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8篇

时间:2023-03-16 15:50:40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篇1

[关键词] 智能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智能化;面向小企业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1. 023

[中图分类号] F232;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1- 0049- 05

1 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

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的比赛,让世人再次关注人工智能。在会计领域关于智能的研究由来已久。在业界已有服务提供商宣布提供智能化会计信息系统(Intellig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IAIS),学术界也有很多关于财务智能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小企业业务简单、流程清晰、会计处理简便的特点,提出构建面向小企业的IAIS的结构体系,进而为会计智能化发展提供借鉴。

1.1 人工智能和商业智能

人工智能(Ari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的一门交叉学科。麻省理工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人工智能在专家咨询系统、自然语言理解、数据库智能检索、博奕游戏和决策、自动程序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Gartner Group(1989)提出“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的概念,认为商业智能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然后通过发现将信息转化为知识,是人工智能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应用在产品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管理、新产品开发推广和异常信息管理等领域。财务会计领域商业智能主要应用于财务分析和预警。

1.2 商业智能在会计中的应用

在会计工作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重要环节中,财务报告和数据分析是商业智能应用最广泛的领域。陈乃激(2007)将遗传算法(GA)引入到财务分析中,研究指出遗传算法在财务分析对带约束的优化问题具有优越性。曾月明等(2008)利用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智能方法对财务报表舞弊可能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析精度略高于传统Logistic统计方法。叶焕倬等(2013)采用自适应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建立智能预警模型,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测,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以上研究将商业智能的相关方法引入到财务分析中,在分析基础上做出预测,丰富了财务分析的方法。通过和专家咨询系统相结合成为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分析相关模块开发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依据,成为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分析的理论基础。

会计核算智能化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会计凭证的自动编制。王文莲、刘海颖(2008)指出根据经济业务自动编制会计记账凭证,实质是将会计职业判断变为计算机智能判断,可以探索通过设置会计业务判断码实现会计核算智能化。刘鹏、王文莲(2009)通过分析会计处理过程中需要职业判断的节点,对判断进行穷尽,给出判断对应的凭证类型,并设置相关的关键词,通过判断和关键词实现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判断自动记账。周元元、贾晓柏提出重塑会计流程,按照生产式系统原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事实库、规则库和推理机搭建动态数据平台,通过“事件驱动”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以上研究分析企业经济及会计业务特征,设置关键字或判断码,让计算机智能判断代替会计职业判断,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智能化。这些研究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商提供了借鉴,目前会计信息系统部分业务核算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处理。

商业智能对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影响的研究也比较多,多数研究如何应用商业智能优化会计信息系统。彭江平(2005)提出财务智能的概念,探索建立财务智能分析模型。吴胜、张智光(2007)对比了应用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财务软件,指出在未来智能财务软件的开发中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必将别融合使用。曾繁荣、张琦(2011)提出结合XBRL和商业智能进行会计监管、整合会计数据。韩向东(2015)指出商业智能的功能特点吻合管理会计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认为应该构建基于商业智能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研究表明商业智能对AIS的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种探索为开展IAIS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

2 智能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篇4

在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应用研究意义是把电子商务企业(包括实施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实施电子商务所积累的大量数据金矿、转化为对企业管理有用的信息、进一步提炼成对企业决策经营至关重要的知识进而全面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而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恰是担此重任的理想选择。

据《信息周刊》对2006商业科技100强的调查,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信息仍然是一笔未被充分挖掘的资产,但BI的实施成功率可能不到50%。Gartner研究公司的副总裁和著名的分析师Betsy Burton认为:商务智能没有成功的核心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恰恰是商务领导人没有能够确保企业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并且没有把信息按照对企业目标有意义的方式进行调整,归根到底是文化的问题。

二、商务智能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 商务智能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商务智能的概念由Gartner Group的Howard Dresner在1989年首次提出。Microsoft的创始人Bill Gates在1999年出版的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 using a digital nervous system一书中提到:首席执行官在提高一家公司的智商方面的作用,就是要营造一种气氛,它促进信息共享与合作,给那些信息共享在其中有价值的领域以优先地位,提供使信息共享成为可能的数字工具,以及奖励对充分的信息流作贡献的人。可以说,Bill Gates的这本书蕴含了丰富的商务智能的思想。

通过文献查阅,笔者把国外与商务智能相关的研究分为三类:

1.对商务智能理论、技术方法和构架等方面的研究

Datamonitor、Stephan、Robert等学者对商务智能的理论、数据挖掘、神经网络与智能计算等商务智能技术、商务智能系统和商务智能的应用进行了研究。Neal等学者提出了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中基于Agent的商务智能系统构架。

2.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企业的应用研究

Smith、Reddy等学者进行了商务智能在供应链管理(SCM)中的应用研究。Wells、Rick等进行了商务智能在客户关系管理(CRM)中的应用研究。Rao等对商务智能与物流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Ruddock等对商务智能应用于企业的绩效管理进行了研究。

3.商务智能在行业和政府等的应用研究

Ruddock等从企业绩效管理的视角研究了商务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Skriletz等学者对商务智能在金融服务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Ric等对商务智能在零售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Business Objects White Paper论述了在通信行业如何成功实施商务智能。Kuma等对商务智能在保险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其他的一些学者还对商务智能在制药业、制造业和证券业等行业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二)商务智能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一些学者在商务智能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有学者进行了商务智能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综述研究;有学者进行了商务智能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有学者进行了商务智能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有学者对商务智能的设计、部署与实现进行了研究;有学者对事件驱动式商务智能进行了研究;有学者从商务智能的管理、技术与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进行了ERP、CRM、SCM和商务智能协同商务建设的研究;有学者从文化的视角对IT采纳和电子政务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I2EC阶段模型

电子商务企业在电子交易活动及相关活动(如:ERP、CRM、SCM、以及对合作伙伴、竞争对手、企业外部环境交互活动等)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商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人的数据,这些数据量大,类型结构较为复杂,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对企业非常重要,有人把它比喻为数据金矿。商务智能通过ETL、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把电子企业的数据金矿转化为对企业经营决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商业机会和实实在在的利润:也就是说给企业及管理者插上智慧的翅膀。

1.信息(Information)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企业IT战略目标是使企业自身从数据金矿的负债阶段转变到企业的信息阶段。企业为了实施信息化,购买大量的IT设备,购买或研发了软件,聘用了工资不扉的IT人才,在IT基础设施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同时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数据金矿,这就形成了企业数据资产的负债阶段,此阶段企业致力于如何把数据转化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

2.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智能(Intelligence)感知阶段

电子商务企业利用数据仓库(DW)等技术对企业中各部门异构数据源进行提取、净化、装载及集成(ETL),以实现企业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对企业内、外部的变化及时感知并积极响应,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企业的智能感知阶段。

3.商务智能的延伸(Extension)阶段

在该阶段企业利用数据挖掘(DM)、知识发现(KDD)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等技术,通过BI在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交易系统(E-Commerce)、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营销系统等的成功应用,形成企业的增值信息和知识,并通过增值信息和知识在价值链内的利益相关者中的共享,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从而实现电子商务企业的职能延伸阶段。

4.通过智能外网实现企业信息日用品化(Commoditization)的增值阶段。

企业通过智能外网把企业商务智能所形成的数据、增值信息和知识像日用品(Commoditization)一样地销售给新类型的客户,实现数据的市场化,以把企业的数据金矿变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和新的商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企业提供了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四、中国文化视角下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研究模型

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共享知识系统,具有学习知识与创新知识的内在属性,而管理者的任务就是管理和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运用与创新。

中国文化视角下商务智能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该研究模型采用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在借鉴欧美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务智能应用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特点,研究基于我国特有文化的商务智能的应用方法。该研究模型沿“理论基础融合理论推演/建模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实施方案/指导原则)”的总体思路展开。

中国文化视角下BI在电子商务中应用的研究模型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通过访谈、咨询及社会调查等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我国纯电子商务企业和“鼠标+水泥”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Hofstede文化价值理论的五力模型,研究商务智能应用的管理思想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包括融合、整合、矛盾及解决途径,最后分析出中国文化对商务智能应用影响的关键因素,以指导BI在我国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实践。

2.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网站(纯电子商务企业网站、“鼠标+水泥”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网站)收集信息的便利性、交互性和充分性的特点,为研究提供强大的基础数据支持,并利用国外同类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对比研究。

3.使用系统工程和IT项目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如ETL工具等)实现电子商务企业和实施电子商务的“鼠标+水泥”模式的传统企业异构数据源的提取、净化、装载及集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知识的发现,实现信息和知识在电子商务企业和实施电子商务的“鼠标+水泥”模式的传统企业的流通、共享及增值;利用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实现企业智能阶段和企业智能延伸阶段;利用知识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实现企业智能阶段和企业智能延伸阶段的成果(知识)的商品化,以把企业的数据金矿变成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增强企业的核心业务。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信息服务;信息保障;协同创新;机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11.024

〔中图分类号〕G2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6)11-0128-04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hink tank,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y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the new think tank,to improve the quality,level and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think tank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ree kinds of abilities:document,information and data resources collection ability,intelligence analysis ability and service ability.With the library practice and experience,the upgrading of university library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ability put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characteristic collection and think-tank team construction,improved a think-tank of the brand influence,especially set up by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think tank alliance,vigorously promoted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think tank;capacity construction;information service;information securit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echanism

高校智库是面向政府决策咨询、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机构,高校智库建设优势明显。高校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对外学术交流广泛、人才资源集中,能够为政策建言、影响舆论和国际交流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1]。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智库建设非常重视,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智库的建设和发展[2]。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把高校智库作为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高校在智库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5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其中第一章第四条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这就为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世界上很多著名智库的前身都是图书馆,如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最初就是战争资料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下设的立法决策服务部是国内最早的图书馆智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又称国家科学图书馆)、清华大学、江苏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福州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和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等图书馆都提供了智库建设的成功案例,因此,高校图书馆具备智库建设的能力。在新的信息环境下,面对智库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如何适应用户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参与新型智库的建设与服务,提升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能力,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课题[3]。

1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能力

智库的决策咨询和理论创新活动要建立在信息收集和情报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数字资源和馆际互借等资源共享方式,能够为智库建设提供充分的信息保障[4]。而高校图书馆擅长的分类标引、数据管理与分析等信息计量学工具和方法,定题跟踪服务、科技查新等参考咨询类服务功能,为智库的规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3]。

11文献、信息和数据资源的收集能力

经过多年的积累,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充分保障了学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不断丰富、优化和整合馆藏资源,并注重积累凝练馆藏特色,保障了重点学科和专业的需要,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一致。但对智库建设来说,仅仅依靠馆藏文献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注重原生文献的保存与加工,还要利用馆藏特色文献资源开发出专题数据库。建立有地域和本校特色的机构知识库,如对本校专家学者出版的专著、期刊、科研项目、学术会议论文、本校毕业生的学位论文等,对促进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对地方政府和企业科学决策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4]。

为确保高校图书馆智库数据信息的丰富性,还要拓宽数据采集方式,采取多种途径获取海量数据和资料,特别要注重抓取互联网和开放获取的信息资源,以实现智库资源的最大化、最优化,同时注重数据深度挖掘、数据多重方式处理和数据多维使用[5]。高校图书馆智库要与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共同开发智库资源数据库,提高智库的数据积累和信息储备[3]。

12情报分析处理能力

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拥有的情报分析能力。图书馆利用情报分析技术开展情报服务,揭示智库研究对象的发展态势和规律,预测发展前景,从而为决策咨询提供支撑[4]。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情报学及其情报分析能力成为图书馆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情报分析过程就是智库研究的过程,图书馆的情报分析技术包括分类标引、情报计量、关联数据、可视化技术、本体与语义网、社会网络分析、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尤其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智库的信息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情报融合能力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智库除了信息库和数据库的建设之外,还要着力建设智库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系统、平台、方法和工具。从数据和信息的海洋中寻找“蛛丝马迹”,需要各类分析工具。例如,运用CiteSpace等特定工具软件进行技术预测,分析某一领域的技术突现、创新机会和技术趋势[6]。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本馆购买的统计数据库及平台,如CNKI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同方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中国经济信息网的《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国区域监测评价体系》和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等,或者根据本馆智库建设需求购买相应的统计分析平台。

13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能力

131为高校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高校图书馆智库具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利用数据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应用需求的专业性研究能力,加之又熟悉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高校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服务[4]。高校管理层是高等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研究高等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制定高校战略发展规划。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提供丰富和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还可以提供高校管理规划、决策分析报告,协助和参与高校战略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制定,以满足高校管理层的决策需求[7]。从2012年开始,我馆定期为校领导提供《校长决策参考》,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132建立高校新型产学研用平台

高校图书馆智库可以在校内招聘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他们提供积累科研工作经验的实践机会。高校图书馆智库还可以与学校科研部门合作,为课题申报和立项提供信息咨询和政策性建议。高校图书馆智库还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将智库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使高校图书馆智库真正担负起高校产学研用的多重功能,为高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4]。

目前,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已开展了对管理学院及经济学院的学术论文收录引证分析报告服务。今后还将开展针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统计分析工作,并引入Citespace技术,这样可以清晰准确地描述出我校在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能准确地描述该学科领域里学科带头人的科研发展方向。引入ESI分析,可以确定某一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国家、机构和期刊的科研绩效统计和科研实力排名。该类统计分析服务不但可以帮助学院准确了解教师科研发展状况,还能成为学校科研总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我校地处哈尔滨市松北区,图书馆根据松北区政府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课题开展文献信息跟踪服务、报道、情报研究等,包括针对专题的研究分析报告、文献信息整合和自建特色数据库等。

我校所在的松北区已被划入哈尔滨新区,哈尔滨新区是国务院于2015年12月16日批复同意设立的,是中国惟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部级新区。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将以中俄区域合作智库平台为依托,开展对企业信息需求的调查和分析,为区域内的对俄企业开展全方位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服务,从而增强企业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2提升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的策略

21凝练馆藏特色,明晰资源定位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理念先进、定位清晰,既要突出本校优势的专业学科,又要考虑到地方的人文特色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馆藏建设要保证稳定性和连续性,及时调整印刷型文献和电子资源的比例。熟悉高校专家学者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调研等,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决策服务。馆藏建设要根据信息载体的变化和学科发展进行调整。各地区高校图书馆都具有一定的特色,高校图书馆一定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特色确立智库建设的资源定位[3]。

22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优势,尤其是学科馆员优势,建立由“学科馆员+校内专家学者+博士/硕士研究生”三方构成的智库人才模式。学科馆员受过图书情报专业训练且具有某种学科专业背景,是向用户提供个性化、深层次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高校图书馆要精心组织挑选从事信息技术、参考咨询和数据挖掘等服务的学科馆员,组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团队,并聘请校内各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作为高校图书馆智库的特约顾问。同时,聘请各学院的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兼职辅助人员,弥补高校图书馆智库学科覆盖和人员的不足。

23搭建高校图书馆智库平台

平台开发是高校图书馆智库职能发挥与有效运行的重要载体,平台是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重要渠道,是与其它智库合作的枢纽和窗口,是高校图书馆智库交流互动的媒介,直接影响到高校图书馆智库的未来走向。

为了进一步拓宽黑龙江省中俄经贸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范围,更好地促进智库平台建设成果的推广利用,营造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服务环境,我馆与北京金图创联国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智库平台。

通过与北京金图创联国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其搭建的东北亚区域研究数据库平台经验及相关资源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收集整理的中俄文献资料相结合,合作共建哈尔滨商业大学中俄区域合作平台。该平台的建成将成为研究中俄经济、贸易、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国际国内有较高影响力的资料信息中心与共享平台,可以为我校培养中俄经贸研究、黑龙江区域合作研究方面的专门人才提供综合,提升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术研究软实力,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给黑龙江省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为打造黑龙江省智库创造坚实基础。

24提升智库的沟通和传播能力

高校图书馆的智库建设,要获得高校管理层、高校科研团队和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认可,扩大智库的影响力,形成自身的服务品牌,还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高校图书馆要开展支撑智库建设的信息宣传和服务工作。

第一,生产智库服务产品,包括年度报告、期刊和年鉴等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如信息简报和内参等,这些出版物不仅可以成为决策或政策制定的依据或来源,也可成为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舆论宣传的实证。第二,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不同规模和主题的报告会、座谈会、论坛、研讨会和新闻会等,将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组织到一起展开交流和讨论,扩大高校图书馆智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三,利用新媒体进行推广和传播。与出版发行和学术研究过程相比,新媒体传播更加普及和快捷,将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的成果从专著、期刊和研究报告延伸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通过新媒体进行更加广泛的推广与传播,将会产生更大的品牌影响力,为高校图书馆带来更多的资助和资金支持,并将推动更多的研究成果实现转化[7]。

25建立以高校图书馆为依托的智库联盟的信息保障协同创新机制与官方智库相比,高校智库在质量和影响力等方面还处于劣势,高校智库之间要协同创新、整合资源,建立智库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组建跨学科、跨部门的研究团队,建设以属地高校图书馆为依托的高校联盟智库,加大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智库联盟之间的协同创新,形成统一各个智库研究成果的机制,为地方政府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理性思想和可操作的谋策[5]。

目前,在黑龙江省重点高校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机械、航天、能源等方面享有盛名。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学科设置围绕“三海一核”,其强势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核能。黑龙江省应以这两所“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作为智库建设的重点,联合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等省内重点院校,整合优势学科人才和文献信息资源,为黑龙江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将以建设中俄区域合作智库平台参与其中。

3结语

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符合高校运用科研能力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符合高校图书馆对自身发展与延伸服务的诉求。高校图书馆智库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提升高校与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还能为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及高校自身的发展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高校图书馆智库体现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理念上的创新、管理方法、组织架构等的创新,建立高校图书馆的智库品牌[4]。

参考文献

[1]王衍.明确高校智库建设定位[N].人民日报,2016-02-24,(07).

[2]黄雪梅.高校图书馆成为高校智库重要成员的路径分析[J].无线互联网科技,2015,(13):76-78.

[3]陆雪梅.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6,(8):79-82.

[4]张明,张莹,李艳国.高校图书馆智库的组织架构及职能定位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4):10-17.

[5]李玲,李中国.高校智库平台开发的缺失与完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52-54.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篇6

一、我国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理论研究现状

(一)模板理论 模板理论就是对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事先都定义好一个具有借贷方向和会计科目的会计分录框架的文件,在以后发生经济业务时,由系统自动查找该类经济业务对应的会计分录框架文件,将其发生的金额(如果涉及数量、单价的,则自动填写数量和单价)填入会计分录框架内,形成记账凭证。模板理论的运用需要事先设置好企业所需用的会计科目名称和会计科目属性等,然后再逐一定义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模板,而这个定义工作需要专业会计人员来完成。

(二)专家知识库理论 专家知识库理论是利用财会领域专家的宝贵经验、智慧和思维方法,在计算机中建立专家知识库,再与分析策略、推理机相互配合,形成会计信息处理的智能化系统。具体如下:(1)专家知识库,即对所分析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按照特定结构组织成机器可识别体系。(2)规则集,就是将分析策略用规则的形式表示出来,可以采用if……then……结构形式,其功能是对分析的过程进行规范,使系统能根据知识库内容按照规则进行分析。(3)推理机,就是在知识库和规则集基础上设计适当的推理软件工具,其功能是根据知识和规则对输入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输出判断结果。

(三)关键因素理论 关键因素理论是依据人工在编制会计分录所习惯采用的方法归纳而成。该理论认为,人工编制会计分录时,通常是以几个关键性因素的判断来完成的:首先判断该业务的类别,其次判断该业务发生的途径,第三判断该业务发生途径的过程类别,最后再判断业务操作的类别,依据这些特征最终形成会计分录。用集合论描述关系型数据库的方法可以表述如下:

会计分录={业务类别,业务途径,业务过程,业务操作}。

二、国外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理论研究现状

(一)会计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的“资源、事件、参与者”理论(REA) “资源、事件、参与者”即REA理论,是由McCarthy于1982年基于会计理论提出。McCarthy认为,在获取会计事项的信息时,不要只侧重于捕获经济事项的借方和贷方信息,而应捕获企业控制的每一项资源(Resource),引起资源变动的每一项事件 (Event),在事件中的每一个参与人(Agent)的信息。REA理论提出后,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REA理论的分析范围主要限于企业经济事件,范围较窄。为此REA被扩展为REA-EO,即将REA的分析范围扩大到包括经济、经营和信息事件在内的整个企业范围。其次,将“参与者”(Agent)仅定义为一个单纯经济事件的参与者是不妥的,应替代为“具有不同的心理状态的个人”。第三,在应用REA对经济事件进行具体分析时,缺少一个清晰化的概念体系,因此难以将REA理论运用到信息系统的实现上。于是产生了“本体论”理论(ONTOLOGY)。

(二)面向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本体论”(ONTOLOGY) 本体论是指概念化的明确范式,是从共享的角度出发对被研发专业领域已存在的概念(资源、事件、参与人)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类、定义,用于解决专业领域人员与计算机编程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支持程序的概念化设计,为实现信息系统提供可操作的范式。以会计领域为例,供货人、采购、销售、客户、支付凭据、收款凭据等是概念;采购导致货物流入,销售导致货物流出是概念之间的关系;供货人姓名、地址、账户,采购的支付方式、交易代码、总分类账户,资金流入的账户(现金账户或银行账户),销售的方式、交易代码、总分类账户,客户的姓名、地址、账户,存货的名称、存放地点、总分类账户等,就是可用于编程的具体范式。按照本体论对企业范围内各项要素划分出明确的范式后,编程人员可据以在计算机上实现数据的输入、编辑和常规输出的功能,但是要让计算机自动生成会计分录、现金流量表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仍然需要一种特殊的方法,在操作员在前台进行数据的输入、编辑时,在后台由系统按照目标对象的要求自动生成前后一致的、具有解释力的特定标注,这就产生了系统智能化的“脚本”理论(Script)。

(三)实现会计信息系统智能化的“脚本”理论(Script) “脚本”是指一个连贯的行为或事件的序列。该概念是由Schank & Abelson于1977年为处理自然语言中语句的语义,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大意提出的。1986年Schank将它用于动态记忆模型中,通过提供对事件的模式化答案,形成了一个具有分析、解释能力的机制,之后并将它用到了智能软件的开发中。一个脚本包括的内容:(1)相关的事件;(2)行为的顺序;(3)对行为、事件的解释;(4)特定的标注。特定标注是指用一种特定的语言形式,采用文本文件,将上述事件、行为,以及事件、行为之间的关系等记录并保存下来,在需要时以被程序直接调用。为标注脚本,目前已开发的标注语言有:XML(可扩展标注语言),GML(普通化标注语言),SGML(标准普通化标注语言),HTML(超文本标注语言)等。

三、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理论运用思考

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理论表明,非会计专业背景的计算机编程人员需要对企业资源、事件、参与人和经营管理等知识、概念进行学习掌握,同时专业会计人员需要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涉及到的最小单位的概念、行为,以及这些概念、行为之间的关系,概念、行为与输出结果的关系进行规范化的描述(以下称之为“本体描述”),以供编程人员理解、掌握和交流,在此基础上,编程人员将其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智能系统。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是本体描述,因为通常情况下,懂计算机编程的人员,不懂专业会计,而精通专业会计的人员又不懂计算机编程。为便于阐述本体描述,下面以2013年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一中“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智能化处理为例来说明。

(一)目标功能描述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智能处理的功能是指在前台输入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时,在后台由系统直接捕获增值税纳税申报所需信息,并在月末自动生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二)本体描述 从目标功能来看,这一功能的实现涉及到三个本体类别: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本体(表1),销售业务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本体(表2),销售凭证至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的行为关系本体(表3)。

(四)编写解释器 根据“销售凭证至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的行为关系本体描述”编制解释器,月末通过解释器读取脚本文件就可自动生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了。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篇7

关键词 智库 图书馆 知识库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改变服务模式是图书馆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利用知识创新提升图书馆发展水平十分必要。图书馆内保存大量文献,创建各类数据库,这要求图书馆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应探索新型服务模式。

1智库理念解析

智库没有营利性,不受政府管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此类机构对公共政策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后给政府的决策提供积极建议。实际上,学术界对智库从服务类型、知识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信息化日趋深化的背景下,智库的综合功能越来越明显,但信息咨询和决策辅助依旧是其主要的服务方向。

2智库提供信息服务的方式

2.1信息搜集分析

智库产生于美国,负责搜集各类信息,以科学方法整理,形成有价值的资料。在搜集信息时,智库的工作人员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可以得出重要结论,能对各种专项研究提供支持。某些智库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创建起功能丰富的专题数据库,为智库提供高级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2.2信息归纳解析

为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智库需要优质信息资源,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是智库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智库在完成某方面资料收集后,会统一管理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整体解析,寻找各类信息的内部联系,开展系统分析。也可利用德尔菲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以匿名的方式获得各领域专家的观点,经过多次询问后将获得的建议集中在一起,总结出符合事务发展规律的结论。

2.3信息定制推送

智库在发展中会通过各种方式增强自身竞争力,要在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解,在知晓用户的习惯后,会推送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同时,智库在此类工作中也会判定用户的兴趣,并创建专门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寻找符合用户兴趣的信息,确保咨询服务顺利发挥作用。

3基于智库理念的图书馆知识库服务模式创建

3.1用户方面的创建

图书馆的发展需要用户的支持。当前,政府不断对采购制度进行调整,覆盖面越来越广,决策研究等方面的外包制度正在实施,为图书馆提供机遇,利用智库提升政府决策质量,同时也对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此外,还可为企业、社会组织等提供咨询服务,由于这些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图书馆可弥补此方面的缺陷,能利用优秀人才和资源优势,为这些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图书馆在开展此类工作时,可获得相应报酬,能保证智库的正常发展,购置新设备,为图书馆发展提供资金。

3.2信息资源搜集层面的创建

此方面的知识库服务对工作人员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工作人员通晓各领域知识。图书馆智库要具备从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当前,国际、国内的网络十分发达,让各领域用户可顺利搜集信息,一些企业、组织的网站创建起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库。各行业、领域均提供专门的知识入口,方便用户获得知识资源。其中包含大量知识、产品信息,图书馆可利用这些资源增强知识库服务质量。灰色文献指的是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据统计,全球95%左右的产品技术信息均是从此类文献中获得。对此类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可大幅度提升智库服务质量。高校课堂使用的课件、教案等是教师教学多年积累的知识资源,具备较强的价值。智库可对已经开发的课件等文献进行全面分析,为有教育咨询需求的客户提供帮助。

3.3知识库服务模式

据调查,很多知识库的文献资源存在不足现象,某些中小型机构无法提供知识库服务。因为,知识库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文献内容征集不力。大部分知识库均是由高校图书馆承办,运转资金主要来自于项目基金,由于图书馆资金不足,难以让知识库迅速发展。对内容来源而言,高校图书馆中的文献均是由教师与学生提供,师生并未对知识库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不会主动将掌握的文献交给知识库。

智库提供的服务具有预测性、应用性等特征,图书馆应考虑工作人员的专业再开展文献分析,对文献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初步分析,重新总结成高质量文献。图书馆智库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还要开展高效的知识推送。比如,为客户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主动提供服务可让客户感受到服务的真诚,能吸引更多客户。图书馆针对客户展开的个性化研究的价值十分之大,是日后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创建知识库,可依托网络,利用知识库工作人员创建的数字化文献丰富知识库内容。参与智库合作的教师、科研人员等可将掌握的学术资源上传到知识库中,进一步丰富知识库内容。同时,邀请各领域专家对上传的文献资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上传资料的质量处于较高水平。还要给予上传者一定奖励,鼓励其分享文献资源。图书馆的知识库应提出严格要求,对知识资源进行规范,确保这些内容可反复利用。

利用高层论坛、讲座、访谈等对智库的新理念进行传播,让图书馆和高校教学共同发挥作用,与科研单位保持合作,促使智库的研究成果发挥较大作用。

4总结

图书馆集中大量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各类知识。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图书馆面临新形势,为让图书馆在发展中不断增强影响力,应分析自身特点,增加个性化服务,创建智库知识库,促使信息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彦松.基于智库服务的社会科学图书馆转型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5,11(3):89-90.

智能化信息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智库研究;研究趋势;内容挖掘;主题模型;Stanford TMT

中图分类号:G250.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6038

1.引言

智库(Think Tank)一词主要出现于19世纪50年代,是研究宣传社会、政治和经济等特定主题的政策、战略的一类组织。智库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如1831年成立的英国皇家联合军种国防研究所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2014全球智库指数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全球共有智库6618个,作为一类为政策和决策服务、生产思想和知识的社会组织,智库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机构,也是各国“软实力”竞争的新焦点。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我国的智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相关的研究也逐步引起包括图书情报领域在内的各个学科的重视。目前我国拥有的智库在全球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智库研究开展时间较短,成果也较少,而国际上的智库研究则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斯坦福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小组开发的Stanford TMT主题模型工具包对国际智库研究论文进行内容挖掘研究,旨在分析国际智库研究的主题结构,揭示当前智库研究的趋势,以期为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2.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为WOS(Web 0f Science)核心合集,包含SCI、SSCI、A&HCI、CPCI-SH和CPCI-SSH等5个数据库,检索字段选择为主题,检索式为“think tank*”OR“brain box*”,文献类型为articles、proceedings paper和review,检索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共获得文献记录727条,进一步抽取记录中的题名、关键词、摘要字段作为主题模型分析对象。

从智库研究的时间分布(见表1)来看,WOS数据库中最早与智库相关的于1968年,威斯康辛大学法学家Nieburg在该文中论述了美国保守派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创始人赫尔曼,卡恩在智库工作方面的得失。但1968-1998这30年间发文量为95篇,仅占到目前为止发文总量的13%左右。进入新世纪以来,智库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西欧各国的政策制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呼应的,从2000年左右开始,国际学术界关于智库研究的论文数量也开始出现快速的增长。

2.2分析方法

随着内容分析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学科主题的发现,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挖掘技术。LDA分析过程中包含三个核心要素:词、主题与文本。LDA模型假设词首先构成潜在的语义主题,语义主题再进一步构成文本;词与语义主题、语义主题与文本之间均遵从狄利克雷分布:由于词和文本已知,通过Gibbs抽样等方法对模型求解,最后得到的主题均反映了文献的内容。作为一种无监督学习的文本内容挖掘方法,LDA不需要对文本进行前期的标引,算法的复杂性也不高,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TMT(Topic Modeling Toolbox)是由斯坦福大学的自然语言处理小组专为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进行主题模型开发的分析工具。TMT支持Excel和Csv的数据格式,并且提供了LDA、Labeled-LDA、PLDA等多种主题模型分析算法供用户选择。用户不需要较强的代码能力就可以通过TMT设定相应的运算参数,实现对主题模型分析过程的控制,最终生成包含丰富信息的分析主题结果,因此本研究以该工具进行主题挖掘。

3.智库研究主题分布

经过多次试验,本研究最终选择了10个主题进行模型计算。最终分析得到主题和各主题中出现频次前5的词(见表2),通过这些词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各研究主题的内容。如主题4和主题5均与医学相关,但主题4出现的内容较泛,而主题5中出现了patients(病患)和cardiovascular(心血管的)等词,说明该主题4与医学与健康教育相关,而主题5则是具体的特定病例智库。

各主题在文献集中的频率分布,概率越高,说明该主题相关的研究越多。从10个主题的出现频率中可以发现,专家知识与智库建设、智库在风险管理、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医学病例智库等主题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各国智库发展状况、智库在外交和安全事务中的作用、智库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医学诊疗智库等方面主题的研究居于其次:与信息获取与决策支持、智库与媒体关系等相关主题的研究略少。10个主题中,专业知识与智库建设、信息获取与决策支持、各国智库建设主要与智库的建设及其现状相关:其余主题则主要是智库在特定问题和领域中应用的研究。由于LDA的分析结果中包含了每篇论文在每个主题上的载荷,因此可以根据载荷最高的核心论文分析各个主题的具体内容。

4.智库研究主题的具体内容

4.1智库建设与发展现状研究

(1)专家知识和智库建设研究。专家是构成智库的重要单元,专家知识在智库发挥其功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外对于专家知识在智库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开始较早,且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的公共管理学者Marden认为,在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中,智库往往被认为是具有专业知识的群体,Marden通过对智库来源和发展历史的分析,评估了在澳大利亚政治活动中出现的新保守主义。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Nye认为专家知识、学术理论和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十分明显,且彼此之间的脱节有愈演愈烈的趋势,Nye探讨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认为如何在政策研究过程中搭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是智库发展的重要基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学者Schlesinger讨论了媒体、文化和公共事务领域智库提供的专家意见和专业知识成为政府决策依据的过程,并以英国为例,分析了英国智库在影响国家公共政策制定和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专家的意见和专业知识在整个智库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Struyk等认为,地方政策智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咨询作用,地方政策智库的建设应当充分重视能力建设,并提出了评估地方政策智库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2)信息获取与决策支持研究。智库在信息获取问题上的态度和能力决定了智库的决策支持能力,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智库的信息获取倾向,近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Twitter、微博等作为智库获取信息的新来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德国学者Schulz-Hardt和Frey认为智库实质上就是一个提供决策支持的团体,决策的科学与否依赖于智库所获取的信息是否全面可靠:由此,他们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组织决策过程中的信息检索行为,发现了集体信息搜索过程中偏见产生的机理,并展望了如何利用该研究成果使智库更好地获取信息并履行自身职能。Schulz-Hardt还进一步研究了一个由201名专家所构成的智库团体的决策过程,发现信息获取策略的不同是导致争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从决策过程来说,观点上的异质性和信任是保持智库团体获取客观信息,并且做出正确决策的有效依据。美国学者Golbeck和Hansen分析了媒体偏见对于政策信息搜寻的影响,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评估Twitter粉丝的政治和观点,他们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良好地反映智库决策受到媒体和政策信息来源影响的机理。德国学者Hennig等认为博客是智库进行决策的重要开源信息来源,每天以百万数量级增加的博客中涵盖了大量的热点信息,可以利用博客信息进行预测分析。

(3)各国智库建设现状研究。世界各国均较为重视智库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发展中国家智库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发展中国家的智库建设工作。如学者Politzer对导致巴西国内研发效率低下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回顾,发现巴西国内的一些战略智库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英国学者Weston等论述了在南非召开的企业与艾滋病智库研讨会的内容,该智库由中小企业、公共部门和半官方机构等构成,智库会议提出的政策和程序性建议对如何克服南非所面临的艾滋病社会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国外学者对中国智库的工作也进行了许多研究,由英国伦敦大学出版的期刊《中国季刊》刊载了许多中国智库研究方面的文章。美国学者Shambaughtl91认为,中国智库在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情报分析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这些智库不仅支撑着国家的决策,也成为了国际社会认识中国的重要途径。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学者Glaser认为,在中国参加国际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民问智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分析了中国民间智库参与国家政策制定的途径以及民间智库的角色、职能和发展趋势。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中国问题专家Naughton认为,在整个中国经济政策的决策网络中,经济智库是其中的关键节点,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智库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个性缺失是中国智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媒体视角的智库研究。媒体是智库产生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智库的重要发声渠道,媒体视角的智库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媒体如何在智库功能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二是通过媒体进行智库政治倾向分析。美国威克弗里斯特大学的媒体研究专家Rich等依据6份全国性报纸分析了全美51个公共政策智库的表现,研究表明,在美国政府支持色彩较重的保守派智库和不具备特定意识形态的智库相比,更容易获得媒体方面的知名度,美国的媒体整体上而言表现的十分保守,保守派公共政策智库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并且在美国新闻媒体中更加频繁的出现。台湾学者Tung等以海峡两岸的关系研究为例,论述了如何依据智库和专业协会公布的在线研究成果作为重要的数据来源开展研究。加州州立大学的教育学专家McDonald通过研究发现,媒体是智库在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影响力的主要渠道,从当前美国的现状来看,保守派智库通过媒体对教育政策的影响力比中间派、自由派与进步派的智库更强。

4.2特定领域中的智库应用

(1)气候变化与应对。国际上关于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方面的研究并非主要集中于智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而是更多的集中在分析智库及其所代表的政党的态度,且这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重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学者Pearse等通过调研发现,许多智库和专家认为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各国智库应加强对碳交易市场的研究,以提供更多的环境保护建议。由于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许多智库并未对环境保护问题持有正确的立场和公正的态度。美国学者Jacques和Dunlap等认为,环境怀疑论是应对当前国际气候变化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他们分析了1972-2005年间出版的142本环境怀疑论的著作后发现,美国保守派智库是该论调的主要持有者,其目的在于打击环保主义,并推卸美国在气候变暖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密歇根大学的学者Schtddt等通过调查发现,美国的保守派智库倾向于使用“全球变暖”而非“气候变化”,试图通过这一称谓潜移默化的改变公众对气候问题严重程度的认知。学者Dunlap等认为美国的保守主义智库在气候危机问题方面一贯采取否定的态度,在通过分析相关的环境问题专著后发现,美国保守主义智库所持有的环境问题怀疑论态度通过媒体和政治精英的放大作用,已经逐步扩散到其它国家,这些问题应引起环境保护主义者的重视。

(2)医学与健康教育智库。作为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现代医学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健康教育方面,传统的学校教育与医院的临床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速发展的形势,通过智库的集体智慧制定医学健康教育的标准、规范、要求已经得到广泛的重视。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专家Henry等调查了一个儿童手术培训教育的智库建议的实施情况,通过分析工作时间规定与儿科手术培训效果之间的关系,发现该智库建议确实有效地改变了儿童手术培训的效果,但手术后期的护理需要提供更多的可行性建议。加拿大健康智库专家Barclav-Goddard等认为,慢性疾病患者和残疾人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病患的自我管理,从而优化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通过对病人开展变革型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价值观的培养,能够有效优化病人的生活质量。医学智库组织美国心脏病学基金会2015年的心血管核心培训声明是一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医学教育智库报告,该报告详细规定了医生进入美国心脏专科培训的条件、要求、程序以及课程,充分体现了医学智库在推动整个社会的医学与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力,该智库成员Bedacher等详细介绍了全美心脏超声培训和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在培训和教育方面的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以推动健康教育的发展。

(3)病症与病例智库。病症和病例对于医学诊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针对特定病症所建立的智库能够为医学专家交流治疗经验提供有效的渠道,发达国家一直较为重视病症与病例智库的建设,力图发挥病症与病例智库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美国泌尿病症诊疗智库与美国心脏安全联盟智库常以年会的形式开展诊疗方案的讨论,如该智库2010年的国际咨询年会广泛讨论了相关病症对民众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诊疗的发展方向。杜克大学的医学专家Al-Khatib等[蚓介绍了美国心脏安全研究联盟智库SAFARI的工作情况,智库由美国心脏安全联盟、杜克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组成,主要针对在美国已经对公共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心脏疾病的病例进行分析,通过国家健康协同网络对不同病症治疗建立统一的注册和会诊,该智库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全美心脏疾病治疗的效率。

(4)城市与社区发展。城市和社区的发展面临社会、经济、地理、区域规划等各方面的问题,智库能够在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加拿大学者Maclellan-Wright等对21位智库专家进行调研发现,目前加拿大大量的公共服务机构以社区为中心开展工作,如何衡量这些工作的效果和产出是管理工作面临的难点,智库专家建议从9个关键领域开展社区能力评估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施结果。瑞士学者Cavin认为当前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仍旧面临许多困难,并介绍了瑞士联邦智库提出的城市自然公园建设方案,发现该智库较为重视环境质量控制,相关成果为瑞士取得城市区域发展和自然保护中的平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5)风险应对与问题解决。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风险,这类风险问题大多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需要不同层面的知识进行决策的支持,许多学者对智库在风险应对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英国智库机构公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Research,IPPR)对英联邦政府公布了公务员制度改革计划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了一系列的智库研究报告以降低政策风险。环大西洋毒理学智库组织(Transatlantic Think-Tank of Toxicology:t4)提出,为了应对相关风险,国际组织应当建立一个可靠、开放的信息交换机制,以防止问题的产生。美国癌细胞扩散研究智库系统讨论了特殊癌症的治疗及生物治疗方案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对癌症诊断、预后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方案提供了一系列转移建议。此外,为了增强生物样本的可识别性,降低实验风险,来自美国癌症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多个领域的46名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智库,该智库认为通过建立数据共享体系能够有效规避因生物样本材料的不确定导致的实验风险问题。

(6)外交与安全事务。外交与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政治生活的关注重点,也是智库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西班牙学者Prado分析了欧洲与东盟、日本以及中国质检的外交关系,研究表明,在多元化的外交关系建立过程中,智库及精英知识分子对政策的制定起到了主导作用。伦敦大学学院的国际关系专家Klinke认为,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欧盟所持的“后现代”领土观念和俄罗斯所持有的“现代”领土观念并不对应,智库专家、记者和政治学家已经成为两者正式外交对华的重要通道。哥本哈根大学学者Beding以冷战后的欧洲安全问题为例,分析了外交关系形成过程中存在的外交理论与实践的脱离问题,认为外交关系的形成应当充分重视其过程,智库在外交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外交问题专家Abb经过调查发现,中国的外交政策智库在过去的10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智库的专业化水平和学术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在中国外交关系的制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本文通过利用斯坦福大学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小组开发的主题模型分析工具包TMT对WOS数据库中国际智库研究论文进行了内容挖掘分析。从本研究的主题挖掘结果来看,国际智库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关于智库建设的研究,包含专家知识如何在智库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和情报保障智库决策、国际社会智库的发展现状以及媒体视角的智库研究等4个研究主题;第二类研究包含的6个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智库在特定问题的应用,这些问题大多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领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且是单纯依赖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知识已经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如医学健康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国际安全问题、地区发展问题等,智库所具有的集体智慧能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支持。特别是在医学健康领域,由于现代医学需要综合利用各种知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无论是高效的医学教育,还是具体的病症诊疗,均重视利用智库来构建相关的解决方案。从各主题发展的时间上来看,智库在特定领域中的应用在未来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还发现,国际社会,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欧洲大陆,大量的智库实质上具有明显的政府背景,特别是国际上的保守派智库的报告就是保守政党执政思路的重要体现,因此,智库的政治倾向及其研究成果可以成为公共政策及政党态度分析的重要情报源。同时,国际社会常以中国智库建设过程中政府色彩浓重而否认我国智库独立性的观点并不成立。

5.2讨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