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班组建设论文8篇

时间:2023-03-20 16:13:25

班组建设论文

班组建设论文篇1

一个团体小组要正常运转,必须有制度文化建设。班级有了规矩,才能约束个体,促进发展。除了要顺应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每个班应当制定自己特有的一些班规,因为班主任是不同的,各班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制定班规,切记要细化,不要空泛。举例说“学生要遵守课堂纪律”,这是一个空泛的规定。怎么去遵守呢?要细化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行为上去:端正坐姿,不趴桌子;不做听课之外的任何事;非讨论时间不交头接耳;讨论时要高度参与,不接老师话茬,认真记笔记等等。而某个班规一旦制定,班主任就应从自己的课堂上开始实行并坚持实行。因为班规不是你说说就能成为学生遵守的信条的,而要始终如一紧抓才能慢慢成为他的习惯和记忆的。否则,制定班规的当时,班主任说得再严厉,之后不督促着实施,它就会流于表面,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规矩。更可怕的是,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你说的话没几个学生真正在听了。

二、精神文化建设的原则:宜实用有指导性,忌形式化成口号

初一开学,德育处会要求各班制定班级目标、精神、口号、理想等,这些就是在构建精神文化的雏形。有些老师可能会从网上搜索,挑几个好听的一写得了,但那样就流于形式,成了空洞的口号。每个老师在开学时内心都会对学生存有一些期望,期望一年后或三年后他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己在迈入初中后也会对自己有些未来规划,把这些汇合起来,才真正是一个班级的目标和精神,才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和激励作用。比如此时的初二,一年前他们入学时的现状就是基础差、底子薄、思想简单。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把班级目标朴实的定为“学有所成、快乐成长”。意思是学习上能有进步更好,最重要的是快乐顺利的长大,精神健康、品行端正。班级精神定为“细节决定成败、习惯铸就未来”,希望更实用的指导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也表明着我的教育观念:善抓细节,爱抓习惯。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我会时刻以这几句话为准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适时让学生温习,逐渐让这几句话成为他们思想的一部分,并有意识地落入行动,有一天能自主的规范自己。而我们班主任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会无形中成为班级的精神文化。比如“聪明又认真的人才是最美”,“骂人谁都会,关键有人能不说出口,这就是修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等。通俗的说,老师有时是在做学生的洗脑工作,把消极自私黑暗的思想洗走,植入积极阳光健康的精神。一定要相信你的影响力和能力,这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良心。而小组文化建设涵盖以上文化建设的三方面,因此对一个班级来说是重中之重。

班组建设论文篇2

一、班组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目前供电企业在班组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没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是班组工作中职工自我国管理内容的计划性与责任落实性的具体体现。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班组基本还是只重视每年的生产计划、工作任务的相关安排,而没有对全体班组成员制定出较为具体的、实用的、全面的可操作性强的班组目标管理体系,直接导致班组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例如创建无违章班组时,如果有实际的内容,那么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如果是没有具体的活动内容,或者是一叶遮目,那么这些班组的习惯性、随意性会更加的突出,最终导致的违章也就越多。这两者中的后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更容易处于一种盲目无章的态势,会对班组管理的效果与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根据班组管理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并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的具体要求来不断地进行修改、完善,不断地充实新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班组目标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二)没有民主管理的意识

对于班组来说,民主管理就是要让班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到管理中来,并发挥出每一个班组成员的特长,从而最终实现“全员”管理的格局。班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既是生产者、又是处在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有的员工都应该要积极的参与到本班组的管理中去。但是在进行班组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班组都缺乏这种意识。通常情况下,班组都只重视班组生产会以及班组长之间的沟通,却忽视了班组的民主管理。班组基本会每个月都召开相应的会议,例如经济活动分析会、班组长会议、安全例会、安全学习日活动等等的一系列的会议。但是这些都只能够提供形式上的保证,对于民主管理的实施缺乏实质性的作用。在会上基本都是听讲的多,却很少有提出意见的,体现不出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作用。就更不要说发挥班组职工的聪明才智,主动地参与到民主管理中。

(三)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

班组是进行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班组管理的特点是范围较小、信息流通方便、内容实,班组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如今,供电企业中的年轻员工越来越多,他们更加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调节。然而通常情况下,班组都只是忙于日常的生产工作,而没有对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重视。很多时候,班组因为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使得班组内无法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对员工进行感染和熏陶,使得很多班组成员长期处于一种兴趣、特长和知识才干得不到有效发挥的状态。这种情况下,职工的求知欲望与精神调节作用都会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影响职工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使得整个班组给人以缺乏朝气、活力和生机的感觉。年轻的员工都渴望能够得到他人的承认,但是却因为自身文化素质的参差不齐,制约了班组的发展,对班组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对完善班组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班组的民主管理工作

职工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对于班组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必须要坚持科学规范的民主管理。在企业内部,上层领导必须要做好示范作用,为班组的民主化管理作出好榜样,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要积极的开展各种技术革新和合理的建议活动,以此来激发出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开展好民主生活会,让职工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主人翁作用,要将班务公开,以此来强化民主管理,促进企业民主文化建设的步伐。

(二)注重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要积极的开展班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班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有针对性,通常情况下,职工的思想波动,都能够从班组中快速的获知,那么就需要针对员工具体的思维、理想、意志、情趣、爱好特点等来采取不同方式,以获取最佳的效果;(2)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具有民主性,这样才能够逐渐的形成民主、和谐、融洽的风气,当一个人出现问题时应该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一起做思想工作;(3)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该要尽可能的避免脱离实际的清谈,就事论事的说教或者是采取什么经济处罚手段,因为这些做法都很有可能让被教育者产生对立情绪,可采取走访式的体贴教育、谈心式的耐心教育、讨论式的自我教育等方式。

(三)营造出班组的学习氛围

班组建设论文篇3

1.1班组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说,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亚文化”,那么班组安全文化便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子工程”。班组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基层单元,班组的生产状态直接决定整个企业的生产状态,同样,优秀的班组安全文化也是成就优秀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若缺少安全保障,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将失去动力,缺少安全文化底蕴的企业文化也是毫无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1.2班组安全文化有助于推动班组建设向良性方向发展

从理论层面来分析,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相互作用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而安全管理效果又反过来对安全文化产生影响。从管理重点来讲,煤矿加强班组管理,旨在通过全员参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这同样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打造卓越的班组安全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制度建设,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全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把每位员工的热情和奋斗意志集中到企业建设的轨道上来,推动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

1.3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与职工素质提升息息相关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一切安全文化工作皆针对“人”来逐步开展。截至目前,全国90%以上的煤矿安全事故都是违章操作或违规操作所引起的。因此,我们应该将“人”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对象,坚持“以人员管理为重点,以制度管理为基础”的原则,严格执行生产操作和设备检修“四到”“六确认”制度,做到“明晰三违高压线、严肃三违积分卡、提高三违曝光度”,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自控、互控、协控能力。各班组技术人员对照表盘抽查岗位员工巡检记录,确保工艺指标受控;对岗位交接班执行持卡操作制度,值班长定点巡检,确保设备运转受控;对劳动纪律、工艺纪律、岗位纪律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人员行为受控。

1.4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班组是企业中的基层单元,班组安全事关企业安全,打造优秀的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同样,在安全管理工作持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其不可比拟的优势。相较于引进、借鉴或吸收先进的外部管理模式而言,优秀的班组安全文化恰恰相当于企业安全管理的“内部造血”机制,是企业安全的内在动力。这点可在“内驱型”的“惠普文化”以及“人人是人才”的海尔团队理念中略见端倪。可以说,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一种鲜明的趋势,同时也是一种基于生产实践所做出的科学决策。

2班组安全文化创建的途径

首先,打造出色的精神文化,“严”是重中之重。平煤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六矿始终坚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动摇,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的突出位置上,严格执行班组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对班组安全管理的考核力度,抓“三违”、堵漏洞,培养职工正规操作的行为养成,坚决杜绝违章作业,消除事故隐患。二是打造卓有成效的制度文化,强化现场操作规范管理,确保班组安全生产。在区队班组安全管理过程中,注重现场安监员、班组长和跟班干部作用的发挥,各专业班组坚持高标准安排,高标准检查,从严抓好班组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操作规程》在员工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有效落实。在工作现场,员工之间切实发挥好“自保、互保和联保”的多重监督保护作用,通过互相监督、互相检查和互相提醒,杜绝违规操作行为,消灭实现“三零”目标。同时,通过干部走动管理,对现场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现场的定置管理等工作进行动态检查,对现场发现问题及存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实现了现场管理的常态化。三是打造坚实的物质文化,完善硬件设施,提高班组管理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亲情理念,将刚性制度约束与温馨的人情关怀相结合,把亲情教育、人性化教育融入安全管理之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同时,加强职工的安全行为教育,促进班组的安全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既坚持原则,又不拘泥于形式;既强调制度的约束性,又注重制度的激励作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3逐步探索和创新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3.1强化班组长“自主管理”,提升班组长工作的主动性

班组长是直接指挥现场作业,把各项制度落实到现场、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我矿按照“责权利匹配”的要求,在赋予班组长自主管理现场安全权力的基础上,让班组长全面参与职工出勤、形势宣讲、职工心灵管理以及素质提升等各项工作,使班组长工作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得以更大释放。

3.2将“安全课堂”搬进班组,细找班组员工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短板,“对症下药”及时“消化”

在教与学、提与问、演与练的互动培训活动中,结合系统内历年发生的典型事故和典型违章案例进行分析讲解,鲜活生动地分析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麻痹大意、习惯性违章、松懈管理的危害性。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深化了基层生产一线员工根治违章顽疾、消除事故隐患的决心,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班组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的水平。

3.3强化班组“民主管理”,提升职工参与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

管班组不如班组“管”,我矿把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生活会、班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形式真正落实到队组,在安全生产、经营管控、效益提升、学习型组织创建、创新革新、和谐建设等方面,赋予职工充分的话语权和监督权,增强了职工的参与度,强化了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4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班组建设论文篇4

班组文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成员的爱矿热情和爱岗情怀,其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良好的班组文化就是班组的灵魂。”所以培育班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的优秀班组。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一要弘扬开滦工人“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树立为煤炭事业献身的精神;二要强化理念渗透,把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精神根植在每位员工的心中,帮助其树立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和荣誉观;三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道德等这些无形的东西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为职工解决实际的问题;四要强化创建安全班组、争当安全生产把关人活动,激发工作干劲,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或竞赛,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安全行为养成,进而推动班组建设健康发展。

2夯实班组基础,塑造本质安全人

作为一个优秀的班组,就必须把确保安全生产,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发挥班组成员的整体功能作为重点来抓。一要组织班组成员积极投身“创建最佳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竞赛活动,促使班组向优秀团队发展,每名员工向知识型员工发展。二要发挥班组长的示范作用。由班组长对技术水平不高的班组成员进行手把手式的实际传授,对每个技术要点都耐心讲解、示范操作,然后让员工进行模拟直至学会为止。三要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方法。把班组中技术最好的三名员工组织起来,分成三个小组,然后对班组成员逐个进行分配,同时要制定奖励办法,对带得最好、进步最快、成绩最大的师傅进行奖励。四要开展技术练兵和岗位比武活动,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五要加大学习培训力度。要积极选派学习能力强、爱岗敬业、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中青年员工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活动,学习新技术、掌握新装备、开阔新视野。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精湛的技术、更加勤奋的工作来推进班组安全建设进程。

3要打造团队精神,凝聚班组力量

好的大局意识能统一员工思想,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好的荣誉意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好的团队意识才能使企业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二要团结班组员工,关心班组成员的工作和生活,增强凝聚力。要积极开展安全班组建设,建立健全班务公开制度、家访谈心等,及时了解班组每名员工的思想动态、家庭状况和工作情况。员工生病组织看望、员工生日送去祝福、员工有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在第一时间把祝福、慰问和关心带给每名员工。三要强调个人价值,发挥每名员工的特长,提高凝聚力。要注重发现、培养和利用每名员工的特长,鼓励“学三门、通二门、精一门”,不断培养班组员工立足岗位、自学成才、勇挑重担的工作信心和积极性。

4结语

班组建设论文篇5

①对电力企业班组建设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找漏补缺,弥补短板,制定班组建设常规化管理实施办法;②抓紧对还未进行达标验收的两个班组进行“一对一”辅导,即在电力企业范围内遴选人员按专业进行“手拉手”帮扶,保证年底前具备达标条件;③年底前对班组长和班组骨干成员进行一次相关培训,提高其班组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④加强班组建设信息系统建设,每个班组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系统的管理包括录入;⑤在班组间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使班组建设既成为一项群众性活动,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提高其建设水平。

2多措并举,强化电力企业班组建设

为了切实改善班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供电公司拟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整治。①不断健全和完善班组建设组织体系。过去班组建设工作由发展建设部牵头,现在转由工会归口管理。公司适时对班组建设的组织体系进行了调整。供电公司建立了由经理、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职能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班组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和考核;工会牵头组织相关部室对各班组进行督导、检查和考评;班组长把班组建设工作分解、落实到班组的每个成员身上,实行责任考核制,从而使班组建设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有效地调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组建设的整体水平。②加强督导检查,是强化班组建设的有利措施。国网曲阳县供电公司共有12个乡镇供电所,占班组数的四分之三。抓好供电所班组建设对电力企业整体班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供电所是电力企业主要业务支撑和实施单位,生产经营工作十分繁杂。有不少的同志认为班组建设是“虚”的,业务工作才是供电所的本职工作。因而抓班组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部分同志的误解,电力企业协调各部室,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报领导同意制定印发了《2014年供电所专业督导实施方案》。该方案融汇了上级和本企业对供电所的任务安排和要求,其中包括班组建设问题。各部室突出工作重点,根据分管工作,安排专人每周对供电所进行督导、检查,每周去3个供电所,每月为一个周期,由工会和乡镇供电所管理部汇总各专业督导、检查结果,并每周印发《供电所专业督导简报》,每月进行一次排名。使班组建设工作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之中,不再“虚”和“空”,班组建设工作落到了实处。③抓好班组成员素质建设。搞好班组建设,最根本的是发挥每一个班组成员的潜力,提升每个人的素质。只有把班组工作抓好,才能强化劳动纪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水平,才能推进技术和管理现代化,才能使企业稳步发展。近几年来,企业在班组建设中,除深入宣贯《班组建设标准》和开展“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外,还建章立制,规范行为,同时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不断提高班组人员的素质,使班组人员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调控班坚持定期开展安全日活动、学习安全规程、事故报告及反事故措施,进行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和运行方式安排,圆满完成了“春节及两会”、“中考”、“高考”、“国庆节”等重要保电任务。客服中心营业班是一个女性团队,担负着电力企业的业扩报装、业务咨询等重要工作。在工作中,她们根据《业扩报装管理标准》和《业扩报装实施细则》,多次修订了业扩报装流程图、明确业务受理标准,提前介入业扩报装业务前期服务,实现服务关口前移,更好地与项目前期规划衔接;另外还规范了现场勘查、供电方案的制定、图纸的审核、中间检查、竣工验收、合同起草及签订等环节。营销SG186系统上线以来,客服中心营业班对客户申请的业扩工程及时录入SG186系统,不存在流程倒置或游离系统之外流转的问题,业扩流程各个环节的时限也符合规定要求,受到企业领导和客户的广泛好评。

3结语

班组建设论文篇6

(1)明确班组安全建设的基本要求。通过班队长发挥现场安全把关人的作用,主要做到把好“八关”(班前安全教育培训关、动态安全确认关、班中走动巡查关、安全隐患处理关、质量标准化达标关、无把握人员包保关、班后验收考核关、自身素质提升关),推进班组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争创班组安全管理“三无”目标(无责任事故、无伤害、无严重违章),逐步向本质型安全班组迈进。

(2)确定班组安全建设组织管理体系。为加强“把八关、创三无”竞赛活动的领导与协调,确定了公司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基层单位重点管理的三级纵向组织管理体系,成立了“把八关、创三无”竞赛领导小组,组长由该公司党委书记、经理担任,明确了人力资源部、党建工作部、纪委监察部、安全管理部、工会、计划定额科等职能部门以及基层单位在班组安全建设中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监管与激励约束机制,为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3)建立健全班组安全建设制度体系。为确保班队长现场安全把关作用的发挥,推进“把八关、创三无”竞赛的深入开展,在公司和基层单位两个层次全面构建班组安全建设制度体系,即班组建设六项机制、十项制度。其中各单位本着教育引导、制度约束、考核激励并重的基本原则,构建和形成“六位一体”的班组安全建设机制,具体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准军事化行为训练机制、班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重点人员包保机制、班队长教育管理机制、利益考核驱动机制,以此规范班组安全建设的内容和职责,推动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实施和深化,引导班队长现场安全把关作用的发挥。同时,为有效推进班组建设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十项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班组安全建设状况季度分析制度、班组建设推进情况季度检查制度、班队长安全履职季度总结讲评制度、班队长争做安全把关人竞赛评选制度、班队长安全把关典型选树宣传制度、安全“信得过”或“三无”班组竞赛活动制度、班组建设群监员汇报管理制度、班组员工讨论安全和建议制度、班组安全考核制度、班组安全建设经验推广交流制度,以此促使班组安全建设工作逐步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激励班队长现场安全把关作用的发挥。

2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为“把八关、创三无”竞赛的深入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班队长队伍建设基础工作的不断规范与加强,我们通过对班队长岗位及人员的合理调整、班队长选拔任用与管理制度修订完善等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夯实了班队长队伍建设工作基础,为班队长“把八关、创三无”竞赛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1)合理调整,实现班组岗位设置规范和人员精减精干。随着公司生产作业环境日趋复杂,安全生产要求日益提高,公司现有班组和人员配备已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出现了个别单位未经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同意,私自任用班队长并享受班队长待遇的现象,造成了公司班队长人员使用的混乱。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从开展班队长调研入手,本着实事求是、精干高效、裁撤冗余的原则,对基层单位班组及班队长岗位设置和定员进行了合理调整。按照生产一线、辅助、地面单位的顺序,通过各单位登统上报、人力资源部核实、职能部门确认定员、主管领导审阅、单位任用公示等程序,逐一确定各单位班队长岗位和人员;通过召开基层单位动员会、职能部门定员商讨会,使班队长岗位设置和定员更加合理;通过利用班子考察、日常检查等方式,积极深入基层单位调研,为班组及班队长岗位设置提供准确依据。公司班组及班队长岗位设置和定员调整工作共涉及基层单位25家,确定班队设置201个,班队长定员422人。与2008年相比,基层单位增加3家,班队设置增加50个,班队长定员增加125人;与各单位上报相比,班组设置减少10个,班队长定员减少46人;与安管部掌握享受班队长待遇的人数相比,减少55人。通过班组岗位及班队长人员的核实调整,实现了班组岗位设置规范和人员精减精干。

(2)完善制度,不断规范班队长选拔任用与管理流程。为进一步规范班队长选拔任用与管理,我们在充分结合公司目前班队长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将现行的班队长选拔任用与管理制度进行了有效整合与汇编,修订完善了《班队长选拔任用管理办法》,规范了正式和预备班队长的选拔任用流程和审批程序,明确了各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在班队长日常管理方面的职责。要求各单位对班队长个人信息、培训情况、日常考核、工作业绩和任免变动等进行档案化管理;人力资源部建立健全班队长信息数据库、定员本、档案等基础资料,并对各单位班队长的日常使用、培养、管理、考核等工作进行检查与督导。为加大班队长岗位竞争,对正式和预备班队长岗位实行任期制(3年)管理,明确了班队长被免职的条件,有效地激发了班队长竞争意识和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重新修订的《班队长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对班队长的任用进行了大胆创新,具有一定灵活性。如确实因安全生产需要增加班队长的,经人力资源部、计划定额科核实,报主管领导签批后,可临时增设班队长,以满足基层单位工作变化的需求。

3严格检查,强化考核,积极跟进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全面落实

各项工作的真正落实,必须在建立健全组织结构和相应制度体系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后续跟进措施,对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查验收,针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考核与激励,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管理体系。公司开展的班队长“把八关、创三无”竞赛,对竞赛的后续跟进工作采取了有力的考核措施,制定了完善的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扩大考核范围,强化考核内容与标准,形成了闭合管理,确保班组安全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1)扩大考核范围,强化考核内容。“把八关、创三无”竞赛将班队长和区科班子成员同时纳入被考核对象,充分调动班队长和各单位抓实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的积极性。针对班队长,围绕“把八关”的具体内容和“创三无”班组安全建设的目标,以及班队长的安全履职情况进行考核;针对区科班子成员,以组织“把八关、创三无”班队长竞赛及构建班组安全建设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情况为重点考核内容。

(2)完善考核办法,创新考核方式。针对班队长的考核,制定了《班队长安全结构工资考核办法》,各单位根据安全管理部反馈的考核信息,依据班队长综合考评标准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二次分配系数,直接与班队长月度浮动工资挂钩,激发了班队长参与竞赛的积极性;针对区科班子成员的考核,制定了《区科班子安全生产综合考核补充办法》,对各区科的月份考核结果直接与区科每月安全生产综合评价奖挂钩,确保了竞赛的有效组织与落实。

班组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组织认同; 组织文化; 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144-002

依托班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实质是充分利用班级文化这一载体,通过班级文化的导向、约束、熏陶等教育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托[1]。

近年来,苏州大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班级的学生人数显著增多。在庞大的班级组织中,形成亲密团结的同学关系和昂扬向上的文化气氛面临新的挑战。在班级管理中加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高班级成员对班级组织的认同感,能有效地促进班级成员集体意识的形成,并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本文通过分析班级文化与班级凝聚力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助于探求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有效途径。

1.组织文化与组织认同

1.1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尚无统一定义,综合诸家观点可归结为: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使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价值观体系,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起指导作用。其由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特有文化形象。其中,价值观是其核心要素。

1.2组织认同

组织认同是指组织成员在行为与观念诸多方面与其所加入的组织具有一致性,认为自己在组织中既有理性的契约和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以及在这种心理基础上表现出的对组织活动尽心尽力的行为结果。

1.3组织文化与认同的关系

组织文化对组织认同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组织文化具有内外两种功能,一是内部整合功能,组织成员会发展出一种集体认同感并明了该如何有效地一同工作;二是外部区分功能,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成员的共有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从而将自身的组织与外部其他组织加以区别开来,确认并增强对本组织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培养和发展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有利于组织共同文化的深化。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一旦产生,就会心甘情愿地把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当作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和深化组织文化和意识,即广泛共享的信念、价值观有助于组织成员之间达成共识,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进而对组织认同和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2.班级组织文化与组织认同

2.1相互作用

班级作为组织的一种形式,其文化的构成与内容同样符合组织文化的特点。

首先,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通过环境布置、活动计划与实施、人与人交往、兴趣培养等多种手段和途径帮助学生形成价值观念、道德情感与意志、班级舆论与氛围,培养和发展智力与非智力水平,增强审美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班级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让彼此亲近的学生或师生之间产生了归属感觉,彼此形成认同。

其次,班级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使学生在班级的独特文化生活中,并通过班级文化中的有效互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通过发挥制约和示范、凝聚和导向、平衡和保障、激励和创造功能,在学生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实现由他律转向自律。在班级文化对价值观的选择、扬弃和创造中,使班级成员共同价值观逐渐得到认同,形成主流精神与班级氛围,进而产生思维与行为定势,形成学生性格。在对班级文化内容的创造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关系,形成信任维度,促进认同。

2.2实现方式

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化建设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对于班级文化的物质文化,广义上是指班级成员存在与创造的一切物的因素的总和,包括各种设施与教室布置所形成的环境。狭义的班级文化的物质文化,仅指班级中的各项设施。其中教学设备的配置和教室环境的布置,通过必备基础设施和教学辅助设施的配置,优化教室环境,都可以促进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价值观,在班级文化中属于精神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这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也只有为全体成员认同并遵循,这种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班级文化才能变成无形的精神力量,使班级成员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一致地为实现班级的目标而奋斗。班级价值观的形成,是班级中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认同,它的形成也是有一定的过程的。

班级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为班级舆论、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的建设。一个班级的制度文化的形成,要经过“树立――服从――同化――内化”的过程。在制度文化的“树立”过程中,由学生们充分公开讨论后确立;在“服从”阶段表现为各个成员在班级舆论的压力下,表面转变自己的思想与态度,服从群体的规范准则,这种服从并非自愿,但班级里的榜样的示范作用与舆论的压力,会使个体出现规范所要求的行为,此时,应多表扬学生的个体行为,促进从众和模仿行为的出现;在“认同”阶段,个体把群体规范、舆论吸收过来,在心理上与之趋向一致,此时教师要保持对学生行为评价的公正性,促进学生的认同感;在“内化”阶段,个体已经开始把自己认同的东西与自己的心理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为自己的价值而并入价值体系当中。建设班级的活动文化,必须注意四大原则:首先是“主体性”原则,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参与策划活动,让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其次是“发展性”原则,即活动要能激活学生的身心系统,有效地促进发展。三是“社会性”原则,即活动要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一般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内也与社会紧密结合。第四是“多样性”原则,即活动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样才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

3.苏州大学班级组织文化与认同分析

3.1意义

近年来,随着苏州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各班级的学生人数也有较大规模的增长。以笔者所在的社会学院2010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班为例,班级66人的规模,大大高于一般的高校班级规模,甚至远超一些中学班级规模。在如此庞大的班级组织中,若想让班级成员自发地形成亲密团结的关系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加强文化建设,引导班级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大班级的凝聚力。

使每位班级成员都积极融入班级、支持并参与班级活动的认同感,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的作用必不可少。班级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量。班级成员在班级这一生活空间创造出具有自己班级特色的独特文化,使班级文化成为班级成员共同价值取向、心理意识、文化习性的体现,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班级成员的个人利益和班级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起到了集体教育的作用[2]。

3.2现状

理论上,规模较大的组织很难自发形成凝聚力和认同感,而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同学们往往结成亲密而小型的团体活动。这种团体通常只有4-6人,在生活方式、兴趣偏好等方面有极强的相似度,经常集体行动,互相维护成员的利益,内部认同感很强。然而以整个班级为单位观察,发现同学在班级集体活动中的积极性很低。春秋游是极为鲜明的例子,6学期中,班级仅举办过2次,且参与率均不超过40%。这表明在没有下意识建设班级文化、以此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情况下,同学很难自觉形成对班级的认同感。

另一方面,在面对较松散的班级关系时,老师和同学也很少意识到依靠建设班级文化来解决的重要性。老师往往采用劝说或依权威施加压力的方法督促同学参与班级事物;班委常假以学校或学院的名义对同学进行强迫。这些方式总是治标不治本,故而一直未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3.3分析

班级文化建设,特别是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对增进班级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点往往被师生所忽视。班级文化并非单一苍白,它包括班级舆论、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等维度,想要建设好,需多方位努力。班级文化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引导、示范和修整,期间需要辅导员的耐心引导和倾情付出,需要班干部发挥核心带头作用,需要对良好风气的鼓励与弘扬,需要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学习竞赛等活动,培育优良学风。只有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来渐渐形成一个班级相对稳定的文化。

4.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强调班级文化与班级认同的有机统一在班级建设管理之中举足轻重。而针对苏州大学特殊的班级情况,也要在普适的原则之上探求特殊的处理方式。

4.1重在实践

班级中,教师与同学均要重视以班级文化促班级凝聚力的方法。依照建设精神文明的方式,首先建立大家认可的相关制度。之后,不应将规章束之高阁,克服惰性和阻力执行下去,保障制度的实现。这时要以正面肯定为主,激起同学遵守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譬如在组织春游中,给予报名参加的同学一些物质奖励,奖品不仅是一种利益,也代表班级对其行为的肯定。渐渐形成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习惯后,这种气氛将对同学之后的行为产生引导。

4.2关注“少数派”

无论在哪个阶段,班级中成员的行动都难以完全一致。一般同学都完成班级文化的内化时,总有极少数不走同一路线的“少数派”同学的行为更值得关注。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认真了解其思想、动机,并从完善班级文化不足与引导“少数派”观念两方面同时着手,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而不是一味强迫同学改变,反而产生负面效果。

4.3潜移默化

无论班级文化建设,还是班级凝聚力建设,都是日积月累渐渐形成的,不是一日之成,一蹴而就。润物细无声是最智慧、最温情也是更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的方式。在温和理性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修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习惯,要从一开始的班级制度建设逐渐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制度文化建设,最终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的。也能保证方法的科学合理。

5.结语

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挖掘学生的潜能,还能强化道德认同感,增强集体组织强度,提高班级凝聚力,有利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班级文化对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作用,探讨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旨在为新形势下高校大班级管理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班组建设论文篇8

政工工作是班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建设需要政工人员的共同参与与大力支持。班组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生产经营的基础,同样也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在班组建设中,健全组织机构,完善标准制度,编写作业流程等工作固然十分重要,班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同样不可懈怠。班组建设要取得成效,要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就离不开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政工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

班组是政工工作的一线与前沿,政工人员要在班组建设中体现自身工作的作为与成效。一方面,班组是企业最活跃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和作业单元,广大党员分布在各个班组之中,党的基层组织也在班组,企业文化更需要依靠班组来建设。离开了班组,政工工作将无法开展,党的决策部署将无法有效地贯彻落实。

另一方面,政工工作相对于行政工作而言,往往给人“较虚”的感觉,很多人认为,政工工作浮于表面,注重形式,而没有真正地触及到企业最难点、最薄弱的环节,没有沉入最基层、最一线的阵地之中。要改变这一现状,体现出政工工作的作为与成效,就必然要求政工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联系班组,使政工工作在班组建设中发挥成效。

二、政工人员在班组建设中的作用由上可见,政工人员在班组建设中并不是无所作为的,恰恰相反,在班组建设的很多工作中,政工人员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思想优势和群众优势,提升班组建设水平,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自身的作用。

第一,在党的建设中发挥作用。企业中广大的共产党员分布在各个部门、各个基层班组之中,只要有党员,党的活动就要正常开展,以确保党的活力与基层党员的先进性。政工人员抓党的建设,就是要一抓到底,帮助班组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健全班组党组织建设,完善班组党建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小组的灵活性,通过党小组活动、党员责任区活动等发挥班组党员在班组建设的带头作用,在危急险难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按照党建带工建、团建的要求,健全班组的工会小组、团小组建设,夯实企业党的建设的基础。

第二,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班组建设中,班组成员的思想是否统一,决定了班组的行动是否统一,也就意味着班组是否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因此,要特别发挥政工人员在掌握政策、理论、方针、路线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班组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好班组成员形势任务教育,培养班员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第三,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文化提升班组竞争力,对于身处基层一线、工作前沿的这些班组长和班组成员而言,如何建设合适的班组文化往往是个难题,无从下手。政工人员的优势恰恰在此时得以显现,无论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还是对整个企业文化的把握度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方法等,都要优于班组。政工人员可以指导班组建立自己的愿景和个人愿景,激励班组员工共同奋斗,弘扬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指导班组结合工作实际,完善班组制度文化,打造班组特色文化,使班组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特征更加明显,文化凝聚力更加强大。

第四,在创新建设中发挥作用。创新是企业动力的源泉,对于班组而言同样如此。笔者认为,政工人员在班组创新建设中的着力点可以放在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上,通过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创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等活动,从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入手,帮助班组创造良好的学习文化与机制,使班组成员能自觉地融入到班组创新工作之中。

第五,在民主建设中发挥作。按照“三级”厂务公开的要求,班组的民主管理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地位要在班组员工中得以体现,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在班组员工中得以体现。为此,政工人员一方面要完善企业层面的民主管理制度,将班组民主管理纳入到企业民主管理的整体范畴之中。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班组层面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班组员工在企业管理、决策等工作中的话语权和对话权。同时,要指导班组开展班务公开工作,完善班组民主管理的形式与内容,增强班组成员民主监督的权利。

三、政工人员融入班组建设的工作方法

第一,调查研究法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政工人员融入班组建设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一线情况,摸清基层现状,为企业领导和专业管理部门在班组建设的各项决策、政策的出台中发挥参谋作用。做好调查研究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问卷调查、座谈访谈、个别对话等,无论哪种方法,要收集第一手的最真实的资料和信息,就不能浮于表面,坐镇办公室,遥控指挥,而是要走出办公室,深入现场,亲身感受。二是注重结合实际,班组与班组之间,工作性质、人员结构、员工性格、地域特征、发展历程等都会有所不同,在一个班组收集的信息并不一定适用另一个班组,因此,要注重不同班组间的差异性,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三是注重举一反三,调查研究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既要注重班组间的差异性分析,就要注重求同存异,抓住班组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发现班组建设的一般规律,使得班组建设事半功倍。

第二,结对共建法。政工人员与班组结对共建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优势互补,政工人员由于自身岗位因素,具有思想优势、政治优势和群众优势,而班组身处企业工作的最前沿,一般都具有收集企业基础性资料的优势,二者优势互补,对于相互工作的促进与提高都大有裨益。二是责任明确,结对共建就是要给政工人员一个合法的身份,并明确双方的责任,使政工人员能够以班组成员的身份参与班组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成效会更加明显。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