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8篇

时间:2023-03-20 16:14:46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1

关键词:云课堂;云教学;资源平台;移动终端;移动互联;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114-02

据《企业导报2013年度大学生移动智能设备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中,智能移动设备已基本普及,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了97%以上,平板电脑普及率达到了27%,这一事实已经给移动互联网给教育信息化带来了重大机遇,当前智能终端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联网能力已经足够强大,同时,各高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正是由于各高校都在信息化教学道路上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模式,进而催生了云课堂的兴起和逐步普及。

1 云课堂

1.1 云课堂的定义

云课堂是基于互联网,采用云计算技术,融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创新课堂,是基于移动互联环境满足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互动与即时反馈需求的移动教学课堂。云课堂由云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组成。教师通过移动终端或平板电脑安装云课堂客户端,登录云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创建班级,课程等。学生采用ipad,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安装云课堂客户端,利用教师提供的邀请码进入课程。在课堂上,师生就可以轻松有趣地进行互动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及时互动、资源分享和学习评价的课堂,同时该课堂也支持学生课外学习。

云课堂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开展课堂互动,融入微课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等教学模式,利用移动设备进行教学。教师使用云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可以向学生的移动设备推送课程、微视频、音频、图片、课件、教案、文档等学习资源,在课堂内外,教师还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等教学活动,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动讨论和分享。

1.2 云课堂结构

云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是服务器端,采用租赁方式,租用云服务器(如阿里云,百度云等)来搭建的资源平台(也可以由教师所在学校来搭建云教学资源服务器,只是相对成本会有所提高),该平台提供班级创建,课程创建,课程资源上传和管理等功能。教师创建班级,把课程教学资源上传到平台中的相应课程里,加入该课程的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此平台,进行学习。移动终端是指智能手机,iPad和笔记本电脑等,在这些终端上安装客户端,就可以访问云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用户访问权限大小依据用户等级来设置,不同权限用户访问到的资源不同。云课堂结构如图1所示。

2 云课堂教学

由学校或者企业管理云教学资源平台(服务器),教师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上的云课堂客户端登录云教学资源平台,创建教学课程,并且可以把该课程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作业、课程要求等)上传到平台,供学生在线或者下载学习。课堂上,教师通过移动终端开启课堂点名,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在极短的时间内(大约1分钟)实现签到,还可以实现课堂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测验等教学环节,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每个资源(课堂作业,课堂讨论和课堂测验等内容)的经验值,用经验值的形式来表示学生参与程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云课堂设计结构如图2所示。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快速访问教师的课程资源(课堂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测验等)学习模块,还可以及时查看自己的签到情况,以及在班级成员中的学习排名(以获得的各项经验值之和来排名)。

依据移动终端的特点,教师们还可以联合企业专家共同开发移动互联教材(数字化教材),在移动互联教材中融入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实现生动,互动的教学课堂。

3 云课堂的优势

3.1 资源整合,永久利用

云教学资源平台是一个类似于国家资源库平台的教学平台,就是要集中精力把一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做好,做精,然后上传到平台,并不断完善,成为精品课程,给学习者提供永久学习的方便。学习者在课堂上学习了这门课程,进入了这个平台,在课外甚至是毕业后仍然可以享受这门课程的学习服务,仍能得到这门课程的更新资源,实现终身学习。

3.2 增进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设置课堂分组讨论,让不同组的同学讨论不同的问题,还可以设置课堂答疑,布置作业,对回答表现好的学生可以点赞,可以和学生互动讨论问题,增进课堂师生互动,扭转课堂“睡一片”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3 促进移动互联教材开发

移动交互式数字教材采用流式数字排版技术,内容中插入精致图片、画廊、音频、视频、动画、3D等富媒体内容,设置视听学习、情景测试、自我评测等交互功能,提供书签、笔记、标注、百科、字典等辅助学习功能,提供笔记分享、社交学习、云同步、云端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云服务功能。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高校云课堂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高效、互动、有趣,同时结合微课、翻转课堂为一体的教学形式的新型课堂。云课堂能进一步提供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丹. 高校“云课堂”建设及应用对策[J]. 信息系统工程, 2015(4).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2

1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及其问题

近几年来,学者们从不同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传统的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戴立黎,2013)。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解占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听课和记笔记,缺乏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这种模式忽视了语言的基本表达功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势必造成“哑巴英语”的现状。(2)多媒体辅助下的课堂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运用集图画、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的PPT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接受知识更加直观,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但该模式依然注重教师讲解,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3)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该模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方面的差异,把英语层次不同的学生编成快班和慢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考虑到学生层次不同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但根据考试分数分班的做法会使慢班学生心理受到打击,一定程度上使它们丧失英语学习的积极性。(4)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该模式把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然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这种模式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本论文尝试把现实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优化现实课堂的教学设计,加强网络课堂教师的监督和管理,构建云计算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在吸收多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最早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说,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了该理论,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意义的观点,如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为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的重要性。“情境”指学习环境中的情境,该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情境的创设对学习者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设适合语言交际的比较真实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构建语言知识;“协作”指学习者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相互合作。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代表发言等方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习者之间必须通过“会话”讨论如何完成学习任务;“意义构建”指教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理解,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重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学习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方式建构并获取知识。

3云计算环境下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1云计算概念

迄今为止,关于云计算的定义众说纷纭。通俗地说,云计算是以公开的服务和标准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向用户提供快速、安全、便捷的网络服务。它的基本原理是在云计算的模式中,用户所需的软件和应用程序不是运行在用户的手机、个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而是运行在互联网上大规模的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器集群中,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也并不存储在本地,而是保存在互联网上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数据库中心里。用户只需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用任何可以连接至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访问这些服务即可(张健,2009)。

3.2云计算环境下“双课堂”的搭建云计算环境下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图

“双课堂”即基于云平台搭建的“网络课堂”和常态的“现实课堂”,将两者结合形成的新的教学环境,基于这种环境所开展的教学称为“双课堂”教学,如上图所示。(1)网络课堂此处,网络课堂并不完全等同于虚拟的网络学习平台,为便于集中管理、引导和监督学生,“网络课堂”指学生到指定计算机教室登录云平台(云计算平台简称)按照指定任务进行学习的互动课堂。教师在课前通过云端的公共平台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也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将资源下载到我的资源库,方便以后查找学习。“网络课堂”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教师的引导、监督和答疑作用。(2)现实课堂“现实课堂”有别于传统的“满堂灌模式”的教学。在“现实课堂”中,教学以课堂活动形式展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记录者、点评者和反馈者。

3.3大学英语“双课堂”模式教学环节设置

(1)网络课堂学习每单元学习之前,教师在公共平台教学资源,包括学习目标、本单元PPT(包括课文导读MP3及重难点词汇讲解)、每课一练。要求学生到指定网络教室,下载学习和教学资源到资源库,并开始学习。学生需要在90分钟时间内了解课文背景信息,反复跟读新单词,掌握单词用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进行重难点句子分析。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通过在线答疑或是以论坛的形式咨询教师及其他同学。教师在班里来回走动,督促学生完成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师在该环节的作用为引导者、帮助者和监督者。(2)现实课堂展示经过网络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对本单元文章内容已基本掌握。本环节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以课堂活动形式展开,由学生展示在网络课堂学到的内容。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要求有自己的小组文化,要体现本组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教师设置以下任务:Task1:自由讨论,Task2:课文内容总结,Task3:学生授课,Task4:成果展示。在task1,十分钟课前自由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英语讨论教师根据本单元内容指定的话题,教师随机加入一个小组进行讨论;Task2:课文总结,该任务由一个小组完成,一名代表陈述完毕,其他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补充,Task3:学生授课,课文内容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分给一组讲授,讲完后进行组间点评和补充,最后由教师对学生讲解中的不当进行改正,同时对不足之处给予补充,并进一步强调重难点词汇及语言点,学生对刚才讲的重点词汇进行组句组篇(尽可能多地用本节课讲的词汇造句)。Task4:成果展示,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读后感言,或是绘制图片展示课文内容,或是拍成视频展示等等,教师进行点评,小组组长最后将展示成果放入交互系统成果展示库。(3)测试反馈及总结反思该环节要求学生课下完成,学生经过网络及现实课堂的教学,已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掌握,通过云平台交互系统的测试题,可进一步测试学生对语言点的掌握情况。最后,要求每位同学写反思报告,总结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教师每次课抽查每组一位学生的反思报告,总结后,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资料及方法。

3.4大学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1)体现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特点。网络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需要,程度好的学生可结合自己情况掌握更多内容,程度差的学生也能循序渐进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内容。(2)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网络课堂公共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英语基本技能;现实课堂多样化教学活动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有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网络课堂PPT课件导学集图画、声音、文字、动画为一体,学生接受知识更直观;现实课堂丰富的教学任务激发了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4结论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3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财务软件应用

G712.4;F232-4

近年来,全球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课堂的老师的教、学生听再也不在适应现代信息化生的需求。于是一种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走进课堂。蓝墨云班课是蓝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动教学助手App,并且App的iOS版和Android版已经同步开放应用。《财务软件应用》是广厦学院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操作性强,工作流程复杂。针对目前90后的高职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高、手机依赖重、理实结合能力较弱的现状,笔者提出基于云班课的移动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学习,在15级建筑经济管理专业《财务软件应用》课程财务链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和“薪资管理”2个模块的教学中应用,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对象分析与方法

(一)教学对象选择与分析

采用方便取样法取广厦学院15级高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90人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在男女比例、平均年龄、年录取的成绩、在校专业课的成绩比较均相当。课程开始第三学期,周课时8节,授课老师都为同一人。

在课程开设前做了一个关于更喜欢哪种教学模式调查,调查的结果为:2班有74%学生选择“自己先操作,老师再总结”,23%学生选择“教师先演示、学生再操作”;而1班有32%学生选择“自己先操作,老师再总结”,68%学生选择“教师先演示、学生再操作”,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确定2班为实验组,1班为对照组。

(二)方法

1.教学方法

在整个财务链教学过程中,重点选择了“薪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2个模块作为试点项目。

(1)传统教学法

即“讲授――演示――操作――跟踪答疑”的教学方法。由老师先分析案例、讲解系统的工作流程,然后老师进行演示操作,演示完毕后学生根据任务进行模仿操作,过程中老师进行跟踪答疑,完成学生进行关键操作界面截图上交电子稿作业。课后,要求学生手写并提交实验报告,同时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自主练习。

(2)基于云班课的移动教学模式

老师和学生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云班课App,老师在课程开课前创建教学班级,将生成的课程邀请码告知学生,让其加入并关注动态。

课前准备

①理论知识点梳理:前一周,老师将系统涉及的理论知识点的PPT、工作岗位及工作流程图片、相关拓展知识点链接、学习任务要求等资源推送到蓝墨云班课平台。学生根据理论点做好相关知识、工作流程的梳理和学习。②微课视频录制和剪辑:老师将案例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再将这个若干个任务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录制和剪辑,一个任务视频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在课前2天,通过蓝墨云班课上传视频。学生根据操作任务单,对照教材案例步骤在手机上进行反复观看,熟悉大概的操作节点。③学习反馈。课前1天,老师在蓝墨云班课的“讨论答疑”区设置活动,学生对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感受通过文字、图片和语音进行留言。对于问题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互答。对于感受部分,老师进行整理,形成新的学情分析,重新调整课堂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中教学

①课堂签到:老师利用蓝墨云班课里的签到功能,在上课铃打完后马上进行签到,时间一般控制在40秒钟,老师可以随机采用一键签到或者手势签到。对于个别已经到课,但是未及时完成签到的同学,进行情况了解并教育。对于确实事假或病假的同学,要求课前在头脑风暴活动区设置的请假留言版块进行上传请假的相关证明,并及时对该部分同学进行事假和病假的标识。②课堂测试:老师将案例文字的注意点设置成题目,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主要借助题目提醒学生案例中的操作注意点,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达到了教学重难点知识点上的突破。③操作难点、重点演示。老师对于学生反馈的操作任务难点再次进行课堂的演示并讲解。④学生自主操练。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案例的模仿练习,一般老师课堂明确好1节课操作的任务范围,学生可以参考教材的步骤,也可以参考录制的任务视频。⑤课堂答疑:对于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老师在“讨论答疑”区设置“本次课操作问题请留言”的活动,学生通过提交错误界面的图片或者文字进行留言,学生中能回答的问题,学生间进行回复答疑,个别难点问题,老师进行回复答疑。对于答疑准确及时的学生,老师进行点赞加分,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⑥经验交流、总结:对于课堂中老师发现的学生操作技巧由老师进行点名交流,并在课堂表现区及时增加学生课堂表现的经验值,一般控制在2分―3分;对于课堂的流程总结,老师利用课堂表现中摇一摇的方式进行选择学生分享交流,并对应加2-3分的经验值;对于老师总结的操作技巧,由老师最后进行总结演示。⑦作业上交:学生在老师设置的作业区按照要求提交作业。老师可以根据作业的内容设置评阅的方式,一般有老师评阅、指定学生评阅、学生互评3种方式。

课后活动

①课后测试:老师针对操作过程中易错的知识点和操作注意点进行编辑测试题,推送试题,设置测试时间和重复答题次数。一般情况设置为学生可以重复多次答题,学生“提交试题”后就可以看到评分、答案和解析。要求学生达到满分为止,以帮助学学生巩固本次可相关内容。②头脑风暴:开放实验室,学生课后可以自主练习,老师利用“头脑风暴”进行学习复盘,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③投票问卷:老师问卷,涉及课堂任务完成情况、自我评价本章节。

3.评价方法

(1)评价试题及方式

评价试题选用用友教考系统中2015财务信息化A卷基础设置、固定资产和薪资部分的操作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生进交卷,教考系统进行自动评阅出操作成绩。在蓝墨云班课中设置理论部分的题目,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和提交试卷,由蓝墨云班课进行自动评阅处理论部分的成绩。考核总评=理论知识(30%)+操作技能(70%)

(2)教学效果的认同

老师利用蓝墨云班课的问卷功能设置教学效果问卷,比较2组建经管学生的学习效果。问卷的内容包括5个项目:能激发学习兴趣,能提高自学能力,能调高课堂学习效率,能提高理实一体化能力,能p松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喜欢这种学习方式,采用“是”和“否”2级评分法。发放对象90人,完成问卷90份,收回90份。

4.统计方法 利用Excel统计函数进行分析。

二、结果

2组建经管专业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三、教学应用结论

通过在云班课中推送资源(包括操作视频、问卷、测试、作业、头脑风暴等活动),主要突破了课堂教学及其管理中的几个难点,我们分析后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教学方面

1.“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被引入课堂――课内外,学生主体地位更突出

利用“云班课”,实现了课前任务的布置,可以通过学习视频资源、非视频资源等,并以此为监控,观看到每位学习的预习状况。这样解决了课前预习环节,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去思考、操作。教学的空间也从课堂、教室延伸到手机和网络,让手机成为学生强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对习惯利用零散时间通过手机等无线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交互通信而获取信息的90后的大学生无疑是“投其所好”。表2的结果表示,实验班的学生都比较认可蓝墨云班课的移动教学模式,95.23%认为激发了学习,明显高于对照组。

2.学生操作软件时遇到的瓶颈被破解――自身学习+同伴互助

现有的操作视频资源,已经基本涵盖整门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能根据阶段性学习及自身学习需要,通过学习相应资源。特别是,课堂中遇到的一些软件操作上的疑难处,首先可以通过再次观看视频解决,其次,可以通过疑难讨论,在云班的讨论答疑处咨询同伴进行解决。同时,由于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解脱了教师课堂指导学生使用软件的工作量,还给学生更自主的学习与实践时间。表2的结果表示,实验班的学生92.85%的认为能提高自学能力和提高了课堂效率,这个也远远高于对照组。

3.手机成为了学习的工具――学生注意力转移到专业学习中

随着手机智能化越来越高,以往学生课堂玩手机是管理者和教师都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现在,通过大量资源推送,可以将学生注意力从简单的娱乐(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更多的转移到学习专业知识上来(看专业课程的视频资源、学习资料等)。

4.一定程度上看能客观反映学生课堂教学实效性。

从数据分析来看,学生在测试、作业及任务上的的参与度均较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也能反映出学生确实利用云课堂及其所推送的资源,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表2的结果表示,实验班的学生90.48的认为能提能轻松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这个也远远高于对照组

(二)课堂教学方面

1.出勤管理有效便捷

云班课上的学生签到,能让教师一目了然得看到学生是否按时出勤及请假的一些情况等,避免了以往个别学生出现迟到的情况时的种种托词。

2.课堂表现及时记载

能及时记载下学生个人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真正能做到好学生高平时分,有效的激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给学生一个公正的评分。

四、小结

在近3个月的教学实践表明在《财务软件应用》课程采用蓝墨云班课的移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蓝墨云班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延伸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更好的将理实相结合,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老师在轻松中教。但是由于实施时间不长,本研究样本数量不多,只选择了2个系统进行试验,研究结论对《财务软件应用》所有教学系统是否完全适用,学生对该模式是否能保持足够的热情和关注,老师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建立移动视频资源,都还需要后续实践中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原凌燕.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革――蓝墨云班课在《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教育,2015,(9)

[2]杨艳雯,王小根,陶鑫荣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与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2)

[3]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6):219-220,240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4

关键词:机械基础;云课堂;教学改革

一、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传统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以知识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没有给学生留有讨论、分析时间,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课内实践不足

以往《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在教室讲授机械理论知识,很少有实践机会,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特别是材料力学部分,构件变形的受力分析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若是以工程实例讲解,在施工过程中直观看到变形过程直至破坏,学生学习起来就会相对容易。

(三)考核方式不科学

以前考核学生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其中,平时表现占30%,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占70%。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主动,在期末考核前冲刺复习,靠死记硬背知识得以通过考试,但是对于课程知识远没有达到熟练掌握,更不用说知识的运用,且容易带坏学风。

二、开展混合式教学

采用信息化+传统教学混合模式教学,笔者使用的信息化即为职教云课堂,而传统教学顾名思义就是课堂上面对面教学。将云课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一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二是有利于课程信息化建设,上传至云课堂的教学资源可以用于校内教学,同时也可以对外开放。教学前,教师和学生须将职教云课堂手机端APP下载并安装,教师也可在电脑上通过智慧职教登录,电脑登录便于上传资源、设置课堂活动、下载数据等。教师创建云课堂,选中所带班级学生并导入云课堂(笔者所在学校已提前把所有班级学生导入职教云)。

(一)课前

开课前,教师可根据课表时间在云课堂上设置好上课时间,可设置一周或一个月的上课时间,也可把所有上课时间都设置好,以免后期忘记设置。教师提前把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至职教云,课程教学资源可包括PPT、图片、动画视频及测试题。具体到一节课时,可把上传至职教云的教学资源拉入云课堂中,供学生课前在线预习,根据知识重要程度为教学资源设置不等分值,查看资源即可获取相应分值。课前设置学习要求及具体任务,可根据对学生的具体要求设置难度不等的课前学习任务,如投票,要求学生在线学习后完成任务,每一个任务都设置分值,参与即得分,参与越多得分越多,教师可对学生参与情况给予评分,分值的具体应用在后文会详细介绍。

(二)课中

知识的讲授采用传统课堂师生面对面教学,有些时候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必不可少。在讲授过程中穿插云课堂提问、投票、讨论及测试等互动环节,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下介绍云课堂的几项互动环节。1.点名。点名是约束学生上课的最直接方式,以往须拿班级学生点名册进行点名,费时费力;使用云课堂APP的签到功能,一分钟内即可完成,简单、方便,随时都可以点名,可一键签到,偶尔也可通过特殊手势签到,这样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2.提问。提问是课堂上师生间最常见的互动,以前提问学生的不主动回答容易把课堂气氛弄僵,且同一个学生多次回答的几率很大;使用云课堂APP的摇一摇功能,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增强了神秘感,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回答完问题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加上相应的分值,既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3.投票问卷。教师可以使用投票问卷功能,了解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无记名投票学生敢说真话,能真实反映学生整体掌握程度,以便于教师安排教学进度。4.讨论。教师通过云课堂讨论功能可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大家一起参与回答,所有学生均可看到每个人的留言,众多留言的刷屏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同时学生可根据大家对知识点不同的理解找到自身不足,从而提高认识。对回答较好的学生给予点赞,增加分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5.测试。以前课堂上很少进行知识测试,因为每进行一次测试,教师都需要出题、打印、复印、批阅,整个过程不仅费时,且浪费纸张。教师可以在云课堂AAPP中根据所学内容抽取相应的知识题(课前已上传)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超出时间未完成的自动提交。这边学生提交,那边测试成绩就显示出来,省去了教师人工阅卷统分的环节,大大缩减了时间,同时也可统计学生答题所用时间,准确无误,上传的知识题可以重复使用,节约纸张。

(三)课后

课堂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分钟,知识的理解吸收很多都是在课后进行,如果师生课后交流不畅,不便于学生理解知识,也不利于师生感情交流。1.作业。批阅纸质版作业费时费力,还需要学生进行收发。通过云课堂APP,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至平台上,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在线完成作业,可以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作业成果,教师也可以在线批改作业,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均可批阅。2.复习。教师可以继续通过投票问卷功能,给学生复习重点知识,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3.评价。此评价不是教师对学生评价,而是学生根据课堂自身学习情况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也是学生对教师是否满意进行评价,不仅针对知识讲解是否满意,也可以针对课堂教学环节或教师言行进行评价。评价采用无记名形式,学生不用担心教师对他评语的“不满意”。教师可以针对评价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考核方式改革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不再以试卷论成绩。分三部分对课程进行考核,其中课堂表现占20%、过程性考核占50%、期末考核(闭卷考试)占30%,同时,考核就用到了前文所说的分值(完成课前任务的分值、教师评价分值等),彻底打破唯试卷论。改革后的考核方式结合考虑了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只有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现代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包含是否按时上课、课堂纪律情况及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云课堂所得分值)等。

(二)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在线测试(测试分值)及实践教学完成的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等。

(三)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即闭卷考试。笔者认为知识的记忆必不可少,不能只为了实践能力而忽视理论知识。

四、改革成效

(一)激发了学习热情

采用云课堂进行教学,学生积极使用手机参与教学活动。课前学生独立在线学习,通过完成相关任务提前让学生了解下节课知识重点;课堂上头脑风暴、摇一摇、问卷调查、看视频、答题等活动的进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参与的任务越来越多。同时,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给予高分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没有时间在课堂上播放的视频或动画可以让学生课后在线观看,便于知识的理解,学生学懂了,也就更有动力;课后的评价让学生有一种“自主”的感觉,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敢于提,教师对提出意见的积极回应更会增加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

(二)增进了师生感情

教师站在讲台上灌输式的讲授,再配以严肃的教容,让学生感到教师不易接近,教师都是“高高在上”的,自然而然学生就不愿与教师交流,更不愿意面对面提出问题。此外,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学任务是计划好的,教师也没有与学生进行过多交流时间。云课堂的应用为师生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更像是QQ、微信等普通聊天工具那样,学生轻松而没有压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任何一位学生引出话题,其他人都可以说上几句,剥去附加“语气”的话语学生更爱听,再配以合适的感情符号,彻底打破了师生间的那层隔膜。愿意交流的学生多了,自然解决的问题也就多了,有的问题都不用教师来说,其他学生就提出了解决措施。通过这种交流可以发现很多课堂上无法察觉的学生优点,在聊天中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

(三)提高了教学质量

新的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施,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课堂回答问题可以得分,回答得好还可以得高分,参加课堂在线活动也可以得分;随堂测试成绩也是学生考核的一部分,有些学生整体课程知识记忆弱,但短时间内记忆好,随堂测试成绩就高;实践能力也是考核内容,实践做得好也可以得高分,高职院校学生更偏重实践,学生动手能力可能普遍比理论知识学习较好,这样也就让一部分学生不再悲观,因为他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对于知识记忆型学生而言,考试或许是他得高分的机会。以上综合起来才是整体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每位学生都会找到适合自身的优势,都会找到自身的发光点,学生的整体自信心就会增强,学习效果较好,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信息化教学已成大势所趋,我们要用好信息化,但不是完全依靠信息化;要把信息化用到教学上,不是课堂用了手机就是信息化。对于采用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个别学生自制力差,在大家在线完成任务时上网、聊天,如何监控这种现象?又如何制止?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这样会影响课堂教学,也会有损教师形象。此时,教师可以制止其玩手机,并通过降低该生分值等措施让学生明白严重性。

五、结束语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5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179-04

1.概述

《教育信息化十年l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求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学习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教育,呼吁教育的变革。翻转课堂应运而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任何移动设备或PC上,您都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班课,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实现轻松有趣的互动教学平台,该平台实现课程信息、学习要求、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源即时传递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老师可随时开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作品分享、计时答题等互动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的移动设备从此变成学习工具,不再只是社交、游戏……。

2.蓝墨云班课平台支持翻转课堂的基础

1)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翻译过来的术语,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等,最初的教学实践来源于美国林地公园学校,基本思路是:传统教学是课上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再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是把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完成了针对新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交流讨论、汇报展示、拓展提升。“翻转课堂第一次用技术的力量,催促或者倒逼传统课堂发生结构性改变,解决当下教学功能性、主体陛、选择性缺失”。

翻转课堂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改变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成为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导学案、微课),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创设情境、问题探讨、成果展示、交流分享),这样,就使“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教学习惯、教学模式发生了“颠倒”或“翻转”

变成“课前在家里听着老师的视频解讲,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这一进一出,教学时空结构、教学的活动流程、师生关系、学习组织及其课堂评价都改变了。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课堂若没有信息技术支撑是不能完成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变化、课堂变化、课程变化、教学评价变化以及教学方式变化等。

2)蓝墨云班课平台简介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终端的及时反馈互动免费教学工具,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创建课程云班课,并生成邀请码,学生可使用邀请码加入老师的班课。在课堂内外,老师和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如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计时测试等,投票问卷活动开始后,老师可及时看到反馈结果,头脑风暴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老师还可以点评,答疑讨论,可实现专题讨论、分组讨论和课外答疑,计时测试,可以随时开展课堂小测试,帮助老师及时掌握的学习状态,当开展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时,老师可在课前推送微课、课件、资料等学习资源,学生每一次学习或参与活动,获取经验值,实现老师对学生的过程性的评价。

3.蓝墨云班课平台支持翻转课堂的基础

蓝墨云班课平台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支持PC、移动、平板等教学设备,教师端功能包括了创建班课、资源上传(图片、视频、网页链接、PPT课件、Word文档等)、创建活动(作业任务、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通知、创建题库等。学生端功能包括加入班课、签到、学习活动(作业提交、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在线测试)等。

1)创建班课。登录蓝墨云班课(http:///)或手机APP,输入学校及院系、课程、数字教材、学习要求、教学进度、考试安排、班课封面等信息后完成班课创建。笔者创建班课为《网络技术》,邀请码:207161,在课堂上或通过微信、QQ等方式分发给学生,学生下载APP安装后注册自己的帐号,并使用邀请码加入班课。学生使用云班课的终端设备包括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机,课前课后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自主学习,课中使用PC机进行交流讨论、成果分享等,使用PC机可避免微信、QQ等信息的干扰,提高教学效率。在班课成员中,详细列出了班课成员人数、学习进度、成员信息、获得的经验值等信息,也可查看每个成员的学习行为记录,经验值获取的明细,如果绑定数字教材,可了解到教材学习情况、阅读时间、学习进度、观看视频、练习情况等信息,老师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班课资料。老师可推送资源给学生进行课前自学,资源包括了图片、音视频、PPT课件、Word或Excel教案、超链接等,每个资源可设置标题、分组、类型、经验值、上传方式等,资源分类有助于学生迅速找到相关的资源,经验值可激励学生完成学习,教师也可根据学生获取的经验值来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上传方式可选手或自动完成,上传可在手机端或PC端完成,手机端适合上传手机拍摄的图片或微信链接,PC端上传容量较大的文件,如视频、PPT课件等。笔者在NAT技术应用教学中将资源分类为NAT技术应用(Word/Excel)、NAT技术动画(Flash)、NAT技术课件(PPT)、NAT技术微课(mp4)、技术加油站(超链接)、思科Aspire虚拟仿真游戏攻略(图文)等。

3)测试。测试主要用来测试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学习效果,在创建测试活动前老师需要登录云班课的PC端,选择不同的课程和章节,创建测试题,试题分为单选和多选题,每题可设置不同的分值、难度系统和知识点等,题干、选项和解析的描述可以增加图片、公式或音频文件,其中的“解析”描述能在后续的测试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试题。试题库创建完成后,就可以创建测试活动了,在设置测试活动的标题、分组、经验值、测试时间、重复次数、题目顺序和查看答案方式后,在试题库中选择试题,完成测试活动创建。老师可随时开始测试活动了。笔者在NAT技术应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创建包含NAT技术的知识点的50个单选题和20个多选题,并分别创建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三个测试活动。课前测试侧重NAT概念和NAT设置命令理解,课中测试侧重NAT配置及调试和NAT故障分析及排除,课后测试侧重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结合答疑讨论,梳理出学习中的难点,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使课中教学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4)答疑讨论。是一种线上面对面的答疑或讨论的互动环节,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功能,但云班课答疑讨论更适合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创建答疑讨论题,包括了标题、分组、经验值(建议不设置经验值,防止学生刷分,教师可在讨论过程中给予点赞,学生获得经验值)、允许图片语言发送等,随后可开始答疑讨论了,学生可以打字、发语言、即时拍照等,老师可随时进行解答(问题和回答可以连接在一起同时发送),参与学生的讨论,需要的内容可保存到答疑库中,当然老师随时可督促未发言的同学,答疑讨论结束后,学生可看到答疑讨论整个过程中师生的发言。笔者在课前创建了“NAT技术,N,A,T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课中创建“请你列出已排除的故障点”、课后创建“谈谈如何规划校园网内网和外网”等,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高。

5)头脑风暴。是一种线上背对背发言互动模块,该模块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言,相互之间互不干扰。首先老师创建头脑风暴,包括标题、分组、经验值、题干(可上传图片),老师根据教学需求随时开始活动,学生提交结果后,老师对学生的发言加分类标签、点赞等,活动结束后,老师分享每个学生的发言。笔者在课中创建了“什么是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IPv4与IPv6的区别”、“NAT静态地址转换命令”等,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同时也让老师随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针对性。

6)作业任务。可帮助老师轻松布置作业和任务,并通过小组互评减轻老师的负担,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首先老师要创建作业任务,包括了标题、分组、经验值、任务详情(文字、手机拍照或9个以内附件)、小组划分方式(不划分小组、随机划分小组、线下划分小组)、评价方式(老师评价、指定学生评价和学生互评)、设置评分点等。活动开始后,学生收到作业任务信息,加入小组后,提交完成的任务,学生可进行评分和留言评价了。笔者在课前设计了“请你们划出实现NAT技术的拓扑图”,课中设计了“搭建NAT网络”、“配置动态NAT允许公司员工访问互联网”、“配置静态NAT公司WWW服务器”、“实战PK”四个作业任务;课后设计了“设计学校NAT网络方案”。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作业任务中,完成质量较高,达到了教学目标。

7)投票问卷。是老师最常用的快速收集学生意见的模块,老师首先创建投票问卷,包括标题、分组、经验值、题干、选项,完成后,老师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开展投票问题,开始后,系统提示所有学生参加投票问卷活动,学生提交结果,老师即时看到反馈信息,也可以提醒未参与投票问卷的学生来参与活动。笔者在课前设计了“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反馈结果,分析学情,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课中设计“评选最强实力小组”投票,活泼课堂气氛,鼓励小组合作,协作学习;课后设计“学习调查”,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达成情况(非知识与技能)。

4.蓝墨云班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

笔者以参加江苏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大赛《NAT技术的应用》为例,浅谈蓝墨云班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内容包括了资源开发及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4.1资源开发及设计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过程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因此,老师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在课前学习阶段,老师需要准备学习资源,包括学习任务单、微课视频、专题学习网站、企业调研、测试题等。

4.1.1设计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指老师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引导的学习文本,包括了学习目标、背景/准备工作、学习引导、问题思考、调研报告等,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线索,在课前通过蓝墨云班课的通知功能发送给学生。

4.1.2企业调研,完成问卷调查

学以致用,如果学生能了解所学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的应用,可大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企业调研,是学生在课前在老师的组织下,由企业工程师现场讲解,交流互动,通过“看、听、问、写”,完成调研任务,在蓝墨云班课的作业任务中上传调研报告,在投票问卷中完成相关的调查问卷。

4.1.3微课资源

微课是指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视频。老师在课前,需要将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等制作成微课视频,通过蓝墨云班课上传到资源库,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制作了“PAT技术、动态NAT、静态NAT、NAT配置”等微课视频。但受时间、技术的限制,老师制作高质量的微课难度较大,目前网络学习资源非常丰富,不乏好资源,如MOOCs、网易云课堂、微课网等在线学习网站,老师只需要把微课视频的“链接”上传到蓝墨云班课。

4.1.4设计测试题

课堂能不能翻转,关键是学生在n前能否完成自主学习,形成“问题”,测试是有效的检测手段之一,老师在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等科学设计测试题,通过学生的测试反馈,疏理问题,突出重点。测试分课前、课中和课后,蓝墨云班课中测试题分单选、多选,定时,定次数,并可实时分析答题情况,为老师提供教学依据。

4.2教学活动设计

本项目教学设计,笔者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注重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团队合作,满足职场对人才的需求。整个教学分成课前探索、课中实践、课后拓展,其中课中实践又分“情景创设、情感体验”、“任务引领、探究体验”、“总结评价、强化体验”、“反馈评价、延伸体验”四个环节展开。课前探索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完成知识传递;课中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知识内化和迁移;课后是学生巩固拓展、学以致用的过程。

4.2.1课前探索

课前探索是影响翻转课堂能否实施的关键,包括了学与测,一是学,学生要容易获取优质的学习资源,遇到问题能及时在线询问,并能自觉完成作业。二是测,老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课前自学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设计课内教学内容和环节,否则难以实施“翻转”。

学生通过蓝墨云班课接收老师发送的学习任务单、学习资源,通过自学微课视频完成自学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在“答疑讨论”中留言,老师及时进行答疑。完成自学后,学生及时完成蓝墨云班课中的调查问卷、测试题、思考题和作业任务。作业任务包括绘制NAT技术应用拓扑图、IP地址分配表。

老师通过蓝墨云班课的数据统计功能了解学生的调查问卷、测试题和作业任务完成情况,老师通过这些信息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从而调整课堂教学。

4.2.2课中实践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应包括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实践操作、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点评与提升等环节。

1)情境创设、情感体验

活动一:蓝墨云班课上传的作业形式多样,可以是图片、文字、PPT或视频等,在课堂的开始阶段,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企业调研(江苏林洋公司)、NAT技术应用拓扑图等自学成果,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老师对学生的讲解给以反馈,纠正学生理解错误,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以解答。

活动二:笔者设计了Flash拖曳游戏题,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资源库中,上课后让学生在线“玩”游戏,在“玩”中完成自学检查。老师可以对多数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讲解,针对个别学生给以个别辅导。

活动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仿真软件中验证NAT技术工作原理(n前学生已在蓝墨云班课中自学了“验证”微课视频),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展示,老师梳理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任务。

2)任务引领、探究体验

本教学环节,引入项目教学的思路,包括了设计规划、仿真验证、实践检验三个教学内容。

任务一:“搭建”网络。根据学习任务单,学生在仿真软件中限时比赛完成NAT网络的“搭建”,截图、TP地址配置表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课堂作业一:搭建NAT网络)。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老师组织“答疑讨论”,如C类IP地址的特点、路由器Cisco2960端口有哪些等,组织“头脑风暴”,如列举NAT网络拓扑图中不正确的内容,老师在点评、交流中渗透设计的重要性,学生也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任务二:配置NAT。包括1.动态NAT允许公司员工访问互联网;2.静态NAT公司WWW服务器,笔者设计在仿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6.0)中完成本任务,理由有四,第一,实训室无法满足人手1套设备(2台交换台,5台电脑)。第二,路由器配置端口多次拔插,易导致配置端口的损坏,不适合初学者使用。第三,真实环境中可能比较复杂,从教学上考虑,需要让学生先通过仿真一步一步地学习的要求按照真实的实验逻辑,得出实验结果。第四,本项目教学中选用思科的仿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6.0,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国内主流交换机的配置命令与思科仿真中命令基本一样。仿真软件既经济又安全、操作直观性、不受时间和实训环境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本任务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每个小组将配置命令文本、测试及验证截图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课堂作业二:配置NAT网络),并通过电子教室演示讲解验证过程。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微课、提问、同学等得到帮助。

任务三:实战PK。仿真学习的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但与实践工作存在差距,为了促进学生知识更好地迁移,为此,笔者设计了实战PK环节,让学生将仿真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检验。本任务实施引入企业岗位概念,分设了项目经理、测试员、技术员等,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培养保存文档资料的习惯,本任务要求学生将配置文件、实物图、小组合作场景上传至蓝墨云班课(课堂作业三:实战PK)。同样,学生可以借助微课、答疑讨论、同学互助得到帮助。

3)总结领会、升华体验

活动一:技能考核。笔者在仿真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设计了排故考核内容,定项目、定时间、定考核点等,学生在线独立完成,系统自动进行评分和分析。

活动二:理论测试。利用蓝墨云班课的测试功能,当堂测试,系统自动评分和分析。

活动三:知识梳理。老师可通过提问的形式(回忆本项目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遇到问题?如何学习的?)引导学生自己梳理本次学习知识并汇报,老师展示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内容(蓝墨云班课中保存答疑讨论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测试和汇报进行总结,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4)反馈评价、延伸体验

活动一:完成在线学习评价。师生在蓝墨云班课的作业任务模块中,进行教师评价、学生互评。通过评价学生对自我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活动二:“玩”Cisco网络工程师角色扮演游戏。该游戏虚拟企业的真实工作过程,能训练学生的网络组建技能、排错能力和商业意识等。

4.2.3课后拓展

活动一:虚拟实训室应用。北邮网络虚拟实验室具备了“设备”多、易操作、项目多、教与学互动等特点,适合学生课外拓展学习。开放实验室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活动二:参与实岗训练。与本地网络工程联系,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的建设。

5.总结与反思

1)蓝墨云班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将传统的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学生“松绑”,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课前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视频、超链接、图文、PPT等),完成自主学习,老师利用平台中的答疑讨论、作业任务、测试、数字化教材等有效跟踪了学生的学习进度,避免“放羊式”学习,课中成为师生交流讨论、操作训练、成果展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的场所,不再是“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满堂灌”课堂生态。

2)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时代,网络应用的把“双刃剑”,有些学习沉迷于微信、QQ、手游等,面对众多信息的诱惑,如何保证学生利用移动端进行学习是翻转课堂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蓝墨云班课中经验值、学习行为信息等可监督学生的学习,作业任务、答疑讨论等可让学生的学习在老师监控之下完成。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6

关键词:转动课堂;云计算;大数据;信息与计算科学;资源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存储量和数据计算量的不断增多,云计算可以通过分布在不同物理地点的计算机集群进行分布式计算,云计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合适的计算机集群为其服务,云计算在处理和分析数据上有较强的优势。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现代的网络信息技术为背景,是将数学与大数据管理进行交叉融合的交叉学科。该专业要求学生在掌握良好的数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大数据处理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并用计算机工具实现这个数学过程,可以说本专业需要学生达到一定的综合实践水平。

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依据地方性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提出,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动课堂教学模式秉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将课程总学时的60%用于课堂教学,其余40%用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完成课后作业、参加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时间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教师精讲,教师精讲时间不得超过60%,一部分为互动及实践训练,其余40%以上的时间用于研讨、互动和实践训练,课堂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锻炼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创新的主战场,转动课堂包括学生课前自学、新课导入、知识讲授、实践练习、能力拓展和案例导引等环节-引。转动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是引导、指导和辅助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生边学边练的过程,只有完全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和指导课外学习,才能真正地达到让学生学会知识、提高能力,让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真正地统一。

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资源才能保证转动课堂模式的顺利运用。采用云计算技术对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处理、分析和设计,充分利用云计算平台大规模、虚拟程度高和安全可靠性好的优势,不但能够推动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更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学习资源支持,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顺利进行自我能力的建构,对于提高学生专业主修能力的水平,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都具有不重要的意义。

本文总结了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原则及具体的实施步骤,为更好地实现基于云计算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转动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1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原则

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的过程是一个集规划、设计、制作、使用和完善的系统过程,在整个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保证云计算支持的学习资源建O的高效能和高使用率。

1.1微课设计作为学习资源建设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技能体系是转动课堂改革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微课在转动课堂中各个环节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微课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中将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在转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引导者和推动器,教师可以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云平台,供学生随时点播学习,较好地解决了教学时间有限与教学内容宽泛的矛盾。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下届学生的学习。微课便于传播,方便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进行转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围绕“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资源

“自主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路径文件包”。“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强调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以任务为驱动或以问题为导向,把教学要点、难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让学生能够按照任务单的引导,进行自定进度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文字材料、图片、音视频、课件等不同方式实现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教师通过多元数据库工具、远程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教学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1.3基于思维导图思想的学习资源设计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象化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思想构建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学习思路,激发创造性的思维,能够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在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图文并重技巧进行知识管理和思维训练,把各级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这样处理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有利于支持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化行为,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达到逻辑、思考的平衡发展,促进学生自由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推动转动课堂的育人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学习资源的创新。

1.4绩效技术引入转动课堂学习资源建设

运用绩效技术可以解决学习资源建设的效果评价问题。转动课堂学习资源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体系工程,运用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理论进行效果评价时,应注重对课程资源建设和使用情况的具体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个人访谈、使用数据统计等方式,强调课程评价在专业中作用,力争评价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等。在学习资源建设、使用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使用频率、与课程的匹配度问题是绩效技术引入的主要原因。建立资源建设绩效评价思维,能够促进课程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能够让优质的学习资源与转动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一种流动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和教师共享云技术的便利。

2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的实施

基于云计算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转动课堂学习资源建设的总的实施路线如图l所示,具体直观地的设计了学习资源建设的实施步骤,规划了学习资源内容和云平台的基本功能,明确了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对平台的初步规划进行绩效评估,提出改进方案规划设计云学习资源平台。

2.1规划学习资源内容和云平台的基本功能

建设教学资源包括试题测试与训练模块、素材资源模块、微课模块和案例模块等。教学资源能在标准的浏览器上运行,能够满足各种教学资源使用者的需求。基于云计算的共享型教学资源,用户可以通过一站式搜索,应学习者要求访问分布式存储的各种教学资源。由于云计算对终端设备的要求不高,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ipad等便携终端随时随地地访问教学资源。另外,在用户交互上,也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2.2明确学习资源建设的目标进行实证调查分析

对学习资源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制定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基本内容,问卷及访谈的内容要以课程建设的目标为中心,进而考察绩效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师、学生与云计算环境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2.3对平台的初步规划进行绩效评估

对影响绩效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将提高绩效的解决方案进行初步的设计,结合实证调查的结果提出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质、高效、资源高度共享的学习资源建设奠定坚实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2.4提出改进方案规划设计云学习资源平台

筛选最有效、科学、实际可行的解决问题方案,再结合转动课堂改革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确定最优方案。充分考虑建设的学习资源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中的作用的有效性,实现用户个性化、服务整合和信息聚合。

3基于云计算的学习资源建设的意义

3.1为转动课堂模式改革提供信息化资源支持

传统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课程以总结性评价为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转动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过程,让学生在课上通过交互、练习与实践训练完成知识内化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转动课堂以相信学生能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和技能的自我养成为前提,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精讲、课堂互动和第二课堂等方式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学习资源的构建,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媒体资源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促进该专业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并完成转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任务。

3.2促进教师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目前各高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能力较差。业界诸多学者提出面向应用的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式来强化本专业课程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建设通过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能够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革教学评价方式,课堂实行精讲互动练习,在实施过程中促进教师与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和提高。

3.3累积学习资源促进转动课堂持续性发展

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技术是建设教学资源的重要技术载体,能够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模拟测试和日常自学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能够将课堂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地进行延伸,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泛在学习”。教师将微课提前分发,即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上知识点讲解,还可以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前反馈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微课使教师更有的放矢地{整教学策略,对于彻底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借助云计算功能设计学习资源,将云计算环境的引入是转动课堂深入开展的重要手段,为转动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7

关键词:云计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项目驱动

0引言

在云计算成熟的今天,各行各业利用云计算促进自身发展。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各个教育机构和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云平台的教学模式具有开放的网络教学和管理体系,教师能够轻松地对教学环境进行管理,云平台也为学生开辟了新型的学习模式,因此,云平台的教学模式为高校的日常教学和研究工作带来更强劲的推动力。翻转课堂是近年来由国外传入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形式。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国内外一些地区或学校的青睐,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念与实践。目前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与研究基本集中在中小学,高职院校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与实践价值。本文对基于云教育平台的高职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期望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1传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高职院校中较流行的一种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强调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同步培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顾此失彼,(2)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难以实现知识迁移和创新,(3)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实施效率不高。

2云教育平台与翻转课堂

(1)云教育平台

云计算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以用户为主体并为其提供基础服务架构、平台、软件等服务为形式,整合大规模可扩展的计算、存储、数据、应用等分布式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工作的超级计算服务模式[1]。云教育平台即是将“云计算”应用于教育领域,为学习者提供“一站式”教育信息化服务的平台。与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超大规模服务器集群、教学资源虚拟化、灵活高度共享、按需获取教学服务、统一管理调度、数据安全可靠、兼容性强、扩展性高、节约教育成本等[2]。云教育平台的出现,为广大教育教学提供一个统一、开放、灵活的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按需获取各类服务,极大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实现教学资源高度整合与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减少教育投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互动性强,实现跨校、跨地域,实现更大范围的互动交流与协作;可靠性好、通用性高、兼容性强等,实现与各类移动终端设备无缝衔接,为课外提供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个性化学习提供保障。

(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概念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该校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使用录屏软件录制 PP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上,目的是帮助缺课学生补课。后来他们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3]。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它是一种学生“在家学习知识、回到课堂练习讨论”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容易。在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利用 PPT、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将图像、视频等素材包含在教学课件之中,形成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录屏软件、电子黑板等现代工具制作微课。通过以上技术的支持,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前通过微课学习知识,课上对知识吸收内化,课后通过实训巩固知识,能够获得项目任务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教育信息化,引入云教育平台。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任务教学模式改革是可行的。

3基于云教育平台的高职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设计

云教育平台汇集了各类教学信息化应用服务于一体,包括教学中心、学习中心、管理中心、资源中心、互动社区、监控中心等。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登录,即可享受一站式的服务。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按需获取应用服务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并且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分析以及个人发展评价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学习管理、实时提醒、监控和互动等,极大地满足教学服务需求。云教育平台为实施基于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支撑。

结合高职专业教学的特点,基于Robert Tall-bert教授的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我们将翻转课堂的思想融入项目驱动教学设计中,构建更加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我们在Robert Tall-bert教授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分割项目任务“六阶段”教学法,将“项目导入、项目准备、项目任务、项目总结”四阶段进行任务分解后在“课前学习活动”中实施;将“项目练习”阶段放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实施;最后将“项目实训”阶段放在“课后学习活动”中实施。从而构建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型,如图 1 所示。

依据此模型将准备及实施放在课前、考核放在课堂、实训放在课后,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项目教学思想,解决了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保障、教师顾此失彼、教学实施效率不高等问题。

4结语

云教育平台是一种新的教育服务支持环境,可以极大地满足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新的技术环境和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我们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设计思想融入项目驱动教学中探究一种更有效的高职教学模式,以便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基于云教育平台的高职翻转课堂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正是利于技术的革新与现代教学理论相结合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实践价值。然而,新的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等.云计算:从概念到平台[J].电信科学,2009,25(12):23-30.

云课堂教学应用论文篇8

【关键词】教学改革 云计算 翻转课堂 碎片化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24-03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不仅开启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而且在其强劲的感召力之下激发并产生了商业、教育、管理领域以及大思维的变革。中国的电大系统拥有近400万接受开放远程教育的注册学生,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开放大学。云计算技术无限的存储与计算能力,与开放远程教育对海量教学数据整合能力的宿求,可谓是一拍即合。云环境下开放与远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已然兴起,两种变革表面上看似一般性的巧合,而其实质则是传统电大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大数据、云计算相互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云计算的概念最早在2006年被首次提出,从技术调度看,它是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以及效用和虚拟化计算等概念不断演进、整合、跃升的结果;从应用角度来看,它是分布式、网格、并行等计算科学理念的商业服务实现,把数据处理与应用、IT资源作为一种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云计算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潜,可以释放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巨大价值。“云计算”、“云教育”、“云学习”等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教育界、产业界、以及各类学术研究的高度关注,有关云计算支持开放远程教学改革的研讨更是方兴未艾。

目前,远程开放课程的教学现状未能让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达到令人满意的高效状态,在教学模式上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包括:开放远程教学因区域分散而导致的教学资源在共建、共享、以及更新速度等方面的滞后,进而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优质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在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充分,传统的教学平台缺乏柔性,教学效果的跟踪与评价手段不足、学习者之间协作学习的渠道匮乏等等。然而,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日臻成熟与非凡的应用价值,为开放远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进而推动教学质量质的提升,带来了具有低成本、灵活性、共享性、扩展性、以及高服务性的信息技术保障与应用创新手段。笔者的研究目的就是在云环境下探索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架构设计与实现路径。

二、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总体构思

当前,开放远程教学组织模式仍停留在以社交互动与静态化资源共享为特征的教学实施阶段,现有的远程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学习者的实时互动、学习及教学效果的跟踪、协作学习的交流平台、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远程平台连接异构移动终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较明显的缺陷。鉴于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云环境下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的核心设计理念就是构建一个以服务学习者为中心、依托云计算信息技术、在教、学双方之间实现以任何方式、任何时间、任何人、任何地点(Anyway、Anytime、Anyone、Anywhere)的实时迁移与互动的学习平台或学习社区。笔者所构建的教学改革架构模型力图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缺陷与不足,并且拥有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之下的应用创新。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⑴模型应用了多媒体检索、图像识别、只能视频监控等技术,满足超大视频流的同步实时点播与在线互动,“碎片化”学习、及时解惑答疑等现实学习方式得以实现;⑵解决了教学平台与各种异构移动终端的连接问题,学习者可以通过Ipad、Mobile phone、PC等移动终端,完成与教学平台的实时交互;⑶学习者与教师的学中、学前、学后的实时沟通贯穿开放远程教学的全过程;⑷学习者在学习社区不再独自学习,拥有与其他学习伙伴的交流与沟通即协作学习环境;⑸交互、实时、跨平台、跨地域、异构终端连接的教学平台与教学组织模式,为对教学和学习效果的跟踪评价创造可操作条件。

三、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的教改实践

云班课反转课堂是依托远程教学服务云平台,连接学习者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手机、Ipad等),采用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实施远程课堂内外实时交互与反馈的教学组织模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信息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Ю粗卮罄史机遇。基于云环境下的云班课翻转课堂,其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为学习者创建一种积极参与、富有兴趣、充满快乐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教学过程和课堂环境,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能充分激发一线教师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改革的激情,进而在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收获、评教评学的即时跟踪与统计分析等方面,获得多角度、多层次的质的提升。

1. 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课前准备。创建远程云班课,教师推送学习资源,设计课前调查问卷与自测习题库。(2)课中活动。讲解难点重点内容,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头脑风暴,课堂测试。(3)课后反馈。复习与作业、评价交流、在线测试、投票问卷等。(见表1 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2. 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教改实施过程的注意环节

(1)课前资源上传。微课程因具有内容精简、情境真实、主题明确、短小精悍的优势,可以很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前向云平台推送的教学资源中应注意适度提高微课视频的比例;另外,教学资源应根据教学进度分批次上传,避免因一次性的资源推送导致学习者的盲然或无所适从。

(2)课中教学方法选择与活动设计。每门讲授课程均包含有不同特点的内容模块或单元,一般分为知识型模块和技能型模块两类。因此,课堂讲授方法与任务活动设置应紧紧围绕教学模块的特点来加以灵活选择和区别设计。 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仓储与配送管理》为例,仓储管理概述、物流配送中心认知、仓储项目招投标管理等内容,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属于知识型教学模块,其特点是难点重点较多、知识体系繁杂、理论性强,学习者即使浏览过几次视频资料也未必能完全理解和掌握,所以这类教学单元更适合采取重难点具体讲解、课堂测试、在线习题等方式展开;而像仓库布局与储位设计、配送路线优化、库存控制绩效评价等单元,则属于技能型模块教学,其主要特点是以能力训练为主,强调的是学习者对技能的掌握,因此,这类教学模块比较适宜采用小组活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头脑风暴、讨论区互动等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来加以实施。

(3)n后复习与教学反馈。通过作业布置、在线测试等方式,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巩固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与积累;采用投票问卷、微课视频点评等评教方法,及时获取教学反馈的统计信息,作为进一步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

四、碎片化移动教学

对碎片化移动教学模式内涵的理解,可以形象地通过人们脑海中所经常呈现的一幕工作或生活的场景来加以诠释。一位学习者在早班的公交或地铁里,刚一打开4G手机便收到这样一条彩信,信息提示内容:(1)今天小知识(2)当日学习建议(3)请点击5分钟微课程视频链接,观看xxx名师讲座;学习者或在工作午休时间手持Ipad或笔记本电脑,饶有兴趣地点击浏览开放远程课程,与学习伙伴们在网上论坛区交流心得、分享学习经验。学习者正是利用工作之余或上下班路上等边角时间进行开放远程课程的学习。这种碎片化移动学习方式更贴近当今工生活和工作的现实情境。

2012年12月,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了“5分钟课程建设工程”项目,“五分钟课程网”(http://)于2013年8月4日正式启用。时长5~7分钟的微课程短小精悍、开门见山,将三维、动画、虚拟技术融于一体,具有突出的情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展现出“人人可看、人人能学、人人能懂、过目不忘”的效果,成为互联网、云计算时代的重要知识载体,很好满足多样移动终端、碎片化及自主学习的需要。鉴于此,教师如何不断丰富和精益化开放远程教学的微课资源库,如何更好利用云服务平台提升碎片化移动教学效果已满足学习者的现实需要,是从事开放教育的教师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并需凝神聚力、潜心钻研的一项重要教研任务与课题。

五、结语

契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给开放远程教育模式带来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本文构建了云环境下开放远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架构模型,根据该模型的内涵理念,进行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归纳和总结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加以关注的要点环节,并对碎片化移动教学模式的概念及建设构想做出形象和清晰的阐述。教改实践表明:远程云班课翻转课堂、碎片化移动教学都是基于云环境下开放远程教学改革中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技术应用创新,推动开放远程教学质量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进而有力支撑传统电大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

参考文献:

[1]方慕真,孙雨.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的探索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1):6-14.

[2]袁兴亚,孙雨,吴淑萍.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网络架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1):10-13.

[3]祝智庭.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技术研究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5-13.

[4]陈律.大数据背景下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15-17.

[5]郝克明,季明明.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道路,《中国教育报》,2012.7.

[6]谢新观,金振坤,孙福万.远程教育概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北京,2000.

[7]徐苑苑.云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3.

[8]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2015,(18):8-10.

[9]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研究,2016,6(38):31-35.

[10]季长青.基于移动云计算的远程教育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35-138.

[11]赵亚静.大数据和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印刷学院,2014.

推荐期刊