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8篇

时间:2023-03-14 15:06:28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篇1

一、“幼儿园喂药”事件反映出教师保健专业素养的严重缺失

在我国,许多人习惯将抗生素称作“消炎药”,认为其是万能药,可包治百病。许多人在自己患感冒的时候常会选择“吃吃感冒药、打打点滴”的治疗方式,也就是说,使用抗生素治疗感冒。身处“消炎药万能”的社会环境,尽管我国对幼儿园一直有严格要求,明确规定“教师不能自行给幼儿喂药,如果家长委托幼儿园教师代喂药的,所服药品必须是家长亲自送来,并登记在册的”,但为了预防幼儿生病,避免退还保育费,部分幼儿园选择无视相关规定,擅自喂幼儿服用“病毒灵”,因为“病毒灵吃了就灵”。

殊不知,抗生素并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更严重的是,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导致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最终严重危害身体健康。〔1〕“幼儿园喂药”事件的发生,深层次反映出幼儿园园长与教师保健专业素养的严重缺失。

幼儿身体发育尚不成熟,非常需要科学保教的支持。幼儿园科学保教一定是建立在系统的保健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若缺乏专业素养,仅靠自身经验,是很难做到科学保教的,很可能会受一些不科学的民间观念误导。可以说,保健专业素养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师保健专业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二、教师保健专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1.部分幼师院校生源质量较低

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多,加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待遇偏低等原因,幼师院校的生源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事实上,很多幼师院校很难招到足够数量的高素质学生。〔2〕生源质量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学前卫生学的复杂知识。

2.学前卫生学专业难度降低

学前卫生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三大核心课程之一,是主要研究如何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学前卫生学、幼儿卫生学教材纷纷出版,可这些教材大多只关注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健康评价之类的内容,对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儿科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和其他一些能帮助学生获得系统卫生学知识的内容或语焉不详,或付之阙如。可以说,现行的大多数学前卫生学教材内容只停留在对学前儿童卫生状况的现象描述层面,忽视对现象背后的卫生学原理的分析与阐释,学前卫生学的专业难度大幅度降低。此外,尽管我国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都开设了学前卫生学课程,但就教学目标而言,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形式化严重,课程功能失位,并不强调对学生保健专业素养的培养。就“幼儿园喂药”事件而言,如果教师没有在职前学习学前卫生学课程时了解到病毒灵等病毒类药物的抗药性原理,那就很难了解擅自服用的严重危害了。

3.学前教育保育、保健实验教学体系尚未建立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既没有实验课程体系,也没有完善的实验室体系。大多数幼师院校重视的是画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琴房、书法教室等的建设。近些年来,一些幼师院校还建立了奥尔夫音乐教室、蒙台梭利教室、玩具室、儿童观察室等,但普遍缺少系统的、有关儿童保健和生理健康方面的实验室。可以说,学前教育保育、保健实验教学体系尚未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前卫生学教学偏向教师教授为主,课程大多只涉及儿童保健和生理发育的一般规律,很少有通过学前卫生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的教学安排。

4.教师资格认证考试尚未充分落实《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011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教育部在湖北和浙江两省试行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之后,虽然试点省份不断增多,但尚未在全国全面铺开。因此,尽管教育部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专业知识”维度“幼儿发展知识”和“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方面对教师科学育儿提出了具体要求,〔3〕但由于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因此对幼儿园教师的保健专业素养要求尚未充分落到实处。

因为在幼儿园教师培养与培训中一直存在忽视保健专业素养的问题,幼儿园教师的保健专业素养缺失也就在所难免了。因为缺乏专业判断能力,加之被并不科学的民间观念误导,又受利益驱动,“幼儿园喂药”事件不幸出现了。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出现,亟需提高幼儿园教师保健专业素养,以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增强教师保健专业素养,提高幼儿园保育、保健能力

1.增强教师保健专业素养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园教育的底线,幼儿保育、保健知识与能力理应成为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素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此也是有明确规定的。〔4〕幼儿园教职工,包括幼儿园的医务人员,不仅要了解幼儿保育、保健工作“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还应该能对“为什么”作出专业解释,从而以自身的专业性影响幼儿家庭,进而影响全社会,促使公众形成健康保健观,建立幼儿健康成长的保护网。

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涵盖了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三个方面。《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教师要“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所谓“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包括了解幼儿生理发育规律,掌握与儿科学、卫生免疫学等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及时处理幼儿卫生保健问题等。

除了掌握科学保育、保健知识,提高自身保健专业素养外,幼儿园教师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自主性,以免被误导。专业工作者对自身的专业工作拥有充分的解释权,外在因素不应对其产生根本性影响。〔5〕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尽管受幼儿园园长管理,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教师享有对专业保育和教育的自主权,拥有专业自主性。凭借自身的保健专业素养,遇到类似可能会危害幼儿健康的事件,教师应当作出科学、专业的判断,本着对儿童健康负责、尊重儿童权益的态度,予以反对和制止。

2.强化教师保育、保健专业意识与能力

除了端正办园价值取向外,幼儿园还要注意强化教师的保育、保健专业意识。专业意识引领专业行动。只有强化保育、保健专业意识,幼儿园的保育、保健工作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为幼儿服务。研究发现,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重教轻保问题,〔6〕教师常常将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作为首要任务,尤其是年轻教师,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保育有哪些内容和方法。在教师没有意识和体会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时,幼儿园需要通过理论引领和实践训练来强化教师的保育、保健专业意识。〔7〕首先,幼儿园应重视对保育、保健工作的研究,把保育、保健工作纳入常规教研活动,以促使教师体会到保育工作也是有价值的。其次,制定本园、本班日常保育、保健工作规范,将保育、保健工作纳入班级常规工作计划之中,从而进一步强化教师保育、保健专业意识,促使保育、保健工作落到实处。

除了强化教师的保育、保健专业意识外,幼儿园还应当重视教师专业保育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观摩以及跟踪指导等多种形式,指导教师掌握保育、保健知识,切实提高保育、保健技能。

3.幼师院校重视对学生保健专业素养的培养

幼师院校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以通过提高生源质量、改革目前学前卫生学课程与教学、增加保健实训等途径,加强对学生保健专业素养的培养。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即将在全国全面推广,幼师院校应更加重视对学生保健专业素养的培养。

幼儿园保育工作涉及幼儿生理、心理、营养、保健、生活、游戏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所以幼儿园保育工作也需要由专业的保育、保健人员来承担。建议幼师院校(或具备条件的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增设幼儿保育、保健专业,通过制定课程大纲、编写教材、配备专业师资、出版专业刊物等正规途径,系统培养高质量的保育、保健人才。这应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8〕

4.医科院校加强幼儿园保健医生培养

我国早已对幼儿园保健医生的配置以及资格和素养有明文规定,即“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1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可配备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为“医师、护师和保健员”,医师应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护师应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然而,目前许多幼儿园并没有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因为专业医生大多不愿到幼儿园工作,而幼儿园已经配备的许多卫生保健人员并不具备《医师执业证书》。幼儿园专业保健医生缺口很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次的“幼儿园喂药”事件,与幼儿园保健医生不称职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到幼儿园服务,健全幼儿园医疗卫生专业人才使用机制,确保幼儿园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稳得住、下得去、干得好”,是短期内改善幼儿园保育、保健现状的重要举措。但从长远考虑,需要加强医科院校对幼儿园保健医生的培养,以真正提高幼儿园保育、保健质量。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进幼儿园,对幼儿园教师保健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作为引领家长和社会做好幼儿保育、保健工作的重要阵地,幼儿园有责任依靠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医生,强化专业保育、保健意识,提高专业保育、保健能力,从而形成三级保健预防网络,坚决杜绝危害幼儿健康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幼儿园还有义务向家长宣传科学养育知识。教师、保育员和保健医生可以定期向家长宣传科学保健知识,以避免类似危害幼儿健康事件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段晓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科学使用抗生素〔J〕. 当代医学,2012,24(18):19-20.

〔2〕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24-26.

〔3〕〔4〕〔5〕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153.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篇2

【关键词】托幼园所;儿童;口腔保健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79-01

儿童口腔保健情况与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密切相关【1】,多项调查研究表明,乳牙龋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为了解海淀区在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现对口腔保健年报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口腔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2012年海淀区托幼园所大体检年报进行分析。

1.2方法

1.2.1 口腔检查方法 由口腔医生使用统一的口腔检查器械进行检查。按照国家龋病的统一标准规定:凡是牙齿表面或齿沟处有色、形和质三方面改变的即诊断为龋齿【2】,并记录在《儿童口腔保健手册》上。

1.2.2资料收集方法 幼儿口腔检查结果由幼儿园保健医按儿童户籍和年龄分类统计,填写在幼儿园体检年报上,上报到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1.2.3质量控制 海淀妇幼保健院口腔科组织参与口腔患龋情况检查的医生技术培训,并进行一致性的检验后方下园检查。7-8月对幼儿园口腔收集结果进行30%抽查质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4 资料统计 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 结果

2.1 全区口腔保健覆盖及龋患情况

2012年全区在园儿童口腔检查率98.38%,龋齿患病率为52.53%,新龋率为32.81%。本市户籍在园儿童口腔保健覆盖、患龋及新龋情况好于外地户籍在园儿童,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3 讨论

3.1 海淀区在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良好

海淀区一直将儿童口腔龋齿防治作为学龄前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口腔医生每年到幼儿园开展2次口腔检查、鼓励保健医生针对家长和儿童开展口腔健康讲座, 开展餐后刷牙【3】和氟化泡沫预防龋齿工作。2012年海淀区在园学龄前儿童口腔龋齿检查率达98.38%,矫治率为61.13%,说明海淀区儿童的口腔保健情况良好,3-6岁儿童患龋率为52.53%也远远低于全国调查的城市乳牙患龋率79.53%水平【4】。

3.2 外地户籍儿童患龋情况不容乐观

从表1可以得出,海淀区本市儿童口腔保健享有水平高,其患龋率、新龋率明显低于外地户籍在园儿童。分析原因为:本地户籍儿童从婴幼儿开始就接受社区保健科医生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从小就注意儿童良好口腔习惯的养成。外地户籍儿童大部分为中途从外地随家长入京,就近入园,家长更多地忙于生计,得不到及时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对儿童口腔习惯的培养意识与行动。也从侧面说明外地户籍儿童的家长是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3.3 本市儿童家长更重视龋齿的矫治工作

从表2可以得出,海淀区本市儿童在龋齿矫治和龋齿充填方面却明显高于外地户籍儿童。分析原因为:本地户籍儿童对儿童龋齿对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视,外地户籍儿童家长多认为乳牙龋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待乳牙脱落后恒牙更重要。在医疗保健方面本地户籍儿童的龋齿矫治费用可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外地户籍儿童尚不能解决此问题,导也是致其龋齿矫治低于本地户籍儿童的重要原因。

3.4 建议:

1)加强幼儿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其对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决定儿童龋齿的防治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栏张贴预防龋齿的重要性及龋齿危害等,提高家长对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2)重视外地户籍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外地户籍儿童家长,应在健丰富康教育形式,多开展家长能参与的互动活动,有重点开展约谈,更具效果。3)外地户籍儿童是预防龋齿的重点人群。注重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 唐爱萍,杜继鹏.青岛市崂山区3-6岁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8):763-764.

[2] 王瑞,程敏,刘东玲.吉林省5岁儿童患龋情况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12(23):5015-5017.

[3]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常规,北京,2002:61-63.

[4]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初步社,2008:60-112.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篇3

【关键词】

幼儿园;儿童体检;生长发育

为了解南宁市西乡塘区在园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我们于2010年4~5月对西乡塘区内12所幼儿园的1334例2~7岁儿童进行了年度定期体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为保障在园儿童的健康成长,制定幼儿园儿童保健工作规范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南宁市西乡塘区12所幼儿园儿童共 1334例,其中男671例,女663例。12所幼儿园除1所为企业办外其余幼儿园均为民办。

1.2 评价方法

以WHO标准作为评价的参照人群标准值,以年龄/体重、年龄/身高、身高/体重为评价指标,进行五等级评价,即:上等为实测值≥X (-) +2 s,中上等为X(-) +2 s≤实测值

2 结果

2.1 1334例儿童性别及年龄分布

3 讨论

3.1 年龄分布

1334例幼儿中, 3岁以下304例, 3~5岁766例, 5~6岁216例, 6岁以上48例。说明本区3岁以下儿童入托率较高,主要因为本次调查的12所幼儿园均处于城乡结合部,儿童家长绝大部分是一般的打工者,无时间照顾小孩,送到幼儿园她们就放心;6岁以上的儿童较少,由于家长收入不多,满6岁的儿童家长多会送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以减少家庭负担。提示国家应加大对学龄前教育的投入,减轻家长负担,同时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民办幼儿园提供合格的学龄前教育,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3.2 龋齿患病率

本次调查中龋齿的患病率为23.2%,与刘霞等研究相似[1]。要加大对家长有关口腔保健知识的宣教力度, 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通过家长的督促指导,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终降低儿童龋齿的患病率。

3.3 贫血患病率

本资料中贫血患病率为9.4%,高于李佳蔚的报道[2]。主要由于家长的经济条件与文化水平不高,其次与民办幼儿园的膳食管理、保教人员的知识不足有关。需要对家长及保教人员开展喂养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同时加强幼儿园膳食管理,以保证幼儿饮食营养。

3.4 肥胖检出率

本资料中肥胖儿童检出率为3.3%,低于天津市2005年儿调肥胖儿童检出率5.6%[3], 防治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应强调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参加各种体力活动,不要偏食高糖、高脂、高热食物。

3.5 低体重检出率

本次体检的133例名儿童中,儿童低体重检出率高达6.1%,应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还是由于营养膳食结构不合理,如挑食、偏食、嗜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了儿童低体重的发生。幼儿园所应加强膳食管理,同时要医家园配合,共同促进低体重儿童的生长发育。

总体上本辖区内幼儿园的儿童贫血患病率、低体重检出率较高,如何加强此方面的干预与矫治工作,需要卫生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严格托幼机构准入, 共同做好托幼机构保健工作的管理与监督,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参 考 文 献

[1] 刘霞,刘春芳.5754例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073-1074.

[2] 李佳蔚.公、私立幼儿园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523-524.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篇4

幼儿园国际爱牙日活动策划【一】

一、活动背景:

9月20日是第28个全国爱牙日,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正常,才会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所以我们将通过这次活动对幼儿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健康教育活动,使我园幼儿更深刻地理解口腔卫生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增强了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健康的意识,从小建立口腔健康的行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前期准备:

1、幼儿已初步了解关于牙齿的相关知识。

2、与保健老师事先商量,活动时请她给幼儿讲述关于牙齿的知识。

三、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作用,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培养保护牙齿的良好卫生习惯。

四、活动时间:

2016年9月19日 星期*

活动班级:小一班 小二班

五、活动方法和形式:

1、以猜谜的形式引出主题,请幼儿讲一讲关于牙齿的卫生知识。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解牙齿的作用。

3、邀请保健老师教幼儿怎样学会保护牙齿,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4、教师引导幼儿学念儿歌,通过儿歌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

幼儿园国际爱牙日活动策划【二】

一、幼儿园活动主题: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副主题:关爱自己,保护牙周 牙齿健康要自己做主。

二、幼儿园活动时间:2016年9-17-2016年9-20

三、幼儿园活动地点:岱下明珠365幼儿园

四、幼儿园活动目的:

1、9月20日将是我国第24个全国爱牙日,幼儿园活动主题为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旨在发挥家庭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及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

2、班级老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幼儿牙齿的构成,牙齿的保健等方面给与幼儿知识上的拓展。让幼儿从小养成爱护牙齿、保护牙齿的意识。

五、幼儿园活动准备:

1、条幅

主题:9.20全国爱牙日主题幼儿园活动

2、爱护牙齿宣传版面:大厅、宣传栏

3、幼儿牙齿健康检查表

六、幼儿园活动流程:

1、9月17日园内创设爱牙日幼儿园活动环境

负责人:宣传栏(乔明英、齐秀锦)---、宣传版面(贾桂枝、孟娇、王玉、张玲玲)、小眼睛看世界(各班老师)

2、9月19日7:30-9:00邀请牙科专家在幼儿园内面向家长设咨询台,

负责人:贺桂云(拍照) 助手:徐珊珊(护士服)

3、9:00以班级为单位开始对幼儿口腔健康检查并填写记录表。 拍照:宋文超

4、9月19日爱牙日班级教育幼儿园活动

(1)、大班: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主题绘画

(2)、中班:结合绘本《牙医怕怕,鳄鱼怕怕》使幼儿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做调查表,丰富幼儿认知。

(3)、小班:一起做《刷牙》律动

5、9月19日下午离园时将《牙齿健康检查表》带回家,将情况反馈给家长。(各班班主任)

七、幼儿园活动收尾

由各级部长协调本级部老师对展板进行收尾工作,将作品进行展示。

幼儿园国际爱牙日活动策划【三】

今年9月20日是第28个国际爱牙日,结合今年爱牙日的主题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副主题呵护孩子,预防龋齿,建议连锁园准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树立口腔保健的正确意识,养成口腔清洁的好习惯,争做无龋好儿童。

具体活动参考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1. 幼儿了解自己的牙齿并知道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识。

2. 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 教师带领孩子们布置爱牙日主题环境,让幼儿了解爱牙日的来历。

2. 请家长接送孩子时和孩子一起通过看板报了解爱牙日的相关信息,为孩子准备好牙具,写上姓名,带来幼儿园。

3. 幼儿知道故事《小熊拔牙》和《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三、活动程序

介绍牙齿的作用牙医指导怎样保护牙齿活动讨论与活动总结。

四、活动形式

讨论交流、操作体验活动。

五、活动过程

(一) 活动前讨论:

1.你知道牙齿的作用吗?

2.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

3. 在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 请专业牙科医生为小朋友上课。

1. 牙齿的作用:

(1)咀嚼 。

(2)帮助发音 。

(3)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4)有利于恒牙的萌出及恒牙列的形成 。

2. 不好的习惯:吃手指、咬异物、经常吃甜、糯、软、粘的东西。

3. 换牙期要注意什么:

(1)多咬硬物。

(2)少吃甜食,多吃谷物、蔬菜、水果、奶类、鱼、瘦肉以及纤维性食物。

(3)吃东西时做到双侧咀嚼。

(4)改掉不良的习惯(如:舌习惯、唇习惯、口呼吸)。

(5)白天不可过渡疯玩,这样容易导致紧张,引起夜磨牙、深覆合。

4. 保护牙齿

(1)牙刷的使用用短毛牙刷,尽量不要用电动牙刷。由于细菌会在牙刷上滋生,所以建议牙刷要1个月换一次。

(2)牙膏的使用使用儿童牙膏,不可以用美白牙膏,在刷牙过程中不能吞咽牙膏。

(3)刷牙的方法:

①刷牙顺序是先刷外面,再刷咬合面,最后刷里面。

②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里,按着顺序里里外外刷干净。

③每个部位要重复刷8~10次,全口牙刷干净需3分钟。

(4)漱口的方法把水含在口中通力鼓动腮帮子(示范正确漱口方法)

(5)定期去医院检查。

(三) 幼儿跟着牙医一起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的顺序及方法;

(2)学念儿歌《我会刷牙》;

(3)幼儿手拿牙刷,边念儿歌,边练习刷牙。

(四)课后请牙医为每位孩子检查牙齿。

六、活动结束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篇5

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内蒙古乌海 01600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乌海市海勃湾区4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其龋齿的患病情况,实施预防保健措施,以达到对儿童牙齿的保健目的。方法 对乌海市海勃湾区4所幼儿园1278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 辖区4所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为34.35%,填充率为17.77%,女孩的患龋率高于男孩。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患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呈增长趋势。结论 应加强本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宣传,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治疗龋齿。预防乳牙龋齿发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加大防治力度,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

关键词 ] 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8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 )-0039-02

龋齿是一种危害儿童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并呈现出高发趋势[1],应该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为掌握乌海市学龄前儿童牙齿患龋情况,进一步提高我市龋病的预防和治疗,现对2011年9—12月我市海勃湾区博研、海拉路、区幼、娜荷芽共4所公立、民办幼儿园的1278名学龄前儿童牙齿患龋情况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内容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9月—2011年12月间乌海市海勃湾区4所幼儿园共1278 名儿童为调查对象,年龄为3~6岁,其中,女孩 667名,男孩 611 名,其中患龋齿人数为439人,女孩237人,男孩202人。调查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儿童牙齿患龋情况和龋齿充填率。

1.2 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对学龄前儿童牙齿龋病统一诊断标准,由口腔执业医师调整好椅位,在自然光线下用平面口镜、5号探针对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体检,检查遵循有序的原则,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分别进行望、问、探、叩、触的检查并将检查数据录入计算机系统。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率的比较、患龋情况与年龄的关系采用统计检验方法(χ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龄前儿童牙齿患龋及填充状况

统计结果显示(表1),1278名受检学龄前儿童,共查出患龋439人(患龋率34.35%)。3~6岁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患龋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呈增长趋势,且各年龄组的填充率较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龄前儿童男女患龋发病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表2),在查出患龋的439人(患龋率34.35%)中,女孩龋齿237人(患龋率53.99%),男孩龋齿202人(患龋率46.01%)。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女孩龋齿发病率高于男孩发病率,但不明显。

3 讨论

本次实验对乌海市海勃湾区4所幼儿园的1278名儿童进行了龋齿的相关调查,尽管并非整个乌海市地区的调查,但仍具有代表性。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乳牙平均患龋率34.35%,低于全国儿童平均患龋率[2],充填率17.77%。经查阅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的国内文献显示出各不相同的发病率,吉惠华[3] 报道,玉林市21所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为12.04%。谢笑英等[4] 报道,广州市黄埔区7所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患龋率为15.30%。刘英等[5] 报道,银川市兴庆区2所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为63.47%。段瑞凤等[6] 报道,包头市青山区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齿患龋率为62.37%。与上述文献比较,乌海市海勃湾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位于中游水平,此1278名儿童中,龋齿发病率依然较高,治疗填充率较低,应该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3.1在幼儿园中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龋病和儿童口腔卫生关系密切 [7],直接影响到学龄前儿童患龋率的高低,要让幼儿园、家长、儿童高度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口腔执业医师应定期举办相应的口腔健康系列知识讲座,培养儿童口腔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让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3.2平衡膳食保障儿童牙体健康

从膳食的角度,提倡合理营养。学龄前儿童容易出现挑食、偏食习惯,应该多吃且常吃豆类及制品、蛋类、鱼虾、乳类等高钙的食物,可适量补充些含纤维素对牙齿有清洗和摩擦作用且又不易发酵的食物,要限制糖类食品的摄入。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儿童膳食结构,以达到降低致龋危险因素,保障儿童牙体健康。

3.3 在幼儿园中实行综合防治措施

在幼儿园中做好健康教育宣传,正确选用儿童保健牙刷、含氟牙膏,掌握正确的涮牙方法,养成坚持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的良好行为,是行之有效的预防龋齿措施[8]。定期组织口腔检查,在家长知情自愿的原则下,选派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儿童牙科医师在幼儿园对查出的龋病患者及时进行填充、局部用氟防龋措施及窝沟封闭等治疗。对不可逆的牙病要去医院口腔门诊做相应的诊疗,保护牙列的完整性。幼儿园要落实好口腔预防保健综合防治措施。

4结语

从本次调查发现,我市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病率依然较高,治疗填充率较低,应加强本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宣传,引起家长和社会的关注。

[

参考文献]

[1]石四箴.儿童口腔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76.

[2]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吉惠华.3374例学龄前儿童患龋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9.

[4]谢笑英,廖桂桃,麦文英,等.广州市黄埔区7所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2):61.

[5]刘英,马敏,王兵,等.720名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与综合防治模式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0):976-979.

[6]段瑞凤,孔二廷,李军,等.包头市青山区8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齿状况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学报,2011,35(4):197.

[7]林振芬.乳牙龋病与小儿口腔卫生行为关系的临床探析[J].医药前沿,2012,25(34):139.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篇6

【关键词】幼儿园5岁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习惯;预防龋齿;经验总结

龋齿为3岁到5岁儿童的常见性口腔疾病[1]。该病发生率较高。根据2005年统计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五岁儿童的该病患病率约为66%。该病对儿童的危害比较大。不仅会影响到儿童的咀嚼及消化。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错颌畸形。对儿童的身体健康以及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讨对于儿童性龋齿病的预防措施[2]。本文通过培养幼儿园5岁儿童口腔卫生和保健习惯,以及预防龋齿措施教育进行经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2年2月时,我园5岁儿童共计78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人。记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男童24人,女童15人。以上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通过幼儿园的保健医生,按照龋齿的标准检查方法及流程。给幼儿园5岁的儿童依次实施口腔检查。同时记录其龋齿情况。之后,给儿童发放“口腔保健行为调查问卷”。带回家经家长填写之后收回存档。给对照组采取日常普通教育措施。而对实验组的儿童进行口腔卫生及健康教育的指导。以及培养其口腔卫生的保健习惯。主要有:使用模型为儿童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并逐一进行指导。要求儿童们早、晚于家中刷牙。中餐之后于幼儿园内刷牙。使用含氟的牙膏。给儿童和家长积极设置关于口腔健康的知识讲座。同时给予其有关的科普材料读物。要求家长对儿童定期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每年至少数量一次。努力做好龋齿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对于第一恒磨牙在萌出时要及时实施窝沟封闭。要求家长尽量控制儿童食用糖分高。或者是容易造成粘贴牙面的有关食物。在食用之后立刻刷牙。儿童的饮食一般为粗细合理搭配。教育其晚间睡前进行刷牙,且之后不允许再进食。在2013年2月之后。再次给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儿童实施口腔内龋齿检查,以及口腔保健行为调查问卷。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并总结。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实验前儿童龋齿状况及问卷结果。5岁儿童参与检查的数目共78人。患龋齿21人。患龋齿率26.9%。龋失补牙数共25颗。龋均1.2。龋充填率15.3%。33.2%儿童每日刷牙次数大于等于两次。56.1%儿童每日只刷牙一次。10.7%儿童平常很少刷牙。平均每日的刷牙次数小于1次。62.5%儿童常食用甜食。25.7%家长常监督其刷牙。68.5%家长偶尔监督其刷牙,5.8%儿童未监督其刷牙。17.2%儿童于近两年内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

2.2 实验后儿童龋齿状况及问卷结果。

2.2.1 实验组相应情况。该组被检39人,实验组患龋率23.1%。龋失补牙数12颗。龋均1.3。龋充填率50.3%。实验组儿童与实验之前情况进行对比。患龋率没有显著差异。龋均显著降低。龋充填率则显著升高。实验组所有儿童每天刷牙超过或等于两次。35.8%儿童经常吃甜食。47.6%家长常监督其刷牙,52.4%家长偶尔监督其刷牙。95.4%儿童于近两年中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

2.2.2 对照组相应情况。对照组被检39人。对照组患龋率38.5%。龋失补牙数23颗。龋均1.5。龋充填率35.7%。45.2%儿童每天刷牙超过或等于两次。65.4%儿童经常吃甜食。23.1%家长常监督其刷牙,58.2%家长偶尔监督其刷牙。18.7%家长从未监督其刷牙。63.5%儿童于近两年中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

2.2.3 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应情况对比。实验组较对照组而言。其每天刷牙超过或等于两次的概率和家长监督刷牙比例,以及近两年中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的概率明显升高。同时常食甜食比例显著降低。同时,实验组的儿童在口腔保健习惯及行为方面和两年前对比。其每天刷牙超过或等于两次的概率和家长督促儿童刷牙比例。近两年中牙医求诊大于等于一次的比例均显著升高。经常吃甜食的儿童比例显著降低。对于预防龋齿取得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五岁的儿童处于即将迈入乳恒牙的交替时期[3]。同时,此时的儿童有着快速发育的智力。也是学习知识以及掌握一定程度技能的关键时期。幼儿园为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中儿童每星期有五天的时间,且每天8到9小时于幼儿园中度过。据研究证明如果对儿童在此时实施积极和有效的预防龋齿措施。则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发生龋齿的几率[4]。儿童养成良好健康的口腔卫生习惯能有效地减少该病的发病率。因此可以让儿童自主选择有益于口腔保健的一些科普类读物。同时对儿童的口腔卫生实施一定的“幼儿园-儿童-家长”宣教[5-6]。这样可以使其培养出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尤其是能够收到良好的防龋齿效果。由于龋齿的病因较为复杂,而且影响到儿童的龋齿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含有不良刷牙的习惯以及饮食习惯[7]。本文通过研究对幼儿园中实验组的儿童进行正确刷牙方式的指导。以及对其日常刷牙习惯和健康饮食的培养。要求家长定期带孩子求诊牙医,进行口腔的健康教育以及卫生保健的习惯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综上所述,通过对幼儿园培养5岁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习惯与预防龋齿的经验总结,能够明显降低龋齿发病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李柳茵,梁少林,韦雪香,等.3-4岁儿童龋齿病调查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30(8):231-232.

[2] 白亚丽,王新元.饮食习惯与龋齿的预防[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93.

[3] 马卫平. 5424名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51-352.

[4] 金樱子,康桂花.幼儿园儿童患龋齿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0):143-146.

[5] 温春花. 2956名3岁~6岁学龄前儿童龋齿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8(10):274-275.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篇7

一、幼儿园体弱儿管理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差 

体弱儿在幼儿园时,保教人员对其只注重基本安全的保障,很少会有进一步的观察与关心,还有很多幼儿教师更加关注对幼儿的教学任务,认为对于幼儿的保育工作会有专业的保育工作人员负责,然而保育人员对于自身责任的认知不足,把园内的卫生清洁工作当作主要任务,因为幼儿园的管理人员会对园内卫生进行检查。由于所有园内幼儿都统一照顾,从而忽视了对体弱儿的照顾。使其生活日常就都只由保健医生进行观察。 

2.体弱儿的膳食营养不完善 

就目前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的情况来看,首先,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导致孩子喜欢吃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让孩子养成了挑食,偏食的习惯,导致幼儿园为孩子们安排符合营养搭配的餐点就容易被孩子忽视,所以肥胖、低体重的体弱儿数量增多,其次,由于幼儿园食堂为体弱儿童准备的营养膳食数量少,但是花样太多,因此,就需要花费厨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样就增加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3.幼儿园与家庭,医院缺乏一致 

幼儿园,医院,家庭三方面都有著紧密的联系,但是却缺少一致性,不能更好的形成合力。第一,对于幼儿园,只进行单方面的教学,导致事半功倍。第二,就家庭而言,一方面,每个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致使教育方式也就如出一辙,另一方面,有些家长由于孩子自身身体状况不佳,不愿多说,使得幼儿园缺少与家长之间的交流,造成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教育存在很大差别。最后,就医院而言,家长只有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才会去医院,平时很少进行身体检查,所以家长很难发现孩子生长迟缓的情况。基于此,要考虑家庭,幼儿园,医院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去进行充分的利用,完善幼儿园体弱儿童的管理模式。 

二、幼儿园体弱儿管理的解决策略 

1.家庭,医院,幼儿园多方沟通 

在进行幼儿园体弱儿管理过程中,医院,幼儿园,家庭这三方的配合极其重要,无论任何一方的不利因素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幼儿园要再在尊重,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取得与家庭,医院更多的沟通与合作,从而得到医院与家庭的配合。要想得到更有效地教学方式,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双方之间要多进行沟通,才会有更为默契的教育合作。第一,进行口头交谈,例如,电话,讲座,面谈等。第二,书面的交流,例如,幼儿园要详细记录幼儿成长手册,园报等能够体现幼儿在园内的生活状态与学习状态。第三,网络交流,幼儿园应设立家长QQ群或微信群,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与此同时,在幼儿园网站开设《体弱儿》专栏等。 

2.搭建平台,多开发实践性活动 

实践活动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医院与家庭三方的合作。因此,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开展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活动,资源共享,更好地推进幼儿教育活动的进行。首先,利用各种媒介的宣传力度,完成活动内容及含义的推广,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例如,开展图片展示,幼儿绘画大赛,幼儿健康知识竞赛,情景表演等。其次,开展助教性活动,更好的挖掘医院与家庭所存在的优势,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进行助学项目。比如“水果拼图”,“营养师在身边”,“和妈妈学做家务”等配合性活动。再次,进行协同性活动,家庭,医院,幼儿园三方要进行一致的教育,园方要积极鼓励家长与保健医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比方说,开展阳光亲子运动会,营养分析,家长开放日,我是小医生等活动。最后,渗透性活动,幼儿在幼儿园中要进行日常保教活动,要注重活动中的潜在影响力。例如,早操,午操,教学游戏等,这些保教活动在欢乐的时光中不知不觉就能让幼儿参与到锻炼活动中。 

3.进行运动、饮食、睡眠的干预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体弱儿的体质,仅仅使用药物治疗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体弱儿体质差,不光是遗传因素导致,还有运动量少,饮食不合理,不好的睡眠习惯这些原因造成的。基于此,为了其能够更健康的成长,要以体弱儿自身特殊的体质,找到其体弱的源头,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睡眠,运动,饮食的调整。运动方面,由于体弱儿生长发育迟缓,运用合理科学的运动方式,会使其骨骼肌肉的发育更快。对于体弱儿的特殊体质,找到适合其运动的方式,调整运动量,并创新运动游戏,增加幼儿的运动兴趣。饮食方面,体弱儿中存在消瘦,低体重,肥胖的情况,所以合理的膳食搭配是最关键的,幼儿不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只会选择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这样就会造成其不良的饮食习惯,所以要制定合理食谱,改善幼儿的饮食习惯。睡眠方面,幼儿园保教人员会组织幼儿进行午睡,对午睡实行科学调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更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睡眠质量,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弱儿童为保健的重点对象,要加强医学监护,使其得到应有的保护与治疗,重视体弱儿童的幼儿园管理工作,从睡眠,运动,饮食三方面进行调整,得到更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加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得到双方一致的教育方式,使体弱儿童有一个更优秀的学习成长环境,从而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萌泥.郑州市私立幼儿园卫生保健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7,04:415-418. 

幼儿园保健医生论文篇8

【关键词】幼儿园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幼儿园是幼儿集中进行保育与教育的地方,一般接纳3-6周岁的幼儿。幼儿园的任务就是让幼儿的身体、智力以及心情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1]。但是由于幼儿的抵抗力较差,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加上在幼儿园中的传播可能出现大范围的幼儿健康问题[2]。为了保证幼儿在幼儿园中得到健康成长,本文加强对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健康保健的幼儿园儿童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0例男童65例,女童65例,年龄在3-6岁之间,平均年龄(4.12±0.11)岁。对照组130例男童70例,女童50例,年龄在3-6岁之间,平均年龄(4.13±0.09)岁。两组幼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预防控制措施。

实验组采用全面的预防控制措施,具体措施:①幼儿园成立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落实每个部门、每个班级的具体职责。该领导小组由园长、保健老师、后勤组成。②全园需要提高对疾病控制的认识,重视幼儿园的卫生工作,定期进行传染性疾病的而研讨,将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纳入到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幼儿园需要加强对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通风,必要场所需要每天消毒。尽量避免组织幼儿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教育幼儿在注意个人卫生,要使用流动的水洗手,嘱咐幼儿在打喷嚏、咳嗽时要清洁手,不可共用餐具。如果发现幼儿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就医[3]。幼儿园保健室需要定期消毒[4]。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使用合理均衡的饮食结构,加强幼儿的户外锻炼,保证足够的休息。③建立幼儿园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一旦发现出现异常,各班班主任需要每天了解幼儿健康状况,发现疑似传染病的幼儿需要立即通知保健老师和幼儿园领导。发现幼儿身体不舒服或者出现高热立即隔离并通知幼儿家长。记录好每日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好患儿的家访工作。加强幼儿园消毒。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出现传染性疾病的例数,包含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皮肤粘膜感染、腹泻、手足口病。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对照组呼吸道感染3例、胃肠道疾病4例、皮肤粘膜感染4例、腹泻5例、手足口病3例,实验组呼吸道感染1例、胃肠道疾病1例、皮肤粘膜感染1例、腹泻2例、手足口病1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幼儿园儿童由于抵抗力差,自身免疫力低下,群体性的学习与生活容易引发传染性疾病。幼儿园儿童有着特殊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加上身体原因,容易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因致病因素感染疾病,加上幼儿免疫系统不完善,加强对幼儿园儿童的传染性预防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为了能够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减少疾病对幼儿的干扰,在幼儿园相关工作中需要重点考虑到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将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考虑到幼儿园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包含环境、药物管理、饮食管理以及日常生活习惯管理。针对幼儿园部分特殊区域需要做到定期的消毒[5]。药物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免疫力。饮食管理也是希望通过从食物的角度提高幼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日常生活习惯管理是培养幼儿具备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幼儿勤洗手等等,有效遏制传染性疾病在幼儿园中的传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呼吸道感染3例、胃肠道疾病4例、皮肤粘膜感染4例、腹泻5例、手足口病3例,实验组呼吸道感染1例、胃肠道疾病1例、皮肤粘膜感染1例、腹泻2例、手足口病1例,对照组总发生率14.62%明显高于实验组4.6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采用全面的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提高幼儿抵抗力有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英杰.儿科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5,52(25):3569-3570.

[2]张秀莲,刘宇春.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3(04):162-163.

[3]虞晓燕.儿科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52(17):2369-237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