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4 15:12:34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1

关键词:电大;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

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风雨历程。电大自创办以来主要是办高职高专教育(我国的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简称为高职高专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电大实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实践教学培养体系”与“基础知识培养体系”并列成为贯穿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两条主线,但是实践教学一直是电大教学的“短板”,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大教学质量的提高与电大事业的发展。许多人认为,电大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比不上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比不上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因此,电大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高低不成、上下两难的尴尬境地。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给电大带来沉重的危机感。

我们认为,相对于电大的社会定位与培养目标,电大学生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已经足够用,他们缺乏的是高技能、是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该成为电大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如今,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建设成为由15所市级电大、139所县级分校和1000个教学点组成的覆盖全省城乡的综合性开放大学,成为河北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电大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基本情况,我们对全省电大系统11个市级电大的专职教师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体会,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实践教学地位较低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束缚,多年来,电大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教学过程链条上的附加环节,实践教学作为实现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还没有被人们所接受,实践教学体系架构还没有形成,长期沿袭下来的“本科压缩式”教学既不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求知需求,也不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此外,学校与企业分离、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懂新技术、新工艺,缺乏与企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电大教师问卷调查中,85.9%的教师认为实践环节一直是电大教学的薄弱环节;87.5%的教师认为电大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52.7%的教师认为本单位管理部门对实践教学只是有时检查或从不过问;按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全部完成实践课程的只占26.4%。

资金、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教学条件有限长期以来,教学基础设施薄弱,实践经费紧缺,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开展实践教学面临许多困难。许多专业都没有实验、实训条件,有些基础实验要去其他学校的实验室进行,许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变相取消。只有不足1/3的课程能够按计划全部完成实践教学,其他都因为条件不具备、经费欠缺等原因不能完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愿再为毕业生付出培养成本,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是经济社会对电大实践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双师型”师资缺乏,实践教学能力欠缺电大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来到学校的,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就相当困难,开发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项目更无从谈起。从问卷调查可知,电大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只占19.8%,与同类院校50%~60%的比例相差甚远,这种状况很难达到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目前,我们对“双师型”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既没有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的政策措施,也没有聘请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兼任实训、实习教师,没有形成能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对已经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实践教学管理粗放实践教学的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方式和手段比较传统,习惯于按过去的经验和传统模式对实践教学实施管理。有些制度没有很好地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有些制度流于形式,无法保证效果。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不够完善,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还没有形成,缺乏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指导或带动。实践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不够,省校及各市校的实践教学基本上属于一种低水平、经验型、粗放式的管理。

制定教学计划缺乏必要的论证,随意性强教学计划是组织、管理教学和确保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它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但是,反思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不难发现存在着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没有科学论证的程序与方法等问题。教学与教务部门既没有深入社会、企业或其他院校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确定课程内容体系,也没有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认真的研究、论证与审定,对学生在校两年或三年中的实践环节到底如何设置、如何实施、质量如何保证等都缺乏科学依据。在时间和空间、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整合匹配等都缺乏科学的论证。

教材定位不准确,缺乏高职高专特色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依赖于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方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教材定位不准确,基础理论分量太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2)教材版本、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教材内容脱离实际,缺少配套的实训类教材。(3)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市场上的专科教材主要是供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使用的,缺乏实践训练教材。(4)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脱节。目前,许多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二、应采取的对策

端正认识,确立实践教学应有的地位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创出自己的特色。从指导思想上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解决基础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要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沿着“从操作岗位干起,向技术岗位努力,朝管理岗位迈进”的思路,使学生力争成为操作能手、技术骨干、管理精英与创业先锋,为学生构筑进入职业生涯的“匹配性接口”和后续发展的“基础性平台”。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2

基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提升要依附于两个思路,即管理理念创新思路和服务意识树立思路,这是其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

(一)要敢于打破现有局面,渗透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在我国,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大多都有较长的办校历史,这些基层电大在教学管理模式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既定思维,也已经拥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模式,他们依靠固有的模式按部就班的进行电大的教学管理工作。但是新时期,基层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会阻碍广播电视大学的长远发展。具体来说,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在日常的办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管理人员进行新型管理思想的渗透和强化,对学校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反复分析,对新型的管理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要让电大的教学管理人员对当前电大的教育环境和面临的新的教育形势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激发他们主动转变管理理念和理念的自觉意识。鼓励管理人员树立新理念,转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在新形势下的位置。鼓励和引导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进行创新和尝试,让他们逐步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改造。

(二)要关注服务对象,树立高度服务意识

基层广播电视大学是为社会和学生服务的,但是很多电大教学管理工作中都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够把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新时期,基层电大必须要关注服务对象,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要认真做好社会调研,搞清学生的需求,建立能够服务学生和社会的教学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匹配的教学服务。

二、基层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实现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化,引入ISO900体系管理理念

ISO900体系是在总结前人管理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较为成熟的管理理念,它凝聚了成功的管理实践和经验,将这种管理理念应用到基层广播电视大学的管理中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提高基层电大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在基层电大的管理中引入该体系,着重要体现两个理念的树立和创新:1.树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理念。依据ISO900标准的阐释,顾客是服务的焦点,对基层电大来说,学生就是其顾客。基层电大在教学管理中必须要关注学生,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要本着服务学生学习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是让学生自己茫无目的的瞎学,相反,电大作为服务载体,应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确保学生能够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电大要积极了解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材料、指导方法等,由电大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研究,督促电大教师为学生提供需要的自学服务,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2.树立全员参与管理的理念。ISO900标准提出了全员参与管理的理念,而事实上,电大的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电大作为一个整体要想实现管理的高水平化,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理念,而全员参与管理强调的是发挥集体的智慧,实现协同管理。基层电大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树立这个全员理念,要明确教学管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几个管理人员的事,而应该是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的任务和事业。只有全员共同努力,积极参与,才能推进教学管理改革的实施,才能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确保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引入规范化流程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需要标准制度来作支撑的工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制定规范化的制度,这样才能实现科学化的管理。例如,要建立教学管理限时完成工作制度,对教学管理中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进行合理控制,确保教学管理进度;建立教学管理工作差错处理制度,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环节要责任到人,根据制度规定进行相应处理,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建立教学管理审批制度,对教学管理工作中具体事宜的操作进行审批,确保每项教学管理工作都是按步骤执行的;建立教学管理质量监测制度,对教学管理的效果进行监督,确保教学管理措施的落实;建立学籍管理制度,为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提供有效依据,确保学籍管理的规范化;建立考务制度,为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提供依据,确保教学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要引入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明确学生报考工作流程、明确考场工作流程、明确成绩登录工作流程、明确课程注册流程、明确毕业审核流程、明确学籍建立流程等。将流程管理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基层电大的管理水平。

(三)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管理效率

新时期,电大教学管理手段应该更先进,更具时代特色,基层广播电视大学要依托现有的局域网,建立多媒体教室,教学管理人员要具备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的技能,要对课堂教学、广播教学和专业课程录制等进行全程监管。要具备建立在线教学管理系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支持,给教师提供在线资源下载服务等。要建立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系统,建立在线考试系统,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四)教学管理内容的细节化,确保管理无死角

基层广播电视大学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够顾此失彼,而应该树立全面统筹的管理理念,确保各个教学管理细节都被重视。要加强教师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资格要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加强对教师业绩考核的管理,加强对教师评价的管理,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这个管理是从学生入学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的,是一种全程管理,对学生入学考试、在校教育情况、教学计划制定和实施情况、学生所学课程设置情况、面授辅导情况、教师网上教学情况、学生网上学习情况、学生日常考核情况、学生实践教学情况等,都要进行有效管理;要加强学生管理,包括学生注册管理,学生档案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学生评价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毕业证办理管理、学生退学管理、学生考核管理等;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包括对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管理,对教学资源更新情况的管理等。

三、结语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3

关键词:招生网站;网站建设;广播电视大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知识更新速度快,加剧人们对终身教育的需求力度。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力量。但是面对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新的形势和环境,电大办学面临着很多问题,同时也迎来了转型成为开放大学的最佳机遇。为了更好的实现转型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增加学校的招生宣传力度,不断改善和提高生源质量,构建一个好的招生网站就显得尤为重要。

1.对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设计理念的思考

1.1招生网站对于广播电视大学的意义。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前身的国家开放大学于2012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意味着广播电视大学在转型道路上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在各种媒介载体上加大宣传力度来扩大招生规模,是当前摆在电大人面前的现实问题。从广播电视大学历年招生经验来看,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报纸媒介适用人群减小,广播电视费用高,人际传播媒介主观色彩过浓,传单、招贴传播专业性较差等。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的招生宣传方式——网络化招生[1]。

1.2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的需求分析。招生网站功能的核心,是提供学校招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全面宣传、展示学校招生政策和文件等,搭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一个好的招生网站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招生信息展示系统。其次,要展示网站设计的整体优势,在设计上应该注重以下七点:

1.2.1良好的用户体验,增加访问者对网站的好感,提高访问者对学校的认可度。

1.2.2适当的信息量,包括丰富的栏目设置和重点突出的语言设计。

1.2.3适当的信息传递形式,应以文字、图片为主,视频为辅。

1.2.4及时更新网站,注重招生信息的实效性。

1.2.5选择适当的网站风格,要兼顾学校的整体定位和网络建设的整体需要。

1.2.6招生网站的功能要同步增加。例如,网上预约报名、在线咨询等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1.2.7利用搜索引擎做好网络推广[2]。

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实践

2.1设计思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需要一个具有以宣传为主的多功能信息管理的招生网站,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并结合数据库的数据管理功能,快捷准确地管理和招生信息,提升浏览者的用户体验,使招生宣传事半功倍。

2.2页面布局。要实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整体功能模块,需要分成多个子模块来实现。

2.2.1首页。首页作为整个学校招生网的入口,要代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形象,还要作为网站下各栏目的导航页面。整个页面采用上、中、下结构,上为学校LOGO和子栏目导航链接,中左为焦点图片和资料下载,中右以标题形式展现最新通知公告和招生动态,下为友情链接和版权信息。

2.2.2文章列表页。文章列表页采用上中下结构,上与首页头部相呼应,即学校LOGO和子栏目导航链接,中左为栏目二级导航链接,中右上边缘为所在位置,中右下为文章列表展示区,下为版权信息。

2.2.3文章内容页。文章内容页采用上中下结构,上与首页和文章列表页头部相呼应,即学校LOGO和子栏目导航链接,中为文章内容展示区,下为版权信息。

2.3开发流程。在招生网站设计制作过程中,随时保持与学校招生办公室的密切联系,同心协力完成招生网站的开发工作。

2.4维护更新。除了搭建合理的网页框架、添加丰富的内容外,招生网站若要长期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还必须及时更新。为此,设定专人负责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3结语

目前,重庆电大招生网站[3]已完成测试和部署,并已全面上线运行。网站运行稳定、功能齐备,快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在网站制作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网站是招生工作的真实写照,网站的设计和维护是需要花大力气投入的一项系统工程。设计者只有在全面了解招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招生网站作品。

作者:王玉涵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4

一、传播学视角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网络、广播在不断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因此,传播学是后现代媒体的一种。从1988年开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成为艺术院校的一门学科,受到各大艺考生的青睐,同时,这类学科本科编制的出现,更受到广大学生的关注。但是,因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仍然处在发展摸索阶段,教学制度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一、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展的教学媒介比较单一化,比如只注重于对电视、网络等的研究,但是却忽略了报刊等文字媒介的发展。

二、教学脱离实际。现在教学方式偏向于虚拟化,使得各大节目都缺少时效性,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意义

(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不单单只对物质文化进行追求,还想不断发展精神文化。这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成为精神文化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就业机会不断增多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着重要发展的一项,遍布在各大行业。例如:记者、主持、影视制片人、经纪人等。所以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到各大行业任职,这样在人口增多,就业机会变少的现代社会,无疑为其增加了就业机会,减轻了就业负担。

三、传播学视角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新定位

在各个高校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开展虽然有很多方面的好处,但是因为大部分院校的教育方式没有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往往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显得学习这种专业的人很业余。所以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要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精准的定位,下面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学保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直是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只有将理论和实践一起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只注重于理论的发展,学生就会空有想法,却无法赋予行动。但是如果只注重于实践,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就会在很多地方吃亏,摸索不到正确的方法。所以,学生在完成一部分的理论知识后,马上进入实践,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布置模拟电视类节目拍摄的作业,这样组内的一部分学生可以进行理论知识的研究,制作出剧本等理论方面的内容,然后另一部分再进行拍摄,这部分就是实践类作业。由此看来,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而且更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方面娴熟能力,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

(二)注重培养有创造力的新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是对创造力要求极高的一个专业,只有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培养,才能培养出更新型的人才。现代社会的很多行业都需要从业者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师要给学生看一些有想象空间的影视作品和文字作品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自己也可以参加各项电视类的活动,通过参观现场的工作流程和感受现场的氛围,来激发自己创造性的思维。

(三)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同时发展

传统媒介就是报刊、书籍等。新型媒介就是电视、网络、广播等。现代社会,传统媒介在新型媒介的冲击下,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够重视传统媒介的发展。但是传统媒介对新型媒介的发展是具有很多促进作用的。同时这两种媒介的发展和文字是息息相关的,都是以文字作为基础,所以对文字的掌握也相当重要。由此看来,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同时发展是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结语

在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新型人才相当的重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只有进行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新型的定位和研究,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电视行业的新领域,才能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社会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杨淼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宁.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和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5(5).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5

关键词: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223-03

近几年影视传媒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人们受到的媒体传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该专业持续升温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是是属于艺术类专业,要求能够掌握前期的策划,文学创作,节目编排,后期的制作等综合素质,对人文素质及文学方面的素养都有极高的要求。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创作、广播管理、电视节目策划、栏目创办、频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为媒体的运转注入新鲜的血液,攫取更多新颖有创造力的思想,学习专业技能让信息的传播达到最高效率,更加便捷的接收信息,让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地方高校的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人才培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出现引起了一大批电视人的热切关注,吸引了更多热爱媒体事业的人才,使得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广为人知并且得到迅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很多国家重点大学都先后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普通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纷纷设立了该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即要求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专业技能,并且理论与实践要达到有效的融合。但是,就作为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说,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缺乏一定的培养经验,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占着同等重要的比重,那么如何使理论与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齐头并进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还很薄弱,还有待加强。但与当地的高职院校比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不难看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在教学资源方面,地方高校的教学都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1)教学课程安排方面;(2)专业教学设施,师资方面;(3)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

2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实践机会少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修养,良好的广播影视编导素质和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能力。单单依靠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教学是远远不能达到岗位学要的标准的。例如周口师范学院严格要求该专业每位学生必须达到172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这里面包含理论课程的133个学分,实践课程的39个学分,很明显,实践与理论的比重相差太大。不仅如此,理论课共有1894学时、实践教学却只有567学时,实践教学的比例达不到30%。根据大学课程的安排,一学期有18周的课程安排,一门课程2个课时,一学期36个课时左右,在课程安排上,每门课程还都会有大量的理论讲解时间,这样原本时实践性课程就会多出了理论的部分,缩短了实践的时间。学校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学生的实践课程就相对的减少了,而授课老师只能根据理论的只是来讲解,学生自然也就只能依靠理论来学习专业知识,就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

2.2专业硬件设施相对缺乏,师资力量较弱

对于刚开设此专业的高校来说,教学硬件设施会有所缺乏,加之高校资金的短缺,就造成实践的课程无法正常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时刻与媒体接轨的专业,学生的实践也要与社会岗位所需保持一致。专业技能要熟练掌握才能对媒体的运作才能了如指掌。由于受资金的所迫,高校的教学设施都是落后于媒体的,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设备的质量上都远远没有达到教学所要求的,这都是导致学生实践课程少,理论偏重的原因,也就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另外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对于广播电视编导。

参考文献

[1]雷璐荣,赵珈艺.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公司化办学的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知识,2014(2):89-90.

[2]坚斌,方婷婷.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策略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5):180-182.

[3]时红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探析[J].东南传播,2011(10):81-83.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6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名词解释  6分/题

1.象征

2.陌生化

3.悲剧

4.文艺批评

5.作家电影

6.1.类型电影

二,简述15分/每题  (

任选4题)

1.文学作品文本层次的构成

2.文学与影视艺术的主要区别

3.审美意向及其分类

4.中国早期电影形态”影戏”的特点

5.

30年代左翼电影剧作中的两种风格

6.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艺术主张与美学特征

7.法国”新浪潮”在创作中的主要特征

三.论述

30分/个

(任选2)

1.陈述至少四种文学批评方法及其特点

2.结合作品,分析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特点与历史地位

2007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6分/题)

1.电视文艺节目

2.MTV

3.广播电视标题音乐

4.杂志型节目

5.有线电视

6.节目定位

7.窄播化

二、简述

15分/题  (

任选4题)

1.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演变的几个阶段

2.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3.电视艺术片的特征

4.中国电视剧发展的几个阶段

5.主持人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三、

论述30分/个

(任选2)

1.分析”焦点现象”与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崛起的原因,表现与本质特色

2.分析因特网的兴起对传统广播电视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3.电视体育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2008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6分/题)

1.意向

2.影戏

3.三突出

4.精神分析学

5.第五代导演

二.简述

15分/题

(任选4)

1

简述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主要艺术方法

2

简述17年国产电影的主要局限性

3

简要回顾20世纪90年代的大众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4

简要陈述现实主义及其历史演变

5

简要陈述对样板戏的看法

三.论述

30分/个

(任选2)

1

试评价一部你所熟悉的第五代导演的影片

2

试评一部今年来播出的战争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3

你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哪一部改编的最成功?为什么?

4

谈谈你对红色经典改编的看法。

2008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6分/题)

电视画面  电视剧

广播电视主持人

议程设置

音响语言

二.简述

15分/题(6选4)

1

简述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特征

2

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3

简述声音的多种特性

4

分析说明电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5

简述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6

从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的格言“任何时候说什么比怎么说更重要”谈口头报道的基本要求

三.

论述

30分/个(3选2)

1.从巴赞和克拉考尔的西方电影纪实理论,论述纪实主义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回归,分析其原因和面临的问题

2.分析论述中国人类学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点

3.从科技进步的角度论述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及运用新科技的发展前景

2009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

1典型

2社会历史批评

3人文关怀4

板块式节目5作者电影

简述题(任选4)

1

简述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

2

请简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思潮的主张和美学特征

3

请简要陈述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4

请简要陈述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异同

5

请简述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

6

请简述说明世界广播电视的几种体制

论述题(任选1)

1.请谈谈你对主旋律电影的看法

2你认为制约中国当代电影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突破?

答题要求:1有明确观点

2结合作品分析

3字数在800字左右

评论与写作(任选1)

1

试评一部你所熟悉的欧洲导演的艺术影片

2

试评一部给你印象最深的纪录片。

答题要求:1.考生可对所评影视剧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

2.应适当应用影视剧理论,并结合作品。

3.字数宜在1000-1200字左右

2009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名词解释

1.卫星电视

2.电视剧

3.(电视的)节奏

4.制片人

5.窄播化

简述(任选4)

1.电视晚会及综艺节目的特点

2.电视画面的特性

3.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功能

4.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报道如何取胜?

5.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点

6.怎么防止信息误导和信息污染?

论述题(任选2)

1.从纪录片适度运用“情景再现”“现场模拟”,论述“虚构与原生态”之关系

2请谈谈互联网对电视的影响

3从“汶川地震直播”和“奥运会直播”谈我国电视传播观念的转变

2010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名词解释

1.意境

2.象征

3.红色经典

4.心理批评

5.西部电影

二.简述(5选4)

1简述法国左岸派的艺术特征

2简述文革期间样板戏的摄制经验

3简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看法?

4简述你对“大片”的看法?

5简述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三.论述(3选2)

1论述你对影视剧商业化趋势的看法。

2论述区域文化与流派文化的关系。

3论述美国好莱坞电影队中国电影的启示。

2010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名词解释

1.滚动记录

2.声音的心理性

3.主持人中心制

4.沉默的螺旋

5.人类学纪录片

二.简述(任选4)

1.世界广播机构管理体制

2.请简述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特点

3.请简述纪录片的文化特性

4.请分析说明广播电视语境的构成

5.播音中的“情,声,气”的关系

6.网上舆论的特点

三.论述题(任选2)

1.纪实纪录片主客体的关系

2.民生新闻发展

3.论述动画开发过程的问题

4.动画片创意与解决问题及动画创意的思维特征

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

1.期待视野

2.艺术鉴赏

3.艺术发现

4.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5.节目定位

二.

简述(每题15分

任选4)

1

艺术作品含义极其层次构成

2简述文学作品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关系

3简述样板戏电影摄制经验

4简述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特点

5广播电视在社会中与其他社会结构的关系

6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化传播优势

三.

论述(每题30分,三题选二题)

1论述影视剧中主旋律诉求与商业化倾向的关系

2论述媒介融合含义及其表现与特点

3试评论一部你所熟悉的中国电影导演的艺术电影

答题要求:

1考生可根据作品某一方面进行评论

2考生必须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影视与传播理论

3字数宜在1000-1200字

2011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受众调查

2.网络电视

3.制播分离

4.电视散文

5.音画关系

二.简述(任选4)

1简述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2简述广播电视经营的表现

3简析电视主持人与播音员语言使用的异同

5简析广播电视主持人语言语用的转型

6简析谈话类节目的现状与出路

三论述(任选2)

1论述中国广播电视为经济服务的表现

2从浙江煤矿工人被困底下70小时后被救出,分析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的优点与缺点

3根据意大利电影《偷自行车的人》,论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特点。

4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论述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趋势

陕西师范大学复试2011

笔试真题

一、  论述题(四选二)

1.我国影视剧的商业化趋势;

2.纪录片中的模拟手段与原生态之间的关系;

3.设计一个电视节目;

4.根据一首诗设计动画分镜头剧本;

二、印象深刻的影视剧

三、English

composition

“私家车”

专业面试

对专业的认识

如何理解“娱乐低俗化”

本科论文题目

是否实习

2012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711

科目名称

综合课

一、名词解释

1、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文学批评

3、市民电影

4、布莱顿学派

二、问答

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及表现

2、文学中意象及其基本特征

3、十七年电影的特点及其主要样式

4、《公民凯恩》的独特之处,与类型电影的区别

三、论述

1、以《失恋33天》等中小成本电影的突起为例,分析国产电影的现状

2、以乐视网等视频网站为例,分析视频网站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3、以3D技术为例,分析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

2012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13

科目名称

广播电视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意见领袖

2、议程设置

3、电视的节奏

4.忘了这个

二、简答

1、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2、相对报纸,广播电视如何取胜

3、纪录片的文化功能

4、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误读”现象原因

三、论述

1、地方卫视的发展策略

2、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3、

回忆版,可能有记错,论述题的材料都很长,可以任选一个角度去分析,最后的大题都很灵活很开放,虽然前面的小题都比较基础,但是自己的知识积累还是非常重要的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生复试题目

从下列三个题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作答,50分

1

从艺术,传播,技术,文化,政治各方面,分析谍战剧的叙事结构,文化定位,和传播策略。

2

地方戏曲已经渐渐在青少年中远离甚至消失,使用你学过专业知识,简单谈谈新媒体符合传播地方文化,在传播上有什么特点

3

今年是延安文艺大会70周年,所贯穿的文艺路线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请举例说明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7

1)把自己员工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领导的管理方式往往对员工职业压力的影响很大,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从业人员的家庭和生活状况也是需要关注的,不能树立不顾家庭和子女,病得直不起腰还要去写稿的所谓“模范员工”的形象,这样只看到工作,在生活上缺少关心很容易导致员工心理失衡,工作也无法做好。所以领导需要注重员工,把他们当成被关怀和理解的主体,及时对他们的工作以及对其劳动的认可和肯定的评价,领导的支持是广播电视工作者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可以多给员工开展一些文娱活动,例如:单位可以以工会的名义组织一次篮球比赛,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为员工间的情感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采取积极的自预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克服和他人、组织、社会的帮助后,都能努力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同事的关心、朋友的关心还能促进员工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进一步研究,使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还可以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中构建一些广播电视工作室,招揽广大的具有才干的人参与体系的构建,相信思维的碰撞能够使得体系的新思想的成熟度更高。

2)将新理论、新思想应用在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中,例如:增长理论,实践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广播电视业具有双重属性,新理论的形成需要许多其他的因素相呼应,不仅是广播电视业自己的发展,适当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强有力的政府计划和公共财政支持也是其新体系形成的影响因素。对于这种构建过程,政策对其发展的影响力大于市场力量的作用,以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地区资源及其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动、技术发展文化产业聚集区是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战略,十七大中“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的思想结合在当今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中,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以先发展的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政府给予积极的政策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结合主导型和推进型的方式推进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的建设的新篇章。

3)运用“学习,研究,生产”的研究方式来研究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新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发展也有很大的相互关系,从社会价值体系的构建上来看,运用这种研究方式,有利于改变现有广播电视节目水平低下的现状,研究与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为单位带去高素质、强能力的“劳动力”,这种新型的劳动力,为广播电视艺术领域带来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有助于单位工作观念的更新和出品节目的提高。实践科目的实施也带动了许多学生尽早的适应社会,建立了学生和单位的沟通渠道,为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培养储备人才的同时,也便于单位对实习生的考察,这种优良的体系是一个自发的、持续向上发展、最终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组织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学习、研究、生产”的体系应该走向更加开放、大胆的实践,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视野,加深学科的交叉运用。这种研究方式关于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布局改革的部分策略,必须在广播电视体制逐步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全面实施。

2结论

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发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5-0070-02

让一个行业维持发展的脉搏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对其的干预和影响,因此目前广播电视新闻行业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以保证广播电视新闻在源源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中既能够保持原本的优势,又能够与时俱进。这实际上对培养专业广播电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培养广播电视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上各行业成分的变化,媒体行业已经成为新一代主流行业,计算机时代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国媒体行业迅速发展,并带来我国市场经济的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从这方面讲,媒体行业的发展是我维持国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元素。想要一个行业在社会中持续发展,首先要从人才方面着手。

1.1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媒体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实力,为此,媒体行业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相对较为重要的一个行业,而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媒体中人们接触较多的一个行业,其发展对国家经济的进步有非常大的作用。为了能够维持国家经济增长,必须让广播电视新闻发挥最有效的作用,那么就必须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进行指导。因此,培养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2国家人才政策的必然要求

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能型人才是近年来我国一直想要落实的目标,随着这样的政策提出,教育部门对专业人才培养做了改革。对于广播电视新闻而言,培养专业人才不仅仅是对学员的教育,而是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培养。国家人才政策的提出是对我国各个行业发展的一个要求,想要促进企业发展,必须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来指导。因此,培养专业广播电视人才是我国人才政策提出的必然要求。

1.3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需要

广播电视所面向的群众范围比较广大,想要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在这方面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现状并不乐观,具体体现为,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少,高校培养人才机制不完善,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那么为了使其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保持只进不退的步伐进行良性发展,必须对人才做出严格要求。

2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策略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媒体行业的进步,提高我国经济实力。通过上文对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分析,我们知道,无论是从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还是单纯就广播电视新闻发展方面来看,制定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战略势在必行。具体策略如下。

2.1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的铺垫

无论在何种领域,知识是让一个人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元素,因此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首先要对其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巩固,打好基础非常关键。一般来说,高等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充足的,在大学期间利用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就可以将基础文化理论知识学习透彻,但是并不是要学生盲目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2点问题。首先,专业知识要牢固。专业技能是检验人才的标准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在校期间的学习要以专业知识为主,其他科目为辅。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不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科目,对学生专业性要求严格,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学科知识要了解。有很多人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只要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就可以,对学科知识完全不在意。但是学科知识对专业知识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政治。文学、社会等学科的知识后,会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现在国家大力支持人才全方位发展,估计建设全能型人才。因此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也非常重要。

2.2实践环节促进专业技能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与其他以理论性知识为主的学科专业不同,广播电视新闻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基础的文化理论知识,同时要对传播、播音、主持、摄影等多方面与广播电视新闻相关的媒体设备有全方位的了解和接触,通过实践来增加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多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学都开始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人们交流也通过多种媒体方式来沟通,可以说媒体实现了人类社会的一次革新。那么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想要达到当今社会的要求,就必须在实践环节中促进自己专业技能的提高,这也是培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重要举措。

3结论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为了让广播电视新闻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依然保持稳健的步伐,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建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本文通过对培养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和意义的分析,总结出具体策略,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希望对高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育者有帮助。本文仅是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浅显议论,更多内容有待研究者继续探究。

参考文献

[1]言靖.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素质培养[J].新闻知识,2009(6).

[2]郑好.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120.

[3]孙宜君,刘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城市地理,2014(6):7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