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8篇

时间:2023-03-14 15:07:04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项目管理 ;课程资源;评价;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9-0188-02

Design on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XUAN Cui-xian

(Jinhua Polytechnic,Jinhua 321013,China)

Abastract: Curriculum resources evaluation is important to measure resource appl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takes computer courses for example, proposes design idea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main evaluation member, the evaluation process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various forms of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feedback through evaluation system on teaching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pplication and online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re improved.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网络课程资源评价,是衡量网络课程资源应用效果、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从精品课程,到资源共享课、SPOC课程、MOOCS课程,课程资源类型不断丰富、资源形式越来越精细化,同时,随着网络课程资源的更新和访问人数的递增,课程资源的数据量不断增加,海量资源数据的有序管理和有效应用,成为高职院校网络资源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结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多年项目教学实践经验,以计算机类专业网络课程为例,探索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设计和开发,通过多通道、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打造在线课程资源评价系统,促进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1 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结构

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管理,是以实施项目教学的课程为研究对象,即网络课程资源分解为一个个项目/任务,学生围绕教师的项目/任务,在资源平台中下载、查阅相应的学习资源,完成设计方案、过程性文档、项目成果的提交、评价,并在此过程与教师,同组成员之间通过平台进行互动。因此,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结构包括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资源。其中项目前资源,主要包括项目相关的行业资源、岗位资源、项目研究方法指导;项目中资源,主要包括素材资源、方案撰写指导性文档、各文档模板、精品案例等;项目后资源,主要包括习题测试、成果资源等。

2基于项目管理的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设计

2.1评价主体多通道管理

课程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即评价主体,主要包括任课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中,分别为这三类评价主体设立三个系统登录的通道,授予不同权限。其中教师通道主要功能包括:浏览历史项目、项目、审核项目、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评价项目中扮演的岗位角色、 成果评价;学生通道主要功能包括:选择项目、提交方案、提交成果及文档、成果评价;企业通道主要功能包括:浏览项目资源、方案评价、学生的岗位角色评价、成果评价,作为“专家”通道成员。为了便于各评价主体的身份管理,增设了“超级管理员”通道,该通道对各评价主体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2.2基于项目管理的评价流程

项目管理的流程以教师为第一主体,模拟科研项目中的“项目申报项目结题”的流程,由教师、学生小组成员、企业专家共同完成。以“WEB项目开发”网络课程为例 ,教师项目主题,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申报项目,教师审核组团;学生小组根据项目主题,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类素材资源和文档规范,完成项目方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对方案进行打分和描述性评价,如果成绩合格,则进入学生根据方案完成具体的制作、开发等实施过程,最后向系统提交页面设计效果图和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源程序、成品演示文档,项目总结报告等;由校内教师、企业专家、组长对成果进行打分和描述性评价,如查项目最后的总评合格,则项目进入结题状态,否则学生小组继续完善作品及文档资源,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项目管理的项目教学及上交资源评价流程

2.3 基于资源分类的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

项目教学过程性文档和成果,根据提供的评价标准,基于项目管理的流程进行打分与评价。资源平台共享的学生测试类的资源,系统自动批卷并给出分数。对学生作品和教师提供的项目案例资源,除进行打分外,根据指标进行不足和特色等内容的描述性评价。如项目作品的评价表如表1所示。

2.4 评价结果的汇总与反馈

评价结果通过系统的统计功能进行,汇总的方式多样,包括统计数据表、柱状图表、积分排名、定性描述评价等多种方式。各评价主体及校内管理人员,获知反馈信息的渠道包括从系统中看到实时动态数据的更新,汇总信息表等。与传统人工的汇总与反馈手段相比,运用信息化平台能更准确、及时的呈现汇总与反馈信息,并能通过平台数据的持续更新,得到进一步提高或完善的数据,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的可持续建设。

3应用实践与效果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为例,开发了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实践平台,平台集中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核心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基于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项目前、中、后的资源归类与展示,并对教学过程实施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的、从项目到项目结题的项目教学过程,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形式,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通过系统共同实施定性和定量评价。通过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的实施,近年来在线课程的访问率提高迅速,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增加多,所在专业毕业生在省厅统计的毕业6个月就业起薪调研中位居学校各专业前茅,学生适岗能力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基于项目管理的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从多元评价主体、项目教学中的资源应用过程分阶段、分资源类别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并通过系统及时多种形式的统计与反馈,有效提高了资源的访问率和师生互动、校企互动效率,也有利于提高网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宣翠仙,龚永坚,王成福.高职院校SECI-CDIO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21-123.

[2] 廖克顺.项目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99-103.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QL Server2005 课程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43

SQL Server2005和是很多IT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其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可以使用编写应用程序的前端部分。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数据库管理与开发能力。

从高职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程序设计语言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就成了该门课课程教学的关键。笔者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主线,阐述了全面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和表创建及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通过对一个完整应用系统开发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继而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能力。

一、教学总体设计

SQL Server2005和课程教学设计中,首先应明确教学任务、教学实施方法以及学生应该达到的专业能力。教学任务围绕学生应达到的专业能力,要求学生首先能够完成一个后台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然后通过的教学学生完成前台管理开发。教学方法是带着问题边学边做、层层递进、举一反三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法。而笔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最终项目是实现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其功能实现包括相应信息的编辑、各种查询和排序和系统维护。功能菜单如下:学生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维护。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实例

对于数据库,学习内容包括数据库设计与对象创建、数据库数据管理及应用、数据库数据维护、数据库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等。建立教学实例以及对应的子项目,将实例融入分解成几个子项目(见表1)。建立项目与任务学习的对应关系(见表2)。

对于,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过程设计、窗体界面设计、数据库访问技术,包含的常用类有:Connection类、Command类、Data Reader类、Data Adapter类和Data Set类,实现对数据库访问连接的步骤。在其中讲解项目的创建、类的添加与设计,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二)课堂教学

要尽量将“教”转移到“学”上。避免整个课堂大满贯,及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课程知识及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能力。课堂教学主要分为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实训,其中,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训的课时比例为1∶2。上课前,分析本次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明确哪些任务知识点需要老师边讲解边现场编程。

课堂上的讲授不断提出任务,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学生参与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寻找一切可能的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在讲新知识前,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由问题带出任务,如要建立学生信息表,先与学生讨论需要哪些必要的信息,如学号、姓名以及相应的数据类型的意义和如何定义,就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在学习数据库时候,学生有的还不是很明白这个数据库的作用,可以先给学生看到一个完整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对数据库的操作,然后再讲解通过创建界面,使用连接数据库,让学生明白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

另外,应优化教学内容,淡化语法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必要侧重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语句和语法的详细讲解,把实例项目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在实例代码窗口中渗透语法和句法,将知识通过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至于感觉杂乱、抽象、无整体逻辑,使学生在工程项目中去掌握语法规则,不但能促进学生正确掌握语法,还能让学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训项目任务

SQL Server2005和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且高职高专的学生对实践操作类课程的热情较高,项目任务布置时,应该明确实训的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完成时间,引导学生独立操作,学会分析归纳使用到的知识点,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巩固复习。每一个实训项目按照课堂的实例步步深入,通过一个个实训项目的层层推进,让学生明白该项目的整个软件开发过程。

在教师课堂演示实例后,布置学生完成课内的实训任务环节,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情况、学习主动性等存在的问题。教师这时就要在课堂进行巡回观察指导学生的操作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普遍错误,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帮助,分析解决,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解决的新思路、新的方法给予奖励,并请学生演示,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软件编程思维。

(四)总结与考核

总结评价考核分为:过程总结评价与终结总结评价相结合,过程性总结评价占50%,终结性总结评价占50%。每个子项目的完成都进行一次总结和讲评,对项目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总结会上与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最后教师进行点评,从中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同时,实训任务完成,根据其学习情况、操作的熟练程度给学生一次平时成绩。学生学习完成所有知识后,安排学生2周到3周时间完成课程项目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为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内容与本学期的实训任务相似。最后,学生应该提供《项目开发总结报告》及作品,总结报告包括:设计思想、设计过程,回顾所学的知识,得出的经验和体会。

三、教材选择

教材应该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教材体系结构。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教材应把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好是在项目中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去理解抽象晦涩的概念。

四、拓展设计

除了学习,还可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自学掌握目前较常用其他的前台开发工具,如 或者JSP等。这一阶段以学生自学为主,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实现远程登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效果与总结

教学中学生参与到项目实现,以学生较容易的内容进入知识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学生通过实践从中获取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编程的能力。

教学法不是单一的,它往往是多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根据课程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教学条件,将多种教学方法紧密地结起来,大胆进行教学法的尝试,善于总结,让学生不把学习为一种负担,这样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引涛.项目递进驱动教学法在SQLServer2005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08(7)

[2]顾益民,高峰.项目教学法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2008(11)

[3]尧有平,韦抒,李士丹.课程整全与综合教学法相结合的实践[J].广西教育,2008(3C)

[4]廖继红.项目任务教学法在SQL Server2005课程教学设计[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5]王伟娜.浅谈高职高专“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J].福建电脑,2010(5)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篇3

按照训练处、政治处、后勤处不同机关部门,教研室、图书馆、信息管理中心、学员队、学兵队等不同基层单位设项,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职能,确定教学建设与管理范围。这样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把院校建设和管理与机关各部门、基层诸单位的责任、权限,平时的工作状况、工作效率结合起来,实现建与管的平衡发展和有机统一。教学建设与管理模块整体设计见表1。

2模块设计重点

从表1看出,机关各部门、基层各单位共设计教学建设与管理大项355项、次项692项,其中训练机关、教研室、图书馆、信息管理中心共设计大项210项、次项496项,分别占设计大项、设计次项的59.15%和71.67%。之所以如此设计,主要是考虑要在保证建设与管理设项方面尽可能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的同时,应将训练机关、教研室、图书馆和信息管理中心作为设计建设与管理模块的重点环节。教务科(办)和教研室建设与管理项目要素见表2。

3模块设计特色

根据学校以往自主设计开发“课程质量评估系统”、“双向评价系统”、“教学工作评价系统”等教学管理软件的体会和经验,针对“教学建设与管理模块”功能需要,在本模块设计方面主要体现以下特色[1-4]。

3.1建设与管理任务相衔接。院校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工作,其中教学建设与管理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从院校管理者的角度讲,各部门和基层单位必须向教学建设和管理聚焦,为教学建设与管理出力,做教学建设与管理的主人。基于此,我们在设计该模块时,针对各部门和基层单位的特点和实际,为各部门和基层单位赋予了与其工作职能相对应的建设和管理任务。以训练处教务科(办)为例,1.11设计了教学过程管理表系教研室填报项目,在教研室也相应设计了10.8教学过程管理登记项目。这样设计的真正目的是,把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有些建设项目信息在基层单位无法汇总,从机关管理职能角度讲又需要时,在相应机关的建设与管理项目设置登记项目,又如1.5.12教务科(办)课程标准执行情况登记,包括:年度、专业、培训层次(本科、学兵培训、其他)、课程标准名称、计划学时、执行学时、执行百分比(%)、登记日期,并要求实现电子表格汇总、查询。

3.2大项与次项小项相结合。在设计该模块时,每每遇到多层级建设与管理的情况,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采取大项与次项小项相结合树状管理结构,将建设与管理任务层层分解。如将教务科(办)1.5课程建设管理大项,分解为1.5.1课程建设规划编写登记、1.5.2课程建设计划编写登记、1.5.3主干课程建设计划编写登记、1.5.4非主干课程建设计划编写登记、1.5.5“讲习合一”教学课程建设计划编写登记、1.5.6“模拟病人”教学课程建设计划编写登记、1.5.7课程标准建设管理、1.5.8主干课程标准编写登记、1.5.17教员课程教学设计登记等18个次项,其中1.5.17项又分解为1.5.17.1主干课程教学设计编写登记汇总、1.5.17.2非课程教学设计编写登记汇总、1.5.17.3“讲习合一”教学课程教学设计编写登记汇总、1.5.17.4“模拟病人”教学课程教学设计编写登记汇总4个小项。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篇4

Design on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Evaluation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XUAN Cui-xian

(Jinhua Polytechnic,Jinhua 321013,China)

Abastract: Curriculum resources evaluation is important to measure resource appl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tructure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takes computer courses for example, proposes design ideas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From the main evaluation member, the evaluation processes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various forms of evaluation, analysis and feedback through evaluation system on teaching resources are discussed.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pplication and online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re improved.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sources; evaluation; system; design

网络课程资源评价,是衡量网络课程资源应用效果、网络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网络课程从精品课程,到资源共享课、SPOC课程、MOOCS课程,课程资源类型不断丰富、资源形式越来越精细化,同时,随着网络课程资源的更新和访问人数的递增,课程资源的数据量不断增加,海量资源数据的有序管理和有效应用,成为高职院校网络资源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结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多年项目教学实践经验,以计算机类专业网络课程为例,探索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设计和开发,通过多通道、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打造在线课程资源评价系统,促进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1 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结构

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管理,是以实施项目教学的课程为研究对象,即网络课程资源分解为一个个项目/任务,学生围绕教师的项目/任务,在资源平台中下载、查阅相应的学习资源,完成设计方案、过程性文档、项目成果的提交、评价,并在此过程与教师,同组成员之间通过平台进行互动。因此,基于项目管理的网络课程资源结构包括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资源。其中项目前资源,主要包括项目相关的行业资源、岗位资源、项目研究方法指导;项目中资源,主要包括素材资源、方案撰写指导性文档、各文档模板、精品案例等;项目后资源,主要包括习题测试、成果资源等。

2基于项目管理的高职院校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设计

2.1评价主体多通道管理

课程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即评价主体,主要包括任课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网络课程资源评价系统中,分别为这三类评价主体设立三个系统登录的通道,授予不同权限。其中教师通道主要功能包括:浏览历史项目、项目、审核项目、评价学生的设计方案、评价项目中扮演的岗位角色、 成果评价;学生通道主要功能包括:选择项目、提交方案、提交成果及文档、成果评价;企业通道主要功能包括:浏览项目资源、方案评价、学生的岗位角色评价、成果评价,作为“专家”通道成员。为了便于各评价主体的身份管理,增设了“超级管理员”通道,该通道对各评价主体的个人信息进行管理。

2.2基于项目管理的评价流程

项目管理的流程以教师为第一主体,模拟科研项目中的“项目申报项目结题”的流程,由教师、学生小组成员、企业专家共同完成。以“WEB项目开发”网络课程为例 ,教师项目主题,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申报项目,教师审核组团;学生小组根据项目主题,利用平台提供的各类素材资源和文档规范,完成项目方案,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对方案进行打分和描述性评价,如果成绩合格,则进入学生根据方案完成具体的制作、开发等实施过程,最后向系统提交页面设计效果图和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源程序、成品演示文档,项目总结报告等;由校内教师、企业专家、组长对成果进行打分和描述性评价,如查项目最后的总评合格,则项目进入结题状态,否则学生小组继续完善作品及文档资源,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项目管理的项目教学及上交资源评价流程

2.3 基于资源分类的定性与定量综合评价

项目教学过程性文档和成果,根据提供的评价标准,基于项目管理的流程进行打分与评价。资源平台共享的学生测试类的资源,系统自动批卷并给出分数。对学生作品和教师提供的项目案例资源,除进行打分外,根据指标进行不足和特色等内容的描述性评价。如项目作品的评价表如表1所示。

2.4 评价结果的汇总与反馈

评价结果通过系统的统计功能进行,汇总的方式多样,包括统计数据表、柱状图表、积分排名、定性描述评价等多种方式。各评价主体及校内管理人员,获知反馈信息的渠道包括从系统中看到实时动态数据的更新,汇总信息表等。与传统人工的汇总与反馈手段相比,运用信息化平台能更准确、及时的呈现汇总与反馈信息,并能通过平台数据的持续更新,得到进一步提高或完善的数据,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的可持续建设。

3应用实践与效果

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为例,开发了基于项目管理的工程实践平台,平台集中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专业实施项目教学的核心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基于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项目前、中、后的资源归类与展示,并对教学过程实施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的、从项目到项目结题的项目教学过程,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形式,由教师、学生、企业专家通过系统共同实施定性和定量评价。通过信息化教学评价方法的实施,近年来在线课程的访问率提高迅速,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增加多,所在专业毕业生在省厅统计的毕业6个月就业起薪调研中位居学校各专业前茅,学生适岗能力得到提高。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工程认证;项目管理;案例讨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1课程概况

传统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和对学生知识传授的直接性,忽略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差,进入社会适应性不强[4],而工程认证的培养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5],增加了对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工程认证提出毕业生具有项目管理能力,使得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成为工程认证的重点关注对象。项目管理是一门集工程、管理、技术、经济、法规等众多学科内容为一体,同时兼具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课程。它不仅涉及工程技术、人员管理、成本分析、风险规避等专业的内容,而且与国家政策和法规等密切相关。显然,传统单一的板书或PPT授课方式虽能使学生掌握项目管理课程的知识架构,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开展面向工程认证的项目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势在必行。

2工程认证下课程教学目标设定

传统课程目标主要突出对整个课程的九大知识领域中的了解或者掌握情况,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有较完整的认识;掌握项目范围确定、时间排序、成本分析、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沟通协调、风险管控、采购规范等相关内容;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练习,综合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进行项目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与传统目标相比,工程认证背景下,则更加注重对课程支撑点的体现。由工程认证标准可知,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需要体现出该课程所支撑的我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所列的十二项毕业基本要求的一个或多个指标点[6]。结合本专业项目管理所支撑的两个指标点提出本课程的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具备人力资源规划、团队组建、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能按需求独立或团队完成工作,胜任团队成员角色和责任,充分发挥作用;(2)掌握项目成本经济分析与决策方法。能对项目成本进行估算和控制,结合时间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等相关知识实现项目分析与决策。教学目标设定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将围绕着这两个指标点的实现进行来进行案例设计,要求学生在掌握项目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这两个目标的达成。

3案例讨论驱动式教学实施过程

为适应工程认证人才培养需要,结合项目管理课程特点,本文提出工程案例讨论驱动式教学设计课程改革。采用“案例选择——团队组建——总结与阐述——组间答辩——评价与反思”的思路进行。具体实施过程如下:3.1案例选择案例选择对目标达成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案例教学内容上要充分考虑项目管理课程所要支撑的指标点和所需要达成的目标,选择支撑目标1或目标2的完整工程项目作为案例。3.2团队组建成员的确定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关键。这一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团队组建,确定每组项目经理和成员关系,由项目经理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工,在课堂上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整个过程中要体现经济决策分析。3.3总结与阐述由项目经理对各成员的意见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团队统一的方案,并上台进行阐述。3.4组间答辩项目经理对本团队方案阐述后,通过其他团队成员提问,由项目经理或团队其他成员进行现场回答,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反应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提高案例讨论教学效果。3.5评价与反思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成功的团队进行肯定,对出现的不足进行反思。同时,在案例讨论评价过程中将综合考虑教师评价、团队自评和团队互评的评定模式,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和客观性。

4优点与效果

案例讨论驱动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角色与观念转变,培养学生团队组建和分工合作的沟通能力以及综合分析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后做出决策方案的知识运用能力。亦能培养学生将掌握的项目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实用能力。因此,通过案例讨论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解决问题系统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本科高等教育工程认证专业培养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经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项目管理课程案例讨论驱动式授课模式验证,发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授课方式具如下优越性:(1)学生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得到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好;(2)突出了工程认证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教学主体进行了转换;(3)体现了学生的差异性,培养了学生个体分工和团队合作能力;(4)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和知识总结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积极性;(5)有助于培养学生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 高职 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张晓彬(1965- ),男,山东阳谷人,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旅游教育与管理。(山东 聊城 252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29-02

在时代革新的大背景下,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青睐,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的教育目标精神,高职必须要树立新的培养方向,将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适应时代潮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好地使管理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我们必须思考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本文旨在探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为我国相关方面的教学提出有意义的思考。

一、高职管理学课程特征

采用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辨方法,在高职总体课程的普遍性下,我们来探讨管理学课程自身的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指导性。管理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多样性的联系。管理学不仅是旅游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或是必修课。管理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提供的管理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于本专业或是其他专业同学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如今高职学生上课不积极,逃课率较高,有的就算是去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主要原因就归结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课程内容较为空洞。这就需要设置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来指导实践,吸引学生填充知识空白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管理学恰恰就是这样的课程,它集完整抽象理念与策划、组织、控制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能较好地应用于实践操作。

2.普遍性。管理涉及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影子随处可见,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管理学的认识是不清晰或者是片面的。现在要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系统学习、深刻体会管理学的普遍应用性原理,就必须将管理学普遍性原理与学生现实实际相结合,比如联系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生涯或者如何组织好社团活动等问题。

3.艺术性。管理学表面上让人感觉是比较枯燥的,但其实它是一门带有较强艺术性的学科。何谓管理,简言之就是,管理者以服务被管理者为主要手段,借以领导和组织人们以实现或者达到管理者某种愿望或目的行动过程。因为人是具备社会能动性的,如何统一他们的思想与行动,这就需要好的管理方式、较为高明的管理艺术。另外环境的差异也会导致管理结果的不同,这一点是常常被初学者所忽略的。总之,各种因素导致学生感觉课程难以学进去,同时动手操作起来又相对困难,所以挖掘管理学艺术性的特性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们呼吁管理学课程改革,就说明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只有正确剖析存在的问题改革才有意义。目前高职管理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虽然现在高等教育呼吁教学方式改革,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许多高职院校在课堂上采取的仍旧是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只有教师输出,学生坐等输入,缺少互动,更缺少深层讨论和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思考。即使有些院校采取了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但也只是做了形式上的引进,真正的内涵没有学到,最终产生的作用不大。要是一直采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变得更呆板。

2.案例教学法呆板化。案例教学法是具有启发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通过案例清晰地阐释所要表达的主题,允许学生充分地自由发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案例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的教师选择的案例不能准确地反映主题,针对性不够;有的教师案例语言缺乏生动性,激不起学生心灵的火花。这些问题都阻碍着学生最大限度地吸取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进行案例分析之时,许多教师仅仅对案例做一个归纳性的总结,没有达到教学目标。

3.师生间的互动性差。我国课堂上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教师在上面授课,学生在下面听课,每节课都循环着同一个模式。这种缺乏互动的教学,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而且还受到组织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课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但是许多高职院校给学生提供不了一个良好的实训条件,阻碍了教学效果。

三、高职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为解决当前管理学课程所出现的问题,针对管理学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认为管理学课程教学可以采取项目化教学法。

1.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项目化教学法在实施中可分为模拟、仿真模拟、全真模拟三个阶段,具体实施如下:

其一,模拟阶段。课上实施项目的模拟,让学生熟悉岗位流程、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掌握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整个模拟阶段可分为情景描述、情景分析、任务准备、情景展示、情景评价、教师总结。(1)情景描述: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教师以人力资源部某角色的身份,布置任务。如以北京某旅行社人力资源部招聘科长的身份,为旅行社招聘地接导游员。(2)情景分析:学生分小组,讨论工作思路、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准备的理论知识,然后每个小组把自己的讨论结果展示出来,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需要准备的知识等。如接到为旅行社招聘地接导游员这一任务后,学生一方面研究招聘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招聘材料。(3)任务准备:针对情景任务,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查找资料,进行工作内容的准备。教师讲解学习的思路、学习方法,如围绕招聘应该做哪些工作,像招聘计划的制订、应聘表格的设计、合同的制定等。(4)情景展示:小组针对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完成一部分,也可以完成整个任务,根据任务情况而定。如招聘可以从选拔、录用、评估等方面进行分工。(5)情景评价:一方面是小组之间的互评。其他小组作为应聘人员,对展示的小组进行评价,包括评价整体满意度和评价小组每个同学。另一方面是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小组评价,总结评价的要素,如招聘计划、应聘表格。(6)教师总结:教师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生遗漏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为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明确知识的用途,以及知道以后如何创新地完成工作任务。

其二,仿真模拟阶段。对于课上的模拟项目,学生课下可以进行仿真练习,如作为班长应该如何管理班级。

其三,全真模拟阶段。对于学习的模拟项目,经过仿真练习,可以进行全真模拟。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学生会管理、社团管理、班级管理等。另一方面,通过“结对子”工程与单位合作。具体操作程序:第一步,学校通过理事会,召集需求管理岗位的企业,企业介绍自己公司的情况,以及对实习生的安排、培训内容等打算,然后可以通过面试等形式了解学生,进而选择自己的实习生。第二步,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进入企业,进行观摩学习,这样对于学习过的模拟项目,有机会独立操作,进行实战锻炼。

2.项目化教学法的监控。综合成绩包括终结性考试成绩和形成性考核成绩,其中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综合成绩的70%,满分70分;形成性考核占综合成绩的30%,满分为30分。

其一,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是笔试加技能考核。具体考试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一般为课程结束后的技能考试周。

笔试满分100分,按实际成绩的50%计入综合成绩。技能考核满分100分,按实际成绩的20%计入综合成绩。

其二,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堂考核,满分为100分,按实际成绩的30%计入综合成绩。(1)课堂考勤:主要考查学生到课率,计20分。每次上课任课教师都要严格进行考勤并详细记录考勤情况,如总考勤为32次,则到课率分数=学生到课次数*100/32;有班主任或辅导员签字的事假、病假计入到课次数(须注明)。低于10分的,取消本学期考试资格,可随下一年级继续学习。(2)课堂表现:计30分。课堂表现主要包括发言、听讲是否有小动作、讨论是否对任务有建议、玩手机情况、放学时自己的卫生情况和桌椅摆放情况等,共5项,每项6分,随堂考核。(3)课堂考核:计50分。根据小组完成任务情况酌情给小组分,再根据个人完成任务情况给个人分。

形成性考核成绩=课堂考勤考核成绩+课堂表现成绩+课堂考核成绩。任课教师于第一次开课时向学生公布本实施细则,期末时认真汇总各项考核的相关材料,统计出成绩。

3.项目化教学法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管理学课程项目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的模拟训练为载体,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处理好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的关系。项目教学通过情景描述、情景分析、任务准备、情景展示、情景评价、教师总结几个环节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既掌握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岗位技能。项目教学需要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理论知识。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不佳,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所以项目教学要处理好学生情景展示和教师教授的关系。针对学生情景展示,可以看出他们自己学习理论知识的结果,同时教师应通过总结对知识进行补充,开拓学生思路,授之以渔。(2)注重点评。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就感,学生通过情景展示,如果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就会更加努力,所以我们运用项目教学法,要注重点评。点评一定要注重鼓励,不要打击,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委婉。通过点评,学生知道情景展示需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有待改进,以及应该如何去改进等。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要始终以人才培养为第一发展要务,适应新形势下对需求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信高职的管理学课程通过系列有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瑞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王颖.《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0(3).

[3]姚国荣,陆林.管理学课堂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统计教育,2007(3).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物流管理课程 实施方法

1.引言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课程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合作而实施一项完整项目的过程,是当前教育事业高度关注的一种教学方法。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建立物流实习基地,为学生建造实践平台,也为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现代化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项目管理在航天、石化、电力、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教育界的应用也逐步开始,项目与项目管理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就是目前备受重视的项目教学法,任何的创新与改革都属于项目活动范围之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项目管理就是一种创新型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项目管理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2.项目管理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将课程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后而完成一项完整项目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时,要充分重视项目的选择及教师评估总结,等等,这是搞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项目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的一项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项目管理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在物流管理课程项目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必须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担任着主体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才能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而教师则担任着导演的角色,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提供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及指导学习方法。物流管理课程集中了知识与技能,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1项目计划与准备工作

项目的开始阶段是项目的计划与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项目的准备,另一方面是小组项目的方案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集体交流的方式来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心得与体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学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根据项目要求独自完成相关任务与工作。教师与学生必须根据物流管理课程的特点选取合适的项目,物流管理课程注重的是运输过程,因此必须选择操作性项目。操作性项目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情景与工具,学生完成相关工作并且进行展示。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动能力、合作能力及操作能力。比如物流管理课程中的《配送管理实务》或者是《仓储管理》这些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某些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到仓库或是配送中心,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相关训练,例如拣货或是配送。如果户外训练条件有限的话,还可以在学校的实训中心进行相关的教程实践活动。

3.2学生成立项目小组,组织相关的活动或竞赛。

成立项目小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项目的完成。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班级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但必须让能负责任、有一定能力及能承担义务的学生担任项目负责人,同时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组长,从而方便管理与分配任务。通过小组间的互相配合,为项目的顺利完成创造条件。积极地组织有能力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让学生亲自尝试胜利或是失败的滋味,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利用项目分组,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各项实践活动更加实际化与具体化,使学生能在竞争中激发其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基本知识的学习能力及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提高项目每个阶段的协作兴趣与活动意义。进行分组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能力,从而优势互补,使得小组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自行调节,防止极端情况的出现。学生有着自身的兴趣、能力与特长,项目教学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3.3按照教学相关情况进行设计课题工作。

项目教学课题的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必须按照相关教学资源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包括必要的教学内容、明确的项目主题及有效的设计形式,必须将全部教学内容具体化及细致化,将它们有序、细致地分为各种不同的教学项目,而且项目要素之间必须依照需要配置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其更加实际化,使项目内容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有效的设计形式诠释的理念是规律性、逻辑性及理论性。在理论性实验的基础上,不断验证前人的有关经验研究,从而找到定理定律及逻辑推理的规律,总结与归纳相关的知识点,更好地探索与研究项目,这些设计形式可以很好地帮助项目设计工作。除此之外,一些应用性的设计形式,例如,社会调查、资料查询及专题单元研究,另外还有一些多种形式的综合体,等等,只要是有效的设计形式,都可以应用到设计课题工作中。

3.4项目评价与总结。

当项目实施结束之后,在进行评价工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及教师总评的评价方式,以更好地实行奖励制度,确保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学生自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反思自己的成绩,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职业习惯及学习态度,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互评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认识,使其能够共享学习成果,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项目的主要监督者,其评价的内容是项目的全过程,主要作用是发现问题的实质,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避免他们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碰到难题而停滞不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结语

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项目教学法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教师与学生的效流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克服学科教学导致的知识与技能的脱节,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与技能网络,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物流管理课程中广泛应用项目教学法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这也是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黄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法应用[J].科技信息,2010(18):570-571.

[2]高丹桂.项目教学法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03):68-70.

项目管理课程总结篇8

1.专业结构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主要分为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管理)和自主设立的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有的管理工程专业(部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管理(部分)调整为工程管理专业。2003年4月,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设立得到教育部的批准,从而提升了该专业的学科地位,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另外,为了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部分高校结合其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势领域,在《专业目录》外自主设立专业。在回复问卷的102所院校中,截至2004年,设立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91所,设立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24所,自主设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32所。

2.学校类型

为了了解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院校类型分布情况,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显示,目前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在院校类型上(根据本课题实际我们进行了院校类型划分)主要分布在理工类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综合类院校。设置工程管理类专业的各类院校的具体数量和百分比分布。

二、我国工程管理类专业本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案

我们将1998年7月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及相关资料对工程管理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作了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扩大工程管理专业内涵,使其不再仅仅局限于土木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也可描述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本专业培养方案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投资与造价管理课程、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和物业管理方向课程以及其它相关方向课程。

三、调查情况

1.工程管理专业方向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服务面较宽、涵盖内容广,许多学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后专攻某一方向才可能学深学透;另一方面,专业方向的设置增强了专业的适应性,可满足社会对工程管理某一专业方向特殊人才的需要。为了解目前的工程管理专业重点方向和其反映的社会需求情况,我们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方向进行了调查。工程管理专业是该工程管理类专业中的主体专业,在我们调查的102所学校中,有83所院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下设立有专业方向。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涉及方向较广,但主要方向有房地产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工程造价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等,这些方向与工程建设领域密切相关,这是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工程建设领域的需求无论是绝对量,还是与其它需求相比的相对量,都将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所以,对工程建设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相关方向的建设与发展。[3]

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可以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兼具“工程”和“管理”特色的保证。(1)各方向课程设置我们根据收回的48份教学计划对工程管理专业主要方向的课程设置进行统计,结果如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开设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共1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5。房地产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1,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6%;专业必修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3%;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5%;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6%,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1所示(表中的百分比指此方向中开设某课程的学校占设置该方向学校的百分比)。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共15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08。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4%;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4,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2%;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8%,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的共8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5。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2,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6.5%;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9,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3,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0%;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1,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7%,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3所示。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造价方向的共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14。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5%,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比例如表3-5所示。工程管理方向课程体系在回复48份教学计划的学校中,设置工程管理方向的共6所,平均总学分要求109。工程管理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3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4%:专业必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专业选修课平均学分要求为18,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6%;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27,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主要开设课程及开设学校。(2)各方向学分设置另将各方向平均学分要求及各类课程平均学分占总平均学分的比例整理。

四、课程设置的结构分析

在基础必修课中,开设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学校最多,有28所,占样本的58.33%,其他依次为:开设经济学原理的学校26所,占样本的54.17%,开设会计学的学校24所,占样本的50%,开设运筹学的学校22所,占样本的45.83%。学科基础必修课主要涉及经济、技术、管理基础知识,这部分的学分比重几乎最大,平均学分要求在40左右,所占比重基本在35%左右,说明各学校对该方向学科基础较重视。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和物业管理的学校最多,有18所,占样本的37.5%;开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学校15所,占样本的33.33%;开设专业英语的学校14所,占样本的29.17%。各方向对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基本保持在15-20,占各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15%左右。开设主要方向相关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部分由于学校及方向不同往往差异较大,一些学校选修课程比例小,学生对课程选择余地不大,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必修课中,开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学校最多,有21所,占样本的43.75%,其他依次为:开设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学校16所,占样本的33.33%;开设工程估价的学校15所,占样本的31.25%;开设工程经济学的学校11所,占样本的22.92%。各方向对专业必修课程的学分要求基本在20-30,占各方向平均总学分的20%左右,该部分基本上反映了各方向的特色。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专业必修课程平均学分仅占该方向平均总学分的16.5%,必修课程设置特点不明显,建议增开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在实践课中,设有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课的学校最多,有37所,占样本的77.08%,其他依次为:开设军训的学校31所,占样本的64.58%,开设毕业实习的学校25所,占样本的52.08%,开设认识实习的学校24所,占样本的50%。实践部分的学分要求基本在30左右,占各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25%左右,但在工程造价方向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平均学分要求为40,占该方向总学分平均要求的35%,表明该方向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建构时,应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要使实践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五、结论

(1)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既受学校类型和办学定位的影响,又受办学单位实力制约。方向名称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各有不同,比如,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工程管理方向虽然名称不同,但开设课程及学分结构基本一致。

(2)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主体仍主要依附建筑业,技术平台课程趋同。随着电信网络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的产生,技术平台课程差异将越来越大。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因该专业依附的产业不同,其技术平台课程与方向课程有较大差别。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