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8篇

时间:2023-03-10 14:54:17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1

【文章摘要】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有“音乐民族”的美誉。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乐脉传承,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表演价值,充分展现了蒙古族人民质朴、善良、豪放、爽朗、热情的性格特征,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促进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

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继承;发展

1 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阶段

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使得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带有草原气息。可以说,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是在马背上发展起来的,历经千年,最终成为北方游牧民族草原音乐形态的代表。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1.1 狩猎音乐文化时期

古代蒙古氏族部落曾经盘踞在额尔古纳河流域,长期过着山林狩猎的生活,创造了独特的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比如狩猎歌曲、集体踏歌、萨满教歌舞等等,这是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雏形。

1.2 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开启了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草原化,在草原游牧的过程中创造了典型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蒙古族的长调、牧歌、民歌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为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3 半农半牧音乐文化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内蒙古边缘地带受汉族影响较大,部分地区开始了半农半牧的生活,这时期的音乐风格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新的音乐文化,如短调、叙事歌、说唱音乐等等。

2 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

为了更好的了解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就要了解其典型代表。下面主要以呼麦、长调、民歌为例,探究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

2.1 典型代表之一:呼麦

呼麦,又叫潮尔、浩林等,是一种喉音艺术。呼麦的演唱者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音,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声部,同时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声部,从而发出美妙的声音效果。

呼麦艺术是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我国中央音乐学院将其作为重要的音乐研究对象。然而,呼麦在内蒙古草原已经绝迹100多年,在新疆阿尔泰地区蒙古民族中,也濒临失传的危险,拯救呼麦艺术已是刻不容缓。

2.2 长调

蒙古族长调是蒙古草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色。蒙古长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到“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项目。

蒙族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以及自身感悟自由发挥,一般说来,蒙古长调的演唱内容一般为草原、牛羊、蓝天、白云、江河等等,具有广阔嘹亮的特色。长调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要数歌王哈扎布,他代表了长调的最高艺术境界。我国著名诗人席慕容曾经赞美哈扎布的歌声:“他的歌声横过草原,天上的云忘了移动,地上的风忘了呼吸;毡房里火炉旁的老人忽然间想起过去的时光,草地上挤牛奶的少女忽然间忘记置身何处;所有的心,所有灵魂都随着他的歌声在旷野里上下回旋飞翔,久久不肯回来……”

2.3 民歌

蒙古族古代民歌题材广泛,涉及到狩猎歌、思乡歌、礼仪歌、儿童歌、叙事歌等等。蒙古民歌节奏自由欢快,装饰音符多,曲调细腻悠长。蒙古民歌的主要特点是声音宏大,曲调悠扬,内容丰富。

以思乡曲为例,思乡曲是蒙古民歌中比较普遍的,比如著名的《母子歌》、《阿莱钦伯之歌》就是典型的蒙古思乡之歌。蒙古族思乡民歌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妇女思乡,远嫁他乡的妇女思念故乡的亲人,如《诺恩吉亚》,二是战士思乡,在外从征的战士思念故乡和故乡的亲人,如《旷野中的莲松树》等。

3 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事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各作曲家结合时代特色与蒙古古代音乐的特点,纷纷创作出各自治区纷纷建立了歌舞团和文工团,不定时的到广大牧区宣传表演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经典。在新的历史时期,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对于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对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保护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专门用于扶持和保护蒙古族音乐文化,包括蒙古音乐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扩大宣传的费用等等;二是设立专门的保护机制,设立蒙古音乐文化研究院校,鼓励人们学习和发扬蒙古音乐文化的精华,改变口头相传的传承历史,促进蒙古音乐文化新发展;三是加快立法保护,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法律形式严惩一切破坏蒙古音乐文化的现象,使各级政府与人民共同参与到科学的保护行动中。

3.2 开办蒙古音乐文化学习班

第一,组织对于蒙古音乐文化书籍的整理,对于整理成册的精品可以出版成书,供广大市民学习和阅读。第二,开办蒙古音乐文化学习班,聘请专业的蒙古音乐人才进行指导,组织蒙古人民学习蒙古音乐文化,促进蒙古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第三,将优秀的蒙古音乐文化纳入学校音乐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认识和了解蒙古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蒙古音乐文化的传承。

3.3 利用传统节日促进蒙古音乐文化的继承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有旧历新年、那达慕大会、敖包节、马奶节、剪羊毛节等等,每逢重大传统节日,蒙古人民都会聚在一起,或庆祝、或祭祀、或哀悼。促进蒙古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可以充分利用蒙古传统节日促进蒙古音乐文化的继承。比如,在蒙古年节的时候,农牧区蒙古族在除夕之夜一般都要吃手扒肉、点篝火,唱传统民歌,以示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迎新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在整个正月里,在草原上常会看到穿著节日盛装的牧民带着酒香和歌声,和着马蹄或汽车摩托车的伴奏,结伴走亲访友的热闹情景。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向蒙古人民普及蒙古音乐文化的知识,欣赏蒙古古代音乐文化,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向心力。

3.4 注入现代化元素,打造蒙古民族文化品牌

多年来,蒙古族作曲家们结合时代特点,创作有大量的声乐、器乐作品,其中声乐曲《各族人民心连心》、《绿缎子草原啊!我爱你》(德伯希夫作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作曲),《请喝一碗马奶酒》(阿拉腾奥勒作曲)等,在各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蒙古族古代音乐文化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开元.蒙古族原始音乐及其形态研究浅谈[J],华章,2013(07)

[2]李健.一位植根于蒙古族音乐语言的开拓者——斯仁那达米德钢琴曲《夜牧》创作手法探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03)

[3]李冬梅.浅论蒙古族音乐元素在中国创作歌曲中的运用[J],华章,2013(08)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2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族服饰 保护 传承

一、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特征及现状

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是兼农耕、游牧生活方式,吸收满、汉服饰要素的具有地方和部落特色的民族文化形式之一。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根据性别、年龄、季节和场合的不同款式和色彩也略有区别, 而总体上依旧沿袭着蒙古袍的基本形制以及配戴帽子和饰物的着装习惯。科尔沁蒙古族女子服饰特点从很早时候起就有姑娘和妇女的明显区别,女孩子穿大襟长袍、扎腰带,不穿坎肩、不穿开衩长袍,妇女穿两侧开衩棉袍、夹袍、开衩大襟坎肩。科尔沁蒙古族男子服饰按照年龄和季节的区分, 袍服分为有马蹄袖和无马蹄袖两种。青年男子服饰色彩鲜艳、种类繁多,中老年男子穿蓝色或棕色长袍、腰系紫色或深灰色腰带, 戴棕褐色圆顶立檐帽、陶尔其克帽, 穿绣有盘花图案的布靴或香牛皮靴, 并佩带皮制烟荷包和大烟袋。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历史的产物,它本身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尔沁蒙古族服饰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消失,在农村牧区少数老人日常还穿着民族服饰,多数人只有节日庆典才穿民族服饰,城镇蒙古族的穿戴与汉族基本相同。目前,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继承与保存面临着考验。一方面是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民族服饰的传统制作要求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制作不经济,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加上大量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的涌入,致使科尔沁蒙古族服饰面临消亡的危机。

二、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价值

文化价值:当我们走进内蒙古博物院民俗馆时,一件件精美的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如高尚典雅的鄂尔多斯服饰,华丽的乌珠穆沁服饰,传统的巴尔虎服饰、科尔沁服饰等,这些珍贵的蒙古族传统服饰是我们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依据。传统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并有着丰富的内容,我们仅仅用文物保护来留住是不够的,因此,近年来,专家学者对传统的蒙古族服饰进行深入研究,对服饰的历史资料和服饰文物进行整理,公开出版了非常有文化价值的蒙古族传统服饰文化书籍,这些书籍为我们研究蒙古族传统服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比如2008年由内蒙古博物馆苏婷玲、陈红编写的《蒙古民族服饰文化》,2007年由内蒙古腾格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织编写的《蒙古族服饰图鉴》,1991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蒙古民族服饰》等。

审美价值:服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象征,它不仅具体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而且形象地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蒙古族服饰,直接反映或间接反映着蒙古族人民的认知心理、传统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研究民族服饰既可以了解民族工艺文化的内涵,也可以掌握服饰演变的艺术规律。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最大特征是刺绣工艺,针线包、荷包、烟口袋的工艺非常精致,图案非常漂亮,值得收藏。

认同价值:科尔沁地区是半农半牧地区。在蒙、汉民族长期杂居共处过程里,蒙古族自我身份认同感曾一度弱化,但它并没有完全消失,农耕文明体系只是改变了当地蒙古民众的生计方式、生产方式,精神上并没有被完全整合掉他们的情感认同。现在日常生活中穿蒙古袍的很少,但在结婚典礼上一般穿蒙古袍,他们将蒙古袍当作自身民族属性,表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并且,作为礼仪服装来使用就更加强调和证明了这一点。

经济价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借助传统仪式服务于旅游,产生经济效益的事件已屡见不鲜。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没有文化这个平台是很难展现的。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腾飞,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三、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一)发挥传承人的重要作用

任何一项民间艺术都是靠出类拔萃的民间艺人才得以传承,传承人在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民间艺术也像其他领域一样,需承前启后,后继有人,所以常“附着”在传承人身上。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已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活态性,它以人为载体,世代相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是“以人为本”,保护其传承人。现在传承人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继离世,一旦传承得不到延续,独特的刺绣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发展。

针对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吸收新的传承人;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补贴;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向传承人提供展示、发展的环境和空间。

(二)与审美、流行服饰元素相结合

积极和努力发掘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元素,以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核心元素和优良传统为前提,按照现代服饰发展趋势和现代流行服饰文化,广泛应用传统民族服饰元素,设计和生产符合现代生活的民族服饰,将其引入现代服装市场体系。让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更多地向生活、实用方向过渡,创造各种条件促进科尔沁蒙古族服饰元素回归科尔沁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

(三)政府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政策

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已成为内蒙古和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对蒙古族各部落服装服饰的挖掘抢救、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政府通过艺术节这个平台对外宣传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把科尔沁蒙古族服饰的开发纳入科尔沁文化旅游的发展规划,着重开发以科尔沁蒙古族服饰文化为主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工艺品,为建设打造更强劲更丰富的草原文化旅游品牌服务。

参考文献:

[1]杨蕴丽,乌力吉.保护 传承 创新――乌珠穆沁文化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1

[2]乌云巴图,格根莎日编著.蒙古族服饰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3]普日莱桑布编著.蒙古族服饰文化.蒙古文,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4]敖其,斯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服饰之科尔沁服饰.内蒙古画报,2010(5)

[5]吴珊丹,郑宏奎,庞大伟.清代科尔沁女子服饰特点.神州民俗,2008(11)

[6]曹莉.对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3

摘 要:崇尚勤俭节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自古就有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奢侈的美德,而且传统蒙古族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勤俭节约教育,教育内容也很多涉及到蒙古族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将对蒙古族勤俭观念的形成教育做简单论述。

关键词:蒙古族;勤俭观念;形成教育

在蒙古人看来,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是美德,他们认为培养青少年勤奋务实精神的有效途径,就是从小事做起,逐级深入。以此,他们会尽最大努力不让孩子们成为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眼高手低的人。另外,他们还十分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据历史资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在日常生活中极其节俭,很少浪费,宫中的贵妇们在她的倡导下,收集用过的弓弦,抽丝织布,破旧皮毛制作地毯等,蒙古族的勤俭作风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时常体现,

下面我将对蒙古族的勤俭观念形成教育做个简要分析。

一、蒙古族勤俭观念教育的内容

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的勤俭节约教育也在蒙古族的日常家庭生活中体现着。就吃手扒肉来说,蒙古族把带肉的骨头用刀子刮了又刮,吃的干干净净然后把骨髓也要吸净,同样蒙古族吃米饭也从来不丢饭粒,而且把碗里的饭吃的干干净净不留一粒米;蒙古族把那些吃饭丢饭粒的人,说成连狗都不如的人。蒙古族饭桌上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粮食这个东西,等我们把它吃到嘴里的时候,已经翻越了十道山梁”来之不易,所以蒙古族用古老的神话传说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们要爱惜粮食。[1]

除了蒙古族的平民百姓之外,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在古代蒙元帝王之母的身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她们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很俭朴,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俭朴的生活作风来影响自己的子女们。按道理说大元朝的皇后妃子们有着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但是,事情不是这样的,她们非常注意勤俭节约方面的问题。这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大元朝之母的身上都有着勤俭节约的美德,这种美德时刻影响和教育着子女们,会使子女们形成勤俭节约是光荣,浪费是可耻的良好的道德风尚。据历史资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皇后在生活上是个极其节俭,很少浪费的人,宫中的贵妇们在她的倡议下,收集用过的弓弦,抽丝织布,她还回收利用破旧的皮毛制作地毯。[2]还有伯颜忽都皇后平时也很节俭,不妒忌,动以礼法自持,人们发现她死后所遗留下来的衣物全都破烂不堪。由此我们看得出,传统蒙古族从黄金家族到平民百姓都有着勤俭节约的美德。

二、蒙古族勤俭观念教育的教育价值――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勤俭节约是光荣,浪费是可耻的良好道德风尚。蒙古族认为:“如果任何食物或饮料被允许以任何方式加以浪费,是很大的罪恶。因此,在骨髓被吸尽以前,他们不允许把骨头丢给狗吃。”[3]知道艰苦奋斗的人,才能知道勤俭节约,蒙古族懂得物质的来之不易,所以蒙古族不轻易的浪费。比如就吃饭来说,蒙古族几乎从不丢饭粒,把饭碗里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并且骂吃饭丢饭粒的人是连狗都不如。蒙古族常说:“爱惜粮食能使人增寿,而浪费粮食则意味着犯罪,使人减寿。如果你不爱惜粮食,都把它浪费掉了,一旦有灾荒发生,那么倒霉的还是人们自己”,这种勤俭的习惯是现代人的消费观念中所缺乏的,所以即使在物质生活丰富的现在和将来仍然需要大力提倡。

在现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改善,“勤俭节约”这个民族的传统美德逐渐被很多人淡忘了。追求高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成了人们主要追求的消费观念,炫耀有钱,成了一种消费时尚。为了炫耀富有,浪费反而成了潇洒,荣耀,节俭却成了小气,寒酸。于是,我们的餐桌上剩的东西越来越多,乱扔用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此炫耀富有,浪费,既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在这种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由于虚伪而背离了真实的自我,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浅薄、浮躁。还有近年来,我国一方面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环境“透支”。如果我国仍以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使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和资源所承受的压力反过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制约作用,使经济增长现象成为短期行为,难以维持。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厉行节约,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构建节约型社会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坚持新型节约理念,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任何社会经济的理性发展都客观上应该杜绝浪费和奢侈。崇尚勤俭节约美德应该成为全体国民和所有组织的自觉行动。传统勤俭美德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提出了文明消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所必要的。只有全社会形成了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理念引导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名副其实的节约型社会。因此,蒙古族传统勤俭节约美德可以而且应当为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提供正确的伦理价值取向和有效的伦理支持。(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乌云巴图.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生态特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6.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4

[关键词]农耕;游牧;东蒙古地区;风俗;汉化

一、东蒙古地区衣食住行变迁

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人口约有480万(1990年),其中大多数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等地区。据1995年的统计,仅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就有蒙古族367219人,占旗内总人口的70.59%以上。除此之外,如科尔沁左翼中旗(359359人、68.92%)、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192486人、82.78%)等兴安岭东南麓地的三盟市的蒙古族人口共计约256万人,使该地区蒙古族的人口高于现今蒙古国总人口(约240万),①可以说已成为世界上蒙古人最为密集的地区。然而这一地区现在也是内蒙古汉族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流入,东蒙古地区汉族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东蒙古地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其一,民族服饰变化。西部游牧地区的蒙古人称中东部农耕地区的蒙古人为“短袍蒙古人”。由于农耕文明在经济类型上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和农业生产模式向东部蒙古地区的扩张,东蒙古地区从传统游牧经济转变为半农半牧经济。众所周知,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分夹、棉、皮三种。由于纺织品传入较早,而且元代、明代蒙古族与中原汉族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所以丝绸等纺织品供应较充足。由于气候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春季和秋季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则穿皮袍和棉袍。蒙古袍的颜色和样式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子蒙古袍要比女子蒙古袍宽松一些,男子的蒙古袍颜色以棕色和蓝色为主,女子穿的蒙古袍颜色则以红色、粉色、绿色、天蓝色等为主。随着牧区变为农耕区,草场变为耕地,从前从事游牧经济时牧民们所穿蒙古袍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与汉族农耕经济相对应的褂子和长裤。蒙古族传统的长靴已经被短腰的鞋子所代替。服装店里蒙古族服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长袖、短袖、短裤、长裤等。

其二,日常饮食变化。众所周知,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是“白食”和“红食“白食”指奶制品,包括乌日莫、黄油、奶酪、奶豆腐等。“红食”指牛羊肉,有牛肉干、烤羊排、羊蝎子等。这是由于蒙古族人民长期从事游牧经济,食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牛羊。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饮食习惯。由于蒙古高原平均气温低于中原地区,所以需要高热量的食物来抵御寒冷。奶制品和牛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成为蒙古人主要食物。汉族人喜欢喝白酒,而草原上的人们喜欢喝马奶酒。蒙古人渴了不会喝水,而是大口饮酒,妇女和小孩子则喝奶茶,或牛奶。随着农耕经济的影响,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饮食习惯也有了很大变化。蒙古人也开始像汉族人一样,食用稻米和小麦,辅以蔬菜以及豆制品。

其三,居住方式变化。近年来,随着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居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生产方式由移动畜牧到定居农耕,居住方式也模仿中原汉人,修造固定房屋。“农业蒙古人的聚集生活与东北汉族的居住方式完全一样,几十到上百户人家聚居在同一个村庄里,每家每户有长方状高高的围墙,围墙门向南,修得很讲究,几乎都要修成屋顶状的飞檐门楼,有条件的还在门楼两旁修建库房,除了靠围墙北端正中间修面积可观的正屋外,正屋两侧稍靠前沿围墙方位还要修左右厢房,正屋背面有后院,在正屋与厢房之间的正屋两侧空间修建猪圈、驴马棚、鸡窝、厕所等,从门楼到正屋一般20米左右的距离,宽约二米的通道连接门楼和正屋,小径两旁是宽敞的庭院,井然有序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国字式家园和国字式村落。”②

其四,出行方式变化。草原上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牛。在草原上所有人都会骑马,小孩子从学会走路开始,大人们就教他们骑马、射箭。草原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不会骑马的人就不是蒙古人”,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草原上另一个代表性的交通工具是勒勒车,也就是俗称的牛车。这种牛车的特点是能承载多而重的货物。草原上牧民们逐水草而牧的时候,从一个草场搬到另一个草场就用勒勒车搬运行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耕文明的影响,虽然牧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马,但摩托车、吉普车、轿车等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在有些半农半牧地区,马匹和牛等草原上传统的交通工具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和轿车。

二、对蒙古族节日风俗的影响

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语“naadm”的音译,意为“娱乐”、“游戏”。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那达慕进行了研究,大体上分为四种种:一是将其作为传统节日集会进行研究;③二是从文化层面将其概括地界定为文化活动;④三是从体育、教育入手,将那达慕作为民族体育活动进行研究;⑤四是将那达慕界定为综合型社会活动。⑥那达慕在每年阳历7、8月份举行。在汉民族看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前一天为“除夕”。在蒙古人看来,每年阳历7、8月份,草青一次就算作是一年。宋代孟珙的《蒙鞑备录》所记:“其俗每以草青为一岁。人有问其岁,则曰几草矣,亦尝问彼生月、日,笑而答曰:‘初不知之,亦不能记其春与秋也。’”⑦所以在这一时节举行的那达慕可算是蒙古族的过年了。起初,那达慕是附着于敖包祭祀,具有宗教性质。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男儿三艺”,指赛马、博克和射箭。一般为期三天。

随着农耕文明的影响,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有所变化。在清代有重要的发展。不仅其娱乐和商贸功能得到强化,娱乐形式和内容都有了一些变化。而且那达慕从敖包祭祀的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节庆活动。这一时期,那达慕不单是一种节日庆典,还具有商业集会的性质。这种商业集会在形式上已经非常像汉民族的集会,来自各地的牧民或者商人在那达慕场地周围进行商业买卖。交易的货物琳琅满目,牛羊、翡翠珠宝、奇珍异石、玩具、各类服饰应有尽有。近几年,在那达慕结束之后还有外来的马戏团和杂耍。而那达慕内容在传统的“男儿三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歌舞表演。歌舞的形式除了蒙古族传统的安代舞以外,还有汉族的大型体操表演。如今,那达慕大会功能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都是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风俗演变的一些具体表现。

三、结语

如上所述,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语言、风俗、衣食住行等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在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是蒙古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个蒙古族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汉化”不仅存在于蒙古族,而且是中国每一个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

[注释]

①孛儿只斤・布仁赛因著,娜人格日勒译:《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5页。

③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 5期。

④纳古单夫:《蒙古“那达慕”文化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第6期;萨仁高娃:《蒙古族“那达慕”及其文化意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⑤李凤新:《那达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⑥赵永铣,巴图:《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8年第5期。

⑦宋・孟珙:《孟鞑备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1]盛洪.长城与科斯定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2]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孙鸿烈,Bernard Sonntag.中国关键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黄健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5

关键词:蒙古族;生活方式;文体活动;文艺活动

中图分类号:G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2009205

1 蒙古族的游牧生活用品

1.1 适应游牧的衣物

蒙古族冬天戴两面有两个耳扇,后面有能够遮风雪、避寒气的长尾扇的尖顶帽子。这种帽子是用羊羔皮或兽皮制成。夏天戴礼帽或用红色布料缠头。不论男女老幼都穿长袍,腰间扎长绸带;男的喜欢蓝、紫、墨绿色和咖啡色,女的喜欢红、粉、淡青色且有大花等。在长袍外喜欢套坎肩,男的短,女的长,都喜欢穿皮靴。蒙古族的衣服称“蒙古袍”,皮靴称“高特勒”。蒙古族的乌琦大皮衣是游牧生物最实用、最具“生态”特征的。乌琦即长外袍,有单棉之分,多用羊羔皮或兽皮做里子,乌琦与高原的自然环境相适应。高原白天日照强烈,温度较高,夜晚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一日之间温差很大。长至膝盖的乌琦穿脱方便,既可抵御风沙,又可作为夜间的铺盖,极为实用[1]。

1.2 适应游牧的食品

传统的蒙古族的食物分为肉食、奶食、面食和蔬菜类食品,其中,以肉食和奶食、面食为主。肉食的来源是牲畜和猎获物,其食用方法也很简单,多以煮食为主,剩余部分多晒成肉干以备今后食用。奶食的来源主要是饲养的各种牲畜,有鲜奶、各种奶制品(酸、奶皮子、生奶油、乳饼、酥油、酸奶疙瘩、奶酪液、酸凝、黄奶疙瘩、奶豆腐等、奶茶、马奶酒、发酵的驼奶等是牧民日常饮食中绝对不可缺少的部分。蒙古牧民为了适应牧业生产的需要,便于迁徙,十分注意贮藏,常常把奶疙瘩和奶酪晾干晒透后,长期保存,作为冬季口粮,也是招待客人的食品。把酥油装进刮净、干透的羊肚子里,然后把口扎死,既不渗油,也不走味,放上数年也不变质。“长期过游牧生活的蒙古牧民的乳食种类非常多,他们善于做各种各样的乳制品。这些奶制品,都是根据畜乳的性质(马奶不能干储)与需用的目的(即时饮用、久储、携带、调换口味等)而制作的。”至于植物类食物,在传统蒙古族的饮食中是作为辅食物而存在的,主要有锅块、油炸的“包尔萨克”、馓子、油饼、面条、炒面、炒米等。另外,季节性差异在传统蒙古族的饮食习惯中也存在,如夏季以奶食为主、冬季以面食、肉食为主[2]。

1.3 适应游牧的毡房

蒙古族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蒙古民族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牲畜,他们住所要跟随周边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变迁,而蒙古包则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拆分、搬运,还可以防风防雪的作用。

蒙古包,蒙语称“蒙古勒格日”,意为蒙古人的房子。在辽阔的三北边陲,从西部阿尔泰的雪峰,到东部兴安岭的绿林。从北部的贝加尔湖到南部的万里长城。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适合这种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有时把蒙古民族称为“毡帐之民”,蒙古包或称穹庐、毡帐。

蒙古人在寻找适合自己生活居室的时候,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终于在窝棚的基础上形成了适用于四季游牧搬迁和抵御北方高原寒冷气候的住宅,找到了蒙古包这种能够经受大自然考验的居住形式。

蒙古包按哈那多少区分规格,哈那是包毡壁的木制骨架,一组为一个哈那。有十个哈那、八个哈那、六个哈那、四个哈那之分。牧户根据家庭人口、生活状况调剂使用。尽管蒙古包的质量、装饰各有差别,但总体结构都是一样。蒙古包的外用品,包括红毡顶、毡顶扶柄、扣绳、毡顶、细绳、捆绳、毡墙、带子、门、门帘等。椽子和哈那用扣绳扣紧。屋顶用扎有云头图案的毡子装饰。毡顶用青布宽沿边、轧云头图案。用芦苇缝制的叫芦苇顶子。冬季防雪,夏季防雨。带子是粗毛扁绳捆扎毡墙,分两行拉紧毡墙。蒙古包的门,冬季作双重。里门对开,称为风门;外门一扇,安在右侧,叫封闭门。门帘分两种,一种是毡子做的,上有精制装饰图案是冬季使用,另一种是芦苇或柳条做的,夏季使用[1]。

蒙古包内常用物品,有墙帷子,从西墙顺着北墙到东墙围起来,颜色是白色以外的任意色布。

2 蒙古族的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

2.1 蒙古族的非物质遗产

蒙古族牧民能歌善舞。草原是音乐的故乡,是歌舞的海洋。草原牧民的音乐歌舞具有丰富、独特、震撼心灵的无穷魅力。在草原的歌唱艺术中,蒙古族的长调、马头琴、呼麦并称为“草原文化三宝”。是蒙古族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颁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格斯尔、乌力格尔、安代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成吉思汗祭典、鄂尔多斯婚礼、祭敖包、那达慕等17项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名录。

2.2 蒙古族的典型音乐

2.2.1 长调民歌

蒙古族的长调民歌是最富代表性的表演形式,其在曲式结构上规模宏大,旋律上字少腔长。以锡林郭勒长调民歌为例,多以上下行大二度、大小三度等旋律音长和节拍形成特有的旋律风格,有的民歌在嘹亮的高音区突然煞尾,旋律音程急剧下跌,以此形成长调民歌的辽阔舒展,波澜起伏。长调民歌还往往使用衬腔,十分抒情。长调民歌的形成与其辽阔的草原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2.2.2 呼麦

呼麦是蒙古族古老的民族歌唱形式,纯粹利用人的发声器官,同时唱出2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是世界上颇为少见的“喉音艺术”,被誉为“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活化石”。呼麦又名“浩林”,原义指“喉咙”,意为“喉音”,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双声”的咏唱技法。“双声”指1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2个高低不同的声音。另外,呼麦又称“蒙古喉音”,作为一种歌咏方法,主要流传于内蒙古、新疆地区、蒙古国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蒙古族聚居区,各自具有不同的风格与特点,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呼麦与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并列为蒙古族最典型的文化表现形式,是蒙古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艺术表现。相传早在13世纪蒙古草原盛行英雄史诗说唱艺术时呼麦就已十分盛行了。

2.2.3 马头琴弦乐

草原上的弦乐也很有名,其中,较著名的属蒙古草原的马头琴。马头琴琴首以马为标志,音箱上都蒙以马皮。它的弓弦是用马鬃和马尾制成。马头琴的音色也与骏马有关,它能弹奏出马嘶、马鸣、马奔、马叹、马哀,在悲哀中含有深沉,在悠扬中充满希冀。《清史稿》记载的马头琴为“龙首”,因古代的蒙古人及其祖先称马为龙种。

2.3 草原文化盛会

2.3.1 草原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其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为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以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活动为主的盛会。如今每年农历六月初四或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娱乐性,更具有广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那达慕文化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也都有重要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古籍上多有记载。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把骑马、射箭、摔跤统称为“好汉三艺”,作为士兵和民众素质训练的内容。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1年或3年举行1次。

过去的那达慕,除了“好汉三艺”外还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每当举办草原那达慕时,方圆百里的牧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扶老携幼,带着蒙古包和日常用品,乘车骑马,从四面八方赶来赴会。远近的商贸小贩也赶来摆上店铺,出售日用品,收购畜产品。现在,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许多地方的那达慕还有武术、马球、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表演、影视放映、图片展览及推广科技等,并交流各种农牧土特产、砖茶、布匹、绸缎、日用百货等产品。

历史上蒙古族的那达慕活动称为“巴依尔或乃日,即喜庆节日” [4],而“乃日”活动与最初的萨满教有关。在锡林郭勒草原,新中国成立以前称民族传统娱乐活动为“乃日”,甚至今天,仍然有许多老年人习惯地把“那达慕”称为“乃日”。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资料也表明,那里最早也把“那达慕”称为“乃日”。在蒙古族历史上“乃日”活动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演化过程,还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其中早期的娱乐活动有称为“额日音果勒本那达慕”或“额日音果勒本额日德木”,意为男子3项竞技玩耍。现代“那达慕”称谓是1948年和1949年分别从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开始。

新疆地区蒙古民族传统的祭敖包活动称为“塔克勒干”,意为“祭祀、供奉”节。在古代,卫拉特蒙古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型的以部落为中心的祭敖包活动。祭敖包时,同一部落的牧民们都骑着马、骆驼,拿上酒肉等来到本部落的敖包。届时,人们先献哈达,然后由活佛或大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此时妇女不能参加),愿老天降福于人间,赐予人们平安无事。如果遇上旱灾,就祈求老天下雨,使大地水草丰盛,五畜兴旺。祭完敖包以后,便开始进行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

2.3.2 乌兰牧骑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草原上的广大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极为单调。以文艺演出的形式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送达到牧民群众中间去,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文化活动。

1957年,苏尼特右旗在业余文艺演出队的基础上,诞生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是一支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员骑马、骑骆驼、坐勒勒车深入到牧民家中进行文艺表演,是一种适合草原基层活动的小型文艺演出队。针对牧区地广人稀的特点,在浩特(牧户或牧民家)、田间、蒙古包、边防哨卡等地巡回演出。节目小型多样,丰富多彩,非常适合农牧民的需要,很快得到普及和提高,到1963年已发展到30支,而且在1964年进京汇报演出时获得极大成功。1965年,文化部组织了内蒙古3个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受到普遍称赞,被誉为“草原文艺轻骑兵”。、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接见乌兰牧骑代表,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叮嘱队员:“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

自1979年开始,乌兰牧骑走出国门,先后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普遍受到好评。他们把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蒙古族长调歌曲、马头琴等艺术带到了世界,让世界从一些侧面了解了中国的草原文化。

1983年9月,邓小平为乌兰牧骑题词:“发扬乌兰牧骑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7年,题词:“乌兰牧骑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肯定了乌兰牧骑所坚持的文化方向。

至2009年,内蒙古草原上乌兰牧骑队伍已发展到近50支。诞生50多年来,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累计创作演出11000多个节目,有2000多个节目获得盟市和自治区奖励,有120多个节目在全国获奖。在50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乌兰牧骑创作出许多优秀剧目,如《鄂尔多斯婚礼》、《顶碗舞》、《筷子舞》、《安代舞》、《炒米飘香》、《腾飞的骏马》等精品节目已成为传世经典,不仅受到内蒙古人民的喜爱,在全国乃至海外也享有盛誉。同时,乌兰牧骑还培养出了德德玛、拉苏荣、图力古尔、牧兰、金花等一大批民族艺术家,向国家和自治区各级文艺团体输送了3700多名文艺骨干,为文艺创作演出注入了新鲜活力,推动了民族文化工作的繁荣发展。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宣传方面起到了独特作用,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2.4 草原文化节

2.4.1 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

草原文化节已成为我国现代草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是内蒙古着力打造的草原文化品牌,旨在弘扬草原文化、展示内蒙古草原风采。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节自2004年在呼和浩特举办以来,已成为草原人民的重大节日,每年都要举办一届,草原文化节已成为草原人民与国内外宾朋互动交流的一次盛会。至2009年,已连续举办6届,活动内容包括文化、经贸、旅游、体育、文艺演出、学术研讨、展览等几十项。

2.4.2 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

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由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主办,从1999年到2009年,共举办了10届。昭君文化节源于民间的昭君庙会,1998年创意定名为昭君文化节,重点为发展草原文化产业,宗旨是弘扬昭君文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

2001年昭君文化节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100个民间艺术活动之一,2005年昭君文化节被国际节庆协会(IFFA)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2008年,在首届节庆中华奖颁奖典礼上,昭君文化节荣获十佳节庆中华奖。呼和浩特市是中原汉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部,是“草原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是昭君出塞的地方,借助昭君文化节的东风,入选了2006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

2.5 体育文化

民间游戏活动在游牧民族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些竞技体育活动,也与狩猎、游牧活动密切相关。游牧民族的竞技体育类游戏活动鲜明地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征。许多活动或表现了对草原动物的征服和驯化,代表着勇敢和进取;或演变为对动物的依赖,对自然和生命的崇尚和热爱;或演变为对动物的欣赏,把自己矫健、勇猛、力量、顽强、灵秀、智慧的品格,寄托于与之相伴的动物,变成了一种情怀和审美积淀,通过竞技活动再表现出来。

2.5.1 “男儿三技”和“男儿九技” 蒙古族称骑马、摔跤、射箭为“男儿三技”,而包括“射箭、赛跑、游泳、抛套索”等内容在内的竞技活动被称为“男儿九技”。蒙古族、哈萨克族的赛马、叼羊活动主要表现的是马术。蒙古族投掷用的布鲁,是其传统的狩猎和自卫工具。后来投布鲁也演变为体育活动。

有些游戏的起源与战争有关,蒙古族和满族在和平时期都有皇家组织的围猎活动,既是一种娱乐、竞技,更是一种军事训练。实际上,即使是单纯的游戏也包含着对战争做准备或预演的内涵,并成为审美价值观的表现。游牧民族发明的马球、滑雪等活动,则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贡献。

2.5.2 民间游戏[3]

(1)鹿棋鹿棋的起源非常久远,在阴山岩画中就已有展示。在阴山苏木图沟畔和乌兰察布草原上,都发现西夏至元代的鹿棋岩画,其形象与蒙古国和林出土的鹿棋十分相似,而与今天的鹿棋稍异;(2)蒙古象棋蒙古象棋蒙语称“沙塔拉”或“喜塔尔”,是古代蒙古社会就流行的一棋种。其棋盘、棋子布局和比赛规则都与国际象棋相似;(3)嘎拉哈 玩儿嘎拉哈,亦称玩儿“嘎拉喳”,是游牧民族骨类游戏之一,深为蒙古族所喜爱,后传到汉族地区,流行于儿童娱乐游戏中。嘎拉哈即羊膝骨,其玩法多样。在蒙古国,还保留了用嘎拉哈卜卦的习俗 [4];(4)古尔 “古尔”即牛的髌骨,也叫髀石。击古尔在游牧区有悠久的历史。髀石是在牛髌骨的中心部位灌以金属而制成的。母古尔的重量在150~200 g,子古尔的重量在150 g。

参考文献:

[1] 郭雨桥.郭氏蒙古通[M].作家出版社,1999:317.

[2]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113.

[3] 查干扣.肃北蒙古人[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5:277.

[4] 邢莉.游牧文化[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440.

Rangeland nomadic culture of the Mongolian nationality (Ⅵ)

――Culture of daily life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y of Mongolian nationality

WANG Huiwen1,Kenamuge2,ZHANG Degang3,SHI Shangli3

(1.Gansu Animal Husbandry and Agricultural Bureau,Lanzhou 73000,China; munist Party

Committee of Subei County,Subei 736300,China; 3.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Grassland Ecosystem,Ministry of Education/

Pratacultur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 Gansu Province/SinoU.S.Centers

for Grazingl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Lanzhou 730070,China)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6

一、内蒙古的盟、旗、苏木、嘎查、艾力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现为9个自治区直辖市(地级)、3个盟(地级)、11个县级市(含2个市委书记为副地级干部的自治区计划单列市)、21个地级市直辖区(县级)、17个县、49个旗(县级)、3个自治旗(县级)一般称为“9市3盟101个旗县(市区)”,是全国惟一盟市、旗县并存的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盟、旗,源于清代在蒙古地区推行的“盟旗制度”。民国以来,尤其是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来,在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一直是盟市、旗县并存,只是盟长、旗长一般必须由蒙古族出任,自治旗旗长由当地自治民族人士担任。旗内乡、镇、苏木(乡镇级,蒙古族聚居,牧业相对发达)并存,苏木下辖嘎查(相当于行政村),嘎查下辖艾力(相当于自然村,但在牧区实指散居于独立蒙古包或零星定居点的牧户人家)。二、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民俗风情荟萃 作为全国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省级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118.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生活着蒙、汉等49个民族近2400万民众。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历史条件不同,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民间习俗通常表现在居住、饮食、服饰、礼仪、游宴、行旅、节庆、结社、婚嫁、丧葬、禁忌、信仰、祭祀、娱乐、艺术、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心理、意识、情感和生活方式,体现了一定的民族形式、民族特点,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多为世代沿袭和流传下来的;当然,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经过一番移风易俗的变迁,一些传统习俗被赋予了某些新的内容。常言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是同一个民族的习俗,各地也不尽相同。 遵照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这四个自治民族的民俗风情概况作一简明介绍。 您想最先知道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俗吗?那么请看—— (一)蒙古族 内蒙古现有蒙古族人口423万多,约占全国蒙古族人口总数(500余万)的78%,占世界蒙古族人口总数(700多万)的一半以上,约等于元朝时蒙古族总人口数。 历史上,畜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一向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主体经济和生活方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十六世纪后普遍改信了喇嘛教。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衣食住行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如男女都穿蒙古袍,束以腰带,脚着长筒马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多以红、蓝色布缠头,而且盛妆时还戴不少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解放前居住蒙古包,现多已定居,改住砖木结构的房子;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憨厚豪爽,具有许多传统美德;节庆,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隆重举办那达慕大会(现已发展为“那达慕草原旅游节”)和祭敖包活动。由于地域环境等多方面原因,内蒙古东、西部,以及农、牧区的蒙古族,在某些习俗上有一定差异。 苏台柴 蒙语意为奶茶,蒙古民族一种日常饮料,同时也是待客必备佳品之一。做法是将砖茶放入锅内加水熬成紫红色,然后将鲜牛奶或羊、驼奶以6:1的比例倒入茶水锅中,熬至沸腾即成。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目前,内蒙古各族人民大都喜好喝蒙古族风味的奶茶。 马奶酒 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内蒙古东西部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味道醇香,清凉解渴,也是牧民款待宾客的一种最佳冷饮。制法是将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马奶酒历史悠久,《马可·波罗行记》和元初名臣耶律楚材的诗中,都有对马奶酒色、香、味盛赞之文句。常饮马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酸奶子 牧区优质饮料之一。牧民一般不爱喝鲜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制法有二:一是将鲜牛奶倒入大锅中烧开,再放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另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酸奶子。酸奶子营养丰富,醇香扑鼻,夏季常饮,止渴祛火,帮助消化。全羊席 蒙语称之为“秀什”或“不禾勒”,是蒙古族招待贵宾的传统嘉肴,又称整羊席,乃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招待高级贵宾时摆设。全羊席是将整羊加工(烤熟或煮熟)后摆在长方形大木盘中,像一只卧着的活羊,浓香飘逸扑鼻,肉味鲜美异常。宾主进餐前,还要由主人主持举行一定的仪式,高唱赞歌,朗诵献整羊的祝辞等。史载,成吉思汗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7

关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历史发展与区域分布方面,柯沁夫认为,蒙古族长调孕育于山林狩猎的远古时期,生成于匈奴北魏时代,成长于蒙古部落和帝国时期,勃兴于明末北元时期,繁荣于清代中叶高峰期,曲折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振兴期。乌力吉巴雅尔将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分布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基本风格区,对所包涵的部落文化支脉传统进行梳理,总结其音乐特征、风格特征。杨玉成把中国境内蒙古族的区域分布划分为8个基本风格区,16个风格支脉。

有关蒙古族民歌概念术语,松波尔主张用“乌日图道”和“敖呼尔道”或“敖格吉姆道”分别指称长调和短调。包达尔汗指出,历史悠久的蒙古族文化积累了许多的专属概念,是否站在本文化立场按本文化规律把握它们,则是决定能否全面而准确认知蒙古族民歌文化的重要前提。在蒙古族民歌的本质、价值和审美方面,好必斯认为,草原游牧文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并生成了特殊的音乐文化形态,而在表演这一音乐形式时,需要相对的环境空间或心理空间,而它来自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禀赋和需求。路广用汉斯立克的音乐“自律论”,对长调的节奏之美进行讨论。阿拉坦都力嘎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放置在它所赖以生存的游牧生活当中思考其独特的意义功能和文化价值。乌兰杰将蒙古族长调民歌分为优美型、健美型、壮美型、痛美型等四种审美类别,并从长调民歌与绿色生态文化、长调民歌与骏马文化、长调民歌与尊母文化、长调民歌与英雄崇拜文化、长调民歌与宴飨文化、长调民歌与那达慕文化等六个方面阐述了长调民歌在蒙古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音乐形态是本次研讨会数量最多的研究领域。斯仁那达米德提出蒙古族民歌乌格勒道――吟诵调、宝格尼道――短调、贝斯日格道――混合调、乌日汀道――长调等四大类型的概念。李世相认为短调民歌的旋律节奏与游牧民族的“马背文化”内涵有着紧密联系,并直接反映于民歌之中,“马步节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将构成马步节奏韵律分为奔马式、倒步式、走马式、跃马式以及隐形化的马步节奏等几种类型。杜兆植认为,乐曲结构基本逻辑的稳定性与演唱中的即兴性润腔和自由变化的辩证统一是长调民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李玉英从纵向结构构成逻辑和横向声部构成逻辑两个维度,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中的11首潮林道进行细致的形态学分析。吴黎晗就科尔沁民歌中的转调类型与转调手法进行了归类总结。苗金海认为,羽类色彩的宽腔音列re-mi-la,小腔音列低音la-do-mi和纯四度框架的窄音列mi-sol-la、la-do-re,属于蒙古族短调民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性典型腔音列。佟占文以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为例,论述了口头演唱中器乐的“人声化”与人声的“器乐化”。

地方民歌歌种的研究是本次研讨会的又一个主要内容。丽娜和郭晶晶以田野调查为根据,对布里亚特民歌的历史传统及其当下现状以及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变迁给予论述。红梅、乌云娜分别对巴尔虎民歌风格的部落和区域风格及其内部传统的多样性进行探讨。科尔沁叙事民歌研究论文在本次研讨会论文中占很大分量。呼日勒沙、乌达木对叙事民歌中的鸟禽、树木、弓箭等神化器物的象征意义进行探讨,以此来寻找近代科尔沁民众特定的心理及其生活变迁。代兴安、希・哈斯巴特尔分别对雁以及烟袋在科尔沁民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布仁白乙从“歌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歌”这一辩证互动的关系中探讨叙事民歌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变异性。额尔敦认为,“母女对立”现象是科尔沁蒙古族从游牧业过渡到农业过程中所经历的一次深刻心理体验的具体表现。好必图认为赋、比、兴手法是科尔沁民歌最常用最突出的修辞形式。包青文对科尔沁民歌中“变羽”音的游离现象及其背后鲜明的部落和区域风格特征进行探析。塔拉探讨了科尔沁民歌艺人如何通过旧曲改编、旧曲填词、书曲移用等手法进行口头“编创”。特木尔巴根通过对科尔沁民歌记录过程中出现的讹误状况进行分析。

在地方性歌种的研究方面,朝格吉勒图、金海、玉梅分别介绍了库伦民歌、鄂尔多斯民歌、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短调民歌的区域性特征。纳・布和哈达通过大量珍贵的资料介绍了乌珠穆沁潮林道及著名歌手,对其形成以及在乌珠穆沁地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孟克其其格从称谓、构成、词曲特征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鄂尔多斯古日道。阿维雅斯则探讨了古日道从官方歌曲到宗教化,再到世俗化、庶民化的过程。索依拉把乌珠穆沁长调分为图林道、故事歌两种体裁六个类别。乌兰其其格通过对乌珠穆沁“图林道”与“阿哈尔・扎哈尔道”这一对概念的阐释,讨论地方性概念在区域文化当中的特定意义和独特功能。

金铁宏和曹晔分别通过对达斡尔族民歌与蒙古族民歌的比较、蒙古族长调与汉族信天游的异同比较来探讨蒙古族民歌与兄弟民族民歌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歌手、传承人研究方面,那顺吉日嘎拉对清代文人杭锦旗诺彦阿拉坦敖斯尔以及其女其木德色楞编唱的三首歌及其背景作了生动描述。李佳音则对科尔沁著名艺人伊丹扎布演唱的百首叙事民歌和所演奏的四胡曲进行分类,通过个体看传统,通过民歌解读历史与文化,反观伊丹扎布民歌演唱与四胡演奏的独特艺术风格。

在蒙古族民歌的唱法、伴奏研究方面,斯琴论述了长调演唱中的气息运用、鼻腔运用、声带运用和混声运用等技法技巧。苏义勒对演唱巴尔虎长调民歌《牧歌》时种种诺古拉的运用技巧作了论述。史永清、杭红梅从美学特质、文化内涵等方面对美声唱法与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特质进行比较。道尔吉对潮林道引子与“图日勒格”进行富有本土意义的解释,介绍了二者在整个结构中的意义和功能。萨切荣贵、乌力吉贺希格对马头琴如何伴奏长调民歌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杨民康通过清代高僧三世章嘉活佛在满族宫廷仪式及歌舞表演中的道歌演唱传统的描述,讨论了章嘉活佛主持的艺僧制度对蒙古族佛教乐舞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引出北方都市京城与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交融的问题。文慧通过鲜活的田野调查,对蒙古族萨满仪式、音声及其仪式中的角色关系进行论述,从“模式”与“形式”的关系当中,探讨萨满音乐的意义和功能。杨杉通过一次鄂尔多斯民间“暧房”仪式的个案描述,展现了人在仪式中的能动性,阐释了乃林道的仪式功能和生活意义及其变迁。乌云塔娜、萨日娜讨论了蒙古族宴歌的历史渊源、类型特征、演唱习俗、意义功能、音乐特征及其在蒙古族文化中的独特价值。

民歌是新时代新民族音乐创作的源泉。阿拉腾奥勒从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出发,谈民歌对音乐创作中的基础性意义,强调作曲家学习民间音乐的重要性。乌兰娜提出叙事民歌是蒙古剧音乐的基础因素的观点。

希日布通过对当下流行的改编民歌《鸿雁》唱词译文的质问,引出了“新民歌”改编的尺度问题。木兰对一次科尔沁民歌、乌力格尔大奖赛的评述,提出了如何通过电视媒体来传承民族音乐资源的问题。格日勒图通过对“青歌赛”的评论来对当下长调青年歌手中存在的功底不深实的问题进行了批评。

关于学术史、学科理论方面。刘新和从民俗地理、民俗文献、民俗生活等三个视域强调“民俗视域下的长调研究”的研究理念。李宝祥对1949年出版的《蒙古民歌集》和1952年出版的《东蒙民歌选》的成书与出版过程进行介绍;王晶晶通过对许直、胡日查等人的口述史研究,再现上述两部民歌集编纂过程,呈现那段鲜活的历史。张劲盛对《中国蒙古族民歌文化大系――长调・内蒙古卷》的编撰计划进行说明。孙俊钰对当前蒙古族长调及长调歌唱家研究进行了梳理,李红梅对蒙古族民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关于民歌的教育传承,赵宋光从加强民歌形态分析和形成系统的教学资源,开设草原乐种的活态传承课程,加强旋律学课程,拓宽关注的视野,加强境外相关民族音乐之间的关系研究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孙德俊通过内蒙古各高校长调教学的情况的调查,总结了所取得的成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黄淑梅对蒙古族传统演唱技法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如何在高校当中进行传承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许多论文涉及蒙古族民歌的生存现状与保护传承这一热门话题。田香用真实而丰富的调查资料,展现了扎赉特旗民歌生存现状,介绍该旗近年来为当地民歌的研究、保护、传承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戴永喜就如何利用国营牧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来促进地方民歌资源的保护传承,如何利用地方民歌资源建设国营牧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苗幼卿就草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如何通过保护区保护和传承长调民歌的问题提出了自己观点。滕腾就蒙古族长调民歌声像数据库建设,勾画出蓝图框架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吴云通过在科右中旗、扎鲁特旗进行的大量田野调查证明了科尔沁不仅有长调,而且当下仍有活态存承。

通过此次研讨会,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前的蒙古族民歌研究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参会人数和收到会议论文数量,创造我区民族音乐学术研究会之记录。二、此次研讨会首次把短调民歌纳入到专题研究项目,科尔沁长调、布里亚特民歌、鄂尔多斯古如道、扎赉特民歌、乌珠穆沁潮林道等过去未曾关注的或很少关注的地方性歌种,进入到研究视野当中。三、一方面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补充传统式的研究;另一方面音乐民族志研究、音乐人类学研究、仪式音乐理论等音乐学新兴学科理论以及口头诗学、表演理论、乐律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姊妹学科理论,已开始通过一批青年学子的论文,进入到蒙古族音乐研究领域当中。四、许多学者投身于田野,通过田野获取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田野获得鲜活的音乐体验,研究领域和视角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和深入。五、不少学者写出了颇有价值的民族音乐现状调查报告,提出了许多值得参考的保护传承的意见和建议,民族音乐的基础理论研究与保护传承的应用研究正在形成一个互补协调发展的局面。六、青年学者异军突起,地方学者、传承人积极参与,正在形成一支强有力的草原音乐研究队伍。七、蒙古语研究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层次进一步提高。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篇8

沙嘎(是蒙语,汉语称踝骨)是牛、羊、鹿等动物后两腿胫骨顶部的一块小骨头,沙嘎有四个面,蒙古人分别用马、羊、山羊(牛)、骆驼来称名。沙嘎的宽凸面叫“好尼”(绵羊),宽凹面叫“牙玛”或“乌和日”(山羊或牛),窄凸面叫“毛日”(马),窄凹面则“特模”(骆驼),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沙嘎有它的赞歌、传说、谜语、禁忌、手工艺、游戏等内容。

为切实做好苏尼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保护、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苏尼特左旗多次举办了沙嘎游戏比赛。如:老年人沙嘎游戏比赛、“沙嘎”艺术展览、每年举办“金沙嘎”奖沙嘎比赛等,还有让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蒙古族传统文化沙嘎游戏,苏尼特左旗三校教导主任、苏尼特左旗蒙古族传统沙嘎文化协会副秘书长呼日勒巴特尔特意为学生们编写了《沙嘎游戏教育书》。2006年9月份,苏尼特左旗被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沙嘎艺术之乡”。2007年8月28日,成立了“苏尼特左旗蒙古族传统沙嘎文化协会”。 2008年5月27日,中国民协同意在苏尼特左旗建立“中国蒙古族沙嘎文化传承基地”。苏尼特左旗申报的《沙嘎游戏》项目,2009年已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沙嘎游戏是蒙古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

沙嘎游戏是蒙古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以蒙古族游牧、狩猎活动来做式样的,具有民族独特性、自由性的游戏。是草原文化、蒙古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蒙古高原人民经过悠久历史过程的游戏,在世界各民族游戏当中罕见的、奇妙的作品;是蒙古族人民智慧、才智的显现。它概括了蒙古族远古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特征,是研究古代蒙古历史文化的珍贵依据。它是在狩猎、游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智力游戏,古代的狩猎者把鹿、盘羊、黄羊等动物的沙嘎视为非常稀有的东西,喜欢收藏动物的沙嘎。据相关资料与信息,蒙古人的沙嘎游戏距今起码有3―4千年的历史。

蒙古人世世代代把沙嘎游戏广泛而普遍的继承到至今,经过几千年,它成为蒙古族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蒙古人在春节、那达慕会等活动中经常开展沙嘎游戏。

沙嘎游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蒙古族居住的省区。

二、蒙古族沙嘎的多样性

沙嘎有很多讲究,其中玩沙嘎,沙嘎手工艺最为独特,它不仅具有娱乐性、开展性、教育性,还是算卦等活动的重要器具。

沙嘎游戏:

沙嘎游戏有指定的规则、次序,没有年龄、性别、时空的限制。沙嘎是从猎物与家畜骨架上获取,所以它具有纯正自然性。沙嘎游戏是一种种类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游戏。

现在苏尼特地区流传下来的沙嘎游戏玩法有120多种,人们常玩的沙嘎游戏有抓“沙嘎”、箭“沙嘎”、弹“沙嘎”、“赛马”、猜“沙嘎”等多种类型,而且所有的沙嘎游戏都有相应的游戏规则。

这里简介两种最常见的沙嘎玩法:一是“赛马”,沙嘎游戏中,“赛马”是蒙古族比较常玩的一种,可两人玩,也可多人游戏。游戏时,参与的玩者先把数十个或更多的沙嘎毛日(马面)朝上,挨个儿摆放成一条长线,表示赛马的跑到,长线的一端代表起点,另一端用沙嘎磊一“敖包”代表终点。尔后,玩者各选一只有标记的沙嘎为自己的“赛马”,并排列于起跑线处,除此以外,开赛前还要选出四个漂亮的沙嘎作为比赛用的筛子。玩者们首先要轮流掷撒沙嘎筛子,谁撒出的毛日(马)多,谁先走。这一环节被称为“毛日―哈伊胡”,意思是“撒出马来”。接下来开始进入正式比赛,按照“毛日―哈伊胡”环节中排出的次序,玩者们轮流掷撒沙嘎筛子,掷出几个马,就让自己的“赛马”顺跑道前进几步。最先到达“敖包”者则为冠军,整个赛况激烈而有序,以此类推赛出所有人的比赛名次。

二是弹[tán]“沙嘎”,参赛者把数量相等的沙嘎,混在一起轮流掷,然后用手指弹打相同的沙嘎,如马对马,羊对羊的弹打,但不能弹动别的沙嘎,否则为犯规,这样循环往复,将全部沙嘎收回的为胜者。

苏尼特人民对沙嘎有着浓厚的情感,一直以来以收集各种动物的沙嘎为爱好,收藏了许多类的沙嘎。每户收藏的沙嘎从几十个到几百、几千的都有。据估计,苏尼特左旗境内收藏的绵羊、山羊、牛、黄羊、盘羊、鹿、狼等动物的沙嘎有30万之多。

沙嘎手工艺

沙嘎,不单单作为一种游戏活动,也是蒙古族传统工艺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蒙古人用沙嘎来制作的手工艺越来越多了。现在用沙嘎制作的手工艺、以体现蒙古民族日常生活、文化用品为主,比如:勒勒车、福娃、蒙古包、智慧锁、手链、钥匙链、项链、挂链等。还有蒙古人为了保护沙嘎,制作沙嘎垫子、沙嘎袋子、沙嘎小盒子等物品。

苏尼特左旗每年举办的“金沙嘎”奖沙嘎比赛奖项是用金、银、铜制作一个小型沙嘎来颁奖,第一名是金沙嘎,第二名是银沙嘎,第三名是铜沙嘎。这个小型沙嘎可以当装饰带。经过这些年对蒙古族沙嘎游戏的不断发掘整理,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游戏,更重要的是与德格苏(绳艺文化)、塔姆嘎(印记文化)等苏尼特传统文化作为产业,打造出文化产业精品的现实意义。文化产业不仅能让海内外游客欣赏我们民族特色文化和自然文化,还是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交流外界的一个很好的媒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