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气象科技论文8篇

时间:2023-03-13 11:09:15

气象科技论文

气象科技论文篇1

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方支持状况,开拓力度的不同,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特别是西部地区基层气象局,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才力量薄弱,导致气象科技服务存在诸多困难。以武胜县气象局为例,真正意义的科技服务发展比较晚,前面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主要以到乡镇收取气象服务费为主。90年代开始有极其少量的防雷服务,到2005年以后,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共同开展执法检查活动,有效的规范了防雷市场。随着最近几年武胜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再加上行政审批活动的有效实施,使得防雷技术服务、氢气球的施放业务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科技服务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2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武胜县为例)

2.1气象科技服务公众认知不够

武胜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县城规模较小,是全国农业县。经济文化发展也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普遍不高,加上宣传力度还不够,常规的气象科技服务业务虽已基本普及,但是很多群众还存在气象局就是免费提供天气预报这一意识,对气象有偿服务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的现象。一些建筑开发商认为防雷可有可无,防灾减灾意识淡薄,这一状况阻碍了武胜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2.2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受多部门制约

由于武胜县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较晚,防雷业务从开展以来都是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共同监管来进行的。这种体制和运行模式就决定了有一定的缺陷,而且存在个别领导为开发商说情,监管单位与开发商的关系和利益复杂化使得气象科技服务基根不实,保障机制薄弱,发展不稳定。

2.3执法力量甚微执法人员紧缺

基层气象局机构、编制限制,武胜没有专业执法队伍,执法人员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素质普遍不高,对当前形势下的气象行政执法不能很好胜任。这一系列的缺陷导致我县科技服务执法工作不能有效的推进。

2.4科技服务人才缺乏装备落后

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县局气象业务较多,任务繁重,每个人都同时兼职有1到2种不同的工作,很多兼职科技服务的人员也不是相关专业毕业,未经过系统培训,实践经验也非常少。而且气象科技服务装备更新换代周期太长,很多先进的检测、测试设备得不到很好的供给,缺少专业气象科技服务产品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设备。总之,人才缺乏、岗位角色混乱、设备落后等现状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严重制约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

2.5科技服务业务结构单一种类较少

很多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以武胜为例,防雷技术服务占科技服务总收入的95%以上,其他气象科技服务项目发展不足或者根本还未开展。这一状况是导致气象科技服务不能综合发展。

2.6内部管理不规范

基层气象科技服务没有很好的管理和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没有体现责、权、利的平衡。单位也没有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对负责气象科技服务、参与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员没有一套奖励惩罚制度,这使得从事气象科技服务的人员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另外科技服务财务管理也不是十分规范,这同样制约着气象科技服务良好的发展。

3基层气象局科技服务发展思路探究

从基层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基层气象部门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改革创新,规范开拓才能有效的促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下面就上述问题,谈一谈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3.1加强宣传,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公众知晓度

只有公众理解到了气象科技服务的确是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必须的活动,才能更好的去开展气象科技服务。我们一要利用“3.23”气象日、科技下乡、为农服务等机会深入城镇、乡村广泛宣传;二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主动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汇报和沟通;三是开展气象灾害调查时借机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科技服务。通过以上宣传措施主动出击,扩大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3.2加深同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以及联合执法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我们仍需要并努力加深与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一是从安全生产的思路来和政府领导、相关部门交流沟通,并且利用气象法律法规向政府和部门宣传。二是加强同建筑开发商的沟通协调,让开发商了解建筑物防雷的重要性,使得他们变被动与主动,甚至自主打好建筑物防雷品牌;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执法大检查。

3.3组建专业执法队伍提高执法质量

应积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但就目前各基层县局的人员情况来看,单独组织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不现实的。建议市局成立一支精干的执法支队,以市局气象执法支队为主体,各县区执法人员为成员组建全市统一的执法队伍,各县区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由市局行政执法支队来完成,县局不再单独执法,各县区辖区内出现了气象违法案件后上报市局执法支队,各县区执法人员要积极配合市局执法支队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市局应该对所有执法人员应进行系统的培训,逐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队伍整体水平,为气象科技服务保驾护航。

3.4壮大人才队伍提升装备档次

应积极争取地方编制,充实科技服务人才队伍,招可用人才,留可用人才,建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营销的县级气象科技服务人才队伍。还应加强相应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同时必须加强科技服务相关领域的装备更新换代。只有通过高素质的服务人才和现代化的服务装备才能在服务对象心中树立一种良好的服务形象,为以后科技服务高标准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5拓宽科技服务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县级气象科技服务结构单一,不能适应以后政策环境变动后的市场需要,我们应当在防雷方面继续做深做强,同时加快发展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影视及广告服务、气象短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服务等项目。还应努力开发新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如借助武胜城市建设、工农业园区、旅游发展等开展病害虫气象条件预报、旅游指数预报等等。总之,通过发行和挖掘市场的需要,努力拓宽科技服务新的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3.6规范内部管理

气象科技论文篇2

气象科技服务领域得到拓展循化县气象科技服务初始,相继开发了气象声讯电话12121、彩球、气象影视广告、防雷工程检测等气象科技服务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又取得了人工增雨、兴农服务、生态环境监测、旅游景点电视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服务领域的拓展,已全面深入到了循化县农牧业、工业、旅游业、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各个领域。其中在兴农气象科技服务上,针对该县特色产业辣椒病虫害防治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经过精心研究和试验为防治病虫害、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科学依据;又通过组织实施“冬小麦茬地移栽玉米”推广试验,调整了循化种植业结构,实现了一年两熟种植制度。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和手段得到提高2003年循化县气象局增设县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局、县防护雷电管理局和生态环境监测站,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该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防雷减灾工作。测报业务实现自动化以及局域网的组建,使得监测范围内气象数据更加精确、完整,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资料共享,提高了天气预报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了气象科技服务水平。气象科技服务步入法制化轨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青海省气象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依托电视、报刊、网络气象日等进行气象法律法规宣传,扩大气象法律法规的社会认识和影响,为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有利于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切实规范了气象信息服务、防雷管理、大气探测环境保护等业务,气象科技服务逐渐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气象科技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气象科技服务管理法规尚不健全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明确规定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配套的气象无偿服务前提下,可以开展气象有偿服务,但对于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管理法规还几乎为一片空白,还未对气象有偿服务管理及商业性气象服务管理等进行单项法规制定,导致气象科技服务出现一些行为不规范或监督管理不力等问题出现,阻碍着气象科技服务的健康、顺利发展。气象科技服务投入相对不足气象科技服务的开展,为气象部门作出的经济贡献呈逐年增长,但同时,要求气象部门对气象科技服务产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大,技术装备设备、业务体系建设、人员队伍技能提高、组织管理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气象科技服务自身发展需要,使很多气象服务业务的开展过程受到严重瓶颈制约,不利于气象科技服务工作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健康成长。气象科技服务效益和科技含量不高近些年,循化县气象科技服务取得了一定效益,但从整体效益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效益空间未开发,一些气象科技成果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于各行业,而且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不能切实依据用户需求开发出一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一些以公益气象服务产品替代商用服务产品的气象科技服务缺乏发展后劲,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发展建议

气象科技论文篇3

本文经过深入的研究发展,现今我国县级区域气象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服务种类较少,而且内容不丰盈,与西方国家相比整体上的气象科技服务水平较低;政府部门对气象部门的投资较少,气象部门也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气象科技服务质量很难提上去;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导致服务水平始终停滞不前;改革力度不大,气象科技服务市场化建设进程缓慢。

2县级区域气象科技服务创新对策

2.1牢固树立创新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气象科技服务不只是一项具有较强公益性的服务,同时还是一项开拓气象服务领域的研究课题。对气象科技服务进行拓展加快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速度。从某个角度来讲,气象服务与网络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服务创新方面。把各种现代化信息服务与管理观念应用到气象科技服务中能够构成一个服务管理模式,而其主要目的就是借助现代化基础与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再加上高质量的服务共同来加大气象信息服务自身的优势。不仅如此,西方国家气象服务企业已经成功开拓了我国市场,同时还带进了他们独特的服务理念,这对我国的气象服务来说是一大机遇。

2.2大力拓展服务种类,实现产品精细化

现今我国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一大重要问题就是将公众预报产品来替代专业服务产品的情况随处可见,同时还有将公众服务替代专业服务的情况。实际上现今我国专业气象服务的产品种类十分缺乏,很难顺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要想满足广大用户不断扩大的需求就必须要开发更多种类的服务产品。我国气象服务部门必须要加大对服务种类的开发力度,最大限度的创造出新型的气象服务产品。

2.3加强技术创新,为服务创新奠定基础

要想从整体上实现气象科技服务的创新,高水平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说气象技术实现了创新,气象科技服务的创新也就实现了一半。凭借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实施科技兴气象的理念与战略,不断完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这样一来气象事业才可以获得更大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增加科技成果与应用范围,最终实现气象科技服务创新水平的提高。必须要做好3方面工作:为以市场与社会的需求为导向来进行气象科技服务的研究工作;应加深产、学以及研3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整体上提高县级区域气象科技创新水平;要加大对气象科技服务市场的研究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3总结

气象科技论文篇4

台风类论文在撰写后可以进行投稿的刊物有以下这些方面:

《气象灾害防御》(季刊)是创刊于1983年,由吉林省气象局主管、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为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气象灾害防御》的办刊宗旨为:聚焦气象灾害,刊发气象灾害防御领域学术成果,促进气象系统专业理论、观点和技术交流,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的栏目有:气象灾害、灾害防御、风险评估、适应工程、农业与气象、气象观测与网络、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与生态等等。

气象科技论文篇5

关键词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论述;气象科普

中图分类号 P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9-0087-04

科普工作在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十分重视科普工作,提出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对科普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科普工作发表重要论述,对科普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思想、工作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要求,科普事业繁荣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时期科普工作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通过对近1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分析和探讨,对科普工作发展有重要指示意义。

1 2007―2016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普工作的重要论述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普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现。”①

这次讲话第一次明确定位了科学普及,并且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参照系,即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那么科技创新到底有多重要呢?党的十以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明确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②。也就是说,把科学普及工作上升到了一个与国家核心战略并驾齐驱的层面,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这次讲话中更加明确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普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没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广泛参与,科学普及工作不可能开展好,只有科技工作者真正把科学普及工作当作科技创新来重视和对待,才有可能使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成为创新工作的两翼。

在随后短短的半年内,党和国家领导人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万钢等都围绕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科普工作各个方面作了更加详细和具体的论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指出:“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青少年,建好用好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基础设施,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加快建立普惠共享的科普体系。要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大力推动科普信息化,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科普教育,增强科普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科普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③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要大力实施‘互联网+科普’行动,以信息化推动科普工作理念和服务模式的现代化。要以互联网思维改变科普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众创、众筹、众包、众扶、分享的科普生态圈,促进颠覆式技术的迭代更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要强化传播协作,推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合作,形成具有强大活力和竞争力的传播体系。要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科普精准化服务。”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明确表示科普要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要大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科普’工程,创新科普理念、科普技术、科普手段,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⑤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指出:“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急需科学普及。”⑥

2 2007―2016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论述

分析

为了更多地了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科普方面的重要论述,笔者通过网络检索了2007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公开发表的讲话,结果发现上面提到的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可以组成近10年来我国科普领域的最高决策层,同时也是发表与科普相关讲话最多的领导人。

表1 党和国家领导人公开发表与科普相关讲话情况

(根据网络检索整理)

发表讲话

年份 发表讲话次数

刘云山 刘延东 李源潮 万钢

2007

2008 1

2009 1 2

2010 1 1

2011 2 3

2012 1 1

2013 1 1

2014 2 1 1 3

2015 1 1 1 3 1

2016 1 2 1 2 1

合 8 3 5 10 8 3

根据上表中的不完全统计,在过去10年间,作为分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发表的讲话最多,共有10次,分别是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3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实施工作汇报会上讲话(2次),两院院士大会1次,中国科协会员日报告1次,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1次。

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气象科普在整个公共气象服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气象科普工作的三个重点方向,即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服务

“三农”。

2012年8月31日,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正式成立,他的成立也意味着气象科普有了一支真正的专业团队,作为气象科普的部级业务单位,对全国气象部门的科普工作具有业务指导职责,这也标志着气象科普正逐渐成为气象部门业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10月26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第四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新时期做好气象科普四个“着力”:要着力发挥气象科普工作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作用;要着力提高气象科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着力构建气象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要着力提升气象科普的能力和水

平?。本次会议也明确了气象科普的发展将朝着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和品牌化的发展方向。

2016年在全国气象科技创新大会上,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要求:“更加重视气象科普工作,将气象科普工作放在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的更加重要位置,切实把‘软任务’变成‘硬措施’,联合社会力量,强化传播协作,完善气象科普工作机制,普及气象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推广气象科技,努力提升全社会气象科学素质。”?

4 未来发展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气象科普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在紧跟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和未来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气象工作特色的气象科普,即在发展过程中既能把握科普工作的普遍规律,又能体现气象工作的特色和优势。关于未来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方向有几点建议。

4.1 在气象科技创新工作中明确气象科普地位和任务,向“科学普及具有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的目标扎实努力

目前在气象科技创新工作中,并没有明确包括气象科普的工作内容和目标任务,这不利于气象科普工作与气象科技创新工作的紧密结合和协同发展,建议将发挥气象科普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同时,气象工作作为一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型、科技型工作,让公众了解一些前沿和高端气象科研成果也应该成为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

4.2 顺应主流科普工作发展潮流,在气象信息化进程中,加强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

目前中国气象局正在大力发展气象信息化建设,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体系中,气象科普信息化应该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这对于对接社会科普内容和渠道,整合气象系统科普资源,推动科普工作智慧化发展具有深远

意义。

4.3 推进和加强气象科学教育工作,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气象科学教育

作为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教育工作已经引起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气象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对培养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在自然灾害(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七成以上)中相对脆弱的个体,加强青少年防灾减灾和应对灾害能力的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4 探索气象科普产业化发展道路,融入科普社会化格局

目前气象科普主要是以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基本属于纯公益性工作,随着对科普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拓宽气象科普经费解决渠道已经成为阻碍气象科普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只有积极融入科普社会化大格局,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普工作,才能保证气象科普工作的可持续性

发展。

4.5 加气象科普业务化建设,在主流气象业务中准确定位

气象部门是个业务性单位,在整体气象业务体系中找到气象科普工作的准确定位,是保证气象科普能够获得更多支持的“捷径”,因此加强气象科普工作的业务化建设,在公共气象服务中找到自己的位子并进一步发挥作用,是气象科普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坚实

基础。

注释

①.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新华通讯社,2016-5-31.

②.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6.

③刘云山.科技工作者要争做创新发展的时代先锋――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2016-5-31.

④刘延东.创新科普理念和服务模式 打造信息化科普新引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6-6-22.

⑤李源潮.创新科普方式 更快更有效地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2016-6-2.

⑥万钢.科学普及是“双创”的重要社会基础,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致辞,2016-9-24.

⑦.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8-12-15.

⑧.在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2007-2-27.

⑨.在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2008-1-8.

⑩第一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报告,1997-9-10.

?第二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报告,2003-12-5.

?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报告,2008-11-17.

气象科技论文篇6

英文名称: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1-6345

国内刊号:11-2374/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气象科技论文篇7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所),是全球致力于高原气象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高原气象人在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收集着一组组气象数据,探寻着高原气象的种种奥秘,架起了一条高原气象研究的“天路”。他们的求索之路,正如著名气象学家曾庆存院士为高原所的题词那样:“攀登科学的珠峰”。

壮志凌云在九天――风起云涌,振翅高飞

高原所起步于1972年,1978年成所,为加强青藏高原气象科学研究,1984年国家气象局赋予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跋涉十多年之后,高原所面临着体制落后、人员冗杂等诸多问题。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在国家改革开放不断走向纵深的大背景下,高原所毅然走上了科技改革的探索之路。

2001年底,擂响改革战鼓的高原所决定弃旧迎新,推陈出新。首先是按照《高原所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理事会、科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逐一建立……高原所实现了由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向理事会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转变。为适应新型科研体制的需要,实行了以科研课题组为活动单位,全面实行课题制、首席科学家负责制。这一举措既加强了科研管理,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制度创新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高原所也时刻牢记,科技创新是科研院所的立所之本。因此,高原所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仅2008年以来,高原所就立项主持56项。其中,包括973项目课题在内的科技部项目4项,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经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四川省科技厅项目3项,自治区地方项目3项,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项目5项。7项成果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17篇,其中核心论文153篇,SCI论文29篇,EI论文24篇,ISTP论文5篇,出版专著17部。

这些成果以高原气象为专业特色,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大地形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旱涝冷暖异常及其次生灾害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围绕青藏高原大气观测和信息采集、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模式和预报技术、高原陆面过程和地气相互作用对我国重大天气气候与环境灾害影响等重点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通过推进高原气象观测能力建设,提升高原气象研究水平,加强高原气象业务支撑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改革中浴火重生的高原所在科研的道路上大步跨越,振翅高飞,正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和区域高原气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科学探索有门道――积淀研究优势,打造核心能力

作为地球上的天气气候敏感地区,青藏高原特殊地理位置及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它对全球天气气候变化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年来,高原所紧密结合青藏高原及其复杂地形对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与生态环境影响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重点开展了高原气象观测、高原天气、高原气候与气候变化等优势学科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高原天气研究与应用:实施了我国西南涡加密观测大气科学试验,并业务化;开展了高原涡与切变线、西南涡演变特征、异常机理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深入研究了高原东侧陡峭地形区暴雨的形成过程、演变特征和异常原因,丰富了对暴雨天气的认识;开展了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评估、资料同化、模式地形和物理过程参数化分析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改进了业务预报水平,为发展高原山地区域数值模式奠定了前期基础。

――高原气候研究与应用:深入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异常、陆气相互作用、南亚高压不同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重大气候异常的影响,加深了对旱涝灾害成因的认识;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循环特征及其水汽输送变化,指出了水汽输送的异常对区域旱涝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青藏高原热力异常与亚洲季风变异的关系,土壤湿度对季风气候的指示意义;开展了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区域气候模式的适用检验与业务应用研发。

――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与应用: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事实、成因及其影响的综合分析研究;完成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东侧金沙江流域水资源及水汽循环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其温度、降水和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气候变化对西南地区水资源、农业影响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和应用研究;首次建立了四川省气候变化高分辨率(1x1km)数据集,并预估了不同情景下未来100年气候变化趋势;开展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研究。

――高原陆气相互作用与应用:针对新建观测站资料与科学试验资料,开展了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研究;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及下游盆地区域的微气象学特征,加深了对大气边界层结构、能量输送、湍流通量等特征的认识;进行了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地表参数和能量通量的卫星反演试验和检验,建立了区域估算模型;开展了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气候生态系统的监测、分析和应用研究。

紧紧围绕高原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高原所通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原气象学科的发展,发挥了专业所对气象业务的核心和引领作用。

高山顶上测天漏――提升高原气象预报能力

目前,我国正努力推进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而一个合理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气象综合观测布局至关重要,开展青藏高原观测布局关键技术和前期科学研究试验势在必行。

2005年,高原所在青藏高原东侧的理塘县完成了大气综合观测站建设。当年11月,占地20亩的理塘观测站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国青藏高原东坡大气边界层观测的空白。该基地形成了具备地面常规观测、通量与近地层梯度观测、GPS水汽观测与GPS探空、天气现象与辐射观测、地表能量交换、大气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垂直变化、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光学性质和垂直分布等方面较为完备的观测系统,设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高原地气相互作用、能量平衡、水热收支、高原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气象灾害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实测资料,获得了一些新的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青藏高原及其东侧综合观测体系能力,高原所再接再厉,基本建成了包括高原主体、东坡、成都平原为基地的青藏高原气象综合观测体系。除理塘大气综合观测基地外,还先后建成了成都平原温江大气对比观测站,高原东部陡峭山地区16个GPS水汽观测站,结合业务观测站网,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沿30°N东西剖面、100°E南北剖面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关键区大气观测体系,在综合观测、科学试验、信息共享、科学计算、科研平台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为我国高原气象基础观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应用和合作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原所针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大气科学试验,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复杂天气系统过程的准确把握和有效预报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也为西南区域复杂地形下数值模式能力提高及同化技术提供了支持。特别是西南涡加密观测试验的业务应用及其常态化,加密资料实时进入区域气象中心业务平台,为预报员正确把握天气系统及其变化,做出正确的天气预报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加密观测资料直接同化进入西南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改进了数值预报业务水平,尤其是由此建立了一种科研应用于业务的新方式。同时,开展了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应用技术研发,调整了西南区域业务数值模式系统,提供了覆盖西南各省(市、区)的模式预报产品,成效显著。

随着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的业务化,高原所形成了一项新的气象业务服务产品――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年鉴,在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实现业务化,建立了面向业务、社会和公众的共享平台,并以书面文本和电子文档两种形式实现共享,已在全国气象科研、业务和教育部门及其社会有关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年来,高原所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从观测、试验和研究等多方位,加强科技成果的业务应用,实现了业务推动科技,科技引领业务的目标,对于提高气象灾害预测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技支撑排万难――抗震救灾,不辱使命

2008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世震惊。在这场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高原所集中展现了科技创新对于气象业务的重要支撑作用。

地震一发生,高原所就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及灾区科技服务中,为抗震救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他们应用数值模式、集合预报、精细化数值预报系统等开展每日两次的“区域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地震灾区预报”,分发到灾区气象台站、四川省气象局相关业务部门及各级领导,共提供44期服务材料。

高原所还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小组,开展“高原东侧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天气气候变化分析研究”、“灾区24小时降水的精细分析”、“灾区泥石流发生与气候条件分析”、“灾区疾病传播与流行的气候条件分析”等地震灾区相关气象科学研究,完成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前后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等13篇与地震灾区密切相关的科研论文和科普文章,发送四川省各级气象部门及其相关单位作为科普宣传和气象服务参考,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导,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3篇被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转载。科研人员作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防灾减灾规划气象专家组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写了《四川省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规划》。此外,还创作了《地震灾区过冬取暖须谨防一氧化碳中毒》、《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农业低温霜冻害及其防御》等科普文章,为灾区震后第一年过冬提供科学指导。

在这场严峻的灾难面前,高原所经受住了考验,高原气象科技成果的及时应用,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气象服务中,不辱使命,努力拼搏,创造了佳绩,赢得了荣誉。

青年精英显身手――人才建设聚焦“西部之光”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的本质和主体在于人才,尤其是优秀科技团队。”作为高原所的掌舵人,所长李跃清一直以来都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李跃清表示,高原所不到40人,青年人占多数。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骨干人才相对不足,断层现象严重,如40岁左右的骨干人才非常少;同时,我国西部地区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困难。为此,高原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激励措施和长效机制,如通过中美双边科技合作、中组部“西部之光”计划、科技进修培训、攻读高层次学位、国际学术交流等途径,吸引、鼓励和促进青年人才快速、健康成长,收到了明显成效。已建立了高原天气与高原山地数值预报、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变化、高原气象观测等科技创新团队,为高原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通过高原气象开放基金,按照“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凝聚国内外优秀气象人才,构建高原气象联合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平台,也是高原所人才建设的“秘诀”之一。高原气象开放基金已资助了国内外许多气象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业务机构的科技人员,已成为一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开放科研基金,并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同时,选派青年骨干到国外访问进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学,举办国际国内高原气象会议,实行“科研-业务-科研”的岗位锻炼模式,有力促进了青年气象科技人才的成长,已有5人崭露头角。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实施国际培训进修等方式,高原所已成为聚集和培养高原气象优秀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开展高原气象科学研究与交流、加速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推广的重要基地,推动了高原气象学科的深入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支精干高效、结构优化、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科研队伍初步建立,形成了以高原气象学科为中心,在高原大气观测与科学试验、高原天气气候与气候变化、高原山地数值预报技术等领域有所建树的科研创新团队。

风云世界情难了――展望未来,绘制蓝图

当前,以青藏高原动力、热力作用为核心的高原气象学已进入了涉及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的新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气象探测技术在时空、手段、精度、要素等方面的大大拓展,我国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积极推进,使高原气象学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展望未来,高原所制定了优化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完善高原气象环境数据库系统与共享平台,加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灾害性天气系统异常机理与成因、高原地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异常机理与预测技术、高原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究,深化研发高原及其周边复杂地形区数值模式技术,发展基于高原影响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理论与技术等更高的目标。

气象科技论文篇8

关键词 基层气象科技服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P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266-01

发展气象科技服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挑战的需要。全社会对气象科技服务的产品要求更加专业化,更加精细,服务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1-4]。笔者通过多年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实践,对基层科技服务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系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学习,提出气象工作者对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基本观点,希望对基层气象局领导决策有一定参考作用。 1 目前基层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气象科技服务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在气象结构调整、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地区和单位之间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力度还很不平衡,有的地方思想解放,干部职工热情高,经济效益显著;有的地方还停留在表面,发展缓慢,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低沉,内耗严重,困难和问题比较多。主要表现在气象科技服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开拓创新人才。

2 大力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对策

2.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大力发展气象科技服务,首要的在于观念创新。发展气象科技服务,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具有全新意义的开拓性事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气象部门不曾遇到过,无现成模式可搬,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气象科技服务实际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2.2 建立科学的分配机制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分配方针和政策,是破除平均主义思想、树立新型分配观念的主要内容。按劳分配主要依据劳动者提供劳动成果的多寡、贡献的大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消费品。由于气象人员的能力、智力、体力、劳动态度等方面的差别,必然会导致收入上的差别以及富裕速度和程度上的差异,使得一部人先富,一部分后富。因此,气象部门更应解放思想,鼓励职工走出“围城”,融入社会,从“均贫富”的封建思想桎梏中解脱出来,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气象科技服务的高速发展。

2.3 加强制度建设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习惯于听从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即所谓的“人治”。人治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自私性和随意性,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势必发生混乱。要大力发展气象科技服务,要办好任何一件事情,不能仅仅寄托于人好,领导者开明,关键要形成一套好的制度。只有建立一套好的制度,才能保证形成好的决策,有了好的决策,才能长期坚持下去。目前,基层气象服务工作的“人治”现象还非常普遍,加强制度建设已成为发展气象科技服务的当务之急。

2.4 加强管理

对气象科技服务的管理,无需忌言,无论是管理制度还是管理方式,都是一个簿弱环节。管理工作往往滞后于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拓发展的需要,更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单位和气象科技服务项目负责人,都必须严格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或者合同书的规定,全面履行各项职责义务。必须健全人事、财务和收益分配工作的监督机制,加强票据管理。积极推行实体或企业制,涉及实体或企业的财务收支,统一由各单位的结算中心或计财部门办理,有条件的应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评价管理工作的好坏,不能只看执行制度是否严格,更要看管理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和效果。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保障气象科技服务健康快速发展。

3 结语

总之,加快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适应气象部门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挑战的需要。只有坚持用“发展是硬道理”的统一思想和行动,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眼气象事业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开创气象科技服务新局面。

4 参考文献

[1] 尚卫红.不断提高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能力[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8,2(S1):141-144.

[2] 刘玉巧.坚持围绕三位一体提升气象科技服务[J].农业与技术,2012(4):152,189.

推荐期刊
  • 气象
    刊号:11-2282/P
    级别:北大期刊
  • 气象科技
    刊号:11-2374/P
    级别:统计源期刊
  • 干旱气象
    刊号:62-1175/P
    级别:统计源期刊
  • 广东气象
    刊号:44-1353/P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