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励志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1-02 21:16:30

励志教育论文

励志教育论文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也较为关注大学生的励志问题,但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缺乏有效的励志教育,导致大学生励志人生观树立的滞后。这里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第一,无鲜明知识体系,体现不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的特色。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该部分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鲜明性,只是零散地分部于人生观和职业观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也只是顺带而过,知识的讲解相对生硬死板,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无法帮助他们培养励志品质。第二,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担任了全部的角色,整个教育过程只是对励志知识的灌输。作为旁听者的学生对高深的理论知识无任何情感共鸣,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甚至对教师的提问产生心理抵制。第三,缺乏与时俱进的理论知识更新,无法保持励志教育的活力。虽然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开设有励志教育专题讲座,但是知识内容陈旧。从大学生的需要来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是应该能为他们提供解决人生社会问题的思想指导。人所处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性和变化性,使得人不断出现新的人生社会问题。教育知识内容上的落后就会与学生产生距离感,甚至被学生嘲笑落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内容

(一)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励志教育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文化类型多样,今天我们所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民族文化体系。自上个世纪中国遭受西方列强殖民以来,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落后的文化,对其进行全盘否定。80年代,盲目的崇洋之风在青年人中的盛行,使得刚刚起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全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励志教育更是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如错误地将个人主义的成功方式作为衡量人才的社会性成功标准。当下人才出现的“有才无德”的现象,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高校思想政治领域中励志教育的道路。纵观西方发达国家,无不在对自己公民的励志教育中将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如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式励志教育。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才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民族特色的体现。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不论是从地域上划分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各少数民族文化,还是从流派上划分的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文化,都为今天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励志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然传统文化的融入不能是机械化的,而应该是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要将那些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能体现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格的内容,放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教育中来。

(二)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的灵魂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励志教育是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接班人服务的,因此不能错误地将我国励志教育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个人主义的成功教育。这就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而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主导地位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的时代特色体现。

(三)将职业中的励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

走向生活是教育生命力的唯一出路,能够指导大学生今后的生活更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标准。人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包括了家庭生活、公共生活和职业生活。人的励志的更多需要被表现于职业中。因而励志教育的成功与否更多地体现于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中。同时职业本身所具备的实践性特点使得职业中的励志更倾向于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的实践课程。但需要注意: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不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职业信仰的培养。第二,大学生虽然没有真正在社会中从事某个职业,但是大学教育是不能脱离社会的。而大学阶段每个专业必要的实践课是不能少的,在这些针对不同专业的职前实践教育中培养一种励志的理想信念是很重要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应该拓展到这些专业实践教育中来。

(四)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与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结合起来

赋予人性化的励志教育才是成功的励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人性化的励志教育是在成功感和幸福感中去培养人的坚强品质。只有让学生产生幸福感,他们才会去相信教师所传授的励志理想和信念,才会主动用这些励志理想和信念去实践自己的人生。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的措施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开展多种模式的励志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励志教育应该是以课堂教育为主,应该是模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如榜样励志教育、励志自我教育和励志实践教育。这里需要注意:第一,巩固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首先,构建多样化的励志知识体系,如框架式的励志知识体系要突出重点、层次分明,串联式知识体系要设计好层层递进的问题,专题式知识体系要有清楚的逻辑条理。其次,鼓励课堂情景教学。教师单一地讲授励志教育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课堂情景教学所营造出的浓郁情感氛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直观形象的把握,能对教师的理论讲授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第二,榜样励志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借助于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榜样的高尚励志情操和优秀励志事迹等所进行的一种示范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榜样励志教育要选择那些在现实中足以为大学生效法,并能够贴近他们心理特征的人物,从而使他们成为大学生的励志偶像。第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自我教育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大学生励志进行激励和引导,使得他们在励志的自我认识、励志的自我规划、励志的自我激励、励志的自我控制和励志的自我提升中不断升华,达到培养励志品质的目的,并自主地开展励志的自我实践。第四,励志实践教育除了上面提到的与不同专业的职业教育结合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在高校社团活动中开展励志教育。内容多样的高校社团即是大学生兴趣培养的好地方,也是他们学习社会合作与他人交往的好场所。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励志实践教育更是要利用好这个好的场所去培养大学生的励志品质。

(二)鼓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开展多媒体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单纯的板书式教学往往使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去跟随教师抄笔记。学生也只能靠教师用语言所勾勒出的景象去想象,互动式教学也仅仅停留于机械性的一问一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多媒体教学具有的图、文、声并茂和活动影象的特点能为大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直观性地突破视觉的限制,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教学互动欲望。但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前设计一些教学的过程和内容,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还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紧扣主题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视频材料。

励志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 励志教育 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139-02

一、励志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紧迫性

关于励志教育的概念,集中在两个字上,即“励”和“志”。首先是“志”,我们要立什么“志”,是考大学的志向,是发财的志向,是升官的志向,还是什么其他的。其次是“励”,这个字有两种解读,一种是解读成“砺”,是磨砺、砥砺的意思,是个人行为;另一种解读是字的本义“励”,就是激励和鼓励的意思,显然是教育行为。从励志教育的总体来看,应该是两种意思都有,即个人砺志和教育砺志。

励志教育,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励志作为一种品质,可以用三个带有“坚”的词来表示:第一个是坚信,第二个是坚强,第三个是坚持。这是励志最重要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坚信的层次,就是对信心的坚定,是解决一个理想和目标的问题。如果我们对目标没有信心,那不可能是励志的。不过,励志还需要在信心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再往上一个台阶,就是有信念。信念比信心还要高一个层次,而更高层面上的是一种信仰。信仰是抬头仰望心中远大的东西,那是一种理想,是自觉追求的一种东西。对我们老师来说,应该去追求心中的理想,并努力培养拥有理想的学生。第二个是坚强的问题,它是指面对困难和挫折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励志就是要敢于面对困难,面对失败,有挑战困难和失败的勇气。第三个是坚持,坚持是人的意志力的问题,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励志就是要用坚持来创造奇迹。励志教育就是让孩子们明白,只有不断坚持才会创造奇迹。综合以上三方面,可以说励志教育是信念教育,也是道德教育,更是赏识教育。

如今大多独立学院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状况:一方面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感觉压力比较大,对未来前途较为担心,孤独无助;但另一方面又缺乏明确的志向,整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感到空虚、寂寞、茫然、郁闷、无聊与无奈,学习上倦怠并充满消极情绪。一些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社会生存能力越来越令人担忧,而心理问题、品德问题更是越来越突出。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学生缺乏励志目标。因此,对当代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是独立学院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励志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成功需要,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素质。

二、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加强励志教育尤为必要

(一)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较强,重视社会实践,但有些怕苦怕累,需要加强励志教育,使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

独立学院学生一般家庭背景和物质条件比较优越,从小所受的教育较好,体现在他们身上也就是思维比较活跃,阅历较广,独立性较强,对社会的了解相对较深。还有很多学生受过特长教育,在文体、书画、口才、沟通、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能力,他们更有实力和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艺体育活动及社团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能力,今后有望成为社会欢迎的具备知识、能力、素质的精英型人才。但是由于其生活环境较好,条件优越,从小没受过什么苦或挫折,同时人生选择定位又较高,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所以在成功之路上需要加强励志教育,激发起克服困难的信心和能力。

(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需要加强励志教育,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恒心,努力学习,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

独立学院学生是在三批本科段次上录取学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偏科现象严重。大多学生希望取得好成绩,希望成为学业优秀的学生,但不能够坚持,也怕吃苦,缺乏刻苦精神。部分学生甚至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饱满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不够。针对这些情况,加强励志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励志教育,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勤奋刻苦的精神,使其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行为特点,更需要加强励志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在行为上自律性差,生活往往没有规律,用于上网或其他娱乐活动的时间较多;他们的独立意识较弱,没有主见,往往易受外力影响;他们的爱好广泛、兴趣多变,常常是泛而不精;他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较差,团队意识和服从纪律的意识较淡薄,往往我行我素,很难组织起来成就大事。通过励志教育,可以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坚持为目标而奋斗。

(四)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特点,也需要大力加强励志教育

独立学院学生思想较为开放,思想意识多样化,其中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强;他们价值意识较强,而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协作意识相对较弱;他们的政治取向主流,政治态度积极,政治动机多元化;而他们学习目标都很现实,缺乏远大的志向和人生目标,因此,尤其需要对他们加强励志教育。

三、如何开展和加强独立学院的励志教育

开展和加强独立学院的励志教育,途径和方法很多,重点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得以体现。

(一)辅导员积极探寻符合学生特点的工作方式方法

独立学院学生的总体成绩和学风虽然比不上一本和二本的学校,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问题而造成,而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缘故。所以在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全面培养意识,更需加强对独立学院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辅导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必须教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学会自立,遇到问题时要自己克服解决,而不是依赖辅导员;必须教学生学会利用各种方式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而不是只会发短信或打电话问辅导员;必须教学生学会感恩,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提高辅导员科研水平和理论思维能力。具备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就业指导及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使辅导员具备做好学生工作应有的政治理论素养。独立学院应该大力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学习和培训,学会应对学生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要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鼓励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

(二)通过主题活动的途径来开展励志教育

开展励志文化节,通过阅读励志类的书籍,诵读励志名言名句,聆听励志报告,观看励志电影等一些励志实践活动,以及开展励志之星的多元评价。其实,虽然有的只是刚刚开始,但是只要一直做下去,坚持下来,这颗励志的种子,一定会深深扎根于学生们的心田。

(三)通过课堂尤其是第二课堂开展励志教育

把励志这个主题演绎到我们课堂中,一方面融入我们的教学内容里,另一方面是渗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励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拥有坚信、坚强、坚持等励志的核心品质,每门学科的老师都是可以做到的。

高校第二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磨炼意志、砥砺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励志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励志教育纳入大学生教育体系;在机构体系上,把励志教育纳入学院团委学生会的日常工作中,组织各种励志教育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要让学院第二课堂成为励志教育的实践磨砺平台;通过独立学院第二课堂励志教育的环境来熏陶学生励志,如在学院拉标语、写口号等。

(四)充分利用爱心激励、动机激励和兴趣激励的方法,结合心理教育,加强对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的励志教育

在实践中打造专业化队伍,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励志教育相结合,将励志教育贯穿和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各项工作。

[ 参 考 文 献 ]

[1] 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70-17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静,刘利才.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J].学术论坛.2008,(8):202.

[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N].人民日报,2006-10-19.

[5] 李祖超.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教育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励志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励志教育;技工院校;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3

语文教育在技工院校中并不属于主修课程,但是却对学生生活与学习起着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懂得理解文字,更需要通过文字提升学生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与自我认识,懂得思考,并且树立积极的精神状态。而励志教育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尤为重要,符合时展的需求。

一、励志教育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中的必要性

励志教育主要是培养个人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个人生活、工作与学习动力,让个人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身所奋斗的目标中。在技工院校中,学生一方面来自普通低收入家庭,缺乏专业系统的综合素养教育,生活处于社会的底层;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知识储备能力与基础知识薄弱,相对其他高等学校的学生来说,技工院校的学生在自身社会角色上缺乏自信心。面对这种精神状态的低迷,在教育工作中更要积极的通过励志教育让学生充分的肯定自我,相信通过积极的学习与勤奋努力的工作可以改变自身命运。这种积极的内心信念对学生在校学习以及今后的人生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在精神层面处于低沉消极状态,那么将会影响其一切的生活状态。自卑的心理状态甚至会导致心理扭曲,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对社会的不良影响。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文字教育,更是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与社会观。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章或者思想引领性教育让学生摆正生活态度,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的投入到生活中。对生活应该抱有积极的希望和永不磨灭的生活动力,不能随意的自我放弃。而这些都可以在语文教育中通过优秀文章与思想达到学生的思想与行动的引导效果。

学生群体中的意志消沉不仅仅关系到个别学生,这种消沉的精神状态会产生传染性,导致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都散发着消极的精神状态。这种危害性不仅仅影响学生个人,甚至因楦霰鹧生的意志消沉做出的过激行为会对他人以及整个学校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学校未来的发展。如果产生恶劣影响,甚至会对所有技工院校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产生阻碍。技工院校学生在不良的舆论影响上会打上一种标签,如果人们将不良印象与技工院校学生标签划归到一起,那是对所有技工院校学生的不公平。因此,要积极的改善技工院校学生的精神面貌。

二、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励志教育的操作方法

(一)经典名人励志故事

励志教育最常规的方式是通过励志名人故事开展,可以通过成功人士的实际案例来达到学生思想上的震撼效果。特别是从低处做起,从平凡做起的名人,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个人努力有紧密关系,不一定是依靠个人的家庭背景或者个人的显赫出身,避免学生因为出身情况不高而导致的意志消沉。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故事做一定的实际案例教育,通过贴近性的事实告诉学生,即便是技工院校的学生,未来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努力也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二)励志主题讨论

可以通过具有励志性的话题讨论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话题讨论需要教师有较好的引导性,对于整个话题讨论的方向做有效的辨识与引导。当学生出现消极思想倾向时可以通过积极的思想来做有效的调整,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有较大的考验。主题可以是社会新闻中的积极案例,通过实际话题的讨论来让学生发现生活的励志面。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对陈旧经典励志故事做有效的补充,让学生感受到更加鲜活的例子。

(三)积极开展私下沟通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网络上开始流传各种励志美文,从中可以获取到生活向上的动力。语文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私下QQ群或者微信朋友圈的联系来分享美文,同时可以依据美文内容进行有效的讨论。在日常也可以多通过私下交流来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从而提供更为针对性的励志文章分享。与学生建立课下的良好友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做朋友,在学生产生思想困顿的时候可以提供一定的思想指引。可以依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情况做对应的语文教育内容安排。

(四)丰富教学形式

励志教育不仅仅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做引导,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励志影片来达到引导作用。一般励志影片具有较强的煽动性,例如《幸福来敲门》这部经典的美式励志影片,就可以充分的让学生明白,人的出生可能是很普通的,但是由于自身坚强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可以有效的改变自己与他人的命运。让学生们相信,命运会眷顾那些积极生活与努力奋斗的人。电影作品由于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表现,同时人物演绎出神入化,比单纯的文字语言有更强的感染力。文字语言需要学生去理解与想象转换,但是影视作品则可以更直观的阐述其核心思想。

三、结束语

技工院校的语文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广泛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把控语文教育。技工院校语文教育较少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束缚,教师可以从分利用时机更多样化的开展实际课堂教学,充分的以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来吸引、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不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在非实用性理论的记忆学习上,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做创新性尝试教育。在励志教育中也可以运用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来达到实际的精神教育意义。这需要语文教师明确自身教学的重要性,积极的学习多种信息资料,多了解学生,充分的利用学校有限的硬件与软件资源做课堂升级改造,让励志教育发挥出不同凡响的实际作用,让技工院校的学生有一种新时代的崭新面貌。

[参考文献]

[1] 陈玲.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目标[J].学园,2014,(12):171-171,172.

励志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大学生 励志教育 文化载体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产生了新时代的特征。新时期大学生普遍个性张扬,崇尚自由,但也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抗挫能力差等缺点。在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同时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和严峻就业压力。由于缺乏可行的应对方法以及科学系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大学生容易陷入一种没目标、没志向、没激情的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对未来缺乏信心。

最新的一项调查就显示,大约80%的同学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10%的同学考虑过自己的人生追求,仅仅只有10%左右的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因此正确引导和鼓励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目标, 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励志教育在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励志教育形式多样,本文探讨了当代高校励志教育现状及文化载体建设途径。

一、我国大学生励志教育现状

励志教育, 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 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 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 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成功品质, 激发大学生潜能的教育。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励志教育基本上处于自发组织的无序状态,部分高校对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不重视, 多数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励志教育机构, 缺少规范化的管理, 还有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功利性太强, 开展励志教育主要是为了走过程、摆排场、做表面文章, 存在相当严重的形式主义。

(一)内容上:传统说教为主,被动接受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上更趋现实性,更多考虑的是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将理想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价值观凸显出现实性与功利性色彩。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励志教育主要还是以传统思想教育为主,诸如《论语》《孟子》中“凿壁偷光”“卧薪尝胆”等励志故事,“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之类的说教,传统的理想信念很难使当代大学生信服,有时甚至会使其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

(二)形式上:教育方法单一,时效性差

传统的大学生励志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灌输、教师讲授、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 形式单一;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通过接受海量的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思路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活跃,对事物的认识有独到见解。内容呆板、忽视学生特点、与当代大学生实际需要结合不够紧密的励志教育方式, 得不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实效性差。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励志教育开展得不够理想,没有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进行励志教育,实效性不强。当前高校进行励志教育的主要形式多是读书励志、理论课教学等形式,忽视学生特点,学生觉得空洞无味,缺乏积极主动性。

二、依托文化载体开展励志教育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依托文化载体开展励志教育是指依托文化的软实力,激发人在困境中的潜力,使人不畏艰难,为了理想努力奋斗拼搏,建立一种新的生活信心,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历程中不断的自我鼓励和自我学习,实现学生“个体”与高校“集体”的和谐发展。

(一)励志文化载体建设可以最大发挥学生的潜能

据调查, 当前高校15%左右的大学生没有具体奋斗目标或缺少目标,各高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各种原因退学, 每年均有5% ~ 10%的大学生不能按时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这不仅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不良影响,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少的损失, 而且也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不必要的消耗和浪费。将励志教育的内容溶于文化建设之中,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培育和构建积极向上的励志文化,使大学生具有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从而激励他们朝既定的目标前进,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去乘风破浪。

(二)励志文化载体建设可以促进高校三大任务的实现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高校的三大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高校励志文化载体的构建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为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它对全校师生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精英化转变,积极向上的励志文化可利于上述三大任务的实现。

(三)励志文化载体建设可以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体现在高校的大楼上,而是体现在它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是其他高校无法复制和超越的。如果整个学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崇高的理想,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可以极大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三、新时期高校励志教育文化载体建设

柏拉图说: 一个人从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学习,好的行为是一个有好的本性倾向的人与好的环境接触的结果。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大众传媒所承载的各类新闻信息、影视剧、广告、流行音乐等五彩缤纷的内容,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首选的休息放松和休闲娱乐方式,当代大学生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赖感逐渐增强。然而,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缺乏鉴别力,这就需要高校为其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构建系统的励志教育文化体系。

(一)发挥文学、影视作品对励志教育的促进作用

1.文学作品的感染作用

依托文学作品进行励志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种方式,渗透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学开展励志教育,可鼓励大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励志佳作,图书馆里有很多经典名著,如《老人与海》《当幸福来敲门》等,可鼓励大学生多借来读;同时学校还可建立流动图书馆,大学生之间把好的图书互换阅读,形成思想上的交流与共鸣。

在内容选取上,要充分考虑新时期大学生的个性,励志图书也应该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励志故事、语录,又有当下人的励志写照。可以建立一个关于励志教育的书目,一方面,教师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推荐图书,另外一方面,高年级也可为低年级推荐、男生向女生推荐、女生向男生推荐等。同时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对这些作品进行鉴赏分析,老师指导,学生交流。

2.影视作品的渗透作用

影视作品在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等励志教育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像《奋斗》、《北京青年》等青春励志影视作品在当代大学生中备受宠爱。这些作品融合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特点,结合了当代青年人的生活思维方式,着重体现了青春的精神内涵——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

因此,青春励志影视作品应该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突破点,以昂扬蓬勃的青春特质为亮点,鼓舞激励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用青春励志为青春学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导出一条健康的渠道,成为承载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

(二)发挥励志讲座的熏陶作用

学校可根据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励志教育专家或者对此有研究的教师定期为学生做励志教育讲座。举办有关人生、理想、奉献的讨论会、演讲会, 开展具有教育功能的讲座、调查、阅读活动,还可采取记诵校风、校训,聆听杰出青年事迹报告,聆听成功人士专题报告等形式激发大学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潜质。励志讲座寓教于乐,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努力使励志教育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是青年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高校应该站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青年学生的培养工作。当前高校的发展面临更多的挑战,培育和构建高校励志文化显得至关重要,这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构建积极向上的高校励志文化,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戴春平, 廖远兵, 何秋霞. 如何构建高校励志德育教育新模式[J].茂名学院学报,2009( 4) : 26- 29.

励志教育论文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国防教育 励志教育 载体选择 载体运用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为什么要对天之骄子——大学生开展励志教育呢?当前,有少数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没有奋斗目标;价值取向扭曲,缺乏自我认同;对人生没有信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精神,等等,甚至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当然,原因多方面的,但归根究底是没有远大志向,缺乏励志目标。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1]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励志教育是高校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

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成功品质,激发大学生潜能的教育。[2]励志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思想性和崇高性的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主体性与示范性的结合。其中,教育的主体性体现在对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把握和运用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体现在对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3]教育的示范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他人的思想、行为等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影响的特质。

首先,励志教育历来十分受重视。我国古代的尚志理论注重人生志向的确立与坚持。古圣贤们十分重视立志。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4]孟子在《文说》中强调人贵立志,“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其次表现为意志,强调人要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和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孔子十分注重坚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西方国家也重视大学生励志教育。近20年来,风靡全球的成功学教育就是一个例证。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励志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大学生励志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对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多数高校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轻视励志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有明确的要求,对励志教育的要求却很模糊。可以说是,讲教书,忽略了育人;讲授业,忽略了传道。尽管大部分高校开展了励志教育,但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二是大学生励志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在教育内容上,不能针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解答。其次,在教育方法上,不能针对不同学历层次、专业类别、入学生源差异、家庭环境和性格特质等特点,开展励志教育。最后,在组织形式上,往往是单纯的理论说教,而不是启发式的互动教育,缺少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因此,大大降低了励志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励志教育的载体选择

载体是任何教育活动的客观存在。开展大学生励志教育同样离不开载体。选择什么载体,反映教育者对教育主客体现状规律的认识程度。在励志教育中,载体的选择运用直接决定或影响着励志教育过程展开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如果载体选择恰当、运用合理,就能促使各要素之间良性互动,使励志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反之,则会使各要素互相制约,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由于国防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国防教育能与大学生励志教育建立起有效关联,形成完美的结合体。其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内容上具有相同性,都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等等;二是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是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在功能上具有同一性,都能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持科学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强和艰苦奋斗精神。国防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备受广大教育者的青睐。

国防教育是众多具体载体构成的系统载体。各种具体载体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体现一定的特质,所承载的内容,彰显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在选择载体时,应考虑励志教育的目标、对象、内容、形式等要素,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首先,紧扣励志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选择载体,实现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培养大学生的意志,选择军事技能教育载体,就比革命传统教育载体更恰当。其次,注重载体的可操作性,对那些不能被教育主体所运用的载体必须摒弃。例如,战争是彰显成就意识的最高手段。但我们不能为了让大学生体验自我成就感,而发动一场战争,也不能组织一次军事演习。最后,科学认识载体,有效把握载体的形式和特征。每一种载体都有其短长,要准确地掌握各种载体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根据教育主体自身的特点与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运用。

三、大学生励志教育的载体运用

在大学生励志教育过程中运用的革命传统教育载体、革命传统教育载体、军事技能教育载体、军事理论教育载体、国防教育活动载体等,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价值与效果。

励志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励志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On Inspirational Edcation in the Field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NG Yupe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have more channels to access to Western hedonism, money worship and other degenerate ideas, and because university students' self-management as the main part, the students with poor self-control gradually become easier to be late, skipping classes and so on. This leads to a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ontinues to decline. So, how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eatures, combined with socialist ideology,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uild the tim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spirational education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model system, it becom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ortant topic of research worker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in the field of motivational problems of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proposed more systematic view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pir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1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校意识到励志教育的重要性,也曾在校内推行励志教育,但其结果的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励志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励志教育附属化。励志教育未能形成系统、独立的知识体系,只能附属于人生观等思想教育体系,在课堂教育中被轻轻带过。有的高校曾组织一些名人开展励志讲座,但也是零打零敲,不能形成体系化,常态化。(2)励志教育形式化。励志教育的成绩无法量化,教学成果无法明确展示。因此许多高校、教师学生都对思想政治教育抱以走过场的态度,使励志教育趋于形式化。(3)励志教育教材僵化。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也千变万化,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内容千年不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对学生来说,难免有答非所问,学非所用的感觉,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无所谓甚至抗拒的心理。(4)励志教育应试化。中国教育应试化风气严重,在分数为王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只能照本宣科,学生也是为分数而学,为分数而背,考完就忘,完全达不到励志教育的目的。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的内容

2.1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励志教育的灵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励志教育不是简单地宣传个人成功,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要始终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励志教育的灵魂。

2.2 励志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清朝末期,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强烈的屈辱感使许多中国人丧失了民族自信心。有的学者将中国的失败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盲目地崇洋,大力推行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崇尚个人主义。受此影响,我国的励志教育也片面地将个人在财富名利上的成功作为衡量人才成功的标准,而忽略了品德等其他方面的教育。而实际上,西方价值观中并不是将个人的成功作为成功的标志,而是将个人对社会贡献的多少作为成功的标志。我们没有学习西方完整的人文思想体系,妄想学点皮毛就能成功,结果就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因此我们必须从我们最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励志教育的养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更有无数的英雄事迹,这其中可以提取教育素材是数不胜数。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励志教育体系更符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3 将职业中的励志作为励志教育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否有指导作用是检验励志教育成功的标准之一。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站,害怕参加工作,在工作中遇到挫折,对理想和现实工作之间的落差产生迷茫等是学生们常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将职业中的励志作为励志教育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屈不挠,坚持奋斗,积极进取,以自己的努力赢得未来。

另外,根据职业本身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励志教育与高校中的专业实践课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励志的信念和习惯。

3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的措施

3.1 励志教育形式多样化

高校的励志教育应以课堂教育为主,同时辅以榜样励志、赏识励志、社团励志、自我励志等教育形式。

第一,课堂上的励志教育。首先,应构建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励志教育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层层推进。其次,要多设置课堂情景教学,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活泼的教学形式、浓郁的情感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则,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影片、音乐等功能,通过听觉、视觉、气氛等多方面的刺激来激励学生。第二,榜样励志教育。偶像崇拜是当今青少年重要年龄特征。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选取一些影视、文学或现实中的人物作为榜样,号召学生向榜样们的高尚情操和励志事迹学习,从而达到励志教育的目的。第三,赏识励志教育。励志教育,不仅包括逆境励志,还包括赏识励志。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赞赏学生,学生受到赏识后,即使受之有愧,也会在不自觉中产生自信心,或者产生“不负知遇之恩”的感激心态,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工作热情。尤其当学生在逆境中时,教师的赏识更能抚慰学生的心理,树立学生的信心,鼓舞学生的斗志。第四,群体励志教育。高校社团是兴趣相投的大学生聚集起来,共同为理想和兴趣奋斗的地方。学生参加社团,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被社团积极奋斗的氛围所带动,潜移默化地达到励志教育的目的。当然,学校也要对社团活动进行适当的引导,保证社团的良性发展。第五,自我励志教育。励志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鼓励。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励志品质,使学生不仅能接受别人的励志教育,也能自主地开展自我励志。

3.2 高校应大力支持励志教育的开展和发展

励志教育知识的研究、励志教育体系的建立、励志教育氛围的培养、励志教育的开展等等工作都离不开高校的大力支持。高校应对思政工作者予以政策、物质、精神上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并鼓励全体教职工和社会各界一起参与到励志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中来。

目前我国高校的励志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如何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根据各个高校自身的特点,结合社会主义思想,融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构建符合时代、适合高校学生的励志教育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各界的重要任务。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励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一起促进励志教育在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宏松.高校励志教育研究[J].才智,2011.44(11):102-105.

[2] 王茜.大学校园“励志”教育电视节目的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1.45(12):201-204.

[3] 倪和琳.试论大学生的励志教育[J].消费导刊,2011.65(12):55-57.

励志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励志活动;践行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13-2

一、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的必然性

1.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快技能人才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增强中职生就业能力和岗位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中职学校在新形势下提升竞争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中职学校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育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心态等方面的特殊性,要达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一步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新模式、新举措、新方法。运用教育基本理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探索素质养成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竞争力,以励志教育为抓手,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教育管理学等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2.促进中职生个体社会化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诱发了一些中职生思想混乱和价值扭曲,往往是自主精神和依附心理集于一体,自我期望值高和自我控制力弱并存,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脱节,中职学校德育越来越呈现多层次性。要促进中职生个体社会化,成为社会所欢迎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必须开展励志教育,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家庭、学校的各种德育方式,通过激励、鼓励、勉励、磨练、振奋等多种途径,开展立体化、综合化的德育工作,树立学生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做成某事的意志,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技艺、有责任感的人。

二、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的实践

1.构建励志教育活动的全员体系。建立和锤炼德育队伍,一是全员参与,明确职责,建立以德育组织、授业组织、共建组织为支撑,各部门协同管理的组织架构。二是齐抓共管、通力合作,辖区主管部门、社区、企业、家长共同参与。三是目标分级,权责明晰,分级推进,整体联动。四是及时调整、不断完善,加强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建设,调动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五是健章立制、加强考核,将教职员工在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方面的情况列入考核,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职务或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挂钩。

2.构建励志教育活动的全程体系。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的全过程,达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三者有机统一。一是挖掘凝炼,进入教材,从遴选的《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职校生现代文明修养读本》等德育教材中,提炼励志的榜样力量和辐射效应。同时,将身边的榜样事迹纳入德育课教学案例,作为校本教材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深度融合,进入课堂,通过德育课、班德课、主题班会、晨会和每月一次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导向。同时,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收集企业立足岗位成才的先进范例并溶入教育教学中,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三是引领示范、进入头脑,用学生熟悉的优秀典型,切实增强励志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构建励志教育活动的全方位体系。坚持阶段性、连续性和全面性,一是中技阶段依照个性发现、目标引领的原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技阶段依照能力提升、逐步实践的原则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并掌握高超的技能;下厂实习阶段依照学以致用的原则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提升职业素养,适应社会,有所作为。二是出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教师道德操守监督办法,并通过开展“爱岗、敬业、奉献”、“责任与能力”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促进了严谨、务实、高效、廉洁党风、政风、校风、师风、学风、班风的形成。三是拓展素质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得到潜移默化启迪,促其全面发展。四是打通活力源泉,通过“升旗仪式”、“校史教育”、“道德讲堂”、校刊、聆听“校园之声”;开好晨会、班会、班德课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文化的熏陶,陶冶情操。

4.构建励志教育的活动载体。在教学、生活、工作区域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精神等内容的名人名言灯箱或匾牌,以一条标语、一幅广告牌、一张海报引起学生的共鸣;用宣传栏、活动剪影激发学生的兴趣;以风采展示、才艺大赛唤醒学生内心的渴望,构建了具有我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励志教育”朝着政治化、规范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两站、三校、三室、三基地、一超市”为主的德育载体。

5.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的社会实践。为坚持学生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院先后组建学生社团20多个;成立江海志愿服务队30余支;组建辖区共建团队20多支;在辖区共建机关、企业、社区、学院的组织带领下,走进社会,融入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励志实践活动。

三、开展励志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效

1.促使学生贴近社会。逐渐适应社会,接受和选择社会价值,接受得到公认的思想、情感、行为的影响,从而将社会思想准则,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我院“励志教育”从课本辐射到社会,从课堂拓展到社会实践,高度重视社会影响力,综合开发了学院、社区、家庭多种励志教育方式,开展了具体化、主体化、现实化、整体化、连贯化的励志实践活动,提高了个体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坚定了其志向与追求,学会如何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其次,促使受教育者通过励志教育活动,提高了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通过学院、社区、家庭的互相配合,为学生接触社会,扩大视野,树立远大志向提供了条件。通过多方位的启迪引导,学生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2.促使学生贴近企业。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源动力,一是学院坚持“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树品牌、以学生为本位、以育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根本”的办学理念,主动适应市场用人需求,专业建设不断拓展实力。二是技能训练见真功。通过开展技能训练、技能节、技能创新大赛、专业渗透教育等途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三是竞技比武屡获佳绩。近几年学生先后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160余项。

3.促使学生贴近自我。学生在被关怀的感受中,在丰富的课堂生活、课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发展了自我。绝大部分学生“行”道德,而不是“说”道德,学会在认真做人、做事、提高职业技能上下功夫。励志教育活动促使我院的德育工作不论是在目标上、模式上,还是具体生活实践中,更加切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更加具体化、现实化,途径和方法更加综合和多元,有效地激发和唤醒了学生的内动力,使学生变“被成长”为“自觉成长”,初步养成社会所期待具有的思想品德。

四、开展励志教育活动的反思

1.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院励志活动大多是在“统一号召”下的集体行动,相当部分是在教师的具体组织下进行的。因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被动接受”的意味,导致一些学生主动性参与的意识不强。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将活动的重心放在更好地内化学生的认知上来,进一步挖掘励志教育活动志存高远、爱岗敬业、钻研技能、勤奋务实、创新创业、奉献社会的精神内涵和辐射效应。

2.要不断拓展励志教育的活动形式。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励志教育活动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在学生励志践行活动的形式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如,一些学生帮助他人的方式比较单一,他们往往乐于助人,但却不善于助人。为此,今后需要加大学校、社会、企业、家庭之间的协同配合,加大多方引导的力度,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乐于助人,学会善于助人。

3.要注重提高励志教育活动的成效。我们感到:励志教育不能是空泛地复述大道理,教职工应注重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和关爱之心,成为学生励志的无言向导和动力之源。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组织评价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性评价模式,以评优促发展、以评优挖潜能,使评奖、评优成为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达成发展目标的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岗位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励志教育论文篇8

1.励志口号展现风貌

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全体师生大声齐读励志信的声音回荡在校园上空。读完励志信后,高三年级的同学们开始呼喊自己班级的励志口号,在提升班级凝聚力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感染着学弟学妹。这样的班级口号在每天下午的跑操过程中还呼喊几次,体现了现代中学生蓬勃的朝气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2.成长记录与作文训练相结合

学生把成长记录交给老师批改,把自己的感悟与导师分享,希望通过导师的评价,确认自己的感悟是否客观,从而使自我得到迅速成长。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把成长记录写成了生活流水账,缺乏对生活的感悟;部分老师批改学生的成长记录简单地写上“好!”“很棒!”,而没有深入地与学生互动。通过反思,我们认为导师分享学生成长过程之后,一定要帮助学生拓展、提升感悟,从而达到优质教育的目的。我们提出“成长记录”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想法得到了不少老师的赞同和支持,这样既能提高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深入挖掘自己的思想,又能提高写作能力。

3.励志教育多方渗透

对于在考试或活动中表现出色的班级,校领导会为他们送上祝福蛋糕,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而当某些班级遇到了挫折而精神不振时,校领导会亲自到班上与他们一起主题班会,鼓励他们重整旗鼓、自信人生。此外,学校还把励志教育与学科教学相互结合起来,开展励志英文歌曲大赛,培养学生放眼世界的胸怀;把励志教育和中华经典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并把传统文化中的励志内容融入主题班会;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等等,不断深化和丰富我校的励志教育内容。

二、优化励志方法

教书育人关键在教师。在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后,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批阅学生的成长记录时,过于简单化或模式化,对学生的成长关注度不够,怎么办?我们认识到,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的成长也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换句话说,教师也需要激励。为了大力宣传我校先进教职工的事迹,激励广大教职工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进行了江南中学首届“十大育人楷模”评选活动。经过教师自荐、教师投票、学生网上投票各个程序,最后由评定小组综合各方面条件评选出来。“十大育人楷模”的评选,一方面为同学们了解自己的老师提供了机会,增强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心;另一方面,也激励了全校育人导师的斗志和干劲,让获奖的人再接再厉,让希望获奖的人有奋斗的目标和前行的动力。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师生共同励志的理想状态,促进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育人要从心开始,以信任作为基础,以情感作为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心理动力,让学生以自己的力量成长为目的。因此,我们把励志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自2006年我校开始系统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已上升到关注生命教育的高度。

加强教师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技术应用的培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我校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广西社会心理学会贵港市心理咨询中心。校内有生命教育办公室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培养了两位具有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还有思维教师经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专业人员,每年开展校本性质的心理学理论和应用技术培训,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情感教育能力不断加强。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培训,提高了教师对人性的认识。教师的亲和力有了很大提升。学校的老师们比以前更懂得与学生情感的融通,更理解和尊重学生,更能从学生心理需要的角度去指导学生感悟成长。比如分管高三年级的梁顺宁副校长经常深入到学生宿舍、教师,与学生们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不时地鼓励他们。生命教育让学生提高了对自我的认识,学会科学合理地激发自己的心理动力,积极成长,塑造强健的人格,努力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挖掘潜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三、搭建励志平台

1.主办大型活动

教育在于“活动”。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积极创设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验远比泛泛地说教更有效果。“让我看,我记不住;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参与,我会理解和明白。”我们举办了两届“江南中学十大杰出人物”颁奖典礼,分别由812班和912班承办。方案起草、竞标活动、校内宣传、校外拉赞助、舞台设计、表演节目组织、主持人选拔培训、礼仪队培训等一系列活动都是由学生组织并完成。这个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916班主办了大型“英文励志歌曲大赛”,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2.竞标接待任务

我们创造了一个班级团队发展平台,并明确规定,学生重要的大型励志活动和对外接待活动,由班级竞标承办,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焕发青春活力,张扬个性。2010年10月,901班接待了山东淄博市教育考察团;912班接待了广西柳州外国语高级中学考察团。2011年5月,山东淄博教育考察团再次组团考察我校,负责接待他们的是1002、1016班。学生们在接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来宾的高度赞赏。

3.主持主题班会

把励志教育融入主题班会,激发学生参与班集体事务的热情。在学生制作的主题班会课件中,涌现出了如《青春•理想•奋斗》《与未来有个约会》《为了美好的明天》等优秀代表作品。学生在收集课件素材的过程中学会了协调人际关系,学会了思考,提高了组织和策划能力,促进了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此外,学生还定期主持家长会,新颖的形式让与会家长耳目一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高度融合和紧密衔接,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成长的信心和勇气。

4.宿舍文化养成文明习惯

学校宿舍是学生生活互动,产生情感,释放情绪的主要场所。宿舍文化的建设可直接培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学生们自我要求宿舍要建设成为高雅、整洁、温馨、健康的生活环境。为此,学校建立了文明星级宿舍评比机制,每周小评一次,每学期大评一次。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宿舍面貌焕然一新:室内布置得整洁干净,精致的小挂件、巧妙的装饰、飘逸的书法、催人奋进的名家名画……无不洋溢着青春的风采和年轻的活力。

5.自主管理,励志成长

学生自主管理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也是学校励志教育的一种体现。在以情感教育为励志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变教师管理学生为学生自主管理,体现学校励志教育“以生为本”的理念。

四、结语

推荐期刊
  • 知音励志
    刊号:42-1805/GO
    级别:省级期刊
  • 智力
    刊号:12-1038/G
    级别:省级期刊
  • 国家治理
    刊号:10-1264/D
    级别:部级期刊
  • 治理研究
    刊号:33-1406/D
    级别:CSSCI南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