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8篇

时间:2023-03-15 14:59:38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篇1

一、传媒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设有11个实验室,实验设备价值1300余万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山东培训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和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挂靠该院。

学院现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分别是教育技术学博士点,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广播影视语言艺术三个硕士点)、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传播学硕士点;另有现代教育技术、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电影四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传媒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7人,另有国内外兼职、客座教授10余人。学院现有本、专科生1700人,研究生249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72人,全日制专业硕士75人,此外还有在职研究生85人。

二、招生专业简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播音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公司、互联网站、电子传媒及其他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能够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采访、编辑和制作以及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与主持艺术概论、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传播学概论、新闻学理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即兴口语表达、文艺作品演播、形体训练、语言学概论等。

主要选修课程:化妆与造型、公共关系学、影视配音艺术、体育评论解说、活动与会议主持、类型节目主持、音乐鉴赏、现代礼仪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要、中国艺术鉴赏、西方艺术鉴赏、社会热点等。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培养目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以培高素质、高水准的从事广播电视艺术类节目、栏目、频道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外艺术史、中外电影史、中国电视艺术史、艺术学概论、文艺美学、素描、色彩构成、速写与构图、摄影技术与艺术、电视策划学、影视语言与导演、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节目编辑、影视特技、数字动画基础、动画艺术技巧、画面造型与影视用光、数字录音制作、电视节目创作、影视美术、影视化装、戏剧艺术、主持艺术、影视表演艺术、音乐基础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五官端正,无形体缺陷,有一定艺术素养;非色盲、非色弱。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影与电视剧剧本创作、影视编导与制作、影视产业策划、影视艺术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艺术创造、鉴赏及选题策划和市场推介营销能力,能在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与营销机构、各类媒体、相关院校、文化艺术市场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剧本创作、选题策划、影视制片、宣传、营销,以及评论、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基础课程:影视学概论、影视文学创作、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艺术学概论、中国文学史精要、创意广告文案策划、影像产品的市场营销、影视编导、视频制作、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经典影片解读、中外戏剧名作解读等。

主要选修课程:艺术传播学、美学原理、艺术哲学、信息与网络技术、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讲、西方文化名著选讲、平面设计、广告创意案例解读、文化人类学等。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掌握影视动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影视动画编导设计、影视动画制作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策划、设计、制作动画作品,具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动画创作人才。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基本学制为四年,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为三至六年。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素描、色彩、创意造型,动画艺术概论,动画人物速写,动画角色造型,动画剧本创作,动画美术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与数字绘画,美术构成法则,中外艺术史,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无纸动画技法,三维动画技法,无纸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艺术学概论,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艺术,动画后期制作与特效,数字雕刻艺术,定格动画,漫画创作,动画衍生品设计开发,广告动画创作,网络技术与网页设计,连环画鉴赏与创作,动画策划与项目推广,插画创作,动画导演等。

招生条件:符合国家招生条件;热爱数字艺术事业和动画创作,有一定美术基础;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非色盲、非色弱。

三、考试时间及考试科目

播音与主持艺术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初试3月2-4日,复试3月5-6日。

初试科目:基本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朗读、模拟节目主持)。

复试科目:综合艺术素质测试(指定稿件播读、即兴评述、现场答问)。

广播电视编导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6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7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影视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影视创作与评论:(1) 电视编导基础;(2) 命题故事编写;(3) 电视栏目、节目分析。

戏剧影视文学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4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3月5日

考试科目:文艺常识、戏文创作与评论

1、文艺常识:含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文学、文化热点、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分析。

2、戏文创作与评论:(1) 分镜头脚本写作;(2) 命题故事写作;(3) 电影评论写作。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类)

报名时间:实行网上报名3月1日中午12点截止。

考试时间: 3月2日

考试科目:彩画、连环画

1、彩画

考试要求:根据考场提供的黑白动画截图,绘制一幅彩色动画图像。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水粉颜料等。

2、连环画

考试要求:根据提供的动画稿本故事绘出连环画片断,采用写实画法,不得采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包括:(1)设计主人公形象;(2)绘制三幅能代表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画面;每幅都应画出边框线并注明顺序号;在每幅下面写出对故事画面的文字描述或角色语言对白(每幅不超过50字)。使用四开横幅素描纸,由考场统一提供;自带画架、画板、三角尺、铅笔、钢笔、毛笔等。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篇2

一、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

我国广播电视的成长道路,经历了漫长的变化与发展。建国初期,广播文艺走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50年代,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自然也还没有电视媒体的出现。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大众的喉舌。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能充当配角。就那个时代的“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视媒体才在真正意义上出现。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这个时期,我们的文艺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电视的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的模式、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还要充分显示音像制作各方面的优势,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体现:1、“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2、“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3“、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4、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5、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壮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6、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7、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二、电视“传播”与“喉舌”意识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媒体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和技术技巧。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视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视台与电台一样,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艺术实践;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必要形式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90-02

艺术实践是中国广播电视文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作为中国广播电视人,笔者对这一重要命题有探讨研究的责任。

然而,这一重要命题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有必要将其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以求对中国广播电视文艺的艺术实践,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一、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第一大层面,是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个理性认知系统,又是一个智力支撑与能量之源的“软系统”。

众所周知,思想认知对于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做好广播电视文艺的艺术实践工作,首先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生命与灵魂。所谓“实践”,指的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各派哲学对它有不同的解释。科学的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此外还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试验、艺术、教育等多种形式。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历史性,人类的全部历史由人类的实践活动构成。”[1]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就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思想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近年来全国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以实践为核心与生命。

同志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实干,注意落实。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2]他强调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实干可以破解一切难题;实干可以使一切办法见效;实干才能抓住并用好一切机遇。一句话:实干就是实践,实践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切工作的贯穿红线。

广播电视文艺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工作,更应当以实践为生命与灵魂。没有实践,就没有真正的广播电视文艺;离开了实践,广播电视文艺就没有了生命与灵魂。这,正是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艺术实践的主要内容

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第二大层面,是艺术实践的主要内容。这是一个“主体工程”与“实体工程”,也是一个“硬系统”。

内容是一切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内容的实践性,是一切事物实践性的具体体现,也是凭借与依托。

广播文艺内容的实践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节目选题的实践性

节目选题的实践性,指的是广播电视文艺节目题材的选择要面向社会实践,并密切为社会实践服务。其中包括紧跟时代步伐,扣紧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焦点和百姓热点,反映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例如中央电视台近年来热播的“星光大道”栏目,其选题就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做到了与平民百姓心贴心,成为老百姓自己的舞台。

选题是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基础与前提,只有选择的实践性鲜明强烈,才能为整个节目艺术实践提供雄厚坚实的基础。因为题材是“文艺作品内容的构成要素之一。即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和发展而确定的。题材选择和处理,与作者的个性、人生经历及文化修养有较大关系,也受制于其情感、思想、艺术理念和创作追求。”[3]

(二)节目思想的实践性

节目思想的实践性,指的是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主题思想,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要力戒思想平庸、陈旧,力求主题新颖、深刻,切中时弊,弘扬主旋律。要反映当前社会的敏感问题,直面人生,与时代实现零距离接触并第一时间对接,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表达群众呼声,替百姓代言。例如电视连续剧《老农民》,就具有节目思想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与点赞。

(三)节目体裁的实践性

节目体裁的实践性与节目选题的实践性、思想的实践性密切相关,换言之,节目体裁的实践性既受节目选题实践性、节目思想实践性的影响与制约,反过来,又为节目选题实践性、节目思想实践。

节目体裁实践性的重点是节目体裁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生命,要“换地气”。广播文艺节目的体裁,主要有广播剧、广播戏曲、广播曲艺(相声、二人转等)、广播小说、广播散文、广播诗歌、广播音乐(声乐、器乐)等等,电视文艺节目的体裁,则主要指“电视剧、电视综艺节目、电视艺术片、电视专题文艺节目,以及音乐电视(MTV)、电视文艺谈话类节目、电视娱乐节目(如游戏类、益智类,乃至新近出现的真人秀节目)等等。同时,电视文艺还应当包括直播或播映的电视文学、电视音乐、电视舞蹈、电视曲艺杂技、电视戏曲、电视戏剧、电视电影,乃至诸多亚艺术电视节目如艺术体操、冰上舞蹈、时装表演等等。”[4]节目体裁的实践性,也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北京电视台的“我是演说家”,上海电视台的“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就紧贴百姓心声,紧连现实生活,实践性特征十分抢眼。

三、艺术实践的必要形式

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第三大层面,是艺术实践的必要形式。这是一个保证系统,也是一项配套工程。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样,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内容与形式也必须同步一体、水融,才能最终实现整体实践性的最大化与最优化。

具体而言,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艺术实践的必要形式,有以下几点:

(一)深入实践第一线

广播电视文艺的采编人员与主创人员,必须走出演播室,深入到实践第一线。在实践中获得灵感与素材,抓准题材与主题。

(二)关注实践第一线

广播电视文艺的采编人员与主创人员,平时必须时刻关注实践第一线,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百姓心声。做到取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三)反映实践第一线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本身,要反映实践第一线火热鲜活的生活,以实践性为生命与灵魂、看点与亮点、支点与情点。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228.

[2]人民日报社理论部.深入学习同志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8.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篇4

1)把自己员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领导的管理方式往往对员工职业压力的影响很大,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从业人员的家庭和生活状况也是需要关注的,不能树立不顾家庭和子女,病得直不起腰还要去写稿的所谓“模范员工”的形象,这样只看到工作,在生活上缺少关心很容易导致员工心理失衡,工作也无法做好。所以领导需要注重员工,把他们当成被关怀和理解的主体,及时对他们的工作以及对其劳动的认可和肯定的评价,领导的支持是广播电视工作者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可以多给员工开展一些文娱活动,例如:单位可以以工会的名义组织一次篮球比赛,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为员工间的情感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采取积极的自预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克服和他人、组织、社会的帮助后,都能努力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同事的关心、朋友的关心还能促进员工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进一步研究,使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还可以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中构建一些广播电视工作室,招揽广大的具有才干的人参与体系的构建,相信思维的碰撞能够使得体系的新思想的成熟度更高。

2)将新理论、新思想应用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中,例如:增长理论,实践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广播电视业具有双重属性,新理论的形成需要许多其他的因素相呼应,不仅是广播电视业自己的发展,适当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强有力的政府计划和公共财政支持也是其新体系形成的影响因素。对于这种构建过程,政策对其发展的影响力大于市场力量的作用,以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地区资源及其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技术发展文化产业聚集区是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战略,十七大中“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思想结合在当今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中,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以先发展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政府给予积极的政策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结合主导型和推进型的方式推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的新篇章。

3)运用“学习,研究,生产”的研究方式来研究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新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发展也有很大的相互关系,从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上来看,运用这种研究方式,有利于改变现有广播电视节目水平低下的现状,研究与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为单位带去高素质、强能力的“劳动力”,这种新型的劳动力,为广播电视艺术领域带来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有助于单位工作观念的更新和出品节目的提高。实践科目的实施也带动了许多学生尽早的适应社会,建立了学生和单位的沟通渠道,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培养储备人才的同时,也便于单位对实习生的考察,这种优良的体系是一个自发的、持续向上发展、最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组织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学习、研究、生产”的体系应该走向更加开放、大胆的实践,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视野,加深学科的交叉运用。这种研究方式关于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的部分策略,必须在广播电视体制逐步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全面实施。

2结论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篇5

摘要:随着广播电视节目专业化和细分化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艺术素养如何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广播电视主持人的艺术素养谈起,分析其需要具备的各种素养,从而对主持人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艺术素养;专业素养;必要性途径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民娱乐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广播电视行为主体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变换自身风格,不断的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从而丰富自身的艺术涵养,提高业务水平。

1 广播电视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广播电视传媒活动的主体,其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主持人更好的发挥节目对受众的示范、引导、熏陶等作用。因此,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时刻注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不仅如此,主持人作为传播活动的主体,应当拥有较高的音乐素养、语言修养、广播艺术素养以及丰富的知识、敏锐的应变能力等。

由于广播电视节目会对受众群体的语言面貌和水平产生深刻的影响,主持人的语言能力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和播出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语言素质。而语言素质的提高,又会带动思维的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因此,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语言被称为是节目主持人创作的第一要素,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语言不仅是门艺术,更是种必备的专业素养。然而,主持人对语言艺术方面的关注度还不够高,缺乏足够的重视。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他们对于节目质量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而影响节目主持人主持行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心里素质。可以说,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着主持人良好的行为表现。稳定的心态也有助于主持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着良好的应变能力。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当中取得胜利,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就必须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别于个别文化修养浅薄的主持人,修养丰厚的主持人根基会扎得比较牢。更容易受到观众的青睐。这点我们可以很清晰的从成功主持人的经历中得出结论,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深度性,还要具有广泛性。换句话说,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是一名杂家而不仅仅是专才。知识的储备和累积需要经历相当漫长的阶段,而每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都必须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还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渗透这个思想。通过对节目的定向理解和对受众的认知,摘取与之相当的知识贮备融入到节目之中,体现自己鲜明的价值观和思维。

2 加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艺术修养符合时代的要求

艺术修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首先,艺术修养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正确解读人生,可以直面生活中的一切,顺境、逆境都能坦然面对,从而积极乐观地工作,从容淡定地生活;其次,艺术修养可以武装思想,赋予思想以力量。使人可以与时俱进地看清社会百态,准确理解党的政策方针及舆论导向,恰如其分地传情达意,正确诠释理论思想,面对大是大非不糊涂,对一切问题都可以作出独立正确的判断;更重要的是,艺术修养可以陶冶性情,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乃至思想、性格。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一定是性情温和的,心胸开阔的,更容易保持身心的愉悦,而绝不会心胸狭窄、喜怒无常。

资讯的发达,让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广播电视节目也在面临更大的竞争,主持人要想保持广播电视节目的长盛不衰,就要不断去丰富节目内容,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主持人在艺术上的追求从本质上讲就是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示美和挑战美的过程。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文化素质也亟待提高和改善。提高主持人艺术素养的基础就是提高文化素养,这是经过实践广泛认证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无论何时,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应该对文化素养有足够的重视,时刻注意体现出对文化的掌握和尊重,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3 提高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艺术修养的途径

3.1 提高文化品位,注重知识的积累

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说过“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很明确的提示我们,良好的文化素质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一个人魅力的根本所在,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知识是其职业生命旺盛、青春常驻的有效保障。不仅如此,高品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还会影响着其受众群体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因此,节目主持人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广泛地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3.2 丰富人生阅历,增加人生体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在告诉我们实践经验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作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充分利用书面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因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电视节目的内容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主持人的思想和人生阅历。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有利于主持人在主持活动中与受众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树立真实、可信的形象。

3.3 规范主持语言,提升艺术美感

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主持语言的规范性不应局限在字音的准确,还应不断提升语言的美感。因为主持人与受众交流的过程中,充满艺术美感的语言更容易增强信息的共享性,达成共识,从而产生愉快的共鸣,在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注意普通话的使用。与方言相比,普通话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更容易显现审美层面的民族化和风格化。

艺术修养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驾驭节目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艺术修养对于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任何传媒都无法替代的。只有完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个人的广播艺术素养,才能把丰富多彩、富有内涵的节目呈现在受众面前,才能使节目内容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播音主持;创新;创新空间;探索

引言

21世纪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巅峰,如今广播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娱乐工具,拥有亿万受众群体,是现代媒体领域的主流。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播音主持作为广播电视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以应对新时代对播音主持的要求,适应新环境,面对新问题,拓展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发展空间,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发展。优秀的广播电视节目不单纯是大众传媒,更担负着文化传播、舆论导向的重任。而想要更好的发挥这些职能,就需要融入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一、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

播音主持艺术随时展,其发展既是自身矛盾运动的必然,也是外部条件影响的结果。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人们的文化观、艺术观、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改变,这都是促使播音主持艺术进行改革的外部条件1。随着外部条件的转变,人们对播音主持艺术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因此播音主持艺术就必须随着外部条件进行变化,对自身各要素进行不断优化和更新。而内部更新与优化是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内部动因2。在媒体形式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传播方式发生变化,传播条件得到改善,传播工具已革新,播音主持艺术发展要适应这样的新生存环境,这就是其自身运动的规律。新环境下信息资源丰富,来源广泛,传播速度快,播出量大,受众范围广,节目相对独立,媒体竞争激烈,都在作用于播音主持艺术发展。从当前播音主持艺术发展趋势来看,广播电视事业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是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中既讲求传播规律、尊重受众,又强调宣传职能,具有一定政治性。此外,不难看出未来播音主持艺术互动性将更强,“传与受”将得到协调。播音主持艺术将突破传统单向传播形式,走向双向传播,实现互动交流,将体现受众的主体性。这种转变是时展的必然,更是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受众根本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从播音与主持职业角度来看,界限将越来越模糊,趋于融合,这是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需要,也是外部条件影响所致,甚至播音主持人员将从事创作活动,进行主持、交流、编排、播出等工作,播音主持专业性将更强,制度化程度将提高。我国已全面实施持证上岗制度,播音主持已走向职业化、专业化,受相关法律调控和监管。从播音主持创作来看,呈现多质性和多元性,创作状态更加主动、开放,表现形式多样,创作手段丰富,副语言应用范围更广,节目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创作能力在不断提高。从内容上来看,将更加符合大众审美和大众艺术需求,追求市场效益,这一变化有利有弊。

二、新时期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索

通过前文对播音主持艺术发展趋势的分析,不难看出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已经成为必然。从播音主持艺术特点不难看出,“传与受”是播音主持艺术的生命线,所以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必须要抓住这一规律,遵循播音主持艺术发展基本特征。在播音主持创作中要考虑到受众,要适应受众主体,适应当前传媒环境及外部条件,优化播音主持艺术内部构成要素,使“传”与“受”能够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从而实现最大的传播效益。目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理论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理论建树尚显稚嫩,与行业发展速度不符,具体实践中存在大量理论空白,所以出现了种种问题,新时期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研究繁重而紧迫,播音主持艺术创新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3。播音主持艺术创新与整个行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和当前广播电视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不可否认,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影响着播音主持工作,影响着播音主持形式和内容。比如,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媒体在媒体领域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围绕网络展开的播音主持创作就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一些网络特有播音主持形式,如平台直播。不难发现,新时期播音主持创作及创新中文化属性正在被不断削弱,而市场属性被强化。新生的节目形式对播音主持艺术提出了新要求,使这种市场属性得到了体现,播音主持人员在能力上要表现更强节目驾驭能力,做到各种媒体形式的和谐对接与转换,如多平台主持、多地主持、联合主持、交错主持、传递主持等播音主持形式,都需要专业节目驾驭能力,所以在创新中就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来。此外,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好的适应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获得最佳传播效果,有效达到宣传目的,促进媒介传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所以创新目标的设定要合理,要准确。而从播音主持艺术发展来看,在播音主持艺术创新中,不同艺术形态会有不同创新导向,而这个创新导向受特定政治目的、价值取向、服务对象所决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广播电视是党和人们的喉舌,所以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观、价值观、媒介观,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播音主持艺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根本。另外,播音主持艺术创新不仅要进行改革,还要继承,继承原有艺术要素。在艺术发展中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毫无疑问是后代艺术创新的基石,更是整个艺术形式的核心价值,播音主持艺术是一种语言文化,所以创新也要注重文化的继承,从而使播音主持艺术的文化内涵能够得到积累,给日后的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留下经验。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正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文化与艺术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进行播音主持艺术创新势在必行。播音主持艺术创新要坚持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做好文化继承。

注释:

1.董旭.社会表演学视野下主持人角色定位与角色表演研究[D].重庆大学,2014,02:43-46.

2.王新玲.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D].中央民族大学,2014,13(11):119-124.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篇7

喉舌与媒体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篇8

喉舌与媒体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