。一个课题的实施乃至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更需要自身大量的实践活动,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磨练的过程,哪怕是实施中的失误与偏差也是很宝贵的研究成果。因此,在专家论证、名师指导后的“操作过程”、“自我练兵”更是万万不能忽视的。只有扣住“研究内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才能使教科研方案的假设及成果浑然一体。否则就会给人以无本之木之嫌。教科研的实施,是一个从假设到验证、再到推广,或者是调查分析、经验概括、实施推广的过程。对广大教师而言,就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过高地企求自己的某项研究能解决系列重大的所有问题。我们研究思考的过程,也是自身渐进提高的过程。起码可以使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事业心、责任感得到提高,这种潜在的积极效应往往影响久远、深刻。从这个意义上讲,广大教师关注教改过程及资料收集、记录整理,这与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同样有意义、有价值。

四、在认定和评价教科研成果时,谨防“虚空”,关注“实效”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的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并在应用中再进行研究、改进和发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主要为了结集论文、展示成果、获得奖项,而是为了积淀经验、形成反思,提升理念、形成规律,并加以总结、推广。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应是: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其成果必须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而获得,并对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社会价值,甚至对教育科学发展有一定学术意义。这样的研究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当然成果成熟度的要求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用理想化的成熟度标准去衡量不很成熟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就会挫伤实践者的积极性。我们还要注意鼓励涉足于科研的教师的坚定信心。

中小学教科研成果的评价认定,我想除了对课题研究本身的成果的认定外,还应该包括对学校教科研机制状况的评价认定。我们有必要关注学校是否形成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学校要在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倡导教师及教研组间的合作竞争方面做工作。要通过机制创新以激励、塑造、发展和凝聚教师在“研”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求真效。要倡导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师专家、教研员结成研究共同体,学校部分教师之间结成研究共同体,在形成浓郁学术氛围上下功夫,这才是中小学教科研的真正价值所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浓厚“校本研究”的氛围,实现“科研兴校”的宏伟目标。

五、教改及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力戒“依葫芦画瓢”,要学会变通、合成和更新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项研究成果的完成,不是终结于研究结题报告或得奖。而更要看重该成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能得以推广应用并转化为学校或一定区域的教学效益。离开了成果推广和转化为效益这一环节,教科研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和存在的实际意义。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目前必须重视解决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变通”。我们对好的教改成果不能依葫芦画瓢,照办照套,即使是纯粹本地区本学校的成果,也会因人、因时变迁、由外部环境变化而难以适应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现在可行吗?二是怎样变通更可行?我们要把变通贯穿于教改的始终。

二是做好嫁接与合成。教改过程是一个灵活度大、综合性强、变量多的动态过程。要比较精细地做好相关成果重新嫁接与组合的工作,不断适时地调整、补充与完善。

三是创新很重要。在课改实验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同类型课题别人的教改成果突然又给人产生耳目一新的启发,自己又产生一种创新的灵感,并引发了对相关其它问题的研究兴趣;或者有时觉得自己的教改实践又遇到了全新的问题或障碍,与原来的设计方案相去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潜下心来苦心钻研,或许通过审视自己设计好的教改课题,在重视认识、反省后,觉得有充实、完善的可能,这就必须进行关键性改进,也许会使教改更趋科学。总之我们要关注自己教改的改造、创新,这更有利于落实“实在管用有效”。

六、谨防“科研热闹非凡,课堂教学老套不变,教学质量原地打转”,倡导教师要“能教善研会研”

有人很形象地形容某些学校说:“科研教研热闹非凡,课堂教学老套不变,教学质量原地打转”。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因为教学科研的内容、教研方式与教学实际“两张皮”所造成。中小学广大教师要直接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不可能也不应该走专业研究者的路子。务必要把“教学、学习、研究、推广应用”有机结合。这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是教师的中心任务,而教科研相对次之。同时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又是科研的主阵地,如果离开了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工作,教科研成为无本之木。教师要牢记“教为主,研为辅,研为教服务”,不能只教不研、一味苦干,更不可以研代教,因研舍教。倡导中小学教师要能教、善研、会研。

教育相关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地位;作用

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尤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地位作用明显降低。这种认识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改革开放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确曾经在人们工作生活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是这种认识潜在地把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当作理想状态,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现在,忽略了时代变化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这是非常值得反思的。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于社会基础和历史时代条件.而且这种决定具有根本性、宏观性的意义。因此.无论是评价还是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化进行深入思考、基本把握,如此,才能认清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维度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以社会结构特点看,即是由国家全面统制、存在个人人身依附关系的时代,进入到自主意识彰显、个性得到宽容的时代。这个变迁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变迁,因为这是社会结构中经济关系与经济基础的根本改变。与此决定性的改变相适应,社会意识也必然发生根本变化。计划经济时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国家统制型或政府主导型。在国家与个人的相互关系中.国家的地位至高无上.政治权力与职能覆盖了所有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个人受制于单位、身份、血缘,自主独立性十分有限,个人的利益诉求只能通过为集体服务来实现;而且由于商品匮乏,人民普遍贫穷,人们的身体与心理等基本需求都遭到束缚,存在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个时候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配合政治权力达成极强的集体控制。被赋予超出其应有职能范围的能量和地位,充当了政治全面控制社会意识的抓手:由于这个时代里社会上没有直接为个人利益考虑的选择,现在很多人容易产生错觉,认为过去人们思想道德所呈现出的“纯真的”的高水平,都是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较强的缘故。

改革开放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国家基本退出竞争性领域,社会发展机会不断增加,个人从高度集体化的约束下走出来.身份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人转变为自由人或社会人,成为独立自主的利益主体,自担风险,自负赢亏,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个人利益只有在利他(为他人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实现(获得利润回报)。同时,伴随经济水平从普遍贫穷到基本小康的发展变化,人们在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还获得了更广阔的精神空间,精神需求更加活跃复杂。在此境况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个自由多元、繁荣复杂的局面.其参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骤减.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明显下降.思想政治教育仅成为政治统治、经济服务与人格塑造中的一个非强制性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一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发挥根本保证作用。看到这一点,就不会沿袭旧观念.简单地把思想道德所呈现出的真实“经济人”状态,说成是思想道德的倒退滑坡,并把这滑坡归因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所致。

二、从非信息化到信息化的维度

从非信息化到信息化,以社会发展阶段看,即是由受教育者掌握较少信息资源、被动接受灌输的时代,进入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信息资源占有方面差别不大、身份平等的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信息化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状态。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信息化阶段,作为生产关系的政治上层建筑自然会发生变化。在非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的传递基本上靠人口相传与书信来往.受教育者接触信息的广度较窄、渠道很少,一般而言,在进行教育之前,教育者较被教育者掌握的信息量要大,主客体信息明显不对称,教育者优势显著,一定程度上教育成为社会思想、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而且对于教育者教育的内容.受教育者由于较少受相反观念影响,逆反心理较轻,在这种相对单纯的信息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难度较小,成效也比较明显。

改革开放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人们视野变得开阔,信息总量呈几何级增长的同时,信息传播渠道急剧增多,各种信息顷刻间即可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海量的信息和强大的传播文化环境.时时刻刻对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包括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施加巨大影响。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网络已日渐成为每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不可或缺的帮手。不管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只要愿意和具备相应能力.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资料信息。这种情况下。尽管互联网的即时性、开放性、参与性、隐匿性、自由性等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也导致教育者在信息接触面及接触量上丧失了相对于受教育者的优势,很多情况下教育者的信息掌握甚至都不如被教育者。这个时候,也许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方式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自主能力提高的受教育者.单独的课堂讲授教育作用下降,教育者不得不在思想深度、教育风格以及其他教育载体上下功夫。

三、从传统社会到法治社会的维度

从传统社会到法治社会,以社会治理理念看,即是由乡土色彩严重、权力倾覆一切的时代,进入到民主意识凸显、法眼审视天下的时代。具体而言,这个变迁包含着两个重要转型:一个是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转型。传统中国是一个熟人的社会,社会关系主要由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构成,亲属和老乡成为一个人一生交往的主要对象,礼尚往来是连接这些关系的基本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较为紧密,犯错者所承受的羞耻感和社会压力很大。而现代法治社会是陌生人社会。人们只是机械地、原子式地聚合在一起,不管在形式上怎样结合,但总会保留较大的私人空间,相互之间情感约束较小。现代社会之所以呈现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道德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教育对象——人的道德素质的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便再怎么有效.也不可能抵消掉外在道德环境的影响,使教育者达到过去熟人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只能针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调整思路,在重新定位教育目标与方式上,提升教育效果。

再一个就是从权力社会到权利社会的转型。传统社会是一个权力社会,权力在整个社会具有倾覆一切的中心地位,民众“官本位”思想严重,整个社会的权力集中在个人或少数人手中.权力的运行不在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缺乏民众参与权力运行的渠道与自由空间。相应地,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极不平衡,倾向于填鸭式的单向灌输教育,片面追求整齐划一,不容受教育者发出异样的声音。现代法治社会则是一个权利社会,人们对政治的认识更加趋于理性,权力崇拜的观念不断被削弱,特别是经过近年来强化的普法教育和法学研究,人们逐渐摆脱过去那种政治的压抑状态,个人民主和权利意识大大增强。超级秘书网

教育相关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教程中相关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机械行业成为了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机械行业的发展迅速对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是提高机械行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基础教材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影响了中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相应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更高的层面上说影响了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是第一生产力,而教材是中职教育承载知识的载体,教材的改革和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中职机械基础教程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适应现代企业生产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熟练技术工人和相关的操作人员,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相应的,中职学生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强的技能,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基础教材设置对人才的培养未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特色,中职的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

1、中职机械类基础教材理论性知识多而实践性知识少

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类基础教材理论性知识多、抽象概念多,实践性和实用性知识较少教育教学论文,而中职的教育模式偏向与实践性和实用化较多,教材的编制和难以满足中职的教育和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当前中职所使用的教材抽象理论和机械原理成为了教材的主体,而应用与实践的理论和知识则很少,那么学生在这样的教材指导和学习之下成为理论型人才的可能性较大,学生对教材把握程度越深越能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然而却不能将从教材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不利。教材的理论性强导致了中职的教学与社会生产脱节,

学生缺乏相应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2、中职机械基础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中职机械基础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没有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说也是由于中职机械基础教程中理论性强而实践性较弱,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机械实践能力建立在理论性较强的教材基础之上,而不是基于学生对教材理解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实践经验之上。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以及中职学校学生质量的下降,不利于中职学校的持续发展。同时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使用中专以及大专人才培养模式选取的教材,没有考虑到具体教材与当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未对相应的企业岗位对相应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相应的调查,因此中职毕业生的能力依旧与企业岗位所需人才无法匹配。

3、中职机械基础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与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不符

中职机械基础教材未得到及时的更新致使机械基础教材沿用过去的中专大专教材体系结构,从而基础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与社会对中职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不相符合,从而导致了中职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相应岗位的需要,依旧得重新学习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在中职所受到的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理论支撑作用。教材内容的陈旧落后致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建立在落后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之上,从而对中职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

二、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具体改革措施

1、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设置应以教学大纲为准

教学大纲是教育部制订的教学指导的纲领性文件,是中职指导教学、安排教学的依据,也是机械基础课程进行考核的依据。因此,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设置应以教学大纲为准。虽然市场上的教材大致依照教学大纲进行编制,但由于相应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编写层次和角度的不同,这些教程大多不能针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存在理论型强、抽象概念和理论原理占据整个教材的较多篇幅,然而实践性和实用性知识则较少甚至一笔带过等现象,不符合中职教育对培养人才的真正需要。 首先教育教学论文,教材的编者应依据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由浅入深的逻辑对教材进行相应的编辑和内容的优化,其次相应的编者可针对中职的特殊性和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合适的教材,从而实现中职有针对性的教育。

2、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和中职机械教学的教程选择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而不能一致沿用过去中专、大专的相应教材,应针对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和编写,适当减少理论性的知识和原理的讲述,在构建学生基本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增加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知识的编写,构建新的教程体系,掌握相应的教程的难易程度。同时在对教程的编写进行改革的同时中职教师可在教学中对相应的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构架,从而形成与学生理解能力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学习体系。同时也可分发课程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也可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注重教材的更新和时效性

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相应问题可从教程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弥补,但教程的编写始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注重教材的更新,使中职学生的学习与相应的能力锻炼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与企业和岗位相互适应的实践技能,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使学生真正适应相应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教育相关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教程中相关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机械行业成为了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机械行业的发展迅速对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是提高机械行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技术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基础教材中存在相应的问题,影响了中职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相应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更高的层面上说影响了整个机械制造业的长足发展,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是第一生产力,而教材是中职教育承载知识的载体,教材的改革和发展对中职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中职机械基础教程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适应现代企业生产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熟练技术工人和相关的操作人员,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相应的,中职学生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强的技能,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基础教材设置对人才的培养未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特色,中职的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

1、中职机械类基础教材理论性知识多而实践性知识少

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类基础教材理论性知识多、抽象概念多,实践性和实用性知识较少教育教学论文,而中职的教育模式偏向与实践性和实用化较多,教材的编制和难以满足中职的教育和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当前中职所使用的教材抽象理论和机械原理成为了教材的主体,而应用与实践的理论和知识则很少,那么学生在这样的教材指导和学习之下成为理论型人才的可能性较大,学生对教材把握程度越深越能形成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体系,然而却不能将从教材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不利。教材的理论性强导致了中职的教学与社会生产脱节,

学生缺乏相应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2、中职机械基础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中职机械基础教材的针对性不强,没有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说也是由于中职机械基础教程中理论性强而实践性较弱,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机械实践能力建立在理论性较强的教材基础之上,而不是基于学生对教材理解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实践经验之上。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教材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以及中职学校学生质量的下降,不利于中职学校的持续发展。同时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使用中专以及大专人才培养模式选取的教材,没有考虑到具体教材与当前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未对相应的企业岗位对相应人才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相应的调查,因此中职毕业生的能力依旧与企业岗位所需人才无法匹配。

3、中职机械基础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与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不符

中职机械基础教材未得到及时的更新致使机械基础教材沿用过去的中专大专教材体系结构,从而基础教材内容陈旧落后,与社会对中职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不相符合,从而导致了中职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相应岗位的需要,依旧得重新学习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在中职所受到的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理论支撑作用。教材内容的陈旧落后致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也建立在落后的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之上,从而对中职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

二、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具体改革措施

1、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设置应以教学大纲为准

教学大纲是教育部制订的教学指导的纲领性文件,是中职指导教学、安排教学的依据,也是机械基础课程进行考核的依据。因此,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设置应以教学大纲为准。虽然市场上的教材大致依照教学大纲进行编制,但由于相应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编写层次和角度的不同,这些教程大多不能针对中职教育的需求,存在理论型强、抽象概念和理论原理占据整个教材的较多篇幅,然而实践性和实用性知识则较少甚至一笔带过等现象,不符合中职教育对培养人才的真正需要。 首先教育教学论文,教材的编者应依据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由浅入深的逻辑对教材进行相应的编辑和内容的优化,其次相应的编者可针对中职的特殊性和教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编写合适的教材,从而实现中职有针对性的教育。

2、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和中职机械教学的教程选择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而不能一致沿用过去中专、大专的相应教材,应针对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相应的选择和编写,适当减少理论性的知识和原理的讲述,在构建学生基本而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增加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知识的编写,构建新的教程体系,掌握相应的教程的难易程度。同时在对教程的编写进行改革的同时中职教师可在教学中对相应的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构架,从而形成与学生理解能力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学习体系。同时也可分发课程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也可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注重教材的更新和时效性

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相应问题可从教程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中进行相应的弥补,但教程的编写始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中职机械基础教程的编写应注重教材的更新,使中职学生的学习与相应的能力锻炼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与企业和岗位相互适应的实践技能,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使学生真正适应相应岗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教育相关论文篇7

关键词:词频分析,共词分析,聚类分析

研究生学位论文反映本专业研究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所撰写的毕业论文,是其科研成果的结晶,反映了作者独立进行科研活动的能力。在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寻找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是必需环节,有些研究者通过广泛阅读文献,有些研究者通过文献计量学和内容分析的手段,常见比如发文统计、知识图谱分析等。从文献生产、供给的角度,这有助于研究者在短时间内低成本地激发新的想法,迅速获得相关文献并寻找研究空白,获得较大的知识收益,有利于知识的产生、传播和累积。

论文的关键词是文章内容的提炼及核心思想,在某一学科中,如果某些关键词在众多的论文中反复出现,就说明这些关键词是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以教育技术学专业为例,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和论文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探析,并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以期探讨进步。

1.研究过程

1.1主要的分析工具

论文分析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离不开相应软件的辅助。本研究中主要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抽取论文中的关键字段,形成高频词一论文矩阵,Python进行聚类分析,Excel作为Python的输入,以及进行简单的统计。

1.2数据采集和处理

中国知网上收录的论文数量较多,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数据来源。通过本校数字图书馆访问中国知网,选择“博硕士”类型,并以“教育技术学”为“学科专业名称”进行检索,共获得研究样本7937篇研究生学位论文,然后按照NoteFirst格式采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题录信息。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将论文的发表年份和关键词提取出来,输出成EXCEL格式。

共词聚类分析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步骤:首先选定参与共词分析的高频关键词并构建共词矩阵,然后将共词矩阵转化为相似矩阵,然后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对结果进行解释。关键词的选择,目前有TOPN,正太分布法,齐普夫第二定律等几种常见的方法。

经过统计分析,本文样本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故本文选择累积百分比20%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生成如表1所示的共词矩阵。

为了消除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用Ochiia系数将共词矩阵转化成相似矩阵,即将矩阵中的每个数字都除以与之对应的两个关键词总频次开方的乘积,该矩阵主对角线上的数据均为1,代表高频关键词自身的相关程度,如表2所示。

2.研究结果

2.1关键词的词频分析

词频分析法通过对关键词中高频词汇的分析,能够确定某一学科的研究热点及其变化。本研究共收集到7937篇研究样本,对所有关键词进行统计排序后,得到排名靠前的20个关键词,表3提供了前10个关键词。

观察上表数据,可以发现,教学设计出现频次远超其他关键词,在教育技术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信息技术和网络课程占据第二和第三名次,说明教育技术学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比较深入和频繁。

为了进一步探究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故对各年度所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可以得出各年度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表,具体见表4。

表4显示了高频词的变迁过程。观察上表可以发现,首先历年排名靠前的关键词都有教学设计和网络教育,稳定性比较好,正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也可以看出,2000年后的“技术”,主要指网络技术。其次教育技术已经处于信息化教育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关键词主要有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网络学习、教育游戏、移动学习等。从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可以看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现象已成为研究热点,这一时期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不再仅限于媒体本身,而是从信息化学习方式人手,考察技术、人和教育三者间的关系。

2.2关键词的共词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的多元分析技术的总称,基本思想是基于研究对象的样本或变量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或亲疏关系。

层次聚类按照距离度量的不同分橐韵录咐啵single-linkage、complete-linkage、average-linkage、ward-linkage。现有同类型的论文中,均采取层次聚类法对共词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但是并没有针对上述不同情况给出对比分析,本文使用Python第三方库scipy中的层次聚类函数以及dendrogram方法,对多种度量的聚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ward-linkage方式的聚类效果最好,具体聚类树如下图所示。

观察该层次聚类树状图可以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高频关键词大致聚为5类,具体分类如下:

第1类:学习方法研究,关键词包括知识管理、大学生、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策略、非正式学习、知识构建等。该类研究主要以如何提高学习的效果为目的,寻找和对比多种学习方法,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第2类:教师与教育技术研究,该类研究主要由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技术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师范生、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等关键词构成。这一主题的研究主要围绕教师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着力提高教师运用新型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从事教学活动。

第3类:网络教育教学研究,主要由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网络、网络学习、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网络环境网络教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关键词构成。网络教育以互联网为载体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涌现出在线教育和MOOC等新型教学方式。

第4类: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育模式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研究、翻转课堂等关键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等都成为该学科内的研究趋势。

第5类:设计与开发应用研究,主要由设计、应用、对策、开发、现状和应用研究等关键词构成。教学设计与应用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目标和价值体现,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手段,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教育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应用实践。

3.研究结论

3.1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热点保持稳定。从关键词词频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是全量数据的统计,还是历年关键词数据的统计,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都是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远程教育等。这些核心关键词,包括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等其他高频关键词在内,都显示出中国教育技术牢牢把握学科定位与目标,重视教与学的应用与研究,而且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是中国教育技术领域近20年研究的热点。

第二,教育技术学在走向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上的融合,即教育理论层面、技术层面、理论和技术结合的层面。在前文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由何克抗教授正式倡导的混合式学习概念,更是最好的证明。一是教育理论层面,主要体现在教育理论基础的变化上。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焦点,已经由建构主义转向混合式学习。在词频分析中的历年高频关键词中,可以看到建构主义的排名在2004年以后,就比较靠后了。二是技术层面,教育技术已经从基础的视听技术,发展到了网络信息技术为主,多种基础技术为辅的阶段。但就像网络没有取代报纸一样,粉笔和黑板也依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教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它们以整体融合的形式,出现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三是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层面,不同的教育与学习理论,需要各种不同的技术作为支撑,而各种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优化教学效果而服务。共词聚类分析中发现的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及学习模式研究,说明教育技术工作者已经开始关注适应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的创设。

3.2启发

第一个启发是要自信。有人说,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不如教育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论信息技术能力不如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多数人都看到了这个现象,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变得不自信和迷茫,那就有些妄自菲薄了。因为教育技术学是交叉学科,本专业的学生跟其他专业的学生比的就是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实力”,这才是教育技术学特色和优势的所在。本专业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中,可以遵照南国农老前辈的指导,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g的融合,并牢记二者“相乘”的关系,双翼齐飞,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技术的中国道路。

第二个启发是要并重。包括电教并重和教学并重,主要是为了解决目前教育技术学出现的误区和问题。电教并重是指要认清教育技术姓“教”不姓“电”,信息技术只是教育技术的一种支撑,教育技术所研究的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并重是指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而且其立足点在学而不在教,因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第三个启发是要融合。不仅是教育技术学内部的融合,还有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如计算机、心理学和传播学,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举例来说,目前计算机领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教育技术领域已经在进行虚拟现实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相关研究,但深层次的融合,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落地的尝试,还需要尽快开展和总结。

4.结束语

教育相关论文篇8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研究的重要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民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内有军阀混战,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外有帝国主义国家插手的分裂活动,使得民族矛盾激烈凸显,民族教育问题显著突出,选择边疆基础教育来研究,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当时边疆基础教育中的问题做一澄清,对现代民族教育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区域上选择边疆,首先边疆的教育历来被忽视,边疆的教育发展更是步履缓慢。然而,民国政府成立以来,社会动荡不安,边疆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使得民国政府深深地意识到了边疆的民族问题对于维护统治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民族教育乃民族问题之根本,是解决其他民族问题的先决条件。因此,为抗日和国防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故本研究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期望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的相关研究综述

学界各家历来对于边疆教育尤为重视,关于边疆基础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多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国防和抗日的需要,大力发展边疆民族教育。于1930年2月成立蒙藏教育司,依照三界二中全会关于“优待蒙藏学生的决议”,教育部会同蒙藏教育委员会相继颁布了《蒙藏委员会保送蒙藏学生办法》和《待遇蒙藏学生章程》,其中对蒙藏学生的学费以及升学优待政策有明确的规定。1935年教育部依据中央常务委员会关于“蒙藏教育的决议”,制定并颁布《推进蒙藏回苗教育计划》,将边疆学生的优待范围扩大至苗回学生,进一步扩大了边疆民族教育的范围。除此之外,蒙藏教育司于1943年将历年来颁布的法令法规汇编成《边疆教育法令汇编》(教育部边疆教育司编印,1944年),同年还编辑印行了《边疆教育概况》(教育部边疆教育司编印,1944年),具体记录了民国24到民国31年间民国政府的边疆教育概况,其中对于边疆基础教育发展的激励教育政策有所涉及,随后1947年又出版的《边疆教育概况续编》(教育部边疆司印,1947年),具体记录了各省举办边疆教育的概括,并附有各项数据统计,对于各省的民族教育实施概况记录详实。尽管如此,但截止目前,尚没有专门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发展边疆基础教育激励政策研究的成果,涉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散见于教育史和民族政策史等著作中的部分章节中,或是对某些教育机构的相关研究中,相关论文也只涉及到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的某一方面,笔者现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做以下分析:

(一)在边疆史和教育史专著中的相关研究

最早的一本有关边疆教育的著作是商务印书馆于1936年出版的刘曼卿女士的《边疆教育》,该书是刘曼卿女士亲赴康藏历时三个月之久,深入调查的基础之上所编著的,全书分为三篇,其中在第三篇“计划”篇中对于实施边疆教育的理论原则、教育经费的规划、师资培养等有具体的阐述,其中师资培养中对于教职员的激励政策深刻的见解。[1]另有曹树勋的《边疆教育新论》一书不仅对于边疆民族教育的方针、边疆教育的语言和经费有所涉及,尤其是对于边地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优待政策进行了具体的论述。[2]建国以来出版的第一本民国教育史专著是熊明安编著的《中华民国教育史》,该书第七章中,对国民政府的边疆教育政策、推进边疆教育的主要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其中关于教员的激励政策有所涉及。[3]关于这方面的著作还有:高时良的《中国教育史论丛》(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申晓云主编的《动荡转型中的民国教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二)在民族教育史和民族政策史中的相关研究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吴明海主编的《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该书的第二章是关于中国近代中央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的研究,其中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教政策的论述中具体阐述了有关边疆民族学生在经费,升学等方面的优待政策以及对于边远地区教育督导员的相关优待政策。[4]另有滕星、王军编著的《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其中第十一章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史中对于少数民族的激励教育有所阐述。[5]相关的论文中有代表性的有马廷中的《民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一文中对民国时期颁布的边疆民族教育法令、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职工实行的奖励政策、对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实行的倾斜政策、发展民族初等教育的政策等做了全面的论述。[6]除此之外,相关的论文还有: 张双志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以蒙藏问题为中心》(载《中国藏学》,2003年第4期)、张建中的《战后边疆教育的衰退及其原因分析》(载《教育研究》,2011年第1卷第5期)、周泓的《民国时期的边疆教制度》(载《民族教育史》,2000年第4期)。

(三)在对民族管理机构研究中的相关研究

对民族管理机构的相关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王海文的硕士论文《南京国民政府蒙藏教育司创设及其实践研究》一文,在描述蒙藏教育司的创设动因、机构设置及其职能的基础上,对于边疆教育政策的制定,边疆教育的视导与考察,教材编译与边疆文化研究,边疆教育经费及师生优待等做了系统介绍,其中边疆教育经费及师生的优待占有很大的篇幅。[7]期刊论文方面有田正平、张建中合作的《近代边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创立与演变—-以中央政府一级为中心的考察》一文,其中对于中央一级边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机构性质和作用做出了如下概括:“这一部门是近代中央政府出于解决边疆危机和在边疆地区发展新式教育的需要得以设立,在抗战期间获得快速发展,并在20世纪40年代末最终形成,部门的设立为推动近代边疆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8]周竞红的《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一文中的第二部分对边疆民族教育政策中有关边疆基础教育经费以及对蒙藏学生的招生政策上的优待都有具体详细的阐述。[9]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朱慈恩的论文《蒙藏委员会与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等。

(四)以某类专题为中心的相关研究

1.专门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学生的激励政策的相关文章:张建军的《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族学生的保送升学政策及其变动》一文中就优待蒙古籍学生升考内地大专院校的政策法规,做了系统论述,对当时蒙古籍学生升学保送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有全面的阐述。[10]余书麟的《战后我国边疆教育建设之途径 》一文中提到边疆师范生除了享受内地师范生同等待遇外,学习期间的医药、书籍费用均由国家提供,并且免除徭役,作为对学生的激励。[11]与此相关的文章还有: 曹树勋的《抗战十年来中国的边疆教育》(载《中华教育界》复刊,1947年第1卷第1期)、王一影的《泛论边疆教育夷族青年的教育与训练》(《边政公论》,1941年第1卷第3、4期)。

2.专门研究国民政府捐资兴学问题的相关文章:李敏的《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捐资兴学产生的的历史动因》一文从传统伦理道德影响和政府的政策激励两方面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捐资兴学产生的历史动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12]高耀丽的《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对策以及启示》一文对于民国时期边疆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中关于社会团体的捐资兴学的激励的阐述是一个重要方面。[13]

3.专门研究边疆师资的相关文章。顾岳中在《抗战建国中我国社会教育及边疆教育概况》分为边疆学校员生之救济;边疆教育师资之训练;边疆学校及教育机关之增设三部分,期中对于边疆基础教育的激励政策做了系统的阐述。[14]此外黄熙庚的《边疆教育的特性及其应有之设施》一文中关于边疆师资训练中对于改善边疆师资待遇有详细的论述。[15]武志华2010年发表的硕士论文《国民政府蒙旗教育政策及相关措施》在蒙旗教育政策与实践中有关于师资培养与师生优待等方面做了系统的论述。[16]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有:方东澄的《边疆教育问题概况》(《边疆半月刊》,1937年第2卷第2期)、宗亮东的《边疆教育的三个重要问题》(《教与学月刊》,1940年第5卷第7期)等。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总体来说,学界已经对民国时期边疆民族教育政策方面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这些成果对于深入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教育政策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和充足的条件,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边疆基础教育激励政策研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缺乏整体的研究。对于民国时期时期边疆民族教育激励政策研究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目前学界尚没有一部专门以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边疆基础教育发展激励政策研究为题的成果,大多是以激励政策的某个方面为题展开的研究,而且散见于民族史,民族教育史和边疆史等的研究成果也不多。

(二)研究深度有待提高。目前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基本停留在对政策的罗列和陈述上,缺乏对政策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于实施效果也只是做数量上的罗列,而对优缺点,社会影响以及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的挖掘不够,亟待进一步的拓展深入,这也正是后续研究中有待深入挖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刘曼卿.边疆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2]曹树勋.边疆教育新论[M].台湾:正中书局,1945.

[3]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吴明海.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滕星,王军.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6]马廷中.民国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5).

[7]王海文.南京国民政府蒙藏教育司的创设及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8]田正平,张建中.近代边疆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创立与演变——以中央政府一级为中心的考察[J].社会科学战线,2008,(3).

[9]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3).

[10]张建军.南京国民政府对蒙古族学生的保送升学政策及其变动[J].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2009,(9).

[11]余书麟.战后我国边疆教育建设之途径[J].教育杂志1947,(2).

[12]李敏.论南京明政府时期捐资兴学产生的的历史动因[J].南方论刊,2007(8).

[13]高耀丽.民国时期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对策以及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3(3).

[14]顾岳中.抗战建国中我国社会教育及边疆教育概况[J].教育杂志,1939,(12).

[15]黄熙庚.边疆教育的特性及其应有之设施[J].贵州教育,1942,(7—9).

推荐期刊
  • 教育
    刊号:14-1331/G4
    级别:省级期刊
  • 时代教育
    刊号:51-1677/G4
    级别:省级期刊
  • 宁夏教育
    刊号:64-1003/G
    级别:省级期刊
  • 统计教育
    刊号:11-3215/G4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