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8篇

时间:2023-03-10 14:52:27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1

关键词:情感体验 阅读 板块教学

母爱是世间最无私的情感,关于母爱的话题有着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我动员学生课前上网搜选背景资料,将学生分成小组,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歌颂母亲的文章,在课前交流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这个“做中学”的活动将研究性学习和预习进行整合,同时加强了文本与学生情感的联系。

课堂第一板块的主旋律是“谈情”。

第一板块是“参读导学”。在导入时,我抓住中职生内心对母爱的共鸣,以自谈我的母亲的小活动导入课文。这篇课文的德育定位首先在情感教育,学生在真切的触动中才会产生心灵的颤栗。

接下来,各组展示相关网络资料,交流体会文章背景,梳理文章的生疏字词。我进行适当补充归纳。在学生溢于言表的成就感中,我们共同达到了第一模块的教学目的。

“教问渲染”模块是第一板块的重点,包括理清思路、设计问题、触及内心三个逐步提高的学习层次。因此,理清思路,梳理文意之后,设计问题,环环相扣是“谈情”的第一步。在教学中我果断舍弃对文章第一部分的详读,而将文章的其余部分作为学习的重点。阅读讲授时选用阎维文老师的《母亲》做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无意聆听中感知亲情,在喃喃自语中把握母亲的品性特征。其中,打破常规的是,我从文章的结尾段逆向而行,设计出一连串问题将学生常规的学习方式加以颠倒,将中职生竭尽干涸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兴趣最大力度的挖掘出来,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文本阅读中完成对问题答案的寻找,在脑海中摹画出一位善良而又刚强的母亲形象。爱因斯坦有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在语文学习中尤其重要,因此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问,大胆比较,将胡适笔下的母亲形象进一步聚焦。自然而然的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提上台面进行适当的延伸讨论,学生由此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学习趣味。

接下来,我从学生的体验入手,继续深化学习效果,组织“一句话品析”的活动,说说哪些事例、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在互动中我进行“想一想”“说一说”的追问,比如,将母亲对大哥的宽容改为严厉训斥好不好?有了对比,学生的思维就有了起点,从被动变为主动,容易体会到母亲的忍辱负重给这个大家庭带来的安定与祥和。再比如,将对五叔诬陷的刚气和对大哥的宽容做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出母亲的坚毅和原则性,让母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逐渐的真实丰满起来。这些问题,多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入手,通过朴素的认知,探知到母亲的伟大品质和对作者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读出作品的神韵与内涵,我选用二篇关于母亲的名作作为课堂辅助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不同作家笔下母亲共通的精神特质。

进入课堂的第二板块,主旋律是“说爱”。

“研读品味”作为第一板块重在将课文中饱蘸作者感情的词句进行圈点勾画,加以分析体会,局部揣摩,品味词语的分寸感,深入体会胡适母亲平凡中之伟大,伟大中之用心良苦,也更突出了“说爱”这一教学重点。例如“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混”字将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后面的“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做对比,引导学生明晰胡适谦谦君子的风度完全是受到母亲的教益;又如“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好脾气”当时是有口皆碑的,但是这一系列假设的运用却更加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也更进一步说明了母亲对胡适言传身教的巨大影响。

接下来,我就从爱的定义入手,引导学生明晰爱的真谛。一味的纵容不是爱,盲目的呵护不是爱。引例如今沸沸扬扬的李双江育子名言:“孩子总归学不坏,打,舍不得,劝说,我们吓唬一下,还没有打,自己的眼泪先掉下来了”。引导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正误辨析,年轻人对娱乐圈是敏锐的,这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泼多变的思维空间,因此学生在昂扬的学习热情中完成了第一模块的学习,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2

小脚女人江冬秀与西装教授胡适的婚姻,被称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张爱玲对这样的奇事很好奇,就去了胡适家,回来后说:“他太太带点安徽口音,我听着更觉得熟悉。她端丽的圆脸上看得出当年的模样,两手交握着站在当地,态度有点生涩。我想,她也许有些地方永远是适之先生的学生,使我立刻想起读到的关于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江冬秀是安徽旌德江村人,与胡适的老家绩溪上庄只隔着一座大山,两家沾亲带故。有一年,江冬秀的母亲到绩溪旺川胡适姑婆家看“太子会”(民间一种祈福仪式),一眼相中了眉清目秀的胡适。她拉着胡适的姑婆,一定要将自己的女儿江冬秀许配给他。江胡两家都算是官宦之家,但是胡家败落了,江家却仍富裕。另外,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绩溪的乡风是:“宁可男大十,不可女大一”,因而胡家不想攀结这门亲事。胡家不想高攀,江家却想低就,托本家叔叔上门联姻。胡家不忍再拒,加上算命先生说两人八字相合,最宜婚配――民国七大奇事之一就这样开了头。

订婚后,胡适先后去上海、美国读书,其间,他与江冬秀还通了几封信,让她放开小脚。江冬秀虽说是错别字大王,但也经常给胡适写信。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越来越少,谣言却在江村和上庄传开来,说胡适娶了洋婆娘,不会回来了,说胡适和洋女人的孩子都上学了。江冬秀年纪一年年往上长,成了老姑娘了,胡适还是没个影子,她沉不住气,有事没事就翻过高高的山头,来到上庄胡适家,帮婆婆做家务。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江母后来还是知道女儿在胡家的遭遇,每逢冬秀来胡家,她就派一个女佣跟随,让她代替江冬秀做活,好让江冬秀减轻一些心理负担。江冬秀的苦心得到胡母的怜惜,她左一封信右一封信催胡适回来结婚。这个婚胡适实在不想结,但是为了不让母亲大人失望,他以一种“舍身”态度在27岁那年回到徽州。这时候,他已在北京大学当了教授。他翻山越岭来到江冬秀家,就想在婚前见一见江冬秀。

江冬秀得知胡适来了,却躲到房间里不出来,徽州的风俗是未结婚的姑娘不可以见到夫婿。就在这年冬天,胡适和江冬秀结了婚。他在新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三十夜大月亮,二十七老新郎。”新郎27岁,新娘28岁。28岁老新娘在一向早婚的徽州,是老得不能再老的老姑娘了。

就像一只母老虎

徽州女人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坚贞、隐忍、孝顺、沉默,村中的孝女祠和村头的贞节牌坊时时提醒着她们。可是,江冬秀却是另一种徽州女人,她当然也孝顺,也坚忍,侍奉公婆、回报故里她也时时不忘。但她绝不逆来顺受,也绝不老实可欺,她是属虎的,她就像一头母老虎,一生都将属兔的胡适制得服服帖帖――他们的错位婚姻能一直维持下来并成为民国七大奇事之一,与江冬秀身上的杀气与狠劲不无关系。

1918年冬天,江冬秀在老家侍奉婆婆一年后,来到北平与胡适共同生活。她一个小脚女人,大字识不了几个,来到文人堆里,按说应该怯懦,或者说畏畏缩缩。但是她没有,她反而以一种女主人强悍的姿态与京都一帮子作家教授打交道。她不造作,也不虚伪,完全是以本色出现,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当然,她也有女人的小手段。

1923年秋天,胡适到杭州疗养,江冬秀不放心,还写了一封别字连篇的信给表妹曹诚英,托她照顾一下表哥。曹诚英是她与胡适结婚时的伴娘,此时正在杭州读书。可是,江冬秀做梦也没有想到,西湖的风花雪月让表哥表妹掉进了温柔乡里,瞒着她做了一对要死要活的情人。最后,差不多全北平的文化人都知道了,只有江冬秀一个人蒙在鼓里。当然,最后她也知道了,想着自己真是傻大姐一个,还写信托表妹照顾他,母老虎发怒了――发怒的母老虎是要咬人的。

胡适回到家,还像往常大爷到家一样,让她伺候着。江冬秀一声断喝,把胡适吓傻了,胡适当然抵赖,死不认账,并摆出一脸无辜,说江冬秀冤枉好人。也可能他做贼心虚,也可能他从没撒过谎,反正一撒谎就脸色苍白,等于不打自招。江冬秀横了脸:“半斤鸭子四两嘴,你至今还嘴硬,你诚心娶你表妹,就将我娘俩先杀了。”她手里正抱着儿子,儿子胡乱踢蹬着腿脚,哭得小脸一片通红。胡适也犯了犟脾气:“别拿死啊活的吓唬人,有本事你去……”话没说完,江冬秀就从桌案上抓起一把裁纸刀,高高举过头顶对着儿子:“不如我先杀了他再自杀,省得我娘儿几个碍人家娶小老婆。”胡适一看江冬秀一派要杀儿自残的模样,吓得小白脸变了色,他从小到大哪见过这等场面,想上来劝解又不敢,嘴里只是不停地说:“冬秀,你别胡来,冬秀,别乱来。”江冬秀哭着说:“就让我娘俩死给你看。”早有家佣过来抢过江冬秀手中的裁纸刀,可江冬秀并不罢休,又抓过一把剪刀朝胡适扔过去,差点戳伤胡适的脸。胡适吓得手脚冰凉,就差跪地叫姑奶奶了。

感情的事一旦发生,就像干柴遇上烈火,一时难以扑灭。曹诚英与胡适仍保持着通信联系,尽管他们刻意绕开江冬秀,但一封信不知怎么就落到了江冬秀手中。江冬秀听人念着这些情话气疯了,老虎屁股摸不得,这下母老虎真给惹毛了,将胡适从床上拎小鸡似地拎起来,打开大门,面对四合院里左邻右舍大喊大叫:“你让大家评评理,你这个大学者大文豪像什么话,好歹也是最有名的大教授,人前人五人六的,背地里一肚子花花肠子,整天想着要做妻妾成群的老地主,吃着碗里霸着锅里,你让大家评评理,这肉麻的信是人写的么?”胡适吓得直哆嗦,脸青一阵紫一阵。

教授圈子里的女强人

江冬秀占得上风,从此以强势女人的形象出现在教授夫人之中,她的大名和胡适怕老婆的“丑闻”就这样同时传了出去。在家受气的太太都来请她拿主意,拿主意是客气话,其实就是想从她这里学几招。江冬秀越发人来疯,甚至强出头打抱不平――梁实秋为了娶新派小姐,要与元配程季淑离婚。程季淑哭得眼泪巴拉的,来找江冬秀:“冬秀姐,这日子没法过了,我在梁家这么多年,生儿育女,柴米油盐,真是操碎了心,你说我哪里能比得上外面那些整天想着吃喝玩乐的狐狸精?”江冬秀拍案而起:“这还得了,妹子你别哭,我来替你做主。”她的气愤想来可以理解,一是程季淑是她的徽州小姐妹,帮她是应当的;二来她也兔死狐悲,从程季淑身上联想到自己的命运。梁实秋带了这个坏头,如果大学教授们群起效仿,小脚太太们哪有好日子过?她站出来给程季淑撑腰,鼓励她打官司,还自愿出庭作证,最终让梁实秋败诉。此案一时轰动京华,江冬秀的名气一时不让胡适。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3

我们特别邀请朱老师和工作室成员、宜昌市学科带头人付蓉老师,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为例,介绍她们“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及课例,以期有更多语文人参与思考、讨论、实践。

一、解读“兴味盎然”

语文课堂本就应该是兴味盎然的,然而现在却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很多学生对语文课提不起兴趣,觉得它没意思、套路化、形态单一、空间狭窄,他们渴盼的是生动有趣、文化深厚、富有张力、与时俱进的现代课堂。

现代课堂是说语文课堂要具有现代性,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把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作为价值追求,这才是课堂的本真。只有遵循常理、回归常识、落实常规,才能使语文课堂书声琅琅、笑语连连、议论纷纷、想入非非、情意绵绵。

打造“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不仅是我们语文人的美好愿望,也是现代课堂理念的具体体现。有意思的是,这四个字分别解读,还是对语文课堂结构的廓清和重建。一堂“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应该有这样四个环节:

激趣导入――兴:这个字可读“xīng”,是课堂的起兴准备部分,也可读“xìng”,是激发课堂兴趣的部分。它主要展示师生课前准备的相关素材,激发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张本;同时检查展示自主学习(预习)效果,为后面的学习奠基。

阅读理解――味:这是课堂学习的主要部分,它是一个动词――品味,体现了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理解、欣赏、运用。在课堂中“授之以渔”,让学生沉下心来走进文本,自主学习,提高欣赏和理解能力是其要旨。它还是一个名词――味道,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问题的设置、课堂的结构、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训练都要让“语文味”溶于其中,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合作探究――盎:热情洋溢,情绪高涨。这是合作探究的部分。它应该是个性的空间,灵动的展台,思维在这里延伸,思想在这里碰撞,学生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联系生活,提高思辨能力。

目标反馈――然:对的,不错的,这样的意思。经过了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后,还需要进行学习小结和当堂检测。这是一个豹尾的设计,它体现了现代课堂不是空中楼阁,落到实处才是硬道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一课一得,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简言之,“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结构。意在通过课堂格局的建构,努力使课堂有兴趣点、品味点、探究点、落实点、生长点,使课堂阅读形式的设计有具体支撑,使课堂目标更加具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得更为充分。

二、《我的母亲》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情感,通过具体事例和精彩语言把握母亲形象。

教学重点:

学习多角度、立体展现母亲对“我”成长的影响。

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了解影响

师:同学们,【同步屏显】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他3岁丧父,14岁离乡求学,20岁赴美留学,28岁任北京大学教授,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是中国第一个提倡白话文的学者。他做过北京大学校长,担任过中华民国驻美大使。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新诗集《尝试集》。这位了不起的人物就是今天我想介绍给大家的胡适先生。【屏显胡适照片】作为学者的胡适,他一生获得过许多荣誉博士学位,大家猜猜有多少个?

生:(自由发言)十几个、二十几个……

师:猜少了,是35个!(师边说边比划,生一片惊叹!)

师:在胡适成长的过程中,谁对他的影响最大呢?

生:是他的母亲。胡适自己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师: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她何以能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极大极深”的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同步屏显】学习目标: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形象分析,理解母亲对胡适成长的重要影响。

(二)默读课文,初识母亲

【屏显】学生活动一:请默读课文6分钟,边读边勾画。并思考:

1.在胡适的心目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2.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回忆母亲?请勾画出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师:默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默读有三到:眼到、心到、手到。请同学们拿起笔,边读边勾画。并思考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6分钟后)

师:同学们,阅读需要分享,思考需要表达。谁来说说在胡适心目中,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是一个最仁慈、最温和的人。

生:是一个能容忍、有刚气的人。

生:是一个慈母、严父、恩师。

师:这位集慈母、严父、恩师、刚气、温和等形象于一身的母亲在胡适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独一无二的地位。那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回忆母亲的?文中哪些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情感?

(生阅读勾画,点三名学生读自己找的句子)

师:文中这些直抒胸臆的句子寄托着胡适对母亲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现在,让我们大声朗读这些饱含深情的句子吧。

【屏显】齐读第(4)(6)(7)(10)(12)(13)段中的抒情句。(具体内容略)

师:胡适感谢慈母给了自己极大极深的影响,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品读第5―12自然段,看看这些影响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出来的?

(三)研读文本,体悟影响

【屏显】学生活动二:请同学们用心品读课文5―12自然段,看看母亲对胡适的这些影响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出来的?要求:

1.首先自主学习3分钟,边读边做旁批。

2.小组交流4分钟,用“我的慈母(或说严父、老师)教会了我 ,请大家看到第 段的事例……”的句式进行交流(先朗读相关句子,再作具体分析)。然后派代表进行小组汇报。

(3分钟后,分小组讨论时,老师在每个小组了解重点讨论的段落,并做好了记录。)

(4分钟后)

师:同学们,只要有思想碰撞,必定有智慧生长。现在请小组代表展示你们在讨论中产生的智慧结晶。

生:“我”的母亲很严厉。第5段说母亲很早就把“我”喊醒后给“我”训话,要“我”用功读书。

生:“我”的严父教会了“我”尊重他人和严格要求自己,如第6段说“我”犯错了,母亲没有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就是打也是关了门打,还不许“我”哭。

师:有了尊重,批评才是雨露,有了雨露的滋润,小胡适才能更好的成长。

生:“我”的严师教会了“我”说话要尊重他人,第7段中“我”说:“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是说自己没有父亲了,而母亲觉得没有父亲并不是值得张扬的事,所以教育胡适说话不要太轻薄。

师:你觉得这句话轻薄了谁?

生:轻薄了他的母亲和父亲

生:轻薄了他自己。

师:为什么说轻薄了他自己?

生:因为胡适是他们的儿子,他轻薄了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是轻薄了他自己。

师:听了这句话,母亲是怎样的态度?

生:气得发抖。罚他跪,还狠狠地吵了他。

师:请你读读母亲吵他的话。

(生读“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

师:我也想读一下。同学们听一听这句话里有哪些情绪?

(师读“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

【屏显视频】胡适母亲(冯顺弟)16岁嫁给当时已经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3年后胡适出世,6年后,也就是在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而那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大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她苦心孤诣,以瘦弱之躯支撑着一个日渐没落的大家庭。

生:生气,更多的是痛心、失望。

生:可能还有委屈。

师:是啊,年轻的大家族的后母,儿子没有了父亲,自己没有了丈夫,本就是艰难的。如果儿子再不成气,那该是多么痛心的事啊!她绝对不允许胡适自暴自弃、妄自菲薄。这样看来如果没有母亲当初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胡适之后的巨大成就。

师:母亲对胡适的影响不仅有言传,还有身教。同学们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的慈母教会了“我”宽容和大度,第8段中说大哥欠了赌债,“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点怒色,这样的年,“我”过了六七次。说明母亲对于大哥的错误是抱着大度的姿态。

师:从两个“从不”足以表现出母亲的气量。“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由此更看出母亲生活的不易,这里的宽容也是坚强。

生:“我”的慈母教会了“我”容忍。第11段写大嫂和二嫂生气十天半个月不停歇时,母亲只忍耐着,实在忍不下去了就哭。

师:大家设想一下,母亲要是骂人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会打成一团。

师:这样事情更糟糕了,看来还是不硬碰硬的好。母亲这一哭,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终于感化了大嫂和二嫂,一个场景出现了,你们看到了吗?

生:嫂子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的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

师:你能把话筒捧给我吗?(生把话筒捧给了老师。老师也是双手接过话筒,接着单手递给另一个同学)如果把“捧着一碗热茶”换成“递来一碗热茶”,好不好?

生:“捧”字显得尊重些,“递”有些随意。

师:嫂子把茶捧给母亲,是想怎样?

生:是来认错的。

师:母亲原谅了吗?

生:原谅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

师:一捧一接,母亲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师:在这个家道中落、人员众多、举步维艰的大家庭里,母亲的容忍更显得可贵可敬。所以,胡适才会由衷的感叹“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生:“我”的母亲还教会了我做人要刚正,要有原则,要刚气,不能太懦弱。第12段中说当五叔侮辱了母亲的人格,母亲非要他认错赔罪才肯罢休。

师:母亲做人有原则,有底线。这样的母亲更值得胡适敬重。

师:同学们,通过小组汇报,我们看到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就是融汇在这么多生动故事的字里行间的。通常我们写母亲大多只写母亲对我的爱和教育,大家有没有发现,胡适写母亲还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了母亲与其他人相处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

生:写出了母亲的为人对“我”有潜移默化地影响,这对“我”的教育很大。

师:是啊!中国有句古话:不看人对我,只看人对人。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胡适生动描写母亲与其他人相处,不正体现了恩师言传身教的“润物细无声”吗?母亲的影响永久铭刻在他的生命里。(齐读最后一段话)

师:同学们读的很整齐,也很深情。常言道:读到深处写自成。下面我们也来写一写。

(四)且学且思,交流影响

【屏显】学生活动三:请仿照课文最后一句话,用“读完本文后,如果我学得了……――……,我都得感谢……”的句式,写一句话,说说你读完本文后受到了哪些影响?

师:要不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吧!读完本文后,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教育儿子的真谛――爱有度、严有格、教有法,我都得感谢胡适的母亲。(边说边板书)

(生写,2分钟后同桌相互说给对方听。并点了两个学生代表发言。)

(五)联系生活,抒写影响

师:同学们,有人说一个好母亲就是一所好学校。孟母三迁,孟子成就了“亚圣”之名;岳母刺字,岳飞终能精忠报国;胡适的母亲言传身教,教育出了名满天下的学者。我们的母亲也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默默地影响着我们,那就让我们也来写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吧。

【屏显】课外作业:想想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写一个片段。

三、点 评

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是语文名篇。教授这篇课文,大多数老师教学重点无非是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感激之情,通过具体事例把握母亲的性格特点和典型形象,品味一下描写生动的句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人物的篇目很多,如果篇篇都是这么上,那就失去了目标与重点。这篇课文不仅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更重点呈现了这个人物对作者成长过程的重要影响。如何运用“兴味盎然”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收获呢?

执教者付蓉老师在备课时紧紧抓住“影响”二字,以“兴味盎然”建构课堂体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做出有益的尝试。

(一)目标精准说“影响”

名家名篇要教的、要学的东西很多。长课文短教更需大胆取舍,突出重点。课堂教学目的如何确定,直接关系到课堂的质量。一开始,付老师准备以“了解胡适的思想”为教学目标。她试图把这篇文章作为了解胡适的一扇窗,先从文本中了解胡适思想受了母亲的影响,再出示胡适语录,了解他有哪些思想,然后推荐阅读胡适的作品。这个点子很有文学韵味,好像也很能激起学生对胡适的兴趣,但结合课标中叙事性作品的阅读目标和初中阶段写人文章的单元目标来看,这个目标有些架空,脱离了文本本身。

这篇文章重点刻画了母亲这样一个大家族年轻的当家后母的慈爱、宽容和坚韧的性格特征,因为她的言传身教,才影响和教育了年幼的胡适,成就了他辉煌的未来。并且作者满载着对母亲的深情,文章结构丰富巧妙,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直接关爱、教育和影响,而且用大量篇幅生动描写了母亲跟其他人的交往,使母亲对“我”的影响更深刻广远。“理解作者情感,通过具体事例和精彩语言把握母亲形象。“学习多角度、立体展现母亲对‘我’成长的影响。”成为了教学《我的母亲》的目标和重点。由此得知:精准的教学目标是“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实施的基石,需要有课标意识、教材意识、单元意识和学生意识。每课突出一个重点,真正使学生学得有条理,有方向,聚焦知识能力,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使他们学有所获,正是现代语文课堂的核心。

(二)结构精巧有“兴味”

付老师的这节课以“影响”为核心,形成五个步骤,分别是:1.激趣导入,了解影响;2.默读课文,初识母亲;3.研讨文本,体悟影响;4.且学且思,交流影响;5.联系生活,抒写影响。可谓是每个教学环节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这个设计还充分体现了“兴味盎然”的课堂结构特点,尤其在“兴味”二字上颇有匠心。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兴,从胡适的简介入手,开篇不凡,尤其是猜想胡适一生获得的荣誉迅速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学生对胡适的极大兴趣。老师适时引导:“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啊,她何以能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极大极深’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探究竟。”这个悬念的设置,也让学生对这位母亲产生了极大的探究兴趣。

第二个环节阅读理解――味,这是“兴味盎然”语文课堂的核心,由二、三两个步骤组成。先结合文本理解母亲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步骤是比较容易的,有了这个奠基,后面的推进就水到渠成了。

“用心品读第5―12自然段,看看这些影响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出来的?”这个问题的抛出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独立阅读与小组交流,给足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

张志公先生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在文本之间进进出出几个来回。付老师在本节课上运用多种朗读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基于此,我们在听课过程中不断听到学生的精彩理解。老师巧妙地在品味过程中抓住“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了”这句话和“捧”这个字反复品读,读出了深度。比如指导学生朗读“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了”这句话,并适时屏现出胡适母亲的简介,老师和学生就一起读出了作者对父亲、母亲以及自己的轻薄,从而通过母亲的训诫“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理解了母亲的失望、痛心、委屈,严父慈母之心跃然眼前;从一个“捧”字读出了母亲的艰辛与宽容。这些品味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到作者多角度、立体展现母亲对“我”的深远影响,借此巧妙地突破了本文的重难点,可谓是“四两拨千斤”,悟到了“味”之妙处。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4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留学,师从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1917年,胡适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因首倡“新文化运动”而一夜成名,很快就成为中国文学的领袖人物和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传奇般地获得了35个博士学位;他少年得志,一生显赫,人生相当的顺达;他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首倡者,是“五四”运动的旗手,倡导独立的精神,成为影响广泛的思想家。

胡适13岁时,由母亲做主,与旌德县江村江世贤之女江冬秀订婚。胡江二人的婚姻完全出于偶然。小时候,胡适随母亲到姑婆家看民间的社戏,适逢江母也来了。江母看到小胡适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就有意招他为女婿。但胡母未曾答应。她考虑到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不合时俗。而且,江冬秀属虎,据民间说法,属虎的女人将是母老虎。但江母并不考虑这些,只一意想招胡适为婿。江母托胡适的本家叔叔为媒。这位媒人说动了胡母,于是就试着合一下八字。不料,八字正相合。一来二去,胡适与江冬秀的婚姻就定下来了,也未征得胡适的同意。那时胡适太小,等他到了明白“结婚”这两个字含义的年龄,已经是木已成舟了。

就在双方父母为胡适准备订婚仪式时,他却像逃跑似地离家求学去了。刚到美国不久,胡适就遇到了美国姑娘韦莲司。韦莲司洒脱独立的个性吸引了胡适,两人在朝朝暮暮的叙谈中品诗论文。胡适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张照片送给了韦莲司,由此他想到家中母亲为他包办的妻子江冬秀,便写信向母亲提出能否解除与江冬秀的婚约。胡适在写给韦莲司的信中说:“……她(江冬秀)对我的思想全然一无所知,因为她连写封短短的问候信都有困难,她的阅读能力也很差。我早已放弃让她来做我智识上的伴侣了。这当然不是没有遗憾的。然而,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母亲既不能读又不能写,可是她是一个最善良的女子。”韦莲司成了胡适留学期间“智识上的伴侣”。

而母亲的回答却斩钉截铁:你跟江冬秀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定下来的,是绝对不能够改变的。胡适母亲又写信给美国的韦莲司的母亲,告诉她胡适家中已有妻子。在胡母与韦莲司父母的共同反对下,一对跨国鸳鸯无法成为眷属。

在此后漫长的日子里,胡适始终思念着韦莲司。韦莲司也终生未嫁,保全了她的自由与独立。她把胡适写给她的一百余封信视为神圣的纪念,珍藏了50年。胡适去世后的第3年,她将信寄给了胡适的夫人江冬秀。她的孤独与寂寞,以及那些刺骨的哀痛,又有多少人知道。

告别了韦莲司,胡适的感情世界里又闯进了另一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才女陈衡哲。胡适与陈衡哲之间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通了40几封信,在戏谑调笑中,传递着热烈的恋情。就在陈衡哲以为好梦成真的时候,软弱的胡适不得不回老家与江冬秀办婚事。陈衡哲万般无奈,只能退而与别人结婚。

1917年12月,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胡适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

胡适离家后先到上海读书,后又留学美国,一去10多年,直到1917年回家结婚,从未与江冬秀见过面。所以胡适的婚姻是不折不扣的旧婚姻。这对于中国新派的第一号人物来说,与其说是滑稽,不如说是讽刺。胡适幼年丧父,是母亲一手将他抚育成人,慈母的影响在胡适一生中都不绝如缕,使他受益,又使他想冲破而无法冲破。所以,胡适虽然极力主张婚姻自由,主张破除陋习,但是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他接受了这份“苦涩的礼物”。

新婚燕尔,小夫妻的感情还是不错的。每逢佳节,江冬秀都要按照家乡的风俗来过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她都要做徽州菜。在这些节日,找些朋友欢聚一次,吃些家乡菜,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欢聚之时,胡适是最高兴不过的,他还经常讲一个怕老婆的玩笑:“太太年轻时是活菩萨,怎好不怕;中年时是九子魔母,怎能不怕;老了是母夜叉,怎敢不怕!”说完后,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胡适开玩笑时决不会想到,这些玩笑日后竟会一一应验。

出乎胡适之预料,江冬秀并不像一般的乡村女子那样羞怯、胆小,这样一个琐碎的女人却有一种男子的气概。

她颇果断,而且具有一种泼辣的办事能力。到北京后,梁实秋要和他好脾气的太太离婚。江冬秀看不过去,就帮助梁妻。闹到法庭打官司的地步,江冬秀也不害怕,亲自到庭为梁妻辩护,终于使梁实秋败诉,这事在当时轰动了整个京都。江冬秀的胆大由此可见一斑。夫妻两个也常常以此作为笑谈。

但是渐渐地,胡适就感觉到以前自由自在的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远,而束缚却越来越多。而导致他们感情出现更深裂痕的原因,则是两人性格与知识层次的冲突。

令人不解的是,而后几十年沉闷的生活中,胡适遇到了太多才貌远胜江冬秀而又爱慕自己的知识女性,但是他却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发动家庭革命,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在喝过洋墨水或富贵显达者纷纷喜新厌旧,进行家庭革命,抛弃糟糠之妻的新潮中,胡适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恩爱”相处,便在朋友中受到特别的敬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爱面子、好名声的胡适也为此而自豪。傅斯年就曾对胡适说,“我们这些新派表面上西化,生活上却还是很传统的。”胡适深有同感,他以洋博士的身份娶乡下女子江冬秀,朋友们非但不鄙薄他,反而对他深表敬意,为他的自我牺牲精神而感动。

其二,江氏深谙驯夫之术,整治胡适这样好面子、好为人师的学者,她是最拿手不过了。胡适的弱点被聪明的江冬秀摸得一清二楚:胡适爱名声、爱面子、爱保持他那作为国人导师的圣人形象,所以,一发现胡适的婚外恋情,江氏就泼而又泼,恨不得拉着胡适到大街上找街坊邻居们评理,这些招术屡试不爽,吓得胡适噤若寒蝉。

胡适为人谦和,最不愿做的事就是与人吵架,尤其是与自己的妻子,他宁愿一个人吞下这颗苦果。在郁闷的时候,胡适经常出外到“广和居”借酒浇愁,或者到“陶然亭”和“什刹海”散心。徜徉于清山秀水之中,胡适逼迫自己逐渐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胡适打心眼里痛恨这个婚姻,但是他不敢下定决心。他总是在学界领袖的地位与生活的自由之间衡量。应该说胡适的悲剧,不仅仅在于江氏的凶悍,更是因为胡适自己的懦弱。

胡适这一生中,他与韦莲司有过初恋,与陈衡哲有过暗恋,而他真正的恋爱,应该是与曹诚英。曹诚英也是安徽绩溪人,1902年出生,小胡适11岁。她与胡适有些亲属关系,是胡适三嫂的同父异母的妹妹。1917年,胡适归乡结婚时,曹诚英做伴娘。新娘子的小伴娘曹诚英给胡适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胡适曾做一首诗,题名“怨歌”,专写他与曹诚英的往事,其中就承认他与曹诚英一见钟情,“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婚(嫁)时。”

6年后,胡适在杭州又一次与曹诚英邂逅。胡适与曹诚英漫步西山、泛舟湖上,两个人有说不尽的恩爱情话,胡适对曹诚英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的感情是真挚而空前强烈的。

1924年,胡适和曹诚英的关系日趋明朗,在沪杭求学及谋生的亲友大都知道这事。胡适在这年春天,开始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不听则已,一听勃然大怒。她从厨房中拿把菜刀,说:“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同你生的孩子不要了。”当时吓得胡适面如土色。江冬秀也不避亲近的人。一次,石原皋在场,江冬秀说起此事,想及自己10多年的等待,忍受种种流言蜚语,真是越想越气,越说越怒,随手抓了把裁纸刀要向胡适掷去。多亏石原皋劝住,才未酿成家庭血案。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5

胡适重名失真爱

胡适早年的婚姻完全是其母亲包办策划的,定亲时胡适只有14岁,未婚妻江冬秀也只有15岁,因为两家有些七拐八连的亲戚关系,双方家长未征得胡适同意,便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方式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了下来,胡母也为儿子娶亲准备好了房子。但就在双方家长准备郑重举行订婚仪式时,对女方不认识对婚事毫无兴趣的胡适却以求学紧急为由,匆匆离开了家,先去上海学习,后又考取官费去美国留学,留下准新娘在家长久等待。

期间,年轻帅气的胡适在美国结交了一位叫韦廉斯的美国姑娘,这是一位既漂亮又个性洒脱独立的艺术专业学生。两人在朝朝暮暮的文学艺术交谈中,彼此爱慕的情感越来越深,胡适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送给了这位钟情的姑娘,并有意与她结成生活伴侣。为此,胡适多次写信给母亲,希望能解除与江冬秀的婚约,但均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母亲在给胡适的回信中再三重申:你的妻子非江冬秀莫属,决不允许你再选择其他女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胡适不愿也不敢违抗母亲的旨意,落个不孝之名,只得忍痛割爱,把本已燃烧起来的恋爱之火降温到一般朋友关系。但两人内心深处的恋情却一直贮存着,直到后来胡适回国结婚后,两人还暗中书信往来了50年,依然互赠照片,彼诉倾心。

胡适是在1917年26岁时才从美国回到国内北京大学任教授的。因率先倡导“新文化运动”,很快成为中国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但是可悲的是,这个极力宣传破除封建包办婚姻、主张男女恋爱自由、极力抨击封建旧礼教的新派人物,却不得不按母亲的安排如期回老家安徽与江冬秀结婚,而且,直到举行结婚典礼时胡适才认识了这个母亲派给他的长相平平的小脚女子。一个是经多见广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一个是自幼厮守在闭塞农村识字寥寥的村女,且长期不通音信,两人之间根本无爱情可言。婚后,胡适把江冬秀留在家乡照顾母亲,独自回到了北京。直到第三年胡母去世后,江冬秀才来到北京胡适身边。

起初的几年,胡适与这个近乎文盲的太太,虽然在思想文化上没共同语言,但在家庭生活上还能凑合,特别是江冬秀的拿手厨艺有时还能让胡适在朋友面前风光一下。但是几年之后,为人宽厚善良随和的胡适渐渐发现,从农村来到大都市的江冬秀性格破例的大胆泼辣强悍,以关心丈夫为由对他的干涉约束越来越多,小如读书睡觉的时间,大如社交,稍不如她意便扯起喉咙吵闹不休,特别是对胡适与其他女往,她醋意特强烈,总要找种种理由横加干涉,甚至当着胡适朋友或女学生的面,找岔子训斥胡适,弄得在场人都很尴尬。而最不愿与人争吵的胡适却往往一忍再忍,这就更助长了江冬秀的凶悍气焰,致使胡适在熟人圈里落了个“惧内”的笑柄,而江冬秀“河东吼狮”“母老虎”的恶名也逐渐传扬开来。

在多次领教了江冬秀的“驯夫”手段后,胡适从心里痛恨这个给他带来羞辱和约束的婚姻,但他又迟迟不敢下决心离婚,因为当时在文化学术界名望颇高的胡适,害怕别人议论他喜新厌旧抛弃糟糠之妻另寻新欢,有悖为人师表的传统道德,从而影响自己学术大师的光辉形象。爱面子好名声的胡适只好在越来越凶悍的妻子面前逆来顺受地忍着,忍着,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既漂亮又有知识令他一见钟情的曹诚英,他沉寂压抑多年的爱情种子才又勃然发芽。

那是1923年4月,胡适在北京家里,又一次遭受悍妻的暴力后,忍无可忍赌气之下来到杭州烟霞洞疗养,却不期而遇地邂逅了早年曾心仪的远房表妹曹诚英,而曹诚英又是当年胡适结婚典礼时的伴娘,此时正在上海当教师,且离婚单身独处。两人久违重逢,惊喜万状,话越说越投机,情感逐日加深,便结伴畅游西湖,携手共登西山。一次共进酒餐后,两人谈起当年彼此内心爱慕之情,胡适慨然提笔写了一首题为《怨歌》的诗,其中两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婚(嫁)时”,明确地表达了对曹的爱恋之情。曹诚英对年长11岁才貌双佳的表哥胡适更是艳羡不已,又耳闻他夫妻不协,更是爱怜有加。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人赋诗赏文,谈情说爱,感情迅速升温,后来竟发展到短期同居,致使曹诚英怀了孕。两人开始商量着重组家庭。

但是,当胡适回到北京试探着向江冬秀提出离婚要求时,江冬秀一听勃然大怒,从厨房拿出把菜刀,举过头顶,高声嚷道:“要离婚可以,但我要先把咱两个孩子杀掉,你既然不想要我了,我同你生的孩子你也别要了!”一边嚷着,一边去抓挠孩子,孩子惊得哇哇叫着满院跑,邻居闻声过来劝解,江冬秀越发气恼,扬手便把菜刀向胡适扔去,幸亏胡适躲开了,才没酿成家庭血案。胡适吓得面色如土,赶紧连连说软话安抚悍妻,再不敢提离婚两字

万般无奈,胡适只好赶回杭州,劝说曹诚英堕胎,并心有余悸地写了两句诗给曹看:“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希望曹诚英能理解他的处境和无奈。曹诚英看罢,长叹一声,泪水纷流,善良的她不愿她心爱的人再为难,只好无奈地与胡适结束了这段无果的爱情。后来曹诚英在胡适的帮助下,到美国留学,回国后在大学任教,但却再未嫁人。

胡适虽然与曹诚英没结成婚,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对曹诚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情感,这有他的诗句为证: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两句诗,十四个字,凝聚着大博士胡适痛失真爱的几多惆怅与无奈,几多怀念与苦涩呀!

有情人未成鸳鸯之美,表面看起来是其悍妻的阻拦,骨子里却还是胡适太看重个人所谓的名声,他太担心与曹诚英的婚外恋情张扬到社会上,影响自己博士、学者、教授、文化名人、国人导师的圣人完美形象了。而其悍妻正是抓住了他的这个弱点,不仅在这次杭州情人恋上轻而易举地制服了并不爱她的丈夫,而且在此后几次稍微发现或猜测到胡适有婚外恋情的苗头,马上在家里撒泼嚷叫,声言要拉着丈夫到大街上找街坊邻居评理。这种屡试不爽的招术,使赫赫有名的新文化新思想的导师胡适,在自己的真爱面前胆小如鼠,浅尝辄止,委曲求全地与一个原先无爱甚至厌恶的太太,给世人示范似地“恩爱”生活了几十年。其内心情感遭遇的痛苦折磨,只有他自己最清楚。爱面子的胡适不可能去找人诉说自己婚姻生活的苦涩,他宁愿一个人默默地吞咽这颗苦果,郁闷苦恼之时,他经常独自到街上酒馆借酒消愁,或到公园散心,企图借山水之秀解脱自己的情感痛苦。而他唯一能倾诉内心情感真情的方式,只有背着妻子给大洋彼岸的情人威廉斯写信。

直到胡适死后三年的1965年,终身未嫁的韦廉斯才把自己珍藏了50年的100多封胡适去信,寄给了江冬秀,并嘱托她转交台湾有关胡适研究机构,致使惊讶异常老泪纵横的江冬秀又一次尝到了无爱婚姻的苦药。而对胡适来说,半个世纪的暗中鸿雁传情,50年的异国神交与思念,真是“春蚕到死丝(思)方尽”啊!作为一代文化大师,其压抑真爱情感的内心痛苦,又岂是100多封书信所能释怀的呢?

鲁迅真爱无畏惧

而与胡适同时代的鲁迅,虽然早先也遭遇到与胡适类似的母亲包办婚姻,有了无爱情但有名义的妻子朱安,并准备为不拂母意而做情感生活的一世牺牲,但后来当他在北京与反动势力的斗争中,遇到是学生也是知音许广平时,并在此后历经164封两地书信的情感沟通和相恋后,就敢冲破封建礼教的约束,义无反顾地生活在一起。尽管当时也有人指责鲁迅家有原妻而搞师生恋有违传统伦理,违背为师之道,亲友也劝他勿因师生恋而使名声受损,但在许广平的热情支持下,时已44岁的鲁迅毫不畏惧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坚定不移地经营着艰辛而幸福的爱巢。他公开表白:“我对于名誉、地位,什么都不要,只要枭蛇鬼怪(指许广平)够了。”而28岁的许广平也敢于摈弃世俗的舆论压力,公开发表了爱情宣言文章《风子(指鲁迅)是我的爱》。

在婚后上海十年生活中,尽管因为鲁迅的批判矛头直指反动当权者而屡被迫害通缉,夫妻两人的家庭生活也没有胡适家的安逸富贵,有时甚至还面临被抄家和暗杀的危险,但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文学爱好,使患难与共的鲁迅夫妇情感愈来愈深厚。两人时常是丈夫写好文章初稿后,妻子校对誊写,丈夫夜以继日奋不顾身地抨击敌人,妻子无微不至地在生活上呵护丈夫,其爱情生活始终是艰辛而又相愉无憾的。这有鲁迅给许广平的赠诗为证: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相知。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6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质朴的语言之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了解文章背景。

(2)精读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学生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情境回顾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再现亲情齐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走近名人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三、疏通字词:(读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绉绉():

佃()户轻薄:质问:

面红耳赤:侮辱:

四、默读课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读,感悟文章内容。选用下列其中一个句式发言:

1、我从文章中读出了一个的母亲。

2、紧扣文章内容以“我从母亲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严厉刚强宽容)”说一句话。

总结:

①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

明确: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写了母亲几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我性格的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4(4)过度段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小结:母亲的为人和作者感情

对“我”:严格————待人:宽容

怀念、感激、敬爱{

对亲人:和善、忍让————对人格:认真、不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品味语言分寸感(研讨课后练习)

六、心灵共鸣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

2、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配乐朗读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七、课后作业:

1、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在母亲节的那天,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关于歌颂母爱的诗文作品。

八、名言妙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会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母亲的性格特点:慈爱严厉刚强宽容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性格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早训、催上早学严厉

重罚、舔病眼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

受气,忍耐、悲哭气量大、性子好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质问刚气,不受人格侮辱

明确: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

《我的母亲》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感情。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了解文章在真切、质朴的语言之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通过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了解文章背景。

(2)精读课文,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3)联系学生生活,讨论母亲的为人和教育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情境回顾

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再现亲情齐背《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走近名人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三、疏通字词:(读出下列字音)

糜()嬉()文绉绉():

佃()户轻薄:质问:

面红耳赤:侮辱:

四、默读课文,感悟真情

自由朗读,感悟文章内容。选用下列其中一个句式发言:

1、我从文章中读出了一个的母亲。

2、紧扣文章内容以“我从母亲一件事上感受到了母亲的(慈爱严厉刚强宽容)”说一句话。

总结:

①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

明确:第一件:

第二件:

第三件:

第四件:

第五件:

②文章写了母亲几方面的事情?

3、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我性格的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4(4)过度段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小结:母亲的为人和作者感情

对“我”:严格————待人:宽容

怀念、感激、敬爱{

对亲人:和善、忍让————对人格:认真、不马虎

五、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品味语言分寸感(研讨课后练习)

六、心灵共鸣

1、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读过了少年时代,受到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请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们交流。

2、请回忆你妈妈对你影响很深的一件事。

配乐朗读

仿佛

泰戈尔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在游戏中间

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

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

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在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殿里晨祷的馨香

仿佛向我吹来母亲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是当我从卧室的窗里

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仿佛觉得母亲凝注我的目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七、课后作业:

1、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在母亲节的那天,为你的母亲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你最美好的祝愿。

2、搜集关于歌颂母爱的诗文作品。

八、名言妙语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雨果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马克·吐温

妈妈是我最伟大的老师,一个充满慈爱和富于无畏精神的老师。如果说爱如花般甜美,那么我的母亲就是那朵甜美的爱之花。——史蒂维·旺德(美国著名盲人男歌手

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会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母亲的性格特点:慈爱严厉刚强宽容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第一部分(1-4)写我的性格和童年生活。

1(1)性格成因。

2(2)写爱学习的性格及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3(3)写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第二部分(5-12)写母亲。

1、(5---7)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2、2、(8---11)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3、(12)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第三部分(1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

明确: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早训、催上早学严厉

重罚、舔病眼慈爱

债主要债,不骂,不露怒色仁慈、温和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7

陈独秀:从“无父”走上“审父”

陈独秀对父亲是最没有记忆,也最没有情感的。

在《实庵自传》中,他说:“我出世几个月,我的父亲便死了。”其实他这“几个月”的说法不准确。实际上,应该是还不满两周岁。这种连父亲去世的时间都十分模糊的自述至少说明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陈家对其父的搁置。陈独秀在家乡度过了青少年直至成人的时光,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听到关于父亲的家族述说,乃至父亲的死在陈独秀的心里是一笔糊涂账。二是陈独秀的母亲似乎也没有对儿子唠叨父亲的情况,虽然这于情理上说不通。三是陈独秀也许压根儿就没有“父亲情结”。

1921年,陈独秀应广东省省长陈炯明之邀到广州任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在一次宴会上,陈炯明正正经经地问陈独秀:“外间说你组织什么‘讨父团’,真有此事吗?”陈独秀也正正经经地回答道:“我的儿子有资格组织这一团体,而我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这个诙谐幽默的回答使在座的人听了哈哈大笑。看来一些人连陈独秀“自幼便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都不知道,却听信攻击他的谣言。这也说明陈独秀对于自己的父亲本来就没有什么记忆。

陈独秀的父亲衍中(字象五)“乏者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以教书为业,“讲究实学,慷慨有大志”,但“屡困场屋”,一辈子不得志,是个穷秀才。陈象五死于疫疾,这时陈独秀还不满两周岁。从此,陈独秀不仅失去了父爱,也失去了爱父、爱家的责任。这是一种苦痛,也是一种生命“自由”。

陈独秀其实还算幸运,他有兄弟姐妹四人,上有兄长和两个姐姐,他排行第四,也是老小。按照中国家庭的一般情况,老小都有些娇惯与调皮,天性可以保持得充分一些。不过,陈独秀并没有什么快乐的童年,这与鲁迅还曾经有过“百草园”、“三味书屋”、“社戏”记忆有很大不同,他是在相当不情愿但是又无力挣脱的环境中叛逆而坚韧地活着的。

他被逼读书。这个逼他读书的人是他祖父。陈独秀的祖父陈章旭有个绰号,叫“白胡爹爹”,当“孩子们哭时,一说白胡爹爹来了,便停声不敢再哭,这位白胡爹爹的严厉可怕便可想见了”。

陈独秀曾写文记载祖父逼他读书的情形:

“我背书背不出,使他生气动手打还是小事,他最生气时气得怒目切齿几乎发狂。令人可怕的是我无论挨了如何毒打总一声不哭。他不只(止)一次愤怒而伤感地骂道:‘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必定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恶强盗,真是家门不幸!’我的母亲为此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我见了母亲流泪倒哭出来了。母亲一面替我揩眼泪,一面责备我道:‘你这个孩子真淘气,爹爹那样打你,你不哭,现在倒无端地哭了!’母亲的眼泪比祖父的板子着实有权威,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怕打,不怕杀,只怕人对我哭,尤其妇人哭,母亲的眼泪,是叫我用功读书之强有力的命令。”

一次白胡爹爹又毒打小孙子,孙子仍旧不哭,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奇特的阵势:一边是越打越有劲,一边是咬紧牙关,以沉默相对抗,就是不哭。最后,也许是祖父没有力气打下去了,才算结束了这场“战斗”。祖父气得没法,好似从小孙子的沉默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后来他对乡人说:这孩子长大后不成龙便成蛇。

爷爷的特别“关爱”可能让陈独秀心中浮现出“父亲”的形象,倘若父亲在世,他是不是还会落入如此孤立无援、求助无望的境地呢?小小年纪的他知道,没有一个宽大厚重的胸膛供他依靠,他也不会服输,所以他只能忍着,心里恨着,刚烈叛逆的性格就这样逐渐形成。

他的母亲在这件事上也是无能为力。这是一个传统妇女又是一个寡妇必然面临的处境。陈独秀在《实庵自传》中说他的母亲查氏是一个很能干并疏财仗义、好打抱不平的女丈夫,但往往伏容奸恶,缺乏严肃坚决的态度,明知族长和他手下的人为人不正,却还是恭恭敬敬地接待他们。查氏常常教育子女“不要看不起穷人,不许骂叫化子”。她“虽然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当时传统的‘忠孝节义’之通俗教育标语她是知道的”,但她从来不曾拿这些“标语”教育自己的孩子。

但是她重视陈独秀的学习与科举,这不仅是孩子的出息,也是为自己争光。陈独秀说“她对我们之教育是考科举,起码也要中个举人,替父亲争气”。这是查氏对儿子唯一的也是最大的期望,“因为在那一时代的社会,科举不仅仅是一个虚荣,实已支配了全社会一般人的实际生活,有了功名才能做官……做大官才能发大财,发了财才能买田置地……荣宗耀祖”,“所以当时乡间有这样一句流行的谚语:‘去到考场放个屁,也替祖宗争口气’”。正因为如此,她把孩子交给陈家的男人管教,任其处置,也是情理之中。陈独秀挨打,从不哭,只有回到娘的身边,他才忍不住哭。只有硬汉子在受到毒打时才会不哭、不讨饶、不求情、不屈服,但是陈独秀并非铁石心肠,他有丰富的感情,有丰富的爱,他“见了母亲流泪,倒哭出来了”,“母亲的眼泪,比祖父的板子着实有权威”。可见他刚烈而又温情的个性在幼年就形成了。

除了“被逼读书”,第二件让陈独秀郁闷的事情就是“过继”。陈独秀的叔叔陈衍庶虽然把陈家发起来了,可他有一件不顺心的事,妻子早亡未生育,续娶谢氏(1862~1939)及侧室邵氏,都没有给他生一个儿子,因此在陈独秀五岁时便过继给叔父做嗣子,叔父衍庶便成了陈独秀的继父,谢氏成了他的继母。这当然也是旧家族的旧俗,不过,陈独秀在《自传》中对这位发家致富的继父却只字不提。看来,他对自己随意被“转手”的家庭处置方式十分不满,他已经是“无父”的人,再找一个“爹”伺候着,等于额外套上一个枷锁,自然更不适应。实际情况是,他确实做得不好,这令继父十分失望,陈独秀也就我行我素,学不会履行“继子”的责任与义务,后来干脆离家闯荡。陈独秀长大以后,因参加革命活动,多次殃及家庭;陈独秀的第二个夫人是原配夫人同父异母的妹妹。这两件事在陈衍庶看来都是大逆不道、无法容忍的,以致他大嚷着要“退继”,而这两件事恰恰又是陈独秀执意要做的,于是继父与继子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继父既然不愿认这位“败家”的继子,而继子又何尝愿意承认这位封建卫道士的继父呢?按说陈独秀是继父家产的唯一继承人,因为没有什么感情,陈独秀从没有放在心上,即使穷困潦倒,也没有打过叔叔的家产任何主意,所谓过继关系也是名存实亡。不过陈独秀对继母谢氏却很有感情。1939年3月22日,谢氏在四川江津去世,陈独秀披麻带孝,还说:“先母之恩等于生母,心丧何止三年……酒食酬应以及为人作文作书,必待百日以后。”陈独秀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他讨厌的是那种虚与委蛇,拉拉扯扯的待人接物的态度。

失去父亲的陈独秀从小孤独放任,父爱的缺失、压抑的环境又使他变得坚韧和叛逆,自我、刚烈、桀骜成了他性格的底色。而艰难环境中的母爱、兄爱还是给他埋下温情有义的种子。从此陈独秀变成了一个在压力面前可以咬着牙勇往直前而在动情时可以号啕、顿足的男人。

他的思想觉悟自然也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这表现为破除恶俗、解放人性、同情妇女与孩子。在1904年《恶俗篇》中,他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中国的妇女们,还是几千年前,被混账的男人拿来做玩弄的器具,这般妇女们,受了这个愚,便永远在黑暗地狱,受尽万般苦楚,一线儿亮光都没有,到如今越弄越愚,连苦恼都不晓得,相习成风,积是成非,真是大有害于世道人心啊。这样的声音比五四大规模提倡妇女解放整整早了十五年,可谓先声夺人。同时他也提出改革训蒙教育,“所谓教育小孩子,也要像栽培草木一样,不可压制拘苦了他,要叫他心中时常快乐,自己自然晓得学好。这便和草木得了春风时雨,自然生计日发,和那秋天迫害草木的霜雪,效验真是大不相同了”。

没有“父亲情结”的陈独秀始终以“新青年”自居,始终面向未来与自我追求,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勇而无畏的“审父”意识,对充满“父性”特色的传统文化展开激烈批判,进行激烈与狂飙的文化运动,探索社会发展的新途径。他“破坏偶像”,“重估价值”,“提倡国家主义”,“成为终身反对派”等思想都是他“无父”意识的另外一种体现。

胡适:追随父亲的影子

和陈独秀截然相反,胡适的父亲胡铁花是胡适一生记忆深刻并为之骄傲的人。

胡适的父亲去世时,胡适才三岁多,按说并没有多少深刻具体的记忆,但是在胡适的传记与回忆中,常常不自觉地谈到父亲,谈到父亲的影响,并常掩饰不住自豪骄傲的情感。甚至有很多细节,他都想极力还原,虽未必都确实可信,但缅怀之情油然而发。

这是他对父亲去世时的记述:

这时候我只有三岁零八个月。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东边房门口坐的珍伯母也放声大哭起来。一时满屋都是哭声。我只觉得天地都翻覆了!我只仿佛记得这一点凄惨的情状,其余都不记得了。

但是,在他的《我的母亲的订婚》中,他这样描述“父亲”的形象:“面色紫黑,有点短须,两眼有威光,令人不敢正眼看他。”“在万里长城外住了几年,把脸晒得像包龙图一样。”这显然是其他人对父亲形象的描述,或者是看了父亲的画像想象出来的。其实胡适的父亲的确是一个身板硬朗、力气很足、面带威严、貌像包公的人。在这一点上,胡适显然没有继承父亲的貌相。

胡适还把自己的父亲认作第一个教他认字启蒙的先生,和父亲短暂相处的光阴也成为他享受一生的美好回忆。

“我小时候也很得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父亲做教师,母亲便在旁做助教。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他太忙时,她就是教师。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得七百多字。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体,我母亲终身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最神圣的团聚生活的纪念。”

这自然可以理解,之后孤儿寡母的日子自然今非昔比。至于胡适是不是读了那么多的字,似乎大可怀疑,胡适小时候的身体并不好,他的母亲似乎也并不认字。但是,开始认字接受教育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回到绩溪上庄村老家后,胡适念的第一本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诗》,他亲笔抄写给了我”。念的第二本书叫《原学》,亦四言韵文,也是胡铁花自编并书写的。胡铁花后半生公务戎马,倥偬时光,仍不忘对儿子的教育,这是他匆匆人生留下的一份珍贵的家教遗产。这对胡适后来读书、做人、做事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胡适的成长,基本上是母亲根据父亲的遗愿进行的。在《四十自述》中,胡适记载:

“我父亲在临死之前两个多月,写了几张遗嘱,我母亲和四个儿子每人各有一张,每张只有几句话。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儿(我的名字叫嗣,字音门)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念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的影响。”

做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人,完成父亲的遗愿,这是胡适母亲教育胡适的基本目标。而让孩子对父亲尊重也是不容偏移的。胡适说,有一次夜凉,别人让他添加衣服,他不愿,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这句话正好被母亲听见,他被罚跪责骂。母亲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弄得胡适伤心而泣,以致害了一个多月的眼病。

这当然要提到胡适的父亲,这个叫胡铁花的人,无论做人做事都具有徽州人的很多优点,勤勉、务实、认真、有为。在求知上进中,他辗转中国各地,算是一个实干的官吏,因为很能干,本想退居的他偏偏被派往台湾做知州与统领,颇有政绩,在台湾声誉较高,后因脚气病而故。据说胡铁花为国捐躯后,光绪皇帝赐其遗孀、时年仅二十二岁的冯顺弟为三品诰命夫人。无论如何,胡铁花应该是一个德才并举、努力有为的人,是胡家的骄傲。

从为人处世看,胡适的父亲办事十分细致,处处做有心人。在他的日记中,居然详细地记载着地方官员的生辰八字。这种用心自然不难理解,这一方面是精于世故,小心谨慎,另一方面是注重细节,别有心机。这对胡适后来凡事必记、凡事上心的习惯应是有影响的。父亲多样化的爱好对后来同样具有多面手特点的胡适同样也有影响。

胡适的父亲在内心世界里是充满家国责任与内心忧患的。这在他留下的遗嘱中尽数显现,遗嘱里出现得最多的字眼是“死”,真正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可谓心力交瘁,痛苦至极。胡适走的道路虽然与父亲有相当的不同,但是,关注国家命运、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却有相似之处。作为一介书生,他一直没有放下对政治的热情与参与,他像其父一样崇尚务实精神,所不同的是,他经过了一段人生磨砺与调整之后,逐步变成了一个乐观自信的人。

在胡适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是他最爱最感恩的人。这个“无父”而聪颖的孩子如果没有母亲的管教与培育,或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如果说,胡适闯荡江湖的本领、做事的志气与聪明更多是像父亲,那么做人的品德则更多是像母亲,胡适说:“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晚年,他和父亲的关系,即他的父亲与台湾的关系、他小时候在台湾的短暂居住居然继续书写了胡家历史上的另外一个骄傲。

胡适意外有了一段自得的资本,那就是可以以“半个台湾人”自居,他声称父亲是“东亚第一个民主国的第一个牺牲者”。虽然实际上并不确切,但是事实上台湾本土的确借此炒作了一段时间,大有树立胡铁花为旧传统、胡适为新精神的倾向。胡适对此也是十分热衷,积极配合与参与。

1952年12月27日,胡适抵达台东县观光。12月28日,台东镇光复路更名为“铁花路”,以纪念清代本县末任州官胡铁花。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打造“名人品牌”的工作已经准备就绪,胡适观光只是参加相关仪式,并商谈后续纪念筹建工作。

1953年1月12日,县文献委员会筹建纪念碑。1月27日,胡适赠本县奖学金七千元。5月21日,纪念碑落成。

有点耐人寻味的是,碑记部分,直到1963年12月才写成,这已经是纪念碑落成近十年之后,也是胡适去世后一年多了。碑文提到胡适于1962年2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胡适和他的父亲以这样的方式最终永远走到了一起。

鲁迅:父亲是永远伤痛的记忆

鲁迅的父亲留给鲁迅的永远是复杂伤痛的记忆,这种复杂与伤痛影响了鲁迅的一生。

与陈独秀、胡适相比,鲁迅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最长,这个三代同堂的人家曾经过着富足安详的生活。鲁迅的家族是浙江绍兴的一个大家族,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清朝的官员,周家在周福清时代很好,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周福清的大儿子,读书至秀才,虽求功名不顺,但掌管着还算和美的小康之家。

所以,鲁迅得以在这种环境中无忧无虑地长大,天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培育,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乡下外婆家的风情,都成为他终身难忘的记忆。周家雇了保姆、长工,但是主雇关系并没有想象的严格,所以鲁迅在他们那里接受了贫民的爱与民间教育,了解了底层生活。周家对孩子的管教也似乎并不苛刻严肃,所以鲁迅可以读读闲书,培育了读杂书的兴趣,总之,那是多么美好的童年生活。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周家的变故,鲁迅一定会走上另外一条人生道路。

但是命运有时就是这样残酷,灾难不期而至。

不过鲁迅对这段生活中父亲的记忆并不细致清晰,大约日子也很快活,父亲也爱管不管,鲁迅是能躲则躲,就怕快活得不够。周作人讲父亲“严正”,“寡言笑”,“爱喝酒”,“小孩少去亲近”,但并不厉害。这应该是可信的。

应该说鲁迅的童年并不“压抑”,倘若说感到“压抑”,其实是太过于追求自由与天性的心理造成的敏感。对于父亲,鲁迅说,“我很爱我的父亲”,“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长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据周作人回忆,他父亲的愿望之一是两个孩子一个到东方留学、一个到西方留学,鲁迅出门求学是否有遵从父嘱的意思,已经不可考,但是周氏兄弟两个人出国留学倒是事实。

总之,这样的日子如果继续,该是多么美好。但是天不遂人愿。这也就不难理解,周家变故为什么不仅彻底改变了鲁迅的人生,也彻底改变了他的性格。

周家的变故是由周福清考试贿赂案引发的,这也活该周家倒霉,找了一个不会办事的伙计。但是问题的结果十分严重,周家面临斩首、抄家等刑罚。为了疏通关节,周家变卖资产,给官府层层送礼,几经波折,周福清才由死刑变为“监候斩”,也就是说,周福清的命可以暂时保住,但每年行刑的时候他仍有被处斩的危险。于是家里人为保全他的性命,每年都要用大量的钱财去送礼,贿赂官员。周家人也是东躲,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周家在持续多年的折腾中,元气大伤,遂由小康转入了困顿。

祸不单行,整日借酒消愁、脾气暴躁的父亲又卧病不起。鲁迅,一个曾经无忧无虑的公子哥,作为家中长子,没有任何替代地走上了“代父”的位置,那时,他只有十三四岁,小小年纪,每天都要奔走于药铺与当铺之间。花了无数的钱,父亲的病仍未医好,于1896年10月离开了人世。鲁迅的心灵苦痛从此终身难以磨灭。

鲁迅为此在《父亲的病》中详细记载了为父治病的前前后后,对于民间庸医、没有科学依据的中医偏方以及民间带有迷信色彩的封建活动做了深恶痛绝的描述与贬斥。他一直觉得父亲如果能得到合理治疗的话,绝不会三十多岁就撒手人寰。他对自己无意中充当了对父催命的人深深内疚。他在文章最后写道: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父亲的死对鲁迅直接的影响至少有三方面。

第一,就是他成了周家的顶梁柱。家有寡母,下有弟妹,日子越过越艰难,世态炎凉,虽难以离舍,还是决定“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鲁迅的母亲鲁瑞看到鲁迅去意已决,就为儿子筹集了八元川资,送鲁迅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其时鲁迅刚好十八岁。从此以后,鲁迅还是很认真地履行“孝子”、“长兄为父”的“家长”职责,先是培养弟弟周作人,带着一块儿外出读书求学,及至周作人找工作都是鲁迅一手安排。其次是安家落户,移居北平,将家中老宅卖掉,在北平购置了一套大宅院,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八道湾”,将一家人全部接到了京城,真正过上了天伦之乐的“大家庭”生活。我想他对旧式婚姻的接受,除了不敢有任何伤害家人尤其是母亲的心的原因之外,还是努力想保持一个“家长”的风范。总之,即使周氏兄弟后来失和,鲁迅基本上还是极力在为家庭做很多事情,可谓尽心尽力。没有办法,谁让他没有爹,谁让他是老大呢?他除了供着一份公职,业余做点自己的爱好,剩下的就是怎么把家维持好,及至移居北京,他已经四十岁,耗去了人生的大半还多。

第二,在鲁迅的成长中,家庭变故与丧父之痛,巨大的生活落差与心理落差还是对鲁迅的精神造成了极大危机。这个本来就富有天性、感觉敏锐的人,不得不首先面临一系列“自我”调整与疗救的问题。及至他从日本回来,有了正式工作之前,他不断改换学校与专业:“水师学堂”、“矿路学堂”、“东京弘文学院”、“仙台医专”,从表面看,这是在人生道路上寻寻觅觅,而实际上是漫无头绪的心态所致,尤其是他学过一段时间的医学,和他对父亲疾病与死亡的深刻记忆有直接的关系。1904年6月,鲁迅的祖父去世,那个暑假他的心情再次受到打击与触动,8月份他就到了仙台――他想当一名医生!不过,鲁迅的真正兴趣还在文艺与人文,这与其说是爱好,不如说是解决自身精神危机的内在需要。

第三,鲁迅的创作以后依然始终与这段人生的“记忆”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文学对于鲁迅是对心灵隐痛的抚慰与生命孤独的救赎。试看,在他的作品中,故乡、童年、孤独、疾病与死亡、灰色人群与暗淡人生……构成其创作的话语资源与情感底色,绕来绕去就是走不出去。其中对父亲复杂的情感记忆构成了他认识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而鲁迅的思想同样也是从自身苦痛出发,从个人记忆与经验到家庭问题与社会问题再到文化思考与生命拷问,均具有内在密切的情感关系与逻辑关系。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篇8

轻信爱情,女大学生掉进感情陷阱伤痕累累

胡晓雨(化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姑娘。1998年,24岁的她从郑州某大学毕业后进入郑州市一家保险公司工作。正是在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同在该公司工作的刘亚林。刘亚林比她大3岁,高大潇洒,性格外向,能说会道,他知道胡晓雨一个人背井离乡独闯天下有很多难处,常常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照顾她,举目无亲的胡晓雨也把刘亚林当作了朋友和亲人。下班后,两人经常在一起吃饭、喝咖啡。胡晓雨觉得虽然刘亚林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在很多事情上,他们竟然有那么多共识,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不久,两人就开始了同居生活。

两次流产,使她受尽折磨

不久,胡晓雨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惊慌失措地问刘亚林咋办?刘亚林说他的事业刚起步,不想过早地为家庭所累。胡晓雨觉得他的话有一定道理,就随着他来到他的一位在河南省中医学院当医生的朋友那里,做了人工流产。这给胡晓雨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创伤,而更令她心痛的是,刘亚林与别的女子有染的消息不时传到她的耳中。

1999年初的一天晚上,胡晓雨从外地出差回来,在回家的路上,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和一个女孩勾肩搭背地在嬉戏,她快步走上前,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回家急着要见的刘亚林。她忍无可忍地上前揪着刘亚林问:“这个女人是谁?”这时刘亚林只好承认是他的一个要好的女朋友。胡晓雨愤怒地推了刘亚林一个趔趄,哭着跑回家中。两天的时间,她不吃不喝,也不见任何人。就在她准备提出与刘亚林分手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又出现了妊娠反应,这让她打消了与刘亚林分手的念头。她委曲求全地来到刘家,并告诉刘亚林及其父母,自己又怀孕了,让他们尽快地商定办理婚事。刘亚林不慌不忙地说:“你这次再做完人流手术,身体调养好后,咱们就结婚。”刘亚林的父母也这样劝说她。胡晓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含着泪点了点头。可刘亚林为了省钱,不让胡晓雨到医院做人流,他到街上药店买了两片打胎药给胡晓雨吃,结果胎儿没有打下来,还造成胡晓雨大出血。眼看胡晓雨就要晕死过去,刘亚林才极不情愿地把她送到医院里。1999年4月,胡晓雨又一次躺在了中医学院一附院的手术台上,医生把刘亚林训斥一顿:“你太不拿老婆当人看了,再晚来一天恐怕就要出人命了。”临出院时医生又反复叮嘱胡晓雨:“你4个月内做了两次人流,身体受到很大伤害,要注意保养,短期内可不敢再做人流了。”

出院后,胡晓雨身体非常虚弱,无法正常上班,刘亚林就趁机劝她说:“你暂时把工作辞去,在家好好调养调养身体,准备准备结婚的事宜。”胡晓雨不知是计,就辞去了工作,做起当新娘的美梦。两次做人流的遭遇,让胡晓雨受尽了折磨,而刘亚林却不顾她的感受,在她身体还未恢复时就要强行同房。

1999年10月的一天,胡晓雨接到刘父的电话:“你和亚林的关系结束了,今后各走各的,不要再缠着他了。”还没有等她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刘父的电话就挂了。胡晓雨感到很吃惊,急忙给刘亚林打电话要问个明白,却找不到他。等她回到他们的爱情小屋,发现刘亚林早就将他的东西席卷一空,逃之夭夭了。没有任何过错,胡晓雨就直接从爱的天堂跌进了“地狱”。

打胎――辞职――分手,胡晓雨觉得自己跳进了别人早为她设计好的圈套里。回想起自己这一年来和刘亚林交往的过程,她感到刘亚林并非真心爱自己,仅是在玩弄自己的感情而已。刘亚林好吃懒做,大男子主义思想特别严重,也不是自己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对刘亚林分手的要求,虽然她从感情上一时难以接受,但痛定思痛,她还是愿意吞下这杯苦酒。

遭遗弃,流落他乡

然而,两人正式分手20多天后,胡晓雨却发现自己又怀孕了。无奈之下,胡晓雨准备打掉这个孩子。然而去了好几家医院,医生都不敢为她做人工流产手术,还警告她说:“以你的身体状况,再次打胎可能导致终身不孕,失去一个女人的生育能力。”

伤心欲绝的胡晓雨只好去找刘亚林,哀求他看在孩子的份上同她结婚,但刘亚林却坚决不同意,后来干脆避而不见,而刘亚林的父母则要求她打掉孩子。无奈而无助的她心情糟糕到了极点,胡晓雨觉得仿佛是世界末日来临一般。但胡晓雨绝望的神情下还有一颗鲜活的心,最后,胡晓雨决定把孩子生下来,不管怎么说,这个孩子是无辜的。

胡晓雨不敢回老家,挺着大肚子来到安阳一个大学同学高文广家藏身。高文广很同情胡晓雨的遭遇,发动几个大学同学为胡晓雨凑钱在安阳郊区租了一间四处通风廉价的房子,凑了一床被子,让她暂时安身下来。可是,身无分文的胡晓雨又面临着吃饭的问题。钱从哪里来?想来想去,她决定拉下面子,向来往的行人乞讨,以解燃眉之急。然而,当胡晓雨站在街上伸出手时,行人看都不看她一眼,谁也不会相信一个年轻漂亮又穿戴整齐的孕妇会讨饭。直到胡晓雨实在饿的不行了,开始哭起来,那悲痛的哭声终于引起一位老大娘的注意,她把胡晓雨领进一家小饭店美美地吃了一顿。同时,胡晓雨也从那位好心老大娘的嘴里得到了启示:安阳这地方有一个风俗,办喜宴时都让一些讨饭的人去吃顿饱饭。就这样,在安阳市附近一带,每家办喜宴又多了一个不速之客。胡晓雨到处打听,哪家有喜宴。为了让自己更像一个叫花子,她故意不洗脸,不梳头,把衣服弄脏,尽可能让人认为她是一个十足的要饭的。随后几个月里,她几乎吃遍了安阳市方圆几十公里的喜宴,同时,她还吃不了兜着走,做为晚上的伙食。

2000年8月20日,胡晓雨揣上在郑州打工的弟弟为她捎来的800元钱,坐上了去平顶山的汽车,那里她的一位同学的母亲是位医生,她准备去那里生孩子。

由于是早产,孩子出生后身体瘦弱,医院下了几次病危通知书。胡晓雨肝肠欲断,精神快要崩溃了。

病友们得知胡晓雨的情况后,非常同情她的遭遇,有的给她送来饭菜,有的给孩子送来衣物。一位老妈妈流着眼泪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就像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她,这样她们母子才算活了下来。看到可爱的孩子,她心中充满了母爱和生活的勇气。正是对孩子的母爱,支撑着她坚强地生活下去。是孩子挽救了胡晓雨,也是胡晓雨挽救了孩子,但生活给予这对共生体的并非全是和风细雨。

讨清白,历尽屈辱

在一些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和儿子终于出院了。她给儿子取名叫修养,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有良知,有修养。回到郑州后,胡晓雨完全靠弟弟的资助生活。没有经济来源的胡晓雨常常陷入困顿的境地。她只好去找刘亚林,讨要孩子的生活费,刘亚林却不承认孩子是自己的,将她们母子赶出门外。孩子半岁时,患上严重的腹泻,20多天也不见好转。胡晓雨为了给孩子治病,四处求助朋友,甚至乞讨,可孩子的病情一天天严重,无奈之下,胡晓雨又忍辱去找刘亚林。而刘亚林却避而不见,刘的父母当着围观众人的面大骂孩子是野种,并拿着刀把她赶出家门。孩子的腿也被推搡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为了洗清耻辱,性情刚烈的胡晓雨拉着刘亚林去河南省遗传研究所做了亲子鉴定。2001年2月17日,鉴定结果出来了,在这份鉴定报告书中写着:刘亚林可以提供孩子所需的基因,父权几率为99.99%,可以得出结论,孩子是刘亚林的。亲子鉴定结果虽然出来了,但在此后的日子里,刘亚林仍然不愿履行人伦上做父亲的职责,刘家也不肯认这个小孙子,不给病弱的幼子以救济。

代儿征父,难遂人愿

胡晓雨的父母都是思想比较传统的农民,她不敢将自己的遭遇向父母诉说,害怕患有脑溢血的父亲和多病的母亲受不了她未婚生子的事实。胡晓雨的弟弟仅是一个打工的,经济也非常紧张,为了她们母子,婚后一直未要孩子。每次回东北老家,她都说孩子是弟弟家的。但纸里包不住火,她的父母还是知道了真相,气得几天不吃不喝,要求胡晓雨回家等候家法处罚。但当疲惫不堪的女儿领着又黄又瘦的孩子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胡晓雨的父母心都碎了,从愤恨女儿一下可怜起女儿来。但是,父母让胡晓雨领着儿子串门时,让儿子叫她姑姑,他们害怕丢人,因为这在农村可是特大的新闻啊!小修养似懂非懂地从姥姥的话中好像悟出了什么,到外面就亲切地叫胡晓雨为姑姑。胡晓雨看着儿子天真无邪的笑容,她不由得心如刀绞,这样的日子何时能到头啊!孩子将来长大后因自己的身份而受人歧视,人言可畏的滋味胡晓雨早已深深地领教过了,而孩子将来上学、工作、结婚怎么办?生活的现实告诉她,她必须乘儿子还不懂事的时候给他找一个爸爸。

2002年中秋节前的一天,胡晓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代儿征父。2002年9月23日,河南某报在报纸显著的位置发表了以“请给可怜孩子一个家,未婚妈妈代子征父”为题的消息,在报纸上,胡晓雨说出了心里话:“我没有什么要求,只要能接受孩子,给孩子一个可靠温暖的家就行……”应征者中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才22岁。可是,在众多的应征者中,没有一个是真心实意对待她这次“代子征父”的。有的说,作为男人,我不计较你的过去,我有钱养活你们娘俩;有的说,你跟我过吧,我让你有吃有喝的;有的意思更直白,我把你包养起来,让你娘俩过好日子……胡晓雨的心里强烈渴望一个真心实意对待她母子的人,可她不需要别人因同情、怜悯和轻视而生出的感情;她内心渴望的是一份对等的情感,而且孩子必须认可而且能接受他。如果没有真诚的情感,那么她宁愿不要那种徒具形式的应征父亲。

由于种种原因,胡晓雨没能在500多名应征者中找到合适的对象。

陷绝境,怒告无情郎

2003年9月25日,胡晓雨以儿子法定人的身份,以刘亚林遗弃为由,采取刑事自诉的方式将他告到了法院,金水区人民法院以“遗弃罪”对这起案件进行立案审理。10月16日,接到法院传票的刘亚林第二次以“解除同居关系”为由也将胡晓雨起诉到金水区法院。

在孩子状告刘亚林的起诉书中,胡晓雨历数了刘亚林对儿子的遗弃行为:孩子出生后,胡晓雨在一无工作、二无居所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四处流浪,孩子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慢慢长大,身体非常孱弱,几年来,胡晓雨多次找刘亚林替孩子讨要生活费,均遭到刘家人的无情拒绝,并声称修养不是刘亚林的孩子。为了讨个清白,2001年2月17日,经过DNA鉴定,刘亚林系孩子的亲生父亲。但是在亲子鉴定结果出来后,刘亚林依然不愿认她们母子。后因刘修养患严重的肠胃炎,靠房东夫妻垫付医疗费才经抢救转危为安,在此期间,胡晓雨多次向刘亚林索要医疗费,均被拒绝,无奈之下,才将刘亚林以涉嫌遗弃罪告上了法庭。

法庭上,刘亚林辩称自己没有构成遗弃罪,自己是在2001年2月17日DNA鉴定后才知道刘修养是自己的儿子,在做鉴定时就表示如果孩子是自己的,希望通过法院解决,后又委托他人去找过胡晓雨谈孩子的问题,但没谈成。而其间胡晓雨多次带着律师上门“闹事”,无奈之下,自己只好离家出走。刘亚林表示,愿意按法律规定抚养孩子。

本案在审理中,经法院调解,刘亚林支付刘修养抚养费2000元。2004年2月17日,这起备受人们关注的未婚妈妈代儿状告生父遗弃案在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金水法院经审理认为: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促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于危难境地的;遗弃手段十分恶劣的(如在遗弃中又有打骂、虐待行为的)等等。本案中被告人刘亚林在知道刘修养系其亲生子后未尽到其应尽的抚养义务是错误的,但其错误行为并未达到遗弃罪所必须达到的情节恶劣程度,故刘修养指控刘亚林构成遗弃罪的证据不足。但对刘亚林未尽到其应尽的抚养义务的错误行为应予谴责,刘亚林今后应积极主动地履行其应尽的抚养义务。同时刘修养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请求刘亚林履行抚养义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款之规定,依法判决被告人刘亚林无罪。

拿着这份沉甸甸的判决书,胡晓雨感到天旋地转。她认为自己有理,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声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刘亚林的行为符合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已构成犯罪。

郑州市中级法院审理后认为,自诉人刘修养系刘亚林、胡晓雨的非婚生子女,两人作为刘修养的父母,对他均有抚养义务,应尽到其应有责任,但刘亚林在得知刘修养系其亲生子后的行为,并未达到法律所规定遗弃罪的构成要件,不构成遗弃罪。对于胡晓雨上诉称刘亚林的行为已构成遗弃罪的理由不能成立,法院不予采纳。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原审判决认为刘亚林不构成犯罪的理由充分,审判程序合法,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谈到曾经拥有的爱情,胡晓雨的心情变得一塌糊涂。她说,时下,青年男女们未婚同居的事情很普遍,她希望以自己的经历来告诫他们,在偷食禁果时,千万要为自己的未来多考虑考虑。她真诚地希望那些准备做未婚妈妈的女性朋友能冷静地思考一下:你能给孩子幸福吗?没有爸爸的孩子快乐吗?孩子以后的身心能健康吗?……不会有结果的爱情你还要它干什么?既然你不能保证孩子以后的幸福,那么你将他(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是错误,甚至是犯罪!!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