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8篇

时间:2023-02-20 14:11:14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篇1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双语教育实验,丰富学校教育内涵,探索行之有效的双语教育模式,使我校双语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使学生在学习母语阶段充分接受英语熏陶,为将来成长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 工作目标:

根据《无锡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双语教育工作。围绕学校双语教学实验方案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拓宽双语课程设置,改善双语学习环境,,探索双语教学模式,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

本学年内,要充分重视双语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完善双语教育环境,开设好实验课程,在“健康教育”、“牛津1A口语交际”及其他学科渗透等方面进行实验,初步形成校本特色的双语教育模式;同时着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富有双语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并通过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英语交往能力、英语应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2006——2007第一学期

1、统一思想认识。从行政人员到英语教师、双语教师直到全校教师学习关于双语教育的理论和市教师局关于推进双语教育实验的指导意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积极参与双语教育的自觉性,了解双语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本校开展双语教育实验的规划。

2、选派教师参加双语教育实验的培训。

3、选定双语教育实验的学科、年级、教材。营造双语教学氛围。

4、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5、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口语交际课、在小学三年级开设双语健康教育课。以这二个年级为先行实验,定期开展研究活动,探索双语教育模式。

6、利用新加坡英华学校来校华文浸濡契机,进行双语交流活动。

2006——2007第二学期

1、进一步改进双语教育实验环境,优化师资配备。

2、积极开发双语教育资源,创新双语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大力加强

化建设,初步形成校本双语教育特色。

3、探索双语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制订有关学科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试行评估。

4、将原有五月份英语艺术周活动优化为“双语文化艺术周”活动。

5、开展一次区级以上的“双语研究展示课活动”。

6、举办英语教师和双语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比赛。

主要措施

1、狠抓双语教学的常规管理

以教学过程管理为着力点,定期抽查双语教师的教学“六认真”工作,深入学生、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双语教学工作正常、规范、有效进行。

2、加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双语教学常用方法,使教师逐步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化。

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重视双语教师教学,进行互动的随堂听课和专题教研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

结合有关部门的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评审工作,尽可能多地推荐双语教师能评,力保有1-2位评为市级教学能手。使双语教师的教学工作走向成熟。

3、每学期安排双语教学研究课展示活动。

4.优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开展双语学习活动,开展双语小报比赛、双语黑板报比赛、双语橱窗展示等活动,营造好英语学习的软环境。

 

具体工作:

2006年九月份:

1、制订实验计划,成立校双语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教学研究小组。

2、进行双语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为双语教学提供保证。

3、学科双语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结对子”。

2006年十月份:

1、着重进行双语环境布置。

2、双语学科听课调研活动。

3、双语教师继续校本培训。

2006年十一月份:

1、精心组织新加坡英华学校来校“华文浸濡”活动。

2、开展中新双语教学活动和专题研讨。共2页,当前第1页1

3、举办双语小报比赛。

4、双语教师进行课堂用语及学科专业用语的培训。

2006年十二月、

1、班级英语角展示比赛。

2、双语教师学期教学工作小结交流。

3、完善有关学科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表》并试用。

 

2007年一月份:

1、总结学期双语研究,撰写个人研究总结和学科组总结。

2、汇总实验素材。

3、学校对有关研究成员进行评价和奖励。

 

2007年二、三月份::

1、教研组制订学期研究计划。

2、完善双语环境布置。

3、双语学科听课调研活动。

4、邀请教研中心专家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2007年四月份:

1、与教科室协作,开展双语教育课题研究,争取市级立项课题。

2、双语电视节目完善工作。

 

2007年五月份:

1、“双语文化艺术周”活动。

2、区级“双语研究展示课活动”。

 

2007年六、七月份

1、举办英语教师和双语课教师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比赛。

2、主管部门撰写年度研究总结,并提出下阶段实验初步构想。

3、撰写个人研究总结和学科组总结。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篇2

二是对过去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科学总结不够,特别是对历次新编语文课本试验和修改不够。

三是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创新不够。

四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即将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近一两年内,各地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工作者以及关心语文教学的学者、专家都纷纷对当前语文教学提出批评,强烈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乃至汇合成一个响亮的呼声:“语文教学非改不可!”

当前语文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不够”。

一是语文学科理论研究不够,不同主张之间互相交换意见不够。

从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到编写语文教材和进行语文教学,都需要以正确的学科理论为指导。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1963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语文教学大纲里确认语文具有工具性的学科理论。经过30多年教学实践迄今工具性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工具性应怎样体现在语文教学任务中、怎样体现在语文教材和实际教学中,以及怎样体现在语文水平测试中,都还是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先后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任务有不同提法,多次改编和修订的语文教材内容有不同安排,每位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同掌握,乃至大大小小语文能力测试也各有侧重点,这说明怎样从工具性出发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理论认识还不够明确。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对语文的性质重新作了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两个“最重要的”讲的都是工具性,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包含在“交际工具”里;而交际工具的内涵扩展为“文化载体”,这表明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但语文学科又应怎样体现文化载体的作用,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不够明确。此外,也有人认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应当突出它的人文性,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但究竟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更可作为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这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语文学科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语文教学界各家主张不尽相同,但长时间以来很少开展泛讨论研究。因此,应当提倡互相交换意见,包括对现行各套语文教材和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和评议,以逐渐求得共识。

二是对过去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科学总结不够,特别是对历次新编语文课本试验和修改不够。

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中,已经积累了50年的经验。深感遗憾的是,这些经验却缺少应有的科学总结。前20年,主要有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1956年强调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实行文学与汉语分科教学,制订了文学教学大纲和汉语教学大纲,在中学阶段创立了文学教学体系和汉语教学体系,分编为文学课本和汉语课本。但试行不到两年,只编出大部分课本,分科教学就被取消。另一次是 1963年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制订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建立了新的语文教学体系,编写了新的语文课本。但试用也不到两年,课本只编出小部分,编辑方针又被改变。两次改革都未取得完整的经验,也未作出一定的科学总结。中国“十年文革”期间,整个教育工作遭受破坏,语文教学也处于混乱状态。后20年,从“拨乱反正”开始,语文教学在恢复一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改革试验,直至提出“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实现多样化”的方针。在这段时间内,新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又经过多次修订,全国通用语文教材也随着几经改编,各地涌现的语文实验教材也边试用边修改。但仍然很少见到一些有比较科学的总结性经验公开发表或者展开讨论。总起来说,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中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少科学总结。不对过去的改革工作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总结,就难以对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高认识,也就不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改革工作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

再就历次新编语文课本的试验和修改情况来说,还存在着不够规范的问题。例如试验新编课本,往往不明确试验要求,不订立切实可行的试验计划,不安排对比试验,不研究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不做试验记录和各类统计,不随时征求对试验课本的修改意见,以及不认真做好阶段评估和试验总结。这样就把课本试验工作等同于一般教学工作,缺少试验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修改课本也往往局限于编者主观上所能接受的或者工作难度不大的,做一些修修补补,不解决试验中所反映的重要问题,不要求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像这样的试验和修改无疑都是容易走过场的,不可能为教材改革孕育出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就以50年代新编的文学课本来说,试用时都一片叫好声,说是选材精当,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编排新颖,教师有教头,学生有学头,似乎这次改革已经成功。但全国正式使用以后,各地反映的问题就多起来,甚至提得越来越严重,很快变成一片反对声。这就说明这套新编课本未能从实际出发认真试验,也未能及时从试验中发现问题认真修改。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人教社编写的,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试验的高中语文新教材,注意了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三是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创新不够。

20多年来,随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课教学方法也作了一些改进。不少语文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不但教得实,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还有些教师注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近来也有把电脑搬进课堂的。他们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从大面积学校来看,一般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老一套。例如,主要由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法,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三多一少”的现象仍然存在,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具体内容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表现方法多了,而相反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教学少了。又如,作文前缺少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批改作文忽视语言通顺不通顺,未能教给学生怎样把不通的改通,怎样从写通到写好。如此等等,问题很多。至于有些教师不会说普通话,不会朗诵,不会写通顺文章,乃至不会使用电脑,那就更增加了教法改革的困难。总之,一般语文教师多习惯于老一套教法,缺少改革和创新。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可以说教得呆板,教得空泛,教了不管用;学得枯燥,学得厌烦,学了不会用。这就无疑会严重地影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到中考、会考,语文水平测试问题比较突出。就读写听说四项来说,听和说未列入测试范围,一向是被忽视的;读的测试最成问题的是,增加了似是而非的选择题,似乎是在与学生为难;写的测试尽管变换作文方式,终因缺少合理的评分标准,分数高低往往可以随意而定。总的情况是试题的量越来越大,所命的题越来越别出心裁,学生考得头昏脑胀,交卷后甚至估计不出自己的成绩是好是坏。

命题是个大问题,测试能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所命的题是否合理。现在各地中考和会考,都是临时请几位教师集中在一起命题,几个人一商量,匆忙中题目就出来了,只要试卷上不出差错,分数拉得开,命题工作就算顺利完成。至于考后的试卷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议论一阵也就过去了。这说明命题工作缺少科学研究,也不广泛征求意见,最明显的是尚未建立起科学题库作为一定的依据,因此迄今仍存在着严重的主观随意性问题。

针对上述四方面“不够”,以下谈谈我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和主张。

第一,必须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他性_质都是因为有了工具性才形成的。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任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包括语文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和历史社会生活知识等文化知识)的任务。总起来说,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传授是它的必要任务。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都是以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基础和核心来进行的。因此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根确基本性质与其他性质的关系,明确性质与任务的关系,明确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这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就构成整个语文教学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认识框架。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篇3

二是对过去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科学总结不够,特别是对历次新编语文课本试验和修改不够。 

三是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创新不够。 

四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逐渐现代化,语文教学作为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越来越显得不能很好适应即将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学生在语文素质,特别是语文能力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近一两年内,各地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工作者以及关心语文教学的学者、专家都纷纷对当前语文教学提出批评,强烈要求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进行改革,乃至汇合成一个响亮的呼声:“语文教学非改不可!”

当前语文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不够”。

一是语文学科理论研究不够,不同主张之间互相交换意见不够。

从制订语文教学大纲到编写语文教材和进行语文教学,都需要以正确的学科理论为指导。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1963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语文教学大纲里确认语文具有工具性的学科理论。经过30多年教学实践迄今工具性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工具性应怎样体现在语文教学任务中、怎样体现在语文教材和实际教学中,以及怎样体现在语文水平测试中,都还是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先后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任务有不同提法,多次改编和修订的语文教材内容有不同安排,每位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同掌握,乃至大大小小语文能力测试也各有侧重点,这说明怎样从工具性出发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理论认识还不够明确。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对语文的性质重新作了说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两个“最重要的”讲的都是工具性,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包含在“交际工具”里;而交际工具的内涵扩展为“文化载体”,这表明也是传播文化的工具。但语文学科又应怎样体现文化载体的作用,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仍然不够明确。此外,也有人认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应当突出它的人文性,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但究竟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更可作为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这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语文学科在理论认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语文教学界各家主张不尽相同,但长时间以来很少开展泛讨论研究。因此,应当提倡互相交换意见,包括对现行各套语文教材和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和评议,以逐渐求得共识。

二是对过去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科学总结不够,特别是对历次新编语文课本试验和修改不够。

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中,已经积累了50年的经验。深感遗憾的是,这些经验却缺少应有的科学总结。前20年,主要有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1956年强调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实行文学与汉语分科教学,制订了文学教学大纲和汉语教学大纲,在中学阶段创立了文学教学体系和汉语教学体系,分编为文学课本和汉语课本。但试行不到两年,只编出大部分课本,分科教学就被取消。另一次是 1963年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制订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建立了新的语文教学体系,编写了新的语文课本。但试用也不到两年,课本只编出小部分,编辑方针又被改变。两次改革都未取得完整的经验,也未作出一定的科学总结。中国“十年文革”期间,整个教育工作遭受破坏,语文教学也处于混乱状态。后20年,从“拨乱反正”开始,语文教学在恢复一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改革试验,直至提出“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实现多样化”的方针。在这段时间内,新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又经过多次修订,全国通用语文教材也随着几经改编,各地涌现的语文实验教材也边试用边修改。但仍然很少见到一些有比较科学的总结性经验公开发表或者展开讨论。总起来说,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中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缺少科学总结。不对过去的改革工作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总结,就难以对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高认识,也就不能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改革工作提供重要的历史经验。

再就历次新编语文课本的试验和修改情况来说,还存在着不够规范的问题。例如试验新编课本,往往不明确试验要求,不订立切实可行的试验计划,不安排对比试验,不研究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不做试验记录和各类统计,不随时征求对试验课本的修改意见,以及不认真做好阶段评估和试验总结。这样就把课本试验工作等同于一般教学工作,缺少试验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修改课本也往往局限于编者主观上所能接受的或者工作难度不大的,做一些修修补补,不解决试验中所反映的重要问题,不要求更多的改革和创新。像这样的试验和修改无疑都是容易走过场的,不可能为教材改革孕育出真正的科学研究成果。就以50年代新编的文学课本来说,试用时都一片叫好声,说是选材精当,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编排新颖,教师有教头,学生有学头,似乎这次改革已经成功。但全国正式使用以后,各地反映的问题就多起来,甚至提得越来越严重,很快变成一片反对声。这就说明这套新编课本未能从实际出发认真试验,也未能及时从试验中发现问题认真修改。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人教社编写的,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试验的高中语文新教材,注意了这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三是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创新不够。

20多年来,随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课教学方法也作了一些改进。不少语文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不但教得实,而且教得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还有些教师注意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近来也有把电脑搬进课堂的。他们在不断探索和改进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从大面积学校来看,一般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老一套。例如,主要由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法,机械地划分段落大意,简单地归纳中心思想,抽象地概括写作特点;“三多一少”的现象仍然存在,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具体内容多了,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表现方法多了,而相反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教学少了。又如,作文前缺少必要的启发和指导,批改作文忽视语言通顺不通顺,未能教给学生怎样把不通的改通,怎样从写通到写好。如此等等,问题很多。至于有些教师不会说普通话,不会朗诵,不会写通顺文章,乃至不会使用电脑,那就更增加了教法改革的困难。总之,一般语文教师多习惯于老一套教法,缺少改革和创新。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可以说教得呆板,教得空泛,教了不管用;学得枯燥,学得厌烦,学了不会用。这就无疑会严重地影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到中考、会考,语文水平测试问题比较突出。就读写听说四项来说,听和说未列入测试范围,一向是被忽视的;读的测试最成问题的是,增加了似是而非的选择题,似乎是在与学生为难;写的测试尽管变换作文方式,终因缺少合理的评分标准,分数高低往往可以随意而定。总的情况是试题的量越来越大,所命的题越来越别出心裁,学生考得头昏脑胀,交卷后甚至估计不出自己的成绩是好是坏。

命题是个大问题,测试能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所命的题是否合理。现在各地中考和会考,都是临时请几位教师集中在一起命题,几个人一商量,匆忙中题目就出来了,只要试卷上不出差错,分数拉得开,命题工作就算顺利完成。至于考后的试卷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议论一阵也就过去了。这说明命题工作缺少科学研究,也不广泛征求意见,最明显的是尚未建立起科学题库作为一定的依据,因此迄今仍存在着严重的主观随意性问题。

针对上述四方面“不够”,以下谈谈我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和主张。

第一,必须进一步明确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任务。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但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其他性_质都是因为有了工具性才形成的。语文学科性质决定语文教学任务。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还有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包括语文知识、科学知识、理论知识和历史社会生活知识等文化知识)的任务。总起来说,进行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思想教育是它的重要任务,文学教学是它的特有任务,知识传授是它的必要任务。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传授都是以读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基础和核心来进行的。因此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根确基本性质与其他性质的关系,明确性质与任务的关系,明确基本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关系,这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就构成整个语文教学比较切合实际的理论认识框架。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篇4

一、语文教学方法新,丰富的教学经验?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技能是指“语文教师完成语文教学工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任务所具备的完善的动作和智力操作系统。”③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正确的职业定位,要创新教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实际教学水平。教师同其他社会技能型工种一样,是一个高度职业化工作。此外,教师要胜任现代语文教学工作,必须要经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获得丰富的工作经验的职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和具备良好的现代语文教学技能和经验,这种技能是能够帮助语文教师能够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和理论熟练做好语文教学备课、施教和评价工作。

二、新课改背景下对语文教师专业化培育提出的新要求

在新课改要求下,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具备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运营最新教学方法和工具;总体来说,要具备以下几方面要求:(1)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师生平等”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根据其学习需要灵活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不断提高其学习效果。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重应用,重实践、重创新。(2)丰富语文教学知识储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一门实践性课程,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要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交叉知识。(3)严格规范的师风师德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习惯,要不断加强教学创新,挖掘新教学素材和内容,努力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创造良好的课堂创新氛围。(4)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新课改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内容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内容,能够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每个学生都会对语文教材内容产生不同的思维理解。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从潜移默化着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明确的价值取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人文精神,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文化思想品味和情趣。”美是健康积极向上事物的抽象和总结,教育也要融合审美功能教育,语文教学也要从自身人文主义出发,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品位和人文情怀的提升。

三、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明确定位,在高校语文教学中树立教师专业主义教学理念大学教师必须满足两个基本知识要求:一个是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个是具备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教师个人知识储备仅局限于自己的教学领域,没有对其他教育学科知识更好的了解和学习,以为跨学科知识对提升教学效果没有显著,不愿意主动去充实这方面的知识。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学科和本学科之间的知识具有同等作用,要将二者放在平等的地位加以对待,充分发挥跨学科知识对专业知识教育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知识的教育学习机会,切实提高他们的复合知识储备水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是某种教育模式长期作用的结果。目前,高校校园内出现的教学与科研冲突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高校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总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众所周知,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大学要同时兼顾好这两方面的工作,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果单从教师的角度看,同科研相比,大多数高校尚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改进教学方法,直接导致高校教育功能缺位。总体而言,教学要成为科研的基础,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科研活动。

(二)立足自身,在实践与理论上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和再培训方式提升。自主学习可以从语文学科知识结构出发,从语言到文字,从文字到文化,不断拓宽学科视野,开拓新思维,找到最佳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语文学习是生活领悟拓展的过程”,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是无穷无尽、用之不竭的,就好比是一座矿产丰富的宝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广泛涉猎好书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阅读量,多读好书”。语文教师要做到身先示范,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语文学科有关的各种人文书籍。(2)强化教师理论知识水平。最开始时候,高中语文教师的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未来可能会向研究生学历靠近。可能有人会说,基础教育用研究生学历是“杀鸡用牛刀”。其实不然,随着社会对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知识会越来越感觉不够用。随着教师学历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个人的学识、能力、素养、价值观、思维习惯等也会得到质的提升,这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要抱着“学无止境”的心态,不断加强专业文化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加强个人内功修炼。(3)丰富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主要要从教学经验和研究方面着手。目前,不管是学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研究活动,对教师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份良好的学习心态,不断反思和摸索。此外,在专业情意水平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作用,不断提高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将教学工作视为教师的终身使命。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努力实现生命和事业的价值意义。

(三)善于总结,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不足总结经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指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来反省自己的工作得失,对自己的工作行为以及后果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并以此修正自己今后的行为。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否具有较高的反思能力,是经验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之间的主要区别所在。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吸收他人的智慧精华,学习更多先进的经验和知识;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查找自身不足,扬长避短。同时,反思还能够促使我们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进取的心态、敏锐的眼光来审视自身工作和行为,这是教师都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勤反思,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实践是检验反思的重要尺度。反思是人的主观认识和意识形态。教师要提高其自身教学能力,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在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产生了深入体会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内化为自己的工作素质;当自己有了新感悟、新见解时,也要及时总结和分析,形成指导性经验方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真理都是在实践中获取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

四、结语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篇5

一、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工作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深知必须提前进入状态,提前进入角色,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政府、社会、学校的认识。今年来,区政府分管教育的有关领导、教育局的有关领导、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们已多次参加课改专题讲座、市政府的基教工作会议,月日至日,全区多人到泉州七中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所作的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讲座,在校长会、教导会上我们也确立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做好实验前的基础工作,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多接触、多学习,月日至日,我们分别召开了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数学、技能组会议,动员大家及早更新观念,并发挥龙头作用,在各学区的教研活动中宣传贯彻课改精神,带领大家把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学习培训,做好师资准备。为确保课改这项专业要求高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我们着力于抓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省、市级的纵向联系及兄弟县区、校际间的横向联系。多次派人参加省普教室举办的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科目的研讨、观摩活动,省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参加人数达人之多,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也有人参加,还派人到福鼎、永安、厦门等地学习,到永春、南安、市直小学等兄弟县、市、校取经,受条件限制,没能请专家、学者开课、讲座,但购买了北师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制作的新世纪( )教材教师培训光盘盘,分学科由校际教研中心组的人员组织各学区相关老师观看,对全区的老师进行一次包括课改背景、理念与目标、课标解读、课例等较全面的学习培训,月份举办了一次全区美术老师的课程标准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具备实验新课程标准,完成新教材试验任务,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开发能力和承担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教师队伍,为年介入实验做好师资准备。

、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本学年,我们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入课堂,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黑板粉笔的单一手段转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新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导学校和老师改变评课方法,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旧教材中体现了新理念,为顺利过渡到新教材实验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二、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是能否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标尺。一年来,我们重视抓教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年市立项语文科"自学辅导式"课题,能融入新课程理念,开展现场研讨,扩大参与面,年市立项数学科"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继去年两次现场研讨会传递有关信息和思想后,又开展了多次教学设计、经验论文的征集及实验老师集中学习交流等活动,两个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月底都送材料接受市教科所的结题验收,已顺利通过。"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还于今年送省立项,被确立为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打破了 省课题的记录。各学区、学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典型的、成功的经验发展为实验课题,已有万安个、河市个、罗溪个共个课题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

开展群众性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有利于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扩大教研工作的参与面,推进教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一年来,我们针对本区实际,结合省市普教室的评优活动,会同初教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月份在罗溪奕聪小学和河市中心小学举行了区小学青年教师业务技能竞赛,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其中一等奖的黄应花、陈婷婷、赖梁军三人送市参赛皆获二等奖;四月份在南少林武术学校举办了一次由老外执教的别开生面的英语研讨课;十月份又在马甲中心小学举办了一次最多英语老师参加的英语研讨课;月份在河市中心小学举行了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其中获一等奖的余文琳参加市赛获第六名。此外,为了交流展示学习新教材的成果,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学科的教师主动承担指导任务,分别在各学区举行了语文新教材研讨活动,通过开课、评课,进一步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提高了驾驭课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四、开展教学设计、经验总结、论文的交流、评选活动

时值基础教育全面大改革之时,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改革大潮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了推广和交流这些教改成果,我们先后征集了次"小学生实践教育"教学设计,举行了多学科的经验总结、论文评选活动。其中,三月份举办了区小学数学优秀教研论文评选,评出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戴文胜、陈婷婷、彭乃聪、林秀珍四位老师的论文送市参评,篇获二等奖,篇获三等奖;月份的泉州市第届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我区有篇获二等奖,篇获三等奖;十二月份举办了社会科教学论文评选,评出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送市参评篇,一等奖篇,二等奖篇,三等奖篇;在年小学教育研究会年会经验论文征集中,老师们踊跃投稿参评,收到了二百多篇论文。另外,老师们在参加各类培训、活动中,也撰写并发表了许多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这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方面的文章,有的被我们推荐到上级教育刊物发表,其余大部分也结集发表于《洛江教育》和《洛江区小学教研通讯》上,以此传递教研动态,促进我区教研水平的提高。本年度洛江区小学教研工作在区教育局和市普教室的直接领导下,以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带领我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任务,多渠道加强师资培训,加大教科研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现把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一、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准备工作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认真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宣传发动,提高认识。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项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深知必须提前进入状态,提前进入角色,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高政府、社会、学校的认识。今年来,区政府分管教育的有关领导、教育局的有关领导、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们已多次参加课改专题讲座、市政府的基教工作会议,月日至日,全区多人到泉州七中听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所作的课程改革通识培训讲座,在校长会、教导会上我们也确立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做好实验前的基础工作,创造机会让老师们多接触、多学习,月日至日,我们分别召开了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数学、技能组会议,动员大家及早更新观念,并发挥龙头作用,在各学区的教研活动中宣传贯彻课改精神,带领大家把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学习培训,做好师资准备。为确保课改这项专业要求高的工作能顺利进行,我们着力于抓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省、市级的纵向联系及兄弟县区、校际间的横向联系。多次派人参加省普教室举办的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科目的研讨、观摩活动,省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参加人数达人之多,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研讨会也有人参加,还派人到福鼎、永安、厦门等地学习,到永春、南安、市直小学等兄弟县、市、校取经,受条件限制,没能请专家、学者开课、讲座,但购买了北师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编委会制作的新世纪( )教材教师培训光盘盘,分学科由校际教研中心组的人员组织各学区相关老师观看,对全区的老师进行一次包括课改背景、理念与目标、课标解读、课例等较全面的学习培训,月份举办了一次全区美术老师的课程标准培训,努力培养一支具备实验新课程标准,完成新教材试验任务,具有一定课程研究开发能力和承担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教师队伍,为年介入实验做好师资准备。

、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途径,只有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课程改革才能取得实效性发展。本学年,我们结合教学常规工作管理检查,深入课堂,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帮助教师形成由主客体关系转向相互交往关系、由以讲为主转向合作探究为主、由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由黑板粉笔的单一手段转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新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评价观(关注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三维度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立足于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等)贯穿于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引导学校和老师改变评课方法,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在旧教材中体现了新理念,为顺利过渡到新教材实验做好观念上的准备。

二、积极开展教改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是能否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标尺。一年来,我们重视抓教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年市立项语文科"自学辅导式"课题,能融入新课程理念,开展现场研讨,扩大参与面,年市立项数学科"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继去年两次现场研讨会传递有关信息和思想后,又开展了多次教学设计、经验论文的征集及实验老师集中学习交流等活动,两个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月底都送材料接受市教科所的结题验收,已顺利通过。"小学生实践教育"课题还于今年送省立项,被确立为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打破了省课题的记录。各学区、学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把典型的、成功的经验发展为实验课题,已有万安个、河市个、罗溪个共个课题向区教研室申报立项。这些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

开展群众性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有利于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扩大教研工作的参与面,推进教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一年来,我们针对本区实际,结合省市普教室的评优活动,会同初教股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月份在罗溪奕聪小学和河市中心小学举行了区小学青年教师业务技能竞赛,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其中一等奖的黄应花、陈婷婷、赖梁军三人送市参赛皆获二等奖;四月份在南少林武术学校举办了一次由老外执教的别开生面的英语研讨课;十月份又在马甲中心小学举办了一次最多英语老师参加的英语研讨课;月份在河市中心小学举行了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评出一等奖名,二等奖名,三等奖名,其中获一等奖的余文琳参加市赛获第六名。此外,为了交流展示学习新教材的成果,区校际教研中心组语文学科的教师主动承担指导任务,分别在各学区举行了语文新教材研讨活动,通过开课、评课,进一步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提高了驾驭课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篇6

个人工作总结(例文1)

我是工作在***镇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1998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淄博第二师范学校幼师专业,并被分配到敬仲中心小学任教。在工作的五年时间里,我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完成学校领导交给我的任务,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并注意不断阅读有关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的书籍,充实自我。在学校中,我担任的是语文教学的工作。从一开始的二年级语文教学,我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赵美花老师指导的“小语整改”实验。在实验中,我大量阅读了各种有关书籍,并认真向学校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和学习,多次观看优秀教师的观摩课录象,参加学校组织和镇、区组织的听课活动。同时,赵美花老师也多次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各位教育前辈的帮助,我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同时我也在我校开展的“教案改革”研讨会上执教了一节区级公开课,受到于会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就在这一学期和学年的结束,我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在以后的三年中,我继续担任这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继续实践着“小语整改”实验的优越性。在这三年中,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一直在镇统考中名列前茅,我也连年被评为“镇教科研先进个人”“镇优秀教师”“镇教学新秀”和“镇教学能手”。

从1999年开始,我便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职务,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诗文素养实验的研究工作。从潍坊实验小学学习回来,我便投入到该实验的紧张工作中去。搜集古代诗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古诗,根据难易程度编排成册,与另外几位教师一起编印了学校的实验教材《小学生诗文佳作选》共五册,并在全校进行了这项实验的推广。去年,我担任了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同时继续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职务,并负责学校诗文小组的训练工作。在这一年中,我牺牲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研究教学,组织学校诗文小组训练。工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我所教四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成绩在镇组织的竞赛和统考中分列第一和第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同时,在我训练的诗文小组中,所有学生都能背诵古诗词300首以上,有六个人突破了500首。在今年七月份,区里组织的“基础教育现场会”上,区委书记和市教委副主任亲自检查学生背诵古诗情况,并做出了高度评价。在济南市教委组织对我校的参观中,省统战部领导对我校的视察中,我所组织的诗文小组展示均受到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我的年终考核成绩被评为“优秀”,并被学校推荐评为“区优秀教师”。

在工作中,特别是在自己取得成绩的时候,我还善于总结自己的各种经验。在教学之余,我认真撰写各种教育论文,先后有许多篇文章在各种征文中获奖。其中,《论现代语文教学与诗文素养实验的结合》《古典诗词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多篇论文获省创造教育研究会论文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时,我非常重视班内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所教的许多学生在征文比赛中获奖。如:王新培同学在二年级时写的《动物运动会》,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看图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孟晨同学在五年级所写的《游马踏湖》获“关爱淄博”征文二等奖;去年,有五名同学在全国校园文学征文中获奖,我个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篇7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九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如不及时学习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因而我们教研组加强了理论学习的力度,坚持“三定”制度(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以个人自学和___交流相结合的形式,___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论》、《走进新课程》等书籍,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要穿新鞋走新路,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避免教学的滞后性和盲目性。

同时我们组也鼓励教师多上网学习,收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坚持每学期做好学习笔记,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

二、落实常规,目标明确,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

在教研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组确立了“全员管理”的理念,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组动手的工作氛围,构建了教研组长、英语教师、学生一体化的管理网络,在学校管理的大背景下,立足教研组自身,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

首先,我们从常规教学入手,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严格执行过程化管理。在开学初,我们组每人都制定了“八个一”的计划,即一节课、一个研究专题、一份教学案例、一本读书笔记、一份说课案例、一本听课笔记、一份教学设计、一个教学课件。同时,我们还定期___教师___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力求在备课上体现创新;

其次,我们将每一节公开课都当作市级竞赛课来上,先在教研组共同讨论教学设计,在多次试上、修改后才以公开课的形式对家长和领导开放;

再次,我们注重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在每上完一节新授课后,总会在一起讨论“我这节课是怎么上的,有什么地方觉得不够到位”,积极的向其他教师请教,把好的教学建议以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的形式记录下来。“讨论——学习——讨论——反思、总结”形成了我们英语组独特的风景线。

三、教学教研,相得益彰,快速提高教科研能力

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我们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的活动中来,这是我们组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所在。

1、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组的每位教师都参加了部级课题研究,并围绕课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和探索。对于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困惑,我们及时向专家和领导请教,更注重对实验过程中研究数据和资料的积累和收集,为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2、教研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科研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在教中研,研中教,教研相长。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任务型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运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在我们组每个成员的研究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以教育叙事为依托,提高科研水平。

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认真撰写教育故事,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进了老师们科研水平的提高。

4、注重资料积累,资料管理到位。

自开展评价课题实验以来,每位教师积极投身到实验之中,为实验收集和积累各种资料,如:学生的档案袋,学生的作品,学生的自评表,与课题有关的其他资料等。

四、团结协作,争优创先,实现全员共同成长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就离不开一份良好的团队精神。为此,我们一方面不断强化整个团队分工不分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又不断鼓励大家争优创先,以实现整个团队中每一位老师的成长。

五、取得的成绩。

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每周二、四的英语广播从未间断过;每周三的英语兴趣小组,围绕区教研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按时开展,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兴趣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展示,比如:英语歌曲、演讲等,积极参加县___的英语才艺展等;有三位老师在县英语教师博客评选中获得三等奖,一位老师执教的新课标达标课受到领导的好评;教师们积极参与网上备课;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每位老师所上的课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老师们撰写的教育叙事多次被评为优秀,本学期还有多篇文章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

当然,我们毕竟是个年轻的___,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努力。我们坚信,昨天的成绩不只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英语组也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去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九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135)班和初三(124)班的英语教学。由于刚刚调进本校,对新环境、新教材的教学要求知之甚少,教学经验颇浅,教学上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本人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虚心请教同行、潜心研究教法、在实践中摸索前进。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学到了很多教学经验,也取得了应有的成绩。现对本学期以来的教学教育工作做以下总结,希望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初中英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一、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目前,我们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始终稳定在较高水平。

二、认真备课、上课,注重教学反思

(1)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体会是,上好一堂课难,但备好一堂课更难。在备课之前,必须对所有内容进行熟悉,参考多方面的资料,认真深入钻研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同时,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教法,备教学手段。

(2)认真___课堂教学。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就是一个教师表演技能的阶段。上课时,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有条理、清晰、准确、生动。使每堂课学生有所获,努力使学生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慧,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本人坚持布置适量的作业,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布置作业时,坚持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形式多样化。每周布置听写任务,对所学新单词、新短语、好句子进行听写。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听写。并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认真透彻地进行讲评,根据其情况不断改进教法。

(4)教学这一活动,没有反思的伴随就不会有进步。坚持每次授课后,认真回想,进行反思。记录其教法、做法及操作不大理想的地方,及时做改进。

三、虚心请教其他教师

教师的教学过程即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一旦心中有疑,必会请教于同行。认真做到每月听课两节,做好听课记录,取之所长,克服所短。并常常与其他教师交流,改进教学方法。

总之,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尽力地做好每项工作。其中学到的东西固然不少,但不足之处也很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

九年级下册英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六)班英语科目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这个学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失败与成功并存。在这一学年里,我觉得我自己是过得紧张又忙碌,愉快又充实的。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本学年的工作总结。

一、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课前准备:备好课。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英语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技巧,作为新教师应多向他们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

___、___好课堂教学,___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工作出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学校___的例会,积极参加工会活动、升降旗仪式。在我工作的这一学期中,没有缺席、迟到、早退和事假的发生,严格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存在的不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而这些问题,只能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解决。

四、改进措施:

1、多与学生沟通。多些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备课多认真仔细也很难适应不同班级的情况,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各个班级的不同问题。

2、注重___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厌学的习惯,顶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算了,有些甚至是抄袭的。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以后的教学工作,我将不断总结,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总结,若有不足之处,恳请学校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语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承;兴趣;激励;提升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理念,我校在小学一年级就开设了语文课,并派有专业语文教师进行授课,我就是其中的一位。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而且要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先后尝试了“识记法”“看图法”“实验法”“表演法”等许多教学方法,最后以“兴趣激励法”最为成功。

一、学习现状――不重视

因为我校很多学生都没有上过幼儿园,所以在生活中他们主要使用一般性语言交流,很少用词语表达情感,渐渐地,一些学生就不愿意读课文,不爱写字了。有些和老人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在家学习时有不会写的字,问老人,老人又不会写,这样一来,学生也就不爱学语文了。不过到了学校就与在社会上不同了,他们要在课堂上学习朗读、写字,还要参加课本剧表演活动。久而久之,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这让我们一线的低年级语文教师也得到许多安慰。于是,我们就把这种现象反映给了校领导,很快,校领导就加大了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力度。

二、领导督学――培训

市县语文教研员学科主任亲自带队,到我们学校听语文课。这样一个举动,带动了学校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视。我当时就被委以重任,担任专业语文教师。

担任语文教师后,我曾不止一次到外省市学习,先后到“矿工街小学”“实验小学校”“铁路小学”“沈阳大东区小学”等地学习先进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更新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悟出了“兴趣激励法”,并在实践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走进课堂――实践

走出去,请进来。我校不断与兄弟学校结成互帮互学对子,每学期都要举办片赛语文教研活动。这就给了许多学生展示语文写字、朗读的艺术的平台。仅2015年至2016年上学期,我校就举办片赛三次:“规范汉字听写”“经典古诗诵读”“作文:特色校园抒怀”。片赛参加人数达到了最多,而且还有许多家长受邀参加。

与此同时,我们的校园语言文字艺术节目还走向了社会。学校语文组教师排练的“诗歌联诵”“红色故事”等节目,参加了阜新市“文化节”演出,并获得了一等奖。这对于我们农村低年级语文教师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也是对我们农村语文教学莫大的鞭策。

我们语文组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外,还积极探究教学方法,不断尝试“激励法”,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成绩的取得,不仅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更赢得了社会的重视。现在,学校成立了课外写作兴趣小组,家长们都鼓励孩子报名参加。每逢市县有作文比赛,家长们也是鼎力相助。一个重视语文学习的风气,随着我们教学成绩的取得日渐浓厚。对此,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更加欣慰和自豪。

校领导还专门责成学校科研部门的领导老师,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听课,帮助我们改进教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每周都要组织语文教师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的教研活动。课堂实践是提升师生语文能力的捷径。这样的实地语文课教研、课堂语文教研,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受益匪浅。我们能及时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及时取长补短。这样进步快,见实效,课堂教学效果好。我语文教师的工作热情也高,研究的兴趣也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得快。

四、总结经验――提高

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前提下,成绩才得以提高。我们一边从事着自己的语文教学,一边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哪怕是课堂上一个小小的环节,只要是对学生学习有利的方式方法,都会加以总结,记录下来。我们经常在课后撰写课后反思、教学回顾、教学随笔,有的教师还把这些发到了报纸杂志上。在自我总结的同时,我们还经常看一些国内外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然后与自己的教学相比较,找出差距,对照整改,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也变得越来越受学生欢迎,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从上面的回顾我们不难看出,要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需要的是勤学苦练加借鉴,要想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样需要勤学,但更多的是教师的正确引导,这是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的关键。自主高效的学习,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而是更加重视。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