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班苹果教案8篇

时间:2023-03-14 15:05:53

小班苹果教案

小班苹果教案篇1

(一)通过本节课对正叙述、反叙述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对比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类应用题的叙述形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掌握解题思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对比,了解正、反叙述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解题思路。

难点:理解数量关系,养成认真分析、审题的习惯。

教具和学具

抄好练习题的幻灯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5+9=70-90=320+80=7+8+9=

6×4+7=59-18=54÷6=680+300=

7000-4000=80+270=85-37=5×8+6=

500+480=4+7×9=46+23=220+60=

2.列式计算

(1)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

(2)甲数是20,甲数比乙数多5,乙数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9

(1)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

(2)有25个苹果,苹果比梨少7个。有多少个梨?

师说:先读题、分析,然后自己试着做一做。

订正:逐题说一说解题过程。

第(1)题,师问:你是怎么想的?(请对的、错的学生都说一说)

在学生发言分析的基础上,师指导:根据“梨比苹果少7个”这个已知条件,知道苹果多,苹果就可以分成两部分。已知苹果有25个,从25里面减去相差的部分,就得苹果与梨同样多的部分。同样多的部分是几个,梨的个数就是几。

(师生共同边分析边完成下面的板书)

(个)答:有18个梨。

第(2)题,根据“苹果比梨少7个”这个条件,知道梨多,那么梨就可以分成两部分。已知有25个苹果,因此用梨与苹果同样多的25个加上相差的7个,就可以求出梨的个数。

(师生共同分析同时完成下面的板书)

(个)

2.观察、对比、分析

讨论:请你们认真观察、分析,然后互相说一说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上两道题的相同和不同点)

相同点:第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都相同。

不同点:第二个已知条件不同,解题方法不同。

师追问:两道题都已知苹果的个数,求梨的个数,为什么解题方法不一样呢?(讨论)

使学生明白:由于第二个已知条件不同,也就是和谁比不一样了,所以解题方法也就不一样了。

尝试练习:

(1)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2)小青有28张画片,画片比照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3.质疑调节

4.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分析谁和谁比,谁多,然后再确定解题方法,不要见“多几”就用加法,见“少几”就用减法。

(三)巩固反馈

1.口答

(1)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

(2)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

2.笔答

(1)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

(2)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

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请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说明算理。

3.判断题,对的答案举“√”,错的答案举“×”

(1)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母鸡比公鸡多16只。母鸡有多少只?

列式①44-16=28(只)()②44+16=60(只)()

(2)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母鸡比公鸡多14只,公鸡有多少只?

列式①60+14=74(只)()②60-14=46(只)()

(3)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公鸡比母鸡少14只,公鸡有多少只?

列式①60+14=74(只)()②60-14=46(只)()

(4)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公鸡比母鸡少16只。母鸡有多少只?

列式①44-16=28(只)()②44+16=60(只)()

说一说:第(1)(4)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2)(3)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4.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二班比一班多节约了8张纸。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正确答案是()

①15+8=23(张)②15+8=23③15-8=7④15-8=7(张)

(2)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比二班多节约了8张。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正确答案是()

①15+8=23(张)②15+8=23③15-8=7④15-8=7(张)

5.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正、反叙述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叙述形式和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审题和分析数量的认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分析、对比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数量关系是难点,也是关键。

小班苹果教案篇2

刚参加了孙新兰老师的一期“意象对话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运用”课程,笔者尝试将意象对话技术运用在心理辅导课中。按理说,意象对话技术适合一对一的辅导,但怎样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中去运用意象对话,这是一种新尝试,本着这种治疗技术不会伤害到人的原则,我带着新奇感去试验,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意象对话简单易学,且深邃开放,见效快,且疗效持久。意象对话是从精神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吸取了梦的心理分析技术、催眠技术、人本心理学、东方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等。它通过诱导来访者想象,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对其潜意识的意象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一、操作过程简析

(一)准备阶段:催眠放松全身

1.发给每人一张A4纸,对折,在一边画出一筐苹果。

2.让先画好的学生用心去看自己画的苹果。

3.等全部学生画好后,听着教师的引导语放松全身。

4.全身放松后,再听着教师的引导语进入下面的环节。

(二)工作阶段1:进入意象世界

1.在这些苹果中,你认为哪一个特别引人注目?不着急,慢慢找,挑一个最能引起你关注的。

2.你看到的这个苹果长什么样子呢?(颜色、形状、大小等)

3.你觉得它待在这个位置上有什么感觉?它的心情如何?

4.除了这个苹果,还有哪个苹果也引起了你的注意?它长得什么样子呢?

5.如果它会说话,你认为它有什么话想对第一个苹果说吗?

6.它们两个关系怎么样?

7.如果可以,让它们靠得更近一点,或者手拉手,可以吗?(停留一会儿,要照顾到全班学生的速度)如果有一个苹果不想靠近对方,请想去靠近的那个苹果说:你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无限地爱你……无限地接纳你……无限地信任你……无限地以你为荣。

8.现在两个苹果愿意抱在一起了吗?

9.当这两个苹果抱在一起时,你再看看整筐苹果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自己的内心有什么感觉?

10.如果重新再画一筐苹果,你愿意吗?如果愿意,我们可以慢慢地睁开眼睛,把刚才你看到的那筐苹果画出来。

(三)工作阶段2:分享意象世界

1.学生重新画苹果。

2.如果你愿意把刚才在意象里看到的情景与大家一起分享,就站到老师旁边来。

3.用实物投影仪放出两筐苹果。

4.其他学生用心聆听上台分享的同学的话。

5.没有分享过的学生可以把刚才看到的情景写下来。

(四)工作阶段3:处理个案情绪

1.解意的分享

筐底下的一个最红最红的苹果隐隐约约看到了筐顶一个青青的苹果,心想:下面的苹果我都交了朋友了,我也去上面交个朋友吧!说着,它就慢吞吞地爬了上去。一路上,它千辛万苦、日夜兼程,终于爬到了筐顶,可它已经四分五裂、难看得不得了了(个案解释:筐里苹果很挤,从这些苹果缝里往上爬时把自己都挤破了)。

青苹果说:“你真难看呀!”

红苹果说:“我想和你交朋友。”

“我才不想跟你交呢!”

“为什么?”

“因为,你太丑了。”

红苹果把自己是怎样从拥挤的苹果缝里爬上来的经过告诉了青苹果,青苹果被感动了,说:“好……好的……我和你做朋友。”最后它们俩成了一生一世的好朋友。其他苹果看到了它们俩,也都睁开双眼和他们交朋友了。

个案平时表现:解意长得很漂亮、很清秀,在班里没有担任职务,但学习态度非常好,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字都非常认真地书写,字迹如她的人一样漂亮、俊秀。每次她的作文都可以拿来当范文宣读,她坐在最后一排,靠近她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上去与她的关系都不错,平时很少看到她到前排教室来玩或主动与教师亲近。

辅导教师的回馈:解意同学在班里就像那个筐底下最红最红的苹果,她非常优秀,非常棒,尽管教师平时很少表扬、赞美她,但一点也不影响她的优秀,她依然在筐底表现出她的完美和优秀,所以解意同学是最棒的!解意同学在筐底下已交到了很多朋友,她想到筐上面来交朋友,哪怕到筐上面来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哪怕使自己“四分五裂”,她也在所不惜,多么可爱的解意同学啊!你真是太棒了……相信你的真诚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朋友。

(不知是不是巧合,接下来连续两个个案分享时都讲到,第一个引起他们注意的是在筐底的一个苹果,第二次看到的是顶层的苹果,筐底的那个苹果都是很辛苦地向上去与顶上的苹果交朋友……)

2.一洋同学的分享

“我第一次看到的那个苹果很大很圆,大部分是青的,有一点红,看上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苹果,我感觉这个苹果就是我自己,我感觉自己很孤单……”一洋停顿了一下,眼圈红了,“自己就像被关在一间小黑屋里,只能看着窗外的小朋友在嬉戏玩耍……”一洋抽泣起来,眼泪不住地往下流,“我只能孤单一人在屋里跳皮筋、写字、画画……自己去找别人玩时,总是怕被别人拒绝,我一个朋友也没有……”一洋哭得更伤心了。我走过去轻轻地抱着他,并缓缓地拍着他的肩,他平静了很多。

“你看到第二个苹果了吗?”

“看到了,也是一个与我差不多的苹果,有一点红,其他都是青的,但很大很圆,也像我一样与众不同。他就像我们的班长伟杰,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后来就一直在和他玩。”

“当两个与众不同的苹果在一起很快乐地玩时,筐里的其他苹果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变化,原来筐里的其他苹果都是青的,现在也像我们一样,有一点红了。而我们两个变得全是红的了。”

处理个案情结:

辅导员:“刚才你说,你去找别人玩时,怕被他们拒绝,能说得具体一点吗?”

个案:“我拿别人的玩具玩时,把玩具弄坏了,他叫我赔……”(情绪又有点激动起来,说话哽咽)

辅导员:“是把谁的玩具弄坏了,当时是怎么样的情况?”

个案:“我把奇函的手枪上的一个零件弄丢了,他要我赔,我怎么也找不到了……”(又是一阵抽泣)

我看到奇函的眼眶也红了,我请他走到讲台边。奇函走到一洋旁边,对他说:“那把手枪,我现在已经不玩了,所以也不要你赔了,我会做你的朋友的。”奇函的话一说完,一洋就迎上去紧紧地抱着奇函,奇函一开始有些不习惯在那么多同学面前被人拥抱,身体有些向外倒,但一洋依然紧紧地抱着他,一会儿后,奇函接收到了一洋真诚的暖流,也开始去抱一洋了,两个小男生紧紧地互相拥抱着,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辅导员:“一洋,在生活中,你还把谁的玩具弄坏了?”

个案:“还有天航的,他让我赔五角钱,我还没赔给他。”

我请天航上台来,当天航上台时,一洋从胸卡的背面取出一元钱给天航,天航没有要,但一洋硬塞给了天航,天航便取出五角找还给一洋。一洋还给天航一个拥抱。

……

辅导员:“一洋,现在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个案:“我最想说的是谢谢你们!谢谢大家!”

教室里又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时,有好几个学业生举着手,我知道他们有话想说,就请举手的学生一个个地轮流站起来表达。

“一洋,我想做你的朋友!”

“谢谢!”一洋也上前给他一个深情的拥抱。

“一洋,我也想和你做朋友!”

“谢谢!”一洋上前给她一个深情的拥抱。

……

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持续了许多个,大家都站起来围着一洋说:“我们都是你的好朋友!”一洋被爱的暖流包裹着……

(五)结束阶段

辅导教师小结升华: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家,我们在这个温暖的家里相亲相爱、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玩耍……

二、反思提升

这次无意的尝试,为我今后的学校团体辅导课注入了新能量,我从中看到了“意象对话”在学校辅导工作中的灿烂明天。

(一)“意象对话”在团体辅导中的可行性

这样的团体辅导课我在多个年级进行了尝试,发现“意象对话”可以在团体辅导课中操作,只是怎样操作还要有更具体的跟进措施。

我在一年级学生中尝试过意象对话,但效果不好,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很难保持长时间安静,或者说不容易在这样的空间里被催眠,有一小部分学生进入不了状态,就会发出一些躁动的声响,影响其他学生。但能坚持到底的学生,还是能看到意象中的苹果的活动情况,而且他们看到的意象中的苹果特别有趣:有的看到的是被切成两半的苹果,但这些被切开的苹果也能一起做游戏、玩耍;有的看到的是苹果之家在开音乐会……总的来说,在一年级上这样的“意象对话”团体辅导课是有困难的。我只上了一次,就不敢再去尝试了。

在给四年级学生上时,大多数学生能慢慢进入催眠状态,根据教师的引导把“意象对话”基本做完,即使没有进入状态的学生,只要稍作提示也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而不影响其他同学的活动,在分享时,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去倾听别人的“意象对话”。

上面的课堂实例是三年级的“意象对话”团体辅导课,比较成功,在前面几个环节的操作也比较顺利,尤其在对个别特殊的“意象对话”个案分享时进行了一些实质性的辅导,这种团体辅导的氛围是一对一的辅导无法达到的,如所有的学生对该个案所作出的回馈——拥抱。其他学生传递给个案的能量是在辅导室里一对一辅导所给不了的。

(二)“意象对话”在团体辅导后需跟踪反馈

这节课后大概一周,我从一洋的日记中看到,自从那节课后,他开心了很多,下课总会有朋友和他一起游戏、玩耍……我走近他,询问他那次把钱交出后是什么感觉,他不假思索地说:“感觉像一块大石头‘啪嗒’落下!还钱前如果心情是酸的,还钱时及后来的心情就是甜丝丝的。”

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很小很细的事,有时却像一块大石头在无意识中压着这些幼小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

最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进行“意象对话”前,首先要营造一个安全的空间,在分享或巡视时,如发现有特殊“意象”的学生,可以约他到辅导室里再进行沟通和辅导。

小班苹果教案篇3

关键词 有效教学 学习能力 活动设计

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幼儿学会了多少,而不是老师讲了多少。在很多人看来,幼儿园孩子不需要学什么具体的知识,只要吃吃玩玩就可以了。但在我看来,首先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要把握这一时机,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其次,现在的形势发展(包括家长对幼儿的学习要求和对教师的满意度、现代社会的需求等)也越让我们觉得要从小班就开始实现有效教学。

案例一:在开展“一串红”这个活动中,我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认识“一串红”。活动当天,我又带了几盆“一串红”放在班级里,幼儿的活动兴趣明显提高了很多。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你们还记不记得‘一串红’是什么样的?”许多幼儿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连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小博都迫不及待地想表达,活动成效明显。

案例二:在小班体育活动“小乌龟运粮”中,我的第一次组织不是很成功,主要是由于准备材料的限制,如垫子太少,影响了幼儿爬行活动的开展。沙包不够重,导致幼儿在运粮过程中沙包掉了。经过第一次活动,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不使用垫子,直接在地面上爬行。将沙包改良,加重分量,修改一些环节。第二次组织活动时,幼儿都能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负物爬行的本领,他们学得开心,教师教得投入,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案例三:一次吃点心的时候,我听见一组小朋友一直在讨论水果。航航说:“我吃过苹果的,我家也有的。”新新说:“我也吃过的,我们家是红颜色的。”明明说:“我见过的苹果是黄颜色的。”航航说:“那我还吃过绿颜色的苹果呢,你有没有吃过啊?”新新说:“没有黄颜色、绿颜色的苹果,只有红苹果。”他们讨论的很激烈。第二天,我正好开展有关水果的活动,特意问那几个小朋友:“你见过的苹果是什么样的?”接着,我将3种颜色的苹果出示给幼儿看,他们明白了原来真的有黄色和绿色的苹果。在小朋友们参一与.I生都很积极时,我看见友友坐着一声不响,嘴巴翘起来了。我去问他:“你怎么啦?怎么不开心啊。”他没有说话。旁边一个小朋友说:“他也想发言,老师没有叫他的名字。”我恍然大悟,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友友举手我就会叫他回答。

上述三则案例说明,要实现有效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小班的孩子来说,让他们从开始不愿来幼儿园到喜欢上幼儿园,教师必有一定的方法实现这一转折。同样,无论对于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看教师如何把握对策。

一、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常常会被新奇的事物吸引。通过案例一发现,我班幼儿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容易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来观察和了解,对于自己已了解的事物会积极踊跃地来表达和表现自己,体现了较高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做好各项活动前的准备。

1.教案的准备。教案是否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因此在活动前应认真解读教案,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进行适当调整。由于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动静结合,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在完善教案后,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充分把握好活动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2.物质和经验的准备。材料是否充足也直接影响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活动效益。一件新颖的教具能够直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能够满足小班幼儿的操作欲望,并能实现在“玩中学”。知识经验的准备为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幼儿表现自我的欲望。

二、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掌控

小班幼儿的想法天马行空,富有想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明锐的观察力,做好活动过程中的掌控。正如案例三,幼儿的谈话内容也能作为活动的契机,这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把握机会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内容。在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回应并根据情况进行拓展,满足幼儿的学习欲望。

1.学会抓住契机提问。我们常常会听到幼儿一些有趣的谈话内容,有时会一笑而过。但有心的教师会抓住时机把它作为教学的一部分。相对而言,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得幼儿的积极性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会成为一次理想而有效的教学活动。

2.将个体融入集体,适当鼓励和表扬。在活动中我常常发现举手的总是那么几个小朋友,有的幼儿由于胆怯等原因不愿表现自己而容易被我们忽视。因此,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既要关注集体又要注意个体,鼓励胆小、害羞的幼儿突破心理限制,主动展现自我。

3.将趣味融入教学中,学会动静结合。玩是小班幼儿最开心的事。实现小班幼儿的有效教学就要学会将趣味融入其中。有趣味的活动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才能使幼儿真正投入到活动中。动静结合的安排既能抓住幼儿的特点,又能使活动有声有色。

三、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做好活动后的反思

小班苹果教案篇4

时    间

2019.09.06

班级

中班

活动名称

主题一:社会领域:《小苹果树请医生 》

主讲人

活动主持人

参加教师

 中班全体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程

活动目标:

1、 产生保护鸟的意识,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别人。

2、能根据图片的内容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教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1、故事ppt课件

2、图片

活动重难点: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愿意用自己的本领想办法帮助别人。

活动过程:

一、苹果歌导入,引出活动。

师:红红的苹果长在哪里呢?(苹果树上、果园里)今天有一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果园里。让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猜测并讲述图片内容。

1、出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在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他们在说什么呢?(两颗树,高的,矮的,树叶不一样多,高的不开心)猜测不开心的原因(没有叶子,生病了)

想一想小苹果树会请谁来给老苹果树婆婆治病呢?(幼儿大胆猜测)

2、 出示图片2,原来是喜鹊来了。她会给老苹果树婆婆治病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猜测喜鹊有什么样的本领,最后教师小结:喜鹊婶婶说:“我只会捉树叶上的虫子,不会捉树干里的虫子,我不会动手术啊。”小苹果树又请来了谁呢?

3、 出示图片3,猫头鹰来了,这是什么时候?猫头鹰能给老苹果树婆婆治病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最后教师小结,说出对话的内容,猫头鹰先生说:“我只会捉田鼠,不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啊。”

4、出示图片4,看看谁又来了,(啄木鸟)他能看好老苹果树婆婆的病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说出对话的内容,并学一学啄木鸟是怎样给老苹果树婆婆治病的?

 

5、出示图片5,你们猜老苹果树婆婆的病治好了吗?治好了,让我们来看一看。你们看苹果树婆婆的病好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朋友,你们还想不想听一听小苹果树请医生这个故事?

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回忆并理解故事内容。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苹果树请来了三位医生,它们都是谁?(它们是喜鹊,猫头鹰,啄木鸟)(教师出示图片)它们是怎样对小苹果树说的?是谁把老苹果树婆婆病治好了?(啄木鸟)它是怎样治病的?

四、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鼓励幼儿用教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敢于表现自己。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角色进行表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讲述故事角色的主要对话。

五、启发幼儿思考并互相交流保护鸟类的办法,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别人。

鸟儿有这么多的本领你们说棒不棒啊?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这些可爱的鸟儿呢?(爱护、保护他们)我们应该如何来保护鸟类朋友?(引导幼儿交流保护鸟类的方法)

为小鸟建一个家,保护森林,森林是小鸟的家,部砍伐树木,保护水资源,不捕捉小鸟。

如果班里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帮忙想办法帮助他们)

六、结束部分

鸟儿们知道小朋友这么喜欢它、爱护它,它们非常高兴,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我们学小鸟飞出去一起做游戏吧!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中投放画有小鸟轮廓的画纸,幼儿练习给小鸟设计美丽的衣服。

: 这是一个社会领域的活动,初稿有点偏重语言,活动目标可以定为:

1、 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2、愿意用自己的本领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活动的重难点不用修改。

刘玉花:儿歌导入挺好的,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

:随后可以设计提问:两棵苹果树,有什么不同?树婆婆病了,小苹果树,会帮助他吗?

:随后进行情景表演,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的本领。可以设计提问:树婆婆哪里长虫子了?小苹果树都请了谁给婆婆看病?张淼:此处可以小结: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它治好了树婆婆的病,喜鹊会捉树上的虫子,猫头鹰会捉田鼠,它们都有捉害虫的本领。小苹果树虽然不会捉虫,但是,它能积极的帮助婆婆找医生,它们都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扮演角色,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突破本次活动的重点,攻破难点。

 

 

 

 

活动目标:

1、 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2、愿意用自己的本领关心帮助身边的人。

重难点:

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愿意用自己的本领,想办法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画有小苹果树和树婆婆的图片,皱纹纸做的“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 苹果歌导入,引出活动。

师:红红的苹果长在哪里呢?(苹果树上、果园里)今天有一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果园里。让我们来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观察小苹果树和树婆婆的图片。猜一猜会发生什么故事。

提问:两棵苹果树,有什么不同?树婆婆病了,小苹果树,会帮助他吗?

二、观看情景表演,了解小动物的本领。

1、表演《小苹果树请医生》中的主要情节。

2、提问:

(1)树婆婆哪里长虫子了?小苹果树都请了谁给婆婆看病?

(2)喜鹊说她只能做哪里的虫子?学学喜鹊飞。模仿捉高处的虫子。

(3)猫头鹰说会捉什么?学学猫头鹰捕捉田鼠。

(4)谁给树婆婆看好了病?啄木鸟是怎样给树婆婆看病的呢?学一学啄木鸟捉虫子的动作。三、讨论交流,知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1、交流:故事里有谁帮助了别人?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小结: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它治好了树婆婆的病,喜鹊会捉树上的虫子,猫头鹰会捉田鼠,它们都有捉害虫的本领。小苹果树虽然不会捉虫,但是,它能积极的帮助婆婆找医生,它们都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

2、讨论: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你有哪些帮助别人的本领?

(四)扮演角色,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1、选择角色。扮演故事中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大树的小朋友要将“虫子”按老师要求贴在身体的相应部位。表演故事中的情景。

小班苹果教案篇5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而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内涵的集中体现。学校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环境风貌,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借助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发组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炼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确定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育人目标等,从而建立包括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视听文化、环境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体系,酿造属于学校独有的味道。

学校不仅在硬件设施方面加以美化和改造,更重要的是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并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凝聚人心,激发师生热情,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师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美好环境、美好教师、美好学生”等方面打造“美好教育”。

推进学习方式创新,完善深化课程建设

2015年,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国家实验学校,苹果园中学以“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策略和质量评价研究”为题,参加了石景山区第四期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室的研究。2015年,我们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学习创新与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提出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策略。在多年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三大类可持续的学习方式,即“基于创新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学习”“基于自主探究的课前自学”和“基于低碳行为养成的自主学习”。这三类学习方式的更新带来了对应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实践中的成效。

积累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案例。学校要求参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策略研究的实验教师每学期进行案例故事的撰写。在2015年6月3日,学校承办了亚太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家会议,三位教师分别介绍了他们各自开展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创新的案例故事。

开发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质量评价工具。学校根据自主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与学方式创新策略体系,制定了可持续教学-学习方式创新质量评价工具,并且进行试测,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修订了可持续教学-学习方式创新质量评价工具。

构建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体系。2015年10月,我们完成了建构学校初、高中融通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我们对21份可持续发展教育文件、资料,课程建设文件、资料,学校制度和规划进行了深入的文本“元分析”,制定了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课程方案和计划。我们又依据上述文件、资料,以“可持续发展素养”为课程目标建构了初、高中一体的“首师大附属苹果园中学可持续发展教育‘多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突出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考试改革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素养的共同关注。

我们的课程体系结合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策略,突出实体与虚拟、课堂与课外、学科与学科间学习边界的打通,培养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任、有建树的公民。

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打造科技特色示范学校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初、高中共有教职工207 人,其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5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9人,教学能手18人。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以科研促教育教学,积极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教学常规的落实与检查。将初、高中教师进行融通,通过名师工作室的骨干示范、青蓝星月工程的新教师培训、师徒结对的以老带新、班主任岗位培训等有主题、分层次的项目,对教师队伍进行阶梯式建设,统筹规划,优化组合,从而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013年9月,学校“科技创新”班正式成立,这是石景山区中学系统第一个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学校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中科院专家“科技创新”系列课程、“科技创新”综合校本课程、中科院“实验室”探究项目专题课程,设置了学业导师、专家导师和班主任三级导师。两年多来,这些同学在中科院专家的引领下深入国家纳米中心、国家微生物所、国家天文台和国家自动化所,走到科学家身边,深入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独立完成一个个小科研课题。

学校开发了一系列科技类校本课程,主要包括科技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层次。从“温室花房”“无土栽培”到“水火箭”,从观天文、测气象到航天模型、文化创意,大量的科技实践活动为学校的科技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技类竞赛中屡获殊荣,在北京市科技竞赛中蝉联两届冠军,在2015年10底刚刚结束的市中小学生天文观测竞赛中居高中组榜首;先后承办科普安全教育讲座、“海峡两岸科技体验营”等活动;每年举办“科技嘉年华”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科技的魅力;2015年,学校天文、气象两个学生活动小组参加了北京市首届“小创客”培育创意市集活动,向广大中小学生展示学校“创客校园”在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方面的实践探索经验与成果,得到与会师生及专家的一致认可。

小班苹果教案篇6

目的:引导学生按顺序背诵声母表。

准备:由点组成的小花猫图案,每个点的边上书写声母。如图:

图18小花猫图案

方法:教师把印有花猫图案的作业纸发给每个学生,同桌合作或自找小伙伴认读图案上的每个声母,然后按声母表的顺序连一连相关的声母,看看连成了什么。

【游戏二:声母拍手歌】

目的:熟记23个声母,也可以当作课中操使用,调节学习节奏。

准备:熟读声母;儿歌,“b、p、m、f 真淘气,去找 d、t、n、l 做游戏;g、k、h 和 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r 在后面大声喊:‘zh、ch、sh,慢点走,翘舌音还有我小 r,我们叫上 y 和 w,声母成员都到齐。’”

方法:老师带领学生边念儿歌边做拍手游戏。

【游戏三:超级变变变】

目的:结合“我会摆”栏目,复习本单元学过的13个声母。

准备:小棒若干,线段一条。

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学具。通过上述道具演示相关字母,并请学生猜猜是哪个字母。

2、同桌之间的两名同学按照老师的示范,做“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游戏四:快乐大转盘】

目的:复习学过的声母和韵母,提高拼读能力。

准备:制作一个转盘。

方法:学生说“快乐转盘转起来”,教师开始转动转盘,声母、韵母随即组合成相关音节,由老师指名让学生拼读。根据学生的表现,老师可以奖励拼读认真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转动转盘,请其他学生拼读音节。

【游戏五:黄牌,红牌】

目的:结合“我会读”栏目,在游戏中区别音近、形近音节“zū—zhū、cè—chè、suō—shuō、nà—là、pí—qí、bǔ—dǔ”。

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黄牌(黄色卡片)和红牌(红色卡片),并将每组音节分别写在上面。

方法:请学生听老师或一名同学抽读“我会读”中的音节,大家一起玩举牌游戏。

老师:“请你仔细听!zū!”

学生(纷纷举起相应牌子):“黄牌(或红牌)!黄牌(或红牌)!zū、zū、zū,黄牌(或红牌)举起来!”

【游戏六:摘苹果】

目的:结合“我会认”栏目,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识生字的认记。

准备:板画一棵苹果树;苹果图片,正面写上本单元要认的生字。

方法:1、老师:“树上苹果香又多,谁愿上来摘苹果!”请学生上台摘苹果,读准生字的音并给生字组词,能干的学生还可以说一个带有生字的句子。

2、下台跟同学分享果子。可以把苹果卡片送给自己的同桌,或送给最要好的同学。

【游戏七:认一认大家的姓氏】

目的: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声母的认记,练习运用拼音。

准备:板书 g、k、h、j、q、x、zh、ch、sh 等9个声母。

方法:1、老师引导:“我们班里哪些小朋友的姓氏中有这些声母?这个声母出现在谁的姓氏里,它就是谁的好朋友。”

2、大家一起来给班里小朋友的姓氏找朋友,如“g──葛、zh──赵、j──金”。

小班苹果教案篇7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宝典之――多读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百遍强调的是读的次数和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应用题时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多读题。

1.粗读:初步了解题意,把题目从头至尾完整读一遍,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或词。

2.精读:边读边仔细地分析题目。

(1)边读边画,在读的过程中画出相应的条件和问题。例如:“在操场上做早操,每一行站35个人,正好站满32行,若是每行站28人,那么可以站满多少行?”

(2)前面两个条件可用单直线画,第三个条件选用双直线画,问题则用波浪线画。

(3)通过读、画,找出这三个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3.细读:整体地读题目,理清思路并且完成解答。

(1)读的过程中必须要领悟到总人数是不会改变的,每行的人数与行数是可改变的,每行的人数越多,行数也就越少。

(2)让学生认识到题目的特点,在已知的三个量中运用其中两个量就可求出总的数量。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宝典之――方法

在引导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应注重策略与方法的培养。数学题目是各式各样的,但是解题的思路往往是差不多的,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遇到新的问题,学生也能够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解题策略与方法的培养,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解题意、分析数量、摘录数据、检验的训练等等。在平常的练习中,可以将应用题分类归纳,更加轻松地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如在小学中年级的应用题中,可以分为相并关系、相差关系、分总关系、倍数关系这四类关系,分别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各种关系,掌握其中的各种技巧。

案例分析(一):在倍数关系的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理解“是x的y倍”与“比x多y倍”,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①小明有9个苹果,小红拥有的苹果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②小明有9个苹果,小红拥有的苹果数比小明的多3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

解析:这两个问题看似十分相像,但结果却是不同的。

如①中,小红的苹果数为9×3=27(个);而②中,小红的苹果数为9+9×3=36(个)。在解题中,应该掌握好解题的策略,看清题目,清楚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要把握解题的各种方法,如套用公式、画图表、列含有x的等式等等。

案例分析(二):夏天,甲小卖部每天卖出20根冰激凌,乙小卖部卖出的冰激凌是甲的2倍多9根,求乙小卖部每天卖出多少根冰激凌。

解析:设置乙小卖部的卖出数量为x。列出这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如x-20×2=9,解出x=49。

三、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宝典之――分层练习

所谓实践出真知,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都是由易到难,逐步递进的。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进行不同能力层次的练习。在学习新的知识后,立即安排相应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把练习分成各个不同层次,或者在一题中提出几个问题,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加。

案例分析(三):植树节,某小学三年级全班外出植树,该班有女生22人,男生23人,老师要求每个女生种3棵树苗,每个男生种6棵树苗。①该班一共有多少人。②该班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

解析:这两个问题在难度上是有明显区别的,问题①中只需将男女生人数相加即可,22+23=45(人),是较为容易的;而②中的问题复杂些,需要将男女生各种植的树苗总数相加,在算法上难度也比问题①大,树苗总数为22×3+23×6=204(棵)。通过不同难度层次的训练,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解答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中,较难的是含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因为其中有对单位“1”的理解。许多学生在对这类题目进行处理时,如何确定标量,即把题目中的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案例分析(四):某灯泡厂去年产量为40万个,今年比去年增加1/10,今年的产量是多少?

在对这个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处理时,我们首先看到了最关键的话“今年比去年增加1/10”,把它还原为“今年比去年增加的产量数是去年产量数的1/10”。所以,我们应当把去年灯泡产量看作标量,即单位“1”,那么今年的产量总数相当于去年的(1+),从而根据普通的数量关系得到:40×(1+)=44(万个)。

对于这种含有“是”“占”“比”的分数、百分数关系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认清标量。一般来说,在单位“1”是已知条件时,用乘法计算;如果单位“1”是未知,则用除法或者是通过列方程求解。通过这种总结,学生可以迅速掌握含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

小班苹果教案篇8

认知与再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通过看看、摸摸、听听、嗅嗅等手段感知周围事物,并尝试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造性地再现它们,激发幼儿参与并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审美与表现。在幼儿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认识点、线、面等造型手段进行联想造型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美术形式,体验并初步了解美的形态和美的表现手法。

探索与创造。幼儿美术活动结合其他活动,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手法让幼儿进行自由的创造性美术活动,综合发展幼儿的感知、表现和应用材料的能力。

二、幼儿小班阶段美术活动内容

认知与再现。认知具体的物体并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手段大胆、自由地表现他对周围事物的认知,鼓励并激发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

①提供给幼儿不同的工具(水彩笔,毛笔,蜡笔等)和材料(素描纸,生宣纸,报纸,面团,橡皮泥等),完全由幼儿自由表现。观察记录和鼓励性评价是教师最好的教学方法。鼓励幼儿画它们知道的东西,使幼儿尽快由随意涂鸦到命名涂鸦的过渡,幼儿能够在大脑内建立“画”与“物”的联系。

②展示具体事物或仿真模型(恐龙、车船等)和玩具(芭比娃娃、天线宝宝、唐老鸭等)或摄影照片和艺术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表现。在幼儿自我的认知和对其他人的感知,鼓励有幼儿尝试画画和做做等美术活动进行创造表现。

审美与表现。在幼儿认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情感力量进行造型游戏活动。

①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点”和“线”并体验用“点”(手指点、圆形物印、粘贴等手法)或“线”(线染色印、滚色球等)进行玩色游戏活动,体验美术活动中玩的乐趣。

②引导幼儿建立基本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小白兔与萝卜,鱼和水)并能合理地表现出来。

③通过讲故事,引导幼儿把故事中的事物尝试性地表现。

探索与创造。鼓励幼儿感知和体验纸和面团等材料的不同,以游戏方式进行再现、联想、创造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看看、画画、撕撕、粘粘、团团、玩玩等手段体验美术游戏活动的乐趣并获得初步运用工具材料的能力。

幼儿小班阶段美术活动主题设计

案例一:苹果――认知与再现活动(3岁以上)

活动准备:

用“神奇的口袋”做道具,内装水果。(相同形状物的综合―“圆形”物如气球等;同类物的综合―各种水果或蔬菜),让每位幼儿用手摸、鼻子嗅等手段去猜口袋内的东西,锻炼幼儿的感知能力。

活动过程:

①幼儿阶段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而内心形象的产生有赖于外界的具体事物,因此,活动中以实物――“苹果”等开展活动。

②幼儿从随意涂鸦过渡到命名涂鸦,并且能够画出较为完整的圆形,通过展示各种不同的“圆”形物,促进幼儿对“圆”的感知,并以此促进对不同圆形物的联想。

③幼儿把感知的东西画在纸上。画完之后,教师展示并提问:苹果的形状,苹果的颜色,苹果的味道,以及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④进一步指导幼儿将画好的“苹果”撕下来:或者让幼儿尝试“做”一个苹果(橡皮泥)等多种材料和技法的游戏活动。

活动评价:

①小班阶段幼儿的美术活动停留在“涂鸦”的阶段上,认知表现的过程中,关注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语言参与美术活动的情况,是否幼儿建立了“存在物”和“表现物”的联系。

②在发展幼儿感知能力的基础上,诱导幼儿从无意识涂鸦到命名涂鸦是认知表现的重要内容。

案例二:有趣的“点”和“线”――审美与表现

活动准备:

①以小米、大豆等实物,由“点”图案的布料,星空、豹照片等引导幼儿对“点”的认识。

②以毛线、斑马图片、树木的年轮、条形纹布料等引导幼儿认识“线”。

活动过程:

①指导幼儿用手指、面签等工具“点”画(表现手法的综合―撕、粘贴)树叶、星空、豹纹;用棉线“染线印”、玻璃求“滚色球”、水彩笔“绕线团”等游戏活动。

②体验不同“点”“线”样式特点和表现力。

活动评价:

工具和材料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过程应注重启发和诱导,激发幼儿探索其他的表现手段。

案例三:玩纸游戏――材料的感知和尝试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质地的纸,像普通白纸,报纸,宣纸,有色纸等;水彩笔、油画棒、水彩或水粉、墨汁等。

活动过程:

①启发和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所产生的不同结果,让幼儿了解“纸”的功能,既可“涂”可“画”,又可“撕”可“折”等多种功用。

②观察和记录幼儿对纸进行的应用性尝试。

活动评价:

①强化幼儿对不同的纸所具有性能的感受。

②利用纸的不同特性进行不同的制作或表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