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8篇

时间:2023-03-14 15:05:30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篇1

一、组织灵活多样的兴趣小组

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可以参加本年级兴趣小组,也可以自发组织兴趣小组。

二、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应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如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图83中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需要用头脑中原有的长方形的表征来判断,还要观察每个长方形所处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这种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低年级同学遇到这样的题:小明用电脑打数,从1打到50,一共打了多少次数字键?学生在家里学习在学校上课都接触过电脑,对这道题感到亲切,生活中的电脑与数学中的数与数字的有关知识联起来,学生不感到枯燥。又如三年级兴趣小组有这样一道题:小华出生那一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二和4个星期六,请制做一张这个月的日历表。日历表学生天天见,由自己设计制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说,在设计制做过程中好象找到了成为数学家的感觉,信心十足。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并根据运算顺序解答四步以内的四则式题,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巧算。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必须让学生过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学生在学习活动、体育运动、社会交往和其他方面的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体验,情绪体验。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皮亚杰主张组织学生从事各种形式活动,使学生主体与外部环境客体发生积极作用,通过思维过程的同化、顺应,不断丰富认识结构,发展智力。

开展活动,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行动起来,如“数学知识调查活动”、“故事会”、“数学园地设计”等,人人带着任务参加,从筹备策划到具体实施,从查找资料到总结成果,从头至尾参与,能得到全面锻炼。有一次,趣味小组在年级里举行“有问必答”活动,搜集和编辑趣味题,发信给外班同学请求答复。同时自己也准备回答别人的问题。在有问必答活动中学生学会查资料、学会编题,学会写信和发信。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开展活动,可以使客观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感觉形象,并依赖感知觉进行思维,形成抽象概念,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物,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因此,组织兴趣小组要在“动”字上下功夫。

四、组织兴趣小组要挖掘内部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长久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猎奇,是不能持久的,只有转向内部动力才能长久保持。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内部动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杨乐、华罗庚等数学家追求真理、报孝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竞赛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克服困难,在集体中健康发展。

(二)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三)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渗透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如“假设法”、“图解法”、“穷举法”、“代数法”等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篇2

一、进一步提高自身对课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实施课外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学生健康的必要手段,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检验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过去一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对课外活动的意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课外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完成对青少年的培养任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都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只重视课堂教学,放弃对课外活动的计划、组织、管理是不全面的,而且是有害的。课堂教学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但只重视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竞争,我们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健康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发展,特别是促进学生个性与才智的发展。因此,开展课外活动就成了学校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个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必须重视的。

二、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多年来,我班的课外活动在学校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尤其是近年来这项工作的开展更是如火如荼,我们借鉴了好的经验,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真正做到了管理得当,措施到位,实施有效。并结合了我班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把开展课外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我们本着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的组织实施这项工作。

1、以人为本,增进健康。

实施课外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素质,增进学生健康,我们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项目的选择上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意志,让学生不感觉到课外活动是一种负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一些课外活动项目做了加工处理,改变了学法和练法,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锻炼热情,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又得到了积极的锻炼。对于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从不歧视与挖苦,而去安慰和鼓励他们,使他们不但在素质上得到加强,在心灵上更树立了自尊与自信。

2、结合竞赛,常抓不懈。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篇3

学科教学是班级授课制,教学目标面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按照统一的大纲和教材进行。但是,实际上,学生由于家庭影响不同,学前教育不同,性格特征不同,个人天赋不同,对数学学习的需要程度和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为解决统一要求与实际差异之间的矛盾,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自主选择兴趣小组。可以参加本年级兴趣小组,也可以自发组织兴趣小组。

二、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生动有趣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就是要唤起和保持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好奇心,充分利用外部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选择新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应选择“摆火柴棍”、“七巧板拼图”、“照镜子”等游戏内容。如数一数,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图83中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长方形,学生需要用头脑中原有的长方形的表征来判断,还要观察每个长方形所处的位置,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不漏地数出长方形的个数。这种看一看、想一想、数一数的学习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选择活动内容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

根据“切身性策略”,学生如果遇到自己过去经验中熟悉的东西,与自己未来目标相联系的事物或使自己充当主要角色的事情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小组可以应用这一策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低年级同学遇到这样的题:小明用电脑打数,从1打到50,一共打了多少次数字键?学生在家里学习在学校上课都接触过电脑,对这道题感到亲切,生活中的电脑与数学中的数与数字的有关知识联起来,学生不感到枯燥。又如三年级兴趣小组有这样一道题:小华出生那一年,一月份有4个星期二和4个星期六,请制做一张这个月的日历表。日历表学生天天见,由自己设计制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生说,在设计制做过程中好象找到了成为数学家的感觉,信心十足。

三、选择活动内容应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果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会感到乏味;如果脱离课本内容太远,学生会高度焦虑,正常的动机激励水平应在上述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选择内容应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水平。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并根据运算顺序解答四步以内的四则式题,在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巧算。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关系解答简单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可以应用基本数量关系,采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解答有趣的应用题。小组的活动内容来自课本、高于课本,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应注意新奇性三、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组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篇4

关键词:沈阳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05-02

学校体育是学生日常锻炼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对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配合一起完成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外体育活动能过实践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开展高校学校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1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的特点

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上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内容的之多远远超过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体育课外活动空间比较广阔,场地的要求比较随意,包括学校校园场地、房前屋后的狭小空地、街道健身的娱乐场、空气清新的树林公园等都可以作为体育课外活动的场地。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灵活,在学校可以通过体育课、课间时间组织锻炼,青少年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健身中心和俱乐部等形式进行锻炼。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但是课外体育中的大部分活动形式只属于学生自愿参加的趣味性强的自主性活动,如轻松愉快的课间体育活动自主松散的朋友相约郊游,以及自由自在的家庭郊游。这些年一些大学甚至对早操、课间操也不要求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学校体育课、课间操等都是有很多的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而课外体育活动参加的人比较少,很多都是某项体育项目的精英,通过课外体育活动的方式可以使他们的运动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学校体育课、体活课、课间操的学时是有限的,勉强能够满足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的需求,而课外体育课能够补充学校体育课的学时不足的缺点,充分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它是学校体育的有效延伸,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

2 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参见体育活动的习惯,学校体育活动学时较少,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求,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使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2.1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形成

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充分补充学校体育的不足,同时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终身体育活动需要参与者有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有从事体育锻炼的项目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进行复习、巩固和提高,只有这样经常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才能使参与者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2.2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文化知识学习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早操、课间操、体育课外活动以及班级体育锻炼等其本身就是学生生活和作息制度的重要内容,学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课外体育活动与其它课余活动一起是学生文化学习等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交替进行,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发的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将能起到充分发挥其调节身心的作用,促进大脑的劳力劳动的有效休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愉悦学生身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2.3课外体育活动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课外体育活动、课外文艺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同属于课外活动的范畴,也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其形式和内容丰富而且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活动不经能够使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也有利于学校的校风的建设。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沈阳市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男生选择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分别占总数的42.58%、35.62%、15.03%、6.77%。女生选择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分别占总数的21.07%、38.21%、27.86%、12.86%。男女生择非常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的分别占总数的31.82%、36.91%、21.44%、8.81%。

通过结果表明:91.19%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持肯定的态度,其中68.73%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非常喜欢和喜欢,31.27%的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一般和不喜欢,表明多数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可。结果同时表明了有78.20%的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22.80%的男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一般或不喜欢;59.28%的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40.72的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表示一般和不喜欢,表明了在校大学男生比女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要积极很多。男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熟时期,身体活动能力强,喜欢运动,加上多数学校会组织的一些比赛项目,也给男生提供了运动的机会,女生同样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成熟时期,这个时期女生爱美心最强,对一些运动强度和幅度大的运动存在排斥心理,怕做这些运动会影响自己的个人形象,因此逐渐倾向于安静,从而影响了她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应该加强对女生思想工作,积极引导她们从事体育运动,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3.2沈阳市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锻炼动机方面选择增强体质、校园交际、减缓学习压力、减肥或塑型、其它的分别占总数的82.96%、30.21%、62.57%、28.81%、21.82%。

女生在锻炼动机方面选择增强体质、校园交际、减缓学习压力、减肥或塑型、其它的分别占总数的55.28%、26.52%、59.36%、85.27%、16.20%。男女生在锻炼动机方面选择增强体质、校园交际、减缓学习压力、减肥或塑型、其它的分别占总数的69.12%、28.36%、60.96%、50.74%、19.01%。

体育动机指人们为了满足某一体育需要而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观意愿,它是人们客观体现的主观反映[4]通过上面数据可以看到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一次是增强体质、减缓学习压力、减肥或塑型、校园交际和其他,其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前三项,表明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能过增强身体素质,减缓学习中的压力放松身体,同时也能起到减肥塑型的效果表示肯定的态度。男女生对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存在这明显的差异,男生参加体育活动动机的顺序依次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占总数的82.96%,减缓学习压力占总数的62.57%,校园交际占总数的30.21%,减肥或塑型占总数的28.81%,其它占总数的21.82%。而女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动机的顺序依次是:减肥或塑型占总数的85.27%,减缓学习压力占总数的59.36%,增强体质占总数的55.28%,校园交际占总数的26.52%,其它占总数的16.20%。由此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参加体育课外活动的动机存在明显的差异,男生以增加体质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而女生主要是以减肥塑形为主要目的,可能是由于学生进入青春发育的成熟期,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明显的差异,男生活泼好动喜欢强壮的身体,而女生爱美喜欢优美的形体有关。总之当前沈阳市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活动明显呈现出多元化、个体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思想活跃,个体差异比较大,创新能力强,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变化比较大。

3.3沈阳市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排序的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田径分别占总数的71.5%、82.3%、24.6%、25.8%、42.7%、27.9%、10.7%、12.8%、38.9%。女生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田径分别占总数的9.5%、16.8%、17.6%、26.8%、53.8%、14.6%、31.6%、8.3%、37.3%。

通过研究结果表明:男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依次是:篮球、足球、羽毛球、田径、网球、乒乓球、排球、武术、健美操;而女生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依次是:羽毛球、田径、健美操、乒乓球、排球、篮球、网球、足球、武术。可以看出男女生在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男生更喜欢篮球、足球和羽毛球,女生则喜欢羽毛球、田径和健美操,这些体育项目都是对场地器材的要求级较小,学生通常能过支付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开支,男生喜欢球类运动,竞争性对抗性比较强,能通过比赛体现出勇敢和自信的性格特征,女生喜欢小球类和韵律较强的健美操运动,这类运动无身体直接接触,对抗性较弱,又能起到减肥塑形的效果。

3.4沈阳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如下:男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选择购买运动器材、购买运动服装、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购买杂志和音像制品、支付体育专业指导费用、支付场地使用费用分别占总数的23.5%、46.8%、5.7%、12.9%、4.1%、7.0%。女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选择购买运动器材、购买运动服装、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购买杂志和音像制品、支付体育专业指导费用、支付场地使用费用分别占总数的17.1%、42.5%、4.9%、11.8%、5.2%、18.5%。男女生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选择购买运动器材、购买运动服装、购买体育比赛门票、购买杂志和音像制品、支付体育专业指导费用、支付场地使用费用分别占总数的20.3%、44.6%、5.3%、12.3%、4.6%、12.7%。调查中大学生在支付体育专业指导的费用较低,购买体育服装较高,毕竟学生没有工作,经济基础比较弱,购买体育服装平时也可以用,观看体育比赛的费用排在最后,可能是因为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还停留在锻炼身体层面上,观看大型比赛项目的费用也比较高,所以大学生花钱看比赛的人少也就理所当然了。

4结论

4.1沈阳市高校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明确,态度比较积极,男女生在参加体育活动动机方面有较大差异,有部分女生缺乏自信,容易害羞。

4.2男女生在喜欢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男生更喜欢篮球、足球和羽毛球,女生则喜欢羽毛球、田径和健美操

4.3沈阳市高校大学多数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4.4多数在校大学生都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只有少数学生没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多组织一些比赛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121页.

[2] 王晓军,郑可珍.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篇5

关键词:考虑;安排;总结

语言作为人类生活的交际工具,本来就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它决不是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机械组合。所以,我们除了平时抓好课堂45分钟教学之外,还应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还能拓宽学生视野,给他们提供一个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享受学英语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就根据我个人的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全面考虑,合理安排

英语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应和课堂教学实际紧密联系,但又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否则,课外活动便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在安排英语课外活动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知识水平,选用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类英语课外活动。

为了开展好英语课外活动,我们每学期在制定个人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有目的地订出英语课外活动计划。英语课外活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较大规模的课外活动计划。这类计划的制定,要以调动全体同学的活动积极性为前提,因此活动内容不能过难,要易于不同程度的同学接受,而且活动项目要少而精。

要制定出活动具体举办时间、地点及参加人数,并在开学初有意识地向全体同学公布,以便让他们思想上早有准备。另一个是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计划。英语课外小组的建立,我一般是挑选各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而且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临时变动。这样做不仅能使参加者产生“危机感”,还可以调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英语课外小组的活动时间一般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左右。活动内容除必要的课外辅导,还穿插一些层次较高的英语游戏、比赛、智力测验等,借以丰富课外小组活动内容。

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

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很多,但我们应该选用那些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生动活泼,简单明了,能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

譬如,英语朗读比赛。我们就以课本所学课文为内容,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语音规则去朗读,参加人数不限,可自愿报名。可以组织学生评委进行评分。这种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大有益处。再如,英语书法比赛。这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人人参加,从中筛选出较好的一些参加年级比赛。比赛时,必须统一书写内容,书写格式及其他要求。让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有英文小报制作比赛。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参加,比赛前必须向学生们宣布制作要求,包括纸张的大小、小报内容、版面设计及交稿时间和评分标准。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又可增长学生的见闻,加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开展“英语游园会”“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故事会”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无须花教师过多时间去准备,而且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智力竞赛”,我仅限于在课外小组同学中进行。竞赛时,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几个组,并邀请其他同学观摩:整个竞赛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内容有:猜谜,趣味问答,判断是非,填空,听力测试等。活动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思维,争先恐后答题,效果良好。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还必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我们教过学生们身体各部位英语名称之后,便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去做Simonsays,“Touch your nose,(mouth,head,ear,etc)”游戏。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单词。在学了There be句型后,可以开展实物记忆游戏。学了祈使句型之后,可以让学生分两组轮流命令,互相指定对方一个学生执行。总复习时,可以借助于游戏形式复习一些反义词、近义词、同音词等。还可以通过开展“猜职业”“猜物”等游戏复习一些“职业名词”和“物质名词”。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篇6

一、开展兴趣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会展现和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由于受到课堂限制,在课堂上无法培养自己的兴趣,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经验和感悟。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积累兴趣的同时,激感共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得到提升,对终身学习和学习意识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组织语文竞赛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开设的所有课外活动均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和进度相符。组织开展语文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好胜心,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是对现有语文知识学习的检验。例如,朗读竞赛、默写竞赛、成语接龙等等。在传统的默写中加人竞赛的元素,有效改善以往单纯默写的枯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竞赛结束后,如果教师发现班上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不牢的现象,就必须组织进行单元复习,以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开展成语接龙活动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以上一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新成语的第一字,依次进行,并以最后得分评出优胜组。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独立活动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最主要的特征,是实践性与自主性,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弃组织指导的责任。教师是教育者,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活动也不例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独立自主发挥创造力,也正是教师对课外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和指导的结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不同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选择、独立组织和独立参与活动的自由,以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另一方面,教师又要通过精心计划、周密安排,檠生自主活动创造条件,并在活动中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提示活动方法,纠正活动偏差,帮助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发挥教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参谋、顾问和指导者的作用。

四、紧扣校园文化生活设计活动

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是丰富精彩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化氛围,在这一环境中得到熏陶、得到成长?教师需要对课外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编辑文学小报、学习小报是近年来在小学课外活动中运用较多的形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或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从小报内容的选择、主题的确定、框架的安排及美术排版等都让学生自主进行,还要在班级进行评比活动,配合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在橱窗中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览。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有更充实的内容,为了出一张精品小报,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借鉴一些优秀的习作,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结合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研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既充满童趣又美观大方,让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具有文化气息。

五、要不断总结开展课外活动的经验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篇7

【关键词】低年级 语文 活动 趣味性 多样性 全面性 典型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62-01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科教学注重以人为本,学生既要学得生动活泼,又要在富有情趣的学习中学习知识,接受各方面能力、品德和情操的培养,而活动课在体现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上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多方面的功能在新课改后的教学中已显现出来。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如何上好低年级语文活动课略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活动类型与方式要体现多样性。

所谓“多样性”就是不单一,种类多样。小学生好新鲜,总喜欢不一样。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类型,同一方式的活动,长而久之,势必会导致他们对活动的厌烦心理,以致在活动中敷衍了事,从而影响活动效果。另外,《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充分利用现有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从活动类型看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与语文基础知识有关的,也可以是与听、说、读、写有关的;可以是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的,也可以是与训练学生想象能力有关的。从活动方式看,可以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也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如我们可以从学生兴趣的培养出发,成立语文兴趣小组,再按不同爱好划分为读书小组、书法小组、办报小组等等。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可以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如针对学生乱用标点符号的情况开展“标点趣话”讲座;针对学生写字不规范的现象开展“怎样写好规范字”讲座;针对学生方言音太浓的现象开展“怎样学说普通话”讲座等等。从提高学生活动兴趣着手,我们可采用趣味性的活动方式。如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识字”、“对对子”、“成语接龙”、 “抓错别字俘虏”、“给歇后语找尾巴”等等,这类活动学生最喜欢,活动效果也最显著。此外,从注重知识的运用角度出发,可采用实践型的活动方式。这类活动方式主要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灵活运用于课外实践之中。如动手制作、参观访问、采集标本、科学实验等等。

二、树立全面参与意识。

“全面参与”就是活动课的开展要考虑它的整体性,不能只有几个学生唱独角戏,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有些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总喜欢点“兵”点“将”,并且每次点到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对此,我也有同感。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不仅偏离了语文活动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会使“弱生”更弱。更为严重的是它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造成了学生间的隔阂。低年级学生普遍爱活动,在活动中都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有些只不过能力相对较低而已,我们不能因其能力弱而剥夺其参与活动的权利。“弱”生也有强项,作为教师应根据其强项为其创造活动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属于他们的位置。如:对说能力有限而写能力较好的学生可发挥其写的能力,将其安排在办报小组;对表演能力有限而说话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发挥其评说的能力。久而久之,其强项也能带动“弱”项的提高。

三、发挥特长,培养个性,树立优生在活动中的典型地位。

强调全面参与并不是说一切向“弱”生看齐,一切围着他们转,把活动课上成“弱”生辅导课,让优生自我发展。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片面的,与活动课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的。活动课不是平平淡淡的,它有迷人之处,精彩之处,而精彩迷人之处往往是活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创造的,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为优生创造条件,树立优生的典型地位。所谓“典型”就是不一般的,特殊的,与众不同的。每一节活动课都应该树立一两个典型才对。活动课是学生活用书本知识的练兵场,更是学生发展个性,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每一个有能力的学生都希望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优异一面。所以,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既要看到学生共性的一面,统一要求,也要看到个性的差异,区别对待。再给“弱”生创造机会的同时,更应为优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使其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张扬,专长得到充分发挥。

四、活动课要与品德教育相结合。

活动课在立足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应根据活动内容的健康性的一面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生学好容易学坏也不慢,教师应从小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低年级语文知识普遍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利用活动形式让学生去悟、去思比单纯的由教师来讲更实效。在上完《小白兔和小灰兔》这课后,我组织学生模仿表演这课内容,在角色分配时所有同学都争着演爱劳动的小白兔。我借此机会,在班级开展了一次爱劳动的品德教育。当班组同学在识字比赛中获胜后,可向他们讲清这是他们团结协作的结果,从而培养他们事事讲团结的好品质;当读书小组的同学在读完英雄人物的故事后,可让他们结合自身谈感受;当学生在野外活动时出现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的个体时,应给予及时表扬,使他们明白没有个人的守纪也就没有一个团结的大集体。

五、活动课要有总结。

活动总结就是分析活动的得与失。它是活动课开展的重要一环,是活动课不断走向完善和正规的重要一步,也是学生活动能力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这一过程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低年级活动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切都是陌生的,不完善的,需要不断摸索使它走向成熟。另一方面,活动课一定的“散性”和“动性”特征,外加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多样化性格特点,难免使活动课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闪光点”。所以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让学生说说参加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对活动的满意与否,有哪些要求等等,通过交流,教师可直接获得有关活动的有价值的信息,为下次活动的开展积累经验。

低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要与低年级儿童活动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的成长因素,,一切以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有利于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利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宗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低年级语文活动课朝着和谐、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小学课外活动总结篇8

Abstract: The chemica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re the continuation and complement of the teaching of chemistry. They are the effective ways and methods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and develop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 of the chemica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also summarizes the effect of the chemical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关键词: 化学;课外活动;实践;研究

Key words: Chemistry;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practice;research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87-02

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加强信息反馈,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探索,取得的经验、体会颇多,但对课外教学言及甚少。为丰富我校学生业余生活,拓宽其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兴趣,我们成立了化学课外学习小组,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化学课外活动。我们的方法和体会是:

1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方法

1.1 成立课外活动小组 ①选拔学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和发展,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整个活动仍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活动对象的选择上,我们以本学期初中起点的2010级英护1~5班共240名学生为选拔对象。先由任课教师向学生说明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自愿报名,结果报名人数达144人。根据学生报名情况,经过教师的筛选,确定80名学生为本期活动小组成员,分成四个活动小组。②选配指导教师。根据参加活动的人数,我们选配了四名指导教师(其中理论教师3名,实验教师1名)组成指导教师小组,教研室主任任组长,并把这项活动列入本学期教研室工作计划。由于指导教师在课外活动中起着组织、谋划和指导作用,因此,我们选择那些精力充沛、组织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教师为指导教师。③举行课外活动小组成立仪式。举行成立仪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在于:在思想上加深学生对活动的认识和重视;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由主管领导介绍开展课外活动的目的及意义,严明活动纪律。

1.2 制定学期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要依活动期限长短而定。我们选定本期活动时间为一学期,按每两周活动一次制定活动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活动次数、具体活动日期、活动的主题、形式及活动所需时间。经全体指导教师商讨,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将计划打印成册,指导教师人手一份,同时上交教学主管领导一份。

1.3 制定具体活动方案 ①选择活动内容。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活动内容的选编上,本着既要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又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既能联系课堂知识,又能拓宽学生视野的原则,把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融入其中。活动内容还应具有条理性和可操作性。我们的做法是:以元素周期表为核心,族为主线,选取其中与所学知识有关且学生熟悉的元素为活动主题,对其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进行研讨。②设计活动形式。学生的能力、素质是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也是在各种活动中形成、提高和发展的。选好活动形式是确保活动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我们主要采取了讲座、故事、游戏、魔术、试验及制作等形式。③写出具体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按活动目标把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进行统一的过程。我们把每次活动的内容都按以下活动形式进行分解,有意识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培养。如以碳为活动主题,活动方案如下。

1.4 活动的具体实施 我们的方法是集中讲座,分组游戏和实验制作。①讲座。讲座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通过讲座,一方面可以对学生以前所学知识进行评估反馈;另一方面又可向其传授更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素质,为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故事。故事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所讲的故事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与主题知识相关的故事,如“狗死洞”等。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讲述中外化学家在科学发现种的探索历程。如门捷列夫、雷利和拉姆塞、居里夫人、诺贝尔、凯库勒、侯德榜等如何进行科学探索并取得成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激发其创造力。③游戏。通过猜谜、魔术、传递秘密情报、破案等游戏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做到了寓教于乐。④实验制作。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向学生提出一些综合性或带有研究性的实验题目,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如用化学方法从用过的鸡蛋壳中提取蛋衣制取半透膜,将制取的半透膜用于胶体的渗析和渗透压实验。鼓励学生用生活用品或废品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如用蛋壳进行一系列小工艺制作;用各种花的汁液自制指示剂及pH试纸;用输液瓶和空油笔芯制作小型灭火器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还增添了环保意识。

1.5 总结 学期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上交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心得体会,对正整个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找出成功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最终由教研室主任写出总结报告,上交主管部门。

2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的体会

2.1 通过化学课外活动的实践及总结,我们体会到化学课外活动有以下作用:①化学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愉快的学习氛围。②在课外活动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③活动能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学习态度,是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及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④在活动中加深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师生友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2 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要使活动取得成效,应注意以下几点:活动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选好活动形式和内容是关键;指导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总之,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整个活动过程既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行合一”的过程。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知识的发现者、获得者,从中能产生获取知识的兴奋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化学课外活动适于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将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应礼文.化学发现和发明[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

[2]张忠祥.邵仁年等.少年趣味实验[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