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8篇

时间:2023-03-20 16:13:34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篇1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随着人类活动的深入发展,文化也随之产生。文化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的一种关于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共同体。同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被超越和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每个文明都有其应该被保留和继承的文化精髓。而思想文化则是伴随文化产生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一种思想文化一旦被受到了认可,其就可以凭借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着这里的人的言行举止。思想文化同样能够塑造民族个性,就像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其被中华民族儿女代代相传,融合了儒家、墨家、法家等百家的思想精髓,深刻的影响着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与文明传承。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现实意义

(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推动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如今,国际范围内国与国的竞争显得尤为的剧烈,而在日新月异的国家发展新格局中,文化将作为一种全新的软实力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将思想文化这一软实力搭配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成为了新时代的综合国力高低的评价方式。在这个阶段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向学生讲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内容,例如“爱国主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等内容对于帮助学生自觉形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是使得中华民族得以延绵发展的重要凝聚力。而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传承,虽然这段文化到了近代受到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但是这段文化的传承却也一直生生不息的延续到现代,并成为了世界大国,在世界的发展舞台上始终占据着巨大的作用。

三、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的必要性

(1)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处于高校阶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均已经达到成熟的状态。因此在这个阶段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使得学生凭借其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2)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指引方向。首先,借助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可以及时对学生的思想动向做出相应的引导,并且让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并将比较中出现的不一致的地方予以剔除。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大力的推广,还能够使得思想政治课程突破原有的教学限制而变得更加的多元化。

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基本对策

(1)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所具体包含的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而从深层次来看,这些课程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未来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展。但是,目前的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上,有些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不紧凑,且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度也较低。(2)改变社会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重视感,避免功利教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变得日趋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学习的时候都变得异常的功利。对于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是仅仅以“有用或者是没用”来做标准。(3)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教学的实践性。现如今,很多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在进行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将原本可以很生动活泼的课程变成了枯燥的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式是必须要避免的。因为,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是其也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其这些特点,例如,在课余时间内组织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艺、棋艺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深刻的领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契合点,还能够将原本枯燥无趣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灵活,这才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喜欢的一种教学和学习的方式。

结束语: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相互的结合后,既能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也能够使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其二者的结合要保持高度的重视,并将其二者的融合更好的推广进行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篇2

关键字:传统文化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耸逗捅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在文化相互激荡的21世纪浪潮中站稳阵脚的根底,其所透射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所特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无法脱离学校教育,因而作为培养素质人才重要基地的高校,必须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渠道,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鉴于此,就我国美术专业院校来说,相关教育者应结合美术专业大学生自身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偏低的实际,积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夯实思想教育基础,以确保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美术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在全民倡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应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事实上,在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又有外在的有利时机。这是由于传统文化与美术史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国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根据我国在2008所进行的《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现状》问卷调查报告所得,在普通高校,学生对问卷的正确率只有62.27,而在美术类高校中,正确率只有54.5%,两者相差8.77%。可见,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相对较低。此外,我国还进行了美术专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愿望和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希望教师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占了48.9%,近五成;不希望的占18.1%,无所谓的占33%。而美术院校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传统文化教学的则占29.1%,近三成;有时这样做的占43.8%,很少这样做的占27.1%。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期望与教师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文化在美术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等,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充实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1.1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年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点,“天人合一”更是被视为了人生的理想境界。老子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强加妄为。在社会思潮不断冲击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今天,美术院校的学生思想也开始呈多元化发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生态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其实作用。倘若教师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以引用,那么就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进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兼备道德、尊重、顺其自然规律的素质型艺术人才。

1.2传统文化中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爱国主义一直贯穿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历年来也有无数的诗词作者对爱国主义进行了歌颂和阐释。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向他们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应深入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善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资源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课,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1.3传统文化中的人际观和社会观

随着社会经济消费水平的上涨,学生的生活方式、利益需求日趋多元化,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因此受到冲击,这也间接影响了他们对待人际和社会的态度。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能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毒害。而我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和为贵”,倡导“仁者爱人”、“有容乃大”的博怀,追求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得当代高校大学生当中道德素质弱化的现象不断滋生。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美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立足时展实际,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资源,并把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

(三)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工作贯穿了党的事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无法比拟、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美术院校传播和贯彻党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渠道,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主途径。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还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进行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于洪霜(1979-),女,辽宁丹东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何瑞麟(1940-),男,广东广州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督导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广东广州51066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45-01

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其目标就是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而这一要求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道德要求。所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广度和深度。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性

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涌入,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多向化、多维化、多层化的发展趋势。这些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势其负面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一些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享乐拜金思想严重、是非观念混乱、诚信意识淡薄、审美情趣低俗等问题。尤其是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他们从出生就一直生活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较为富裕的时代,如忽视对他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注重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长此下去,将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没有理想信念,对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知道的较少,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仁、义、礼、智、信”的了解非常肤浅。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里的渗透,加强在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要求,刻不容缓。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内容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弘扬仁义礼智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将仁义礼智信加以现代化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在思政课发挥高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加强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教化,强调道德自觉和追求理想人格。孔子崇尚“仁爱”,孟子主张“性善”,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提出“和为贵”,这些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对于个人道德的修养、人格的塑造、社会和谐的构建都具有普遍长久的价值和意义。“仁者爱人”的“仁”,“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义”,“不学礼,无以立”的“礼”,“是非之心,智也”的“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信”,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的发展过程中,构筑了中华伦理道德体系中最核心的价值因素。这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要求和标准都是一致的,更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准则。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伦理体系中的核心因素,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文化的发展中,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已成为全世界华人精神文化之根。正确认识并弘扬仁义礼智信是正确认识并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弘扬它,有利于激发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弘扬它,有利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复苏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与发扬。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本身,更是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所以,仁义礼智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是社会矛盾的精神化解剂,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催化剂。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形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前高校的思政政治理论课体系中,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廉洁修身”六门课程,且上述课程为本科层次的必修课程,而高职高专层次的则不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建设可以增设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选修课程,通过学分制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喜爱和学习诉求进行选修。选修课程可以开设“论语”“弟子规”“道德经”“荀子”等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国学课程,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

2.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独具民族特色、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思想文化体系。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也是具有强大内部凝聚力的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文精神和道德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内化及人格完善。根据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在教学内容中应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重点结合内容,落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国家、民族利益及“仁爱”的人际和谐,注重道德践履的修身养性,突出传统美德在现实社会价值中经世致用的精神。

3.利用实践教学,全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课堂的理论教学对学生往往起到的是“知”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做到知行统一,就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教育效果。因此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应该广泛开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结合我国传统节日、爱国纪念日等具有传统文化纪念及传承的事件,以及社会公益活动,构建学生的实践参与机制。以“知行统一”“学以致用”为目标,全面开展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践行传统美德,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科学正确的思想态度与道德精神,并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就如同我们的肤色一样不能轻易改变,它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决不能轻易抛弃几千年的文化。尤其是那些汲取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更应该在新时期给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国灿烂的文化在新时期得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它对中国历史前进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理想信。这更能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性”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辨能力;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3-0115-04

一、引 言

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般人乍听之下的反应是吃惊:这不是留学生才应该修习的课程吗?至多,这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与英语专业何干?这些吃惊与疑惑背后有两个“理所当然”:首先,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所当然地应该了解,给中国学生开设这样的课程毫无意义;其次,英语专业,顾名思义,应当以英语能力的培养以及英语语言的习得为第一要务,即便开设文化课程,学习英语国家的文明文化才能名正言顺,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务正业。事实上,尽管人们习惯于使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大举推进,国人对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博大、怎样精深往往一知半解,自己的体会不深刻,更无法以第二语言进行表述与沟通。同时,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包括获取以母语无法获得的知识,从而扩大经验范围,提升人的智识,也包括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界推介我们的传统文化。由此看来,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修习母语文化十分重要。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在访华期间谈教育时曾提出,教育使人类进化,“没有教育,就没有长进;教育不进步,社会也不能进步”,而他所说的教育即包括传授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知识,也意指道德、文化方面的教育 [1 ]。不过,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教学长期存在比较严重的重技能、轻文化的现象。学生从入学起一直接受的是听、说、读、译、写的技能训练,不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即使在这些训练的过程中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相当知识,却往往忽视了智识的培养。由于技能性训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很多人将英语视为一种工具,形成了但凡学习英语的人都仅仅是工具性人才的成见。英语专业似乎已经不再隶属于人文学科,而只是“培养译员的‘语言学校’” [2 ]。其实,语言与思维关系密切,单纯地进行语言能力训练而忽视思维能力的锻炼,则会导致在交流中出现言之无物的问题,语言表达质量不高。

虽然近年来英语专业有加强文化修习的倾向,但往往重目标语言文化、轻母语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文化失语症”,对于“中国文化之英语表达,基本上仍处于忽视状态”,这一缺失令我们在与西方世界的交往中处于“文化下风” [3-4 ]。文化交流是双向活动,想要逆转文化下风地位,顺畅地进行交流,需得遵循知己知彼的原则。有鉴于此,以“内容依托教学法” [5 ]为特色的湖南师范大学英语系“读议写”系列课程,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

二、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理念

为了帮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至概念层面,同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获取较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本课程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侧重于传统实践,包括传统节日,传统技能、技法的介绍,如瓷器、丝绸、茶道、书画、园林、建筑、曲艺、武术、中医等等,这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从表面现象入手,深入探讨这些传统实践背后隐含的文化内涵;另一部分则为形而上的介绍,着重探讨儒、释、道以及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意在帮助学生建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这样的课程设置,意在使学生将文化现象与形而上层面的认识相结合,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式认知。

面对如此庞杂且难度深浅不一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始终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教学原则。不过,这个“材”不仅仅指传统意义上的教授对象,也包括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材料。而“读议写”课程的教学改革就能很好地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读议写”系列课程是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听说读写基础课部级教学团队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它一改以往教学中锻炼“手段”、单独训练某项技能的做法,将教学目标提升至较高的锻炼思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层次,引导学生以增强智识为目的,通过课前广泛涉猎阅读材料(读)、课堂讨论(议)以及课后写作(写)的方式,从整体上提升学习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思辨能力的锻炼是“读议写”课程的重要目标。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界经久不衰的话题,但教育实践往往与教育理念脱节,这种情况在英语专业似乎更甚。文秋芳教授曾于2009年11月针对11所高校14个文科专业超过2 000名一至三年级学生展开过思辨能力的实证调查,实验结果显示,“大学3年期间,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有小幅量变,但未呈现质变的阶段性特征。其他文科类大学生不仅进步幅度大,而且呈现质变的关键期在二到三年级之间。” [6 ]英语专业学生思维发展变化呈现的这一特点与英语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轻分析、推理、评判能力的训练不无关系。“读议写”系列课程正是针对这一现状就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三段式教学实践

按照“读议写”课程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遵循归纳的逻辑,将课堂教学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入门铺垫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目的,从那些学生自以为熟知的文化现象入手,发现其间不为人留心的关联,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深挖;第二阶段为知识扩展阶段,此时要将教学视野扩展至知之不深的种种文化实践,以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第三阶段则为总括升华阶段,旨在归纳总结之前的学习,将教学内容上升至形而上的层次,以建立体系式的认知。对应于这3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课前的阅读、课堂里的讨论形式会相应地产生变化。

第一阶段学习的关键在于从现象中发掘观念。一般说来,学生从出生之日起,一直浸淫于中国文化之中,对于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熟悉表层文化,但对于这些表层文化现象很少进行批判性思考,对支持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层文化更是缺乏了解,对之进行探究的意识淡薄。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作为课堂讨论的引导者,采取启发式教学,有选择性地择取并罗列学生熟知的表层文化现象,再以连续发问的形式将这些现象上升至概念层面,引领他们发现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的中国人特有的基本文化观念,再经由辩论、讨论等形式加深理解。例如从引导学生分析汉语里的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对于某些奇、偶数的偏好入手,深入发掘中国古人独有的宇宙观等。这些观念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不少属于集体无意识的范畴,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大多受控于这些观念却不自知。再如,学习传统的重大节日时,让学生列举传统节日的传统风俗以及与这些节日源起相关的种种传说故事,并对各个节日进行分类比较,使他们发现很多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从大量的节庆都要进行扫墓祭祖活动不难看出中国人对于祖先的敬重,由此对于家文化是支撑中国传统文明的一大基石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此外,这些传统节庆日期的取定,又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对数的理解,以及佛教、道教的影响息息相关。从教学中收到的反馈来看,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经验范围以及思维方式上的不足,他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打好基本观念的基础之后,第二阶段的学习重点定位于在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从不同角度观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自古以来,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对世界文明的进程有着重大贡献,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再单一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研习。例如探究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术而非其他诸如丝绸、瓷器等举世闻名的创造或物产,以及活字印刷和造纸术如何影响了欧洲文明的进程等等。

有了第一阶段启发式教学的铺垫,第二阶段教学的特点在于“主动”二字。首先,这一阶段要求革新教学手段,变由老师主导的课堂为学生主讲的课堂。第二阶段的教学按讲授主题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或称小的学习共同体(community of learning),在课堂上给每个小组20分钟时间充当“本堂课讲师”,共同就一个话题展开陈述。在陈述过程中给予听众随时就陈述内容进行发问的权力,以此激励讲师与听众之间的互动。此举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地接受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随机提问提高了主讲人对于讲题的了解和熟悉程度的要求,增强了课外学习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换言之,它将课外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强迫学生主动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当然,这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中丧失了教学功能,相反,这样的教学模式对老师的知识结构以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够加入并引导学生的陈述和讨论,更要能从课堂讨论中启发学生。

基于锻炼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考虑,我们要求陈述内容充实、思维严密、逻辑严谨、表达得体。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陈述时,PPT里面只能出现提纲挈领式的关键词,主讲人只能讲不能诵读,必须要以学生自己的逻辑呈现所讲述内容。针对部分英语表达不够自信的学生,鼓励他们以完成交流为首要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兼顾语法准确、语音正确等其他原则。如此一来,既避免学生直接挪用网上获取的资源,又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此外,无论是讲解还是提问交流或是展开讨论,学生须遵循“得体”原则,注意区别口头陈述语言与书面语。口头陈述要重点突出,与同学交流时则要注意彬彬有礼。从教学效果来看,在某种程度上,第一阶段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在汲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发挥,不少人在角度的选择以及陈述的形式上出人意表,带给教师很多惊喜。

除了课堂内的主动,课外的主动学习对于第二阶段的教学也非常重要。课外学习指的是学生课前搜索并筛选阅读材料,进行大量阅读,将知识消化吸收,然后选择角度提炼陈述。教学材料的获取曾经是困扰英语专业学习的一大难题,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在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各种搜索引擎以及知识库的出现令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一方面解决了阅读材料来源的问题,另一方面对阅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甄别、过滤材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训练学生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量中筛选出有用信息、权威知识,就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因此,学习不再局限于知识的获取,更是智识的锻炼。

有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探讨作为铺垫,第三阶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形而上的总结讨论就不再显得深奥艰涩。这一阶段的学习以深刻性为特征,而检验思考深度最有效方式便是写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上来说,课后写作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课前阅读以及课堂讨论,因为写作是课前、课中思考的延续,是对阅读、讨论的成果进行反思,努力形成自己独有观念,并将之系统化的过程。换言之,阅读和讨论的最终落脚点为能够将所思所想付诸文字,形成篇章。如果说,课前、课中的学习旨在锻炼并提高学生综合思辨的能力,那么课后的写作环节就是对之前学习的检验。根据“读议写”课程的整体设计,学生的写作训练贯穿这3个学习阶段的始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教师只规定某个写作主题,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围绕该主题自行拟定作文题目。

与传统写作课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求学生只就一个题目进行写作,但必须经历数易其稿的过程,将论文由最初的600字左右扩展至最后的1 500字。最初的论文,逻辑性差、论点不够鲜明、论证不充分等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学生的思维存在严重的同化现象,不仅选题雷同,论点相近,就连论证的方法以及论据都极为相似。有一个班,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全部以“论文化身份”为题。不过,这种大面积雷同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个体性已经遭到抹杀,而是说明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收敛了其思维的锐度,在面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作业时,已经养成了思维上的一种懒惰,总是以最显而易见但却缺乏思想深度和个性的方式进行应付。然而,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思考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同样是从小的现象入手探究文化现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基因,但最后确定的选题殊异,有同学探讨龙图腾,有的同学选择研究中国的人情观,还有同学从《喜福会》入手,分析中国的家观念等等。选题的多样化至少从一个方面表明学生确实积极主动开始思考。实践证明,经过数次修改、扩充之后,论文在论点的鲜明度、论证的条理性、论据的提出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如果说写作是有效展示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式之一,这样的结果也许能说明经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至少,在思想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取得了进步。

四、结 语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文化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学现象入手,向学生介绍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有助于他们深层次思考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的问题。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这门课热情很高,在管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对于母语文化知之甚少,在惭愧警醒之余,更激发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强烈的好奇心。阅读、讨论、写作三位一体的教授模式,以锻炼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将学习涵盖课前、课后落到实处,使学生在了解母语文化的同时,英语能力也能获得显著提升,做到了兼顾母语文化修养与英语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外的读与写,学生了解到英语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远远不足,更增加了使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参考文献:

[1]杜 威.杜威五大讲演[M].胡 适,译.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守仁.关于全面加强中国英语教育的思考[J].外语教育,2002,(2):91-93.

[3]从 丛.“中国文化失语”:我们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4).

[4]从 丛.博士生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6):49-52.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肩负着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且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深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肩负着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重任。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加之教学过程中政治说教难免使其教育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据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大学课程中“最枯燥”的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使枯燥的抽象理论讲述变成生动活泼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渗透,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 二) 有利于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西方发达国家腐朽思想文化冲击和挑战,这些外来腐朽思想文化正逐渐侵蚀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灵,导致一部分高职学生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对高职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无疑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在世界观方面,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怀,有助于高职学生建立和谐意识和生态伦理理念;在人生观方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在价值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鞭策他们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三)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哲人说过:“叫这个民族毁灭很容易,两代不读这个民族的书就可以了。文化毁灭、精神毁灭很快,建起来难,再下去就成了失落的文明。”因此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要想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就必然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任务。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仁取义的献身精神、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勤俭节约的勤俭精神、谦敬礼让的明礼精神、乐群贵和的和合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等”,让高职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提高高职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则

(一)批判继承的原则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因此任何社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精华与糟粕并存。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曾说过:“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可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 。因此,在高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既反对全盘肯定,又反对全盘否定,在批判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传统文化中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文化精髓挖掘出来,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达到增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

(二)创新的原则

文化不但要传承,而且更需要创新。要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继承和发扬,需要每一时代的人们去创新。要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精华有机地融于一体。也就是说,要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做到两方面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我们坚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马克思主义进行有机融合。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改造和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使其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拥有新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要努力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开创性的有机融合,通过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博采众长 ,在中西方文化融合中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精华来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为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 ,我们必须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在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同时,要融合其他外来优秀文化的成果 ,根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进行创新,使广大高职学生吸收更为充分的思想养分,丰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三)渗透原则

受当今时代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有非常强烈的主体意识,且在思维方式和精神文化状态方面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采取强硬灌输的方式,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方式进行,使高职学生在无意识中吸收消化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广播、校园网、校报广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或开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各种趣味竞赛活动等形式,营造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使高职学生不知不觉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

(四)学以致用的原则

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在这里,我们所要说的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站在历史和理论的高度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更需要我们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因此,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出发 ,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注意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 ,并将其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途径

(一)以师资队伍培养为关键,努力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传统文化的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但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B,而且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道德品质、文明修养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要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 ,就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作用 ,努力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按照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师的要求,注重师德修养,以“率先垂范” 的高尚师德情怀,自觉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发扬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但要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更需要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只有在此前提下,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时才能让高职学生信服,让高职学生逐渐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真正学有所成。

(二)在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要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积极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十二章 “党的执政理念”这一内容时,教师不能只从理论上进行分析,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缺乏理论的说服力。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的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结合起来,先从中国古代历史上“邦为民本”的思想讲起,在此基础上引用了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讨论治国之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并阐释了此典故的深刻含义,再紧密联系十以来我党高压反腐的实际,形象生动而又具体来讲解。这样不但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论依据和执政理念,并进一步理解当前我党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执政理念的重要性。又如在讲第十章“我国外交战略”这一内容时,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讲起,讲清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以和为贵,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明我国在外交关系上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和反对“国强必霸”的错误论调。总之,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从古至今,既跨越了历史时空,为学生展开宏伟的历史画卷,同时又联系当前的实际,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使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限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 三)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重要环节,也是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利平台,更是培养高职学生良好道德品行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师要根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相关内容组织高职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入开展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一是结合我国传统节日或爱国纪念日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纪念及传承的事件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爱国主义”这一教学内容,开展寻访和参观当地抗日遗址活动,促使学生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讴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二是开展公益劳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讲到“社会公德”这一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帮助社区创建文化礼堂,让高职学生真正体验劳动与奉献的快乐。三是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带领高职学生去看望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给孩子们送上自制的小礼物并辅导功课,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等,使学生明白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优良美德。同时,为了长期稳定有序地开展实践活动,要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建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定期组织高职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将中国传统文化寓于实践活动中。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浓厚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它对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就必须要以高职学生朝夕相处的校园文化为载体 ,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浓厚氛围。具体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

1.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随处可见

要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力度,我们先借鉴校园网、校广播站等各种媒介,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基础上,并对其进行深度报道,让高职学生在校园中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使学生在校园中能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其次通过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电影、电视等对在校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如我校在2015级2000多名新生中组织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学习《弟子规》的相关视频,作为开学第一课,通过对中国经典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宣传学习,以达到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提升个体道德修养的目的。再次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校的建筑、橱窗、广告牌等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成为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在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走廊、墙上铭刻中国古代先贤修身立德的名言警句,在青青草坪上摆放书法石刻,还要在学校网站、宣传栏等开设专门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栏目,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资料放到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学习。

2.通^组织的文化艺术节、各种社团活动深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每学期课外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中国传统文化或重大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剧,如《孔子》《汉武大帝》《秋收起义》《长征》《开国大典》等。让高职学生观看有关反映传统文化或重大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有助于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可以组织高职学生阅读经典活动,在阅读经典的基础上并组织读书报告会和开展评选一年里读书最多的学生和学生最喜欢的经典书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培养高职学生修身养性、静心读书好习惯,而且使广大高职学生在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还可以组织中国传统文化曲艺进校园表演,邀请一些著名艺术家来校演出,丰富高职学生的文化精神生活,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鉴赏能力。

3.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讲座,让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通过定期邀请“国学”名师、专家或学校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师开一些诸如《周易》《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孙子兵法》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彩讲座,让 “国学”名师、专家、教师们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使广大学生从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章可循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是高职院校激活中国传统文化及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最终取得实效的最紧迫的工作。为此,我们理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健全的领导体制是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权威性力量,要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重要领导亲自抓、相应部门各司其职的中国传统文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其次,完善各项相关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制度,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要建立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制度,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基地的保障;要建立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项经费使用制度,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还要建立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监督、激励、反馈、评估机制,以保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沿着健康、持久、有效的轨道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艳.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52-153.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篇6

【关键词】国学经典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关系 必要性 途径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华夏民族的主体意识,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根基。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把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创实践教学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式,探索二者相融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承,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国学的内涵

《辞源》中国学的定义为:“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广义上的国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为主体文化,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科技等,是研究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门学问。狭义上的国学可以分为三类: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流派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以目录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关系

国学经典涵盖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育原则和方法,可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理论资源和方法借鉴。将其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所在。

(一)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国学经典凝聚了华夏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例如国学经典家国一体、心忧天下、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宽厚仁德、诚实守信、浩然正气的德行修养,奉养令其身安、尊重令其心安、孝要推恩及人的孝道教育,见贤思齐、和而不同、信义为重的人际交往原则,自强弘毅、学而不厌、知行合一的为学思想,进退有度、顺应自然、得失自如的人生境界等,都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可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从国学经典里汲取充足的养分,通过继承、转化国学内涵并赋予时代性,才可以给予传统文化绵延的生命力,赋予思政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

(二)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国学思想涵盖了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两者的相同之处)。国学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引导、规范、教育等,尤其在德育原则和方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学思想主张的立德树人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榜样示范法、家校共同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都可以融入当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三、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呈现信息多元化、社会开放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各种思潮的交汇交锋,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交流碰撞,使得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发生各种冲突和选择,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知的稳定性,强化了他们的功利性,弱化了或消解了他们的主体性。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大学生克服多元文化的冲击,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精神迷惘和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问题,如何进行国学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国学魅力,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又一新的教学难点。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对国学经典的传承,要让国学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才能提高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知程度,使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政理论课,长期以来的教学效果堪忧。将国学融入思政理论课不能只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

一是国学经典本身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与价值。要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国学对思想的引导、教化作用,对社会环境的净化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逐渐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观点与立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立足于国学经典开展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精神,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从而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三是国学经典能够极大地改善传统思政理论课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灵活地将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听课热情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落实到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当中去,让国学真正入脑入心,使大学生从本质上陶冶性情,提高个人修养。

四、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与思政理论校园实践活动相融合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校内实践教学形式通常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阐发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实际开展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操作的活动。例如国学经典中的家国一体、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道生法、唯公无私的道家法治思想等,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块内容相契合。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红赏析、道德法制剧表演、历史人物故事分享等实践活动。在教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教师可针对课程内容组织实施以“中国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经典著作,查找重要文献,整理分析收集材料,撰写研究论文,制作汇报课件,师生课堂讨论交流一系列环节,深刻认识民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课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独自或合作完成这些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每一个学习环节。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国学经典还可以渗透于课外实践活动中。高校思政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国学讲堂、汉字书写比赛、知识抢答、征文比赛、国学读书会、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书画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此外,思政部门可以与其他部门联动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文艺节、学生社团协会活动、党课团课培训学习、板报展示、橱窗宣传栏、文化艺术墙、校训、校徽、校歌、学校精神等都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如我院开展的狮山讲坛之国学讲堂、经典红歌咏比赛、经典诵读、传统节假日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阅读经典校本德育读物――《国学之美》等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极大地提高了思政教学质量。我院还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媒介,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国学氛围,让学生深度领会国学思想精髓。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相契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常见形式,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将国学经典融入社会实践,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可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外实践教学中,开展具有地方人文内涵的活动。例如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地域人物寻访、地方红色教育基地考查、地域历史文化学习活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展追溯文化源头、重走文化古道、寻访民间艺术、考察民俗文化等活动,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另外,我院组织实施的德育实践项目、志愿者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慈善一日捐”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融入了国学文化。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国学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素材,从而化教为学,化学为思,化理为情,化知为行。这样既促进了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重视、喜爱、守护和践行,又进一步提升了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国学经典与校园新媒体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时空的限制、覆盖面窄的局限被打破,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影响力日渐深入。而且,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信息化技术手段日益成熟,“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开始普及。这一切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丰富形式和新媒体的特点,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与校园新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思政理论课专题网站、世界大学城空间、微课、MOOC、QQ、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进行国学课程的开发和共享,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技术,结合视觉与听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教学效果。网络视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观看,国学讲座视频也可以运用其中;APP游戏可以在好友之间进行竞争排名,国学经典也可以融入其中;选秀比赛可以吸引选手参赛和粉丝目光,国学知识比赛也可以吸引大众学习。因此,运用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可以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教学形式,从单一运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到融合吸收在线互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综合提升,增强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W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骆建彬.卓越领导国学讲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秦凯文,刘璐,王赵h.新媒体环境下国学经典的推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44,43.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5-0163-03

作者简介:李波,男,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赵丽,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世代传衍、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经验、智慧和创造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等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等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和创造时代文化的重要阵地,而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宝贵资源。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社会实际、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这其中即包含了与积淀在社会与民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近代西方的文明成果,汲取了欧美国家优秀思想文化的精华,自从它传入中国之后就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来呈现,[1]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够使人们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著名学者费孝通早就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先后形成了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在这背后一定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在起作用。有鉴于此,以张岱年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主张,“认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其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2]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对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2.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却长期遭受忽视和排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去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结果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隔离,乃至对立。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在思想文化上形成了多元局面,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政治态度消极、理想信念缺失、道德品质滑坡、社会责任感差、享乐主义、自私自利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条僵化,内容枯燥,形式呆板等缺点愈加充分地暴露出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吸引力不高、实效性差的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借用这些传统资源可以弥补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些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帮助大学生了解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和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决心。[3]所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当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融合起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培养青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有利于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2011年,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党的十进一步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高校传播和贯彻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主渠道。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助于贯彻新时期党的文化政策,有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1.充实教学内容,加强教师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

高等院校是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其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整套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体系,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精华正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高校思政理论课应该把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庸之道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以及仁政德治、民本主义、大同理想、实践理性、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传统,等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来自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要合理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并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表达。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注意恰当、合适,不仅要以高度的概括性和深刻性呈现出文化的内容,还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客观、历史地评价传统文化,使之顺应时展的要求,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功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还要广泛阅读传统经典书籍,积极从事社会实践调查,吸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扩充、深化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传统人文素养。

2.更新教学观念,利用新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现代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由教师依据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教学方式由教师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转为师生双向的交流互动式教学。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也要采纳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地选择并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要注意利用新媒体技术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新媒体具有传播快,成本低,信息量大,检索便捷,超文本,互动性等优势。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工具。“新媒体的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不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了解社会动态信息提供了可能,也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展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4]所以,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所提供的一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平台。诸如,思政理论课教师可以将历史文物或文化事项以图片、文字、视频、互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通过高清大图、3D效果、视频效果、音频效果、超链接效果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感性认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页上可以设立传统文化版块,鼓励学生在上面参访学习、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可以利用微博、贴吧、群社区等新媒体的便捷传播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皆可以借此交流学习经验,交换学习心得;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提供的高效的搜索功能、丰富的资源储备,以及极具感染力的展现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文化经典,主动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多姿多彩的历史进程,提高学生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能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组织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学习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以及学校思政教育管理人员可以依托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实践教学具有颇为重要的价值。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方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征,这些地方文化“距离学生比较近,它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甚至曾经就是我们校园里的事件和人物,学生对其具有强烈的了解和认知的愿望,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些内容有亲切感,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是可供利用的鲜活生动的教育资源。可以通过安排学生考察历史古迹,调查民俗民情,搜阅相关文献,写出调查报告和读书心得,制作视频短片等活动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条件允许的地方,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可创建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长期的、常规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内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播放经典影视,观看戏剧演出,举办古典音乐会、传统艺术展,组织知识竞赛、讲演比赛、辩论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民俗节日、爱国纪念日组织学生参与纪念活动,以激发他们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适当增设富有传统风格的校园人文景观,如借用传统名人或名句为学校的楼馆道路命名、运用中国传统的美术风格装饰校园和布置教室等,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张岱年,王东.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J].教学与研究,1997,(5).

[3]安涛等.试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

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篇8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 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 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