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高校教师8篇

时间:2023-03-10 14:53:12

新高校教师

新高校教师篇1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创新教育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创新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

新高校教师篇2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我国政府提出了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转轨的战略决策。这对高师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高师院校必须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合理定位改革目标,实施以建构新的教师教育体制,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策略,提出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以确保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首先,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教师为本,人才强教和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其次,必须坚持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重新调整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结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在体制上,由封闭、单一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分离的体制转变为开放、多元的、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体制,实现体制创新;在培养模式上,由定向培养转变为多模式、多层次培养;在管理上,由师范教育管理制度转变为现代教师管理制度,推动教师教育管理创新;在内容上,突破传统师范专业“老三门”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上的局限,形成现代教师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新体系;在方法手段上,由传统的方法手段转向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高师院校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提高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上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顺利转型。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主要策略

(一)构建教师教育新体制

教师教育体制的构建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首要环节,它包括围绕教师教育任务和活动进行的组织建构、权利配置、岗位设置、人员调配以及制度安排等。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体制呈现如下三种基本形态。

1、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混合的模式。该模式基本保持传统的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模式,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不相分离,学科系同时设有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各专业系科在承担专业学科教育任务的同时,还须独立承担部分教师教育的任务。其弊端是教师教育被普遍弱化。

2、虚拟联盟形态的模式。在该模式中,学校成立专门的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统一协调和管理学校的教师教育活动,而学校教师教育资源并没有进行实质性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仍然保持原有的相对分离状态,包括学校师范类学生的培养活动、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等,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由学校中的多个教学组织机构来实施。该模式主要优点在于学校有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可以有效协调全校的教师教育资源,将教师教育活动从学校其它教学活动中分离出来,自成系统,使教师继续教育和职前教师教育纳入统一的管理轨道。该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清晰的划定教师教育管理机构的权利和职责范围,如何协调教师教育管理机构与教务处、继续教育管理部门以及教师教育教学实体之间的关系。

3、“大教育学院”模式。在该模式下,学校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归并相关机构、人员以及权利和责任,成立实体性的大教育学院。大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全部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该模式的优势首先是将学校分散的教师教育资源和教师教育职能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学校整体的教师教育能力。学科教学教师与教育理论学科教师归并于统一组织,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彼此间可以生成更加有效的互相学习、彼此合作和共同进步的效应。其次,大教育学院对全校教师教育职能的整合,有利于提升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但实行该种模式至少面临三个问题:一是会深刻地触及到各院系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阻力不小;二是教师的职后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由于不是对等整合,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就很难保证不被削弱;三是隐含着教师教育队伍流失的危险,部分教师教育的教师会转向学科专业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绝大多数高师院校实行的是定向培养、职前职后分离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任务。同时也造成了办学模式封闭和教师来源单一、培养任务专一和培养口径过窄、职后教育水平偏低、教育经费重复投入、教育资源难于优化等弊端,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高师院校在构建新教师教育体制时应采取分步推进的策略,主要方式是先构建虚拟且虚中有实的教育学院进行教师教育资源整合、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研究与实验等改革探索,在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建立既符合国家教师教育改革方向,又切合各师范院校实情的教师教育新体制和新模式。

(二)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体制的重建必然引起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调整。在确立新的教师教育体制的过程中,必须相应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和设计,使其与新的教师教育体制相适应。高师院校在未来办学过程中,打破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界限,按大类进行招生,收费并轨,对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多元化重新建构,推行“4+X”多种模式并存的改革措施,以提高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质量。

1、“4+0”模式。该模式采取大类招生方式,取消师范非师范和界限,报读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期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并获得毕业文凭的同时,必须同时修完教师教育课程,方能获得教师教育资格。在该模式中,学生管理主要由其所在学科系负责,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和教学则由教师教育学院直接管理并通过学校教务处进行协调。该模式的主要问题:

(1)学生修读教师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如何不会影响其学科专业学习的质量。但从目前一般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学分设置数量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学科专业教育之外的时间修完教师教育的学分。

(2)教育实习活动如何组织和管理。教育实习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教师教育实习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而实习指导活动则由学科系和教师教育学院合作进行。对报读教师教育的学生在第四年给予一定的实习时间。

2、“3+1.5”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当前尚存部分师范专科学校,这部分毕业生由于学科知识不扎实,教师教育专业知识不完整,难以适应基础教育需要,就业率偏低。因此,可以考虑专门为这部分学生开设此种模式,用半年时间补充学科知识,用一年时间进行教师教育专业训练,然后发给本科毕业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小学、初中。

3、“4+1”模式。该模式的教学对象主要为已取得学科专业学士学位并希望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教学对象可以从本校学生扩展至外校学生。无论是本校学生,还是外校学生,只要继续报读为时一年的教师教育学习,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并通过教师教育实习,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并获得教师资格证。该模式的运行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

4、“4+2”模式。在该模式中,前4年进行本科段学科专业教育,修完专业学科课程获得本科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然后根据个人选择并通过一定的选拔进入后两年的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该模式在一些重点师范大学中已进行了多年的实践。由于该模式是教师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统一于一体的,因此,其吸引力比较大。但是由于政策原因,所以其规模受到约束。该模式运行的前提是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构建教师教育新课程体系

重建课程体系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传统师范教育将学历教育和教师教育统一于一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其课程体系呈现为混编状态,教师教育课程由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老三门构成,课时数量少,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因此,在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重新确立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合理调整课程实施的方案。

首先,要改变教师教育"老三门"的局面,调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以“三模块”取代“老三门”,三模块为教育理论研究模块、教育技术与技能模块、教育实践模块。教育理论模块由教育原理、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心理、教育科学研究等课程构成。教育技术与技能模块由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训练等课程构成。教育实践由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活动构成。

其次,要合理分配教师教育课程学分。根据许多学校的经验,教师教育学分控制在25学分左右比较合理。在教师教育总学分确定的基础上,分别按模块和具体课程进行二次和三次学分分配。尽管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中,教师教育的课程数量有了显著增加,但由于其学分总数被控制在某一比例中,因此,并不会对诸如学科专业教育或通识性教育课程形成冲击。

三、教师教育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抓紧教师教育改革机遇,将教师教育工作纳入高师院校的战略要务。

1、加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学习,把其作为干部素质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使全校师生认识到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召开教师教育专题研讨会,商讨教师教育的发展与规划。

3、加强学科建设,特别要加强教育学科建设。高师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和专业,提高学术水平;加大教育学科改造力度,增加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加强和改革教育实践环节,实现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

(二)坚持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争取获得政府政策支持

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改革不能超越于国家的政策,但高师院校可以利用他们的专业信息优势去影响政策,争取政府在政策上提供变革的支持,如取消师范与非师范招生的界限、实行大类招生的政策支持,实行“4+1”、“4+2”模式所需要的政策支持等。

教师教育改革是高师院校综合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师院校新的战略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高师院校必须在充分把握政策趋势的前提下,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抓住机遇,适时而上;另一方面,高师院校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仍需要走很长的路子,他们的战略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慎重地选择实现目标的策略。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在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韩清林.21世纪初中国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及对策建议-第三篇:建立发展型教师教育体系,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5).

[4]周冬祥.试论教师教育改革的战略意义及行动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

新高校教师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 素质 创新教育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转贴于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创新教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2.

新高校教师篇4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青年教师也积极充实到教师大队伍当中,是高校教师的生力军。但绝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对教育还存在迷茫与困惑,不能深刻认识和理解高校教育工作的内容,进而在工作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想推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其再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使青年教师更好地掌握师德内涵,不断提升其素养。

一、新一代青教师德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自身因素

首先,新一代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新时期的青年教师没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思想不稳定,对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不认真,缺乏投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其次,青年教师缺乏抗干扰能力,鉴别力和判断力也较为薄弱,不能清醒地认识及抵制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的不良风气,容易受到别的事物的干扰。再次,爱岗敬业意识淡薄。青年教师在教学岗位上经常应付了事,心存得过且过的心态,不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最后,忽视角色定位。新时期青年教师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但自身却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在各方面有榜样的作用,用自身的行为去教导学生。他们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关心学生,对学生态度冷漠,对于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只教书不育人。

(二)学校因素

第一,学校重业务轻道德。高校在招聘青年教师、引进人才的时候,过于看重其科研成果与学历,忽视对其师德的考察。第二,高校师德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高校的师德建设形式有座谈、交流、表彰等,缺少有针对性的师德学习活动,使得青年教师对于此类活动缺乏兴趣,有参不参加都一样的感觉。第三,高校忽视学术道德建设。当下学术道德不良风气盛行,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不惜违反学术道德,“天下文章一大抄”成为很多教师的学术研究风格,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风气、学术风气,也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师德水平。第四,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搞学术,从事教学,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师德师风的学习也是如此,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熟知并切实掌握。一味地学习理论而不实践,不利于教师把握师德师风的本质。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后继者和接班人

新时期青年教师了解师德的含义,掌握师德的实质,践行师德的真谛,这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无一不是在未来能稳步、持续、科学前进与发展的一剂良药。青年教师有着与老教师相异的特点,他们青春、阳光、精力充沛,有新思想、新观念,善于创新,这对高校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教学和科研工作角度来看,新一代青年教师普遍有高学历,并有着强大的求知欲和探索性,用正确的方法激发他们的热情与主动性,有利于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开展。而且,由于他们刚刚毕业,因此他们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有助于他们与学生交流、沟通,做好学生工作。

(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高校教师队伍是高校的重要命脉,而师德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灵魂,它决定着教师的水平,也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新一代的青年教师犹如新鲜的血液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他们也是一支强大的潜力股,可塑性极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有助于促进高校未来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首先,师德建设可以加强青年教师自身实力,提高其自身水平。通过师德建设,青年教师必然会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必定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这可以促进他们的教育工作和科研工作。其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人才必然要拥有正确的道德观,将道德水平与学识水平结合起来,让青年教师与高校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传承并发扬高校的优良学风,这有利于青年教师成为高校道德情操与学识风范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三、如何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师德的养成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细细体会与积累,教师要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掌握师德的内涵,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一)青年教师要注重师德内化

第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师永远坚定的信念。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专注于科学研究,是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的本源,有利于自己教育工作的进步。第二,青年教师要了解师德的内容和内涵。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青年教师必须掌握师德的真正内涵,这样才能发挥师德的作用并让其转化为自己的意识。

(二)学校要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首先,学校在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的时候,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教育与宣传,不要拘泥于单一的形式。要借助榜样的力量,通过其先进事迹来教育人,师德建设要更加灵活生动,要让青年教师更加有兴趣、有意愿参与进来。其次,学校要关心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定力,面对困难时容易动摇,加上当今社会生活压力较大,这样就影响了青年教师的信念。学校一定要站在关心教师的立场上,多多了解教师的实际问题,并多多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让青年教师坚定自己的信念,将这份工作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三)社会各界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也在转型,其中很多因素影响着青年教师对教育事业以及教师工作的看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被尊重程度,可以给青年教师极大的肯定,让他们对教师的职业产生认同,巩固教师在他们内心中的地位,从而使得青年教师自发加强师德的养成,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荣誉,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不断进步。总之,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他们刚参加工作不久,在让其熟悉业务和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其师德建设。青年教师自己应主动学习师德,培养自己的师德修养,发挥积极主动性,在工作岗位上不断践行对师德的认识,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水平,将教师道德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以此来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进步。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完善本校的师德建设体制,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及方法,以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与发展。

作者:侯文丽 单位:三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锋.试论“80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师风养成教育[J].出国与就业,2011(13).

新高校教师篇5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高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9-02

师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情操的总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增强高等学校自身凝聚力,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重要性及紧迫性

(一)加强师德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重要任务。高等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意见》和会议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导师。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大学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教师面对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和道德面貌,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学习做人的一面镜子,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今天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为此,必须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促进学校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增强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一所充满生机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大学,必然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让学生在学校的熏陶、教化、养成之中成才,在学习、思考和实践中学会做人,成为高素质、高品位、高尚灵魂、高度负责的人。而这一切的关键在教师,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培养一大批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广博知识和学科视野,真正有师德魅力的一流教师,道德教育才具有感召力,才能形成一所学校优秀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使教师以在本校工作为荣,使学生以在本校学习为荣。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教师的劳动是特殊的生产,它不是以物的存在形式投入生产,而是通过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影响和教育未来的劳动者。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知识性、专业性和艰苦性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重要。

当前,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市场条件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功利主义影响,部分教师中出现了一些与教师职业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1.认识不到位,教书不育人。对师德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身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和对职业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敬业精神不强;片面理解教书育人,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教好,就是育人;对于课堂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不闻不问;对课外学生违纪现象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利用课堂或课后随意发泄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私愤等。2.在岗不敬业,治学不严谨。对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投入的精力少,备课不认真,对教材钻研、知识更新不够,不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信息量少,深度不够;精力外流,忙于一些来钱快的第二职业,主辅倒置,使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下降。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是提高教师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是创建一流高校,解决当前部分教师师德素质问题的迫切需要。

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因此,师德建设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教师要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严格教育教学纪律。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党的学生,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理想。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

(三)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高校教师要自觉遵守公民道德,同时,教师还要模范遵守比公民道德要求更高更宽的职业道德,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成为热爱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四)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必备素质,作为高校教师仅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高校教师要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加强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深处的交流与沟通,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师德建设要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于过去形成了优秀的、行之有效师德建设方法要坚持,同时,对于新形势下师德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

(一)坚持集中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理论思想学习,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得到提高,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自身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同时,增强教师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二)加强师德规范制度,运用制度塑造良好师德。加强师德教育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学校要不断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条例、教育育人条例和教学工作规范等制度,把师德规范的要求贯穿其中,注意在育人的实践中,培养和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

(三)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

高校应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考核。要把师德考评结果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结合起来。对师德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给予特殊津贴。

(四)典型引路,大力宣传师德力度。要注意发现我们身边涌现的治学严谨、爱岗敬业优秀教师,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

(五)将师德建设与解决教师困难结合起来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广大教师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由于他们进入学校的时间短、资历浅、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还存在一定困难,学校要一方面帮助他们提高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教师职业修养;另一方面,也要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构建起宽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从而增加学校的凝聚力。

(六)加强领导,形成师德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新高校教师篇6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教师;特征;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78-02

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可以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

一、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

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型教师,即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笔者认为,创新型教师既拥有一般意义上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点,同时,作为完成发挥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的使命的承担者,他们应具备更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驱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创新的表现来自于表达情绪的需求以及内在的驱动力。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特里萨・阿玛贝尔的有关创造动机的重要研究显示,能产生最具创新性成果的人应该是具备“内在动机”、“场地独立”以及“内在控制”的人[1]。按此分析,即是说,创新型教师热爱并能以自信与独立的态度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因此,他们源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能自发表现出对教学与科研工作创新的浓厚兴趣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创新型教师的创新动机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他们关心正在做什么,而不是过多将目标放在功利性上。

(二)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1991年就建立了创造力的多维投资模型理论,他的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六种人格特征:面对困难的坚韧性;敢冒风险;想要超越自我;在理论未形成前,能够忍受模棱状态;有自信心;对新经验保持开放性[2]。因此,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与工作中,有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乐观向上,勇敢坚韧,敢于承担后果,即使面对挫折也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有顽强的创造意志,坚定自信,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能在各种情况下有效进行主观上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始终获得前进的强劲动力;有始终保持“第一眼”看事物的心态,对奇异、奇怪、反常的事物自动引起注意,对新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元的知识结构。即能敢于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式和传统的惯性思维,有创新的勇气与激情,有独到的见解,以发现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学生为教育目标,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驱力,能致力于渊博的、多元的、学科交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不断建构,具备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2.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即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艺术,具有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能根据教育规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地融合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以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是学生创新的示范者。能够以自身饱满的创新激情、高尚的学术人格、科学的批判精神影响学生,能言传身教地带动学生养成主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人格。

4.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能营造出既有自由宽松的气氛,又有适当的创新压力的氛围,通过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型教师成长障碍的主要表现

应当看到,高校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速度很快。然而,仍有高校教师不积极了解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不善于吸收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成果,存在“坚持使用低水平的解释模式与表达模式,同时迫使学生接受过时的知识,造成学生知识负载”的现象[3]121,教育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技术与艺术差强人意,教育信息甚至落后于学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新能力。

(一)存在创新的心理障碍

满足现状,认为自身现有的教学与科研不存在问题,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因而找不到创新点;刻板僵化,以固定的眼光看待问题,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能考虑多种可能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变化不予理睬;迷信权威,“唯书”、“唯上”,对教育论著、教育权威的判断深信不疑,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批判与证实,怀疑精神与创新活力遭到扼杀;对创新认识不正确,害怕失败,自卑,创新意识薄弱,认为创新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能力的表现,缺乏创新推动力和创新的意识与胆量。

(二)教学与科研难以达到协调

一方面,部分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局限于书本,忽视科研,没有把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渗透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中,也没有促使教学为科研提出问题以及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很难传授给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将精力主要放在各级科研、教改项目的获取上,但不注重或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将成果运用于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客观环境的限制

营造创新的风气和重视创新的表现是增强创新力的要件,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重要的包括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等。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的不完善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滞后导致的学校整体创新氛围的不足等等,这些都对创新型教师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客观障碍。

三、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4],人的天生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天生具有创新的“类本能”冲动。高校应该引导和支持教师的创新“类本能”的释放。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养成顽强的创新动机。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需要。“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有独特价值和尊严的创造个性,就必然会选择创造、发现、探究学习;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无独立人格的社会元素,服从既定秩序是其人生使命,就必然会选择维持、接受、顺从学习”[5]。教师要自主选择以创新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发现和探究学习。再次,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工作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好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体会到乐趣,获得自我的突破和超越。最后,树立教师是“促进者”的观念,激发教师不断学习。教师作为促进者,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创造精神,要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发现学生的亮点与潜力,要以反思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勇敢的创造。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改革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性知识,还要具备对多种知识进行整合并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一旦教师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从事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创设有利环境,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通过培训以及各类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创新的理论和经验,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和创新能力。把好岗前培训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学,交流讨论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接受不同文化和思维模式的熏陶和影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其成为学校的创新骨干。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一方面可以进行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建设博学型师资队伍,并由不同专业的导师构成导师组,以更好地引领创新的研究和教学;另一方面,加强教研活动的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建立教师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尊重教师主体的差异性和创新的“类本能”冲动,创设创新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师的潜能变成现实;努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重视并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为造就一批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提供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消除教师对创新后果的忧虑;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采用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民主激励和关怀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鼓励教师开拓进取,探索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124高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了解并开拓科学与教育的新领域,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并不断钻研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能力”[3]70。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美]简・皮尔托.创新的特质与灵感――高创意人的早期发现与训练[M].陈昭仪,陈琦,张素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308.

[2]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1.

[3]徐辉,季诚钧,等.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新高校教师篇7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教师 必备素养 角色定位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1-0026-02

一、引 言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1]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本能和创造能力。”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党的十七报告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无疑承担了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创新型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2]

另外,以往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可以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在创新教育中,教师是关键,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提高了素质,创新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瓶颈。

二、何谓高校创新型教师

如何理解“高校创新型教师”这一概念呢?不同学者给出不同的概念界定。高校创新型教师即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3]高校创新型教师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提出独特的思想观点、积极解决新问题、探讨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4]高校创新型教师主要是“教师教学的创新、科学研究的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的创新和为社会服务的创新等几个方面。”[5]对“创新型教师”的概念界定不止于此,根据所查资料文献,笔者认为高校创新型教师既拥有一般意义上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点,同时又作为完成发挥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的使命的承担者。

三、高校创新型教师必备素养

高校创新型教师承担双重角色:教师和创新型人才。所以,高校创新型教师除具备一般意义上的教师素养(具有高尚的师德素养)和创造型人才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外,还得必备以下素养。

1.具有多元化的、动态的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既分化又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局面。高校教师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底蕴,就会在教育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知识结构一定是多元化的、动态的。”[4]所谓多元化,即教师在精通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应掌握多学科的专业化知识,并且还要具备将这些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力求由“单一型”转为“复合型”教师,从而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所谓动态化,即教师的知识需要由封闭性转为开放性,不要受教材内容的束缚,应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向学生传播本学科最新的知识、信息,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具备创新教育教学能力

所谓“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即“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艺术,具有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能根据教育规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组织者和引导者。”[3]高校创新型教师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善于汲取最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地融合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以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此外,他们是学生创新的示范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能言传身教地带动学生养成主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人格。在实施教育创新过程中,创新型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中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并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

3.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高校教师要全面认识教学课堂的职能,即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二传手,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存储器,课堂教学应是一个互动的,教学相长的过程,大学课堂应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重要场所,以注重培养大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的。[4]在教学内容上要多提出一些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利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捕捉创意。在教学方式上,由传统的单一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互动式、自学式、讨论式等多样性的教学,彻底改变单调的、单向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努力营造一种严肃活泼的、互动式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方案上,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内心需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来设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主动地开发优质课件和掌握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扩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

4.具有终身的学习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随着学习的概念和范围日趋扩大,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更重要的是学。高校教师只有爱学习、不断学习,只有从“教的专家”转化为“学的专家”,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才能使自己站得高、望得远,并有所突破和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也才能配为人师。

创新型教师是高校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教师不仅要传授已有的知识,还要身体力行,通过科学研究去探索、创造新知识。

四、高校创新型教师的角色定位

上面我们谈到高校创新型教师所必备的素质,那么,这些创新型教师应如何定位所属角色呢?这一部分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高校创新型教师应成为学生获取综合知识的引导者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新知识、新观念、新学科的不断出现以及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学校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在开放式的教育系统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角色,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鼓励学生去了解一些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新兴学科,成为学生获取综合知识的引导者。

2.高校创新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时展的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终身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学生才能终身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才能真正自主地踏上学习和创造的征途。

3.高校创新型教师应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者

高校创新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要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表现自己;要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兴趣和创新欲望,鼓励学生有创新的信心和毅力;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使知识传授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开发智慧的过程。

4.高校创新型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6]在实施教育创新的过程中,教师更重要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因为自信能激发无穷的热情和智慧,可以产生惊人的力量和毅力,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性格特征。教师还应用愉快的情绪、幽默的语言、有趣的故事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高校创新型教师的角色,即是学习者、引导者、服务者、示范者、创造者、组织者。

五、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策略

高水平的高校创新型教师是高校所期待的,那么如何培育创新型教师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高校应该引导和支持教师的创新“类本能”的释放。[7]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养成顽强的创新动机。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要自主选择以创新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发现和探究学习。再次,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树立教师是“促进者”的观念,激发教师不断学习,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教师的学习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教师的创新力。[8]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改革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性知识,还要具备对多种知识进行整合并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能力。一旦教师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从事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2.创设有利环境,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尊重教师主体的差异性和创新的“类本能”冲动,创设创新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师的潜能变成现实;努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重视并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为造就一批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提供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消除教师对创新后果的优虑;全方位、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采用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民主激励和关怀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鼓励教师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增强教师的创新动力。[9]

3.为教师搭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平台

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10]高校教师参加科学研究,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通过科学研究,教师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科技的新成就和学术发展新动态,创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使自身由“知识传递型”转变为“知识创造型”教师。为此,高校要制定相关政策,在项目审批、经费投人、授课工作量、硬件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更要为教师的教育创新研究提供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允许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标新立异”,能够做到“失败不追究,成功归教师,成果推广应重奖”,让每一位教师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善于创新,为他们开展创新工作提供广阔空间。此外,高校还应积极为教师搭建舞台,促其成才。[11]帮助教师成才,为其提供可以发挥其优势的平台是激发教师创新积极性的又一重要途径。

4.构建和谐的学术环境,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浓郁的学术氛围,创设活跃的自由探讨的学术环境。[12]只有在学术自由得以保证的环境里,才会出现学术繁荣、创新人才辈出的局面。和谐的环境、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思维,是人的创造性产生的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和谐的环境是创造性产生的重要外因。有和谐环境,才会有自主学习与研究,才会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前,营造和谐的学术环境、健康的学术气氛、协调的工作氛围,鼓励探索,鼓励冒尖,鼓励一马当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潜能,变人才拥有优势为人才产出优势,从而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六、结 语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的历史性跨跃,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教师是大学的核心,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教师创新力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市场竞争力,培育和提升教师潜在、持久的创新力,就是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既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一所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朱卫华、张 雷.创新教育及其教师的角色定位之我见[J]. 教育广角,2007.5:117

2 单 青. 高校教师创新素质及其培养[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35

3 罗 华、何建洪. 高校创新型教师的特征及创新型教师的培养[J]. 教育探索. 2007.2:78~79

4 王丽丽. 试论高校教师创新素质及其提高途径[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5:105~107

5 李金春. 激励理论与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3:52~54

6 刘平良. 开发高校人力资源.培养创新型教师[J]. 教育管理,2007.4:75~76.

7 张 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6:6~18

8 李文生. 谈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101

9 陈烈荣、钟永强. 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力的途径分析[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9~40

10 徐 辉、季诚钧等. 大学教学概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4

新高校教师篇8

【关键词】雷锋精神;师德师风;教师素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要的是培养现代化人才,人是推动历史发展、创造价值的主体。我国早就提出科教兴国的人才强国战略,而培养人才的重任落到教师肩上。高校教师对教育的敬畏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说:“对教师来说,如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自然会有神圣的责任感。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学生看成培养生命一般,教育的过程就是对生命的礼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用雷锋精神塑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约翰・杜威在道德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直接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观念(moral ideal)是真正的道德价值观念,即人们在内心真正掌握或具备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品性,也就是指导人的行为方向的观念。道德观念并非“道德的观念”(ideal about morality),杜威尖锐的批判传统的空洞无效的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灌输一些关于道德观念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做法对人的道德行为是徒劳无益的。雷锋堪称人们的精神楷模,师德师风建设中将雷锋精神贯穿其中,对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在平凡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践行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在新的时代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师德师风的建设是高校教风的灵魂。“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其中职业道德是师德建设的重点,是教师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准则规范。师风,就是教师的行为作风,主要体现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1]高校师德师风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行为,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近年来通过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涌现了许多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名师,他们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他们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满园的芬芳,他们的无私和奉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综观当前师德师风情况,大多数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发我们不断的思考,迫切需要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意识淡化,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忽视政治学习,理想观念淡化,政治观念模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育人意识淡簿。”[2]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能做出正面的批评和及时的教导,还有的教师个人主义观念浓厚,渲染社会阴暗面,还有的少数教师不注意自身言行,在授课时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语,对学生成长起到影响的作用。

2.敬业精神不强,教师工作责任感淡薄

热爱教育是师德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有些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仅把“教师”作为谋生手段。有的教师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满足现状,墨守成规;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工作敷衍了事,观念和思维跟不上时展的新形势,没有系统的知识理论,用落后的教学方式授课,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照本宣科,没有师生互动,不注重教学质量,只注重课时数量。

3.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师表作用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学高为师”是对教师的概括和基本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上。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对教师要求更高、更全面、更自觉;专业素质上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教师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要求更高。但是,少数教师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分裂,只注重“教书”而不主动“育人”。

三、以雷锋精神塑高校师德师风

针对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教师道德缺失,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使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赫尔巴特说:“道德本来只是意志的一种属性,意志的一种决定。” [3]他认为影响人的道德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内部经验、思想的积累、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首先要有道德意志,要时刻将学习雷锋精神与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崇高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抱着对党负责,对教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1.用雷锋精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学习

雷锋在一生中,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他说,“思想教育应该是经常的,长期的……思想背了包袱,工作就会消极,干劲就不足,各项任务就不能完成。” [4]雷锋总是提醒自己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认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充分发挥雷锋式人物提升道德修养、加强道德建设方面的榜样引领作用,让崇高的雷锋精神感染人、塑造人。把学习雷锋精神纳入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通过各种措施使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每位教师自觉的行动,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理想、道德水平为重点,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2.用雷锋精神深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忠诚与热爱深刻地贯穿在他的思想和行动中,她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这种内在的信念更加坚定了雷锋的行动。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总想多贡献一点力量,那些个人的军衔级别,我真没时间考虑。” [5]可以看出,雷锋的这种忠诚与热爱,成为一个标杆,在各个时代里都能给人带来信心和鼓舞。雷锋的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于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的责任,要学习雷锋的那种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做一名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业务精、教学质量强的雷锋式的教师。高校应认真贯彻执行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加强对教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精神的教育。师德规范的作用在于使广大教师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自律地履行对社会、学校和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雷锋精神激励广大教师追求理想的职业道德,进而达到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准。

3.用雷锋精神培养教师的高尚情操和甘于奉献的美德

雷锋以阳光般的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力量,以实际行动,让全社会都感受到了温暖。雷锋的人格力量在于“忘我”的工作和无私奉献,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全身心的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认为,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教育、关爱为基石,要有爱岗敬业的荣誉感,不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师通过日常的言行对学生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境界,把全部的幸福与快乐寓于对教师职业的高度热爱和为实现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总之,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有效地做好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很大挑战,任重道远,高校应按照“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将师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的其他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师德规范和激励、考核、监督机制,有力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每个教师如果能像雷锋那样教书育人,发扬雷锋精神,铭记责任,竭诚奉献,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整个教师的师德师风会有极大的改观,从而切实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和丰富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郝雅翰.再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2]刘笠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