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顶管技术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8:01:06

顶管技术论文

顶管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顶管技术;非开挖技术;发展;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05-02

1 管网及非开挖技术

给水排水工程中俗称“水”专业,是一门与公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是以水的社会循环、输送和处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及消防等有关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与生物学、化工产业、环保产业和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而其中的对于城市净水和污水的处理更是重中之重。管网是城市给排水工程的一项基本元素更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时每刻都在为公民的生活生产保驾护航。城市管网主要布置于地下,它包括自来水的输送、污水的处理、燃气与暖气的输送等等都要依托于城市地下管网。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建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进而也需要施工人员按照要求进行管道施工。传统的挖槽式管道施工对地面影响较大,施工周期长,如果在人口密集区域还会给交通增加压力,给公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有些特殊区域不允许挖掘,更是对施工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给水排水工程为了使这些安装施工对城市的影响降低,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周期,就必须研究非开挖技术。

非开挖技术是指利用少量的挖掘或者不挖掘技术来进行地下管路的敷设或更换的工艺。而顶管技术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非开挖技术。随着顶管技术在国内的普遍应用,随之也带来一些施工上的技术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下讨论和阐述。

2 顶管施工的概念及特点

顶管法施工顾名思义就是在工作区内借助于顶进机械设备产生的推进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钢筋混凝土管或其他材质的管材沿设计好的角度和坡度顶入地下,并将多余土方输送走。后一段管材沿前一段的坡度继续顶进施工土层以两管中继间的推进力为动力,把顶进设备或连接设备一起穿越工作区直至接收坑,然后将顶进机等机械设备取出,这样管路就埋设在工作区了。

相比开挖敷设技术,投资和工期大幅度缩短,同时顶管技术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较小,减轻对人口密集区的交通压力和地面的破坏。他能穿越河流、铁路、桥梁、隧道和其他几乎所有的地面建筑物,不影响正常公民的生活、不破坏环境,施工不受气候和环境影响,施工管道可弯曲,可以在很深的地下或水下敷设。使用该技术敷设管路,能有效的节省拆迁费用、降低施工周期。

3 顶管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世界上最早的应用顶管技术的记录实在1892年,最初的施工是在1896-1900年由美国北太平洋公司完成的。我国的顶管技术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初由国外引进,早期的发展由于技术条件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发展较慢,是以人工为主,设备技术都十分欠缺,更是缺少专门的研究人员。直至1964年,在上海首次试验使用机械式顶管,一些单位进行了机械式顶管的各种基础试验和相关的一些理论研究。当时,利用中继间的相关技术,口径在2m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管的一次可顶进距离可达一百余米。不久之后,在我国其他大型城市相关的、不同形式的顶管实验也相继启动。由于当时的顶管和顶管掘进机的研究都还是起步阶段,既没有和参照研究的实例,也没有专业人员做相关指导,所以尽管在顶管施工上取得了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又率先研制成功适用于软质粘土和淤泥质粘土的顶管挤压法,这种方法要求的管路上覆盖的土方量较大,但施工效率却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顶管技术在我国开始了迅速发展,在技术层面和施工层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1983-1986年,我国的几大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先后引进国外先进的顶管施工设备及技术。尤其是上海引进了日本逸势机(ISEKI)公司的800mm直径Telemale顶管掘进机之后,国外的先进理论技术也进入了中国。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展了多项非开挖技术自动化的研究,逐步替代手动操作,近些年由于数控设备的普及不少学者开始将目光转向将电子、数码引入顶管技术的研究上。2000年后,许多开设工科的高等院校对顶管技术开展了不少专项研究,至今为止取得了不少成绩。2002年中国成立了非开挖技术协会,非开挖管线技术及顶管技术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

4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施工应用分析

通过近些年的大量实际施工应用和理论研究,我国的顶管施工技术持续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在某些方面已经于世界领先技术并驾齐驱。2001年,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常州完成了2050m、直径2m的钢筋混凝土顶管施工,是当时最长的顶管工程。2002年9月,全长3600m、埋深为23-25m、直径为1.8m的钢制管,成功穿越黄河,无论从管路的顶进长度、下管深度、和复杂的地理环境,还是钢管直径大小在国内尚属首次。其中最长的一段长达1259m,要穿越黄河而且土质还是较厚的砂砾层,既是我国非开挖技术创新突破的关键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复杂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钢管一次性顶进距离最长的顶管工程。2008年,中铁十局十公司在长江引水工程中采用国产直径2200mm钢管,双管齐下同步顶进2500m。这些例子表明我国的顶管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与世界先进水平不相伯仲。

顶管施工中,顶进管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管和钢管,其中钢管要求没有腐蚀的情况下可以敷设。在选择顶进管材料后,要对其长度和直径进行设计和计算,一次性使用越长的管,其相对的经济成本就越低,可调控性也越高;而直径方面,由于有工人在上面施工作业,所以内径不小于500mm,然后根据顶进管所受荷载和工程性质来确定管壁厚度,进而计算出外径。

5 顶管技术目前在我国所存在的问题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不足,机械设备陈旧,地区与地区之间水平良莠不齐。现下而言,顶管基础施工设备还都购买自国外,国内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明显差距,掘进机型号很少特别是大中型号,我国尚无适于中强度岩层以上的岩盘掘进机,机械上横向扩展的能力较小,且自动化性能还有待提高。从地域上说,顶管技术的发展与我国地理环境相佐,与经济发展一样呈现出一种自西向东的“阶梯式”状态,我国东部的顶管施工技术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只是由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才有了少量的顶管施工,这种地域式的明显差异极大的阻碍了中西部地区非开挖技术的进步。顶管施工技术在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在东部、沿海大城市顶管技术的研究和理论技术应用比较普遍,但在中小城市实例很少,有的在施工的某一环节不得不采取,而并非最初的设计意图,在中西部地区更是凤毛麟角。在同一城市内的不同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和施工水平也不尽相同,有些施工单位往往刚一接触顶管技术就碰到阻碍,而又找不到良好的解决办法,这样极大的限制了非开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影响非开挖技术应用的另一个因素是,大量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活跃在施工一线的多半都是“半路出家”一些是原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后来转行来的,有的又是其他行业,而这些人只有比较少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多变的施工需求。所以,想要解决我国顶管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就要从设备、技术、理念、地域、人才等等各个方面来寻求解决之道。

6 顶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前景

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的快速增长,顶管技术的前景越来越被看好。加之现在研究非开挖技术的学者越来越多,研究的深度也在逐步增加。非开挖技术必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顶管技术将在我国地下管线的施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非开挖技术也将因顶管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书写新篇章。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研究的渐渐深入,原来的手动化、半自动化、短管式等等都将会被数字化、全自动化、加长管式所代替。掘进机的精密程度,管道的方向控制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立四个非开挖研究中心,尖端技术人才已过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非开挖的研究中来,最近的几十年一定是我国非开挖事业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

7 总结

顶管设计在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中,特别是人口密集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区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给排水设施的完善,地下管道建设量将会大大增加,顶管技术及非开挖技术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我们要抓住顶管施工技术快速发展的良好契机,完善和改进我们自身原有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先进技术,使综合水平与国际接轨,将最好的技术、最高质量的施工应用到祖国的建设上。

参考文献:

[1]廖霞柳.洛河电厂取水工程顶管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13-14,17.

[2]邓雅婷.地下建筑与工程专业揭密及院校介绍[J].高校招生,2002,(07):58.

[3]张振宇.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26-28,36.

顶管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顶管技术 给排水管道

概述:传统的挖槽埋管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由于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使本来就拥挤繁忙的城市交通如同雪上加霜。同时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顶管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开挖技术。随着顶管技术在市政工程的广泛运用。本论文主要讨论在顶管作业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值得施工技术人员重视。并以此和同行共享。

一、顶管技术在城市给排水中的发展

地下给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给水管网进行改造的时候,管道安装工作需要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传统的地下管线施工技术通常对地表有很大的破坏,而且地下管线的改造是在城市道路下的工程,必然会对本来就拥堵的城市交通带来更大的不便,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施工后的道路恢复工作也比较麻烦,在一些人口密集交通易堵塞的大城市这个问题显得更加明显,因此,这个问题成为了众多专家研究的话题,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非开挖技术是指在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改造中尽力不开挖或者少开挖。

顶管技术就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菲开挖技术,这种技术在国外应用非常普遍,在我国也有很大的普及空间。伴随着顶管技术的投入使用,在运用中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提出在顶管技术施工中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值得施工技术人员重视,并以此和同行共享。

二、顶管施工的特点

顶管法又称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它具有不需要开挖面层.就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的特点,相比开挖敷设技术。投资和工期将大大节省。同时,顶管施工技术可以降低噪音,减少粉尘.减轻对城区的交通条件和环境状况的干扰和破坏.属于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法由于其上述多方面的优点.在市政工程中尤其是在市政给排水管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概括起来,顶管施工技术具有几大方面的优点:施工面由线缩成点,占地面积小;地面活动不受施工影响,对交通干扰小;噪音和震动低.城市中施工对居民生活环境干扰小.不影响现有管线及构筑物的使用;可以在很深的地下或水下敷设管道,可以安全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建筑物,减少沿线的拆迁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其主要缺点是施工技术难度较高,需要详细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探资料。

三、顶管技术施工应用分析

1、顶进管的选择

顶进管一般选州钢筋砼管.如没有腐蚀要求可选用钢管。钢筋砼管的规格设计、配筋和应力验算应遵守有关钢筋砼的标准和技术规程.特别是有关钢筋砼管的标准和技术规程。

2、顶进管岛径的选择

顶进管的直径选择是片先根据工程性质、工程需要确定内径。根据顶进管所受荷载确定砼管的配筋及壁厚.进而确定外径。因为顶管工程工作面上需要配备挖土工人.所阻一般管内径不小于500rm。

3、顶进管妊度的选择

顶进管的长度对顶管过程的可控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直线推顶的情况下使用长管可以减少装管的次数.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管长度的增长.如果偏离原定的路线,建造顶坑时顶娅坑的长度也要增大.挖坑、支护、回填、修复的费用将相应地增加。反之,在直线上推顶很短的管也较困难.闪为短管比较容易向周闱土层中挤入.致使整个管呈蛇形弯曲,这便降低了管路顶进的可控性。

4、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

现场平面布置,平面总体帛置包括起重设备、自动拧制室、料具间、管片堆场、拌浆棚及拌浆材料堆场、注水系统、弃土坑的布置等,始硼t作井内安装发射架、顶管机、前顶铁、主推千斤顶、反力架等顶进设备.工作井边侧设置下井扶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顶管机进,出洞处以及后靠土体加固为确保顶管机出洞的绝对安全,对后靠土体机进。为防止腰管机进、出预留空间导致泥水流失.并确保在顶进过程中压注的触变泥浆不流失,必须在工作井安装洞口止水装置。

三、顶管施工的工艺

顶管施工又称为顶进法施工.是指利用顶进设备将预制的箱形或圆形构造物逐渐顶入路基.以构成立体交义通道的施工方法。顶管施工需先在确定的管段之间设置工作井和接收,在工作井内安装推力设备将导轨上的顶管机头推入土体,机头导向。将预制的钢筋混凝上管向前顶进.前端土体通过上作井运出,最后完成管道铺设。

1、顶管井的设计

顶管井分工作井与接收井两种,顶管井的建造结构有很多种类,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井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单孔井和单排孔井,它们的结构受力性能由高至低依次为圆形一矩形。结构布置时,可在井内设置内支撑.改善结构受力。在建造过程中工作井按双向顶进设计,问距与设计枪杳井间距一致.施工完毕,在工作井和接收井的位置上按设计要求做检查井。

2、顶管施工工序

①穿墙:打开穿墙闷饭将工具管顶出井外.并安装穿墙止水装置,主要技术施工措施如下:a穿墙管由填夯压密实的纸筋粘上或低强度水泥粘土拌和土.以起到临时性阻水挡土作用;b为确保穿墙孔外侧一定范嗣内土体基本稳定并有足够强度.工作井工具管穿墙,对穿墙管外侧采取注浆同结措施;

c穿墙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处坪措施:d蝴板开启后迅速推进工具管.同时做好穿墙止水.

结束语:管工艺的施工从技术上讲是完全可行的.相对于开槽坪管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睐讲更具有优越性,另外一方面从切实做到保护环境人手.加人推广顶管施上技术力度势在必行.可以预见未来的管线铺设技术将以顶管工艺为支撑。

参考文献:

顶管技术论文篇3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Internship Standards Research Program

LUO Day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2260)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of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rofessional post effect,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s immin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ost.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udy and formul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standard provides program guidance, has certain theory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ternship;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1 方案制定的意义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符合顶岗实习岗位要求的岗位数量较少;(2)老师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不足;(3)老师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到位;(4)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自我约束不够。这些问题导致学生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因此,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必须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本文为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了方案指导,本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切实有效地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体系。

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在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发现顶岗实习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理论,拓宽研究视野,提供研究思路。归纳总结当前国内外在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访谈交流法。针对理论研究分析出的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进行访谈交流,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并获得解决的办法。(3)问卷调查法。通过理论研究和交流访谈,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设计问卷调查表,在教师中、学生中和企业现场指导教师中开展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总结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标准提供依据。

3 研究内容

3.1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学校现状调查研究

(1)根据研究目标选择调查样本学校,设计问卷与调查方式及内容。(2)深入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主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有效性,高职院校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安排到位情况,学生本人对顶岗实习生的认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3.2 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现状调查研究

主要就实习的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态度,顶岗实习企业希望的目标、顶岗实习企业管理的难点企业对顶岗实习的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的障碍等问题调查。

3.3 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问题研讨

通过召集教育专家、企业专家、行业专家对校企合作机制的内涵、建立的方法、保障体系等问题研讨。

3.4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分析研究

(1)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前续工作环节。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素质教育、文化浸润等方面分析。(2)分析研究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职业认知适应期,技能熟练波动期,心理稳定成熟期,情绪倦怠浮躁期等方面分析研究。(3)分析研究顶岗实习后续管理工作环节。主要从及时总结、奖惩分明,树立榜样、传承优秀,以赛促学、巩固成果等方面分析。(4)分析研究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流程关键节点。从学生实习分配环节关键点,实习过程管理环节关键点,后续管理过程关键点等方面分析。

3.5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分析

主要从管理主体,顶岗实习学生身份,实习地点,管理时间,管理内容等方面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

3.6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研究

(1)顶岗实习的实习质量分析。通过对调查样本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析顶岗实习的质量。(2)顶岗实习校方管理现状分析。从实习阶段教学全过程系统性,培训教育及时全面性,校企合作机制有效性,实习基地选择的科学性,师资选派和管理情况,兼职教师管理学生的体制,突发事件处理机制等方面分析研究。(3)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质量评价分析。

3.7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的构建

(1)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内涵研究:从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2)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研究:从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顶岗实习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3.8 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研究: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学生,另一种是准职业人。因此,在评价学生顶岗实习时应将两者结合起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研究。(2)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研究:采用学生和校内外指导教师统一在一张评价表中进行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对学生实习实训标准进行评价,构建高职院校企业顶岗实习实训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考评表。

3.9 研究制定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

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该标准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该标准应有利于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该标准应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该标准应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该标准应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4 实施步骤

4.1 项目申报阶段

组织相关人员编写项目申报书,进行项目申报。

4.2 项目研究的准备阶段

充分利用图书、报刊、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尽量多有用的理论文献资料理论学习,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相关的教学论著,及时掌握最新教研动态和相关资料,为本项目找到理论依据,以及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对该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具体做法。

4.3 项目调查、探索阶段

通过问卷、访谈调查全国范围内部分涉及安全技术管理专业的相关高职院校,分析、研究目前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解决方案。

4.4 项目实践阶段

(1)以本校学生为实验的载体,对初步形成的高职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进行实践。(2)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各班学生顶岗实习,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3)形成实践结论,形成阶段报告。

4.5 项目完善阶段

(1)将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推广,进一步提高顶岗实习教学效果。(2)完成最终成果报告,并提交报告。

4.6 项目结题总结阶段

(1)收集、整理所有的项目研究资料,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2)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

5 预期成果

(1)研究分析找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效果欠佳的原因。(2)研究分析清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从顶岗实习前续工作、顶岗实习过程、顶岗实习后续工作等方面研究得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流程。(3)分析研究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4)研究分析得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特点。(5)构建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校内标准体系。研究得出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内涵,校内实习实训标准体系的评价方式。(6)构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体系。研究得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指标的内涵,学生企业顶岗实习标准评价的实施方法。(7)研究制定出高职院校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标准。该标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职院校对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条件,适应我国安全生产企业实际条件,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顶管技术论文篇4

【关键词】 医学技术;顶岗实习;管理要素;准入制度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7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6-02

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十二五”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系统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就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顶岗实习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之一。对于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说,学生顶岗实习这一年,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最佳时期。

1 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相关政策缺乏,企业积极性不高 从医学技术类学生顶岗实习的开展情况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但大部分单位对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实习学生缺乏指导和管理。

1.2 学生顶岗实习的长效监督机制不建全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离开学校,由实习企业单位全程管理。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分散于全国各地,学校要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实地监督和考核,在人员、时间和财力调配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并且企业和学校作为两种类型的个体,分由不同机构进行管理,大多是各负其责,两者制衡相对缺乏。以上种种,都导致技术类学生的顶岗实习长效监督机制不建全,难以形成有效监督,最终影响学生的顶岗实习。

2 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要素

顶岗实习管理的要素包括政府、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和家长,只有五方各自明确职责,相互配合相互沟通这样才能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管理。

2.1 政府 国家法规政策非常重视顶岗实习的管理,先后颁布《普通高等医学教育临床教学基地管理暂行规定》、《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等文件,但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监督实习单位和学校的执行情况,政府还要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医学院校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使得学校和企业很明晰自己的职责。

2.2 学校 医学技术类专业对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要求非常高,既要是专业对口,也要具备一定的规模;既要有较高的医疗水平,也要有相应指导老师。所以学校既要选聘合适的顶岗实习单位,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又要承担管理职能,确保学生顶岗实习顺利进行。

2.3 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一定要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并承担管理责任,特别要加强学生技能和生活安全等方面。

2.4 学生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肩负着学习和工作,既是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员工。对于实习生来讲,不但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还必须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医疗卫生行业管理规定。

2.5 家长 家长一定要协助学校参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并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3 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过程

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项目管理,包括学生实习之前启动教育管理、在顶岗实习中管理、顶岗实习后考核评价管理等阶段[2]。

3.1 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启动教育管理 为了高效的组织医学技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切实提高实践技能,实现毕业时的零距离上岗,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必须启动实习前教育,使其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一是要作好顶岗实习单位介绍,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意义,二是要建立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前准入制度,通过系统地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和考核,让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掌握一定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上常用的医学理论知识,保证了顶岗实习的质量,提升学生在顶岗实习基地的就业优势[3]。

3.2 实习单位中管理 顶岗实习单位应按照医学技术类专业实纲安排学生实习,有计划的进行分项实习和考核,并定期汇总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顶岗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应按大纲要求详细进行实习指导记录,组织和评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成绩并形成书面材料,提交学校。

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应协助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掌握学生实习期间安全,并进行学生实习过程考察[4]。

3.3 顶岗实习后考核评价管理 学校要在学生顶岗实习后组织考核评价,建立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学校对实习学生的考核、学生对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考核体系[5]。

首先,顶岗实习单位应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素质表现、职业能力绩进行评定。其次,学校对实习学生的考核内容由校内指导实习教师组织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是否履行学校相关规定(实习考勤),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实习周记和实结报告进行综合评定。最后,为了更好的组织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工作,学校要制定“学生对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的考核评价表”,掌握学生对学校和顶岗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就业方面的满意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加强医学技术类专业顶岗实习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OL].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 许建军.中职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与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4.

[3] 孙全军.论顶岗实习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顶管技术论文篇5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_种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 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必修 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因为工作 岗位的真实性、能很好地与就业对接。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 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基本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因此,这两个教学环节在高职教育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研究高职教育的专家、学者对此 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张统华、龚娟等对高职实习顶岗实习的 意义及顶岗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张 雁平、刘晓刚、朱春瑜等人从学生、系部、学院以及实习基地四 个层面对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进行了研究;何辉、宋 萌勃等高职顶岗实习中学生的管理问题和顶岗实习的管理机 制进行了探讨。罗长金、郑永裕等人对高职毕业论文存在的问 题、高职高专毕业论文选题、如何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提高毕业 论文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但是,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这两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是 _个系统工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的安排、实训基地 的长期有效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的系统化管理、实践效果的评 价等研究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系统性和规范性较差,缺乏行之 有效的理论和思路进行理性指导。同时,对于不同的专业,顶岗 实习的要求和管理也不尽相同,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建筑工 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质量更易受学生、指导老师、企业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目前各个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顶岗实习 与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上仍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为了 更好地保证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 效果,开展符合建筑工程专业的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与顶岗实习 和毕业设计的管理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论文从实训基地的建 设,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 探讨,为该实践教学阶段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现状

 

(一)毕业设计(论文)

 

在许多高职院校,许多人认为高职学生不适合撰写专业理 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综合性强的毕业设计(论文)。因此对毕业 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不是太重视,很多只是流于形式。实际 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开展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毕 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五学期,即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就直接进行 毕业设计。设计时间通常为四周,第五周进行答辩。毕业设计 的内容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向);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工 程监理专业);工程预算(工程造价专业)。由于学生对项目没 有直观的了解,很多都是在网上下载,通过裁剪、粘贴完成;有 些学生还相互抄袭,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并且,由于近几年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不足,学生就业压 力的增大,对于顶岗实习及工作单位还没落实的学生,他们的 很多精力都放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寻找和求职就业上,整天忙于 奔波在各个招聘会中,自然就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设计;对 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受其他同学的影响,投入的精力和 积极性也明显不足。再加上指导教师为考虑就业率,对学生在 毕业设计期间去求职也听之任之,都造成了毕业设计质量的下 降。因此,很有必要对毕业设计时间上的安排进行调整,使其 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又不影响寻找就业单位。

 

(二)顶岗实习

 

以往,顶岗实习的安排是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进行,加 上第六学期,实习时间一般在26周左右。在顶岗实习的实施 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顶岗实习单位难落实。近 几年的扩招,加上就业前景较好,大部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类 专业学生数都是三四百人,这给实习单位的安排带来极大地困 难;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许多施工企业出于对安全的考 虑,把接收学生实习作为一种额外负担。因此,很多学校都是 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内容不能保证,与专业对口率 较低。在整个实习期间,许多学生频繁“跳槽”,严重影响了实 习质量。二是指导老师严重不足,每个老师要同时指导一二十 名学生,有的学校还更多,很难真正的完成指导工作。三是管 理不到位。学生实习地分散,再加上没有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 方法,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四是考核评价 难。多数学校对顶岗实习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谁来评价都尚 未形成科学的办法。一般是企业寥寥几句评语,教师给成绩,缺乏科学性,没有真实的反映学生实习情况和实习效果,给学 生造成一个实习好坏都一样的错误观念,影响了实习的质量, 最终造成了顶岗实习的效果不理想。

 

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为了改善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工作技 能和就业竞争力,我院在2010年开始对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顶 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将这两部分整合为毕业实训环 节,在顶岗实习中完成毕业设计,通过这三年来的实践,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

 

(一) 教学安排设计

 

在教学安排上,为了让学生在顶岗实习时具备一定的顶岗 能力,使企业愿意接收学生,不把学生的实习当做一种负担,本 专业安排了两个四周的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见习。学生自 入学以来,经过第一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单项技 能,如_般建筑材料检测能力、建筑CAD绘图能力、建筑测量 能力等,进行第一次的校内单项技能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见 习;经过第二年的相关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 知识,进行第二次的校内综合实训实习学期及暑期的企业实 习,通过两次校内实训和暑假企业见习的工学交替,学生基本 具备了顶岗实习的能力。在第三学年,学生完成一个月的拓展 课程学习后,改变以往先做毕业设计再进行顶岗实习的安排, 直接就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完成毕业 设计。

 

将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整合为毕业实训环节。首 先,学生在十月份就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绝大部分建筑企业都 处在生产高峰期,避免了以往学生在校完成毕业设计后,年底 才能进企业的局面。解决了建筑企业在年底停工,学生无岗可 顶的困境,其次,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能结 合实习的实际工程,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建筑 工程技术专业)、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工程监理专业)、工 程预算(工程造价专业)。

 

(二) 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解决实习单位难找的问题,按照互利互惠、共蠃发展的 原则,我院加强了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训基地。首 先和长期与我院合作的、位于扬州及周边地区的建筑企业共建 生产性的项目部,利用教师的科研、技术力量,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同时为企业员工进行技术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增 加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其次,聘请企业的专家、技术员为学院 校外兼职教师,不断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基础。校企合作的企 业也能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中优先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满 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达到真正的双蠃。

 

(三) 教学过程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是顺利实施毕业实训教学环节的关 键。首先,我院制定了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管理办法、顶岗实 习三方协议、顶岗实习安全协议、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教学大 纲、教学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及指导教师的考核等系列教学 文件。学生在进如企业前就强调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重要 性,并布置相应的任务和制定目标。其次,学生的顶岗实习基 本由学校安排在校企合作的企业,学生相对集中,便于指导和 管理。第三,采用“双导师”制。除了学校的指导教师外,还聘 请了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员担任学生顶岗实 习和毕业设计的校外指导教师。由于是长期合作的企业,指导 教师的积极性与管理经验都相对丰富。同时要求学校的指导 教师与企业的指导教师经常保持联系,并到企业进行巡查,了 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增进师生感情,也能加深学院与企业之间 的关系,实现对学生的共同管理。最后,强化考核体系,提高顶 岗实习质量。

 

(四) 考核评价

 

毕业实训环节的最终考核评价由实习过程考核、任务完成 效果以及汇报答辩三个部分组成。过程考核主要由实习单位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实习效果进行评价。校内指导 教师按照学生根据实习内容完成的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 总结,结合实际工程完成的毕业设计以及汇报、答辩情况进行 评价。最后,结合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学生 的顶岗实习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

 

三、结束语

 

毕业实训环节中的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重要 过程。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应结合建筑工程自身的专业特 点,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规范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的 安排、管理和考核,使该实践教学环节得到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从而保证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肖忠平

顶管技术论文篇6

关键词:顶管 监理 过程控制 规范

Abstract: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es not affect the ground traffic and crossing rivers, roads, buildings and other obstacles to advantage, in municipal new and re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was widely used。 This article engages in pipe-jack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experience, understanding on several points。

Key Words: Pipe jacking Supervision Process control Specification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开发,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城市繁华街道的架空线路改设地下工程、或改造城市管网而无法明沟开挖工程、或原有地下管网埋设资料丢失而无法对地面有效开挖的工程,均采用了顶管敷设管道的施工技术,并得到快速推广。

顶管是不开槽埋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技术之一,是为各种地下管道创造敷设条件和环境的辅助工程。其施工基本原理为:根据管道设计线路和顶管施工方案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并选择顶管机及各类设备、管节,利用顶管机的顶力将管节从工作井缓慢顶进,在顶进过程中通过测量仪器监控顶进方向,边顶进边出土边调整,直至将管节顶通至接收井内。下面就顶管施工,谈谈监理的过程控制要点。

1 施工前的监理要求

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并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沿线的有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情况,以及沿线地下与地上管线、周边建(构)筑物、障碍物及其他设施的详细资料进行核实确认;必要时应进行坑探。同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相关规范要求,编制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针对此方案的全面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监理单位应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1 顶进方法比选

顶管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现场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在敞口式(手掘式)顶管机施工、封闭式的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机施工、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施工中,确定适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的顶进方法。

1.2 顶管机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管节、接口选型及检验,内外防腐处理措施。

1.3 工作井位置选择、结构类型及其洞口封门设计。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的相关规定要求,工作井宜设置在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的位置。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防止发生事故以及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备足应急抢险设备、器材等物资。尤其对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工作井,应采用土体加固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有必要时在建(构)筑物设置观测点,进行监控测量。监控测量的信息应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工作井,监理时应更加重视,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邻近建(构)筑物、地下与地上管线情况,开挖深度,以及结构受力、施工安全等要求,确定工作井围护结构,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条件符合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工作井,应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对此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会,按专家论证意见修改方案后组织实施。顶管顶进工作井的结构必须满足井壁支护以及推进后座力作用等施工要求,便于排水、排泥、出土和运输,尽量避开现有构(建)筑物,减小施工扰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井底应保证稳定和干燥,并应及时封底,在地面井口周围应设置安全护栏、防汛墙和防雨设施。在井内应设置便于上、下的安全通道。后背墙结构强度与刚度必须满足顶管、盾构最大允许顶力和设计要求,在审查施工方案时,必须查看后背墙设计计算过程。

1.4 顶力计算、后背设计和中继间设置。

核查施工顶力计算原则,是否综合考虑管节材质、顶进工作井后背墙结构的允许最大荷载、顶进设备能力、施工技术措施等因素。施工最大顶力是否大于顶进阻力,且不得超过管材或工作井后背墙的允许顶力。在施工最大顶力有可能超过允许顶力时,是否采取减少顶进阻力、增设中继间等施工技术措施。

顶进阻力计算是引用当地的经验公式,还是按照Fp=πD0Lfk 十NF按式计算。不论采用哪个公式计算,专业监理工程师必须详细进行核查计算,验证计算依据、过程和结果。

1.5 其他技术保障措施

顶管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专业涉及地质、岩土、机械、化学等多门学科,因此在审核施工方案时,以下内容的技术保障措施必要时必须齐全。顶管进、出洞口技术措施;工作井地基改良措施;减阻剂选择及相应技术措施;施工测量、纠偏的方法;曲线顶进及垂直顶升的技术控制及措施;地表及构筑物变形与形变监测和控制措施;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等。

另外,在施工前监理单位还需审查顶管施工单位的资质;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特岗人员的资质,技术、安全交底资料等。

2 施工过程的监理要求。

2.1 工作井的开挖和围护结构施工

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经专家论证通过的工作井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开挖和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进行开挖与支撑。

2.2 顶管设备、材料的报验

顶管设备、材料进场后,必须先进行监理报验,检查设备、材料的合格证和仪表的有效性,材料的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等。验收合格同意进场的施工设备、主要配套设备和辅助系统安装完成后,应经试运行及安全性检验,合格后方可掘进作业。管节材料的规格及其接口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成品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36、《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 640 的规定。钢质管质量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的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且焊缝等级应不低于Ⅱ级,外防腐结构层满足设计要求,顶进时不得被土体磨损。

2.3 顶管施工

顶管技术论文篇7

关键词:市政工程;顶管技术;顶出管;膨润土;

1.概述

1.1城市地下管线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递信息、输送能源和排放废物的功能。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城市现代化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迅速,并且,当前其作用与功能越来越重要,城市中迫切需要兴建大量的新管线。如果采用传统的开挖施工技术,则不仅经济负担大,而且对社会和环境都具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保护城市的道路,我们应该尽量采用非开挖技术。根据相关报道,在新铺设的管线中,我国采用非开挖技术的管路比例比美国要低很多,所以,非开挖管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这需要引起我们相关部门的重视。

1.2顶管技术

1.2.1顶管技术的优点

顶管技术并不需要开槽铺设管道,是非开挖施工方法中的一项。它用一种硬制管道在土层下面穿过以形成给排水或者其他作用的设施。该项技术的使用时间较早,优点多,例如:(1)施工精度高;(2)综合成本低:只需要排除地下土层中的土体,使工期缩短、工程量减少;(3)对环境的破环小:能使周围建筑设施保持其功能,不被破坏;(4)可穿越障碍物等。正是凭借这些优点,顶管技术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当前,它已经被应用在污水管道的铺设、天然气管道、雨水管道、自来水工程等多项民生工程中,消除了以往开挖技术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1.2.2顶管技术的缺陷

因为顶管技术常被应用于地下的隐蔽性工程中,隐蔽性工程的复杂程度是难以预料的,所以,顶管技术也就有了复杂性和多边性的特点。并且,顶管技术的安全隐患大,在施工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若是失败了,则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是,我国的顶管技术比其他国家起步晚,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顶管技术的研究。

1.2.3研究顶管技术的意义

我国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地下管道体系,为了避免与现有管道的冲突,未来管道的埋设深度必然将越来越大,这就更加彰显了顶管施工的优势。并且,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所以,也逐渐加大了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对顶管技术的研究能够改进和完善顶管技术,提高设管道施工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提高管道的利用率,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能够使工程更加科学、规范,所以,加强对顶管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顶管工程的关键技术分析

2.1顶进管的选择

顶进管一般选用的是钢筋砼管,应该依据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来对钢筋砼管进行规格设计、配筋和应力验算。(1)选择顶进管的直径:应该根据工程的性质来确定顶进管的内经,根据载荷来确定顶进管的壁厚,进而确定了钢筋砼管的外径。一般,管的内径要大于500mm。(2)选择顶进管的长度:顶进管的长度能影响过程的可控性和经济性。若使用较长的管,则可以使装管的次数减少,但是,若是偏离了原定路线,则较长的管恢复正确路线比短管要困难的多。并且,长管带来的相应的挖坑、支护、修复等的费用也会相应的增加。一般情况下,管的长短要根据管的外直径来确定,若长径比小于1.10时,则为短管;若长径比等于1.15时,则为标准管;若长径比大于2.10时,则为长管。

2.2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

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包括现场平面的布置和土体的加固。

(1)现场平面的布置:现场平面的布置包括多方面的布置,例如:起重设备、管片堆场、拌浆材料堆场、注水系统等,要在始发工作井内安装发射架、顶管机、反力架等顶进设备,并且,要注意在工作井边侧设置好下井扶梯。

(2)土体的加固:必须要保证安全性,所以在顶管机进出洞处和后靠处都要注重对土体的加固,可以通过设置 高压旋喷桩来达到加固的目的。并且,要在工作井中安装止水装置,这样才能防止泥水流失和所压注的触变泥浆的流失。

2.3顶管施工的工艺

顶管施工是指利用顶进设备将预制构造物顶入路基,从而形成立体交叉通道或者涵洞的施工方法。顶管施工的工艺过程包括:(1)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在确定的管段间设置;(2)推进钢筋混凝土管:在工作井中安装推力设备,利用其将顶管机头推入土中,进而,在机头的导向下,向前推进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管;(3)铺设管道。

2.3.1顶管井的设计

顶管井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工作井和接收井。顶管井一般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工作井有单孔井和单排孔井两种结构形式。单孔井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和矩形等,而单排孔井的结构多为矩形。并且,这些不同形状的顶管井的受力能力不同,其中,圆形最高,矩形最低。

2.3.2顶管的施工工序

顶管的施工工序包括穿墙、顶管出洞、注浆减阻和顶管纠偏。

(1)穿墙:穿墙时应该注意,为了保证阻水、挡土的作用,要在穿墙的管内注入纸筋粘土或者低强度的水泥粘土;为了保证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要在穿墙管的外侧进行注浆固结。并且要注意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测和分析,并且制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2)顶管出洞:这是顶管技术中的关键工序,并且也容易发生事故。在此工序中,为了防止管线的偏斜,要进行工具管的调零;为了避免下跌,要在工具管出洞前预先设定一个初始角;为了弥补下跌,要立即用主顶油缸进行纠偏。

(3)注浆减阻:这是顶管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注浆减租主要的作用是减少地面的沉降、减少顶进阻力。它是通过压管道周围空隙,从而形成一道泥浆的保护套,从而对地层起到支撑作用。注浆工序一般应用于长距离的顶管施工工程中,它先是对机头的尾部压浆,然后在中间适当位置进行跟踪补浆。

(4)顶管纠偏:顶管的纠偏工作是指利用千斤顶组改变机头端面的方向,进而减少机头偏离设计轴线的偏差。若管道偏左,则对千斤顶进行左伸右缩的处理,若管道偏右,则对千斤顶进行右伸左缩的处理。

2.4膨润土在疏松土层中的应用

粘性小的疏松土层极不稳定。此时,添加膨润土就能提高其支承作用。为了使支承作用显著,要注意准确掌握膨润土悬浮液在沙砾中的特性,对于孔隙横断面小的细粒土层,适于采用低流限的悬浮液,反之,孔隙横断面大的粗粒土层需要采用高流限的悬浮液。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选择不同的压浆方式:有时需要均匀压浆,有时则需要分段压浆。

结语:加强对顶管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究了顶出管的选择、顶管施工前期准备、顶管施工工艺、膨润土的使用等施工要点,相关专业人员应该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并且探究新的方面,以保证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顶管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昆海. 顶管工程关键技术及其实施的风险分析与应用[D]. 湖南大学,2012.

[2] 张慧儒. 论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J]. 科技与企业,2013(12):251-251.

顶管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顶管 市政工程 施工要点

1. 引言: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管道敷设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敷设施工技术。

顶管工程是一门综合地质学、电子技术、机械、液压控制及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土建工程。顶管施工技术在我国经过三四十年的应用、推广,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在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中应用极为广泛,因为它不需要开挖面层,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及公路、铁路、河道,可以在很深的地下敷设管道。

顶管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在市政工程需要敷设大量给排水、热力管道、通讯线路等施工时,大大降低对城市的交通、噪音、粉尘的危害和影响,是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在稳定土层、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它还可以节省大量建设投资、缩短城市建设的周期。因而,顶管技术在当前市政工程中被大量应用,像我们参建的徐水县污水处理厂截污管道工程、周口市污水处理厂截污管道工程、巩义市新区热力管道穿越城市道路的一段,都采用了顶管施工。

2.顶管工作原理:

顶管法施工,就是是在管道的沿线按设计的方案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内设置坚固的后座,吊进油压千斤顶以及要顶进的钢管或混凝土管,接好照明、泥浆管、油管等管线,然后用油压千斤顶缓慢顶进。通过压浆系统使管节周围形成泥浆套,管道在泥浆套中滑行。在顶进的过程中通过激光经纬仪测量顶管的方向,边顶进边排土边调整,直至管道顶至接收井内。

目前,在顶管施工中最为流行的有三种平衡理论:气压平衡理论、泥水平衡理论和土压平衡理论。所谓气压平衡是在所顶进的管道中及挖掘面上充满一定压力的空气,以空气的压力达到平衡地下水压力和疏干挖掘面土体中地下水的作用。所谓泥水平衡理论就是以含有一定量粘土的且具有一定相对密度的泥浆水充满掘进机的泥水舱,并对它施加一定的压力,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的一种种顶管施工理论,按照该理论,泥浆水在挖掘面上能形成泥膜,以防止地下水水的惨透,然后再加上一定的压力就可平衡地下水压力,同时,也可以平衡土压力。所谓土压平衡理论就是以掘进机土舱内泥土的压力来平衡掘进机所处土层的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的顶管理论。

顶管施工最关键的就是适应性问题,针对不同的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和设计要求,选用与之适应的顶管施工方式,正确地选择顶管机和配套辅助设备,对于顶管施工是非常关键的。

3.顶管施工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以前,在城市市政管网施工时,许多城市都存在道路反复开挖的现象,严重防碍了城市交通,困扰了居民的生活,缩短了路面的寿命,配套的通讯、自来水、煤气、排水、路灯等设施也要反复拆建,加大了对城市设施的破坏,并增加了施工的难度。而采用顶管施工,就可以大大缓解这方面的矛盾。

顶管施工在市政工程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种情况:

⑴旧城改造过程中,由于多年形成的各种管线相互交错,很多管线地下位置不明、原始资料缺失、不全等,市政管网铺设时,无法对路面进行有效开挖。

⑵城市架空线路遇交通干线、繁华街道、文物古迹,或铁路、江河阻截,需转入地下过渡。

⑶当污水管道管径较大,而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受限,无法采用明沟开挖来埋管施工。

4.顶管技术的优势:

顶管敷设管道施工技术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管道的施工,具有经济、高效、环保的综合功能。采用该技术施工,既能节约一定的征地拆迁费用,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和对道路的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优势包括:⑴不用开挖地面,尤其是城市道路;⑵不用拆迁征地,不会破坏地面建筑物;⑶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⑷不破坏地表植被和周边环境;⑸施工过程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⑹不影响管道的段差变形;⑺省时、高效、安全,无建筑垃圾污染,并且综合造价低。

5.顶管技术施工要点分析

5.1现场踏勘及调查

定位测量后进行现场踏勘及调查工作,包括⑴观察现场人、车流情况确定人流及车流交通组织及路线,考虑在路口设置交通导向牌,高峰期安排人员指挥交通;⑵摸查清楚附近的排水系统,设计最佳的排泥水路线,避免污水横流;⑶对于现场的煤气、电力、通讯、供水等管道进行现场定位,并表示出来,看是否需要临时关停或搬迁;⑷调查雨水渠箱、原有污水管道等埋设较深的市政地下构筑物;⑸对于附近一些桥梁等构筑物,调查其桥台基础、桩基深度及间距,附近建筑物基坑采取什么结构形式,是否采用喷锚结构施工,其长度是否在顶管顶进轴线内。

总之,尽量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调查,分析一切不利与施工的影响因素。

5.2施工前技术准备

可以要求业主方提供顶管顶进路线详尽的地质资料,尽量了解土层的物理性质(颗粒组成、含水量大小、透水系数及塑性指数)、力学参数(标准贯人值、内粘聚力及内摩擦角)、分布状况(分布范围及埋深厚度)等等。了解地下水的状况及变化规律如地下水来源、水面标高及是否受到潮汐影响而变化等。如果有砂层则要搞清含砂量多少及砂的细度情况及级配关系,岩层则要搞清楚是否有裂隙发育,等等。一般来说现行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够详细,作为施工单位,通常要求业主补钻,自己也应该在顶进线路上补鉴别孔,局部问题点补技术孔。

5.3顶管的施工

(1)工作井及接收井的施工: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及周边建筑、管线情况,考虑打入木桩保护管线及土体下滑,然后开挖工作坑。工作坑开挖时每边增加工作宽度。

(2)油压千斤顶吊放就位,轨道安装。

(3)管节的选用、安装:管节必须全面检验,发现外观有缺陷的一律禁止使用。管道吊放前上好橡胶止水圈。将管节吊放在轨道上,安放环形顶铁,缓慢推进,让接头平顺对接。如发现有破坏、翻转、出槽等现象,必须退出管节,重新更换、调整橡胶圈,重新对接。

(4)管节顶进:

顶进的流程为:测量放样―施工工作井―井内导轨机架、液压系统、止水圈等安装―地面辅助设施安装―顶管机吊装就位―激光经纬仪安装―第一节顶出工作井―正常顶进―第一节进入检查井位置―结束顶进。

顶进阻力主要由正面阻力、周边摩擦阻力组成,为减少顶进正面阻力,顶进的机头可用尖钻头。随着顶进距离的增长,推力上升很快。为避免管节超过受压极限破坏,管壁外的减阻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必要手段。触变泥浆减摩是顶管施工中减少阻力的重要措施。在顶进的过程中通过顶管机尾部的同步注浆与管道上的预留注浆孔向管节外壁压注一定数量的减摩泥浆,起到降低顶进阻力的效果。

顶进线路的控制:机头自身有一定的纠偏段,顶进线路的控制主要依靠设备的正确操作和操作者的预见性。在顶进过程中要不断对工具管的高程方向转动进行测量,勤测勤纠。

泥土外运:泥屑由泥水系统随泥浆管排出,及时外运。

顶管注意事项:当掘进机停止工作时,一定要防止泥浆从土层、洞口或其它地方流失,以保证挖掘面的稳定;在挖掘过程中,注意观察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保证挖掘面的稳定;在顶进过程中,要不时检查泥浆的密度和性能是否正常,拍你泵的流量及压力是否正常;注意防止地面的沉降和隆起,在顶管沿线周围按一定距离设置观测点,监测顶进过程中的地面沉降量;开挖断面取土过多或过少,会造成地面的沉降或隆起,为避免这种影响,应在压浆时控制好压力,恰好能平衡泥浆套以上泥土的压力。

6.结束语

顶管敷设管道施工技术在不稳定及饱和土层中以最小的破坏和最大的保护环境等特点,解决了市政工程管网施工中的难题,并在应付最恶劣的地下土壤条件中具有一定的施工优势,便于针对任何复杂的城市地形和交通布局都能提供最经济、准确、快速而可靠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顶管技术的出现为创建都市的安宁环境和加速旧城区改造发展造就了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李健 顶管施工法的技术特点分析 [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